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乘修学的基础—地藏菩萨本愿经(国语) - 钟茂森博士主讲
大乘修学的基础—地藏菩萨本愿经(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07/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8-0004

  尊敬的各位菩萨,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昨天我们讲到世尊在忉利天宫放光,出微妙音,召集了娑婆世界和他方国土无量亿的天龙鬼神,再加上无量世界里的诸佛如来、大菩萨摩诃萨,统统都集合到忉利天宫,听佛说地藏法门。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请看经文: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这里是一段。在大会上,释迦牟尼佛首先开口发问,问的是谁?问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法王子」就是指菩萨,而且不是普通的菩萨,他是补处菩萨、等觉菩萨。佛称为法王,等觉菩萨将要补佛位,他就会成佛,所以称为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也是指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菩萨当中是智慧第一的,我们说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本师,他先开口问的是文殊师利菩萨,他不问其他菩萨,为什么?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第一的,如果文殊师利菩萨都答不上世尊的问题,什么问题?你知不知道这次来天宫聚会的人数有多少,文殊师利菩萨如果答不出来,那其他菩萨就不必问了。所以『汝观』,就是让文殊菩萨来观察一下,来集会的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这是我们上一节课里头说到的,也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这些天众、龙众、鬼神等众。他们来自『此世界、他世界』,「此世界」就是我们的娑婆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他世界」是其他的世界,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里头的诸佛菩萨、天龙鬼神,『此国土、他国土』,也是一样的意思,统统都到齐了,文殊师利菩萨你知不知道来的人数有多少?『汝知数不』。我们看文殊师利菩萨怎么来答覆。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文殊师利他向世尊报告,『白佛言』,这个「白」是下级对上级这种恭敬的汇报。文殊师利菩萨是补处佛,等觉菩萨,所以比佛矮一级。这都是示现,其实文殊菩萨他是七佛之师,佛成佛了,在久远劫前也是文殊菩萨教化的,但是文殊菩萨示现现在还做学生。所以看到菩萨,这大菩萨摩诃萨,把《弟子规》也做得很圆满,你看尊师!他向佛报告说,『世尊』,这是世间最尊贵的,就是对佛的尊称。『若以我神力』,文殊菩萨神力无边,但是『千劫测度』,千劫的时间那是好长,都是以亿万年来算的,但是不能得知,所以文殊菩萨他算不出来,你给他亿万年的时间,他还是算不出来这次来参加法会的人数。我们凡夫就更没话说了,真的,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你给他亿万年他还是算不出来这个法会参加的人数。

  下面『佛告文殊师利』,释迦牟尼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佛说不要说你神力测度不能得知了,就是用我的佛眼也算不尽。这是释迦牟尼佛谦虚客气的话,佛眼是无所不知。但是这里说「犹不尽数」,还数不尽、看不尽,这是特别显示来参加地藏法会的人数不可思议,极其的形容法会的庄严殊胜,这些是地藏菩萨的果报。从这个果报里面我们可以了解,真的,修学佛法根基都是在修学地藏法门。地藏法门是什么?就是《观经》三福里的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参加法会的大众都是,本次法会里的人他们都是因修三福中第一福而得到的成就。所以下面经文说,『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这里已度的、已成就的是诸佛如来,当度的、当成就的那是诸菩萨摩诃萨,未度的、未成就的就是我们现前的凡夫、天龙鬼神、十方国土一切的大众,这些统统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下至六道凡夫,上至诸佛如来,统统都是跟随地藏菩萨学习的,都是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尊师,修十善业得以成就的。所以我们才看出原来修学的基础就是在孝亲尊师,就是在修十善业。我们才能够了解为什么我们师父上人这几年来极力的提倡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就是讲孝亲尊师、讲慈心不杀、讲十善业道,这些都是修学的基础,这叫根本法轮。

  所以我们现在发心修学大乘,走圣贤的道路,关键要为这个社会做好榜样。现在社会缺乏的正是孝亲尊师,正是缺乏了修十善业,因此我们不仅自己要依教奉行,还要为世间做个榜样,带领大众一起来修这个根本法门,我们才能够从未度、未成就转成已度、已成就。所以这不是用来说的,是我们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要修学大乘,想要学《华严》、学大经大论,没有这个基础,就成了空中楼阁,还是未度、未成就。好,请看下文: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这里文殊菩萨就跟佛请教了,『文殊师利白佛言』,他说『世尊』,我已经在过去久修善根,文殊菩萨的善根深厚无比,他是等觉菩萨,证得无碍的智慧。《科注》上讲,「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所以十方世界成等正觉的,这是诸佛如来,一切的贤圣都是以文殊菩萨为母亲,为什么?文殊菩萨代表智慧,都是以智慧来做导引。文殊菩萨现在还现菩萨身,其实他的智慧等同诸佛如来,所以他叫无碍智,十方国土一切法他都能通达无碍。所以佛刚才讲的那句话,来的大众统统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包括诸佛如来,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能信得过,所以他能够『闻佛所言,即当信受』,那是用无碍智才能够信得过。『小果声闻,天龙八部』,这是与会大众里头的圣人、天龙八部,「小果」是小乘果位的,「声闻」就是阿罗汉,还有我们刚才看到的「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诸众生等』,就是我们现前的大众,当时没有能力参加法会的,后来看到这部经的,这是「未来世诸众生等」。

  我们的智慧比起文殊菩萨差远了,所以佛跟我们讲这个话我们信不过,『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不打妄语,句句都是真实,我们听到如来的真实语,因为善根不够、智慧不足,还免不了产生疑惑。疑惑什么?难道真的地藏菩萨那么大的威德吗?难道真的是诸佛如来都要修学地藏法门才能够成就吗?难道不学地藏法门我们就不能成就吗?疑惑确实很多。所以你看现在听我们师父上人讲让我们学《弟子规》,疑惑也不少,难道《弟子规》真是圣贤的根基吗?《弟子规》明明是小孩学的,大人还要学吗?师父还讲说《弟子规》的分量等於整个《儒藏》。不要说《儒藏》,就说《四库全书》,这个分量,你把这两个摆在一个天秤上,一边是《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一边是分量极重的一千五百册的《四库全书》,它们的分量相等,我们听师父讲经里讲到。我们虽闻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还是对《弟子规》不够重视。殊不知,《弟子规》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孝亲尊师。你看第一福里头第一条前面两句话。《感应篇》教我们慈心不杀。所以《感应篇》等同於《道藏》的分量。《弟子规》是《儒藏》的生活化,《感应篇》是《道藏》的生活化,《十善业道》也是佛的《大藏经》的生活化,具体落实,所以《十善业道》的分量也等於《大藏经》。你看本经为我们显示出来的,一切诸佛如来都必须要修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才能够成就。我们看到儒家的孟子,这是圣人,他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就是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圣贤,圣贤之道是什么?孝悌而已矣,孝悌就是《弟子规》的落实。

  因此文殊菩萨知道,来大会的大众以及未来世众生对佛的这个话信不过,可能对於孝亲尊师的地藏法门还会轻视,因此慈悲代我们启请。他说『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他是启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大众宣说地藏菩萨在因地里面的行愿,帮助我们能够了解地藏菩萨的威德。为什么能够成就今日这样不可思议的果报?到底他在因地里发了什么大愿、有什么大行,能够感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神都来这个大会学习?你看文殊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就好像在舞台上表演,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把地藏菩萨不思议的行愿功德为我们发起。我们来看下面经文: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佛为我们先略说了地藏菩萨因地修行的状况,这只能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实际上要真说,说不完的,太伟大、太殊胜了。所以佛告诉文殊师利,告诉文殊师利就是告诉我们。譬如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头世界很多,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三个一千连乘,就是十亿个单位世界里头,不要说很大,就算一个单位世界(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都不得了,何况说十亿个银河系。然后里头所有的东西,『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就是你能够看得到的、摸得著的所有的东西,不管大小,『一物一数』,一样东西做一个数字,就做一条恒河,你说恒河的数目有多少。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所有的东西,每样东西比喻成一条恒河,那个数目已经不可思议了。恒河在印度,里头的沙特别多,有同学去过恒河参拜过的,恒河里的沙拿起来像白粉一样,细得不得了。『一恒河沙』,一条恒河里有多少沙,你可以想像得出来吗?一恒河沙又『一沙一界』,一粒沙又当成一个世界,这一个世界是指三千大千世界,那你说有多少个这种大世界。

  『一界之内』,这一个世界里头,『一尘一劫』,这世界里面的每一粒微尘,你说世界里微尘有多少。不要说世界的微尘,就我们这里房间里的微尘,那都是不可计数的。每一尘当作一劫,一劫是不得了了,多少亿万年了。『一劫之内,所积尘数』,这一劫里面又重复刚才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又重复来一次。『尽充为劫』,这么多的数目里头,全部又把它化作劫数,你看看那个劫数,那个数字真的我们想都想不出来,不是我们人脑思惟想像可以达得到的,电脑更算不出来了。这是一个比喻,形容数字极其的广大。我们来看下面经文:

  【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於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刚才所讲到的这么多的劫数,这是指数字的广大,这些数字形容什么?形容劫数的,这么多广大数字的劫数,那个时间是极其的漫长。这么漫长的时间来比喻什么?『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地藏菩萨现在是等觉菩萨,他从初地到十地,然后再到等觉,前面的不说,就从初地菩萨这个果位开始算起,已经经历的时间有多长?刚才比喻的这么多的劫数,而且还不止,『千倍多於上喻』,比刚才所说的还要加一千倍,你看看地藏菩萨的修行那种功德。『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在地前的果位,像十住、十行、十回向,大乘的果位,再往前,证得声闻、辟支佛,这是小乘的果位,那个劫数时间更是不可思议了,那就不能再说了,说不出来了。

  所以你想想,难怪释迦牟尼佛下面赞叹,『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他叫著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叫著我们,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开示,说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地藏菩萨的威神,他的威德神通,他的誓愿,什么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菩萨的大愿,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誓愿力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这么不可思议?因为这个誓愿是我们自性的本愿,自性的本愿是称性的,称性不可以用思、不可以用议。你想要证得自性,不可以用思、不可以用议,要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你才可以见得到。

  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就是我们自性的本愿,我们自性里面本来没有地狱,假如我们心里面还看到人的贪瞋痴,外面就会现地狱,地狱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此如果心里面还现地狱、还现三恶道、还现六道,这是说明我们修行不圆满,还没有达到圆满菩提。成佛他所见到的就不会看到六道的这些景象,景象它不现出来,所现的是一真法界。这是给我们提示什么?我们修行,当我们看到有苦难的众生,我们要帮助他离苦得乐,我们自己心目中不能看见别人的过失,不能把别人的贪瞋痴放在心上。看到众生造作恶事、造作这一切不如法的,那是谁的过失?这是我自己的过失,为什么?我心中还有三恶道,当然就不能成佛了,所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也是真实的。所以地藏菩萨他的这种誓愿救度一切三恶道众生,乃至让他们全都成佛,自己才证佛位。众生的根机不同,有的众生根机比较好,能够接受教化,有的众生根机恶劣,不肯接受教化,地藏菩萨仍然在耐心的来帮助他们。众生的根机有四种,本经里说到,「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对这四种根性的众生,菩萨都用殊胜的各种方便法门来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回头是岸。请看下文: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这是佛形容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到底怎么不可思议法?『若未来世』,就是我们现前的时代,佛当时,佛法兴起了,佛灭度以后,佛法经过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都属於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很重要,什么叫善男子、善女人?能够落实孝亲尊师的,能够修十善业的,这才叫做善男子、善女人。他们『闻是菩萨名字』,「闻」是接触的意思,不仅是耳朵听到,眼睛看到也叫闻,六根接触的都叫做闻,这个闻必须要有懂得的意思。譬如说我们听到菩萨的名字,菩萨的名字它代表什么,它里面什么意义,我们要明了。所以佛法里叫闻思修三慧,一接触,这叫闻,接触以后立即就明了了,这叫思,明了之后自然能够断惑,断恶修善,这叫做修。所以闻思修它没有次第的,它是一次完成。我们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一听到我们就能够信受、我们就能明了,立即跟我们自性的心地宝藏相应起来,然后依教奉行,这才能称为闻。所以没有依教奉行,这还没有闻,为什么不依教奉行?因为他不懂。所以要认真的来学习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明了菩萨教化的意义,这才能称为闻。

  『或赞叹』,「赞叹」是勉励自己和大众向地藏菩萨学习,具体的讲,我们就是来共同学习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瞻礼』就是瞻仰、礼敬,表现在对父母、对师长的那种恭敬心。地藏菩萨的精神就是孝亲尊师,把孝亲尊师的这种心扩大,对待一切众生都能够孝敬,这就是地藏本愿,所以「瞻礼」是这个意思。『或称名』,称地藏菩萨的名号,称名就是我们说像念这个名号有两种功德,第一种是自利,提醒自己,第二种是利他,提醒别人。提醒什么?念念不离心地法门,念念不离孝亲尊师,修十善业,所以称名是帮助我们觉照、回头。对待众生,我们念地藏菩萨名号,哪怕他是不能信受的,我们念一句南无地藏王菩萨,他听进去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将来一定能够得到利益,一定有因缘成熟的一日。

  『或供养』,「供养」不仅是财供养,我们通常把供养简单的看成给菩萨献点花、献点果、拿几根香蕉、供上一杯水,菩萨哪里要你这个东西,这些统统都是表法的意思。譬如说供花,提醒自己要修善因,供果就表示得善果,供香、上香代表清净,戒定真香,供水代表生平等心、生清净心,所以要懂得供养的意义。《普贤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供养最殊胜的是法供养。法供养,《普贤行愿品》里面讲了七种,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七种法供养。第一种就说的是如说修行,就是依教奉行。这本《地藏经》里面教导我们孝亲尊师我们要做到,怎么做到?要依据《弟子规》落实,经教我们深信因果、教我们修十善业,我们要做到,依据《太上感应篇》、依据《十善业道》,常常对照自己的心行,这叫如教修行,所以这种供养叫真供养。

  『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这又把供养扩大了,「彩画刻镂塑漆形像」,这是造佛菩萨的像,造地藏菩萨像,彩就是用颜色,彩画的像,刻镂是雕刻的像,塑漆,可以用泥塑的或者是金属塑的等等。你塑的形像能够让一切的有缘众生看到这个像都能够觉悟,都能够种善根,这是代表我们自己要行菩萨道,同时教导大众一起来行菩萨道。能够这么做才可以说『是人当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所以很多人读到这段经文就觉得很高兴,造罪业没关系,只要念念地藏菩萨的名号,供养一下地藏菩萨几根香蕉,最多花点钱印几张佛像,就可以永不堕恶道,还能百返生於三十三天,这是往返三十三天一百次,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这是天福,这就是误解了。真正明了,什么叫做称名?称名是提醒我们回头,什么叫供养?供养是如说修行,什么叫做彩画刻镂塑漆形像?这是教导我们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行菩萨道,这样的人当然他可以百返生於三十三天,这是有因果定律的,断恶修善才能够得到天福。好,下面请看经文: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於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这是世尊为我们讲地藏菩萨往昔的一段公案因缘,就是一个故事。这里讲的是一位大长者子发心修行的原因,大长者子见到当时的佛,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於是他就生起了仰慕之心,问佛如何得这样的相好?佛就告诉他要修因证果,修行是因,身相是果报,善因得善果,所以相就是果报。相从哪里来?相从心生。你看看相算命的人他们都懂,相由心生,相由心转,你存好心,必定得好相,恶念多的人,相貌都很恶、很难看。所以这都是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得到的。佛讲地藏菩萨因地的因缘,首先就讲他这桩事情,修因证相好的这段公案,意义很深。这说明学佛的人重视要给社会做个好样子,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把我们的相好修出来,大众看到我们的样子他不能够生恭敬心。因此,我们学佛的人要拿出个好样子,别人看到我们都很健康、很幸福、很快乐,他才能够跟我们学佛,这是接引众生。要知道,相好必须是我们修善因得来的,激发我们认真修学,这才能够摄受众生。所以这是《地藏经》里的第一课,当时阿难尊者出家修行也是看到释迦牟尼佛相好庄严。我们的师父上人在国际上受到各个团体、各个国家领导人的尊重、宗教领袖们的尊重,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师父的相好庄严,一看,八十岁老人,精神奕奕,谈笑风生,精力充沛,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学佛好!

  所以这一开头,佛叫著文殊师利,底下就有很重要的开示。地藏菩萨於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这是形容时间太久远了,说不尽了,这是过去。地藏菩萨的前生是一个『大长者子』,「大长者」就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后面的「子」也是一种尊称。像我们古代称孔夫子,孔子、孟子、老子,后面都有个子,这个子就是尊称。所以大长者子我们可以说是尊敬的大长者这个意思。『时世有佛』,当时有一尊佛,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是佛的名字。「师子」是比喻他是万兽之王,代表能够降伏一切的外道,无所畏。「奋迅」就是能够很快速的。「具足万行」,这是讲一心具足万行,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具足的足就是圆满的意思,具足了修因证果,功德圆满了,获得了无上的佛果。这尊佛是大长者子的老师,当时长者子见佛相好,看到佛的身相真是庄严,佛的相好,通常经里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里统统都是因为修因证果而得的,所谓心清净则身清净,存好心才能得好相。

  『千福庄严』,所以这里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是千福庄严,比喻福相圆满,这个相当然必有其因。譬如说三十二相里面有一种叫广长舌相,舌头伸出来可以盖住自己的脸,这叫广长舌。人如果三世不妄语,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尖,这是证明舌头是广长的话这个人不妄语。佛的舌头可以盖住脸,说明生生世世佛都不妄语。每一相都是修善因得来的,才能得千福庄严。长者子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你的相是如何才能得到?『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就『告长者子』,告诉他,『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你想证得相好,必须要发大愿,久远劫度脱苦难的众生,所以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的由来。受苦的众生,尤其是指六道中的三途众生,由於造贪瞋痴,感应的地狱、饿鬼、畜生的报应。下面经文: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於彼佛前。立斯大愿。於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这是讲到大长者子为了证相好而发大愿。他说『尽未来际』,这就是永恒的时间,为了罪苦的六道众生,不是为自己,『广设方便,尽令解脱』,为了帮助他们都能够脱离苦难,广设的方便,就是用的方法,无量无边,让他们都能够得到解脱,我才成佛。所以在佛前立了这个大愿,到现在已经经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了,还是没有成佛,为什么?众生还没度尽,『尚为菩萨』。这就是地藏菩萨第一个发愿的公案因缘。我们现在时间到了,先休息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菩萨,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请看经文:

  【又於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只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佛又为我们讲出地藏菩萨第二个公案因缘。『又於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这里的时间也是不可思议的久远劫前,但是这个时间是在大长者子之后,大长者子是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两个不可说劫前。这里是「阿僧只」,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做无央数,也就是不可说,没得算的数字。但是它只有一个阿僧只,不可思议的阿僧只,反正这个数字也真的超出我们思惟想像的范围了。在当时世上有一尊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当时的佛名字称为觉华定自在王,觉指的是本觉,华是因花,花是代表因的,修因证果。这尊佛成佛以后,证得本觉了,在甚深的禅定当中得大自在,叫定自在王,王就是指最尊贵的、最自在的,称为王,这是佛的名号。这位佛当时的寿命是四百千万亿阿僧只劫,阿僧只就是无央数,无央数劫,下面再乘上四百千万亿,所以这个佛的寿命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我们现在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你看只有八十岁,八十年,这是我们众生福报太小了。那里的众生你看福报好大,感得佛的寿命这么长久。

  但是佛的寿命虽然长,住世的化缘总有满的时候,缘尽了佛就要示现灭度,灭度之后,佛法依然流传於世间,就跟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一样。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是佛给我们的预言。佛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他的法能流传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之后就是灭法时代,这世上没有佛法了,众生就更苦了,没有圣贤的教育,做人没有航向,造恶受报。当时这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灭度以后,在像法时代,像法说的是法还很像,像个样子,不至於没落,这就是像法时代。当时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传入中国的时候就是像法时代。佛为我们预言,正法时代是以戒律成就,像法时代以禅定成就。所以像法的时候你看中国正好禅宗兴盛,学禅的人特别多,成就的也很多,这是像法时代的特点。末法时代以净土成就,这是讲人的根性又不如前了,必须要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告诉我们,为我们选择法门。

  在当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像法时代有一位婆罗门女,婆罗门是贵族,贵族的女孩子。她『宿福深厚』,这个女孩子过去生中广行布施,认真修行,所以她的宿福深厚,深是指牢固,不能动摇,善根不动摇,非常的厚,这是指她的善根、福德。『众所钦敬』,为大众所敬佩、所恭敬。『行住坐卧』,这是讲四威仪,「行」是走动,「住」是停下来,「坐」是坐下来,「卧」是躺下来。这四威仪都是看起来很不错,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所以人亲近、恭敬她,而且天神都恭敬她,恭敬她必定会保佑她,所以卫护就是保佑她。因此我们知道,要得到天神的保护,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断恶修善、要持戒、要有威仪,这才能够令天神恭敬,他恭敬你才能保护你。如果我们心行不善、没有戒律、没有威仪,那天神、护法神看见你,他都不生欢喜心,你怎么求他,他都不会来保佑你,这是要用真实的德行,有了真实的德行,你不求他,他自然都能保护你。所以真正修行人不要怕没吃的、没穿的、没地方住,不用害怕,有真实的德行,『诸天卫护』,护法神他的职责就是保护这些修行人。假如我真修行还冻死了、饿死了,我们师父上人说一句玩笑话,说护法神都得撤职查办,怎么会可能让你冻死、饿死?所以一定要有真实的德行,绝对不攀缘。

  这位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她的母亲不善,她是迷信,信仰外道,不信仰三宝,所以对三宝不恭敬、轻慢。我们想想,为什么她的母亲会不信仰三宝、不信仰佛法?大概可能是像法时代,佛法可能走样了,修行人没有真正依教奉行了,因此让别人看到了不生恭敬心,所以她会常轻三宝。因此我们看看现代的社会,佛法可以说衰微到极处,为什么?我们还得从我们学佛弟子身上自己来找原因,我们没有做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所以他常轻三宝、他毁谤三宝有我的一分罪业,我没做个好样子,导致他误会佛法,以为佛法就像我这个样子,他不生恭敬心。因此真正想要护持正法,必须自己要真实来修行。

  『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这位婆罗门女她很孝顺,知道自己母亲不信三宝,甚至还毁谤,这罪业很重,将来必堕地狱,所以用各种的方便劝诱,就是劝导她的母亲反邪归正,令她生起正见,恭敬三宝。她的母亲『未全深信』,这是她母亲善根、福德微薄,对三宝的信心生不起来。虽然有时候看见女儿也很不错,也感动,但是对佛法的信心总是很容易动摇,被外界的境界一勾引,信心全部没有了,所以她没有真正生起对三宝的信心,而且还常常毁谤三宝。所以不久之后命终,死了以后,『魂神堕在无间地狱』,这是因果的报应丝毫不爽。她轻慢三宝,造作罪业,必然堕到了地狱。无间地狱是大地狱,受苦没有间断叫无间。我们来看看婆罗门女她是什么样:

  【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婆罗门女知道她母亲在世的时候不信三宝,不信因果报应,心里想著,『计当随业』这个「计」就是心里想著、度量著,她母亲必定是随业流转,受业力的驱使,『必生恶趣』,一定会堕到恶道里受苦。所以这里面『知母在世』的「知」字就很重要,这是她发心救度母亲的根源之所在,婆罗门女发心就是因为她能够明白佛法、明白因果,知道她母亲造作恶业一定遭恶报。婆罗门女怎么做?她『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她要为母亲行大布施,供养三宝。这个布施是真的全部都能够放得下,自己的家宅本来是安身之处,为了救自己的母亲,都无所谓,都能拿得出来,对自己的生命都能够布施,把自己的家宅统统都卖掉,为了什么?「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为了买这些供养物品。这物品里面包括香、花,香是供养之首,这个物品代表什么?代表诚意、清净、真诚,花代表善因。各种的供具都是表法,能够启发大众觉悟的。她把自己所有的财产统统拿出来供养,这个功德很大。供养不可以拿别人的财物供养,要拿自己的财物供养才有功德,拿别人的财物供养功德是别人的,自己得不到功德。

  她把这些供具,『於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这里的塔是供养佛舍利的地方,寺是佛教化众生的场所。这个寺跟我们祭祀的祀,就是后嗣的嗣音相同,所以有延续的意思,这也代表佛法要传承、要延续下去,教化众生的圣贤教育延续下去的意思。她大兴供养,我们现在说的供斋,请出家人吃饭,做这些法会。婆罗门女的供养她是极其的真诚。我们很多的佛教徒到寺院里去供养、做法会,求什么?求升官、求发财,或者求自己的健康长寿、儿女考试考第一名,求这些,这些都是为自己求。甚至还有些跟佛菩萨谈条件的,佛菩萨保佑我,我中了六合彩,中了一百万,我拿一万来供养你,这是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那还得了,这是侮辱佛菩萨。他能不能求到?说老实话,求不到,这种不是真正的修福,真正修福的是以真诚心供养,帮一切的众生祈求。婆罗门女这里为她母亲祈福。好,我们来看下文: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

  婆罗门女来到寺院里供养佛,当时已经是像法时期,佛灭度了,还有像在,所以供养佛的形像。看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形像是塑画的,塑画的仪容、法相非常的端正庄严,非常的殊胜。婆罗门女是一位信仰三宝的女孩子,当她看到这么庄严的佛像,又加深了她的真诚恭敬之心。所以当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她心里非常的真诚,很恳切,心里想著,『私自』就是心中默默的念著,她没有说出来,没有告诉别人她求什么,她心里求著,求什么?求佛为她示现母亲现在在哪里。『佛名大觉』,佛的名字叫大觉悟,对一切法都能通达这叫大觉。『具一切智』,佛的智慧圆明,通达一切无碍。如果佛在世的时候,我母亲死后,如果来问佛,佛一定会告诉我母亲在哪里。这是她非常想念自己的母亲,真诚的孝思。下面经文讲:

  【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

  当时婆罗门女一边念著求佛显灵,示现她母亲的去处,所以『垂泣良久』,一直在暗暗的哭泣,哭泣了很长时间。『瞻恋如来』,这是看佛像,「瞻」是仰视,「恋」是依依不舍。突然之间就听到空中有个声音跟她讲,说婆罗门女你不要太悲哀了,我现在就告诉你,你母亲在哪里。这是婆罗门女真诚恳切的孝心,得到感通了,感应佛以声音示现。所以诚则灵,至诚感通,真诚到了极处就能感动佛来接引。这是佛来安慰她不要过度悲伤,现在就告诉你,你妈妈在哪里。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於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听到空中有这样的声音安慰她,『合掌向空』,这是又悲又喜,合著双掌向空中来请问,因为她只听到声音,没有见到形像。这里有声音而没有形像,正显生而无生的意思,所以佛声,生而无生,没有形像,但是又有声音,这是讲佛灭而不灭,这个意思也很深。她跟佛请求,这是感应,真诚孝思感动了佛的告示,但是她不知道这声音是哪一位神圣的,所以她就请问,您是哪一位神德,来安慰我,让我不要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我母亲去世以后,『昼夜忆恋』,不知道母亲堕落在哪一道里,『无处可问,知母生界』,不知道她在哪个界。这时候空中又有这个声音说,『我是汝所瞻礼者』,这是谁?就是你现在在寺院里瞻礼的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过去是指佛灭度了,我就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到你怀念母亲比一般众生情分要诚恳好多倍,因此因你的感来应,要把你母亲的去处告诉你。好,请看下文: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

  婆罗门女知道空中的声音原来就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非常的激动,马上就拜下去了,『举身自扑』,这是很用力的拜倒下去,我们说磕大头、磕响头。由於用力过猛,连身体的肢节,就是骨节、四肢都受到损伤,晕倒了过去。左右的人看见了,马上来扶持,把她搀起来,她过了很久才苏醒。这是婆罗门女的感动至深。当她苏醒以后,第一件事情马上就跟天空请求,『愿佛慈愍』,请求佛慈悲,赶快说出来我母亲现在在何处,『我今身心将死不久』,就是说我现在悲痛到极处了。『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时候佛『告圣女曰』,告诉她,你供养法会完了之后,要马上回到自己家里,『端坐思惟吾之名号』,你端坐念佛。这里的端坐,端就是正,直的,端坐指的是结跏趺坐,思惟就是忆念,忆念佛的名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教导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所以思惟这个意思就是忆念,讲心里真有,不光是口念。佛没有叫她口念,叫她思惟,是心里真正念著佛。心里念佛才叫真念,口里念佛心里打妄想,那叫做有口无心,「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得不到感应,所以念佛关键是心里真有。这是教导她持名念佛。他说『即当知母所生去处』,你念著佛号自然就能够得到感应,就能够知道你母亲去哪里。你看觉华定自在王佛没有马上告诉她你母亲现在在哪一道,不是说没有能力告诉她,但是不告诉她,让她自己修行,自己念佛,自己去证入境界,她就能看得到。如果只告诉她在哪里,也没有用,为什么?救不了她母亲,必须让她自己念佛成就了,这个功德才能够让母亲从恶道里超生。所以佛的用意很深广,没有直接告诉她,而让她自己去亲证。所以婆罗门女非常听话,依教奉行,也不会追问说佛你就告诉我妈妈在哪里,没有这样子,没有二念,老实,老实念佛。所以『即归其舍』,就是马上,供养完了,法会以后马上回到家里,回到家里就开始念佛了。请看下文:

  【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噉。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这一段讲婆罗门女至诚孝思,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示现,叫她回家里念佛。所以她回到家里,『以忆母故』,这是讲她发心的缘起,这是孝思,孝心很真诚,这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端坐念』,这是以真诚之心一心念佛。所以《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看婆罗门女在这里为我们做出榜样,她发菩提心,真诚的孝心,这是发菩提心,而且她专心念佛,当时念的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是婆罗门女当时的佛。我们现在念哪尊佛?念阿弥陀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已经灭度了,我们现在念现前的他方世界极乐国土的阿弥陀佛。而且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那个念佛的功德更加不可思议。

  这位婆罗门女念佛念了多长时间?『经一日一夜』,时间很短,就一天一夜,但是这一天一夜真的是精进念佛,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我们看到宋朝的莹珂法师,他知道自己造作罪业,将来必定堕地狱,害怕了,同修们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关起门来,也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心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带他往生。所以这是真诚到了极处,时间短,感应也不可思议。《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婆罗门女这里就做到了,她达到了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是功夫比较低的,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还没有证到。但是事一心不乱这就证果了,这就是菩萨了,她就成就了。我们念到事一心不乱就决定往生,而且往生哪里?不在凡圣同居土,在方便有余土,事一心不乱相当於小乘阿罗汉的果位,所以这个感应就现前了。真正我们发起真诚的心,念佛一日一夜,真的有感应。

  我有一位道友,在汕头,很年轻,三十多岁,前几年患了急性的肿瘤,肿瘤在他肠子里,长了两个,疼得他都晕倒过去。家里人马上送他到医院,一照X光,发现是两个大肿瘤,医生看了大吃一惊,要赶紧做手术。但是这位道友他听我们师父讲经多年了,发心很纯正,知道来的疾病,这么突然间来的,他有感觉这是冤亲债主找上门。所以他不肯做手术,为什么?既然是冤亲债主,我绝不能够冤冤相报,我不能够做手术,做手术是以刀相向,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他不肯做手术,但是家里人非得让他做手术。手术前一天他就跑回家里来,到自己家里佛堂念佛,求佛力加持,然后跟这些冤亲债主沟通,说你们这些菩萨们,我过去生中造作恶业得罪你们,你们今天来跟我讨债,我也很欢喜还债,愿意把我这么多年来修行的功德,如果你认为还有功德,我统统都回向给你们,希望能够解怨,我们共同求生净土,这样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我这个功德你们认为不够,不够解怨,你们还不满意,你就把我的性命拿去,我也不在乎,我现在就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也以此功德回向给你们,我绝对不以刀相向,手术我是不肯做。所以他就开始念佛,这念佛是至诚恳切,真的像婆罗门女在这里念佛一样,念到自己觉得非常清净,疼痛的部位也不疼痛了,这个感应。结果从晚上念到第二天天亮,家里人又把他拉到医院做手术,手术前又照了一个X光,完了一看,医生又大吃一惊,发现他的两个肿瘤都没了。前一天的照片和今天照的照片对比非常明显,两个肿瘤都没有了,好了,到现在身体都很好。这是什么?念佛解怨,这是他真诚到极处,所以有这种感应,真是消除业障。所以念佛法门真的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所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在这里为什么不教导婆罗门女参禅、不让她持戒、不让她研教,教给她念佛法门,这里的意义很深,因为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成就最快速,而且是最稳当、最容易的法门,哪怕是根性陋劣的中下根人,也能够得度。婆罗门女她是上等根性的人,她能一天一夜就念得一心不乱,得定,於是在定中境界现前,她自己亲自看到了地狱。所以『忽见自身到一海边』,这是她定中的境界,自然现前,这个境界不是人造的,是自自然然现前的。看到一个大海,这大海里面水是沸腾的,里头有很多的恶兽,这些恶兽都是以铁为身,铁的恶兽,飞走在海面上,非常可怕,在东西来回的飞行。然后见到海里的男子、女人,大海里面沸腾的水里面有这些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好多,在水里面沉浮。你想想在沸水里面的那种痛苦,受烹煮,不仅受烹煮,而且被这些铁的恶兽『争取食噉』,这些恶兽还要吃这些男子、女人。

  『又见夜叉』,看到一些夜叉,夜叉就是地狱里的鬼,他们的形状,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像牛、有像马,牛头马面,各种各样,奇形怪状。『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他们有的是多手的、有的很多只眼睛的、有多只脚的、很多头的,口牙都外露,就像利刃一样,牙齿很锋利,咬这些罪人。这些夜叉,『驱诸罪人,使近恶兽』,这些恶鬼、夜叉把这些罪人赶到恶兽那里,让那些恶兽去吃。『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夜叉还把这些罪人提起来打,「搏」就是打,「攫」就是用爪子来抓,那个爪子也很锋利,而且把这些罪人的脚和头把它合起来,搞成一团,让这些罪人受这样的痛苦。『其形万类,不敢久视』,地狱里头的那种罪人,因为造恶堕到了地狱里面,受苦的形状让我们不敢去看,不忍心看到这种惨状,我们现在谈起这个心里面都毛毛的,地狱的苦太可怕了!下面经文: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这时候婆罗门女因为她得到了念佛三昧,所以她看到这些地狱的现象她不感觉到害怕,这是她宿世的善根深厚,了知万法唯心,知道一切法唯心造,地狱也是唯心造的。能造之心不可得,所以所造之境也是不可得的,地狱也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统统是不可得的。她能够通达明了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这些可怕的现象也是梦幻泡影,所以她无所畏惧。我们真正明了宇宙万法真相,真的,无有恐怖。这时候有一个鬼王,他的名字叫『无毒』,无毒鬼王,无毒的意思就是没有贪瞋痴三毒,这也是菩萨示现的鬼王,见到了婆罗门女,这是在地狱里面示现的菩萨,无毒鬼王,见到婆罗门女,赶紧上来,『稽首』就是叩头,跟她顶礼,欢迎她。『白圣女曰』,这是向圣女恭敬的启问,这是鬼王对於婆罗门女的恭敬。你看菩萨为我们示现的,哪怕是在地狱里头,还是落实《弟子规》,还是这样的恭敬,不管在什么环境里,恭敬之心不减。

  他说『善哉菩萨,何缘来此』?「善哉」就是赞美之词,赞美这位婆罗门女,因为他知道,来地狱的人,如果不是罪人,来受报的,那必定是菩萨,以威神愿力才能够到地狱里来。婆罗门女她不是业力来的,她是愿力来的,所以称她菩萨,赞美她。「何缘来此」,这是很礼貌、很热情说今天什么缘故,菩萨您大驾光临来到地狱,是哪股风把您老人家吹来的。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这时候婆罗门女她见到了鬼王,她就向鬼王请教,她说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个地狱这么可怕,这些境界。无毒鬼王就告诉她,『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铁围山」是什么地方?经上讲须弥山周围。须弥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中心,周围有八大山,山与山之间都有一个海,所以叫八海,共有八海,第八个海是咸海,海水很咸的,在咸海的周围有铁围山围绕著这个咸海。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这是地狱,铁围山,这里讲的第一重海到底在哪里?这个不在我们这个空间维次里头的,如果我们定力突破空间以后,就能够看到这些境界。像婆罗门女她念佛达到了事一心,这个定功突破了这些空间维次,所以她能够看到这些境界,而且能够入这些境界。这是讲到婆罗门女念佛救度她母亲。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一段还没讲完,下一次继续来报告。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