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08/2/16 华严讲堂 档名:52-255-0004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阿弥陀经》。正宗分里面第一个段落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这是启发我们的信心。正宗分也分为三个段落,劝信、劝愿、劝行。我们从这第一段开始看起,我们来先把经文念一念: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这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佛在这里问『舍利弗』尊者,也是来启发我们,问『彼土』,这个国土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这里说得很明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居住的众生,这里面的众生有人、天、声闻、菩萨,但是没有三恶道,这些居民是只有乐而没有苦,所以叫做极乐。这是讲总说。『无有众苦』,这个「众苦」实在讲是太多太多了。在大乘经论里面佛为我们把众苦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叫做苦苦,第二大类叫做坏苦,第三大类是行苦。什么是苦苦?总的来讲,这是讲烦恼逼迫身心,就是我们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压力,身体有压力、有痛苦,不自在,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这个苦苦分为八个种类,这八个种类是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生老病死四类,下面还有四类,是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我们把这些苦都介绍一下,大家真能明了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苦,就生厌离心,欣求极乐。
生苦,这是出生的时候所受的,我们都忘记了。生苦是讲你去投胎,入到母亲的肚子里,受胎狱之苦。人为什么会投胎?投胎是因为迷惑颠倒。根本的原因,佛在经上讲,是因为淫欲,一切六道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所以你在投胎的时候,如果你是男身,你看到女身就喜欢,如果你是女身,就爱男身。这都是因为情欲没断,所以因缘牵引,在六道里面受生,这是轮回的根本。所以在一般的经论里面我们看到,佛制定的五戒,叫做杀、盗、淫、妄、酒,把杀放在第一,而在《楞严经》里面佛就把淫戒放在第一位,这是突出为我们显示淫欲不断三界就出不去。在投胎以后,在母亲的肚子里要十月受苦。经上也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个地方叫胎狱,真的受的苦就跟地狱没有两样,母亲喝一口凉水,这个胎儿身上就会觉得像寒冰一样,入了寒冰地狱,母亲喝一口热水,他就好像被火烧一样这么热,母亲要是稍微动弹比较剧烈一些,他这里面就是大地震。这个苦要受十个月,经过十个月的折磨、煎熬,前生的记忆统统都忘掉了。为什么会忘掉?因为太苦了,把记忆力都磨掉了。就像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记忆力都退失了,甚至变成一个痴呆了,就是因为病苦太厉害了。所以人受了十月怀胎胎狱之苦之后,记不得前生的事情了。这是生苦,我们都忘掉了,可是我们也能看到老、病、死的苦。你看老苦,人一生出来总得老,如果你不老那就短命,人老了就通常要生病。不仅是老人容易生病,你看一般人遇到风寒感冒,或者吃东西吃得不注意,都会引起疾病,都会有病苦,更何况有大病,像癌症、肿瘤、脑血栓等等,统统都是折磨人的。死的苦我们也能够见到。佛在经上面比喻,人死的时候,神识离开身体就如同生龟脱壳,把那只龟从它的壳那里拔出来,你看看它多痛苦。所以这些生老病死的苦难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只要冷静去观察,自己要生警觉之心。
释迦牟尼佛他的警觉性就很高,当他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的苦他就觉悟了,他想要解决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自己虽然还没有老病死,看到别人老病死,自己就想到,我也有一天跟他们一样,心里就产生了恐惧,因此谋求解脱的道路。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他是个太子,将来继承王位,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统统都舍弃了,去修道了,出家。为什么?就是要把这个大问题解决。古人讲「死生事大」,看这里讲死生事大,不是说生死事大。为什么?因为死了以后还有生,这个事情就麻烦,不是生了之后死一次就完了,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不间断,这叫轮回。所以六道的众生叫做生死疲劳。这是讲生老病死的苦。
下面苦苦里面第五种叫求不得,每个众生都有他的欲望,都有他的愿求,这些欲望真的是无止境,欲望愈多就愈苦。所以苦怎么来的?欲望来的,你有欲望就有苦,你有愿求就有失望。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不再求了,他对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随缘而过,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没有希求的念头,心里面妄念就少,他容易满足,他知足常乐,所以他快乐,他有健康长寿。这个世间人不懂,世间人都求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拼命的去求。能求得到吗?要知道,这些福报是修来的。财富怎么来?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就有财富。过去生中真正救济贫人、多施财,这一生你这个福报丢都丢不掉。过去生中修法布施的,就得聪明智慧。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这一生有健康长寿。什么是无畏布施?就是安慰众生,让众生解脱烦恼,没有恐怖。所以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不杀生、不吃肉,另外,布施医药,帮助鳏寡孤独、残障苦难的众生,这统统都是无畏布施。所以真正懂得因果的道理他就能够心安,他知道要求好的果报必须要修善因,如果做了种种不善的因,他的后果必定是苦,苦不堪言。
第六种苦叫爱别离,讲的范围也很广,你所爱的,包括人、事、物,可以说你爱的东西都不跟你在一起,你想见的人就常常远离你,你所爱的东西不能够得的到,你所喜欢的事情它常常的变化,不能够长久,这一类都属於爱别离。我们看到世间多少的家庭里面,年纪轻轻的孩子就死掉,父母多么的痛心,爱别离。六道众生在一起因缘聚会都是这个样子,想要得到的,偏偏失去。
第七种怨憎会,怨就是冤家对头,就是你不喜欢的,偏偏又老跟你在一起,譬如说你讨厌的人,他常常就出现在你面前,你讨厌的事,它偏偏就发生,这些就是属於怨憎会。这个统统都是因为迷惑颠倒产生的。苦是迷而来的,迷执、执著、情执就有苦。如果觉悟了,智慧做主,他没有贪爱,也没有怨恨,你看爱别离、怨憎会就化解了。所以诸佛菩萨他对一切众生是慈悲,是平等的大爱,里面没有情执,所以他不会有苦。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懂得转化我们的情执转成智慧,学习佛菩萨的那种爱,这种爱是真诚的、清净的、平等的、智慧的。凡夫的爱情里头充满了分别、执著,而且它会变化,会变化的东西就不是真的。所以凡夫的爱不是真爱,今天爱得死去活来,过几天就闹翻天,就反目成仇,所以这个爱靠不住。因此,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知道待人处世要有智慧,听到对方说爱你,一会儿又说讨厌你,这些统统都是变化的,他这是情执,他就像三岁小孩一样,他的性情不稳定,不懂事,所以会喜怒无常,变化很大。他用的是妄心,他不是用真心,只有真心里面流露的爱才是定的,才是永恒的。所以佛菩萨的爱心,平等的、永恒的、周遍法界的。爱心要广大,心量不可以小,心量小就苦,自私的人其实是最可怜的。所以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他损人利己,起心动念都想自己的利益,不想别人的利益,其实他会不会有幸福?不会。内心里充满著患得患失,他永不知足,很苦恼,而且会结下很多的冤家,这些他得罪的人将来会报复。所以我们看清楚,这个六道,这个世界里头充满了这些苦,能不能住?不能再住了,真的要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八苦里面讲的第七种。
第八种是总说的苦,是五阴炽盛。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讲物质,受、想、行、识是讲精神。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物质就是身体,我们身体、精神都受到很多的苦难,身体有生老病死,精神上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些都要承受。受想行识里面这个识是亲因缘,我们说它是苦的因。这是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习气种子,这些种子是一切苦难的因,叫亲因缘,四种缘里的亲因缘。这个想和行,受想行识这个想和行是所缘缘和无间缘,受就是果报。所以受,受什么?受苦、受乐,不外乎就这两种。在六道里面,如果种善因的,将来就有乐受,种恶因的,就有苦受。所以我们真正想要得到快乐要懂得修善因,从根本上修就是从念头上修,把念头里的不善去掉,念头善了,我们说思想善了、心地善了,他的行为自然善。一切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难免自私自利造业,所以他只有苦没有乐。这是讲八苦,八苦都叫苦苦。
第二个大类是坏苦。佛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过去生中修了一点善业,可能就会有乐,善因善果,但是这个乐不能够保持,不能够久住,而且古人也讲「乐极生悲」。所以乐是不是好事?不是好事,乐在佛法里面就称为坏苦。所以世间人他们都以为世间的五欲是乐,财色名食睡得到了他就觉得很乐,不晓得这个乐本身也是苦。譬如说一个人很爱吃饭,很饿了,要吃饭,拼命的吃,你给他吃一碗,他觉得挺乐的,吃两碗,挺乐,吃三碗,四碗,吃到十碗,他就苦不堪言了。更何况我们所吃的,如果是杀生吃肉,将来就要偿债,真的是佛经里讲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相吞噉,冤冤相报」,那个苦就更严重了。所以佛提醒我们乐是坏苦,一切的这些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是无常的,连这个世界都是无常的。《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就是坏苦。
第三大类是行苦。行苦是什么?这是讲的非苦非乐的,但是它不能够持久,叫性迁流故,不能永远保持,那就是苦。三界里面,欲界的众生三种苦统统具足,苦苦、坏苦、行苦都有。如果修禅定,可以超出欲界,生到色界天,色界天人他没有苦苦,但是他有坏苦,因为色界天他的欲望没有了,财色名食睡的欲他就没了,欲没有之后就没有苦苦。实际上他的欲也不是真的断掉,而是他用定功伏住,不起作用,所以他不需要饮食,他不需要睡眠,享受禅悦的快乐。但是怎么样?他不能够保持,他有坏苦和行苦,因为他还有身体,还有物质世界。所以当他的寿命快尽了的时候,身体产生变化,他的居住环境也产生变化,他就觉得很苦。平时他觉得很乐,到他临命终的时候他苦就来了,色界天还有坏苦。
再往上走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连物质都没有了,身体也没有了,我们叫它是灵界。他没有苦苦,也没有坏苦,但是他还有行苦。他的定功很深,但是定功再深,他都有失去的那一天,寿命到了的时候他还要堕落,所以行苦是他不能够永远保持。而且无色界天的天人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已经成佛,自己证得大涅盘了,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是他误解了,结果等到他寿命终尽的时候,他知道怎么自己要死了,他会生起瞋恨心,他会毁谤诸佛菩萨,说诸佛菩萨讲的涅盘境界是假的、是骗人的,你看他这样谤佛、谤法、谤僧,所以堕落下来,一堕就堕到阿鼻地狱,真是俗话所讲的「爬得高,摔得重」。
因此三界里面的苦都是免不了的。《法华经》里面给我们做个比喻,叫「三界火宅」。佛给我们讲「三界统苦」,这是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讲。西方极乐世界正好相反,无有众苦,统统这些苦都没有了,他们是『但受诸乐』,只享受快乐。他们享受的乐事太多太多了,数不尽的快乐,所以叫极乐。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例子,第一个,极乐世界没有罪报之苦,到了极乐世界的人没有恶报。为什么没有恶报?因为他没有造恶业的机会,极乐世界的人决定没有恶念,更不可能有恶言、恶行,所以他不造恶业。他的身语意三业都是纯净纯善,所以他就没有恶报的机缘,他不会受苦。虽然是有一类众生是带业往生,往生到同居土,可是这些业是过去生中的恶业种子,它没有缘就不可能起现行,到了极乐世界没有恶缘了,他虽然有恶业种子,他也不会起现行,不会有恶报,所以这个世界太殊胜了。第二个,生到极乐世界是永不退转,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都是圆证三不退,他们一生决定成佛。《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到了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样的人?是证得无生忍的菩萨。他的受用就跟无生忍的菩萨一样,他能够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你看看这样的修学环境多好,你还等什么时候?要赶紧往生。前面这一段是讲能受用的众生他们得到的乐,下面是讲所受用的居住环境之乐,我们把经文念一念: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里面,佛又叫著『舍利弗』,底下有很重要的开示。他说『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讲七重。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讲,七重表什么?表七科道品,七科道品就是三十七道品。它分为七个大类,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是七科,后面经文我们会有讲到。三十七道品它是通小乘和大乘,它代表了全部的佛法。极乐世界你看看不但佛说法,连六尘都在说法,情与无情统统都在说法,树、栏杆、罗网统统都是启发我们觉悟的。所以在这样的修学环境里面,人怎么可能退转?他没有退转的缘,统统都是让你进步的缘。
『四宝』,蕅益大师讲也是表法的意思。表什么?表四净德,四德,所谓常、乐、我、净,这是宝。「常」讲的是永恒不变。我们这个世间叫无常,到了极乐世界你看看真常,一切法永恒不变。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老是在变?为什么极乐世界不变?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刹那生灭,念念不住,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起了又灭,灭了又起,而这个境界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境界老在变。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再加上有诸上善人、等觉菩萨做我们的同参道友,所以我们想起念头都起不来,因此极乐世界它不变,它是一真法界,这是真常。妄想分别执著真的统统都放下了,起不来了,所以有这样殊胜的境界出现。
下面讲的是「我」,四德里面这个我,我的意思是主宰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自己做不了主,你看我想不老,办不到,我想不病,也办不到,我想不死,也办不到,自己都做不了主,我想我的房子大一点,住得宽敞一点,也办不到。不像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你看看,他们不老、不病、不死,无量寿!极乐世界的居民每个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没有生老病死,他们居住的房子,你看看经上讲的,可以飞行的,可以做为你的交通工具,你到哪里那个房子就跟著你,都是七宝所成的房子、宫殿,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个房子也能够随著你的意念可大可小,所以在极乐世界自在。这些是凡圣同居土里的境界,你看看都这么样的美好,再往上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更加的殊胜。
四德里面还有「乐」、还有「净」。我们世间人有乐,但是那个乐不清净,不像极乐世界的乐,那是清净之乐,叫大乐。每天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在修学戒定慧三学,每天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染著,所以他很快乐,心里很清净。他想到他方世界度化众生,说来就来。他教化六道众生心地还是清净的,没有一丝毫的沾染。在十法界里面他来去自如。他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因此他没有世间苦乐的感受,他这个乐才是真乐,心地真正的清净。
常乐我净这叫四净德,在世间没有,因为世间它是无常,它不是真常,它是统苦,三界统苦,它没有乐,世间无我,就是自己做不了主,自己不自在,世间不清净,起心动念都是染污,充满著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些都是苦的因。极乐世界常乐我净。《要解》上说,「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这是讲因为有常乐我净四宝,所以极乐世界的众生他的德行一天比一天的深、一天比一天的广,跟你在一起修学的统统都是圣贤,周匝围绕的是谁?都是三贤十圣。三贤就是地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菩萨。十圣是十地菩萨。他们跟我们在一起,我们怎么可能不进步?说老实话,西方极乐世界要真想去不难,别的世界你要去往生这个不容易,因为别的世界你要往生的话要断惑,你要断了见思烦恼你才能生他方诸佛国土里头的方便有余土,你要是能够断尘沙烦恼,而且无明也破一品,你才能够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超越了十法界,是一真法界。可是你要往生极乐世界,虽然你的惑没有断,见思烦恼没有断,留有种子,可是你生到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但是极乐世界四土是合在一起的,所以生到凡圣同居土他也就生到方便有余土、也就生到实报庄严土、也就生到常寂光土,它的四土没有分别,都在一起,这是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地方。所以最殊胜的还是凡圣同居土,你看烦恼没断,竟然可以一生净土四种净土都生了,在其他的世界里找不到,其他世界四土是分开的。就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他住的净土我们没办法见到,它不在一起。下面《要解》有一句话总结,「自德深,他贤遍,是极乐之真实因缘」。自己能够每天提升自己的功德,还有跟很多圣贤的同参道友在一起,这是极乐的真正因缘。
下面又讲,「此等庄严,同居是增上善业所感」。极乐世界的庄严四土都庄严,这里特别举出同居土。同居土是什么?增上善业所感。增上善业是什么?是念佛。蕅益大师也讲,「亦圆五品观所感」。圆五品观,圆是圆教,圆教里头讲的五品观。那是什么?是讲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这是讲修行的。我们要问了,下下根往生的人,古时候有,现在也有,你看他不识字,一个老太婆、老阿公,什么都不懂,也不懂什么教理,有人告诉他往生极乐世界好,你就念阿弥陀佛,他就老老实实的念,他就信以为真,真信切愿,死心塌地的去念佛,结果他成功了,他往生净土,而且品位还不低。他为什么能够感得净土的果报?这是增上善业,他能念阿弥陀佛。
所以一心念阿弥陀佛的人他就具足了五戒十善。你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只念佛,念头里面绝对不会有害人的念头,所以他五戒圆满了。他不会有杀生的念头,不会有偷盗的念头,不会有邪淫、淫欲的念头,他不会打妄语,他的口业清净,绝对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念里面无贪、无瞋、无痴,一天到晚就一句阿弥陀佛,所以他能成功,增上善业。下下根的人你看他是个老实人,愚人他有愚人的福报,他老实,他能成功。中根的人,乃至中上根性的,智者大师又给我们示现,智者大师是天台的祖师,他也是示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讲经说法,注解《法华经》,领众修行,结果走的时候他的徒弟问他,说:师父,你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智者大师说,我因为领众,所以要管事、要操心,修学就不够专精,往生净土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智者大师不是普通人,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他为我们做示现,示现什么?管人、管事总是会分心,所以品位就受到影响。当然,他老人家慈悲,他有往生的把握,所以他能够去管人、管事,去领众,这是慈悲,牺牲自己的品位来成就别人。他给我们示现修行的方法并不是很高,因为太高了我们没办法修,他是讲的五品位,圆教五品观,我们认真看看,这也能够做得来。
五品观,第一个是讲「随喜」,随喜功德,恒顺众生。随喜是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里面一个很严重的烦恼是嫉妒,有嫉妒心你这随喜就做不到。所以见到别人的善法能够欢喜这是随喜,随喜的时候嫉妒心就没有了。嫉妒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所以人没有嫉妒心瞋恚也是比较薄弱的。这里讲的随喜,没有讲随便,所以在恒顺众生当中,在处众跟人交往要懂得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说「和而不同」,对佛陀的教诲我们坚持,没有疑惑,跟众生的交往也不随便、不散乱,这是讲随喜的意思。我们师父上人在讲《中峰三时系念》里面的《阿弥陀经》的这一段就讲得很简要,末学查了《教乘法数》,并且请教了师父上人,所以把这个意思补充得稍微多一些,供大家参考。这是讲随喜这段。
「读诵」,读诵就是天天听佛教诲。听佛教诲自己可以慢慢的把自己的习气去除掉。这个习气是什么?污染。读诵贵在专精,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把自己夹杂的习气也去除掉,去除自己的杂染,夹杂和污染。「说法」,这是为人演说,让人听到圣贤的教诲、听到佛法欢喜。
「兼行六度」,这是讲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去修六度。譬如说修布施,随缘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生活当中常常提起六度的观念,提起觉照,对治自己的无明昏暗,念念都能够觉而不迷,行菩萨六度。
「正行六度」,就是一心一意的为众生,而且是主动的去帮助众生,这是正行六度。这是讲圆教五品观。
底下我们继续念一下《阿弥陀经》里的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我们先念到这里。这里是讲『七宝池』里面有『八功德水』,池底还有金沙铺地,池子的四边都由七宝合成。『金、银、琉璃、玻璃』,这都是讲宝,「琉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是一种绿色的玉,「玻璃」,在古时候那个玻璃不是我们现在讲的玻璃,他那时是讲水晶,它是天然、透明的,这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珍宝。实际上极乐世界的宝绝对不只这么一点,而且它的这种色相、光彩超出我们世间太多太多。『上有楼阁』,这是「七宝池」的岸边上面还有楼阁,亭台楼阁,也是七宝庄严装饰的,『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里举出了七种宝,来庄严亭台楼阁。池中还有莲花,莲花很大,『大如车轮』,有四色的光芒,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赤色就是红色,还有白色。这四色也是举出来,代表无量的颜色,无量的光彩,都是『微妙香洁』。
这简单的几句话,真的把极乐世界的那种庄严、美好为我们透出来,我们听了很向往。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没有这么庄严美好的景象?这是因为这个世间是「有漏惑业所感」,有漏就是有烦恼。这个世界,我们讲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因为烦恼、因为迷惑,这些业力招感来的。极乐世界它是「无漏净业所成」,众生没有烦恼,他们都修的是净业,而且又有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威神的加持,令国土如此庄严。所以要懂得,我们想要到极乐世界要修什么?无漏净业,要与阿弥陀佛的愿行相应,才能感得净土。如果说我们心里还有一个怨恨的人,看到有人还看不顺眼,还有讨厌、憎恨的这些念头,极乐世界去不了。为什么?因为你修的是有漏惑业,不是修的无漏净业。所以你仔细看看那些往生净土的,像我们昨天举的马玉叶老菩萨,在达拉斯佛教会,在佛七当中坐著走的。你看看她心里面真的没有对任何人、事、物的怨恨,她没有这些贪瞋痴的念头,一切的这些冤亲债主她都把他看作自己的善知识,都发愿要往生净土以后回来度他们。这是慈悲,心里面没有对立、没有怨恨,真正所有的冲突、矛盾、对立、怨恨化解了,别人对不起我的,也绝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这是修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那些对立、冲突这些念头,修忍辱,不瞋恚,修持戒、修精进、修禅定、修智慧。你看看六度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修,这叫兼行六度。所以烦恼习气要放下、要化解,这样念佛往生就没有障碍,才能感得阿弥陀佛在临终的时候来接引你。如果对这个世间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不管是你贪爱的也好,或者是怨恨的也好,你只要贪爱、怨恨放不下,往生净土就难了。所以我们要像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烦恼习气不再起现行,虽然种子还没断,但是绝对不让它起现行。往生净土带业往生是带种子,带旧业,不是带新业,不是带现行的。现行是什么?发作,如果烦恼还常常发作,这就是往生没把握了。
这里举出四色莲花,这个莲花是极乐世界他们往生之后就生到莲花里头,没有胎狱之苦。所以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不是父母所生,都是莲花化生。有父母就有恩情,有恩爱别离之苦,没有父母他就不会有这些苦,不会有这些情执,也不会有胎狱之苦。莲花有大有小,光色也有不同。佛经上告诉我们,如果众生发心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莲池里面就会长出一棵莲蕊,而且名字都刻在上面。你要念佛,要求生净土,你的名字就刻在你的莲花上面。你要精进的念佛这个花就愈来愈大,光色也愈来愈鲜美,如果你中途退心了,或者是改修其他法门,不想往生净土了,这个花就枯萎了。所以极乐世界唯有莲花这种现象是有生有灭的,在变化的,其他的统统没有变化,都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常常听到师父上人讲,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这是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可是我们现在看,很多的人念佛,可是到头来还不能往生,那是为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真愿求生净土,所以念佛也就夹杂,不踏实。所以不是阿弥陀佛不肯来接我们,是我们没真想去,真想去的,这个世界统统放下,你念佛决定跟佛感应,决定得生净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所以自己不能往生不能怪阿弥陀佛不接引,也不能怪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讲得不真实,是自己根本就没想去。所以常常检点一下自己,到底我能不能真放得下,如果今天要往生了,我现在要往生了,我能不能马上就走?还有什么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的,说还有很多事情没办,还有什么人没见,还有这个人需要我去照顾等等,这些都是放不下。所以心放下这些牵缠、执著,生活就随缘,随缘去度日,随时可以走,这种人才能够有把握往生。
所以每天我们在一起研教、学习,目的是什么?增强我们的信愿,帮助我们放下。我们天天在这里学讲经,学讲经的目的是什么?督促自己真干。一开始讲的自己做不到,我们师父上人都是过来人,常常这样鼓励我们,他自己说,他三十年讲经弘法下来,这功夫才真正得力。我们在这里学习,每天都要讲经,认真的备课,天天干,干久了假的也变成真的。所以不断的积累,十年、二十年,师父上人为我们示现的,只要功夫不间断,就决定能成就。师父上人非常强调讲经、听经。印光大师当年提倡,修学最好是小道场,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大家在一起一心念佛,不搞经忏佛事、不化缘、不讲经。但是那个时代不讲经可以,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善根深厚,我们说程度很好,所以他不听经他行,他的信心坚定,他老实。但是现在不行,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邪知邪见太多了,如果每天不讲经的话这个邪知邪见就进来了。所以我们师父今天早晨《华严经》里面还讲到,一个真正好的道场,要怎么样?六个小时讲经,至少六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念佛。
当然,念佛,师父在讲《三时系念》里面提到,如果能够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那最好。人可以轮班的念佛,轮流也不要规定,规定谁什么时候念这就有压力。怎么做?要学谛闲老法师教给他那个锅漏匠的徒弟的方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继续念,你看一点压力都没有。在念佛堂里面真精进,真正累了,要休息海青不能脱,在休息室休息一下,把身心疲倦能够化解了之后就继续的干。像《弥陀经》里面讲的,「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这是为我们示现行门。解门呢?就是讲经。不断的加深我们的信心、加深我们的愿心,增长我们的定慧,可以防止邪知邪见入侵我们的心,保持我们心地纯净纯善。对於外缘愈少愈好,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新闻,每天天下无事,你看心是定的。这种道场真叫净业道场,大家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就是求生净土。
所以这里面的住众,莲池里的莲花一定是又大光泽又好。真正信心坚固了,一生都不改的,就一个目标,求生净土,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拿著这个花来接引你往生,你就生到了莲花中。「托质莲胎,清净受生」,没有父精母血,纯粹是清净的莲花,所以这是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见佛就是大彻大悟,成佛了。花开见佛,我们讲你进入了如来的报土,那是实报庄严土,那真的是一真法界。《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跟我们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到花开见佛要多久?要十二劫,这是最长的时间。所以成佛很快速。
在花胎里面,大家不要认为说莲花包住不是很难受?那是你的凡夫的见解。《华严经》里面这方面说得很清楚,一个微尘里面都有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缩小,微尘也没有放大,但是微尘能够包容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个大世界,虚空法界都含在一个微尘里面,这是真正广狭自在。微尘都可以包容一个大世界,莲花怎么可能不包容?所以花里面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所以如果不学习《华严》我们对这个理就不甚明了。所以真正在花里头的世界里头,每天也是见佛闻法,每天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每天也能够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这种境界是真的不可思议的,是无障碍的法界。
所以阿弥陀佛的国土十方诸佛都赞叹,真的是第一殊胜稀有,他们都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真正你体会这个道理你就不会有妄想,你心就定了,真是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极乐世界里的莲花,这里举出四种颜色,实际上它的光色是无量无边的。这四种颜色我们讲是原色,四种原色互相调和可以调出无量的色彩,所以用这四种颜色做代表。底下这一句讲: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一句是总结。『极乐国土』何以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头发四十八大愿,愿力成就的。四十八大愿怎么来的?是摄取二百一十亿佛刹依正庄严。这是他跟世间自在王佛学习的时候,这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的前身,他愿意建立极乐国土,请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他展现诸佛国土。展现多少?经上讲是二百一十亿佛刹,这个二百一十亿,或者是二十一俱胝佛土,这个二十一它是代表圆满的意思。在密宗里面二十一代表圆满,二百一十也是大圆满。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参访了无量无边佛国土,一个佛土都没有漏掉。他是我们说观光考察,在各个佛土里头取长补短,重重无尽的世界里面都看过了,总结出他的一套建设方案,所以营造出一个最美好的修学环境,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有如是的功德庄严,太庄严了,不可思议的。
《要解》又说,「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也」。这些庄严,依正庄严,完全是性德的流露。性德,自性之德,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与诸佛无二无别的。阿弥陀佛这四十八大愿,这是大愿,无量劫的修行,这是大行,营造出这个极乐世界,这大愿大行也是性德,这个性德阿弥陀佛他有,一切众生自性当中也是本来具足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是每一个众生本来具足的。所以这是讲因,因是什么?众生的真如自性。佛的大愿、性德,就做众生多善根之因。有因没有缘就不能结果。佛以大行做众生多福德之缘,因缘结合,「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就是自性功德。前面我们讲到如是,如是就是讲自性。所以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他所建立的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做为众生的增上缘,带起众生自心里头种种的依正庄严。蕅益大师这段话为我们讲得太明了了,所以极乐世界就是每一个众生性德的显露。借助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这个增上缘,把我们自心种种庄严显现出来,这叫做「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继续看下面一段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一段我们师父上人讲它是指天时之乐。衣裓盛花、他方供佛、『饭食经行』,这都是极乐世界人那种受用。我们看衣裓盛花,他以『衣裓』,「衣裓」是盛花的器皿,我们中国人是用花篮,印度人他可能是用衣服把它兜起来来盛花,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总之是盛花之器。衣食住行都很自在,你看看他要花就有花,他要食就有食,他要去供养就能够供养,他没有求不得苦。『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是用他的天花,天花是空中落下来的。你看『雨天曼陀罗华』,这个「雨」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用这些花去供佛。「曼陀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是适意,也就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花你就有什么花,完全按照你的意思,你要莲花就有莲花,你要梅花就有梅花,要牡丹就有牡丹,完全是按你的意思,从天上下来的,真的叫做心想事成,随心所欲,毫没有求不得苦,真是「但受诸乐」。这种殊胜完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圆满的功德没有丝毫欠缺。
每一个众生你看每天「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供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想供佛,佛都不在了。可是极乐世界他每天能够供十万亿。实际上不止十万亿,他供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用十万亿这是释迦牟尼佛善巧方便,特别对我们这些众生讲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离极乐世界距离有十万亿个佛国土,所以他讲十万亿是告诉我们,你想从极乐世界回来随时可以回来,你想回来亲近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到弥勒内院去亲近弥勒菩萨,随心所欲,你想回来就回来。而且是怎么样?『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早晨,『清旦』是早晨,早晨吃饭的时候,一顿饭工夫你就遍游十方,供养一切诸佛了,然后回到自己的极乐世界来了。这是讲众生神足不可思议。蕅益大师讲,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能这样做到?「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这是讲他的神通自在真的不可思议。他去参访诸佛国土怎么去的?蕅益大师讲得很清楚,化身去的,不离彼土,就是不离开极乐世界,他就能够化身到十方世界去。所以无量无边的身在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中示现,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而且化身,时间是一瞬间,一刹那就去到了。所以每一个分身供养一尊佛,你想想,你供养佛,佛一定给你说法,一尊佛给你说一句法,你想想你每天听的是无量无边的法,你这样的学习那还得了,难怪成佛那么容易。
我们这个世界听经闻法很不容易,佛不在世了,我们只能听法师讲法,法师未必是开悟的,大家在这听,一坐坐两个小时,听的法并不算多,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成就这么慢,极乐世界成就这么快速?原因就在这里。下面蕅益大师又给我们讲,显示极乐世界「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这是讲极乐世界的众生去十方诸佛国土去那里来往这么自在,这显示极乐世界里头的声、尘、跨步弹指,也就是一举一动、一事一物,都跟重重无尽的十方贯彻通达,没有障碍,这是不可思议的法界。
「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我们这些众生在娑婆世界里面真叫做业障深重,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面真的好像跟极乐世界就隔开了。有没有隔开?实际上没有隔开。中峰国师给我们讲,「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所以极乐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不隔毫端,去此不远。我们现在为什么看不到?因为有业障,所以没转过来,业障消了自然就是隔而不隔。极乐世界的众生看我们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在十方世界的家亲眷属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是现前的,而且是过去生中的生生世世的那些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你都认得他们,你都记得起他们来,记忆完全恢复了。你看到哪一个众生,跟你有缘的,需要你去帮忙的,他的机缘成熟了,能听你教化的,你就马上化身在他面前来教化他,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跟我们是隔而不隔,没有隔碍的。下面一句,这是结示: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我们已经讲过了。下面又为我们讲到说法的庄严。我们把经文念一念: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世尊在这里为我们说明,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的众鸟,你看都是『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种种」是说很多,「奇妙杂色」是讲它很美。这里把无量无边种类的鸟列举出六种,这是我们都比较能够熟悉的鸟。『白鹤』,这是一类,『孔雀,鹦鹉,舍利』,「舍利」也叫鶖鹭,也叫春鹦。『迦陵频伽』,中国的意思叫做妙音,这是因为这些鸟还在蛋壳里头它就能够发出美妙的音声,超过其他的鸟类。还有『共命之鸟』,「共命之鸟」相传在古印度,在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附近有,是有一身两头的这种鸟。这些鸟我们现在讲都是珍禽,非常的美,音声非常的好听。它们是不是业报受身的?不是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它们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绝对不是畜生道的众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没有罪苦、没有恶报,怎么可能还有这些鸟?这些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为什么要把这些鸟变出来给我们说法?这里讲『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昼夜六时」就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因为印度是讲昼三时、夜三时,总共是六时,一时等於我们现在的四个小时,这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实际上极乐世界没有这些时段,这是随顺我们这个世界的术语来讲的,也就是这些众鸟不间断的「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是讲三十七道品。整个佛法的内容可以说三十七道品贯彻起来了。听到这些鸟说法,众生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问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亲自来说这些法,要变现一个鸟来说法?我们可以想像到,阿弥陀佛对众生可以说关怀备至,很体贴我们。我们往生净土之后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对老师都得要毕恭毕敬,规规矩矩的,所以听法的时候就不能没有威仪,坐要坐得端端正正,恭敬来听法,老这么坐也很累,有时候想要活动活动身骨,阿弥陀佛就变鸟来给我们说,既然是鸟,就可以不用那么严肃,可能可以放轻松一点,坐著听也行,站著听也行,甚至躺著听也行,很自在。所以这是阿弥陀佛体贴我们,这是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所以极乐世界六尘都在说法,让我们「常念三宝,得正念乐」。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佛是觉悟,觉而不迷;法是正知正见,正而不邪;僧是清净无染。所以念佛、法、僧,僧也代表六和敬、和合众,所以佛法僧也是觉正净,可以说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诸法总纲领。《要解》上面讲,为什么要特别列举出鸟讲经说法这桩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要给我们特别说明那里六尘都能说法,你都能够听。实际上去极乐世界绝对不只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去,他们六根当中哪一根最利的,他能都接受讲经说法。所以「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普摄法界的众生,任何的众生去到那里,都能够圆满的接受一切的诸佛教诲。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就来讲三十七道品。末学讲的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菩萨、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阿弥陀经》。正宗分里面第一个段落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这是启发我们的信心。正宗分也分为三个段落,劝信、劝愿、劝行。我们从这第一段开始看起,我们来先把经文念一念: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这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佛在这里问『舍利弗』尊者,也是来启发我们,问『彼土』,这个国土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这里说得很明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居住的众生,这里面的众生有人、天、声闻、菩萨,但是没有三恶道,这些居民是只有乐而没有苦,所以叫做极乐。这是讲总说。『无有众苦』,这个「众苦」实在讲是太多太多了。在大乘经论里面佛为我们把众苦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叫做苦苦,第二大类叫做坏苦,第三大类是行苦。什么是苦苦?总的来讲,这是讲烦恼逼迫身心,就是我们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压力,身体有压力、有痛苦,不自在,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这个苦苦分为八个种类,这八个种类是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生老病死四类,下面还有四类,是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我们把这些苦都介绍一下,大家真能明了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苦,就生厌离心,欣求极乐。
生苦,这是出生的时候所受的,我们都忘记了。生苦是讲你去投胎,入到母亲的肚子里,受胎狱之苦。人为什么会投胎?投胎是因为迷惑颠倒。根本的原因,佛在经上讲,是因为淫欲,一切六道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所以你在投胎的时候,如果你是男身,你看到女身就喜欢,如果你是女身,就爱男身。这都是因为情欲没断,所以因缘牵引,在六道里面受生,这是轮回的根本。所以在一般的经论里面我们看到,佛制定的五戒,叫做杀、盗、淫、妄、酒,把杀放在第一,而在《楞严经》里面佛就把淫戒放在第一位,这是突出为我们显示淫欲不断三界就出不去。在投胎以后,在母亲的肚子里要十月受苦。经上也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个地方叫胎狱,真的受的苦就跟地狱没有两样,母亲喝一口凉水,这个胎儿身上就会觉得像寒冰一样,入了寒冰地狱,母亲喝一口热水,他就好像被火烧一样这么热,母亲要是稍微动弹比较剧烈一些,他这里面就是大地震。这个苦要受十个月,经过十个月的折磨、煎熬,前生的记忆统统都忘掉了。为什么会忘掉?因为太苦了,把记忆力都磨掉了。就像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记忆力都退失了,甚至变成一个痴呆了,就是因为病苦太厉害了。所以人受了十月怀胎胎狱之苦之后,记不得前生的事情了。这是生苦,我们都忘掉了,可是我们也能看到老、病、死的苦。你看老苦,人一生出来总得老,如果你不老那就短命,人老了就通常要生病。不仅是老人容易生病,你看一般人遇到风寒感冒,或者吃东西吃得不注意,都会引起疾病,都会有病苦,更何况有大病,像癌症、肿瘤、脑血栓等等,统统都是折磨人的。死的苦我们也能够见到。佛在经上面比喻,人死的时候,神识离开身体就如同生龟脱壳,把那只龟从它的壳那里拔出来,你看看它多痛苦。所以这些生老病死的苦难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只要冷静去观察,自己要生警觉之心。
释迦牟尼佛他的警觉性就很高,当他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的苦他就觉悟了,他想要解决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自己虽然还没有老病死,看到别人老病死,自己就想到,我也有一天跟他们一样,心里就产生了恐惧,因此谋求解脱的道路。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他是个太子,将来继承王位,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统统都舍弃了,去修道了,出家。为什么?就是要把这个大问题解决。古人讲「死生事大」,看这里讲死生事大,不是说生死事大。为什么?因为死了以后还有生,这个事情就麻烦,不是生了之后死一次就完了,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不间断,这叫轮回。所以六道的众生叫做生死疲劳。这是讲生老病死的苦。
下面苦苦里面第五种叫求不得,每个众生都有他的欲望,都有他的愿求,这些欲望真的是无止境,欲望愈多就愈苦。所以苦怎么来的?欲望来的,你有欲望就有苦,你有愿求就有失望。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不再求了,他对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随缘而过,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没有希求的念头,心里面妄念就少,他容易满足,他知足常乐,所以他快乐,他有健康长寿。这个世间人不懂,世间人都求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拼命的去求。能求得到吗?要知道,这些福报是修来的。财富怎么来?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就有财富。过去生中真正救济贫人、多施财,这一生你这个福报丢都丢不掉。过去生中修法布施的,就得聪明智慧。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这一生有健康长寿。什么是无畏布施?就是安慰众生,让众生解脱烦恼,没有恐怖。所以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不杀生、不吃肉,另外,布施医药,帮助鳏寡孤独、残障苦难的众生,这统统都是无畏布施。所以真正懂得因果的道理他就能够心安,他知道要求好的果报必须要修善因,如果做了种种不善的因,他的后果必定是苦,苦不堪言。
第六种苦叫爱别离,讲的范围也很广,你所爱的,包括人、事、物,可以说你爱的东西都不跟你在一起,你想见的人就常常远离你,你所爱的东西不能够得的到,你所喜欢的事情它常常的变化,不能够长久,这一类都属於爱别离。我们看到世间多少的家庭里面,年纪轻轻的孩子就死掉,父母多么的痛心,爱别离。六道众生在一起因缘聚会都是这个样子,想要得到的,偏偏失去。
第七种怨憎会,怨就是冤家对头,就是你不喜欢的,偏偏又老跟你在一起,譬如说你讨厌的人,他常常就出现在你面前,你讨厌的事,它偏偏就发生,这些就是属於怨憎会。这个统统都是因为迷惑颠倒产生的。苦是迷而来的,迷执、执著、情执就有苦。如果觉悟了,智慧做主,他没有贪爱,也没有怨恨,你看爱别离、怨憎会就化解了。所以诸佛菩萨他对一切众生是慈悲,是平等的大爱,里面没有情执,所以他不会有苦。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懂得转化我们的情执转成智慧,学习佛菩萨的那种爱,这种爱是真诚的、清净的、平等的、智慧的。凡夫的爱情里头充满了分别、执著,而且它会变化,会变化的东西就不是真的。所以凡夫的爱不是真爱,今天爱得死去活来,过几天就闹翻天,就反目成仇,所以这个爱靠不住。因此,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知道待人处世要有智慧,听到对方说爱你,一会儿又说讨厌你,这些统统都是变化的,他这是情执,他就像三岁小孩一样,他的性情不稳定,不懂事,所以会喜怒无常,变化很大。他用的是妄心,他不是用真心,只有真心里面流露的爱才是定的,才是永恒的。所以佛菩萨的爱心,平等的、永恒的、周遍法界的。爱心要广大,心量不可以小,心量小就苦,自私的人其实是最可怜的。所以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他损人利己,起心动念都想自己的利益,不想别人的利益,其实他会不会有幸福?不会。内心里充满著患得患失,他永不知足,很苦恼,而且会结下很多的冤家,这些他得罪的人将来会报复。所以我们看清楚,这个六道,这个世界里头充满了这些苦,能不能住?不能再住了,真的要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八苦里面讲的第七种。
第八种是总说的苦,是五阴炽盛。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讲物质,受、想、行、识是讲精神。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物质就是身体,我们身体、精神都受到很多的苦难,身体有生老病死,精神上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些都要承受。受想行识里面这个识是亲因缘,我们说它是苦的因。这是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习气种子,这些种子是一切苦难的因,叫亲因缘,四种缘里的亲因缘。这个想和行,受想行识这个想和行是所缘缘和无间缘,受就是果报。所以受,受什么?受苦、受乐,不外乎就这两种。在六道里面,如果种善因的,将来就有乐受,种恶因的,就有苦受。所以我们真正想要得到快乐要懂得修善因,从根本上修就是从念头上修,把念头里的不善去掉,念头善了,我们说思想善了、心地善了,他的行为自然善。一切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难免自私自利造业,所以他只有苦没有乐。这是讲八苦,八苦都叫苦苦。
第二个大类是坏苦。佛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过去生中修了一点善业,可能就会有乐,善因善果,但是这个乐不能够保持,不能够久住,而且古人也讲「乐极生悲」。所以乐是不是好事?不是好事,乐在佛法里面就称为坏苦。所以世间人他们都以为世间的五欲是乐,财色名食睡得到了他就觉得很乐,不晓得这个乐本身也是苦。譬如说一个人很爱吃饭,很饿了,要吃饭,拼命的吃,你给他吃一碗,他觉得挺乐的,吃两碗,挺乐,吃三碗,四碗,吃到十碗,他就苦不堪言了。更何况我们所吃的,如果是杀生吃肉,将来就要偿债,真的是佛经里讲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相吞噉,冤冤相报」,那个苦就更严重了。所以佛提醒我们乐是坏苦,一切的这些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是无常的,连这个世界都是无常的。《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就是坏苦。
第三大类是行苦。行苦是什么?这是讲的非苦非乐的,但是它不能够持久,叫性迁流故,不能永远保持,那就是苦。三界里面,欲界的众生三种苦统统具足,苦苦、坏苦、行苦都有。如果修禅定,可以超出欲界,生到色界天,色界天人他没有苦苦,但是他有坏苦,因为色界天他的欲望没有了,财色名食睡的欲他就没了,欲没有之后就没有苦苦。实际上他的欲也不是真的断掉,而是他用定功伏住,不起作用,所以他不需要饮食,他不需要睡眠,享受禅悦的快乐。但是怎么样?他不能够保持,他有坏苦和行苦,因为他还有身体,还有物质世界。所以当他的寿命快尽了的时候,身体产生变化,他的居住环境也产生变化,他就觉得很苦。平时他觉得很乐,到他临命终的时候他苦就来了,色界天还有坏苦。
再往上走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连物质都没有了,身体也没有了,我们叫它是灵界。他没有苦苦,也没有坏苦,但是他还有行苦。他的定功很深,但是定功再深,他都有失去的那一天,寿命到了的时候他还要堕落,所以行苦是他不能够永远保持。而且无色界天的天人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已经成佛,自己证得大涅盘了,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是他误解了,结果等到他寿命终尽的时候,他知道怎么自己要死了,他会生起瞋恨心,他会毁谤诸佛菩萨,说诸佛菩萨讲的涅盘境界是假的、是骗人的,你看他这样谤佛、谤法、谤僧,所以堕落下来,一堕就堕到阿鼻地狱,真是俗话所讲的「爬得高,摔得重」。
因此三界里面的苦都是免不了的。《法华经》里面给我们做个比喻,叫「三界火宅」。佛给我们讲「三界统苦」,这是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讲。西方极乐世界正好相反,无有众苦,统统这些苦都没有了,他们是『但受诸乐』,只享受快乐。他们享受的乐事太多太多了,数不尽的快乐,所以叫极乐。我们可以举出两个例子,第一个,极乐世界没有罪报之苦,到了极乐世界的人没有恶报。为什么没有恶报?因为他没有造恶业的机会,极乐世界的人决定没有恶念,更不可能有恶言、恶行,所以他不造恶业。他的身语意三业都是纯净纯善,所以他就没有恶报的机缘,他不会受苦。虽然是有一类众生是带业往生,往生到同居土,可是这些业是过去生中的恶业种子,它没有缘就不可能起现行,到了极乐世界没有恶缘了,他虽然有恶业种子,他也不会起现行,不会有恶报,所以这个世界太殊胜了。第二个,生到极乐世界是永不退转,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都是圆证三不退,他们一生决定成佛。《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到了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样的人?是证得无生忍的菩萨。他的受用就跟无生忍的菩萨一样,他能够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你看看这样的修学环境多好,你还等什么时候?要赶紧往生。前面这一段是讲能受用的众生他们得到的乐,下面是讲所受用的居住环境之乐,我们把经文念一念: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这一段里面,佛又叫著『舍利弗』,底下有很重要的开示。他说『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讲七重。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讲,七重表什么?表七科道品,七科道品就是三十七道品。它分为七个大类,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是七科,后面经文我们会有讲到。三十七道品它是通小乘和大乘,它代表了全部的佛法。极乐世界你看看不但佛说法,连六尘都在说法,情与无情统统都在说法,树、栏杆、罗网统统都是启发我们觉悟的。所以在这样的修学环境里面,人怎么可能退转?他没有退转的缘,统统都是让你进步的缘。
『四宝』,蕅益大师讲也是表法的意思。表什么?表四净德,四德,所谓常、乐、我、净,这是宝。「常」讲的是永恒不变。我们这个世间叫无常,到了极乐世界你看看真常,一切法永恒不变。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老是在变?为什么极乐世界不变?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刹那生灭,念念不住,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起了又灭,灭了又起,而这个境界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境界老在变。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再加上有诸上善人、等觉菩萨做我们的同参道友,所以我们想起念头都起不来,因此极乐世界它不变,它是一真法界,这是真常。妄想分别执著真的统统都放下了,起不来了,所以有这样殊胜的境界出现。
下面讲的是「我」,四德里面这个我,我的意思是主宰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自己做不了主,你看我想不老,办不到,我想不病,也办不到,我想不死,也办不到,自己都做不了主,我想我的房子大一点,住得宽敞一点,也办不到。不像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你看看,他们不老、不病、不死,无量寿!极乐世界的居民每个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没有生老病死,他们居住的房子,你看看经上讲的,可以飞行的,可以做为你的交通工具,你到哪里那个房子就跟著你,都是七宝所成的房子、宫殿,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个房子也能够随著你的意念可大可小,所以在极乐世界自在。这些是凡圣同居土里的境界,你看看都这么样的美好,再往上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更加的殊胜。
四德里面还有「乐」、还有「净」。我们世间人有乐,但是那个乐不清净,不像极乐世界的乐,那是清净之乐,叫大乐。每天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在修学戒定慧三学,每天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染著,所以他很快乐,心里很清净。他想到他方世界度化众生,说来就来。他教化六道众生心地还是清净的,没有一丝毫的沾染。在十法界里面他来去自如。他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因此他没有世间苦乐的感受,他这个乐才是真乐,心地真正的清净。
常乐我净这叫四净德,在世间没有,因为世间它是无常,它不是真常,它是统苦,三界统苦,它没有乐,世间无我,就是自己做不了主,自己不自在,世间不清净,起心动念都是染污,充满著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些都是苦的因。极乐世界常乐我净。《要解》上说,「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这是讲因为有常乐我净四宝,所以极乐世界的众生他的德行一天比一天的深、一天比一天的广,跟你在一起修学的统统都是圣贤,周匝围绕的是谁?都是三贤十圣。三贤就是地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菩萨。十圣是十地菩萨。他们跟我们在一起,我们怎么可能不进步?说老实话,西方极乐世界要真想去不难,别的世界你要去往生这个不容易,因为别的世界你要往生的话要断惑,你要断了见思烦恼你才能生他方诸佛国土里头的方便有余土,你要是能够断尘沙烦恼,而且无明也破一品,你才能够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超越了十法界,是一真法界。可是你要往生极乐世界,虽然你的惑没有断,见思烦恼没有断,留有种子,可是你生到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但是极乐世界四土是合在一起的,所以生到凡圣同居土他也就生到方便有余土、也就生到实报庄严土、也就生到常寂光土,它的四土没有分别,都在一起,这是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地方。所以最殊胜的还是凡圣同居土,你看烦恼没断,竟然可以一生净土四种净土都生了,在其他的世界里找不到,其他世界四土是分开的。就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他住的净土我们没办法见到,它不在一起。下面《要解》有一句话总结,「自德深,他贤遍,是极乐之真实因缘」。自己能够每天提升自己的功德,还有跟很多圣贤的同参道友在一起,这是极乐的真正因缘。
下面又讲,「此等庄严,同居是增上善业所感」。极乐世界的庄严四土都庄严,这里特别举出同居土。同居土是什么?增上善业所感。增上善业是什么?是念佛。蕅益大师也讲,「亦圆五品观所感」。圆五品观,圆是圆教,圆教里头讲的五品观。那是什么?是讲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这是讲修行的。我们要问了,下下根往生的人,古时候有,现在也有,你看他不识字,一个老太婆、老阿公,什么都不懂,也不懂什么教理,有人告诉他往生极乐世界好,你就念阿弥陀佛,他就老老实实的念,他就信以为真,真信切愿,死心塌地的去念佛,结果他成功了,他往生净土,而且品位还不低。他为什么能够感得净土的果报?这是增上善业,他能念阿弥陀佛。
所以一心念阿弥陀佛的人他就具足了五戒十善。你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只念佛,念头里面绝对不会有害人的念头,所以他五戒圆满了。他不会有杀生的念头,不会有偷盗的念头,不会有邪淫、淫欲的念头,他不会打妄语,他的口业清净,绝对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念里面无贪、无瞋、无痴,一天到晚就一句阿弥陀佛,所以他能成功,增上善业。下下根的人你看他是个老实人,愚人他有愚人的福报,他老实,他能成功。中根的人,乃至中上根性的,智者大师又给我们示现,智者大师是天台的祖师,他也是示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讲经说法,注解《法华经》,领众修行,结果走的时候他的徒弟问他,说:师父,你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智者大师说,我因为领众,所以要管事、要操心,修学就不够专精,往生净土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智者大师不是普通人,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他为我们做示现,示现什么?管人、管事总是会分心,所以品位就受到影响。当然,他老人家慈悲,他有往生的把握,所以他能够去管人、管事,去领众,这是慈悲,牺牲自己的品位来成就别人。他给我们示现修行的方法并不是很高,因为太高了我们没办法修,他是讲的五品位,圆教五品观,我们认真看看,这也能够做得来。
五品观,第一个是讲「随喜」,随喜功德,恒顺众生。随喜是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里面一个很严重的烦恼是嫉妒,有嫉妒心你这随喜就做不到。所以见到别人的善法能够欢喜这是随喜,随喜的时候嫉妒心就没有了。嫉妒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所以人没有嫉妒心瞋恚也是比较薄弱的。这里讲的随喜,没有讲随便,所以在恒顺众生当中,在处众跟人交往要懂得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说「和而不同」,对佛陀的教诲我们坚持,没有疑惑,跟众生的交往也不随便、不散乱,这是讲随喜的意思。我们师父上人在讲《中峰三时系念》里面的《阿弥陀经》的这一段就讲得很简要,末学查了《教乘法数》,并且请教了师父上人,所以把这个意思补充得稍微多一些,供大家参考。这是讲随喜这段。
「读诵」,读诵就是天天听佛教诲。听佛教诲自己可以慢慢的把自己的习气去除掉。这个习气是什么?污染。读诵贵在专精,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把自己夹杂的习气也去除掉,去除自己的杂染,夹杂和污染。「说法」,这是为人演说,让人听到圣贤的教诲、听到佛法欢喜。
「兼行六度」,这是讲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去修六度。譬如说修布施,随缘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生活当中常常提起六度的观念,提起觉照,对治自己的无明昏暗,念念都能够觉而不迷,行菩萨六度。
「正行六度」,就是一心一意的为众生,而且是主动的去帮助众生,这是正行六度。这是讲圆教五品观。
底下我们继续念一下《阿弥陀经》里的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我们先念到这里。这里是讲『七宝池』里面有『八功德水』,池底还有金沙铺地,池子的四边都由七宝合成。『金、银、琉璃、玻璃』,这都是讲宝,「琉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是一种绿色的玉,「玻璃」,在古时候那个玻璃不是我们现在讲的玻璃,他那时是讲水晶,它是天然、透明的,这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珍宝。实际上极乐世界的宝绝对不只这么一点,而且它的这种色相、光彩超出我们世间太多太多。『上有楼阁』,这是「七宝池」的岸边上面还有楼阁,亭台楼阁,也是七宝庄严装饰的,『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里举出了七种宝,来庄严亭台楼阁。池中还有莲花,莲花很大,『大如车轮』,有四色的光芒,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赤色就是红色,还有白色。这四色也是举出来,代表无量的颜色,无量的光彩,都是『微妙香洁』。
这简单的几句话,真的把极乐世界的那种庄严、美好为我们透出来,我们听了很向往。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没有这么庄严美好的景象?这是因为这个世间是「有漏惑业所感」,有漏就是有烦恼。这个世界,我们讲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因为烦恼、因为迷惑,这些业力招感来的。极乐世界它是「无漏净业所成」,众生没有烦恼,他们都修的是净业,而且又有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威神的加持,令国土如此庄严。所以要懂得,我们想要到极乐世界要修什么?无漏净业,要与阿弥陀佛的愿行相应,才能感得净土。如果说我们心里还有一个怨恨的人,看到有人还看不顺眼,还有讨厌、憎恨的这些念头,极乐世界去不了。为什么?因为你修的是有漏惑业,不是修的无漏净业。所以你仔细看看那些往生净土的,像我们昨天举的马玉叶老菩萨,在达拉斯佛教会,在佛七当中坐著走的。你看看她心里面真的没有对任何人、事、物的怨恨,她没有这些贪瞋痴的念头,一切的这些冤亲债主她都把他看作自己的善知识,都发愿要往生净土以后回来度他们。这是慈悲,心里面没有对立、没有怨恨,真正所有的冲突、矛盾、对立、怨恨化解了,别人对不起我的,也绝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这是修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那些对立、冲突这些念头,修忍辱,不瞋恚,修持戒、修精进、修禅定、修智慧。你看看六度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修,这叫兼行六度。所以烦恼习气要放下、要化解,这样念佛往生就没有障碍,才能感得阿弥陀佛在临终的时候来接引你。如果对这个世间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不管是你贪爱的也好,或者是怨恨的也好,你只要贪爱、怨恨放不下,往生净土就难了。所以我们要像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烦恼习气不再起现行,虽然种子还没断,但是绝对不让它起现行。往生净土带业往生是带种子,带旧业,不是带新业,不是带现行的。现行是什么?发作,如果烦恼还常常发作,这就是往生没把握了。
这里举出四色莲花,这个莲花是极乐世界他们往生之后就生到莲花里头,没有胎狱之苦。所以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不是父母所生,都是莲花化生。有父母就有恩情,有恩爱别离之苦,没有父母他就不会有这些苦,不会有这些情执,也不会有胎狱之苦。莲花有大有小,光色也有不同。佛经上告诉我们,如果众生发心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莲池里面就会长出一棵莲蕊,而且名字都刻在上面。你要念佛,要求生净土,你的名字就刻在你的莲花上面。你要精进的念佛这个花就愈来愈大,光色也愈来愈鲜美,如果你中途退心了,或者是改修其他法门,不想往生净土了,这个花就枯萎了。所以极乐世界唯有莲花这种现象是有生有灭的,在变化的,其他的统统没有变化,都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常常听到师父上人讲,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这是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可是我们现在看,很多的人念佛,可是到头来还不能往生,那是为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真愿求生净土,所以念佛也就夹杂,不踏实。所以不是阿弥陀佛不肯来接我们,是我们没真想去,真想去的,这个世界统统放下,你念佛决定跟佛感应,决定得生净土,真的是万修万人去。所以自己不能往生不能怪阿弥陀佛不接引,也不能怪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讲得不真实,是自己根本就没想去。所以常常检点一下自己,到底我能不能真放得下,如果今天要往生了,我现在要往生了,我能不能马上就走?还有什么牵肠挂肚的事情放不下的,说还有很多事情没办,还有什么人没见,还有这个人需要我去照顾等等,这些都是放不下。所以心放下这些牵缠、执著,生活就随缘,随缘去度日,随时可以走,这种人才能够有把握往生。
所以每天我们在一起研教、学习,目的是什么?增强我们的信愿,帮助我们放下。我们天天在这里学讲经,学讲经的目的是什么?督促自己真干。一开始讲的自己做不到,我们师父上人都是过来人,常常这样鼓励我们,他自己说,他三十年讲经弘法下来,这功夫才真正得力。我们在这里学习,每天都要讲经,认真的备课,天天干,干久了假的也变成真的。所以不断的积累,十年、二十年,师父上人为我们示现的,只要功夫不间断,就决定能成就。师父上人非常强调讲经、听经。印光大师当年提倡,修学最好是小道场,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大家在一起一心念佛,不搞经忏佛事、不化缘、不讲经。但是那个时代不讲经可以,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善根深厚,我们说程度很好,所以他不听经他行,他的信心坚定,他老实。但是现在不行,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邪知邪见太多了,如果每天不讲经的话这个邪知邪见就进来了。所以我们师父今天早晨《华严经》里面还讲到,一个真正好的道场,要怎么样?六个小时讲经,至少六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念佛。
当然,念佛,师父在讲《三时系念》里面提到,如果能够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那最好。人可以轮班的念佛,轮流也不要规定,规定谁什么时候念这就有压力。怎么做?要学谛闲老法师教给他那个锅漏匠的徒弟的方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继续念,你看一点压力都没有。在念佛堂里面真精进,真正累了,要休息海青不能脱,在休息室休息一下,把身心疲倦能够化解了之后就继续的干。像《弥陀经》里面讲的,「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这是为我们示现行门。解门呢?就是讲经。不断的加深我们的信心、加深我们的愿心,增长我们的定慧,可以防止邪知邪见入侵我们的心,保持我们心地纯净纯善。对於外缘愈少愈好,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新闻,每天天下无事,你看心是定的。这种道场真叫净业道场,大家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就是求生净土。
所以这里面的住众,莲池里的莲花一定是又大光泽又好。真正信心坚固了,一生都不改的,就一个目标,求生净土,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拿著这个花来接引你往生,你就生到了莲花中。「托质莲胎,清净受生」,没有父精母血,纯粹是清净的莲花,所以这是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见佛就是大彻大悟,成佛了。花开见佛,我们讲你进入了如来的报土,那是实报庄严土,那真的是一真法界。《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跟我们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到花开见佛要多久?要十二劫,这是最长的时间。所以成佛很快速。
在花胎里面,大家不要认为说莲花包住不是很难受?那是你的凡夫的见解。《华严经》里面这方面说得很清楚,一个微尘里面都有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缩小,微尘也没有放大,但是微尘能够包容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个大世界,虚空法界都含在一个微尘里面,这是真正广狭自在。微尘都可以包容一个大世界,莲花怎么可能不包容?所以花里面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所以如果不学习《华严》我们对这个理就不甚明了。所以真正在花里头的世界里头,每天也是见佛闻法,每天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每天也能够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这种境界是真的不可思议的,是无障碍的法界。
所以阿弥陀佛的国土十方诸佛都赞叹,真的是第一殊胜稀有,他们都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真正你体会这个道理你就不会有妄想,你心就定了,真是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极乐世界里的莲花,这里举出四种颜色,实际上它的光色是无量无边的。这四种颜色我们讲是原色,四种原色互相调和可以调出无量的色彩,所以用这四种颜色做代表。底下这一句讲: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一句是总结。『极乐国土』何以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头发四十八大愿,愿力成就的。四十八大愿怎么来的?是摄取二百一十亿佛刹依正庄严。这是他跟世间自在王佛学习的时候,这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的前身,他愿意建立极乐国土,请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他展现诸佛国土。展现多少?经上讲是二百一十亿佛刹,这个二百一十亿,或者是二十一俱胝佛土,这个二十一它是代表圆满的意思。在密宗里面二十一代表圆满,二百一十也是大圆满。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参访了无量无边佛国土,一个佛土都没有漏掉。他是我们说观光考察,在各个佛土里头取长补短,重重无尽的世界里面都看过了,总结出他的一套建设方案,所以营造出一个最美好的修学环境,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有如是的功德庄严,太庄严了,不可思议的。
《要解》又说,「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也」。这些庄严,依正庄严,完全是性德的流露。性德,自性之德,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与诸佛无二无别的。阿弥陀佛这四十八大愿,这是大愿,无量劫的修行,这是大行,营造出这个极乐世界,这大愿大行也是性德,这个性德阿弥陀佛他有,一切众生自性当中也是本来具足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是每一个众生本来具足的。所以这是讲因,因是什么?众生的真如自性。佛的大愿、性德,就做众生多善根之因。有因没有缘就不能结果。佛以大行做众生多福德之缘,因缘结合,「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如是功德就是自性功德。前面我们讲到如是,如是就是讲自性。所以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他所建立的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做为众生的增上缘,带起众生自心里头种种的依正庄严。蕅益大师这段话为我们讲得太明了了,所以极乐世界就是每一个众生性德的显露。借助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这个增上缘,把我们自心种种庄严显现出来,这叫做「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继续看下面一段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一段我们师父上人讲它是指天时之乐。衣裓盛花、他方供佛、『饭食经行』,这都是极乐世界人那种受用。我们看衣裓盛花,他以『衣裓』,「衣裓」是盛花的器皿,我们中国人是用花篮,印度人他可能是用衣服把它兜起来来盛花,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总之是盛花之器。衣食住行都很自在,你看看他要花就有花,他要食就有食,他要去供养就能够供养,他没有求不得苦。『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是用他的天花,天花是空中落下来的。你看『雨天曼陀罗华』,这个「雨」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用这些花去供佛。「曼陀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是适意,也就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花你就有什么花,完全按照你的意思,你要莲花就有莲花,你要梅花就有梅花,要牡丹就有牡丹,完全是按你的意思,从天上下来的,真的叫做心想事成,随心所欲,毫没有求不得苦,真是「但受诸乐」。这种殊胜完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圆满的功德没有丝毫欠缺。
每一个众生你看每天「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供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想供佛,佛都不在了。可是极乐世界他每天能够供十万亿。实际上不止十万亿,他供一切诸佛,无量无边。用十万亿这是释迦牟尼佛善巧方便,特别对我们这些众生讲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离极乐世界距离有十万亿个佛国土,所以他讲十万亿是告诉我们,你想从极乐世界回来随时可以回来,你想回来亲近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到弥勒内院去亲近弥勒菩萨,随心所欲,你想回来就回来。而且是怎么样?『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早晨,『清旦』是早晨,早晨吃饭的时候,一顿饭工夫你就遍游十方,供养一切诸佛了,然后回到自己的极乐世界来了。这是讲众生神足不可思议。蕅益大师讲,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能这样做到?「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这是讲他的神通自在真的不可思议。他去参访诸佛国土怎么去的?蕅益大师讲得很清楚,化身去的,不离彼土,就是不离开极乐世界,他就能够化身到十方世界去。所以无量无边的身在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中示现,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而且化身,时间是一瞬间,一刹那就去到了。所以每一个分身供养一尊佛,你想想,你供养佛,佛一定给你说法,一尊佛给你说一句法,你想想你每天听的是无量无边的法,你这样的学习那还得了,难怪成佛那么容易。
我们这个世界听经闻法很不容易,佛不在世了,我们只能听法师讲法,法师未必是开悟的,大家在这听,一坐坐两个小时,听的法并不算多,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成就这么慢,极乐世界成就这么快速?原因就在这里。下面蕅益大师又给我们讲,显示极乐世界「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这是讲极乐世界的众生去十方诸佛国土去那里来往这么自在,这显示极乐世界里头的声、尘、跨步弹指,也就是一举一动、一事一物,都跟重重无尽的十方贯彻通达,没有障碍,这是不可思议的法界。
「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我们这些众生在娑婆世界里面真叫做业障深重,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面真的好像跟极乐世界就隔开了。有没有隔开?实际上没有隔开。中峰国师给我们讲,「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所以极乐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不隔毫端,去此不远。我们现在为什么看不到?因为有业障,所以没转过来,业障消了自然就是隔而不隔。极乐世界的众生看我们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在十方世界的家亲眷属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是现前的,而且是过去生中的生生世世的那些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你都认得他们,你都记得起他们来,记忆完全恢复了。你看到哪一个众生,跟你有缘的,需要你去帮忙的,他的机缘成熟了,能听你教化的,你就马上化身在他面前来教化他,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跟我们是隔而不隔,没有隔碍的。下面一句,这是结示: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我们已经讲过了。下面又为我们讲到说法的庄严。我们把经文念一念: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世尊在这里为我们说明,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的众鸟,你看都是『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种种」是说很多,「奇妙杂色」是讲它很美。这里把无量无边种类的鸟列举出六种,这是我们都比较能够熟悉的鸟。『白鹤』,这是一类,『孔雀,鹦鹉,舍利』,「舍利」也叫鶖鹭,也叫春鹦。『迦陵频伽』,中国的意思叫做妙音,这是因为这些鸟还在蛋壳里头它就能够发出美妙的音声,超过其他的鸟类。还有『共命之鸟』,「共命之鸟」相传在古印度,在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附近有,是有一身两头的这种鸟。这些鸟我们现在讲都是珍禽,非常的美,音声非常的好听。它们是不是业报受身的?不是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它们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绝对不是畜生道的众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没有罪苦、没有恶报,怎么可能还有这些鸟?这些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为什么要把这些鸟变出来给我们说法?这里讲『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昼夜六时」就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因为印度是讲昼三时、夜三时,总共是六时,一时等於我们现在的四个小时,这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实际上极乐世界没有这些时段,这是随顺我们这个世界的术语来讲的,也就是这些众鸟不间断的「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是讲三十七道品。整个佛法的内容可以说三十七道品贯彻起来了。听到这些鸟说法,众生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问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亲自来说这些法,要变现一个鸟来说法?我们可以想像到,阿弥陀佛对众生可以说关怀备至,很体贴我们。我们往生净土之后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对老师都得要毕恭毕敬,规规矩矩的,所以听法的时候就不能没有威仪,坐要坐得端端正正,恭敬来听法,老这么坐也很累,有时候想要活动活动身骨,阿弥陀佛就变鸟来给我们说,既然是鸟,就可以不用那么严肃,可能可以放轻松一点,坐著听也行,站著听也行,甚至躺著听也行,很自在。所以这是阿弥陀佛体贴我们,这是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所以极乐世界六尘都在说法,让我们「常念三宝,得正念乐」。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佛是觉悟,觉而不迷;法是正知正见,正而不邪;僧是清净无染。所以念佛、法、僧,僧也代表六和敬、和合众,所以佛法僧也是觉正净,可以说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诸法总纲领。《要解》上面讲,为什么要特别列举出鸟讲经说法这桩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要给我们特别说明那里六尘都能说法,你都能够听。实际上去极乐世界绝对不只是娑婆世界的众生,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去,他们六根当中哪一根最利的,他能都接受讲经说法。所以「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普摄法界的众生,任何的众生去到那里,都能够圆满的接受一切的诸佛教诲。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就来讲三十七道品。末学讲的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菩萨、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