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乘修学的基础—地藏菩萨本愿经(国语) - 钟茂森博士主讲
大乘修学的基础—地藏菩萨本愿经(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十五集)  2007/9/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8-0025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我们上次学到世尊在这一品里为观世音菩萨以及与会的大众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凡有六道众生见菩萨像,闻菩萨名,都得殊胜的利益,所以世尊在这里劝导观世音菩萨用神力流通本经。我们先把经文念一下:

  【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是故观世音』,这是佛叫著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底下就有非常恳切的劝告。他说『汝以神力,流布是经』,这是劝导观世音菩萨用神力,用不可思议的神通,来流通散布这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可见得世尊所期盼的就是让众生能够有机缘听到地藏法门,得到本经里所说的殊胜利益,这是言语之间流出无限的悲心。本经青莲大师在《科注》里说「如是无上真经,诚是众生之眼目,暗室之明灯,贫穷之宝藏,病疾之良医,何可不急与流通者哉」。这么殊胜的宝典,确实是我们末法时期,众生得度的无上法宝,是救命的良药。所以不仅观世音菩萨发愿流通,十方诸佛如来、一切大菩萨、天龙鬼神统统也发愿流通。我们也要学习观世音菩萨那样发愿流通本经,让更多的人能够学到地藏法门,学习孝亲尊师,学习修十善业,深信因果,这能帮助众生转祸为福,帮助这个世间消灾免难,用这部经效果是最好的,力量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有能力,最好来为人演说、讲解这部经,如果没有办法自己演说,也要全力流通这部经典。现在印刷技术很发达,印经并不是难事,所以我们做这个功德容易。除了印经书以外,也要将经典讲解的光盘、录音带或者是网路上的网址多多的送人,劝导大家深入的学习,这真是功德无量的事业。你在这个大时代当中,众生不信因果,造作恶业,你能够宣扬地藏法门,劝导大众孝亲尊师、断恶修善,那你也是有无限的悲心,你也是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换句话说,你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佛在此地要劝导观世音菩萨来「流布是经」,没有劝导其他人,专门是要观世音,当然是希望观世音菩萨带个好头,带动大众一起来做流通的事情。为什么要叫观世音菩萨做?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不忍看到众生造作恶业而堕恶道受苦,所以他要流通《地藏经》,地藏法门救度众生效果最佳。所以我们师父在讲解这部经典的时候就说到,这部经典对娑婆世界的末法众生最为契理契机,契理方面,跟《华严》、跟《法华》、跟《无量寿经》这些大经,理是无二无别的,可是在契机方面,《地藏经》对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来说就更为有效。所以我们看到世尊这种殷勤的劝导,要发大心,自己首先落实孝亲尊师,劝导大众共同修学。

  『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所以能够让未来际无量的众生享受百千万劫的安乐,这是不堕恶道,永在人天受乐,遇到殊胜的因缘,闻法得度,往生净土。所以这部经殊胜就在此地,它是大乘之中的基础,帮我们保住人天,最后能在无上道不退转,再导以《无量寿经》、往生经论,导归极乐,这一生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真的永受安乐。这是这一品经文里面最后的一句话,这个长行文里最后一句话。长行文之后佛又用偈颂的形式把前面所说的意思重复一遍,这叫重颂。重颂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佛当年讲经说法,我们说上课,不像现在的学校上课,要规定时间上课,规定时间下课,一堂一堂很分明,佛讲经没有这样,他是对社会大众讲,大众随缘来听,所以必定是有先来后到的,后来的同学前面的经文就没有听到了。世尊非常慈悲,对这些后来的同学、这些听众也不舍弃,把前面的经文里面最重要的义理又重新的简略的讲一遍,就是用偈颂的体裁,使到他们也有因缘听到前面重要的开示,这是佛的慈悲。第二个目的,偈颂是以诗歌的体裁,这种诗歌体裁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所以重要的义理佛都会用偈颂的形式为我们开示,目的是让我们记住,铭记在心,不要忘记。能记得住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来,用得上功夫才能够转境界。如果记都记不住了,怎么可能依教奉行?所以重颂的意义就是希望我们记住,依教奉行。好,我们来看重颂的经文: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这是第一首偈子,这首偈是总颂,这是开门见山把地藏菩萨的威神,这种不可思议的神力介绍出来。『吾观地藏威神力』,这是佛讲用如来之眼来观察地藏菩萨的威神力,观察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来在十方一切世界救度苦难的众生,这种威德神通不可思议,即使是诸佛如来要赞叹地藏菩萨的威神功德,哪怕是说恒河沙劫,都说难尽,可见得地藏威神力的不可思议。未来的众生,但能够见菩萨像、闻菩萨名,生起仰慕之心、恭敬之心,依教奉行,没有不得殊胜的利益。所以『见闻瞻礼一念间』,见闻瞻礼必定是依教奉行。真正见菩萨像、闻菩萨名,他听懂了、他看懂了,他能够瞻礼,瞻礼是真干,时间哪怕是一念,短暂的时间,虽然是时间很短暂,但是他真的生出这一念来,这一念里面就是一心,一心是至诚心,没有夹杂任何的妄想杂念、没有分别执著,就这么一念,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利益人天无量事』。

  所以凡有见闻的人天,包括六道众生,都得所愿遂求,称心如意,得福无量,利益无量。这首偈颂第一首是总颂,下面就是别颂,别颂不思议事讲了有六桩事,都是重复前面长行文里面所说的。前面长行文说了八例,八桩事,这里简略了,只说六桩事。其实六桩事也涵盖了八桩事,譬如说前面长行文里面第二桩,是转临终恶业的例子,含在偈颂的第一个例,这是属於转临终衰相的,前面长行里第五桩事,所求都能成就的,也融入了这六桩事中。我们先看第一首,别颂里面的第一首偈:

  【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这首偈包括了前面长行文里头两桩事,它是「颂转衰相」。偈颂讲『若男若女若龙神』,男女龙神,这也就包括了九法界里的一切众生,尤其是六道中的众生,他的寿命到的时候,报要尽了,因为造作了恶业,所以应当堕恶道,可是他有这样殊胜的因缘遇到地藏菩萨像,听闻地藏菩萨的功德,也就是能够有缘遇到《地藏经》,他听明白了,他能够照做,『至心归依大士身』,最重要的是讲到至心归依,至心是真诚心,归是回头,依是依靠,从恶业回头,过去造作的错了,从这些错误的想法、说法、做法回头,依靠《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教诲,这是依靠地藏菩萨的教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才是真正归依大士。真的回头了,真的转恶向善,境界就转了。佛家常讲「境随心转」,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人心,所以人心向善,境界、你的福报就变得好了。所以『寿命转增除罪障』,本来寿命要到了,也增加了,延长了,他所造的罪业也消除了,真的转祸为福,不用堕恶道,这是第一首偈。

  下面的偈子是「颂示生界」,就是想要知道过世的眷属所生的法界,求地藏菩萨可以感应。这个例子有三首偈,我们先看第一首:

  【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

  他在小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所恩爱的人,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过世的父母家亲眷属音容、相貌都不记得了,也不知道他们魂神落在何趣,是在哪一个法界,是生天还是堕恶道,他很思念自己的这些亲属,不仅是父母,而且包括过世了的『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可能从来没见过的,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眷属,这个人心非常的厚道,真正非常有这种亲情,对於眷属、对於父母念念不忘,他是个孝子。现在的人看到这个偈子要生惭愧心,你看现在人功利心很严重,为了小小的利益或者是享受,甚至会把父母忘得干干净净。父母还在世都已经忘了,怎么可能父母死后还念念不忘?所以他一生所造的是忘恩负义,造作这种罪业必堕恶道。所以这部经里面所说的这个孝子是为我们做个榜样,人要懂得知恩报恩。我们继续看下面一首偈:

  【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

  这位孝子很想知道自己亡故的父母、眷属在哪里,很想帮助他们。怎么做?《地藏经》很明确的教给他方法,『或塑或画大士身』,你去塑造地藏菩萨的形像,或者是画这个形像,对这个形像『悲恋瞻礼』,用极其虔敬的心去瞻礼。这种悲恋来源於他的孝心,因为他思念过世的父母家亲,所以有这种悲情,於是能够勇猛精进,这里讲『不暂舍』,是相续不间断。为什么能不间断?因为这种真诚孝思,成为他精进的动力,这样子的修学,一定能够超度自己的家亲眷属。正如地藏菩萨的前身婆罗门女一样,婆罗门女也是因为思念自己的母亲,很悲痛,所以念佛不断,真正做到净念相继,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这种功德真的把她母亲从地狱超度到忉利天。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母亲堕恶道的缘故,才迫使女儿发愤用功,这个女儿是大孝,为了救度她的母亲能够拼命,所以这个女儿功夫成就了,功德有她母亲一分,所以她的母亲得到超生。这经里面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至心的瞻礼地藏菩萨。『三七日中念其名』,这是在三七二十一天里面念地藏菩萨名号,这是求菩萨感应,所谓克期取证,在这三七日内一定要得到感应。由这种至诚心来感,菩萨就有应。所以『菩萨当现无边体』,无边体是讲他的身相无比庄严宏大。真正有这种功夫的人,或者是有特殊因缘的人,也能够看到菩萨无边身相。

  就像我们师父上人他给我们讲过,在前年十一月他在北京得了一场重病,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寿命到了,得了这个病。他一生只得过两次病,一次是四十五岁那一年,这是别人给他算命,说他命中四十五岁该绝,所以那年他得了一场大病,但是由於师父弘法利生的愿力,以及学佛以后积功累德,寿命延长了,所以病了之后,没走,又回来了,一生弘法利生,直到八十岁,又得了一场重病,在重病当中有一天,师父没有在医院,就在宾馆里面,因为当时是在北京,正在出行,在宾馆里面,早上三点钟左右他醒了,醒了之后发现自己不是躺在床上,而是躺在野外,看到的是青天白云,还有一层层的山脉,山脉上面站著都是人,无量无边的这么多人,师父再定睛一看,那不是人,都是些畜生野兽。我们想想,这是师父上人所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师父很自然的就合掌念了一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结果这时候山上的这些境界就没有了,出现了释迦牟尼佛的像,他的像非常非常大,像虚空一样大,这是无边体,现出来了。师父又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像隐去了,阿弥陀佛的像现前了,也是这样的无边身像,像虚空一样大,但是看得很清楚。师父又念了一句「南无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又现前了,再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又现前了,这是不可思议的感应,「菩萨当现无边体」。师父一定是在我们这世间还有法缘,要跟他学习的人还很多,我们都不愿意师父走,所以师父得了这个感应之后,病就好了,也没有上医院,只是调理调理,又回来讲经了,这是寿命转增。他转增完全是因为度众生的因缘,因为他自己不愿意留在世间,他愿意早日往生,到极乐世界多好,我们不希望师父走,我们希望能够依他早日成就。所以师父这一个劫难又过了,在我们普通说法,这是又再来了。好,我们继续看下面一首偈子:

  【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这一位孝子在三七日中至心念菩萨名,就得到菩萨现身感应为他指示眷属所生界,告诉他所思念的父母、家亲眷属现在在哪里。纵然是堕到了恶趣,过去因为造作恶业堕落了,也因为这个孝子至心念菩萨名这个功德,出离恶道。就像婆罗门女救度她母亲一样,这都是孝子功德回向他的眷属成就的。『若能不退是初心』,如果这个孝子初心不退,保持他的初发心,这个初发心是什么?就是他的至孝之心,这个心扩大了,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家亲眷属,而且对一切众生也都起孝慈之心,这个心不退,非常难得。我们学佛心往往容易退,所以佛门里有一句俏皮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这是愈来愈远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心里都没佛了,学到最后成为个老油条,他对佛门的常识很懂,对於佛门里的仪轨很熟悉,但是心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初发心,原来的那种虔诚恭敬心没有了,那种向道之心没有了,这是什么?退转了!所以学佛不能够成就,原因就在这里。如果真的能够保持我们的初发心不退,必定在菩提道上很快成就。所以感得菩萨『即获摩顶受圣记』,菩萨为他摩顶,摩顶是给他传法的意思,给他加持、给他灌顶,也就是说他有机会得到菩萨传授的大法。我们说大法是什么?我们现在末法时代来讲,大法就是往生净土的法门,这一生就能够真的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所以菩萨为我们受圣记,这个受记不是普通受记,是圣记,为什么?你这一生决定成佛,这是最殊胜的受记。

  这些都是这个人的真诚孝心感应的。所以孝道是学佛的基础,没有孝道,学佛就很难成就。有孝心,这是根本,要保持孝心不退,那就要深入经藏,每天都要认真学佛,长期的薰修,才能保证不退,否则在现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诱惑这么多,即使是根基很深的人,原来基础很好,很有孝心的人,我们说善根深厚的人,如果没有长时间在佛法里面深入薰修,也难保他不退。我自己也是认识到这一点,知道自己的烦恼习气很重,如果不是在经教上面认真努力的学习,每天听经、每天研教、每天练讲,不退也就保不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认真省思的。下面一段这是讲第三例,成就度生之事。请看经文: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这是讲到有一位善男子或者善女人,『欲修无上菩提者』,他发了大菩提心,誓愿成佛道。『乃至出离三界苦』,至少小乘人发心他愿意要出离三界,不再六道轮回,这是真正觉悟的人,或者是发出三界的心,或者是发大乘无上菩提的心,这都是我们讲的大悲心。发了大悲心,当然他首先自己要有能力出离三界、断烦恼,大悲心是度众生。发了这个心以后,应当『先当瞻礼大士像』,这是讲要瞻礼地藏菩萨的像,瞻像的目的就是启发自己孝敬之心,换句话说,我们真正发愿,发起四弘誓愿、发起菩提大愿,我要出三界,我要作佛,这是无上殊胜的大愿,从哪里做起?先当从孝敬做起。所以你看《观经》三福,第一福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根本的根本,然后把这个孝敬心扩展,对待一切众生都是用这个孝敬,那就是普贤行愿里面的第一条「礼敬诸佛」。

  真正能够这样如法修行的,他业障就消除了,他能够转自己的命运,能够实现自己的大愿。所以『一切诸愿速成就』,不仅是自己所求的一切愿望,世间的愿望,统统能成就,而且连出世间的大愿,出离三界苦、证无上菩提这个大愿也能够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他没有业障,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可是我们看到圣贤人也有业障,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了三个月的「马麦之报」,孔子为我们示现「陈地绝粮」,我们看到了,这不就是业障吗?实际上这是圣贤为我们做的示现,告诉我们,「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连佛都避免不了,所以让我们懂得因果,要断恶修善。唐朝百丈大师曾经讲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这个昧是清清楚楚,一点不迷惑。佛的马麦之报,了解这是过去生中曾经造作恶口,骂了出家人,说这个出家人只配吃马麦,这个恶口,无量劫之后,自己成佛了,还要受这个报应,自己吃三个月的马麦,没有人供养,只能吃马麦。所以佛对这个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甘愿受报,没有怨恨心。

  凡夫不明白因果,所以他敢於造作恶业,造恶业的时候受报,所以因果是每况愈下,受报的时候又怨天尤人,所以业障愈造愈重。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用怨恨心,在逆境恶缘当中都不能起怨恨,逆来顺受,跟一切人都不要结怨。人家冒犯我们的,我们也不要报复,保持心平气和,冤结就解开了,业障就没有了,你在菩提道上就能够一帆风顺。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偈颂: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於大乘经不能记。】

  这是讲有这么一个人发心来学佛,来念诵经典,这是遇到佛法了,他希望『欲度群迷超彼岸』,希望广度迷惑颠倒的众生到达涅盘彼岸,发这个心很不思议。虽然立了这个不思议的愿,但是读经典学佛他有业障,『旋读旋忘多废失』,他记不住,经典的教训不能够记住,就更不可能去落实,这是他的烦恼习气很多,常常起现行,把佛的教诲、把老师的教诲忘在脑后,常常听经,常常念经,但是总是不能够起用,多废失。这个人『有业障惑故』,这是他的业障,我们说他是钝根,无论老师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导,自己念经也反覆念,可能这部经已经念了三千遍,甚至有的念了六千遍、一万遍都有,但是经里的教训没有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於大乘经不能记』,这是因为有业障。什么是业障?要知道业障就是我们错误的思想、行为,这个思想、行为里面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不孝,所以最大的业障就是不孝。要消除业障就要生起真正的孝顺心,生起孝敬,能孝顺父母,把这个孝心扩展,孝顺一切众生,真正做到这样,什么业障都消除了。所以要学习非得从根本做起,地藏法门就是根本,《地藏经》在佛门里称为孝经,所以要入大乘,首先要做一个孝子。怎么做孝子?《弟子规》里面给我们讲得很细致,再加上《太上感应篇》教我们断恶修善,《十善业道经》也是教我们断恶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孝敬的落实,这样就能够消除业障,本经有具体的修法给我们开示。

  我们上半场的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见闻利益品第十二」,请看经文: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

  这一句是教导这位发了大乘心想要读诵、记忆大乘经典的这个人,但是因为他业障重,所以记不住,怎么做?这里教导他修因,供养地藏菩萨。用什么供养?这里举出一些供具,香、花、衣服、饮食、玩具,这些供具都是表法的意思,香代表戒定、代表信,花代表六度万行,衣服代表忍辱,饮食代表法味,玩具是代表游戏神通。这些供具是帮助我们修孝敬心的,通过供养这些香、花、衣服、饮食、玩具,把我们性德里面的孝敬引发出来,所以这是性德的开显,真正把孝敬心修出来了,业障就能消除。下面又继续为我们说明:

  【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这是具体教我们如何修,用一杯净水安放在地藏菩萨像前,这是求菩萨威神加持,用水可以洗清我们的垢污、洗掉我们的业障,放置一日一夜就『求服』,把它请下来恭恭敬敬的喝下去。喝了水之后,要『发殷重心慎五辛』,要保持我们的殷重心,殷重心就是至诚恳切求菩萨感应的心,这是恭敬之心。还要有所戒慎,第一是慎五辛,五辛就是五种荤菜,像葱、蒜、韭菜、荞头(也叫小蒜)、还有洋葱,五种荤菜都要把它戒掉,这是在三七日内把它戒掉。为什么要戒这五辛?经文上有说明,《楞严经》讲,这五辛如果熟食,如果是吃熟的,容易产生性冲动,如果生吃容易发脾气,这对性情不好。而且这个味道,天仙、护法神都会嫌弃,那些恶鬼很喜欢这种味道,常常来舔我们的嘴唇,为了吃这种味道,常常跟鬼神在一起,福德日消,就没有利益了。在《杂阿含经》里面有说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这对三宝也会有所触秽,触是冒犯,秽是污秽,特别吃了这些五辛的,口里有味道去念经,这都是不好,所以要戒掉。这种人触秽三宝,「死堕粪屎地狱,出作野千猪狗」,这是死了以后到粪尿地狱,最污秽的地方,地狱出来以后还要做猪、狗,都是吃很脏的这些东西。「若得人身,其体腥臭」,即使是以后报受完了,做了人,体味很难闻,像狐臭这些,味道不好。这是经上明文劝导我们戒五辛。

  当然,佛当年在世,他们都是托钵,供养的人给你什么吃你就吃什么,没有你选择的,这是让我们断分别执著。《华严经》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你断了妄想分别执著,吃什么都没有障碍。可是如果我们的功夫不够,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吃这些东西就会产生障碍。所以还是尽量的减少,最好不吃。『酒肉』是腥,喝酒乱性,断智慧种,吃肉断我们的慈悲种,肉是杀生而得来,『邪淫、妄语』,这是代表十恶业,都要断掉。在『三七日内勿杀害』,就是不做这些十恶业。『至心思念大士名』,这是让我们念地藏菩萨名号;念名不是说只让我们口念,口念名,心里面不相应,那就没用。所以这里讲要我们思念,没有教我们口念,这意思很明显,是让我们心里真有。所以念地藏菩萨的名号就要想到地藏菩萨的行谊,就要想到地藏菩萨的慈悲大愿,要想到地藏菩萨的教诲,名与德相应,这是让我们思念菩萨之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种才是功德,真实的功德,下面就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请看经文:

  【即於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

  他的感应非常的明显、殊胜。『即於梦中见无边』,在梦中见到菩萨现无边身为他加持,帮助他消除业障。『觉来』,就是醒来以后就得到『利根耳』,他的耳根变得非常聪利,根性变成利根,有智慧了。『应是经教历耳闻』,这些大乘经典只要听过,只要看过,『千万生中永不忘』,真的是过目不忘,过耳成颂,每一句经文都能忆持,都能记住,都能够依教奉行。这是大士不思议的加持,地藏菩萨的威神加持的,使这个人获得这样的一种智慧。实际上这种智慧人人本具,这是自性的性德流露,真正的因是这个人他自己至心思念,这是关键,这是感,菩萨的加持是缘,因加上缘,结的果就开智慧。这一段就是讲求得智慧的感应。下面一段是讲转恶相,我们来把偈颂念一念: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

  这首偈所描述的都是这一个众生那种恶相、苦报,他贫穷,而且还有疾病,家宅又很多凶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眷属都分离,乃至他睡梦之中也不能得安乐,常常作恶梦。这些都是他过去造作恶因,有这种恶报。睡梦之中为什么会作恶梦?因为念头里有不善,这是不善的心感不善的境界,睡梦是他的心感得的境界。『求者乖违无称遂』,这是说他所求都不能如意,这是很不幸运、很凄惨。我们看到这首偈也有很深的感触,现前的社会确实真正有福报的人还是少,贫穷苦难的人还是多数。如何能够帮助这些人转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转祸为福?从根本上转就要用教育,让他们明白恶运的根源是什么。这个根源佛门里讲得很好,「一切法由心想生」,这一句是真理。一切法就是讲我们所遇到的这些种种境界,我们的命运是心想生,善心就得善的命运、好的命运,恶心命运就不好。所以要转运怎么转?在心上转,这是根本转,把恶的念头去掉,转恶为善,境界就能好转,命运就能够改善。所以下面经文告诉我们怎么转,请看经文:

  【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於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

  这是讲如何修因得到安乐。要『至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至心」是用真诚心,「瞻礼」就是修孝敬,把这个孝敬心修出来,真正效法菩萨大孝大敬。有这样的心,境界就转过来了,所以一切恶事都消灭了。『至於梦中尽得安』,作梦也不会有恶梦。『衣食丰饶』,这是讲贫穷的果报改了,丰衣足食,现前的福报出现了。因为他能够学习地藏菩萨修大孝大敬,不仅孝顺父母,还能孝顺一切众生,自然感得这些鬼神尊敬,所以卫护他。这是讲他都能够满愿,这是讲到转恶相。下面一首偈颂是讲安水陆,请看经文:

  【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

  有这么一个人他要远行,可能是入山林里,或者是要渡海,走水陆交通往往都会有危险存在,包括现在常常旅行坐飞机,都会有危险系数。具体的说危险是多种多样的,天灾人祸、毒蛇猛兽等等,这里举出几条,『毒恶禽兽及恶人』,可能会在山林里面遇到猛兽或者是毒蛇,或者是在路上遇到强盗,恶人是强盗,『恶神恶鬼并恶风』,这是其他维次空间的生灵,也有善、也有恶的,有些恶的鬼神,他也会来损害人,这些统统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他们这个时候有这个因缘来讨债、来报怨。恶风统指自然的灾害,我们现在说水、火、风等等。风灾,前段时间香港遇到八号风球台风,本来都担心可能会有很大的破坏,但是很安静的过去了,没有对香港有什么损害。我们当时正在这边师父还有末学每天总共讲四小时讲经,师父讲《华严经》,我们在这里学习《地藏经》,另外又开展佛七,所以修这个殊胜的佛法,你看八号风球它不来了,对我们没有任何骚扰。现在,尤其是今年,好像这些灾害特别多,地震、火灾,山林大火,你看希腊的山林大火烧得很严重,水灾,包括洪水、江河决堤,包括海啸,还有地震、火山爆发,统统都是自然灾害,『一切诸难诸苦恼』,都会给人带来很多苦难。这是经文里教导我们如何避免灾害,消灾免难。请看下面经文:

  【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

  这是讲要称诵地藏菩萨的名号。菩萨的名号能够称念,而且至心称念,得到的利益不可思议。在《科注》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这是引古传上面的一个典故,说外国的一艘船上有一百多人,从狮子国向南行入海,结果在海里遇到了恶风,就是海风、龙卷风等等,结果这艘船就飘堕到了鬼国里面。鬼国里面有很多罗刹,要上来吃船上的人,一船上的人他们都学了佛,就立即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那些鬼就不敢上来。其中里面有一个是小乘的沙门,小乘出家人,他可能对观世音菩萨不甚相信,他没有念,结果那些鬼刹统统都来捉他,他吓得要命,立即也跟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才幸免於难。这都是观音菩萨的殊胜感应,像这些灵验的感应,从古到今多得不得了,不胜枚举。观世音菩萨这么灵验,地藏王菩萨也是一样。如果能够至心的称名,特别是在我们要出行之前,应该念地藏菩萨名万遍,应该至心的来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最好能够读的时候随文入观,这要平时对《地藏经》非常熟悉,所以要听经,听经之后对经文的义理很熟悉,念经的时候就能够容易入观,菩萨的功德利益很快我们就能够融到心里,这样子就能够消灾免难。

  所以这里讲要瞻礼供养地藏菩萨,这是学习效法《地藏经》里所教导的。真正如法修学,瞻礼供养之间,孝敬心起来了,慈悲心起来了,化解这些灾难。所以师父上人劝导我们,为挽救劫运,为世界消灾免难,每天念一千声观世音菩萨。要用什么心念?用孝慈心、用大悲心,这是真正的瞻礼供养,就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经文为我们作证。所以『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这一切的灾难统统能够解除。下面的偈子这是结颂,是劝导观世音菩萨普告流通。请看经文:

  【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

  这是劝导观世音菩萨。劝导观世音菩萨也是劝导我们,观世音菩萨代表我们启问,他是当机者,『至心』听佛来说法。佛正在讲『地藏无尽不思议』的这些事情,如果不是至心的来听,我们怎么可能听懂,怎么可能信解?所以对地藏菩萨无尽的这种威神,不思议的感应,我们想要能够听懂一分,这都要用至心来听。地藏的无尽确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赞叹不尽,为什么?因为地藏就是代表心地宝藏、性德,性德没有边际,是无尽的。具体的说,性德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孝道,孝是根本的性德,所以孝道无尽。诸位看这个「孝」字,中国文字很有智慧,孝字怎么写的,真能够明白了、悟入了,我们就开悟了。

  你看孝字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正代表老一代和子一代合为一体,父母跟子女一体这是孝。现在人讲父母跟子女有代沟,那就没有孝,孝字就没了。不仅父母跟子女是一体,父母上面又有父母,老一代上面又有老一代,过去无始;儿子底下又有儿子,子一代又有子一代,未来无终。所以无始无终是一体,不仅是时间上一体,空间上也是一体。佛门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为一体,这是孝字代表的含义。所以真正把孝道能做圆满,就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破,他孝道还没有圆满。所以真正从这个意义上体会,真的地藏是无尽的,是不思议。所以佛门的修学,你看常常用四大菩萨来代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代表孝道,孝养父母、孝养一切众生。把这个孝顺扩展到孝养一切众生,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孝顺里面一定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这是文殊菩萨代表的,文殊代表理智。普贤菩萨代表力行,落实孝道、落实慈悲、落实智慧。所以四大菩萨所代表的无非是整个孝道圆满落实。所以这个性德,『百千万劫说不周』,诸佛如来用百千万劫说不尽的。这里佛普劝大众,『广宣大士如是力』,要广泛宣传、介绍地藏菩萨的威神力,也就是介绍孝敬的大用。好,下面我们继续看经文:

  【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这一段是总颂瞻闻得到的利乐。『地藏名字人若闻』,如果我们有因缘闻到地藏菩萨名号功德,甚至见像,见到形像瞻礼,见像闻名以后,孝敬的心就生起来了,生心之后必须落实行动,瞻礼、供养就是行动。『香华衣服饮食奉』,这是供养。用这些供具把孝敬之心显发出来,把性德流露出来,这是供具的功德,如是供养,百千万劫来受这个妙乐。不仅在人天受乐,如果能够『以此回法界』,把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是拓开心量。『毕竟成佛超生死』,这就不得了,因为你能够念念把功德回向法界众生,你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就跟佛的心量相同,所以你能够成佛,毕竟成佛。

  这一生你有因缘遇到净土法门,又能够学习地藏法门,在《观经》三福上打基础。《地藏经》是打基础的,最后要导归极乐,往生极乐就一生成佛,超生死。这个生死包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种生死俱断,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的变易生死没断,你都能断,说明你已经成圆教圆满的佛果,这是真正不思议的利益。下面是最后结劝。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确实,由观世音菩萨负责流通《地藏经》再合适不过了,这是佛劝导观世音菩萨,『当知』,当知什么?当知地藏法门的不思议。一切诸佛要成就,都要修学地藏法门。所以《地藏经》是根本法轮,是大乘修学的基础。所以《科注》青莲大师说,「故知地藏法门,包法界而无外,极横竖而同归」。这么殊胜的法门,应该『普告恒沙诸国土』,普遍的宣扬,广泛的推介。这个法门不仅能够在我们娑婆世界让众生能够得度,而且确实十方一切诸佛国土的众生,都要依地藏法门而得度。所以我们学习到这里,一定要对《地藏经》、地藏法门生起高度重视,生起殷重心,认真落实学习。这是第十二品,我们圆满了。

  底下是第十三品,本经最后一品,也是流通分的第三品,「嘱累人天品第十三」。这个法会也将近到了尾声。接著地神护法流通和见闻利益流通以后,本品是说的嘱累人天流通,人天是包括了六道众生,地藏法门对六道众生尤其重要。所以佛在忉利天宫殷勤嘱咐,嘱咐谁?嘱咐地藏菩萨,在佛灭度以后担负起代佛宣化的使命。这个「累」也是说明地藏菩萨直下承担,他义不容辞接受佛的嘱托。经文里面佛的咐嘱就好比一个遗嘱,因为佛即将要灭度了,忉利天宫的法会结束以后,就要回到人间示现涅盘。所以咐嘱的言辞用得非常的哀婉恳切,语重心长。这好比一个病危的国王、皇帝,要将自己的太子委托咐嘱给一位老臣,将整个国家百姓的安危委托嘱咐给一位老臣,所以句句都是极其恳切。

  这里讲人天代表六道众生,却以人天来代表,这说明六道中的三恶道修行不容易,人天道容易成就,而人和天比起来,人比天更容易成就,因为天道享福,要他修行他觉得很苦,很不愿意,三恶道太苦了,你让他修行,他没这个心情,只有人,他属於小康水平,又不算很苦,但也没那么乐,他也能体会到人生苦短,所以心比较容易向道。所以做人可以说是最殊胜,最容易成就的就是人道。因此这里不讲「嘱累天人品」,他讲「嘱累人天品」,把人还放在天前面,很有深意。所以我们这一生得到人身,真正要好好把握这个难逢的机会,人身难得,遇到了净土法门,这就更加难得,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所以一定要成就!

  这个经文世尊首先是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紧接著之后就咐嘱。这种次序,我们也能够理解,就像人之常情,好比一位将要驾崩的皇帝,把国家的重任委付给一位老臣,一位监国,太子又小,当然在委付之前,首先是赞叹老臣的德行。为什么要把代佛弘法的重任委托给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代表孝道。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他能够孝就能够忠。所以最体会佛的心意,最有资格担负末法时期弘法重任的、代佛宣化的就是地藏菩萨。好,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尔时』就是说讲完地神、观音两番流通之后,世尊这时候又舒金色臂,举起他金色的手臂来摩地藏菩萨的顶。经文一开端,世尊已经为地藏菩萨摩顶,这里又来一次摩顶,可见得有很重要的使命要付托给地藏菩萨。开端的时候本经第二品开端,地藏菩萨从无量世界分身来集。佛用金色臂,以一臂摩百千万亿无量地藏菩萨摩诃萨头顶,这样的摩顶也是一种安慰,地藏菩萨在六道里教化众生,佛慰劳他。示现这种神通,以一臂摩无量的菩萨顶,这是显示一多自在。之后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所有的分身变成一体,第二次摩顶,佛是以单臂摩这一个地藏菩萨的顶,这个表法的意思又更深,表示地藏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志同道合,是一体的,这一次摩顶是将九法界众生要付托给地藏菩萨。我们来看下面经文: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世尊为地藏菩萨摩顶的时候,对地藏菩萨说,『地藏地藏』,连续两次的呼唤地藏菩萨的名号,叫著他的名字,心里有无限的慈悲流露出来,正所谓慈悲心切,语重心长,对地藏菩萨爱之重,所托付的使命之重显现出来了。让我们想到古时候的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那种忠义,就像刘备临终前托孤於诸葛亮,连呼爱卿,这里佛连呼地藏,就有这样的味道。诸葛亮接受刘备的嘱托,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种忠义,地藏菩萨更加是忠义。所以佛在这里首先赞叹他,『汝之神力,不可思议』,这是讲他的身业,所现的不可思议的神通,能现无边身,救度苦难众生,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这是赞叹他的意业,地藏菩萨意地上无限慈悲,无量劫来广度众生。『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这是赞叹他的口业。菩萨有无量智慧,便有无量辩才,为众生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所以这是总赞地藏菩萨身口意业不可思议,都是从无量的智慧所出。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地藏菩萨的不思议事,千万劫中都不能得尽。确实地藏功德、智慧、神通、慈悲,诸佛如来赞不尽。

  我们看到《地藏经》确实跟净土经典有同样的威势,你看《阿弥陀经》到末后流通分,六方诸佛赞叹,本经这里也讲到十方诸佛赞叹。为什么赞叹?为什么赞叹不尽?因为所赞叹的是性德,性德无有边际,所以赞之不尽。真能够如法修学,真正成就不可思议。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如果讲解过程中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各位大德多多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