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7年澳洲净宗学院弟子规 -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7年澳洲净宗学院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7/3/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201-0001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又有机会在这里一起来分享学习、修学《弟子规》的体会,非常感谢净宗学院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们,给末学这些学习的机会。我记得两年前到学院来分享《弟子规》,那时候有幸跟师父上人有一些交谈的机会。其实大家可能会觉得,末学常常有机会接近老和尚,事实上末学跟老和尚,没有一整天跟过师父,没有,一天都没有。最有机会讲话,就是在两年前在学院里跟大家一起共学《弟子规》的时候,早晚可以见师父一面,就是这样的机会。那时候要讲四十个小时,第一天我就知道师父早上吃饭前,差不多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会一边念佛、一边散步,顺便活络一下身体。我就在挣扎,我是去备课好,还是去陪老和尚散步好?所以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是抉择。

  怕讲不好,要翻翻一些经典、笔记,可是这么难得跟师父上人,听上人教诲的机会又这么难得,挣扎了一会儿终於放下了,老老实实去跟师父学习。真的,跟师父走的这五分钟、十分钟,对我们的人生都有相当大的启示,真的就是在当下体会到「能亲仁,无限好」。而且每一次我们听师长教诲的当下,要把这些教诲完全放在我们的心中,一辈子都不忘。这几天师父也给我们非常多的教诲,我们要师志如己志,师父的志向就是我们的志向,两年前的教诲跟现在的教诲,那是完全融成一体。师父对众生、对世界的那一分悲愿,都是在他一生当中贯彻始终,不管他遇到任何的境界来,都是不忘这颗度众的心。两年前师父跟末学提到,我们在这个世间最起码起心动念,一定要为这个地球著想,这个已经是最低标准。我们修大乘常常念到的是「心包太虚」,可能这句心包太虚出来了,我们马上后面就接话了,「量周沙界」,很怕师父不知道我们能接下一句。我们不能用嘴巴接话,要用心境把这句教诲承传过来。为这个地球著想,因为眼下地球就有很大的磨难。

  师长这几次的谈话不断的提醒我们,南北极的冰将在十年左右融化掉,整个海平面要上升五十米到七十米。我们台湾的同修在厨房里面看到那幅地图,新的地图,当海平面上升以后,很多沿海地区就被海水给淹没掉,结果一看台湾不见了。境随心转,所有的共业要怎么转?靠我们的愿心去转。台湾会不会真的被海水淹没?要看我们怎么做。实在「世人共争不急之务」,这么多沿海地区都已经在短时间,十年之内的时间都要被海水淹没了,我们还在追名逐利,那真是太愚痴了。就好像一栋房子已经烧起来了,我们住在三楼、四楼,还在那里吵著要分遗产,分得到吗?眼下就要被烧死了,还在那里争执。所以,真正听到海平面要上升这么多,所有的追名逐利统统放下,都带不走。怎么转?师父教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能转。师长讲到,一百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行善,这个共业就能够转。诸位同修,我们一听到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转,眼睛马上盯著别人看:「你要转!有你转我就安全了。」

  我记得当初,有一次我在高雄净宗学会,吃饭时间吃便当,晚上还听悟道法师讲课,印象很深刻。就在吃的当下,刚好听到师父讲普贤十愿当中的「礼敬诸佛」、当中的「请佛住世」,讲到请佛住世的时候师父就说了,在这个世间「佛法难闻,东土难生」。诸位同修,末学当初在海口,第一场课针对三百多个海口的幼儿园、小学老师讲课,真的很紧张,大家看得出我的身材是比较容易紧张。但是以前很紧张,没有方法,害得考大学前一天还得吃两颗镇定剂。我姑姑很厉害,知道一颗怕不够,有备无患,准备两颗,结果两颗都吃下去还是没睡著。隔天考试,到了考场坐上座位,第一科考语文,突然感觉镇定剂真有效,就恍恍惚惚,结果连语文都没考及格。容易紧张,紧张到睡不著。这个时候隔天要对三百多个小学老师讲中国文化,这不是开玩笑的,求谁?求佛菩萨、求孔夫子,就在孔夫子面前三跪九叩,保佑我一觉到天亮;很好用,果然一觉到天亮。从此以后不紧张了,求孔夫子老人家,求佛菩萨加持就好了。

  那个时候我要讲课以前,读到《孝经》的一段话,当下太感动了。《孝经》开篇「开宗明义章」讲,「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有一个治理天下的好方法,用了之后「民用和睦」,人民相处非常和乐,「上下无怨」,父子之间、君臣之间都很和乐,不会冲突。这个方法「汝知之乎」,孔夫子问曾子,你知道这个方法吗?曾子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学生智慧不够,请老师开示。这个时候夫子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行的根本在孝道,不管是世间、出世间的道德学问的成就,都要奠基在这个根本上,人找到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根基扎牢了,自自然然吸收天地的养分,你都不用担心。一个人孝心起来了,他的仁爱心是水到渠成;我们的爱心提不起来,就是这个源头活水没有找到。当我们读到「德之本也」,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找到了根本,非常的欢喜。

  今天假如我们不是生长在东土,我们不是炎黄子孙,可能这一辈子都找不到根本,在整个西方的教育当中,没有孝这个字。孝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祖宗跟子孙,跟我们是一体的,这是觉悟。当没有这样的人生态度,那一生都是迷惑,人身难得,就这么样白白错失掉。所以,古圣先贤句句这些经教我们都要「如贫得宝」,太难得接到了,接到了要真干。所以「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自然感降什么?自然感降一片净土。我们依《弟子规》、依《无量寿经》去落实,家庭就是净土。我们得力於师长非常重要的一些修行教诲心态,往往我们最得力的一些教诲,都是在我们当初接触师长教诲的前一两年,那些话我们真正随文入观受用了,所有的修学就能够得很大的利益。

  记得一开始听师父讲经的时候说,我们就要把《无量寿经》变成人生的剧本。诸位同修,有没有听过这段开示?这段开示应该是好多年前了。听完之后全身舒服,因为剧本不用自己写,自己智慧又不够,想半天写不出一句来。《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的剧本,心里很踏实,知道怎么干。师父非常善巧方便,你们一天工作时间不够,早上念第六品,晚上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样时间可能会比较抽得出来。这个修学,老实人得最大利益,师父给我们的很多教诲,我们真做了之后,就能体会到老人家的深意。做著做著就愈来愈明白,师父为什么叫我们这么做。当我们念四十八愿念了半年、念了一年,突然有所领会,原来念四十八愿就是要把弥陀的四十八愿变成我们往后人生的事业。师父在讲《无量寿经》当中,诸位同修应该印象会很深,最常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段是「我们要心同佛,愿同佛,解见佛,行同佛」。当下《无量寿经》就要变成我们的心愿,就要变成我们的行持。

  《无量寿经》上讲,「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这一段往生再做,当我们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当下已经在分别执著了。《华严经》讲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哪还要以后再做?当我们念到「积功累德」这一品,什么时候落实「积功累德」这一品?不就我们当下可以做吗?「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这当下都可以做。在愈浊恶的世间,我们愈能放下欲望,我们愈能对人有这一分爱心;愈浊恶的世间,众生的感悟、众生的感应愈强。因为他觉得这个世间还有人能无私吗?他打个大问号,真正遇到了,感动、护持。所以我们不要想五浊恶世要转《无量寿经》很难,那个难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

  记得当初在海口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到一所高中讲课讲了两个小时。中学生是升学主义最严重的地方,每天都是除了考试还是考试,为了分数。学校的老师还会告诉他们,「今天你的分数不够,成绩不够好,你没有资格高兴」,这些孩子们被这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给折磨死了。哪有说成绩不好的没有资格笑,没有资格高兴,把人生的高兴完全都在功利上面去,在得失上面去。所以当老师的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讲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给孩子听。当初那两个小时,我们一开始讲的时候,看到底下的学生都拿著课本来,他想一边听课一边背书、看书,既然老师规定要来只好来了。他们满脑子里都是成绩,他们也不知道中国文化能带给他们什么?我们看到这个情景,不只对他们没有任何的不高兴,是一种怜惜,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说实在讲我也是曾经走过来的人,所以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辛苦。

  但是说实在的,人现在没有这些教诲,都走一个错误的路。假如当初我们在念初中、在念国中,就有人把孝道告诉我们,那我们读书的能力,保守估计最少可以达到三到五倍,因为那是自性的力量,太强了。硬压的,不只没有力量,后遗症很大,压到最后恨老师,一辈子对读书、对好学提不起劲来。所以老师们用棍子逼出成绩来,那个只图眼前一点小利,很可能是毁了孩子一生的道业、学业,这样的事我们不干。末学去当老师之后,绝对不因为成绩逼学生,自己都走过了,怎么还可以这么干?太没有良心。末学后来学佛的之后,去念补习班,考试考十三科,离考试时间只剩四个多月而已,音乐、体育、美术统统要考。但是心里很笃定,只要心静得下来,一切佛菩萨安排,不担心,得失心放下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再考;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再考。这一条走教育的路,这辈子死心塌地走,不会换其他的,决心一下心定了,心定了读书效果就特别好。

  很多人说记忆力会随著年龄下降,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有。请问年龄愈大记忆力衰退是结果,原因出在哪里?我们学佛的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既然学大乘佛法,就是要学菩萨,任何事情把原因找出来,活得明白。末学粗浅的认知是,因为年龄愈大有很多执著、烦恼放不下,执著、烦恼就把我们本有的记忆力、本有的能力给障住了。以前念书得失心很重,现在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努力去种因就对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得失心一放下,记忆力提升了,在补习班那个时候,我们记忆力的状况比高中时候还要好。我们几位老师深入在开始学习中国文化,这几位年轻的老师都有一种体会,当下的记忆力是以前都比不上的,所以记忆力确实是找得回来的。所以我们要真正老实听话,真正把孝道扎在孩子心目当中,整个能力都激发起来。这些道理要给家长讲透,不然他那个执著放不下。

  我们前几天讲课也提到,一个烟台的小学孩子,母亲自杀,他把母亲救起来,跟母亲讲:「母亲,你不能死,我长大一定要当个好医生,把你的病治好。」你看他没有补习,他读书的时间如此的少,他成绩却这么优秀,所以要信真理。当初师长讲的要转《无量寿经》,句句我们当下可以转。孝道就是「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孝心开了,百善皆开,杜恶趣。他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对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谨慎,我不能做出侮辱父母、侮辱祖宗的事情。这颗孝心开了,就杜恶趣。这颗孝心开了,授他的法眼。他知道怎么找朋友,他知道怎么找对象,他知道怎么样判断所有来到生命当中的因缘。甚至於他在公家机关,他知道用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利益人民、利益社会,这个判断力都从孝当中、都从对德行的认知当中提升起来。

  现在要一个好的共修道场不容易,有个好的共修道场,那真是众生的大福。我们要定位自己,一切来到我们道场的有缘众生,都能体会到「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诸位同修,我们当初念《无量寿经》,第一次掉眼泪是哪一句话?是读到哪一句?可能大家都不一样。末学第一次掉眼泪就是这一句,「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弥陀大慈大悲的悲愿,非常深刻的时候,绝对不会问能不能往生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弥陀救度我们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还有什么好担心!只要我们真信切愿,愿意去,一定能往生。蕅益大师讲的,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往生的品位高低,决定在持名的深浅。所以只要我们确实当生就是一个信念,就是要求生,阿弥陀佛那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一定会把我们拉出生死的轮回之苦海。所以心安住了,只要真信切愿,往生没问题。

  但是现在身体还在这个娑婆世界,师父讲,往后的人生只为一件事情活,万般将不去,别搞了,只为佛法、为众生,人生变得很单纯、很轻松。师父一些重要的教诲,在我们修学的道路上,我们时时都提起来观照,要转经典。每一句《弟子规》就是我的身行,就是我的一言一行,每一句《弟子规》就是我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气氛,每个我们家庭里面的成员,来到家中都受到这整个氛围的薰陶。所有我们的朋友来到我们的家庭都生欢喜心,因为他走进我们的家门都看到「置冠服,有定位」,都看到「兄道友,弟道恭」,都看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他们在当下无形当中都受到薰习,觉得到你们家来感觉特别舒服,我们的家庭就要变成接引众生的好道场,「速生我刹受安乐」。走了之后,「你的孩子怎么这么有礼貌,这么懂事,你到底怎么教的?」《弟子规》不就送出去了吗?正法不就弘扬出去了吗?。

  师长给我们教诲当中,常提起的「为人演说」,演在前面,说在后面,这个不能颠倒,颠倒了事倍功半,效果有限。因为先说了没有做,人家说你五十步笑我百步,他心里没有信服,没有完全的这种臣服。这些经句确实不能等闲视之,师父的一些开示,我们真的当下直下承担,没有其他想法。那时候听到师父讲「东土难生,佛法难闻」,全世界七十几亿人口,真闻佛法的可能去掉十分之九,剩下的十分之一听过佛法,又是听闻正法的又有多少?可能要去掉百分之九十九,现在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遇到正法,又能遇到当生成就的念佛法门的又有多少?一比较到现在这个程度,那已经是微乎其微,万中取一了,甚至更少。诸位同修,当我们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应该露出灿烂的微笑才对,怎么大家的表情这么沉重?「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

  我们不能念《无量寿经》,「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没有印到心里面去。「受持广度生死流,佛说此人真善友」,不是往生的时候才让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在那里说「真善友」;要现在在这里,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就说「真善友」。每天还帮我们提醒阿弥陀佛,「早点去接他!早点去接他!」师父给我们开示到这里,因为师父讲这段,是讲到「请佛住世」的时候讲到的,接著师父非常严肃说到,「你不请自己住世,你请谁?」我们愣了一下,对!这么难得的机会被我们遇到,我们还不承担,还要请别人承担,当下这就是分别心,当下这个心就不是大悲心,不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心,所以当下惭愧的眼泪就掉下来。

  这些教诲对我们整个修学帮助太大了,一个人真正能直下承担,直下承担不是要我们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能承担,是我们随分随力、尽心尽力就是圆满。我们今天的能力可以做这样的事,我们全心全意去做,他人看到了我们的那分不疲不厌、尽心尽力,把任何有缘人的善根给唤醒。当我们在尽心尽力当中,我们就在请自己住世,也在请一切众生住世,自他不二。所以末学到大陆去,那真的是抛砖引玉,语文程度很差,文化根底也很差,是让大家有信心,这么差的人都能出来尽点心力,那我们还等什么?后来在这两三年的岁月,有不少老师他们的学历、程度都比末学还好,现在也都出来了。他们出来之后,末学就比较有时间能够回自己的故乡台湾,尽点我们对这一片土地、人民对我们的恩德尽点心力;又有老祖宗加持,能回到桃园的孔庙,我们跟大众交流中国文化。

  当初在佛典故事当中,我们有看到一个故事,有一只鸟它叫欢喜首。它所居住的森林起了大火,这只鸟欢喜首它就飞一段距离到海边含了一口海水,然后又以最快的速度飞回森林来灭火,就这样尽心竭力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天神看了很纳闷,这只鸟这么救,铁定灭不了火。天神马上化成动物来跟它交谈,就劝它:「你这么救绝对不可能把火灭掉,你还是别救了!」欢喜首说到:「我相信我的这分至诚心一定可以把火灭掉,纵使火太猛烈了,我丧生在火海当中,我转世以后我还要来灭这个火。」

  这段话让我们想起《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人有志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欢喜首这分至诚的心,把天帝给感动了,那一分度众的心连身命失去了都不怕,那个愿心不会被任何境界而有所动摇,「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当下天帝马上现神通,降下甘露,就把这场火给灭掉了。观世音菩萨一手动千手皆动,是因为我们能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心发出来了,就能把千人万人的大慈大悲心给唤醒。我们面对现在社会道德堕落的速度很快,我们不要自做障碍,「没用了,没救了!」在这种浊恶当中我们开出火中莲花,一切的众生统统会被感应到,都会看得到的。为什么许哲女士是新加坡的国宝?因为在这么样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里面,居然有位长者完全放下自我,所以全国的人都被她感动。许哲女士能做到,我们一样也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奉行《弟子规》上说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经典确实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是做得到的。

  师父的每一句教诲我们要善学,我们要会听。曾经师长也讲过,他走过这么多国家地区,没有见过僧团。诸位同修,当我们听到师父讲这段话,我们的内心作何感受?我们能不能听完之后说:「没僧团是正常的,师父都这么讲了。」那变成我们不依教奉行,不做六和敬的僧团,还有藉口可以找。这段话听完,我们当师父的弟子,我们当佛的弟子,真的,假如我们刚好在师父讲经的现场,当下跪下去顶礼忏悔。我们如此希有遇到了当代的高僧,师父的弟子超过上亿人,我们弟子上亿的人,居然没有四个人听老和尚的话,居然没有四个人愿意依教奉行,这是我们所有当师父弟子人的耻辱。「知耻近乎勇」,一个人近道的勇猛就从这颗羞耻心开始,我们不能白做了师父的弟子,我们不能玩弄佛法、消遣佛法。

  所以这段话听完,四个人真正依老和尚教诲去做,依佛陀教诲去做,就能成就一个僧团,就能把佛法弘传到全世界。佛是不妄语者,一定能做得到,只要佛法能弘传到全世界,这个灾难就能化解。「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灾厉不起」,这个都是我们真心去做就能感。

  我们在汤池给老人家发敬老金,那一个礼拜的天气预报都会下雨。因为一下雨,老人家都七十几岁,最少七十岁,两千多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要走来领红包,路上假如湿了,怕老人家危险。你看天地都有感应,知道我们要发敬老金,知道我们要尽一个晚辈的孝心,那一个礼拜统统没下雨,发完敬老金隔天连下两三天雨,都可以商量的。连小孩写书法义卖,卖了七千多块,那两天也说要下雨,都没下,都做完以后才下;我们真有善心、真有愿心,真有感应。「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不管他人有没有依教奉行,我们听到四个人奉行就能救这个灾难,我们只心里想著「这四个人绝对不能少我一个」!那师父这段对我们的叮咛,师父这段叹息,我们才真正是直下承担,才对得起师长对我们的这段开示。所以师长的每一段话我们都不可以轻听,我们老实在修行的道路上,得相当大的利益。

  前几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弟子规》,分享到「信」的部分,今天我们再分享「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其实「泛爱众」要落实还得回到孝道,孝心起来了,对一切人的父母都恭敬;孝心起来了,对一切动物有怜悯心。「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们有了孝道,有了父子有亲,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自自然然起来,不需要勉强,所以孝道这个源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修道的人,只要不能尽孝,这一生绝对没有成就,不能有任何丝毫侥幸。「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从孝养父母开始,谁是父母?夫妻一体,公公婆婆也是父母。有位同修听课之后,了解到自己不是佛陀的好学生,因为对自己婆婆不够恭敬。听了之后,不等把课听完,听明白了,电视就关掉了,然后就跑去买了很好的这些水果蔬菜,直接就到她婆婆的家里去,然后当场就给她婆婆认错,你看那个家风一下就转了。

  有一个妈妈她念「父母呼,应勿缓」,带著孩子学《弟子规》,天下父母心都希望孩子学好,念著念著心里发毛,念不下去。因为她想到结婚六、七年,孩子将近六岁大了,因为生了孩子,要叫她婆婆帮她带,她婆婆有困难,没答应,六年来跟她婆婆没往来,一句话都没讲。心里想「教儿教女先教自己」,自己都没做到,念不下去。这个女士有善根,听了道理反省自己,就带著孩子回去看奶奶,买了些菜,要亲自洗手做羹汤,给她公公婆婆吃。一进门,她公公婆婆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本来婆婆在厨房,看到她来,赶快把一些好的菜先放进冰箱里面去,好不容易买来的,不要被她吃掉。结果她主动进厨房说「妈妈,今天我来就好了,您去休息一下」。两个老人家神情未定,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坐在那里战战兢兢。

  我们真的不依教奉行,多少爱护我们的人,还在受我们折磨,真的不忍心;真正体会到别人对我们恩德,一句不恭敬的话都出不了嘴。后来她煮好了,开饭前,对著她公公婆婆讲:「这六年多来都是我不孝,都是我不对,我今天跟老人家忏悔、道歉,你们扶养儿子这么样的辛劳,对我们恩德已经太重了,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再要求老人家。」她讲了一番话之后,一家人吃这餐饭,一边哭一边笑把这餐饭吃完,你看一个家道就因为一个人的忏悔转过来了。这一位太太讲,她那回家的路,那个心多么的踏实,多么的安详。所以真正依教奉行,那才是人过的日子;不愿意依教奉行,昧著良心生活,太痛苦了,无愧於天地,那是最好的日子。这个「泛爱众」,对我们的父母,对另外一半的父母,对天下人的父母,以至於对万物,都有这分怜悯的心。

  前不久有个因缘,我们到桃园女子监狱去讲课,真的去了之后感慨很深,对再读到这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当我们看到人进到监狱里面去了,不舍!看到她的真如本性,因为没有学到正法,糟蹋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看到犯错的人,看到造恶的人,不只没有对立,是怜惜。因为我们坚信「本觉本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对立完全没有了。只深怕我们没有依教奉行做她的榜样,唤醒她的善念。我第一节课跟这些服刑的人员,都是女众,讲的当下已经看到底下的人有的已经哭到鼻子都通红。你看这样孝道的课、道德伦理的课,假如在她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讲了,她眼泪掉下来,她的人生会走成这样吗?不可能。所以众生需要伦理道德的教育,那比救火灾还急!

  今天她落入了监狱里面,她关的是有形的监狱,她所有爱护她的人关的是无形的监狱。假如她们不回头,纵使她们出了监狱,她的家人也没出监狱,反而更提心吊胆,因为在里面还不至於会再干坏事。所以真的要把监狱变学校,那是真正爱护所有服刑人员的亲人,那是真正爱护整个社会大众。因为这些受刑人,假如没有闻到圣教,她只有堕落的分,不进则退,一堕落了,社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些服刑人员,绝大部分都来自於不健全的家庭。我们身旁所有有缘的人群家庭,我们都随分随力尽力的把《弟子规》、把圣贤的教诲一定要传播开来。真正爱护大众,根本问题还是要转恶为善,还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这是真正彻底的帮助,其他的帮助都不究竟。

  所以我们今天握有的是解决世界社会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就要责无旁贷,从我心开始做,从我家开始为人演说。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讲得不圆满的地方,还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