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二集) 2008/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12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最后一堂课来学习《弟子规》。请接著看「泛爱众」这一章,从第二十句看起: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这是讲的对下属之道。『婢仆』是婢女和仆人,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下属、下级,或者是我们的晚辈,或者是我们的学生,总之是身分、地位都比我们低的这类人。我们应该对他怎么样?我们要『身贵端』,我们的身体行为要端正。为什么要端正?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面都应该扮演三种角色:一种是君,一种是亲,一种是师。所谓「君亲师」,君是领导、上级,他的责任是领导他们、带领他们;亲是父母亲,就是把他们当作儿女一样的看待;师就是老师,就是做个好榜样,这样教导他们一起学好、做好人。我们要教导他们必须自己要行得正,所以「身贵端」。一个企业的领导他如果要领导好这个企业,首先自己要有品行,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做得正,我们的下属看到了必定是向我们学习,敬佩我们;如果我们自己没做到,心口不一,或者是言行不一,这样就很难服众。不仅是要对下属如此,对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君亲师的责任。比如说一个企业的员工,他在他的岗位上就可以做君亲师,他这个岗位里他用他的行为带领大家,这是做君,他对自己的同事非常关怀照顾,很有爱心,这就是做亲,常常用圣贤之道把做人的道理为人演说,演就是自己表演,做好榜样,说就是把它介绍给大家,这就是做师。所以不管你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可以也都应该做君亲师。
这里这句尤其是对领导而言,待下属之道要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慈就是仁慈,宽就是宽厚,不可以太过苛刻要求,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我们看到南京有个公司他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曾经到过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听「幸福人生讲座」,听完之后很感动,也带著自己的下属员工们都来听课,决定回到自己的企业里要落实君仁臣忠。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领导对下属要有礼敬,要爱护他们,那下属必定是对领导忠诚。所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人就决定每天最早到班,在单位门口向每个员工鞠躬来迎接他们,上行下效,员工们也就变得彬彬有礼,互相之间也就能够鞠躬。当我们身子弯下去鞠躬的时候,那种礼敬人的心就随之油然而生。所以身体动作帮助我们生起这颗心。
领导也对员工很关怀,所以员工他们也就体贴领导。比如说在往常公司饭堂里面总会有大家挤队打饭的情况,大家都不讲礼貌,而且吃完饭都很多的浪费,泔水桶里面都装得满满的剩饭剩菜,差不多每个员工吃饭都会留下很多饭菜,不爱惜企业的财富,不爱惜粮食。大家去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学习以后,员工们也就自发自觉的在打饭的时候排队,非常的整齐,很规矩,而且互相礼让,绝不争队。吃饭之前也都会念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领导的恩德」,吃完饭总是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他们打饭的时候就想到要吃多少就打多少,所以浪费的现象就完全没有了,泔水桶就没有那些剩余的饭菜,最后连泔水桶都撤掉。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公司领导他必须自己身体力行,传统文化是要我们自己去做的,我们自己做到了,这才能够感化别人,感化自己的下属。那个公司现在真的是和乐融融,员工们能够常常关心领导,领导关心员工,甚至员工之间都能互相关心他们的家属、体恤家属,这是学习《弟子规》以后他们公司上下得到的好处。家和万事兴,一个公司能够如此和睦,他的事业一定得到很好的发展。请看下句: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对人要讲理,不能够以势压人,如果是仗著自己的权势,或者仗著自己家里有钱,或者是自己有地位来压服人,虽然他被你这种威势所压制,但是他的心里并不是服的。怎么样才能让他服?一定要把道理摆明,我是符合道理的,晓之以理,这样他才能够佩服,他才能做到心服口服,『方无言』。我们看到在海南省海口监狱,他们这些监狱的领导们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改造服刑人员那种喜人的效果。海南省司法厅的副庭长以及监狱局局长张发同志就率团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学习,回到他们的单位就要求干警们都来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会念、会背,而且要求条条要做到,再用《弟子规》去教导这些服刑人员,尤其注重孝道。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当读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章,听到中心派出的老师讲的课,个个都感动,知道对不起父母,决心重新做人。
在监狱里面,有一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自愿来教学的张老师,这位张老师为了跟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更好的互动,就决定住进监狱,跟服刑人员们一起作息、一起生活,自愿坐牢。在监狱里面跟这些服刑人员讲课,对这些服刑人员都非常礼敬,真的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有爱心。有一天他讲课的时候,座下有两个服刑人员可能因为一些矛盾,竟然在课室里面吵起来,甚至打起来,旁边站著的干警正准备上去制服他们,这时候张老师马上向干警和全体的服刑人员鞠躬、道歉,他说都是我自己讲课讲得不好,才让他们不专心听课,起了冲突,也让大家受到影响。张老师立即向大家道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行为立即就引起课室里所有服刑人员的鼓掌,大家佩服,大家被张老师的这种真诚所感动,所以学习《弟子规》也就非常认真。后来张老师因为他的父亲患了重病,病危,张老师要离开监狱回去照顾父亲,大家晓得张老师他是义务来讲课的,他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服刑人员们都主动自发的捐款,有的人捐几十块,有的人捐几块、几毛,这样捐起来,凑足了好几万块钱给张老师他父亲寄过去,张老师的父亲接到监狱里服刑人员的捐款都非常感动。你看用爱心、用真诚来对待服刑人员,服刑人员也受感动,真的每个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他们犯罪都是因为一时糊涂,从小缺乏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会造成一时糊涂的事情,而如果能够通过圣贤教育是可以把他们教好,可以把他们变成好人。
很多监狱的领导们都会抱怨说服刑人员非常难改造,而且服刑期满之后到社会上很有可能又犯罪,又会被关进监狱里。所以教育一定要懂得用理服人,不是用势服人,用强制的那种手段很难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真正用传统文化把道理讲清楚,而且像海南监狱这样的领导们、干警们,他们自己学、自己做到,他们讲的这些道理服刑人员才真服。如果说服刑人员是社会上最难教化的都能教化好,那还有什么人不能教化好?我们真正知道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人一定是可以教得好的。第五章「泛爱众」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下面请看第六章「亲仁」,这一章是讲要亲近仁德的人,亲近有智慧的圣贤君子。我们这一生希望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甚至进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亲仁就非常重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亲仁」这一章可以分四条,第一条是: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一条是讲我们都是人,『同是人』,但是每个人他的习气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类别就不齐,总是凡夫俗子居多,而真正仁德君子很少。要知道,做为人,他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这里讲的『类不齐』不是讲本性,而是讲他们的习性。《三字经》里面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来的面目都是善的、本善的,跟圣贤没有两样,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性可能不一样,『类不齐』是从习性上来讲的。从本性上讲大家一样,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是讲性善,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像舜那样的圣贤。既然本性上我们跟尧舜圣贤没有两样,为什么又会有类不齐的现象?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三字经》讲的「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圣贤教育,原来的本性就会被蒙蔽,不良的习性就会增长。我们了解这个状况就会有信心,什么信心?我们是可以做圣贤,因为我们本性跟圣贤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本来就是圣贤。现在不是,是因为我们有习性,只要通过学习改造自己,可以把习性放下,放下之后本性就现前,那就成圣成贤。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每个人真的都可以成圣贤。
因为在现代社会圣贤教育非常衰微,伦理道德大家都不讲求,因此人们受的污染就很严重,造成的结果就是『流俗众,仁者希』。「流俗众」是一般凡夫俗子,那种心无大志,每天都是为著自己的衣食、饮食男女、自私自利而活著的,这叫流俗。「仁者」是什么?仁者就是没有私心,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他把一切人、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这种是仁者,这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是一体的。所以一体的这种观念是正确的,自私自利的观念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宇宙客观规律,不是宇宙人生真相,是人错误的妄念。有这种错误的妄念必然人生就会痛苦,就会有诸多不顺,一般大众真的都是生活在痛苦烦恼之中。仁者完全没有私心,跟宇宙万物同体,他是乐,孔子说的「乐而忘忧」,真的是乐。很可惜我们没有受到教育,观念错误,让我们很冤枉去受这些苦恼,所以就不能不学习圣贤教育。我们非常感恩古来的圣贤为我们开显本性的本善,告诉我们这条恢复本性的道路,所以我们要亲仁,我们要亲近这些圣贤,向圣贤学习。
我们现在想想,自己是仁者还是流俗众?如果自己还是自私自利,还是一天到晚为自己打算,那就是流俗众。想当仁者难不难?不难。孔子曾经说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远吗?我要当个仁者难吗?不难,「我欲仁」,我想要当仁者,我想要行仁道,仁道就在眼前,观念一改,就从流俗众变成仁者,关键是我们要放下错误的观念和知见,常常能提起圣贤的教训,这正念。比如说我走在路上刚想吐痰的时候,痰到了嘴边,马上提起正念,我不可以吐痰,要爱护环境,就把痰咽下去或者吐到自己的纸巾上去,这就是「斯仁至矣」,你想行仁,就在这一刹那你就是仁者。又比如说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个广告的画面很污染,或者是在家里看网路,网路上都是那些污秽的画面,马上就停止,就不看,也不去想它,这就是「斯仁至矣」。又比如说你刚刚想发脾气想骂人,气到了嘴边之后马上把它咽下去,这就转变了。看到不义之财,不应该要的钱,刚想起个贪念,立即把它压下去,这就是行仁道。甚至小到我们坐在椅子上,如果身体坐姿不正,脚可能在那儿晃动或者是想把脚放在一个凳子上,用脚把那个凳子一勾勾过来,这些懒散的动作,我突然想起来不可以这样做。《弟子规》教我们要坐有坐相,想到这里的时候立即就把姿势放正,这就是行仁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起正念,这叫「欲仁」,你真的想要行仁道,仁并不遥远。
什么是仁?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问过孔子,「颜渊问仁」,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仁?把自己的那些坏毛病、坏习气克服住,不让它起现行,而去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礼代表一切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本善,这叫仁。孔子接著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这说得好,我们一天能够做到克己复礼,能够遵守圣贤教诲,天下归仁,我们就能够影响天下人。从我们家人开始,家人受到感化,到我们的单位里面的人,单位的人受感化,渐渐的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国家,乃至世界,都能受感化。古人教导我们,要治国平天下从修身开始,修身以后自然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自己行仁道这是自己的事情,为仁由己,不是靠人的事,这是自己的事,求自己,这怎么会难?求人难,求自己这就不难,关键是自己肯不肯干,肯干这就不难。
怎么干?下面颜回继续问:「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老师,我要行仁道有什么纲领,要注意些什么,怎么行法?夫子怎么回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原来行仁怎么个行法,这四条,不符合礼的,我们说跟善不相应,跟圣贤教诲不相应的,我们不要去看,我们不要去听,我们不可以说,更不可以去动,不可以去做,这叫克己复礼。非礼的东西是我们的习气,我们要把它克制住,克制住了,非礼的自然就复礼,就跟礼相应,这就跟本性本善相应。即使是在一个人的时候,暗室屋漏当中也要克己复礼,这是真正仁。孔子讲「为仁由己」,这是自己干的事情,别人在场不在场,看到我还是没看到我,我都是一个样,在暗室屋漏中也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所以非礼勿动。动不仅是身体在动,心也不能动,那些恶念、贪念、淫念、瞋恚的念头、怨恨的念头、嫉妒的念头、高下的念头、傲慢的念头、对圣教怀疑的念头都不能动,这叫非礼勿动。真正能够这么做的,这就跟圣贤不远了,真的仁远乎哉?不远矣,不会远的。所以克念作圣,把自己的恶念、不善的念克服得住,这就能够做圣人。颜回听了之后,他真的是好学,听到善言立即行动,他说「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这是颜渊自称,颜回我并不聪明,但是我一定要按照夫子的教诲去做,这是一个真正的弟子的态度。我们来看第二条: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这是讲果然是一个真正的仁者,就是有圣贤品格的人,一般人看了反而会敬畏他,甚至会害怕他,一般人就是流俗众。为什么会敬怕他?因为他『言不讳,色不媚』,他言语绝不会讲那些客套话,那些忌讳的话,或者是阿谀奉承的话,他不会去说,就是不会讲那些花言巧语,花言巧语叫绮语。他一即是一,二即是二,说话实实在在,绝对不会打妄语,绝对不会故作掩饰,不会说心口不一,所以有时候真的讲起话来直言不讳。他的脸色、他的容貌不卑不亢,绝对不会显示出谄媚巴结或者奉承的样子,这是仁者的行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因为仁者的心清净,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他对任何人无所求,他就不会有巴结人的念头,他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大众,利益大众的话不一定是好听话。古人讲「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药苦口利於病」,真正忠言可能不是好听的,但是听了之后能够接受,能够照做就有好处。一般人跟仁者在一起受不了,觉得仁者这个人怎么这么难相处,都不懂得客气,所以对仁者也就敬而远之。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亲近仁者,别的人他不敢亲近仁者他就不能提升,我们必须要亲近仁者,这样我们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下面就讲到为什么要亲近仁者。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亲近这位仁者,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必定是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好处,什么样的好处?总的来说就是『德日进,过日少』,道德学问一天天的进步,自己的过失愈来愈减少,这是有无限的利益,真正让我们能够这一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贵的生活,但是一定是快乐的生活,快乐是从哪儿来?有德的人快乐。像颜回贫穷到极点,他也是不改其乐,这什么?他有德。所以德重要!成圣成贤也就是修德的圆满,这个利益绝对是无限的,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以想像得出来的。我们如果知道亲近良师益友有这么多好处,我们怎么样才能够亲近得?这要讲跟这些良师益友相处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态度?就是要有至诚恭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恭敬心才能够受教。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强调恭敬心,像佛家有一本经叫《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经文上讲「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这是讲做一个弟子(学生),不可以对老师轻慢。什么叫轻慢老师?不仅仅是说对老师言语态度上轻慢,即使是表面上对老师很恭敬,行礼作揖,端茶倒水都很殷勤,但是老师的教诲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因为老师代表道业,我们尊师重道,如果不重道就是不尊师,老师所讲的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每天反省,每天努力修学,这样才能够对得起老师。对於道德的人不可以有恶意,什么叫恶意?毁谤的念头,瞧不起他,批评他或者是嫉妒他,甚至要陷害他,这些都是恶意,这是大错特错。应该把这些老师、这些有道德的人看成是什么?看成跟佛一样。佛门弟子是把佛当作最尊的,老师跟佛的地位平等,你看看,这是对老师的那种恭敬心。对老师的恭敬一定是表现在好学,勇猛的改过迁善,不是表面的客气、殷勤。有智慧的人、老师能看得出来,你不是真干的,你不是真学的,他也就不会教你,他就走了。所以我们想亲仁,亲近有道德的、有学问的老师,必定是把老师的教诲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才能够让老师常住在这里,否则老师不求名不求利,如果你不是真学的,他住在这里有什么用?他就走了。这是告诉我们事师之道,事奉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有恭敬心、有好学的心。
我们要选择老师要怎么选法?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想要成就道业,知道老师非常重要,我们就要知道选择一个真正有真才实学、有道德学问的老师,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选择这位老师一定也是要用圣贤教诲去观察他,看他是不是真做到,还是只是说一说。如果只是会说不会做,也可以把他说的来学习,因为他说的没错,也可以帮助我们;当然就不如找一位能说又能行的老师。一旦找到老师,要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能不能够成就,关键是在於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老师我们要真正选择我们由衷佩服的人做老师,如果我们对他不佩服,说明他跟你没有缘分,你也不可能对他的话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时候这个老师总会介绍你,跟你谈话知道你最敬佩哪个老师,他会介绍你去那个老师那里学习,跟你讲你跟那个人有缘分。为什么?因为你言语之间透露出你对他的百分之百的佩服,所以你能够在他的会下成就。是不是老师的品学方面有差异?不一定,就是因为你对那个老师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他的品行不如这个老师,但是你能在他的会下成就,可见得信心非常重要,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本来跟尧舜一样本性本善,我也是可以学得好的,我也可以成圣成贤的,这个要有信心,这样学问道德一定能成就。老师看到学生真正有恭敬心,他就肯教,会把他毕生的学问毫无保留的教给他,而在老师传法之前必定是有一段时间考验这个学生,看他能不能够接受这种道、这种法。
像当时战国末期,有个年轻人叫张良,张良他是韩国宰相的儿子,贵族,但是韩国被秦国灭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张良就很想要报复,年轻人气盛,想要去行刺,但是没有能够成功,结果就逃跑了,跑到现在江苏省这个地方,有一天在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这个老者见到张良,这个老者是个高人,看到张良来了,故意把鞋就踢到桥下的水里,就跟张良很不客气的说:「年轻人,你帮我把那个鞋子捡上来。」张良一看这个老人家这样说话,也很同情他,一个老人,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古人因为有孝道的根基,他就能够尊敬老人。於是张良就下了河边把鞋子捡上来。捡上来以后老人就把脚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一看,这老人家真够跋扈的,又想想对老人要有恭敬心,不要见怪,於是就给他很好的穿上鞋子。结果老人看了张良这种举动,很满意的笑了,他说:「孺子可教也。」这个年轻人还是可教的,受教,为什么?因为他有恭敬心。於是就跟他讲说,我有一个大法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桥上等候,天亮的时候你一定得到。五天以后,张良天刚亮就来到桥边,发现老人已经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气的对张良说,你怎么跟老人家约会都迟到,今天不能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个桥边再见面。於是五天以后,这时候张良天没亮就来了,来了以后一看,老人家已经在那里等了,结果老人家又要把他撵回去,说五天以后你再来。结果五天以后,张良干脆晚上就不睡觉,半夜就到桥边在那儿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天没有亮老人就来了。这时候老人家点头说,好,我现在就传一部《太公兵法》给你,姜太公的兵法,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将来可以推翻秦朝,定国安邦都没问题。张良接受了这部宝书以后回去就认真的学习,后来辅佐刘邦推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大一统的天下,也为自己的国家、人民雪耻。
你看看,亲近老师要有那种恭敬、谦卑的心,这种心才是受教的心,如果对老师轻慢或者是没有信心、不恭敬,这种人就接受不了大法。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这种心,这个心就是恭敬心和信心,还有谦卑的心,这三大要素都要具足。这个亲仁不仅是包括亲近仁德的人,也包括亲近圣贤教育,这个仁也代表仁道。孔子曾说,「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这是讲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间,都没有违反仁,换句话说,他时时刻刻都不违背仁道,这叫真正亲仁。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就是流离颠沛的时候,都没有违背仁道,这是真正君子。真正行仁道的人,他就绝对不会造恶。孔子说,「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立志行仁道的他哪会做坏事?还有做坏事的时候,还有起恶念的时候,这就还没有真正行仁,真正志於仁,立志行仁,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亲仁的志愿,有这个志愿,真的时时刻刻都会检点、都会反省,用圣贤教育来反省自己。底下这句讲: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不亲近仁德的人,不亲近圣贤教育,那就有很多的害处。像古人也讲,三日不读圣贤书便面目可憎,那是古人,现在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一天如果不学习讨论圣贤的教育,恐怕烦恼习气就会起来,又会造恶,所以良师益友不可以远离,圣贤的经教不可以不学习。怎么学习?我们现在庆幸有高科技,有这些网路设备,我们大家可以就在家里面,在自己的电脑萤屏面前,大家就一起学习讨论,在电视机前一起探讨如何进德修业,这也是互相做良师益友。我们在这里讲,讲得不对的,远方的朋友就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都是切磋琢磨,这很好的事情。即使是在这样的一种污染的社会里面,我们也能够得到圣贤教育的喜乐。如果不学习、不亲近良师益友,底下讲的,就会出现什么害处?『小人进,百事坏』。什么是小人?就是追求世间名闻利养,搞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教育他并不想要学习,这是叫小人。小是因为他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这叫小人。什么叫大人?大人是心量大,真的心怀天下,心里面装著宇宙一切的众生,他忘了自己,这是仁者。《易经》上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如果不亲近仁者,必定是亲近小人。人都是一类类的聚起来的,我们如果不好学,不肯深入学习圣教,那就跟仁者愈来愈远,就会跟小人在一起,最后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为小人。这个我们要很警觉,亲近仁者还是亲近小人全在自己,这是从因上讲。从果上讲,亲近仁者必定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必定有成功事业,必定最后作圣作贤。亲近小人最后的结果是痛苦,痛苦人生,是懊恼、是失败,做人做得很失败,最后就堕落。所以第六章虽然很短,但是也非常重要,告诉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第七章就是最后一章,讲「余力学文」。《弟子规》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前面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方面都是让我们自己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的,那是只讲力行这方面,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学习圣贤经典帮助我们力行,那我们力行就有正确的方向。所以学文很重要,并不是看到说有余力才学文,没有余力不学文也没有关系,不是这样讲,余力学文是强调我们力行重要,但是学文是帮助我们力行,所以文不可不学。《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自己的儿女、晚辈虽然愚钝,这个愚可能是学文方面比较资质差,但是也要让他们学文,经书不能不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帮助我们力行。我们学到圣贤教育,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去生活、去工作、去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在力行。真正力行了,对於圣贤的教诲又有新的悟处,又有更深入的体验,所以是相辅相成的,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要理解,解行并重。
学文,什么叫文?在《论语》里面子贡曾经问过孔子,「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贡问,孔文子他为什么有文这个諡号?孔子回答他说,「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所以学文的文我们要晓得是什么?孔子说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是聪明,资质很好的,资质很好的人容易傲慢,所以可能不好学,他认为自己了不起,不肯学习,聪明的人都好学,这叫文。刚才讲的,子孙虽愚,也要好学,聪明也要好学,所以好学重要,对每个人都重要。不耻下问是我们谦卑的态度,即使是学问道德比我们低下的,或者是地位比我们低下的,我们都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有这种谦卑的态度这叫做好学,这叫文。如果只力行不肯学文的,最后可能《弟子规》讲的,「任己见,昧理真」,自以为是,就违背了真道。《中庸》上跟我们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慧,我们说聪明智慧,好学的人就近乎是智慧,力行的人近乎仁者,这里讲到两个都重要,力行和学文。知耻近乎勇是指我们要改过自新,还有过失,这是可耻的,勇於改过就是勇猛。好学帮助我们知耻,力行帮助我们来改过,这是圣贤学问。
孔子曾经讲,「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是圣人,圣人跟凡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孔子说,一个小城可能只有十个家庭,小城邑,必定会有忠信这方面品行跟孔子一样的,丘就是孔子的名字,但是不如孔子好学。所以如果能够将忠信做到很好,像孔子这样,这是力行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好学,不肯学文,那也不能成为圣人。这句话固然是孔子自己谦虚的话,但是要知道要成就圣贤必须要好学。我们来看「学文」这一篇,第一句: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这是讲如果我们对圣贤的教育不去力行,而只是学一些文章词句,甚至会讲,讲得头头是道,自己没做到,讲得多了会什么样子?『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批评得很不客气,增长的就不是道德学问,是浮华之气,就变得傲慢,变得是夸夸其谈,那成什么样的人?古人有一个批评的词叫伪君子。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只注重孩子学校的功课,那个成绩分数,没有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结果孩子学习愈好他的傲慢愈重,他的浮华之气愈严重,品德愈亏缺。我们看到菲律宾有一家华人报纸曾经登过一个例子,是讲一个华人孩子读书上学,孩子跟这个老师很好,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这个孩子读书成绩非常优秀,可是有一天当这个老师走到校门口,正看到这个孩子对著一个年长的妇女在那里生气吼叫,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年长的妇女是他母亲。他母亲知道孩子在学校得了感冒,特地送药来,结果这个孩子竟然对他母亲大吼大叫。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就老实承认,因为怕自己母亲来学校,同学看见都会笑话他说:「你家老奶奶怎么来了?」因为他母亲年纪比较衰老,他不愿意让他母亲被人看见,他觉得这样会丢面子。你看看,学习好的孩子竟然有这样浮华之气。一个人孝都没有了,他真的成何人?说句不好听的话,用《孟子》里头的一句话讲,「与禽兽何异?」因此品德提升比什么都重要,不可以只学文不力行。这个学文,现在学校也都不注重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连学文都没有了,只学点科技常识,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恢复传统文化教育、恢复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当务之急。下面第二条讲的: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是讲只力行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完全变得自以为是,执著自己的见解就违背了真道、真理,这个『昧』就是糊涂。孔子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都这么好学,他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我不是天生下来就懂得圣贤教育,那是怎么样?因为我好学,学习古人的教诲,而且能够很勤奋很敏锐的来学习。这是学文重要,那么我们的力行就有方向。下面,好几句都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学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讲如何读书,要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是要我们集中精神,读书不可以开小差,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经文的意思,一个人他学习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专注。古人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让孩子背书,他背书精神就集中。现在的孩子老看电视,老玩电脑打游戏,精神不专注,读书怎么能好?读书的时候心住在上面,眼睛看著,口念著,这样读书才能够入心,才有效果。『信皆要』这个信,还要有信心,知道我可以成圣成贤,有这个信心,也知道按照这种读书法,《弟子规》教导我们的读书法,一定能够学得出来的。有了信心,耐心就出来了,就肯按部就班的来学习。下面又讲,第四句: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是讲学习一定要按部就班,读这本书就要把它从头到尾读完再开第二本,不要看著这本想著那本,这样就会搞乱。一个人学习如果能够注重这种方法,他其实成功的就快。我读了《弟子规》这一段,我就用在我的教学里面,我在昆士兰大学带博士生,我带的博士都很少,只有两个,因为贵精不贵多,要选择真正好学的人,不好学的你跟他不是浪费时间吗?他学不到东西。跟我学习的博士生我就给他规定,我说我给你读的这些论文资料,我规定你读的你就读,没有规定你读的你不要去看。读一篇论文要把它读透,我是要求他们一篇论文要读十遍,真正不仅读懂,而且把金融这些数据给你,你能够完全照著论文所说的这些方法把它重新做出来,把这实验做出来,要有这种领会的深度,这才算把这篇文章读通。我给他选择一个领域,让他就读这个领域里面主要的论文,他把这些论文读懂以后,其他的一通百通,触类旁通,结果效果很好。曾经有个学生就跟了我半年,结果跟我写了一篇论文就发表在亚洲金融会议上面,获得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效果真不错,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读论文,很多的博士生就读读这篇、读读那篇,读的论文是很多,知道的很多,但是篇篇都不通、不透,所以功夫不扎实,学问就比较浅。所以我要求他们,读一篇论文,读懂了之后才开第二篇,这些方法是我们学习现代的科技也是很值得借鉴的,读圣贤书更应该如此。
下面第五句讲: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我们读书不要把期限限得太紧,要宽为限,这样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得紧,每天都要努力。真正工夫用下去了,可能我们对於圣贤教诲里面的很多问题、疑惑就会迎刃而解。我有一次就见到我们的师长,他今年八十二岁,每天都在读书,而且读书不会少过四个小时。我有一次到他住的地方,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宗镜录》,这本书很厚,我就翻开来看,就发现这书上我们师长做了一些眉注,还有一些画线或者有一些拿萤光笔画的,上下左右的边上面都写了一些他的心得。我一看读书读得这么认真,我就请教师长,像您这样读,这么厚的书,可得多少时间?师长就笑著说,那就慢慢看!每天都去看,关键是要去领悟。『宽为限,紧用工』,不要规定什么时间看完,但是每天都认真的去看,这样才有真正的受用。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反覆的看,反覆的用功,这里头的意思我们就能够完全明了,看我们肯不肯下这个死功夫。下面看: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是讲在读书的时候心里如果有疑惑,要马上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去请教於别人,这是认真学习的态度。第七句: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这是讲我们的房间,书房也好,卧房也好,都要保持清洁,要整齐干净。房间常常打扫卫生,常常擦擦灰尘,这样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茶几也好,书桌也好,都要干净,桌面上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都要放置整齐,这都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如果我们心恭敬,自然这房室、墙壁、文具都会正,如果看到有不正的,我们自自然然就把它扶正,这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来培养自己恭敬的心态。下面讲: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古人是用毛笔,要磨墨,墨如果是磨偏了,那是心不在焉,心就不正;如果写字不工整,心就有病,什么病?不敬的病,这些都是从我们平常的行为造作当中看我们自己的心态。所以心要正,心要净。古人讲修身从正心开始,学问也是从正心开始,《大学》里面就有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所以心里面一定要空明、要清净,如果心里面很多的这些浮杂的念头,比如说愤恨、恐惧、贪爱、忧患等等,这些念头郁积在心里面,这个心就不正,不正心就不专注,才会有所谓『墨磨偏,字不敬』这些毛病出现。所以要修正我们的行为也要先修正自己的心开始,要把这些妄念统统放下,把自己的心空出来接受圣贤的教诲。下面一条: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这是讲我们看完书,书都要摆在一定的位置,看完了必定把它放回原处,对书的恭敬,不能乱放。很多人读书,读完了,随便就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桌上,结果东看一本西看一本,桌上摆了满满的书。他学到什么?我看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他的心乱,心不静,就很难接受大法。曾国藩先生曾经说,「案头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桌面的书不可以多,你看哪一本就放著哪一本,不看的我们要放在书架上,放好原位,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这种才是治学的态度,心中就不会少书,你的学问就多。下面:
【虽有急。卷束齐。】
即使在有急事的时候,看完书也要把它顺手合上,放回书架原处,要养成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养成了,其实耽误不了什么时间,而其实更能够帮助你提升效率,因为你样样都有位置、都很整齐,你要什么书你马上知道从哪里拿,不会乱,其实更省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你那种安详的态度。安详的态度帮助你少出错误,也给你省时间。吕近溪先生就曾经说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如果不安详,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就会出错。《弟子规》就讲,「事勿忙,忙多错」。所以一个有深厚学问的人,你一看就能够知道他行为、态度都安详,这是平时练出来的功夫。请看下面:
【有缺坏。就补之。】
这是对书的爱护。古人印刷术不发达,一本书来之不易,所以书如果有缺损的、有损坏的,一定要把它补好,这是对书的恭敬,对书的恭敬就是对圣贤教育的恭敬,尊师重道。我们要爱护书,珍惜这种教育,这句话引申的意思,不仅要爱护有形的书,也要爱护无形的书。什么是无形的书?圣贤的教诲是书里所载的道理,我们有没有爱护圣贤教育?首先我们自己能不能够依教奉行,有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常常反省自己,检点自己,改过迁善?如果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补之』,马上把它补足。圣贤书籍是用来对照我们心行的,哪一点不符合圣贤教育,马上要把它改过来,这叫补过。自己能够力行圣贤教诲就能感化别人,如果能够去弘扬、去为人讲演圣贤教育那就更好,那真的是为现在社会补上这个缺漏。圣贤教育现在是极衰微,又极需要,那我们就要去补上,现在都已经有缺坏,马上就得就补之。就补之的方法就得自行化他,自己力行,教化别人。请看下面一条: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是讲不是圣贤的典籍我们不要看,这是包括一切不善的书,教我们杀盗淫妄的那些小说、故事,包括报章杂志那些不良的内容,不健康的东西,还有电视的节目,现在网路的内容、画面,凡是不是帮助我们进德修业的,统统都摒弃不看,因为那些东西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把我们的心志都搞坏了。现在这种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以前帝王时代皇帝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非常的重视,不准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在流通,保护百姓的思想,保护他们的聪明和心志。现在民主开放,都有所谓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现在网路更是没有办法管治,我们年轻的那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很不幸,遭受重大的污染。有识之士应该大声疾呼,推动政府、推动一切力量来管理这些思想意识形态,对黄色的、暴力的、色情的这些不健康的书籍、节目、电影、电视都应该制止,保护我们百姓的聪明和心志。这个『屏』字很重要,现在自己要懂得去屏,就是不要去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那些不好的我们统统摒弃掉。这十二条是「学文」这一章就介绍到这里,最后第八章只有一句话,是结劝,一个小结和劝导: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在《孟子》里面我们看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是圣人,他跟我们讲人性本善,常常用尧舜来做例子,告诉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有本善,这个本善孟子说了四个方面,他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的心的开端,他这里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说明是一个人必定会有这种德行,这些德行是本性中自己带有的。这个恻隐之心是什么?「仁之端也」,仁爱的开端,就是不忍的心;羞恶之心,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端,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的心,这是人的四个本善的开端,就像四肢一样。「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这里就讲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本性本善就有,但是说自己不能够做出善行,这叫自暴自弃,所以要有信心我们跟圣贤无二无别,要发愿做圣贤。道理上我们要通,通了之后,「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明白道理之后要去做,还得要慢慢按部就班的去做,这就『可驯致』,这个「驯」就是慢慢的改造自己,把自己的不良的行为、习气、烦恼统统改过来,改到最后都改掉了,这就是圣贤。所以《弟子规》教导我们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去落实,要相信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甚至作圣作贤都是可以成就的。
我们《弟子规》学习到这里就圆满了,非常感谢大家。有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我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最后一堂课来学习《弟子规》。请接著看「泛爱众」这一章,从第二十句看起: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这是讲的对下属之道。『婢仆』是婢女和仆人,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下属、下级,或者是我们的晚辈,或者是我们的学生,总之是身分、地位都比我们低的这类人。我们应该对他怎么样?我们要『身贵端』,我们的身体行为要端正。为什么要端正?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面都应该扮演三种角色:一种是君,一种是亲,一种是师。所谓「君亲师」,君是领导、上级,他的责任是领导他们、带领他们;亲是父母亲,就是把他们当作儿女一样的看待;师就是老师,就是做个好榜样,这样教导他们一起学好、做好人。我们要教导他们必须自己要行得正,所以「身贵端」。一个企业的领导他如果要领导好这个企业,首先自己要有品行,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做得正,我们的下属看到了必定是向我们学习,敬佩我们;如果我们自己没做到,心口不一,或者是言行不一,这样就很难服众。不仅是要对下属如此,对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君亲师的责任。比如说一个企业的员工,他在他的岗位上就可以做君亲师,他这个岗位里他用他的行为带领大家,这是做君,他对自己的同事非常关怀照顾,很有爱心,这就是做亲,常常用圣贤之道把做人的道理为人演说,演就是自己表演,做好榜样,说就是把它介绍给大家,这就是做师。所以不管你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可以也都应该做君亲师。
这里这句尤其是对领导而言,待下属之道要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慈就是仁慈,宽就是宽厚,不可以太过苛刻要求,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我们看到南京有个公司他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曾经到过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听「幸福人生讲座」,听完之后很感动,也带著自己的下属员工们都来听课,决定回到自己的企业里要落实君仁臣忠。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领导对下属要有礼敬,要爱护他们,那下属必定是对领导忠诚。所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人就决定每天最早到班,在单位门口向每个员工鞠躬来迎接他们,上行下效,员工们也就变得彬彬有礼,互相之间也就能够鞠躬。当我们身子弯下去鞠躬的时候,那种礼敬人的心就随之油然而生。所以身体动作帮助我们生起这颗心。
领导也对员工很关怀,所以员工他们也就体贴领导。比如说在往常公司饭堂里面总会有大家挤队打饭的情况,大家都不讲礼貌,而且吃完饭都很多的浪费,泔水桶里面都装得满满的剩饭剩菜,差不多每个员工吃饭都会留下很多饭菜,不爱惜企业的财富,不爱惜粮食。大家去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学习以后,员工们也就自发自觉的在打饭的时候排队,非常的整齐,很规矩,而且互相礼让,绝不争队。吃饭之前也都会念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领导的恩德」,吃完饭总是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他们打饭的时候就想到要吃多少就打多少,所以浪费的现象就完全没有了,泔水桶就没有那些剩余的饭菜,最后连泔水桶都撤掉。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公司领导他必须自己身体力行,传统文化是要我们自己去做的,我们自己做到了,这才能够感化别人,感化自己的下属。那个公司现在真的是和乐融融,员工们能够常常关心领导,领导关心员工,甚至员工之间都能互相关心他们的家属、体恤家属,这是学习《弟子规》以后他们公司上下得到的好处。家和万事兴,一个公司能够如此和睦,他的事业一定得到很好的发展。请看下句: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对人要讲理,不能够以势压人,如果是仗著自己的权势,或者仗著自己家里有钱,或者是自己有地位来压服人,虽然他被你这种威势所压制,但是他的心里并不是服的。怎么样才能让他服?一定要把道理摆明,我是符合道理的,晓之以理,这样他才能够佩服,他才能做到心服口服,『方无言』。我们看到在海南省海口监狱,他们这些监狱的领导们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改造服刑人员那种喜人的效果。海南省司法厅的副庭长以及监狱局局长张发同志就率团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学习,回到他们的单位就要求干警们都来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会念、会背,而且要求条条要做到,再用《弟子规》去教导这些服刑人员,尤其注重孝道。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当读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章,听到中心派出的老师讲的课,个个都感动,知道对不起父母,决心重新做人。
在监狱里面,有一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自愿来教学的张老师,这位张老师为了跟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更好的互动,就决定住进监狱,跟服刑人员们一起作息、一起生活,自愿坐牢。在监狱里面跟这些服刑人员讲课,对这些服刑人员都非常礼敬,真的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有爱心。有一天他讲课的时候,座下有两个服刑人员可能因为一些矛盾,竟然在课室里面吵起来,甚至打起来,旁边站著的干警正准备上去制服他们,这时候张老师马上向干警和全体的服刑人员鞠躬、道歉,他说都是我自己讲课讲得不好,才让他们不专心听课,起了冲突,也让大家受到影响。张老师立即向大家道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行为立即就引起课室里所有服刑人员的鼓掌,大家佩服,大家被张老师的这种真诚所感动,所以学习《弟子规》也就非常认真。后来张老师因为他的父亲患了重病,病危,张老师要离开监狱回去照顾父亲,大家晓得张老师他是义务来讲课的,他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服刑人员们都主动自发的捐款,有的人捐几十块,有的人捐几块、几毛,这样捐起来,凑足了好几万块钱给张老师他父亲寄过去,张老师的父亲接到监狱里服刑人员的捐款都非常感动。你看用爱心、用真诚来对待服刑人员,服刑人员也受感动,真的每个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他们犯罪都是因为一时糊涂,从小缺乏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会造成一时糊涂的事情,而如果能够通过圣贤教育是可以把他们教好,可以把他们变成好人。
很多监狱的领导们都会抱怨说服刑人员非常难改造,而且服刑期满之后到社会上很有可能又犯罪,又会被关进监狱里。所以教育一定要懂得用理服人,不是用势服人,用强制的那种手段很难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真正用传统文化把道理讲清楚,而且像海南监狱这样的领导们、干警们,他们自己学、自己做到,他们讲的这些道理服刑人员才真服。如果说服刑人员是社会上最难教化的都能教化好,那还有什么人不能教化好?我们真正知道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人一定是可以教得好的。第五章「泛爱众」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下面请看第六章「亲仁」,这一章是讲要亲近仁德的人,亲近有智慧的圣贤君子。我们这一生希望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甚至进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亲仁就非常重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亲仁」这一章可以分四条,第一条是: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一条是讲我们都是人,『同是人』,但是每个人他的习气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类别就不齐,总是凡夫俗子居多,而真正仁德君子很少。要知道,做为人,他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这里讲的『类不齐』不是讲本性,而是讲他们的习性。《三字经》里面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本来的面目都是善的、本善的,跟圣贤没有两样,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性可能不一样,『类不齐』是从习性上来讲的。从本性上讲大家一样,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是讲性善,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像舜那样的圣贤。既然本性上我们跟尧舜圣贤没有两样,为什么又会有类不齐的现象?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三字经》讲的「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圣贤教育,原来的本性就会被蒙蔽,不良的习性就会增长。我们了解这个状况就会有信心,什么信心?我们是可以做圣贤,因为我们本性跟圣贤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本来就是圣贤。现在不是,是因为我们有习性,只要通过学习改造自己,可以把习性放下,放下之后本性就现前,那就成圣成贤。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每个人真的都可以成圣贤。
因为在现代社会圣贤教育非常衰微,伦理道德大家都不讲求,因此人们受的污染就很严重,造成的结果就是『流俗众,仁者希』。「流俗众」是一般凡夫俗子,那种心无大志,每天都是为著自己的衣食、饮食男女、自私自利而活著的,这叫流俗。「仁者」是什么?仁者就是没有私心,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他把一切人、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这种是仁者,这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是一体的。所以一体的这种观念是正确的,自私自利的观念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宇宙客观规律,不是宇宙人生真相,是人错误的妄念。有这种错误的妄念必然人生就会痛苦,就会有诸多不顺,一般大众真的都是生活在痛苦烦恼之中。仁者完全没有私心,跟宇宙万物同体,他是乐,孔子说的「乐而忘忧」,真的是乐。很可惜我们没有受到教育,观念错误,让我们很冤枉去受这些苦恼,所以就不能不学习圣贤教育。我们非常感恩古来的圣贤为我们开显本性的本善,告诉我们这条恢复本性的道路,所以我们要亲仁,我们要亲近这些圣贤,向圣贤学习。
我们现在想想,自己是仁者还是流俗众?如果自己还是自私自利,还是一天到晚为自己打算,那就是流俗众。想当仁者难不难?不难。孔子曾经说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远吗?我要当个仁者难吗?不难,「我欲仁」,我想要当仁者,我想要行仁道,仁道就在眼前,观念一改,就从流俗众变成仁者,关键是我们要放下错误的观念和知见,常常能提起圣贤的教训,这正念。比如说我走在路上刚想吐痰的时候,痰到了嘴边,马上提起正念,我不可以吐痰,要爱护环境,就把痰咽下去或者吐到自己的纸巾上去,这就是「斯仁至矣」,你想行仁,就在这一刹那你就是仁者。又比如说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个广告的画面很污染,或者是在家里看网路,网路上都是那些污秽的画面,马上就停止,就不看,也不去想它,这就是「斯仁至矣」。又比如说你刚刚想发脾气想骂人,气到了嘴边之后马上把它咽下去,这就转变了。看到不义之财,不应该要的钱,刚想起个贪念,立即把它压下去,这就是行仁道。甚至小到我们坐在椅子上,如果身体坐姿不正,脚可能在那儿晃动或者是想把脚放在一个凳子上,用脚把那个凳子一勾勾过来,这些懒散的动作,我突然想起来不可以这样做。《弟子规》教我们要坐有坐相,想到这里的时候立即就把姿势放正,这就是行仁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起正念,这叫「欲仁」,你真的想要行仁道,仁并不遥远。
什么是仁?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问过孔子,「颜渊问仁」,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仁?把自己的那些坏毛病、坏习气克服住,不让它起现行,而去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礼代表一切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本善,这叫仁。孔子接著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这说得好,我们一天能够做到克己复礼,能够遵守圣贤教诲,天下归仁,我们就能够影响天下人。从我们家人开始,家人受到感化,到我们的单位里面的人,单位的人受感化,渐渐的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国家,乃至世界,都能受感化。古人教导我们,要治国平天下从修身开始,修身以后自然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自己行仁道这是自己的事情,为仁由己,不是靠人的事,这是自己的事,求自己,这怎么会难?求人难,求自己这就不难,关键是自己肯不肯干,肯干这就不难。
怎么干?下面颜回继续问:「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老师,我要行仁道有什么纲领,要注意些什么,怎么行法?夫子怎么回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原来行仁怎么个行法,这四条,不符合礼的,我们说跟善不相应,跟圣贤教诲不相应的,我们不要去看,我们不要去听,我们不可以说,更不可以去动,不可以去做,这叫克己复礼。非礼的东西是我们的习气,我们要把它克制住,克制住了,非礼的自然就复礼,就跟礼相应,这就跟本性本善相应。即使是在一个人的时候,暗室屋漏当中也要克己复礼,这是真正仁。孔子讲「为仁由己」,这是自己干的事情,别人在场不在场,看到我还是没看到我,我都是一个样,在暗室屋漏中也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所以非礼勿动。动不仅是身体在动,心也不能动,那些恶念、贪念、淫念、瞋恚的念头、怨恨的念头、嫉妒的念头、高下的念头、傲慢的念头、对圣教怀疑的念头都不能动,这叫非礼勿动。真正能够这么做的,这就跟圣贤不远了,真的仁远乎哉?不远矣,不会远的。所以克念作圣,把自己的恶念、不善的念克服得住,这就能够做圣人。颜回听了之后,他真的是好学,听到善言立即行动,他说「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这是颜渊自称,颜回我并不聪明,但是我一定要按照夫子的教诲去做,这是一个真正的弟子的态度。我们来看第二条: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这是讲果然是一个真正的仁者,就是有圣贤品格的人,一般人看了反而会敬畏他,甚至会害怕他,一般人就是流俗众。为什么会敬怕他?因为他『言不讳,色不媚』,他言语绝不会讲那些客套话,那些忌讳的话,或者是阿谀奉承的话,他不会去说,就是不会讲那些花言巧语,花言巧语叫绮语。他一即是一,二即是二,说话实实在在,绝对不会打妄语,绝对不会故作掩饰,不会说心口不一,所以有时候真的讲起话来直言不讳。他的脸色、他的容貌不卑不亢,绝对不会显示出谄媚巴结或者奉承的样子,这是仁者的行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因为仁者的心清净,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他对任何人无所求,他就不会有巴结人的念头,他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大众,利益大众的话不一定是好听话。古人讲「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药苦口利於病」,真正忠言可能不是好听的,但是听了之后能够接受,能够照做就有好处。一般人跟仁者在一起受不了,觉得仁者这个人怎么这么难相处,都不懂得客气,所以对仁者也就敬而远之。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亲近仁者,别的人他不敢亲近仁者他就不能提升,我们必须要亲近仁者,这样我们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下面就讲到为什么要亲近仁者。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亲近这位仁者,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必定是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好处,什么样的好处?总的来说就是『德日进,过日少』,道德学问一天天的进步,自己的过失愈来愈减少,这是有无限的利益,真正让我们能够这一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贵的生活,但是一定是快乐的生活,快乐是从哪儿来?有德的人快乐。像颜回贫穷到极点,他也是不改其乐,这什么?他有德。所以德重要!成圣成贤也就是修德的圆满,这个利益绝对是无限的,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以想像得出来的。我们如果知道亲近良师益友有这么多好处,我们怎么样才能够亲近得?这要讲跟这些良师益友相处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态度?就是要有至诚恭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恭敬心才能够受教。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强调恭敬心,像佛家有一本经叫《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经文上讲「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这是讲做一个弟子(学生),不可以对老师轻慢。什么叫轻慢老师?不仅仅是说对老师言语态度上轻慢,即使是表面上对老师很恭敬,行礼作揖,端茶倒水都很殷勤,但是老师的教诲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因为老师代表道业,我们尊师重道,如果不重道就是不尊师,老师所讲的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每天反省,每天努力修学,这样才能够对得起老师。对於道德的人不可以有恶意,什么叫恶意?毁谤的念头,瞧不起他,批评他或者是嫉妒他,甚至要陷害他,这些都是恶意,这是大错特错。应该把这些老师、这些有道德的人看成是什么?看成跟佛一样。佛门弟子是把佛当作最尊的,老师跟佛的地位平等,你看看,这是对老师的那种恭敬心。对老师的恭敬一定是表现在好学,勇猛的改过迁善,不是表面的客气、殷勤。有智慧的人、老师能看得出来,你不是真干的,你不是真学的,他也就不会教你,他就走了。所以我们想亲仁,亲近有道德的、有学问的老师,必定是把老师的教诲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才能够让老师常住在这里,否则老师不求名不求利,如果你不是真学的,他住在这里有什么用?他就走了。这是告诉我们事师之道,事奉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有恭敬心、有好学的心。
我们要选择老师要怎么选法?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想要成就道业,知道老师非常重要,我们就要知道选择一个真正有真才实学、有道德学问的老师,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选择这位老师一定也是要用圣贤教诲去观察他,看他是不是真做到,还是只是说一说。如果只是会说不会做,也可以把他说的来学习,因为他说的没错,也可以帮助我们;当然就不如找一位能说又能行的老师。一旦找到老师,要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能不能够成就,关键是在於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老师我们要真正选择我们由衷佩服的人做老师,如果我们对他不佩服,说明他跟你没有缘分,你也不可能对他的话不折不扣的去落实,这时候这个老师总会介绍你,跟你谈话知道你最敬佩哪个老师,他会介绍你去那个老师那里学习,跟你讲你跟那个人有缘分。为什么?因为你言语之间透露出你对他的百分之百的佩服,所以你能够在他的会下成就。是不是老师的品学方面有差异?不一定,就是因为你对那个老师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他的品行不如这个老师,但是你能在他的会下成就,可见得信心非常重要,对老师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本来跟尧舜一样本性本善,我也是可以学得好的,我也可以成圣成贤的,这个要有信心,这样学问道德一定能成就。老师看到学生真正有恭敬心,他就肯教,会把他毕生的学问毫无保留的教给他,而在老师传法之前必定是有一段时间考验这个学生,看他能不能够接受这种道、这种法。
像当时战国末期,有个年轻人叫张良,张良他是韩国宰相的儿子,贵族,但是韩国被秦国灭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张良就很想要报复,年轻人气盛,想要去行刺,但是没有能够成功,结果就逃跑了,跑到现在江苏省这个地方,有一天在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这个老者见到张良,这个老者是个高人,看到张良来了,故意把鞋就踢到桥下的水里,就跟张良很不客气的说:「年轻人,你帮我把那个鞋子捡上来。」张良一看这个老人家这样说话,也很同情他,一个老人,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古人因为有孝道的根基,他就能够尊敬老人。於是张良就下了河边把鞋子捡上来。捡上来以后老人就把脚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一看,这老人家真够跋扈的,又想想对老人要有恭敬心,不要见怪,於是就给他很好的穿上鞋子。结果老人看了张良这种举动,很满意的笑了,他说:「孺子可教也。」这个年轻人还是可教的,受教,为什么?因为他有恭敬心。於是就跟他讲说,我有一个大法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桥上等候,天亮的时候你一定得到。五天以后,张良天刚亮就来到桥边,发现老人已经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气的对张良说,你怎么跟老人家约会都迟到,今天不能传给你,五天以后咱们在这个桥边再见面。於是五天以后,这时候张良天没亮就来了,来了以后一看,老人家已经在那里等了,结果老人家又要把他撵回去,说五天以后你再来。结果五天以后,张良干脆晚上就不睡觉,半夜就到桥边在那儿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天没有亮老人就来了。这时候老人家点头说,好,我现在就传一部《太公兵法》给你,姜太公的兵法,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将来可以推翻秦朝,定国安邦都没问题。张良接受了这部宝书以后回去就认真的学习,后来辅佐刘邦推翻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汉朝大一统的天下,也为自己的国家、人民雪耻。
你看看,亲近老师要有那种恭敬、谦卑的心,这种心才是受教的心,如果对老师轻慢或者是没有信心、不恭敬,这种人就接受不了大法。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这种心,这个心就是恭敬心和信心,还有谦卑的心,这三大要素都要具足。这个亲仁不仅是包括亲近仁德的人,也包括亲近圣贤教育,这个仁也代表仁道。孔子曾说,「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这是讲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间,都没有违反仁,换句话说,他时时刻刻都不违背仁道,这叫真正亲仁。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时候,颠沛就是流离颠沛的时候,都没有违背仁道,这是真正君子。真正行仁道的人,他就绝对不会造恶。孔子说,「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立志行仁道的他哪会做坏事?还有做坏事的时候,还有起恶念的时候,这就还没有真正行仁,真正志於仁,立志行仁,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亲仁的志愿,有这个志愿,真的时时刻刻都会检点、都会反省,用圣贤教育来反省自己。底下这句讲: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不亲近仁德的人,不亲近圣贤教育,那就有很多的害处。像古人也讲,三日不读圣贤书便面目可憎,那是古人,现在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一天如果不学习讨论圣贤的教育,恐怕烦恼习气就会起来,又会造恶,所以良师益友不可以远离,圣贤的经教不可以不学习。怎么学习?我们现在庆幸有高科技,有这些网路设备,我们大家可以就在家里面,在自己的电脑萤屏面前,大家就一起学习讨论,在电视机前一起探讨如何进德修业,这也是互相做良师益友。我们在这里讲,讲得不对的,远方的朋友就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们如何改进,这些都是切磋琢磨,这很好的事情。即使是在这样的一种污染的社会里面,我们也能够得到圣贤教育的喜乐。如果不学习、不亲近良师益友,底下讲的,就会出现什么害处?『小人进,百事坏』。什么是小人?就是追求世间名闻利养,搞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教育他并不想要学习,这是叫小人。小是因为他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这叫小人。什么叫大人?大人是心量大,真的心怀天下,心里面装著宇宙一切的众生,他忘了自己,这是仁者。《易经》上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如果不亲近仁者,必定是亲近小人。人都是一类类的聚起来的,我们如果不好学,不肯深入学习圣教,那就跟仁者愈来愈远,就会跟小人在一起,最后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为小人。这个我们要很警觉,亲近仁者还是亲近小人全在自己,这是从因上讲。从果上讲,亲近仁者必定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必定有成功事业,必定最后作圣作贤。亲近小人最后的结果是痛苦,痛苦人生,是懊恼、是失败,做人做得很失败,最后就堕落。所以第六章虽然很短,但是也非常重要,告诉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第七章就是最后一章,讲「余力学文」。《弟子规》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前面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方面都是让我们自己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的,那是只讲力行这方面,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学习圣贤经典帮助我们力行,那我们力行就有正确的方向。所以学文很重要,并不是看到说有余力才学文,没有余力不学文也没有关系,不是这样讲,余力学文是强调我们力行重要,但是学文是帮助我们力行,所以文不可不学。《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自己的儿女、晚辈虽然愚钝,这个愚可能是学文方面比较资质差,但是也要让他们学文,经书不能不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帮助我们力行。我们学到圣贤教育,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去生活、去工作、去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在力行。真正力行了,对於圣贤的教诲又有新的悟处,又有更深入的体验,所以是相辅相成的,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要理解,解行并重。
学文,什么叫文?在《论语》里面子贡曾经问过孔子,「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贡问,孔文子他为什么有文这个諡号?孔子回答他说,「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所以学文的文我们要晓得是什么?孔子说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是聪明,资质很好的,资质很好的人容易傲慢,所以可能不好学,他认为自己了不起,不肯学习,聪明的人都好学,这叫文。刚才讲的,子孙虽愚,也要好学,聪明也要好学,所以好学重要,对每个人都重要。不耻下问是我们谦卑的态度,即使是学问道德比我们低下的,或者是地位比我们低下的,我们都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有这种谦卑的态度这叫做好学,这叫文。如果只力行不肯学文的,最后可能《弟子规》讲的,「任己见,昧理真」,自以为是,就违背了真道。《中庸》上跟我们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慧,我们说聪明智慧,好学的人就近乎是智慧,力行的人近乎仁者,这里讲到两个都重要,力行和学文。知耻近乎勇是指我们要改过自新,还有过失,这是可耻的,勇於改过就是勇猛。好学帮助我们知耻,力行帮助我们来改过,这是圣贤学问。
孔子曾经讲,「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是圣人,圣人跟凡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孔子说,一个小城可能只有十个家庭,小城邑,必定会有忠信这方面品行跟孔子一样的,丘就是孔子的名字,但是不如孔子好学。所以如果能够将忠信做到很好,像孔子这样,这是力行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好学,不肯学文,那也不能成为圣人。这句话固然是孔子自己谦虚的话,但是要知道要成就圣贤必须要好学。我们来看「学文」这一篇,第一句: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这是讲如果我们对圣贤的教育不去力行,而只是学一些文章词句,甚至会讲,讲得头头是道,自己没做到,讲得多了会什么样子?『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批评得很不客气,增长的就不是道德学问,是浮华之气,就变得傲慢,变得是夸夸其谈,那成什么样的人?古人有一个批评的词叫伪君子。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只注重孩子学校的功课,那个成绩分数,没有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结果孩子学习愈好他的傲慢愈重,他的浮华之气愈严重,品德愈亏缺。我们看到菲律宾有一家华人报纸曾经登过一个例子,是讲一个华人孩子读书上学,孩子跟这个老师很好,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这个孩子读书成绩非常优秀,可是有一天当这个老师走到校门口,正看到这个孩子对著一个年长的妇女在那里生气吼叫,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年长的妇女是他母亲。他母亲知道孩子在学校得了感冒,特地送药来,结果这个孩子竟然对他母亲大吼大叫。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就老实承认,因为怕自己母亲来学校,同学看见都会笑话他说:「你家老奶奶怎么来了?」因为他母亲年纪比较衰老,他不愿意让他母亲被人看见,他觉得这样会丢面子。你看看,学习好的孩子竟然有这样浮华之气。一个人孝都没有了,他真的成何人?说句不好听的话,用《孟子》里头的一句话讲,「与禽兽何异?」因此品德提升比什么都重要,不可以只学文不力行。这个学文,现在学校也都不注重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连学文都没有了,只学点科技常识,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恢复传统文化教育、恢复伦理道德教育,这是当务之急。下面第二条讲的: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是讲只力行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完全变得自以为是,执著自己的见解就违背了真道、真理,这个『昧』就是糊涂。孔子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都这么好学,他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我不是天生下来就懂得圣贤教育,那是怎么样?因为我好学,学习古人的教诲,而且能够很勤奋很敏锐的来学习。这是学文重要,那么我们的力行就有方向。下面,好几句都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学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这是讲如何读书,要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是要我们集中精神,读书不可以开小差,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经文的意思,一个人他学习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专注。古人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让孩子背书,他背书精神就集中。现在的孩子老看电视,老玩电脑打游戏,精神不专注,读书怎么能好?读书的时候心住在上面,眼睛看著,口念著,这样读书才能够入心,才有效果。『信皆要』这个信,还要有信心,知道我可以成圣成贤,有这个信心,也知道按照这种读书法,《弟子规》教导我们的读书法,一定能够学得出来的。有了信心,耐心就出来了,就肯按部就班的来学习。下面又讲,第四句: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是讲学习一定要按部就班,读这本书就要把它从头到尾读完再开第二本,不要看著这本想著那本,这样就会搞乱。一个人学习如果能够注重这种方法,他其实成功的就快。我读了《弟子规》这一段,我就用在我的教学里面,我在昆士兰大学带博士生,我带的博士都很少,只有两个,因为贵精不贵多,要选择真正好学的人,不好学的你跟他不是浪费时间吗?他学不到东西。跟我学习的博士生我就给他规定,我说我给你读的这些论文资料,我规定你读的你就读,没有规定你读的你不要去看。读一篇论文要把它读透,我是要求他们一篇论文要读十遍,真正不仅读懂,而且把金融这些数据给你,你能够完全照著论文所说的这些方法把它重新做出来,把这实验做出来,要有这种领会的深度,这才算把这篇文章读通。我给他选择一个领域,让他就读这个领域里面主要的论文,他把这些论文读懂以后,其他的一通百通,触类旁通,结果效果很好。曾经有个学生就跟了我半年,结果跟我写了一篇论文就发表在亚洲金融会议上面,获得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效果真不错,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读论文,很多的博士生就读读这篇、读读那篇,读的论文是很多,知道的很多,但是篇篇都不通、不透,所以功夫不扎实,学问就比较浅。所以我要求他们,读一篇论文,读懂了之后才开第二篇,这些方法是我们学习现代的科技也是很值得借鉴的,读圣贤书更应该如此。
下面第五句讲: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我们读书不要把期限限得太紧,要宽为限,这样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得紧,每天都要努力。真正工夫用下去了,可能我们对於圣贤教诲里面的很多问题、疑惑就会迎刃而解。我有一次就见到我们的师长,他今年八十二岁,每天都在读书,而且读书不会少过四个小时。我有一次到他住的地方,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宗镜录》,这本书很厚,我就翻开来看,就发现这书上我们师长做了一些眉注,还有一些画线或者有一些拿萤光笔画的,上下左右的边上面都写了一些他的心得。我一看读书读得这么认真,我就请教师长,像您这样读,这么厚的书,可得多少时间?师长就笑著说,那就慢慢看!每天都去看,关键是要去领悟。『宽为限,紧用工』,不要规定什么时间看完,但是每天都认真的去看,这样才有真正的受用。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反覆的看,反覆的用功,这里头的意思我们就能够完全明了,看我们肯不肯下这个死功夫。下面看: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是讲在读书的时候心里如果有疑惑,要马上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去请教於别人,这是认真学习的态度。第七句: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这是讲我们的房间,书房也好,卧房也好,都要保持清洁,要整齐干净。房间常常打扫卫生,常常擦擦灰尘,这样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茶几也好,书桌也好,都要干净,桌面上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都要放置整齐,这都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如果我们心恭敬,自然这房室、墙壁、文具都会正,如果看到有不正的,我们自自然然就把它扶正,这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来培养自己恭敬的心态。下面讲: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古人是用毛笔,要磨墨,墨如果是磨偏了,那是心不在焉,心就不正;如果写字不工整,心就有病,什么病?不敬的病,这些都是从我们平常的行为造作当中看我们自己的心态。所以心要正,心要净。古人讲修身从正心开始,学问也是从正心开始,《大学》里面就有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所以心里面一定要空明、要清净,如果心里面很多的这些浮杂的念头,比如说愤恨、恐惧、贪爱、忧患等等,这些念头郁积在心里面,这个心就不正,不正心就不专注,才会有所谓『墨磨偏,字不敬』这些毛病出现。所以要修正我们的行为也要先修正自己的心开始,要把这些妄念统统放下,把自己的心空出来接受圣贤的教诲。下面一条: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这是讲我们看完书,书都要摆在一定的位置,看完了必定把它放回原处,对书的恭敬,不能乱放。很多人读书,读完了,随便就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桌上,结果东看一本西看一本,桌上摆了满满的书。他学到什么?我看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他的心乱,心不静,就很难接受大法。曾国藩先生曾经说,「案头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桌面的书不可以多,你看哪一本就放著哪一本,不看的我们要放在书架上,放好原位,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这种才是治学的态度,心中就不会少书,你的学问就多。下面:
【虽有急。卷束齐。】
即使在有急事的时候,看完书也要把它顺手合上,放回书架原处,要养成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养成了,其实耽误不了什么时间,而其实更能够帮助你提升效率,因为你样样都有位置、都很整齐,你要什么书你马上知道从哪里拿,不会乱,其实更省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你那种安详的态度。安详的态度帮助你少出错误,也给你省时间。吕近溪先生就曾经说过,「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如果不安详,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就会出错。《弟子规》就讲,「事勿忙,忙多错」。所以一个有深厚学问的人,你一看就能够知道他行为、态度都安详,这是平时练出来的功夫。请看下面:
【有缺坏。就补之。】
这是对书的爱护。古人印刷术不发达,一本书来之不易,所以书如果有缺损的、有损坏的,一定要把它补好,这是对书的恭敬,对书的恭敬就是对圣贤教育的恭敬,尊师重道。我们要爱护书,珍惜这种教育,这句话引申的意思,不仅要爱护有形的书,也要爱护无形的书。什么是无形的书?圣贤的教诲是书里所载的道理,我们有没有爱护圣贤教育?首先我们自己能不能够依教奉行,有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常常反省自己,检点自己,改过迁善?如果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补之』,马上把它补足。圣贤书籍是用来对照我们心行的,哪一点不符合圣贤教育,马上要把它改过来,这叫补过。自己能够力行圣贤教诲就能感化别人,如果能够去弘扬、去为人讲演圣贤教育那就更好,那真的是为现在社会补上这个缺漏。圣贤教育现在是极衰微,又极需要,那我们就要去补上,现在都已经有缺坏,马上就得就补之。就补之的方法就得自行化他,自己力行,教化别人。请看下面一条: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是讲不是圣贤的典籍我们不要看,这是包括一切不善的书,教我们杀盗淫妄的那些小说、故事,包括报章杂志那些不良的内容,不健康的东西,还有电视的节目,现在网路的内容、画面,凡是不是帮助我们进德修业的,统统都摒弃不看,因为那些东西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把我们的心志都搞坏了。现在这种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以前帝王时代皇帝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非常的重视,不准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在流通,保护百姓的思想,保护他们的聪明和心志。现在民主开放,都有所谓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现在网路更是没有办法管治,我们年轻的那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很不幸,遭受重大的污染。有识之士应该大声疾呼,推动政府、推动一切力量来管理这些思想意识形态,对黄色的、暴力的、色情的这些不健康的书籍、节目、电影、电视都应该制止,保护我们百姓的聪明和心志。这个『屏』字很重要,现在自己要懂得去屏,就是不要去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那些不好的我们统统摒弃掉。这十二条是「学文」这一章就介绍到这里,最后第八章只有一句话,是结劝,一个小结和劝导: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在《孟子》里面我们看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是圣人,他跟我们讲人性本善,常常用尧舜来做例子,告诉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有本善,这个本善孟子说了四个方面,他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的心的开端,他这里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说明是一个人必定会有这种德行,这些德行是本性中自己带有的。这个恻隐之心是什么?「仁之端也」,仁爱的开端,就是不忍的心;羞恶之心,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端,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的心,这是人的四个本善的开端,就像四肢一样。「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这里就讲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本性本善就有,但是说自己不能够做出善行,这叫自暴自弃,所以要有信心我们跟圣贤无二无别,要发愿做圣贤。道理上我们要通,通了之后,「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明白道理之后要去做,还得要慢慢按部就班的去做,这就『可驯致』,这个「驯」就是慢慢的改造自己,把自己的不良的行为、习气、烦恼统统改过来,改到最后都改掉了,这就是圣贤。所以《弟子规》教导我们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去落实,要相信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甚至作圣作贤都是可以成就的。
我们《弟子规》学习到这里就圆满了,非常感谢大家。有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我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