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2007/3/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006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弟子规》到了最后一天。昨天我们谈到第五章「泛爱众」这一章,我们来看第十三条: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那个人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勉励他的时候,『人知之,愈思勉』,他听到你这样赞叹他,他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对自己,也是劝勉自己,看到有人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他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法。佛教里面也提倡「称赞如来」,这里如来讲的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每个人都具足,不会说我多一点,你少一点,既然每个人都具足,而性德又是每个人都有,为什么偏偏要赞叹他的性德?这是因为虽然说我们性德本有,但是我们的性德被我们的习气烦恼给障伏住了,不能够显露出来。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用修德才能够显我们的性德,因此赞叹性德就有必要。通过赞叹才使大家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把善的增加,把恶的去除,逐渐就用修德来恢复性德。所以,为什么普贤菩萨要我们「称赞如来」,就是鼓励我们修德。
我们赞叹决定要懂得,所赞叹的必须要跟自性相应,也就是说顺著这种德一直修下去可以见到性。我们看到佛法里说的五戒、十善,『道人善』,善当然有多种,佛法的定义是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在身口意上面都不造作这些恶业,就是善。十善是顺著性德的,人能够顺著十善修下去,他就能够恢复自性。所以老法师非常重视这《十善业道经》,让我们认真努力的落实。因为我们虽然是学大乘,学净土,但是如果在十善上面没有落实,我们的大乘、净土也都成了空中楼阁。
我们所赞叹的除了十善以外,还赞叹这些普贤行。像我们昨天就讲到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五十年来,我们说四十九年,今年进入五十年,讲经弘法就跟释迦牟尼佛都看齐了。一生孜孜不倦、不疲不厌来弘扬佛法,自己守著清净的戒行,一心就是为佛法、为众生,毫没有自私自利,他所做的就是普贤行。我们看到师父上人这一生的这种功绩,我们加以称赞、加以宣扬,这就叫「道人善」。道人善,我们这样赞叹我们也是善,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学习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这本身就是善,希望大家都能够像师父上人那样学习。
我们讲经弘法,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法跟大家来宣扬,这些所讲的佛法都是与性德相应。所以讲这些佛法,乃至世间的像孔孟的这些典籍、道家的这些典籍,都是与善相应,我们这么讲这就「即是善」。而且我们这么讲是善中之善,为什么?因为在佛法里讲的布施,三种布施里面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而布施中功德最殊胜的就是修法布施。我们要认准了哪个善是善中之善,最善的我们去做那样事情,这样不仅这一生果报很殊胜,而且真正这种善成为我们往生出世的资粮。所以师父上人都鼓励年轻人发心要学习弘法利生,现在佛法衰微到极处,不仅佛法,儒释道三家都可以说衰微到极处。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学,没有人讲了。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必须要有人学、有人讲才能够弘扬起来,不是道去弘扬人,是人来弘扬道,所以人是最重要。
所以师父上人鼓励我,在这么多行业里面要选择圣贤教育这个行业,这是最殊胜的,要利益社会这也是最好的,这个效果最好。我也是做了一番思惟,就认准了这条路,真正就发心辞掉了自己大学的教职,来专门从事这个圣贤教育的工作。首先自己学,学了之后来复讲,复讲师父上人他所讲过的经典。通过复讲是提醒自己,上了台,讲出去首先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自己要没有做到,真的讲出去都不好意思。可是师父上人等於是把我们拉鸭子上架,就拉到了讲台上来,不讲都不行。我们也非常理解师父的苦心,因为年轻人必须要用讲坛才能够锻炼。一开始讲的,自己没做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得讲,讲到最后自己逼著自己得做到。
所以师父上人说,你讲,你一开始是假的,没做到。师父上人也开玩笑跟我们讲,你说到做不到,那叫骗人,你说到做到那才是贤人,做到再说那是圣人。我们现在说到,但是没做到,怎么办?也得说,说到最后逼著自己做到,一开始骗人,骗到最后不能再骗了,逼著自己往圣贤道路去走。这个法子是什么?你成圣成贤也逼出来的。确实我们体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所以也就是硬著头皮上。我们在这里学讲,其实我们在台上是学生,台下你们诸位都是老师,老师监督学生看看做到没有。如果没做到,应该好好提醒我们,因为「过不规,道两亏」,看到我做不够的请大家直言相谏。
除了上台讲经说法以外,这个『道人善』也包括帮助弘法的人。因为真正要使儒释道三教在世界发扬光大,可以普度众生,我们有这个愿,必须同心同德来共同配合,分工合作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弘法的必须要靠护法,护法非常重要,没有护法就根本不可能有弘法。像我们今天能够上台来讲,这里面有多少人的努力,多少人在幕后的工作。所以师父上人常跟我们讲,弘法的是菩萨,护法的是佛,有佛来护菩萨才能让菩萨进步。这里我们也很希望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发心,如果有演讲的才华的,发心讲经说法,假如不愿意上台讲经,应该发心来做护法。这一弘一护互相配合,圣贤教育一定能够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报答师长的恩德。师长他在过年的时候跟我们谈到,他这一生所办的三件事,前面两件都做圆满了。第一件,证明宗教是可以和谐的,第二件,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最后一件,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真正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真正是光阐大教,普度众生。我们一定要以师长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请看下面一条: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这是讲,假如我们讲人家的过失、人家的恶,这么一讲,自己就是犯了恶、造了罪业,为什么?造口业,这里叫做两舌。为什么不能够讲人家的过失?因为讲人家的过失,第一个,你可能跟被你讲的那个人结了怨。你这样讲不是在他面前,私下里跟他讲,你要是『扬』,扬就是宣扬、到处去讲,张扬人家的恶,这种居心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居心。可能你是觉得这个人障碍了你的前程,他的存在会影响到你,所以你到处去说他的过失。这样子他知道了之后,他对你怀恨在心,这是结了怨。口所造的恶业很严重,你看古来这些朝廷上面,假如大臣之间互相说了谁的过失,可能就因为这个过失,皇上把那个人甚至满门抄斩,那就结了大怨。
古代的悟达国师,他长个人面疮,就是在汉代的时候跟汉朝的大臣晁错结了怨,晁错跟了他十世,最后终於找到报复的机会。晁错为什么对他这么样的恨?就是因为他向皇上进了言,说要把晁错杀掉,因为晁错影响了朝廷,把晁错的这种恶张扬出来。其实晁错有没有恶,当然有历史的评论,但是他这么一张扬,这两个人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不可以跟人家结怨,不跟人结怨,你防这个口就非常重要。再者我扬人家的恶,不光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我向大众宣扬他的恶事,让大家看到这个人很坏,你看他都这么坏了,那我坏一点有什么问题?社会大众他能够不以恶为耻,为什么?因为有比他更恶的。现在的媒体、新闻、报纸每天登的,大家说善事多还是恶事多?要是善事多,很好,道人善,即是善,可是要是恶事多,『扬人恶,即是恶』。现在为什么社会这么乱?每天他所看到的,报纸所登的都是这些恶人恶事,别人都犯了,我犯了有什么关系?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老法师让我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关於媒体的一个论坛。意识到现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媒体,媒体过分的渲染冲突,本来没那么冲突。像我们在会上有一位伊拉克的参会者,他就说我们在伊拉克其实挺好的,不像媒体所说的这么暴乱、杀人,恐怖的这些事件这么多,媒体过分渲染了那些冲突,导致整个世界人心惶惶。所以真正要和平,真正要制止冲突,从哪做?媒体应该宣扬善的,就是《弟子规》这条,「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你说这个国家善的,赞叹这个国家好的,那个国家就更加努力做好,别的国家也能够效法;对於恶的、对於不好的事情就不报导,这样这个世界慢慢就太平了。请看下面一条,第十五:
【善相劝。德皆建。】
这里也是讲的跟上面类似,我们要懂得劝善,看到人家,特别是对自己的一些同修、道友,要多多以善来劝勉。你劝他行善,『德皆建』,我的德行可以提升,他的德行也能够提升,两个人都获得好处。所以善友之间常常以五戒十善、常常以因果报应、常常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目来相劝,这样互相之间在菩提道上就能够增进。我们每天讲课,讲世间儒家、道家的这些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讲佛家的智慧教育,这都是『善相劝』。大家能够来听课,从听课本身对讲课的人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互相的劝,讲课的人是用语言劝,听课的人用行动劝,听课的人比讲课的人更高,身教过於言教。
谈到「善相劝」,我们知道善以孝为先,一个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做起?孔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和谐社会的至德要道。《孝经》都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有这么一种殊胜的功德。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媒体,常常用这些孝道的事例来劝导大众,像山东电视台,我们知道有个「天下父母」的专栏节目,他们每次都是播放一些现代的这些孝子孝女、父母亲情的感人事例。我记得他们曾经评出「感天动地父母情」十大人物,还评出演艺界的十大孝子这些活动。我们看了这些事例都非常感动,这是在展现孝的光辉,当每个人看到这样例子,自己就能生起孝顺父母之心。父母跟子女能够和谐,就是家庭就有了和谐的根,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都和谐,社会也能和谐。这都是「善相劝」很好的一个例子。
我常常讲课的时候提我有个梦想,很希望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能够评十大孝子,把孝子的这些事例向世人展示。我们相信肯定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例子,先把他挖掘出来,真正这样大力的去宣扬这些善,不出几年社会就呈出一派新的和谐气象。老法师在国际社会里面,对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团体组织都倡导,包括政府组织,倡导什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这些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通过网路、卫星来播放这些教育。我曾经跟师父上人会见印尼的副总统,这是第一次到印尼的时候,我们直奔印尼的总统府,跟副总统谈话,当时我做翻译,师父上人跟他们谈。总统一开始就说,我们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个大问题,不景气,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我们经济复苏?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不安定因素很多。请教老法师。
老法师就说,其实经济问题是次要,关键是什么?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才是第一。为什么社会不安定?因为我们没有教化,人民如果受教化,懂得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会不安定?所以老法师建议他们,可以请不同宗教,尤其是印尼的伊斯兰教,请他们中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每天上课。在哪里上?在摄影棚里,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印尼来播放。印尼总共一万七千多个岛屿,每个岛上都有居民,你要说去那边开学校是不方便,但是你用这些广播、电视,那个效果很大。师父告诉他,你要真的这么做,不出三年,你整个社会就有明显改观。这是真的,你看老法师在庐江建了文化教育中心,不出一年,庐江汤池镇社会风气就有明显的改观,证明了什么?教育功能非常大。所以善相劝,劝善的功德不可思议。请看下面一条:
【过不规。道两亏。】
这里就是讲朋友之间互相看到过失,真正朋友,知心的朋友一定会规劝他改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叫义友,朋友之间有义,决定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误堕落。所以如果看到别人、看到我们的朋友有过失而不去劝告他,『道两亏』了。不仅我们的朋友因为犯过失,人品、道德会下降,我自己,我们的道德也会下降。见过你不肯规劝,袖手旁观,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那就是自己亏损了为人朋友之道。所以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交朋友要懂得交一些可以对我们道德、学问能够帮助长进的朋友,正直的、诚信的、有正知正见的这些朋友。这样的话我们有过失,朋友就能够对我们规劝。所谓《孝经》上讲的,「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一个士,就是读书人,我们现在都是读书人,很少没读过书,哪怕是真的没读过书,现在听经闻法,那也叫士人了。懂得善恶,懂得向善,我们这样的人,如果有一个真正能够规过劝善的朋友,真的可以身不离於令名。令名就是我们的名节,我们名节不会受到污损,所以善友非常重要。
在菩提道上,祖师大德说,真正这一生要了脱生死证菩提,就要四个条件,「观心为要,净土为归,持戒为本,善友为依」。所以善友在我们菩提道上确实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善友?我们有时候会说,我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说我的过失?难道我就没有善友吗?我这是没有福报!对,你没有福报,为什么?你没有善友,那是因为你没有具备「有善友」的这种心态。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有敢於对我们规过劝善的善友?那是我们自己懂得闻过则喜。别人跟我们讲过失,一听到,「我太欢喜了,感恩你,如果不是你提醒,我下次又会犯了。」而且他这么一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去犯,真的像颜回所说的不贰过,他做到不贰过,不会第二次犯过失。这样善友看到你真想学习,真想向上,他就会诚心诚意的来帮助你。
假如你对善友的规过,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过又不改,他劝你一次你不改,劝你两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就不劝了,事不过三,你自然这个善友就失掉了。我们怎么样才有善友的这种福报?那是自己的心态要摆正,真正是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圣贤品德的,善友一定都会来。反过来,当我们看到朋友有过失,我们对他的劝告也要懂得艺术,不能说我看到他有过失,我过不规就道两亏,我就对他批评,还很严厉,希望他下次不能够再造。这很严厉的批评,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接受,所以要看他这个人是不是受教有地?能不能够接受?他是一个法器的,什么叫法器?他能接受批评,能够挨骂,这个人是个法器。
你看师父上人对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师父上人给他笑脸相迎,很客气,有的人那很不客气,甚至会怒目圆睁,会骂他。那是什么?师父上人有智慧,他看每个人的承受量不一样。承受量小的不能给他太多,你要给他太多,太严厉了,他反而会起怨恨心,这样就不好。那个人能够承受的,你使劲骂都骂不走的,那种人可以骂,他提升得就快。所以观机很重要。一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人,自己道德品行没有成就,不像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他成就了,他骂我们,为什么?他做到了。我们呢,我们没做到,没做到再说人家,就不能说得太严格了。
像《菜根谭》里就讲,《菜根谭》讲的是为人处世的艺术,他这里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讲人家的恶,讲人家的过失,不可以说得太严厉,「要思其堪受」,他能不能接受。「教人以善,毋过高」,你不可以教善,讲得非常高的标准,你教得太高他可能未必能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从这个善,做到你才跟他讲。佛,我们知道他是有圆满的智慧,这条他当然做到了,他劝善规过都是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接受,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他就不会说。换句话说,佛经里面讲的,我们统统都能做得到,因为什么?如果做不到,佛不讲,绝对不会讲那些做不到的,做不到他讲不成了戏论,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要有信心,佛告诉我们,这一生是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请看下面一条: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讲就是跟人家交往要知道,互相馈赠要分明,要懂得这种『分晓』就是懂得别人给我多少,将来一定要回报他。如果别人给我的我都不分晓,不分晓就是不明白,没有往心里去,别人的恩德忘在了脑后,这样的话,德业就不能够长进。所以别人施於我们的恩不能够忘,我们给别人的,就不要要求人家回报。而且我们给别人的,一定是比别人给我们要多,要有这种存心,就是这里讲的『与宜多,取宜少』。给与人多,向人索取的少,这个少,少到极点,最好是别索取。真正学道之人,事事不求人、不攀缘,这生活自在。古人都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真的是对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我只讲我的奉献,不讲向人家索取多少,这种品格自然就高。所以就在一个不取而已。
前面讲「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也有个引申的意思,就是你懂得你所取的适不适合?合不合道?合不合义?不合义的,我们说「不义之财君莫取」。不正当的东西,哪怕是他送给我们的,我们都不一定要接受,还要看他的来路是不是正当。这个「与」,给与也是要看正不正当,因为有些场合下不应该给的你就给,反而增长了他的贪瞋痴。像我们在这里学讲经,学讲经的话那都是在初学,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修养自己的品格,修养自己的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这里协会的义工、大众对我们都非常的爱护,非常关照,但是要懂得不能给太多。我在这里就觉得大家对我是非常好,关照真是爱护有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也不需要道场拿钱来送给我。为什么?在这里吃住都有道场,我们已经是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学习,成就学业、道业,还需要什么?将来真正成就了以后,要好好的报答这个道场。所以决定在我们来讲要「取宜少」,不可以拿这些协会的东西。
「与宜多」就是自己希望多贡献,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跟这里的大众分享。要懂得真正修福是要通过布施而来,「与」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法、无畏,你布施得愈多你将来的果报愈殊胜,你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你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真正懂得布施的殊胜因果,这个「与宜多,取宜少」不需要勉强去做,自然他就欢欢喜喜去做。所以学佛有这个好处,能够在佛的高度来学习《弟子规》的话,你这理都明白了,做起来就不勉强,你会欢欢喜喜。请看下面一条: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里就是一条黄金法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一条教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加给别人,这里面包括所有的这些物品、事情、言语都包括其中。你不喜欢人家批评你、骂你,那你就少骂人家,少批评人家。你不希望人家拿你的钱,我们就要止贪,不偷盗。不希望自己身体有病,那要懂得戒杀放生,因为你不伤害众生,你自己才有好报。这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作为黄金法则,为什么?所有宗教共同的理念,非常好。
要知道『将加人』的时候,你加给别人,就知道,我所加的、给与人家的总是会有因果。英文讲的「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你给出去的,它回来又回到你身上。所以你自己就先问问自己,假如这个事情到我身上,我好不好受?我希望好受的,我就多给人家。多布施财,人家得了财高兴,他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将来我就能够得财富,这都有因缘果报在里面。所以这一条并不是简单,就只是个心理问题,它是个真理,因果报应这个理就含在其中,加给人家的,必定会还到自己身上。正像《太上感应篇》所讲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它会跟住你。下面一条,请看: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里是讲恩要常常记在心里,知恩报恩,古人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怨恨,别人对我对不起,我应该要把他忘掉,不要放在心上。『报怨短,报恩长』,这个短长我们要做到极处,短愈短愈好。我们抱怨,心里面对他有不平,有怨恨,念头刚起这一刹那,我们就要把它压下去。这是短,只在一念之间,不能够让它长期的存在。所以,要放下自己内心的对一切人的冲突、对一切人的怨恨。当我们放下一切怨恨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天地这么美好,心境会放开,真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别人对我有恩,我这个长要长长久久的放在心里,一生一世都不忘记。
当别人对我有怨恨的时候,我们说这真的怨恨吗?其实不然。你觉得他有怨恨,他对我有怨,那就真的有怨,但是我们念头一转,别人真是对不起我的时候,正是成就我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福是逆著加的,逆来的你能够顺受就有福。你看老法师他这一生,受过不少的人家的毁谤、人家的排挤,可是他常常存著感恩之心,对任何人没有怨恨。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说「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你看处处哪怕在逆境、逆缘当中,老法师都常怀感恩之心。这样子心里都没有怨,所谓「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里绝对不会有敌人,没有怨恨。最后请看: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这里讲『婢仆』现在通称下级,包括我们的晚辈,对他们一定要自己做得端正,『端』就是端正。为什么端正?因为你希望他们能够学好,必须要自己做好,所谓自己「身正,不令而行」,你的这些吩咐、这些教诲,他们就能够学习。虽然你做得很端正,自己要求自己很严格,但一定要『慈而宽』,对他们一定要用仁慈、用宽厚的态度,不能够看到他们有缺点你就抓著不放。最后一条: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待人一定要用以『理』服人,不应该以『势』服人,就是用我们的权势来压人、压他,他心里不服。你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你真实的道德、你的爱心去感化他,他对你才是会佩服。
这里跟大家就报告完「泛爱众」这一章,我们休息过后,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请看《弟子规》的第六大点「亲仁」。上面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前面的孝、弟、谨、信、和泛爱众,这些都是我们力行的科目。而我们如果这一生真正希望修德立业,成就圣贤的人品,学佛的人祈求这一生了生脱死、往生净土,这都是大的事业,要成就这个大的事业,老师、善友就非常重要。所以这一章讲的「亲仁」,真正有仁德的人,他们有智慧、有爱心,可以帮助我们能够这一生达到成圣成贤的愿望。请看第一条,「亲仁」这一章分成四则,第一则是: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里讲『同是人』,我们大家都是人,不仅是人,而且一切众生我们来看其实本性都是相同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不仅是人,众生之初都是性本善,都有像佛讲的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性所变现的众生,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性,都通自性。不仅是通自性,而且具足自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确实具足。我们跟佛菩萨、跟圣贤人本来没有两样,现在为什么说『类不齐』?本来一样,现在又不齐了,为什么?那是因为《三字经》讲的「性相近,习相远」,习性让我们分类了。有的真的成圣贤、做君子,做正人君子,有的人他就变成凡夫俗子,变成小人,甚至变成恶人、罪人。佛讲的六道众生,上自天道下至地狱道,这个类真的不齐,不齐的原因就在於我们的烦恼习性。烦恼习性,佛统称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执著,就是我们有妄想有执著,所以类不齐了。妄想愈多、执著愈重的,类别愈差,六道里面最差的是地狱道,那是妄想执著最严重的,完全都迷失了本性,不知道本性是佛。
我们来看看,世间到底有多少人他能够真正了解本性是佛?了解本性是佛,他对於自己进德修业他一定有信心。我们对自己进德修业信心不足,那是什么?了解不透彻,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这一点是最关键。深信自己真的有佛性,而且具足佛性,一点都不少,没有比释迦牟尼佛少。我们可以打个比喻,好比我们说看了佛像,释迦牟尼佛佛像这尊,好庄严,光明灿烂。我们呢?我们其实也是佛像,跟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就像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佛像一样。制佛像的地方他就用一个模子,他制出好多尊佛,制出来的佛像肯定是一样的。我们跟释迦牟尼佛不同的,就是我们这个佛像还包在模子里头,他还没有把模子打开,包在外面。外面很多这些草皮、模具,把他包得严严的,因为什么?还没定型,所以就包得严严,我们就变成这个样子。要知道我们本性是佛,里头是一样,外头就是多了这么一层,多了一层什么?这些模子、这些烂草皮这些东西。你把它去掉,去掉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了。
所以师父上人老是提醒我们要放下,把妄想执著,这就是模子,那个模具,那些外壳,要放下那就是了,并不从外求。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确实是不多,所以圣贤人少。《弟子规》这里讲的,『流俗众,仁者希』,「流俗」就是一般凡夫俗子,他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什么是宇宙人生真相?最根本的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这一条。释迦牟尼佛树下成等正觉的时候,第一句话所说的,那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对这一条要深信不疑。凡是觉得我们自己没有信心,对往生极乐世界也没信心,不要说把握,信心都没有。说进德修业,做这一条条都很难,这都是什么?信心不足。信心不足是什么?不明白真相,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条,而儒家也讲这条,证明这条真的是真理。释迦牟尼佛跟孔子没见过面,他们讲的都一样,说明是真理,他们见解相同。
我们如果对这个没有信心,自然进德修业就疑疑惑惑,不敢向前,甚至因循怠慢。久而久之,自己就真的变成流俗之众,凡夫俗子。这很可惜,本来是可以成为仁者,可以成为圣贤,就是这一条障碍了我们,不肯去做圣贤。所以做圣贤的少,「仁者」就是真正想要做圣贤的人,太稀少了。我们也应该懂得,如果不是我们的老师为我们苦口婆心这么多年的教导,我们也不明白,我们这一生也都会成为流俗之众。现在有幸遇到了明师,这个明师绝对是明白的人,不是出名、名气,我们不看那个。名气大不大,不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的是明白人。师父上人,一看真的是明白人,讲的经教真的深入浅出,再深的理,他能够让我们都能听懂。这是他真懂了,他都做到了,他说出来,我们听了就有受用。这样的仁者,我们应该亲近。
要知道亲近仁者,亲近明师、善知识,这是要有福报才行,也要有智慧才行,懂得什么是善知识,真善知识,我们要亲近他。因为「流俗众,仁者希」,真的是仁者、善知识的,他往往不一定被世人所看重,甚至会被世人所排挤。他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被世人所理解,真正能理解他的都是仁者,仁者就稀少。所以我们就要有智慧判断,不是看一个人有多少信众、有多大的道场,那个人才是仁者,不一定。像师父上人他都跟我们讲,他讲经没有听众,为什么没有听众?因为他在摄影棚里讲,但是真正依教奉行的人多。他道场不大,很小,到每个地方,香港这里也是,澳洲那里也是,都是小道场,顶多也就几十人。可是我们不能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小道场就好像这个人一定是德行不够,不是,真正学习我们就是要看实质。第二条: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一个真正仁者,他有圣贤品格的人物,我们说豪杰英雄,一般人凡夫俗子见到他反而生敬畏之心,为什么?因为他『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非常正直,有时候也没有忌讳,是这样就说这样,完全不会做一些花言巧语,或者是故作掩饰。像《维摩诘经》里讲的,直心是道场,他这个正直之心,处处都是直下讲出来的,所以人家听了不一定好听。但是你要知道,「忠言逆耳利於行」,我们的善知识、我们的老师讲出来的话,虽然好像听起来不好听,好像在批评我,可是你要真正去接受,自己就能提升。「色不媚」就是他对任何人都不会奉承,不会有谄媚,为什么?因为他真的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
像师父上人那样,他真的绝对对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求的,他不要钱,不要物,也不要道场。他是一生三不管的法师,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他什么都可以不管,只管什么?教学。所以他对任何人都无所求,当然就不会谄媚,不会巴结奉承人。要做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是好事,看众生有没有福报,众生有福报,这事情自然能做得成。这个事情如果做不成,那是众生没福,师父上人也绝对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那多辛苦。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想的成败得失,那就自己折磨自己。我们观察一个人,就从他的言、色,他的面相、举止、谈吐,来看这个人是不是仁者。真正仁慈的人,真正有道德有学问之人,他真的可以做到言不讳,色不媚。真的是心口合一,心地光明正大,绝对不会去攀缘。请看下面一条: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为什么要亲仁,亲近善知识?因为会得到无限的好处。最好的好处是什么?『德日进』,每天道德学问提升,『过日少』,过失会越来越减少。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向善知识看齐,向善知识学习。所以在善知识身边,这是最大的福报,真的是得到无限的好处。福报、智慧每天都会增加,当我们的德行提升的时候,福报就会增加。所以师父上人现在决定要留在香港讲《华严经》,这是我们香港人莫大的福报,真的是『能亲仁,无限好』。师父上人今年八十一岁,能在世间有多少日子?我们是希望恩师常住,但是人总有无常那一天,有这样的一个因缘,一定要抓紧这个机会,努力的向善知识学习。所以师父上人讲经的时候,真的每天都要听。在的时候我们如果忽略了,掉以轻心,没有认真学习,有一天善知识走了,那我们真的是非常懊悔。
「亲仁」,要做到怎么样才能真正亲近善知识?这也是心态的问题。要亲近善知识,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就这样教导我们,说「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不得恶意向道德人」,就是做一个学生,对我们的老师不能够轻慢。怎么是叫轻慢?老师说的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不一定说我们好像态度上对老师轻慢,那当然是轻慢,那是很严重的轻慢。甚至还要讲老师的过失,那是造罪业了。甚至老师讲的话,我们不能够认真的奉行,不去听从,那就叫轻慢其师。我们亲仁是什么?也要反求诸己,自己真正愿意认真学习的,老师他就能示现,就能在这儿常住。有一天我们不想学习了,老师就走了,他不会在这里挨下去。这么辛苦,我们还不尊重他,不听他的教诲,那在这里做什么?
真正的弟子,我们都希望师父的法脉传承下去,真正要做弟子,每个人都要发心。怎么样做好师父的弟子?对师父是百分之百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疑惑。你看古人劝导我们从师,劝导什么?你最佩服哪个人,你就拜他为老师,这就对了,你要是对他不那么佩服,你就不要拜他做老师。为什么?你在他会下你也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因为你对他有疑惑,你不是十足的信心,他讲的话不能够对你有十足的作用,一切法由心想生。
以前有这么一个故事,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位老太太她很想得到佛的舍利,每天都在祈求。有一天她的儿子去做生意,可以有机会请到舍利,这老太太就叫儿子一定要把舍利带回来,她的儿子答应了。结果因为做生意忙就忘了,回来没有实现诺言,就觉得很后悔,说下次一定记得带舍利来。第二次去结果又是太忙,又忘掉了。回来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我母亲叫我请舍利我没有请,怎么办?这次又没请,太对不起自己母亲,於是想了个办法,这是个馊主意。就在路边看到人家卖狗肉,他就跟人家买了一颗狗牙,他就回家骗他妈,他说「妈,我这次给你带来佛牙了」。他妈一听,佛牙来了,太好了,非常恭敬,就把这个狗牙供奉到她的佛龛上,然后就礼拜,非常诚心。拜著拜著就看到那个牙放光,狗牙都放光,有这么样的感应。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殊胜的感应?其实这个狗牙在老太太心目中就是佛牙。她看到这个牙是佛牙,这个牙对她就起到佛牙的作用,所以狗牙都放光,这就是心想生。
我们对待老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待老师有十足的信心,你把老师当作佛一样看待,他对你就是佛,就好比佛在世,不就是正法时代一样吗?不必叹息我们现在在末法时代,其实末法、正法也是你心想而生。当你把老师当作佛一样看待,《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就是这样教导阿难的。对待善知识就如同对待佛一样,这样的真诚、恭敬、信任,确实他就是你的佛,你就因他而得度。所以这都是态度的问题。
古来传法弟子,师父有提过这么个例子。古时候有个老和尚讲经说法,会下有个弟子,很喜欢听经,恭敬老师不得了。但是老和尚对他没有好脸色,见到他就骂,还要把他赶出去,不让他在这个课堂里听经。结果这个人他就在窗底下,躲在窗底下外面就这样听,骂都骂不走。后来老和尚传法了,问传给谁?老和尚说你去外面,门外窗下蹲的那个人你把他叫回来,就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因为他这个人真正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真诚,骂都骂不走,这种人堪受大法,他是个法器。浅薄的人不是法器,他对老师没有信心,甚至轻慢、不恭敬,怎么能够传承大法?所以印光大师叮嘱我们,样样都是从恭敬心中求来的。请看下面一条: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这里讲如果我们不亲近善知识,不亲近明师,不亲近善友,就会有很多的害处。为什么?古人讲假如一日不读圣贤书,古人讲三日,三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现在应该说是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如果一天不是受圣教的薰习,那就是受烦恼的薰习,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一小时不受圣教薰习,那就是受烦恼薰习。我们想想,假如『不亲仁』,不亲近明师、善友,不学习经教,真的是烦恼习气日增,最后真的是面目可憎。会变得什么?『小人进,百事坏』,小人为什么会进?这也是你自己感召的,所谓同类相聚,你是跟他同类的,自然就感应到一起来。我们真的要想远离小人,亲近善友,自己首先要向善,要每天学习经教。学习经教就是「亲仁」,你读佛经就是亲近佛,你听经,就是亲近师父上人。
哪怕师父上人不在身边,你每天都能见到他,他就在电视机里头,那是他的化身,我们说千百亿化身,我们师父上人也能说得上千百亿化身。你在家里面随时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化身就进到你家里来,随处祈求随处应,这叫亲仁,每天听经。假如不听经,你哪怕在师父旁边,也不能说是亲仁,为什么?师父的教诲我们没有依教奉行。师父在的时候,我们沾著师父,师父走了,我们马上又往下堕落。最后「百事坏」,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进德修业都很难。现在我们要懂得远离小人,小人在哪里?小人,说句不好听的,电视里的节目,这些杂志,那些污秽的画面,乃至走在街上,见到那些不好的广告,引人邪思的这些画面,统统是小人。我们远离它,远离它保持心地清净,自然与善相应。
我们在这里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因缘也很殊胜,能够每天一起共同学习。所以我是非常希望,讲课不要我一个人在这儿讲,大家都要发心。要知道讲课也就是会报自己的学习心得,不是说在这里当老师。我没有资格当老师,我们只是在这里当学生,这讲坛是成就我们道业的,所以发心。能够讲课的尽量讲课,不一定在摄影机前,可以大家定时一起学习讨论。我们也可以共同来搜集一些讲课的资料,讲课的资料最好是用现代的,大家都熟知的这些材料,包括些善恶、因果报应,还有伦理道德、孝道。你有这样的一个材料,你跟大家讲,把这个例子讲出来,又把这个理也分析出来,通过这么一学习,自己就能提高。这样我们就成为一个善的团体,每天听经闻法,这是善友,善友相聚,我们在这里就叫亲仁。师父上人回来之后,我们每天来听经,听完经还应该讨论,把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我们坐在一起互相讨论就能够明白。然后注重力行,这个道场就是正法道场;大家在这里能够团结、和睦、持戒、修善,这就是和合僧团。真正出现这么一个和合僧团,这个世界就有救了,佛法就能够兴盛。这里就是介绍了「亲仁」这一章,非常重要。
下面最后一章讲的是学文,就是「余力学文」,总共有十二则。这一章是讲前面六个方面,孝、弟、谨、信、爱众、亲仁都做了,努力去做,也做得有一定成绩,够不够?还是不够,还要学文。学文,这里是讲学习圣贤的经典,圣贤人的教诲都在这些文字中体现,文以载道。不学文,往往做著做著方向都会走偏了,所以学文非常重要。你看儒家《朱子治家格言》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就是哪怕我们的子弟很愚蒙,资质很差,但是也得让他读经书,也得让他学文。这个「文」并不是指文艺的文,这里是圣贤典籍,让他学习经书,学习圣贤教诲,他哪怕是资质差,他也不会走歪;资质好的,这一生成圣成贤就有把握。
佛家也是重视这一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有讲到,「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那就要力行,道和经就得学、就得念、就得读,那就是学文,可见得非常重要。在学文当中,要注重力行,力行同时又要学文,达到力行和学文合一。力行是行,行门,学文是解门,解行并重,这两方面都不可以缺失。请看第一条,这里分十二条,第一条: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第二条我们接著念,一起讲。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里是讲注重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并举,如果『不力行』,你不去做前面那六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你都不认真去做,你只学文。学了这些《弟子规》,你能够讲,能够背,但是都没做到,那是什么?『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不是道德学问,长的是你的浮华之气,那成了什么人?所以不应该只重学文,特别是知识份子,现在说学佛,学佛都变成佛学。他搞的是佛学,他能懂得佛教的历史,懂得很多,懂得一些佛教的大经大论,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没做到,充其量我们讲得好听是个佛学家,讲得不好听的,那都是什么?消遣佛法,把佛法当作一门自己用来炫耀的一种工具,用来消遣。这是我们师父上人批评。
『但力行,不学文』,你只力行,只做前面的,好不好?很好。如果不学文,就是不学圣贤的教导,那往往会走偏。为什么偏?因为你任著自己的见解,真理就会,『昧理真』就是糊涂,就不知道方向。所以《弟子规》为什么一定要学,学了弟子规,我们才能把弟子规一条条做得好。假如大家不讨论、不学习,我们怎么知道要从这儿下手?自己有的习气毛病我们怎么会了解?我们下来会讲《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道藏》里头的,道家经典。就是讲我们起心动念,断恶修善,假如我们不学习,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到底是善是恶?我们会糊涂,这叫「昧理真」,以为自己在造善,都不知道自己在造恶业。请看下面一条: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古人学习圣贤典籍,当然主要是看书,看书,就是学习方法,这里讲到『有三到』,「三到」就是心、眼、口。心,要用心,专心,读书,头脑也不要想别的杂事;眼睛注视经文,口里要去吟咏、读诵,这是三到。念佛经,这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念佛经关键是要专心,怎么样专心?就是心眼口都摄住在这里。当我们的心专注在这里,眼睛看经文,口里念经文,六根都得摄住,所以可以说得上是「都摄六根」。经文讲的都是纯净纯善的内容,我们心就在纯净的境界里头,这叫「净念相继」。
『信皆要』,「信皆要」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心眼口三到要到位。这「信」也可以再解释为信心,就是我们读书要有信心,如果读书没有信心,往往中途就读不下去,就会退下来。心眼口再加上一个信心,一定书能读得好。不仅是我们说世间书一定读得好,佛经读了都能开悟。你能够六根都摄住,比如读《无量寿经》,每天念一卷,师父上人劝导我们要读三千卷,用这种读书法来读,摄住六根,这样能开悟。下面请看: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里讲的读书法里头,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期薰修。读这本书,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要把这书读透,不要读了这个又羡慕那个。这个没有终,『此未终』,这个还没读完,又开始那一卷,这样的话,两边都没有做好,两本书都没读好。所以书不一定在多,关键我们要精。你看曾国藩先生他就说过,桌上不可多书,桌面上不能摆太多的书。反正多书你也读不来,你多书,反而影响你的清净心。你读著这本又看著那本,这个心就乱了,没有真正在每一本上功夫下得扎实。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读完书就装在心里,这是值得我们效仿。
我们学习经教,老法师规定我们的,要学的这些课程,基础课程,儒家《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基础课程,不多。我们真的在这三门里面扎下牢固的根基,再加上《无量寿经》,你这一生就成了,往生净土就有把握。所以真正会学的人不一定看很多。我在大学里教书,这条我也是劝大家,劝我的博士生,跟我做博士论文的我也规定他们,读的书、读的论文不用太多。我给他圈出来的几条他们念,每一个都念十遍以上,真的念通了,他再念第二部。他们学得很快,方法就用得对,这都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下面一条: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这是讲读书要把自己的期限放宽,期限不可以太紧,太紧心里压力太重。像我这本这么厚的书,我得三天看完,那赶得很辛苦,书要慢慢看。师父上人读书,我曾经到过他的书房,拿起一本《宗镜录》,这是永明大师会集《大藏经》里的精华,这个《宗镜录》。雍正皇帝作了个《宗镜大纲》,把永明大师一百卷的《宗镜录》会集出精华的二十卷,但是一本也很厚。我翻开来一看,师父在那本经上一条条用红线画的,用铅笔画的,用莹光笔画的,一条条,还有些眉注,旁边还写著字,非常认真。我就问师父说,师父您这样看书看到什么时候?这一页一页,一页纸起码得看两个小时,这么看法。师父说,那就慢慢看,每天就去看。
『宽为限,紧用功』,不要规定什么时候看完,但是我每天看,对於里头经教所说的完全是深入的去体味,真正得到法益。如果是囫囵吞枣,就这么念过去的话,得不到真正的受用。所以,读书『工夫到,滞塞通』。你看师父上人劝导我们,念《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大家真正念才行,每天念一卷,一年三百多,十年把三千遍能念下来。这个不需要很麻烦,一天念一部,就是一小时,如果有时间,一天念三部,三年完成。朱熹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工夫到了,一下就会通了,这个通是开悟的通,一下子豁然了。下面请看: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里是讲,假如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有疑虑的,一定要向人请教。如果人不在,马上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见到人要向人虚心请教,要懂得虚心受教,哪怕是学问道德再高,都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见到行家必须请教,『求确义』,求真实、准确的含义。不能够凭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经典,会解错,解错之后还要讲课,讲错了,那就误人子弟。误人子弟,如果是在佛法上,那因果不得了,五百世堕野狐身,讲错一个字,就堕五百世野狐身。所以我们平时有个小本子,读经、学习有些什么问题把它记下来。师父上人每个礼拜在这里有个学佛释疑,大家都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出来交给师父来解答。这样帮助我们更清楚,对以后的这些学佛方面的这些方向、目标就更明了。请看下面一条: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下面一条: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这里是讲我们做学问的,在家里、在自己的书房要保持整洁。『房室清』,房室清洁,经常打扫卫生,墙壁很干净、很清爽,心就比较愉悦,看书也比较能够专心。如果一个房间里邋邋遢遢,乱七八糟,心都不能够清净,看书效果都不佳。『几案洁,笔砚正』,就是我们古代都有茶几,或者是书桌,这都是几,「几案」,都要清洁,不要有灰尘。有灰尘,经常把它擦拭,通过擦拭灰尘,要晓得擦拭心上的污染,从做事悟其理。我们的「笔砚」,古人是用毛笔,用砚磨墨汁来写字,我们一切的这些文具都要端正。不仅是书房的东西端正,整个家具里头,包括卧房,包括厅里、厨房,所有的那些摆设各方面都力求清洁,都力求整洁。为什么要这样保持整洁、整齐?这是因为一切法都由心想生,而一切法也对心有作用。我们的心假如不整齐、不清净,我们的环境也就不整洁不清净,保持环境的整洁清净,也能帮助保持我们心的整洁清净,这都是相辅相成。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国土是什么?你这一家家具里头就是你这一片国土,你要心净了,国土自然净;假如你家具不净,那正好要反省,我可能心就不净。
底下讲的『墨磨偏,心不端』,你的墨,在砚上都有一个墨,一个棍子,一条墨磨偏了,你知道为什么会磨偏?因为我们心不在焉,心不正就磨偏了。为什么心不正?心里有物就不正。像《大学》里讲的,学者要懂得诚意正心,心里面如果有恐惧、有忧患,有这些贪瞋痴慢,有这些念头在里头,心就不正。要把这些念头统统去除干净,把这心掏空,什么都不想,心就端了,就正了。写字也是工工整整,恭敬,字不恭敬,说明我们心不恭敬,这就病了。特别是我们如果有抄佛经的,抄经典的,那个字都是要用正楷,不能用那些草书,写得别人都看不懂,那还是对经典不恭敬。你看师父上人写字,都是非常整齐,一个字一个字,一看,这个人的修养非常高。下来请看: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这几条讲的是我们对待书,要读好书,一定要对书尊重,表现在你『列典籍』都有定位,不要乱放。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看完之后,『读看毕』,还到原来的地方。哪怕是你有急事要急著走,都要顺手把书合上,放到书架里头,『卷束齐』。这样来修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恭敬,也是修自己的安详。书『有缺坏』的,古人的书不容易得,印刷术不发达,一定要补好。现在对一些珍贵的经典,我们要懂得要爱护它,有缺坏的也应该补上,补好它。真正对书恭敬就是对法的恭敬,敬法才能够得法,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最后一条: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里讲,不是圣贤的典籍不要看,尤其是那些教人贪瞋痴慢、杀盗淫妄的这些书,还包括现在电视节目、网路的这些画面,这些东西统统不看。因为什么?它『蔽聪明,坏心志』,它把我们的纯净纯善之心都污染了。「聪明」是我们的智慧,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就给它蒙蔽了。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里就把最后这一章讲完了,最后一句是结劝,就是最后劝勉大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就是要懂得真正我们跟圣贤人本来无二无别,所以应该起心发愿效法圣贤人,要不去效法圣贤,自甘堕落,那就是自暴自弃。不要自暴自弃,圣贤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佛菩萨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可驯致』就是慢慢按部就班,「驯」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驯服自己的那些烦恼,慢慢就克念作圣。在念头上,克服自己的那些恶念、烦恼,在行为上,去除自己的坏习气毛病,圣贤一样可以做得到。修德立业我们一定可以成就,哪怕这一生我们希望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只要我们真有信心,立定志愿,这也不是难事。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圣贤的道路上,在成佛、成菩萨的道路上,我们共同精进。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弟子规》到了最后一天。昨天我们谈到第五章「泛爱众」这一章,我们来看第十三条: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那个人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勉励他的时候,『人知之,愈思勉』,他听到你这样赞叹他,他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对自己,也是劝勉自己,看到有人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他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法。佛教里面也提倡「称赞如来」,这里如来讲的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每个人都具足,不会说我多一点,你少一点,既然每个人都具足,而性德又是每个人都有,为什么偏偏要赞叹他的性德?这是因为虽然说我们性德本有,但是我们的性德被我们的习气烦恼给障伏住了,不能够显露出来。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用修德才能够显我们的性德,因此赞叹性德就有必要。通过赞叹才使大家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把善的增加,把恶的去除,逐渐就用修德来恢复性德。所以,为什么普贤菩萨要我们「称赞如来」,就是鼓励我们修德。
我们赞叹决定要懂得,所赞叹的必须要跟自性相应,也就是说顺著这种德一直修下去可以见到性。我们看到佛法里说的五戒、十善,『道人善』,善当然有多种,佛法的定义是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在身口意上面都不造作这些恶业,就是善。十善是顺著性德的,人能够顺著十善修下去,他就能够恢复自性。所以老法师非常重视这《十善业道经》,让我们认真努力的落实。因为我们虽然是学大乘,学净土,但是如果在十善上面没有落实,我们的大乘、净土也都成了空中楼阁。
我们所赞叹的除了十善以外,还赞叹这些普贤行。像我们昨天就讲到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五十年来,我们说四十九年,今年进入五十年,讲经弘法就跟释迦牟尼佛都看齐了。一生孜孜不倦、不疲不厌来弘扬佛法,自己守著清净的戒行,一心就是为佛法、为众生,毫没有自私自利,他所做的就是普贤行。我们看到师父上人这一生的这种功绩,我们加以称赞、加以宣扬,这就叫「道人善」。道人善,我们这样赞叹我们也是善,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学习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这本身就是善,希望大家都能够像师父上人那样学习。
我们讲经弘法,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法跟大家来宣扬,这些所讲的佛法都是与性德相应。所以讲这些佛法,乃至世间的像孔孟的这些典籍、道家的这些典籍,都是与善相应,我们这么讲这就「即是善」。而且我们这么讲是善中之善,为什么?因为在佛法里讲的布施,三种布施里面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而布施中功德最殊胜的就是修法布施。我们要认准了哪个善是善中之善,最善的我们去做那样事情,这样不仅这一生果报很殊胜,而且真正这种善成为我们往生出世的资粮。所以师父上人都鼓励年轻人发心要学习弘法利生,现在佛法衰微到极处,不仅佛法,儒释道三家都可以说衰微到极处。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学,没有人讲了。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必须要有人学、有人讲才能够弘扬起来,不是道去弘扬人,是人来弘扬道,所以人是最重要。
所以师父上人鼓励我,在这么多行业里面要选择圣贤教育这个行业,这是最殊胜的,要利益社会这也是最好的,这个效果最好。我也是做了一番思惟,就认准了这条路,真正就发心辞掉了自己大学的教职,来专门从事这个圣贤教育的工作。首先自己学,学了之后来复讲,复讲师父上人他所讲过的经典。通过复讲是提醒自己,上了台,讲出去首先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自己要没有做到,真的讲出去都不好意思。可是师父上人等於是把我们拉鸭子上架,就拉到了讲台上来,不讲都不行。我们也非常理解师父的苦心,因为年轻人必须要用讲坛才能够锻炼。一开始讲的,自己没做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得讲,讲到最后自己逼著自己得做到。
所以师父上人说,你讲,你一开始是假的,没做到。师父上人也开玩笑跟我们讲,你说到做不到,那叫骗人,你说到做到那才是贤人,做到再说那是圣人。我们现在说到,但是没做到,怎么办?也得说,说到最后逼著自己做到,一开始骗人,骗到最后不能再骗了,逼著自己往圣贤道路去走。这个法子是什么?你成圣成贤也逼出来的。确实我们体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所以也就是硬著头皮上。我们在这里学讲,其实我们在台上是学生,台下你们诸位都是老师,老师监督学生看看做到没有。如果没做到,应该好好提醒我们,因为「过不规,道两亏」,看到我做不够的请大家直言相谏。
除了上台讲经说法以外,这个『道人善』也包括帮助弘法的人。因为真正要使儒释道三教在世界发扬光大,可以普度众生,我们有这个愿,必须同心同德来共同配合,分工合作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弘法的必须要靠护法,护法非常重要,没有护法就根本不可能有弘法。像我们今天能够上台来讲,这里面有多少人的努力,多少人在幕后的工作。所以师父上人常跟我们讲,弘法的是菩萨,护法的是佛,有佛来护菩萨才能让菩萨进步。这里我们也很希望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发心,如果有演讲的才华的,发心讲经说法,假如不愿意上台讲经,应该发心来做护法。这一弘一护互相配合,圣贤教育一定能够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报答师长的恩德。师长他在过年的时候跟我们谈到,他这一生所办的三件事,前面两件都做圆满了。第一件,证明宗教是可以和谐的,第二件,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最后一件,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真正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真正是光阐大教,普度众生。我们一定要以师长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请看下面一条: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这是讲,假如我们讲人家的过失、人家的恶,这么一讲,自己就是犯了恶、造了罪业,为什么?造口业,这里叫做两舌。为什么不能够讲人家的过失?因为讲人家的过失,第一个,你可能跟被你讲的那个人结了怨。你这样讲不是在他面前,私下里跟他讲,你要是『扬』,扬就是宣扬、到处去讲,张扬人家的恶,这种居心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居心。可能你是觉得这个人障碍了你的前程,他的存在会影响到你,所以你到处去说他的过失。这样子他知道了之后,他对你怀恨在心,这是结了怨。口所造的恶业很严重,你看古来这些朝廷上面,假如大臣之间互相说了谁的过失,可能就因为这个过失,皇上把那个人甚至满门抄斩,那就结了大怨。
古代的悟达国师,他长个人面疮,就是在汉代的时候跟汉朝的大臣晁错结了怨,晁错跟了他十世,最后终於找到报复的机会。晁错为什么对他这么样的恨?就是因为他向皇上进了言,说要把晁错杀掉,因为晁错影响了朝廷,把晁错的这种恶张扬出来。其实晁错有没有恶,当然有历史的评论,但是他这么一张扬,这两个人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不可以跟人家结怨,不跟人结怨,你防这个口就非常重要。再者我扬人家的恶,不光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我向大众宣扬他的恶事,让大家看到这个人很坏,你看他都这么坏了,那我坏一点有什么问题?社会大众他能够不以恶为耻,为什么?因为有比他更恶的。现在的媒体、新闻、报纸每天登的,大家说善事多还是恶事多?要是善事多,很好,道人善,即是善,可是要是恶事多,『扬人恶,即是恶』。现在为什么社会这么乱?每天他所看到的,报纸所登的都是这些恶人恶事,别人都犯了,我犯了有什么关系?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老法师让我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关於媒体的一个论坛。意识到现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媒体,媒体过分的渲染冲突,本来没那么冲突。像我们在会上有一位伊拉克的参会者,他就说我们在伊拉克其实挺好的,不像媒体所说的这么暴乱、杀人,恐怖的这些事件这么多,媒体过分渲染了那些冲突,导致整个世界人心惶惶。所以真正要和平,真正要制止冲突,从哪做?媒体应该宣扬善的,就是《弟子规》这条,「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你说这个国家善的,赞叹这个国家好的,那个国家就更加努力做好,别的国家也能够效法;对於恶的、对於不好的事情就不报导,这样这个世界慢慢就太平了。请看下面一条,第十五:
【善相劝。德皆建。】
这里也是讲的跟上面类似,我们要懂得劝善,看到人家,特别是对自己的一些同修、道友,要多多以善来劝勉。你劝他行善,『德皆建』,我的德行可以提升,他的德行也能够提升,两个人都获得好处。所以善友之间常常以五戒十善、常常以因果报应、常常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目来相劝,这样互相之间在菩提道上就能够增进。我们每天讲课,讲世间儒家、道家的这些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讲佛家的智慧教育,这都是『善相劝』。大家能够来听课,从听课本身对讲课的人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互相的劝,讲课的人是用语言劝,听课的人用行动劝,听课的人比讲课的人更高,身教过於言教。
谈到「善相劝」,我们知道善以孝为先,一个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做起?孔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和谐社会的至德要道。《孝经》都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有这么一种殊胜的功德。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媒体,常常用这些孝道的事例来劝导大众,像山东电视台,我们知道有个「天下父母」的专栏节目,他们每次都是播放一些现代的这些孝子孝女、父母亲情的感人事例。我记得他们曾经评出「感天动地父母情」十大人物,还评出演艺界的十大孝子这些活动。我们看了这些事例都非常感动,这是在展现孝的光辉,当每个人看到这样例子,自己就能生起孝顺父母之心。父母跟子女能够和谐,就是家庭就有了和谐的根,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都和谐,社会也能和谐。这都是「善相劝」很好的一个例子。
我常常讲课的时候提我有个梦想,很希望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能够评十大孝子,把孝子的这些事例向世人展示。我们相信肯定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例子,先把他挖掘出来,真正这样大力的去宣扬这些善,不出几年社会就呈出一派新的和谐气象。老法师在国际社会里面,对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团体组织都倡导,包括政府组织,倡导什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这些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通过网路、卫星来播放这些教育。我曾经跟师父上人会见印尼的副总统,这是第一次到印尼的时候,我们直奔印尼的总统府,跟副总统谈话,当时我做翻译,师父上人跟他们谈。总统一开始就说,我们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个大问题,不景气,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我们经济复苏?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不安定因素很多。请教老法师。
老法师就说,其实经济问题是次要,关键是什么?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才是第一。为什么社会不安定?因为我们没有教化,人民如果受教化,懂得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会不安定?所以老法师建议他们,可以请不同宗教,尤其是印尼的伊斯兰教,请他们中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每天上课。在哪里上?在摄影棚里,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印尼来播放。印尼总共一万七千多个岛屿,每个岛上都有居民,你要说去那边开学校是不方便,但是你用这些广播、电视,那个效果很大。师父告诉他,你要真的这么做,不出三年,你整个社会就有明显改观。这是真的,你看老法师在庐江建了文化教育中心,不出一年,庐江汤池镇社会风气就有明显的改观,证明了什么?教育功能非常大。所以善相劝,劝善的功德不可思议。请看下面一条:
【过不规。道两亏。】
这里就是讲朋友之间互相看到过失,真正朋友,知心的朋友一定会规劝他改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叫义友,朋友之间有义,决定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误堕落。所以如果看到别人、看到我们的朋友有过失而不去劝告他,『道两亏』了。不仅我们的朋友因为犯过失,人品、道德会下降,我自己,我们的道德也会下降。见过你不肯规劝,袖手旁观,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那就是自己亏损了为人朋友之道。所以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交朋友要懂得交一些可以对我们道德、学问能够帮助长进的朋友,正直的、诚信的、有正知正见的这些朋友。这样的话我们有过失,朋友就能够对我们规劝。所谓《孝经》上讲的,「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一个士,就是读书人,我们现在都是读书人,很少没读过书,哪怕是真的没读过书,现在听经闻法,那也叫士人了。懂得善恶,懂得向善,我们这样的人,如果有一个真正能够规过劝善的朋友,真的可以身不离於令名。令名就是我们的名节,我们名节不会受到污损,所以善友非常重要。
在菩提道上,祖师大德说,真正这一生要了脱生死证菩提,就要四个条件,「观心为要,净土为归,持戒为本,善友为依」。所以善友在我们菩提道上确实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善友?我们有时候会说,我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说我的过失?难道我就没有善友吗?我这是没有福报!对,你没有福报,为什么?你没有善友,那是因为你没有具备「有善友」的这种心态。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有敢於对我们规过劝善的善友?那是我们自己懂得闻过则喜。别人跟我们讲过失,一听到,「我太欢喜了,感恩你,如果不是你提醒,我下次又会犯了。」而且他这么一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去犯,真的像颜回所说的不贰过,他做到不贰过,不会第二次犯过失。这样善友看到你真想学习,真想向上,他就会诚心诚意的来帮助你。
假如你对善友的规过,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过又不改,他劝你一次你不改,劝你两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就不劝了,事不过三,你自然这个善友就失掉了。我们怎么样才有善友的这种福报?那是自己的心态要摆正,真正是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圣贤品德的,善友一定都会来。反过来,当我们看到朋友有过失,我们对他的劝告也要懂得艺术,不能说我看到他有过失,我过不规就道两亏,我就对他批评,还很严厉,希望他下次不能够再造。这很严厉的批评,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接受,所以要看他这个人是不是受教有地?能不能够接受?他是一个法器的,什么叫法器?他能接受批评,能够挨骂,这个人是个法器。
你看师父上人对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师父上人给他笑脸相迎,很客气,有的人那很不客气,甚至会怒目圆睁,会骂他。那是什么?师父上人有智慧,他看每个人的承受量不一样。承受量小的不能给他太多,你要给他太多,太严厉了,他反而会起怨恨心,这样就不好。那个人能够承受的,你使劲骂都骂不走的,那种人可以骂,他提升得就快。所以观机很重要。一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人,自己道德品行没有成就,不像师父上人,师父上人他成就了,他骂我们,为什么?他做到了。我们呢,我们没做到,没做到再说人家,就不能说得太严格了。
像《菜根谭》里就讲,《菜根谭》讲的是为人处世的艺术,他这里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讲人家的恶,讲人家的过失,不可以说得太严厉,「要思其堪受」,他能不能接受。「教人以善,毋过高」,你不可以教善,讲得非常高的标准,你教得太高他可能未必能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从这个善,做到你才跟他讲。佛,我们知道他是有圆满的智慧,这条他当然做到了,他劝善规过都是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接受,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他就不会说。换句话说,佛经里面讲的,我们统统都能做得到,因为什么?如果做不到,佛不讲,绝对不会讲那些做不到的,做不到他讲不成了戏论,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要有信心,佛告诉我们,这一生是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请看下面一条: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讲就是跟人家交往要知道,互相馈赠要分明,要懂得这种『分晓』就是懂得别人给我多少,将来一定要回报他。如果别人给我的我都不分晓,不分晓就是不明白,没有往心里去,别人的恩德忘在了脑后,这样的话,德业就不能够长进。所以别人施於我们的恩不能够忘,我们给别人的,就不要要求人家回报。而且我们给别人的,一定是比别人给我们要多,要有这种存心,就是这里讲的『与宜多,取宜少』。给与人多,向人索取的少,这个少,少到极点,最好是别索取。真正学道之人,事事不求人、不攀缘,这生活自在。古人都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真的是对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我只讲我的奉献,不讲向人家索取多少,这种品格自然就高。所以就在一个不取而已。
前面讲「凡取与,贵分晓」,这个分晓也有个引申的意思,就是你懂得你所取的适不适合?合不合道?合不合义?不合义的,我们说「不义之财君莫取」。不正当的东西,哪怕是他送给我们的,我们都不一定要接受,还要看他的来路是不是正当。这个「与」,给与也是要看正不正当,因为有些场合下不应该给的你就给,反而增长了他的贪瞋痴。像我们在这里学讲经,学讲经的话那都是在初学,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修养自己的品格,修养自己的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这里协会的义工、大众对我们都非常的爱护,非常关照,但是要懂得不能给太多。我在这里就觉得大家对我是非常好,关照真是爱护有加,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也不需要道场拿钱来送给我。为什么?在这里吃住都有道场,我们已经是感恩戴德,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学习,成就学业、道业,还需要什么?将来真正成就了以后,要好好的报答这个道场。所以决定在我们来讲要「取宜少」,不可以拿这些协会的东西。
「与宜多」就是自己希望多贡献,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跟这里的大众分享。要懂得真正修福是要通过布施而来,「与」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法、无畏,你布施得愈多你将来的果报愈殊胜,你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你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真正懂得布施的殊胜因果,这个「与宜多,取宜少」不需要勉强去做,自然他就欢欢喜喜去做。所以学佛有这个好处,能够在佛的高度来学习《弟子规》的话,你这理都明白了,做起来就不勉强,你会欢欢喜喜。请看下面一条: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里就是一条黄金法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一条教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们,我们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加给别人,这里面包括所有的这些物品、事情、言语都包括其中。你不喜欢人家批评你、骂你,那你就少骂人家,少批评人家。你不希望人家拿你的钱,我们就要止贪,不偷盗。不希望自己身体有病,那要懂得戒杀放生,因为你不伤害众生,你自己才有好报。这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作为黄金法则,为什么?所有宗教共同的理念,非常好。
要知道『将加人』的时候,你加给别人,就知道,我所加的、给与人家的总是会有因果。英文讲的「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你给出去的,它回来又回到你身上。所以你自己就先问问自己,假如这个事情到我身上,我好不好受?我希望好受的,我就多给人家。多布施财,人家得了财高兴,他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将来我就能够得财富,这都有因缘果报在里面。所以这一条并不是简单,就只是个心理问题,它是个真理,因果报应这个理就含在其中,加给人家的,必定会还到自己身上。正像《太上感应篇》所讲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它会跟住你。下面一条,请看: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里是讲恩要常常记在心里,知恩报恩,古人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怨恨,别人对我对不起,我应该要把他忘掉,不要放在心上。『报怨短,报恩长』,这个短长我们要做到极处,短愈短愈好。我们抱怨,心里面对他有不平,有怨恨,念头刚起这一刹那,我们就要把它压下去。这是短,只在一念之间,不能够让它长期的存在。所以,要放下自己内心的对一切人的冲突、对一切人的怨恨。当我们放下一切怨恨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天地这么美好,心境会放开,真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别人对我有恩,我这个长要长长久久的放在心里,一生一世都不忘记。
当别人对我有怨恨的时候,我们说这真的怨恨吗?其实不然。你觉得他有怨恨,他对我有怨,那就真的有怨,但是我们念头一转,别人真是对不起我的时候,正是成就我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福是逆著加的,逆来的你能够顺受就有福。你看老法师他这一生,受过不少的人家的毁谤、人家的排挤,可是他常常存著感恩之心,对任何人没有怨恨。他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说「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你看处处哪怕在逆境、逆缘当中,老法师都常怀感恩之心。这样子心里都没有怨,所谓「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里绝对不会有敌人,没有怨恨。最后请看: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这里讲『婢仆』现在通称下级,包括我们的晚辈,对他们一定要自己做得端正,『端』就是端正。为什么端正?因为你希望他们能够学好,必须要自己做好,所谓自己「身正,不令而行」,你的这些吩咐、这些教诲,他们就能够学习。虽然你做得很端正,自己要求自己很严格,但一定要『慈而宽』,对他们一定要用仁慈、用宽厚的态度,不能够看到他们有缺点你就抓著不放。最后一条: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这是讲我们待人一定要用以『理』服人,不应该以『势』服人,就是用我们的权势来压人、压他,他心里不服。你真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你真实的道德、你的爱心去感化他,他对你才是会佩服。
这里跟大家就报告完「泛爱众」这一章,我们休息过后,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请看《弟子规》的第六大点「亲仁」。上面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前面的孝、弟、谨、信、和泛爱众,这些都是我们力行的科目。而我们如果这一生真正希望修德立业,成就圣贤的人品,学佛的人祈求这一生了生脱死、往生净土,这都是大的事业,要成就这个大的事业,老师、善友就非常重要。所以这一章讲的「亲仁」,真正有仁德的人,他们有智慧、有爱心,可以帮助我们能够这一生达到成圣成贤的愿望。请看第一条,「亲仁」这一章分成四则,第一则是: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这里讲『同是人』,我们大家都是人,不仅是人,而且一切众生我们来看其实本性都是相同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不仅是人,众生之初都是性本善,都有像佛讲的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性所变现的众生,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性,都通自性。不仅是通自性,而且具足自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确实具足。我们跟佛菩萨、跟圣贤人本来没有两样,现在为什么说『类不齐』?本来一样,现在又不齐了,为什么?那是因为《三字经》讲的「性相近,习相远」,习性让我们分类了。有的真的成圣贤、做君子,做正人君子,有的人他就变成凡夫俗子,变成小人,甚至变成恶人、罪人。佛讲的六道众生,上自天道下至地狱道,这个类真的不齐,不齐的原因就在於我们的烦恼习性。烦恼习性,佛统称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执著,就是我们有妄想有执著,所以类不齐了。妄想愈多、执著愈重的,类别愈差,六道里面最差的是地狱道,那是妄想执著最严重的,完全都迷失了本性,不知道本性是佛。
我们来看看,世间到底有多少人他能够真正了解本性是佛?了解本性是佛,他对於自己进德修业他一定有信心。我们对自己进德修业信心不足,那是什么?了解不透彻,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这一点是最关键。深信自己真的有佛性,而且具足佛性,一点都不少,没有比释迦牟尼佛少。我们可以打个比喻,好比我们说看了佛像,释迦牟尼佛佛像这尊,好庄严,光明灿烂。我们呢?我们其实也是佛像,跟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就像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佛像一样。制佛像的地方他就用一个模子,他制出好多尊佛,制出来的佛像肯定是一样的。我们跟释迦牟尼佛不同的,就是我们这个佛像还包在模子里头,他还没有把模子打开,包在外面。外面很多这些草皮、模具,把他包得严严的,因为什么?还没定型,所以就包得严严,我们就变成这个样子。要知道我们本性是佛,里头是一样,外头就是多了这么一层,多了一层什么?这些模子、这些烂草皮这些东西。你把它去掉,去掉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了。
所以师父上人老是提醒我们要放下,把妄想执著,这就是模子,那个模具,那些外壳,要放下那就是了,并不从外求。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确实是不多,所以圣贤人少。《弟子规》这里讲的,『流俗众,仁者希』,「流俗」就是一般凡夫俗子,他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什么是宇宙人生真相?最根本的宇宙人生真相就是这一条。释迦牟尼佛树下成等正觉的时候,第一句话所说的,那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对这一条要深信不疑。凡是觉得我们自己没有信心,对往生极乐世界也没信心,不要说把握,信心都没有。说进德修业,做这一条条都很难,这都是什么?信心不足。信心不足是什么?不明白真相,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条,而儒家也讲这条,证明这条真的是真理。释迦牟尼佛跟孔子没见过面,他们讲的都一样,说明是真理,他们见解相同。
我们如果对这个没有信心,自然进德修业就疑疑惑惑,不敢向前,甚至因循怠慢。久而久之,自己就真的变成流俗之众,凡夫俗子。这很可惜,本来是可以成为仁者,可以成为圣贤,就是这一条障碍了我们,不肯去做圣贤。所以做圣贤的少,「仁者」就是真正想要做圣贤的人,太稀少了。我们也应该懂得,如果不是我们的老师为我们苦口婆心这么多年的教导,我们也不明白,我们这一生也都会成为流俗之众。现在有幸遇到了明师,这个明师绝对是明白的人,不是出名、名气,我们不看那个。名气大不大,不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的是明白人。师父上人,一看真的是明白人,讲的经教真的深入浅出,再深的理,他能够让我们都能听懂。这是他真懂了,他都做到了,他说出来,我们听了就有受用。这样的仁者,我们应该亲近。
要知道亲近仁者,亲近明师、善知识,这是要有福报才行,也要有智慧才行,懂得什么是善知识,真善知识,我们要亲近他。因为「流俗众,仁者希」,真的是仁者、善知识的,他往往不一定被世人所看重,甚至会被世人所排挤。他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被世人所理解,真正能理解他的都是仁者,仁者就稀少。所以我们就要有智慧判断,不是看一个人有多少信众、有多大的道场,那个人才是仁者,不一定。像师父上人他都跟我们讲,他讲经没有听众,为什么没有听众?因为他在摄影棚里讲,但是真正依教奉行的人多。他道场不大,很小,到每个地方,香港这里也是,澳洲那里也是,都是小道场,顶多也就几十人。可是我们不能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小道场就好像这个人一定是德行不够,不是,真正学习我们就是要看实质。第二条: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一个真正仁者,他有圣贤品格的人物,我们说豪杰英雄,一般人凡夫俗子见到他反而生敬畏之心,为什么?因为他『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非常正直,有时候也没有忌讳,是这样就说这样,完全不会做一些花言巧语,或者是故作掩饰。像《维摩诘经》里讲的,直心是道场,他这个正直之心,处处都是直下讲出来的,所以人家听了不一定好听。但是你要知道,「忠言逆耳利於行」,我们的善知识、我们的老师讲出来的话,虽然好像听起来不好听,好像在批评我,可是你要真正去接受,自己就能提升。「色不媚」就是他对任何人都不会奉承,不会有谄媚,为什么?因为他真的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
像师父上人那样,他真的绝对对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求的,他不要钱,不要物,也不要道场。他是一生三不管的法师,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他什么都可以不管,只管什么?教学。所以他对任何人都无所求,当然就不会谄媚,不会巴结奉承人。要做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是好事,看众生有没有福报,众生有福报,这事情自然能做得成。这个事情如果做不成,那是众生没福,师父上人也绝对不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那多辛苦。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想的成败得失,那就自己折磨自己。我们观察一个人,就从他的言、色,他的面相、举止、谈吐,来看这个人是不是仁者。真正仁慈的人,真正有道德有学问之人,他真的可以做到言不讳,色不媚。真的是心口合一,心地光明正大,绝对不会去攀缘。请看下面一条: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为什么要亲仁,亲近善知识?因为会得到无限的好处。最好的好处是什么?『德日进』,每天道德学问提升,『过日少』,过失会越来越减少。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向善知识看齐,向善知识学习。所以在善知识身边,这是最大的福报,真的是得到无限的好处。福报、智慧每天都会增加,当我们的德行提升的时候,福报就会增加。所以师父上人现在决定要留在香港讲《华严经》,这是我们香港人莫大的福报,真的是『能亲仁,无限好』。师父上人今年八十一岁,能在世间有多少日子?我们是希望恩师常住,但是人总有无常那一天,有这样的一个因缘,一定要抓紧这个机会,努力的向善知识学习。所以师父上人讲经的时候,真的每天都要听。在的时候我们如果忽略了,掉以轻心,没有认真学习,有一天善知识走了,那我们真的是非常懊悔。
「亲仁」,要做到怎么样才能真正亲近善知识?这也是心态的问题。要亲近善知识,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就这样教导我们,说「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不得恶意向道德人」,就是做一个学生,对我们的老师不能够轻慢。怎么是叫轻慢?老师说的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轻慢其师。不一定说我们好像态度上对老师轻慢,那当然是轻慢,那是很严重的轻慢。甚至还要讲老师的过失,那是造罪业了。甚至老师讲的话,我们不能够认真的奉行,不去听从,那就叫轻慢其师。我们亲仁是什么?也要反求诸己,自己真正愿意认真学习的,老师他就能示现,就能在这儿常住。有一天我们不想学习了,老师就走了,他不会在这里挨下去。这么辛苦,我们还不尊重他,不听他的教诲,那在这里做什么?
真正的弟子,我们都希望师父的法脉传承下去,真正要做弟子,每个人都要发心。怎么样做好师父的弟子?对师父是百分之百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疑惑。你看古人劝导我们从师,劝导什么?你最佩服哪个人,你就拜他为老师,这就对了,你要是对他不那么佩服,你就不要拜他做老师。为什么?你在他会下你也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因为你对他有疑惑,你不是十足的信心,他讲的话不能够对你有十足的作用,一切法由心想生。
以前有这么一个故事,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位老太太她很想得到佛的舍利,每天都在祈求。有一天她的儿子去做生意,可以有机会请到舍利,这老太太就叫儿子一定要把舍利带回来,她的儿子答应了。结果因为做生意忙就忘了,回来没有实现诺言,就觉得很后悔,说下次一定记得带舍利来。第二次去结果又是太忙,又忘掉了。回来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我母亲叫我请舍利我没有请,怎么办?这次又没请,太对不起自己母亲,於是想了个办法,这是个馊主意。就在路边看到人家卖狗肉,他就跟人家买了一颗狗牙,他就回家骗他妈,他说「妈,我这次给你带来佛牙了」。他妈一听,佛牙来了,太好了,非常恭敬,就把这个狗牙供奉到她的佛龛上,然后就礼拜,非常诚心。拜著拜著就看到那个牙放光,狗牙都放光,有这么样的感应。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殊胜的感应?其实这个狗牙在老太太心目中就是佛牙。她看到这个牙是佛牙,这个牙对她就起到佛牙的作用,所以狗牙都放光,这就是心想生。
我们对待老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待老师有十足的信心,你把老师当作佛一样看待,他对你就是佛,就好比佛在世,不就是正法时代一样吗?不必叹息我们现在在末法时代,其实末法、正法也是你心想而生。当你把老师当作佛一样看待,《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就是这样教导阿难的。对待善知识就如同对待佛一样,这样的真诚、恭敬、信任,确实他就是你的佛,你就因他而得度。所以这都是态度的问题。
古来传法弟子,师父有提过这么个例子。古时候有个老和尚讲经说法,会下有个弟子,很喜欢听经,恭敬老师不得了。但是老和尚对他没有好脸色,见到他就骂,还要把他赶出去,不让他在这个课堂里听经。结果这个人他就在窗底下,躲在窗底下外面就这样听,骂都骂不走。后来老和尚传法了,问传给谁?老和尚说你去外面,门外窗下蹲的那个人你把他叫回来,就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因为他这个人真正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真诚,骂都骂不走,这种人堪受大法,他是个法器。浅薄的人不是法器,他对老师没有信心,甚至轻慢、不恭敬,怎么能够传承大法?所以印光大师叮嘱我们,样样都是从恭敬心中求来的。请看下面一条: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这里讲如果我们不亲近善知识,不亲近明师,不亲近善友,就会有很多的害处。为什么?古人讲假如一日不读圣贤书,古人讲三日,三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现在应该说是一日不读圣贤书,就面目可憎。如果一天不是受圣教的薰习,那就是受烦恼的薰习,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一小时不受圣教薰习,那就是受烦恼薰习。我们想想,假如『不亲仁』,不亲近明师、善友,不学习经教,真的是烦恼习气日增,最后真的是面目可憎。会变得什么?『小人进,百事坏』,小人为什么会进?这也是你自己感召的,所谓同类相聚,你是跟他同类的,自然就感应到一起来。我们真的要想远离小人,亲近善友,自己首先要向善,要每天学习经教。学习经教就是「亲仁」,你读佛经就是亲近佛,你听经,就是亲近师父上人。
哪怕师父上人不在身边,你每天都能见到他,他就在电视机里头,那是他的化身,我们说千百亿化身,我们师父上人也能说得上千百亿化身。你在家里面随时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化身就进到你家里来,随处祈求随处应,这叫亲仁,每天听经。假如不听经,你哪怕在师父旁边,也不能说是亲仁,为什么?师父的教诲我们没有依教奉行。师父在的时候,我们沾著师父,师父走了,我们马上又往下堕落。最后「百事坏」,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进德修业都很难。现在我们要懂得远离小人,小人在哪里?小人,说句不好听的,电视里的节目,这些杂志,那些污秽的画面,乃至走在街上,见到那些不好的广告,引人邪思的这些画面,统统是小人。我们远离它,远离它保持心地清净,自然与善相应。
我们在这里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因缘也很殊胜,能够每天一起共同学习。所以我是非常希望,讲课不要我一个人在这儿讲,大家都要发心。要知道讲课也就是会报自己的学习心得,不是说在这里当老师。我没有资格当老师,我们只是在这里当学生,这讲坛是成就我们道业的,所以发心。能够讲课的尽量讲课,不一定在摄影机前,可以大家定时一起学习讨论。我们也可以共同来搜集一些讲课的资料,讲课的资料最好是用现代的,大家都熟知的这些材料,包括些善恶、因果报应,还有伦理道德、孝道。你有这样的一个材料,你跟大家讲,把这个例子讲出来,又把这个理也分析出来,通过这么一学习,自己就能提高。这样我们就成为一个善的团体,每天听经闻法,这是善友,善友相聚,我们在这里就叫亲仁。师父上人回来之后,我们每天来听经,听完经还应该讨论,把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我们坐在一起互相讨论就能够明白。然后注重力行,这个道场就是正法道场;大家在这里能够团结、和睦、持戒、修善,这就是和合僧团。真正出现这么一个和合僧团,这个世界就有救了,佛法就能够兴盛。这里就是介绍了「亲仁」这一章,非常重要。
下面最后一章讲的是学文,就是「余力学文」,总共有十二则。这一章是讲前面六个方面,孝、弟、谨、信、爱众、亲仁都做了,努力去做,也做得有一定成绩,够不够?还是不够,还要学文。学文,这里是讲学习圣贤的经典,圣贤人的教诲都在这些文字中体现,文以载道。不学文,往往做著做著方向都会走偏了,所以学文非常重要。你看儒家《朱子治家格言》就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就是哪怕我们的子弟很愚蒙,资质很差,但是也得让他读经书,也得让他学文。这个「文」并不是指文艺的文,这里是圣贤典籍,让他学习经书,学习圣贤教诲,他哪怕是资质差,他也不会走歪;资质好的,这一生成圣成贤就有把握。
佛家也是重视这一条,《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有讲到,「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那就要力行,道和经就得学、就得念、就得读,那就是学文,可见得非常重要。在学文当中,要注重力行,力行同时又要学文,达到力行和学文合一。力行是行,行门,学文是解门,解行并重,这两方面都不可以缺失。请看第一条,这里分十二条,第一条: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第二条我们接著念,一起讲。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里是讲注重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并举,如果『不力行』,你不去做前面那六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你都不认真去做,你只学文。学了这些《弟子规》,你能够讲,能够背,但是都没做到,那是什么?『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不是道德学问,长的是你的浮华之气,那成了什么人?所以不应该只重学文,特别是知识份子,现在说学佛,学佛都变成佛学。他搞的是佛学,他能懂得佛教的历史,懂得很多,懂得一些佛教的大经大论,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没做到,充其量我们讲得好听是个佛学家,讲得不好听的,那都是什么?消遣佛法,把佛法当作一门自己用来炫耀的一种工具,用来消遣。这是我们师父上人批评。
『但力行,不学文』,你只力行,只做前面的,好不好?很好。如果不学文,就是不学圣贤的教导,那往往会走偏。为什么偏?因为你任著自己的见解,真理就会,『昧理真』就是糊涂,就不知道方向。所以《弟子规》为什么一定要学,学了弟子规,我们才能把弟子规一条条做得好。假如大家不讨论、不学习,我们怎么知道要从这儿下手?自己有的习气毛病我们怎么会了解?我们下来会讲《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道藏》里头的,道家经典。就是讲我们起心动念,断恶修善,假如我们不学习,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到底是善是恶?我们会糊涂,这叫「昧理真」,以为自己在造善,都不知道自己在造恶业。请看下面一条: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古人学习圣贤典籍,当然主要是看书,看书,就是学习方法,这里讲到『有三到』,「三到」就是心、眼、口。心,要用心,专心,读书,头脑也不要想别的杂事;眼睛注视经文,口里要去吟咏、读诵,这是三到。念佛经,这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念佛经关键是要专心,怎么样专心?就是心眼口都摄住在这里。当我们的心专注在这里,眼睛看经文,口里念经文,六根都得摄住,所以可以说得上是「都摄六根」。经文讲的都是纯净纯善的内容,我们心就在纯净的境界里头,这叫「净念相继」。
『信皆要』,「信皆要」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心眼口三到要到位。这「信」也可以再解释为信心,就是我们读书要有信心,如果读书没有信心,往往中途就读不下去,就会退下来。心眼口再加上一个信心,一定书能读得好。不仅是我们说世间书一定读得好,佛经读了都能开悟。你能够六根都摄住,比如读《无量寿经》,每天念一卷,师父上人劝导我们要读三千卷,用这种读书法来读,摄住六根,这样能开悟。下面请看: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里讲的读书法里头,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期薰修。读这本书,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要把这书读透,不要读了这个又羡慕那个。这个没有终,『此未终』,这个还没读完,又开始那一卷,这样的话,两边都没有做好,两本书都没读好。所以书不一定在多,关键我们要精。你看曾国藩先生他就说过,桌上不可多书,桌面上不能摆太多的书。反正多书你也读不来,你多书,反而影响你的清净心。你读著这本又看著那本,这个心就乱了,没有真正在每一本上功夫下得扎实。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读完书就装在心里,这是值得我们效仿。
我们学习经教,老法师规定我们的,要学的这些课程,基础课程,儒家《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基础课程,不多。我们真的在这三门里面扎下牢固的根基,再加上《无量寿经》,你这一生就成了,往生净土就有把握。所以真正会学的人不一定看很多。我在大学里教书,这条我也是劝大家,劝我的博士生,跟我做博士论文的我也规定他们,读的书、读的论文不用太多。我给他圈出来的几条他们念,每一个都念十遍以上,真的念通了,他再念第二部。他们学得很快,方法就用得对,这都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下面一条: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这是讲读书要把自己的期限放宽,期限不可以太紧,太紧心里压力太重。像我这本这么厚的书,我得三天看完,那赶得很辛苦,书要慢慢看。师父上人读书,我曾经到过他的书房,拿起一本《宗镜录》,这是永明大师会集《大藏经》里的精华,这个《宗镜录》。雍正皇帝作了个《宗镜大纲》,把永明大师一百卷的《宗镜录》会集出精华的二十卷,但是一本也很厚。我翻开来一看,师父在那本经上一条条用红线画的,用铅笔画的,用莹光笔画的,一条条,还有些眉注,旁边还写著字,非常认真。我就问师父说,师父您这样看书看到什么时候?这一页一页,一页纸起码得看两个小时,这么看法。师父说,那就慢慢看,每天就去看。
『宽为限,紧用功』,不要规定什么时候看完,但是我每天看,对於里头经教所说的完全是深入的去体味,真正得到法益。如果是囫囵吞枣,就这么念过去的话,得不到真正的受用。所以,读书『工夫到,滞塞通』。你看师父上人劝导我们,念《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大家真正念才行,每天念一卷,一年三百多,十年把三千遍能念下来。这个不需要很麻烦,一天念一部,就是一小时,如果有时间,一天念三部,三年完成。朱熹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工夫到了,一下就会通了,这个通是开悟的通,一下子豁然了。下面请看: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里是讲,假如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有疑虑的,一定要向人请教。如果人不在,马上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见到人要向人虚心请教,要懂得虚心受教,哪怕是学问道德再高,都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见到行家必须请教,『求确义』,求真实、准确的含义。不能够凭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经典,会解错,解错之后还要讲课,讲错了,那就误人子弟。误人子弟,如果是在佛法上,那因果不得了,五百世堕野狐身,讲错一个字,就堕五百世野狐身。所以我们平时有个小本子,读经、学习有些什么问题把它记下来。师父上人每个礼拜在这里有个学佛释疑,大家都可以把这些问题写出来交给师父来解答。这样帮助我们更清楚,对以后的这些学佛方面的这些方向、目标就更明了。请看下面一条: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下面一条: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这里是讲我们做学问的,在家里、在自己的书房要保持整洁。『房室清』,房室清洁,经常打扫卫生,墙壁很干净、很清爽,心就比较愉悦,看书也比较能够专心。如果一个房间里邋邋遢遢,乱七八糟,心都不能够清净,看书效果都不佳。『几案洁,笔砚正』,就是我们古代都有茶几,或者是书桌,这都是几,「几案」,都要清洁,不要有灰尘。有灰尘,经常把它擦拭,通过擦拭灰尘,要晓得擦拭心上的污染,从做事悟其理。我们的「笔砚」,古人是用毛笔,用砚磨墨汁来写字,我们一切的这些文具都要端正。不仅是书房的东西端正,整个家具里头,包括卧房,包括厅里、厨房,所有的那些摆设各方面都力求清洁,都力求整洁。为什么要这样保持整洁、整齐?这是因为一切法都由心想生,而一切法也对心有作用。我们的心假如不整齐、不清净,我们的环境也就不整洁不清净,保持环境的整洁清净,也能帮助保持我们心的整洁清净,这都是相辅相成。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国土是什么?你这一家家具里头就是你这一片国土,你要心净了,国土自然净;假如你家具不净,那正好要反省,我可能心就不净。
底下讲的『墨磨偏,心不端』,你的墨,在砚上都有一个墨,一个棍子,一条墨磨偏了,你知道为什么会磨偏?因为我们心不在焉,心不正就磨偏了。为什么心不正?心里有物就不正。像《大学》里讲的,学者要懂得诚意正心,心里面如果有恐惧、有忧患,有这些贪瞋痴慢,有这些念头在里头,心就不正。要把这些念头统统去除干净,把这心掏空,什么都不想,心就端了,就正了。写字也是工工整整,恭敬,字不恭敬,说明我们心不恭敬,这就病了。特别是我们如果有抄佛经的,抄经典的,那个字都是要用正楷,不能用那些草书,写得别人都看不懂,那还是对经典不恭敬。你看师父上人写字,都是非常整齐,一个字一个字,一看,这个人的修养非常高。下来请看: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这几条讲的是我们对待书,要读好书,一定要对书尊重,表现在你『列典籍』都有定位,不要乱放。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看完之后,『读看毕』,还到原来的地方。哪怕是你有急事要急著走,都要顺手把书合上,放到书架里头,『卷束齐』。这样来修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恭敬,也是修自己的安详。书『有缺坏』的,古人的书不容易得,印刷术不发达,一定要补好。现在对一些珍贵的经典,我们要懂得要爱护它,有缺坏的也应该补上,补好它。真正对书恭敬就是对法的恭敬,敬法才能够得法,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最后一条: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里讲,不是圣贤的典籍不要看,尤其是那些教人贪瞋痴慢、杀盗淫妄的这些书,还包括现在电视节目、网路的这些画面,这些东西统统不看。因为什么?它『蔽聪明,坏心志』,它把我们的纯净纯善之心都污染了。「聪明」是我们的智慧,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就给它蒙蔽了。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里就把最后这一章讲完了,最后一句是结劝,就是最后劝勉大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就是要懂得真正我们跟圣贤人本来无二无别,所以应该起心发愿效法圣贤人,要不去效法圣贤,自甘堕落,那就是自暴自弃。不要自暴自弃,圣贤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佛菩萨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可驯致』就是慢慢按部就班,「驯」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驯服自己的那些烦恼,慢慢就克念作圣。在念头上,克服自己的那些恶念、烦恼,在行为上,去除自己的坏习气毛病,圣贤一样可以做得到。修德立业我们一定可以成就,哪怕这一生我们希望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只要我们真有信心,立定志愿,这也不是难事。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圣贤的道路上,在成佛、成菩萨的道路上,我们共同精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