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幸福人生讲座—百善孝为先 - 钟茂森博士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百善孝为先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08/4/27  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2-279-0004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早上好!如何行孝第二个层次就是事君,事君也含有事业的意思。刚才我们讲到李嘉诚先生他从小由於生活的磨难,没有办法很好的去读自己愿意读的书,而被迫去工作。等到他成为华人首富之后,依然在非常努力的工作。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已经这么多钱了,吃三辈子都吃不完。结果李嘉诚说,因为我现在还要做三件事,为这三桩事情去工作。第一件事情,想到自己的父亲当年因为没有钱去医治病,当时这个医药技术也不发达,所以让他英年早逝,我现在赚钱能够大力的帮助医疗事业,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医疗的保障,不会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早逝。你看他这是以孝亲之心来对待所有的人,去敬自己的事业。第二桩事情,他说自己小的时候本来很想念书,他也很喜欢读书,但是因为家里贫穷,也没有办法继续他的学业,我要赚钱来帮助那些像我当年那样因为贫穷而不能读书的人。所以你看看他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孝心在推展。第三桩事情,他说到,不仅要帮助这些失学的人,不仅要在教育事业上我去捐助,像汕头大学就是他捐助的,他说他还要帮助更多的贫困的人。所以他做了很多的慈善的事业,而且也帮助复兴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譬如说,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文革当中,潮州的开元寺,这是一个千年古刹,从唐朝唐玄宗时代到现在,结果在文革当中遭到破坏。他母亲回乡看到破落的寺院,心里也很难过,很希望把它复兴起来。李嘉诚就慷慨解囊,代表他母亲完成了这桩事情。在李嘉诚写给开元寺住持的一封信当中他是这样写到,「本人此次提出对贵寺重建稍尽绵力,缘於家慈信佛多年,体念亲心,思有以略尽人子养志之责」。你看看李嘉诚他懂得养母亲之志,母亲的志愿是恢复这个古道场,因为一个佛教的寺院它是一个学校,佛陀的教育在这里举行。所以佛教它不是迷信的,它也不属於宗教,它是教育,是讲的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教育必须有场所,古来的寺院都是教育的场所。所以为什么说恢复寺院功德无量?因为它能够帮助教育事业的复兴。我们懂得这一点就要了解,重在实质,而不重在形式。我们想要希望恢复传统圣哲教育,重要的不仅是有一个场所,像我们的中心,这是有场所,古人说有道场,道场里面要有道,不仅要有场还要有道,道比场更重要。所以大家在此地立志来这里学习,来这里把圣贤的学问学到手,往世界各地去输送,去发扬光大,这是真正的建立道场。这是养什么志向?养我们老祖宗之志。

  所以李嘉诚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还是根本在於德行,不是在乎他懂得知识多少。他其实没有什么学位,学位他没有我高,学的知识、金融技术恐怕理论上面不一定有我懂得多,但是他是金融的行家。为什么?这是他确实有这个德行,确实就有人来帮助他。所以《大学》上刚才讲的,「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我们的财富,关键是要回馈社会,帮助苦难的大众。所以赚钱不是为了自己享受,是要帮助社会,他是基於德这个根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因此能不能赚大钱真的不在於你有没有金融学位。末学是金融博士,可是却是很贫穷的。证明什么?能不能够赚到大钱跟你拿这个金融学位与否那是没什么太大相关的,我自己就证明这一点,一个反证。所以关键还是有德行。从这句《大学》的话里面我们看到,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两桩事情是什么?一个是人,一个是土,也就是说用人重要,然后资产,有了资产你才能生财。用人也好,用资产也好,我们说管理人和管理财,他的根本就在於德行。所以一个企业的领导就像一个家里的家长一样,一个企业就像大家庭,它的员工就像家庭里的成员,你如何能够领导这个家庭走向正道,让大家都得利益,关键是领导者自己要有德行。

  现在谈到家庭这个观念,很多人对家本身这个概念都淡薄了。像我们的师长最近去了婺源一趟,看到那里还留下传统家庭的影子,那是大家族,可能是四代同堂、五代同堂都在一个大家庭里面,所以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如何能够使这个大家庭能够人人团结、友爱、和谐?你要有德行去管理,德行最根本的就是孝道。所以要以孝治家、以德治家。你要把家治好,修身最关键。《大学》里面讲,「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就是现在胡主席提的和谐世界。如何构建和谐世界?国家得治理好,国家就是个大家庭,领导人就是家长,每个国家里面都由家庭,这是社会单位细胞,来组成的,每个家庭都要管理好,修身就最重要。现在大家庭没有了,都是小家庭,两口人就是一家,或者三口之家,顶多就是四口、五口就算大家。所以现在人对真正传统的家这个概念很模糊,如果不把这个传统的家观念恢复起来,传统文化就很难复兴,因为家庭是文化的载体。

  现在确实有困难,社会不允许大家庭,怎么办?我们师长就提出,要把家道精神传承下来,但是形式上要适合现代。那用什么?用企业把它当作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单位要把它当作家庭。像一个企业领导人他是家长,对待自己的员工就像对待儿女一样,如何把这个家领导好。过去的家庭是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现在这个血缘关系没有了,一个企业它要以什么关系做基础?要以道义,用道义做为大家互相维系家庭的一个基础。在这样的一个载体上面,我们把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去落实,这个精神是完全可以落实的。企业如是,学校亦如是,事业单位亦如是,各级政府亦如是,凡是有一个团体的,这个团体本身就是家庭。我们这样子来落实古圣先贤传下来的家风、家训,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很好的发展方向,希望我们在座的教育者们可以去推动。

  从哪里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你们每个人都来自於一个团体或者是中心,我们怎么样让我们这个中心、我们这个团体成为一个大家庭,人人在这里都敬老爱幼、兄友弟恭,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惠幼顺这些关系在这里落实。所以谈到李嘉诚的成功,确实给我们的启示是德重要。现在我们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和谐第一重要。人是本,但是还有一个比人更根本的,是什么?是德。德还有一个根本,是什么?是孝。所以夫子《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夫孝,德之本也」。因此我们把这个总结一下,可以用底下这句话来说明,「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是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孝道之落实光大耳」。这是末学总结了这些古训提出这么一段话。

  末学的母亲在培养末学德行方面也很用心,刚才讲到的事业,她希望我有一个很好的事业,希望我立志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一九九二年我刚上大学,那时十九岁,母亲就给我写下了一个这样的贺卡,生日贺卡,这个贺卡里面我母亲已经把我的人生规画写下来了,愿在此跟大家分享。

  茂森儿:祝贺你十九岁青春的年华!这是你迈进大学的第一个生日。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它的价值,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个智者,身置庐山之中而知庐山之美。你已经成年。今天和你谈谈我对你人生的总体策画:假如环境没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争取到当今世界发达的国家学习和工作。成家要晚,立业在先,遵循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养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乱,增加自控能力,宁静致远,行中庸之道。三十岁前,学习,积累,打基础;三十岁至五十五岁,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五十五岁后收心,摄心,总结人生,修持往生之道。这样,当你回顾往事的时候,可以自慰的说:我活著的时候很充实,离去的时候很恬静。永远爱你的母亲,一九九二年五月。

  今年我已经是三十五周岁,回想这走过来的十几年的人生路,再读读母亲写的这封贺卡,可以说也比较欣慰,因为母亲的心愿有很多已经实现。譬如说拿到博士学位,譬如说在发达国家工作,也算有一些成绩了,拿到了教授,我母亲她是希望我做教授,虽然是学金融,但是她不想让我在商业界、金融界里面去混,在学术界里面会比较的清廉一点,成家要晚,确实现在还没有成家。但是母亲有很多的这些志向、心愿还是没有做得好,譬如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圣人的事业。母亲是希望我在三十岁到五十五岁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当时对这个事业,我们说事君就是事业,这个事业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到底什么事业对於社会、对於人类最有意义?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一直到最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对人类社会最有意义的事业就是圣贤教育。

  这条人生路,母亲早在十六年前给我规画好了。我真的是觉得非常的幸运,有这样的好母亲,有这样的智慧的母亲,有这样高瞻远瞩的母亲。虽然自己的资质很差,但是有这么好的缘,才有这么一些成就。成功的关键,像我的舅父在我三十岁的时候给我写了一个贺卡,告诉我,说看你这三十年的人生路走过来,总结你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大概没有什么其他的优点,就这个,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就两个字,听话。真肯听话其实会少走多少弯路。所以我记得从小到大,最令人愉悦的事情就是每天吃完饭跟母亲在外面散步,散步聊天,一聊可能一个多小时,或者是有空的时候喝点茶、吃吃巧克力,母子对坐谈心。这些谈话当中,老一辈的那些人生智慧就在不知不觉当中传授给我们。所以真的少走很多弯路。有的人是看到我很羡慕,年纪轻轻的当了教授,还满有一点知名度,在学术上面。在几年前,二00四年澳洲一个权威的网站就评出了澳洲、纽西兰地区金融领域的这些学者们他们的学术贡献,按照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综合评比,末学排在第四位。可见得就是说在一千多位这些教授当中,还算是属於佼佼者。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成绩?回头想想,真的自己是一无所有,没有聪明智慧,也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听话,就是母亲叫我怎么走我就怎么走。所以在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母亲觉得很欣慰,因为她所希望的第一个志愿,让我完成博士学位,第二,让我当上教授,这个都实现了。

  在我二十六岁获得博士学位走上美国讲坛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个生日贺卡,这个贺卡非常的别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过这么别致的贺卡。她把公公、姥姥的年轻和年老时候的照片剪下来贴到贺卡上,还有我们母子在一起的照片,在另一页上贴上曾经对我有教化之恩的师长他们的照片,然后在另一页上面有我们母子,从我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到大,一直到念到博士,这段时期的照片,然后给我附上了一个生日贺词,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

  茂森儿:在你二十六岁生日之际和博士毕业前夕,思念一下家乡的老人、父母和师长,看看我们母子二十六年来的合影,从你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到留美攻读硕士、博士。这些时光像梦一样的过去了。是欢喜?是感叹?还是成熟和觉醒?又看看你的外祖父的青年时代和他去世前的照片,再看看你的外祖母的青年时代和她去世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人生吗?你悟出了什么?吾儿博士毕业即将走上美国大学讲坛教书,让母亲为你衷心祝福,愿你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愿你心无罣碍的走向世界!

  母亲这一封富有禅味的生日贺词,激发了我的思考。确实人生苦短,我们来这个世间到底为了什么?到底要做什么?做什么事情最有意义,走到最后能够无憾於人生?这是让我们深深的思索。有了学术上面的成绩以后,对於父母的感恩是愈来愈重。有一次我写了一个生日贺词献给母亲,每次母亲的生日我都是写一个生日贺卡,表示自己的感恩,献上自己的孝敬的供养,向母亲三跪九叩献上去,这个贺词想跟大家分享:

  「目睹我从小以来的照片难以置信,昔日一个淘气的野顽童,竟成为今朝的博士。这其中充满了母亲多少呕心沥血的操劳,多少无微不至的关怀,多少循循善诱的教导!我原本是一块粗劣的碑石,您正是一位智慧的雕塑家。」在另外一封的贺卡里我又是这样写到,「我并不是天性聪敏,而是得力於您二十多年不倦的引导教育,使我今天成为一名美国博士,登上大学的讲坛。的确是您的教育造就了我!」所以教育非常的重要。其实人的智慧、人的能力本来都是具足、圆满的,人人本来都是本善的。《三字经》上开宗明义就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是给我们明确的说明人人本来都是纯净纯善。纯净纯善不是说你学来的,不是说你今天读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以后你突然有了这个纯净纯善,不是,它本来就有,只是被我们后天的这些习气烦恼障覆住,这是后天的污染所致。所以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本性,这颗纯净纯善的心,这颗纯孝的心,这颗仁爱之心,每个人都一样的,但是因为我们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养成不同的习气,让我们的习性跟我们的本性会有偏差,甚至愈离愈远。如何让我们回归本性?就要靠教育。所以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接受圣贤教育,我们的习性就会从本性那里迁移开来,甚至离得很远很远,都忘记了自己的本性。这个圣贤教育就重要。

  教育的方法,教之道,贵以专。专是什么?一门深入。为什么一门深入?因为我们头脑太杂乱,社会的污染太多,如果我们这时候不好好的用一门去把那些乱的、复杂的东西把它剔除干净,这个心很难静得下来,我们的习性就很难回归本性,所以要用一门。我们汤池中心成功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贵以专,就用一门,什么?《弟子规》。《弟子规》足矣!所以教育的原理就是帮助人去除污染的习性,恢复至善的本性。所以大家看到我站在这里你们应该有信心,像我这样的人还是都能教得好,世界上没有人教不好的。大家不要忘记,我小的时候念一首「游子吟」念了两个月才背下来,这个智商IQ很低。为什么智商低?还是习性问题,我们的烦恼习气障覆住了本性,本性上大家无二无别,都没有分别,平等的,都是有圆满智慧、圆满的善行,只是污染愈多就显得他笨,显得他恶。所以教育无非就是把这些原来没有的习性去除干净就行了。所以「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本善,本觉是讲智慧,本善是讲我们的德行,智慧、德行本来具足,本有的,既然是本有,怎么可能不能恢复?那些习性,不觉,那些恶的,那是本无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决定有信心把它去除,它本来没有。所以这都是古圣先贤教育的哲学理念。

  我们看到当今的时代,最需要的真的是圣贤教育、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文化的教育。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去年我们看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胡主席是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这是肯定了中华文化对民族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们想要中华民族继续生生不息的绵延下去的话,要靠什么?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就是圣贤教育的文化,就是孝道的文化,就是教导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的文化,我们要把这个动力重新复兴起来。温家宝总理在二00三年十二月到美国访问,在哈佛大学做了一次震动人心的演讲,题目是「把目光投向中国」。他是这样说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使命,要我们在座每一个人承当,我们要把老祖宗五千年的道统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要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唯一的法宝是什么?《礼记.学记》上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用教育。一个国家政权建立之后,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最刻不容缓的事情就是教育,让社会安定,民心能够和睦。而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确实是处在一个大变动时代,天灾人祸频繁,灾难、战争真的是一日比一日严重。不仅是国歌里讲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其实是世界人民已经到最危险的时刻。所以真像温总理所说的,要急需回溯源头,从老祖宗那里吸取智慧来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太平,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教育最关键的要有教育的师资,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要靠人去做,从事圣贤教育的人必须自己要去做圣贤,要不然光口说,自己做不到,没有教育的效果。我们如何能够培养起圣贤教育的师资?家庭母亲重要。古德有说,「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你看中国古代不是重男轻女,说到底是什么?重女轻男,把女子的地位摆在比男子地位之上。为什么?因为做母亲的她能够教化下一代儿女,能够让我们的家庭道统、家风能够绵延不断。教育儿女方面,母亲确实责任比父亲还要大,父亲主要承当家庭经济的责任,赡养家庭,经济支柱,母亲她是繁衍后代,传承道统,如果没有很好的母亲,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儿女。所以你说家庭里面,吃饭重要,可是延续后代更重要。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什么?继承家风、道统的后人,全要靠母亲。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少圣贤之士?古德说得好,因为缺少了圣贤之母。你看看圣人都有一位圣母,早自文王、武王、周公,他们的母亲都是圣人。孔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这都是圣人,才能培养出圣贤之士。所以家庭的教育对於女子的伦理道德教育那是尤为重要,尤为关键。

  我之所以有今天,还没有学坏,还算是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真的全有赖於母亲的教化。母亲对我的希望绝不只限於在世间的这些成就,她所希望的是成圣成贤。所以要孝亲之志那非得往上提升,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孝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事亲,第二是事君,第三是立身。《孝经》上所讲的,「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终就是终极,圆满了,把孝道做到究竟圆满是怎么样做?立身行道,成圣成贤,乃至后世都能够效法你的德行,就像孔子、像孟子那样子,真的是做万世师表!所以大家提到孔子、孟子,都会想到有孔母、有孟母,所以让父母得到了显耀,让家族得到了显耀,这是孝达到终极圆满。所以当我得到了昆士兰大学终身教授以后,母亲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词,她是这样说到,「茂森儿,做母亲的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希望儿子做君子、做圣贤,你能满我的愿吗?」「父母呼,应勿缓」,我在母亲的那年生日的时候我写下了这个贺卡,回答了母亲的问题,在此地也跟大家分享:

  亲爱的妈妈:韶光飞逝,妈妈已到了耳顺之年。而您教养儿子已三十多个寒暑。在这三十多个寒暑中,愈来愈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母爱,能在寒冬中为儿女带来温暖,在酷暑中带来清凉。您对我三十多年的养育中,含辛茹苦,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所以古德教导我们孝养父母,说「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父母恩德无边,而孝亲乃天地第一德。《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大孝者应以德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目前世界圣教衰危,天灾人祸频繁。我们庆幸得蒙净公恩师教诲,得遇正法,获益无穷。我愿继承恩师之志,为挽救世运人心,努力修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尽形寿为人演说圣贤之道,以报父母、恩师、天地、祖先、古圣先贤之德!儿茂森顶礼,二00五年元旦。

  当母亲接到我这个贺卡的时候非常的欢喜,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心愿儿子愿意去继承。母亲如是说,「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就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人获益无穷,是至孝。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

  在我的心目中我的母亲真的是一位圣母。当我们母子这样决定了以后,於是就决定去拜见我们的恩师释净空老教授。母亲写好了一篇「送子拜师文」,带著我,带了一些礼品,束修之礼,去拜师。向老师表示愿意放弃我们的工作,一心一意跟老师走向圣贤教育的道路。这个拜师文是在二00六年(前年)九月在香港母亲带著我正式递交的,在这里愿意跟大家分享。这是我母亲写到:

  尊敬的师父上人:我最近静修之后,豁然开朗,回忆恭听师父上人讲经说法十年,今日方有心得。思惟师父上人的一生,学习圣教,学儒、学佛五十五年,讲经教学四十八年。您推广儒家教育,宣导恢复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从落实《弟子规》做起;您众善奉行,赈灾济贫,捐助办学,设立教育奖学金,帮助老人和孤儿等等,您把仁爱的种子撒遍世界各地;您环球奔走,从事於促进宗教团结、宗教教育的世界和平活动。

  您智慧的提出,和谐社会、化解冲突的根本,是先化解自己心中本性觉悟与习性迷惑的矛盾冲突。并深刻的指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靠教育,用圣贤的教育使人觉悟。觉悟后才会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才有幸福的人生、和谐的社会。您的这些理念和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国关於宗教、和平、教育的工作会议上,都得到热烈的反响和赞同。我们由衷的赞叹,您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法师,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您是智慧、仁爱和和平的使者!

  思惟师父上人的行持,从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圣教,三十三岁出家,至今八十岁高龄,仍每天坚持讲《华严经》,正是「度诸有情,演说正法」,「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您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您善满天下、爱遍法界的心行,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您为我们树立了温、良、恭、俭、让的榜样,您展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亲民、至善的风范,您示现了「菩提高广,忍辱如地」、「住真实慧」,能仁寂默的风度,您表现了「庄严清净平等觉」的风采。您启发我们认识:如何从一个平凡的人走上觉悟之路,而实践圣贤之道。

  师父上人,这条路您走成功了,我看明白了。我很乐意让我的儿子,也是我唯一的孩子钟茂森,走您走过的路,全身心投入学习圣教,弘扬圣教的工作。

  茂森一九七三年出生於中国广州,於一九九五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一九九九年获得金融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在美国德洲大学和肯萨斯州立大学教书,后听从您的建议而迁至澳洲昆士兰大学任教。因学术论文连年获奖及教学工作获得优秀评价而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厦门大学以八十万年薪聘请茂森为该校财经研究所主席教授,最近澳洲名城黄金海岸的邦德大学两次礼请茂森到该校任教授工作,等等。

  但茂森已立志走师父上人的路,所以毅然舍弃,并且最近已正式向昆士兰大学提交了辞职书。

  商学院院长布莱斯福教授十分惋惜的说,「如果您在工作上没有这些成绩,您要走那条路,我觉得还容易理解。可是现在您的情况这么好,您还是坚持要走,我只能说很敬佩。」

  常听师父上人讲经,常忆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去追求真理,求道证道,而后觉悟众生,让天下生灵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岂不感动!我支持茂森「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做一个像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授!

  我退休前,在广州曾做过中国食品报记者、广东食品报副主编,及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职,接触的人可谓广而多矣,但是在众多的人当中,有君子之风,有圣贤之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环视神州大地,放眼全球,我多么希望中华传统道德遍地开花!我觉得目前世界不是缺乏经济金融人才,而是急缺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师资,所以我赞成茂森重新选择人生道路。

  师父上人年轻的时候曾受教於三位老师,方东美教授教您哲学,启发您学习人生最高的哲学——佛学;章嘉大师为您指点人生的道路;李炳南先生教您学儒学佛的课程。现在我觉得您本身兼具这三位大德的特点,遇到您,我们很幸运!我儿子拜您为师,必能得兼收并蓄之美,恳请师父上人加意指导!平素我母子相依为命,今儿子立志做圣贤,我虽无孟母之德,却愿效法六祖惠能大师之母,送子出家!

  师父上人,您曾说过一句名言,「圣贤是教出来的」,好得很!我今天就把儿子送给您调教,希望茂森在您的指导下,专心修身弘道,并效仿您当年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专一潜心治学,自度度他。我希望茂森将来能承传您的法脉,发扬光大!至於采取什么形式,或如师父上人行作沙门,或如李炳南先生示在家相,完全听从您的指导安排。

  今天我很高兴,到大善知识这里,送子拜师,略备束修之礼,还请笑纳。今后茂森跟您学习,「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仰慕孔子、佛陀,从今而后,我们要过觉者的生活!至诚感恩师父上人,您的教诲,我们现在更加懂得宝贵和珍惜。愿您长住弘法利生,觉者会源源不断!

  祝您健康长寿!平安吉祥!赵良玉携子钟茂森顶礼敬呈

  谢谢!当时恩师在香港,非常欢喜接受我们母子的拜师,他换上了整齐的礼服。我们先向圣像三拜,然后请恩师上座,对恩师,我母亲带著我也是三拜。拜师之后,再就是把我们澳洲买的别墅公寓就卖掉,把工作辞掉,把自己的汽车也送给在澳洲的学院。回到了国内,末学就跟著恩师在身边来学习,学习讲儒释道三家伦理、道德、因果这些方面的教材。末学的母亲也回到了广州,重新回到十多年前住过的公寓,开始自己静修的生活。现在末学也有幸回到国内,跟随我们的恩师叶落归根,在此地庐江来学习。现在走上圣贤教育之路,确实是任重而道远。母亲的这种心志这么样的伟大,确实对於我来说是我终身去奉行、去实现的。

  《孝经》当中「广至德章第十三」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孔老夫子这段话教导我们,我们自己力行孝道,还要为大众做一个榜样,为人演说,做好样子出来,大家看到了生起敬佩之心,他也能够模仿,他也能够尽孝。所以君子教孝不用挨家挨户上门去教,就在自己的本分,家中、工作中表演出一个孝子的风范,大家就能够看到,看到就受感动,感动之后他自然能够学习和效仿。所以对一个教育者来说,重要的是自己先要做到。我们教孝道,这是等於敬天下之父母,因为我们把儿女们教好了,儿女能够孝敬他的父母,那不就是我们对这个父母最大的恩德吗?虽然是去施恩於民,但是绝没有施恩的念头,只是每日做该做的事情,毫没有造作,心里面只向往著圣贤之道。教以悌,悌就是恭敬尊长、恭敬兄长,每人都懂得悌道,都能够恭敬自己的兄长、长上,天下就能和睦。所以我们教大家悌道就是对人民的尊敬,敬天下之兄长。教以臣,为人臣之道,如何尽忠,如何恭顺,这就是敬重天下的领导、天下的尊长。所以我们的教育从孝开始做起,而这个孝里面最重要的是敬。所以能够这样子的去恪行孝道,而为大众做好榜样,为人演说孝道,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教跟言教并重,这种德行堪称是民之父母。

  所以《诗经》上就说到,恺悌君子,恺悌是人安详、和乐的那个样子。当一个人心里面是纯孝纯善,外在的表现自然是安详、和乐,绝对不会跟任何人起冲突,也绝对不会跟任何一桩事情起冲突,因为他心里没有任何矛盾。所谓「仁者无敌」,敌是敌对,仁者的心中没有敌对,如果内心里有敌对、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有不平,那就不是仁者。有这样子的德行,然后他去施行教化,可堪称民之父母。非至德,不是至高无上的德行,这种人怎么能够顺民如此其大者乎?顺是顺人的天性,本性本善,人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你随顺著他的本性去施行教化,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非常乐意的受教,而能够回归本性,社会回归和谐。社会本来是和谐的,天下本来是太平的,就是因为我们有那些习气、那些恶念,把这原本和谐一体的社会搞得乱七八糟,所以要用教育来回归。

  当我决志走上圣贤教育之路之后,对母亲的那分感恩之心就更加的重了。在我们拜师之后那一年的母亲的生日,我献上了这么一个贺卡,想跟大家分享:

  亲爱的妈妈:敬祝您生日快乐!在过去的三十三个年头里,您用爱心之土培育,以智慧之水浇灌,使我从一个小树种,逐渐发芽、茁壮、长大。回首走过来的路,您现在可以欣慰的说,我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为社会培养了一名博士,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而今正是您收获果实的季节,您却毅然把果实奉献给社会大众,支持我走上圣贤教育之路,而舍弃令人羡慕的大学教职和收入。这是您的无私奉献和天下为公的情操!在即将开始全身心投入圣贤教育之际,我谨献上小诗一首,略表达我无限感恩之心:感恩慈母颂。春秋六秩转瞬间,育儿辛苦三十年。昔有孟母勤策励,而今家慈不让贤。不恋高薪教授衔,唯希独子德比天。从来豪圣本无种,但以诚明度世间。

  谢谢!这首诗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赞叹。母亲六十多年,养育了我三十多年,让我长大成人,今年六十多岁。孟母当年教孟子很勤勉的去教导、去鼓励、去鞭策,所谓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大家都耳熟能详,而今家母不让先贤,效法先贤也要做当代孟母。真正要走上圣贤之路首先要放下,不能贪恋高工资、高学位、高地位,我们所希望的立志是做圣贤,圣贤是有天地之德的人。圣贤能不能做到?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圣贤」。从来豪圣本无种,你看古往今来英雄豪杰、圣贤,没有说有种的,所谓种就是他天生就该做圣贤,没有那样子说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圣贤,这里面没有分老幼贵贱、男女老少,都可以做的,只要我们肯做。怎么做?但以诚明度世间。古德说过,「圣贤之道,惟诚与明」,就两个字。诚是心之体,圣贤的存心,唯一真诚,诚到了极处,本性本善就完全显露。明是智慧,诚到极处智慧现前。

  《中庸》上面有这句话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圣人本体真诚,而能够由真诚本体中生大智慧,这是讲的本性。我们一般人要学习圣贤,那就要先认识真理,学习圣贤之道,这是自明而诚,先要认识,然后你才肯干,不认识我们不肯干。认识了以后真干,那么最后自然也能得到圣贤真诚的全体,这叫教育,让我们回归本性。所以不管你是圣人那样诚而得到明,或者是你从明白了渐渐得到真诚,最后结果是一样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所以母亲的这分愿心这是对我一个一生的鞭策。《中庸》上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真正要大孝,继承父母的志愿,父母心里想的,虽然没有能够得到实现,但是我们下一代要去实现。老祖宗所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这一代要做到,继承先人之志,继续先人的事业,传承这个道统,这是大孝。所以我们母子连心,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觉悟,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让世界更和谐、更美好!这个心愿能实现吗?能!对,夫子《论语》中说得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孔子所追求的圣贤境界,离我们是不是很遥远?不是的,我真正想要去行仁道,行仁道是什么?回归本性本善。要记住,「本觉本有,本善本有」,今天我要回归本性本善,我欲仁,斯仁至矣,就能得到,当下就可以成圣成贤。所以念头一转,就从凡夫念转成圣贤的念。

  颜渊,这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有一天他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就是圣贤之道,夫子给他怎么回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是说,怎么样去行仁道?只要克服自己的恶习气,放下那些不觉、本无的东西,本有的东西就出现了。本有的东西不是外来的,本来具足,只要我们把本无的东西放下就行。放下本无的东西就叫克己复礼,这个己就是自己的习气,复礼就是什么?遵守圣贤教诲,持戒、守礼,这叫做行仁。所以夫子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古来的学者,乃至今天的学者,对此深义并不一定完全透彻了解。要知道,孔子说的这个仁,他这句话是对颜回说的,颜回是孔子所有弟子里面最有悟性的,所以他说的是真实语,不用拐弯抹角。告诉他什么?一日克己复礼,就是今天你当下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什么天下能归仁?我自己在这里干跟别人好像没什么关系。错了!整个天下跟自己是一体,我去行仁,天下就归仁。我这一念是仁,整个天下所有境界都是仁的境界。这是当下。这是什么?顿悟。所以颜回在这里就顿悟,知道什么?只有一个自己,自己跟天下是一体,自己以外没有别的天下。所以克己复礼,当下就是和谐世界,你的世界就是和谐的,他不肯克己复礼,他的世界是不和谐的。这是孔子圣人的心传。

  孔子怕我们还不懂,后面还补充说了更明显的一句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只有一个自己,自己以外别无他法,没有别的东西,全是一个自己,宇宙就是这一个自己,这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孝道真实义,整个宇宙就是我们一个自己,自己行仁,宇宙全体就是仁,自己行孝,宇宙全体就是孝。所以为仁是由我们自己,哪里是说自己以外还有什么人?理虽顿悟,事须渐修。从哪里做起?还是要《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老老实实用克己复礼的功夫。《弟子规》上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驯这个字用得太妙,驯就是驯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太多了,你得要驯服它。我听说西藏有一种驯服野鹰的方法,他们把野鹰驯服之后拿来做打猎的工具。野鹰野性难驯,怎么驯?他上面绑一条金丝线上面绑了一些小虫或者是小鱼,把这个野鹰饿了三天,很饿,然后让它吃这个,它就狼吞虎咽的吃下去之后,那条线就跟著进去它的身体,一直排到了体外,从肛门出来,然后把这个线这一头两边一接,把这个线就挂在一个柱子上。野鹰它要飞,一飞的时候,这个线就在五脏六腑里绞得它很难受,足足七天以后,野鹰它懂了,不能再乱动乱跳了,一乱动乱跳自己就很痛,驯服了。我们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也是这样,一开始很难克己复礼,原来放逸惯了,现在一下子要去遵守礼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得去做,知道不复礼的那些事本无的,现在我们要把它驯服。所以要拿出这种驯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的那种狠心克己复礼,这样才是行仁。所以可驯致的驯也很有意思。

  讲到这里时间也到了,最后我想以四句结束语结束今天的演讲。第一句,把孝心献给父母,把敬心献给师长,把爱心献给人民,把信心留给自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