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 钟茂森博士主讲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集)  2008/3/9  华严讲堂  档名:52-255-0006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我们继续看《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上一次向大家介绍了极乐世界众鸟说法的内容,众鸟都是阿弥陀佛神力变化所作,所说的内容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也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我们上一节课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三十七道品,最后谈到八正道,这个八正道我们昨天所介绍的是一般佛法的说法。我们的师父上人在讲《三时系念》的时候,特别在净宗意义上为我们介绍这个八圣道,我们也应该来共同学习一下,看看净土宗的八正道是怎么样解释的。

  八正道第一条是「正见」,这个正见一般所说的是正知正见,对於正知正见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在净土宗里面我们修学是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以及世尊在净土经里面给我们介绍的净土法门,我们要生起决定的信心,坚决不动摇、不怀疑,这就是正见。「正思惟」在净土宗里是怎么说法?正思惟不是说我们起心动念去思考,这个正思惟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之后才叫做正思惟。我们如何来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楞严经》里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你看为我们介绍的修学方法,是「忆佛念佛」就能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能够天天想佛,天天在思念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就是正思惟。所以每天读诵净土经典就很重要,因为每读诵一遍,就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这些种种的情形,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是正思惟。在净宗里讲「正语」是怎么讲法?正语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我们能够常常的念,这就是正语。所以平时养成念佛的习惯,见到人都合掌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阿弥陀佛,打电话、接电话,拿起来首先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养成习惯,时时刻刻都不忘阿弥陀佛。

  下面是「正业」,正业怎么讲法?净宗里面这个正业,意业里头是常常想阿弥陀佛,身业常常礼拜阿弥陀佛,口业常常念著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都用阿弥陀佛摄住,这叫正业。「正命」,正命是我们说生活,你要过日子。念佛人如何度日?印光大师他给我们提出来,在现在末法时代大家修行最好的是小道场,不超过二十个人,在一起共住,大家同一个志愿,求生净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道场不化缘,不做法会,不搞这些经忏佛事,天天就像打佛七一样,每天的功课就是念佛,甚至连讲经都不讲。印祖当时的时代大家的根基好,他们人老实,所以不听经,一句佛号念到底,他们能成就。可是我们现在不行,现在人的根基比民国时代又差多了,人不老实,不听经就打妄想,念佛也止不住妄念,也不能够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怎么办?我们师父上人就给我们加了一堂功课,要讲经、要听经,这是解行并重。解行相应这是念佛人的正命。道场没有恒产,我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是心里不牵挂,一心向道,由佛菩萨来照顾。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只要我们这一生为佛法、为众生,我们不用去化缘,一切都由佛菩萨来供养,自己不用操心,这是正命。

  下面讲「正精进」,在净宗里面是如何说法?就是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真正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绝不懈怠,这是精进。我们就念佛,其他的法门我们都不必去涉猎,就把心定在这一门上,用佛号来控制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控制自己的烦恼习气。第一个功夫是功夫成片,成片的功夫就是他烦恼习气不发作、不起现行,在逆境里面不会生瞋恚,在顺境里面不会起贪恋,这叫做功夫成片,你能够伏得住烦恼。烦恼没有伏住功夫没有成片。你有这样的功夫就一定能够往生,往生有把握。只要你能够保持下去,不要退心、也不要懈怠,烦恼渐渐渐渐的愈来愈少。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不能够保持这个功夫,烦恼习气,这累生累劫以来所积累的,非常重,又让它冒出来的话,这个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提起警觉心,不敢大意。功夫再提升,由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完全把烦恼控制住,你不用去作意烦恼也不会起现行,完全伏住,功夫再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就是把烦恼转变成菩提,所以理一心真正叫做断烦恼。其实断烦恼不是说烦恼真的断掉,而是你真正觉悟了,把烦恼转变成菩提。在宗门里面讲,这个功夫就是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念到理一心不乱的功夫你就有这样的境界。当然理一心不乱的境界我们不敢说每个人都能达得到,因为这个很不容易,但是功夫成片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得到的,只要你肯真用功、真依教奉行,这一生是决定能达得到的。

  下面八正道里还有一个「正念」,正念是什么?就是念佛,念兹在兹,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不仅念佛,这是正念,这是正修,还有助修,助修是我们平时断恶修善,对於佛所说的教诲要依教奉行,这是要正助双修,决定得生净土,这是正念。最后第八条「正定」,正定就是我们把心定在这一个法门上,一心一意就念佛,一生绝对不改变,绝没有动摇,你这一生决定成就。这是净宗里面讲的八正道。我们来继续看《阿弥陀经》里的下面经文: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在极乐世界真的是美妙,六尘都在说法,不仅是阿弥陀佛、诸大菩萨说法不断,连众鸟、连花草树木、连风声、树声统统都在说法。这个国土里头的众生听到这些法音都会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这是三宝。这里也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三宝的内容。简单的说,三宝有别相三宝、也有一体三宝。三宝,我们普通说的,佛、法、僧。什么是佛宝?佛宝,我们通常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化身。什么是法宝?法宝就是我们讲的经典,这都是从事相上来看的,这是别相三宝。经典里头所记载的是佛的教诲,每一部经典都有教理行果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是教法,理是理法,行是行法,果是果法,这四分是每一部经典都具足的。僧宝,僧宝在事相上讲我们说是三乘贤圣,这个三乘是讲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这里面有贤也有圣。贤圣有差别的,譬如说在菩萨乘里面什么是贤人?贤人是从初住位的菩萨到十回向的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这里头的菩萨叫做贤。什么叫圣?圣就是初地到等觉,十地加上等觉位,十一个位次。通常也叫三贤十圣,十圣是指十地。在小乘里面也有贤圣,你看通常讲的四果,四果是圣,四向是贤。譬如说,初果向是贤,初果须陀洹就叫圣,二果也是,二果向是贤,斯陀含是圣。这些分类我们就清楚了,也就是说贤是还在修学的,圣是已经修学圆满了的,证了果的。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读书一样,读书有不同的学历,在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在读的学生和毕业了的学生,在读的学生就叫贤,毕业了的叫做圣。上了大学也有三个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你在读学士,还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还在念本科,你是贤,等你拿到本科,毕业了,那你就是圣,最后,拿到博士学位的果位的,那叫大圣,圆满了。所以贤圣是从这样来区分。这里讲的僧是三乘里头的贤圣,这是讲的别相上的三宝。

  在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他对於三宝也有一种解释,解释得也非常好。他说这个三宝是觉、正、净,佛是觉,「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我们可以想像到为什么六祖惠能大师当时不用佛、法、僧来讲三宝,而要用觉、正、净来讲?这是因为当时佛法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传到唐朝来也有好几百年,传到中国来也有上千年历史,整个佛法历史应该是两千多年,佛法流传得这么长久,必定大家对於一些名词的含义就会有错解,往往概念模糊了就会执相。所以六祖当时给人传授三皈的时候就不讲别相上的三宝,他讲是讲觉、正、净,这是让我们懂得三宝的真正含义。什么是佛?觉而不迷就是佛。什么是法?我们要正而不邪这是法。什么是僧?净而不染这是僧。这是讲的我们自性的三宝。所以外在的三宝是提醒我们自己要觉悟、要正知正见、要清净不污染,把我们自性三宝提醒起来。所以三宝是这么个说法,大家对於佛教就不会认为它是迷信。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体三宝。一体三宝里头讲的佛宝是什么意思?在注解里面讲是「湛然智照,灵明觉了」。这个德能是我们每个人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它不是从外面来的,也不是你自己修成的,而是你自己真心本性里头带有的,本来如是。这个确实不关修证,跟修证没有关系,这个讲的是自性,不生不灭的,不来不去的,不生不灭就是没有生死,不来不去就是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另外还不增不减,就是你觉悟,你湛然智照,灵明觉了。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没有增减的,不会说你成佛了你就多一点,在凡夫位上就少一点,不是,是众生平等的,个个具足。湛然就是清净,我们的自性本自清净,从来都不会有动摇,从来不会有染污,它没有形相,所以它也无处不在。整个虚空法界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上面讲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个讲的是佛宝,是从体上讲的,讲的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什么是法宝?法宝的解释是「实相理体,清净圆妙」。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唯心所现,这就是实相。清净圆妙就是讲自性,一尘不染,圆满微妙,圆融无碍。这不是我们可以用思惟能够想像得出来的,实相的理体不可思议。这讲的是法宝。什么是僧宝?僧宝是「理智不二,和合无违」。你真正能够参透了、明白了,你能够认识宇宙真的就是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它是大和,和合无违的,众生与我本来一体,是不二的,自他不二,这是讲的僧宝。这个讲的一体三宝,实在讲佛法僧三宝是一而三、三而一,它是一体的,不是三个。所以从体上来讲,这就是佛宝,从相上讲,这就是法宝,从作用上讲,就是僧宝。这是讲的极乐世界的众生闻到法音之后都念三宝。下面一段是讲「行树说法」,我们来把经文读一下: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这一段是讲到极乐世界风、树在作乐这个美妙的情形。极乐世界你看微风吹动的时候,吹动了一些树叶,树上面的叶子都好像风铃一样,风一吹过就叮叮当当的响,非常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的,为什么?因为这种声音是法音,你仔细一听,它在跟你说法,让你开智慧,让你断除烦恼,让你能够自然就能念佛、念法、念僧,这一种正念之乐。前面一、两句是给我们承接上一段讲的。这里所讲的鸟儿它不是『罪报所生』,在极乐世界里头没有三恶道,没有地狱、饿鬼、畜生。鸟不是畜生吗?不是。你看这个经文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这个鸟是阿弥陀佛为了让『法音宣流』,为了给大家讲经说法变化出来的。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有几句话我们把它提出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蕅益大师讲,「此中显化禽微风树网等音,乃一切依正假实」。这个依就是依报,正就是正报,假就叫假相,它是属於相分,这是所变的,这个实就是能变的,能变的是什么?是法性,所以叫实,真实。所变的法相它是假的,依正是假的,为什么?因为依正是刹那在生灭的,能变的法性是真的,所以你看依正能变所变,「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原来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依正庄严。三身是讲法身、报身和应化身,四德讲的是常乐我净。所以在极乐世界,不管是正报,阿弥陀佛,还是依报,包括鸟儿、树、风等等,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这种情形只限於在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因为凡圣同居土的人刚刚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的凡情没有断,所以阿弥陀佛很慈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变化出这些依正庄严来觉悟大众。这是极乐的教主慈悲到了极处,我说阿弥陀佛是个好老师,真的循循善诱。

  底下说,这也是蕅益大师的话,「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这些极乐世界的大众,在这种环境里头他自然就能够念三宝,为什么?因为情与无情的众生,有情众生,包括这些鸟儿都是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这些花、树、风,都是同宣妙法,都是阿弥陀佛变现出来的。我们说阿弥陀佛真的是精心设计了这个很好的修学环境,让我们在里头修学,进步得就非常神速。我们看到像古代的小说《红楼梦》里头讲的,贾府建造了一个大观园,大观园里面真的是非常的美好。这种大观园都是人工设计的,再设计总也有缺陷。可是极乐世界那就不同,极乐世界这个大观园不是人工设计的,是怎么来的?自自然然变化所作。这里面可以说微妙到了极处,是性德的自然流露,真正是纯净纯善的境界,一丝毫的缺陷都没有。这些鸟、树说法的内容是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同时演说我们会起疑惑,无量的法门同时去听那不是听乱了吗?听的声音不是很嘈杂吗?实际上你不用担心,在极乐世界里面那个境界实在是太美妙,你在那里听,想听什么经你就只听到那个经。譬如说我只想听《阿弥陀经》,我耳朵里只听到《阿弥陀经》,跟我旁边坐在一起的人他想听《金刚经》,耳朵里就听到《金刚经》,那个人想听《华严经》,他就听《华严经》,其他经都没有,这是事事无碍的法界,真的是佛法里所讲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无量的法门你想听什么法门就听什么法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情形我们人工也能够创造出来,譬如说我们住在一个庭院里头,这个庭院里面可能会有一个闭路的电台和电视系统,每个地方可能都摆著一个电视机,或者在酒店里头每个房间都有电视,你想看哪个频道,你就拿手上的遥控器一摁,就出譬如第一台是讲《阿弥陀经》,第二台是讲《华严经》,第三台是讲《金刚经》,你想听什么经,只要一摁,那个频道就出现了。每个人就看他自己愿意看的频道,互相都不妨碍。这是有点相似,但是极乐世界比这个殊胜太多了,它连你手上摁的这个遥控器都不需要,而且互相之间一点妨碍都没有,真正是不可思议。你在极乐世界想要到十方世界去走动走动,也可以,只要一动念头,那个世界就能够现在你的面前,就好像你看到一个立体的电视一样,你可以直接看到那个世界那些跟你有缘的人,甚至过去的那些亲朋好友他们在干什么你都清楚,你想进去一下子就能进去。所以极乐世界真正叫做大圆满。后面这一句经文做了一个小结: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佛叫著『舍利弗』说,极乐世界真的是太庄严了。这句话蕅益大师有解释,他说这是「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这是讲佛力的加持,要让我们深信不疑。深信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庄严都是阿弥陀佛的行愿所成,他的种智所现,种智就是自性,自性里头的般若智慧变现出来的,这是讲佛那一边现出一切的庄严。下来,「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这是讲到跟阿弥陀佛所现的有关系,也跟我们自己有关系。我们自己是什么?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这里净业是什么业?讲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相应,这个境界是我们感得的。我们的心愿解行如果跟佛不相应,甚至完全违背,那就不可能见到极乐世界的庄严。所以念佛的人他一定是跟阿弥陀佛心愿解行相应的,他才能够感得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境界是他能见到、能受用到的境界。下面大师又说,「佛心生心,互为影质」。什么叫影质?这个质就是实质,影就是幻影。像我们的身体站在阳光底下就有一个影子,我们的身体是质,这个影子就是影。在极乐世界里头你看佛心和众生心是互为影质,所以阿弥陀佛如果是实质,我们众生是幻影,如果我们是实质,阿弥陀佛是幻影,这叫互为影质。所以在那个境界里面,佛跟众生是一不是二,佛心、生心融成一体,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下面蕅益大师举个例子来说,「如众灯照,各遍似一」。这种境界我们可能很难体会,要怎么理解呢?蕅益大师说,就像一个房间里面点了很多的灯,每一盏灯都是开著的,都亮著的,你可能是其中的一盏灯,你这个灯的光它是自己的光,它是一,可是众多的灯合在一起,这个光明是不能分开的,它是合在一起,一片圆融这个光明,就似一,就好像只有一盏灯的光明一样,它不会光明分成一块块的。可是虽然似一,它又是各遍,各遍就是每盏灯它都有照亮它自己的那部分,所以你把其中一盏灯关掉,光明就会暗一点,可是你也不能够说那一块的光明没有了,还是有,互不妨碍,光是遍照的。所以这里讲的光光互照,似一又非一,非一又似一,就是这种境界。佛与众生都是这样,光光互照。

  下面蕅益大师讲,「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长深思矣」。这里讲的才是事实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全理就是事,全事就是理,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娑婆世界也是如此,不同的就是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没有染污,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心有染污,染污里头又有善恶,如果是染多净少,恶多善少,这个世界感应就有灾难,苦难就很多。这四句,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讲的是理事不二,性修不二。性修就是性德和修德,它们是圆融合成一体的。这个理很深,我们要仔细的去深思。

  下面蕅益大师有一句非常感叹的话说,「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蕅益大师在这里批评一些不肯老实念佛的人,这些人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他们喜欢谈玄说妙,说什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用去念佛了,求不求往生也没什么关系,唯心净土!你说他懂道理吗?好像也能懂一些,他也知道唯心净土的道理,可是他也不是真懂,说有,他又不懂妙有之理,说空,他又不知真空之理,所以总在那里道听涂说,总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这种人,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把极乐世界跟唯心净土分开来谈,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别谈唯心净土,这种人,蕅益大师做个比喻,说什么?鼠即鸟空。鼠即就是老鼠在叫的声音,唧唧叫。鸟空是什么?鸟在空中飞行,飞过去之后你看在空中没有痕迹。这是比喻什么?鼠即,老鼠叫声,是讲他们不知道妙有的道理,鸟空,是他谈这些空,也不懂真空的妙理。实际上真空和妙有是一不是二,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晓得什么叫做唯心净土了。这是一大段,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下面是讲正报庄严,我们来把经文念一念: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我们先看这一小段。蕅益大师讲,「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佛在这部经里面教导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教我们执持名号。我们通常讲念佛有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还有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这个念法是最方便、最容易,而且是最殊胜的。所以在这部经里面主张的是持名妙行,持名念佛。这跟《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完全相同。所以名号重要,所以经文里面把名号提出来。佛世尊叫著『舍利弗』,问他,『於汝意云何』,你意下如何?西方极乐世界这尊佛为什么号『阿弥陀』?把这个名号提出来。

  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名号,「阿弥陀」是梵语,翻成中文,「正翻无量」,翻成中文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所以叫无量。「本不可说」,这个无量说不出来的。什么无量?任何一法都是无量的。真如本性里面没有大小、没有长短、也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所以阿弥陀实在是没办法说。这讲的是什么?自性,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继续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一切的无量你看世尊用光和寿来代表,光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这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横竖交彻,即法界体」。所以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就是法界体,法界的本体,不可思议,不可说。「举此体作弥陀身土」,这是讲阿弥陀佛的身是什么?就是法界。极乐世界的国土是什么?也是法界,法界的体。「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所以这个名号是什么?就是自性的名号,真如本性的名号,所以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在念自性佛。那我们要问,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一个阿弥陀佛?有,是真的有,这是在相上讲,真有。可是你要知道,性和相是一不是二,所以自他不二,宇宙法界跟我是一不是二,阿弥陀佛相上真有,他也是法界,不二的。在禅宗里面讲的,遍法界虚空界是沙门一只眼,这是禅宗有名的公案。这种境界要契入才能够了解。所以我们就晓得,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不可思议。

  底下又讲,「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这个法门你看多么的殊胜,真的叫极妙!原来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什么?这一句名号就是我们本觉的理性,所以念这句佛号就是始觉合本觉。我们起心念佛就叫始觉,念的这句阿弥陀佛就是本觉,始觉和本觉是一不是二,念佛的时候始觉就合本觉了,圆融一体。「始本不二,生佛不二」。这个生就是众生,讲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你看念佛,就跟阿弥陀佛不二,始觉跟本觉不二。所以蕅益大师最后讲,「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道理我们念佛的人不能不去认真的理解。今天我们看到念佛的人很多,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这个意思?如果不懂得这个意思,念佛很难相应,我们说有口无心。如果你懂得这个意思你念这句佛号,那个功德就不可思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得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这句佛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明心见性?就用念佛,念著这句佛号,始觉合本觉,念到理一心那就是明心见性。所以我们念佛要懂得相应,念佛如果不相应,我们念的跟自性不相应,跟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不相应,你这个功夫用的就不容易得力。也许有人会问,自古至今我们也看到很多没有文化的,不认识字的老头、老太太,他们也念佛,他们也不懂这些教理,他们就懂得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念到他一心不乱?这种人你不可以小看他,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所以他没有妄念,他念这句阿弥陀佛真的是老实念佛,念的时候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这句佛号自自然然的相应。相应了他自己也不晓得,他也说不出来,可是他真正就已经得力了,入境界了,他能往生了。往生,功夫浅的人往生同居土,功夫上一等的往生方便有余土,再上一层的可以到实报庄严土。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真的他成就了。这种人不简单,他的念佛,古人讲叫做「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他自自然然的相应。这也看得出这个法门殊胜无比,真的是三根普被,不管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统统都能修得成功。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蕅益大师在这里的解释是说「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放无量光照,具有摄受加被之功,除障开智之德」。这是讲阿弥陀佛无量光,这个光从哪里来的?光是心性里面本有的,般若的光明,智慧的光明,这是本有的。我们讲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这个光,本有的,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不是我们没有,而是我们迷失了。怎么迷的?我们的心动了,这个心本来不动,不动的心是我们的真心,动的心是什么?是妄心,真心永远不动。我们妄心起作用把真心就迷了,不知道自己原来有个真心,还把自己的妄心当作真心。妄心是什么?是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以为我们这个能思考的、能分别、能比较的这种念头是真心,其实这个不是真心。中峰国师在《三时系念》里面的开示说,这种心是缘虑心,我们的真心是什么?真心是灵知心。这种缘虑心,妄心,佛法里称为识,所谓唯识所变,这个识,在六道里投胎就是我们的识心去投胎的。在唯识里面讲,这是第八阿赖耶识,「来先去后做主公」,去投胎的时候它先去的,要走的时候,人死了断了气,他这个神识,第八意识是最后走的。所以它是在六道轮回里面的主,就是这个第八识在轮回。真心和妄识它是不能够分开的,它是合在一起的,和合而住的。我们的身上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又有真心、又有妄心。《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的眼根眼睛看外面的色尘,看到外面的景象,第一念是真心,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紧接著你就起心动念,甚至还会分别、执著,这是第二念、第三念,那就是妄念,妄识。真心和妄心合在一起,这里讲的,真心是寂而常照,这是光明,照而常寂就是无量寿。所以问题是在於我们凡夫不懂得用真心,只懂得什么?用妄心,这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到外面的境界,眼睛眼识起作用,就会有分别、执著。诸佛菩萨他们用六根是用根中之性,不是用六识,所以你看他见到外面的境界,用什么见?用见性见,所以他见到的是一真法界,他见的是实相。九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所以把这个一真法界就变成九法界,唯识所变。用什么东西变?就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严重的,妄想分别执著严重的就会堕落,在九法界里面往下坠。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觉悟,觉悟了以后就转八识成四智,就不再用识心,不再用妄心,只用真心,这样你就超越了十法界,不在十法界里面,你就入一真法界,你做法身大士。

  所以这个心性,真心本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我们自己身上就有,不是在外面的。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不起妄想分别执著,不让八识来做主,你就转识成智了。八识里面最麻烦的就是六、七、八三种,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意识是执著,第八意识是落印象,留下这些业习种子,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听命办事的,它自己不是做主,做主的是后面六、七、八识。如果我们能转这个八识成四智,主要就是转后面三种,后面三种一转,前面五种跟著转。转阿赖耶识成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末那识,这是执著,把执著变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分别成为妙观察智,这个转了以后前五识就转了,转成成所作智,所以关键的是我们会不会去转。佛跟法身菩萨他们都转了,他们成圣人了,我们不懂转就落到心意识里头去,那就是凡夫。所以佛菩萨看到我们觉得很惋惜,你为什么要用分别、执著?你为什么要去用你的八识五十一心所?你但用真心就好了,你用真心,你不起分别、执著、不要起心动念,你不就成佛了?为什么要起?一起了,这些真实的相统统给扭曲了。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你看到自己欢喜的,或者看到自己讨厌的,你想要获得,想要唾弃的,统统都是自己分别、执著的作用。这个是什么?这是造业,造了业将来要受报,所以这就很冤枉。

  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检点自己的功夫,看看是不是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少,如果能够逐渐的减少分别、执著,这就是进步。普通人,师父常讲的,中下根性的人要真正放下分别、执著不容易,要长时的薰修。用多久?得磨个二、三十年,才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所以我们要真干、真修。真干是怎么样?你能够看淡,你能够放松、放下,这就是进步。好,我们继续看底下的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这里讲的『阿僧只劫』,意思是『无量无边』的劫数。「阿僧只」翻译成中文叫做无央数。这里「无量无边」和阿僧只都是古印度数目字的单位。就像我们中国也有数目字的单位,譬如说十、百、千、万、亿、兆,这些都是记录数字的。印度的数目字比我们更加宽广,它有讲到无量、无边和阿僧只。这里讲的无量寿,一个无量是阿僧只个阿僧只,这个数目字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的寿命,用一般佛教的说法,菩萨修行要成佛要多久时间?要三个阿僧只劫,就是他的寿命要这么长才能够修得成功。如果是说阿僧只个阿僧只,阿僧只是无央数,没办法算的数字,阿僧只个阿僧只的寿命那个不得了,不是三个阿僧只。所以你看看,他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必定成佛,因为他什么?寿命太长了,不要说三个阿僧只,他这里,三万个、三十万、三亿,都是小数字,他这里的寿命是阿僧只个阿僧只,所以这个是无量无边。所以我们想想,在极乐世界里面,阿弥陀佛的寿命长久,我们的寿命也长久,如果能够有这么长的寿命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亲近明师善友,我们肯定成佛,一生成佛。真正晓得这个道理,我们要生起仰慕之心。下面世尊又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他的寿命,他成佛以来的时间有多长。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阿弥陀佛』他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无量个无量是一个无边,无量个无边个阿僧只这么长的寿命,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有多久?只有十劫时间,相比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来讲,十劫简直就是太短暂,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刚刚成佛,成佛很短时间,后面的时间长著。佛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凡夫修行证得无上菩提,时间是需要无量劫。证得圆教初住位以上的,那是法身菩萨,要证得圆满的佛果也得要三个阿僧只劫,这是很不容易。为什么这么难?就是因为我们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太重,所以要放下这些烦恼习气时间要很长。不过我们也要会听这个话,如果我们能够一下子放下我们的烦恼习气,说老实话,成佛也在一念之间。所以无量劫可以缩成一念,这一念展开就成为无量劫。为什么无量劫可以缩成一念?你真的一下子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斩钉截铁,毫不犹豫,那么你成佛就在一念之间,当下你就成就。如果我们还有很多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你成佛的一念的功夫要用无量劫去成就,这是事实真相。真正迷了,迷了以后才有这种时间的观念,时间、空间都是迷了以后的现象。永嘉大师说得好,「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真正觉悟了,大千世界都没有了,时间、空间都没有了。这个虚空法界就是我们一念顿现出来的,无量劫也是一念顿现出来的,只要一觉悟,原来无量劫就是一念。我们继续看底下的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一段讲的是阿弥陀佛教学的成就。老师教导学生,如果学生没有成就,这老师也不行,所以老师教学的成功是要看学生能不能够成就。我们说道场,看一个道场它的胜劣,殊胜还是不殊胜,就要看在道场里面成就的人有多少,在道场里念佛往生的人或者是开悟证果的人有多少,如果这个人多,道场就殊胜。所以道场不在乎多少信众,在乎能成就的人有多少。就像觉明妙行菩萨的道场,只有八个人,可是八个人统统都往生,这种道场第一殊胜!一个道场如果人很多,人气很旺,很热闹,没有一个往生的,这不算殊胜。所以我们要看一个念佛堂或者一个讲经堂,看这个道场是不是真正有成就,要看这里面的人是不是念佛真正功夫成片,是不是在教下真正大开圆解。要真正做到这些不外乎就是三个字,放得下,如果放不下不可能成就。所以我们每天要常常反省,看看我们的脑子里头对於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还有没有贪著,有没有放不下,放不下的就是我们的病根,是障碍我们成就的。所以我们要想这一生成就,每天做反省的功夫,妄想分别执著每天都要淡薄,不能一下放下,慢慢的放,这个道场才能够殊胜,成就的人就多。我们看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道场,成就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他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这个数目字不是算数可以算得出来的。菩萨众也是如此,也是无量无边的数目,可见得阿弥陀佛教学的成就真的是伟大。所以『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是讲到正报的庄严。

  底下我们继续看下面一个大段落,下面一个大段落是讲劝愿。上面一个大段是世尊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介绍出来,目的是劝信,信这个法门。这一大段是特劝众生应求往生,引发愿。本经的正宗分里有信、愿、行三个大段落,这是第二个大段,发愿。蕅益大师在《要解》中说到,「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我们能在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靠带业往生的,净土的殊胜就是带业往生,不可能不带业,如果不带业我们就没有办法往生,没有往生的机会。所以带业往生是横出三界,它跟一般修行的法门不一样,一般的修行法门叫竖出。就像你修禅你得先要超越六道,六道里面三界二十八层天,你要一层层的往上突破,先是欲界的六层天,再上升到色界十八层天,一层一层的往上突破,再到无色界的四空天,你都能够这样突破之后,你才叫做出三界。出了三界以后外面还有一个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也要一层一层的往上突破,最后才能入一真法界。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这样竖出不需要,他是什么?横超,这条路是横著走的。古德有比喻说,就像一个竹子,长长的竹子,一个小虫在这个竹筒里头,它要从竹筒里面爬出来可以竖出,一个节一个节的咬出来,一直通到外面,才能够出到竹筒外面。可是横超它就不用竖出,就从它所在的地方横著咬,而且可能很容易就咬破竹子的壁,就出来了。西方极乐世界它的殊胜真正是不可思议,它是同居横具四土。我们带业往生,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到了凡圣同居土以后就能够往生四土。这在一般十方诸佛国土里面你看不到,因为十方诸佛国土里头四土不在一起。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他所在的是实报庄严土,这里头也有四圣法界的圣人,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他们在方便有余土,没到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在四圣法界里面是在方便有余土,我们凡夫是在凡圣同居土,不能够同时在方便土和实报土。就好比我们上学,你得先读小学,然后才能到中学,再上大学,你不能够一下子就到大学去读博士。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很特别,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一个大的课室,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课室上课,你是小学程度的小学生,你可以跟大学生、跟研究生、跟博士生同在一个课堂里面上课,你在凡圣同居土你就能够跟方便有余土和实报庄严土的圣人一起,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不仅生这三个,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连常寂光土你都能够入,常寂光土是诸佛如来他的境界,你都能够跟他在一起。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修学成就就快速,我们有这么多善知识帮助,如果有困难,他们能够很快帮我们解决,所以成就就快速。所以他这里讲开显四教法轮,四教是天台宗讲的,蕅益大师是学天台的,所以他用天台四教来讲,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四教。四教它是一,圆融在一起,老师和同学你看看都是等觉菩萨、都是佛,所以在这里你能够受到圆满的教育,藏通别圆你统统都能够得到。

  下面讲,众生圆净四土。众生是讲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那个地方,心清净,土也清净,这个圆是圆满,圆满的清净四土,也就是说清净心跟四种净土都相应。下面讲是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这里讲了三个圆字,到了极乐世界一切都能圆满。在他方世界,你纵然能见三身,能证三不退,但是你不圆,到了极乐世界你就圆了,圆见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圆证三不退。三不退是讲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个三不退我们在底下的一段会有介绍。「人民皆一生成佛」,这一句也是很重要。大家注意这个皆字,皆是什么?没有一个漏的,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这一生一定成佛,成佛时间有快有慢,有些人早一点,有些人晚一点。什么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修学勤奋的程度不同,如果你勤奋一些,你就早一天成佛,如果你稍微懒散一点,那就晚一点成佛。不是外面老师、同学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这一生你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必定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这种殊胜,异就是跟其他世界不一样,超就是超过,绝是绝无仅有,你找不到,只有极乐世界才有这么殊胜。全在此二科点示,这些胜异超绝的现象。底下我们来正式看这段发愿的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这一段的经文是西方世界无比殊胜的描述,他方世界没有的。极乐世界我们说好比是一个大学,校长就是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的众生都是来留学的,来学习的,十方世界念佛求生净土他不是一个国土或者是一个社区来的,而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那里来的。为什么这么多国土的众生都来?因为那些国土里头的诸佛如来都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向众生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学,都劝导那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这个可了不得。「阿鞞跋致」,阿翻译成无,鞞跋致就是退转,所以阿鞞跋致是无退转,不再退转的菩萨。这个不退转,一生到极乐世界就不退。在我们这个世界很麻烦,你看看,学习修学常常会退转,障缘很多,所以进得少,退得多。阿鞞跋致这是佛法的名词,这种菩萨是什么样位次的菩萨?大乘经上面常跟我们讲,这是七地以上的菩萨,真正不退转,而且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不退转菩萨。所以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实报庄严土上上品,统统都是阿鞞跋致。你这一听简直是难以置信,因为不退的菩萨是七地,七地菩萨是什么地位?我们讲见思烦恼断尽了,尘沙烦恼也断尽了,无明烦恼也断得差不多了。无明烦恼破了一品才叫做初住菩萨,初住菩萨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是刚刚证得三不退,还不是圆证三不退,阿鞞跋致菩萨是圆证三不退。就好像圆初住菩萨,刚刚证得三不退,他是小学一年级,七地菩萨是三十七年级,比他高三十七个位次,这个不能相比。你一到极乐世界就得到,实在殊胜得让人不可思议。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会给大家介绍一下三不退。末学习讲,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菩萨大德们多多的赐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