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0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004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同学、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昨天我们讲到「谨」这一章,全章讲的都是衣食住行的小事,但是要知道圣贤之道从哪里去落实?都是在这种日用平常当中。所以在小事当中,要存养一种圣贤之心,要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十四条,从第十四条看起。
【执虚器。如执盈。】
这条表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教导小孩子拿东西的时候怎么拿?要恭恭谨谨的。哪怕是你拿一个杯子、一个碗,它是空的,也好像里头装著水一样,这个『盈』就是满的。它装满了水,你拿起来自然会小心翼翼,不会莽撞,以免这个水会噗出来。从这里我们要知道,『执虚器』的时候都能够恭恭谨谨、小心翼翼,当他拿著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或者碗,自然他就会更加小心谨慎。所以,真正谨的功夫,都是在这种平常拿空杯子的时候,就练就著拿满水杯子的这种功夫。正好像军人打仗一样,所谓「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练兵的时候就好像真的在打仗。有一位元帅曾经讲过,他说在打仗的时候要当作平时来看,平时就要当作打仗的时候来看。这种功夫练就出来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认真、谨慎的去对待。古人存养自己的品德,也是懂得在这种日用平常中去练功。要知道这种惊天动地的品格从哪里练出来的?就是在平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练出来的。
这里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引申一下,你看看这里「执虚器」就是执空的,拿著空著的碗和拿著装满水的碗,假如让你去拿,你是喜欢拿空的碗,还是喜欢拿装满水的碗?哪个比较容易拿?大家肯定说拿著空的碗当然比较好拿,拿装著水的碗,即使是很谨慎,也怕不小心这水会溅出来。这么一个小小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都是希望、都是喜欢拿空心的、拿虚的这些器物。在《易经》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话,它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鬼神害盈而福谦」。《易经》中告诉我们,在六十四卦当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是吉的唯有「谦」这一卦,其他卦都是有吉有凶。
从这种自然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如果能够谦虚,这样的人就有福了。正如我们刚才问大家,你喜欢拿虚器,还是喜欢拿盈器?大家自然会喜欢拿虚器,这就是「人道恶盈而好谦」。大家都喜欢谦虚的人,讨厌那些傲慢的人、骄横的人,天地鬼神也都是这样子。你看天,很明显从月亮一个月的周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月亮到了满月的时候,今天是元宵节十五,满月,月亮达到了最圆满,我们说是盈月,明天开始月就亏损。所以当一个人达到盛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亏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大地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江河湖海,假如一个湖它满了,水就要溢出来,就要流到其他地方去。而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去流,流到那些谦虚卑下的地方。懂得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谦敬的人有福。我们来看下面一条:
【入虚室。如有人。】
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进到房间里,即使那个房间是空的,你知道应该没有人,你都好像进到有人在的房间里一样。进去之前必定是敲敲门,万一有人你也不至於让人家吓一跳,弄得很尴尬。在房间里面,我们知道哪怕是独处的时候,都不可以放肆,都好像有人在旁一样,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独」的功夫。在《中庸》里头讲,君子哪怕是独处的时候,没人见到他,他也会有戒慎恐惧,不敢放肆,依然是恭恭谨谨,所以「君子慎其独也」。而慎独的功夫是最养自己的诚敬之心,在人家面前是一套,自己独处的时候是另外一套,这个心就不诚了。
因为真诚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人家看不看到我、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是依然的、一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慎独的功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真诚心就从这里养成。所以《菜根谭》这是一部由一位隐士写的,洪应明写的书,教我们如何修心养性。《菜根谭》里就讲到,「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所以不能够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间里头没人看见你,那个时候正是修养自己青天白日的节义的时候,不可以造次。下面请看第十六条:
【事勿忙。忙多错。】
现代人都很忙,忙来忙去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忙。为什么忙?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在於自己没有能够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没有预先筹画好,所以临急临忙就不知所措。《大学》里面告诉我们,「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个开头结尾,都有个先后顺序,当你懂得先后顺序,什么事现在做,什么事将来做,自然就有条不紊。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领导人或者是商业巨子,他们的生活往往并不很忙,还有时间去打高尔夫球,有时间去做一些娱乐,不像是那种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智慧,懂得做事的先后,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临事自然能够从容不迫。
当我们很忙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我自己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我在大学里面做研究的时候,每个研究项目都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做一些运算,搞一些统计的检验。往往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好,临急临忙上阵往往都有出错,一出错就要从头开始,这些时间很无谓的就浪费了。所以是愈错就愈忙,愈忙就愈错,简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所以我们要懂得,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先把心静下来,看好该怎么做然后再动手。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行」,这样子往往出错的机率会小,当然效率就会高。
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很无奈的说,我这一生都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当我小的时候,在孩子的时候,我就看别人长大了,自己心里就很羡慕,老是急著想赶快长大,长大之后就不会被人欺负。然后长大了之后上了中学,就想著看到别人都上大学了好羡慕,一天到晚就想著上大学,想得要死。上了大学,就想著赶快毕业,然后能够找个好工作。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然后就想著赶快要结婚,看到别人都娶妻生子,心里也很羡慕,急著就成家了。成了家又想要孩子想得要死,结果要了孩子之后,孩子又很难养很难带,就想著孩子赶快长大,长大了我好轻松一点。长大以后,孩子更难教了,更难对付,反而让他很烦恼。想著工作又劳累,家里家务又多,希望我能够赶快退休下来,能够过一点清闲生活,就急著想退休。退休之后,他就想著现在没有事做了很无奈,经常有些病痛,就想著什么时候会死。有一天突然真的快死了,想著我这一生到底急著干什么?」
所以人生也不可以太忙,当我们忙著手上一些俗务的时候,往往心里就变得茫然。茫然了之后,对生活的目标就变得盲目,不知道人生到底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像《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他所忙的真的都叫做不急之务。该忙的他没忙,不该忙的他就拼命的忙,忙到最后真的变得茫然了。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这一生只是一个过渡,每一生每一世都这样子的过,其实是好苦。假如不要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就在这样的一种急急忙忙、忙忙乱乱当中度过,真的是可怜。佛叹息的告诉我们,这是「生死疲劳」。我们真正从这些不急之务当中要觉悟,懂得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真正了脱生死轮回,这一生才算有意义。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还是搞六道轮回,有什么意义?你赚再多的钱,有再高的地位,哪怕你的家庭再如意,最后还是一场空。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的去思惟,然后才真正发起往生净土的真实的信愿。请看下面一条:
【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修道也好,不管做什么,只要立定目标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而坚持不懈当中又要懂得小心谨慎,不可以轻忽,不可以轻视。往往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有两个大障碍,一个就是『畏难』,一个是『轻略』,他就畏惧困难,觉得学习好辛苦。你看孩子现在上学天天背著大书包,从小学开始就很辛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将来可能还要读研究所念博士,最起码二十年就花在读书上。我自己本人就读了二十年,还算读得快的,确实也是不容易,求学的路也是条艰辛的路,但是你不可以把它想得太难。我母亲以前给我写信,我在美国念书,留学,我母亲待在中国。她给我写信就告诉我,「书,你就慢慢的读,反正你读书也是这么过,你做事工作也是这么过,当然你就好好去读书,清清静静这样去读书,反而没有做事工作来得烦恼」。
所以,不能够把这个事情看得太难,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慢慢做去,最后一定能够成功完成你的学业,当然做事工作也是如此。其实事情本身并不是一定很难,问题在於什么?自己觉得难就自设障碍了。我们现在学佛也要知道,学佛的道路,我们常常看到经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好难,这是漫长岁月,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这个我们也不要去想太多,因为成佛说难它也难,要三大阿僧只劫,说容易也容易,为什么?成佛在一念之间。问题在於我们这三大阿僧只劫里头,这个一念都没修成。所以难是难在什么?难在我们自己不肯修,不是说成佛之道有多难,是难在我们自设障碍。
像《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要往生成佛也不难,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能够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所以你能够干一天一夜,能够干到一心不乱,你就成佛了,往生就成佛。《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往生成佛的条件在於「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是发出真实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来,深信切愿求生净土,再加上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每天念,天天别间断,就属於一向专念,这就成就了。所以不要想得太难,你想得太难反而心地就不清净,成为你念佛的一个障碍。
学经教、弘法利生的人也应该知道,弘法利生的道路虽然是难,也不能够畏难。你看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他把李老师当年对他的话来告诫我们,说弘法要真正是什么人弘法?是世法、出世法都通达的人,这种是明心见性的人他才能真正有弘法的资格。我们现在还早著,那是不是不干?也不行,因为我们不干这世间没人干,我们只好硬著头皮上。怎么做?不能够通达世出世法,师父上人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心,至诚感通,用我们的至诚去感通。这样子上了台,就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佛菩萨,等於佛菩萨用我们的身体来讲这些圣贤之道,这样也能够达到弘法的效果。
所以,难是难在我们能不能发出这种至诚心。这中间还有很多的顾虑,很多的牵挂,还有这种畏难情绪,统统都障碍我们的至诚之心。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好好想想,做任何的事情,包括在道场里面护法的、做义工的,什么事情都好,我们耐心行去,诚诚恳恳、老老实实的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因为难而退缩。
下面「轻略」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轻略,你要忽视它,掉以轻心这也不行。像念佛的人,如果掉以轻心,认为佛反正我临终的时候能够念上十句,《无量寿经》讲的,临命终时能念十句佛就能往生,就忽略了,平时他就不肯用功。这种轻略的态度那是不能往生,为什么?他自己就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想著投机,《无量寿经》所讲的,我们就用来作为偷懒的一个藉口。这样就没有真诚心,心就不清净,当然念佛就不能感应。
弘法利生的人也是这样,我们虽然说至诚心,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上了台这个身体不是我的了,是佛菩萨的,代佛宣法。但是要知道在台下还得努力去准备,稿子一叠叠还得写。如果不认真努力的去准备自己的讲稿,想著我上了台有佛加持就行了,这种心又是投机取巧的心,就没办法跟佛有感应。因为什么?没有至诚。所以至诚心表现在哪?平时在台下用功努力,上了台,哪怕你讲的都不是你准备的那些东西,那是佛力加持。你准备的那个也必须要,假如你不肯准备,你上了台,佛就不能加持你。所以,至诚心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你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刚刚用广东话讲过。灶神爷就提醒俞净意公,做事,做善事要怎么样?「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这样是真正做到真诚,慢慢「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我们断恶修善的功夫下去以后,久久,就不知不觉的,我们就发现自己已经向圣贤迈进,已经跟圣贤不远了。念佛也是如此,我们耐心的去念,每天把功课都做好,老老实实,也不要问什么时候佛来接引我,也不要问我的佛什么时候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些统统放下。不务名,不图报,也不管它大小难易,就实实落落耐心行去,念久了不知不觉的就成片,不知不觉当中就修成功了。这都是从《弟子规》这些圣贤教诲里面,我们得到的对自己事业上、道业上这些方面的启示。请看下面一条:
【斗闹场。绝勿近。】
这是讲如果是一个小孩,要注意不能够让他到一些不好的地方、不健康的场所,包括现在这些赌博的场所、吸毒的场所、色情场所,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等等。这个『斗闹场』包括的范围很多,也包括这些打架斗殴的地方,因为「斗闹场」你要是进了,可能往往会把你给拖累进去。所以看到这些不应该去的地方赶紧要远避,不要让这些场所的那些东西污染了自己纯善纯净的心。这些都是对自己这种维护心地清净的一些做法。当我们常常这么做,把它当作戒律来做,时间久了自然就与善相应。凡是善的地方我们自然就跟它感应到一起,那些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善的地方,比如说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香港里可以说是一片净土。在这样一个名利、商业的社会里头,居然能够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能够共同学道、听经闻法、研究学习圣贤之道,这就是善地,这就是净土,我们就自然能够靠近这些地方。
亲近这些好的地方,自然对自己的身心、品德、学问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我们就不愿意去跟他们进入,自然不知不觉当中自己就成了个善人。就像古人所讲的,「入芝兰之室」,进入一个兰花很香气的房间里头,「久不闻其香」,你久久的自己都好像闻不到花香,但实际上你身上都带有香气;「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果常常在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就像在一个市场里头,你看那些卖鱼的鱼档,鱼的味道很难闻,你在那久了,身上带有臭气,你都闻不出来。所以要懂得,自己所去的地方都要谨慎。请看下面一条:
【邪僻事。绝勿问。】
『邪』就是不正、不正当的这些事情,『僻』就是怪僻、奇怪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千万别去问,甚至听都不要去听,不闻不问。这样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养自己纯净纯善之心。你看孔子他从来都不讲怪力神变这些事,就是奇奇怪怪的什么装神弄鬼的那些事情,统统都不讲也不问。现在这种怪力乱神,这些妖魔鬼怪,引起人好奇之心的这些事情特别多。新闻报导也对这些情有独钟,报导都很多,还有包括新闻里头一些偏激的言论、一些偏颇的报导,这些都属於邪僻之事。我们采用什么态度?不闻不问。事实上现在媒体里所报导的、所播放的内容,说句不好听,正当的、让人家向善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你看师父上人就建议大家,真正要修清净心,至少咱们不能看电视,故事片不能看,甚至新闻片都不看。我就是不看了,报纸、杂志、网路上的那些无聊的东西,甚至那些色情,那些不好、不健康的东西统统不去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心地就能够清净,清净心生智慧。生智慧什么?问题真的要来了,你就有解决的方法。虽然你不一定懂得很多,因为你听得少,可能新闻你不一定知道,可是别人跟你一讲,你就懂得怎么回事,来龙去脉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问题解决的方法你都了然於胸,这就是智慧。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你学东西是学得愈多愈好,每天增加,可是你修道,真正我们念佛的人希望得一心,那要日损,天天的减少,减少这些外缘才能达到心地清净。你看师父上人讲课也是,他讲经为什么能够摄受人心?并不说他讲很多的现在这些新闻、案例,并不是很多,很多案例讲起来都重复讲,但是大家愈听是愈有味道。为什么?因为这是师父上人自性的性德流出来,他讲出来的完全是自性流露。他并不需要借助很多的这些新闻报导、案例,那些知道多了反而会污染自己的心,这个自性。下面请看:
【将入门。问孰存。】
这也是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的礼节,当我们要进一个房间,通常都应该敲敲门,问一下里面的主人说「我们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这里有人吗?」这都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是你到了那个人的房间,敲敲门问他说「我可以进来吗?」这是对他的尊重。如果他真的有事,或者是不方便,他会说「请你等一等」。如果你不敲门就开了门,刚好看到人家正在做些事情不方便,或者是换衣服,那你就很尴尬。到了一个房间,比如说空的房间,你以为是空的,你也要敲敲门,万一有人,你也不至於一下子突然进去把人家吓一跳。所以,这些都是尊重人的表现。请看下面一条:
【将上堂。声必扬。】
这一条跟刚才也是类似,你要登堂入室,必定要出声,把声音拉高,说「有人吗?」或者是说「钟茂森来了」,报个名。这样让人家有个心理准备,不至於失礼。请看下面一条: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是讲人家比如说问我们的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应该报出自己的名。比如说你叫什么名?或者是你是谁?通常在电话里往往会出现的情况,你打了电话,比如说你打给一个人,那位朋友可能很久没联络。你打个电话说「你好」,他会问你,「你是哪一位?」如果你说「是我,难道这都听不出来吗?」对方可能真的听不出来,那就很尴尬。那他怎么回答你?难道他说「我就是听不出来」,这样也不好。所以,你就干脆说「我是钟茂森」,把名字报上去,对方就马上知道你是谁了。『吾与我,不分明』,你说「是我」,吾与我是一样的意思,是我,这个「我」是谁,也不分明。
所以从说话当中我们要晓得样样都应该分明,应对需要分明,你讲演、讲课、报告事情都得分明,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让听者他听明白,他就懂得怎么处理。对於讲课的人,像我们现在学习讲经,也是要懂得把讲课讲得分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目的是为了让听众能够听得明白。要是听众听不明白,那你何必要说?这都是一种尊重,一种爱心,让对方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请看下面一条: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这也是一条戒律,在佛门里这称为「盗戒」。人家的东西你要去用的话,要知道必须明白的跟人家讲借用一下。如果你没有明白的跟人家借用的话,就拿来使用,没有去问,那就是等於偷盗。因为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门里面叫「不与取」,这就属於偷盗。偷盗戒其实犯的人非常多,也很容易犯。比如说我们在公司行号里面,用公家的东西办自己的私事,没有经过领导的同意,这都属於盗戒。打个电话,讲的是私事,这都是盗戒,犯了盗戒。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过去也在政府做过公务员,当他用公函,一些公家的纸张,临时急著要写一些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庐老人必定要请示领导,说我想借用一张公家的纸张来用,可不可以?领导一般都同意,没什么不可以,一张纸。说多了领导就厌烦了,说你就不用问,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公老人他就会说,不行,我们学佛了持五戒,偷盗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这就属於盗戒,这就犯了。看看真正的大德,在这么细微的地方都非常的谨慎小心,不会犯戒。请看下面一条: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是指要向人家借东西,借钱、借物,这个关键别人同意了你就借走,你要及时的归还。如果你要是没有及时归还,万一他要用到就没有,他心里当然会起烦恼,将来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应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东西按时还,别人到时候你要用的时候他也会借给你。你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尊敬他,他当然会尊敬你,他就会配合你;要是不尊敬他,他将来也就不尊敬你。借人的财物更是要懂得及时归还,不可以生一念的贪心,贪便宜,甚至不想还,这个时候贪起了之后就犯了盗戒。
这里就基本把第三章「谨」给大家介绍,简单的介绍完毕。这一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从这些生活小事,洒扫应对,人情的交往当中,学习一种谨慎恭敬。从小如果能养成这种态度,他将来不管做什么大事都不会有失误,他的人品也就这样子能够造就出来。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一章分十五则,也是老法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一种信念,有一种追求高尚的、伟大的这种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来学诚信,第一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於要有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了,到时候又违犯,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的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这是讲话要注意不能够有狡诈、有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够说大话,不能够骗人。『奚可焉』就是「这怎么可以」?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著诚信的态度,毫没有虚伪可以隐瞒。像司马光曾经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得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这些诚信来落实。
诚信可以说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这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他有一天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一看到季札身上配的剑,很喜欢。这时候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已经想要把这个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著出使,所以就没有能够送。等回来路上他又经过徐国,就要送给这个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徐国的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他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那里,就跟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我要把宝剑留给你」,於是就把宝剑挂到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你看看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样的去守诺言,这样的诚信,我们真的是如果讲话不守信用,非常惭愧。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休息五分钟,下面我们会继续讨论「信」这一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来继续讨论《弟子规》第四章「信」,请看第二条: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是讲,讲话关键是在於说得能够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话很多可能是废话,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说多的过失。往往很多时候说话太多了,说走嘴了,造成很多过失。甚至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听的人可能被你某一句话给刺痛心,甚至对你会有怨恨,怀恨在心,这样就往往结怨,自己都不晓得。所以古人讲的,「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你看孔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这是真正君子,表面看他好像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他有大智慧,他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很多的人,他做事会做得慢慢腾腾。所以讲话就求什么?『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自己骗自己,那叫自欺。所以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赵阅道,《了凡四训》里面都有提到过他。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得很整齐,在他的家里烧上一炷香,向天禀告,把自己这一天的事情都会向上天祷告一次。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他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的,是违背良心的,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所以他为人很正直,他做官也非常的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於一种传染病,很多人因这些瘟疫弄得无家可归。赵阅道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如果有人在家里死的,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他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所管辖的地方叫黔州。你看他这种慈悲的心,一种仁民爱物之心,他当时因为这样做,也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也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称他叫做「铁面御史」,他的官是御史。所以是非常正直的一个人,他后来也做了大官。
这都是他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因为他这种不自欺,天对他特别有善报,所以到最后他临终的时候还是头脑清醒,说起话来言词都不乱。为什么?因为他一生都是「惟其是,勿佞巧」的这种说话,因此到临终的时候他说话也是这样,非常的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到善终。你可以看到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我们念佛的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求,那日常当中,品行、修持就要非常注意。
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我们这个讲堂外面就有,就是提醒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在深圳我们有个道场,在那里有位年轻人,三十多岁,黄忠昌居士,他三年念佛,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是什么?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说多一句就废一句,那都叫废话,多念一句佛,多念了一句就是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请看下面一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是讲说话,说话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好的语言。『奸巧语』就属於那种虚伪狡诈的话,《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十种恶业,这些都属於绮语。『秽污词』是属於恶口。这些恶业我们知道一定要把它戒掉,为什么?因为讲这些话,往往这么一讲出去,就把自己的心讲歪了。本来我们的心是纯善纯净的,老是沾染这种不良的讲话习气,慢慢心也变得虚伪。所以那种无理的巧辩,花言巧语,讲一些无聊的恭惟话,不符合实际的阿谀奉承的话,或者讲一些粗口,粗言乱语,那些污浊难听的话,这些统统要戒掉。『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粗鲁的讲话方式,甚至於一些脏话,那些让人看起来都很没有教养。我们做一个正人君子,从说话、从举止都要是正的。学佛的人特别注意这一条,因为我们学佛了,要懂得维护佛教的形象。给人看见「奸巧语,秽污词」,看你讲话都非常难听,非常粗鲁,甚至很污秽,这些都非常损佛教的形象。请看下面一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是讲我们说话要很谨慎,如果是所见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随便乱说。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确定,不是很的确,这样子也不能够乱传,不能够轻传。这里面如果是一些是非,某人说,甲说乙的是非,说他怎么样好,或者怎么不好,我们如果没有能够确实,不能够传。哪怕是确实了,要知道是非都不能传,听就好了,何必去跟人讲?讲了对自己的德行、学问并没有长进,反而有可能跟人家结了怨。特别是有时候说些谣言,谣言要知道到我这里就禁止了,不能再传下去,谣言止於智者。心放在道上,不要被这些风吹草动、是是非非所动摇。特别在一个道场里面,要知道道场里面说是非的罪,罪加一等,因为这是破坏一个道场的和合。我们说僧团,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修六和敬的学佛的团体,叫僧团。如果在里面讲是非,造谣生事,破坏了和合僧团,那个罪可真的是非常重,那是阿鼻地狱的果报。
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就讲过这个例子。有两位出家的法师,他们讲法讲得很好,有一群持戒精严的比丘因为生了嫉妒心。由於嫉妒,可能造谣生事,讲了些是非,说这讲法的法师行淫欲事。听众一听到这样,法师的人品怎么这么差,就不听了,结果众生闻法的因缘就断了。断了之后,没想到这群比丘他们那一生就堕地狱,造谣生事的人就堕地狱。首先在阿鼻地狱,然后一个地狱一个地狱的这么过,在里头,经上记载过了一千八百万年。出得来之后,还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残废人。所以从这里看到,说话往往造的恶业很重,我们不可以不小心。
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往往自己证了一些境界,比如说得到一些轻安,有些法喜,念佛念得不错,这个时候他往往会误认为自己可能得了一些什么果位,这有之。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得阿罗汉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了。这些可能是因为他不熟悉经教,所以他不是很确切,他误把自己的这些境界当作很高,然后他跟人家讲。这个时候这么一讲,往往这也会有因果,因为在经上讲,「未证言证」这属於大妄语。自己没有得到那个功夫、那种境界,你说自己得到了,那是大妄语,那个因果也是很厉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确切的,最好不要说,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人家知道?请看下面一条: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里是讲凡事要懂得稍微留有余地,你不应该承诺这些事情,不要轻易去承诺。因为你一承诺,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苟轻诺』,如果你轻诺,那么进退都是错,就变成两难,骑虎难下。所以,人讲话要非常注意,总之少说话,错得就少,多说就多错。古人讲话他能够一言可以兴邦,当然一言也可以丧邦,说话不谨慎、不注意,影响可能会很大。特别是在高位的人,特别是影响力很大的人,说话尤其谨慎。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面,都有分工不同,一个事情当然都有它的负责人。负责人他是做决策的,如果你不是负责人,你就不可以代替负责人来做任何的承诺,要不然到时候就会『进退错』。所以古人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生活学问。你要是不在那个位子上,你做了他们那个位子上的人的那种决定,往往会导致很多的麻烦。
总之一个窍门就是少说,少说话,就少错。常常轻易承诺的人,他的信用就少了,如果是常常都少说话,少承诺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会好一些。所以与其说信用少,我不如少承诺,这还好。下面一条请看: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是讲话吐字要懂得铿锵有力,一个字一个字讲得清清楚楚。虽然讲得清清楚楚,也不要讲得好像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听起来也很难受。要懂得一种舒坦,很放松,很自然的把这个字给吐出来,听的人也觉得舒服。说话,往往人讲话会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急疾』,就是讲话讲得很快,另外一种是『模糊』,讲得模糊不清,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这些都是说话的方式上要留心注意。要知道讲话要讲得缓急有度,在不同的场合上,你的讲话的速度也要控制得比较适合。比如说在讲课的时候,面对广大的听众,你讲话就不能讲得太急,讲得太急往往台下的听众听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时候,可能你讲话也不要讲得太一本正经,这样子讲得太慢,往往就影响了互相之间聊天的一种交流方式。
所以说话要懂得有一种刚柔相济之气,一种浩然之气,在这里留心的话,慢慢讲出来的,这个人就看起来很有雍容大方之气。这里特别要提到的,念佛的人念佛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阿弥陀佛,念出来,耳朵里也要听得清清楚楚,佛号从耳朵灌进来,入到自己的心里。这样扎实的去念好每一句佛号,不要随口溜过,随口溜过你的心不集中,效果当然就没有了。所以念佛法门,我们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听这个道理,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劝导我们的念佛方法。口念出声音,可以小声一点,但是念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心去听,用听,耳朵就摄住,你用心去听,心也摄住,口也摄住。心、口、耳朵这三个器官一摄住,六根也能摄住,这就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就容易得力。请看下面一条: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你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这都属於是非。是非要懂得千万不能去讲,哪怕是你看到人家做不对,不是适当的场合,我们不应该去乱讲。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闲管,不要多事,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事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何必把这些是非人我都装到自己心里头,让自己得不到清净?更何况,我们去说人长短、说人是非,往往都是跟人结怨。可能你以为这个结怨的效果并不算是很严重,可是没想到他心里可能对你怀恨在心。古人都讲,「利刀割体痕易合」,你拿刀来割自己的肉,这个伤痕始终会好,「恶语伤人恨难消」,他跟你没完。
明朝杨椒山先生在他的遗嘱里面都讲到,「人言,某人恼你谤你」,就是说人家跟你讲,说某某某他对你有怨恨,还毁谤你。你怎么说?你应该怎么说?「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就这样回答他,某某某跟我平日很好,他怎么可能对我有怨恨?怎么可能诽谤我?就硬是把这个是非放下,把这个长短给摆平,就不让这些是非长短传下去,这多好。所以古德有言,「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这些都是真实智慧之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也告诫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行的人不应该去看世间人的过失,看到了心里都不放在心上。他不看、不去想别人的过失,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学佛非常重要的一点。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说我们见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优点,要懂得见贤思齐,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学习。哪怕是跟他差距很远,『纵去远』,你也要努力去慢慢的追赶,向他看齐。这种见善思齐,愿意学习、愿意效仿,正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圣人无非都是每日改过迁善而已,你看孔子的学生,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孔子是最赞叹他,他是孔子的传人。孔子怎么赞叹颜回?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个优点,他心里就总挂著,总想著要把这个优点学到自己身上来,他不会放弃对这种善的追求。你看佛经里面都劝导我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恶都不干,都不要做,一切善都要去做,去奉行,这种就可以成为在经里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资粮了。
我们要知道,其实人本性都是本善,每个人原来都没有区别。我们学佛的人更了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跟如来没有两样,诸佛有的这种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众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为什么比不上诸佛如来?为什么我们跟圣贤相去这么远?不是因为我们本性上有什么区别,本性上没有区别,那是因为我们的习气,我们后天所染的这些习气毛病。《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它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可以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这些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的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一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缺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不是,要回光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自己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往往非常难,你看人家的毛病容易。看人家的毛病怎么样的?马上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自己有的,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如果自己没有,没有那更要努力向上,警觉,不可以将来会犯这些毛病。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善的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恶的缺点,另外一个人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就是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善,恶的人、不善之人教我自己反观、内省,有没有这样恶的、缺点,有,赶紧改过来,没有,就将来加以勉励,不能犯。
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这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那解得浅了。三个人就是什么?善者和不善者,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是叫作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请看下面一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这里讲的我们跟同学们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有比我好的,我们要自己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德』,我们知道这是指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做人基本的这些德目。孔子也有五德,是孔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孔子有「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德也属於德,都是我们应该很好的去修养的,这种叫圣贤的品德。『学』当然是学问,包括知识,对於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的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指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去提升的。
人要懂得好学,好学者近乎智,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我们还自甘堕落,不肯加以勉励自己,不肯提升,我们懂得这叫做自甘堕落,那是很可耻的。我们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知道,看到古来的祖师大德他们能成就,看到现前我们的老法师,看到我们身边的同学,很精进、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我们还在底下转转,这是我们的耻,我们要『不如人,当自砺』。请看下面一条: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衣服上面、饮食上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心里生悲哀难过。为什么?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前面刚才讲的那四条,他所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是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他会难过,这样的人就叫小人。你看我们真正学佛的人,特别是一些像我们的年轻人,走上圣贤教育的路子,我是也舍弃了我大学的工作,也不当教授了,来当圣贤教育的老师。现在是学讲经,要懂得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虽然有很好的工资,但是要懂得那工资是谋食用,现在我们要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我们决定心里不能起丝毫的难过。
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单只是自己的身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你看孔子在《论语》里头讲到,「士志於道」,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讲真正的求道之人,他还会对自己的衣服不满意,而觉得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他还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孔子说「不足与议也」,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就真正学习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其实当我们的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懂得从正法里头,从圣贤的典籍里面,我们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的那种快乐。
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忧也,你看《菜根谭》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这么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人」,这世人,凡夫俗子,「知名位为乐」,他只知道名闻利养是乐,他「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朴素,这里面有真乐,一般凡夫世人他不知道。世人「知饥寒为忧」,他只知道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是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福报当中迷惑颠倒,造业。要知道这是最令人忧虑的,那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旁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请看下面一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就是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这一章讲「信」,你看刚才讲的,所羡慕的是德学才艺,而不以饮食衣服为忧,这就是一种信念。下面这条跟朋友在一起,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但是你要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假如我们心里没有很好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都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这一条就是个问题,『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脾气,发怒了,心里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时候可能你为了表现修养,听到别人给你劝谏,你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起了瞋恼。
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你修道很有功夫,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都不睡觉,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听」,赞誉你的声音,你听了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谁会来靠近你?那些不会批评你过失的人他们来,来跟你阿谀奉承,来都是赞叹你很好很好,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都跟你聚在一起。那些真正给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那些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他们不会跟你在一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劝诫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他们当然就离开你。谁最后受影响?还是自己受影响。所以听到过失,古人讲「闻过则喜」,这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至交,不是真正的真实慈悲,他不肯告诉你过失,费事得罪你。所以对他感恩戴德都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
发怒很麻烦,发怒决定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爱尔马,这位科学家他就研究人在发怒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研究?他就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在零度水的时候,当一个人发了脾气之后,向这试管里吹气,结果颜色变成一种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要知道我们身上血液都是水分,人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原来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你想想身体怎么会健康?所以发一次的脾气,对身体的亏损就非常大,吃多少营养都补不回来,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他《文钞》里就讲,那些如果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这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他甚至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爱尔马,他就是把这个生过气的人吹的气的水给那些小白鼠喝。结果只是注射到,把这些生气水注射到这些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得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什么是损友?《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於奉承、巴结的人,这种损友;另外一种,「友善柔」,就是善於献媚、讨好你,说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那些是非都说颠倒的,假的变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於小人、损友,决定是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是什么?交益友,「益友」是什么?也有三种,一种是「友直」,「友谅」,还有「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那是君子,他来做你朋友,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就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是谅,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谅也是这个意思。还有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这些属於益友。
所以真正身边有没有善友,我们的菩提道上能够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还有良师、益友关键取决不在他们,而在於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马上去改进自己。听到赞誉,这是「闻誉则恐」,很害怕,别人赞叹,怕什么?名不符实,心里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他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暂时讲到此地,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同学、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昨天我们讲到「谨」这一章,全章讲的都是衣食住行的小事,但是要知道圣贤之道从哪里去落实?都是在这种日用平常当中。所以在小事当中,要存养一种圣贤之心,要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十四条,从第十四条看起。
【执虚器。如执盈。】
这条表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教导小孩子拿东西的时候怎么拿?要恭恭谨谨的。哪怕是你拿一个杯子、一个碗,它是空的,也好像里头装著水一样,这个『盈』就是满的。它装满了水,你拿起来自然会小心翼翼,不会莽撞,以免这个水会噗出来。从这里我们要知道,『执虚器』的时候都能够恭恭谨谨、小心翼翼,当他拿著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或者碗,自然他就会更加小心谨慎。所以,真正谨的功夫,都是在这种平常拿空杯子的时候,就练就著拿满水杯子的这种功夫。正好像军人打仗一样,所谓「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练兵的时候就好像真的在打仗。有一位元帅曾经讲过,他说在打仗的时候要当作平时来看,平时就要当作打仗的时候来看。这种功夫练就出来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认真、谨慎的去对待。古人存养自己的品德,也是懂得在这种日用平常中去练功。要知道这种惊天动地的品格从哪里练出来的?就是在平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练出来的。
这里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引申一下,你看看这里「执虚器」就是执空的,拿著空著的碗和拿著装满水的碗,假如让你去拿,你是喜欢拿空的碗,还是喜欢拿装满水的碗?哪个比较容易拿?大家肯定说拿著空的碗当然比较好拿,拿装著水的碗,即使是很谨慎,也怕不小心这水会溅出来。这么一个小小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都是希望、都是喜欢拿空心的、拿虚的这些器物。在《易经》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话,它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鬼神害盈而福谦」。《易经》中告诉我们,在六十四卦当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是吉的唯有「谦」这一卦,其他卦都是有吉有凶。
从这种自然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如果能够谦虚,这样的人就有福了。正如我们刚才问大家,你喜欢拿虚器,还是喜欢拿盈器?大家自然会喜欢拿虚器,这就是「人道恶盈而好谦」。大家都喜欢谦虚的人,讨厌那些傲慢的人、骄横的人,天地鬼神也都是这样子。你看天,很明显从月亮一个月的周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月亮到了满月的时候,今天是元宵节十五,满月,月亮达到了最圆满,我们说是盈月,明天开始月就亏损。所以当一个人达到盛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亏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大地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江河湖海,假如一个湖它满了,水就要溢出来,就要流到其他地方去。而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去流,流到那些谦虚卑下的地方。懂得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谦敬的人有福。我们来看下面一条:
【入虚室。如有人。】
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进到房间里,即使那个房间是空的,你知道应该没有人,你都好像进到有人在的房间里一样。进去之前必定是敲敲门,万一有人你也不至於让人家吓一跳,弄得很尴尬。在房间里面,我们知道哪怕是独处的时候,都不可以放肆,都好像有人在旁一样,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独」的功夫。在《中庸》里头讲,君子哪怕是独处的时候,没人见到他,他也会有戒慎恐惧,不敢放肆,依然是恭恭谨谨,所以「君子慎其独也」。而慎独的功夫是最养自己的诚敬之心,在人家面前是一套,自己独处的时候是另外一套,这个心就不诚了。
因为真诚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人家看不看到我、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是依然的、一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慎独的功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真诚心就从这里养成。所以《菜根谭》这是一部由一位隐士写的,洪应明写的书,教我们如何修心养性。《菜根谭》里就讲到,「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所以不能够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间里头没人看见你,那个时候正是修养自己青天白日的节义的时候,不可以造次。下面请看第十六条:
【事勿忙。忙多错。】
现代人都很忙,忙来忙去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忙。为什么忙?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在於自己没有能够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没有预先筹画好,所以临急临忙就不知所措。《大学》里面告诉我们,「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个开头结尾,都有个先后顺序,当你懂得先后顺序,什么事现在做,什么事将来做,自然就有条不紊。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领导人或者是商业巨子,他们的生活往往并不很忙,还有时间去打高尔夫球,有时间去做一些娱乐,不像是那种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智慧,懂得做事的先后,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临事自然能够从容不迫。
当我们很忙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我自己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我在大学里面做研究的时候,每个研究项目都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做一些运算,搞一些统计的检验。往往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好,临急临忙上阵往往都有出错,一出错就要从头开始,这些时间很无谓的就浪费了。所以是愈错就愈忙,愈忙就愈错,简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所以我们要懂得,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先把心静下来,看好该怎么做然后再动手。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行」,这样子往往出错的机率会小,当然效率就会高。
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很无奈的说,我这一生都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当我小的时候,在孩子的时候,我就看别人长大了,自己心里就很羡慕,老是急著想赶快长大,长大之后就不会被人欺负。然后长大了之后上了中学,就想著看到别人都上大学了好羡慕,一天到晚就想著上大学,想得要死。上了大学,就想著赶快毕业,然后能够找个好工作。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然后就想著赶快要结婚,看到别人都娶妻生子,心里也很羡慕,急著就成家了。成了家又想要孩子想得要死,结果要了孩子之后,孩子又很难养很难带,就想著孩子赶快长大,长大了我好轻松一点。长大以后,孩子更难教了,更难对付,反而让他很烦恼。想著工作又劳累,家里家务又多,希望我能够赶快退休下来,能够过一点清闲生活,就急著想退休。退休之后,他就想著现在没有事做了很无奈,经常有些病痛,就想著什么时候会死。有一天突然真的快死了,想著我这一生到底急著干什么?」
所以人生也不可以太忙,当我们忙著手上一些俗务的时候,往往心里就变得茫然。茫然了之后,对生活的目标就变得盲目,不知道人生到底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像《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他所忙的真的都叫做不急之务。该忙的他没忙,不该忙的他就拼命的忙,忙到最后真的变得茫然了。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这一生只是一个过渡,每一生每一世都这样子的过,其实是好苦。假如不要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就在这样的一种急急忙忙、忙忙乱乱当中度过,真的是可怜。佛叹息的告诉我们,这是「生死疲劳」。我们真正从这些不急之务当中要觉悟,懂得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真正了脱生死轮回,这一生才算有意义。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还是搞六道轮回,有什么意义?你赚再多的钱,有再高的地位,哪怕你的家庭再如意,最后还是一场空。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的去思惟,然后才真正发起往生净土的真实的信愿。请看下面一条:
【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修道也好,不管做什么,只要立定目标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而坚持不懈当中又要懂得小心谨慎,不可以轻忽,不可以轻视。往往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有两个大障碍,一个就是『畏难』,一个是『轻略』,他就畏惧困难,觉得学习好辛苦。你看孩子现在上学天天背著大书包,从小学开始就很辛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将来可能还要读研究所念博士,最起码二十年就花在读书上。我自己本人就读了二十年,还算读得快的,确实也是不容易,求学的路也是条艰辛的路,但是你不可以把它想得太难。我母亲以前给我写信,我在美国念书,留学,我母亲待在中国。她给我写信就告诉我,「书,你就慢慢的读,反正你读书也是这么过,你做事工作也是这么过,当然你就好好去读书,清清静静这样去读书,反而没有做事工作来得烦恼」。
所以,不能够把这个事情看得太难,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慢慢做去,最后一定能够成功完成你的学业,当然做事工作也是如此。其实事情本身并不是一定很难,问题在於什么?自己觉得难就自设障碍了。我们现在学佛也要知道,学佛的道路,我们常常看到经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好难,这是漫长岁月,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这个我们也不要去想太多,因为成佛说难它也难,要三大阿僧只劫,说容易也容易,为什么?成佛在一念之间。问题在於我们这三大阿僧只劫里头,这个一念都没修成。所以难是难在什么?难在我们自己不肯修,不是说成佛之道有多难,是难在我们自设障碍。
像《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要往生成佛也不难,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能够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所以你能够干一天一夜,能够干到一心不乱,你就成佛了,往生就成佛。《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往生成佛的条件在於「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是发出真实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来,深信切愿求生净土,再加上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每天念,天天别间断,就属於一向专念,这就成就了。所以不要想得太难,你想得太难反而心地就不清净,成为你念佛的一个障碍。
学经教、弘法利生的人也应该知道,弘法利生的道路虽然是难,也不能够畏难。你看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他把李老师当年对他的话来告诫我们,说弘法要真正是什么人弘法?是世法、出世法都通达的人,这种是明心见性的人他才能真正有弘法的资格。我们现在还早著,那是不是不干?也不行,因为我们不干这世间没人干,我们只好硬著头皮上。怎么做?不能够通达世出世法,师父上人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心,至诚感通,用我们的至诚去感通。这样子上了台,就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佛菩萨,等於佛菩萨用我们的身体来讲这些圣贤之道,这样也能够达到弘法的效果。
所以,难是难在我们能不能发出这种至诚心。这中间还有很多的顾虑,很多的牵挂,还有这种畏难情绪,统统都障碍我们的至诚之心。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好好想想,做任何的事情,包括在道场里面护法的、做义工的,什么事情都好,我们耐心行去,诚诚恳恳、老老实实的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因为难而退缩。
下面「轻略」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轻略,你要忽视它,掉以轻心这也不行。像念佛的人,如果掉以轻心,认为佛反正我临终的时候能够念上十句,《无量寿经》讲的,临命终时能念十句佛就能往生,就忽略了,平时他就不肯用功。这种轻略的态度那是不能往生,为什么?他自己就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想著投机,《无量寿经》所讲的,我们就用来作为偷懒的一个藉口。这样就没有真诚心,心就不清净,当然念佛就不能感应。
弘法利生的人也是这样,我们虽然说至诚心,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上了台这个身体不是我的了,是佛菩萨的,代佛宣法。但是要知道在台下还得努力去准备,稿子一叠叠还得写。如果不认真努力的去准备自己的讲稿,想著我上了台有佛加持就行了,这种心又是投机取巧的心,就没办法跟佛有感应。因为什么?没有至诚。所以至诚心表现在哪?平时在台下用功努力,上了台,哪怕你讲的都不是你准备的那些东西,那是佛力加持。你准备的那个也必须要,假如你不肯准备,你上了台,佛就不能加持你。所以,至诚心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你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刚刚用广东话讲过。灶神爷就提醒俞净意公,做事,做善事要怎么样?「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这样是真正做到真诚,慢慢「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我们断恶修善的功夫下去以后,久久,就不知不觉的,我们就发现自己已经向圣贤迈进,已经跟圣贤不远了。念佛也是如此,我们耐心的去念,每天把功课都做好,老老实实,也不要问什么时候佛来接引我,也不要问我的佛什么时候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些统统放下。不务名,不图报,也不管它大小难易,就实实落落耐心行去,念久了不知不觉的就成片,不知不觉当中就修成功了。这都是从《弟子规》这些圣贤教诲里面,我们得到的对自己事业上、道业上这些方面的启示。请看下面一条:
【斗闹场。绝勿近。】
这是讲如果是一个小孩,要注意不能够让他到一些不好的地方、不健康的场所,包括现在这些赌博的场所、吸毒的场所、色情场所,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等等。这个『斗闹场』包括的范围很多,也包括这些打架斗殴的地方,因为「斗闹场」你要是进了,可能往往会把你给拖累进去。所以看到这些不应该去的地方赶紧要远避,不要让这些场所的那些东西污染了自己纯善纯净的心。这些都是对自己这种维护心地清净的一些做法。当我们常常这么做,把它当作戒律来做,时间久了自然就与善相应。凡是善的地方我们自然就跟它感应到一起,那些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善的地方,比如说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香港里可以说是一片净土。在这样一个名利、商业的社会里头,居然能够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能够共同学道、听经闻法、研究学习圣贤之道,这就是善地,这就是净土,我们就自然能够靠近这些地方。
亲近这些好的地方,自然对自己的身心、品德、学问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我们就不愿意去跟他们进入,自然不知不觉当中自己就成了个善人。就像古人所讲的,「入芝兰之室」,进入一个兰花很香气的房间里头,「久不闻其香」,你久久的自己都好像闻不到花香,但实际上你身上都带有香气;「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果常常在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就像在一个市场里头,你看那些卖鱼的鱼档,鱼的味道很难闻,你在那久了,身上带有臭气,你都闻不出来。所以要懂得,自己所去的地方都要谨慎。请看下面一条:
【邪僻事。绝勿问。】
『邪』就是不正、不正当的这些事情,『僻』就是怪僻、奇怪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千万别去问,甚至听都不要去听,不闻不问。这样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养自己纯净纯善之心。你看孔子他从来都不讲怪力神变这些事,就是奇奇怪怪的什么装神弄鬼的那些事情,统统都不讲也不问。现在这种怪力乱神,这些妖魔鬼怪,引起人好奇之心的这些事情特别多。新闻报导也对这些情有独钟,报导都很多,还有包括新闻里头一些偏激的言论、一些偏颇的报导,这些都属於邪僻之事。我们采用什么态度?不闻不问。事实上现在媒体里所报导的、所播放的内容,说句不好听,正当的、让人家向善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你看师父上人就建议大家,真正要修清净心,至少咱们不能看电视,故事片不能看,甚至新闻片都不看。我就是不看了,报纸、杂志、网路上的那些无聊的东西,甚至那些色情,那些不好、不健康的东西统统不去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心地就能够清净,清净心生智慧。生智慧什么?问题真的要来了,你就有解决的方法。虽然你不一定懂得很多,因为你听得少,可能新闻你不一定知道,可是别人跟你一讲,你就懂得怎么回事,来龙去脉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问题解决的方法你都了然於胸,这就是智慧。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你学东西是学得愈多愈好,每天增加,可是你修道,真正我们念佛的人希望得一心,那要日损,天天的减少,减少这些外缘才能达到心地清净。你看师父上人讲课也是,他讲经为什么能够摄受人心?并不说他讲很多的现在这些新闻、案例,并不是很多,很多案例讲起来都重复讲,但是大家愈听是愈有味道。为什么?因为这是师父上人自性的性德流出来,他讲出来的完全是自性流露。他并不需要借助很多的这些新闻报导、案例,那些知道多了反而会污染自己的心,这个自性。下面请看:
【将入门。问孰存。】
这也是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的礼节,当我们要进一个房间,通常都应该敲敲门,问一下里面的主人说「我们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这里有人吗?」这都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是你到了那个人的房间,敲敲门问他说「我可以进来吗?」这是对他的尊重。如果他真的有事,或者是不方便,他会说「请你等一等」。如果你不敲门就开了门,刚好看到人家正在做些事情不方便,或者是换衣服,那你就很尴尬。到了一个房间,比如说空的房间,你以为是空的,你也要敲敲门,万一有人,你也不至於一下子突然进去把人家吓一跳。所以,这些都是尊重人的表现。请看下面一条:
【将上堂。声必扬。】
这一条跟刚才也是类似,你要登堂入室,必定要出声,把声音拉高,说「有人吗?」或者是说「钟茂森来了」,报个名。这样让人家有个心理准备,不至於失礼。请看下面一条: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是讲人家比如说问我们的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应该报出自己的名。比如说你叫什么名?或者是你是谁?通常在电话里往往会出现的情况,你打了电话,比如说你打给一个人,那位朋友可能很久没联络。你打个电话说「你好」,他会问你,「你是哪一位?」如果你说「是我,难道这都听不出来吗?」对方可能真的听不出来,那就很尴尬。那他怎么回答你?难道他说「我就是听不出来」,这样也不好。所以,你就干脆说「我是钟茂森」,把名字报上去,对方就马上知道你是谁了。『吾与我,不分明』,你说「是我」,吾与我是一样的意思,是我,这个「我」是谁,也不分明。
所以从说话当中我们要晓得样样都应该分明,应对需要分明,你讲演、讲课、报告事情都得分明,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让听者他听明白,他就懂得怎么处理。对於讲课的人,像我们现在学习讲经,也是要懂得把讲课讲得分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目的是为了让听众能够听得明白。要是听众听不明白,那你何必要说?这都是一种尊重,一种爱心,让对方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请看下面一条: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这也是一条戒律,在佛门里这称为「盗戒」。人家的东西你要去用的话,要知道必须明白的跟人家讲借用一下。如果你没有明白的跟人家借用的话,就拿来使用,没有去问,那就是等於偷盗。因为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门里面叫「不与取」,这就属於偷盗。偷盗戒其实犯的人非常多,也很容易犯。比如说我们在公司行号里面,用公家的东西办自己的私事,没有经过领导的同意,这都属於盗戒。打个电话,讲的是私事,这都是盗戒,犯了盗戒。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过去也在政府做过公务员,当他用公函,一些公家的纸张,临时急著要写一些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庐老人必定要请示领导,说我想借用一张公家的纸张来用,可不可以?领导一般都同意,没什么不可以,一张纸。说多了领导就厌烦了,说你就不用问,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公老人他就会说,不行,我们学佛了持五戒,偷盗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这就属於盗戒,这就犯了。看看真正的大德,在这么细微的地方都非常的谨慎小心,不会犯戒。请看下面一条: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是指要向人家借东西,借钱、借物,这个关键别人同意了你就借走,你要及时的归还。如果你要是没有及时归还,万一他要用到就没有,他心里当然会起烦恼,将来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应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东西按时还,别人到时候你要用的时候他也会借给你。你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尊敬他,他当然会尊敬你,他就会配合你;要是不尊敬他,他将来也就不尊敬你。借人的财物更是要懂得及时归还,不可以生一念的贪心,贪便宜,甚至不想还,这个时候贪起了之后就犯了盗戒。
这里就基本把第三章「谨」给大家介绍,简单的介绍完毕。这一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从这些生活小事,洒扫应对,人情的交往当中,学习一种谨慎恭敬。从小如果能养成这种态度,他将来不管做什么大事都不会有失误,他的人品也就这样子能够造就出来。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一章分十五则,也是老法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一种信念,有一种追求高尚的、伟大的这种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来学诚信,第一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於要有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了,到时候又违犯,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的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这是讲话要注意不能够有狡诈、有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够说大话,不能够骗人。『奚可焉』就是「这怎么可以」?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著诚信的态度,毫没有虚伪可以隐瞒。像司马光曾经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得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这些诚信来落实。
诚信可以说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这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他有一天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一看到季札身上配的剑,很喜欢。这时候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已经想要把这个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著出使,所以就没有能够送。等回来路上他又经过徐国,就要送给这个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徐国的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他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那里,就跟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我要把宝剑留给你」,於是就把宝剑挂到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你看看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样的去守诺言,这样的诚信,我们真的是如果讲话不守信用,非常惭愧。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休息五分钟,下面我们会继续讨论「信」这一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来继续讨论《弟子规》第四章「信」,请看第二条: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是讲,讲话关键是在於说得能够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话很多可能是废话,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说多的过失。往往很多时候说话太多了,说走嘴了,造成很多过失。甚至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听的人可能被你某一句话给刺痛心,甚至对你会有怨恨,怀恨在心,这样就往往结怨,自己都不晓得。所以古人讲的,「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你看孔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这是真正君子,表面看他好像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他有大智慧,他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很多的人,他做事会做得慢慢腾腾。所以讲话就求什么?『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自己骗自己,那叫自欺。所以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赵阅道,《了凡四训》里面都有提到过他。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得很整齐,在他的家里烧上一炷香,向天禀告,把自己这一天的事情都会向上天祷告一次。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他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的,是违背良心的,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所以他为人很正直,他做官也非常的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於一种传染病,很多人因这些瘟疫弄得无家可归。赵阅道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如果有人在家里死的,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他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所管辖的地方叫黔州。你看他这种慈悲的心,一种仁民爱物之心,他当时因为这样做,也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也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称他叫做「铁面御史」,他的官是御史。所以是非常正直的一个人,他后来也做了大官。
这都是他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因为他这种不自欺,天对他特别有善报,所以到最后他临终的时候还是头脑清醒,说起话来言词都不乱。为什么?因为他一生都是「惟其是,勿佞巧」的这种说话,因此到临终的时候他说话也是这样,非常的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到善终。你可以看到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我们念佛的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求,那日常当中,品行、修持就要非常注意。
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我们这个讲堂外面就有,就是提醒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在深圳我们有个道场,在那里有位年轻人,三十多岁,黄忠昌居士,他三年念佛,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是什么?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说多一句就废一句,那都叫废话,多念一句佛,多念了一句就是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请看下面一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这是讲说话,说话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好的语言。『奸巧语』就属於那种虚伪狡诈的话,《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十种恶业,这些都属於绮语。『秽污词』是属於恶口。这些恶业我们知道一定要把它戒掉,为什么?因为讲这些话,往往这么一讲出去,就把自己的心讲歪了。本来我们的心是纯善纯净的,老是沾染这种不良的讲话习气,慢慢心也变得虚伪。所以那种无理的巧辩,花言巧语,讲一些无聊的恭惟话,不符合实际的阿谀奉承的话,或者讲一些粗口,粗言乱语,那些污浊难听的话,这些统统要戒掉。『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粗鲁的讲话方式,甚至於一些脏话,那些让人看起来都很没有教养。我们做一个正人君子,从说话、从举止都要是正的。学佛的人特别注意这一条,因为我们学佛了,要懂得维护佛教的形象。给人看见「奸巧语,秽污词」,看你讲话都非常难听,非常粗鲁,甚至很污秽,这些都非常损佛教的形象。请看下面一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是讲我们说话要很谨慎,如果是所见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随便乱说。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确定,不是很的确,这样子也不能够乱传,不能够轻传。这里面如果是一些是非,某人说,甲说乙的是非,说他怎么样好,或者怎么不好,我们如果没有能够确实,不能够传。哪怕是确实了,要知道是非都不能传,听就好了,何必去跟人讲?讲了对自己的德行、学问并没有长进,反而有可能跟人家结了怨。特别是有时候说些谣言,谣言要知道到我这里就禁止了,不能再传下去,谣言止於智者。心放在道上,不要被这些风吹草动、是是非非所动摇。特别在一个道场里面,要知道道场里面说是非的罪,罪加一等,因为这是破坏一个道场的和合。我们说僧团,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修六和敬的学佛的团体,叫僧团。如果在里面讲是非,造谣生事,破坏了和合僧团,那个罪可真的是非常重,那是阿鼻地狱的果报。
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就讲过这个例子。有两位出家的法师,他们讲法讲得很好,有一群持戒精严的比丘因为生了嫉妒心。由於嫉妒,可能造谣生事,讲了些是非,说这讲法的法师行淫欲事。听众一听到这样,法师的人品怎么这么差,就不听了,结果众生闻法的因缘就断了。断了之后,没想到这群比丘他们那一生就堕地狱,造谣生事的人就堕地狱。首先在阿鼻地狱,然后一个地狱一个地狱的这么过,在里头,经上记载过了一千八百万年。出得来之后,还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残废人。所以从这里看到,说话往往造的恶业很重,我们不可以不小心。
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往往自己证了一些境界,比如说得到一些轻安,有些法喜,念佛念得不错,这个时候他往往会误认为自己可能得了一些什么果位,这有之。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得阿罗汉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得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了。这些可能是因为他不熟悉经教,所以他不是很确切,他误把自己的这些境界当作很高,然后他跟人家讲。这个时候这么一讲,往往这也会有因果,因为在经上讲,「未证言证」这属於大妄语。自己没有得到那个功夫、那种境界,你说自己得到了,那是大妄语,那个因果也是很厉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确切的,最好不要说,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人家知道?请看下面一条: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里是讲凡事要懂得稍微留有余地,你不应该承诺这些事情,不要轻易去承诺。因为你一承诺,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苟轻诺』,如果你轻诺,那么进退都是错,就变成两难,骑虎难下。所以,人讲话要非常注意,总之少说话,错得就少,多说就多错。古人讲话他能够一言可以兴邦,当然一言也可以丧邦,说话不谨慎、不注意,影响可能会很大。特别是在高位的人,特别是影响力很大的人,说话尤其谨慎。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面,都有分工不同,一个事情当然都有它的负责人。负责人他是做决策的,如果你不是负责人,你就不可以代替负责人来做任何的承诺,要不然到时候就会『进退错』。所以古人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生活学问。你要是不在那个位子上,你做了他们那个位子上的人的那种决定,往往会导致很多的麻烦。
总之一个窍门就是少说,少说话,就少错。常常轻易承诺的人,他的信用就少了,如果是常常都少说话,少承诺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会好一些。所以与其说信用少,我不如少承诺,这还好。下面一条请看: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是讲话吐字要懂得铿锵有力,一个字一个字讲得清清楚楚。虽然讲得清清楚楚,也不要讲得好像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听起来也很难受。要懂得一种舒坦,很放松,很自然的把这个字给吐出来,听的人也觉得舒服。说话,往往人讲话会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急疾』,就是讲话讲得很快,另外一种是『模糊』,讲得模糊不清,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这些都是说话的方式上要留心注意。要知道讲话要讲得缓急有度,在不同的场合上,你的讲话的速度也要控制得比较适合。比如说在讲课的时候,面对广大的听众,你讲话就不能讲得太急,讲得太急往往台下的听众听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时候,可能你讲话也不要讲得太一本正经,这样子讲得太慢,往往就影响了互相之间聊天的一种交流方式。
所以说话要懂得有一种刚柔相济之气,一种浩然之气,在这里留心的话,慢慢讲出来的,这个人就看起来很有雍容大方之气。这里特别要提到的,念佛的人念佛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阿弥陀佛,念出来,耳朵里也要听得清清楚楚,佛号从耳朵灌进来,入到自己的心里。这样扎实的去念好每一句佛号,不要随口溜过,随口溜过你的心不集中,效果当然就没有了。所以念佛法门,我们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听这个道理,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劝导我们的念佛方法。口念出声音,可以小声一点,但是念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心去听,用听,耳朵就摄住,你用心去听,心也摄住,口也摄住。心、口、耳朵这三个器官一摄住,六根也能摄住,这就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就容易得力。请看下面一条: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你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这都属於是非。是非要懂得千万不能去讲,哪怕是你看到人家做不对,不是适当的场合,我们不应该去乱讲。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闲管,不要多事,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事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何必把这些是非人我都装到自己心里头,让自己得不到清净?更何况,我们去说人长短、说人是非,往往都是跟人结怨。可能你以为这个结怨的效果并不算是很严重,可是没想到他心里可能对你怀恨在心。古人都讲,「利刀割体痕易合」,你拿刀来割自己的肉,这个伤痕始终会好,「恶语伤人恨难消」,他跟你没完。
明朝杨椒山先生在他的遗嘱里面都讲到,「人言,某人恼你谤你」,就是说人家跟你讲,说某某某他对你有怨恨,还毁谤你。你怎么说?你应该怎么说?「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就这样回答他,某某某跟我平日很好,他怎么可能对我有怨恨?怎么可能诽谤我?就硬是把这个是非放下,把这个长短给摆平,就不让这些是非长短传下去,这多好。所以古德有言,「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这些都是真实智慧之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也告诫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行的人不应该去看世间人的过失,看到了心里都不放在心上。他不看、不去想别人的过失,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学佛非常重要的一点。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说我们见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优点,要懂得见贤思齐,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学习。哪怕是跟他差距很远,『纵去远』,你也要努力去慢慢的追赶,向他看齐。这种见善思齐,愿意学习、愿意效仿,正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圣人无非都是每日改过迁善而已,你看孔子的学生,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孔子是最赞叹他,他是孔子的传人。孔子怎么赞叹颜回?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个优点,他心里就总挂著,总想著要把这个优点学到自己身上来,他不会放弃对这种善的追求。你看佛经里面都劝导我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恶都不干,都不要做,一切善都要去做,去奉行,这种就可以成为在经里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资粮了。
我们要知道,其实人本性都是本善,每个人原来都没有区别。我们学佛的人更了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跟如来没有两样,诸佛有的这种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众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为什么比不上诸佛如来?为什么我们跟圣贤相去这么远?不是因为我们本性上有什么区别,本性上没有区别,那是因为我们的习气,我们后天所染的这些习气毛病。《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它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可以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这些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的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请看下面一条: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一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缺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不是,要回光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自己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往往非常难,你看人家的毛病容易。看人家的毛病怎么样的?马上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自己有的,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如果自己没有,没有那更要努力向上,警觉,不可以将来会犯这些毛病。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善的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恶的缺点,另外一个人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就是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善,恶的人、不善之人教我自己反观、内省,有没有这样恶的、缺点,有,赶紧改过来,没有,就将来加以勉励,不能犯。
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这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那解得浅了。三个人就是什么?善者和不善者,两位都是我们的老师。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是叫作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请看下面一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这里讲的我们跟同学们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有比我好的,我们要自己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德』,我们知道这是指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做人基本的这些德目。孔子也有五德,是孔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孔子有「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德也属於德,都是我们应该很好的去修养的,这种叫圣贤的品德。『学』当然是学问,包括知识,对於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的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指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去提升的。
人要懂得好学,好学者近乎智,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我们还自甘堕落,不肯加以勉励自己,不肯提升,我们懂得这叫做自甘堕落,那是很可耻的。我们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知道,看到古来的祖师大德他们能成就,看到现前我们的老法师,看到我们身边的同学,很精进、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我们还在底下转转,这是我们的耻,我们要『不如人,当自砺』。请看下面一条: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衣服上面、饮食上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心里生悲哀难过。为什么?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前面刚才讲的那四条,他所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是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他会难过,这样的人就叫小人。你看我们真正学佛的人,特别是一些像我们的年轻人,走上圣贤教育的路子,我是也舍弃了我大学的工作,也不当教授了,来当圣贤教育的老师。现在是学讲经,要懂得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虽然有很好的工资,但是要懂得那工资是谋食用,现在我们要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我们决定心里不能起丝毫的难过。
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单只是自己的身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你看孔子在《论语》里头讲到,「士志於道」,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讲真正的求道之人,他还会对自己的衣服不满意,而觉得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他还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孔子说「不足与议也」,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就真正学习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其实当我们的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懂得从正法里头,从圣贤的典籍里面,我们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的那种快乐。
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忧也,你看《菜根谭》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这么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人」,这世人,凡夫俗子,「知名位为乐」,他只知道名闻利养是乐,他「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朴素,这里面有真乐,一般凡夫世人他不知道。世人「知饥寒为忧」,他只知道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是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福报当中迷惑颠倒,造业。要知道这是最令人忧虑的,那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旁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请看下面一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就是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这一章讲「信」,你看刚才讲的,所羡慕的是德学才艺,而不以饮食衣服为忧,这就是一种信念。下面这条跟朋友在一起,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但是你要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假如我们心里没有很好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都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这一条就是个问题,『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脾气,发怒了,心里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时候可能你为了表现修养,听到别人给你劝谏,你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起了瞋恼。
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你修道很有功夫,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都不睡觉,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听」,赞誉你的声音,你听了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谁会来靠近你?那些不会批评你过失的人他们来,来跟你阿谀奉承,来都是赞叹你很好很好,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都跟你聚在一起。那些真正给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那些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他们不会跟你在一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劝诫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他们当然就离开你。谁最后受影响?还是自己受影响。所以听到过失,古人讲「闻过则喜」,这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至交,不是真正的真实慈悲,他不肯告诉你过失,费事得罪你。所以对他感恩戴德都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
发怒很麻烦,发怒决定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爱尔马,这位科学家他就研究人在发怒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研究?他就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在零度水的时候,当一个人发了脾气之后,向这试管里吹气,结果颜色变成一种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要知道我们身上血液都是水分,人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原来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你想想身体怎么会健康?所以发一次的脾气,对身体的亏损就非常大,吃多少营养都补不回来,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他《文钞》里就讲,那些如果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这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他甚至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爱尔马,他就是把这个生过气的人吹的气的水给那些小白鼠喝。结果只是注射到,把这些生气水注射到这些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得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什么是损友?《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於奉承、巴结的人,这种损友;另外一种,「友善柔」,就是善於献媚、讨好你,说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那些是非都说颠倒的,假的变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於小人、损友,决定是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是什么?交益友,「益友」是什么?也有三种,一种是「友直」,「友谅」,还有「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那是君子,他来做你朋友,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就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是谅,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谅也是这个意思。还有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这些属於益友。
所以真正身边有没有善友,我们的菩提道上能够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还有良师、益友关键取决不在他们,而在於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马上去改进自己。听到赞誉,这是「闻誉则恐」,很害怕,别人赞叹,怕什么?名不符实,心里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他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暂时讲到此地,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