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性本善 《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7/4/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05-0001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我们上个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课程,《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基础课程,此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家修学的基础科目。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回归本性本善。
上个月底,末学跟随师父上人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这个大会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汉学家来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师父上人做一个主题讲演,师父上人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师父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的教育基本理念就是人性本善,正所谓儒家《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说人在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能在出生以后都被覆盖了,没有显现出来。正如佛家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本性本善,佛家,也是所有的教学,建立在这个基本理念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作佛了,成佛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世尊成道以后,开头一句话就说到,所有的众生,不仅是我们人类,包括六道众生,都跟如来、跟佛的智慧德相没有两样。德是福德,相是相好,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各位跟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无二无别,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的本性本善。现在为什么我们成了这个样子,可怜兮兮的?不要说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是糊涂到现在明天自己的命运在做什么都不知道,这个能力全部丧失。不要说看不到过去现在未来,这眼光短浅得只能看到周围,相好更不用谈了。我们为什么原来有如来智慧德相,现在变得这么可怜?那是因为,佛讲的,没别的,就是有妄想执著。妄想执著让我们不能够证得本性本善,不能够使我们本性中的如来智慧德相彰显出来。
妄想,就是心动了。心动了之后,宇宙人生真相就迷了,迷了之后就会造业,产生执著,产生更严重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恶业都起来了,这些恶业让我们轮回受苦报。我们本来不用受苦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宇宙人生真相,起了这些妄想执著,起心动念,造作不善业,就像这部经里讲的,在诸趣轮转,在六道里面轮回。
所以,要回归本性本善,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去增加什么,不是让我们向外寻求什么,就是让我们把这些恶业放下,把这些妄想执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现前。《十善业道经》里面讲,这是讲十善,是做善业,做善业是不是让你去造作什么,向外去寻求、攀缘?没有,这十善都是让你放下恶业。不杀生,这就是善业,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都是叫你不要做。所以很简单,你只要不造恶业,本性本善就能够现前。本性本善,顾名思义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求的,不是说你要去造个什么善业才能求到,不是;你只要放下恶业、放下妄想执著,就自然现前。
儒释道三家,其目的都是让我们恢复本善,所以这三家都是教学,教我们从习性、染污当中回头。《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气让我们造业差别就不同了。「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学,本性就迷失了,「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在什么?专,一门深入,所以不要学很多。我们的师父为我们规定的这几个基础课程,量都不大,很少,你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修学能够落实了,就能够选择一门,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子就能有成就。
在本经前面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写的一篇心得。师父上人在讲这部《十善业道经》的时候,就专门把这篇上谕做了节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节要写得非常好。我们这次学习《十善业道经》是做一种简要的学习,在师父讲的这部经的基础上进行节要式的学习。我在师父的雍正皇帝上谕节要里面又节出了这一部分,我觉得是节要中的节要,我们来一起学习。请看上谕讲的: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是雍正皇帝自己说的,所以『朕』这是皇帝的自称。他说我认为,『惟』就是认为,『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在过去都是教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国古代,这个名词的概念是没有的,古代这个教都是指教学。宗教什么时候传来的?这是在满清的时候,外国人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宗教传来,才有宗教的概念。三家的教育都是用来什么?『觉民於海内』,「觉」就是觉悟,「海内」是指我们中国,这是讲三家的教学都是帮助我们的国民破迷开悟。从迷、从造作恶业那里回头,回到觉悟,回到本性本善当中,最后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三家的教学都是围绕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三个阶段来进行,所以他们的目标都一致,『道并行而不悖』。『理同出於一原』,这是说明他们的道理是贯通的,虽然各个教的说法,甚至修行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原理、目标、方向都是相同。上谕中讲到: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
这是上谕中雍正皇帝又给我们再次的谈到,这三教确实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真正认识、承认人性本善。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心就平了,就能够『得其平』,「平」就是指平等,三教都是平等的。什么人认为这三教是平等的?只有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够知道三家的教学是平等的,它的教学理念相同,目标相同。虽然有不平等的、有分别的,那是『外略形迹之异』,那是在外表上看,则是有迹象上、形式上的区别,那是表面的。可是『内证性理之同』,它的内涵、它的实质、它所含的性理都是相同,都是讲到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讲本性本善和恢复本性本善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他就懂得「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里讲的。法法平等不单只是说佛法里的法门都平等,它指的是一切万法都平等,包括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它们都是平等;有不平等那是内心自己产生了分别执著,这才不平等。所以三教都是劝人为善,这个善是本性的本善,他讲『初无异旨』,三教的宗旨没有差别,无非都是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我们的师父上人真的是对三教融会贯通,所以他谈儒家的经典、谈道家的经典,都能够回归自性,回归本性本善。不单只是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你看他讲基督教的经典、天主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这我们都看到。师父上人讲《圣经》,他把《圣经》的话都摘录给我们,让我们学习。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在天主教堂里面讲的,在新加坡,流通量也很广。也讲过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从他的这些讲演里面我们看到,他是讲每一法都是回归自性,真的是大乘经论里面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他都能够圆通。真正圆通的人他看一切诸法都是平等,不单只是看这些经典的教训他能够圆融,哪怕是做一切事、接触一切人,甚至在外面看风景,一片绿叶、一朵红花,都是让人觉悟的。这是华严的境界,每一法都能让人契入本性。上谕中讲: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是讲佛家和儒家的对比,佛家里讲『五戒十善』,都是劝人为善。儒家也讲『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五常,『百行』是指儒家学者有三千威仪。这些一对比,不是讲的都是劝人为善,劝人回归本性本善吗?佛家讲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本经所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在表面上看,十善好像包含五戒,实际上这两者虽然在修持上相似,但是在果报上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修五戒的人是在佛菩萨面前发誓受持五戒,不杀盗淫妄酒,他持这个戒,将来可以出六道轮回,有这样的功德在里面。因戒他能得定,因定他能够开慧,所以在果报上讲,五戒的果是定慧,他是出三界。而十善,修十善的人不一定为了出三界,他所得到的是人天福报。他并不是为了以戒生定、以定开慧,而是得福报,在果报上就有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说五戒才五条,十善有十条,好像十善更殊胜,我们要知道,持戒律将来是出三界的因,很殊胜。当然这是细的来分,实际上我们学十善,也可以把十善当戒律来学、来奉行。
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跟五戒其实是相对应。仁是仁慈,就是对应不杀生。义是指正义,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不做,对应五戒里的不偷盗,偷盗就不义。礼是礼节,守礼法,对应五戒里的不邪淫。智是智慧,对应五戒的不饮酒。饮酒乱智慧,智慧生不起来,智慧一定是清净心中而生起的。不妄语这条戒就是五常里的信。仁义礼智信对应五戒,所以儒家和佛家讲的修持的方法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能够豁然贯通就不会起冲突。其实现在我们看到各个宗教,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不也是劝人修善吗?都是让人同归於善,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怎么可以冲突?
在最近出土的一个石碑,有个碑文,这是在唐朝唐肃宗时代的碑文,一个三教九流图。在这个图上有这么一段话,最后讲的话,这是讲三教九流是什么回事。三教就是儒释道三家,九流包括农流、纵横流、小说等等。这三教九流,这个碑文上讲「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就是要圆融,融会贯通,「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你看看在唐朝时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的理念,这是多元文化。三教都是一体,真是「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现在的这些宗教,在新加坡有十大宗教,在中国有五大正式的宗教,印尼也是五大宗教。宗教好比三教九流一样,都是同一理、同一源,能够这样子融会贯通,宗教就能和谐;宗教和谐了,对於世界和平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师父上人曾经跟马来西亚的前首相马哈迪谈论的时候跟他讲,现在这个局势冲突很多,在四个方面能解决好,世界就太平了。这是讲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还有宗教与宗教之间,这四个关系要处理好,和谐了,天下太平。马哈迪说这四个关系处理起来不容易,师父说对,但是从宗教入手比较容易。宗教和谐了,决定是对其他三个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宗教和谐要彻底、要圆满必须在理上要通,不只是握握手吃个饭,表面和谐不能长久,要真正在理上对各教的教义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能和谐。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世界」,这个理念非常值得政府领导人参考。
在上谕里面,还引用了宋朝时代宋文帝和他的一位臣子叫做何尚之的对话,他们谈论治国之策。何尚之就这样子跟宋文帝说,他说: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这一段话讲的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如何构建和谐世界」。他讲,如果在『百家之乡』,这一百个家庭,算一家四口人,一百个家庭就四百人,这么一个乡里,如果有『十人持五戒』,这十人就能够淳厚、谨慎,他就能够影响同乡的人。在『千室之邑』,「邑」就是指小城,在一个小城里面有一千户人家,如果这一千户人家的城市里面有一百个人修十善,这一百人一定能和睦,所以这一百人也能影响这个城市。用这个道理可以推演,用五戒十善的教育来推动,『风教』,「风」就是风气,「教」是教育,这样子的话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寰区』就是国家,这个国家一定就能够太平。所以他讲,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像我们中国十四亿人口,十四亿人口里面如果有百分之一能够修五戒十善,这就是一千四百万,所以『仁人百万』,这样子每个人都修善,修得一善自然就去了一恶。比如修不杀生的善,那么就去掉杀生的恶,修不偷盗的善,就没有偷盗的恶,一恶止住了,就能够废掉一个刑罚。因为法律、刑罚是来制止恶,恶去掉了,刑罚也没有用了。所以『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真的是天下太平,『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垂手可得,不用操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什么?道德、伦理、因果,让人人都懂得伦理道德、懂得因果报应;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我们用现代话来说,跟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关系都处理好了,这不是和谐了吗?所以古圣先贤所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礼记.学记》上的话,教学非常重要。
《十善业道经》是佛法教学的基础,它讲的是因果教育,讲的是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也讲到转凡成圣。这里面讲到一句话,「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是本经的中心。教导我们昼夜,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常念善法,这个念就是指念头,常念善法就是心善,思惟善法就是思想善,观察善法就是指行为善,身口意三业都善,做到这一点就是菩萨。所以这个修学科目,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上谕中讲到: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斯言』就是以上讲的这段话,何尚之对宋文帝的劝谏,是什么?是能够劝导全国人民来行善,这是使天下大治的要道,能够实现和谐社会,推广到世界就是和谐世界。所以,儒释道三家讲的教学的功用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对自己而言,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实现纯净纯善的心态。我们现在讲课,我们学习,师父上人给我写了个题目叫做「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系列讲演,这个名词写得太好了;纯净纯善是对自己,和谐世界是对外在的世界,对众生。说老实话,真正做到常念、思惟、观察善法的人,他就能够做到纯净纯善,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念恶只念善,心地纯净纯善。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为什么?他没有看到恶,他内心里没有一丝毫的恶,就看不到外在世界的恶;他内心里没有冲突,就看不到外在的冲突;内心里没有是非人我,就看不到外在的是非人我,全在我们这一心。
雍正皇帝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皇帝,也很有学问,他能够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写出这篇上谕,这真的是治国良策。其实清朝皇帝大部分都是佛门皈依弟子,你看开国的皇帝顺治皇帝,他做皇帝都做得觉得并不是好受,不如去学习佛法,所以他出家了,顺治皇帝出家。下来的康熙、雍正、乾隆,乃至后面这些皇帝、皇室中的人都是学佛的,当时在宫廷里面把《无量寿经》做为学习的一个专门的经典。所以清朝,你看满族人是少数民族,能够统治中国这么大的疆土,能够安定两百多年,这确实是皇帝他们懂得治国之策。
这部《十善业道经》前面所附的这篇上谕,也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讲课学习的序文,也可以做为讲席的缘起,给我们明确了,三家的教学是圆融的。其目的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其功用是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所以这是一部对我们自己修学和对於社会都是有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的经典,我们以非常恭敬的心态来学习这部宝典。
下面我们正式来学习本经,首先请看经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
这个经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佛说十善业道』,这属於别题,『经』属於通题。所谓通题就是每部经都有这个字,这是通用的;别题是这部经区别於其他经典的。先说「佛」字,佛他是人,他所说的「十善业道」,所以这部经是「佛」,这是人,「说十善业道」是法,在立题里面有七种立题,这是属於人法立题,有人、有法。
这部经当然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为什么偏偏还要讲个佛说?这个是有很深的意思。在经教里面我们知道,凡是经典上面冠上「佛说」的,这部经典比其他经典就有更特殊的地方。比如我们熟读的净土经里面的《佛说阿弥陀经》,或者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无量寿经》,上面都有「佛说」,这些经典是佛不问自说,没有人请问,自己说的。为什么佛自己说?像《佛说阿弥陀经》,没人问,他自己说,这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对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自己说。还有一般的体例,就是在本经的正宗分,第一句话讲的是佛说的,这也是指这经典非常重要,按照规矩这部经也通常加上佛说。所以《佛说十善业道经》上面也有佛说,这证明本经非常重要。其他经典可能佛未必说,但是这部经典佛必定要说,就好像净土经论一样,净土法门是诸佛必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典。
「佛」字是梵语,全称是「佛陀耶」,中国人因为喜欢简单,就把三个字变成一个字,称为「佛」。什么人能够称为佛?能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这个人就可称为佛,所以佛是觉者的意思。它是一个学位,这个名称不一定说某个人独有的,只要你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你通达无碍了,你就能称为佛。你还有一点没明了,你不能称为佛,你能称为菩萨,所以佛陀是个学位名称。要知道人人本来就有佛性,换句话说,本来跟佛一样,我们只要回归本性本善,圆满恢复自性,就称为佛,所以这绝对不是专指某个人。当然此经是三千年前,我们这个世界上成佛的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给我们示现成佛,然后给我们指导出一条成佛之路,我们只要跟著他学习,也一样像他一样回归本性,成佛。
「说」,这第二个字,有两层意思,表层的意思是这是佛讲的《十善业道经》;另外一层意思,「说」通古代的悦字,通假字,就是喜悦的悦,竖心边的。所以是「悦所怀也」,佛很欢喜、很高兴,就说出这部《十善业道经》。为什么高兴?因为佛看到我们众生修道根机成熟,佛盼著就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盼了好久,这一天一看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他高兴得很,所以他就说出了这部经典。正如《佛说阿弥陀经》的说一样,那也是佛非常高兴,看到众生这一生成佛的因缘成熟,可以往生净土成佛了,他非常高兴,就说出净土法门。
「十」,十善业道有十个科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个科目。但是它的深义是代表大圆满,十在《华严经》里面就代表大圆满。所以讲的这个善法是包含著大圆满的善,这是无量无边的善法,归纳起来可以有这十大类。这个善就是善恶的标准,告诉我们要修十善,按照这个十善去做就能够得人天福报,甚至成圆满菩提。
《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就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是前面三句的落实;如果不修十善业,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没有办法落实,那只是你的一个愿。修这个三福,经上讲得很清楚,是诸佛的净业正因,一切诸佛都要靠这个得度,所以我们往生净土必须要在十善业道上下功夫。今天我们第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经题还没讲完,底下的一小时我们继续学习。好,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刚才我们讲到经题的一半,讲到「佛说」还有「十善」,下面请看「业」字。业是什么?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从早到晚做的所有的事情,这叫「事」,事情做完了就叫「业」。业就是指在心里,佛法里特指阿赖耶识里头,在阿赖耶识里面留下的一个印象,佛法里面称为种子,这个叫业。所以做善事就积累善业,做恶事就积累恶业。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造作的种子,不仅是身体的造作,还包括言语、起心动念,这些都属於造作,都会留下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储存起来,哪怕是千劫、万劫,无量长的时间,它都不会灭掉。这个种子遇到缘就会起现行,那就成为果报。作的业留下的这是种子,这是因,将来遇到缘就结果。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真正要生起畏惧之心,为什么?因为哪怕是起心动念起一个恶念头,留下来的恶因将来都会有恶报。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两个弟子,一个是阿难,一个是迦叶。这两个弟子,阿难很年轻,长得很俊美;迦叶年纪比较老,而且他又修苦行,所以相貌比较憔悴。有一天僧团来到一个瓜田旁边,瓜田里有个看瓜田的女孩子,结果这些出家人都渴了,佛就吩咐阿难去那个瓜地里去乞讨一个瓜回来,让大家分著吃解渴。阿难就过去了,结果还没有开口向这个女子请求乞讨一个瓜,这女子就瞪了他一眼,非常的不耐烦,就跑回家里去,没有理他。阿难没精打彩的回来,这时候世尊又叫迦叶尊者去乞讨。迦叶走到瓜田那里,还没有开口乞讨,那个女孩子就非常热情、满脸笑容的上来,对尊者说:老人家,你辛苦了,我这里这么多瓜,你愿意吃多少就拿多少。非常热情,结果把瓜请回来分给大家吃。阿难就觉得很不解,因为阿难长得很英俊潇洒,为什么这个女子见了他这么讨厌?迦叶长得比较老、憔悴,为什么这个女子见到他这么热情?问什么原因?
世尊就告诉他说,这是你们俩跟这个女子在很多生前,有一世结了一个缘。在很多生之前,这个女子是一头猫,这个猫在路边死了,尸体已经发臭。这时候来了两位出家人,都是修道的比丘,一个年轻的出家人走过,看到这猫死在路上,就捏著鼻子走过去,理都不理它。第二个出家人来了之后,看到这个死猫,生起了慈悲心,於是在路边挖了个坑,把这只猫给埋了,就这么一段因缘。佛告诉他,这个姑娘这一世见到了迦叶尊者,那是埋它的那个修行人,所以特别热情;你阿难是前生捏著鼻子走过的那个修行人,所以她看见你,理都不理你。你看看,多生多世之前就起一个念头,这个修行人嫌弃这个死猫,就这么一念,你看这一生都有果报。另外那个修行人,迦叶尊者的前生,他起一念慈悲,埋了这个猫,这一生就获得善报。所以这就是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含藏,遇到缘就起现行。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起心动念都不可以乱来,都要知道有因果的。
业包括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什么叫做善业?善业,佛法里的标准讲的是,凡是利人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这是善业。什么是恶业?凡是利益自己的,这就是恶业。这个标准很多人可能,特别是初学的人,不能接受,「怎么说我利益自己的就是恶?我想不通!」要知道佛法教学的目标是让我们这一生永脱生死轮回,轮回太苦,如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世,那得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轮回的生活环境都在三恶道里面。你看世尊当年,证得阿罗汉的这些弟子们他们有宿命通,回想自己前生在地狱里面受苦的状况都流血汗,太苦了。幸亏我们记不起前生,没有宿命通,所以没有宿命通也不是坏事,要是记起前生,连阿罗汉这么有定功的人都吓出血汗,那我们真的是吓死了。所以轮回真的苦,这一生一定要脱离六道轮回。
轮回的业因就是自私自利,在佛法里面称为我执,执著这个我,什么事情都为了我,满足我自己的欲望,生起这些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念头,追逐五欲六尘的享受,为了这个我造作恶业。所以只要有「我」的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为什么凡是为自己的是恶业,那是让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的业因,还不是恶业是什么!真正的善业是完全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观念要清楚,不是为了贪图极乐世界的享受。看到《无量寿经》里讲的,极乐世界泉池、林树、花鸟,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这么好看,贪图享受去极乐世界,那你叫做为个人打算,那去不了。真正要去极乐世界,首先得发菩提心,是为一切苦难众生,我现在要救度他们,但是我没有本事,所以我得求生净土。在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一加持,我的功德具足,我的神通自在,我就能够到十方去帮助一切众生。是为了这个去的,这是善的。
除了善业、恶业以外,还有一种叫无记业,无记业是说不上善恶的。比如每天吃饭、洗澡,洗完澡之后穿衣服,穿衣服之后上床睡觉,这些都没有什么起心动念,没有什么善恶的,这是无记业。可是无记业也会留下印象,也会造作这些业习种子。佛告诉我们这些统统要舍掉,修什么?修净业,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修净业,修净业才是圆满的善。
这部《十善业道经》虽然在佛法里属於基础科目,是教初学的,可是要知道,这部经典是既通初学也通圆满的如来果地,这是圆融的。从初发心开始学佛,一直修到阿罗汉、菩萨,到如来果地,他所修的无非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所以十善业里的每一条含义都非常深广。经里面都讲,这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所修的科目,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努力去奉行。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三福的第一条,不可以忽略。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管,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理上虽然能说得通,但是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往往念佛念得飘,内心里的恶念不能够去除,就不能跟佛有感应道交。
经题里面,十善业道的「道」,这是双关语。从理上讲,这个道字是讲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则,大道;从事上讲,这个道就是讲的一真法界、十法界。我们修十善,按照我们修的水平的高低,就感应到不同的法界里面。如果把这十善业分成十个等级,就是你修学功夫的高低,修十个等级,最圆满的打十分,最低级的打一分。如果这么分的话,我们可以说,你要是把十善业道修圆满,得满分,你就进了一真法界,你就是一真法界里的佛。如果减一分,你得九分,那你是菩萨,在十法界里面做菩萨。一直往下降,菩萨下面阿罗汉,这是四圣法界里面,有缘觉、声闻。再往下是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这么一直下去,十善愈少,你的层次愈低,所以你得这个道,这是你的法界。实际上不仅是我们来生,因为我们造的十善业多少,感应不同的道。如果十善业一点都没有,就到地狱去。那是讲来生的去向。
就在这一生,你看我们做人的,人道里面也有十法界,有的是大善人。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不要说其他人,师父上人就好比我们人中的佛法界,他的福慧修得很圆满。再下来,有菩萨,有声闻、缘觉,也有天人,也有饿鬼、地狱、畜生。什么是饿鬼?贪得无厌的人就是饿鬼。什么是地狱众生?瞋恚习气、嫉妒心很强的,那是人中的地狱。愚痴的人,什么是愚痴?老是犹犹豫豫的,对这些事理也是糊里糊涂的,不明因果,心里面七上八下,没有个著落,愚痴,这好比人中的畜生道。从这个道理你去想,每一道里面其实都有十个道,都有六道和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就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天台大师分的百界千如,十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就是一百界;这一百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这是百界千如。如此分下去,无量无边,无非都是我们造作善业多少不同,感应的道就不同。
经题里的最后一个字,「经」,这是通题,这是对这部经典的尊称。什么文章可以称为经?不是每一部书都可以称为经的,因为经讲的是宇宙人生真相,是圣贤人所说的,所以我们尊它为经。经,通常古德用四个概念来解释,所谓「贯、摄、常、法」。「贯」就是贯通,表明这个文章的层次分明,非常有条理,从头到尾前后呼应,能够贯穿,能够一致,这是好文章,所以称为贯。通常在经典我们用科判来看就看得很清楚,这一部经典你用科判,就是把它的层次、结构分出来,可以分到多加一个字都多余,都画蛇添足,减一个字意思就不圆满,到这个程度。所以真的是不能加一字、不能减一字,这个经典才是真正的好的经典,佛经都是这样。
「摄」就是摄受,摄受人心。就是让人读了这部经典,百读不厌,欲罢不能,世间的好书都是这样。你看古代四大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都是让人看了好像看了又想看。世间好的文艺作品也是这样,有些好的电影看了一遍还想看,这是它能摄受人心,有吸引力。一般不好的文章看过一遍就不想再看,我们平时读报纸,在座有没有人读报纸是读了又读、读了又读,一篇文章读三遍的有没有?这很少,为什么?它的吸引力有限。经典摄受人心,吸引力强,不但让你一辈子读不厌,《无量寿经》我自己每天都读,也读了好多年,我听说《无量寿经》有人读过一万遍以上,也不少,百读不厌,万读不厌。不单指经典一辈子读不厌,就是生生世世都读不厌,一直读到成佛还读不厌,为什么?它是自性的流露,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这是活的不是死的,怎么会读得厌?
底下的意思,「常」就是恒常、永恒的意思,这是讲经典里讲的理论、方法永远都不变,超越时空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去看,都是正确的。你说十善业道,古人要修十善业,今人也要修十善业;中国人得修十善业,外国人是不是不修?他也得修。所以善的标准是一致的,这是「常」。最后一个,「法」的意思是法则,这是无论在何时何处,任何众生依据这个法则来修学都能够成就。所以「经」包括贯、摄、常、法四个含义,具足这四个特色的才能称为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经题我们就报告到此地。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必须宣说的,是基础的修学科目。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念佛的也好,参禅的也好,学密的,学教的,都得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下来为大家解释人题: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写东西,他灭度以后,是弟子们结集经典,成为一部部的这些文字记录。它是用梵文写的,传到中国来必须经过翻译。这部经翻译的时候是在唐朝,唐朝刚好是武则天的时代。我们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是唐高宗之后的一个皇帝。当时在『于阗』这个地方,于阗是现在我们说的新疆和阗,这是指这位译经者的籍贯,他从哪里来的。这位法师,『实叉难陀』是他的名字,他是『三藏法师』。三藏,我们知道是通达经律论三藏,这个人才能称为三藏法师。古人对於翻译经典非常慎重,谁能翻译经典?都是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对於翻译经典做了很多的贡献,脍炙人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现在我们师父在讲的《八十华严》也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也是他翻译的。所以他的贡献很大,不亚於鸠摩罗什大师,也不亚於玄奘大师。
鸠摩罗什,我们知道当时他翻译的译场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师的译场有六百多人,规模宏大。我们知道实叉难陀当时一定会有译场,翻译的工作一定是一个团体合作的。写这个人做为译者,因为他是负责人,这是位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这个名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喜学,喜欢的喜,学问的学,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得出这个人一定是很喜欢学习,好学。孔子说「好学近乎智」,真正好学的人有智慧,这也等於是劝导我们在学业上面要精进用功,不能够懒散。
最后『译』,就是指把经典从梵文翻译成中文。这位法师不是中国本地人,但是你看他翻译的经典的语句很流畅,中国人都很喜欢读。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了这位译经人。下面我们来看经文,请看第一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好,请看到这里。这一段经文,这是每部经的通例,都有的,这讲的是六种成就。通常我们说经典都是在人间讲的,释迦牟尼佛或者对弟子讲的,或者对信众讲的,可是这部经却是在龙宫里讲的,这个因缘也很特殊,底下我们会详细介绍。
我们知道佛一生没有立文字,他在临终的时候嘱咐弟子阿难尊者,让他结集经典的时候要有个规矩,就是每部经前面都要加上四个字,「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说,就是阿难自己自称,就是正如我所听到的那样,就是他(阿难)从老师世尊释迦牟尼佛那里听到的。「如是」也表示确实是这样的,增加大家的信心。可是如果从《大智度论》解释这四个字,我们来看,这四个字有无量义。「如」是讲的真如、自性,所以「如是」就是讲真如、自性才「是」;如果不是真如、不是自性,那就不是。所以这里讲的,是和非、善与恶、美与丑,区分的标准在哪里?就在真如。是真如,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是,如果不符合真如自性的就是非。就像《太上感应篇》里面我们都学习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是道和非道从哪里区分?就从自性上来看。
自性才是真实的,是唯一真实,自性以外的任何一切法都不真实,《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这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我们自性显现出来的,既然是显现的,它就是虚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体。只有真如才存在,那才真是,其他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都不真实。佛非常了解这个事实状况,所以他就住在真如实相当中,凡夫被幻相给迷惑了,所以如来住在「是」里头,凡夫住在「非」里头。他迷惑就造业,不知道自己所执著的、所分别的其实是假的,不是真的。如何从凡夫的境界回归到如来真如境界里面?那就要靠觉悟。一觉悟,真正明白,彻底明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就从幻相中回头了,他能够观照出这个幻相不真实,没有自性,於是他就能够住在真如里面,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佛」。
当一个人明白以后,他一定生起大慈大悲,把事实真相告诉那些还在迷惑当中的人。像释迦牟尼佛,他悟道了,他就会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辞辛劳,为大众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就是「如是」这两个字,都是讲真如自性,都是讲是道与真如相应的这些事情。所以「如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些法,那就是如是。所以,圣人讲经说法教学都不是用自己的意思,圣人没有意思,有意思的是凡夫。凡夫用的是心意识,「心」就是阿赖耶识,是含藏种子;「意」就是执著,它是指第七意识末那识;「识」是指第六意识,是分别,他用的是心意识,都是用的妄想分别执著。圣人离开了妄想分别执著,完全是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对众生也是应机说法,所以他所说的叫「如是」,讲的都是自性本来的东西。
如是我闻的「我」,表面的意思是阿难的自称,阿难尊者复讲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就像我现在讲的也是复讲我们师父上人的,所以我们也要冠上「如是我闻」。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凡夫,还要用心意识,自己没有证得自性之前就不能够来创造,所以讲的要是圣贤的意思,叫复讲。什么时候你可以离开圣人、老师来讲?自己证得自性的时候。证得自性其实也不是讲自己的意思,还是讲真如本性的意思,这个意思每一位圣人、诸佛都一样的。所以这个我,真实的意思是代表自性。真我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我这个色身。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那是你的妄想执著。就好比大海里头一朵浪花,我们的身体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你要执著这个浪花是我,那你就见不到大海。真正的我是什么?是这个大海。这一切众生就好比是浪花,都是我的一部分。浪花是不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所以一切众生就是自性的一部分,自性所现的。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那是真我,得到这个真我之后就得大自在。所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代表的意思极其深广。如是两个字是代表「信成就」,阿难特别加上这两个字,就是说真的跟世尊讲的一样,这也是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的教育,让大家生起信心,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下面「一时」是「时成就」。一时是指时间,时间为什么没有年、月、日、时?你看现在人写文章都标明二00七年四月四号,今天是这个日子,所以就写明。大家会不会奇怪阿难结集经典为什么不写明当时的年、月、日?为什么写一时?不写他不是忘了,那是有深义的。我们知道现在的科学家都已经了解,时间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为我们证明,时间长短是由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来决定的。相当於光速来讲,如果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如果等於光速,时间就停止了;如果超过光速,在理论上讲,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所以时间本身并不是固定的。一时是什么时候?就是师资道合之时,就是众生听这部经典的因缘成熟了,这个时候就是经典所说的时候。所以它并不是指那个三千年前,佛讲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个时间好像很真实,那不是。如果一个人真正善根成熟了,这一生能得度,佛会示现来跟他讲法,对他来讲他就是生活在正法时期。哪怕是在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根,不肯接受佛的教导,他即使见到佛也不能得度,对他来讲这是末法时期。所以时间并不固定,看看一个人得度的因缘。当下诸位在座的,因缘成熟,修十善业道,这一生求无上菩提,就在此时,正是经典所说之时,那就是一时。
在净土宗里面讲一心不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法界就通了,时间、空间就不成障碍,过去现在未来同时你可以看到,就在此时,也是一时,一心不乱之时。在史传里面记载,隋朝时候的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正读到这个时候,他入定了。结果到了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还在讲《法华经》,他到了那里就听了一座,然后出定以后就告诉别人「世尊讲《法华经》的法会还没散」。当智者大师念经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时空就不能障碍他了,世尊当年讲《法华经》那一时,正是他现在听《法华经》之时,我们说他进入了时间隧道,用现在科学讲,进入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其实哪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金刚经》里讲要离寿者相,就不要有这些时间概念,这些概念,爱因斯坦这大科学家都说这是人类的错觉。因为你执著,你才有时间的观念。当我们用功的时候,读经的时候,一入定那正是佛讲经之时。
下面『佛在』,「一时,佛在」,「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要知道他是一位多元文化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千万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看。不是上帝,不是神明,他是一位教育家,他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每天办班教学。这里这个「在」字讲得很有意思,他不讲佛住,他讲佛在。一般我们说你住哪里?我住在油麻地,我住在汉口道。在和住就不同。为什么讲佛在,不讲佛住?这是因为在有随缘的意思,他不住。你看《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他无所住。佛无所住,他住在哪?我们说如果佛有住处,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当下就是,只是我们迷惑颠倒,看不到一真法界。佛跟我们手牵著手,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在六道轮回里面。佛住一真法界,他就看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的,他就应机说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有应他就在,这里的众生因缘成熟,他就在这里说法;这里众生因缘没有成熟,他就不在这里,他很随缘,随缘现身。我们也要学习世尊的这种随缘,一切都不执著。连我们的身体都不执著,身体在世间一天就好好为众生工作一天,什么时候因缘成熟,娑婆缘尽,我们毫不执著求生净土,这就好。这是无住又生心,生心就是求生净土的心,念阿弥陀佛的心,这就好。
『佛在娑竭罗龙宫』,「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咸水海。咸水海就是大海,大海的水是咸的。海水是苦涩的,你不敢喝的,它代表苦海,一切世间就像苦海一样。「龙宫」,这是大龙菩萨所在的道场,这位菩萨是法身大士,他在龙宫里面。我们要问了,龙宫到底有没有?现在科学很发达,整个太平洋、大西洋从头到尾、从顶到下都探测过,为什么没看见龙宫?要知道龙宫不是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里面。空间有多维次的,它是在另一个维次空间。这些空间与空间之间,哪怕是交错在一起,你也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它在不同的时空里面。我们相信龙宫真有,不是我们看不到就没有。龙宫,龙代表千变万化,所以大海里头这些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众生,其实代表什么?就代表我们的社会,你看我们社会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这是在这样的一个道场里面,这是指我们现前的社会。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讲听经的大众。比丘就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但是他们不是一般比丘,是「大比丘」。前面冠上个「大」字就不是普通人,他是大乘菩萨示现。有八千人,实际上这个数字也是代表圆满的,就是无量无边的这些修行人,他们有能力到龙宫听法。然后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菩萨后面加个摩诃萨就是大菩萨,都是一真法界里的菩萨。合起来,八千比丘加上三万二千菩萨,总共四万人。
比丘众的众字还代表僧团,有六和、和合的意思。如果一个团体修六和敬,就是世间受人尊敬的团体。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我们老法师的领导之下,人人能够守六和敬,遵佛的教诲,遵我们师父的教诲,这样的话真正做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六和敬里面这两条最重要。见解要相同,同一个修学理念,戒和同修是同一个修学的方法,怎么修学?从基础学起,从《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这里修,这是戒和同修。这种团体真的是龙天护法护持,对於整个社会安定和睦、消灾免难会起积极的作用。大比丘众是六和僧团,加上这些大菩萨,汇集在大海里头龙宫里面听佛讲《十善业道经》,这也是一个殊胜的法会,佛很高兴说出这个大法。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同一个时间继续来学习。好,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我们上个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课程,《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基础课程,此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家修学的基础科目。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回归本性本善。
上个月底,末学跟随师父上人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这个大会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汉学家来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师父上人做一个主题讲演,师父上人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师父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的教育基本理念就是人性本善,正所谓儒家《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说人在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能在出生以后都被覆盖了,没有显现出来。正如佛家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本性本善,佛家,也是所有的教学,建立在这个基本理念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作佛了,成佛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世尊成道以后,开头一句话就说到,所有的众生,不仅是我们人类,包括六道众生,都跟如来、跟佛的智慧德相没有两样。德是福德,相是相好,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各位跟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无二无别,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的本性本善。现在为什么我们成了这个样子,可怜兮兮的?不要说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是糊涂到现在明天自己的命运在做什么都不知道,这个能力全部丧失。不要说看不到过去现在未来,这眼光短浅得只能看到周围,相好更不用谈了。我们为什么原来有如来智慧德相,现在变得这么可怜?那是因为,佛讲的,没别的,就是有妄想执著。妄想执著让我们不能够证得本性本善,不能够使我们本性中的如来智慧德相彰显出来。
妄想,就是心动了。心动了之后,宇宙人生真相就迷了,迷了之后就会造业,产生执著,产生更严重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恶业都起来了,这些恶业让我们轮回受苦报。我们本来不用受苦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宇宙人生真相,起了这些妄想执著,起心动念,造作不善业,就像这部经里讲的,在诸趣轮转,在六道里面轮回。
所以,要回归本性本善,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去增加什么,不是让我们向外寻求什么,就是让我们把这些恶业放下,把这些妄想执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现前。《十善业道经》里面讲,这是讲十善,是做善业,做善业是不是让你去造作什么,向外去寻求、攀缘?没有,这十善都是让你放下恶业。不杀生,这就是善业,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都是叫你不要做。所以很简单,你只要不造恶业,本性本善就能够现前。本性本善,顾名思义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求的,不是说你要去造个什么善业才能求到,不是;你只要放下恶业、放下妄想执著,就自然现前。
儒释道三家,其目的都是让我们恢复本善,所以这三家都是教学,教我们从习性、染污当中回头。《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气让我们造业差别就不同了。「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学,本性就迷失了,「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在什么?专,一门深入,所以不要学很多。我们的师父为我们规定的这几个基础课程,量都不大,很少,你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修学能够落实了,就能够选择一门,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子就能有成就。
在本经前面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写的一篇心得。师父上人在讲这部《十善业道经》的时候,就专门把这篇上谕做了节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节要写得非常好。我们这次学习《十善业道经》是做一种简要的学习,在师父讲的这部经的基础上进行节要式的学习。我在师父的雍正皇帝上谕节要里面又节出了这一部分,我觉得是节要中的节要,我们来一起学习。请看上谕讲的: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是雍正皇帝自己说的,所以『朕』这是皇帝的自称。他说我认为,『惟』就是认为,『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在过去都是教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国古代,这个名词的概念是没有的,古代这个教都是指教学。宗教什么时候传来的?这是在满清的时候,外国人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宗教传来,才有宗教的概念。三家的教育都是用来什么?『觉民於海内』,「觉」就是觉悟,「海内」是指我们中国,这是讲三家的教学都是帮助我们的国民破迷开悟。从迷、从造作恶业那里回头,回到觉悟,回到本性本善当中,最后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三家的教学都是围绕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三个阶段来进行,所以他们的目标都一致,『道并行而不悖』。『理同出於一原』,这是说明他们的道理是贯通的,虽然各个教的说法,甚至修行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原理、目标、方向都是相同。上谕中讲到: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
这是上谕中雍正皇帝又给我们再次的谈到,这三教确实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真正认识、承认人性本善。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心就平了,就能够『得其平』,「平」就是指平等,三教都是平等的。什么人认为这三教是平等的?只有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够知道三家的教学是平等的,它的教学理念相同,目标相同。虽然有不平等的、有分别的,那是『外略形迹之异』,那是在外表上看,则是有迹象上、形式上的区别,那是表面的。可是『内证性理之同』,它的内涵、它的实质、它所含的性理都是相同,都是讲到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讲本性本善和恢复本性本善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他就懂得「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里讲的。法法平等不单只是说佛法里的法门都平等,它指的是一切万法都平等,包括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它们都是平等;有不平等那是内心自己产生了分别执著,这才不平等。所以三教都是劝人为善,这个善是本性的本善,他讲『初无异旨』,三教的宗旨没有差别,无非都是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我们的师父上人真的是对三教融会贯通,所以他谈儒家的经典、谈道家的经典,都能够回归自性,回归本性本善。不单只是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你看他讲基督教的经典、天主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这我们都看到。师父上人讲《圣经》,他把《圣经》的话都摘录给我们,让我们学习。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在天主教堂里面讲的,在新加坡,流通量也很广。也讲过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从他的这些讲演里面我们看到,他是讲每一法都是回归自性,真的是大乘经论里面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他都能够圆通。真正圆通的人他看一切诸法都是平等,不单只是看这些经典的教训他能够圆融,哪怕是做一切事、接触一切人,甚至在外面看风景,一片绿叶、一朵红花,都是让人觉悟的。这是华严的境界,每一法都能让人契入本性。上谕中讲: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是讲佛家和儒家的对比,佛家里讲『五戒十善』,都是劝人为善。儒家也讲『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五常,『百行』是指儒家学者有三千威仪。这些一对比,不是讲的都是劝人为善,劝人回归本性本善吗?佛家讲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本经所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在表面上看,十善好像包含五戒,实际上这两者虽然在修持上相似,但是在果报上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修五戒的人是在佛菩萨面前发誓受持五戒,不杀盗淫妄酒,他持这个戒,将来可以出六道轮回,有这样的功德在里面。因戒他能得定,因定他能够开慧,所以在果报上讲,五戒的果是定慧,他是出三界。而十善,修十善的人不一定为了出三界,他所得到的是人天福报。他并不是为了以戒生定、以定开慧,而是得福报,在果报上就有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说五戒才五条,十善有十条,好像十善更殊胜,我们要知道,持戒律将来是出三界的因,很殊胜。当然这是细的来分,实际上我们学十善,也可以把十善当戒律来学、来奉行。
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跟五戒其实是相对应。仁是仁慈,就是对应不杀生。义是指正义,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不做,对应五戒里的不偷盗,偷盗就不义。礼是礼节,守礼法,对应五戒里的不邪淫。智是智慧,对应五戒的不饮酒。饮酒乱智慧,智慧生不起来,智慧一定是清净心中而生起的。不妄语这条戒就是五常里的信。仁义礼智信对应五戒,所以儒家和佛家讲的修持的方法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能够豁然贯通就不会起冲突。其实现在我们看到各个宗教,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不也是劝人修善吗?都是让人同归於善,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怎么可以冲突?
在最近出土的一个石碑,有个碑文,这是在唐朝唐肃宗时代的碑文,一个三教九流图。在这个图上有这么一段话,最后讲的话,这是讲三教九流是什么回事。三教就是儒释道三家,九流包括农流、纵横流、小说等等。这三教九流,这个碑文上讲「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就是要圆融,融会贯通,「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你看看在唐朝时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的理念,这是多元文化。三教都是一体,真是「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现在的这些宗教,在新加坡有十大宗教,在中国有五大正式的宗教,印尼也是五大宗教。宗教好比三教九流一样,都是同一理、同一源,能够这样子融会贯通,宗教就能和谐;宗教和谐了,对於世界和平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师父上人曾经跟马来西亚的前首相马哈迪谈论的时候跟他讲,现在这个局势冲突很多,在四个方面能解决好,世界就太平了。这是讲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还有宗教与宗教之间,这四个关系要处理好,和谐了,天下太平。马哈迪说这四个关系处理起来不容易,师父说对,但是从宗教入手比较容易。宗教和谐了,决定是对其他三个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宗教和谐要彻底、要圆满必须在理上要通,不只是握握手吃个饭,表面和谐不能长久,要真正在理上对各教的教义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能和谐。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世界」,这个理念非常值得政府领导人参考。
在上谕里面,还引用了宋朝时代宋文帝和他的一位臣子叫做何尚之的对话,他们谈论治国之策。何尚之就这样子跟宋文帝说,他说: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这一段话讲的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如何构建和谐世界」。他讲,如果在『百家之乡』,这一百个家庭,算一家四口人,一百个家庭就四百人,这么一个乡里,如果有『十人持五戒』,这十人就能够淳厚、谨慎,他就能够影响同乡的人。在『千室之邑』,「邑」就是指小城,在一个小城里面有一千户人家,如果这一千户人家的城市里面有一百个人修十善,这一百人一定能和睦,所以这一百人也能影响这个城市。用这个道理可以推演,用五戒十善的教育来推动,『风教』,「风」就是风气,「教」是教育,这样子的话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寰区』就是国家,这个国家一定就能够太平。所以他讲,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像我们中国十四亿人口,十四亿人口里面如果有百分之一能够修五戒十善,这就是一千四百万,所以『仁人百万』,这样子每个人都修善,修得一善自然就去了一恶。比如修不杀生的善,那么就去掉杀生的恶,修不偷盗的善,就没有偷盗的恶,一恶止住了,就能够废掉一个刑罚。因为法律、刑罚是来制止恶,恶去掉了,刑罚也没有用了。所以『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真的是天下太平,『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垂手可得,不用操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什么?道德、伦理、因果,让人人都懂得伦理道德、懂得因果报应;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我们用现代话来说,跟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关系都处理好了,这不是和谐了吗?所以古圣先贤所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礼记.学记》上的话,教学非常重要。
《十善业道经》是佛法教学的基础,它讲的是因果教育,讲的是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也讲到转凡成圣。这里面讲到一句话,「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是本经的中心。教导我们昼夜,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常念善法,这个念就是指念头,常念善法就是心善,思惟善法就是思想善,观察善法就是指行为善,身口意三业都善,做到这一点就是菩萨。所以这个修学科目,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上谕中讲到: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斯言』就是以上讲的这段话,何尚之对宋文帝的劝谏,是什么?是能够劝导全国人民来行善,这是使天下大治的要道,能够实现和谐社会,推广到世界就是和谐世界。所以,儒释道三家讲的教学的功用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对自己而言,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实现纯净纯善的心态。我们现在讲课,我们学习,师父上人给我写了个题目叫做「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系列讲演,这个名词写得太好了;纯净纯善是对自己,和谐世界是对外在的世界,对众生。说老实话,真正做到常念、思惟、观察善法的人,他就能够做到纯净纯善,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念恶只念善,心地纯净纯善。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为什么?他没有看到恶,他内心里没有一丝毫的恶,就看不到外在世界的恶;他内心里没有冲突,就看不到外在的冲突;内心里没有是非人我,就看不到外在的是非人我,全在我们这一心。
雍正皇帝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皇帝,也很有学问,他能够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写出这篇上谕,这真的是治国良策。其实清朝皇帝大部分都是佛门皈依弟子,你看开国的皇帝顺治皇帝,他做皇帝都做得觉得并不是好受,不如去学习佛法,所以他出家了,顺治皇帝出家。下来的康熙、雍正、乾隆,乃至后面这些皇帝、皇室中的人都是学佛的,当时在宫廷里面把《无量寿经》做为学习的一个专门的经典。所以清朝,你看满族人是少数民族,能够统治中国这么大的疆土,能够安定两百多年,这确实是皇帝他们懂得治国之策。
这部《十善业道经》前面所附的这篇上谕,也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讲课学习的序文,也可以做为讲席的缘起,给我们明确了,三家的教学是圆融的。其目的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其功用是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所以这是一部对我们自己修学和对於社会都是有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的经典,我们以非常恭敬的心态来学习这部宝典。
下面我们正式来学习本经,首先请看经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
这个经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佛说十善业道』,这属於别题,『经』属於通题。所谓通题就是每部经都有这个字,这是通用的;别题是这部经区别於其他经典的。先说「佛」字,佛他是人,他所说的「十善业道」,所以这部经是「佛」,这是人,「说十善业道」是法,在立题里面有七种立题,这是属於人法立题,有人、有法。
这部经当然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为什么偏偏还要讲个佛说?这个是有很深的意思。在经教里面我们知道,凡是经典上面冠上「佛说」的,这部经典比其他经典就有更特殊的地方。比如我们熟读的净土经里面的《佛说阿弥陀经》,或者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无量寿经》,上面都有「佛说」,这些经典是佛不问自说,没有人请问,自己说的。为什么佛自己说?像《佛说阿弥陀经》,没人问,他自己说,这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对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自己说。还有一般的体例,就是在本经的正宗分,第一句话讲的是佛说的,这也是指这经典非常重要,按照规矩这部经也通常加上佛说。所以《佛说十善业道经》上面也有佛说,这证明本经非常重要。其他经典可能佛未必说,但是这部经典佛必定要说,就好像净土经论一样,净土法门是诸佛必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典。
「佛」字是梵语,全称是「佛陀耶」,中国人因为喜欢简单,就把三个字变成一个字,称为「佛」。什么人能够称为佛?能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这个人就可称为佛,所以佛是觉者的意思。它是一个学位,这个名称不一定说某个人独有的,只要你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你通达无碍了,你就能称为佛。你还有一点没明了,你不能称为佛,你能称为菩萨,所以佛陀是个学位名称。要知道人人本来就有佛性,换句话说,本来跟佛一样,我们只要回归本性本善,圆满恢复自性,就称为佛,所以这绝对不是专指某个人。当然此经是三千年前,我们这个世界上成佛的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给我们示现成佛,然后给我们指导出一条成佛之路,我们只要跟著他学习,也一样像他一样回归本性,成佛。
「说」,这第二个字,有两层意思,表层的意思是这是佛讲的《十善业道经》;另外一层意思,「说」通古代的悦字,通假字,就是喜悦的悦,竖心边的。所以是「悦所怀也」,佛很欢喜、很高兴,就说出这部《十善业道经》。为什么高兴?因为佛看到我们众生修道根机成熟,佛盼著就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盼了好久,这一天一看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他高兴得很,所以他就说出了这部经典。正如《佛说阿弥陀经》的说一样,那也是佛非常高兴,看到众生这一生成佛的因缘成熟,可以往生净土成佛了,他非常高兴,就说出净土法门。
「十」,十善业道有十个科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个科目。但是它的深义是代表大圆满,十在《华严经》里面就代表大圆满。所以讲的这个善法是包含著大圆满的善,这是无量无边的善法,归纳起来可以有这十大类。这个善就是善恶的标准,告诉我们要修十善,按照这个十善去做就能够得人天福报,甚至成圆满菩提。
《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就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是前面三句的落实;如果不修十善业,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没有办法落实,那只是你的一个愿。修这个三福,经上讲得很清楚,是诸佛的净业正因,一切诸佛都要靠这个得度,所以我们往生净土必须要在十善业道上下功夫。今天我们第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经题还没讲完,底下的一小时我们继续学习。好,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刚才我们讲到经题的一半,讲到「佛说」还有「十善」,下面请看「业」字。业是什么?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从早到晚做的所有的事情,这叫「事」,事情做完了就叫「业」。业就是指在心里,佛法里特指阿赖耶识里头,在阿赖耶识里面留下的一个印象,佛法里面称为种子,这个叫业。所以做善事就积累善业,做恶事就积累恶业。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造作的种子,不仅是身体的造作,还包括言语、起心动念,这些都属於造作,都会留下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储存起来,哪怕是千劫、万劫,无量长的时间,它都不会灭掉。这个种子遇到缘就会起现行,那就成为果报。作的业留下的这是种子,这是因,将来遇到缘就结果。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真正要生起畏惧之心,为什么?因为哪怕是起心动念起一个恶念头,留下来的恶因将来都会有恶报。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两个弟子,一个是阿难,一个是迦叶。这两个弟子,阿难很年轻,长得很俊美;迦叶年纪比较老,而且他又修苦行,所以相貌比较憔悴。有一天僧团来到一个瓜田旁边,瓜田里有个看瓜田的女孩子,结果这些出家人都渴了,佛就吩咐阿难去那个瓜地里去乞讨一个瓜回来,让大家分著吃解渴。阿难就过去了,结果还没有开口向这个女子请求乞讨一个瓜,这女子就瞪了他一眼,非常的不耐烦,就跑回家里去,没有理他。阿难没精打彩的回来,这时候世尊又叫迦叶尊者去乞讨。迦叶走到瓜田那里,还没有开口乞讨,那个女孩子就非常热情、满脸笑容的上来,对尊者说:老人家,你辛苦了,我这里这么多瓜,你愿意吃多少就拿多少。非常热情,结果把瓜请回来分给大家吃。阿难就觉得很不解,因为阿难长得很英俊潇洒,为什么这个女子见了他这么讨厌?迦叶长得比较老、憔悴,为什么这个女子见到他这么热情?问什么原因?
世尊就告诉他说,这是你们俩跟这个女子在很多生前,有一世结了一个缘。在很多生之前,这个女子是一头猫,这个猫在路边死了,尸体已经发臭。这时候来了两位出家人,都是修道的比丘,一个年轻的出家人走过,看到这猫死在路上,就捏著鼻子走过去,理都不理它。第二个出家人来了之后,看到这个死猫,生起了慈悲心,於是在路边挖了个坑,把这只猫给埋了,就这么一段因缘。佛告诉他,这个姑娘这一世见到了迦叶尊者,那是埋它的那个修行人,所以特别热情;你阿难是前生捏著鼻子走过的那个修行人,所以她看见你,理都不理你。你看看,多生多世之前就起一个念头,这个修行人嫌弃这个死猫,就这么一念,你看这一生都有果报。另外那个修行人,迦叶尊者的前生,他起一念慈悲,埋了这个猫,这一生就获得善报。所以这就是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含藏,遇到缘就起现行。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起心动念都不可以乱来,都要知道有因果的。
业包括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什么叫做善业?善业,佛法里的标准讲的是,凡是利人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这是善业。什么是恶业?凡是利益自己的,这就是恶业。这个标准很多人可能,特别是初学的人,不能接受,「怎么说我利益自己的就是恶?我想不通!」要知道佛法教学的目标是让我们这一生永脱生死轮回,轮回太苦,如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世,那得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轮回的生活环境都在三恶道里面。你看世尊当年,证得阿罗汉的这些弟子们他们有宿命通,回想自己前生在地狱里面受苦的状况都流血汗,太苦了。幸亏我们记不起前生,没有宿命通,所以没有宿命通也不是坏事,要是记起前生,连阿罗汉这么有定功的人都吓出血汗,那我们真的是吓死了。所以轮回真的苦,这一生一定要脱离六道轮回。
轮回的业因就是自私自利,在佛法里面称为我执,执著这个我,什么事情都为了我,满足我自己的欲望,生起这些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念头,追逐五欲六尘的享受,为了这个我造作恶业。所以只要有「我」的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为什么凡是为自己的是恶业,那是让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的业因,还不是恶业是什么!真正的善业是完全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观念要清楚,不是为了贪图极乐世界的享受。看到《无量寿经》里讲的,极乐世界泉池、林树、花鸟,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这么好看,贪图享受去极乐世界,那你叫做为个人打算,那去不了。真正要去极乐世界,首先得发菩提心,是为一切苦难众生,我现在要救度他们,但是我没有本事,所以我得求生净土。在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一加持,我的功德具足,我的神通自在,我就能够到十方去帮助一切众生。是为了这个去的,这是善的。
除了善业、恶业以外,还有一种叫无记业,无记业是说不上善恶的。比如每天吃饭、洗澡,洗完澡之后穿衣服,穿衣服之后上床睡觉,这些都没有什么起心动念,没有什么善恶的,这是无记业。可是无记业也会留下印象,也会造作这些业习种子。佛告诉我们这些统统要舍掉,修什么?修净业,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修净业,修净业才是圆满的善。
这部《十善业道经》虽然在佛法里属於基础科目,是教初学的,可是要知道,这部经典是既通初学也通圆满的如来果地,这是圆融的。从初发心开始学佛,一直修到阿罗汉、菩萨,到如来果地,他所修的无非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所以十善业里的每一条含义都非常深广。经里面都讲,这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所修的科目,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努力去奉行。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三福的第一条,不可以忽略。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管,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理上虽然能说得通,但是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往往念佛念得飘,内心里的恶念不能够去除,就不能跟佛有感应道交。
经题里面,十善业道的「道」,这是双关语。从理上讲,这个道字是讲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则,大道;从事上讲,这个道就是讲的一真法界、十法界。我们修十善,按照我们修的水平的高低,就感应到不同的法界里面。如果把这十善业分成十个等级,就是你修学功夫的高低,修十个等级,最圆满的打十分,最低级的打一分。如果这么分的话,我们可以说,你要是把十善业道修圆满,得满分,你就进了一真法界,你就是一真法界里的佛。如果减一分,你得九分,那你是菩萨,在十法界里面做菩萨。一直往下降,菩萨下面阿罗汉,这是四圣法界里面,有缘觉、声闻。再往下是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这么一直下去,十善愈少,你的层次愈低,所以你得这个道,这是你的法界。实际上不仅是我们来生,因为我们造的十善业多少,感应不同的道。如果十善业一点都没有,就到地狱去。那是讲来生的去向。
就在这一生,你看我们做人的,人道里面也有十法界,有的是大善人。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不要说其他人,师父上人就好比我们人中的佛法界,他的福慧修得很圆满。再下来,有菩萨,有声闻、缘觉,也有天人,也有饿鬼、地狱、畜生。什么是饿鬼?贪得无厌的人就是饿鬼。什么是地狱众生?瞋恚习气、嫉妒心很强的,那是人中的地狱。愚痴的人,什么是愚痴?老是犹犹豫豫的,对这些事理也是糊里糊涂的,不明因果,心里面七上八下,没有个著落,愚痴,这好比人中的畜生道。从这个道理你去想,每一道里面其实都有十个道,都有六道和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就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天台大师分的百界千如,十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就是一百界;这一百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这是百界千如。如此分下去,无量无边,无非都是我们造作善业多少不同,感应的道就不同。
经题里的最后一个字,「经」,这是通题,这是对这部经典的尊称。什么文章可以称为经?不是每一部书都可以称为经的,因为经讲的是宇宙人生真相,是圣贤人所说的,所以我们尊它为经。经,通常古德用四个概念来解释,所谓「贯、摄、常、法」。「贯」就是贯通,表明这个文章的层次分明,非常有条理,从头到尾前后呼应,能够贯穿,能够一致,这是好文章,所以称为贯。通常在经典我们用科判来看就看得很清楚,这一部经典你用科判,就是把它的层次、结构分出来,可以分到多加一个字都多余,都画蛇添足,减一个字意思就不圆满,到这个程度。所以真的是不能加一字、不能减一字,这个经典才是真正的好的经典,佛经都是这样。
「摄」就是摄受,摄受人心。就是让人读了这部经典,百读不厌,欲罢不能,世间的好书都是这样。你看古代四大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都是让人看了好像看了又想看。世间好的文艺作品也是这样,有些好的电影看了一遍还想看,这是它能摄受人心,有吸引力。一般不好的文章看过一遍就不想再看,我们平时读报纸,在座有没有人读报纸是读了又读、读了又读,一篇文章读三遍的有没有?这很少,为什么?它的吸引力有限。经典摄受人心,吸引力强,不但让你一辈子读不厌,《无量寿经》我自己每天都读,也读了好多年,我听说《无量寿经》有人读过一万遍以上,也不少,百读不厌,万读不厌。不单指经典一辈子读不厌,就是生生世世都读不厌,一直读到成佛还读不厌,为什么?它是自性的流露,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这是活的不是死的,怎么会读得厌?
底下的意思,「常」就是恒常、永恒的意思,这是讲经典里讲的理论、方法永远都不变,超越时空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去看,都是正确的。你说十善业道,古人要修十善业,今人也要修十善业;中国人得修十善业,外国人是不是不修?他也得修。所以善的标准是一致的,这是「常」。最后一个,「法」的意思是法则,这是无论在何时何处,任何众生依据这个法则来修学都能够成就。所以「经」包括贯、摄、常、法四个含义,具足这四个特色的才能称为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经题我们就报告到此地。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必须宣说的,是基础的修学科目。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念佛的也好,参禅的也好,学密的,学教的,都得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下来为大家解释人题: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写东西,他灭度以后,是弟子们结集经典,成为一部部的这些文字记录。它是用梵文写的,传到中国来必须经过翻译。这部经翻译的时候是在唐朝,唐朝刚好是武则天的时代。我们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是唐高宗之后的一个皇帝。当时在『于阗』这个地方,于阗是现在我们说的新疆和阗,这是指这位译经者的籍贯,他从哪里来的。这位法师,『实叉难陀』是他的名字,他是『三藏法师』。三藏,我们知道是通达经律论三藏,这个人才能称为三藏法师。古人对於翻译经典非常慎重,谁能翻译经典?都是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对於翻译经典做了很多的贡献,脍炙人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现在我们师父在讲的《八十华严》也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也是他翻译的。所以他的贡献很大,不亚於鸠摩罗什大师,也不亚於玄奘大师。
鸠摩罗什,我们知道当时他翻译的译场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师的译场有六百多人,规模宏大。我们知道实叉难陀当时一定会有译场,翻译的工作一定是一个团体合作的。写这个人做为译者,因为他是负责人,这是位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这个名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喜学,喜欢的喜,学问的学,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得出这个人一定是很喜欢学习,好学。孔子说「好学近乎智」,真正好学的人有智慧,这也等於是劝导我们在学业上面要精进用功,不能够懒散。
最后『译』,就是指把经典从梵文翻译成中文。这位法师不是中国本地人,但是你看他翻译的经典的语句很流畅,中国人都很喜欢读。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了这位译经人。下面我们来看经文,请看第一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好,请看到这里。这一段经文,这是每部经的通例,都有的,这讲的是六种成就。通常我们说经典都是在人间讲的,释迦牟尼佛或者对弟子讲的,或者对信众讲的,可是这部经却是在龙宫里讲的,这个因缘也很特殊,底下我们会详细介绍。
我们知道佛一生没有立文字,他在临终的时候嘱咐弟子阿难尊者,让他结集经典的时候要有个规矩,就是每部经前面都要加上四个字,「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说,就是阿难自己自称,就是正如我所听到的那样,就是他(阿难)从老师世尊释迦牟尼佛那里听到的。「如是」也表示确实是这样的,增加大家的信心。可是如果从《大智度论》解释这四个字,我们来看,这四个字有无量义。「如」是讲的真如、自性,所以「如是」就是讲真如、自性才「是」;如果不是真如、不是自性,那就不是。所以这里讲的,是和非、善与恶、美与丑,区分的标准在哪里?就在真如。是真如,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是,如果不符合真如自性的就是非。就像《太上感应篇》里面我们都学习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是道和非道从哪里区分?就从自性上来看。
自性才是真实的,是唯一真实,自性以外的任何一切法都不真实,《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这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我们自性显现出来的,既然是显现的,它就是虚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体。只有真如才存在,那才真是,其他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都不真实。佛非常了解这个事实状况,所以他就住在真如实相当中,凡夫被幻相给迷惑了,所以如来住在「是」里头,凡夫住在「非」里头。他迷惑就造业,不知道自己所执著的、所分别的其实是假的,不是真的。如何从凡夫的境界回归到如来真如境界里面?那就要靠觉悟。一觉悟,真正明白,彻底明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就从幻相中回头了,他能够观照出这个幻相不真实,没有自性,於是他就能够住在真如里面,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佛」。
当一个人明白以后,他一定生起大慈大悲,把事实真相告诉那些还在迷惑当中的人。像释迦牟尼佛,他悟道了,他就会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辞辛劳,为大众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就是「如是」这两个字,都是讲真如自性,都是讲是道与真如相应的这些事情。所以「如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些法,那就是如是。所以,圣人讲经说法教学都不是用自己的意思,圣人没有意思,有意思的是凡夫。凡夫用的是心意识,「心」就是阿赖耶识,是含藏种子;「意」就是执著,它是指第七意识末那识;「识」是指第六意识,是分别,他用的是心意识,都是用的妄想分别执著。圣人离开了妄想分别执著,完全是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对众生也是应机说法,所以他所说的叫「如是」,讲的都是自性本来的东西。
如是我闻的「我」,表面的意思是阿难的自称,阿难尊者复讲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就像我现在讲的也是复讲我们师父上人的,所以我们也要冠上「如是我闻」。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凡夫,还要用心意识,自己没有证得自性之前就不能够来创造,所以讲的要是圣贤的意思,叫复讲。什么时候你可以离开圣人、老师来讲?自己证得自性的时候。证得自性其实也不是讲自己的意思,还是讲真如本性的意思,这个意思每一位圣人、诸佛都一样的。所以这个我,真实的意思是代表自性。真我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我这个色身。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那是你的妄想执著。就好比大海里头一朵浪花,我们的身体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你要执著这个浪花是我,那你就见不到大海。真正的我是什么?是这个大海。这一切众生就好比是浪花,都是我的一部分。浪花是不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所以一切众生就是自性的一部分,自性所现的。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那是真我,得到这个真我之后就得大自在。所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代表的意思极其深广。如是两个字是代表「信成就」,阿难特别加上这两个字,就是说真的跟世尊讲的一样,这也是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的教育,让大家生起信心,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下面「一时」是「时成就」。一时是指时间,时间为什么没有年、月、日、时?你看现在人写文章都标明二00七年四月四号,今天是这个日子,所以就写明。大家会不会奇怪阿难结集经典为什么不写明当时的年、月、日?为什么写一时?不写他不是忘了,那是有深义的。我们知道现在的科学家都已经了解,时间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为我们证明,时间长短是由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来决定的。相当於光速来讲,如果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如果等於光速,时间就停止了;如果超过光速,在理论上讲,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所以时间本身并不是固定的。一时是什么时候?就是师资道合之时,就是众生听这部经典的因缘成熟了,这个时候就是经典所说的时候。所以它并不是指那个三千年前,佛讲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个时间好像很真实,那不是。如果一个人真正善根成熟了,这一生能得度,佛会示现来跟他讲法,对他来讲他就是生活在正法时期。哪怕是在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根,不肯接受佛的教导,他即使见到佛也不能得度,对他来讲这是末法时期。所以时间并不固定,看看一个人得度的因缘。当下诸位在座的,因缘成熟,修十善业道,这一生求无上菩提,就在此时,正是经典所说之时,那就是一时。
在净土宗里面讲一心不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法界就通了,时间、空间就不成障碍,过去现在未来同时你可以看到,就在此时,也是一时,一心不乱之时。在史传里面记载,隋朝时候的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正读到这个时候,他入定了。结果到了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还在讲《法华经》,他到了那里就听了一座,然后出定以后就告诉别人「世尊讲《法华经》的法会还没散」。当智者大师念经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时空就不能障碍他了,世尊当年讲《法华经》那一时,正是他现在听《法华经》之时,我们说他进入了时间隧道,用现在科学讲,进入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其实哪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金刚经》里讲要离寿者相,就不要有这些时间概念,这些概念,爱因斯坦这大科学家都说这是人类的错觉。因为你执著,你才有时间的观念。当我们用功的时候,读经的时候,一入定那正是佛讲经之时。
下面『佛在』,「一时,佛在」,「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要知道他是一位多元文化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千万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看。不是上帝,不是神明,他是一位教育家,他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每天办班教学。这里这个「在」字讲得很有意思,他不讲佛住,他讲佛在。一般我们说你住哪里?我住在油麻地,我住在汉口道。在和住就不同。为什么讲佛在,不讲佛住?这是因为在有随缘的意思,他不住。你看《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他无所住。佛无所住,他住在哪?我们说如果佛有住处,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当下就是,只是我们迷惑颠倒,看不到一真法界。佛跟我们手牵著手,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在六道轮回里面。佛住一真法界,他就看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的,他就应机说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有应他就在,这里的众生因缘成熟,他就在这里说法;这里众生因缘没有成熟,他就不在这里,他很随缘,随缘现身。我们也要学习世尊的这种随缘,一切都不执著。连我们的身体都不执著,身体在世间一天就好好为众生工作一天,什么时候因缘成熟,娑婆缘尽,我们毫不执著求生净土,这就好。这是无住又生心,生心就是求生净土的心,念阿弥陀佛的心,这就好。
『佛在娑竭罗龙宫』,「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咸水海。咸水海就是大海,大海的水是咸的。海水是苦涩的,你不敢喝的,它代表苦海,一切世间就像苦海一样。「龙宫」,这是大龙菩萨所在的道场,这位菩萨是法身大士,他在龙宫里面。我们要问了,龙宫到底有没有?现在科学很发达,整个太平洋、大西洋从头到尾、从顶到下都探测过,为什么没看见龙宫?要知道龙宫不是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里面。空间有多维次的,它是在另一个维次空间。这些空间与空间之间,哪怕是交错在一起,你也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它在不同的时空里面。我们相信龙宫真有,不是我们看不到就没有。龙宫,龙代表千变万化,所以大海里头这些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众生,其实代表什么?就代表我们的社会,你看我们社会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这是在这样的一个道场里面,这是指我们现前的社会。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讲听经的大众。比丘就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但是他们不是一般比丘,是「大比丘」。前面冠上个「大」字就不是普通人,他是大乘菩萨示现。有八千人,实际上这个数字也是代表圆满的,就是无量无边的这些修行人,他们有能力到龙宫听法。然后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菩萨后面加个摩诃萨就是大菩萨,都是一真法界里的菩萨。合起来,八千比丘加上三万二千菩萨,总共四万人。
比丘众的众字还代表僧团,有六和、和合的意思。如果一个团体修六和敬,就是世间受人尊敬的团体。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我们老法师的领导之下,人人能够守六和敬,遵佛的教诲,遵我们师父的教诲,这样的话真正做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六和敬里面这两条最重要。见解要相同,同一个修学理念,戒和同修是同一个修学的方法,怎么修学?从基础学起,从《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这里修,这是戒和同修。这种团体真的是龙天护法护持,对於整个社会安定和睦、消灾免难会起积极的作用。大比丘众是六和僧团,加上这些大菩萨,汇集在大海里头龙宫里面听佛讲《十善业道经》,这也是一个殊胜的法会,佛很高兴说出这个大法。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同一个时间继续来学习。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