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九集) 2008/7/22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19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昨天我们讲到「感应章第十六」,这章还没有讲完,讲到一半,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看今天要讲的经文是: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这里讲的『宗庙』就是指到祖宗,因为古人对自己的祖先都有立祠堂、立牌位,常常祭祀祖先,「宗庙」是古代大家族为自己祖先所立的祠堂,这里尤其是讲的天子,天子立宗庙来祭祀自己的先祖。百姓每家每户他都有自己的祠堂,到了祭祀的日子都是恭恭敬敬的来祭奠祖先。就像《朱子治家格言》当中说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对祭祀的这种恭敬,这是什么?一种孝道的活动,能够对古老的祖先都不忘记,怎么会忘记自己眼前的父母?所以这是孝道。唐玄宗的《注解》当中说到,「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你看,所以祭祀是一种孝道的教育,能够对於自己祖先都能够敬事,当然对自己眼前的父母更能够敬事,恭敬的事奉。而且对自己的家族所有的长辈都能够孝敬,所有的兄长都能够恭顺,孝悌是这个家族的家风,使得家族能够长盛不衰。
下面说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祖宗能够『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这些错误、毛病、习气把它修正过来,断恶修善,这叫修身,能够成就自己的德行。慎行,这是还没有犯的错误,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谨慎之心,哪怕是细节上的这些行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古人讲「细行不矜,终累大德」,细节上面如果不认真的、谨慎的去防范,日久天长,所谓积小恶就成大恶,就会让本来的这种德行、大德受到亏损。所以古人讲「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这都是每日要下检点反省功夫,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想到有没有对不起父母的、对不起祖先的,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处处会想到自己一言一行关系到父母、祖先的声誉,所以他能够「修身慎行」,他担心会辱没自己的父母、祖先的名誉。好像现在人用一句话来批评,古人看来是非常大的一种耻辱,什么话?说「这个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你看,他没有家教这句话,这就是侮辱他家的父母、祖先,他没有德行不但只是自己自取其辱,而且他把父母、祖先都辱没,人家看他家里,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古人处处都为自己的家族来著想,所谓以家为本,不是以自己个人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没祖先的声名,如何能够光耀门楣,让自己的父母、祖先荣耀,有这分心,他的立德修业必定能够有成就。
唐玄宗的《注解》当中说到,「天子虽无上於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天子就是国家领导,他虽然是万民之上,「无上於天下」,天下人里面他是最高的,至高无上,地位、富贵都是万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骄慢之心,还需要什么?修持其身,身有过恶必当去之,把自己身上的过失、毛病、错误要把它去除干净,每天都检点过失,每天就能够有进步。如果今天一天到晚下来,反省一下这一天没什么过失,他这一天就没有进步。要知道人还没有成圣人之前必定是很多过失,要天天的反省、改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的圣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改过而成就的,等他把过失都改完了,一丝毫过恶都没有,这就成圣成贤。所以这个修持其身的事情,它是不论地位的高低贵贱,人人都要做的。「谨慎其行」,还没有犯的过恶,也要非常的谨慎,不可以去犯。这个行包括身、口、意这三种行为,眼睛、耳朵都不接触那些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里常存著道德仁义礼,用这些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动,谨慎!凡是不符合圣贤教诲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听,甚至不能想。所以谨慎,不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动念处防范,这才是真正的谨慎。身体不能造杀、盗、淫,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身命这叫杀生,动物也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念头有杀害人家的念头,但是身体还没去造,已经算是犯了杀生的这一条业。所以真正的圣人、君子,他对自己的心负责,就是样样都以良心做标准,这个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偷盗,就是别人不同意的,没有经别人允许的,我拿了就是偷盗,身体不能造作偷盗,连心里偷盗的意念都没有,甚至连想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没有,这谨慎其行。
戒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事不能去做,连念头都不能有,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没有邪思,没有那种贪欲,有贪欲这就是有苦,所谓欲为苦本,所以圣人让我们谨慎其行,让我们持戒,为的是让我们离苦得乐。口不能够造作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就是说骗人的话,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两舌就是说人是非,背地里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这叫两舌。恶口就是骂人的话、粗鲁的话,伤害别人这些语言,都属於恶口,都要戒掉。绮语这是花言巧语,说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或者是一些下流的、无聊的玩笑等等,这些都是绮语,都要戒掉。身、口要把这些不好的行为去除,意念上不能够有贪瞋痴,贪是贪欲、贪婪、贪得无厌。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样就是君子他无贪,所谓「居不求安,食不求饱」,他只求道。「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他贪求名利,所以把贪欲放下。瞋恚,这是心里有不满、有怨恨、有不平、生气、嫉妒,包括傲慢等等,这些都是瞋,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这是瞋恨,这是一种大烦恼。痴是愚痴,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这些境界里面,不懂得因果,不知道要积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他不想这些,一天到晚是糊里糊涂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没先祖,毁坏盛业,盛业就是盛大的家业。
这里唐玄宗是讲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适用,因为自己不能够修持其身、谨慎其行,这就会让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没有德行,所以福报也就没有,也就不能够延续祖先留下来的家业。这些家业是祖先积功累德辛苦经营而成就的,因为我自己没有德行,把它毁之於一旦,这就是大不孝。就像一个古代的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够修身慎行,或者是好听谗言,损害忠良,导致最后他的这个王朝被推翻,让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业就毁了,这就是大不孝。所以要使到家业能够延续长远,重要的是在家庭里面教育后代,让后代子孙从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会自己反省对不对得起父母、祖先,这才能够保家护国。
下来我们看『宗庙致敬,鬼神著矣』,这个宗庙刚才讲到就是祖先,「宗庙致敬」就是敬事祖先的意思,「鬼神著矣」这个著就是能够跟鬼神感应,祭祀祖先的时候祖先真的来了,古人讲祭神如神在,那是我们自己祭祀祖先用至诚恭敬的心,彷佛是祖先已经在面前。是不是真的在面前?你如果真诚心到了极点,致敬,致是尽,尽到真诚,那么鬼神真的来,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鬼神是指本家的、自己家的这些祖先,他能够跟我们心心相通,为什么?因为他们虽然人的形体已经没有,那是过去的人,已经去世了的,但是他的灵性不灭,我们说他的灵魂永在。现在科学家也已经证明有鬼神、有灵魂的存在,譬如是西方心理学家,他们用这些催眠的方法,帮助人能够回忆到过去前世的那些现象。又有很多死亡医学的研究者,他们研究濒死的病人,快死的人,他们常常有灵魂出体的现象,这都是讲到人是有灵魂,肉体并不是生命的唯一的部分,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行尸走肉而已,我们是有灵魂的人,这个灵魂不随著身体的死亡而消亡,所以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灵跟我们能够感通,只要我们能够至诚恭敬去祭祀他们,就是跟他们感应,他们就真的能够得到我们这个至诚心的供养。
所以唐玄宗这里的解释说「事宗庙能尽敬」,就是对祖先祭祀能够尽到我们的恭敬心,「则祖考来格」,祖和考都是过去的过世的父母、祖先,考就是先父,已经去世的父亲,祖就是先父辈上面的祖先,祖先们都能够感格,都能够来跟我们感应,「享於克诚」,这个享是享受,享受我们对他的供养。我们用什么供养他们?是不是说我们祭祀的时候摆上一些鲜花水果、一些食品,用这些来供养他们,或者烧烧纸钱,民间民俗都是用这种做法。实际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所用的这些供品实际上它都是表法的作用,通过供奉这些供品,把我们的诚敬心引发出来,诚敬心有所寄托,寄托在哪里?就这些供品上。所以供品的意义就在於引发我们的恭敬心、我们的至诚心。如果光是在形式上供养这些供品,没有诚敬心,只搞形式没有内容,不可能有感应,祖先也享受不了我们的供养。他所享受的是我们的至诚心,就好像我们孝养父母,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心和孝养父母之志比孝父母之身更重要,这个供品本身就如同养父母之身的意思,而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奉养、来供奉,这就是养父母之心。所以心与心能够相通,这叫做著,著就是显著,显露出来,有感就有应,以至诚恭敬而感,就有祖宗、鬼神来应。跟一切圣贤的感应,跟佛菩萨的感应,统统都是一个道理,乃至跟天地、跟宇宙万物感应,都要用这种至诚心。诚到极处,这就一切都能感通,这就是下面经文讲的,『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当我们这个孝悌之心到了极点,「至」就是极点,就能够「通於神明」,神就是讲到天地之神,也讲的是祖考之神,这是宋朝邢昺的注解当中解释这神包括这两层含义。明这就是指神明,指一切的圣贤,佛家讲的佛菩萨,道家讲的天地的众神、神仙,儒家里面它也承认有神明存在。所以如何跟神明感通?用孝悌至诚之心。孝悌到了至诚,心里面只有父母、只有祖先,完全把自己给忘了,到了无我的境界,自己完全跟父母、跟祖先乃至跟天地鬼神合为一体,所谓跟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跟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这是孝悌到了极点,当然他就能够感通一切,他也就能够明察一切,宇宙万事万物都通达明了,佛家讲的,他明心见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成圣人。
「光於四海」,这是讲到他的智慧,智慧用光明来代表,智慧通达无碍,因为他已经将孝悌之心养到极点,这个孝悌之心就是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心,他就通到本性上来,道家讲的跟道合一,所以他跟宇宙本体合一,当然对於宇宙万事万物都能够通达,所以「光於四海,无所不通」。唐玄宗的《注解》说,「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故曰『无所不通』」。这是讲到能够敬事祖先,长幼之序能够讲求长惠幼顺,而把孝悌之心推到极致,这就至性通於神明,这是通到自性,自性是无所不通的。禅宗六祖他开悟见性之后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是指我们宇宙万物,从哪里出来的?自性出来的,所以能通到自性就能通达万法,所以他也就跟圣贤、跟天地相通,「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这就叫做无所不通。所以能够尽孝,从孝道入手,就能够通到我们人的自性上来,一通到自性,我们讲这个宇宙里面所有的维次的空间他都通。我们现在为什么不通?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妄念,很多自私自利的念头,很多欲望,很多的这种烦恼,所以把我们的自性给蒙蔽,所以不仅说对四海都不通,不要讲宇宙,就是地球上的东西,我们都不能通达。现在科学尽管很发达,但是地球上面的种种事物能不能全部通达?还不能,乃至我们对自己身体每一个部分,所有的这些构件、器官如何运作的,这些都不能通达。你看对自己都通达不了,怎么能够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是不是我们要努力的发展科技,拼命的去钻研,有朝一日就能通达?圣人告诉我们不是用这种方法的,这种方法走到最后还是不通,为什么?因为它不是向心性里面求的,我们要认识这个宇宙要从宇宙本体那里去求,本体抓住了整个宇宙都能够通达明了。
所以圣人教我们向心内求,不要心外求法,这个心或者说这个性,是宇宙万物都是同一个性的。所以神明,这是讲到不同维次空间当中的生命,有情的众生,四海这是讲到无情众生,就像植物、矿物,不管是有情与无情的生命,它们的性都是一个,同一个真性,同一个本源。所以我们能够悟入这个本源就无所不通,到那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宇宙整个就是自己,所以通达宇宙也就是通达自己,除了宇宙之外没有外人,宇宙之外就没有,整个宇宙就是自己,除了一个自己以外没有他物、没有他人,这就是跟天地合一。圣人都是这个境界,他怎么得到的?他是极孝悌之心,把孝悌之心推到极点,他就能做到。
下面本经最后引用《诗经》,这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这句诗文来做一个总结。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诗经》这首诗是赞美文王的,周文王的那种德行,东南西北四方都被他感化,所有的百姓统统归服,没有说不服的。这句诗文实际上是解释、呼应前面讲的「无所不通」这个意思。他的德行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因为这是圣人,圣人的那种风范是天下百姓最好的榜样,大家都敬佩他、景仰他、效法他,都服从他的教化,服从他的领导,所以天下大治。因为人心都能像圣王那样断恶修善,所以天下人有福,感应得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真正是和谐世界。玄宗的《注解》说,「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这句诗经的意思取的什么?「德教流行」,圣人的德行、圣人的教育教化能在世间推行,所接受教化的这些大众没有不佩服、敬服这位明王的道义。服义是服明王之义,是服天子,周文王他的德行。而从化,从就是服从、跟从,学习这位圣王而受到转化,原来有这些习气毛病,都改正过来,都不再自私自利,都能够大公无私,都能够以爱心对待所有的人,所以天下真的是太平。所以太平是果,因是什么?因是天子到百姓从上而下修行德行,修身慎行,修身慎行要通过教育,所以推广圣贤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礼记.学记》当中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就是从上到下,都是要以修身为本,修身慎行,修养德行,自己修养德行,从而教化大众,就是教学为先。这样的政治就是《孝经》里讲的圣治,以圣道治理天下当然天下和谐,这都是孝道的感应。所以「感应章」所讲的这个道理就是讲的是因果,圣人以孝道来教化百姓,百姓能够落实孝道,人人想到敬父母、敬祖先,修身慎行,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是「感应章」,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面我们来看第十七章「事君章第十七」,这一章,顾名思义,我们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到,是讲君子是怎么样事君的、事上,对於自己的长上、自己的领导,一个国家,对天子、对国家领导人是怎么样尽忠的。这《孝经.开宗明义章》就给我们点出来孝有三个层次,「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从侍奉双亲父母为基石,然后事君,事君是精忠报国,然后立身,立身是成圣成贤。这一章主要是教我们如何事君,所谓是移孝作忠,把这个孝心推移到对国家、对人民,这就是尽忠。事君之道主要是讲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不管是在朝当政,有这个机会为国家服务,还是说没有这个机会,退守在家里,忠心都不改变,能不能够出来,所谓能进还是退这都是看缘分。这个缘分也是有标准的,孔子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个见和隐跟退和进是一个意思,天下有道的,就是国家领导英明的,百姓民心向善的,这个时候天下有道,就得要出来,应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舒展自己抱负,利国利民,能够从中而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这是君子之所为,应该做的。天下无道?如果皇帝是昏君,没有德行,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也不能够虚心礼贤下士,向人请教,导致百姓也就跟著胡作非为,不知廉耻,天下无道,这时候君子就得隐去,所谓归隐山林,这是退,退思补过,补过是好好的改自己的过失。要知道,古人讲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个朕固然是天子,天子他是个圣王,他就会有这种思想,天下人有罪,百姓犯过失,谁的过失?我自己的过失,我没教好他们,我的德行不足以感化他们,所以我有罪。
所以君子都是这么个意念,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会责怪外面的人,所以他归隐山林还是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提升自己的层次,提升自己的境界,将来有这个机会还是要出来为天下人效力。就好像周朝的姜太公,这是周朝还没有建国之前,姜太公他是在渭水钓游鱼,直钩钓鱼,愿者上钩,他过著是归隐的生活。为什么?天下无道。当时是商朝末年,殷纣王暴虐无道,所以有道之人就归隐,所以姜太公也就荷竿渭水钓游鱼,一直等到文王来求他,千里来求贤士,求姜太公出来帮助文王,把天下无道的状况改过来,所以姜太公这个时候才出来,他是等待因缘。古人绝对不会说自己去自告奋勇,自己要怎么怎么样做,还要游说别人,让别人来任用我,甚至去拉选票竞选,绝对不会。真正有德之士都是非常谦虚的,他可以以天下让,对於名闻利养这些富贵统统看得很淡。要出来做事也是因为有这个机会,可以为天下百姓谋一点福利,他才出来。所以当文王去请求姜太公出山,他出来真的灭纣兴周任意如,他是真的有道德、有学问,上能知天,下能通地,所以很快的辅佐文王,文王有德行,得民心,天下有道他就见,他就要出山,辅佐文王灭了商纣王,建立起周家天下,这是百姓都非常的拥戴这个新的领袖。这就天下有道,这个时候就是君子进的时候,进,进思尽忠,出来就要为国家尽忠,这个尽忠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让天下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我们来看这一章的经文,先把经文读一下: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第一句,『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这是讲到孔子他说君子怎么样事上?「事上」就是事君,所以唐玄宗《注解》「上,谓君也」,这上就是君的意思,「事君章」主要讲的就是如何事奉国君,用现在我们的话来讲,可以用国家领导人所提倡的八荣八耻头面两条,「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所以事上就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那君子该怎么做?这就是尽忠,能够尽忠的人他必定是有孝悌之心。所以《论语》当中讲,「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有孝悌的心他怎么可能会犯上?会不尽忠?这是很少见的,不可能的。所以君子事君,『进思尽忠』,这个讲到「进见於君,则思尽忠节」,这是玄宗的注解。这个忠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忠就是敬的意思,恭敬的敬,「尽忠」也就是能够恭敬到极点,尽心尽力来服务於祖国人民,这叫尽忠。因为有这样的缘分,有这种机会,我们这个心就要去表现成行为,尽就是你有这个机会可以来服务。譬如说你做的这个官职,做了这个官职就要好好的认真的工作,替百姓办事。所以君子常常所思所想的就是这桩事情,尽忠。在《字诂》,这是古代的另一篇分析文字的这本书里边讲,「忠,直也」,忠也是正直的意思,你看心上面一个中,中中正正的中,心摆到正中,这个人就正直。所以要有正直之心,不能够有偏私,不可以把私利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要把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正。
所以「进见於君」这个见也有现的意思,古代见和现都是相通的。就是由国君任命,我有这个机会当个一官半职,为国君效力,「则思尽忠节」。这个节也是当操字讲,操行、节操。所以君子坐在这把交椅上,他就想到的是如何尽职。他的操行是正直的,他的心是忠诚的,乃至有必要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可以舍身受命,即使是自己身负於粉身碎骨也毫不遗憾,为国家可以自己做出一切的牺牲。这个忠刚才讲的还有正直的意思,这种尽忠不是盲目的,不是说愚忠,愚是他有为国的心,但是他没有智慧,心也不够正直。正直需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完全只是顺著自己的国君、自己领导的意思,这也不叫忠。譬如说像《孝经》当中「谏诤章」特别说到这个问题,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儿女对於父母的号令盲目的遵从是不是尽孝?不是。同样道理,臣子对国君的这个号令,如果这个号令不英明,盲目的去遵从,也不属於尽忠。
就像唐玄宗他有一个臣子,这个臣子叫颜真卿,颜真卿他在过去曾经被唐玄宗贬过官,但是颜真卿是一位非常忠诚的臣子。他的家庭有一篇家训叫《颜氏家训》,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立身处世的一部著名的教材。颜真卿他的父亲很早过世,颜真卿他对母亲就格外的孝顺。我们也知道他的书法特别好,书法里面专门有一种楷书叫颜体,那种风格是非常的圆润厚重,这是他在书法上的贡献。而颜真卿更了不起的是他那种忠正的品格。当时他在做官的时候,因为很多官吏不清廉,就造成很多冤狱。当颜真卿在五原这个地方做官的时候,当地持续的干旱,很久都不下雨,那是因为前面的官吏不清廉,所以他到任以后就立即审理很多的冤案,为很多无辜的人平反,结果就感得上天降下甘霖,这是感应。所以当时人都称颜真卿叫做「御史雨」,这忠正之心可以感格天地。唐玄宗当时是皇帝,我们现在学的《孝经》就是唐玄宗他注解的,我们以他的注解为依据。唐玄宗早年还是挺好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在圣贤的文化里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可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到了晚年宠爱杨贵妃。所以人真的一骄奢淫逸就完了,他自己注解《孝经》,他注解「在上不骄」,可是他自己都骄,骄奢淫逸,在上一骄为下就乱了。当时就有安禄山谋反,安禄山是边疆的一个胡人,他在边疆慢慢的集中他的兵权。因为唐玄宗当时疏忽国政,而且听信谗言,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所以不能够明察,结果就把兵权交给安禄山,随著安禄山的势力日益壮大,他就有谋反意图。而颜真卿当时是做平原县的太守,他看出安禄山有叛变的迹象,所以颜真卿当时也暗地里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囤积粮食,防止他兵变。结果后来不出所料,安禄山真的起兵谋反,战火一下子就烧遍中原,在河北好几个郡都被沦陷,但只有城墙很坚固的平原县,颜真卿领导这些军民顽强的抵抗,守护得很成功。当时唐玄宗因为兵败,自己很痛心,在河北的各郡,除了颜真卿兄弟他们两个人把守的地方没有失守,其他地方都失守,唐玄宗非常的痛心,他叹息到,河北二十四个郡,只有颜真卿是个忠臣。他自己很后悔当时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把他贬官,自己很叹息,说朕没有眼力,不知道这是一位忠心耿耿的义士。结果安禄山之乱以后,安禄山举兵,就把唐玄宗赶出京城。安禄山因为他自己是谋反叛乱,所以古人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当他攻进京城以后,刚刚开始做他称帝的梦,结果就被他自己的儿子杀害,所以自己是叛臣,家里就出逆子。结果这个安禄山之乱很快就被平息。
当时又有一个节度史李希烈也造反,因为颜真卿他曾经得罪过一位权臣,所以就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那就是只身到李希烈节度史那里去劝降,希望他能够回头。但是要知道,劝降,除非他是能够听劝告归降,如果不归降,往往劝降的人肯定被杀害。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真是临危受命,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毅然接受任务,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危险。到了叛军军营里面颜真卿是镇定自若,虽然当时李希烈手下的人对他谩骂、恐吓,但是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这种勇敢、这种镇定的气度,使到李希烈对他也产生敬畏之心。当时还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朝的太师,你现在想要自立为王,不如让太师归顺我们。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以后就威怒不已,呵斥那些人,呵斥他们不知廉耻。结果李希烈听到颜真卿的一番义正辞严的讲话,反而生起了惭愧,向颜真卿谢罪。后来李希烈就以死来相威胁,劝颜真卿归降,说你要是不归降,我就让你只有一死。颜真卿已经事先写好遗书,把遗书拿出来给他们看,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所以他自己毫无畏惧,而且绝不归降,最后这些叛贼就痛下毒手杀害了他。颜真卿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大骂他们是逆贼。他已经七十七岁,英勇就义。当这个噩耗传到朝廷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德宗皇帝在位,德宗悔恨交加,非常的伤心,五天都没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的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忠臣,后来被封为「颜鲁公」的颜真卿。所以古人讲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做为一个君子,他的身上担负的是仁,以仁做为己任,真正为了仁,仁爱的仁,可以杀身成仁,自己可以英勇就义而成就这个仁,死而后已。所以颜氏的家族他们是以忠孝传家,留下的《颜氏家训》真的成为后人一千年来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最好的家规,这是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这是假如不在位,没有这个机会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自己就要常常思虑补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唐玄宗《注解》当中讲到,「君有过失,则思补益」。就好像刚才讲的,颜真卿虽然被唐玄宗贬官,唐玄宗因为听了谗言,把这位忠臣贬官,忠臣心里会不会想皇帝这样的无道,我们就不管他,甚至是要帮助那些叛贼来推翻这个无道昏君,有没有这样想?没有。君有过失的时候,我们回到家里,「退思补过」的退也是回到家里的意思,就要思虑自己好好的改过自新,而为自己的国君有机会的时候进谏,让他也能够改正过失,因为他改正过失他才能够利益百姓,如果他有过不改,那么百姓因此而遭殃。所以君子他在家里所想到的都是自己修身慎行的事情,也想到国家有哪一些过错的事情,帮助国家修正。如果有过失,心里就不安,这个过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国君的,心里都不安,都要想著如何来改正、来补益,绝对不会起抗逆、悖逆的心,这就是孝心、这就是忠心。
『将顺其美』,这经文里面讲的,「将,行也」,将的意思就是行,所以这句话是行顺其美的意思,就是国君如果有好的方面,有优点,我们做臣子的很高兴,要顺而行之。所以玄宗他注解,「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当君有过失,就要想著如何帮助他改正,当君有美善、有优点,要顺著他,让他把优点继续保持发扬,有美善的政策我们一定要帮助努力落实。譬如说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美善的政策,我们下面的从上到下的这些官员、百姓,都顺而行之,乃至像我自己,没有在朝廷做官,没有任何的官职、工作,而是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这是也是属於义务工作,我们怎么样顺而行之?我们就在自己的这个本分的岗位上大力的宣扬传统文化,推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能够启发一部分人的良善的心,就能够对和谐社会做一点点贡献,这就是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匡」是正也,「救」止也,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君也不例外,他有过恶,过是过失,恶这是恶的行为。过和恶怎么来分?《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看有心还是无心犯的这些过失。如果是不小心、不在意的情况下,可能是习性使然犯的这些过错,那就叫做错误。如果是他有心犯了错误,蓄意策划的,而且经人劝告不肯改的,这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错事那就叫恶。所以过和恶是这么分的。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他,他走偏了要帮助他走回到正道上来,止是止他的过恶,他有过恶我们要帮助他停止犯错误,哪怕是可能我们忠言相谏的时候,会导致国君的愤怒,可能会治我们的罪,甚至会杀头,我们也要去劝谏,不忍心看到国君继续的犯这些过恶,使到人民因此而受苦,这种忠心跟孝心是一样的。《弟子规》上也讲到的,你看「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我们就要劝谏,劝谏的时候要注意形式,「怡吾色,柔无声」,用善巧方便,用轻柔的方式,让听劝谏的人能够接受。「谏不入,悦复谏」,如果劝谏他不听,等他高兴的时候继续劝。「号泣随,挞无怨」,他实在不肯听,自己痛哭流涕,这是真心至诚,希望用这个诚心感化他,哪怕是他对我惩罚,挞无怨,他治我的罪,甚至杀我的头,我也没有怨恨,这是孝。对父母能尽孝,他对於国君就能尽忠,能够这样做这就是君臣之间有义。
所以,『故上下能相亲也』,「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义就好像父母跟儿女那样,心中没有隔阂。《书经》上讲的,「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就是在上位的人他是明白人,知道你是个忠臣,哪怕是你讲的话是忠言逆耳,但是他知道,他明白,知道你的苦心,他能理解,他能接受。「为下克忠」,在下位的人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来服务领导,这样上下之间就好像父子一样。所以君臣跟父子实际上虽然他没有血缘关系,君臣之间的义他没有像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可是那一颗孝心、忠心是一样的。唐玄宗《注解》中说,「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在下位的以忠诚来事奉长上,长上用义来对待下级,上下级之间忠义相待。「君臣同德」,这个德就是随顺著道的叫德,能够随顺自性的就叫德,随顺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间他的忠义实际上跟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慈孝是同样的,都是一个爱心、同一个本善,只是这颗爱心、这个本善表现在不同关系上,表现在父子之间那就是慈孝,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忠义,「故能相亲」,相亲就是爱心在彰显,所以君臣之间情同父子。
在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下以忠事上」这个例子,这是在汉朝有一位叫李善的人,所谓「李善乳主」这个典故。李善他是李家的一个当家,这是一位男子,忠厚老实,忠心耿耿的侍奉主人,结果有一年李家不幸全家染上瘟疫,大人都接二连三的去世,只留下一个不到十天,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以及万贯的家财,李家是个富贵家。结果李家的家丁、家人看见李家大人全部去世,正好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就把李家的金银财宝都抢夺一空,甚至还想把李家唯一的婴儿,这个香火把他杀掉灭口。李善他是非常的忠心,想到自己主人对自己那种爱护,那种厚义,觉得一定要帮助李家留一个后代,为了避免危险,所以就抱著这个婴儿就偷偷的离开李家。他出去逃生就逃到深山当中,过著一种隐居的生活,自己采一些野果子来吃,饥一顿饱一顿,带著这个婴儿,这个婴儿还要吃奶,自己是个男人,从哪里找奶给他吃?结果他就跪在地上痛哭,仰天长叹,说难道天真的要绝李家的后代吗?结果后来自己灵机一动,竟然用自己的乳头来送到婴儿的嘴里,没想到惊奇的发现乳汁竟然能够流出来,就这样他把这个娇弱的小生命,用自己的乳汁来养活他,慢慢的这个孩子竟然能够存活下来,结果后来慢慢的长大。他们在山里生活了十年,过著这种隐居的生活,自己耕种自己采集,另外照顾孩子、煮饭、洗衣服,又当爹又当娘,把这个孩子培养长大。这个孩子也在李善的抚育之下,教导之下,也禀承了他的厚道善良的品格。李善他对自己的小主人,知道这是李家唯一的命脉,对这小主人既教导他又恭敬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能够重振李家门风的人。结果当这个孩子到十岁,李善就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於是他就领著这个小孩到官府击鼓申冤,讨一个公道。当时县令听到李善这种忠义的节操,深深的感动,就为李家平反冤情,收回财产,把当时谋害李家的这些佣人全部都惩治。这个县令也非常的感佩李善的忠义,就把李善的这种事迹呈报皇帝,当时是光武帝在位,光武帝听到以后也非常的感动,於是就聘请李善担任太子舍人这种要职。太子舍人是什么?就是教导太子的老师。因为古来的皇帝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有后,能够继承家业、社稷,所以对太子的培养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定是请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人来做太子的老师,太子能够有圣贤的德行他才能够使天下太平。
当时李善他也做过太守,皇帝也非常器重他,他原来是李家的一个仆人,现在也荣耀了,因为他自己的厚德,感应得到这种福分。他做太守的时候,就有一次他在上路经过,就是上任的时候,经过李家的这个地方,他就去看李家自己主人的坟墓,当时他在坟墓旁边也是百感交集。他自己卸下官服,换上粗布的衣裳,就走到这个墓园为坟墓来除草清理,自己也是非常的悲痛,放声大哭。他跪在自己主人的灵位前,非常伤感的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来探望你们,来祭拜你们,你们今天有后了,希望你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慰。这就是夫子在本经当中说的,「上下能相亲」,做主人的跟做臣子的真的是情同父子。所以孔子说过一句话,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下位的人能够得到上位的以礼相待,他能够感念自己主人的那种厚爱,所以真在危难的关头他也能够挺身而出,他能够尽忠,他不会做不义的事情。本章经文最后也是引用《诗经》作为本章的一个总结,这里说的: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段诗是出自於「小雅」,《诗经》里有「小雅」和「大雅」,他是用「小雅」这句诗文来总结事君之道,做为臣子的怎么样事君,怎么样服务於祖国,热爱於人民,忠诚於领导。这里讲了,『心乎爱矣』,心真的爱领导、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事业,这是爱心,这个爱心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是一样的。所以圣人教人,千言万语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显发出来,从孝这里下手把爱心显发出来,能够爱敬父母,对於自己的领导他也有这样同样的爱心,这就是忠。所以心是真正爱领导,忠诚於领导。『遐不谓矣』,「遐」是远的意思,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没有在领导身边,没有机会跟领导说明自己心中的对领导的忠诚,「谓」就是说,但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自己心里藏著是忠诚,有哪一天忘怀?「何日忘之」,这个之就是心中的爱,这种是仁爱、忠诚。唐玄宗《注解》这里说,「遐,远也」,这个遐就是远的意思,在很远的地方,都没有办法亲自报告我对你的忠诚。这是「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这个意思是讲,做臣子的心里爱著自己的君王,我们现在说爱祖国、爱人民。「虽离左右」,就是虽然不在身边,譬如说一个在海外留学的游子,心里想著祖国,或者是在外国工作的一个官员,像一个大使,他内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国家,一个企业里面员工出差,他能够常常想著领导。「虽离左右,不谓为远」,他不能够对领导诉说,说老实话也不用诉说,真正有忠心的,他自然在行动上就有这样的表现,不必用口头来说,心心相印。下面说,「爱君之志,恒藏心中,无日蹔忘也」,爱君用我们现在话来讲,爱国、爱民、爱领导,这种志向永恒的藏在心里面,这心里没有一刻会暂忘,这心中完全是忠诚、完全是孝悌,这个是爱心、本善显露。这种人能够尽他一生保持他的孝悌忠诚而不变,他也就成就圣贤的品格。
今天我们就把「事君章」讲完了,明天我们将最后一章讲圆满。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昨天我们讲到「感应章第十六」,这章还没有讲完,讲到一半,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看今天要讲的经文是: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这里讲的『宗庙』就是指到祖宗,因为古人对自己的祖先都有立祠堂、立牌位,常常祭祀祖先,「宗庙」是古代大家族为自己祖先所立的祠堂,这里尤其是讲的天子,天子立宗庙来祭祀自己的先祖。百姓每家每户他都有自己的祠堂,到了祭祀的日子都是恭恭敬敬的来祭奠祖先。就像《朱子治家格言》当中说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对祭祀的这种恭敬,这是什么?一种孝道的活动,能够对古老的祖先都不忘记,怎么会忘记自己眼前的父母?所以这是孝道。唐玄宗的《注解》当中说到,「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你看,所以祭祀是一种孝道的教育,能够对於自己祖先都能够敬事,当然对自己眼前的父母更能够敬事,恭敬的事奉。而且对自己的家族所有的长辈都能够孝敬,所有的兄长都能够恭顺,孝悌是这个家族的家风,使得家族能够长盛不衰。
下面说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祖宗能够『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这些错误、毛病、习气把它修正过来,断恶修善,这叫修身,能够成就自己的德行。慎行,这是还没有犯的错误,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谨慎之心,哪怕是细节上的这些行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古人讲「细行不矜,终累大德」,细节上面如果不认真的、谨慎的去防范,日久天长,所谓积小恶就成大恶,就会让本来的这种德行、大德受到亏损。所以古人讲「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这都是每日要下检点反省功夫,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想到有没有对不起父母的、对不起祖先的,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处处会想到自己一言一行关系到父母、祖先的声誉,所以他能够「修身慎行」,他担心会辱没自己的父母、祖先的名誉。好像现在人用一句话来批评,古人看来是非常大的一种耻辱,什么话?说「这个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你看,他没有家教这句话,这就是侮辱他家的父母、祖先,他没有德行不但只是自己自取其辱,而且他把父母、祖先都辱没,人家看他家里,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古人处处都为自己的家族来著想,所谓以家为本,不是以自己个人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没祖先的声名,如何能够光耀门楣,让自己的父母、祖先荣耀,有这分心,他的立德修业必定能够有成就。
唐玄宗的《注解》当中说到,「天子虽无上於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天子就是国家领导,他虽然是万民之上,「无上於天下」,天下人里面他是最高的,至高无上,地位、富贵都是万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骄慢之心,还需要什么?修持其身,身有过恶必当去之,把自己身上的过失、毛病、错误要把它去除干净,每天都检点过失,每天就能够有进步。如果今天一天到晚下来,反省一下这一天没什么过失,他这一天就没有进步。要知道人还没有成圣人之前必定是很多过失,要天天的反省、改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的圣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改过而成就的,等他把过失都改完了,一丝毫过恶都没有,这就成圣成贤。所以这个修持其身的事情,它是不论地位的高低贵贱,人人都要做的。「谨慎其行」,还没有犯的过恶,也要非常的谨慎,不可以去犯。这个行包括身、口、意这三种行为,眼睛、耳朵都不接触那些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里常存著道德仁义礼,用这些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动,谨慎!凡是不符合圣贤教诲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听,甚至不能想。所以谨慎,不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动念处防范,这才是真正的谨慎。身体不能造杀、盗、淫,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身命这叫杀生,动物也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念头有杀害人家的念头,但是身体还没去造,已经算是犯了杀生的这一条业。所以真正的圣人、君子,他对自己的心负责,就是样样都以良心做标准,这个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偷盗,就是别人不同意的,没有经别人允许的,我拿了就是偷盗,身体不能造作偷盗,连心里偷盗的意念都没有,甚至连想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没有,这谨慎其行。
戒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事不能去做,连念头都不能有,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没有邪思,没有那种贪欲,有贪欲这就是有苦,所谓欲为苦本,所以圣人让我们谨慎其行,让我们持戒,为的是让我们离苦得乐。口不能够造作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就是说骗人的话,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两舌就是说人是非,背地里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这叫两舌。恶口就是骂人的话、粗鲁的话,伤害别人这些语言,都属於恶口,都要戒掉。绮语这是花言巧语,说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或者是一些下流的、无聊的玩笑等等,这些都是绮语,都要戒掉。身、口要把这些不好的行为去除,意念上不能够有贪瞋痴,贪是贪欲、贪婪、贪得无厌。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样就是君子他无贪,所谓「居不求安,食不求饱」,他只求道。「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他贪求名利,所以把贪欲放下。瞋恚,这是心里有不满、有怨恨、有不平、生气、嫉妒,包括傲慢等等,这些都是瞋,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这是瞋恨,这是一种大烦恼。痴是愚痴,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这些境界里面,不懂得因果,不知道要积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他不想这些,一天到晚是糊里糊涂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没先祖,毁坏盛业,盛业就是盛大的家业。
这里唐玄宗是讲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适用,因为自己不能够修持其身、谨慎其行,这就会让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没有德行,所以福报也就没有,也就不能够延续祖先留下来的家业。这些家业是祖先积功累德辛苦经营而成就的,因为我自己没有德行,把它毁之於一旦,这就是大不孝。就像一个古代的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够修身慎行,或者是好听谗言,损害忠良,导致最后他的这个王朝被推翻,让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业就毁了,这就是大不孝。所以要使到家业能够延续长远,重要的是在家庭里面教育后代,让后代子孙从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会自己反省对不对得起父母、祖先,这才能够保家护国。
下来我们看『宗庙致敬,鬼神著矣』,这个宗庙刚才讲到就是祖先,「宗庙致敬」就是敬事祖先的意思,「鬼神著矣」这个著就是能够跟鬼神感应,祭祀祖先的时候祖先真的来了,古人讲祭神如神在,那是我们自己祭祀祖先用至诚恭敬的心,彷佛是祖先已经在面前。是不是真的在面前?你如果真诚心到了极点,致敬,致是尽,尽到真诚,那么鬼神真的来,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鬼神是指本家的、自己家的这些祖先,他能够跟我们心心相通,为什么?因为他们虽然人的形体已经没有,那是过去的人,已经去世了的,但是他的灵性不灭,我们说他的灵魂永在。现在科学家也已经证明有鬼神、有灵魂的存在,譬如是西方心理学家,他们用这些催眠的方法,帮助人能够回忆到过去前世的那些现象。又有很多死亡医学的研究者,他们研究濒死的病人,快死的人,他们常常有灵魂出体的现象,这都是讲到人是有灵魂,肉体并不是生命的唯一的部分,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行尸走肉而已,我们是有灵魂的人,这个灵魂不随著身体的死亡而消亡,所以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灵跟我们能够感通,只要我们能够至诚恭敬去祭祀他们,就是跟他们感应,他们就真的能够得到我们这个至诚心的供养。
所以唐玄宗这里的解释说「事宗庙能尽敬」,就是对祖先祭祀能够尽到我们的恭敬心,「则祖考来格」,祖和考都是过去的过世的父母、祖先,考就是先父,已经去世的父亲,祖就是先父辈上面的祖先,祖先们都能够感格,都能够来跟我们感应,「享於克诚」,这个享是享受,享受我们对他的供养。我们用什么供养他们?是不是说我们祭祀的时候摆上一些鲜花水果、一些食品,用这些来供养他们,或者烧烧纸钱,民间民俗都是用这种做法。实际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所用的这些供品实际上它都是表法的作用,通过供奉这些供品,把我们的诚敬心引发出来,诚敬心有所寄托,寄托在哪里?就这些供品上。所以供品的意义就在於引发我们的恭敬心、我们的至诚心。如果光是在形式上供养这些供品,没有诚敬心,只搞形式没有内容,不可能有感应,祖先也享受不了我们的供养。他所享受的是我们的至诚心,就好像我们孝养父母,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心和孝养父母之志比孝父母之身更重要,这个供品本身就如同养父母之身的意思,而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奉养、来供奉,这就是养父母之心。所以心与心能够相通,这叫做著,著就是显著,显露出来,有感就有应,以至诚恭敬而感,就有祖宗、鬼神来应。跟一切圣贤的感应,跟佛菩萨的感应,统统都是一个道理,乃至跟天地、跟宇宙万物感应,都要用这种至诚心。诚到极处,这就一切都能感通,这就是下面经文讲的,『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当我们这个孝悌之心到了极点,「至」就是极点,就能够「通於神明」,神就是讲到天地之神,也讲的是祖考之神,这是宋朝邢昺的注解当中解释这神包括这两层含义。明这就是指神明,指一切的圣贤,佛家讲的佛菩萨,道家讲的天地的众神、神仙,儒家里面它也承认有神明存在。所以如何跟神明感通?用孝悌至诚之心。孝悌到了至诚,心里面只有父母、只有祖先,完全把自己给忘了,到了无我的境界,自己完全跟父母、跟祖先乃至跟天地鬼神合为一体,所谓跟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跟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这是孝悌到了极点,当然他就能够感通一切,他也就能够明察一切,宇宙万事万物都通达明了,佛家讲的,他明心见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成圣人。
「光於四海」,这是讲到他的智慧,智慧用光明来代表,智慧通达无碍,因为他已经将孝悌之心养到极点,这个孝悌之心就是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心,他就通到本性上来,道家讲的跟道合一,所以他跟宇宙本体合一,当然对於宇宙万事万物都能够通达,所以「光於四海,无所不通」。唐玄宗的《注解》说,「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故曰『无所不通』」。这是讲到能够敬事祖先,长幼之序能够讲求长惠幼顺,而把孝悌之心推到极致,这就至性通於神明,这是通到自性,自性是无所不通的。禅宗六祖他开悟见性之后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是指我们宇宙万物,从哪里出来的?自性出来的,所以能通到自性就能通达万法,所以他也就跟圣贤、跟天地相通,「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这就叫做无所不通。所以能够尽孝,从孝道入手,就能够通到我们人的自性上来,一通到自性,我们讲这个宇宙里面所有的维次的空间他都通。我们现在为什么不通?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妄念,很多自私自利的念头,很多欲望,很多的这种烦恼,所以把我们的自性给蒙蔽,所以不仅说对四海都不通,不要讲宇宙,就是地球上的东西,我们都不能通达。现在科学尽管很发达,但是地球上面的种种事物能不能全部通达?还不能,乃至我们对自己身体每一个部分,所有的这些构件、器官如何运作的,这些都不能通达。你看对自己都通达不了,怎么能够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是不是我们要努力的发展科技,拼命的去钻研,有朝一日就能通达?圣人告诉我们不是用这种方法的,这种方法走到最后还是不通,为什么?因为它不是向心性里面求的,我们要认识这个宇宙要从宇宙本体那里去求,本体抓住了整个宇宙都能够通达明了。
所以圣人教我们向心内求,不要心外求法,这个心或者说这个性,是宇宙万物都是同一个性的。所以神明,这是讲到不同维次空间当中的生命,有情的众生,四海这是讲到无情众生,就像植物、矿物,不管是有情与无情的生命,它们的性都是一个,同一个真性,同一个本源。所以我们能够悟入这个本源就无所不通,到那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宇宙整个就是自己,所以通达宇宙也就是通达自己,除了宇宙之外没有外人,宇宙之外就没有,整个宇宙就是自己,除了一个自己以外没有他物、没有他人,这就是跟天地合一。圣人都是这个境界,他怎么得到的?他是极孝悌之心,把孝悌之心推到极点,他就能做到。
下面本经最后引用《诗经》,这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这句诗文来做一个总结。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诗经》这首诗是赞美文王的,周文王的那种德行,东南西北四方都被他感化,所有的百姓统统归服,没有说不服的。这句诗文实际上是解释、呼应前面讲的「无所不通」这个意思。他的德行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因为这是圣人,圣人的那种风范是天下百姓最好的榜样,大家都敬佩他、景仰他、效法他,都服从他的教化,服从他的领导,所以天下大治。因为人心都能像圣王那样断恶修善,所以天下人有福,感应得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真正是和谐世界。玄宗的《注解》说,「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这句诗经的意思取的什么?「德教流行」,圣人的德行、圣人的教育教化能在世间推行,所接受教化的这些大众没有不佩服、敬服这位明王的道义。服义是服明王之义,是服天子,周文王他的德行。而从化,从就是服从、跟从,学习这位圣王而受到转化,原来有这些习气毛病,都改正过来,都不再自私自利,都能够大公无私,都能够以爱心对待所有的人,所以天下真的是太平。所以太平是果,因是什么?因是天子到百姓从上而下修行德行,修身慎行,修身慎行要通过教育,所以推广圣贤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礼记.学记》当中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就是从上到下,都是要以修身为本,修身慎行,修养德行,自己修养德行,从而教化大众,就是教学为先。这样的政治就是《孝经》里讲的圣治,以圣道治理天下当然天下和谐,这都是孝道的感应。所以「感应章」所讲的这个道理就是讲的是因果,圣人以孝道来教化百姓,百姓能够落实孝道,人人想到敬父母、敬祖先,修身慎行,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是「感应章」,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面我们来看第十七章「事君章第十七」,这一章,顾名思义,我们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到,是讲君子是怎么样事君的、事上,对於自己的长上、自己的领导,一个国家,对天子、对国家领导人是怎么样尽忠的。这《孝经.开宗明义章》就给我们点出来孝有三个层次,「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从侍奉双亲父母为基石,然后事君,事君是精忠报国,然后立身,立身是成圣成贤。这一章主要是教我们如何事君,所谓是移孝作忠,把这个孝心推移到对国家、对人民,这就是尽忠。事君之道主要是讲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不管是在朝当政,有这个机会为国家服务,还是说没有这个机会,退守在家里,忠心都不改变,能不能够出来,所谓能进还是退这都是看缘分。这个缘分也是有标准的,孔子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个见和隐跟退和进是一个意思,天下有道的,就是国家领导英明的,百姓民心向善的,这个时候天下有道,就得要出来,应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舒展自己抱负,利国利民,能够从中而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这是君子之所为,应该做的。天下无道?如果皇帝是昏君,没有德行,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也不能够虚心礼贤下士,向人请教,导致百姓也就跟著胡作非为,不知廉耻,天下无道,这时候君子就得隐去,所谓归隐山林,这是退,退思补过,补过是好好的改自己的过失。要知道,古人讲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个朕固然是天子,天子他是个圣王,他就会有这种思想,天下人有罪,百姓犯过失,谁的过失?我自己的过失,我没教好他们,我的德行不足以感化他们,所以我有罪。
所以君子都是这么个意念,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会责怪外面的人,所以他归隐山林还是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提升自己的层次,提升自己的境界,将来有这个机会还是要出来为天下人效力。就好像周朝的姜太公,这是周朝还没有建国之前,姜太公他是在渭水钓游鱼,直钩钓鱼,愿者上钩,他过著是归隐的生活。为什么?天下无道。当时是商朝末年,殷纣王暴虐无道,所以有道之人就归隐,所以姜太公也就荷竿渭水钓游鱼,一直等到文王来求他,千里来求贤士,求姜太公出来帮助文王,把天下无道的状况改过来,所以姜太公这个时候才出来,他是等待因缘。古人绝对不会说自己去自告奋勇,自己要怎么怎么样做,还要游说别人,让别人来任用我,甚至去拉选票竞选,绝对不会。真正有德之士都是非常谦虚的,他可以以天下让,对於名闻利养这些富贵统统看得很淡。要出来做事也是因为有这个机会,可以为天下百姓谋一点福利,他才出来。所以当文王去请求姜太公出山,他出来真的灭纣兴周任意如,他是真的有道德、有学问,上能知天,下能通地,所以很快的辅佐文王,文王有德行,得民心,天下有道他就见,他就要出山,辅佐文王灭了商纣王,建立起周家天下,这是百姓都非常的拥戴这个新的领袖。这就天下有道,这个时候就是君子进的时候,进,进思尽忠,出来就要为国家尽忠,这个尽忠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让天下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我们来看这一章的经文,先把经文读一下: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第一句,『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这是讲到孔子他说君子怎么样事上?「事上」就是事君,所以唐玄宗《注解》「上,谓君也」,这上就是君的意思,「事君章」主要讲的就是如何事奉国君,用现在我们的话来讲,可以用国家领导人所提倡的八荣八耻头面两条,「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所以事上就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那君子该怎么做?这就是尽忠,能够尽忠的人他必定是有孝悌之心。所以《论语》当中讲,「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有孝悌的心他怎么可能会犯上?会不尽忠?这是很少见的,不可能的。所以君子事君,『进思尽忠』,这个讲到「进见於君,则思尽忠节」,这是玄宗的注解。这个忠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忠就是敬的意思,恭敬的敬,「尽忠」也就是能够恭敬到极点,尽心尽力来服务於祖国人民,这叫尽忠。因为有这样的缘分,有这种机会,我们这个心就要去表现成行为,尽就是你有这个机会可以来服务。譬如说你做的这个官职,做了这个官职就要好好的认真的工作,替百姓办事。所以君子常常所思所想的就是这桩事情,尽忠。在《字诂》,这是古代的另一篇分析文字的这本书里边讲,「忠,直也」,忠也是正直的意思,你看心上面一个中,中中正正的中,心摆到正中,这个人就正直。所以要有正直之心,不能够有偏私,不可以把私利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要把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正。
所以「进见於君」这个见也有现的意思,古代见和现都是相通的。就是由国君任命,我有这个机会当个一官半职,为国君效力,「则思尽忠节」。这个节也是当操字讲,操行、节操。所以君子坐在这把交椅上,他就想到的是如何尽职。他的操行是正直的,他的心是忠诚的,乃至有必要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可以舍身受命,即使是自己身负於粉身碎骨也毫不遗憾,为国家可以自己做出一切的牺牲。这个忠刚才讲的还有正直的意思,这种尽忠不是盲目的,不是说愚忠,愚是他有为国的心,但是他没有智慧,心也不够正直。正直需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完全只是顺著自己的国君、自己领导的意思,这也不叫忠。譬如说像《孝经》当中「谏诤章」特别说到这个问题,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儿女对於父母的号令盲目的遵从是不是尽孝?不是。同样道理,臣子对国君的这个号令,如果这个号令不英明,盲目的去遵从,也不属於尽忠。
就像唐玄宗他有一个臣子,这个臣子叫颜真卿,颜真卿他在过去曾经被唐玄宗贬过官,但是颜真卿是一位非常忠诚的臣子。他的家庭有一篇家训叫《颜氏家训》,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立身处世的一部著名的教材。颜真卿他的父亲很早过世,颜真卿他对母亲就格外的孝顺。我们也知道他的书法特别好,书法里面专门有一种楷书叫颜体,那种风格是非常的圆润厚重,这是他在书法上的贡献。而颜真卿更了不起的是他那种忠正的品格。当时他在做官的时候,因为很多官吏不清廉,就造成很多冤狱。当颜真卿在五原这个地方做官的时候,当地持续的干旱,很久都不下雨,那是因为前面的官吏不清廉,所以他到任以后就立即审理很多的冤案,为很多无辜的人平反,结果就感得上天降下甘霖,这是感应。所以当时人都称颜真卿叫做「御史雨」,这忠正之心可以感格天地。唐玄宗当时是皇帝,我们现在学的《孝经》就是唐玄宗他注解的,我们以他的注解为依据。唐玄宗早年还是挺好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在圣贤的文化里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可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到了晚年宠爱杨贵妃。所以人真的一骄奢淫逸就完了,他自己注解《孝经》,他注解「在上不骄」,可是他自己都骄,骄奢淫逸,在上一骄为下就乱了。当时就有安禄山谋反,安禄山是边疆的一个胡人,他在边疆慢慢的集中他的兵权。因为唐玄宗当时疏忽国政,而且听信谗言,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所以不能够明察,结果就把兵权交给安禄山,随著安禄山的势力日益壮大,他就有谋反意图。而颜真卿当时是做平原县的太守,他看出安禄山有叛变的迹象,所以颜真卿当时也暗地里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囤积粮食,防止他兵变。结果后来不出所料,安禄山真的起兵谋反,战火一下子就烧遍中原,在河北好几个郡都被沦陷,但只有城墙很坚固的平原县,颜真卿领导这些军民顽强的抵抗,守护得很成功。当时唐玄宗因为兵败,自己很痛心,在河北的各郡,除了颜真卿兄弟他们两个人把守的地方没有失守,其他地方都失守,唐玄宗非常的痛心,他叹息到,河北二十四个郡,只有颜真卿是个忠臣。他自己很后悔当时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把他贬官,自己很叹息,说朕没有眼力,不知道这是一位忠心耿耿的义士。结果安禄山之乱以后,安禄山举兵,就把唐玄宗赶出京城。安禄山因为他自己是谋反叛乱,所以古人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当他攻进京城以后,刚刚开始做他称帝的梦,结果就被他自己的儿子杀害,所以自己是叛臣,家里就出逆子。结果这个安禄山之乱很快就被平息。
当时又有一个节度史李希烈也造反,因为颜真卿他曾经得罪过一位权臣,所以就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那就是只身到李希烈节度史那里去劝降,希望他能够回头。但是要知道,劝降,除非他是能够听劝告归降,如果不归降,往往劝降的人肯定被杀害。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真是临危受命,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毅然接受任务,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危险。到了叛军军营里面颜真卿是镇定自若,虽然当时李希烈手下的人对他谩骂、恐吓,但是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这种勇敢、这种镇定的气度,使到李希烈对他也产生敬畏之心。当时还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朝的太师,你现在想要自立为王,不如让太师归顺我们。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以后就威怒不已,呵斥那些人,呵斥他们不知廉耻。结果李希烈听到颜真卿的一番义正辞严的讲话,反而生起了惭愧,向颜真卿谢罪。后来李希烈就以死来相威胁,劝颜真卿归降,说你要是不归降,我就让你只有一死。颜真卿已经事先写好遗书,把遗书拿出来给他们看,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所以他自己毫无畏惧,而且绝不归降,最后这些叛贼就痛下毒手杀害了他。颜真卿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大骂他们是逆贼。他已经七十七岁,英勇就义。当这个噩耗传到朝廷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德宗皇帝在位,德宗悔恨交加,非常的伤心,五天都没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的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忠臣,后来被封为「颜鲁公」的颜真卿。所以古人讲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做为一个君子,他的身上担负的是仁,以仁做为己任,真正为了仁,仁爱的仁,可以杀身成仁,自己可以英勇就义而成就这个仁,死而后已。所以颜氏的家族他们是以忠孝传家,留下的《颜氏家训》真的成为后人一千年来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最好的家规,这是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这是假如不在位,没有这个机会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自己就要常常思虑补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唐玄宗《注解》当中讲到,「君有过失,则思补益」。就好像刚才讲的,颜真卿虽然被唐玄宗贬官,唐玄宗因为听了谗言,把这位忠臣贬官,忠臣心里会不会想皇帝这样的无道,我们就不管他,甚至是要帮助那些叛贼来推翻这个无道昏君,有没有这样想?没有。君有过失的时候,我们回到家里,「退思补过」的退也是回到家里的意思,就要思虑自己好好的改过自新,而为自己的国君有机会的时候进谏,让他也能够改正过失,因为他改正过失他才能够利益百姓,如果他有过不改,那么百姓因此而遭殃。所以君子他在家里所想到的都是自己修身慎行的事情,也想到国家有哪一些过错的事情,帮助国家修正。如果有过失,心里就不安,这个过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国君的,心里都不安,都要想著如何来改正、来补益,绝对不会起抗逆、悖逆的心,这就是孝心、这就是忠心。
『将顺其美』,这经文里面讲的,「将,行也」,将的意思就是行,所以这句话是行顺其美的意思,就是国君如果有好的方面,有优点,我们做臣子的很高兴,要顺而行之。所以玄宗他注解,「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当君有过失,就要想著如何帮助他改正,当君有美善、有优点,要顺著他,让他把优点继续保持发扬,有美善的政策我们一定要帮助努力落实。譬如说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这是美善的政策,我们下面的从上到下的这些官员、百姓,都顺而行之,乃至像我自己,没有在朝廷做官,没有任何的官职、工作,而是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这是也是属於义务工作,我们怎么样顺而行之?我们就在自己的这个本分的岗位上大力的宣扬传统文化,推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能够启发一部分人的良善的心,就能够对和谐社会做一点点贡献,这就是顺而行之。
『匡救其恶』,「匡」是正也,「救」止也,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说「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君也不例外,他有过恶,过是过失,恶这是恶的行为。过和恶怎么来分?《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看有心还是无心犯的这些过失。如果是不小心、不在意的情况下,可能是习性使然犯的这些过错,那就叫做错误。如果是他有心犯了错误,蓄意策划的,而且经人劝告不肯改的,这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错事那就叫恶。所以过和恶是这么分的。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他,他走偏了要帮助他走回到正道上来,止是止他的过恶,他有过恶我们要帮助他停止犯错误,哪怕是可能我们忠言相谏的时候,会导致国君的愤怒,可能会治我们的罪,甚至会杀头,我们也要去劝谏,不忍心看到国君继续的犯这些过恶,使到人民因此而受苦,这种忠心跟孝心是一样的。《弟子规》上也讲到的,你看「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我们就要劝谏,劝谏的时候要注意形式,「怡吾色,柔无声」,用善巧方便,用轻柔的方式,让听劝谏的人能够接受。「谏不入,悦复谏」,如果劝谏他不听,等他高兴的时候继续劝。「号泣随,挞无怨」,他实在不肯听,自己痛哭流涕,这是真心至诚,希望用这个诚心感化他,哪怕是他对我惩罚,挞无怨,他治我的罪,甚至杀我的头,我也没有怨恨,这是孝。对父母能尽孝,他对於国君就能尽忠,能够这样做这就是君臣之间有义。
所以,『故上下能相亲也』,「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义就好像父母跟儿女那样,心中没有隔阂。《书经》上讲的,「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就是在上位的人他是明白人,知道你是个忠臣,哪怕是你讲的话是忠言逆耳,但是他知道,他明白,知道你的苦心,他能理解,他能接受。「为下克忠」,在下位的人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来服务领导,这样上下之间就好像父子一样。所以君臣跟父子实际上虽然他没有血缘关系,君臣之间的义他没有像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可是那一颗孝心、忠心是一样的。唐玄宗《注解》中说,「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在下位的以忠诚来事奉长上,长上用义来对待下级,上下级之间忠义相待。「君臣同德」,这个德就是随顺著道的叫德,能够随顺自性的就叫德,随顺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间他的忠义实际上跟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慈孝是同样的,都是一个爱心、同一个本善,只是这颗爱心、这个本善表现在不同关系上,表现在父子之间那就是慈孝,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忠义,「故能相亲」,相亲就是爱心在彰显,所以君臣之间情同父子。
在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下以忠事上」这个例子,这是在汉朝有一位叫李善的人,所谓「李善乳主」这个典故。李善他是李家的一个当家,这是一位男子,忠厚老实,忠心耿耿的侍奉主人,结果有一年李家不幸全家染上瘟疫,大人都接二连三的去世,只留下一个不到十天,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以及万贯的家财,李家是个富贵家。结果李家的家丁、家人看见李家大人全部去世,正好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就把李家的金银财宝都抢夺一空,甚至还想把李家唯一的婴儿,这个香火把他杀掉灭口。李善他是非常的忠心,想到自己主人对自己那种爱护,那种厚义,觉得一定要帮助李家留一个后代,为了避免危险,所以就抱著这个婴儿就偷偷的离开李家。他出去逃生就逃到深山当中,过著一种隐居的生活,自己采一些野果子来吃,饥一顿饱一顿,带著这个婴儿,这个婴儿还要吃奶,自己是个男人,从哪里找奶给他吃?结果他就跪在地上痛哭,仰天长叹,说难道天真的要绝李家的后代吗?结果后来自己灵机一动,竟然用自己的乳头来送到婴儿的嘴里,没想到惊奇的发现乳汁竟然能够流出来,就这样他把这个娇弱的小生命,用自己的乳汁来养活他,慢慢的这个孩子竟然能够存活下来,结果后来慢慢的长大。他们在山里生活了十年,过著这种隐居的生活,自己耕种自己采集,另外照顾孩子、煮饭、洗衣服,又当爹又当娘,把这个孩子培养长大。这个孩子也在李善的抚育之下,教导之下,也禀承了他的厚道善良的品格。李善他对自己的小主人,知道这是李家唯一的命脉,对这小主人既教导他又恭敬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能够重振李家门风的人。结果当这个孩子到十岁,李善就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於是他就领著这个小孩到官府击鼓申冤,讨一个公道。当时县令听到李善这种忠义的节操,深深的感动,就为李家平反冤情,收回财产,把当时谋害李家的这些佣人全部都惩治。这个县令也非常的感佩李善的忠义,就把李善的这种事迹呈报皇帝,当时是光武帝在位,光武帝听到以后也非常的感动,於是就聘请李善担任太子舍人这种要职。太子舍人是什么?就是教导太子的老师。因为古来的皇帝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有后,能够继承家业、社稷,所以对太子的培养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定是请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人来做太子的老师,太子能够有圣贤的德行他才能够使天下太平。
当时李善他也做过太守,皇帝也非常器重他,他原来是李家的一个仆人,现在也荣耀了,因为他自己的厚德,感应得到这种福分。他做太守的时候,就有一次他在上路经过,就是上任的时候,经过李家的这个地方,他就去看李家自己主人的坟墓,当时他在坟墓旁边也是百感交集。他自己卸下官服,换上粗布的衣裳,就走到这个墓园为坟墓来除草清理,自己也是非常的悲痛,放声大哭。他跪在自己主人的灵位前,非常伤感的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来探望你们,来祭拜你们,你们今天有后了,希望你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慰。这就是夫子在本经当中说的,「上下能相亲」,做主人的跟做臣子的真的是情同父子。所以孔子说过一句话,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下位的人能够得到上位的以礼相待,他能够感念自己主人的那种厚爱,所以真在危难的关头他也能够挺身而出,他能够尽忠,他不会做不义的事情。本章经文最后也是引用《诗经》作为本章的一个总结,这里说的: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段诗是出自於「小雅」,《诗经》里有「小雅」和「大雅」,他是用「小雅」这句诗文来总结事君之道,做为臣子的怎么样事君,怎么样服务於祖国,热爱於人民,忠诚於领导。这里讲了,『心乎爱矣』,心真的爱领导、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事业,这是爱心,这个爱心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是一样的。所以圣人教人,千言万语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显发出来,从孝这里下手把爱心显发出来,能够爱敬父母,对於自己的领导他也有这样同样的爱心,这就是忠。所以心是真正爱领导,忠诚於领导。『遐不谓矣』,「遐」是远的意思,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没有在领导身边,没有机会跟领导说明自己心中的对领导的忠诚,「谓」就是说,但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自己心里藏著是忠诚,有哪一天忘怀?「何日忘之」,这个之就是心中的爱,这种是仁爱、忠诚。唐玄宗《注解》这里说,「遐,远也」,这个遐就是远的意思,在很远的地方,都没有办法亲自报告我对你的忠诚。这是「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这个意思是讲,做臣子的心里爱著自己的君王,我们现在说爱祖国、爱人民。「虽离左右」,就是虽然不在身边,譬如说一个在海外留学的游子,心里想著祖国,或者是在外国工作的一个官员,像一个大使,他内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国家,一个企业里面员工出差,他能够常常想著领导。「虽离左右,不谓为远」,他不能够对领导诉说,说老实话也不用诉说,真正有忠心的,他自然在行动上就有这样的表现,不必用口头来说,心心相印。下面说,「爱君之志,恒藏心中,无日蹔忘也」,爱君用我们现在话来讲,爱国、爱民、爱领导,这种志向永恒的藏在心里面,这心里没有一刻会暂忘,这心中完全是忠诚、完全是孝悌,这个是爱心、本善显露。这种人能够尽他一生保持他的孝悌忠诚而不变,他也就成就圣贤的品格。
今天我们就把「事君章」讲完了,明天我们将最后一章讲圆满。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