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美满人生《了凡四训》学习心得(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7/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11-0003
尊敬的各位大德,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了凡四训》,请看「立命之学」。我们昨天讲到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禅师为他开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而且告诉他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重新去营造自己的人生,而且要懂得不分别、不执著,用孟子所说的「夭寿不贰」这种理念来解释立命之学。禅师继续告诉他说: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禅师这里也是引用孟子的话,因为古代的读书人都读四书五经,对孟子说的他们非常熟悉,所以禅师教化人很懂得用善巧方便。『俟』就是等待的意思,这种等待绝对没有任何的攀缘,真的是要水到渠成。所以孟子说「修身以俟之」,告诉我们时时刻刻修养自己的品德,等待机遇的到来。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这里的『将迎』,就是念头里有起心动念,有攀缘心,所以真正做真实的学问要懂得自己存养自身的功夫,等待机遇到来,这是『积德祈天之事』。所以要改造命运要懂得积德。『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这个修身而俟之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修,一个是俟。什么叫修?就是身有过恶,自己有的一些习气毛病,要永远的断除。治就是对治,去就是去除,对自己的习气毛病不能有半点姑息,这是真正修身。没有任何侥幸非分之想,这就是俟。『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俟」就是等待,没有任何攀缘,「觊觎」和「将迎」都是指非分之想,都是起心动念向外攀缘,把这些念头都要斩决之,完全让自己的心地清净。『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果然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功夫,那么自性性德自然就流露出来了。「先天之境」讲的就是自性,回归到自性,要懂得自性当中能生万法,那时候才真正彻底改造命运,这就是入了佛菩萨的境界,这种学问才叫实学。
所以什么叫实学?真正放得下,把恶业放下,这是修身,把起心动念放下,这是俟,等待。所以孟子说得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就是把放出去的心给找回来,把那些妄念分别执著收回来,断除干净,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不是搞学术。我们师父上人讲经里常常提到,学儒和儒学,佛学和学佛,不一样。如果只是搞学问,做学术的研究,没有真实的去落实,不肯放下,那就叫儒学、佛学,你可以拿博士论文,你可以当教授,当知名的学者,但是还是没有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学问是要我们放下。放下了才能入境界,才能够得大自在,现在我们的社会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圆满的解决。我们现在看到这世界那么乱,天灾人祸频繁,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实学的人出来。现在要培养实学的人,就需要有真正发心的仁人志士、年轻人,他能真正想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求真实学问的方法有,我们师父这种构想都讲得很清楚,把三家的根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是儒释道三家的根,要把它落实,真正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十年寒窗苦读勤学,这样才能够开悟,这才是实学。所以真正发心的人就要懂得修身以俟之,真正用十年的时间把心安下来,修养自己的德行、学问,等待将来为众生服务。
下来禅师继续开示,他对了凡先生说: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了凡先生他跟我们一样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无心,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妄念,没有妄念这就是圣人。我们做不到就要先从第一步做起,就是控制妄念,把妄念能够压住,虽然不能够断,你能够伏住,这功夫就不简单了。用的方法,云谷禅师教的是用持咒,『持准提咒』。持准提咒,持咒语关键也是在於无心无念,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咒语上面,这个跟念佛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念佛的人不必持咒,念佛佛号本身就是无上咒。所以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要懂得控制住自己的妄念。用的功夫,禅师教导他用『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无记无数是让了凡先生不要记数,这个心完全专注在咒语上面,心能够清净。但是刚开始如果无记无数可能很难控制妄念,怎么办?你还是要记数。我们拿一串念珠,这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颗,你就掐一个念一句,或者是念十句阿弥陀佛掐一个,记数。每天有固定的功课,譬如说刚开始可以一天念一千,或者是两千,慢慢增加到一万、二万、三万。通过记数就能把心专注,等到心真正清净了,几年以后发现妄念是少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记数,你就随时随刻的去念。走路、吃饭,做什么事情,只要不动脑子,你的佛号就提起来,因为你记数的时候佛号都念得很习惯了,所以容易提起佛号,到最后连睡觉都不会间断,「不令间断」,妄念自然就不生了。
念佛的功夫贵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心里不能有怀疑。首先不可以怀疑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现在只是受这些业障习气缠缚的一个佛,我们用念佛可以把这些业障克服。另外对阿弥陀佛不怀疑,相信念佛一定感应阿弥陀佛威神加持,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真的是一念相应我们自己就是一念佛,念念的相应就念念是佛。不夹杂就是不夹杂其他妄念,有妄念的时候马上把念头移到佛号上面,不管那些妄念,那些妄念自然就熄灭了,你愈去管它就愈多,我不理它,不理它妄念就愈来愈少,不间断,做到这样子,功夫持得纯熟了,就能达到『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我持念这句佛号,念得很熟很熟,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这佛号都不间断,即使是口里没念的时候,耳朵里都能听到佛号,心里还是那个佛号一个节拍一个节拍的这么样子。真的好像我们的呼吸一样,呼吸的时候,大家你看你工作做事情,甚至睡觉的时候,它都不间断,它自然的,甚至你动脑子的时候、不动脑子的时候,这呼吸都不间断。当我们持得纯熟的时候,这个佛号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就是一句一句的接下去,这个功夫就到家了。达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就是念佛与不念佛合一了,这是入不二法门了。所以这个功夫要慢慢的用,先是记数,然后是无记无数,最后达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当我们能够真正把这个佛号拿起来,降伏了这些妄念,我们的真心本性就现前了,这种就叫『灵验』。什么叫灵验?诚则灵,验就是有效果,有感应了,真正做到至诚感通,跟自性感通了。
当了凡先生听完云谷禅师的这一段精彩开示,教导他立命的学问,他开悟了,真正明了原来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於是发心从今以后改造命运,不愿做凡夫了,他要做改造命运的圣贤人。於是他第一个举动,经文上讲: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第一个动作,改自己的名号,原来他号『学海』,「学海」这是博学,学的东西很多。一方面看出了凡是个很好学的人,另外一方面也知道他一定是一个贡高我慢的人,称自己是学海。现在他改号『了凡』,就不再想做凡夫了。我们的名号就是提醒我们的,当别人叫我们这个名号「了凡、了凡」,我就能够醒悟,我不能再做凡夫,所以改名的作用是在於提醒自己。『盖悟立命之说,不欲落凡夫窠臼』。他真正悟了、明白了,不想再做被命运束缚的凡夫。这个「窠臼」就是鸟窝,不想在凡夫的窝里面呆下去,他要起来做圣贤。请看下文:
【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了凡先生自从明白了「立命之说」以后,你看他就立愿改过自新。所以可知要改造命运,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习气毛病好好的去反省、改正,这是第一步。所以『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他也开始认真起来,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子认真的反省,谨慎改过,他就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便觉与前不同』了。『前日只是悠悠放任』,以前都很放肆,会纵容放任自己,到现在就有一种『战兢惕厉景象』,他时时刻刻懂得警惕自己,懂得关照自己,发现自己有过失他就能够醒悟、能觉察,然后把它改正。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常常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在暗室里头,单身一人,在屋漏下,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过去是很放肆,乱说话,乱起恶念,现在不敢起恶念,不敢乱说话了,更不敢做错事,他怕得罪天地鬼神。天地鬼神真有,我们用现在科学的语言说,他们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人类是生活在三维空间里面,看不到四维、五维、高维次空间的生命,但是这些生命真有。现在科学已经证实了总共有十一个维次的空间,这些空间里面都有生命。现在西方科学家用这些科学仪器,都能够检测出这种不同维次空间生命他们的声音。像义大利的一位学者,他叫马协娄.巴希博士,他就从事了五十年的这种研究,用这些通讯仪器录下来这些鬼神的声音,发表了科学报告,证实真有。
『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当别人憎恨我、讨厌我,甚至毁谤我的时候,了凡先生过去受不了,他不可能这么轻易饶人,但是现在他也不会憎恨,不会跟他们过不去,更不可能起报复的心态,他能够「恬然容受」,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心量慢慢的扩大了,过去没有办法容忍的事情,现在他能容忍了,过去饶不过的人,现在看了心里还是很平淡,甚至脸上会带著微笑,不会再跟他计较。这是《弟子规》上所说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了凡先生慢慢做到了《弟子规》的这一条。所以我们读了这些话,要勘验自己、反省自己,能不能够像了凡先生那样认真的去改过,过去的错误,过去对人总是对立,总是不能和谐,现在能不能够把心量扩大去包容?过去虽然有过失,现在改了,就没了,《弟子规》上讲的,「过能改,归於无」。所以改过是立命第一步。
下面了凡先生在文章里面就讲到,他刚开始发愿改过,效果就现前了。到了第二年,就是了凡见到云谷禅师之后第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本来孔先生给他算命,算他应该在那次考试中考第三名,可是他考了第一名,算得不太准了,接下来,在那一年的秋天,了凡先生竟然中了举人,这些是在他命中都没有的。在他命中没有功名,秀才不属於功名,只有举人和进士才叫做功名。他命中本来没有功名,他现在有了,考上举人了,这一年他是三十六岁。了凡先生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然努力去改过。所以他说: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是他自己反省,虽然他努力的断恶修善,但是『行义未纯』,做得不够纯,虽然修善,可是善里面夹杂著恶,过失还是很多。他举了几条例子,『或见善而行之不勇』,这是他过去的毛病。他以前就是为了矜惜名节,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能够舍己救人,现在这一条还是做得不彻底。见到有善事还是不能够勇猛的去承担,还是顾前顾后,有很多的顾虑。另外『或救人而心常自疑』,他在救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心,譬如说看到一个乞丐在路上,很穷的一个人,他刚想拿出钱来布施的时候,又想到,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职业乞丐?他是不是专门来这里以讨饭为生的?是不是他背后还有个什么黑社会集团用他来赚钱的?想到这些就不肯布施了,「心常自疑」。要知道,这个是好事,我们就好好做,停留在这第一念的善上面,不要再起第二念的疑惑,这样就功德圆满了。
所以本来我们可以做大功德,结果被这些疑虑搅进来之后,就不能够彻底了,甚至就不会去做了。所以很多现在的善事,想做善事的人顾虑重重。过去新加坡有一位法师叫做谈禅法师,我们师父举的例子,他每天就是在城隍庙门口卖点香烛这些小东西,自己生活非常的清苦,每天喝自来水,积累的很多钱,全部布施给大陆去修庙,哪里需要修复寺院的,他就慷慨解囊,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去赠送。把钱送给他们,只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说完把钱撂下了就走,以后再也不想。你看这个人难得!真正做好事,没有疑惑,绝对不会想说,你这个钱给了他,他会不会贪污?他会用得不如法?有这些顾虑就没有真正的功德。功德是清净心,是无住布施,心有所住,这功德就不圆满,了凡先生就是这种情况。然后他说: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虽然身体勉强去做善事,心里还是各种顾虑,甚至有时候看见人家有过失,或者是自己做善事,别人不肯做,口里面还会唠叨几句,还会批评人家,这都是口业。『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他还有喝酒的习性,酒戒不了,平时清醒的时候他能够操持好自己,很谨慎,能够战战兢兢,但是醉了以后他又放逸了,又原形毕露。这些过失积累起来,了凡先生都把这些过失写到他的功过簿上面。『以过折功。日常虚度』。虽然每天有做好事,可是犯了一个过失,就要把一件好事给抵消掉,这么一抵消,这一天都剩不了什么善事,「日常虚度」,白白活了一天,没有成果。这些都是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常见的现象,因为我们的习气毛病都很重,但是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大家不要灰心、不要沮丧,依然要保持信心,要不断的继续努力,这样子的话效果会愈来愈明显,进步就会愈来愈大。
结果了凡先生不错,真是咬著牙一直干,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一直干了十年多,从三十五岁开始发愿,到四十五岁以后,十年有余,才把他所发愿做三千件善事做完。他原来是想发愿做三千件善事,为求科第,结果科第先考上,但是他要为了满愿,继续做完,做了十年多,可见得很不容易。十年做三千件善事,平均每天做一件,你看刚开始初学不容易。我们如果能够勇猛精进,一天不只做一件善事,所以我们的进步应该来说不会比了凡先生差。这三千善行圆满以后,他就有一次回到南方,请几位出家人到禅堂里面回向,把这些善事功德回向,报天地祖宗之德。然后马上又发起了另一个愿,求子,他要求得一个儿子,以传宗接代。他也是许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过了两年,四十七岁那年就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天启,这是了凡先生的儿子。所以这个效果很快速,刚刚发愿,两年,就成就了,虽然成就了,愿发了总得圆满,所以了凡还是这样子认认真真的去做善事。他做善事,每做一件就用笔把它记下来。了凡先生的太太不识字,就用一个鹅毛管蘸点红颜色的颜料,就印在功过本上面,印成一个红色的圈子,一个圈代表一件善事。所以夫妻两个人都诚诚恳恳、认认真真的去做善事,非常难得。他举了几件善事,譬如说布施穷人,或者是买放生命去放生,一天有时候可以做到十几件善事。又过了两年,头尾四年,第二个三千件善事又圆满了。
所以我们看到,他第一次的三千件善事做了十年有多,第二次头尾四年,三年多他就做完了,进步就快了,於是他也请法师到他家里去回向。回向以后他又发了一个愿,他愈做是愈欢喜,觉得命运确实是可以改造的,你看原来没有考上举人的命,他能考上,没有儿子,他也有儿子了,於是他的愿就愈来愈大了。这次他发一个愿,要考上进士,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古代的秀才相当於学士,举人相当於我们现在的硕士,进士相当於我们现在的博士学位,这最高学位。进士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就是榜眼、探花。於是了凡先生就发愿求进士,这时候他就发大愿,要做一万条善事。结果发愿以后,到了五十二岁,又过了四年,五十二岁那年他真的考上了进士。朝廷封他为河北省宝坻县的知县,宝坻就比原来他命中的四川那个小县要大了。所以他当了官,虽然也是知县,但是比他命中的要更好。他当了官以后,在衙门里依然保持断恶修善,念念不忘要圆满他那一万条善事。他就自己准备了一本小册子,空白的小册子,题名叫「治心篇」,专门来对治自己的心地。早上起来请家人把这个小册子放在案上,然后把自己所做的善事、恶事都登记下来,到了晚上就把这个小册子拿回家,在自己的庭院里面设一个小桌,然后点上香向天地祷告。这是他效仿宋朝的赵阅道的做法。
赵阅道是宋仁宗时代的一位御史,他为人非常清廉,不攀附权贵,铁面无私,所以人称「铁面御史」。赵阅道每天都是在庭院里设一个案,然后把自己一天所做的善恶统统写在小本子上,然后去焚化,把这个疏文焚化,祷告上苍,用这种方法来检点自己。所以这一天如果不敢写到疏文里面的事情他就不敢做,因为这样做会得罪天地鬼神,用这种方法来逼著自己断恶修善。了凡先生也是这么做的,做得很认真。但是夫妻两个人觉得有个烦恼,因为他们现在搬到衙门里住,不再是在外面自己家里,做善事比较容易,到衙门里面,每天都要办公,不走出衙门,要出去外面做善事这很难。所以你看做一万件善事,做到什么时候才圆满?所以他太太就产生为难了,了凡先生也都觉得有点为难。日有所思是夜有所梦,结果他晚上就梦到了一位神人,一位神仙来到他梦里,告诉他。了凡先生首先向这个神人请教,说自己发愿做一万条善事,现在求的愿,进士也考上了,可是这一万件善事怎么做,做到何年何月才做圆满?就跟神人报告自己的为难之处。这个神人就安慰他说,不要紧,你曾经做过减粮的一件事情,你这一万件善事已经圆满了!
减粮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宝坻县这个地方田租是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当时了凡先生做了县长以后,觉得田租太高了,百姓缴纳粮食缴纳得太重了,於是就下令减粮,把田租减成一分四厘六毫,差不多减到一半了。这件事情确实有,在梦里竟然这个神人给他这么一点化,他自己是又惊又喜,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只做了一件事,这一万件善事就圆满了?后来有一位幻余禅师,从五台山,山西五台山来到河北,到宝坻,这是他的朋友,就跟了凡先生见了面,了凡先生就用这个梦向禅师请教,这个事情可不可信,是不是我这一万件善事已经圆满了?幻余禅师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对了凡先生回答说: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禅师说,你这个善心真切,你发出的善心很真诚,这里面没有夹杂著一丝毫的私欲,完全是大公无私,没有任何的自私自利的执著,这种真切的善心发出来以后,即『一行可当万善』,你做这一件善事,它的功德等於一万件善事。在理上讲是通的,为什么?如果一个人真正善心真切,他绝对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他所做的善事,这种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没有界限,他内心没有分别执著,这个功德就没有界限,所以极小的善都是遍虚空法界,这是理上讲,讲得通。更何况你是『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了凡先生他当了县长,减粮,减了田租,不只一万家的百姓因此而获利,所以真实的效果来讲,也是等於做了一万件善事。所以你看公门里面好修行,真正在这个位置上做善事,他做起来容易,这一个决定下去,你看就利益万民,这个功德就很大很大。
所以我们做善事,这里提醒我们,第一要拓开心量,真心里面没有执著分别,我们用真心去做善事的时候,不计较得失,不计较果报,更不计较名利,这种无私的大心量做的善事,功德就大,第二个,真正在这种位置上的人,要懂得去修善。国家的领导人要做善事是最容易的,你看看现在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把所有的田租,就是农民的税收,都减免了,这个是历史上头一回,真正是把所有的田租、农民税收全部免掉了,真是让万民受福。所以现代的领导人功德很大。另外一种人就是传媒的,媒体的主持人,你看他们做的节目,通过这些媒体、电台、电视台播放,传送到万家万户,如果播的内容是善的,启发人认识伦理、道德、因果,启发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的,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是传送的这些媒体的内容都是杀盗淫妄、色情暴力的这些片子,这个罪业也大。所以造大善、造大恶,全在他一念之间。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面对这种乱世,人民不懂得伦理、道德、因果,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用什么方法能够挽救他们?唯有靠教育,唯有用圣贤的教育。所以真正用圣贤教育,我们现在有志同道合的人,利用高科技,卫星、网路,去弘法利生,把圣哲的教育传送到每个家庭,这也是无量功德。所以我们这个团体,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有弘法的人、有护法的人、工作的人员、摄影的人员,他们都是共同来传播圣哲教育,这样的功德真的是超过万善。所以我们没必要去羡慕了凡先生,说我非得要当县长,才能做圆满这一万桩善事,不必要,真正懂得当下抓住社会最需要的教育我们来传播,这就是功德无量。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休息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菩萨,大家好!刚才我们谈到了凡先生发愿,第一次做三千件善事,十年有余才圆满,第二次的发愿做三千件善事,前后四年就圆满,速度加快了,第三次他发愿做一万条善事,结果一念就圆满了。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万事开头难,要改造命运,一开始跟自己的习气毛病做斗争,这不容易,但是只要一开始克服了,以后的道路愈走是愈顺,所以他的命运愈改就愈顺利。他本来命中没有功名,他考取了举人和进士,他本来命中没有儿女,他得了一个儿子。命中算定他应该是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是那年他什么病也没有,顺顺利利的过了关。到写这一部《了凡四训》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九岁了,他本人是七十四岁才走的,所以寿命也加长了。了凡先生没有求寿命,但是寿命自动的加长,可见得关键问题是我们真正断恶修善,就自然感应福报。这个功名富贵是福报,儿女是福报,健康长寿是福报。这个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所以了凡先生这一生努力的去修,结果他都得到了。
我们的师父上人你看他也是改造命运,改造命运比了凡先生改造得更彻底。首先第一个寿命,我们师父上人常跟我们讲,别人给他算命,这一生活不过四十五岁,因为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他的伯父,都没有过四十五岁,他自己也很相信,修学也就把时间表定在四十五岁,认真努力的去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拼命做。别人送给他的供养他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他去放生,这是无畏布施,第二捐医药费,这也是无畏布施,财布施,把医药费都捐出去了,自己就不得病了,没有钱得病了,你把医药费都留著自己用的,你不得病谁得病?然后他法布施,大量的印送经典,而且自己身体力行教化众生,讲经说法到今年四十九年。所以你看他三种布施具足,所以他的果报很殊胜,他得健康长寿,你看到现在八十一岁高龄了,很健康,体力很好,每天讲两小时,四小时都没问题。我们年轻人都做不到,我只能每天讲两小时,师父能够讲四小时是没问题。所以我不讲得两小时的时候,师父说他讲四小时,我们就觉得不要让师父太累,我们自己累一点,自己也是学习、锻炼,所以咬著牙坚持两个小时。所以你看师父聪明智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财富,这个财富不一定说师父要很有钱,银行存款多少多少数字,那个不一定是真正有财富。真正有财富的,他要用钱的时候自然就有钱用,就有人送钱来,这才是财富的自在。所以我们师父年轻的时候是很苦、很穷的一个人,也是短命相,命运统统改过来了,而且改得比了凡先生更殊胜。所以证明命运是可以改造。了凡先生文中是这么说: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於常。皆非诳语。吾於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所以你看,他引用《书经》里的一句话,『天难谌,命靡常』,这个「谌」就是信,天道难以相信。什么是天道?天道好还,就是因果报应。这个你能不能相信?「命靡常」,就是天命没有固定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圣贤的教诲。『又云:惟命不於常』。这就是讲天命是无常的,命运不固定的,全在你自己造善造恶去营造的。这些都不是诳语,不是欺骗人的话,都是真实语。所以圣贤人教我们,「天命无常,修德为要」。了凡先生终於明白了,『吾於是而知』,他真的明白了。为什么?他这一生完全落实了这些圣贤的教诲,证明了天命无常,全是自己积功累德去改造。所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圣贤教导我们,「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是《太上感应篇》的话。祸和福在哪里?在我们这一念之间,念头起动的地方就是祸福之门。我们这一念是善的,自然感应福报,我们这一念是恶的,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自然就招祸,这些「乃圣贤之言」。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如果说祸福都是命定的,没得改的,这种言论不是圣贤的言论,它是一般世俗的言论,叫做宿命论。所以真正学了圣贤教育以后,知道原来命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重新营建美满的人生。不但能够使自己这一生有福报,而且循著圣贤的教诲,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灵性,转凡成圣。念佛的人这一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作菩萨,这种改造命运改造得就最彻底,这都是能够做得到的。了凡先生写这篇家训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是了凡先生教导自己的儿子懂得谦虚。『汝之命,未知若何』。你自己的命运不知道如何,你没有遇到孔先生,所以你没有了解。真正要不要去了解?其实也不必要。为什么?因为命运,这八字算出来的,那都是你过去生中的一个果报,而未来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所以需不需要去算命?也不需要。特别佛教导我们,佛门弟子不必去搞算命算卦,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不要去占卜,不搞宿命论。所以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是最积极的教育。我们从这里可以猜想到,了凡先生他应该也是很懂算命。为什么?因为他得到孔先生的真传,孔先生把他的《邵子皇极数正传》传给了了凡先生,所以了凡先生也是个很懂算命的行家。但是为什么他没给儿子算命?这就告诉我们,真正关键处不在乎你会不会算,不在你知不知道你的命运,而在於你断恶修善,改造命运。原来是好命的,可以愈改愈好,原来是不好的命运的,也可以把它扭转过来,所以算有什么用?
这也是告诫孩子,『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哪怕是你的命很荣显的、很富贵的,你也要常常当作贫困、落寞这样去想,就不会生起傲慢心。『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哪怕是一生很顺利,一帆风顺,都要常常求缺,不要求圆满,多吃亏这是好事。『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如果是衣食丰足的,现在过的生活都不错了,也要常常想到,假如我现在贫穷怎么办?我怎么能够浪费饮食?怎么能够暴殄天物?所以常常有这种思惟,这是正思惟。『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受别人的爱戴,受别人的尊敬,要常常想到,我的德行能不能够值得别人的爱敬,这一点虚名会导致灾祸,所以常做恐惧想,如果自己德行不够,赶紧要积功累德。『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假如我们出身不错,甚至高贵的名门家族,但是要常常做卑下想,谦卑,姿势降低、低调,对任何人都平等恭敬,这才是有福,这才能够使你的家业长久,要以德去福荫子孙。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哪怕是我们真的有学问,学得好,别人非常赞叹,要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还有更多的高人他没有出来,我们这些学问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在佛法里面离明心见性差得远,哪是真实学问?所以要常做浅陋想,自己还是很浅陋的,不可以有任何的骄傲自大。所以这种谦虚就招福。《书经》上讲的,「满招损,谦受益」,真正谦虚就受益,自满的人那一定招破损。然后了凡继续教导他的孩子,教导他孩子,那我们也要把它当作我们自己的教育,等於是了凡先生教导我们的。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六个『思』,在佛门里面有一个名词术语,叫正思惟,这六个思惟就是正思惟,正确的思想。第一个『远思扬祖宗之德』,这是孝心,想著要光耀门楣,要把我们的祖宗之德发扬光大。祖宗再远,我们都要念念不忘!我们的祖宗是谁?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所以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人类的祖宗,这些祖宗的德行我们有没有想著要发扬光大?祖宗的道统有没有想著去传承?常常要这样去思惟,这样去反省,这是正思惟,这是孝道。中华文化儒释道三家,这都是祖宗之德,眼见现在面临著断层的危机,我们身为华夏子孙,能不能够发大心去学习、去实践、去落实这些祖宗的教诲?这样做才真正是「扬祖宗之德」。把这个文化道统发扬光大,真能够构建和谐世界,对现前的众生是莫大的利益!所以古德劝导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扬祖宗之德。
第二个思惟,『近思盖父母之愆』。近在身边的父母,我们要常常想到尊敬、爱护他们。父母不一定是圣贤,有几个父母是圣贤?可是我们应该把他当作老师去看待。他们有优点、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们如果是有过失,这个「愆」就是过失,我们要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不能够抓住父母的过失不放。老看别人的过失,尊重、敬爱的心就生不起来了,孝心就没有了。孝一定要连著敬,孝敬孝敬,没有敬哪来的孝?所以要锻炼,要反省,自己不可以去看父母的过失,不要放在心上。古人都讲,家丑不可以外扬,这是基本的德行。《弟子规》上讲,「道人恶,即是恶;扬人善,即是善」。所以父母的优点,哪怕是少有的一点优点,我们加以表扬、赞叹,让父母高兴,父母的缺点我们不提,能够忍受,让他自己改过,这叫隐恶扬善。当然当我们看到父母有过失的时候,要知道善巧方便的帮助父母改过,这是出於一种孝心、爱心。《弟子规》上讲「过不规,道两亏」,如果看到父母、家人、夫妻、亲人有过失,不加以规劝,那么道两亏,就是他有过失,我自己也有过失。规劝特别注意方法,不是大肆的批评,严厉的指责,这个没有效果,而且适得其反。你看《弟子规》上讲,父母有过的时候怎么办?要「怡吾色,柔吾声」这样去劝谏,让父母能够理解你的爱心,而得以改过。绝对不可以在外人在的场合里面去说父母的过失,要私下里静静的柔声下气这样子去劝谏。如果是父母不听?「谏不入,悦复谏」,他不听你的劝告,等到他高兴了,你得创造一些条件让他高兴,譬如说带他去旅游,让他高兴的时候你再劝谏。
第三个『上思报国之恩』,这是思惟报国土恩。祖国人民培养了我,我现在能不能够为祖国人民做贡献,把自己所学的贡献社会,帮助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这是报恩。第四『下思造家之福』。上对国家,常思报国恩,这是忠,「下思造家之福」,回到家里来,常常想到如何为家里造福,这是孝。「造家之福」就是古人所说的齐家,让家里整齐。用什么去整齐?这个标准在哪里?必定要用伦理道德,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去做好家庭的这种教育,树立好的家风,这才能让儿孙有福!给儿孙的福不是说给他多少钱,给钱给子孙,子孙可以给你败坏,让你的家产丧失掉。关键是要积福给子孙,积福,首先自己去做,自己积德,然后孩子自然就受你的身教感化,他们也就好好的做人,这样他们才有福。
『外思济人之急』,这是对人,看到别人有急难的时候,赶紧解囊相助,救济别人,全心全力的帮助别人度过难关,这是「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就是对内,对自己,对内心要懂得防范,闲就是防范,防范自己的过失,不要让邪知邪见这些邪念生起来,这是「闲己之邪」。哪怕是一个人在的时候,别人没有觉察你,没有看到你,要懂得慎独,不可以起恶念,常常要明白天地鬼神就在我旁边监察我,不可以造次,不可以放肆。这一天下来,晚上睡觉反省一下这一天过得如何?会不会问心有愧?盖上被子是不是愧对这个被子。当我们能够问心无愧的时候,这就是真正养成了好的德行。所以闲己之邪就是常常存真诚的意念、存善念,保持心地纯净纯善,这些都属於正思惟。了凡还要继续说: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务要』就是一定要,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所以我们这一天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反省自己,一天好像挺好的,没什么过失,那你这天就白过了,『安於自是』,你就自满了、自足了,你就不能进步。『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所以唯有每天反省、改过,才能进步。所以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这里志同道合的同修,我们共同采取了凡先生的这种功过格的方法,每天等於写日记,反省自己哪些做得不够。一日没有发现过失,这一日就白过了,没进步。所以我们真正希望真干,这一生发愿求生净土,发愿成圣成贤,功过格是最好的起步,效果会很好,你做个半年你就发现进步很大。所以一定要去努力,踏踏实实的去做。了凡又继续说: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他说天下你看真正聪明的人不少,优秀的人不少,特别是看现在年轻人都很优秀、很聪明,但是往往一生下来,到了晚年发现,『德不加修,业不加广』,他在进德修业方面没有什么成就,这一辈子等於白白的过了。为什么?是不是他不懂道理?是不是他笨?不是,他很聪明,也学过不少圣贤的经典,为什么到最后没有成就?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这个原因就是「因循」两个字,因循就是得过且过。对自己进德修业不认真、不踏实,追求的都是一些枝叶花果,不肯在根上去下功夫。根是哪?《弟子规》是根。《弟子规》没做到,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看不起《弟子规》,羡慕那些大经大论,羡慕那些四书五经、十三经,羡慕人家大儒、佛学家,到最后没有了根,《弟子规》没落实,《太上感应篇》没落实,《十善业道经》没落实,这就耽搁了一生,到最后真的是轮回路上该怎么生死怎么生死,这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真正明白了,要从根做起,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在这三个根上面扎下去,真正落实。虽然我们学的经论不一定很多,但是根落实了,这一生就能成就。
所以真正修学的人要懂得,「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落实根的修学,这样子就能够有真实的成就。了凡先生这一篇「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云谷禅师是开悟的大德,所以了凡先生说这种立命之说是
【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
确实是非常精深。正理,古圣先贤的教诲,让我们熟玩,好好的玩味,认真的去学习、去落实,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这一篇「立命之学」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是第二篇「改过之法」。这第二篇和第三篇,第三篇是「积善之方」,这两篇好比是《了凡四训》主要的内容,像佛经里的正宗分一样。前面这个「立命之学」就好比是序分,最后第四篇「谦德之效」就好比是流通分。我们从这样子去体会,这篇文章就很有味道。「立命之学」是教导我们改造命运的原理,真正发心想要改造命运,第一步就得改过。所以没有谈积善之前先谈改过,教导我们改过的方法。改过是因,避灾避祸是果。所以如果不改过,哪怕是修善,善里面夹杂著恶,这就不纯,这是有漏,这个福都被漏掉了,所以先把这个漏给补上,所以先要讲改过。了凡先生在这篇文章开始就说,在春秋时代就有很多诸侯、大夫,他们都很有学问,看到人的言语、动作,就能够卜出,能够预测到将来这个人的吉凶祸福。为什么?这是因为,了凡说: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人的存心是善恶的根本,是祸福的根本,所以吉凶祸福都有兆头。怎么样看他的兆头?通过看他的心就知道。一个人起心动念必定会表现在身体形态上面,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这个人的心里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你是个老实人还是诡计多端、很有城府的人,你这个人是个善人还是个恶人,有学问的人就能看得出来,骗不了人,无论怎么装,都不可能瞒过人的眼睛,瞒过的只是那些愚笨的人,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可能能瞒得过,而且瞒也只能瞒得一时,不能瞒得长久。所以『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从起心动念萌发出来,在形体上面就表现出来。这是古人懂得看人,就看这个学问,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就看他的心地。这些在古训当中,像《左传》,左丘明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等,这些都有记述。如何来看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了凡说:
【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所以怎么样看一个人将来的福报?『过於厚者常获福』,一个人的心地善良、厚道,为人处事待人都很厚道的,这种人将来就有福。他能够处处替人著想,关怀别人、爱护别人,别人也都会处处为他著想,都会关怀他、爱护他,所以他的朋友就多,他的贵人就多,当然他会有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为人轻薄的,只注重眼前利益,眼光短浅,不能容人,心量窄小,这种是薄,薄福之相,他的福报一定很小,而且会常常招受到祸害。为什么?因为他如此的待人,人家怎么可能善待他,所以他的冤亲债主就会多。所以师父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做四好,这四好就是培养自己厚福的。现在我们师父提倡我们净宗学人要在这一年之内要落实五个科目,就是要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照顾别人,要这么样去做,才是培养厚福。下面讲: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祸福都是可以预知,我们说都可以预测,从哪里预测?就看一个人的心地,就能预测。『至诚合天』,当我们的心地达到至诚的时候,至诚的心就是心里面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分别,起心动念合乎自然的法则,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夹杂在里面。有这样的一种心,我们至诚的心出来了,就能够体察吉凶祸福的预兆。所以『福之将至』,看一个人他的福快要来的时候,『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你就看他这个人心善、言善、行善,都是善的,很厚道的,你就知道他的福就不远了。『祸之将至』,怎么样预测一个人会有祸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你看他这个人言行不善、心地不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知道他没有多久将会有祸患,天灾人祸就会降临。我们看人如此,看这个世界也如此,人有命运,世也有世运。你看这世界上普天下的人,造恶的多,造善的少。真正善人,真正无私无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像我们师父这样子,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就是要弘扬正法、利益众生,帮助社会化解冲突、和谐世界。可是不少人看见他觉得好奇怪,没见过这样的人,这种行为现在都没有办法让人理解了。所以这是说明什么?不善的人现在太多了,善的人太少了,有一个人做善,大家看了都觉得奇怪,觉得不可思议。看到这样子的一个现象,我们就能够猜想到,这个世界的灾难一定不远。
「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我们都大概能够知道,所以天灾人祸我们想到将来愈来愈频繁。怎么救?唯有依靠圣贤教育,大力的去推动伦理、道德、因果、圣哲的教育,让大家从造恶回头,转不善为善,才能改变这个世运,要不然没有办法。所以在去年师父上人也劝导我走圣贤教育之路,走这条路最光明。真正要发心利益社会的,这条路最殊胜,效果最好,自己要做出牺牲。因为跟著师父学习也有十年了,听经闻法,虽然不能有大悟,小悟,明白一点了,这还是有的。所以师父这一鼓励,我就决定放下在昆士兰大学的教授工作,真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效仿古人存这个心。现在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怎么办?重新来做一名学子。所以从教授的那个讲台上下来,当一名学生,跟著师父学十年,十年寒窗,希望将来能够有所成就,能够真正利益社会,挽救世运。了凡先生在这里就说: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所以真正要改造命运,我们自己想改造命运,帮助这个世界改造世运,挽救世道人心,光修善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改过。所以『今欲获福而远祸』,希望我们能够获得福报,自己获得福报,世界的苍生,天下苍生获得福报,要远离灾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在没有想行善之前,先要把改过的道理讲清楚,大家不造业了,这才能改得过来。了凡先生继续说: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改过他讲的要发三种心,第一是耻心,第二是畏心,第三是勇心。耻心就是羞耻之心,畏心就是畏惧之心,勇心是勇猛之心。有这三种心,改过就彻底了。什么叫做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这是讲要改过要发羞耻之心。为什么?我们要想想,古来的圣贤,你看孔子、孟子、释迦牟尼佛,他跟我们本来是平等的,『与我同为丈夫』,都是大丈夫。佛在经里面讲得更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一个众生,包括我们现在凡夫,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跟佛是平等的,本来是佛。『彼何以百世可师』?他为什么成为了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令人景仰的佛菩萨,我『何以一身瓦裂』,我为什么会变得像破碎的一个陶器,一身瓦裂,一文不值?这是我们『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这就是我们「耽染尘情」,耽就是过分,染上了那些习气毛病,重情欲,「私行不义」,在私下里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恶习性,把我们善良的本性给覆盖了。所以我们本来成佛,本来跟孔子、孟子一样「百世可师」,现在变得一身瓦裂了,这是令人羞耻,所以要改过。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段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了凡四训》,请看「立命之学」。我们昨天讲到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禅师为他开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而且告诉他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重新去营造自己的人生,而且要懂得不分别、不执著,用孟子所说的「夭寿不贰」这种理念来解释立命之学。禅师继续告诉他说: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禅师这里也是引用孟子的话,因为古代的读书人都读四书五经,对孟子说的他们非常熟悉,所以禅师教化人很懂得用善巧方便。『俟』就是等待的意思,这种等待绝对没有任何的攀缘,真的是要水到渠成。所以孟子说「修身以俟之」,告诉我们时时刻刻修养自己的品德,等待机遇的到来。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这里的『将迎』,就是念头里有起心动念,有攀缘心,所以真正做真实的学问要懂得自己存养自身的功夫,等待机遇到来,这是『积德祈天之事』。所以要改造命运要懂得积德。『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这个修身而俟之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修,一个是俟。什么叫修?就是身有过恶,自己有的一些习气毛病,要永远的断除。治就是对治,去就是去除,对自己的习气毛病不能有半点姑息,这是真正修身。没有任何侥幸非分之想,这就是俟。『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俟」就是等待,没有任何攀缘,「觊觎」和「将迎」都是指非分之想,都是起心动念向外攀缘,把这些念头都要斩决之,完全让自己的心地清净。『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果然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功夫,那么自性性德自然就流露出来了。「先天之境」讲的就是自性,回归到自性,要懂得自性当中能生万法,那时候才真正彻底改造命运,这就是入了佛菩萨的境界,这种学问才叫实学。
所以什么叫实学?真正放得下,把恶业放下,这是修身,把起心动念放下,这是俟,等待。所以孟子说得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就是把放出去的心给找回来,把那些妄念分别执著收回来,断除干净,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不是搞学术。我们师父上人讲经里常常提到,学儒和儒学,佛学和学佛,不一样。如果只是搞学问,做学术的研究,没有真实的去落实,不肯放下,那就叫儒学、佛学,你可以拿博士论文,你可以当教授,当知名的学者,但是还是没有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学问是要我们放下。放下了才能入境界,才能够得大自在,现在我们的社会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圆满的解决。我们现在看到这世界那么乱,天灾人祸频繁,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实学的人出来。现在要培养实学的人,就需要有真正发心的仁人志士、年轻人,他能真正想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求真实学问的方法有,我们师父这种构想都讲得很清楚,把三家的根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是儒释道三家的根,要把它落实,真正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十年寒窗苦读勤学,这样才能够开悟,这才是实学。所以真正发心的人就要懂得修身以俟之,真正用十年的时间把心安下来,修养自己的德行、学问,等待将来为众生服务。
下来禅师继续开示,他对了凡先生说: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了凡先生他跟我们一样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无心,这个无心就是没有妄念,没有妄念这就是圣人。我们做不到就要先从第一步做起,就是控制妄念,把妄念能够压住,虽然不能够断,你能够伏住,这功夫就不简单了。用的方法,云谷禅师教的是用持咒,『持准提咒』。持准提咒,持咒语关键也是在於无心无念,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咒语上面,这个跟念佛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念佛的人不必持咒,念佛佛号本身就是无上咒。所以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要懂得控制住自己的妄念。用的功夫,禅师教导他用『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无记无数是让了凡先生不要记数,这个心完全专注在咒语上面,心能够清净。但是刚开始如果无记无数可能很难控制妄念,怎么办?你还是要记数。我们拿一串念珠,这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颗,你就掐一个念一句,或者是念十句阿弥陀佛掐一个,记数。每天有固定的功课,譬如说刚开始可以一天念一千,或者是两千,慢慢增加到一万、二万、三万。通过记数就能把心专注,等到心真正清净了,几年以后发现妄念是少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记数,你就随时随刻的去念。走路、吃饭,做什么事情,只要不动脑子,你的佛号就提起来,因为你记数的时候佛号都念得很习惯了,所以容易提起佛号,到最后连睡觉都不会间断,「不令间断」,妄念自然就不生了。
念佛的功夫贵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心里不能有怀疑。首先不可以怀疑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现在只是受这些业障习气缠缚的一个佛,我们用念佛可以把这些业障克服。另外对阿弥陀佛不怀疑,相信念佛一定感应阿弥陀佛威神加持,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真的是一念相应我们自己就是一念佛,念念的相应就念念是佛。不夹杂就是不夹杂其他妄念,有妄念的时候马上把念头移到佛号上面,不管那些妄念,那些妄念自然就熄灭了,你愈去管它就愈多,我不理它,不理它妄念就愈来愈少,不间断,做到这样子,功夫持得纯熟了,就能达到『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我持念这句佛号,念得很熟很熟,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这佛号都不间断,即使是口里没念的时候,耳朵里都能听到佛号,心里还是那个佛号一个节拍一个节拍的这么样子。真的好像我们的呼吸一样,呼吸的时候,大家你看你工作做事情,甚至睡觉的时候,它都不间断,它自然的,甚至你动脑子的时候、不动脑子的时候,这呼吸都不间断。当我们持得纯熟的时候,这个佛号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就是一句一句的接下去,这个功夫就到家了。达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就是念佛与不念佛合一了,这是入不二法门了。所以这个功夫要慢慢的用,先是记数,然后是无记无数,最后达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当我们能够真正把这个佛号拿起来,降伏了这些妄念,我们的真心本性就现前了,这种就叫『灵验』。什么叫灵验?诚则灵,验就是有效果,有感应了,真正做到至诚感通,跟自性感通了。
当了凡先生听完云谷禅师的这一段精彩开示,教导他立命的学问,他开悟了,真正明了原来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於是发心从今以后改造命运,不愿做凡夫了,他要做改造命运的圣贤人。於是他第一个举动,经文上讲: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第一个动作,改自己的名号,原来他号『学海』,「学海」这是博学,学的东西很多。一方面看出了凡是个很好学的人,另外一方面也知道他一定是一个贡高我慢的人,称自己是学海。现在他改号『了凡』,就不再想做凡夫了。我们的名号就是提醒我们的,当别人叫我们这个名号「了凡、了凡」,我就能够醒悟,我不能再做凡夫,所以改名的作用是在於提醒自己。『盖悟立命之说,不欲落凡夫窠臼』。他真正悟了、明白了,不想再做被命运束缚的凡夫。这个「窠臼」就是鸟窝,不想在凡夫的窝里面呆下去,他要起来做圣贤。请看下文:
【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了凡先生自从明白了「立命之说」以后,你看他就立愿改过自新。所以可知要改造命运,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习气毛病好好的去反省、改正,这是第一步。所以『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他也开始认真起来,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子认真的反省,谨慎改过,他就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便觉与前不同』了。『前日只是悠悠放任』,以前都很放肆,会纵容放任自己,到现在就有一种『战兢惕厉景象』,他时时刻刻懂得警惕自己,懂得关照自己,发现自己有过失他就能够醒悟、能觉察,然后把它改正。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常常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在暗室里头,单身一人,在屋漏下,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过去是很放肆,乱说话,乱起恶念,现在不敢起恶念,不敢乱说话了,更不敢做错事,他怕得罪天地鬼神。天地鬼神真有,我们用现在科学的语言说,他们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人类是生活在三维空间里面,看不到四维、五维、高维次空间的生命,但是这些生命真有。现在科学已经证实了总共有十一个维次的空间,这些空间里面都有生命。现在西方科学家用这些科学仪器,都能够检测出这种不同维次空间生命他们的声音。像义大利的一位学者,他叫马协娄.巴希博士,他就从事了五十年的这种研究,用这些通讯仪器录下来这些鬼神的声音,发表了科学报告,证实真有。
『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当别人憎恨我、讨厌我,甚至毁谤我的时候,了凡先生过去受不了,他不可能这么轻易饶人,但是现在他也不会憎恨,不会跟他们过不去,更不可能起报复的心态,他能够「恬然容受」,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心量慢慢的扩大了,过去没有办法容忍的事情,现在他能容忍了,过去饶不过的人,现在看了心里还是很平淡,甚至脸上会带著微笑,不会再跟他计较。这是《弟子规》上所说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了凡先生慢慢做到了《弟子规》的这一条。所以我们读了这些话,要勘验自己、反省自己,能不能够像了凡先生那样认真的去改过,过去的错误,过去对人总是对立,总是不能和谐,现在能不能够把心量扩大去包容?过去虽然有过失,现在改了,就没了,《弟子规》上讲的,「过能改,归於无」。所以改过是立命第一步。
下面了凡先生在文章里面就讲到,他刚开始发愿改过,效果就现前了。到了第二年,就是了凡见到云谷禅师之后第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本来孔先生给他算命,算他应该在那次考试中考第三名,可是他考了第一名,算得不太准了,接下来,在那一年的秋天,了凡先生竟然中了举人,这些是在他命中都没有的。在他命中没有功名,秀才不属於功名,只有举人和进士才叫做功名。他命中本来没有功名,他现在有了,考上举人了,这一年他是三十六岁。了凡先生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然努力去改过。所以他说: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是他自己反省,虽然他努力的断恶修善,但是『行义未纯』,做得不够纯,虽然修善,可是善里面夹杂著恶,过失还是很多。他举了几条例子,『或见善而行之不勇』,这是他过去的毛病。他以前就是为了矜惜名节,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能够舍己救人,现在这一条还是做得不彻底。见到有善事还是不能够勇猛的去承担,还是顾前顾后,有很多的顾虑。另外『或救人而心常自疑』,他在救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心,譬如说看到一个乞丐在路上,很穷的一个人,他刚想拿出钱来布施的时候,又想到,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职业乞丐?他是不是专门来这里以讨饭为生的?是不是他背后还有个什么黑社会集团用他来赚钱的?想到这些就不肯布施了,「心常自疑」。要知道,这个是好事,我们就好好做,停留在这第一念的善上面,不要再起第二念的疑惑,这样就功德圆满了。
所以本来我们可以做大功德,结果被这些疑虑搅进来之后,就不能够彻底了,甚至就不会去做了。所以很多现在的善事,想做善事的人顾虑重重。过去新加坡有一位法师叫做谈禅法师,我们师父举的例子,他每天就是在城隍庙门口卖点香烛这些小东西,自己生活非常的清苦,每天喝自来水,积累的很多钱,全部布施给大陆去修庙,哪里需要修复寺院的,他就慷慨解囊,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去赠送。把钱送给他们,只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说完把钱撂下了就走,以后再也不想。你看这个人难得!真正做好事,没有疑惑,绝对不会想说,你这个钱给了他,他会不会贪污?他会用得不如法?有这些顾虑就没有真正的功德。功德是清净心,是无住布施,心有所住,这功德就不圆满,了凡先生就是这种情况。然后他说: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虽然身体勉强去做善事,心里还是各种顾虑,甚至有时候看见人家有过失,或者是自己做善事,别人不肯做,口里面还会唠叨几句,还会批评人家,这都是口业。『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他还有喝酒的习性,酒戒不了,平时清醒的时候他能够操持好自己,很谨慎,能够战战兢兢,但是醉了以后他又放逸了,又原形毕露。这些过失积累起来,了凡先生都把这些过失写到他的功过簿上面。『以过折功。日常虚度』。虽然每天有做好事,可是犯了一个过失,就要把一件好事给抵消掉,这么一抵消,这一天都剩不了什么善事,「日常虚度」,白白活了一天,没有成果。这些都是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常见的现象,因为我们的习气毛病都很重,但是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大家不要灰心、不要沮丧,依然要保持信心,要不断的继续努力,这样子的话效果会愈来愈明显,进步就会愈来愈大。
结果了凡先生不错,真是咬著牙一直干,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一直干了十年多,从三十五岁开始发愿,到四十五岁以后,十年有余,才把他所发愿做三千件善事做完。他原来是想发愿做三千件善事,为求科第,结果科第先考上,但是他要为了满愿,继续做完,做了十年多,可见得很不容易。十年做三千件善事,平均每天做一件,你看刚开始初学不容易。我们如果能够勇猛精进,一天不只做一件善事,所以我们的进步应该来说不会比了凡先生差。这三千善行圆满以后,他就有一次回到南方,请几位出家人到禅堂里面回向,把这些善事功德回向,报天地祖宗之德。然后马上又发起了另一个愿,求子,他要求得一个儿子,以传宗接代。他也是许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过了两年,四十七岁那年就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天启,这是了凡先生的儿子。所以这个效果很快速,刚刚发愿,两年,就成就了,虽然成就了,愿发了总得圆满,所以了凡还是这样子认认真真的去做善事。他做善事,每做一件就用笔把它记下来。了凡先生的太太不识字,就用一个鹅毛管蘸点红颜色的颜料,就印在功过本上面,印成一个红色的圈子,一个圈代表一件善事。所以夫妻两个人都诚诚恳恳、认认真真的去做善事,非常难得。他举了几件善事,譬如说布施穷人,或者是买放生命去放生,一天有时候可以做到十几件善事。又过了两年,头尾四年,第二个三千件善事又圆满了。
所以我们看到,他第一次的三千件善事做了十年有多,第二次头尾四年,三年多他就做完了,进步就快了,於是他也请法师到他家里去回向。回向以后他又发了一个愿,他愈做是愈欢喜,觉得命运确实是可以改造的,你看原来没有考上举人的命,他能考上,没有儿子,他也有儿子了,於是他的愿就愈来愈大了。这次他发一个愿,要考上进士,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古代的秀才相当於学士,举人相当於我们现在的硕士,进士相当於我们现在的博士学位,这最高学位。进士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就是榜眼、探花。於是了凡先生就发愿求进士,这时候他就发大愿,要做一万条善事。结果发愿以后,到了五十二岁,又过了四年,五十二岁那年他真的考上了进士。朝廷封他为河北省宝坻县的知县,宝坻就比原来他命中的四川那个小县要大了。所以他当了官,虽然也是知县,但是比他命中的要更好。他当了官以后,在衙门里依然保持断恶修善,念念不忘要圆满他那一万条善事。他就自己准备了一本小册子,空白的小册子,题名叫「治心篇」,专门来对治自己的心地。早上起来请家人把这个小册子放在案上,然后把自己所做的善事、恶事都登记下来,到了晚上就把这个小册子拿回家,在自己的庭院里面设一个小桌,然后点上香向天地祷告。这是他效仿宋朝的赵阅道的做法。
赵阅道是宋仁宗时代的一位御史,他为人非常清廉,不攀附权贵,铁面无私,所以人称「铁面御史」。赵阅道每天都是在庭院里设一个案,然后把自己一天所做的善恶统统写在小本子上,然后去焚化,把这个疏文焚化,祷告上苍,用这种方法来检点自己。所以这一天如果不敢写到疏文里面的事情他就不敢做,因为这样做会得罪天地鬼神,用这种方法来逼著自己断恶修善。了凡先生也是这么做的,做得很认真。但是夫妻两个人觉得有个烦恼,因为他们现在搬到衙门里住,不再是在外面自己家里,做善事比较容易,到衙门里面,每天都要办公,不走出衙门,要出去外面做善事这很难。所以你看做一万件善事,做到什么时候才圆满?所以他太太就产生为难了,了凡先生也都觉得有点为难。日有所思是夜有所梦,结果他晚上就梦到了一位神人,一位神仙来到他梦里,告诉他。了凡先生首先向这个神人请教,说自己发愿做一万条善事,现在求的愿,进士也考上了,可是这一万件善事怎么做,做到何年何月才做圆满?就跟神人报告自己的为难之处。这个神人就安慰他说,不要紧,你曾经做过减粮的一件事情,你这一万件善事已经圆满了!
减粮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宝坻县这个地方田租是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当时了凡先生做了县长以后,觉得田租太高了,百姓缴纳粮食缴纳得太重了,於是就下令减粮,把田租减成一分四厘六毫,差不多减到一半了。这件事情确实有,在梦里竟然这个神人给他这么一点化,他自己是又惊又喜,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只做了一件事,这一万件善事就圆满了?后来有一位幻余禅师,从五台山,山西五台山来到河北,到宝坻,这是他的朋友,就跟了凡先生见了面,了凡先生就用这个梦向禅师请教,这个事情可不可信,是不是我这一万件善事已经圆满了?幻余禅师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对了凡先生回答说: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禅师说,你这个善心真切,你发出的善心很真诚,这里面没有夹杂著一丝毫的私欲,完全是大公无私,没有任何的自私自利的执著,这种真切的善心发出来以后,即『一行可当万善』,你做这一件善事,它的功德等於一万件善事。在理上讲是通的,为什么?如果一个人真正善心真切,他绝对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他所做的善事,这种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没有界限,他内心没有分别执著,这个功德就没有界限,所以极小的善都是遍虚空法界,这是理上讲,讲得通。更何况你是『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了凡先生他当了县长,减粮,减了田租,不只一万家的百姓因此而获利,所以真实的效果来讲,也是等於做了一万件善事。所以你看公门里面好修行,真正在这个位置上做善事,他做起来容易,这一个决定下去,你看就利益万民,这个功德就很大很大。
所以我们做善事,这里提醒我们,第一要拓开心量,真心里面没有执著分别,我们用真心去做善事的时候,不计较得失,不计较果报,更不计较名利,这种无私的大心量做的善事,功德就大,第二个,真正在这种位置上的人,要懂得去修善。国家的领导人要做善事是最容易的,你看看现在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把所有的田租,就是农民的税收,都减免了,这个是历史上头一回,真正是把所有的田租、农民税收全部免掉了,真是让万民受福。所以现代的领导人功德很大。另外一种人就是传媒的,媒体的主持人,你看他们做的节目,通过这些媒体、电台、电视台播放,传送到万家万户,如果播的内容是善的,启发人认识伦理、道德、因果,启发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的,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如果是传送的这些媒体的内容都是杀盗淫妄、色情暴力的这些片子,这个罪业也大。所以造大善、造大恶,全在他一念之间。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面对这种乱世,人民不懂得伦理、道德、因果,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用什么方法能够挽救他们?唯有靠教育,唯有用圣贤的教育。所以真正用圣贤教育,我们现在有志同道合的人,利用高科技,卫星、网路,去弘法利生,把圣哲的教育传送到每个家庭,这也是无量功德。所以我们这个团体,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有弘法的人、有护法的人、工作的人员、摄影的人员,他们都是共同来传播圣哲教育,这样的功德真的是超过万善。所以我们没必要去羡慕了凡先生,说我非得要当县长,才能做圆满这一万桩善事,不必要,真正懂得当下抓住社会最需要的教育我们来传播,这就是功德无量。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休息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菩萨,大家好!刚才我们谈到了凡先生发愿,第一次做三千件善事,十年有余才圆满,第二次的发愿做三千件善事,前后四年就圆满,速度加快了,第三次他发愿做一万条善事,结果一念就圆满了。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万事开头难,要改造命运,一开始跟自己的习气毛病做斗争,这不容易,但是只要一开始克服了,以后的道路愈走是愈顺,所以他的命运愈改就愈顺利。他本来命中没有功名,他考取了举人和进士,他本来命中没有儿女,他得了一个儿子。命中算定他应该是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是那年他什么病也没有,顺顺利利的过了关。到写这一部《了凡四训》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九岁了,他本人是七十四岁才走的,所以寿命也加长了。了凡先生没有求寿命,但是寿命自动的加长,可见得关键问题是我们真正断恶修善,就自然感应福报。这个功名富贵是福报,儿女是福报,健康长寿是福报。这个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所以了凡先生这一生努力的去修,结果他都得到了。
我们的师父上人你看他也是改造命运,改造命运比了凡先生改造得更彻底。首先第一个寿命,我们师父上人常跟我们讲,别人给他算命,这一生活不过四十五岁,因为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他的伯父,都没有过四十五岁,他自己也很相信,修学也就把时间表定在四十五岁,认真努力的去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拼命做。别人送给他的供养他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他去放生,这是无畏布施,第二捐医药费,这也是无畏布施,财布施,把医药费都捐出去了,自己就不得病了,没有钱得病了,你把医药费都留著自己用的,你不得病谁得病?然后他法布施,大量的印送经典,而且自己身体力行教化众生,讲经说法到今年四十九年。所以你看他三种布施具足,所以他的果报很殊胜,他得健康长寿,你看到现在八十一岁高龄了,很健康,体力很好,每天讲两小时,四小时都没问题。我们年轻人都做不到,我只能每天讲两小时,师父能够讲四小时是没问题。所以我不讲得两小时的时候,师父说他讲四小时,我们就觉得不要让师父太累,我们自己累一点,自己也是学习、锻炼,所以咬著牙坚持两个小时。所以你看师父聪明智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财富,这个财富不一定说师父要很有钱,银行存款多少多少数字,那个不一定是真正有财富。真正有财富的,他要用钱的时候自然就有钱用,就有人送钱来,这才是财富的自在。所以我们师父年轻的时候是很苦、很穷的一个人,也是短命相,命运统统改过来了,而且改得比了凡先生更殊胜。所以证明命运是可以改造。了凡先生文中是这么说: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於常。皆非诳语。吾於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所以你看,他引用《书经》里的一句话,『天难谌,命靡常』,这个「谌」就是信,天道难以相信。什么是天道?天道好还,就是因果报应。这个你能不能相信?「命靡常」,就是天命没有固定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圣贤的教诲。『又云:惟命不於常』。这就是讲天命是无常的,命运不固定的,全在你自己造善造恶去营造的。这些都不是诳语,不是欺骗人的话,都是真实语。所以圣贤人教我们,「天命无常,修德为要」。了凡先生终於明白了,『吾於是而知』,他真的明白了。为什么?他这一生完全落实了这些圣贤的教诲,证明了天命无常,全是自己积功累德去改造。所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圣贤教导我们,「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是《太上感应篇》的话。祸和福在哪里?在我们这一念之间,念头起动的地方就是祸福之门。我们这一念是善的,自然感应福报,我们这一念是恶的,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自然就招祸,这些「乃圣贤之言」。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如果说祸福都是命定的,没得改的,这种言论不是圣贤的言论,它是一般世俗的言论,叫做宿命论。所以真正学了圣贤教育以后,知道原来命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重新营建美满的人生。不但能够使自己这一生有福报,而且循著圣贤的教诲,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灵性,转凡成圣。念佛的人这一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作菩萨,这种改造命运改造得就最彻底,这都是能够做得到的。了凡先生写这篇家训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是了凡先生教导自己的儿子懂得谦虚。『汝之命,未知若何』。你自己的命运不知道如何,你没有遇到孔先生,所以你没有了解。真正要不要去了解?其实也不必要。为什么?因为命运,这八字算出来的,那都是你过去生中的一个果报,而未来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所以需不需要去算命?也不需要。特别佛教导我们,佛门弟子不必去搞算命算卦,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不要去占卜,不搞宿命论。所以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是最积极的教育。我们从这里可以猜想到,了凡先生他应该也是很懂算命。为什么?因为他得到孔先生的真传,孔先生把他的《邵子皇极数正传》传给了了凡先生,所以了凡先生也是个很懂算命的行家。但是为什么他没给儿子算命?这就告诉我们,真正关键处不在乎你会不会算,不在你知不知道你的命运,而在於你断恶修善,改造命运。原来是好命的,可以愈改愈好,原来是不好的命运的,也可以把它扭转过来,所以算有什么用?
这也是告诫孩子,『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哪怕是你的命很荣显的、很富贵的,你也要常常当作贫困、落寞这样去想,就不会生起傲慢心。『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哪怕是一生很顺利,一帆风顺,都要常常求缺,不要求圆满,多吃亏这是好事。『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如果是衣食丰足的,现在过的生活都不错了,也要常常想到,假如我现在贫穷怎么办?我怎么能够浪费饮食?怎么能够暴殄天物?所以常常有这种思惟,这是正思惟。『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受别人的爱戴,受别人的尊敬,要常常想到,我的德行能不能够值得别人的爱敬,这一点虚名会导致灾祸,所以常做恐惧想,如果自己德行不够,赶紧要积功累德。『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假如我们出身不错,甚至高贵的名门家族,但是要常常做卑下想,谦卑,姿势降低、低调,对任何人都平等恭敬,这才是有福,这才能够使你的家业长久,要以德去福荫子孙。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哪怕是我们真的有学问,学得好,别人非常赞叹,要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还有更多的高人他没有出来,我们这些学问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在佛法里面离明心见性差得远,哪是真实学问?所以要常做浅陋想,自己还是很浅陋的,不可以有任何的骄傲自大。所以这种谦虚就招福。《书经》上讲的,「满招损,谦受益」,真正谦虚就受益,自满的人那一定招破损。然后了凡继续教导他的孩子,教导他孩子,那我们也要把它当作我们自己的教育,等於是了凡先生教导我们的。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六个『思』,在佛门里面有一个名词术语,叫正思惟,这六个思惟就是正思惟,正确的思想。第一个『远思扬祖宗之德』,这是孝心,想著要光耀门楣,要把我们的祖宗之德发扬光大。祖宗再远,我们都要念念不忘!我们的祖宗是谁?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所以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人类的祖宗,这些祖宗的德行我们有没有想著要发扬光大?祖宗的道统有没有想著去传承?常常要这样去思惟,这样去反省,这是正思惟,这是孝道。中华文化儒释道三家,这都是祖宗之德,眼见现在面临著断层的危机,我们身为华夏子孙,能不能够发大心去学习、去实践、去落实这些祖宗的教诲?这样做才真正是「扬祖宗之德」。把这个文化道统发扬光大,真能够构建和谐世界,对现前的众生是莫大的利益!所以古德劝导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扬祖宗之德。
第二个思惟,『近思盖父母之愆』。近在身边的父母,我们要常常想到尊敬、爱护他们。父母不一定是圣贤,有几个父母是圣贤?可是我们应该把他当作老师去看待。他们有优点、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们如果是有过失,这个「愆」就是过失,我们要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不能够抓住父母的过失不放。老看别人的过失,尊重、敬爱的心就生不起来了,孝心就没有了。孝一定要连著敬,孝敬孝敬,没有敬哪来的孝?所以要锻炼,要反省,自己不可以去看父母的过失,不要放在心上。古人都讲,家丑不可以外扬,这是基本的德行。《弟子规》上讲,「道人恶,即是恶;扬人善,即是善」。所以父母的优点,哪怕是少有的一点优点,我们加以表扬、赞叹,让父母高兴,父母的缺点我们不提,能够忍受,让他自己改过,这叫隐恶扬善。当然当我们看到父母有过失的时候,要知道善巧方便的帮助父母改过,这是出於一种孝心、爱心。《弟子规》上讲「过不规,道两亏」,如果看到父母、家人、夫妻、亲人有过失,不加以规劝,那么道两亏,就是他有过失,我自己也有过失。规劝特别注意方法,不是大肆的批评,严厉的指责,这个没有效果,而且适得其反。你看《弟子规》上讲,父母有过的时候怎么办?要「怡吾色,柔吾声」这样去劝谏,让父母能够理解你的爱心,而得以改过。绝对不可以在外人在的场合里面去说父母的过失,要私下里静静的柔声下气这样子去劝谏。如果是父母不听?「谏不入,悦复谏」,他不听你的劝告,等到他高兴了,你得创造一些条件让他高兴,譬如说带他去旅游,让他高兴的时候你再劝谏。
第三个『上思报国之恩』,这是思惟报国土恩。祖国人民培养了我,我现在能不能够为祖国人民做贡献,把自己所学的贡献社会,帮助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这是报恩。第四『下思造家之福』。上对国家,常思报国恩,这是忠,「下思造家之福」,回到家里来,常常想到如何为家里造福,这是孝。「造家之福」就是古人所说的齐家,让家里整齐。用什么去整齐?这个标准在哪里?必定要用伦理道德,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去做好家庭的这种教育,树立好的家风,这才能让儿孙有福!给儿孙的福不是说给他多少钱,给钱给子孙,子孙可以给你败坏,让你的家产丧失掉。关键是要积福给子孙,积福,首先自己去做,自己积德,然后孩子自然就受你的身教感化,他们也就好好的做人,这样他们才有福。
『外思济人之急』,这是对人,看到别人有急难的时候,赶紧解囊相助,救济别人,全心全力的帮助别人度过难关,这是「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就是对内,对自己,对内心要懂得防范,闲就是防范,防范自己的过失,不要让邪知邪见这些邪念生起来,这是「闲己之邪」。哪怕是一个人在的时候,别人没有觉察你,没有看到你,要懂得慎独,不可以起恶念,常常要明白天地鬼神就在我旁边监察我,不可以造次,不可以放肆。这一天下来,晚上睡觉反省一下这一天过得如何?会不会问心有愧?盖上被子是不是愧对这个被子。当我们能够问心无愧的时候,这就是真正养成了好的德行。所以闲己之邪就是常常存真诚的意念、存善念,保持心地纯净纯善,这些都属於正思惟。了凡还要继续说: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务要』就是一定要,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所以我们这一天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反省自己,一天好像挺好的,没什么过失,那你这天就白过了,『安於自是』,你就自满了、自足了,你就不能进步。『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所以唯有每天反省、改过,才能进步。所以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这里志同道合的同修,我们共同采取了凡先生的这种功过格的方法,每天等於写日记,反省自己哪些做得不够。一日没有发现过失,这一日就白过了,没进步。所以我们真正希望真干,这一生发愿求生净土,发愿成圣成贤,功过格是最好的起步,效果会很好,你做个半年你就发现进步很大。所以一定要去努力,踏踏实实的去做。了凡又继续说: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他说天下你看真正聪明的人不少,优秀的人不少,特别是看现在年轻人都很优秀、很聪明,但是往往一生下来,到了晚年发现,『德不加修,业不加广』,他在进德修业方面没有什么成就,这一辈子等於白白的过了。为什么?是不是他不懂道理?是不是他笨?不是,他很聪明,也学过不少圣贤的经典,为什么到最后没有成就?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这个原因就是「因循」两个字,因循就是得过且过。对自己进德修业不认真、不踏实,追求的都是一些枝叶花果,不肯在根上去下功夫。根是哪?《弟子规》是根。《弟子规》没做到,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看不起《弟子规》,羡慕那些大经大论,羡慕那些四书五经、十三经,羡慕人家大儒、佛学家,到最后没有了根,《弟子规》没落实,《太上感应篇》没落实,《十善业道经》没落实,这就耽搁了一生,到最后真的是轮回路上该怎么生死怎么生死,这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真正明白了,要从根做起,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在这三个根上面扎下去,真正落实。虽然我们学的经论不一定很多,但是根落实了,这一生就能成就。
所以真正修学的人要懂得,「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落实根的修学,这样子就能够有真实的成就。了凡先生这一篇「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云谷禅师是开悟的大德,所以了凡先生说这种立命之说是
【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
确实是非常精深。正理,古圣先贤的教诲,让我们熟玩,好好的玩味,认真的去学习、去落实,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这一篇「立命之学」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是第二篇「改过之法」。这第二篇和第三篇,第三篇是「积善之方」,这两篇好比是《了凡四训》主要的内容,像佛经里的正宗分一样。前面这个「立命之学」就好比是序分,最后第四篇「谦德之效」就好比是流通分。我们从这样子去体会,这篇文章就很有味道。「立命之学」是教导我们改造命运的原理,真正发心想要改造命运,第一步就得改过。所以没有谈积善之前先谈改过,教导我们改过的方法。改过是因,避灾避祸是果。所以如果不改过,哪怕是修善,善里面夹杂著恶,这就不纯,这是有漏,这个福都被漏掉了,所以先把这个漏给补上,所以先要讲改过。了凡先生在这篇文章开始就说,在春秋时代就有很多诸侯、大夫,他们都很有学问,看到人的言语、动作,就能够卜出,能够预测到将来这个人的吉凶祸福。为什么?这是因为,了凡说: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人的存心是善恶的根本,是祸福的根本,所以吉凶祸福都有兆头。怎么样看他的兆头?通过看他的心就知道。一个人起心动念必定会表现在身体形态上面,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这个人的心里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你是个老实人还是诡计多端、很有城府的人,你这个人是个善人还是个恶人,有学问的人就能看得出来,骗不了人,无论怎么装,都不可能瞒过人的眼睛,瞒过的只是那些愚笨的人,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可能能瞒得过,而且瞒也只能瞒得一时,不能瞒得长久。所以『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从起心动念萌发出来,在形体上面就表现出来。这是古人懂得看人,就看这个学问,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就看他的心地。这些在古训当中,像《左传》,左丘明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等,这些都有记述。如何来看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了凡说:
【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所以怎么样看一个人将来的福报?『过於厚者常获福』,一个人的心地善良、厚道,为人处事待人都很厚道的,这种人将来就有福。他能够处处替人著想,关怀别人、爱护别人,别人也都会处处为他著想,都会关怀他、爱护他,所以他的朋友就多,他的贵人就多,当然他会有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为人轻薄的,只注重眼前利益,眼光短浅,不能容人,心量窄小,这种是薄,薄福之相,他的福报一定很小,而且会常常招受到祸害。为什么?因为他如此的待人,人家怎么可能善待他,所以他的冤亲债主就会多。所以师父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做四好,这四好就是培养自己厚福的。现在我们师父提倡我们净宗学人要在这一年之内要落实五个科目,就是要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照顾别人,要这么样去做,才是培养厚福。下面讲: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祸福都是可以预知,我们说都可以预测,从哪里预测?就看一个人的心地,就能预测。『至诚合天』,当我们的心地达到至诚的时候,至诚的心就是心里面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分别,起心动念合乎自然的法则,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夹杂在里面。有这样的一种心,我们至诚的心出来了,就能够体察吉凶祸福的预兆。所以『福之将至』,看一个人他的福快要来的时候,『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你就看他这个人心善、言善、行善,都是善的,很厚道的,你就知道他的福就不远了。『祸之将至』,怎么样预测一个人会有祸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你看他这个人言行不善、心地不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知道他没有多久将会有祸患,天灾人祸就会降临。我们看人如此,看这个世界也如此,人有命运,世也有世运。你看这世界上普天下的人,造恶的多,造善的少。真正善人,真正无私无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像我们师父这样子,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就是要弘扬正法、利益众生,帮助社会化解冲突、和谐世界。可是不少人看见他觉得好奇怪,没见过这样的人,这种行为现在都没有办法让人理解了。所以这是说明什么?不善的人现在太多了,善的人太少了,有一个人做善,大家看了都觉得奇怪,觉得不可思议。看到这样子的一个现象,我们就能够猜想到,这个世界的灾难一定不远。
「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我们都大概能够知道,所以天灾人祸我们想到将来愈来愈频繁。怎么救?唯有依靠圣贤教育,大力的去推动伦理、道德、因果、圣哲的教育,让大家从造恶回头,转不善为善,才能改变这个世运,要不然没有办法。所以在去年师父上人也劝导我走圣贤教育之路,走这条路最光明。真正要发心利益社会的,这条路最殊胜,效果最好,自己要做出牺牲。因为跟著师父学习也有十年了,听经闻法,虽然不能有大悟,小悟,明白一点了,这还是有的。所以师父这一鼓励,我就决定放下在昆士兰大学的教授工作,真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效仿古人存这个心。现在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怎么办?重新来做一名学子。所以从教授的那个讲台上下来,当一名学生,跟著师父学十年,十年寒窗,希望将来能够有所成就,能够真正利益社会,挽救世运。了凡先生在这里就说: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所以真正要改造命运,我们自己想改造命运,帮助这个世界改造世运,挽救世道人心,光修善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改过。所以『今欲获福而远祸』,希望我们能够获得福报,自己获得福报,世界的苍生,天下苍生获得福报,要远离灾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在没有想行善之前,先要把改过的道理讲清楚,大家不造业了,这才能改得过来。了凡先生继续说: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改过他讲的要发三种心,第一是耻心,第二是畏心,第三是勇心。耻心就是羞耻之心,畏心就是畏惧之心,勇心是勇猛之心。有这三种心,改过就彻底了。什么叫做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这是讲要改过要发羞耻之心。为什么?我们要想想,古来的圣贤,你看孔子、孟子、释迦牟尼佛,他跟我们本来是平等的,『与我同为丈夫』,都是大丈夫。佛在经里面讲得更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一个众生,包括我们现在凡夫,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跟佛是平等的,本来是佛。『彼何以百世可师』?他为什么成为了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令人景仰的佛菩萨,我『何以一身瓦裂』,我为什么会变得像破碎的一个陶器,一身瓦裂,一文不值?这是我们『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这就是我们「耽染尘情」,耽就是过分,染上了那些习气毛病,重情欲,「私行不义」,在私下里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恶习性,把我们善良的本性给覆盖了。所以我们本来成佛,本来跟孔子、孟子一样「百世可师」,现在变得一身瓦裂了,这是令人羞耻,所以要改过。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段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