《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五集) 2008/12/24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45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十八句:
【垂训以格人非。】
这句话是讲为天下的大众以及后世的子孙留下正确的教诲,帮助人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乃至转凡成圣。安士先生注解当中说到,「天地间一切人类,皆吾胞与中之人类。人类中有一毫不是处,即吾分内中有一毫亏欠处」。这句话讲得好,他说天地之间一切的人类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实际上不仅是自己的同胞,讲同胞都已经见外了,天地间一切人类皆是与我一体。不仅是人类与我一体,实在讲,万物与我一体,这个万物包括六道的众生,也包括十法界一切众生,凡、圣都包括在内,不仅包括有情的生命,也包括无情的众生,像一切植物、一切矿物都是跟我一体的。
《华严经》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的清楚,经中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天地万物,这里天地是广义的,它是指宇宙万物都是我自己真心所现的,都是我的识所变的。这个识是真心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因此就变了,真心所现的境界就变成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的十法界或者是六道轮回。知道天地万物跟我一体,所以我就知道万物如果有不圆满的地方,那就是我自己不圆满的地方。所以这里讲,人类只要有一毫不是处,就是我分内中的一毫亏欠处。所以怎么会有人我之分?就好像一个身体如果哪一个部位有病了,那就是整个身体的病,就是自己身体当中有亏欠了,怎么能够说不关整个身体的事?古人讲「牵一发而动全身」,头上一根头发,这么细,要是猛的拔出来,整个全身都会抖动一下,都会有感知,为什么?因为那个头发跟身体也是一体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绝对不会对一切众生漠不关心,因为一切众生的善恶福祸便是自己的善恶福祸,因此必定是全心全意的帮助众生、教导众生。
所以这下面说,「故於为子者,愿其孝;为臣者,愿其忠;为兄弟者,愿其友爱;刚强者,愿其柔和;鄙吝者,愿其施与;游手游食,斗殴赌博者,愿其各循本分,谦和自守」。做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了解一切众生跟我一体,所以我就有责任帮助教化这些众生。对於为人子的,做儿女的,我们希望他能够孝顺父母,因为孝是善,善必有善报。我们不希望任何人得不善的报应,於是就希望他们都行善。孝是百善之先,所以首先要劝孝。为人子,哪一个不是为人子?一切的人类哪一个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不可能生到世间上来,所以孝道是每个人都要去尽到的。为人臣的,这是做人的部下,做人的下级,譬如说在政府里面,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企业里面,有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在学校里面,有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都属於君臣,为人臣的就要尽到忠,这是为人臣的本分。这个忠就含有正直的意思、就含有敬顺的意思。所以下级对上级,员工对老板,学生对老师,都要有正直敬顺之心。
为兄弟者就要友爱,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生,真的是叫做手足,手和足是一体,怎么能够不友爱?譬如说脚痛了,手自动会抚摸它,去帮助它,没有条件的。所以兄弟之间的友爱那是无条件的、无私的,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这也是对父母的尽孝,所谓「兄弟睦,孝在中」。做人很刚强的,这个不好,刚强容易得罪人,容易招来祸患,会伤到别人的心,甚至有时候如果刚愎自用的话,做事不循著道理、不循著人情,往往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应该柔和。这里讲的刚强是对外太刚强,但是对自己改正自己的毛病过失那就要不容姑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把自己的过失统统扫除掉,对外就要柔和,柔和对人,像春风一样,那么温暖,那么和煦。就是像贤首国师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柔和质直摄生德」。质直是内心正直,对外是柔和,让人感觉到你和蔼可亲,一般人讲,你很有亲和力,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德行。
鄙吝者,这是指贪吝之人,不舍得布施。不舍得布施他就会得贫穷的果报,富贵都是因为前生布施而来,所以见到这些人,我们要劝他学布施,以积后福。对游手好闲的人,甚至作恶多端、斗殴的、赌博的、不务正业之人,我们劝他要遵循本分,所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劝导他改过自新。斗殴、赌博都是一种争斗的心,要劝他谦让,以和为贵,劝他安守本分,顺时听天,不要有那种非分之想。好赌之人往往会有非分之想,想到通过赌博来发家。可是你要看看,用这些赌场里面的统计数字你去看看,赌博能赢的机率很小,输的机率很大,所以赌场才赚钱。这个是要懂得安守本分,这是长久之道。所以对一切的人类你看都要这样的去劝化,这是『垂训以格人非』,非就是他的过错。「苟可用吾之劝化,不惜剀切敷陈,忠告善道,其或口舌所不能及者,笔之於著述,以示天下后世,其为垂训也大矣」。劝导别人真的要懂得进退的艺术,首先要看对方能不能听我劝化,如果不能够接受劝化的,劝他是没用,反而会增加他抗逆的心理,结果是适得其反。所以要看他是否可用吾之教化,他不能采用的,那就不能多说,如果能够采用的,就不能不说,这是对他的一种负责任。这个人能受教的、能听得进去的,就不惜剀切敷陈,剀切就是指实事求是的说,讲的都符合事实,没有添枝加叶,讲的都是真诚的话语,为他陈述、为他分析,给他以忠告。
善道就是善於劝化人。这个善道真的不容易,连孔子都讲,德行、言语,这个言语要真的做到毫无亏欠不容易,那是真正大德大智之人才能够圆满。善道的,你把这个道理给他陈述了,你去劝化他,他就会对你生感恩的心,他会真正改过。假如有一个好心想劝他改过,但是不善道,不懂得怎么规劝,或者是言语不够深度,对他不契机,他就不能回头。或者是言语太过分了,虽然契理,但是让他也不能够接受,他觉得自己伤害了自尊心,所以会抗争,甚至会起叛逆的心,这就不善道。尤其是现代社会,真不容易,即使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也要掌握分寸,也要懂得艺术,讲话不能够直裸裸。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现代的社会里面,孝道和师道都几乎没有了,儿女不孝顺父母,学生不恭敬老师。何以见得?你看当父母对儿女稍微说得重了,批评多了几句,儿女就受不了,他就离家出走了,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的自尊比父母几十年的培养恩德还要高,为了自己的自尊就不要父母,把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统统忘到脑后。尽管佛说父母恩重难报,尽管儒家也说,哀哀父母,欲报之德是无有边际的,他全没放在心里。因为什么?也不能怪他,确实从小也没学过孝顺,不知道该怎么尽孝,不知道《弟子规》所讲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什么意思,会念《弟子规》,不懂什么意思,更别说做到。对父母不孝,当然对老师更加就不会尊敬了。所以你看看现在的学校,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一批评学生,学生回去跟他的父母说,父母会告这个老师,让老师丢掉饭碗,更有甚者,我们都看到新闻,学生会纠集一帮黑社会流氓来打老师。所以老师怎么敢教学生。所以这个善道就更重要了。
现在这个质直柔和对於教育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德行,内心里是有一种慈悲心、爱心,愿意帮助别人,但是真的要看对方能不能接受,要柔和,一不柔和那真的就是适得其反,而且是自寻烦恼。基本上来说,现在的人都不能够太过严厉的教导,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一严厉教导肯定受不了,客气一点的,他可能掉头就走,不再回来找你,要是修养差一点的,可能当场就跟你对骂起来,就起了怨恨。所以师父上人常常也教导我,劝人改过要看对方程度如何,二十岁以前可以严厉的教,可以明白的说,他有过错就告诉他,二十岁以前还是能改的,二十岁以后,四十岁以前,就不能够直接说,只能暗示。暗示,他听懂他就改,听不懂也只好由他,不能明说,一明说那肯定起烦恼,他会起怨恨。四十岁以后人连暗示都不可以了,只能是随他去好了,那就是各有各的因缘,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老师是不能管,管不了。所以有几个真正能受教的学生?
过去我们师父上人,那真的是好学生,跟著李炳南老居士学习,遵守师门规矩。你看老师说一就没有二,根本不敢跟老师辩驳,这尊师,所以师徒如父子。结果我们师父学成以后,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法,也弘扬得很辛苦,常常回到台中去拜见老师,跟老师启请,希望老人家多培养几个学生,弘法起来互相有个伴,有一个声势,真的是像古人讲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门出来的一起弘法,互相能够帮助和照应。提了好几次,结果李老师都没有做什么,一直提到最后,李老师终於忍不住要说了,说「你给我找学生来。」以后我们师父再也不敢出声了。确实想想,去哪找学生?师父常说,哪有找到像我们这么傻的学生,骂都骂不走,打都打不走的,这样的傻学生上哪找!所以这都是因为我们从小这个传统文化道德的教育缺乏,不懂得孝亲尊师。师父那个时候都已经是这个样子,现在又是几十年春秋过去,现在要找学生那就更难了。
我自己总觉得我真的是三宝加持,很庆幸,能跟得上师父来学习。自己德行、学问比起师父当年差得太远,现在还能够跟得上来学习,想想师父讲的话真的是有道理。因为我从小就有比较好的家教,我母亲非常善教,我父亲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我的根性虽然差,但是父母善教。所以从小家风都很严格,都是说一不二的,如果母亲说一句话我们敢争辩的话,那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对父亲一句话敢争辩的,那是一顿痛打。所以从小都很老实、很听话,真的是胆小,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不敢有叛逆之想。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当了教授,在家里母亲要骂,都是低著头,甚至跪在地上,一句话不敢说。现在确实要找到这么样的一种家庭也不好找了,哪有这么傻的儿子?人家都说,当了教授,有社会的地位,有名望了,怎么能够还挨骂呢?人家都不理解。所以你看我,就是上个月,师父让我去日本开会,回来路过广州,回到家里跟我母亲一起过了几天,就在家里,也是因为什么样的事,这个事是很小的,我都忘了是什么事,我妈妈就给我非常严厉的责骂。当时我也是低著头不敢出声,跟小的时候一样,现在是三十六岁,跟六岁的孩子心情是一样的。「父母责,须顺承」,只是反省自己的过失,向母亲认错。所以在母亲那边受过这样的一种训练,心里承受力还算不错。以后跟老师也能够算是跟得上,过去在大学里,我去留学的时候,在美国念博士,跟我的博士导师,他也是很严厉的,也是说一不二的。因为他有名望、他有能力,自然有那种厉害劲,我们跟他确实只有服从没有辩解,交代的任务,说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没有理由说推托的,完不成了就是错,什么理由都是错,结果也训练出来了。我做学术的能力确实比同龄的、同届的同学要做得好。所以后来三十二岁昆士兰大学就破格提升我做终身制的教员。这都是什么?都是严师门下出来的,才会有一点点成就。现在世法放下了,跟我们师父上人学佛,学习传统圣贤教育,更要以这个尊师重道的心,也是要说一不二,更加没有自己的见解,我见统统要放下。师父说了,在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以前自己的知见统统是错误的。这一点能不能理解都得承认,没有第二句话,阿罗汉才叫正觉,没证阿罗汉之前都不是正觉,见解都有错误,都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所以老老实实听话,这才有可能成就。
所以师父上人他对我也是非常爱护,他对我曾经骂过两次,都是骂得比较严重的,而且是当众骂。当时我也已经是昆士兰大学的副教授了,按世间法来说有一定的身分,但是既然拜老师,那就在老师面前没有这些身分,只是学生,所以老师的批评、责骂须顺承。回头一想,老师骂的都是有道理的,自己要改过。所以有这样的心接受教化,自己提高才快,骂过一次,这个过失以后再也不会犯,你看这多好。要不骂这一回,可能自己永远认识不到自己有这个过失,或者是认识到了,也不可能下决心改,这一骂,这是增上缘,一下上去了。就好像马你给它鞭子使劲一抽,它就跑得很快。我们都是这样的人,缺点很多,习气很重,都得用鞭子使劲抽。但是如果怕疼,不愿意挨这个抽鞭子,那你永远跑不上路。所以对学生而言,应该尊师重道,应该永远谦卑受教。老师用什么样态度对我,都是用一种感恩的心态,绝对没有二心,绝对没有叛逆的心。怎么打、怎么骂都不走,这样的学生才能够学成功。
所以对老师而言,就要懂得善道、善教,要观察学生的根机,看他是不是能够受教。如果点他一、二句他就不高兴,或者面子放不下,你就不能再深说,一深说,他肯定导致最后会叛逆。所以「垂训以格人非」真的要讲究艺术性,这是说的用口来教化。或口舌所不能及,有时候听的人未必在身边,或者未必出世,可能是后世的人,那你要怎么样子教化他们?你可以用笔著书,为天下人留下著作,垂训於后世,这样的功德就很大了。虽然现在未必能找到学生,未必找到传人,但是留下你的著作,可能将来几十年之后,几百年之后,甚至上千年以后,会有学生,会有传人。儒家孟子私淑孔子,两个人没见过面,但是孟子他看了孔子的书、孔子的这些记载,他学成功了。佛门里面也是,你看净土宗的九祖蕅益大师私淑八祖莲池大师,也没见过面,但是读莲池大师的著作,他也学成功了。所以垂训给后世,它的这个影响力可能是很长远、很深广。
下面安士先生举出袁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训给我们做一个例证。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时候的一位进士,他写给自己儿子的家训现在流传得很广,几百年来让多少人觉悟。《了凡四训》第一篇是「立命之学」,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改造命运。这里头讲的道理太好了,他是用自己的身世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如何改?原则就是断恶修善,这是真正的学问。我们就花一点时间把《了凡四训》这「立命之学」,安士先生做了一个浓缩的修订,我们来学习一遍。过去末学有复讲过《了凡四训》,我记得是用十个小时把它很简练的讲过一遍。《四训》是四篇文章,第一是「立命之学」,第二是「改过之法」,第三是「积善之方」,第四是「谦德之效」。实际上讲,最精彩的还是第一篇「立命之学」,后面三篇是第一篇的辅助、延伸和扩展。我们来看「立命之学」,安士先生他略做了修改,主要就以第三人称来叙述。
「袁了凡先生,讳黄,初字学海」。明朝的这位袁了凡先生,了凡是他的号,他的名叫黄,袁黄,初字学海,就是一开始他字学海,这是他的字号。可见得袁了凡先生他是一个很好学的人。后来他改号叫了凡,就是他自从认识到改造命运的道理之后,立愿改过,不愿意做一个凡夫,他明了了,发心做圣人,这就叫了凡。「幼遇云南孔姓者,其人得邵子皇极数,推袁入泮当在明年」。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从云南来的孔先生,这个人得到邵子皇极数的真传。邵子皇极数这是古代算命推算运程的这种书,它对於天的气数、人的命运、事情的吉凶变化,乃至一国之运,都能够推算得很准确。这是邵子,是宋朝的一位学者叫邵雍,他所写的。这位孔先生用邵子皇极数来给袁了凡推算他的运程,推算他能够考得上秀才,而且明年就能考上。而且算他「所决县试、府试、进学名次三处悉验」,算他三次考试的名次,考秀才要经过三种考试,所谓县考、府考和提学考,於是袁了凡先生真的去入学读书考试,结果三处考试都应验了,名次都是跟孔先生说的一样。
「因卜终身休咎」,所以就请孔先生给他预卜这一生的命运、流年。「言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止二年半,以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谢世,惜无子。袁备录之」。於是孔先生给他起卦,给他推算,每一年都算得很仔细,哪一年当补廪,这个补廪就是讲廪生,这是考上秀才以后还要经过一个考试,那就是补廪。廪可以说是国家的一个生活补贴,这种人叫廪生,廪生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国家培养的公费生,他就有国家俸禄了,某年当贡,贡就是当贡生,还属於秀才这类,贡生就比廪生又高了。廪生他是有名额限制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空缺的位子出来才能够补上去,叫补廪。当贡这是被选上了做了贡生。这是了凡先生最高学位,他考不上举人,还是秀才,更谈不上进士了。他也当过一点官,他某年会选上做四川的一大尹,大尹就是一个县的县长,是一个小县的县长,在任两年半就退休了。所以官运很短。他也很短命,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你看给他算得多么准,时间,年、月、日、时统统给他算得出来,而且他这一生命中无子。袁黄,就是了凡,就备录之,都详详细细的把它记录下来。
以后「凡考校名数皆合」。果然到最后,正如孔先生所说的那样,考试的名次都非常符合。而且说什么时候补廪,说什么时候当贡,而且补廪拿多少的俸禄,以前俸禄是用米来计算的,多少斗米,丝毫都没差。所以到最后了凡先生也就心灰意冷,觉得人生命运都定下来,怎么改都改不了,出不了阴阳之外。所以当他考上秀才以后,「将入南雍」,他就准备去南京,因为在南京,明朝有国子监,就是国家办的大学,这些考上秀才的人他们去那里进修,叫入南雍。没有进国子监大学之前他先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是当时一位开悟的大德,他生活在栖霞山。相传云谷禅师道风非常的严峻,人家来拜访他,他不跟人说一句话,只是扔一个蒲团给你,让你对面坐著,跟他一起坐禅,他的这种道风是不同寻常的。结果在栖霞山跟云谷禅师「对坐三昼夜不瞑目」。了凡先生也了不起,云谷禅师丢给他一个蒲团,他就跟他坐,一坐坐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不闭,就是他不打瞌睡,这个难得。「云谷曰:人所以不能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起一妄念,何也」?云谷禅师看到来的这位年轻人跟其他人不一样,於是就说了,说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圣就是因为有妄念缠缚。凡人特徵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妄念纷飞,止不住。结果云谷禅师说,我看你坐了三天三夜,竟然没有一个妄念,你是用什么功夫?「袁曰」,了凡先生就回答了。「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无可妄想」。原来他这个功夫也不是很高,只是什么?他知道命运都已经定了,给孔先生算了,你看这么多年来丝毫都没错。所以我们师父讲袁了凡先生真的是标准凡夫,你看他的命运,不增加一点,不减少一点,真是老老实实的按命运走,一般人总是有个加减乘除,可是他命运一点没改,完全按照孔先生算定的那样走,这个难得。他没什么妄想,他知道荣辱死生都是前定的,定好了。这个功夫也不错,问题是我们连了凡先生那个功夫还没有,换句话说,还不信因果,还不能认命,所以妄想很多,不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是用妄想就能够改得了的。所以了凡先生不用妄想。
我们如果能够深信因果,用一般人的话说,我们就认命了,逆来顺受,这妄想就减掉一大半了,念佛功夫成片很容易得到。所以这个功夫,连云谷禅师都赞叹他,觉得他是了不起。但是这个功夫还是凡夫,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原来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云谷就笑话他,他说「我待汝为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我以为你是个英雄好汉,你是个圣贤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了凡先生一听,他说此话怎讲?云谷禅师就说了,「从来大善之人,数不得拘;大恶之人,数亦不得拘。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动转一毫,岂不是凡夫」?原来云谷禅师的立意要比了凡先生高得太多了。他说命运对两种人没办法束缚,第一种是大善之人,他的命运算不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命运早改了。所以古人,算命的人都知道,他说不给出家人算命。为什么?因为一出家,他如果真正修行,他可以开悟,他可以证果,出三界了,那怎么是阴阳命运可以束缚得住的?所谓「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算不定。虽然没开悟、没证果,但是他修了大善,原来不好的命运也能改好,我们前面也读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另外一种人,大恶之人,数亦不得拘,拘就是束缚,他也没办法算得出来。为什么?因为他造了大恶,他原来是个好命,就是因为他做了大恶,就改了,本来有福报,一下子就来了灾殃。所以这两种人命算不准。云谷禅师说了,说先生你二十年来都给他算定,你不曾转动过一毫,命运一点都没改,那你想想你是不是个凡夫?命运只能够把凡夫拘束得住,对圣贤人拘束不住的,所以凡夫不懂得改造命运。
这个时候袁黄就问了,「然则数可逃乎」?难道这个命运真能够改造吗?可以逃离阴阳五行的束缚吗?云谷禅师曰:「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历有明训」。你看云谷禅师是有真实学问。所以古代的真正出家人受到社会上尊重,为什么?他真有德行、有学问,人家向他请教问题,他真能够说出道理出来,让大众信服。不仅是对佛法能够通达,对於世间学问他也都很通达。这里云谷禅师没有用佛法跟他讲,因为了凡先生是个读书人,学儒家的,所以云谷禅师用儒家的道理跟他讲,命自我作,命运是自己作的,自己能够创造命运,福自己求得的。这是诗书当中所说的,诗是《诗经》,书是《书经》(《尚书》),都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这里面有明确的训导。像《书经》里面讲,「作之善,降之百祥,作之不善,降之百殃」。你看这不就是讲到福自己求的道理吗?
下面又引佛法来讲,「释典中」,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有求功名得功名,求长寿得长寿,求男女得男女之说,佛岂以妄语欺人哉」?佛法里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来求功名,只要你如理如法的求功名,你能得到功名,你来求长寿,只要如理如法,也能够得长寿,你要求儿女,也能得儿女,关键是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那你就求不到。所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真的,只要如理如法的求,没有求不到的,佛不会妄语欺人,佛把妄语做为大戒,根本戒之一,佛怎么会打妄语骗人?「今后宜时时积德,事事包容。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身也」。这是云谷禅师告诉他如何来改造命运,前面告诉他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儒、佛的圣人都是这么说的。如何改呢?就是要时时积德,事事包容。时时刻刻都要想到积德行善,帮助别人,所谓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这是善心,还要懂得包容,包容是宽厚的心,对人家有一点过错不要揪住不放,懂得包容,允许人改过,这是一种厚道存心,存心厚道福才厚。
所以了凡先生他自己也在云谷禅师面前忏悔,自己为什么这一生没有功名,他只有秀才,没有举人、没有进士,因为举人和进士才称为功名,秀才还不能称为功名。没有功名就有没有功名的原因,总在自己心地刻薄,不能够时时行善积德。功名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有很好的学位,过去举人、进士,进士是最高学位,好比现在讲的博士,举人差一级,叫硕士,秀才称为学士,我们为什么拿不到高学位?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这都是功名富贵。原因都是在自己,心地淳厚善良这是福相,了凡先生他这个《四训》当中自己说,他是一个刻薄人,爱说人家的过失,爱批评人,不能够包容,自己还自命清高,还常常有意无意用语言来盖别人,让别人下不了台,显示自己很有才华,见多识广,这都是刻薄之相。没有儿女也是,不能包容,就是爱心不够,天地生养万物,为什么?天地仁爱,爱为生生之本,如果内心里残忍、刻薄,那就是不育之根。另外了凡先生也有洁癖,太喜欢干净,容不得一点脏污,可能见到脏污他就发脾气、骂人,包括看到别人有一点过错他就指责。水至清则无鱼,你看看水里头,如果很清很清的水,一眼见到底的,那里的鱼肯定很少,鱼不会到那里去生活的。鱼喜欢什么地方?都是喜欢那些比较污浊一点的那些水里面,那里水里面营养也比较丰富,另外没有那么清没有那么危险。你看自然之理,能够包容染污的反而它有生育万物这样的爱心。云谷禅师听到了凡先生他的忏悔,提醒他,把你那些没有功名、没有儿女的过失统统改过来,你不就是有功名、有儿女了吗?所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种种的不善好像昨天已经死掉了,从今天开始得到新生,从今日重新做人,改过自新。所以这叫做义理再生身,这个义理再生身,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再来人,这里没有讲到那么高,就是真正改过自新,命运也改了,从今以后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不再受命运的支配。用佛门的术语来讲,转业力身成愿力身,你发愿成圣成贤,改过自新,业力就控制不了你,愿力就大於业力,这叫做义理再生身。
下面又引《书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也就是命运的安排,假如命运不好,像了凡先生那样,这一生没有功名,没有儿女,还短命,这是天作之孽,命运不济,但是犹可违,违就是改变,仍然是可以改变,可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己要是作孽,不肯改过自新,还天天增长过恶,那不可活了,那有什么办法?所以天作之孽可以改,自作之孽那就没办法改了,你是自己甘心堕落。云谷禅师又提醒他,「孔先生算汝不登科,不生子,此天作之孽也」。这是你原来命运这种安排,这种安排实际上还是自作孽,为什么?前生做的。所以佛讲三世因果,让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看不到前生、后世,这个不服,我这一生是好人,为什么不得好报?你看他会怨天尤人。知道有三世因果,他心就安了,这一生不好是前生造的业,我这一生再也不要造业,来生就好了。但是云谷禅师这里善巧教化,他对於了凡先生,这是一位儒家的读书人,就不跟他讲前世,就跟他讲儒家所提的这些提法,不登科、不生子,就是天作之孽,就是太甲里面说的。「汝今力行善事,广积阴功,此自作之福也」。你现在不要再自作孽,你应该力行善事,要广积阴德,这你自己修福,自己修的福自己能享受。
下面说,「《易》曰」,《易经》上说,「君子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你看云谷禅师真的是对於儒家学问很通达,出口成章,都是引用儒家经典来说,度化这些读书人。《易经》上说的,君子趋吉避凶,君子他懂得避开凶险,趋向吉祥。如果说天命有常,人的命运是固定的,因为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命算定了,所以了凡先生也没什么妄想,知道反正命运改不了,他就消极,并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云谷禅师这里告诉他,如果说命运改不了,那《易经》上的话就说不通了,君子趋吉避凶,那吉怎么趋?凶怎么避?如果是说命运不能改,就不可能趋吉避凶,该吉的时候就吉,该凶的时候就凶,改不了,但既然说趋吉避凶,就证明天命也可以改,天命也是无常,不是有常。
下面说,「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汝今还信得及否」?这又是引儒家经典,《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家里修福、修善,他必定有后福,子孙得到福报。这里讲余庆,余是对正而言的,证明有正庆和余庆之分,正庆是对自己,自己得到的福,自己修善自己会得福。这个福什么时候享?来生去享。但是儒家的人对於前生、后世讲得很少,所以这里只讲余庆,他不讲正庆。余庆是什么?看你家里的子孙。所以这个余庆里面意味深长。余是余下的部分,最主要的部分还是自己,自己得到的福报就更多了。积不善之家?造作不善业的,作恶多端的,那必有余殃,殃是灾殃,这个灾殃,儿孙受到的殃累叫余殃,自己叫正殃,正殃是自己堕三途。所以总离不开因果报应。这个因果的道理汝今还信得及否?你能不能够深信?这都是你们儒家里面所说的道理,你能不能相信?结果了凡先生确实难得,毕竟是个读书人,他明白道理,这些经文确实以前都读过,都很熟,但是对於里面的意思还不是非常的明了,明了了一部分,不能够深刻明了,所以不能够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一回经云谷禅师这么一点化,他就大彻大悟了,就知道命运可以改造,福自己求来。
云谷禅师「於是遂出功过格示袁」,给袁了凡先生一篇功过格,专门给他来做改过自新的这种修学。「袁即拜而受之」,袁了凡立刻拜而受教,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这个功过格,我们现在在华严讲堂上面十几位法师每天也在用功过格来修学。功过格我们用什么?就用师父上人提倡的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之根是《太上感应篇》,佛之根是《十善业道经》,我们就用这三部经典来对照自己一天的言行、一天的起心动念,有不符合的就把它忏悔出来,从今以后不再犯。所以我们这个功过格以改过为主。《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两篇我们都编成功过格的形式,用A4纸双面,就一张就能够打印《弟子规》,再用一张纸打印《太上感应篇》,一个礼拜我们用一张纸,所以一张纸上面有七栏,就是七天,每一条都一个格子,做成这个表格,我们每天对照,看哪一条犯了,打个叉,看看这一天犯了多少条。晚上我们专门有个发露忏悔的时间,大家在一起把自己这一天最重的一、二条过失向大众忏悔出来,说出来,求忏悔。天天真诚的、认真的去做,绝对不姑息自己,我们发现这样的效果很好,真正帮助我们自己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的才是真正叫善人。所以我们也发现,用这个功过格忏悔的方法效果很好,进步还挺快的。师父上人也非常提倡用这种方法,他希望末学多多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你看袁了凡当时就受教於云谷禅师,云谷禅师传给他的。实在讲这个方法早也有了,莲池大师那时候就有功过格,他就是用功过格来自己反省检点。所以了凡先生很难得,他听懂了,回去就真干。「将从前过恶,为疏文一通,尽情发露忏悔,誓行三千善事,以求登科」。他知道自己过去的过恶,所以就写了一篇疏文,把自己过去的那些过错统统都发露出来,写下来,求忏悔,誓不再犯,而且发愿修三千善事,目的就为了登科,就是考上举人,第一个是求功名。
云谷禅师很善教,除了教导他改过之外,还教什么?「云谷并教以持诵准提咒,以期必验」。还教他念准提咒,这是修清净心,人心清净才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才不太容易作恶,心浮气躁过恶是难免的。我们在华严讲堂上修学的法师们都有同感,凡是一天下来这样子专门听经,心很安定,那天过失肯定少,如果事很多,心里很乱,这样子难免过失就会很多。云谷禅师教他持准提咒,我们师父上人教我们念佛,念佛是无上咒。古人已经有说过,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念佛,佛号短,咒长,佛号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没有妄想容易办到,持咒如果咒长了要这里面没有一个妄想这就不容易。所以能在一句佛号当中没有妄想,这一句佛号就有功德,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没有妄想,这就叫净念相继,而且蒙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也会修行进步得很快。这是《阿弥陀经》上讲的,我们真正发愿求往生,念阿弥陀佛,必得十方一切诸佛加持,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在修行道路上不退转,不会退步,只有进步,这是求佛力冥加。
了凡先生「遂改学海,字为了凡」。他不再用学海这个字号,他用了凡。为什么?「盖欲不落凡夫窠臼也」。他不想再做凡夫。窠臼就是鸟巢。比喻什么?凡夫的窝,他不想在这里蹲著,他要腾飞,要做圣人,难得!人最重要的要有志向,基础差、习气重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他要有立志,有立志他就能够进步很快,因为他有动力。所以佛法里重视发愿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一进佛门首先让你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这个愿,就是立志,要作佛,这是大志向,所以他修行有动力。儒家也讲志在圣贤,人一立志他就变了样,真的,改过自新,他能做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於自己每一言、每一行都非常谨慎,不像过去那样大大咧咧、放逸散漫。
「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二,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是秋中式矣」。这是第一次改造了命运,第二年他在礼部考科举,考举人,这是第一次考试,孔先生算他应该考第二,他突然考了第一,这就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样,命运有点改了。到了秋天的秋试他就中举人了,本来他命不该中,他就中了。「自此德日益修,功日益密,暗室屋漏之中,唯恐得罪天地鬼神」。这样第一次收到效果,他的信心就提起来了,更加努力的修行,所谓「德日益修,功日益密」,天天修德,天天改过,功夫愈用愈得力。得力的样子是什么?暗室屋漏之中,唯恐得罪天地鬼神,这是功夫得力的样子。哪怕一个人在暗室当中,在没人见到的地方,他都知道天地鬼神在监察,不敢放肆,不敢作恶,甚至连一个坏念头都不敢起,这是古人所说的慎独的功夫,有这种功夫那就是得力了。
「自己巳岁,发愿奉行,至於己卯,盖历十年,而后三千善事始完」。你看他发愿做三千善事,求什么?求考上举人,结果先考上了,而后这十年才把三千善事做完。也不容易,你想想,一天如果能做一件善事,一年三百六十天,那三千件善事真的也要将近十年才做完,况且未必能每天做一件善事。对於初学来讲,愈开始的时候愈困难。而且了凡先生用功过格来算这个善事,怎么算?只要一天有一条过错那就要抵消掉一条善事,所以今天如果做了十件善事,但是有九条过失,那把九条善事抵消掉,只剩一条是纯善的,那一条才算是这三千件当中的一件,这样算法。所以他前前后后十年,实际上是十一年,头尾十一年,才做完。
「是时遂起求子之愿」,这三千件善事回向考上举人,他满愿了,结果起了第二愿,求儿女,命中没有儿女,於是他又发愿,「亦许行三千善事。因与室人互相劝勉,有善即书,有过即退。其时善念纯熟,将及满数,而遂得长男」。他跟他的夫人,室人就是夫人,互相勉励。这位夫人没有文化,不懂写字,但是是袁了凡先生的贤内助,了凡先生做善事她也做,了凡先生是记录在功过格上的,她用红色的笔画圆圈,一条善事就画一个红圈,一条恶事就画一个黑圈,她这么样来做。有善即书,有过即退,过错要抵消善事,叫退除掉。慢慢慢慢愈做愈顺利,善念纯熟了。要知道过错不是我们本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没有过恶的,过恶是习气,所以能够把它退除干净。愈做他就觉得善念增长得愈快,恶念愈来愈少,最后达到纯熟。快要把这三千件善事做完他就得到一位长子,生了儿子。你看又改造命运了。他做这个时间做了三年,第二个三千件善事三年完成,这进步了,为什么?因为善修得愈来愈自然,恶念愈来愈少,恶行也愈来愈少,所以修善是愈来愈得力,愈来愈快。
「癸未年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万条」。后来他又开始起第三个愿,在癸未年这一年九月十三日,他把第二个三千件善事圆满之后,他又发求中进士的愿,进士是最高的功名,这也是命中没有的,那更不容易达到,於是他就许愿要行一万条善事,这回那就更发心了。「丙戌登第」,丙戌相对於癸未而言这是过后第三年,你看癸是天干最后一个字,然后又轮甲乙丙,所以到第三年他就进士及第,真的考上进士了。「授宝坻知县」,宝坻是在我们现在的河北省,原来他命中只是做四川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的县官,他现在做宝坻知县,这个县比较大,这个官也比较高。
「日则见善必行,夜则焚香告帝。方忧日间无事可行,万善之数难足」。了凡先生愈做愈来劲,每天一天到晚就想著做善事,要赶紧凑足这一万条。因为他是先得到进士,可一万条还没做满,所以可见得人一发心命运马上就改,就是这么快,因果同时。但是了凡先生他许了愿必须要把它实现,所以兢兢业业努力的修善。白天做善事,晚上还焚香告帝,这是效法宋朝的赵阅道,到晚上在自己的庭院里面摆起供桌,焚上香,上告天帝,把自己今天所做的善恶统统都禀报。古人敬天,敬鬼神,不敢上报的事情就不敢做,知道天不可欺。结果因为当官,事务也很忙,日间无事可行,白天在衙门里面难得做一、二件善事,这一万条善事做到什么时候才得以满足?有这个忧虑。
「一日梦神告曰:只汝减粮一节,万善之数已完矣」。结果晚上就梦到有神人来告诉他,说你在你的县里头减粮这件事就抵得上一万件事,就圆满了。「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先生代其区画,减至一分四厘六毫。果有此事,心颇疑惑」。这是因为了凡先生在宝坻做知县,当时宝坻的农民他们的田租,就是上缴官府的田税,每亩要上缴二分三厘七毫。了凡先生觉得这个税太重,人民负担过重,所以就把它减了一半,减至一分四厘六毫,确实有这个事情。结果他梦到神人这么跟他讲,说你这样减粮减税,万善都已经圆满了。他心里就有一点疑惑,真的是这样吗?
「适幻余禅师从五台来,以梦告之。师曰: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了凡先生也是学佛的,正好他有一位方外的朋友幻余禅师来到他这里,从五台山来的,於是了凡先生就把这个梦告诉这位禅师。禅师就跟他说,你能够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所以善在事上有多少之分,但是在心上最要紧,心如果是真切,做一件善事就能够抵得上万善,换句话说,假如心不真切,不是那么真诚恳切的去做,里面夹杂著疑惑、夹杂著私心、夹杂著顾虑,那万善也不足一善,所以这里关键是在於心。在事上做就是为了修这个真切的善心,更何况给宝坻县全县减粮,那是让万民受福,受到你的恩德的不止一万人,全县的农民都受到你的恩泽了,所以这不就是万善圆满了吗?
你看看了凡先生他兢兢业业的行善,第一次许愿三千件善事十一年完成,第二次许行三千件善事三年完成,第三次许行一万善事一次就完成,行善是愈来愈容易,为什么?因为善心愈来愈真切。所以善的大小是论心不论事,他已经成为一个大善人,所以命运全改了。了凡先生听到幻余禅师这一番话,道理明白了,「先生喜」,很欢喜,「即捐俸银,令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了凡马上把自己的俸禄捐出来,请幻余禅师带到五台山上去斋僧,这就是一般我们讲的万僧斋,请一万位出家人吃饭。这个功德很大,为什么?这是佛门里面一个法会,在这个千僧斋或者万僧斋的法会当中,僧人从各地来一起聚会,有机缘探讨佛法,增加和敬,而且供养这么多出家人,必定也有佛菩萨来应供,所以修这个万僧斋功德很大。
「孔先生算寿止五十三,后康强寿考,至於望八,子孙科第不绝」。孔先生给他算的命,算他是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但是这命运全改了。了凡先生虽然他自己没有求寿命,但是寿命也自动延长,他活到了七十三岁。在他六十九岁那年写下了这一篇《了凡四训》给他儿子的,他命中本来无子,他有一个好儿子,都是很有成就的,后来他的子孙考上科第的很多。这什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看安士先生后头有一个评论,评论得相当好。「立命之说,发於孟子,而能身体力行,历历有验者,则了凡先生一人而已」。立命的学问其实孟子就提出来了,这是早在战国时期,但是能够真正身体力行的、真干的,而且有灵验的,只有了凡先生一个人。当然我们相信历史上像了凡先生这样改造命运的人很多,只是了凡先生把他的这个事迹记录下来,别人没有记录。但是记录下来,这就是垂训以格人非,这个功德就很大了。
「然了凡先生之能改弦易辙,深信不疑,行之勇决者,又在云谷禅师一人。谁谓空门中必不能发明孔孟之渊微乎」?这个立论好,了凡先生读了这些儒家学问没有读懂,他之所以能够改过自新,改弦易辙,深信不疑,这个命运能改造,而且能够勇於去修行,这是靠云谷禅师他的教诲。云谷禅师是空门中人,所以怎么能说佛门里面的高僧大德不能够发明孔孟的深刻的学问?「世俗见人力行善事,便从而讥之曰:作善须无心,若一执著,便生望报之想。此种议论未尝不高明,然而阻人勇往之志多矣」。有一类的世俗人,他见到别人力行善事,故意还讲点风凉话,说什么?作善应该无心,你有心有求的这样作善这就叫执著,所以为了求自己功名、富贵、儿女这样的心去行善,像了凡先生那样,那叫执著。你看,他说这种议论好像也很高明,但是阻拦人勇往之志就很多了。天下确实大部分人都像了凡先生那样的,是希望这一生得到功名富贵,所以他们要懂得如何求得功名富贵,要如理如法的求。所以佛门善於因势利导,善巧方便的教导他们,你有求就教你怎么求得,总要按照因果的定律来求。所以不可以一下子把人家求的心都打掉,让人家变得无所作为,他也就不想行善了。下面说,「农夫终岁勤动,而曰:尔无望收获。士子十年辛苦,而曰:汝勿想功名。彼能欣然从之乎」?所以这种立论对大部分人来讲不契根机。譬如说对农夫,他们辛勤工作为什么?就是为了要收获,你说你不能够希望收获,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这种人要很高的德行修养他才能做到,你叫一般农夫说你不要为了收获,你就去耕耘,有几个人能够办到?对於世人来讲,你告诉他,你不要想功名,那他们就不想这么辛苦了。所以总要讲因果,既然人希望得好报,要跟他讲如何求得,这就是因果教育独到殊胜的地方。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十八句:
【垂训以格人非。】
这句话是讲为天下的大众以及后世的子孙留下正确的教诲,帮助人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乃至转凡成圣。安士先生注解当中说到,「天地间一切人类,皆吾胞与中之人类。人类中有一毫不是处,即吾分内中有一毫亏欠处」。这句话讲得好,他说天地之间一切的人类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实际上不仅是自己的同胞,讲同胞都已经见外了,天地间一切人类皆是与我一体。不仅是人类与我一体,实在讲,万物与我一体,这个万物包括六道的众生,也包括十法界一切众生,凡、圣都包括在内,不仅包括有情的生命,也包括无情的众生,像一切植物、一切矿物都是跟我一体的。
《华严经》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的清楚,经中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天地万物,这里天地是广义的,它是指宇宙万物都是我自己真心所现的,都是我的识所变的。这个识是真心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因此就变了,真心所现的境界就变成我们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的十法界或者是六道轮回。知道天地万物跟我一体,所以我就知道万物如果有不圆满的地方,那就是我自己不圆满的地方。所以这里讲,人类只要有一毫不是处,就是我分内中的一毫亏欠处。所以怎么会有人我之分?就好像一个身体如果哪一个部位有病了,那就是整个身体的病,就是自己身体当中有亏欠了,怎么能够说不关整个身体的事?古人讲「牵一发而动全身」,头上一根头发,这么细,要是猛的拔出来,整个全身都会抖动一下,都会有感知,为什么?因为那个头发跟身体也是一体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绝对不会对一切众生漠不关心,因为一切众生的善恶福祸便是自己的善恶福祸,因此必定是全心全意的帮助众生、教导众生。
所以这下面说,「故於为子者,愿其孝;为臣者,愿其忠;为兄弟者,愿其友爱;刚强者,愿其柔和;鄙吝者,愿其施与;游手游食,斗殴赌博者,愿其各循本分,谦和自守」。做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了解一切众生跟我一体,所以我就有责任帮助教化这些众生。对於为人子的,做儿女的,我们希望他能够孝顺父母,因为孝是善,善必有善报。我们不希望任何人得不善的报应,於是就希望他们都行善。孝是百善之先,所以首先要劝孝。为人子,哪一个不是为人子?一切的人类哪一个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不可能生到世间上来,所以孝道是每个人都要去尽到的。为人臣的,这是做人的部下,做人的下级,譬如说在政府里面,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企业里面,有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在学校里面,有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都属於君臣,为人臣的就要尽到忠,这是为人臣的本分。这个忠就含有正直的意思、就含有敬顺的意思。所以下级对上级,员工对老板,学生对老师,都要有正直敬顺之心。
为兄弟者就要友爱,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生,真的是叫做手足,手和足是一体,怎么能够不友爱?譬如说脚痛了,手自动会抚摸它,去帮助它,没有条件的。所以兄弟之间的友爱那是无条件的、无私的,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这也是对父母的尽孝,所谓「兄弟睦,孝在中」。做人很刚强的,这个不好,刚强容易得罪人,容易招来祸患,会伤到别人的心,甚至有时候如果刚愎自用的话,做事不循著道理、不循著人情,往往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应该柔和。这里讲的刚强是对外太刚强,但是对自己改正自己的毛病过失那就要不容姑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把自己的过失统统扫除掉,对外就要柔和,柔和对人,像春风一样,那么温暖,那么和煦。就是像贤首国师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柔和质直摄生德」。质直是内心正直,对外是柔和,让人感觉到你和蔼可亲,一般人讲,你很有亲和力,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德行。
鄙吝者,这是指贪吝之人,不舍得布施。不舍得布施他就会得贫穷的果报,富贵都是因为前生布施而来,所以见到这些人,我们要劝他学布施,以积后福。对游手好闲的人,甚至作恶多端、斗殴的、赌博的、不务正业之人,我们劝他要遵循本分,所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劝导他改过自新。斗殴、赌博都是一种争斗的心,要劝他谦让,以和为贵,劝他安守本分,顺时听天,不要有那种非分之想。好赌之人往往会有非分之想,想到通过赌博来发家。可是你要看看,用这些赌场里面的统计数字你去看看,赌博能赢的机率很小,输的机率很大,所以赌场才赚钱。这个是要懂得安守本分,这是长久之道。所以对一切的人类你看都要这样的去劝化,这是『垂训以格人非』,非就是他的过错。「苟可用吾之劝化,不惜剀切敷陈,忠告善道,其或口舌所不能及者,笔之於著述,以示天下后世,其为垂训也大矣」。劝导别人真的要懂得进退的艺术,首先要看对方能不能听我劝化,如果不能够接受劝化的,劝他是没用,反而会增加他抗逆的心理,结果是适得其反。所以要看他是否可用吾之教化,他不能采用的,那就不能多说,如果能够采用的,就不能不说,这是对他的一种负责任。这个人能受教的、能听得进去的,就不惜剀切敷陈,剀切就是指实事求是的说,讲的都符合事实,没有添枝加叶,讲的都是真诚的话语,为他陈述、为他分析,给他以忠告。
善道就是善於劝化人。这个善道真的不容易,连孔子都讲,德行、言语,这个言语要真的做到毫无亏欠不容易,那是真正大德大智之人才能够圆满。善道的,你把这个道理给他陈述了,你去劝化他,他就会对你生感恩的心,他会真正改过。假如有一个好心想劝他改过,但是不善道,不懂得怎么规劝,或者是言语不够深度,对他不契机,他就不能回头。或者是言语太过分了,虽然契理,但是让他也不能够接受,他觉得自己伤害了自尊心,所以会抗争,甚至会起叛逆的心,这就不善道。尤其是现代社会,真不容易,即使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也要掌握分寸,也要懂得艺术,讲话不能够直裸裸。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现代的社会里面,孝道和师道都几乎没有了,儿女不孝顺父母,学生不恭敬老师。何以见得?你看当父母对儿女稍微说得重了,批评多了几句,儿女就受不了,他就离家出走了,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的自尊比父母几十年的培养恩德还要高,为了自己的自尊就不要父母,把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统统忘到脑后。尽管佛说父母恩重难报,尽管儒家也说,哀哀父母,欲报之德是无有边际的,他全没放在心里。因为什么?也不能怪他,确实从小也没学过孝顺,不知道该怎么尽孝,不知道《弟子规》所讲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什么意思,会念《弟子规》,不懂什么意思,更别说做到。对父母不孝,当然对老师更加就不会尊敬了。所以你看看现在的学校,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一批评学生,学生回去跟他的父母说,父母会告这个老师,让老师丢掉饭碗,更有甚者,我们都看到新闻,学生会纠集一帮黑社会流氓来打老师。所以老师怎么敢教学生。所以这个善道就更重要了。
现在这个质直柔和对於教育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德行,内心里是有一种慈悲心、爱心,愿意帮助别人,但是真的要看对方能不能接受,要柔和,一不柔和那真的就是适得其反,而且是自寻烦恼。基本上来说,现在的人都不能够太过严厉的教导,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一严厉教导肯定受不了,客气一点的,他可能掉头就走,不再回来找你,要是修养差一点的,可能当场就跟你对骂起来,就起了怨恨。所以师父上人常常也教导我,劝人改过要看对方程度如何,二十岁以前可以严厉的教,可以明白的说,他有过错就告诉他,二十岁以前还是能改的,二十岁以后,四十岁以前,就不能够直接说,只能暗示。暗示,他听懂他就改,听不懂也只好由他,不能明说,一明说那肯定起烦恼,他会起怨恨。四十岁以后人连暗示都不可以了,只能是随他去好了,那就是各有各的因缘,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老师是不能管,管不了。所以有几个真正能受教的学生?
过去我们师父上人,那真的是好学生,跟著李炳南老居士学习,遵守师门规矩。你看老师说一就没有二,根本不敢跟老师辩驳,这尊师,所以师徒如父子。结果我们师父学成以后,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法,也弘扬得很辛苦,常常回到台中去拜见老师,跟老师启请,希望老人家多培养几个学生,弘法起来互相有个伴,有一个声势,真的是像古人讲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门出来的一起弘法,互相能够帮助和照应。提了好几次,结果李老师都没有做什么,一直提到最后,李老师终於忍不住要说了,说「你给我找学生来。」以后我们师父再也不敢出声了。确实想想,去哪找学生?师父常说,哪有找到像我们这么傻的学生,骂都骂不走,打都打不走的,这样的傻学生上哪找!所以这都是因为我们从小这个传统文化道德的教育缺乏,不懂得孝亲尊师。师父那个时候都已经是这个样子,现在又是几十年春秋过去,现在要找学生那就更难了。
我自己总觉得我真的是三宝加持,很庆幸,能跟得上师父来学习。自己德行、学问比起师父当年差得太远,现在还能够跟得上来学习,想想师父讲的话真的是有道理。因为我从小就有比较好的家教,我母亲非常善教,我父亲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我的根性虽然差,但是父母善教。所以从小家风都很严格,都是说一不二的,如果母亲说一句话我们敢争辩的话,那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对父亲一句话敢争辩的,那是一顿痛打。所以从小都很老实、很听话,真的是胆小,不敢有非分之想,更不敢有叛逆之想。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当了教授,在家里母亲要骂,都是低著头,甚至跪在地上,一句话不敢说。现在确实要找到这么样的一种家庭也不好找了,哪有这么傻的儿子?人家都说,当了教授,有社会的地位,有名望了,怎么能够还挨骂呢?人家都不理解。所以你看我,就是上个月,师父让我去日本开会,回来路过广州,回到家里跟我母亲一起过了几天,就在家里,也是因为什么样的事,这个事是很小的,我都忘了是什么事,我妈妈就给我非常严厉的责骂。当时我也是低著头不敢出声,跟小的时候一样,现在是三十六岁,跟六岁的孩子心情是一样的。「父母责,须顺承」,只是反省自己的过失,向母亲认错。所以在母亲那边受过这样的一种训练,心里承受力还算不错。以后跟老师也能够算是跟得上,过去在大学里,我去留学的时候,在美国念博士,跟我的博士导师,他也是很严厉的,也是说一不二的。因为他有名望、他有能力,自然有那种厉害劲,我们跟他确实只有服从没有辩解,交代的任务,说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没有理由说推托的,完不成了就是错,什么理由都是错,结果也训练出来了。我做学术的能力确实比同龄的、同届的同学要做得好。所以后来三十二岁昆士兰大学就破格提升我做终身制的教员。这都是什么?都是严师门下出来的,才会有一点点成就。现在世法放下了,跟我们师父上人学佛,学习传统圣贤教育,更要以这个尊师重道的心,也是要说一不二,更加没有自己的见解,我见统统要放下。师父说了,在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以前自己的知见统统是错误的。这一点能不能理解都得承认,没有第二句话,阿罗汉才叫正觉,没证阿罗汉之前都不是正觉,见解都有错误,都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所以老老实实听话,这才有可能成就。
所以师父上人他对我也是非常爱护,他对我曾经骂过两次,都是骂得比较严重的,而且是当众骂。当时我也已经是昆士兰大学的副教授了,按世间法来说有一定的身分,但是既然拜老师,那就在老师面前没有这些身分,只是学生,所以老师的批评、责骂须顺承。回头一想,老师骂的都是有道理的,自己要改过。所以有这样的心接受教化,自己提高才快,骂过一次,这个过失以后再也不会犯,你看这多好。要不骂这一回,可能自己永远认识不到自己有这个过失,或者是认识到了,也不可能下决心改,这一骂,这是增上缘,一下上去了。就好像马你给它鞭子使劲一抽,它就跑得很快。我们都是这样的人,缺点很多,习气很重,都得用鞭子使劲抽。但是如果怕疼,不愿意挨这个抽鞭子,那你永远跑不上路。所以对学生而言,应该尊师重道,应该永远谦卑受教。老师用什么样态度对我,都是用一种感恩的心态,绝对没有二心,绝对没有叛逆的心。怎么打、怎么骂都不走,这样的学生才能够学成功。
所以对老师而言,就要懂得善道、善教,要观察学生的根机,看他是不是能够受教。如果点他一、二句他就不高兴,或者面子放不下,你就不能再深说,一深说,他肯定导致最后会叛逆。所以「垂训以格人非」真的要讲究艺术性,这是说的用口来教化。或口舌所不能及,有时候听的人未必在身边,或者未必出世,可能是后世的人,那你要怎么样子教化他们?你可以用笔著书,为天下人留下著作,垂训於后世,这样的功德就很大了。虽然现在未必能找到学生,未必找到传人,但是留下你的著作,可能将来几十年之后,几百年之后,甚至上千年以后,会有学生,会有传人。儒家孟子私淑孔子,两个人没见过面,但是孟子他看了孔子的书、孔子的这些记载,他学成功了。佛门里面也是,你看净土宗的九祖蕅益大师私淑八祖莲池大师,也没见过面,但是读莲池大师的著作,他也学成功了。所以垂训给后世,它的这个影响力可能是很长远、很深广。
下面安士先生举出袁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训给我们做一个例证。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时候的一位进士,他写给自己儿子的家训现在流传得很广,几百年来让多少人觉悟。《了凡四训》第一篇是「立命之学」,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改造命运。这里头讲的道理太好了,他是用自己的身世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如何改?原则就是断恶修善,这是真正的学问。我们就花一点时间把《了凡四训》这「立命之学」,安士先生做了一个浓缩的修订,我们来学习一遍。过去末学有复讲过《了凡四训》,我记得是用十个小时把它很简练的讲过一遍。《四训》是四篇文章,第一是「立命之学」,第二是「改过之法」,第三是「积善之方」,第四是「谦德之效」。实际上讲,最精彩的还是第一篇「立命之学」,后面三篇是第一篇的辅助、延伸和扩展。我们来看「立命之学」,安士先生他略做了修改,主要就以第三人称来叙述。
「袁了凡先生,讳黄,初字学海」。明朝的这位袁了凡先生,了凡是他的号,他的名叫黄,袁黄,初字学海,就是一开始他字学海,这是他的字号。可见得袁了凡先生他是一个很好学的人。后来他改号叫了凡,就是他自从认识到改造命运的道理之后,立愿改过,不愿意做一个凡夫,他明了了,发心做圣人,这就叫了凡。「幼遇云南孔姓者,其人得邵子皇极数,推袁入泮当在明年」。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从云南来的孔先生,这个人得到邵子皇极数的真传。邵子皇极数这是古代算命推算运程的这种书,它对於天的气数、人的命运、事情的吉凶变化,乃至一国之运,都能够推算得很准确。这是邵子,是宋朝的一位学者叫邵雍,他所写的。这位孔先生用邵子皇极数来给袁了凡推算他的运程,推算他能够考得上秀才,而且明年就能考上。而且算他「所决县试、府试、进学名次三处悉验」,算他三次考试的名次,考秀才要经过三种考试,所谓县考、府考和提学考,於是袁了凡先生真的去入学读书考试,结果三处考试都应验了,名次都是跟孔先生说的一样。
「因卜终身休咎」,所以就请孔先生给他预卜这一生的命运、流年。「言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止二年半,以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谢世,惜无子。袁备录之」。於是孔先生给他起卦,给他推算,每一年都算得很仔细,哪一年当补廪,这个补廪就是讲廪生,这是考上秀才以后还要经过一个考试,那就是补廪。廪可以说是国家的一个生活补贴,这种人叫廪生,廪生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国家培养的公费生,他就有国家俸禄了,某年当贡,贡就是当贡生,还属於秀才这类,贡生就比廪生又高了。廪生他是有名额限制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空缺的位子出来才能够补上去,叫补廪。当贡这是被选上了做了贡生。这是了凡先生最高学位,他考不上举人,还是秀才,更谈不上进士了。他也当过一点官,他某年会选上做四川的一大尹,大尹就是一个县的县长,是一个小县的县长,在任两年半就退休了。所以官运很短。他也很短命,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你看给他算得多么准,时间,年、月、日、时统统给他算得出来,而且他这一生命中无子。袁黄,就是了凡,就备录之,都详详细细的把它记录下来。
以后「凡考校名数皆合」。果然到最后,正如孔先生所说的那样,考试的名次都非常符合。而且说什么时候补廪,说什么时候当贡,而且补廪拿多少的俸禄,以前俸禄是用米来计算的,多少斗米,丝毫都没差。所以到最后了凡先生也就心灰意冷,觉得人生命运都定下来,怎么改都改不了,出不了阴阳之外。所以当他考上秀才以后,「将入南雍」,他就准备去南京,因为在南京,明朝有国子监,就是国家办的大学,这些考上秀才的人他们去那里进修,叫入南雍。没有进国子监大学之前他先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是当时一位开悟的大德,他生活在栖霞山。相传云谷禅师道风非常的严峻,人家来拜访他,他不跟人说一句话,只是扔一个蒲团给你,让你对面坐著,跟他一起坐禅,他的这种道风是不同寻常的。结果在栖霞山跟云谷禅师「对坐三昼夜不瞑目」。了凡先生也了不起,云谷禅师丢给他一个蒲团,他就跟他坐,一坐坐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不闭,就是他不打瞌睡,这个难得。「云谷曰:人所以不能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起一妄念,何也」?云谷禅师看到来的这位年轻人跟其他人不一样,於是就说了,说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圣就是因为有妄念缠缚。凡人特徵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妄念纷飞,止不住。结果云谷禅师说,我看你坐了三天三夜,竟然没有一个妄念,你是用什么功夫?「袁曰」,了凡先生就回答了。「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无可妄想」。原来他这个功夫也不是很高,只是什么?他知道命运都已经定了,给孔先生算了,你看这么多年来丝毫都没错。所以我们师父讲袁了凡先生真的是标准凡夫,你看他的命运,不增加一点,不减少一点,真是老老实实的按命运走,一般人总是有个加减乘除,可是他命运一点没改,完全按照孔先生算定的那样走,这个难得。他没什么妄想,他知道荣辱死生都是前定的,定好了。这个功夫也不错,问题是我们连了凡先生那个功夫还没有,换句话说,还不信因果,还不能认命,所以妄想很多,不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是用妄想就能够改得了的。所以了凡先生不用妄想。
我们如果能够深信因果,用一般人的话说,我们就认命了,逆来顺受,这妄想就减掉一大半了,念佛功夫成片很容易得到。所以这个功夫,连云谷禅师都赞叹他,觉得他是了不起。但是这个功夫还是凡夫,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原来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云谷就笑话他,他说「我待汝为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我以为你是个英雄好汉,你是个圣贤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了凡先生一听,他说此话怎讲?云谷禅师就说了,「从来大善之人,数不得拘;大恶之人,数亦不得拘。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动转一毫,岂不是凡夫」?原来云谷禅师的立意要比了凡先生高得太多了。他说命运对两种人没办法束缚,第一种是大善之人,他的命运算不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命运早改了。所以古人,算命的人都知道,他说不给出家人算命。为什么?因为一出家,他如果真正修行,他可以开悟,他可以证果,出三界了,那怎么是阴阳命运可以束缚得住的?所谓「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算不定。虽然没开悟、没证果,但是他修了大善,原来不好的命运也能改好,我们前面也读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另外一种人,大恶之人,数亦不得拘,拘就是束缚,他也没办法算得出来。为什么?因为他造了大恶,他原来是个好命,就是因为他做了大恶,就改了,本来有福报,一下子就来了灾殃。所以这两种人命算不准。云谷禅师说了,说先生你二十年来都给他算定,你不曾转动过一毫,命运一点都没改,那你想想你是不是个凡夫?命运只能够把凡夫拘束得住,对圣贤人拘束不住的,所以凡夫不懂得改造命运。
这个时候袁黄就问了,「然则数可逃乎」?难道这个命运真能够改造吗?可以逃离阴阳五行的束缚吗?云谷禅师曰:「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历有明训」。你看云谷禅师是有真实学问。所以古代的真正出家人受到社会上尊重,为什么?他真有德行、有学问,人家向他请教问题,他真能够说出道理出来,让大众信服。不仅是对佛法能够通达,对於世间学问他也都很通达。这里云谷禅师没有用佛法跟他讲,因为了凡先生是个读书人,学儒家的,所以云谷禅师用儒家的道理跟他讲,命自我作,命运是自己作的,自己能够创造命运,福自己求得的。这是诗书当中所说的,诗是《诗经》,书是《书经》(《尚书》),都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这里面有明确的训导。像《书经》里面讲,「作之善,降之百祥,作之不善,降之百殃」。你看这不就是讲到福自己求的道理吗?
下面又引佛法来讲,「释典中」,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有求功名得功名,求长寿得长寿,求男女得男女之说,佛岂以妄语欺人哉」?佛法里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来求功名,只要你如理如法的求功名,你能得到功名,你来求长寿,只要如理如法,也能够得长寿,你要求儿女,也能得儿女,关键是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那你就求不到。所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真的,只要如理如法的求,没有求不到的,佛不会妄语欺人,佛把妄语做为大戒,根本戒之一,佛怎么会打妄语骗人?「今后宜时时积德,事事包容。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身也」。这是云谷禅师告诉他如何来改造命运,前面告诉他命运是可以改造的,儒、佛的圣人都是这么说的。如何改呢?就是要时时积德,事事包容。时时刻刻都要想到积德行善,帮助别人,所谓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这是善心,还要懂得包容,包容是宽厚的心,对人家有一点过错不要揪住不放,懂得包容,允许人改过,这是一种厚道存心,存心厚道福才厚。
所以了凡先生他自己也在云谷禅师面前忏悔,自己为什么这一生没有功名,他只有秀才,没有举人、没有进士,因为举人和进士才称为功名,秀才还不能称为功名。没有功名就有没有功名的原因,总在自己心地刻薄,不能够时时行善积德。功名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有很好的学位,过去举人、进士,进士是最高学位,好比现在讲的博士,举人差一级,叫硕士,秀才称为学士,我们为什么拿不到高学位?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这都是功名富贵。原因都是在自己,心地淳厚善良这是福相,了凡先生他这个《四训》当中自己说,他是一个刻薄人,爱说人家的过失,爱批评人,不能够包容,自己还自命清高,还常常有意无意用语言来盖别人,让别人下不了台,显示自己很有才华,见多识广,这都是刻薄之相。没有儿女也是,不能包容,就是爱心不够,天地生养万物,为什么?天地仁爱,爱为生生之本,如果内心里残忍、刻薄,那就是不育之根。另外了凡先生也有洁癖,太喜欢干净,容不得一点脏污,可能见到脏污他就发脾气、骂人,包括看到别人有一点过错他就指责。水至清则无鱼,你看看水里头,如果很清很清的水,一眼见到底的,那里的鱼肯定很少,鱼不会到那里去生活的。鱼喜欢什么地方?都是喜欢那些比较污浊一点的那些水里面,那里水里面营养也比较丰富,另外没有那么清没有那么危险。你看自然之理,能够包容染污的反而它有生育万物这样的爱心。云谷禅师听到了凡先生他的忏悔,提醒他,把你那些没有功名、没有儿女的过失统统改过来,你不就是有功名、有儿女了吗?所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种种的不善好像昨天已经死掉了,从今天开始得到新生,从今日重新做人,改过自新。所以这叫做义理再生身,这个义理再生身,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再来人,这里没有讲到那么高,就是真正改过自新,命运也改了,从今以后命运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不再受命运的支配。用佛门的术语来讲,转业力身成愿力身,你发愿成圣成贤,改过自新,业力就控制不了你,愿力就大於业力,这叫做义理再生身。
下面又引《书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也就是命运的安排,假如命运不好,像了凡先生那样,这一生没有功名,没有儿女,还短命,这是天作之孽,命运不济,但是犹可违,违就是改变,仍然是可以改变,可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己要是作孽,不肯改过自新,还天天增长过恶,那不可活了,那有什么办法?所以天作之孽可以改,自作之孽那就没办法改了,你是自己甘心堕落。云谷禅师又提醒他,「孔先生算汝不登科,不生子,此天作之孽也」。这是你原来命运这种安排,这种安排实际上还是自作孽,为什么?前生做的。所以佛讲三世因果,让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看不到前生、后世,这个不服,我这一生是好人,为什么不得好报?你看他会怨天尤人。知道有三世因果,他心就安了,这一生不好是前生造的业,我这一生再也不要造业,来生就好了。但是云谷禅师这里善巧教化,他对於了凡先生,这是一位儒家的读书人,就不跟他讲前世,就跟他讲儒家所提的这些提法,不登科、不生子,就是天作之孽,就是太甲里面说的。「汝今力行善事,广积阴功,此自作之福也」。你现在不要再自作孽,你应该力行善事,要广积阴德,这你自己修福,自己修的福自己能享受。
下面说,「《易》曰」,《易经》上说,「君子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你看云谷禅师真的是对於儒家学问很通达,出口成章,都是引用儒家经典来说,度化这些读书人。《易经》上说的,君子趋吉避凶,君子他懂得避开凶险,趋向吉祥。如果说天命有常,人的命运是固定的,因为孔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命算定了,所以了凡先生也没什么妄想,知道反正命运改不了,他就消极,并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云谷禅师这里告诉他,如果说命运改不了,那《易经》上的话就说不通了,君子趋吉避凶,那吉怎么趋?凶怎么避?如果是说命运不能改,就不可能趋吉避凶,该吉的时候就吉,该凶的时候就凶,改不了,但既然说趋吉避凶,就证明天命也可以改,天命也是无常,不是有常。
下面说,「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汝今还信得及否」?这又是引儒家经典,《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家里修福、修善,他必定有后福,子孙得到福报。这里讲余庆,余是对正而言的,证明有正庆和余庆之分,正庆是对自己,自己得到的福,自己修善自己会得福。这个福什么时候享?来生去享。但是儒家的人对於前生、后世讲得很少,所以这里只讲余庆,他不讲正庆。余庆是什么?看你家里的子孙。所以这个余庆里面意味深长。余是余下的部分,最主要的部分还是自己,自己得到的福报就更多了。积不善之家?造作不善业的,作恶多端的,那必有余殃,殃是灾殃,这个灾殃,儿孙受到的殃累叫余殃,自己叫正殃,正殃是自己堕三途。所以总离不开因果报应。这个因果的道理汝今还信得及否?你能不能够深信?这都是你们儒家里面所说的道理,你能不能相信?结果了凡先生确实难得,毕竟是个读书人,他明白道理,这些经文确实以前都读过,都很熟,但是对於里面的意思还不是非常的明了,明了了一部分,不能够深刻明了,所以不能够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一回经云谷禅师这么一点化,他就大彻大悟了,就知道命运可以改造,福自己求来。
云谷禅师「於是遂出功过格示袁」,给袁了凡先生一篇功过格,专门给他来做改过自新的这种修学。「袁即拜而受之」,袁了凡立刻拜而受教,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这个功过格,我们现在在华严讲堂上面十几位法师每天也在用功过格来修学。功过格我们用什么?就用师父上人提倡的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之根是《太上感应篇》,佛之根是《十善业道经》,我们就用这三部经典来对照自己一天的言行、一天的起心动念,有不符合的就把它忏悔出来,从今以后不再犯。所以我们这个功过格以改过为主。《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两篇我们都编成功过格的形式,用A4纸双面,就一张就能够打印《弟子规》,再用一张纸打印《太上感应篇》,一个礼拜我们用一张纸,所以一张纸上面有七栏,就是七天,每一条都一个格子,做成这个表格,我们每天对照,看哪一条犯了,打个叉,看看这一天犯了多少条。晚上我们专门有个发露忏悔的时间,大家在一起把自己这一天最重的一、二条过失向大众忏悔出来,说出来,求忏悔。天天真诚的、认真的去做,绝对不姑息自己,我们发现这样的效果很好,真正帮助我们自己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的才是真正叫善人。所以我们也发现,用这个功过格忏悔的方法效果很好,进步还挺快的。师父上人也非常提倡用这种方法,他希望末学多多向大家介绍这种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你看袁了凡当时就受教於云谷禅师,云谷禅师传给他的。实在讲这个方法早也有了,莲池大师那时候就有功过格,他就是用功过格来自己反省检点。所以了凡先生很难得,他听懂了,回去就真干。「将从前过恶,为疏文一通,尽情发露忏悔,誓行三千善事,以求登科」。他知道自己过去的过恶,所以就写了一篇疏文,把自己过去的那些过错统统都发露出来,写下来,求忏悔,誓不再犯,而且发愿修三千善事,目的就为了登科,就是考上举人,第一个是求功名。
云谷禅师很善教,除了教导他改过之外,还教什么?「云谷并教以持诵准提咒,以期必验」。还教他念准提咒,这是修清净心,人心清净才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才不太容易作恶,心浮气躁过恶是难免的。我们在华严讲堂上修学的法师们都有同感,凡是一天下来这样子专门听经,心很安定,那天过失肯定少,如果事很多,心里很乱,这样子难免过失就会很多。云谷禅师教他持准提咒,我们师父上人教我们念佛,念佛是无上咒。古人已经有说过,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念佛,佛号短,咒长,佛号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没有妄想容易办到,持咒如果咒长了要这里面没有一个妄想这就不容易。所以能在一句佛号当中没有妄想,这一句佛号就有功德,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没有妄想,这就叫净念相继,而且蒙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也会修行进步得很快。这是《阿弥陀经》上讲的,我们真正发愿求往生,念阿弥陀佛,必得十方一切诸佛加持,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在修行道路上不退转,不会退步,只有进步,这是求佛力冥加。
了凡先生「遂改学海,字为了凡」。他不再用学海这个字号,他用了凡。为什么?「盖欲不落凡夫窠臼也」。他不想再做凡夫。窠臼就是鸟巢。比喻什么?凡夫的窝,他不想在这里蹲著,他要腾飞,要做圣人,难得!人最重要的要有志向,基础差、习气重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他要有立志,有立志他就能够进步很快,因为他有动力。所以佛法里重视发愿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一进佛门首先让你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这个愿,就是立志,要作佛,这是大志向,所以他修行有动力。儒家也讲志在圣贤,人一立志他就变了样,真的,改过自新,他能做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於自己每一言、每一行都非常谨慎,不像过去那样大大咧咧、放逸散漫。
「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二,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是秋中式矣」。这是第一次改造了命运,第二年他在礼部考科举,考举人,这是第一次考试,孔先生算他应该考第二,他突然考了第一,这就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样,命运有点改了。到了秋天的秋试他就中举人了,本来他命不该中,他就中了。「自此德日益修,功日益密,暗室屋漏之中,唯恐得罪天地鬼神」。这样第一次收到效果,他的信心就提起来了,更加努力的修行,所谓「德日益修,功日益密」,天天修德,天天改过,功夫愈用愈得力。得力的样子是什么?暗室屋漏之中,唯恐得罪天地鬼神,这是功夫得力的样子。哪怕一个人在暗室当中,在没人见到的地方,他都知道天地鬼神在监察,不敢放肆,不敢作恶,甚至连一个坏念头都不敢起,这是古人所说的慎独的功夫,有这种功夫那就是得力了。
「自己巳岁,发愿奉行,至於己卯,盖历十年,而后三千善事始完」。你看他发愿做三千善事,求什么?求考上举人,结果先考上了,而后这十年才把三千善事做完。也不容易,你想想,一天如果能做一件善事,一年三百六十天,那三千件善事真的也要将近十年才做完,况且未必能每天做一件善事。对於初学来讲,愈开始的时候愈困难。而且了凡先生用功过格来算这个善事,怎么算?只要一天有一条过错那就要抵消掉一条善事,所以今天如果做了十件善事,但是有九条过失,那把九条善事抵消掉,只剩一条是纯善的,那一条才算是这三千件当中的一件,这样算法。所以他前前后后十年,实际上是十一年,头尾十一年,才做完。
「是时遂起求子之愿」,这三千件善事回向考上举人,他满愿了,结果起了第二愿,求儿女,命中没有儿女,於是他又发愿,「亦许行三千善事。因与室人互相劝勉,有善即书,有过即退。其时善念纯熟,将及满数,而遂得长男」。他跟他的夫人,室人就是夫人,互相勉励。这位夫人没有文化,不懂写字,但是是袁了凡先生的贤内助,了凡先生做善事她也做,了凡先生是记录在功过格上的,她用红色的笔画圆圈,一条善事就画一个红圈,一条恶事就画一个黑圈,她这么样来做。有善即书,有过即退,过错要抵消善事,叫退除掉。慢慢慢慢愈做愈顺利,善念纯熟了。要知道过错不是我们本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没有过恶的,过恶是习气,所以能够把它退除干净。愈做他就觉得善念增长得愈快,恶念愈来愈少,最后达到纯熟。快要把这三千件善事做完他就得到一位长子,生了儿子。你看又改造命运了。他做这个时间做了三年,第二个三千件善事三年完成,这进步了,为什么?因为善修得愈来愈自然,恶念愈来愈少,恶行也愈来愈少,所以修善是愈来愈得力,愈来愈快。
「癸未年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万条」。后来他又开始起第三个愿,在癸未年这一年九月十三日,他把第二个三千件善事圆满之后,他又发求中进士的愿,进士是最高的功名,这也是命中没有的,那更不容易达到,於是他就许愿要行一万条善事,这回那就更发心了。「丙戌登第」,丙戌相对於癸未而言这是过后第三年,你看癸是天干最后一个字,然后又轮甲乙丙,所以到第三年他就进士及第,真的考上进士了。「授宝坻知县」,宝坻是在我们现在的河北省,原来他命中只是做四川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的县官,他现在做宝坻知县,这个县比较大,这个官也比较高。
「日则见善必行,夜则焚香告帝。方忧日间无事可行,万善之数难足」。了凡先生愈做愈来劲,每天一天到晚就想著做善事,要赶紧凑足这一万条。因为他是先得到进士,可一万条还没做满,所以可见得人一发心命运马上就改,就是这么快,因果同时。但是了凡先生他许了愿必须要把它实现,所以兢兢业业努力的修善。白天做善事,晚上还焚香告帝,这是效法宋朝的赵阅道,到晚上在自己的庭院里面摆起供桌,焚上香,上告天帝,把自己今天所做的善恶统统都禀报。古人敬天,敬鬼神,不敢上报的事情就不敢做,知道天不可欺。结果因为当官,事务也很忙,日间无事可行,白天在衙门里面难得做一、二件善事,这一万条善事做到什么时候才得以满足?有这个忧虑。
「一日梦神告曰:只汝减粮一节,万善之数已完矣」。结果晚上就梦到有神人来告诉他,说你在你的县里头减粮这件事就抵得上一万件事,就圆满了。「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先生代其区画,减至一分四厘六毫。果有此事,心颇疑惑」。这是因为了凡先生在宝坻做知县,当时宝坻的农民他们的田租,就是上缴官府的田税,每亩要上缴二分三厘七毫。了凡先生觉得这个税太重,人民负担过重,所以就把它减了一半,减至一分四厘六毫,确实有这个事情。结果他梦到神人这么跟他讲,说你这样减粮减税,万善都已经圆满了。他心里就有一点疑惑,真的是这样吗?
「适幻余禅师从五台来,以梦告之。师曰: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了凡先生也是学佛的,正好他有一位方外的朋友幻余禅师来到他这里,从五台山来的,於是了凡先生就把这个梦告诉这位禅师。禅师就跟他说,你能够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所以善在事上有多少之分,但是在心上最要紧,心如果是真切,做一件善事就能够抵得上万善,换句话说,假如心不真切,不是那么真诚恳切的去做,里面夹杂著疑惑、夹杂著私心、夹杂著顾虑,那万善也不足一善,所以这里关键是在於心。在事上做就是为了修这个真切的善心,更何况给宝坻县全县减粮,那是让万民受福,受到你的恩德的不止一万人,全县的农民都受到你的恩泽了,所以这不就是万善圆满了吗?
你看看了凡先生他兢兢业业的行善,第一次许愿三千件善事十一年完成,第二次许行三千件善事三年完成,第三次许行一万善事一次就完成,行善是愈来愈容易,为什么?因为善心愈来愈真切。所以善的大小是论心不论事,他已经成为一个大善人,所以命运全改了。了凡先生听到幻余禅师这一番话,道理明白了,「先生喜」,很欢喜,「即捐俸银,令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了凡马上把自己的俸禄捐出来,请幻余禅师带到五台山上去斋僧,这就是一般我们讲的万僧斋,请一万位出家人吃饭。这个功德很大,为什么?这是佛门里面一个法会,在这个千僧斋或者万僧斋的法会当中,僧人从各地来一起聚会,有机缘探讨佛法,增加和敬,而且供养这么多出家人,必定也有佛菩萨来应供,所以修这个万僧斋功德很大。
「孔先生算寿止五十三,后康强寿考,至於望八,子孙科第不绝」。孔先生给他算的命,算他是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但是这命运全改了。了凡先生虽然他自己没有求寿命,但是寿命也自动延长,他活到了七十三岁。在他六十九岁那年写下了这一篇《了凡四训》给他儿子的,他命中本来无子,他有一个好儿子,都是很有成就的,后来他的子孙考上科第的很多。这什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看安士先生后头有一个评论,评论得相当好。「立命之说,发於孟子,而能身体力行,历历有验者,则了凡先生一人而已」。立命的学问其实孟子就提出来了,这是早在战国时期,但是能够真正身体力行的、真干的,而且有灵验的,只有了凡先生一个人。当然我们相信历史上像了凡先生这样改造命运的人很多,只是了凡先生把他的这个事迹记录下来,别人没有记录。但是记录下来,这就是垂训以格人非,这个功德就很大了。
「然了凡先生之能改弦易辙,深信不疑,行之勇决者,又在云谷禅师一人。谁谓空门中必不能发明孔孟之渊微乎」?这个立论好,了凡先生读了这些儒家学问没有读懂,他之所以能够改过自新,改弦易辙,深信不疑,这个命运能改造,而且能够勇於去修行,这是靠云谷禅师他的教诲。云谷禅师是空门中人,所以怎么能说佛门里面的高僧大德不能够发明孔孟的深刻的学问?「世俗见人力行善事,便从而讥之曰:作善须无心,若一执著,便生望报之想。此种议论未尝不高明,然而阻人勇往之志多矣」。有一类的世俗人,他见到别人力行善事,故意还讲点风凉话,说什么?作善应该无心,你有心有求的这样作善这就叫执著,所以为了求自己功名、富贵、儿女这样的心去行善,像了凡先生那样,那叫执著。你看,他说这种议论好像也很高明,但是阻拦人勇往之志就很多了。天下确实大部分人都像了凡先生那样的,是希望这一生得到功名富贵,所以他们要懂得如何求得功名富贵,要如理如法的求。所以佛门善於因势利导,善巧方便的教导他们,你有求就教你怎么求得,总要按照因果的定律来求。所以不可以一下子把人家求的心都打掉,让人家变得无所作为,他也就不想行善了。下面说,「农夫终岁勤动,而曰:尔无望收获。士子十年辛苦,而曰:汝勿想功名。彼能欣然从之乎」?所以这种立论对大部分人来讲不契根机。譬如说对农夫,他们辛勤工作为什么?就是为了要收获,你说你不能够希望收获,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这种人要很高的德行修养他才能做到,你叫一般农夫说你不要为了收获,你就去耕耘,有几个人能够办到?对於世人来讲,你告诉他,你不要想功名,那他们就不想这么辛苦了。所以总要讲因果,既然人希望得好报,要跟他讲如何求得,这就是因果教育独到殊胜的地方。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