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师资培训课程—爱心伴孩子成长 肖陈颖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7/12/19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263-0002
像刚刚马老师讲到的,昨天晚上我感受到的,是有一首歌一直在我耳边回荡,一直到今天早上,这个歌声还一直在耳边响起来,就是那首「儿行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段歌词不断的在我脑海里重现,「千里的路还一步没走,就看见眼泪在母亲的眼里」。所以就感受到移风易俗,莫善於乐,真是这样的,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些好的教育的态度,好的方式都已经呈现给我们。所以在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有教学方法。我仔细一想,发现在我们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这些都有,昨天我们有提到教育的目标(从这里看出来我平时做事太少,连一个笔盖都打不开,这也是在给我考试。)
我常常会问同学什么是考试,我想这个名词,对我们校长和老师是最熟悉不过的。我也想请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什么是考试?当时我就跟小朋友讲,在试卷上作答是一种考试,这种考试得到的是个分数。但事实上真正的考试,是在生活的每个当下,比如说刚刚这个笔打不开了,这就是给我的考试,接著这个笔又没有墨水,也是给我的考试。它在考我当这个笔打不开的时候,我会不会很慌张,会不会全身发抖,写不出来了怎么办?所以在每个当下,我们的心境就是最好的答卷。我们刚刚在讲到教育的目标,是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昨天跟各位长辈沟通,幸福到底在哪里?其实幸福只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境有没有感恩?有没有充满爱?所以在过程当中,感受到孩子不快乐原因,到底在哪里?
当时有个中学的同学学《弟子规》,他就问老师,《弟子规》到底教什么?我们老师就告诉他,《弟子规》学了以后能让你笑出来,因为你们现在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在家里不孝顺父母,每天跟父母冲突,你能笑得出来吗?在学校不恭敬老师,惹老师生气;跟同学打架,每天制造矛盾你笑得出来吗?走路跌跌撞撞,东西乱放,每天都找不到,找不到东西常常浪费自己的时间,你笑得出来吗?跟同学、跟朋友之间说话不守信用,你笑得出来吗?所以《弟子规》就是教孝的教育。因为它讲「入则孝」,告诉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在家里你如何笑得出来;「出则弟」,告诉我们在学校如何跟同学相处,教我们在学校怎样能笑得出来。接著「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全部都是教我们怎样生活,怎样过幸福的日子。所以《弟子规》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愈学愈快乐。
当然这种快乐,绝对不是把《弟子规》背下来,背下来没有办法影响到他的生活。另外我们还感受到,现在的孩子没有感恩心,当然不是全部,很多的孩子是这样。他们认为父母这样对我是应该的,所以觉得你不这样做反而不正常。当一个孩子没有感恩心,他一步一步在成长,一步一步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想著,你如何为我付出。每天没有去感受过,周围人对他的这种恩德,他每天都在索求,而有的时候求不到,他就会很苦。所以就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真要让他们幸福,一定要学会经营幸福人生的思想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三字经》上,第一句话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教育如果能够保持孩子这颗本善的心,这颗孝敬的心,孩子他的人生,真的可以愈走愈快乐。
在传统文化里面,教学的内容就是孟夫子讲的,人有四种心境,仁、义、礼、智这样的态度,仁昨天我们讲到。孟老夫子还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讲一个人的学问的高低,到底是以什么来判断?不是以一个人的学历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的学问。我们常常问小朋友一个问题,我们问他们说,大学毕业有没有学问?孩子们都会说大学毕业有学问。接著我又问他们,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但是不孝父母,他有没有学问?小朋友就愣在那里了。不孝父母没有学问,但是这个人又大学毕业,所以我们感受到的,一个人学问的高低,跟他的学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一个人的学问在他的心境,所以评价一个人的学问,看他有没有这四种心境。看一个人学问的高低,是看他的孝心是在提升,还是在下堕?看他的羞耻心有没有提升?看他的恭敬心有没有时时在提升?还要看他的是非判断力有没有在提升?
昨天我们讲仁爱的心,是从孝心引发出来,所以我们到了学校都跟孩子讲孝。我想昨天各位老师听了这堂音乐课,也非常的感动,我们自己都如此的感动,不要说我们的孩子。曾经有个导演到庐江去采访,他就问我,「肖老师,你教的孩子都是小学生,能把他们教好;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年了,已经二十多岁了,还可以教得好吗?」请问各位老师,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年了,二十、三十,甚至四、五十岁了,还能教得好吗?我当时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一定可以教得好。他说你为什么这样肯定?我就跟他讲,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我二十七岁才接触到圣贤的文化。在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前,自己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接受所有的这些西方的思想,我也接受这些很奇怪的、很怪异的,一些前卫的东西,我都能接受。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才知道原来是以前不懂,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来走上弘扬传统文化,这样的道路。
因为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像老师以前讲到的那样一个人,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以前我就是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六十分就可以了,所以在我整个读书的过程得过一张奖状,是个长跑运动的一张奖状。大家看我像不像个运动员?我的体育是最差的,当时我的同学说,女子一千五百米跑步没有人报名,你去报!你报了只要你跑完了就得奖,因为没有人报名。所以我想我就去报,结果我去报,一报我的同学一看,说这个人体育这么差都敢报名,我们也要报,结果一下子就有很多人报名。当时记得我在跑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操场是两百米的,一圈一圈跑得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到最后我看到所有的同学都在冲刺,我一看最后一圈了,所以我也又吸了一口气使劲往前跑。跑到要到终点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讲,说你还有一圈。最后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的又跑了一圈,得了一张奖状叫「精神文明运动员」。这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得到的一张奖状,其他的从来没有在学习上得过什么奖励。
以前看到古文就觉得很头疼,觉得这个背起来多难,一看到「子曰」,就把眉头皱到一起。但是现在为什么还有勇气来学习传统文化?因为我发现原来传统文化离我并不遥远,它并不是像我以前以为的那样,置之高阁,遥不可攀,不是那样。反而是每句都可以做到,每句都可以落实,并且哪怕是一句你落实了,当下就会快乐。所以那天有一个同学写一篇日记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圣贤人讲,一个心法就是反求诸己,我也给小朋友交流这样的心境。那一天班上有个孩子就写这样一篇日记,他说今天我走到路上,一不小心就被天上小鸟掉下来一块屎,掉到我的脸上,我非常的生气。我冲回家,一路走,一路就在生这个小鸟的气,到了家里把脸洗干净。我突然想到反求诸己,於是我想小鸟为什么会把屎拉到我的脸上,没有拉到别人的脸上?因为我们告诉孩子人生没有偶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所以这个小朋友一想,他本来生气,他就笑起来,因为他想到一定是我以前拿弹弓打过鸟。我打人家,人家现在只是拉了一泡屎在我的脸上,已经对我非常的宽容。所以他这样一想起来,这个气一下子就没有了,反而觉得还很快乐,觉得自己以后不可以再欺负小鸟。
所以我们感受到哪怕是一句教导,我们当下去做,当下就可以幸福。所以在我们给孩子教孝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的是孩子在行孝的过程非常的快乐。比如说那一次我们讲,好吃的东西你会给谁?我们问小朋友当你拿到,因为我们教孩子写毛笔字,写书法课,书法课就设有奖项,比如说净手奖,就是整个书法课完成以后,墨水没有弄到自己的手上,那自己的手干干净净,就叫净手奖。净手奖我们就给孩子奖励,发花生给他,把花生发给他,第二天我们就会问,问孩子花生都给谁了?谁吃了?小朋友也都很诚实,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马上就把它吃了,有的孩子就说我拿回家给妹妹吃了,也有同学讲我给了爸爸妈妈吃。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奖励一些糖果,当时有个孩子他就把糖果拿到以后,就吃掉了。那有个小朋友他就写了一篇日记,他说我拿到糖果的时候很想吃,但是我一想到糖果要「长者先,幼者后」,要给妈妈吃。所以我拿回家,我拿给我的爸爸吃,爸爸说不吃,我又拿给妈妈,妈妈也说不吃,你吃就好了。我就跟妈妈讲,你想成全我当一个孝子,就请你把它吃掉。妈妈也很有智慧,就把这个糖吃了。
所以第二天我们就在全班,问同学一个问题,我们当时就说,请问各位小朋友,糖果自己吃了能甜多久?如果把糖果给妈妈吃能甜多久?糖果自己吃了,只是舌头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而已,甜过舌头以后就不会再甜了。但是如果给妈妈吃,这个甜是发自内心的甜,那会甜一辈子。所以当时我跟小朋友讲,你们要有明智的抉择,一颗糖可以甜一阵子,也可以让你甜一辈子,你自己选择,你想要它甜多久。所以后来我们的小朋友拿到好吃的,都拿回家给妈妈吃,给奶奶吃。他们写回来的日记都这样讲,我真的感受到原来孝顺父母很快乐,原来忍住自己的欲望,把糖果给妈妈吃,我心里很甜。所以我们在把孝心启发孩子的时候,孩子真正能感受到,人生的这种快乐和喜悦。而这种喜悦将伴随孩子他这一辈子,这种是真正能够利益到孩子一生的教育。
另外这个义,义是在孟夫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就是要让孩子有羞耻之心。当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他就也是写日记,就写到今天我的爸爸出差回来,我冲过去就接过了爸爸手中的糖果,然后回到沙发上,我就吃起来。但是我突然看见我的姊姊,接过的是爸爸的皮箱,我很惭愧。我当时看到这篇日记,我觉得这个孩子,他已经在提升他的道德学问,因为他的羞耻心生起来。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这个动作,这个孩子已经做了很久,每次爸爸回家,他都是去接过糖果,然后吃起来,没有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因为我们有教孩子怎样孝顺父母,所以他开始反省自己,看到姊姊接过皮箱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的糖果,而没有看到爸爸的辛劳,而姊姊却是看到父亲在外奔波的辛劳。他有学习他就会有反省,会去反思,所以生起了这颗羞耻的心,他说我很惭愧。
当时我们在跟很多家长沟通,家长就很著急,他说那我出差回家难道不能给孩子带糖果吗?其实不在於带不带糖果,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心境的引导。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跟孩子讲,你看爸爸出差在外每天如此辛劳,但是他仍然不忘记你这个女儿,爸爸在外面给你买礼物回来。你接过的不是爸爸的礼物,接过的是爸爸的那分爱子之心。所以我们感受到一个孩子,他如果从小没有教他,他每次见到父亲,可能就开始想,你今天又带什么东西给我,如果不满意,他还很生气。那天我听到蔡老师讲,说在我们小时候有一个玩具,我们都会很珍惜。为什么?因为看到玩具,我们看到的不是玩具有多少价格,而是看到它的价值,它的背后是父母对我们的那分关爱。所以当时我们还跟家长沟通到,一个孩子要有羞耻心,一定要首先有是非的判断力,他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要让孩子有判断力,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这种谨慎的判断力,昨天周老师也跟各位老师有讲到。
当时我在一个学校的门口,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昨天是不是有讲到?这个孩子在学校门口耍赖、打滚,不愿意跟妈妈回家。但是母亲掏出了一颗糖,这个孩子立刻就跟妈妈回家了。他妈妈问他说你想不想吃糖?想吃糖就跟我回家,孩子很听话。那我每次讲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家长都面带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一定很多的家长这样的在做。但是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去体会一下孩子听话了,他听的是谁的话?听妈妈的话,还是听糖的话?曾经有个母亲也是跟我们讲,我的女儿很懒惰,我后来就学了一本书籍非常的有效,这个书上告诉我,给所有的家务活标价,她说我的女儿立刻变得很勤快。比如说洗一件衣服两块钱,擦一双皮鞋给一块钱,我的女儿这个一下子就变得勤劳起来。但是勤劳了一星期,有天我回家很累了,我在沙发上躺著,就叫女儿说,女儿,帮妈妈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一下,妈妈给你两块钱,这个女儿连走都没有走出房间的门,就在里面回了一句话,跟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也很累,这两块钱我不赚了。」
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教育,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的动力到底来自於哪里?是「父母呼,应勿缓」,还是糖糖呼应勿缓?是父母呼应勿缓,还是两块钱呼应勿缓?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做了,但是我们的教育这个孩子的心境,到底往哪个方向在走?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当时我这样一讲,很多家长他也非常的谨慎。曾经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写了一篇日记,他写到今天我的同桌找我借橡皮,我立刻就借给了他。这个同学做得好不好?一个人做的事情好,还是不好,最根本的不是看他外在的动作,更要看他当下的心境。他接下来就写,因为我想到下一次我找他借,他也会借给我。这个同学借橡皮给他的同桌,是出於怎样的心境?我一看就觉得很有意思,我就问他一句话,请问你的同桌不借给你,你还会借给他吗?所以从这个方向我们去体会,人与人的交往,绝对不是利益的交换。在这样一个细微的地方,我们也能去引导孩子,把他已经走偏的人生道路,重新给他拉到正道上来。因为借东西不在表面的一个动作而已,同样是借,但是如果我是出於我的本分,我是同学应该关爱我的同桌,是出於这样的心境借给同学。还是想到我借了,下次你会来还给我,这样利害心的人生和道义心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当时我跟小朋友讲,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一般有四种,一种是「以利相交,利尽则交疏;以势相交,势倾则交绝;以色相交,华落而爱渝;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以利相交,如果是以利害关系相交往的朋友,朋友以利而来也将以利而去。这个道理我想不用讲,非常的简单,人与人不管怎么的关系都是一样。比如说我们讲君臣关系,就是领导和员工,如果是以利相交,那这个员工因为我们的工资开得很高而来,他可以因为更高的工资就走了。如果是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互相有利的关系上,那「利尽则交疏」,这个利益一旦没有了,交往也会疏远。
「以势相交,势倾则交绝」,如果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权势很高,地位很高,很多人就可能巴结。巴结来的这些人,「势倾则交绝」,一旦这个地位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这些人也都不见了,因为这种交往,并不是建立在正道的道路上面。「以色相交,华落而爱渝」,如果我们一个女子长得花容月貌很美,如果这样的男士是冲著色,冲著外貌而来的,那「花落而爱渝」,一旦脸色多了几根皱纹了,或者岁月不留情,容貌不像以前那么美了,那这个男士也将变心。因为当时他就是冲著年轻貌美来的,当他看到更年轻貌美的,他可能心也就跑到另外的地方去。所以唯有「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道义相交的朋友,那是愈久关系愈好,愈久觉得这种浓浓的情义,在心里一想起来都会很温暖。所以我们从小如果教给孩子,这样正确的判断力,让孩子去明辨,我与人的交往到底是怎样,我如何能够交到道义的朋友?
当时我们跟小朋友讲,如何能够交到道义的朋友?经典里面有句话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想要交到有道义的朋友,首先你问一问你自己,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以怎样的心境在交朋友?你都以利害关系去交往,那你交来的朋友一定也是跟你一样,也是以利害关系来的。要让孩子从小有道义这样的态度,在家里就要教他,因为道德的根本还是孝道,还是这颗孝心。所以我们在跟家长交流,就会跟家长提到,家里就是教孝道最好的地方,就是教孩子判断力最好的地方。如果我们家里都在谈利,都在谈利害,都是在谈你做了一个工作给你多少钱,我们在教孩子什么?我们在教孩子跟母亲,你都是用利益相交。所以现在为什么很多的孩子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六亲不认。都是我们自己,从小有没有把正确的态度告诉给孩子?这个判断力非常的重要,它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力,我们的孩子他才会真正生起,我们刚刚讲的羞耻之心。因为他要明白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那他做不对的事情,他才会觉得不好意思。
当时有个家长就说,那这些很细微的地方,我怎么能够感受,我怎么会知道?我们就跟这个家长讲,正确的判断力到底来自於哪里?一个孩子从小他生出来,他就在看、就在听,判断力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教给他了。比如说一个小还抱在妈妈怀里,不小心打了妈妈一下,我们这个时候,母亲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仍然一笑,笑著对宝宝说,「宝宝,你手的力气原来这么大。」那这么一笑我们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会觉得原来打妈妈,妈妈会笑,这个判断力就教给他了。很多家长跟我说,我的儿子他很小他懂什么?但是我们去体会古人讲的一句话,「三岁看八十」,一个孩子正确的判断力,在他三岁以前可以全部都教给他,他都在看,都在学习。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小心打了我们一下,我们哪怕是拉著他的小手,严肃的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在他的小手上打他两下,以示警告。这个时候孩子就知道,原来打妈妈是不对的,他下次不会再这样做。这些细微的判断力随时随地都在教。
那当时有个父亲跟我们的老师讲,你不知道我的儿子可聪明了,为什么?有一天我的儿子找我要两块钱。因为人民币面值有一种就是一张两块的,也有一块的面值一张。当时他说我就给了他一张两块的钱,我的儿子就说爸爸,我要的是两张一块的。这个爸爸觉得很奇怪,一张两块和两张一块不是一样的吗?他的儿子说不是这样的,爸爸,我们学校有个奖项可以给班级加分,叫拾金不昧奖。捡到钱的去交功,就会给班上加分,你给我一张两块的,我只能交一次加一分;但是你给我两张一块的,我可以去交两次,给我们班加两分。他的爸爸觉得我的儿子很聪明。请问各位老师他到底聪不聪明?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孩子很热爱集体。所以我们要去从一个孩子行为的背后,更关注的是他的这颗心。
所以学问之道没有其他的,首先要看他的心,请问大家为什么孩子想去给班上加分?因为加了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他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名,他要的是自私自利的名,要的是老师的表扬,所以他这颗心已经走偏了。但是他的父亲,不但没看到孩子的心境,有没有在人生的正道上,反而还去赞叹儿子的言行。所以这个孩子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他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的心思都会去动哪方面的脑筋?为了名、为了利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可以用欺骗,他已经不诚实了。所以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境,我们的教育就感受到,孩子都开始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做个表面给老师看。所以每次我在引导小朋友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讲,你不用骗老师,没有任何的意义,你摸著自己的良心,问你自己的良心就好。因为一个人真实的学问,不是用表面做出来的,就在这颗心而已。我们常常也会去思考,一个孩子考试,刚刚我们讲什么是考试?考试的高分背后,他的心境到底是进,还是在退?他的孝心在提升,还是在下降?他的仁爱心有没有在考试的背后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教育的关键。不在於表面的分数,而更在於分数背后他的那颗心境。
当时我在带班的时候,有一次发考卷,发现全班的同学非常的紧张,我当时就把这卷子放下。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心境,已经全部都在往后退,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考试的结果。所以我把卷子没有发下去之前,我就跟小朋友讲什么是考试?考试有两种,一种是在试卷上作答,这是一种考试。还有一种考试,就是我们面对每个结果,我们当下的心境是什么?这是真实的你人生的答卷,这个答卷真的将影响你一辈子。怎么讲?比如说我们拿到一个试卷,这个分数比我预计的要高,我当下是什么心境?我有骄傲吗?有得意吗?侥幸吗?当我拿到这个分数比我预计的要低,我又是什么心境?我会难过吗?沮丧吗?甚至一蹶不振吗?甚至难以接受,觉得人生已经走到了绝路上。我看到现在很多的孩子,因为没有正确的面对每个结果,他甚至可以走向把自己的生命结束,都有可能。我不知道我们马来西亚有没有这样的孩子?
因为我在大陆这边,祖国大陆看到这样的报导,一个孩子因为分数没有考好,他可以从楼上跳下来,结束他宝贵年轻的生命,他可以不顾父母,不顾所有亲人对他的养育,可以跳下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教育的目标,定格在一张试卷上面,而没有定格在孩子的心境上面。他在考试的一次一次的过程当中,他的心境是一降再降,每次都是对他沉重的打击,并没有磨炼他真正的意志,没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所以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如果考得不好,你会沮丧难过吗?另外面对同桌的分数,你又是怎样的心境?见到同桌比我好,你会嫉妒吗?你会心里想著:等著瞧,下次我一定超过你吗?面对我的同桌比我的分数低,我又是怎样的心境?我会不会瞧不起他?甚至拿著卷子到同学面前抖两下,「你看,我都没复习,我就能考这样。」那面对班上第一名的同学,你又是怎样的心境?你会把他当作一个目标,使劲超过他吗?面对班上成绩最不好的同学,你又是怎样的心境?你会不会瞧不起他?
所以我会跟孩子讲,正确的心境是什么?当我考得好的时候,我是怎样的态度,我考得很好,我只有一个态度仍然是仁爱之心。这个仁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我们会立刻去感受到,还有些同学没有考好,我现在考得好,我的心境就是总结经验,我总结经验的目的为了帮助同学。这个心境跟做事情是一样的,我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境也是这样。我可不可以总结经验,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获得成功,那我们这一次的成功有价值。当我在考试当中失败的时候,我正确的心境应该是怎样?从结果找原因。如果我成功了,我的态度,就是总结经验帮助别人;如果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或者这件事情我做失败了,我当下我只有一个态度,从结果找原因。考得不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在结果上烦恼忧虑,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如果我把原因找出来,帮助自己也可以同时帮助别人,助己又可以助人。所以考得不好也没有关系。
那我们面对同学的分数,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同学比我们好,我们只有个态度,就是「见人善,即思齐」;「人所能,勿轻訾」。《弟子规》上讲「人所能,勿轻訾」,别人有能力别人好,第一个态度不嫉妒,不是去嫉妒别人。第二个态度「见人善,即思齐」,见到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就去学习。所以看到别人考得好,我们要善於学,从哪里学?当时我就跟同学讲到,他考得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当时给他们做了个比喻,比如说一个同学他考试很成功,就像他得到了一个大西瓜。我也想得大西瓜我怎么办?你看别人种瓜得瓜,那你要去播种,你要播种同样的种子,你也能有同样的收成。你现在在种豆,你要想得到西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让小朋友去观察,同学是怎样学习的,你去看一看。别人考得好的,平时的作业他是怎么做的?他对老师是怎样的态度?对学习、对父母又是怎样的态度?往往我们看到很多孩子,考得成绩好的,人缘也很好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在家里孝顺父母,很多都是这样。所以你要从孝顺父母开始,启发你的孝心,孝心是永恒的动力。孝心是一个孩子做任何事情永恒的动力,一个孩子如果有孝心,他可以发觉他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见到别人考得好,不嫉妒;见到别人考得不好,我们也生起这颗仁爱的心。见到别人不好,我们就想我如何去帮助他,「己有能,勿自私」,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把我的能力告诉给我的同学,让大家都共同进步。
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孩子,我当时把试卷在发下去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那种状态就完全不一样。我让孩子没有直接的改错题,而是让他们写出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怎么写?三点,第一个我错的题,我让孩子写出错题是什么,把它写出来。第二点找原因,题目写错了原因在哪里?你的原因要找出来,并且原因要找到你的态度上,错题是个结果,第二找原因,把原因找出来。第三找方法,我要怎样改进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个原因一定要找到根本,根本其实都在态度上。一个孩子学得不好,我们仔细去看一看,现在没有哪个孩子他的脑子不灵活,都很灵活。为什么学不好?都是没有正确的学习的态度。所以原因找到自己的态度上,方法也从自己的态度上下手去改。那比如说很多孩子就找出原因,他说我是粗心大意,怎样能够改进自己粗心的态度?不是在写作业,一个孩子粗心,绝对不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才粗心,而是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他都会粗心,所以要改也是要改到点点滴滴的地方。
比如说写作业的时候认真,做每件事情也都认真,那你的粗心才能改过来。「置冠服,有定位」开始,从你穿衣服开始,从梳头发开始。所以我们就教孩子如何洗脸、如何刷牙、如何梳头、如何洗手,这些我们都教。那在教的时候孩子都学得很快乐,因为他们发现原来梳头、洗脸、穿衣服,都有学问,都可以调自己的一颗心。因为学问之道就在这颗心上,梳头也能看出你的一颗心,你的心有没有恭敬,恭敬你自己的形相,也是恭敬别人。那你穿鞋有没有把鞋带系得很好,有没有把你的鞋子擦得很干净,也是在培养你的恭敬心,你细致的态度都是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所以让孩子把这个方法找出来,我们有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一次考试,同样孩子如果学会了这样的态度,他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每件事。比如说他以后到了一个公司,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很好,他会去总结经验争取下次做到更好。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他也不会去懊恼,他会去找原因,并且找方法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古人做事情的一个态度。
我当时听到一件事情,中国有一套书非常的好,叫《五种遗规》。《五种仪规》是由清代的叫陈弘谋先生,一个大儒他编写的,他收集编撰的。那当时陈弘谋先生非常的有德行,他到很多地方做官,曾经有一次他就被派到一个地方去上任。上任的时候就发现,前任的官员留了一千多桩余案没有审理,就给他留下来。这个时候,他第一个态度就是解决问题,并没有抱怨,没有说你看你这个当官的怎么当的,居然有一千多桩案子没审,他没有这样去抱怨过。反而立刻著手就开始调查研究,并且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以后,他就开始找原因。他想到原因是什么?因为当地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常常有诉讼的案件,邻里之间经常打架,经常吵架。他想如何来改进?他就找方法,因为他发现根本原因,在於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就写了后面有一本书,叫《训俗遗规》,他就把那本书写好了以后,广泛的去发给乡亲,后来这个地区被治理得非常的好。这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
从一次的考试也能够教给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养成这样的态度和习惯,真的会让他受益一辈子,这才是真正理智的幸福人生的教育。当时第二天有一个孩子又写日记给我,他说老师,这次的考试我比上一次进步了十分,我很高兴。因为他的日记,我就第二天跟孩子讲什么是进步?也想请问我们各位老师,什么是进步?进步也有两种,一种是分数上的进步,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心境有没有提升?所以当时我就问小朋友,因为跟孩子讲,要跟他讲得很具体,要不然他听不懂。我当时就问他们,比如这个同学他的分数进步了十分,但是因为这十分他骄傲了,他是进步,还是在退步?进退不在分数上,真正的进退仍然在你的心境上。但是同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他考试比上一次退步了五分,因为这五分他总结经验,提起理智的态度,他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分数在退,但他的心境却是在进。所以进退不要问老师,进退也不要去跟同学比,因为你的进退就在你自己的心境上。
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多人说传统文化是很消极的。我们就会告诉他,不是这样,传统文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的进步是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可以提升「作新民」,每天都是新的。因为他的新不在一个表面,他的新是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我的心境每天有没有提升?当我们引导孩子时时反观内心,老师就会变得愈来愈轻松。因为孩子不会做表面给老师看,我时时跟孩子讲,你们的进退你自己知道,你骗老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进退只在一念之间,不在於你的分数。这样去引导,孩子就不会去跟同学比分数,而会跟自己比。我跟他们讲,你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昨天的你,你有没有比你昨天进步?有,你就是进步的。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会不一样,那我们跟别人比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我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第一。
当时有同学,我跟他们讲到这点不太明白。我就跟他们做个比方,比如说一个闹钟,我们看到的是钟面两个指针而已,或者是三个时针、分针和秒针。这三颗指针是不是就是第一?如果没有背后一个一个的螺丝,一个一个的零件,这个三颗针它转不动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做好当下的自己,你就是第一的。不在於要争著都要去当时针,都去当时针,没有人愿意做背后的零件,这个钟就走不动。所以没有人不是第一,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第一,关键是你有没有把你当下的工作做好。你如果分配到任务是刷马桶,你可以刷马桶刷出第一。你如果任务是当领导,你可以当领导当到第一,没有区别的,因为你们的心境,你们的态度是第一的。所以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没有的,但是你的心境却有进退之间。所以我们在跟孩子引导的时候,时时让他反观自心。
当时还有个同学,我们也跟他们讲,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去判断它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是好事吗?其实跟孩子考了一百分是好事吗?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看这一百分带给孩子的,是心灵的进步,还是他心灵的退步?如果一件成功的事情,提起的是孩子总结经验,它将是下一次更成功的阶梯。但是如果一个事情做成功了,我当下傲慢、得意洋洋,这件成功的事情,已经是下一次失败的预兆。但是同样的,如果一件事情做失败了,我因此奋发向上,总结果经验,那在这次失败的过程当中,已经在奠定下一次成功的基础。所以成功和失败并不代表好事和坏事,真正的好坏,在於我们如何的去面对每次的成功,以及每次的失败,我们如何去面对。心境有提升,这就是好事;如果心境在下堕,这就是坏事。怎样才能判断心境的提升?时时观照仁爱心有没有提升?恭敬心有没有提升?羞耻心有没有提升?判断力有没有提升?那这样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考了第一名,九十六点五。她写了一篇日记,她写老师,我考了第一名,我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要什么奖励?我跟妈妈讲,我什么都不要。但是我要了妈妈一句话,她说妈妈跟我讲说,女儿,你真棒。这里面我们去体会,第一个孩子值得肯定的是,她没有要奖励,这是个进步。因为以前考试都有奖励,但是我们跟孩子讲,你考得好是应该的,因为要报父母之恩。但是这个孩子的话当中,我们也听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她说妈妈讲,女儿,你真棒。这个孩子认为我考得好是谁的功劳?她认为是谁的功劳?个人的功劳而已。所以当时我也给她写了一段话,只问她一个问题,请问你的九十六点五分的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那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去批评她,希望引起她的反思。这个孩子第二天,她写了一行字给我,她写到,老师,九十六点五分有妈妈的照顾,有老师的教导,还有同学的帮助。所以我告诉这个孩子,你的分数、你的成绩的背后,不是你一个人的,绝对不是。所以我们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没有资格。
所以我们要从小给孩子一个态度,叫「让功於众」。如果成功,我们的态度就是要让功於众,因为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每次的成功都离不开父母,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同仁,甚至离不开所有的万事万物对我们的成就。所以当时我跟这个小朋友一讲,她就觉得很惭愧,生起了羞耻之心。她自己感觉到,一开始还很想骄傲,我就问她没有老师的教导,你能考第一名吗?没有父母的养育,你都饿死了或者冻死了,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你还有机会学习吗?没有。如果没有同学的帮助,可能你也没有办法取得这样的成绩,所以这个成绩是属於我的,仅仅是一点点而已。在这些过程当中,不断的去启发、引导孩子生起一分孝心,生起孩子感恩的心,这样的成绩对他才是有意义,才是有帮助的。我们讲「学问之道无他」,所有的学问根本都在判断力,都在我们孩子有没有正确的判断力上。如果他有了正确的判断力,他就会有正确的心境生起来。所以根本都在孩子的这颗心境上面,心境的进退才是真正的进退。
在整个教学的内容,就是直指孩子的那颗心,那这是我们古人的经典告诉我们的。关於这个判断力,当时还有很多的孩子,写日记来问我问题。比如说那天就有小朋友来问我,老师,请问您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我也想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如果我们的孩子这样问我们,我们怎样回答?他问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我并没有去回答,因为我当时也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是这样,我在教学的时候遇到问题,我就拿出来全班讨论。我当时就把这个问题全班讨论,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孩子他的回答让我很震撼。那个时候我们学了三个月的《弟子规》,这是四年级的孩子,第一个孩子举手站起来,他就跟我讲,「老师,人没有聪明和笨的区别,只有用心和不用心。」第二个孩子站起来,他说「老师,我也认为没有聪明和笨的人,只有认真和不认真。」我当时一听,我真的是觉得很震撼,因为他们只有四年级,所以让我感受到学经典的孩子,他是真正的长智慧,他是智而不是知识而已。他学到的是智慧,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他能够去辨别是非,能够去判断真伪。
当时我们就跟孩子讲,人生所有的问题一本《弟子规》可以解答。当你出现问题的时候,请你用心的读《弟子规》,我们这句话是不是讲得太过?因为这真的是我的一个体会,所有孩子的问题《弟子规》可以解答。比如说聪明和笨的问题,我就跟孩子们讲,我们拿出《弟子规》来看看,有没有在当中讲到聪明的人和笨的人?没有。但是《弟子规》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告诉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圣成贤,那怎样成圣成贤?《弟子规》前面所有的部分,都是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圣贤人。从「父母呼,应勿缓」开始做,点点滴滴的做到,你就可以达到最后的结果,「圣与贤,可驯致」,并且当中还告诉我们方法。孩子为什么会觉得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他问这个问题的心境,是觉得有的同学会做事、会作题,但是有的事和题我自己不会做,所以他觉得这些会做的同学聪明,而我笨。
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这个聪明和笨只是暂时的,因为《弟子规》告诉我们,不要在结果上打转,这叫迷者畏果。一个人迷惑,很愚笨的人他考虑的角度就是结果,他在一件事情的结果上去打转,总是在一个结果上烦恼、不安、愤怒、恐惧,他都是在结果上面。但是一个觉者,觉就是我们讲觉悟的人,其实就是明白的人,做个明白人,那明白人干什么?找原因。把原因找出来,并且从原因上下手,就能够改变现在的结果。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他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好像他很能干,很会做事,是结果。我现在暂时不会做也是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只是暂时的,它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你的努力可以改。而且《弟子规》告诉了你方法,什么方法?「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到别人有好的结果,即思齐,我可以向他学习;即使现在离得很远,以渐跻,只要我肯做,我也能一步一步的像他一样。比如说他很会作题是结果,原因是什么?上课专心听讲,不懂就不耻下问,问同学、问老师,好问。
那如果他很会做事是结果,比如说他很会管理班级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他很勇於承担,勇於练习。比如说扫地,他很会扫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他扫得多,做得多,他有那颗为同学服务的心,所以他的能力是不断的在提升。而我现在是暂时落后,可能连个手绢都不会洗,也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有的女士讲除了洗脸和洗澡,我的手就没有碰过水,从来没有做过,你怎么会做?那不是你笨,关键看你有没有这颗心去学习。所以我们如果有学习的心境,每一刻都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也能达到同样的结果,所以人与人没有笨和聪明的区别,只有你用心和不用心,只有你肯做和不肯做。所以我们愈来愈体会,《弟子规》教给我们很多彻底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在每个境界当中,都能提升自己,提起自己的理智。他以后长大了,比如说到了公司,看到同事很能干,他不会羡慕,不会自卑,他也不会去嫉妒,不会去障碍别人。他只会回归到自己,我如何向他学习,这样的话,他的人生一定会愈走愈平坦。所以这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的教育。
当时还有些细微的地方,也感受到我们自己要先去学习。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孩子也写了日记,他写到今天我给妈妈把衣服洗了,洗了以后,妈妈从外面干活回来,一看衣服已经被洗了,就问我是谁洗的?他说我没有承认是我洗的,因为我想当无名英雄。大家听一听,他是不是无名英雄?第一我也肯定他,你态度也很好,帮妈妈洗衣服。但是我要更多的去关照,无名英雄是什么意义?无名英雄是心里没有想得到表扬,这样心境才叫无名英雄,而不是不讲那叫无名英雄。我当时跟他讲,你的心里想当无名英雄,已经有名了。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他的心里已经有名了,所以有名和无名不在外,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的自心。时时引导孩子反观你的内心,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真正求学问的态度,没有任何这些名利这种污染,没有这些东西,就是一颗真诚的心。我帮妈妈洗衣服那是应该的,妈妈问我,我可以讲,我讲出来但是我不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赞叹,你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而不是我故意不讲,心里还在想要跟老师说,老师可以表扬我,那已经是名利心在洗衣服,不是孝心在洗衣服。
所以这些细微的地方,我们常常都会看到,孩子会呈现出来。如果我们有这种判断力,就能够把孩子当下导正,时时去观照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只有两个方面,我们把握住这个就能够很明白,第一个就是孝心,出於仁义礼智的这种态度去做一件事情,觉得我是应该做的。除了这样的心境,就是另外一种心境,名利心、交换的心,觉得我做这件事情是有回报的,要图交换的。我们也常常感受到,我们自己做事情的动力是什么?我是以名利的交换来做一件事,还是完全无求的,完全无私的,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做一个人的本分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当我们不断的去反思的时候,孩子他们也就开始愈来愈回归到提升心境,提升真实的学问当中来。那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的去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学问。因为学问跟他的外貌无关,跟他有没有穿名牌的衣服无关,跟他有多高的学历也无关,关键在於他的那颗存心。所以我们才感受到古人教学的这种智慧,教学的内容,教的都是直指这颗心。
除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我们古代的经典也有提到,怎样来教导孩子的这些方法。昨天靳老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提到一本最早的经典叫《礼记》。那昨天靳老师提到的是《礼记.乐记》,《礼记》里面还有一篇,是专门针对教学的叫《礼记.学记》。这个「学记」里面就写得非常清楚,一个人,一个老师和一个孩子如何来教、如何来学。当时就写到有四种方法,一个是「禁於未发」,我们随时都在考试。《礼记.学记》里面讲到教学的四种方法,《礼记.学记》里面讲到「大学之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讲到四种教学的方法,第一种预防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在没有发生之前先预防。因为我们古人学习都是相通的,我们周老师昨天有讲,中医也是一样,真正医术很高的人,他在病没有发之前,病发之前就可以预防。等发出来再去救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古人教导孩子的时候非常的谨慎。
昨天周老师也有讲到胎教,从胎教开始教,这就是禁於未发。这个孩子出生以后,我有一次看到一篇记载,觉得非常的感动,为什么?因为古人处处都是教学。当时讲到一个读书人的母亲,这个读书人被诬陷,关进了监狱,他的母亲做了菜就送进去,母亲没有去。这个读书人一见到这盘菜就哭起来,他一看就说我知道这是母亲做的。别人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的母亲,从小给我做的菜,切菜,像那种一条一条的菜,每一条都切的一寸长,不会长也不会短,整整齐齐切一寸。为什么要把这个菜切到一寸长?是想教导孩子与人应对要有分寸。他说我的母亲切的肉,每一块都是切得方方正正的,没有不方的,因为母亲要教导我,做人要方方正正。我当时一听觉得很震撼,所以讲闺阃乃出圣贤之地,圣人是母亲教出来的,因为他的母亲在切菜的时候都在教。
甚至於我们看到古代的建筑,因为我从安徽有个很有名的风景区叫西递,西递都是一些古建筑。当时我们老师有的就去那边,看到这个门上面画了一把扇子,前门画了一把扇子,什么意思?扇和什么同音?和善,善良的善。它是要告诉人,推开门,出门就要行善;后门画了一片叶子,告诉落叶归根。一进门,因为很多的这种建筑都是这样,我们看到古建筑,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进一个门,它的门口有个屏风,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有屏风,什么意思?不露内秀。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内敛,不要张狂,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所以一个屏风把里面挡起来,要迂回才能看到房间的内部。那一进去,一般这种建筑一边会放个花瓶,这边会放个镜子,它告诉我们什么?保持平静。随时心地要平静,我们看到这些感受到的,就是中国老祖宗的那种教育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教育,点点滴滴都在教孩子,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三岁看八十,他一定能够扎下他人生的根基。所以这些都是在禁於未发。
在我们学校当中如何来落实预防法?如何来预防?我当时接班的时候面对孩子,因为我会想到他们上课,很多孩子会玩东西。所以禁於未发,把这些不好的东西给他去掉,所以当时我对孩子的要求桌面怎么放?我跟他们讲桌面的要求是一本书。如果我要写作业,我会告诉你再加个本子,一枝笔、一个橡皮,其他东西全部收到书包里。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现在很多,包括文具盒都是玩具,我们把不好的缘给它断掉。这个缘,我们做个比喻,因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去,缘就是阳光、空气和水份。种子遇到水份,遇到阳光它就会发芽,然后它会结成果实。如果没有遇到这些阳光,没有遇到水份,这个种子不会发芽。所以一个孩子他很好玩,他现在有这种贪玩的心,是有这个种子在这里。我们首先禁於未发,面对他现有的状况,我们可以做的是把它的缘断掉,不好的缘断掉,让不好的种子不要发出来。当时我每一节课上课,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教室,我会巡视一周。
那我们讲教学有言教、身教和境教,我首先跟孩子讲道理,讲清楚「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上课以前先做到房室要清洁干净。所以我就跟小朋友讲书本怎么放,我全部都会教,放到统一的位置,笔都放到书的旁边。其他多余的东西全部都收进书包里,包括文具盒,书包都放好课桌,抽屉里面不留任何东西,我会一个一个的检查。我第一次讲完要去落实,要不然孩子就不会再去做,所以我每次我进教室,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讲台。因为教室,不是每天我一个人在教,我走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我先擦讲台的桌面。然后把粉笔,我们的粉笔,我不知道我们这边用什么?我们是用粉笔。粉笔的每颗粉笔我都会把它放得非常整齐,不可以乱,粉笔都给它放整齐,一条一条,拿两条放外面,要用的,粉笔用个小盒子装起来。书本全部都整整齐齐的,跟桌子齐平了放。
我在整理讲台的时候,请问各位老师,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课桌。所以我发现教育真的很有意思,没有那么难,当我们去做,孩子就会做。所以我整理完,当然不是全部的孩子都会立刻去做,我接下来再巡视教室一周。我这次去巡视我就不会用嘴巴再去讲,看到孩子书歪著放,或者是没有做好的,我就会开始去帮他做,我也不会去责怪他,我会去帮他做。书歪了,我会去帮它扶正,笔没有放好,我会去帮他拿出一枝笔,帮他把文具盒收到书包里。请问大家,我在帮一个孩子做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都开始检查自己的书本有没有放整齐。然后我巡视我还做第二件事情,就是捡垃圾,教室里如果有纸屑,我就会去捡。发现也是这样,我一弯腰就会有孩子弯腰,他们就都会去捡。
后来我还代课带一年级的品德课,一个星期只有两节。我去一年级带品德课,我就做这两件事,一进教室我就收拾讲桌,然后捡垃圾。因为那是个乡村的小学,卫生习惯也不太好,小朋友那教室也很脏、很乱。后来我发现就很有意思,虽然一个星期我只有两节课,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去这个教室,走到教室门口,我发现什么?本来这些孩子在教室里乱跑,看到我来了,立刻捡垃圾。甚至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走到教室就发现有孩子,只要是我上课,他会去整理讲桌。所以就感觉到教育很有意思,我们坚持做对的事情,孩子就会跟上来,没有去责怪,这个境教也就能够一点一滴的形成。
当时我跟这些小朋友,首先教他们如何放书,书本放好以后,接著我们要开始上课,所以上课小朋友会站起来跟老师问好。我不知道我们马来西亚有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站起来怎么问好?这些孩子站端正了,就开始说老师好,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这样?那我从这问好当中,我体会到的是什么?孩子在问好的当下,他的心境是怎样的?是应付,是不恭敬的。所以我们教是教恭敬心,教恭敬心在点点滴滴都能教,当下他是应付的,我绝对不会让他延续下去。所以就从问好开始教,我就跟他们讲,因为跟小朋友讲不可以,现在虽然孩子还小,直接骂他,他也不高兴。我就跟他们举例子,我说比如说你在路上遇到你的同学,你怎么去给他问好?你会不会说圆圆,早上好。我这样一学,他们就会笑,因为这种语言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说你们跟同学讲话会不会跟他们说,可不可以借枝笔给我?他们就会笑。我说那你平时怎么说话?你一定会说可不可以借一枝笔给我?那你为什么跟老师问好,你要这样问?说明你应付,心不在焉,所以我说老师不接受这样的问好。他们就开始笑,那我说我们重来问一次,然后我请同学再来问好,他们就会改变。从问好都开始教,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老师,早上好」,我说你们真诚的问好,老师可以接受。
那当时就有家长就问了,对孩子要求是不是太严?你这样孩子每天会不会很苦?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孩子在循著规矩做事,循著正道做人的时候他非常的快乐,并且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句话,我们的目标定在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无可得」。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在高位,可能做到的都会再降一个等级。如果我们本来就定位在说,我的孩子只要他不打架、不骂人,就可以了,最后将教出一无是处的孩子,了无可得。所以一开始,我们禁於末发的预防法,告诉我们慎於开始,开始的时候要非常的谨慎,每个当下要求要严格。「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严,很多人说严了以后那孩子不是很怨吗?为什么古人的父亲严,但是孩子没有怨?所以根本还是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严格是首先是自己做到,再要求孩子严格,孩子没有怨言,孩子不会有怨言。而我们自己没有做到,又要求孩子,孩子他才会生怨。所以禁於未发是我们严格的要求孩子,前提是首先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好,这个上半节课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待会儿再和各位长辈、老师继续汇报。好,谢谢各位老师。
像刚刚马老师讲到的,昨天晚上我感受到的,是有一首歌一直在我耳边回荡,一直到今天早上,这个歌声还一直在耳边响起来,就是那首「儿行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段歌词不断的在我脑海里重现,「千里的路还一步没走,就看见眼泪在母亲的眼里」。所以就感受到移风易俗,莫善於乐,真是这样的,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些好的教育的态度,好的方式都已经呈现给我们。所以在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有教学方法。我仔细一想,发现在我们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这些都有,昨天我们有提到教育的目标(从这里看出来我平时做事太少,连一个笔盖都打不开,这也是在给我考试。)
我常常会问同学什么是考试,我想这个名词,对我们校长和老师是最熟悉不过的。我也想请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什么是考试?当时我就跟小朋友讲,在试卷上作答是一种考试,这种考试得到的是个分数。但事实上真正的考试,是在生活的每个当下,比如说刚刚这个笔打不开了,这就是给我的考试,接著这个笔又没有墨水,也是给我的考试。它在考我当这个笔打不开的时候,我会不会很慌张,会不会全身发抖,写不出来了怎么办?所以在每个当下,我们的心境就是最好的答卷。我们刚刚在讲到教育的目标,是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昨天跟各位长辈沟通,幸福到底在哪里?其实幸福只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境有没有感恩?有没有充满爱?所以在过程当中,感受到孩子不快乐原因,到底在哪里?
当时有个中学的同学学《弟子规》,他就问老师,《弟子规》到底教什么?我们老师就告诉他,《弟子规》学了以后能让你笑出来,因为你们现在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在家里不孝顺父母,每天跟父母冲突,你能笑得出来吗?在学校不恭敬老师,惹老师生气;跟同学打架,每天制造矛盾你笑得出来吗?走路跌跌撞撞,东西乱放,每天都找不到,找不到东西常常浪费自己的时间,你笑得出来吗?跟同学、跟朋友之间说话不守信用,你笑得出来吗?所以《弟子规》就是教孝的教育。因为它讲「入则孝」,告诉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在家里你如何笑得出来;「出则弟」,告诉我们在学校如何跟同学相处,教我们在学校怎样能笑得出来。接著「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全部都是教我们怎样生活,怎样过幸福的日子。所以《弟子规》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愈学愈快乐。
当然这种快乐,绝对不是把《弟子规》背下来,背下来没有办法影响到他的生活。另外我们还感受到,现在的孩子没有感恩心,当然不是全部,很多的孩子是这样。他们认为父母这样对我是应该的,所以觉得你不这样做反而不正常。当一个孩子没有感恩心,他一步一步在成长,一步一步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想著,你如何为我付出。每天没有去感受过,周围人对他的这种恩德,他每天都在索求,而有的时候求不到,他就会很苦。所以就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真要让他们幸福,一定要学会经营幸福人生的思想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三字经》上,第一句话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教育如果能够保持孩子这颗本善的心,这颗孝敬的心,孩子他的人生,真的可以愈走愈快乐。
在传统文化里面,教学的内容就是孟夫子讲的,人有四种心境,仁、义、礼、智这样的态度,仁昨天我们讲到。孟老夫子还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讲一个人的学问的高低,到底是以什么来判断?不是以一个人的学历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的学问。我们常常问小朋友一个问题,我们问他们说,大学毕业有没有学问?孩子们都会说大学毕业有学问。接著我又问他们,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但是不孝父母,他有没有学问?小朋友就愣在那里了。不孝父母没有学问,但是这个人又大学毕业,所以我们感受到的,一个人学问的高低,跟他的学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一个人的学问在他的心境,所以评价一个人的学问,看他有没有这四种心境。看一个人学问的高低,是看他的孝心是在提升,还是在下堕?看他的羞耻心有没有提升?看他的恭敬心有没有时时在提升?还要看他的是非判断力有没有在提升?
昨天我们讲仁爱的心,是从孝心引发出来,所以我们到了学校都跟孩子讲孝。我想昨天各位老师听了这堂音乐课,也非常的感动,我们自己都如此的感动,不要说我们的孩子。曾经有个导演到庐江去采访,他就问我,「肖老师,你教的孩子都是小学生,能把他们教好;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年了,已经二十多岁了,还可以教得好吗?」请问各位老师,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年了,二十、三十,甚至四、五十岁了,还能教得好吗?我当时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一定可以教得好。他说你为什么这样肯定?我就跟他讲,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我二十七岁才接触到圣贤的文化。在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前,自己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接受所有的这些西方的思想,我也接受这些很奇怪的、很怪异的,一些前卫的东西,我都能接受。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才知道原来是以前不懂,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来走上弘扬传统文化,这样的道路。
因为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像老师以前讲到的那样一个人,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以前我就是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六十分就可以了,所以在我整个读书的过程得过一张奖状,是个长跑运动的一张奖状。大家看我像不像个运动员?我的体育是最差的,当时我的同学说,女子一千五百米跑步没有人报名,你去报!你报了只要你跑完了就得奖,因为没有人报名。所以我想我就去报,结果我去报,一报我的同学一看,说这个人体育这么差都敢报名,我们也要报,结果一下子就有很多人报名。当时记得我在跑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操场是两百米的,一圈一圈跑得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到最后我看到所有的同学都在冲刺,我一看最后一圈了,所以我也又吸了一口气使劲往前跑。跑到要到终点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讲,说你还有一圈。最后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的又跑了一圈,得了一张奖状叫「精神文明运动员」。这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得到的一张奖状,其他的从来没有在学习上得过什么奖励。
以前看到古文就觉得很头疼,觉得这个背起来多难,一看到「子曰」,就把眉头皱到一起。但是现在为什么还有勇气来学习传统文化?因为我发现原来传统文化离我并不遥远,它并不是像我以前以为的那样,置之高阁,遥不可攀,不是那样。反而是每句都可以做到,每句都可以落实,并且哪怕是一句你落实了,当下就会快乐。所以那天有一个同学写一篇日记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圣贤人讲,一个心法就是反求诸己,我也给小朋友交流这样的心境。那一天班上有个孩子就写这样一篇日记,他说今天我走到路上,一不小心就被天上小鸟掉下来一块屎,掉到我的脸上,我非常的生气。我冲回家,一路走,一路就在生这个小鸟的气,到了家里把脸洗干净。我突然想到反求诸己,於是我想小鸟为什么会把屎拉到我的脸上,没有拉到别人的脸上?因为我们告诉孩子人生没有偶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所以这个小朋友一想,他本来生气,他就笑起来,因为他想到一定是我以前拿弹弓打过鸟。我打人家,人家现在只是拉了一泡屎在我的脸上,已经对我非常的宽容。所以他这样一想起来,这个气一下子就没有了,反而觉得还很快乐,觉得自己以后不可以再欺负小鸟。
所以我们感受到哪怕是一句教导,我们当下去做,当下就可以幸福。所以在我们给孩子教孝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的是孩子在行孝的过程非常的快乐。比如说那一次我们讲,好吃的东西你会给谁?我们问小朋友当你拿到,因为我们教孩子写毛笔字,写书法课,书法课就设有奖项,比如说净手奖,就是整个书法课完成以后,墨水没有弄到自己的手上,那自己的手干干净净,就叫净手奖。净手奖我们就给孩子奖励,发花生给他,把花生发给他,第二天我们就会问,问孩子花生都给谁了?谁吃了?小朋友也都很诚实,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马上就把它吃了,有的孩子就说我拿回家给妹妹吃了,也有同学讲我给了爸爸妈妈吃。有的时候我们还会奖励一些糖果,当时有个孩子他就把糖果拿到以后,就吃掉了。那有个小朋友他就写了一篇日记,他说我拿到糖果的时候很想吃,但是我一想到糖果要「长者先,幼者后」,要给妈妈吃。所以我拿回家,我拿给我的爸爸吃,爸爸说不吃,我又拿给妈妈,妈妈也说不吃,你吃就好了。我就跟妈妈讲,你想成全我当一个孝子,就请你把它吃掉。妈妈也很有智慧,就把这个糖吃了。
所以第二天我们就在全班,问同学一个问题,我们当时就说,请问各位小朋友,糖果自己吃了能甜多久?如果把糖果给妈妈吃能甜多久?糖果自己吃了,只是舌头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而已,甜过舌头以后就不会再甜了。但是如果给妈妈吃,这个甜是发自内心的甜,那会甜一辈子。所以当时我跟小朋友讲,你们要有明智的抉择,一颗糖可以甜一阵子,也可以让你甜一辈子,你自己选择,你想要它甜多久。所以后来我们的小朋友拿到好吃的,都拿回家给妈妈吃,给奶奶吃。他们写回来的日记都这样讲,我真的感受到原来孝顺父母很快乐,原来忍住自己的欲望,把糖果给妈妈吃,我心里很甜。所以我们在把孝心启发孩子的时候,孩子真正能感受到,人生的这种快乐和喜悦。而这种喜悦将伴随孩子他这一辈子,这种是真正能够利益到孩子一生的教育。
另外这个义,义是在孟夫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就是要让孩子有羞耻之心。当时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他就也是写日记,就写到今天我的爸爸出差回来,我冲过去就接过了爸爸手中的糖果,然后回到沙发上,我就吃起来。但是我突然看见我的姊姊,接过的是爸爸的皮箱,我很惭愧。我当时看到这篇日记,我觉得这个孩子,他已经在提升他的道德学问,因为他的羞耻心生起来。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这个动作,这个孩子已经做了很久,每次爸爸回家,他都是去接过糖果,然后吃起来,没有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因为我们有教孩子怎样孝顺父母,所以他开始反省自己,看到姊姊接过皮箱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的糖果,而没有看到爸爸的辛劳,而姊姊却是看到父亲在外奔波的辛劳。他有学习他就会有反省,会去反思,所以生起了这颗羞耻的心,他说我很惭愧。
当时我们在跟很多家长沟通,家长就很著急,他说那我出差回家难道不能给孩子带糖果吗?其实不在於带不带糖果,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心境的引导。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跟孩子讲,你看爸爸出差在外每天如此辛劳,但是他仍然不忘记你这个女儿,爸爸在外面给你买礼物回来。你接过的不是爸爸的礼物,接过的是爸爸的那分爱子之心。所以我们感受到一个孩子,他如果从小没有教他,他每次见到父亲,可能就开始想,你今天又带什么东西给我,如果不满意,他还很生气。那天我听到蔡老师讲,说在我们小时候有一个玩具,我们都会很珍惜。为什么?因为看到玩具,我们看到的不是玩具有多少价格,而是看到它的价值,它的背后是父母对我们的那分关爱。所以当时我们还跟家长沟通到,一个孩子要有羞耻心,一定要首先有是非的判断力,他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要让孩子有判断力,首先我们自己要有这种谨慎的判断力,昨天周老师也跟各位老师有讲到。
当时我在一个学校的门口,看到一个两岁的孩子,昨天是不是有讲到?这个孩子在学校门口耍赖、打滚,不愿意跟妈妈回家。但是母亲掏出了一颗糖,这个孩子立刻就跟妈妈回家了。他妈妈问他说你想不想吃糖?想吃糖就跟我回家,孩子很听话。那我每次讲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家长都面带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一定很多的家长这样的在做。但是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去体会一下孩子听话了,他听的是谁的话?听妈妈的话,还是听糖的话?曾经有个母亲也是跟我们讲,我的女儿很懒惰,我后来就学了一本书籍非常的有效,这个书上告诉我,给所有的家务活标价,她说我的女儿立刻变得很勤快。比如说洗一件衣服两块钱,擦一双皮鞋给一块钱,我的女儿这个一下子就变得勤劳起来。但是勤劳了一星期,有天我回家很累了,我在沙发上躺著,就叫女儿说,女儿,帮妈妈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一下,妈妈给你两块钱,这个女儿连走都没有走出房间的门,就在里面回了一句话,跟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也很累,这两块钱我不赚了。」
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教育,要静下心来去思考,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的动力到底来自於哪里?是「父母呼,应勿缓」,还是糖糖呼应勿缓?是父母呼应勿缓,还是两块钱呼应勿缓?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做了,但是我们的教育这个孩子的心境,到底往哪个方向在走?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当时我这样一讲,很多家长他也非常的谨慎。曾经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写了一篇日记,他写到今天我的同桌找我借橡皮,我立刻就借给了他。这个同学做得好不好?一个人做的事情好,还是不好,最根本的不是看他外在的动作,更要看他当下的心境。他接下来就写,因为我想到下一次我找他借,他也会借给我。这个同学借橡皮给他的同桌,是出於怎样的心境?我一看就觉得很有意思,我就问他一句话,请问你的同桌不借给你,你还会借给他吗?所以从这个方向我们去体会,人与人的交往,绝对不是利益的交换。在这样一个细微的地方,我们也能去引导孩子,把他已经走偏的人生道路,重新给他拉到正道上来。因为借东西不在表面的一个动作而已,同样是借,但是如果我是出於我的本分,我是同学应该关爱我的同桌,是出於这样的心境借给同学。还是想到我借了,下次你会来还给我,这样利害心的人生和道义心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当时我跟小朋友讲,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一般有四种,一种是「以利相交,利尽则交疏;以势相交,势倾则交绝;以色相交,华落而爱渝;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以利相交,如果是以利害关系相交往的朋友,朋友以利而来也将以利而去。这个道理我想不用讲,非常的简单,人与人不管怎么的关系都是一样。比如说我们讲君臣关系,就是领导和员工,如果是以利相交,那这个员工因为我们的工资开得很高而来,他可以因为更高的工资就走了。如果是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互相有利的关系上,那「利尽则交疏」,这个利益一旦没有了,交往也会疏远。
「以势相交,势倾则交绝」,如果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权势很高,地位很高,很多人就可能巴结。巴结来的这些人,「势倾则交绝」,一旦这个地位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这些人也都不见了,因为这种交往,并不是建立在正道的道路上面。「以色相交,华落而爱渝」,如果我们一个女子长得花容月貌很美,如果这样的男士是冲著色,冲著外貌而来的,那「花落而爱渝」,一旦脸色多了几根皱纹了,或者岁月不留情,容貌不像以前那么美了,那这个男士也将变心。因为当时他就是冲著年轻貌美来的,当他看到更年轻貌美的,他可能心也就跑到另外的地方去。所以唯有「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道义相交的朋友,那是愈久关系愈好,愈久觉得这种浓浓的情义,在心里一想起来都会很温暖。所以我们从小如果教给孩子,这样正确的判断力,让孩子去明辨,我与人的交往到底是怎样,我如何能够交到道义的朋友?
当时我们跟小朋友讲,如何能够交到道义的朋友?经典里面有句话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想要交到有道义的朋友,首先你问一问你自己,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以怎样的心境在交朋友?你都以利害关系去交往,那你交来的朋友一定也是跟你一样,也是以利害关系来的。要让孩子从小有道义这样的态度,在家里就要教他,因为道德的根本还是孝道,还是这颗孝心。所以我们在跟家长交流,就会跟家长提到,家里就是教孝道最好的地方,就是教孩子判断力最好的地方。如果我们家里都在谈利,都在谈利害,都是在谈你做了一个工作给你多少钱,我们在教孩子什么?我们在教孩子跟母亲,你都是用利益相交。所以现在为什么很多的孩子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六亲不认。都是我们自己,从小有没有把正确的态度告诉给孩子?这个判断力非常的重要,它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力,我们的孩子他才会真正生起,我们刚刚讲的羞耻之心。因为他要明白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那他做不对的事情,他才会觉得不好意思。
当时有个家长就说,那这些很细微的地方,我怎么能够感受,我怎么会知道?我们就跟这个家长讲,正确的判断力到底来自於哪里?一个孩子从小他生出来,他就在看、就在听,判断力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教给他了。比如说一个小还抱在妈妈怀里,不小心打了妈妈一下,我们这个时候,母亲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仍然一笑,笑著对宝宝说,「宝宝,你手的力气原来这么大。」那这么一笑我们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会觉得原来打妈妈,妈妈会笑,这个判断力就教给他了。很多家长跟我说,我的儿子他很小他懂什么?但是我们去体会古人讲的一句话,「三岁看八十」,一个孩子正确的判断力,在他三岁以前可以全部都教给他,他都在看,都在学习。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小心打了我们一下,我们哪怕是拉著他的小手,严肃的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在他的小手上打他两下,以示警告。这个时候孩子就知道,原来打妈妈是不对的,他下次不会再这样做。这些细微的判断力随时随地都在教。
那当时有个父亲跟我们的老师讲,你不知道我的儿子可聪明了,为什么?有一天我的儿子找我要两块钱。因为人民币面值有一种就是一张两块的,也有一块的面值一张。当时他说我就给了他一张两块的钱,我的儿子就说爸爸,我要的是两张一块的。这个爸爸觉得很奇怪,一张两块和两张一块不是一样的吗?他的儿子说不是这样的,爸爸,我们学校有个奖项可以给班级加分,叫拾金不昧奖。捡到钱的去交功,就会给班上加分,你给我一张两块的,我只能交一次加一分;但是你给我两张一块的,我可以去交两次,给我们班加两分。他的爸爸觉得我的儿子很聪明。请问各位老师他到底聪不聪明?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孩子很热爱集体。所以我们要去从一个孩子行为的背后,更关注的是他的这颗心。
所以学问之道没有其他的,首先要看他的心,请问大家为什么孩子想去给班上加分?因为加了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他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名,他要的是自私自利的名,要的是老师的表扬,所以他这颗心已经走偏了。但是他的父亲,不但没看到孩子的心境,有没有在人生的正道上,反而还去赞叹儿子的言行。所以这个孩子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他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的心思都会去动哪方面的脑筋?为了名、为了利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可以用欺骗,他已经不诚实了。所以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境,我们的教育就感受到,孩子都开始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做个表面给老师看。所以每次我在引导小朋友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讲,你不用骗老师,没有任何的意义,你摸著自己的良心,问你自己的良心就好。因为一个人真实的学问,不是用表面做出来的,就在这颗心而已。我们常常也会去思考,一个孩子考试,刚刚我们讲什么是考试?考试的高分背后,他的心境到底是进,还是在退?他的孝心在提升,还是在下降?他的仁爱心有没有在考试的背后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教育的关键。不在於表面的分数,而更在於分数背后他的那颗心境。
当时我在带班的时候,有一次发考卷,发现全班的同学非常的紧张,我当时就把这卷子放下。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心境,已经全部都在往后退,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考试的结果。所以我把卷子没有发下去之前,我就跟小朋友讲什么是考试?考试有两种,一种是在试卷上作答,这是一种考试。还有一种考试,就是我们面对每个结果,我们当下的心境是什么?这是真实的你人生的答卷,这个答卷真的将影响你一辈子。怎么讲?比如说我们拿到一个试卷,这个分数比我预计的要高,我当下是什么心境?我有骄傲吗?有得意吗?侥幸吗?当我拿到这个分数比我预计的要低,我又是什么心境?我会难过吗?沮丧吗?甚至一蹶不振吗?甚至难以接受,觉得人生已经走到了绝路上。我看到现在很多的孩子,因为没有正确的面对每个结果,他甚至可以走向把自己的生命结束,都有可能。我不知道我们马来西亚有没有这样的孩子?
因为我在大陆这边,祖国大陆看到这样的报导,一个孩子因为分数没有考好,他可以从楼上跳下来,结束他宝贵年轻的生命,他可以不顾父母,不顾所有亲人对他的养育,可以跳下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教育的目标,定格在一张试卷上面,而没有定格在孩子的心境上面。他在考试的一次一次的过程当中,他的心境是一降再降,每次都是对他沉重的打击,并没有磨炼他真正的意志,没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所以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如果考得不好,你会沮丧难过吗?另外面对同桌的分数,你又是怎样的心境?见到同桌比我好,你会嫉妒吗?你会心里想著:等著瞧,下次我一定超过你吗?面对我的同桌比我的分数低,我又是怎样的心境?我会不会瞧不起他?甚至拿著卷子到同学面前抖两下,「你看,我都没复习,我就能考这样。」那面对班上第一名的同学,你又是怎样的心境?你会把他当作一个目标,使劲超过他吗?面对班上成绩最不好的同学,你又是怎样的心境?你会不会瞧不起他?
所以我会跟孩子讲,正确的心境是什么?当我考得好的时候,我是怎样的态度,我考得很好,我只有一个态度仍然是仁爱之心。这个仁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我们会立刻去感受到,还有些同学没有考好,我现在考得好,我的心境就是总结经验,我总结经验的目的为了帮助同学。这个心境跟做事情是一样的,我成功的时候,我的心境也是这样。我可不可以总结经验,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获得成功,那我们这一次的成功有价值。当我在考试当中失败的时候,我正确的心境应该是怎样?从结果找原因。如果我成功了,我的态度,就是总结经验帮助别人;如果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或者这件事情我做失败了,我当下我只有一个态度,从结果找原因。考得不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在结果上烦恼忧虑,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如果我把原因找出来,帮助自己也可以同时帮助别人,助己又可以助人。所以考得不好也没有关系。
那我们面对同学的分数,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同学比我们好,我们只有个态度,就是「见人善,即思齐」;「人所能,勿轻訾」。《弟子规》上讲「人所能,勿轻訾」,别人有能力别人好,第一个态度不嫉妒,不是去嫉妒别人。第二个态度「见人善,即思齐」,见到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就去学习。所以看到别人考得好,我们要善於学,从哪里学?当时我就跟同学讲到,他考得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当时给他们做了个比喻,比如说一个同学他考试很成功,就像他得到了一个大西瓜。我也想得大西瓜我怎么办?你看别人种瓜得瓜,那你要去播种,你要播种同样的种子,你也能有同样的收成。你现在在种豆,你要想得到西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让小朋友去观察,同学是怎样学习的,你去看一看。别人考得好的,平时的作业他是怎么做的?他对老师是怎样的态度?对学习、对父母又是怎样的态度?往往我们看到很多孩子,考得成绩好的,人缘也很好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在家里孝顺父母,很多都是这样。所以你要从孝顺父母开始,启发你的孝心,孝心是永恒的动力。孝心是一个孩子做任何事情永恒的动力,一个孩子如果有孝心,他可以发觉他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见到别人考得好,不嫉妒;见到别人考得不好,我们也生起这颗仁爱的心。见到别人不好,我们就想我如何去帮助他,「己有能,勿自私」,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把我的能力告诉给我的同学,让大家都共同进步。
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孩子,我当时把试卷在发下去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那种状态就完全不一样。我让孩子没有直接的改错题,而是让他们写出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怎么写?三点,第一个我错的题,我让孩子写出错题是什么,把它写出来。第二点找原因,题目写错了原因在哪里?你的原因要找出来,并且原因要找到你的态度上,错题是个结果,第二找原因,把原因找出来。第三找方法,我要怎样改进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个原因一定要找到根本,根本其实都在态度上。一个孩子学得不好,我们仔细去看一看,现在没有哪个孩子他的脑子不灵活,都很灵活。为什么学不好?都是没有正确的学习的态度。所以原因找到自己的态度上,方法也从自己的态度上下手去改。那比如说很多孩子就找出原因,他说我是粗心大意,怎样能够改进自己粗心的态度?不是在写作业,一个孩子粗心,绝对不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才粗心,而是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他都会粗心,所以要改也是要改到点点滴滴的地方。
比如说写作业的时候认真,做每件事情也都认真,那你的粗心才能改过来。「置冠服,有定位」开始,从你穿衣服开始,从梳头发开始。所以我们就教孩子如何洗脸、如何刷牙、如何梳头、如何洗手,这些我们都教。那在教的时候孩子都学得很快乐,因为他们发现原来梳头、洗脸、穿衣服,都有学问,都可以调自己的一颗心。因为学问之道就在这颗心上,梳头也能看出你的一颗心,你的心有没有恭敬,恭敬你自己的形相,也是恭敬别人。那你穿鞋有没有把鞋带系得很好,有没有把你的鞋子擦得很干净,也是在培养你的恭敬心,你细致的态度都是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所以让孩子把这个方法找出来,我们有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一次考试,同样孩子如果学会了这样的态度,他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每件事。比如说他以后到了一个公司,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很好,他会去总结经验争取下次做到更好。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他也不会去懊恼,他会去找原因,并且找方法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古人做事情的一个态度。
我当时听到一件事情,中国有一套书非常的好,叫《五种遗规》。《五种仪规》是由清代的叫陈弘谋先生,一个大儒他编写的,他收集编撰的。那当时陈弘谋先生非常的有德行,他到很多地方做官,曾经有一次他就被派到一个地方去上任。上任的时候就发现,前任的官员留了一千多桩余案没有审理,就给他留下来。这个时候,他第一个态度就是解决问题,并没有抱怨,没有说你看你这个当官的怎么当的,居然有一千多桩案子没审,他没有这样去抱怨过。反而立刻著手就开始调查研究,并且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以后,他就开始找原因。他想到原因是什么?因为当地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常常有诉讼的案件,邻里之间经常打架,经常吵架。他想如何来改进?他就找方法,因为他发现根本原因,在於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就写了后面有一本书,叫《训俗遗规》,他就把那本书写好了以后,广泛的去发给乡亲,后来这个地区被治理得非常的好。这是一种做事情的态度。
从一次的考试也能够教给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养成这样的态度和习惯,真的会让他受益一辈子,这才是真正理智的幸福人生的教育。当时第二天有一个孩子又写日记给我,他说老师,这次的考试我比上一次进步了十分,我很高兴。因为他的日记,我就第二天跟孩子讲什么是进步?也想请问我们各位老师,什么是进步?进步也有两种,一种是分数上的进步,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心境有没有提升?所以当时我就问小朋友,因为跟孩子讲,要跟他讲得很具体,要不然他听不懂。我当时就问他们,比如这个同学他的分数进步了十分,但是因为这十分他骄傲了,他是进步,还是在退步?进退不在分数上,真正的进退仍然在你的心境上。但是同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他考试比上一次退步了五分,因为这五分他总结经验,提起理智的态度,他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分数在退,但他的心境却是在进。所以进退不要问老师,进退也不要去跟同学比,因为你的进退就在你自己的心境上。
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多人说传统文化是很消极的。我们就会告诉他,不是这样,传统文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的进步是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可以提升「作新民」,每天都是新的。因为他的新不在一个表面,他的新是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我的心境每天有没有提升?当我们引导孩子时时反观内心,老师就会变得愈来愈轻松。因为孩子不会做表面给老师看,我时时跟孩子讲,你们的进退你自己知道,你骗老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进退只在一念之间,不在於你的分数。这样去引导,孩子就不会去跟同学比分数,而会跟自己比。我跟他们讲,你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昨天的你,你有没有比你昨天进步?有,你就是进步的。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会不一样,那我们跟别人比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我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第一。
当时有同学,我跟他们讲到这点不太明白。我就跟他们做个比方,比如说一个闹钟,我们看到的是钟面两个指针而已,或者是三个时针、分针和秒针。这三颗指针是不是就是第一?如果没有背后一个一个的螺丝,一个一个的零件,这个三颗针它转不动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做好当下的自己,你就是第一的。不在於要争著都要去当时针,都去当时针,没有人愿意做背后的零件,这个钟就走不动。所以没有人不是第一,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第一,关键是你有没有把你当下的工作做好。你如果分配到任务是刷马桶,你可以刷马桶刷出第一。你如果任务是当领导,你可以当领导当到第一,没有区别的,因为你们的心境,你们的态度是第一的。所以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没有的,但是你的心境却有进退之间。所以我们在跟孩子引导的时候,时时让他反观自心。
当时还有个同学,我们也跟他们讲,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去判断它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是好事吗?其实跟孩子考了一百分是好事吗?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看这一百分带给孩子的,是心灵的进步,还是他心灵的退步?如果一件成功的事情,提起的是孩子总结经验,它将是下一次更成功的阶梯。但是如果一个事情做成功了,我当下傲慢、得意洋洋,这件成功的事情,已经是下一次失败的预兆。但是同样的,如果一件事情做失败了,我因此奋发向上,总结果经验,那在这次失败的过程当中,已经在奠定下一次成功的基础。所以成功和失败并不代表好事和坏事,真正的好坏,在於我们如何的去面对每次的成功,以及每次的失败,我们如何去面对。心境有提升,这就是好事;如果心境在下堕,这就是坏事。怎样才能判断心境的提升?时时观照仁爱心有没有提升?恭敬心有没有提升?羞耻心有没有提升?判断力有没有提升?那这样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考了第一名,九十六点五。她写了一篇日记,她写老师,我考了第一名,我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要什么奖励?我跟妈妈讲,我什么都不要。但是我要了妈妈一句话,她说妈妈跟我讲说,女儿,你真棒。这里面我们去体会,第一个孩子值得肯定的是,她没有要奖励,这是个进步。因为以前考试都有奖励,但是我们跟孩子讲,你考得好是应该的,因为要报父母之恩。但是这个孩子的话当中,我们也听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她说妈妈讲,女儿,你真棒。这个孩子认为我考得好是谁的功劳?她认为是谁的功劳?个人的功劳而已。所以当时我也给她写了一段话,只问她一个问题,请问你的九十六点五分的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那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去批评她,希望引起她的反思。这个孩子第二天,她写了一行字给我,她写到,老师,九十六点五分有妈妈的照顾,有老师的教导,还有同学的帮助。所以我告诉这个孩子,你的分数、你的成绩的背后,不是你一个人的,绝对不是。所以我们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没有资格。
所以我们要从小给孩子一个态度,叫「让功於众」。如果成功,我们的态度就是要让功於众,因为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每次的成功都离不开父母,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同仁,甚至离不开所有的万事万物对我们的成就。所以当时我跟这个小朋友一讲,她就觉得很惭愧,生起了羞耻之心。她自己感觉到,一开始还很想骄傲,我就问她没有老师的教导,你能考第一名吗?没有父母的养育,你都饿死了或者冻死了,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你还有机会学习吗?没有。如果没有同学的帮助,可能你也没有办法取得这样的成绩,所以这个成绩是属於我的,仅仅是一点点而已。在这些过程当中,不断的去启发、引导孩子生起一分孝心,生起孩子感恩的心,这样的成绩对他才是有意义,才是有帮助的。我们讲「学问之道无他」,所有的学问根本都在判断力,都在我们孩子有没有正确的判断力上。如果他有了正确的判断力,他就会有正确的心境生起来。所以根本都在孩子的这颗心境上面,心境的进退才是真正的进退。
在整个教学的内容,就是直指孩子的那颗心,那这是我们古人的经典告诉我们的。关於这个判断力,当时还有很多的孩子,写日记来问我问题。比如说那天就有小朋友来问我,老师,请问您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我也想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如果我们的孩子这样问我们,我们怎样回答?他问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我并没有去回答,因为我当时也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是这样,我在教学的时候遇到问题,我就拿出来全班讨论。我当时就把这个问题全班讨论,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孩子他的回答让我很震撼。那个时候我们学了三个月的《弟子规》,这是四年级的孩子,第一个孩子举手站起来,他就跟我讲,「老师,人没有聪明和笨的区别,只有用心和不用心。」第二个孩子站起来,他说「老师,我也认为没有聪明和笨的人,只有认真和不认真。」我当时一听,我真的是觉得很震撼,因为他们只有四年级,所以让我感受到学经典的孩子,他是真正的长智慧,他是智而不是知识而已。他学到的是智慧,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他能够去辨别是非,能够去判断真伪。
当时我们就跟孩子讲,人生所有的问题一本《弟子规》可以解答。当你出现问题的时候,请你用心的读《弟子规》,我们这句话是不是讲得太过?因为这真的是我的一个体会,所有孩子的问题《弟子规》可以解答。比如说聪明和笨的问题,我就跟孩子们讲,我们拿出《弟子规》来看看,有没有在当中讲到聪明的人和笨的人?没有。但是《弟子规》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告诉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圣成贤,那怎样成圣成贤?《弟子规》前面所有的部分,都是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圣贤人。从「父母呼,应勿缓」开始做,点点滴滴的做到,你就可以达到最后的结果,「圣与贤,可驯致」,并且当中还告诉我们方法。孩子为什么会觉得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他问这个问题的心境,是觉得有的同学会做事、会作题,但是有的事和题我自己不会做,所以他觉得这些会做的同学聪明,而我笨。
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这个聪明和笨只是暂时的,因为《弟子规》告诉我们,不要在结果上打转,这叫迷者畏果。一个人迷惑,很愚笨的人他考虑的角度就是结果,他在一件事情的结果上去打转,总是在一个结果上烦恼、不安、愤怒、恐惧,他都是在结果上面。但是一个觉者,觉就是我们讲觉悟的人,其实就是明白的人,做个明白人,那明白人干什么?找原因。把原因找出来,并且从原因上下手,就能够改变现在的结果。当时我就跟这些小朋友讲,他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好像他很能干,很会做事,是结果。我现在暂时不会做也是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只是暂时的,它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你的努力可以改。而且《弟子规》告诉了你方法,什么方法?「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到别人有好的结果,即思齐,我可以向他学习;即使现在离得很远,以渐跻,只要我肯做,我也能一步一步的像他一样。比如说他很会作题是结果,原因是什么?上课专心听讲,不懂就不耻下问,问同学、问老师,好问。
那如果他很会做事是结果,比如说他很会管理班级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他很勇於承担,勇於练习。比如说扫地,他很会扫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他扫得多,做得多,他有那颗为同学服务的心,所以他的能力是不断的在提升。而我现在是暂时落后,可能连个手绢都不会洗,也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有的女士讲除了洗脸和洗澡,我的手就没有碰过水,从来没有做过,你怎么会做?那不是你笨,关键看你有没有这颗心去学习。所以我们如果有学习的心境,每一刻都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也能达到同样的结果,所以人与人没有笨和聪明的区别,只有你用心和不用心,只有你肯做和不肯做。所以我们愈来愈体会,《弟子规》教给我们很多彻底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在每个境界当中,都能提升自己,提起自己的理智。他以后长大了,比如说到了公司,看到同事很能干,他不会羡慕,不会自卑,他也不会去嫉妒,不会去障碍别人。他只会回归到自己,我如何向他学习,这样的话,他的人生一定会愈走愈平坦。所以这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的教育。
当时还有些细微的地方,也感受到我们自己要先去学习。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孩子也写了日记,他写到今天我给妈妈把衣服洗了,洗了以后,妈妈从外面干活回来,一看衣服已经被洗了,就问我是谁洗的?他说我没有承认是我洗的,因为我想当无名英雄。大家听一听,他是不是无名英雄?第一我也肯定他,你态度也很好,帮妈妈洗衣服。但是我要更多的去关照,无名英雄是什么意义?无名英雄是心里没有想得到表扬,这样心境才叫无名英雄,而不是不讲那叫无名英雄。我当时跟他讲,你的心里想当无名英雄,已经有名了。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他的心里已经有名了,所以有名和无名不在外,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的自心。时时引导孩子反观你的内心,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真正求学问的态度,没有任何这些名利这种污染,没有这些东西,就是一颗真诚的心。我帮妈妈洗衣服那是应该的,妈妈问我,我可以讲,我讲出来但是我不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赞叹,你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而不是我故意不讲,心里还在想要跟老师说,老师可以表扬我,那已经是名利心在洗衣服,不是孝心在洗衣服。
所以这些细微的地方,我们常常都会看到,孩子会呈现出来。如果我们有这种判断力,就能够把孩子当下导正,时时去观照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只有两个方面,我们把握住这个就能够很明白,第一个就是孝心,出於仁义礼智的这种态度去做一件事情,觉得我是应该做的。除了这样的心境,就是另外一种心境,名利心、交换的心,觉得我做这件事情是有回报的,要图交换的。我们也常常感受到,我们自己做事情的动力是什么?我是以名利的交换来做一件事,还是完全无求的,完全无私的,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做一个人的本分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当我们不断的去反思的时候,孩子他们也就开始愈来愈回归到提升心境,提升真实的学问当中来。那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的去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学问。因为学问跟他的外貌无关,跟他有没有穿名牌的衣服无关,跟他有多高的学历也无关,关键在於他的那颗存心。所以我们才感受到古人教学的这种智慧,教学的内容,教的都是直指这颗心。
除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我们古代的经典也有提到,怎样来教导孩子的这些方法。昨天靳老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提到一本最早的经典叫《礼记》。那昨天靳老师提到的是《礼记.乐记》,《礼记》里面还有一篇,是专门针对教学的叫《礼记.学记》。这个「学记」里面就写得非常清楚,一个人,一个老师和一个孩子如何来教、如何来学。当时就写到有四种方法,一个是「禁於未发」,我们随时都在考试。《礼记.学记》里面讲到教学的四种方法,《礼记.学记》里面讲到「大学之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讲到四种教学的方法,第一种预防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在没有发生之前先预防。因为我们古人学习都是相通的,我们周老师昨天有讲,中医也是一样,真正医术很高的人,他在病没有发之前,病发之前就可以预防。等发出来再去救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古人教导孩子的时候非常的谨慎。
昨天周老师也有讲到胎教,从胎教开始教,这就是禁於未发。这个孩子出生以后,我有一次看到一篇记载,觉得非常的感动,为什么?因为古人处处都是教学。当时讲到一个读书人的母亲,这个读书人被诬陷,关进了监狱,他的母亲做了菜就送进去,母亲没有去。这个读书人一见到这盘菜就哭起来,他一看就说我知道这是母亲做的。别人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的母亲,从小给我做的菜,切菜,像那种一条一条的菜,每一条都切的一寸长,不会长也不会短,整整齐齐切一寸。为什么要把这个菜切到一寸长?是想教导孩子与人应对要有分寸。他说我的母亲切的肉,每一块都是切得方方正正的,没有不方的,因为母亲要教导我,做人要方方正正。我当时一听觉得很震撼,所以讲闺阃乃出圣贤之地,圣人是母亲教出来的,因为他的母亲在切菜的时候都在教。
甚至於我们看到古代的建筑,因为我从安徽有个很有名的风景区叫西递,西递都是一些古建筑。当时我们老师有的就去那边,看到这个门上面画了一把扇子,前门画了一把扇子,什么意思?扇和什么同音?和善,善良的善。它是要告诉人,推开门,出门就要行善;后门画了一片叶子,告诉落叶归根。一进门,因为很多的这种建筑都是这样,我们看到古建筑,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进一个门,它的门口有个屏风,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有屏风,什么意思?不露内秀。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内敛,不要张狂,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所以一个屏风把里面挡起来,要迂回才能看到房间的内部。那一进去,一般这种建筑一边会放个花瓶,这边会放个镜子,它告诉我们什么?保持平静。随时心地要平静,我们看到这些感受到的,就是中国老祖宗的那种教育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教育,点点滴滴都在教孩子,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三岁看八十,他一定能够扎下他人生的根基。所以这些都是在禁於未发。
在我们学校当中如何来落实预防法?如何来预防?我当时接班的时候面对孩子,因为我会想到他们上课,很多孩子会玩东西。所以禁於未发,把这些不好的东西给他去掉,所以当时我对孩子的要求桌面怎么放?我跟他们讲桌面的要求是一本书。如果我要写作业,我会告诉你再加个本子,一枝笔、一个橡皮,其他东西全部收到书包里。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现在很多,包括文具盒都是玩具,我们把不好的缘给它断掉。这个缘,我们做个比喻,因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去,缘就是阳光、空气和水份。种子遇到水份,遇到阳光它就会发芽,然后它会结成果实。如果没有遇到这些阳光,没有遇到水份,这个种子不会发芽。所以一个孩子他很好玩,他现在有这种贪玩的心,是有这个种子在这里。我们首先禁於未发,面对他现有的状况,我们可以做的是把它的缘断掉,不好的缘断掉,让不好的种子不要发出来。当时我每一节课上课,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教室,我会巡视一周。
那我们讲教学有言教、身教和境教,我首先跟孩子讲道理,讲清楚「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上课以前先做到房室要清洁干净。所以我就跟小朋友讲书本怎么放,我全部都会教,放到统一的位置,笔都放到书的旁边。其他多余的东西全部都收进书包里,包括文具盒,书包都放好课桌,抽屉里面不留任何东西,我会一个一个的检查。我第一次讲完要去落实,要不然孩子就不会再去做,所以我每次我进教室,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讲台。因为教室,不是每天我一个人在教,我走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我先擦讲台的桌面。然后把粉笔,我们的粉笔,我不知道我们这边用什么?我们是用粉笔。粉笔的每颗粉笔我都会把它放得非常整齐,不可以乱,粉笔都给它放整齐,一条一条,拿两条放外面,要用的,粉笔用个小盒子装起来。书本全部都整整齐齐的,跟桌子齐平了放。
我在整理讲台的时候,请问各位老师,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课桌。所以我发现教育真的很有意思,没有那么难,当我们去做,孩子就会做。所以我整理完,当然不是全部的孩子都会立刻去做,我接下来再巡视教室一周。我这次去巡视我就不会用嘴巴再去讲,看到孩子书歪著放,或者是没有做好的,我就会开始去帮他做,我也不会去责怪他,我会去帮他做。书歪了,我会去帮它扶正,笔没有放好,我会去帮他拿出一枝笔,帮他把文具盒收到书包里。请问大家,我在帮一个孩子做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都开始检查自己的书本有没有放整齐。然后我巡视我还做第二件事情,就是捡垃圾,教室里如果有纸屑,我就会去捡。发现也是这样,我一弯腰就会有孩子弯腰,他们就都会去捡。
后来我还代课带一年级的品德课,一个星期只有两节。我去一年级带品德课,我就做这两件事,一进教室我就收拾讲桌,然后捡垃圾。因为那是个乡村的小学,卫生习惯也不太好,小朋友那教室也很脏、很乱。后来我发现就很有意思,虽然一个星期我只有两节课,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去这个教室,走到教室门口,我发现什么?本来这些孩子在教室里乱跑,看到我来了,立刻捡垃圾。甚至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走到教室就发现有孩子,只要是我上课,他会去整理讲桌。所以就感觉到教育很有意思,我们坚持做对的事情,孩子就会跟上来,没有去责怪,这个境教也就能够一点一滴的形成。
当时我跟这些小朋友,首先教他们如何放书,书本放好以后,接著我们要开始上课,所以上课小朋友会站起来跟老师问好。我不知道我们马来西亚有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站起来怎么问好?这些孩子站端正了,就开始说老师好,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这样?那我从这问好当中,我体会到的是什么?孩子在问好的当下,他的心境是怎样的?是应付,是不恭敬的。所以我们教是教恭敬心,教恭敬心在点点滴滴都能教,当下他是应付的,我绝对不会让他延续下去。所以就从问好开始教,我就跟他们讲,因为跟小朋友讲不可以,现在虽然孩子还小,直接骂他,他也不高兴。我就跟他们举例子,我说比如说你在路上遇到你的同学,你怎么去给他问好?你会不会说圆圆,早上好。我这样一学,他们就会笑,因为这种语言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说你们跟同学讲话会不会跟他们说,可不可以借枝笔给我?他们就会笑。我说那你平时怎么说话?你一定会说可不可以借一枝笔给我?那你为什么跟老师问好,你要这样问?说明你应付,心不在焉,所以我说老师不接受这样的问好。他们就开始笑,那我说我们重来问一次,然后我请同学再来问好,他们就会改变。从问好都开始教,回归到真实的自己,「老师,早上好」,我说你们真诚的问好,老师可以接受。
那当时就有家长就问了,对孩子要求是不是太严?你这样孩子每天会不会很苦?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孩子在循著规矩做事,循著正道做人的时候他非常的快乐,并且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句话,我们的目标定在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无可得」。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在高位,可能做到的都会再降一个等级。如果我们本来就定位在说,我的孩子只要他不打架、不骂人,就可以了,最后将教出一无是处的孩子,了无可得。所以一开始,我们禁於末发的预防法,告诉我们慎於开始,开始的时候要非常的谨慎,每个当下要求要严格。「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严,很多人说严了以后那孩子不是很怨吗?为什么古人的父亲严,但是孩子没有怨?所以根本还是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严格是首先是自己做到,再要求孩子严格,孩子没有怨言,孩子不会有怨言。而我们自己没有做到,又要求孩子,孩子他才会生怨。所以禁於未发是我们严格的要求孩子,前提是首先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好,这个上半节课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待会儿再和各位长辈、老师继续汇报。好,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