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7/12/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02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谈到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我们认识到《弟子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道德教材,每一个人,不论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而不仅是小孩子才要学的。今天我们就来开始认真的学习这一部中华伦理道德的教材。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清史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秀才叫做李毓秀先生,李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来训导儿童,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把这本书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据《论语》里面孔子说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这句话来做为总纲编订的。《弟子规》文章并不长,总共是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所以很容易念,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诵。总共这部书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确实是每个人都应该熟读背诵。熟读背诵以后,关键要在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来,要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当中,这才能够有受用。
整部的《弟子规》,三百六十句,前面一小段叫「总叙」,中间有七个段落,分别是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个大段来标示的,这七个段落里面总共讲了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文章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句做为结论和劝勉。所以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九个段落,总叙加上后面结劝,中间有七个段落。我们今天开始先来看总叙,我们先把总叙念一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总叙就是全篇的总纲领,把整篇文章的宗旨为我们和盘托出。这里讲的『弟子规,圣人训』,开宗明义就为我们讲得很清楚,《弟子规》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文章?它是圣人的训导。哪一位圣人的训导?具体的说,是孔老夫子的训导,这句话,「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就出在《论语》里面,而《论语》就是孔子的言行,记载著这位至圣先师每天的生活行持而已。所以《弟子规》不是一个普通的文章,而是圣贤的教诲。圣人的训导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原则,这个基本原理原则实际上就在童蒙教材《三字经》里面头几句话,就把圣人训导说得很明白,《三字经》开宗明义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前面八句话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是我们本有的,所以本善是我们人的本来面目。
本善具体的说是什么?就是道德。《礼记》里面有一篇《中庸》,《中庸》里面有句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讲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东西,不是人为创造的,自然而有的意思,所以性是自然而有的,这个性就是本性。动念、造作如果能够合乎本性的话这叫做率性,率性就是循著本性这样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样的行为那就叫道。所以道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人为去创造的。老子说这个道是宇宙本体,你看他在《清静经》里面说,「大道无名,生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他也认识到宇宙有个本体,这个本体就叫做道。这个道其实也不是它本来的名称,大道无名,没有名字的,它是宇宙的本体,生养著宇宙万物;换句话说,宇宙从哪里来的?就从这个道来的。这个道没有形相、也没有名号,老子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我就是勉强的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做「道」。所以「道德」两个字含义很深,道就是宇宙本体,就是儒家讲的天命,就是性、本性。
圣人觉悟了,我们说他证道了,证道以后是什么样子?他的身心就跟道合而为一,就跟宇宙万物合而为一,没有你我的分别,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一切众生、一切人统统就是一个我,这种境界是圣人的境界。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这个本性,所以每个人都有,都跟道是合而为一,只是我们没见到。我们如何去见到?见到确实不容易,不要说见到,就是体会一下也不容易,为什么?道是无形无相的,没有形相,你说不出它是个什么样子,它又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我们身体的器官没有办法去接触到,眼睛看不到,鼻子闻不到,耳朵听不到,舌头尝不到,我们的身体也不能够接触到,甚至我们的意识、思惟都没办法想像得到,更说不出来,所以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宇宙本体,寂然不动,一动的话就有形相,这个形相就是德。道德两个字,道是本体,德是现相,它有形相出来,为什么?因为动了。我们说心不动的时候就跟道合而为一,心一动,一个念头起来,这就有形相,这就有德了,而这个德与道相应,跟道相合。我们没有办法见道,但是我们能够见德。什么是德?最平常的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这个德我们能见得到。孝养父母什么样子?我们能够知道、能够体会得到;忠於祖国、热爱人民什么样子?我们也能体会得到。所以我们一般人虽不能够见道,但是可以从德上去体会。
只要循著这个德来生活,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做个有德的人,我们必然有机会去见道。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按照这个德去生活?这是我们有习气,我们放逸惯了,从小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随著自己的那种习气、习性,造成现在跟道德相违背,所以不能见道。要见道,关键还是要接受圣贤的教育。所以《中庸》也讲,「修道谓之教」,教就是帮助我们从不良的习性回归到道德上来。《三字经》讲「性相近」,本性是相同的,但是「习相远」,有的人成为圣人,有的人是凡人,有的人幸福快乐,成圣成贤,有的人烦恼重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这些统统都是有没有接受教育的结果。而教育,目标就是让我们回归到道德上来,回归到本性上来,把我们本性中的本善发显出来。
所以孔子,这是圣人,教人,《论语》上讲「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概括。立志要立志在道上,「志於道」。这个道是什么?刚才讲的,就是天命,就是本性,就是宇宙的本体。我们立志要见道、要证道,要回归本性本善,要跟宇宙万物合而为一,这就是圣人。怎么去做?要「据於德」,要依靠道德,德就是德行教育。《弟子规》就是德行教育的基础教材,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它的目标是帮助我们证道、见道的,最终成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圣人。所以《弟子规》可不能小看它,小的方面能帮你得到幸福人生、成功事业,那都是小的,大的方面来讲,帮助你成就圣贤。
道和德,道是体、本体,德是相,体现的相是德,这是从内在来讲,表现在外在就要「依於仁,游於艺」,仁它的根本还是道德。仁是什么?爱人,对人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仁和艺这都是道德的作用,所以君子要行仁、要学艺,为什么?因为行仁、学艺就是回归道德,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性本善。怎么样行仁?孔子有一句话讲,「力行近乎仁」,你努力的去修学,按照圣贤教诲去做,这叫力行,力行就跟仁相近。所以我们对《弟子规》不可以小看,每一句我们都要进行反省,认真的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句都要做到,不可以马虎,这就是行仁,行仁当中这就已经在恢复道德、恢复本性。「艺」是指艺术,艺泛指才能,你的技艺,古人讲六艺,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现在我们说百工技能,一切的行业。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事业,都是有一门艺,你做这个工作当中把你的仁爱之心体现出来,把你的道德表现出来,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所以道德仁义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没有离开我们的工作。
在我们人类社会里面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都是要在人群当中生活,在人群当中就要面临著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道德的体现。这个关系我们讲的五伦关系,这五伦: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妇、有君臣、有朋友。君臣这里面是讲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每一个人一出生他自然而然就要面对这五种人伦关系,这个不是人为创造的,自然而然的。一个人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必定有父母,所以父子关系产生,父母家族里面必然也有同辈的,兄弟姐妹产生,将来长大了,有夫妇的关系、有朋友的关系,踏入社会工作,必定有君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如何处理好?要在关系当中我们要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所谓五伦十义,在五种人伦关系里面我们要履行十种义务。哪十种?所谓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良、弟悌。
这五伦的关系,你是在这个关系当中,自然就要承担起你的义务,如果你不承担义务,这个关系必定搞不好,所以做父亲的必须要仁慈,做母亲的也是如此。父母对儿女他的爱心这是天然之理,能够以爱心对待自己的子女,这就是德,这个关系是道,随顺这个关系就叫德。儿女对父母要孝顺,这也是德。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要有仁恕之心,要关怀他、照顾他,他犯了错误也要用一种宽恕的心对待,帮助他改过,这是领导应尽的义务;下级对领导也要有一种忠诚之心,不能够有欺骗的行为,这是应尽的义务。夫妇之间要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要互相的体贴,互相的照顾。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兄长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兄长要恭敬。朋友之间要互相讲信义。这些都是符合道德的。
古人把道德进行了归纳,归纳成八种,叫八德,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一种说法,另外一种八德的说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种说法把它汇集在一起,去掉相同的字,可以说有十二个条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条都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德行、人品,这些都是《弟子规》里面教导的内容。具体的说,《弟子规》教我们这七大部分,所谓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和学文,这七大类归纳得非常好。既然说这些教诲是圣人训,这个圣人没有单说是孔子圣人训,虽然是孔子提出的提纲条目,但是孔子自己说他一生述而不作,他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所说的是尧舜禹汤的教诲、文武周公的教诲,孔子自己本身没有创作。所以《弟子规》做为圣人的训导就不是说孔子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不是的,而是什么?孔子他也证到了,他对於古圣先贤所说的教诲完全认同,古圣先贤所说的教诲都是自然之理,每个人本性本来就有的本善,只是古圣先贤把它彰显出来。我们凡人这个本善被蒙蔽了,被什么蒙蔽?被习性蒙蔽,「习相远」。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听从圣人的教诲,按照《弟子规》上所说的教诲去力行,就逐渐把我们不良的习性给洗刷掉,让我们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这样不知不觉也就成为一个圣人。当我们成为圣人以后一看,《弟子规》是什么?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写照,不是说圣人非规定我们要这样做的,我们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做的,这是我们本性自然的流露。当我们没有回归到本性的时候,我们要勉强去做,这叫力行,等到回归本性,这个本善自然流露,你就不用刻意,自自然然你就跟《弟子规》完全相符合。
孔子说他到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矩就是规矩。规矩,最基本的是《弟子规》,你用《弟子规》去对照孔子的言行,一条条的对照,没有违背的,为什么?这是圣人本来生活的样子。你本来也是这样子的,我本来也是这样子的,不是说他制定了一个戒律、清规,让我们去守,不是,我们本来的生活行谊,这是我们的本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我们明了这个事实,对於学《弟子规》来讲就信心十足,对於学习圣贤之道就信心十足。为什么?我们本有的本性,当然可以把它恢复,本有的本善,当然可以彰显出来。那些不良的习性,像不孝、不义、不忠、不悌这些不良的习性,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当然可以把它去除掉。所以整个圣贤教育的过程就是让我们回归本来面目的过程。既然是你的本来面目,哪有做不到的?当我们恢复本来面目,本性中的本善就像泉水一样汩汩的往外流露,是无量无边的善,举止动念无非是善,那是说不尽的。
说不尽的善,圣人也为我们归纳,就讲到这七个方面,就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所以总叙里面就讲「圣人训」,底下就用这七个部分来概括。『首孝弟,次谨信』,这里讲了四个方面,「首」是首要,首要做到的就是孝悌。孝悌里面,孝是根、孝是体,而悌是孝的作用。我们来详细来分析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里面都涵盖著很深的含义。孝它是一种观念,什么观念?你看古代的字真的很有智慧,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汉字确实是世界上别的国家没有办法相比的,它是一个智慧的符号。你看「孝」字,它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这代表什么?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为一,这叫孝。所以孝就是老一代和子一代一体的这种观念,这叫孝道。现在人总是说有代沟,子女跟父母之间这两代人都有代沟。有代沟,这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开了,分开以后这孝字没有了。所以有代沟就叫不孝,孝里面没有代沟。
像我过去,大学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在美国虽然学习、工作也都很紧张,但是必定坚持每个礼拜给我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给我父母写一封长信,汇报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因为我是父母的独生子,只身在外,远渡重洋留学,父母一定会担心。所以,以父母之心为自己的心,想到父母会忧虑,那就要多跟父母沟通,让父母放心。所以我四年留学生活写的信,每一封信,我父亲和母亲都一样,都把它积累起来,都一大箱子,现在有时候回头看一看,自己都很感动。每年我必定回国来探亲,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花费各方面都很省,把钱积下来,一方面给父母每个月寄回去,每个月寄三百美金,另一方面,积累下来买机票回国。另外打电话的费用,当时打电话费用还挺高的,不像现在话费都低下来了,但是每个礼拜打电话一打总是忘记时间,讲起来都有一个多小时。很多同学都跟我开玩笑说:「像你这样子花费这么多,打电话都不稀罕钱,每年还回家探亲,机票费这么多,买这么多带回家里的礼品,你这钱要是积累下来你都可以买一部小汽车了。」当时我只是骑一部自行车每天上学,冒著风雨都是骑著车上学,四年都没有买小汽车,不像很多留学生到那里没多久,家里也有钱,自己的钱多,就买了汽车。但是虽然我没有买汽车,把这个钱用在跟父母沟通交流让父母安心这上面,我觉得心里很踏实,跟父母就没有代沟。所以我跟我母亲不仅像母子,真的像知心,无话不说。
这个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把这个一体的观念落实出生活言行这叫做孝道。这个一体是什么?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这叫道,这叫做本性。我们把这个一体表现出来,从哪里开始表现?对自己父母开始,对待父母能够尽自己的爱心,然后把对父母的孝心展开,对老师、对兄弟姐妹、对亲人也是这样一体的爱心,另外到了学校里对同学,走到工作里面对领导、对同事,走到社会里面对社会大众,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用这一体的爱心对待全世界的人,这是《弟子规》上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为什么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同覆、地同载就是讲一体的意思,原来宇宙万物跟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这种观念叫做孝。而且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还是一体,你看「孝」字,老字头,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父母上面又有父母,祖宗一直追溯到远古,无尽的过去;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儿孙下面又有儿孙,一直到无尽的未来。无尽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无始无终,都是一体,这才叫做大孝。圣人就是把这种大孝、至孝证得,表现出来,所以他不仅爱现前的大众,还爱以后的大众,他有对未来、下一代那种爱心,他起心动念都会照顾到未来,就不会把子孙的资源拿来现在糟蹋。你看现在搞很多这些污染的工业,为了现前暂时的经济腾飞发展,搞这些污染的工业,把大自然资源、环境都糟蹋了,谁承担苦果?我们的儿孙,我们的后代。我们这样子做就是对后代不负责任,没有爱心,这就不是孝。所以讲到这个一体的观念是很深的。整个圣贤的学问可以说用个孝字可以概括,圣人横说竖说,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这个孝字,因为孝字就是仁爱。如果真正懂得孝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是难事,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叫治国、平天下,只要以孝来治理天下、来对待世界各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并不难实现。
其实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学生们就展开了这么一个讨论,有一天孔子在跟这些同学们一起座谈,孔子就发问,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他这个问题提出来,这是讲先王,古圣先王,这是讲的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他们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极为重要的道理,可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顺天下」,让天下人都和顺,「民用和睦」,让百姓都和睦,上下级之间,政府跟大众没有怨恨,你看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汝知之乎」,你知道吗?孔子提出这个是大问题。在孔子旁边有一个学生叫曾子,曾子(曾参)他是个大孝子,他在老师旁边奉侍,当他听到老师这么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出来了,曾子在旁边立即就恭恭敬敬的起来请问老师,向老师先作礼,然后再请教,说我曾参并不聪明,我哪里能够知道有这种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给我详细的说明。你看曾参对老师这样恭敬,这么样的谦卑来请教,老师看到这样的好学生心里很欢喜。为什么曾参能够有这么高的成就?他是孔子的传人,德行第一。曾参有这样的德行、学问,因为他本身是个大孝子,他对於自己母亲奉侍尽心尽力,这种孝心带到了老师这边,自然对老师也是恭恭敬敬。所以孝跟敬是一体的,敬就是悌。「首孝弟」,弟就是恭敬。所以老师见到这样恭敬好学的学生必定是肯教,很欢喜的教,把自己毕生的学问都和盘托出。孔子见到曾参这样请教,马上就把答案说出来,他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说孝道它是德的根本,它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源泉。
所以教育从哪里教起?要从教孝开始教起,「教之所由生也」,教育要从这里产生。从这句话我们就了解,孔子教人必定先教孝道。所以这就是在《孝经》里面孔子为我们阐述从天子到老百姓,我们说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人之行,莫大於孝」,只要你是人,你最可贵的德行就是孝道,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做国家领导人也好,你做官员、公务员,还是做社会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乃至下岗的、退休的老百姓,最可贵的德行都是孝。因此《孝经》里面,孔子提醒国家领导人,要真正治理国家,真正要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要怎么做?《孝经》上说得很清楚,天子之孝就是「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这个意思很清楚,做国家领导人,天子要以身作则把孝道做出来,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然后把这种孝心扩展到天下、国家,用孝来教化百姓。
所以孝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而中华文化,我们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就为我们讲得很清楚,他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会议当中,他在这个报告里面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说得太好了!中华文化的根是什么?是孝,因为有孝的根,所以中华文化才有这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才能使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立於不败之地。为什么我们看到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就只有中华文明可以历久弥新而生生不息,别的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衰败了?主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注重孝道。《弟子规》开宗明义就讲到「圣人训,首孝弟」,古圣先王、圣贤统统都是教导百姓孝道,所以大家有这种一体、一种团结的观念。国家领导人有这个意识要振兴祖国,用什么方法?用孝教育,用孝的教育最好。现在科技发达,媒体作用就很大,国家用国家的媒体来教导大众,效果就非常显著。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前不久连续播出关於孝的电视连续剧,比如说「温暖」,比如说「家事如天」等等,这些都是教导人伦道德、教导孝道的。像「温暖」这个电视剧,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它所用的题材是在二00五年初所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一位大孝子的故事改编的。这位孝子叫田世国,他是广州市的一名律师,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要把肾切除,要换肾才能够让他母亲活下来。当时家里面每个儿女都争著要为自己的母亲献肾,田世国是老大,大儿子,三十八岁,所以他说了算,就决定自己把肾捐出来,还不让他的母亲知道,因为母亲非常爱儿女,如果知道儿女为自己要捐肾,母亲宁愿跳楼也不肯接受的。所以田世国跟医院的医生都商量好,告诉他母亲这个肾是从外面买的,不是自己家的,是买来的。然后在换肾的时候,医生先从田世国身上把他的一个肾切下来,然后又立即移植到隔壁手术床上他母亲的身上,这个手术做得也很成功,后来母子都出院了。而令人感动的是,当母亲和儿子同时出院,母亲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这个新的肾是来自於她儿子的。所以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对於田世国的评价,说这是「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讲捐肾救母这是大亲、大情、大义。田世国一个人为母亲献上肾,他自己对记者说,我自己并不觉得我好像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自己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母亲生我们、养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我这里献个肾又算什么?这样的一个孝子,就感动了全中国。所以中央电视台还特别拍摄了这部「温暖」的电视连续剧,以他的行为做为题材教化全中国的老百姓,这也是国家政府非常懂得用孝道教化百姓的作用。《孝经》上讲,「教民亲爱,莫善於孝」,真正要想和谐社会,让全国的民众团结和爱、相亲相爱,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孝道。教孝道,利用媒体播放电视片、播放电影进行宣传,包括这种感动中国的活动评选、十大孝子的活动评选等等,现在我们都看到在全国各地展开,这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方法。你看看《弟子规》上简简单单几个字,「圣人训,首孝弟」,就够我们去发挥,够我们去落实的。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悌就是孝的起用。孝是讲一体,悌就是讲恭敬。我们跟所有的人是一体,我们不要说宇宙万物,就说人,我们跟所有人是一体的,对待别人必须要用恭敬,对待自己必须是谦卑,这是德。所以悌它也是孝,它是把孝的这种心表现出来而已,这种恭敬也要从对父母开始,然后扩展到对一切长辈、对老师,对比我们年长的人、位高的人、德高的人、声望高的人,凡是有比我们有长处的这些人都要恭敬。这种恭敬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并不是刻意的,刻意的那种叫虚情假意,那种不是悌,那个是别有用心。所以《孝经》上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所以爱人、敬人要先从父母亲开始,这叫做由近而远。仁爱的落实,都是要由近而远的,不能够倒过来。如果一个人他对於领导很恭敬,但是在家里不恭敬父母,你想想他这是有悌吗?他没有悌,他恭敬领导是别有用心,为什么?领导管著他,他想升官、想升工资、得奖金,那都得领导说了算,他是为了工资、奖金、为了升官才恭敬领导,不是真心的。像这种人,领导在位一天他就恭敬领导,领导一不在位了,他对领导理都不理,心里完全只有功利,而没有道义,这种人能够重用吗?他想的都是自己,如果真给他升官,他做到高位上去,他能够为百姓去谋幸福吗?当百姓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他必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上。所以选择官员首先要看他有没有孝,孝敬父母他才可能孝敬别人,爱父母他才会爱百姓。懂得这个道理才理解为什么古代选拔贤能、任人都是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举孝廉,因为他能够孝顺父母就能够忠於祖国,就能热爱人民,这八荣八耻头两条,都是孝心的表现。
下面讲谨、信,孝悌这个德行建立了,还要在谨信上面去落实。所谓谨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恭谨、要谨慎。做人要谨慎、要小心,不至於会犯错误,凡是犯错误那都是不谨慎。对待自己很多的毛病习气也要懂得常常观照留意,才能够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过来,这叫谨。比如说爱发脾气,爱发脾气,伤人害己,都没有好处。要真正戒掉这个毛病,那就要在谨字上下功夫。真正遇到事情来了,不顺心的时候,这个火要上涨了,马上能够提起一个念头,「我不可以发脾气」,发脾气伤人又害己,还於事无补,对於这个事情来说反而会更麻烦,造成更麻烦。提起一个正念,有这种正念平时就得在谨字上用功,常常都能够关注自己的念头而不忘失正念,这是谨字做到了。真正把谨做好,你这一步一步就是向圣贤迈进。古人讲「克念作圣」,当我们起念头,这个念头不对了,马上把它克服,这都是用谨的功夫,久而久之就能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是讲做人要诚信,要讲信用,如果人不讲信用,人人都会怀疑你,因为你没有信用,大家怎么会相信你?所以说话、行动都要以诚信为原则。真正把诚信做到了,自己也是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大家都会信任你,你的感受会幸福,我们的事业必定成功,为什么?真正有信用的人,大家跟你合作会很欢喜,很愿意帮你,特别是在生意场上,做生意最关键的是信用,你到银行借贷,它也要考察一下你的信用如何。所以诚信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立於不败之地。人如此,国家也如此。
有一天孔子跟他的一个弟子在讨论,他的弟子是子贡,子贡就问孔子,他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孔子跟他说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具足了可以立於不败之地。子贡就问孔子是哪三个条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是讲第一要有兵,兵是讲国家机器,军队、警察这是兵,这是统治的一个工具,第二个食是粮食,百姓得吃粮食,就是生活要满足,第三个是信,国家要有信用。子贡他很会问,好学之人他就懂得再抓住机会问这个问题,子贡就问夫子,他说如果这三者必须要去掉其中之一,先去哪一桩?孔子就说:「去兵。」先要把国家机器去掉,剩下粮食和信,因为一个国家,百姓要生存,国家要讲信用,要取信於民,哪怕是没有军队,没有国家机器,这个国家还能够生存。子贡又继续问,说如果剩下这两桩事情,必须还要去掉一桩,去掉哪个?孔子说:「去食。」人民甚至可以没有饭吃,但是对国家的这种信任不能够没有,换过来讲,国家可以是个贫穷的国家,但是它对於百姓一定要有信用。所以孔子说「民无信则不立」,如果国民百姓对国家政府都失去了信心,那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得信是多么的重要。
这个信引申来讲还包括信念的意思,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要有信念,我们讲志向。如果人没有了信念,没有了志向,他的人生没有了方向、没有目标,哪怕他是吃得饱、穿得暖,那叫做混日子,一天到晚,说句不好听的话,叫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个人生怎么可能幸福?怎么可以得到成功?更不要说成圣成贤。所以人要立志,立志做什么?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所以学习《弟子规》我们要有个正确的信念,这个信念是什么?要学做圣贤,幸福、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
下来讲『泛爱众,而亲仁』,「泛」是广泛的意思,「爱」是仁爱,「众」是社会大众,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我们讲博爱。这个爱心从哪里来的?这个爱心就是孝心。我们刚才讲的,孝就是一体的观念,跟父母一体才能对父母尽孝,跟社会大众一体才能够对社会大众博爱,所以爱心就是来自於跟社会大众一体的观念。而一体的观念这是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前面讲的,道、本性都是生养万物的本体,所以对待大众都有这一种无条件的爱心,为什么?对待自己,有什么条件可言?都是一体的。就像你自己身体上,比如说左手哪里痒、哪里痛了,你就赶快去抚摸它,用右手去抚摸,难道右手跟左手还讲什么条件吗?谈什么价格吗?你给我多少我才帮你,没这个事,一体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
要养成一体的爱心也有个次第,从哪里做起?从爱亲做起,孟子讲的「亲亲而仁民」,先要对父母亲尽孝道,要爱父母,才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就是仁,对待比自己年长的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比自己年幼的像对待自己的弟弟甚至是儿女一样。所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泛爱众。真能做到泛爱众,孟子说「天下可运於掌」,这句话说,你想构建和谐世界,那是小儿科,易於反掌,把这个爱心扩展到世界就是和谐社会,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真干。
下面讲「亲仁」,这是亲近有仁德的人,我们讲亲近君子、亲近圣贤。这种亲近就是向他们学习,因为跟这些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德行、学问才能够提升。讲到这里,这个仁不仅是有仁德的人,还包括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仁德的、圣贤的人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找不到真正有仁德的人,可以在古圣先贤的书籍里面找。所以学习传统文化就重要,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亲仁,帮助我们提升,这些都是圣贤人的弟子,这是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所以上面讲的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是讲我们要修学的,力行的部分。
底下讲『有余力,则学文』,在前面六条的基础上落实了,有了力行的功夫,就是你做到了,你有余力就应该学文。学文是学什么?学古圣先贤的教诲。在《论语》上面,这句话原话是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我们力行的基础上有能力一定要学文,为什么要学文?因为学文,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帮助我们提升。如果我们自己不学习,凭著自己的那些想法去做,往往可能有偏差,因为自己的思想难保会有错误,因此学文跟力行要把它看得同等重要。所以这里讲力行和学文,不是说先力行再学文,而是边力行边学文,学文帮助我们力行,力行也帮助我们学文。为什么?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真正力行,真正做到了,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的体悟就更深,这种体悟帮助我们更加提升对於圣贤教诲的学习和领会。所以你看《弟子规》上都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从《弟子规》文字上我们看到,力行和学文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真正叫做力行学文合一,相辅相成。学文是帮助你理解,力行是行,解行并重,知行要合一。不学文,你怎么知?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行?
所以从总叙这个提纲我们可以归纳《弟子规》的一个宗旨,这个宗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就是「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旨。进德包括《弟子规》前面的六个部分,就叫做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六个部分,六个部分都是帮助我们增进德行的,这是力行的部分。后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学文,帮助我们知,知行要合一,解行要并重,这样我们提升就快了,我们的修学就不盲目了。学文这方面要知道也不是乱学,《三字经》里面,刚才讲的前八句里面,第七、第八句叫做「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我们学习的方法。教也是学,教学这个方法是什么?贵以专,专就是不杂。学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要学一门。《弟子规》上讲「此未终,彼勿起」,所以我们不要同时学很多东西,那样学脑子都学乱了,那种学文不能帮你一心,所以学要把心定在一门上。比如说我学儒家,先学《弟子规》,《弟子规》没学好、没做到,我不能够换门,不能够换科目,一定要把《弟子规》做到我才能换第二个科目,这叫专。《弟子规》做到了,再学《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行,我要学的跟孔子一模一样,《论语》才能学毕业,没有学得像孔子一样我不改变科目,一遍一遍的学,学了之后跟人家讲,边学边讲,教学相长,这样子学就快了。
学习目标我们要很明确,懂得《弟子规》宗旨叫「进德学文,知行合一」,那我们就明了目标是什么,这个宗旨和目标就有因果的关系。宗旨是因,目标是果,我们这么去学、这么去做,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结果我们说有三桩事情,你可以得到幸福的人生,你可以得到成功的事业,最后你可以成就圣贤之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当然我们目标要定得高,既然要学,就学做圣贤,圣贤都达到了,你的幸福人生、成功事业当然自然而然得到。《弟子规》可以说是入手处,最方便,它最容易学,为什么?《弟子规》里头教导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当中来学著成就圣贤。在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悟圣贤之道,就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不良习气给磨掉,给改掉,慢慢让自己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所以圣贤的克己功夫在哪里学?就在你的日用平常,离开《弟子规》你在哪里学圣贤功夫?圣贤功夫都得在自己日用平常中去检点、去反省、去改过去习。
孔子他曾经讲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句话是说要学仁,学习仁的方法在哪里?要懂得从最切近的事情里面能够学习仁,也就是在你的日用平常当中学习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你别小看它,虽然讲的都是平常的小事,小事里面,每一件事情看你会不会用心,你会用心,圣贤之道都并不遥远,不会用心的,哪怕是你把《四库全书》都读通,背熟了,你还不是圣贤,你充其量可以成为一个儒学家,你的儒学很有造诣,可以写论文发表,但是你的仁德、你的本性本善没有显发出来,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我们做的。换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落实《弟子规》,哪怕是我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没有碰过《四库全书》,对儒家的经典我一本没读过,我只读过《弟子规》,我能不能够成就仁德?能不能成就圣贤?还是可以,只要我们百分之百做到,把我们的存心真的改过来,不再用那种自私自利的心,不再用那种习气毛病来对待我们周遭的人事物,而是完全用《弟子规》所讲的圣贤之道,那样子我们也能成就圣贤。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仁很遥远吗?孔子说仁并不遥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真想去行仁,力行《弟子规》这叫行仁,那么仁就到来了,不知不觉我就成为一个仁德的人。所以学习的目的我们要很清楚,是成就我们的仁德,成就圣贤,不在乎我们懂得四书五经多少,不在乎背得多少,背不背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我们做到多少,做到了,「斯仁至矣」,没做到,那么仁还是很遥远。
这样我们就能明了什么人应该学习《弟子规》?再广泛点讲,什么人应该学习圣贤之道?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当然学习,人里面有程度高低不同,这个程度孔子分成三个等级,这是在《论语》里面讲,「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讲,上根之人,他的智慧,我们说他的程度很高的,是谁?生而知之,就是一生下来他就很仁厚、很有孝心、很有爱心,这种人是上等之人。什么人叫做生而知之?其实每个人本来都是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有程度高低不同?统统都因为教育的问题。《三字经》也讲到,「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你不教他,他就可能从上等人变成中等人,或者中等人变成下等人,甚至下等都达不到,那个人没救了。这都是因为他后天所遭到的薰习,如果他薰习的是善的,他是上等人,如果薰习的不善,他就变成下等人。生而知之的人他也是教出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去教,这叫胎教。
孔子最仰慕的是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都是这里讲的生而知之的人,那真的叫做圣人。要知道,文王的母亲叫做太任,太任生文王,怀孕的时候那真的是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小心,因为太任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有知觉,假如自己行为造作不善,必定影响胎儿,对他是个污染,所以言语造作,甚至是起心动念,都非常谨慎,不允许有一个不善的心行。所以当时怀孕期间她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凡是那些不好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胎儿接触到的都是良善的教育。所以古人讲「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文王的圣德怎么来的?他母亲教出来的,母亲在胎教里面就懂得这个道理,就对孩子负这个责任。文王娶了太太叫做太姒,生的武王、周公,也是这个样子;文王的祖母太姜,她生的是王季,王季是文王的父亲,这三太都是非常贤德的女子,所以养出圣人的儿子。太姜、太任、太姒,周朝开国三太,这三个女人为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要感谢这三个女人,所以胎教多么重要。
现在人称呼妻子叫太太,「太太」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就是出自於周朝开国三太。所以「太太」的名称那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称呼妻子做太太就是希望你这个妻子将来能养育出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世界培养圣德之人。所以太太,女人在家里培养儿女,那都是圣贤人的事业,真的是「蒙以养正,圣功也」,那是太太负起的责任,太太的使命比先生更重要。很多人说中国是重男轻女,好像男子的地位高,女子的地位低,那是种错误观念。你看看中国重视的是妇女的德行、妇女的使命,传宗接代、培养后代都是女子的使命。所以古德曾说,「天下国家的安危,女子手中的权力操之大半」。所以怎么可能说先生地位比太太高?反过来说还有道理,太太地位比先生高,因为她使命重大,从胎教就开始培养儿女。
当时我母亲也是很重视胎教。我出生在一九七三年,那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这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只有《毛泽东选集》。我妈妈当时跟我的姥姥一起住,我的父亲在兰州,我母亲在广州,相隔很远,生活都很清净,朝夕都跟姥姥在一起。我的姥姥是个非常贤慧的家庭妇女,从来一生没有发过脾气,对自己的先生、对自己的儿女都非常的关爱,性格非常好,真的是温良恭俭让,有很厚的传统美德。我母亲跟我姥姥在一起耳濡目染,感受这种温良恭俭让的德风,也是在姥姥身边尽孝,这种潜移默化这是对我的一个胎教。所以我从小到大,我母亲说我都很听话、很孝顺,很少跟父母有顶嘴的时候,违逆父母的事情没有干过,这就是胎教奠定基础。这是讲上根人要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的那是次一等的,学而知之,教育很重要,小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圣贤的教育,落实他的德行的根基,因为长大了以后再教就很难,教育要从小开始。古人讲「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教育从哪里开始?婴孩就开始;教媳妇,家规,媳妇刚过门就开始教,时间久了她受的污染多了就很难教。
难教的人是什么?叫困而学之。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没学过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余毒延到我们青少年时代,「破四旧」,把传统文化都废弃掉了,所以没有真正认真学习过。这是什么?受困了,导致我们这一生行为、观念很多偏差,生活在烦恼痛苦当中。现在有这个机会学到《弟子规》,接触到传统圣贤文化,那得要使劲干,叫亡羊补牢。我们程度就比较低,但是低没关系,只要努力还能补救。怎么努力?《中庸》上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人家看一遍就看懂了,我就看十遍,我也能看懂,人家读十遍,我就读一千遍,这样子发愤图强,即使是根性愚钝的,我们程度低的,也能够赶上来,最终也能够开显我们的本性本善,我们的智慧也是本有的,也能够成就。所以要学必定从《弟子规》学起。《中庸》上讲:「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要学习圣贤之道要循序渐进,走远路从近处开始走,登高也要从低开始一步一步的登,这样渐渐的,《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自己不灰心,奋勇向前,圣贤学问我们一样可以成就,本性本善必定可以恢复。
好,今天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谈到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我们认识到《弟子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道德教材,每一个人,不论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而不仅是小孩子才要学的。今天我们就来开始认真的学习这一部中华伦理道德的教材。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清史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秀才叫做李毓秀先生,李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来训导儿童,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把这本书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据《论语》里面孔子说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这句话来做为总纲编订的。《弟子规》文章并不长,总共是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所以很容易念,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诵。总共这部书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确实是每个人都应该熟读背诵。熟读背诵以后,关键要在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来,要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当中,这才能够有受用。
整部的《弟子规》,三百六十句,前面一小段叫「总叙」,中间有七个段落,分别是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个大段来标示的,这七个段落里面总共讲了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文章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句做为结论和劝勉。所以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九个段落,总叙加上后面结劝,中间有七个段落。我们今天开始先来看总叙,我们先把总叙念一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总叙就是全篇的总纲领,把整篇文章的宗旨为我们和盘托出。这里讲的『弟子规,圣人训』,开宗明义就为我们讲得很清楚,《弟子规》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文章?它是圣人的训导。哪一位圣人的训导?具体的说,是孔老夫子的训导,这句话,「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就出在《论语》里面,而《论语》就是孔子的言行,记载著这位至圣先师每天的生活行持而已。所以《弟子规》不是一个普通的文章,而是圣贤的教诲。圣人的训导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原则,这个基本原理原则实际上就在童蒙教材《三字经》里面头几句话,就把圣人训导说得很明白,《三字经》开宗明义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前面八句话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是我们本有的,所以本善是我们人的本来面目。
本善具体的说是什么?就是道德。《礼记》里面有一篇《中庸》,《中庸》里面有句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讲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东西,不是人为创造的,自然而有的意思,所以性是自然而有的,这个性就是本性。动念、造作如果能够合乎本性的话这叫做率性,率性就是循著本性这样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样的行为那就叫道。所以道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人为去创造的。老子说这个道是宇宙本体,你看他在《清静经》里面说,「大道无名,生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他也认识到宇宙有个本体,这个本体就叫做道。这个道其实也不是它本来的名称,大道无名,没有名字的,它是宇宙的本体,生养著宇宙万物;换句话说,宇宙从哪里来的?就从这个道来的。这个道没有形相、也没有名号,老子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我就是勉强的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做「道」。所以「道德」两个字含义很深,道就是宇宙本体,就是儒家讲的天命,就是性、本性。
圣人觉悟了,我们说他证道了,证道以后是什么样子?他的身心就跟道合而为一,就跟宇宙万物合而为一,没有你我的分别,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一切众生、一切人统统就是一个我,这种境界是圣人的境界。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这个本性,所以每个人都有,都跟道是合而为一,只是我们没见到。我们如何去见到?见到确实不容易,不要说见到,就是体会一下也不容易,为什么?道是无形无相的,没有形相,你说不出它是个什么样子,它又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我们身体的器官没有办法去接触到,眼睛看不到,鼻子闻不到,耳朵听不到,舌头尝不到,我们的身体也不能够接触到,甚至我们的意识、思惟都没办法想像得到,更说不出来,所以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宇宙本体,寂然不动,一动的话就有形相,这个形相就是德。道德两个字,道是本体,德是现相,它有形相出来,为什么?因为动了。我们说心不动的时候就跟道合而为一,心一动,一个念头起来,这就有形相,这就有德了,而这个德与道相应,跟道相合。我们没有办法见道,但是我们能够见德。什么是德?最平常的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这个德我们能见得到。孝养父母什么样子?我们能够知道、能够体会得到;忠於祖国、热爱人民什么样子?我们也能体会得到。所以我们一般人虽不能够见道,但是可以从德上去体会。
只要循著这个德来生活,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做个有德的人,我们必然有机会去见道。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按照这个德去生活?这是我们有习气,我们放逸惯了,从小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随著自己的那种习气、习性,造成现在跟道德相违背,所以不能见道。要见道,关键还是要接受圣贤的教育。所以《中庸》也讲,「修道谓之教」,教就是帮助我们从不良的习性回归到道德上来。《三字经》讲「性相近」,本性是相同的,但是「习相远」,有的人成为圣人,有的人是凡人,有的人幸福快乐,成圣成贤,有的人烦恼重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这些统统都是有没有接受教育的结果。而教育,目标就是让我们回归到道德上来,回归到本性上来,把我们本性中的本善发显出来。
所以孔子,这是圣人,教人,《论语》上讲「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概括。立志要立志在道上,「志於道」。这个道是什么?刚才讲的,就是天命,就是本性,就是宇宙的本体。我们立志要见道、要证道,要回归本性本善,要跟宇宙万物合而为一,这就是圣人。怎么去做?要「据於德」,要依靠道德,德就是德行教育。《弟子规》就是德行教育的基础教材,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它的目标是帮助我们证道、见道的,最终成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圣人。所以《弟子规》可不能小看它,小的方面能帮你得到幸福人生、成功事业,那都是小的,大的方面来讲,帮助你成就圣贤。
道和德,道是体、本体,德是相,体现的相是德,这是从内在来讲,表现在外在就要「依於仁,游於艺」,仁它的根本还是道德。仁是什么?爱人,对人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仁和艺这都是道德的作用,所以君子要行仁、要学艺,为什么?因为行仁、学艺就是回归道德,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性本善。怎么样行仁?孔子有一句话讲,「力行近乎仁」,你努力的去修学,按照圣贤教诲去做,这叫力行,力行就跟仁相近。所以我们对《弟子规》不可以小看,每一句我们都要进行反省,认真的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句都要做到,不可以马虎,这就是行仁,行仁当中这就已经在恢复道德、恢复本性。「艺」是指艺术,艺泛指才能,你的技艺,古人讲六艺,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现在我们说百工技能,一切的行业。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事业,都是有一门艺,你做这个工作当中把你的仁爱之心体现出来,把你的道德表现出来,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所以道德仁义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没有离开我们的工作。
在我们人类社会里面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都是要在人群当中生活,在人群当中就要面临著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道德的体现。这个关系我们讲的五伦关系,这五伦: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妇、有君臣、有朋友。君臣这里面是讲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每一个人一出生他自然而然就要面对这五种人伦关系,这个不是人为创造的,自然而然的。一个人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必定有父母,所以父子关系产生,父母家族里面必然也有同辈的,兄弟姐妹产生,将来长大了,有夫妇的关系、有朋友的关系,踏入社会工作,必定有君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如何处理好?要在关系当中我们要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所谓五伦十义,在五种人伦关系里面我们要履行十种义务。哪十种?所谓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良、弟悌。
这五伦的关系,你是在这个关系当中,自然就要承担起你的义务,如果你不承担义务,这个关系必定搞不好,所以做父亲的必须要仁慈,做母亲的也是如此。父母对儿女他的爱心这是天然之理,能够以爱心对待自己的子女,这就是德,这个关系是道,随顺这个关系就叫德。儿女对父母要孝顺,这也是德。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要有仁恕之心,要关怀他、照顾他,他犯了错误也要用一种宽恕的心对待,帮助他改过,这是领导应尽的义务;下级对领导也要有一种忠诚之心,不能够有欺骗的行为,这是应尽的义务。夫妇之间要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要互相的体贴,互相的照顾。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兄长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兄长要恭敬。朋友之间要互相讲信义。这些都是符合道德的。
古人把道德进行了归纳,归纳成八种,叫八德,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一种说法,另外一种八德的说法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种说法把它汇集在一起,去掉相同的字,可以说有十二个条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条都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德行、人品,这些都是《弟子规》里面教导的内容。具体的说,《弟子规》教我们这七大部分,所谓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和学文,这七大类归纳得非常好。既然说这些教诲是圣人训,这个圣人没有单说是孔子圣人训,虽然是孔子提出的提纲条目,但是孔子自己说他一生述而不作,他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所说的是尧舜禹汤的教诲、文武周公的教诲,孔子自己本身没有创作。所以《弟子规》做为圣人的训导就不是说孔子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不是的,而是什么?孔子他也证到了,他对於古圣先贤所说的教诲完全认同,古圣先贤所说的教诲都是自然之理,每个人本性本来就有的本善,只是古圣先贤把它彰显出来。我们凡人这个本善被蒙蔽了,被什么蒙蔽?被习性蒙蔽,「习相远」。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听从圣人的教诲,按照《弟子规》上所说的教诲去力行,就逐渐把我们不良的习性给洗刷掉,让我们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这样不知不觉也就成为一个圣人。当我们成为圣人以后一看,《弟子规》是什么?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写照,不是说圣人非规定我们要这样做的,我们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做的,这是我们本性自然的流露。当我们没有回归到本性的时候,我们要勉强去做,这叫力行,等到回归本性,这个本善自然流露,你就不用刻意,自自然然你就跟《弟子规》完全相符合。
孔子说他到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矩就是规矩。规矩,最基本的是《弟子规》,你用《弟子规》去对照孔子的言行,一条条的对照,没有违背的,为什么?这是圣人本来生活的样子。你本来也是这样子的,我本来也是这样子的,不是说他制定了一个戒律、清规,让我们去守,不是,我们本来的生活行谊,这是我们的本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我们明了这个事实,对於学《弟子规》来讲就信心十足,对於学习圣贤之道就信心十足。为什么?我们本有的本性,当然可以把它恢复,本有的本善,当然可以彰显出来。那些不良的习性,像不孝、不义、不忠、不悌这些不良的习性,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当然可以把它去除掉。所以整个圣贤教育的过程就是让我们回归本来面目的过程。既然是你的本来面目,哪有做不到的?当我们恢复本来面目,本性中的本善就像泉水一样汩汩的往外流露,是无量无边的善,举止动念无非是善,那是说不尽的。
说不尽的善,圣人也为我们归纳,就讲到这七个方面,就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所以总叙里面就讲「圣人训」,底下就用这七个部分来概括。『首孝弟,次谨信』,这里讲了四个方面,「首」是首要,首要做到的就是孝悌。孝悌里面,孝是根、孝是体,而悌是孝的作用。我们来详细来分析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里面都涵盖著很深的含义。孝它是一种观念,什么观念?你看古代的字真的很有智慧,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汉字确实是世界上别的国家没有办法相比的,它是一个智慧的符号。你看「孝」字,它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这代表什么?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为一,这叫孝。所以孝就是老一代和子一代一体的这种观念,这叫孝道。现在人总是说有代沟,子女跟父母之间这两代人都有代沟。有代沟,这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开了,分开以后这孝字没有了。所以有代沟就叫不孝,孝里面没有代沟。
像我过去,大学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在美国虽然学习、工作也都很紧张,但是必定坚持每个礼拜给我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给我父母写一封长信,汇报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因为我是父母的独生子,只身在外,远渡重洋留学,父母一定会担心。所以,以父母之心为自己的心,想到父母会忧虑,那就要多跟父母沟通,让父母放心。所以我四年留学生活写的信,每一封信,我父亲和母亲都一样,都把它积累起来,都一大箱子,现在有时候回头看一看,自己都很感动。每年我必定回国来探亲,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花费各方面都很省,把钱积下来,一方面给父母每个月寄回去,每个月寄三百美金,另一方面,积累下来买机票回国。另外打电话的费用,当时打电话费用还挺高的,不像现在话费都低下来了,但是每个礼拜打电话一打总是忘记时间,讲起来都有一个多小时。很多同学都跟我开玩笑说:「像你这样子花费这么多,打电话都不稀罕钱,每年还回家探亲,机票费这么多,买这么多带回家里的礼品,你这钱要是积累下来你都可以买一部小汽车了。」当时我只是骑一部自行车每天上学,冒著风雨都是骑著车上学,四年都没有买小汽车,不像很多留学生到那里没多久,家里也有钱,自己的钱多,就买了汽车。但是虽然我没有买汽车,把这个钱用在跟父母沟通交流让父母安心这上面,我觉得心里很踏实,跟父母就没有代沟。所以我跟我母亲不仅像母子,真的像知心,无话不说。
这个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把这个一体的观念落实出生活言行这叫做孝道。这个一体是什么?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这叫道,这叫做本性。我们把这个一体表现出来,从哪里开始表现?对自己父母开始,对待父母能够尽自己的爱心,然后把对父母的孝心展开,对老师、对兄弟姐妹、对亲人也是这样一体的爱心,另外到了学校里对同学,走到工作里面对领导、对同事,走到社会里面对社会大众,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用这一体的爱心对待全世界的人,这是《弟子规》上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为什么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同覆、地同载就是讲一体的意思,原来宇宙万物跟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这种观念叫做孝。而且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还是一体,你看「孝」字,老字头,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父母上面又有父母,祖宗一直追溯到远古,无尽的过去;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儿孙下面又有儿孙,一直到无尽的未来。无尽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无始无终,都是一体,这才叫做大孝。圣人就是把这种大孝、至孝证得,表现出来,所以他不仅爱现前的大众,还爱以后的大众,他有对未来、下一代那种爱心,他起心动念都会照顾到未来,就不会把子孙的资源拿来现在糟蹋。你看现在搞很多这些污染的工业,为了现前暂时的经济腾飞发展,搞这些污染的工业,把大自然资源、环境都糟蹋了,谁承担苦果?我们的儿孙,我们的后代。我们这样子做就是对后代不负责任,没有爱心,这就不是孝。所以讲到这个一体的观念是很深的。整个圣贤的学问可以说用个孝字可以概括,圣人横说竖说,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这个孝字,因为孝字就是仁爱。如果真正懂得孝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是难事,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叫治国、平天下,只要以孝来治理天下、来对待世界各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并不难实现。
其实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学生们就展开了这么一个讨论,有一天孔子在跟这些同学们一起座谈,孔子就发问,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他这个问题提出来,这是讲先王,古圣先王,这是讲的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他们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极为重要的道理,可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顺天下」,让天下人都和顺,「民用和睦」,让百姓都和睦,上下级之间,政府跟大众没有怨恨,你看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汝知之乎」,你知道吗?孔子提出这个是大问题。在孔子旁边有一个学生叫曾子,曾子(曾参)他是个大孝子,他在老师旁边奉侍,当他听到老师这么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出来了,曾子在旁边立即就恭恭敬敬的起来请问老师,向老师先作礼,然后再请教,说我曾参并不聪明,我哪里能够知道有这种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给我详细的说明。你看曾参对老师这样恭敬,这么样的谦卑来请教,老师看到这样的好学生心里很欢喜。为什么曾参能够有这么高的成就?他是孔子的传人,德行第一。曾参有这样的德行、学问,因为他本身是个大孝子,他对於自己母亲奉侍尽心尽力,这种孝心带到了老师这边,自然对老师也是恭恭敬敬。所以孝跟敬是一体的,敬就是悌。「首孝弟」,弟就是恭敬。所以老师见到这样恭敬好学的学生必定是肯教,很欢喜的教,把自己毕生的学问都和盘托出。孔子见到曾参这样请教,马上就把答案说出来,他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说孝道它是德的根本,它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源泉。
所以教育从哪里教起?要从教孝开始教起,「教之所由生也」,教育要从这里产生。从这句话我们就了解,孔子教人必定先教孝道。所以这就是在《孝经》里面孔子为我们阐述从天子到老百姓,我们说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人之行,莫大於孝」,只要你是人,你最可贵的德行就是孝道,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做国家领导人也好,你做官员、公务员,还是做社会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乃至下岗的、退休的老百姓,最可贵的德行都是孝。因此《孝经》里面,孔子提醒国家领导人,要真正治理国家,真正要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要怎么做?《孝经》上说得很清楚,天子之孝就是「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这个意思很清楚,做国家领导人,天子要以身作则把孝道做出来,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然后把这种孝心扩展到天下、国家,用孝来教化百姓。
所以孝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而中华文化,我们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就为我们讲得很清楚,他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会议当中,他在这个报告里面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说得太好了!中华文化的根是什么?是孝,因为有孝的根,所以中华文化才有这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才能使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立於不败之地。为什么我们看到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就只有中华文明可以历久弥新而生生不息,别的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衰败了?主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注重孝道。《弟子规》开宗明义就讲到「圣人训,首孝弟」,古圣先王、圣贤统统都是教导百姓孝道,所以大家有这种一体、一种团结的观念。国家领导人有这个意识要振兴祖国,用什么方法?用孝教育,用孝的教育最好。现在科技发达,媒体作用就很大,国家用国家的媒体来教导大众,效果就非常显著。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前不久连续播出关於孝的电视连续剧,比如说「温暖」,比如说「家事如天」等等,这些都是教导人伦道德、教导孝道的。像「温暖」这个电视剧,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它所用的题材是在二00五年初所评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一位大孝子的故事改编的。这位孝子叫田世国,他是广州市的一名律师,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要把肾切除,要换肾才能够让他母亲活下来。当时家里面每个儿女都争著要为自己的母亲献肾,田世国是老大,大儿子,三十八岁,所以他说了算,就决定自己把肾捐出来,还不让他的母亲知道,因为母亲非常爱儿女,如果知道儿女为自己要捐肾,母亲宁愿跳楼也不肯接受的。所以田世国跟医院的医生都商量好,告诉他母亲这个肾是从外面买的,不是自己家的,是买来的。然后在换肾的时候,医生先从田世国身上把他的一个肾切下来,然后又立即移植到隔壁手术床上他母亲的身上,这个手术做得也很成功,后来母子都出院了。而令人感动的是,当母亲和儿子同时出院,母亲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这个新的肾是来自於她儿子的。所以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对於田世国的评价,说这是「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讲捐肾救母这是大亲、大情、大义。田世国一个人为母亲献上肾,他自己对记者说,我自己并不觉得我好像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自己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母亲生我们、养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我这里献个肾又算什么?这样的一个孝子,就感动了全中国。所以中央电视台还特别拍摄了这部「温暖」的电视连续剧,以他的行为做为题材教化全中国的老百姓,这也是国家政府非常懂得用孝道教化百姓的作用。《孝经》上讲,「教民亲爱,莫善於孝」,真正要想和谐社会,让全国的民众团结和爱、相亲相爱,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孝道。教孝道,利用媒体播放电视片、播放电影进行宣传,包括这种感动中国的活动评选、十大孝子的活动评选等等,现在我们都看到在全国各地展开,这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方法。你看看《弟子规》上简简单单几个字,「圣人训,首孝弟」,就够我们去发挥,够我们去落实的。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悌就是孝的起用。孝是讲一体,悌就是讲恭敬。我们跟所有的人是一体,我们不要说宇宙万物,就说人,我们跟所有人是一体的,对待别人必须要用恭敬,对待自己必须是谦卑,这是德。所以悌它也是孝,它是把孝的这种心表现出来而已,这种恭敬也要从对父母开始,然后扩展到对一切长辈、对老师,对比我们年长的人、位高的人、德高的人、声望高的人,凡是有比我们有长处的这些人都要恭敬。这种恭敬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并不是刻意的,刻意的那种叫虚情假意,那种不是悌,那个是别有用心。所以《孝经》上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所以爱人、敬人要先从父母亲开始,这叫做由近而远。仁爱的落实,都是要由近而远的,不能够倒过来。如果一个人他对於领导很恭敬,但是在家里不恭敬父母,你想想他这是有悌吗?他没有悌,他恭敬领导是别有用心,为什么?领导管著他,他想升官、想升工资、得奖金,那都得领导说了算,他是为了工资、奖金、为了升官才恭敬领导,不是真心的。像这种人,领导在位一天他就恭敬领导,领导一不在位了,他对领导理都不理,心里完全只有功利,而没有道义,这种人能够重用吗?他想的都是自己,如果真给他升官,他做到高位上去,他能够为百姓去谋幸福吗?当百姓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他必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上。所以选择官员首先要看他有没有孝,孝敬父母他才可能孝敬别人,爱父母他才会爱百姓。懂得这个道理才理解为什么古代选拔贤能、任人都是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举孝廉,因为他能够孝顺父母就能够忠於祖国,就能热爱人民,这八荣八耻头两条,都是孝心的表现。
下面讲谨、信,孝悌这个德行建立了,还要在谨信上面去落实。所谓谨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恭谨、要谨慎。做人要谨慎、要小心,不至於会犯错误,凡是犯错误那都是不谨慎。对待自己很多的毛病习气也要懂得常常观照留意,才能够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过来,这叫谨。比如说爱发脾气,爱发脾气,伤人害己,都没有好处。要真正戒掉这个毛病,那就要在谨字上下功夫。真正遇到事情来了,不顺心的时候,这个火要上涨了,马上能够提起一个念头,「我不可以发脾气」,发脾气伤人又害己,还於事无补,对於这个事情来说反而会更麻烦,造成更麻烦。提起一个正念,有这种正念平时就得在谨字上用功,常常都能够关注自己的念头而不忘失正念,这是谨字做到了。真正把谨做好,你这一步一步就是向圣贤迈进。古人讲「克念作圣」,当我们起念头,这个念头不对了,马上把它克服,这都是用谨的功夫,久而久之就能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是讲做人要诚信,要讲信用,如果人不讲信用,人人都会怀疑你,因为你没有信用,大家怎么会相信你?所以说话、行动都要以诚信为原则。真正把诚信做到了,自己也是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大家都会信任你,你的感受会幸福,我们的事业必定成功,为什么?真正有信用的人,大家跟你合作会很欢喜,很愿意帮你,特别是在生意场上,做生意最关键的是信用,你到银行借贷,它也要考察一下你的信用如何。所以诚信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立於不败之地。人如此,国家也如此。
有一天孔子跟他的一个弟子在讨论,他的弟子是子贡,子贡就问孔子,他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孔子跟他说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具足了可以立於不败之地。子贡就问孔子是哪三个条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是讲第一要有兵,兵是讲国家机器,军队、警察这是兵,这是统治的一个工具,第二个食是粮食,百姓得吃粮食,就是生活要满足,第三个是信,国家要有信用。子贡他很会问,好学之人他就懂得再抓住机会问这个问题,子贡就问夫子,他说如果这三者必须要去掉其中之一,先去哪一桩?孔子就说:「去兵。」先要把国家机器去掉,剩下粮食和信,因为一个国家,百姓要生存,国家要讲信用,要取信於民,哪怕是没有军队,没有国家机器,这个国家还能够生存。子贡又继续问,说如果剩下这两桩事情,必须还要去掉一桩,去掉哪个?孔子说:「去食。」人民甚至可以没有饭吃,但是对国家的这种信任不能够没有,换过来讲,国家可以是个贫穷的国家,但是它对於百姓一定要有信用。所以孔子说「民无信则不立」,如果国民百姓对国家政府都失去了信心,那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得信是多么的重要。
这个信引申来讲还包括信念的意思,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要有信念,我们讲志向。如果人没有了信念,没有了志向,他的人生没有了方向、没有目标,哪怕他是吃得饱、穿得暖,那叫做混日子,一天到晚,说句不好听的话,叫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个人生怎么可能幸福?怎么可以得到成功?更不要说成圣成贤。所以人要立志,立志做什么?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所以学习《弟子规》我们要有个正确的信念,这个信念是什么?要学做圣贤,幸福、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
下来讲『泛爱众,而亲仁』,「泛」是广泛的意思,「爱」是仁爱,「众」是社会大众,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我们讲博爱。这个爱心从哪里来的?这个爱心就是孝心。我们刚才讲的,孝就是一体的观念,跟父母一体才能对父母尽孝,跟社会大众一体才能够对社会大众博爱,所以爱心就是来自於跟社会大众一体的观念。而一体的观念这是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前面讲的,道、本性都是生养万物的本体,所以对待大众都有这一种无条件的爱心,为什么?对待自己,有什么条件可言?都是一体的。就像你自己身体上,比如说左手哪里痒、哪里痛了,你就赶快去抚摸它,用右手去抚摸,难道右手跟左手还讲什么条件吗?谈什么价格吗?你给我多少我才帮你,没这个事,一体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爱。
要养成一体的爱心也有个次第,从哪里做起?从爱亲做起,孟子讲的「亲亲而仁民」,先要对父母亲尽孝道,要爱父母,才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就是仁,对待比自己年长的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比自己年幼的像对待自己的弟弟甚至是儿女一样。所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泛爱众。真能做到泛爱众,孟子说「天下可运於掌」,这句话说,你想构建和谐世界,那是小儿科,易於反掌,把这个爱心扩展到世界就是和谐社会,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真干。
下面讲「亲仁」,这是亲近有仁德的人,我们讲亲近君子、亲近圣贤。这种亲近就是向他们学习,因为跟这些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德行、学问才能够提升。讲到这里,这个仁不仅是有仁德的人,还包括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仁德的、圣贤的人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如果找不到真正有仁德的人,可以在古圣先贤的书籍里面找。所以学习传统文化就重要,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亲仁,帮助我们提升,这些都是圣贤人的弟子,这是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所以上面讲的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是讲我们要修学的,力行的部分。
底下讲『有余力,则学文』,在前面六条的基础上落实了,有了力行的功夫,就是你做到了,你有余力就应该学文。学文是学什么?学古圣先贤的教诲。在《论语》上面,这句话原话是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我们力行的基础上有能力一定要学文,为什么要学文?因为学文,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帮助我们提升。如果我们自己不学习,凭著自己的那些想法去做,往往可能有偏差,因为自己的思想难保会有错误,因此学文跟力行要把它看得同等重要。所以这里讲力行和学文,不是说先力行再学文,而是边力行边学文,学文帮助我们力行,力行也帮助我们学文。为什么?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真正力行,真正做到了,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的体悟就更深,这种体悟帮助我们更加提升对於圣贤教诲的学习和领会。所以你看《弟子规》上都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从《弟子规》文字上我们看到,力行和学文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真正叫做力行学文合一,相辅相成。学文是帮助你理解,力行是行,解行并重,知行要合一。不学文,你怎么知?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行?
所以从总叙这个提纲我们可以归纳《弟子规》的一个宗旨,这个宗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就是「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旨。进德包括《弟子规》前面的六个部分,就叫做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六个部分,六个部分都是帮助我们增进德行的,这是力行的部分。后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学文,帮助我们知,知行要合一,解行要并重,这样我们提升就快了,我们的修学就不盲目了。学文这方面要知道也不是乱学,《三字经》里面,刚才讲的前八句里面,第七、第八句叫做「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我们学习的方法。教也是学,教学这个方法是什么?贵以专,专就是不杂。学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要学一门。《弟子规》上讲「此未终,彼勿起」,所以我们不要同时学很多东西,那样学脑子都学乱了,那种学文不能帮你一心,所以学要把心定在一门上。比如说我学儒家,先学《弟子规》,《弟子规》没学好、没做到,我不能够换门,不能够换科目,一定要把《弟子规》做到我才能换第二个科目,这叫专。《弟子规》做到了,再学《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行,我要学的跟孔子一模一样,《论语》才能学毕业,没有学得像孔子一样我不改变科目,一遍一遍的学,学了之后跟人家讲,边学边讲,教学相长,这样子学就快了。
学习目标我们要很明确,懂得《弟子规》宗旨叫「进德学文,知行合一」,那我们就明了目标是什么,这个宗旨和目标就有因果的关系。宗旨是因,目标是果,我们这么去学、这么去做,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结果我们说有三桩事情,你可以得到幸福的人生,你可以得到成功的事业,最后你可以成就圣贤之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当然我们目标要定得高,既然要学,就学做圣贤,圣贤都达到了,你的幸福人生、成功事业当然自然而然得到。《弟子规》可以说是入手处,最方便,它最容易学,为什么?《弟子规》里头教导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当中来学著成就圣贤。在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悟圣贤之道,就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不良习气给磨掉,给改掉,慢慢让自己的本性本善彰显出来。所以圣贤的克己功夫在哪里学?就在你的日用平常,离开《弟子规》你在哪里学圣贤功夫?圣贤功夫都得在自己日用平常中去检点、去反省、去改过去习。
孔子他曾经讲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句话是说要学仁,学习仁的方法在哪里?要懂得从最切近的事情里面能够学习仁,也就是在你的日用平常当中学习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你别小看它,虽然讲的都是平常的小事,小事里面,每一件事情看你会不会用心,你会用心,圣贤之道都并不遥远,不会用心的,哪怕是你把《四库全书》都读通,背熟了,你还不是圣贤,你充其量可以成为一个儒学家,你的儒学很有造诣,可以写论文发表,但是你的仁德、你的本性本善没有显发出来,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我们做的。换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落实《弟子规》,哪怕是我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没有碰过《四库全书》,对儒家的经典我一本没读过,我只读过《弟子规》,我能不能够成就仁德?能不能成就圣贤?还是可以,只要我们百分之百做到,把我们的存心真的改过来,不再用那种自私自利的心,不再用那种习气毛病来对待我们周遭的人事物,而是完全用《弟子规》所讲的圣贤之道,那样子我们也能成就圣贤。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仁很遥远吗?孔子说仁并不遥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真想去行仁,力行《弟子规》这叫行仁,那么仁就到来了,不知不觉我就成为一个仁德的人。所以学习的目的我们要很清楚,是成就我们的仁德,成就圣贤,不在乎我们懂得四书五经多少,不在乎背得多少,背不背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我们做到多少,做到了,「斯仁至矣」,没做到,那么仁还是很遥远。
这样我们就能明了什么人应该学习《弟子规》?再广泛点讲,什么人应该学习圣贤之道?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当然学习,人里面有程度高低不同,这个程度孔子分成三个等级,这是在《论语》里面讲,「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讲,上根之人,他的智慧,我们说他的程度很高的,是谁?生而知之,就是一生下来他就很仁厚、很有孝心、很有爱心,这种人是上等之人。什么人叫做生而知之?其实每个人本来都是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有程度高低不同?统统都因为教育的问题。《三字经》也讲到,「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你不教他,他就可能从上等人变成中等人,或者中等人变成下等人,甚至下等都达不到,那个人没救了。这都是因为他后天所遭到的薰习,如果他薰习的是善的,他是上等人,如果薰习的不善,他就变成下等人。生而知之的人他也是教出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就要去教,这叫胎教。
孔子最仰慕的是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都是这里讲的生而知之的人,那真的叫做圣人。要知道,文王的母亲叫做太任,太任生文王,怀孕的时候那真的是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小心,因为太任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有知觉,假如自己行为造作不善,必定影响胎儿,对他是个污染,所以言语造作,甚至是起心动念,都非常谨慎,不允许有一个不善的心行。所以当时怀孕期间她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凡是那些不好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胎儿接触到的都是良善的教育。所以古人讲「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文王的圣德怎么来的?他母亲教出来的,母亲在胎教里面就懂得这个道理,就对孩子负这个责任。文王娶了太太叫做太姒,生的武王、周公,也是这个样子;文王的祖母太姜,她生的是王季,王季是文王的父亲,这三太都是非常贤德的女子,所以养出圣人的儿子。太姜、太任、太姒,周朝开国三太,这三个女人为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要感谢这三个女人,所以胎教多么重要。
现在人称呼妻子叫太太,「太太」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就是出自於周朝开国三太。所以「太太」的名称那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称呼妻子做太太就是希望你这个妻子将来能养育出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世界培养圣德之人。所以太太,女人在家里培养儿女,那都是圣贤人的事业,真的是「蒙以养正,圣功也」,那是太太负起的责任,太太的使命比先生更重要。很多人说中国是重男轻女,好像男子的地位高,女子的地位低,那是种错误观念。你看看中国重视的是妇女的德行、妇女的使命,传宗接代、培养后代都是女子的使命。所以古德曾说,「天下国家的安危,女子手中的权力操之大半」。所以怎么可能说先生地位比太太高?反过来说还有道理,太太地位比先生高,因为她使命重大,从胎教就开始培养儿女。
当时我母亲也是很重视胎教。我出生在一九七三年,那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这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只有《毛泽东选集》。我妈妈当时跟我的姥姥一起住,我的父亲在兰州,我母亲在广州,相隔很远,生活都很清净,朝夕都跟姥姥在一起。我的姥姥是个非常贤慧的家庭妇女,从来一生没有发过脾气,对自己的先生、对自己的儿女都非常的关爱,性格非常好,真的是温良恭俭让,有很厚的传统美德。我母亲跟我姥姥在一起耳濡目染,感受这种温良恭俭让的德风,也是在姥姥身边尽孝,这种潜移默化这是对我的一个胎教。所以我从小到大,我母亲说我都很听话、很孝顺,很少跟父母有顶嘴的时候,违逆父母的事情没有干过,这就是胎教奠定基础。这是讲上根人要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的那是次一等的,学而知之,教育很重要,小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圣贤的教育,落实他的德行的根基,因为长大了以后再教就很难,教育要从小开始。古人讲「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教育从哪里开始?婴孩就开始;教媳妇,家规,媳妇刚过门就开始教,时间久了她受的污染多了就很难教。
难教的人是什么?叫困而学之。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没学过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余毒延到我们青少年时代,「破四旧」,把传统文化都废弃掉了,所以没有真正认真学习过。这是什么?受困了,导致我们这一生行为、观念很多偏差,生活在烦恼痛苦当中。现在有这个机会学到《弟子规》,接触到传统圣贤文化,那得要使劲干,叫亡羊补牢。我们程度就比较低,但是低没关系,只要努力还能补救。怎么努力?《中庸》上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人家看一遍就看懂了,我就看十遍,我也能看懂,人家读十遍,我就读一千遍,这样子发愤图强,即使是根性愚钝的,我们程度低的,也能够赶上来,最终也能够开显我们的本性本善,我们的智慧也是本有的,也能够成就。所以要学必定从《弟子规》学起。《中庸》上讲:「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要学习圣贤之道要循序渐进,走远路从近处开始走,登高也要从低开始一步一步的登,这样渐渐的,《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自己不灰心,奋勇向前,圣贤学问我们一样可以成就,本性本善必定可以恢复。
好,今天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