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 钟茂森博士主讲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一集)  2008/3/19  华严讲堂  档名:52-255-0011

  尊敬的各位菩萨,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我们昨天学习到《阿弥陀经》六方佛赞,我们看到西方世界的恒沙诸佛,我们先把这一段经文念一遍: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我们昨天讲到『大明佛』,今天开始从『宝相佛』说起。「宝相佛」名号表法的意思是表尊胜,相好尊胜,这是福报。在经里面我们看到佛说的,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一位都是无量的相好。经上说,他们这些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金刚那罗延身,就是金刚力士的身,这个身体健康,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这是尊胜。不仅是身体的相好,你的光明、你的智慧、你的福报、你的寿命,都与阿弥陀佛相等,差不多是相等了,在其他世界你找不到这么样的殊胜。这是什么原因?是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所以你是在享阿弥陀佛的福,这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六道的众生都是希求福报。度众生,特别是度六道的众生,这就需要有福报,大家才能够尊敬你,所以无福就不能够度众生。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修成佛果了,还需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福报,修福报也就是修相好,有这样好的形相才能够摄受众生。佛在经里面,一般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这些相好是怎么样来的?相由心生。所以要有好相首先要存好心,就是修纯净纯善的心,有了纯净纯善的心自然就有纯净纯善的行为,心行都纯净纯善就自然感应有相好、光明、福报,众生看到你这样圆满的相好,他就喜欢,他就敬爱,他就能够对你有信心,你说的法他不会怀疑,他能够信受奉行。所以修相好这是摄受众生用的。

  我们修行看看功夫得不得力,从哪里看?就从我们的相貌就能看得出来,这个瞒不了人,我们的修行功夫全都在我们的外表,有智慧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我们到底修行的境界在哪里,相由心生,有这样的心,必然有这样的相。中国谚语里也说,一个人,如果是四十岁之前,他的寿命是有他先天的因素,也就是过去生中的业报,可是四十岁以后这个相貌,就不是由他前生业报来决定,主要是他这一生中四十年所造作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来决定。所以人如果到晚年还能够长得相貌端严,这个人一定是个好人,所以他有这样的福报,这个福报是他这一生修的。身体是随著我们的人心在转,不仅是身体随著人心转,真的一切境界都随著我们人心转,这就是经上所说的依报随著正报转。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他就用水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现人的意念对於水结晶的结构会有影响,你善心善念对水的,这个水的结晶就美丽,如果是恶心恶念去对它,它的结构就很难看。这证明什么?宇宙是活的,它是随著人心在变动的。《楞严经》里有一句话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就是讲心现识变的道理。心的作用就是能见、能闻、能觉、能知,见闻觉知这是心的本能,这个心是真心,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里面讲的,叫「灵知心」,人人本有的。所以水它也能看、能听、能觉、能知,你给它贴上好的这些字样或者是图案,它就现出美好的结构,这是它能够随著心变动。水如是,一切物质皆如是。所以有福的人,我们说这个人心好,他的境界、他所生长的环境一定也好,我们一般说风水好。风水是怎么来的?由心来的,风水不是一成不变的,风水也是随著心转。所以风水家也讲「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所以关键在於我们自己修福,有了福,你到哪里,那个风水会自自然然的改变。这就是江本胜博士水结晶实验所证明。确实,水能改变,万物统统都能够改变。这证明了佛经里所说的道理,境由心造,我们深信不疑。

  所以学佛它的好处就在於转境界。首先要转的境界是我们这个身体,这是第一步,原来身体不健康的,或者是短命的,现在转成健康长寿。所以学佛的人心地清净,他的身体器官我们说老化得很缓慢。所以是八十岁的人,你看上去也就是五、六十。你看我们的师父上人,今年八十二高龄,可是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楚敏捷,智慧很高,我们年轻人有时候都比不上他的反应速度,而且他的体力也好,每天你看讲经两个小时,中间都不用喝一口水。这是为我们做示现,证明人学佛真的可以不老,身体转了。所以学佛头一个要转的就是我们的身体、面相,然后渐渐的我们的生活境界就会愈来愈好,这都是依报随著正报转。这里是宝相佛表法的含义。

  我们继续来看西方世界的第七尊佛,第七尊佛叫『净光佛』,他表修福法本。前面的南方世界表修慧,西方世界是表修福。要修福要抓住根本,根本是什么?必须要三业清净光明。「净光」是对我们身口意三业,能够清净光明,就能够成就圆满的大福报。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给我们说明,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把一切诸恶道苦都断绝了,这就成就大福报。那么这个法是什么法,这么殊胜?佛告诉我们,「何等为一。谓於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所以是昼夜都常念善法,常念是我们的心善,思惟善法是我们的思想善,观察善法是我们的行为善,不容得毫分的不善夹杂在我们的心行当中,这身口意能够清净。所以修行重要的就是从这《十善业道》下手,把自己的不善转变成善法,心里头、念里头丝毫的不善都要把它剔除干净,这样子业障就除掉了,就得清净光明了。心地清净善良,行为也清净善良,那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就会随之现前。这是净光佛所代表的含义。

  西方世界的七尊佛,我们就把他们的表法含义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面我们来看下面一段,北方世界的,先把经文念一下: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里北方世界举出五尊佛名,表的意思是化他,教化众生。前面东、南、西方是表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福德,有了智慧、有了福德之后,就能够教化众生。有了这样的一种智慧、福德,是必须要出来教化众生,效法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他们游化,他们所做的工作只有一桩事情,那就是教化众生。所以佛法是师道,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决定是以老师的身分来出现的。在每一个行业里面他们都做师做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像《观世音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所以佛菩萨住世,所现的身分不同,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都能够示现,都为众生做好榜样。

  这里北方的五尊佛,第一尊佛是『焰肩佛』,我们看他表法的含义。「肩」就是肩膀,「焰」是火焰,火焰是代表智慧。我们两个肩膀,这个智慧就代表权实二智。前面的大焰肩佛,我们有看到有相同的表法含义。这里特别说是在福慧具足之后,就以权实二智荷担如来家业,利益众生。如来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成了佛以后,这是他本分的行业,就是他的家业。他的家业是什么?就是教化众生。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示现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这里说到要肩负起如来的家业,就是弘法利生的使命,这个工作要如何去落实?下面四尊佛他们表法的义趣就给我们说明了。所以第二尊佛是『最胜音佛』,这里就为我们显出教化众生要以音声做佛事,要特别演说此经,劝导众生念佛,念佛才是最胜音,这是纯粹从净宗法门上面来说的。如果是广义的来说,教化众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音声做佛事。所以经上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讲经说法他一听能够听明白,眼睛未必能够看得这么明白,耳朵他能听得明白。所以耳根在六根中是最利的,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世间示现成佛以后就讲经说法,这就是教学,办班教学,每天跟大家上课,一天都没有停顿下来,教化众生,破迷开悟。所以佛说法的音声是清净音,这里讲的胜音,胜音就是劝人断恶修善,可以让人免堕三途。「最胜音」呢?不仅是免堕三途,还要提升,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让人能够超越六道轮回,甚至超越十法界。

  所以在佛法里面,有小乘法、有大乘法、有一乘法,小乘跟大乘比起来,大乘叫最胜音,大乘跟一乘法比起来,一乘法是最胜音。净宗就是一乘法,劝人快速的成佛,因为念佛往生净土就一生不退成佛,而且是至简易、至直捷的方法,这是无比殊胜的最胜音,所以诸佛都演说此经,这部《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通的,是一部经,跟《华严经》它也是通的。所以古德有说,《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只是有详略的不同,在义理上是完全相通的。所以劝人念佛,演说往生净土的经典,这就是最胜音,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家业。

  我们继续看下面一尊佛,『难沮佛』。这一尊佛名表示的是弘扬正法,护持正法,勇猛精进,不畏魔外一切障难。「难沮」这个沮就是破坏,难沮就是很难破坏。这是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如何才能够做到不被破坏?首先我们要明了,弘法、护法是一体的,他们的功德是相等的,没有高下的,大家只是有分工不同,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使命都是为了弘法利生。甚至说护法的功德比弘法的功德还要大,因为弘法的人才很难得,可是更难得的是护法,如果没有强力的智慧的护法,弘法的人即使是他再好,讲经说法再好,没有人来护持他,他也没有机会去弘扬。所以弘法的人就像学校里的教员,这是上课的老师,他们需要得到学校的校长、领导来护持,否则这个教员再好,他再有学问、再有德行,有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他没有一个学校给他去施展,没有人去用他,他就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个学校的校长、领导就是护法,一个道场就是一个学校,这里的住持、老和尚、当家、执事这些行政人员,他们都是护法。护持一个讲经说法的人,一切都照顾得很周到,不要我们操一点心,这是我们感恩戴德,让我们能够安心的深入经藏,其他的一切杂事,都由常住、都由护法人他们来分担,所以我们能够专心的去备课,去讲经。所以护法的功德确实比弘法的要大。弘护要密切的配合,这样子佛法才能够得以兴盛,才能够发扬光大。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以老师的身分讲经说法,他在世的时候就是把护法的工作委托给国王、大臣、这些大富长者他们去做,跟随释迦牟尼佛的这些弟子们,出家人,都是专门做弘法的事业,这些护法的居士、大德他们来建道场,他们来礼请法师讲经说法。所以护法他要有慧眼才行,他知道谁是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所以他请的人,护法的他要负责任。弘法的人要完全听命於护法,因为如果我们讲得好,那护法他乐意留你在这个道场来弘法,如果你讲得不好,他可能就不护持你。如果是护法他没有智慧,不懂得道理,看到弘法的人还嫉妒,不高兴。怎么不高兴?觉得你讲经说法讲得好了,信徒都跟著你走了,都崇拜你,都不来跟我,生了这些人我的分别,生了这些嫉妒障碍,那么确实这就很难了。所以护法的人他要有德行,要正直,要具备慧眼,他清楚自己的角色。护持佛法的人不一定要上台讲经,就像一个大学的校长,他不一定去班上上课,谁来上课?教师、教授他们去上课,成就的这些学生们,功德属於谁的?属於校长的,因为老师是校长聘请来的,聘请的权力是在校长,所以教学有了成果、有了建树,这个功劳是在於校长。

  我们现在处於末法时代,护法的工作尤其艰巨,那真的是菩萨的事业,他护持一个弘法的人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弘法的人、讲经的法师也不是圣人,他是凡夫,所以必定是有过失,而且这个过失如果被外面人看到,可能被人攻击,被人批评指责,甚至是造谣生事,这个时候护法的人如果没有智慧、没有定力,这就很容易退心,听信了外面的闲言闲语,对於弘法的人会产生误会。这种事情确实古今都很多,所以这是一桩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师父上人是独具慧眼,现在他是弘护都扛在一身,既弘法他也护法,护持年轻的法师,让他们能够在这样很好的修学环境里面安心办道,去练习讲经,而且用高科技,通过摄影棚,把讲经这些录影、录像,传播到全世界。这个确实是当代,就是现代的时代里面一个很好的弘法方式,成本少,也不需要很大的场所,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摄影棚,有一部摄影机,有这些设备,可以把讲经的录像传播到网路上,让有缘的众生他就听到了,他不需要来道场,弘法的人心也清净,减少了很多很多的外缘。所以我们对师父的这种栽培,真的是无限的感恩。感恩最关键的就是依教奉行,认真的扎好德行的根,深入经藏,每天忏悔,每天改过。师父今天讲《华严经》里面也说到,在这里修学,我们的目标,要三年要做到君子,七年做到贤人,九年要做到圣人,这是师父对我们的期望。所以难沮佛代表的是弘护正法要勇猛精进,不畏惧一切魔外的障难,这是真实的报恩。

  下面第四尊佛里面说到『日生佛』,日是太阳,表智慧,「日生佛」这里的意思是表教学相长,自他慧日丽天,正法久住,福利人天,教和学互相促进。我们师父培养弘法人才这个方法也是沿用他老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代代相传下来的。用什么方式?用复小座,复讲这种方法,把老师讲过的经我们重新复讲一遍,不准添加自己的意思。每天都讲,这是教学,我们要去教,要上台,要讲课,必须要备课,备课就是最好的学习。因为每天要讲两个小时,备课我们现在讲至少要八到十个小时,一天的工作是很紧张,紧张不打妄想。所以这是修学进步很快速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像我们这种所谓知识分子,烦恼习气很重,妄想很多的,放不下的。怎么呢?就用研教、备课来提升。所以教学相长,自利利他,使正法久住,福利人天。我们希望佛法能够久住世间,能够有承传的人,真正对於众生这是有大福报、大利益。

  北方世界的末后一尊佛是『网明佛』,这里是表度生宏愿方法,以无量法门救度众生。弘护正法首先要有宏愿,要有广大的心量,我们说要立大志,众生无边誓愿度,有这样的抱负,佛法才能够兴。所以「网明佛」这里就是表示教学的道场弘法的人才很多,所教授的科目也很多,所以佛教道场就像大学一样,有很多不同的科系,不同的专业,每一位教授他所教的,就教他这一门,他是有他的专长,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在这一门上是专家,那么弘法的人多,每人都有他的专长,这就形成了很多的法门。所以这里讲的,以无量法门救度众生,不是指每个人都学无量法门,不是,是每个人有他的专攻,每个人专攻一门。用的时间多长?至少要十年,十年专在一门上,这样子他就能通,一门通就门门都通。所以他不需要学得太多太杂,专在一门上。这样的人很多,自然就有很多的法门,可以教化不同根基的众生,这是网明佛所代表的。

  我们继续看下面一段,下方世界,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里下方世界列举出六尊佛的佛名。前面东西南北方他们的佛名的数目列举出来的你看有不同,有七尊的、有五尊的,这里是列六尊。这些数目字都不是偶然的,不是随意举的,它都有它表法的意思。这个六的数目它表什么?就表大乘佛法六波罗蜜。所以下方世界这些诸佛佛名是表教化大行,普度众生。这里说的是佛陀的教育大行於世间,能够帮助一切众生都破迷开悟,求生净土,这才能普度众生。北方世界是表化他,这是教化众生开始,这里是教化大行,他的这个教育事业扩大了,能够把众生教化的事业做得很大、很圆满。这是我们说像师父上人那样,讲经说法有五十年了,这是智慧开,他自己有定力、有智慧、有经验,所以这弘法利生的事业就做得很大,全世界铺开了,这是教化大行。

  这里第一尊佛的德号是『狮子佛』,「狮子」是比喻,比喻佛说法犹如狮子吼。这里也表法王子代佛弘法,如佛无二。这里法王子这是菩萨,菩萨不是初学了,也就是他是一位很成熟的弘法法师,在佛法里面我们称他为上座。上座的法师他教化众生也有三十年的历史,才能够称为上座。三十年天天都讲,所以他有这样子的成就。就像一个大学里面,我们说资深的教授,这个教授他能够教三十年,不能说每天教,至少一个礼拜也要教上一、两次,每次有个三个小时。像我们昆士兰大学,过去我们的教学任务,每个礼拜要两次课,六个小时。释迦牟尼佛他讲经讲学哪止一个礼拜六小时,他是天天都讲,四十九年不中断,所以他成就这么伟大。我们的师父上人他教化众生五十年了,所以法缘殊胜,真叫狮子吼,狮子吼是代表代佛说法,他所讲的如佛无二,跟佛讲的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讲经教学能讲上三十年,天天都讲,这样我们的德行、智慧、学问、经验、教化众生的技巧都成熟了,这个时候讲经不会讲错,甚至熟能生巧,深说浅说,长说短说,就能够契理契机,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那真的是代佛说法。这是我们一生所担负的事业、使命。

  下面看『名闻佛』,这个名号的意思是普闻於十方,表为天人眼目,如观音、普贤、佛门祖师。天人是代表六道里面的三善道,三善道他们有慧眼,能够辨别是非、好恶、邪正。世出世法里面,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殊胜。所以在辨别法门殊胜,我们就会选择念佛法门,无与伦比的殊胜,能让你这一生往生净土,圆成佛道,所以你怎么还会选其他法门?这些有慧眼的人,他是什么人?这里讲的,如观音、普贤、佛门祖师。观世音菩萨,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普贤菩萨是华藏世界的上首菩萨,还有佛门里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都是发愿求生净土。这是显出净土的殊胜,他们这些人能够荷担,所以这是「名闻佛」在这里表达的意思。

  下面第三位佛是『名光佛』,这是表大智随演,法音远闻,能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佛的德号里面,你看名闻佛和名光佛都有个「名」字,这里面有密意,这个密意就是教我们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就决定往生。所以这个「名光佛」的光代表的是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够恒顺众生,随机施教,随顺著众生的根性,随顺他们的爱好、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他们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他们看,然后跟他们说。所以佛法里的教学是一个活活泼泼的教学,能随著众生的根性的变化来教导。一个众生的根性会在变化的,譬如说一个儿童,他的年龄不断的增长,他随著成长,智慧也在成长,经验也在成长,那么老师教导他们就会要随著他们的年龄、智慧、经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古时候教学教材确实是固定的,譬如说四书五经,小孩子六、七岁开始念,一直念到七老八十,念到胡须都白了,还是念四书五经,教材没有改变。可是教学的方法和对教材的内容的解释、体会、运用,确实随著他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所以人年纪愈大体会得愈深。佛的经典也是这样子,初学佛的时候我们读经可能体会就很浅,一直我们不断的修学,如果到了一百岁还读这部经,体会就不一样。就好像《阿弥陀经》,就这么简单的一部经典,过去刚初学佛的时候念它,跟现在念它,真的就完全不一样。所以体会是随著年龄增长、智慧增长而不断增长的。所以教学要懂得随机演说,都是为了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这个名光佛他也有法音远闻的含义。法音远闻确实在过去我们不容易体会,到现在高科技发达了,我们能体会得比较容易。现在用摄影的设备,通过摄影棚摄制,通过网路、卫星向全世界播放。所以在全世界,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有电脑,能够上网,就能够接收到,这是法音远闻,这是说通过电磁的讯号来传播。实在讲,法音远闻它本来就如是,这是自性本来的作用,我们是迷了自性,所以这些自性的德能作用不能够现前。我们的音声、我们的意念能够在刹那之间传遍虚空法界,所以一切的诸佛菩萨都能够感应。为什么?因为佛菩萨的心性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性也是遍虚空法界,在心性上佛与众生是无二无别的,而且是自他一体,自他不二。这整个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这见闻觉知的性能是遍虚空法界。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见闻觉知遥远的地方的事情?这是我们自己有障碍,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这个能力障碍住。这个能力虽然被障碍了,但是它没有丧失,只是现在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能够现前。所以这个能力,你说恢复这个能力都不太恰当,因为它原来就没有失去,何以说恢复?实际上就是没有现前而已,我们没有感受到它的作用而已。所以法音远闻,能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真实的。只要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就能够感受得到,我们就能明了。

  我们来看下一尊佛『达摩佛』,「达摩」是梵语,翻译成中国意思是法,所以达摩佛表法的意思就是大法师承自佛。这个大法到底是什么法?就是我们这部经里介绍的念佛法门。这一个大法深广无尽,没有一个法门能够跟它相比的。这个法门是从哪里学的?我们学习一个法门必定有老师,老师是哪一位?是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是直接师承於释迦牟尼佛。虽然我们讲法的传承是由一代一代祖师传下来的,虽然这个法门是祖师传给我们,可是我们读这部经,这部经是如来亲口所说,我们因为有祖师大德的介绍,所以现在展开经卷读这部经,就能直接得到佛的承传。所以每一位修净土的人都是直接承传,师承自佛,我们每个人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嫡传弟子。所以你看看,修学这个法门的,是诸佛赞叹,一切菩萨、护法善神都拥护。

  我们来看第五尊佛『法幢佛』,这个名号是表为众生作择法眼,建法幢,立宗旨,大行教化,福度众生。这个幢就像旗帜一类的,这在佛门道场里面会常见到,它的形状是个圆形的,有点像风筒的那种形状。古代的寺庙里面,凡是要讲经说法,就会把这个幢高挂起来,通知周边的大众可以来听讲。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上课老师是在道场里面要通知学生,但是绝不会出去外面拉信徒,绝不会出去外面去教你。古人讲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这是中国人的师道,对老师非常的重视、非常尊重,所以只有说来求学,没有说去某个地方去教你,或者说去招生,这些都没有的。招生那是有点自高自大,老师他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他谦虚,不敢说招生,最多是我把这个幢挂起来,通知一下你,你有缘看到了你就来,你来不来完全是自己的意愿,绝对没有强迫或者是故意的招徕。这是法幢,古代用来通知人听经的一种通讯工具。现在我们的时代已进入高科技的时代,讲经的这些讯息,可以通过网路、通过像广告之类的来告知社会大众。就像我们每天在这里开讲,在网路上出一条广告,某一个时间我们在播放什么经典,喜欢来听的他就来听,到了那个时间他可以打开电视或者是电脑来听讲,这一类的通讯工具就是现在的法幢。

  讲经教学就是为众生作择法眼。佛法里面法门很多,经典浩如烟海,我在这么多经典面前学哪一部?这么多法门面前我们选择哪一门?这就需要老师去指点,老师是过来人,他有修行、有经验,所以他帮助大家选择法门,提供大家修学的一个参考,这叫择法眼。建法幢,立宗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立道场,这建法幢。道场都有它修学的目标、规矩,这是立宗旨。现代的道场,我们师父上人常常提倡,要依印光大师的教诲,他老人家教给我们,道场不要超过二十个人,小道场。这样子大家住在一起生活容易维持,自己照顾自己。大家在一起,清苦一点,不必出去化缘,真正有人供养,我们生活简单,心安定。清苦的生活能够激发道心,生活太享受了,对世间这些五欲六尘就会发生执著、发生贪爱,这会障碍我们求生净土的愿心。大行教化,这是讲这样的道场希望每一个地方都有,大家都遵照这样的修学规矩,听老师的教学,这样子,人数每个道场不用很多,但是道场的数目很多,这就大行教化,这样才是福度众生。

  下面第六尊佛是『持法佛』,他表自他依教修行实证,佛法始终重实践故,这是持法的含义,持就是保持,就是受持,受持什么?如来的教诲。对於如来教诲永远的保持,依教奉行,这叫做持法。我们所说的就是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样子,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自己真正依教奉行,做到了,你才能够为人演说;如果自己做不到,希望别人去做,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劝人先要劝自己,自己真正力行佛陀的教诲,修行有了实证,有了真实的体会,那么你不论在思想、见解、言行上,对於佛的教诲都没有犹豫,没有怀疑,这样子你才能够真正劝人相信。所以佛法的修学始终注重实践,佛法是重实质不重形式。自己要真修,不能够搞些形式上、表面上的功夫,那种不能够利益社会,不能够利益众生,所以一定要真修真干。真修真干就是依教奉行,怎么依教奉行?就是看破放下,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顺如来教诲,把如来教诲完全落实到自己的生活,这叫真修。所以起一个念头都要想到,我这个念头能不能够为众生做个好榜样?能不能够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能够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是善念,如果不能的话,要立即放下,这个念头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损人利己的,就不能让这个念头起来,不能去造这个罪业。这是从根本上修,起心动念是根本。这样子受持佛法,持法佛代表的意思。下方佛六尊佛名我们介绍到这里,这是表示大行教化,我们要了解的这些原理原则。

  请看下面一大段,是上方佛。我们单把佛名念一念就好了,为了节省时间。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就念到这里。上方世界列举了十尊佛的德号,这个十的数字也是有表法的。这个十是代表圆满,《华严经》就是用十来表圆满的。西方世界七尊佛,也是代表圆满,这里是用十。它表什么意思?觉行圆满,一生成佛。什么法门能够帮助我们一生成佛?就是这个念佛法门,所以这十尊佛的佛号是代表圆满的佛法。这一段经文里头有很深的意思,我们佛门里面称叫密意,这个密不是秘密,是深密,是很深的意思。我们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真的等同於《华严》。

  我们来看第一尊佛,『梵音佛』,这个「梵」是清净的意思,「音」是音声,就是说法。诸佛如来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教化众生,都是以音声做佛事,也就是他讲经教学。讲经说法的音声就是清净的音声,就是梵音。什么地方我们能看到是清净的音声?这是他这个说法帮助我们舍四相、四见,说法清净,无有染著。《金刚经》里面讲破四相、破四见,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见就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破四相和四见层次有不同,下手处就是破四相。破四相一般我们说从哪里下手?先从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从这里下手,这是破我相的实际方法。这得天天干,年复一年的干,如果能干上十年,我们的说法才能够清净,为什么?因为无我了。如果还有我相,四相具足,这个心不清净,说法怎么能够清净?所以师父上人常常教导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为自己想,为自己是增长我执,加重我相、我见,是要为一切众生想,念念都是舍己为人,没有一丝毫的染著。

  我们来看第二尊佛『宿王佛』,这是表大乘菩萨道法,无上道之径路也。这个宿,我们说星宿,星宿中的王,就是星星里头最大的,这是表大乘菩萨道。大乘它比小乘殊胜,小乘它能够帮助我们出三界,可是大乘超过小乘,它属於径路,就是帮助你成佛超过小乘,它是径路。小乘它是迂回,它是等於拐弯了,兜了远路,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大乘能帮助我们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这是比较而言,大乘跟小乘来比,大乘殊胜。刚才讲的,破四相、破四见,小乘初果须陀洹就破四相,也就是他不著相,无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通俗的讲,他无我,无私了。这样的人叫入圣流,他是圣人,不是凡夫,凡夫有我,起心动念都没有忘掉我,还是有自私自利,小乘初果的圣人我已经忘掉了。所以凡和圣差别就在於这里,看看这个我相还有没有。所以小乘圣人跟凡夫比起来,小乘就是殊胜,六道的凡夫他没有破四相,所以他不清净,他有染著。大乘跟小乘比起来,大乘就比小乘更清净。这是讲的「宿王佛」,是代表的大乘,这是径路。

  可是有比它更捷径的,那就是下面的一尊佛讲的,『香上佛』。这是代表什么?代表禅宗,禅宗《六祖坛经》里面「传香忏悔」这一品说的五分法身香,香上代表。五分法身香是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五分法身香。这是属於径中径,「香上佛」是代表禅宗,这在大乘里面这是捷径,禅宗是径路,径路里面的径路。我们选择法门当然希望选择径路,小乘比六道的善法要殊胜,大乘又比小乘殊胜,这里的禅宗在大乘里面又是最殊胜的,但是还有比它更殊胜的、更捷径的。

  下面第四尊佛代表的,『香光佛』,「香光佛」代表什么?代表净宗法门,念佛求生净土。为什么叫香光佛?这个香光的意思是什么样的?这是出自於《楞严经》,「香光庄严」。所以我们看到香光两个字就知道这就是代表净土宗。净土宗是径中径又径,它比禅宗又更加的捷径,是最直捷、最稳当、最容易、最简单,而成就又无比殊胜的法门,这是香光佛代表的。所以禅宗修学很不容易,要成就难,但是净宗的修学成就容易,真的是古德讲的「万修万人去」。这里是为我们介绍了佛法里头选择法门比较。

  下面从第五尊佛,我们来看『大焰肩佛』。焰肩佛前面我们看到,这里又有一个「大焰肩佛」,他的意思表什么?最上法,用最上法来教人,教导人一生成佛。所以既然我们已经比较出来了,净宗法门是径中径又径,是最捷径的法门,那我们就要用这个法门来帮助别人,不可以吝法,要把最上法介绍给他,介绍给大众,让他们一生当中圆满佛果。这是大焰肩佛的表法意思。

  下面看第六尊佛『杂色宝华严身佛』,这个佛名就是代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经题如果从梵文直译过来,叫做《大方广佛陀杂华庄严经》,这直译的,中国人喜欢简单,把这个佛陀的陀字省掉了,杂华的这个杂字省掉了,庄严的庄字省掉了,就简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你看看,这里说的「杂色宝华严身佛」就是代表《华严经》。这尊佛的佛号代表一生圆满,唯《华严》详之,《华严》讲得最详细,尤其是证实念佛法门为究竟指归,表这个意思。我们学《华严》,学到最后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是为我们做示现,把《华严经》里的理论演出来给我们看。善财童子他是一生圆成佛果,他不是第二生,他一生成就了。那我们看他何以能够这样成就?这是我们师父上人过去讲《华严经》,这个问题他把它搞清楚了,他原来在悟,善财童子他参学,那他自己本人是修什么法门呢?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善财童子在他的老师文殊菩萨会下明心见性,得到根本智了,然后他出去参学,参学是为了成就后得智,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他五十三参,你看他第一参参访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是教他念佛法门,教他般舟三昧,这是第一位善知识,先入为主,到了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讲得就更明确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我们从这里看到就很明了,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修的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他的老师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念佛求生净土,五十三参自始至终,开始的老师,吉祥云比丘,教他念佛,最后的一位老师,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自始至终都是教他念佛求生净土。所以这是《华严经》的究竟指归,这是杂色宝华严身佛代表的意思。

  第七尊佛是『娑罗树王佛』,这里是表圆证究竟坚固,为大法王密净不二。「娑罗树王」是代表密宗,密法里头称究竟坚固,所以他代表的是圆满的证得究竟坚固的密法,这是大法王,这里显示的是密净不二。中国大乘佛法自古分为八个宗派,小乘有两个宗派,总共合起来有十大宗派。这十大宗派如果把它总结一下,不外乎觉、正、净三门,有的法门是走觉门,像禅宗,讲究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觉,教下的它是走正知正见入门,净土宗和密宗它是从净门入的,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但是净土宗跟密宗虽然同是修清净心,但是它们的修法不一样,净土宗是远离染污,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密宗它的境界就比净土宗殊胜,它是不离开染污,在染而不染,这是在染污当中修清净心,这个成就要高,不容易。密净是不二的,因为什么?同是修清净心。所以得到了清净心,那么你就觉正净统统都得到了,不二。

  我们再看下面三尊佛,这是最后三尊,下面这三尊佛他也是表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前面我们看到东方世界,一开头你看东方世界就讲到「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这是代表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到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个『宝华德佛』代表圆满的报身,这是代表圆满的智慧身,自性般若智慧现前。『见一切义佛』是表千百亿化身,无量的世界里面的众生,只要有感,佛就有应,而且是立刻应,这是这尊佛表法的意思。『如须弥山佛』,这又是用须弥,他是表清净法身。所以这个三身这里再次的出现,实际上法、报、化三身,三而一,一而三。而从东方世界一开始就说到这法、报、化三身,这是开始的时候,到最后上方世界,总结了,又谈到法、报、化三身,彻始彻终。表明我们学佛追求的目标彻始彻终都是圆证三身,圆满的证得这一体三身。佛智慧是究竟圆满的,他的教学方法高明到极处,这里是讲到善巧方便,用这些名号来做教学。所以你看六方的佛他们的佛名表法的含义,就把佛法里面的这些教学的内容表达出来了。我们在这里再温习一下,看看东方世界你看是表什么?修学的根本,佛教学一开始把修学根本教给你,然后南方是表修慧,西方是表修福,北方是福慧有了基础,要开始教化众生了,教学相长,帮助自己提升,这是我们要想提升境界,必定要用教学的方法,教学又是修慧又是修福,所以叫福慧双修,成佛叫二足尊,是福慧都圆满,这是北方是开始,然后到下方,下方代表大乘六波罗蜜,告诉你修学究竟圆满,大行教化,这个上方,最后表示你能够圆成无上的佛果,特别是修学念佛法门,帮助我们一生圆成佛道。这是六方佛名表法的这些含义,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

  下面我们看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我们先念一念。「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於缘。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我们先读到这里,这里的意思很深,特别是我们要发心弘法、护法的人,不能够不懂得这些道理,如果这个道理不明白,难免会退心。这里讲佛度生,佛度化众生,度就是教化,生受化,众生接受佛的教化。这个教化它是有服务的意思,不一定在讲台上才叫教化,在任何时候为一切众生服务都叫度众生。所以佛菩萨服务众生是无条件的,舍己为人,大慈大悲,这个叫大菩提心。如果有机会能够为众生服务,就必定挺身而出,直下承当,这是大菩提心,可以舍己为人。如果不肯舍己为人的人,他始终不能够成就。如果说我现在念佛求生净土,等我到了极乐世界之后,我学成了再回来帮助众生。有这种想法,对不对?要看他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他有能力,能够帮助众生的,而他不肯去帮助,用这句话来推脱责任,那你说他能去吗?极乐世界他去不了,因为他大菩提心没有发。怎么样才说到极乐世界学成以后再回来帮助众生?那是我们看到众生苦,我确实想要帮助他们,但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没有这个缘,所以我现在只好到极乐世界先学本事,将来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缘,才来帮助众生。如果现在有能力,有这个缘分,而不肯去做,不肯去服务众生,这是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违背。所以有一分的能力要帮助众生一分,有两分帮两分,这样功德才是圆满的。

  所以这里讲的,生受化,你帮助他,教化他,众生得到了,转化了。这个化不仅是接受教诲而已,而且他是接受教诲以后他产生变化了,教学有了成绩了。这个化是什么?转化,第一步是转恶为善,第二步转迷为悟,第三步转凡成圣,这真转了,教学有效果了。这一段我们意思还没有讲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先学习到这里。末学习讲,如果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菩萨、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