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002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开始学习《弟子规》,师父上人为我们指出,《弟子规》是学佛人的基础课程,必须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我们的道业才能够成就。师父上人还说《弟子规》与《华严经》是无二无别,因此我们昨天就采用《华严经》十门开启的方法,来学习《弟子规》。从这种学习来看,果然《弟子规》也具有《华严经》的架势,真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里面所讲的每条原则,都能够与《华严经》相应,是深的人看得深,浅的人就看得浅。但是浅深相即,浅深不二,我们由浅的去认真修学也能够悟入深的。昨天我们开始讲《弟子规.总序》,完了之后讲第一章「入则孝」,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入则孝」。从这个学习当中要知道,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佛打下深厚的根基,这样的话在修学道业上面就能够一帆风顺。我们来看「入则孝」里面的第四条:
【父母责。须顺承。】
这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对我责备,我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假如说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心里有不服,甚至还要对父母有怀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了。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假如是对的,当然更应该顺承,应该自己反省改过。因为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年,人生阅历非常多,他们的责备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虚心的接受。如果说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要顺承。因为如果是父母讲得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既然我自己没有错误,怎么能够反倒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父母的责备,甚至对我们的打骂,那是消我们的业障。
我母亲常常跟我讲,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这样真心的来对你批评、指正,真的父母爱儿女之心,才会对你严厉的要求。所以我的母亲非常有智慧,她就知道教导我不可以用溺爱。不仅她对我严格要求,而且大凡有老师,甚至是外人对我有批评,有严格的要求,我母亲不但是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服气,反而会随顺,赞成他们的意见。我长大以后我母亲就告诉我说,当我小的时候在幼儿园里,我在幼儿园是全托的,一个礼拜在幼儿园住六天,礼拜天才回家住。每个周末我妈妈去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时候,我的老师往往会跟我母亲抱怨,说你这个小孩很调皮、捣蛋,经常不守纪律。因为我小时候是爱玩、好动,所以老师们都非常伤脑筋。我妈妈就对这位老师说,如果是茂森违反纪律,请您就对他认真、严厉的要求,你甚至骂他、打他都没有关系。你看我妈妈已经授予老师的这分权力,以后老师严格的要求,我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后路已给我妈妈断绝了。
不像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的子弟在学校如果不听话,老师稍微严厉批评一下,这个学生回到家里跟他父母一讲,父母甚至会到学校里去跟老师论理,还甚至说要告老师,还听说有威胁老师。这样子老师怎么可能认真教这个学生?所以我母亲对我的这种教导就很有智慧,尽管我是独生子,但是她却从来不会溺爱我。因此我有今天,一般同辈人看来好像还颇有成绩,在大学里面当教授,三十多岁好像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之所以有今天,确实离不开父母那种智慧的教育。要知道,人即使是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如果能够顺承,能够接受,还能够心平气和,这种人我们说能够消业障,能够增福报。我母亲常常告诉我一句话,「福是逆著加的」,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我们如果能够逆来顺受,这样子福报就能够增加。
我妈妈经常提醒我,她告诉我,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些磨难,不可能一生都会一帆风顺。她说「你想想你的祖辈」,像我母亲的父母,外公外婆,「他们就经历过土改」,因为他们解放前是资本家,当时因为土改,受了不少苦难。我母亲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本来我母亲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不能够读书,被逼著上山下乡,这些都是前辈在这一生中经历的坎坷。所以我母亲告诫我说,你这一生到现在,三十年来都是一帆风顺,要常常想到你能不能够经历挫折?假如有困境、坎坷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够立於不败之地,还能够充满希望的面对未来?所以,我们常常要反思,我们年轻这一代很大的福报,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一切都好像一帆风顺,而且像我母亲说的,我们的努力都会有结果。像我们读书努力刻苦,你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所追求的目标都能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但是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我们的前辈,即使是你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你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经常要反思,我们到底享的福多还是修的福多?
怎么样修福?能够有人给我们逆境,给我们责备,给我们苦吃,这是我们修福的时候,因为福是逆著来的,顺著来的那不是福。正如了凡先生,这是明朝的一位进士袁了凡,他对他的儿子写了一篇训子文,《了凡四训》。他教导孩子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常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即使你现在很荣显、很富贵,要想想万一我贫困的时候怎么办?即使今天做事事事顺心如意,也要想想万一我事事不如意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不如意面前,我会不会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会不会自暴自弃?即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也要想想我如果遇到了贫穷,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能够挨下去吗?即使是人家对我们尊敬、很爱护,别人恭敬,要想到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德行,能不能值得人家恭敬?应该谦卑、卑下。
常常这么样想就是生福,这种思惟往往是在『父母责,须顺承』当中养成的心态。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要学会恒顺。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一切的境缘当中都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请看下面一句:
【冬则温。夏则凊。】
这字面上的意思就讲子女对父母尽孝,真的是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你看冬天,古代没有暖气机,所以孝子他会先在床铺上面躺著,用自己的体温把床铺温暖起来,然后再请父母入被窝。夏天热,父母睡觉的时候,小孩能够给父母搧扇子。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这种纯孝之心是处处表现在细节生活上对父母的关心,对父母的爱护。这样久而久之,由这种纯孝他自然就变成纯净纯善的人,当他的纯净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他对一切的人都是那样的爱护。这种爱护决定是无私的、无求的,他不是求名,不是求利,也不是图报,他就是一种自然而然那种纯孝之心的流露。你看汉朝时代的一个小孩,叫黄香,他的母亲早死,九岁的时候就对父亲奉事非常孝顺,他就能做到『冬则温,夏则凊』,那真是纯孝之心自然流露。
这一句我们要联想到,学孝顺父母关键是要懂得活学活用。这「冬则温,夏则清」,现在您大可不必要冬天睡在父母的床上,用体温来温暖,夏天也不一定要搧扇子。但是这种心是什么?对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比如冬天给父母买一台暖气机,或者是暖手炉,这就属於冬则温;在家里装个空调,夏天好过,这是夏则凊。所以你有钱,就处处想到给父母一些照顾,让父母生活能够多些安稳。像我的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他在去年的时候,家里因为住的祖屋年数太久了,又失修,两位老人就想搬到老人院里面住。结果老人院里面他们也不习惯,因为两个老人家都学佛了,他们吃素,可是老人院不能够专门为他做素食。我就想到给爷爷奶奶买一套房子,三房一厅的。我从澳洲,我还在澳洲昆士兰大学教书,就赶回来,在去年春节前夕,我那是求佛力加被。因为时间很短暂,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求佛力加被。结果七天之内,从买房子到装修房子、买家具什么都置办好,七天之内就圆满了,让爷爷奶奶能够过年前就入住新居,老人家很高兴。我还请了一个保母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让老人家能够在比较如意的环境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像他能吃素、能修学、能念佛,这就是在生活上对爷爷奶奶的照顾。
这一条关键在於让我们养成对父母照顾的心,当我们有照顾父母的心,自然就能够懂得照顾别人。而一个懂得照顾别人的人,他能够处处受欢迎,他处处都能够得到大家的爱护,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真正孝心养成了,自己也得到别人爱敬的果报。下面一条,请看第七、第八:
【晨则省。昏则定。】
这条也是在生活上的一个小事,早上起来必定要去父母床前问安,晚上父母要歇息的时候,必定给父母铺床安枕,让父母能够在安定当中入睡,这都是对父母一种报答。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呱呱坠地以后,什么人能够对我们日夜的照顾?什么人能够为我们晚上都不睡觉?假如自己尿床,床铺湿了,父母把我们安放到干燥的地方,自己还睡在湿的地方。从这些细节上,我们能够思惟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真的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正是我们回馈父母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去尽这分心。『晨则省,昏则定』这个例子,是周朝初年周文王他开的,他在侍奉父亲就非常的尽孝,每天必定三次去问候自己的父亲。当父亲有病时,文王知道了,心里就非常不安,他甚至可以为了帮助父亲医治,衣不解带。等到父亲病好了,文王的心才能安下来。这是有名的「文王三省」。
这些小节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忽略,如果父母在身边,应该学著用这些小节去落实。我自己就觉得,其实父母都非常喜欢儿女在身边,这是一种安慰。我跟我母亲住在澳洲,每天晚上我都会陪母亲说一会儿话,我母亲会躺在床上,我就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有时候聊著聊著发现我母亲已经睡著了,脸上还带有微笑。我们想到母亲在这种非常安慰的环境下,一定入睡得很安稳,所以「晨则省,昏则定」,我们是可以去力行的。父母,特别是当年纪大了以后,都希望儿女能够承欢膝下,我们这个心可以想得到,当我们有苦闷,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很希望有个人在我们身边安慰安慰?如果我们这样希望,为什么我们不要用这种方法,来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孝心就是从这些细节上养成的。
很多人忽略这些小事,认为说我对父母有这个孝心就行了,在事上,大行不顾细节,小事不做也无所谓。但是要知道,如果小事都不能做好,你怎么可能在大事上面能够尽心尽力?《道德经》老子给我们说到:「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起高楼大厦,都是要用这些土石慢慢累起来的,一沙一石都是九层高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够忽略它?千里之行,这远行你也得一步步走,不可能一下跳过去。所以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就不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请看下面一句:
【出必告。反必面。】
这个「告」在古音是读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家门了,做为儿女必须得向父母禀告一声,说:「爸爸妈妈,我先走了。」回家以后也必定向父母禀告一声:「我回来了。」这些不仅是对父母的礼貌,而且是孝心的体现,为什么?因为这句话里头教导我们的是心里要常常存著父母。心里存著父母,行为上自动就能做出『出必告,反必面』的行为。假如心里没有了父母,只想著自己的事,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临出门前还跟父母打个招呼,或者回来家里跟父母问个安?这句话引申下去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心里存著父母的话,就应该常常问候父母,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没有跟父母在一起,你可能出外面留学、工作、出差、旅游等等,你离开家门,父母总是惦记著。父母惦记儿女的心也是一种天性,没人教他的,他自己就惦记著儿女。这是一种自然的爱,天性的爱,我们也应该对父母有同样的回馈。假如身在外地,应该常常跟父母打个电话,跟父母问候,向父母报告自己这些生活、工作、身体的状况,让父母能够安心。
我记得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远离父母,真是远隔重洋。父母就我这么个独生子,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就到美国去留学了。在留学期间,我必定是每个礼拜都给父母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都给父母写一封长信,给父母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打电话,往往跟父母聊起来会忘了时间,一个电话打下去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情。写的信也是洋洋洒洒写五、六页,六、七页,这都是不在话下。父母能够知道我们在海外留学的积极进取,他也很安心。很多同学在海外留学的,就有一句俏皮话,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就忘了爹和娘」。出去外面,好像我们因为中国留学生出去美国,一年还是土土的,很多东西不会,第二年全学会了,第三年就把父母都忘掉了。这样道德有了亏损,你想想他的学业和事业怎么可能顺利?
这句话可以引申多方面,不仅我们对父母要有这种「出必告,反必面」的心态,在工作单位,跟领导也得有这种心态。领导跟我们是一种君臣关系,古人讲君臣,就是指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君臣之间的,君仁臣忠,我们对领导要有忠心,这忠心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在家就养成了对父母的孝心,忠和孝它是一个心,并不是两个心。他能在家孝顺父母,自然能够在单位忠於自己的职业,负责任。所以古人都讲「求忠臣於孝子之门」,孝是古代选拔人才、选拔做官的人的一种标准。除了孝之外还有廉,「举孝廉」就这个意思。他能够对父母孝顺,就能够对祖国忠心,就能够爱护人民,再加上自己廉洁,奉公守法,不贪污、不受贿,他这一生就真正能够为国家人民做出好事情。我们对领导忠心,应该表现在时时在具体问题上要跟领导请示会报。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不一定了解领导的计划,往往在做的时候,如果凭著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做出偏差。常常跟领导交流沟通,自然做的事情就合乎整个单位团体的大方向。
我舅父在国内做高级工程师,也是铁路部门的一个领导,是位处长,现在退休了。他跟我们经常在聊天中,把他的人生经验都给我们说。他就跟我们讲,做事情一个关键点,在於对领导要事前请示,事后会报。事前请示,能够保证事情做得合乎领导的方向,事后会报,能够让领导安心。当然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讨好领导,而是真正希望使这个单位能够团结一致的把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一种忠心。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和谐,往往也是要多沟通、多交流,这也是「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当我们经常沟通、交流,很多的那些障碍,心里面很多的那些猜忌,自然就化解了。
你看我们老法师对於新加坡团结宗教,做了很大贡献,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公共场合对新闻媒体讲话里面,都特别赞叹老法师对於新加坡宗教和谐的贡献。因为自从老法师到了新加坡以后,团结九大宗教,真的三年之内,让新加坡九大宗教像一家人一样。他用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跟九大宗教多交流、多沟通、多布施、多供养。让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那些隔阂、那些猜疑、那些不理解都能够化解,自然就达到了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甚至能够团结合作。比如说一个宗教它需要钱做个慈善,另外一个宗教都能够捐钱帮助它,在新加坡能够做到这点。下面一句话是:
【居有常。业无变。】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老搬家。『业无变』,就是我们事业、职业也不要老更换。『居有常』,不仅说的是居家不要老变动,因为居家一变动,人心就不安定。以前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多美国的朋友就告诉我,他最怕搬家,为什么?一搬家,真的像剥了一层皮一样,太辛苦。因为你一搬家,就涉及到卖房子、买房子,你搬到新的地方买新房子,联系搬家公司搬这些东西,然后自己要打包整理。到了新的地方又要重新开拓,这真是很累,很多时间、精力都耗费在上面。当然你真正想要进德修业,在学问、德行上下功夫,老变动,这就造成困难了。因为家居的安定就使人心能安定,很多事情是人能够安定的时候,心定自然就容易能够成功。我们搞学问的,一定要懂得修这种定的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动,学问增长就很快;老是变动,老是走来走去,学问就很难成就。
除非你是再来人,你已经修成就了,心能够达到遇到种种的境界都不分别、不执著,境界对你没有影响,那你就无所谓。那你是什么?已经常常居在定中了,不会为外界的变化而心动,这可以。一般初学者,刚入门,哪有可能做到这点?所以必定要通过居处的安定,来达到心的安定,心安定自然你该做的事情就会做到。像父母老了,你想要对父母尽孝,你也不能老搬家,你得能够常常守候在父母身边。「居有常」也可以解释为我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往往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早起早睡,不要那么多夜生活。你看香港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不夜城,很多人晚上都不睡觉,到早上也不起床,这样子确实很多事情也就做不来了。
清朝的一个高官曾国藩先生,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汉族官员,在汉人里面,在清朝做到像他这么高的高官,做到了四省的总督,这是很了不起。他在训导子女的文章里面写到,人必须要早起,有早起的这种习惯,家就有个正气。一个人能够早起早睡,他的精神就特别好,如果是夜猫子,晚上不睡觉,脸色就青黄不好看。你想想他能早起早睡,他吸收的是阳气,我们说是与天同步,跟天时一起运作。他吸收的是阳气,自然精神就非常好,精力旺盛,做事情都能够做得有效率。逆天时而动作的,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这样的话这个人阴气重,我们看那个脸色就看出一股阴气出来,这样的话,他的精神就不足。古人讲的「精神足则智虑生」,一个人有足够的精神、体力、精力,他的智慧就能够容易生出来,一个人很疲惫的,精神不够,智慧就不足。
像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母亲从小对我的生活起居要求就非常严格,要求我规律生活,早起早睡。为什么?因为我母亲本人已经是这样做,她得到益处,所以她要求我也这样做。早上一早爬起来,出去外面锻炼身体,我母亲到现在还养成这种早起锻炼的习惯,上公园。早上起来,她通常现在是四点钟起床,然后她就到公园,吃点东西。她是自己做个早课,念经、拜佛,完了就上公园散步,通常一个多小时,再回来吃点早餐,吃完早餐还不到八点钟。所以她的时间很充裕,精力也特别好,精神、体力真的像年轻人一样,这是得力於这种规律有序的生活。我从小也跟著她,自然养成了这种有序规律的生活习惯。
后来念中学的时候,我是念广州华南师大附中,那个中学是全省一流的中学,广东省一流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是全省最好的。我自己在那边读书六年之后,现在回想起来,在中学里头念书,中学之所以能这么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於学校生活的规律。因为我们念书的学生都在学校里,是住校生活,只是周末回家,平时都在学校。学校规定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然后在操场锻炼身体做早操,吃早餐,然后去上课,中午回来休息,下午又上课。上完课之后,必定规定要去做体育锻炼,打球、游泳什么的,晚上还有个晚自习,当然不可能看电视什么的。十点钟必须规定熄灯睡觉,不睡觉的话,老师抓出来会处罚的。就逼著你今天的功课必须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也不能开夜车,逼著你效率就提高。所以华师附中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是身体好、精神好、学习好。这个成功的因素,很重要在於他居有常,起居有规律。
《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天时运作那是非常有规律,白天,该亮的时候它就天亮,太阳该起来的时候它就得起来,该下山的时候它就下山,非常准确,这个时刻表。君子学习天的这种有常,规律的起居来修学,养成一种恒常的心态,自然他就能够自强不息了。自强不息并不是指非得让你好像精进得晚上不睡觉,也不吃饭,这种过分刻苦。佛在经里面讲,佛也也不鼓励过分苦行,这样的话他不能长久。真正长久的人是什么?有中庸的思想,中是不偏,庸是恒常,持之以恒,这就是进步最快了。想要急於求成的心态,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修行、学佛也要有这种心态。
像念佛的时候你不可以急躁,很多人念佛他非得要见佛,非得要往生,当然这种愿心让我们敬佩,但是他如果太急躁,心里还不清净。念阿弥陀佛关键是要念到清净心,佛什么时候来接引你也不要急,你就耐心的去念,到时到点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你别慌张。你慌张证明你对阿弥陀佛信心不足,你信心足的,我这么好好念,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现在就是好好念佛,等他来就行,千万不要著急。
下面「业无变」,这是讲自己的职业、事业不要老变化。因为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分事业,往往心就很定,心定就智慧生,你看佛家里头讲「戒定慧」,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如果事业、职业老是更换,现代人是老是跳槽,那他的心就不定。他为什么老跳槽?因为追求名利,追求名利这种心,自然跟道就不相应。既然我们选择职业、选择事业,要选择就不要更换,所以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慎重。你看俗话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职业是非常重要。选择的职业应该以正当的职业为标准,决定不能所做的事情损害社会大众和众生的利益,佛法里面称为正业,那些不正业就不能去做。比如说杀生的职业,卖猪羊、卖肉的这些就跟杀生有关的,这种职业就不好,那是造业的职业。
凡是跟十善业不相应,你说杀生、偷盗这些职业,现在偷盗的职业很严重,常常有盗版的,盗版的这些就是属於偷盗行为。还有邪淫的职业,妄语的职业,妄语职业是什么?常常以欺骗来谋利益。这些职业有很多,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律师他上法庭,他不是真正奉公为法律、为清白的人来辩驳,他是歪理,把没理的变成有理,图的就是他的律师费,这就属於妄语。因为律师,要知道他是维护法律的一门职业,他是神圣的。如果以私心、以图利之心去做这个行当,就是妄语,造很重的罪业。绮语,绮语是什么?像很多现在新闻媒体里头,他讲了很多是怂恿人起邪思、起恶念、起冲突,这些都属於不正业。所以选择非常重要。一旦选择了固定的职业以后,就要业无变,因为真正想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建树,真正要立家、立业,一定要持之以恒。选的正当,加上持之以恒,这一生必定有成就。世间人他的世间事业都是这样子的,比如说一个搞学问的,或者是搞科学的,科学家持之以恒的下去,他一定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老是变换,换行当、换科目,这样子就很难成就。
我在大学里面是教金融的,我带博士生我就跟他们讲,我说你要真正想要迅速的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话,必须你选择的科研项目要持之以恒的下去。导师能够帮助你的是选择很好的课题,选择好了之后你就得一门深入钻研下去,不要改变,不要气馁,最终你就能够有所建树。世间的行业尚且如此,学佛的行业,学佛这是立道业,更是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法师常常把这八个字来劝导我们,学教的人要选一部经,在我们基本德行的基础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些基本德行都做到了,选择一部一门深入下去,反覆讲、反覆学,你在这部经上能开悟。念佛的人念一句佛号,那就得一心一意念下去,断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分别、不夹杂、不间断,念佛一定能成就。
现在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下面会继续来跟大家讨论《弟子规》,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继续来学习《弟子规》,讲到「入则孝」里面的第十三条: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一条字面上的意思讲的是,为人子哪怕是小事都应该常常去请示父母,不能够自己擅做主张。因为当我们擅做主张,往往会导致做错事情,对不起父母,这样为人子之道就有了亏损。所以无论什么事情,如果没有想到大局,没有顾及到父母,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出发,擅自做些事情;而做这个事情他的目的无非就是带著私心,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的企图,当然这样做的话,就失去了孝道。老师跟我们父母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违背了老师的教诲,不正像做事情擅自主张,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一样吗?因此我们从这条可以引申出去,凡是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而擅自做的事情,违背了父母意愿,违背了老师的教诲,这么做就是亏损了孝道。父母和老师所希望的,都是希望我们能够做个正人君子,甚至希望我们这一生能够成圣成贤。如果我们不是以这样的目标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反而凭著自己的私欲来行事,这就真的是失了孝道,亏损了道德。所以,事情无论大小都应该谨慎。
你看儒家学者修身有「四勿」的原则,这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生所奉持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仪规范,不道德的这些事情、这些行为,我们不看、不听,更不能说和做。哪怕是这个事情再小,细节问题,我们都要谨慎小心,不可以违背了礼仪规范。真正在这样的一些细节,生活日用平常当中来修持自己,功夫日久天长就能够出来了。你看《华严经.净行品》里,菩萨每天就在日用平常当中,养自己的菩提心。从早上起来盥洗漱口,穿衣吃饭,甚至上厕所,哪怕是小事当中,他都能修养自己的菩提心。大慈大悲,事事心心念念都是当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大德怎么样出来的?真正的大德都是从这些小事当中,不擅为而养成的。我们看下面一句: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个意思是说做为儿女,不应该有私藏物品。在没有长大成人之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是跟父母一体,怎么能够起私心,自己私藏物品?尽管这个物品再小,假如起一个私心,想要藏起来不让父母知道,这种心就已经跟父母有了隔阂,孝道就已经被破坏了。所以物件虽小,事情虽小,可是这问题可不小,当我们的私心一起来,孝道就受了亏损。父母如果知道我们私藏东西,他不是因为你把那个东西拿走了,他是因为你有私心,你没有把父母看成一体,所以他会伤心,他会难过。儿女,我们自己身从何来,那是父母生养而来,我们本来都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居然能够起心私藏物品,把父母看作是外人,这怎么会不让父母伤心?所以,从小应该养成一种处处跟父母有一体的观念,父母教导小孩也要从这里开始教。
我记得从小的时候,过年过节大人经常会给我们利市包,在祝福的时候给我们一点钱,我都把这个钱交给父母,决定不会自己私藏私财。因为养成了这种习惯,所以从小到大就有一种想要供养父母的心态。这个时候父母也要有智慧,当小孩愿意把自己得到的利市包供养父母,父母应该接纳。很多父母讲,「这钱你自己留来用!」这么一说,就养成了孩子积累私财的这种习惯。当积累私财的行为时间长了,私心自然就起来,他处处就会给自己敛财,而忘记供养父母。所以父母教导孩子,处处都应该用《弟子规》的原则,不能够溺爱孩子。
『物虽小,勿私藏』,这里关键我们要戒一个私,私心。假如说没有私心,你藏物品其实也无伤大雅,甚至有些情况还值得人赞叹。比如说在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做陆绩,他很孝顺,而且很聪明伶俐。他六岁的时候有一次遇见九江的太守,江西九江太守叫袁术,袁术请这个小孩吃饭。在吃饭之后就拿些橘子给这小孩吃,小孩吃了觉得很好吃,就偷偷的把几个橘子藏到他的袖子里头。告辞的时候橘子滚了出来,这位袁太守看了之后就批评这小孩说「你怎么可以私藏物品?这不是你贪心吗?」陆绩就说了,「太守,您给我的橘子非常好吃,我想拿几个橘子回去也让我妈妈能够品尝到,所以才把它藏到袖子里头。」袁术觉得这个小孩能够念念想到父母,非常难能可贵,反而表扬他,称赞他的孝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陆绩怀橘」的故事。你看陆绩他藏橘子,他不是用私心,他是怀著一个孝心,即使是藏物品,反而成为了历史上的美谈。所以这句话我们要懂得,关键是要懂得护住自己的孝心,不能够起私欲。
人在道场修学,这一点更是重要,我们知道如果是在一个真修的道场里面修学,私藏物品,这是常住物,我们私藏的话就是犯了大盗戒。哪怕物再小,你起心据为己有,就是犯了不可恕的罪业,因为这个物品是十方常住,你等於偷盗了常住的物品,那可不得了。老法师常常教导我们,来道场修行的人,假如在这边得到了供养,或者是来这个道场讲经、讲课,得到了供养之后,也必须交给常住。不能够私藏,一私藏的话,你私心起来了,就是很大的毛病。我们老法师就为我们做了好样子,他到每个道场去讲经的时候,很多道场请他,信徒很多,每次讲经供养很不少。上次我跟老法师去了澳门,他讲了个开示,道场很多的信众都呈上红包供养,我们拿了个袋子装,装得满满的。老法师就把整个袋子的红包转供给常住,自己一个红包都不拿,真是做到了「勿私藏」。老法师既是尊重常住,也是做出一个好的表率,没有一点的贪心。
我们讲得好,信徒供养的话,我们把这些信徒的供养转供养给常住,让他们的福报更大,我们转供常住,就使他们福报变得无限大。对我们这些学讲经的人来讲,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决定不能在一个道场里,拿这个道场的供养。除非是你在这边工作,道场它有固定的制度,可以分配给你生活费,你可以接受,其余信众的供养,一律转交给常住。下面一条是第十五:
【亲所好。力为具。】
这是讲父母他喜欢的东西,为人子必定是尽心尽力去帮助父母获得他所喜好的东西。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很多,当然在衣食住行当中,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来供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可是这种对父母身体的供养,还是不足以成为至孝,真正对父母的孝顺应该让父母生欢喜心,他所喜好的我们能够帮他做到。他喜欢什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就,或者是在世间上有很好的事业,有很好的品德、学问。觉悟的父母、学佛的父母,也希望儿女能成圣成贤,我们时常把父母的愿望记在心里,去努力的达到。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家里并不富裕,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常常希望能够早日把学业完成,能够工作得到收入来供养他们,供养二老,供养父母。学习还算很顺利,在四年当中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通常我们知道在美国念书,硕士要两到三年,博士要四到五年,一般要七年的时间。因为心里总想著早日报恩,所以学习就比较用功,因此能够四年完成了七年的学业。工作以后,就能够如愿以偿,负担起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赡养、他们的生活费。
我的母亲对我一向都具有很高的希望,在我小的时候,我在读中学,我母亲就已经给我立定了一个志向。她希望我将来从事学术的工作,在大学里教书,她说她希望做到教授的母亲。我自己也就按照母亲所指示的道路去走,确实在学习上面也算用功,其他这些影响学业的事情我都没有去做。比如说我母亲告诫我说,「读书的时候不可以谈恋爱,学业没有完成之前不能成家」,我就谨记著母亲的教诲,到现在这点还算能做到。我跟母亲学佛十多年,现在我母亲对我的志向又更高了。现在我做到大学的教授了,但是我母亲的希望又提升,她希望我什么?成圣成贤,要效仿圣贤,把这一生贡献给圣贤教育。我自己也受到恩师净空上人的鼓励,立志从事圣贤教育工作。也是教书,但是不是教世间书,不在大学里商学院教书,是好好的在圣贤的学问上下功夫,从事圣贤教育工作。我母亲非常的高兴,她写了一封信给师父上人,表态非常支持我全身心投入圣贤教学的工作。因此今年一月一号开始,我就舍弃了大学的教授职位,专门来从事儒释道三家的教学。现在我希望能够十年好好的安下心来打基础,在圣贤的学问上面扎下深厚的根基,将来希望能够把圣贤教育发扬光大,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栽培。『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和老师希望我们做到的,要努力的去做到。
学佛的人我们知道,佛真的是我们的慈父一样,佛的无限的悲心,就是希望让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所以佛他所希望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也要常常的去思惟,去努力做到。佛是希望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出三界,证佛道。佛在经里头告诉我们,要以净土法门修学就比较保险,你看在《阿弥陀经》里头,释迦牟尼佛三次,不厌其烦的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有没有去努力奉行?如果不努力奉行,那没有听佛的话,《弟子规》这条「亲所好,力为具」就没有做到。真佛弟子应该随顺世尊的教诲,做学佛人的好榜样,为世间人树立一个真佛弟子的好榜样,这样才能够真正光复佛教。佛教之所以这么多年被人看不起,这么衰落,就是因为我们佛弟子自己没有做出好样子,自己本身在戒行上没有做到,而且在佛理上也没有通达。又做不到,又说不到,叫别人怎么能看得起佛教?所以要常常有报恩的这种心行,努力去修学。下面一条:
【亲所恶。谨为去。】
这是讲父母双亲他所厌恶的东西,不喜欢的,我们要恭恭谨谨的把它去除掉。父母不喜欢的东西也很多,假如我们道德上有亏欠,犯了错误、有过失,父母当然不喜欢,我们有没有『谨为去』?「谨」讲的是要小心谨慎,很留心、很注意。既然父母不喜欢我们犯过失,他喜欢我们孝道,不喜欢我们不孝,那我们常常要小心谨慎,要去做孝道的行为,不孝的行为要把它去除。谨慎到什么程度?甚至在念头的起灭处,我们都要小心谨慎。起个念头的时候,想想这个念头是为私的,还是为父母的?如果是为私的,这就是不孝。所以真正修行的落脚处,就在我们念头,能够这样谨慎小心的去防范自己的过失,功夫很快就能得力。我们学习《弟子规》里面,从开头讲到现在,都已经了解,这个亲,这里讲的父母,绝对不是指我们现在父母两个人,它包括老师,包括善知识,包括世尊释迦牟尼佛。他们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不能犯戒,我们应该修十善,断十恶,这是「谨为去」。下面一条:
【身有伤。贻亲忧。】
这里讲到为人子如果身体有损伤,当然父母一定很忧虑。《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的开始。孝从哪里开始,开始行孝?首先得做到爱惜自己,这里开始。因为孝道,我们讲到这是个观念,父母跟我是一体这个观念,所以损害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损害父母的身体一样。有这样子的观念,他自然懂得爱惜身体,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惜父母,能够让父母免去多少忧虑!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护身体,也要勤於锻炼,锻炼身体有了健康体魄,父母看了就高兴。假如因为不注意,或者是太劳累,身体受到了亏损,这样子父母就很忧虑。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替众生做好事,身体也是个本钱,如果你身体不注意,不注意爱惜它,本来可以做更多的好事,结果你也做不来。比如说我们学经教的,精力很重要,你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这身体就好,精力充沛,你能够长久。这样就可以深入经藏,就能够持之以恒,这也是老师所希望我们做到的。爱惜自己,当然不仅是爱惜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爱惜自己的名节,爱惜自己的德性,如果这些受了损伤,父母就更忧虑。你看下面一条讲的:
【德有伤。贻亲羞。】
假如道德上有亏欠,做了不好的事情,父母蒙羞,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他知道对不起良心就是对不起父母。时时想到不能让父母蒙羞,行为、举止就处处留意谨慎,德就能够这样养成。做学生的对老师也应该有这种心态,假如我们『德有伤』,做的品行、学问我们没有给世人做个好样子,反而做了坏样子,这就有辱师门,让老师都蒙羞。你看这个人是谁教出来的?是某某某教出来的。把指责、批评都归到了老师头上,这就是做为学生最对不起老师的事情。我们身为佛弟子,要知道要处处想到为佛门增光,做个好榜样,让世间人看到,你看学佛的人真好。这么一赞的话,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到。假如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品行、学问受人批评,他批评的连同释迦牟尼佛都批评了,让别人都造了罪业,这罪业里面决定有我们一分。下面请看第十九条:
【亲爱我。孝何难。】
这是讲父母双亲疼爱我们,我们孝顺父母双亲就不算难事。为什么?父子有亲这是一种天性,假如这天性能够自然流露,父母跟儿女心连著心,孝顺父母起来就不难。但是你要知道,虽然说不难,我们还要认真努力去做,不要认为这是不难的事情,你就忽略了,在细节上你就不去注意。不难都不做,那就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那成什么人?下面一条: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如果憎恨我们,你看古时候最著名的例子,大舜的故事,四千五百年前,舜王他的父母虐待他、憎恨他,甚至时时要把他置於死地。可是舜从没有去看父母的过失,他常常想到我自己没做得好,才让父母这样的怨恨我。所以常常改过,处处都小心谨慎,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你看这种孝,这就是大贤。舜因为他这种至孝的行为,当时的尧王听到这样的事情他非常赞叹,就请他出来为国家效力,做他的助手,帮助他治理国家。尧王有智慧,他懂得请一个大孝子出来,因为他能够对父母至孝,他就能够为国家尽忠,为人民谋福利。尧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后来还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他。舜因为父母憎恨他还能够去行孝,这么难能可贵,这种心行所招感的就是难能可贵的果报。所以你要知道,福就是逆著加的,如果你能够承受这种逆境,那你的福就大了,要是不能承受,那就是福小,无福、薄福之人。
这里憎,当然也是广义的,它包括父母可能对我们的不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真心为父母好的,真心是为父母增光的,但是父母也并不一定理解我们。这是因为可能父母以前没有学过圣贤之道,我们所做的事情,希望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他可能不理解。不理解怎么?不理解我们还是要去尽孝,对父母决定不可以有丝毫的不服和埋怨,应该更加努力去进德修业。你看《孝经》上讲「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这孝,孔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层事亲,孝顺父母,奉事双亲。第二层事君,就是真正为祖国、为人民、为世界做一番事业,这是忠臣。最高,孝的终极是什么?立身行道,这样《孝经》说可以「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让父母真正得到光显。
我们了解这个情况,要知道现在我们觉悟了,学佛觉悟了、明白了,看到众生苦,这个苦是因为没有圣贤教育。芸芸众生不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凭著自己自私自利这种心态造无量罪业,这苦的根源。我们看到这一点,要怎么做?立身行道,做好样子,按照圣贤的教诲去修行。同时教化众生,这是对社会莫大的贡献,真是让众生能够觉悟,他觉悟了就能够离苦得乐。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大家能够明白和谐之道,这是圣贤之道。所以我们从事圣贤教育,哪怕是父母可能不理解,我们也要努力去做。当然处理起来,一定尽量让父母能够理解,能够支持我们。但是绝不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改变我们行大孝之心。这样子做「孝方贤」,才是真正贤德之人。下面一条: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里是讲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免会有过失的时候。我们看见父母过失,要存什么样的心态?不能够袖手旁观,看见父母犯过失、造罪业堕落了,他会受报,怎么忍心看著父母这样堕落?所以要劝谏他们,劝谏父母改过。「更」就是三番五次的去劝谏,重复的劝谏,不厌其烦。当然劝谏父母要懂得艺术性,『怡吾色,柔吾声』,就是让我们的面色非常的柔和、和蔼,表现出一种理解、关怀的样子。声音也要用柔软的语言,不能看见父母犯过失,厉声的去批评,严词厉色像批什么似的,这样你说父母怎么能接受?你看我们很多学佛的人,不学佛则已,一学佛家里关系搞得很紧张。为什么?因为他学了佛经,就把佛经的这些道理拿来衡量父母,衡量家里人,看到「你怎么造杀业?天天吃海鲜,你怎么能这样子造罪业?」一天到晚批评很多,怎么能够让家人生欢喜心?他不能欢喜,就不可能听你的,那他更不可能去改过。
你要知道改正过失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还是发现自己每天犯很多过失。那你怎么能要求人家,一下子能够把他过失都改正过来?所以我们对人要多宽容一点,对自己要严厉一点要求,律己要严,待人要宽,这样才能有比较和谐的关系。你让父母能生欢喜心,这是第一步,他生了欢喜心他才能听你的。我劝导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学佛,也真是不容易。一开始马上讲这些佛教的道理,那不能接受,就得想著办法,带他们去旅游。去朝这些道场、名山,上九华山,到东天目山,让他们在这种秀美的自然风景当中去体验一下,原来学道也有学道的快乐。就慢慢引导,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见到老法师,听老法师讲经,这种种。好多年才能让他们能够理解学佛是好,才不至於反对,然后再慢慢进门,这不是件容易事情。所以『谏使更』这更是多次,可能是要多少年耐心去引导,这才能够让父母真正改过,真正去从善。有时候我们劝谏父母,父母不听,这是常有的事情,怎么办?下面《弟子规》讲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当我们劝谏父母亲,我们自己要知道,人能改过这不是件容易事,一劝他就能改,那都不是普通人,那是圣贤人。他即使『谏不入』,他不能够听从你的劝谏,不能够改过,不能够改变他的那种执著,你得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喜悦的时候,重新欢喜了,你这个时候再重新去劝谏他们,去诱导他们,总之是让他们在欢喜心当中接受你的劝告。当然有时候如果真的事情紧急起来,这个事情是关系重大,你劝谏没有时间,不可能等待,那怎么办?『号泣随,挞无怨』,看到父母真正不听劝谏的时候,就是痛哭流涕去力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
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他在年轻的时候跟他父亲一起去打天下。有一次在打仗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他知道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你小小年纪你懂个什么?不听他的劝告。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还没做到皇帝,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军帐外面整夜的哭泣,哭得很大声,哭声很凄厉、很感人。这时候他父亲听到儿子在外面这么样的哭泣,心里就重新安定下来,重新做作战的思考,最后就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不至於全军覆没。这是什么?用自己的行动,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母,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当我们劝导人家,父母也好,或者同事也好,不管劝谁,你不能够感动人的时候,他不听你的,那是什么原因?自己真诚心不够。诚没有到,感动就没有到,一定要诚心做到圆满才能感动人。你看处处应该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
「挞无怨」,就是指父母他不听我们的劝告,甚至因为恼羞成怒要打我们,即使打我们,心里都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为什么不能有怨恨之心?你想想你劝谏父母是为了什么?我是为父母好。你既然为父母好,你不是为自己,你怎么可以怨恨?你如果是怨恨,你是因为自己一定心里有所图,心不够真诚,遇到这些挫折,你就起这些烦恼。所以挞无怨,你可以用你的悲伤感动父母,决定心里不能起怨恨心。父母打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起怨恨心,那父母骂我们或者是有时候批评我们两句,更不能起怨恨心。你看现在很多小孩,父母稍微给他严厉一点,批评他两句,他甚至都离家出走了,心里怨恨,这就真是不孝。下面第二十二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这里是讲当父母亲生病了,做儿女一定是心里非常的难过,他日夜所思考的就是如何替父母医治,这些都是从行为上我们看一个人的孝心。他怎么做?古代是熬药,父母有病了,他就熬药自己先尝一尝,看看这个药是太苦了,或者是熬的火候到不到?很细心,这样子侍奉父母,心里是想著父母亲早日康复。父母病重,他昼夜的侍奉在床前,真是不解衣带。像古时候汉文帝侍奉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当他母亲病在床上三年了,他为了侍奉母亲都不解衣带,这样去尽孝。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因为父母病痛,能够全心全力去侍奉父母的,像山东省枣庄有个煤矿工人,他母亲患了癌症,晚期了。他自己收入很微薄,他二十七岁,侍奉在母亲床前尽心竭力。医生告诉他说,他母亲已经没救了,劝他把他母亲带回家,准备办理后事。
这位孝子他叫戴永胜,就到处找医生、找药方,帮他母亲去治疗。从民间的这些医生那里搜取很多治癌的良方,每天煎药给他母亲喝,结果他母亲半年以后病况明显好转。去医院复查,医生都大为惊奇,说癌症晚期,现在怎么癌症都转好了,她的癌细胞萎缩了百分之七十,这是叹为医学史上的奇迹。奇迹从哪儿来?孝心的感召。孝心能够治病,它也有科学根据。你看日本江本胜博士,这位科学家他十年来通过对水结晶的研究,发现人的心态、心念对於水结晶的结构产生影响。善良的心态,比如说爱、感恩,这些意念让水结晶非常美丽。如果是恶的心态,厌恶、憎恨、怨恨,这些意念让水结晶很丑陋。所以戴永胜他这个孝心纯净纯善,他煎出来的药让他母亲喝,你想想那个水结晶是多么美丽。他母亲喝了这水病都好了,把她癌细胞的成分都改变了,要知道人的身体上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所以她病都好了。孝心的奇迹创造了医学奇迹,这是什么?至诚感通。下面一句是: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这是讲父母亲如果离开我们了,去世了,孝子当然心里非常悲痛。三年,心里因为记挂父母,叹息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报恩,父母就离我们而去,所以常常悲叹,常常哭泣。『居处变』,就是居住的地方都变了,古人是守孝,在自己父母陵墓那里守墓,守三年,不在家里居住。夫妇分房,就是一切的享乐全部都停止。『酒肉绝』,吃的这些酒肉全部断绝,吃素。我记得我的外婆往生以后,我母亲带我就开始吃素,为了纪念外婆,这是学习孝道。最后「入则孝」最后一条: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一条是讲的父母亲走了以后,当然走的时候要『丧尽礼』,举行哀悼仪式,竭尽自己的真诚心。祭祀父母是我们孝道的一种落实,所以一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清明节、冬至节,这些节日里面我们祭祀父母一定要诚心。常常思惟自己能不能够做到一个正人君子,对得起父母,就彷佛父母在世一样,『事死者,如事生』,常常纪念父母的恩德。祭祀父母不是迷信,祭祀祖先不是迷信,它是一种孝道的落实。我就曾经在讲演中希望,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把清明、冬至这些祭祀的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鼓励祭祀父母,真正和谐社会可以落实。古人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所以祭祀父母是一种孝道的培养,能够使民风淳厚,我们知道提倡孝道可以构建和谐社会。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把「入则孝」学习完毕,明天开始学习「出则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开始学习《弟子规》,师父上人为我们指出,《弟子规》是学佛人的基础课程,必须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我们的道业才能够成就。师父上人还说《弟子规》与《华严经》是无二无别,因此我们昨天就采用《华严经》十门开启的方法,来学习《弟子规》。从这种学习来看,果然《弟子规》也具有《华严经》的架势,真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里面所讲的每条原则,都能够与《华严经》相应,是深的人看得深,浅的人就看得浅。但是浅深相即,浅深不二,我们由浅的去认真修学也能够悟入深的。昨天我们开始讲《弟子规.总序》,完了之后讲第一章「入则孝」,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入则孝」。从这个学习当中要知道,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佛打下深厚的根基,这样的话在修学道业上面就能够一帆风顺。我们来看「入则孝」里面的第四条:
【父母责。须顺承。】
这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对我责备,我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假如说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心里有不服,甚至还要对父母有怀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了。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假如是对的,当然更应该顺承,应该自己反省改过。因为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年,人生阅历非常多,他们的责备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虚心的接受。如果说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要顺承。因为如果是父母讲得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既然我自己没有错误,怎么能够反倒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父母的责备,甚至对我们的打骂,那是消我们的业障。
我母亲常常跟我讲,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这样真心的来对你批评、指正,真的父母爱儿女之心,才会对你严厉的要求。所以我的母亲非常有智慧,她就知道教导我不可以用溺爱。不仅她对我严格要求,而且大凡有老师,甚至是外人对我有批评,有严格的要求,我母亲不但是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服气,反而会随顺,赞成他们的意见。我长大以后我母亲就告诉我说,当我小的时候在幼儿园里,我在幼儿园是全托的,一个礼拜在幼儿园住六天,礼拜天才回家住。每个周末我妈妈去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时候,我的老师往往会跟我母亲抱怨,说你这个小孩很调皮、捣蛋,经常不守纪律。因为我小时候是爱玩、好动,所以老师们都非常伤脑筋。我妈妈就对这位老师说,如果是茂森违反纪律,请您就对他认真、严厉的要求,你甚至骂他、打他都没有关系。你看我妈妈已经授予老师的这分权力,以后老师严格的要求,我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后路已给我妈妈断绝了。
不像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的子弟在学校如果不听话,老师稍微严厉批评一下,这个学生回到家里跟他父母一讲,父母甚至会到学校里去跟老师论理,还甚至说要告老师,还听说有威胁老师。这样子老师怎么可能认真教这个学生?所以我母亲对我的这种教导就很有智慧,尽管我是独生子,但是她却从来不会溺爱我。因此我有今天,一般同辈人看来好像还颇有成绩,在大学里面当教授,三十多岁好像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之所以有今天,确实离不开父母那种智慧的教育。要知道,人即使是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如果能够顺承,能够接受,还能够心平气和,这种人我们说能够消业障,能够增福报。我母亲常常告诉我一句话,「福是逆著加的」,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我们如果能够逆来顺受,这样子福报就能够增加。
我妈妈经常提醒我,她告诉我,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些磨难,不可能一生都会一帆风顺。她说「你想想你的祖辈」,像我母亲的父母,外公外婆,「他们就经历过土改」,因为他们解放前是资本家,当时因为土改,受了不少苦难。我母亲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本来我母亲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不能够读书,被逼著上山下乡,这些都是前辈在这一生中经历的坎坷。所以我母亲告诫我说,你这一生到现在,三十年来都是一帆风顺,要常常想到你能不能够经历挫折?假如有困境、坎坷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够立於不败之地,还能够充满希望的面对未来?所以,我们常常要反思,我们年轻这一代很大的福报,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一切都好像一帆风顺,而且像我母亲说的,我们的努力都会有结果。像我们读书努力刻苦,你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所追求的目标都能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但是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我们的前辈,即使是你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你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经常要反思,我们到底享的福多还是修的福多?
怎么样修福?能够有人给我们逆境,给我们责备,给我们苦吃,这是我们修福的时候,因为福是逆著来的,顺著来的那不是福。正如了凡先生,这是明朝的一位进士袁了凡,他对他的儿子写了一篇训子文,《了凡四训》。他教导孩子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常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即使你现在很荣显、很富贵,要想想万一我贫困的时候怎么办?即使今天做事事事顺心如意,也要想想万一我事事不如意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不如意面前,我会不会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会不会自暴自弃?即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也要想想我如果遇到了贫穷,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能够挨下去吗?即使是人家对我们尊敬、很爱护,别人恭敬,要想到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德行,能不能值得人家恭敬?应该谦卑、卑下。
常常这么样想就是生福,这种思惟往往是在『父母责,须顺承』当中养成的心态。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要学会恒顺。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一切的境缘当中都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请看下面一句:
【冬则温。夏则凊。】
这字面上的意思就讲子女对父母尽孝,真的是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你看冬天,古代没有暖气机,所以孝子他会先在床铺上面躺著,用自己的体温把床铺温暖起来,然后再请父母入被窝。夏天热,父母睡觉的时候,小孩能够给父母搧扇子。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这种纯孝之心是处处表现在细节生活上对父母的关心,对父母的爱护。这样久而久之,由这种纯孝他自然就变成纯净纯善的人,当他的纯净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他对一切的人都是那样的爱护。这种爱护决定是无私的、无求的,他不是求名,不是求利,也不是图报,他就是一种自然而然那种纯孝之心的流露。你看汉朝时代的一个小孩,叫黄香,他的母亲早死,九岁的时候就对父亲奉事非常孝顺,他就能做到『冬则温,夏则凊』,那真是纯孝之心自然流露。
这一句我们要联想到,学孝顺父母关键是要懂得活学活用。这「冬则温,夏则清」,现在您大可不必要冬天睡在父母的床上,用体温来温暖,夏天也不一定要搧扇子。但是这种心是什么?对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比如冬天给父母买一台暖气机,或者是暖手炉,这就属於冬则温;在家里装个空调,夏天好过,这是夏则凊。所以你有钱,就处处想到给父母一些照顾,让父母生活能够多些安稳。像我的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他在去年的时候,家里因为住的祖屋年数太久了,又失修,两位老人就想搬到老人院里面住。结果老人院里面他们也不习惯,因为两个老人家都学佛了,他们吃素,可是老人院不能够专门为他做素食。我就想到给爷爷奶奶买一套房子,三房一厅的。我从澳洲,我还在澳洲昆士兰大学教书,就赶回来,在去年春节前夕,我那是求佛力加被。因为时间很短暂,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求佛力加被。结果七天之内,从买房子到装修房子、买家具什么都置办好,七天之内就圆满了,让爷爷奶奶能够过年前就入住新居,老人家很高兴。我还请了一个保母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让老人家能够在比较如意的环境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像他能吃素、能修学、能念佛,这就是在生活上对爷爷奶奶的照顾。
这一条关键在於让我们养成对父母照顾的心,当我们有照顾父母的心,自然就能够懂得照顾别人。而一个懂得照顾别人的人,他能够处处受欢迎,他处处都能够得到大家的爱护,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真正孝心养成了,自己也得到别人爱敬的果报。下面一条,请看第七、第八:
【晨则省。昏则定。】
这条也是在生活上的一个小事,早上起来必定要去父母床前问安,晚上父母要歇息的时候,必定给父母铺床安枕,让父母能够在安定当中入睡,这都是对父母一种报答。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呱呱坠地以后,什么人能够对我们日夜的照顾?什么人能够为我们晚上都不睡觉?假如自己尿床,床铺湿了,父母把我们安放到干燥的地方,自己还睡在湿的地方。从这些细节上,我们能够思惟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真的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正是我们回馈父母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去尽这分心。『晨则省,昏则定』这个例子,是周朝初年周文王他开的,他在侍奉父亲就非常的尽孝,每天必定三次去问候自己的父亲。当父亲有病时,文王知道了,心里就非常不安,他甚至可以为了帮助父亲医治,衣不解带。等到父亲病好了,文王的心才能安下来。这是有名的「文王三省」。
这些小节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忽略,如果父母在身边,应该学著用这些小节去落实。我自己就觉得,其实父母都非常喜欢儿女在身边,这是一种安慰。我跟我母亲住在澳洲,每天晚上我都会陪母亲说一会儿话,我母亲会躺在床上,我就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有时候聊著聊著发现我母亲已经睡著了,脸上还带有微笑。我们想到母亲在这种非常安慰的环境下,一定入睡得很安稳,所以「晨则省,昏则定」,我们是可以去力行的。父母,特别是当年纪大了以后,都希望儿女能够承欢膝下,我们这个心可以想得到,当我们有苦闷,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很希望有个人在我们身边安慰安慰?如果我们这样希望,为什么我们不要用这种方法,来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孝心就是从这些细节上养成的。
很多人忽略这些小事,认为说我对父母有这个孝心就行了,在事上,大行不顾细节,小事不做也无所谓。但是要知道,如果小事都不能做好,你怎么可能在大事上面能够尽心尽力?《道德经》老子给我们说到:「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起高楼大厦,都是要用这些土石慢慢累起来的,一沙一石都是九层高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够忽略它?千里之行,这远行你也得一步步走,不可能一下跳过去。所以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就不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请看下面一句:
【出必告。反必面。】
这个「告」在古音是读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家门了,做为儿女必须得向父母禀告一声,说:「爸爸妈妈,我先走了。」回家以后也必定向父母禀告一声:「我回来了。」这些不仅是对父母的礼貌,而且是孝心的体现,为什么?因为这句话里头教导我们的是心里要常常存著父母。心里存著父母,行为上自动就能做出『出必告,反必面』的行为。假如心里没有了父母,只想著自己的事,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临出门前还跟父母打个招呼,或者回来家里跟父母问个安?这句话引申下去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心里存著父母的话,就应该常常问候父母,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没有跟父母在一起,你可能出外面留学、工作、出差、旅游等等,你离开家门,父母总是惦记著。父母惦记儿女的心也是一种天性,没人教他的,他自己就惦记著儿女。这是一种自然的爱,天性的爱,我们也应该对父母有同样的回馈。假如身在外地,应该常常跟父母打个电话,跟父母问候,向父母报告自己这些生活、工作、身体的状况,让父母能够安心。
我记得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远离父母,真是远隔重洋。父母就我这么个独生子,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就到美国去留学了。在留学期间,我必定是每个礼拜都给父母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都给父母写一封长信,给父母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打电话,往往跟父母聊起来会忘了时间,一个电话打下去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情。写的信也是洋洋洒洒写五、六页,六、七页,这都是不在话下。父母能够知道我们在海外留学的积极进取,他也很安心。很多同学在海外留学的,就有一句俏皮话,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就忘了爹和娘」。出去外面,好像我们因为中国留学生出去美国,一年还是土土的,很多东西不会,第二年全学会了,第三年就把父母都忘掉了。这样道德有了亏损,你想想他的学业和事业怎么可能顺利?
这句话可以引申多方面,不仅我们对父母要有这种「出必告,反必面」的心态,在工作单位,跟领导也得有这种心态。领导跟我们是一种君臣关系,古人讲君臣,就是指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君臣之间的,君仁臣忠,我们对领导要有忠心,这忠心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在家就养成了对父母的孝心,忠和孝它是一个心,并不是两个心。他能在家孝顺父母,自然能够在单位忠於自己的职业,负责任。所以古人都讲「求忠臣於孝子之门」,孝是古代选拔人才、选拔做官的人的一种标准。除了孝之外还有廉,「举孝廉」就这个意思。他能够对父母孝顺,就能够对祖国忠心,就能够爱护人民,再加上自己廉洁,奉公守法,不贪污、不受贿,他这一生就真正能够为国家人民做出好事情。我们对领导忠心,应该表现在时时在具体问题上要跟领导请示会报。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不一定了解领导的计划,往往在做的时候,如果凭著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做出偏差。常常跟领导交流沟通,自然做的事情就合乎整个单位团体的大方向。
我舅父在国内做高级工程师,也是铁路部门的一个领导,是位处长,现在退休了。他跟我们经常在聊天中,把他的人生经验都给我们说。他就跟我们讲,做事情一个关键点,在於对领导要事前请示,事后会报。事前请示,能够保证事情做得合乎领导的方向,事后会报,能够让领导安心。当然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讨好领导,而是真正希望使这个单位能够团结一致的把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一种忠心。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和谐,往往也是要多沟通、多交流,这也是「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当我们经常沟通、交流,很多的那些障碍,心里面很多的那些猜忌,自然就化解了。
你看我们老法师对於新加坡团结宗教,做了很大贡献,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公共场合对新闻媒体讲话里面,都特别赞叹老法师对於新加坡宗教和谐的贡献。因为自从老法师到了新加坡以后,团结九大宗教,真的三年之内,让新加坡九大宗教像一家人一样。他用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跟九大宗教多交流、多沟通、多布施、多供养。让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那些隔阂、那些猜疑、那些不理解都能够化解,自然就达到了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甚至能够团结合作。比如说一个宗教它需要钱做个慈善,另外一个宗教都能够捐钱帮助它,在新加坡能够做到这点。下面一句话是:
【居有常。业无变。】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老搬家。『业无变』,就是我们事业、职业也不要老更换。『居有常』,不仅说的是居家不要老变动,因为居家一变动,人心就不安定。以前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多美国的朋友就告诉我,他最怕搬家,为什么?一搬家,真的像剥了一层皮一样,太辛苦。因为你一搬家,就涉及到卖房子、买房子,你搬到新的地方买新房子,联系搬家公司搬这些东西,然后自己要打包整理。到了新的地方又要重新开拓,这真是很累,很多时间、精力都耗费在上面。当然你真正想要进德修业,在学问、德行上下功夫,老变动,这就造成困难了。因为家居的安定就使人心能安定,很多事情是人能够安定的时候,心定自然就容易能够成功。我们搞学问的,一定要懂得修这种定的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动,学问增长就很快;老是变动,老是走来走去,学问就很难成就。
除非你是再来人,你已经修成就了,心能够达到遇到种种的境界都不分别、不执著,境界对你没有影响,那你就无所谓。那你是什么?已经常常居在定中了,不会为外界的变化而心动,这可以。一般初学者,刚入门,哪有可能做到这点?所以必定要通过居处的安定,来达到心的安定,心安定自然你该做的事情就会做到。像父母老了,你想要对父母尽孝,你也不能老搬家,你得能够常常守候在父母身边。「居有常」也可以解释为我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往往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早起早睡,不要那么多夜生活。你看香港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不夜城,很多人晚上都不睡觉,到早上也不起床,这样子确实很多事情也就做不来了。
清朝的一个高官曾国藩先生,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汉族官员,在汉人里面,在清朝做到像他这么高的高官,做到了四省的总督,这是很了不起。他在训导子女的文章里面写到,人必须要早起,有早起的这种习惯,家就有个正气。一个人能够早起早睡,他的精神就特别好,如果是夜猫子,晚上不睡觉,脸色就青黄不好看。你想想他能早起早睡,他吸收的是阳气,我们说是与天同步,跟天时一起运作。他吸收的是阳气,自然精神就非常好,精力旺盛,做事情都能够做得有效率。逆天时而动作的,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这样的话这个人阴气重,我们看那个脸色就看出一股阴气出来,这样的话,他的精神就不足。古人讲的「精神足则智虑生」,一个人有足够的精神、体力、精力,他的智慧就能够容易生出来,一个人很疲惫的,精神不够,智慧就不足。
像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母亲从小对我的生活起居要求就非常严格,要求我规律生活,早起早睡。为什么?因为我母亲本人已经是这样做,她得到益处,所以她要求我也这样做。早上一早爬起来,出去外面锻炼身体,我母亲到现在还养成这种早起锻炼的习惯,上公园。早上起来,她通常现在是四点钟起床,然后她就到公园,吃点东西。她是自己做个早课,念经、拜佛,完了就上公园散步,通常一个多小时,再回来吃点早餐,吃完早餐还不到八点钟。所以她的时间很充裕,精力也特别好,精神、体力真的像年轻人一样,这是得力於这种规律有序的生活。我从小也跟著她,自然养成了这种有序规律的生活习惯。
后来念中学的时候,我是念广州华南师大附中,那个中学是全省一流的中学,广东省一流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是全省最好的。我自己在那边读书六年之后,现在回想起来,在中学里头念书,中学之所以能这么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於学校生活的规律。因为我们念书的学生都在学校里,是住校生活,只是周末回家,平时都在学校。学校规定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然后在操场锻炼身体做早操,吃早餐,然后去上课,中午回来休息,下午又上课。上完课之后,必定规定要去做体育锻炼,打球、游泳什么的,晚上还有个晚自习,当然不可能看电视什么的。十点钟必须规定熄灯睡觉,不睡觉的话,老师抓出来会处罚的。就逼著你今天的功课必须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也不能开夜车,逼著你效率就提高。所以华师附中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是身体好、精神好、学习好。这个成功的因素,很重要在於他居有常,起居有规律。
《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法天,天时运作那是非常有规律,白天,该亮的时候它就天亮,太阳该起来的时候它就得起来,该下山的时候它就下山,非常准确,这个时刻表。君子学习天的这种有常,规律的起居来修学,养成一种恒常的心态,自然他就能够自强不息了。自强不息并不是指非得让你好像精进得晚上不睡觉,也不吃饭,这种过分刻苦。佛在经里面讲,佛也也不鼓励过分苦行,这样的话他不能长久。真正长久的人是什么?有中庸的思想,中是不偏,庸是恒常,持之以恒,这就是进步最快了。想要急於求成的心态,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修行、学佛也要有这种心态。
像念佛的时候你不可以急躁,很多人念佛他非得要见佛,非得要往生,当然这种愿心让我们敬佩,但是他如果太急躁,心里还不清净。念阿弥陀佛关键是要念到清净心,佛什么时候来接引你也不要急,你就耐心的去念,到时到点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你别慌张。你慌张证明你对阿弥陀佛信心不足,你信心足的,我这么好好念,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现在就是好好念佛,等他来就行,千万不要著急。
下面「业无变」,这是讲自己的职业、事业不要老变化。因为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分事业,往往心就很定,心定就智慧生,你看佛家里头讲「戒定慧」,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如果事业、职业老是更换,现代人是老是跳槽,那他的心就不定。他为什么老跳槽?因为追求名利,追求名利这种心,自然跟道就不相应。既然我们选择职业、选择事业,要选择就不要更换,所以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慎重。你看俗话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职业是非常重要。选择的职业应该以正当的职业为标准,决定不能所做的事情损害社会大众和众生的利益,佛法里面称为正业,那些不正业就不能去做。比如说杀生的职业,卖猪羊、卖肉的这些就跟杀生有关的,这种职业就不好,那是造业的职业。
凡是跟十善业不相应,你说杀生、偷盗这些职业,现在偷盗的职业很严重,常常有盗版的,盗版的这些就是属於偷盗行为。还有邪淫的职业,妄语的职业,妄语职业是什么?常常以欺骗来谋利益。这些职业有很多,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律师他上法庭,他不是真正奉公为法律、为清白的人来辩驳,他是歪理,把没理的变成有理,图的就是他的律师费,这就属於妄语。因为律师,要知道他是维护法律的一门职业,他是神圣的。如果以私心、以图利之心去做这个行当,就是妄语,造很重的罪业。绮语,绮语是什么?像很多现在新闻媒体里头,他讲了很多是怂恿人起邪思、起恶念、起冲突,这些都属於不正业。所以选择非常重要。一旦选择了固定的职业以后,就要业无变,因为真正想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建树,真正要立家、立业,一定要持之以恒。选的正当,加上持之以恒,这一生必定有成就。世间人他的世间事业都是这样子的,比如说一个搞学问的,或者是搞科学的,科学家持之以恒的下去,他一定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老是变换,换行当、换科目,这样子就很难成就。
我在大学里面是教金融的,我带博士生我就跟他们讲,我说你要真正想要迅速的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话,必须你选择的科研项目要持之以恒的下去。导师能够帮助你的是选择很好的课题,选择好了之后你就得一门深入钻研下去,不要改变,不要气馁,最终你就能够有所建树。世间的行业尚且如此,学佛的行业,学佛这是立道业,更是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法师常常把这八个字来劝导我们,学教的人要选一部经,在我们基本德行的基础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些基本德行都做到了,选择一部一门深入下去,反覆讲、反覆学,你在这部经上能开悟。念佛的人念一句佛号,那就得一心一意念下去,断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分别、不夹杂、不间断,念佛一定能成就。
现在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下面会继续来跟大家讨论《弟子规》,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继续来学习《弟子规》,讲到「入则孝」里面的第十三条: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一条字面上的意思讲的是,为人子哪怕是小事都应该常常去请示父母,不能够自己擅做主张。因为当我们擅做主张,往往会导致做错事情,对不起父母,这样为人子之道就有了亏损。所以无论什么事情,如果没有想到大局,没有顾及到父母,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出发,擅自做些事情;而做这个事情他的目的无非就是带著私心,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的企图,当然这样做的话,就失去了孝道。老师跟我们父母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违背了老师的教诲,不正像做事情擅自主张,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一样吗?因此我们从这条可以引申出去,凡是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而擅自做的事情,违背了父母意愿,违背了老师的教诲,这么做就是亏损了孝道。父母和老师所希望的,都是希望我们能够做个正人君子,甚至希望我们这一生能够成圣成贤。如果我们不是以这样的目标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反而凭著自己的私欲来行事,这就真的是失了孝道,亏损了道德。所以,事情无论大小都应该谨慎。
你看儒家学者修身有「四勿」的原则,这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生所奉持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仪规范,不道德的这些事情、这些行为,我们不看、不听,更不能说和做。哪怕是这个事情再小,细节问题,我们都要谨慎小心,不可以违背了礼仪规范。真正在这样的一些细节,生活日用平常当中来修持自己,功夫日久天长就能够出来了。你看《华严经.净行品》里,菩萨每天就在日用平常当中,养自己的菩提心。从早上起来盥洗漱口,穿衣吃饭,甚至上厕所,哪怕是小事当中,他都能修养自己的菩提心。大慈大悲,事事心心念念都是当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大德怎么样出来的?真正的大德都是从这些小事当中,不擅为而养成的。我们看下面一句: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个意思是说做为儿女,不应该有私藏物品。在没有长大成人之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是跟父母一体,怎么能够起私心,自己私藏物品?尽管这个物品再小,假如起一个私心,想要藏起来不让父母知道,这种心就已经跟父母有了隔阂,孝道就已经被破坏了。所以物件虽小,事情虽小,可是这问题可不小,当我们的私心一起来,孝道就受了亏损。父母如果知道我们私藏东西,他不是因为你把那个东西拿走了,他是因为你有私心,你没有把父母看成一体,所以他会伤心,他会难过。儿女,我们自己身从何来,那是父母生养而来,我们本来都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居然能够起心私藏物品,把父母看作是外人,这怎么会不让父母伤心?所以,从小应该养成一种处处跟父母有一体的观念,父母教导小孩也要从这里开始教。
我记得从小的时候,过年过节大人经常会给我们利市包,在祝福的时候给我们一点钱,我都把这个钱交给父母,决定不会自己私藏私财。因为养成了这种习惯,所以从小到大就有一种想要供养父母的心态。这个时候父母也要有智慧,当小孩愿意把自己得到的利市包供养父母,父母应该接纳。很多父母讲,「这钱你自己留来用!」这么一说,就养成了孩子积累私财的这种习惯。当积累私财的行为时间长了,私心自然就起来,他处处就会给自己敛财,而忘记供养父母。所以父母教导孩子,处处都应该用《弟子规》的原则,不能够溺爱孩子。
『物虽小,勿私藏』,这里关键我们要戒一个私,私心。假如说没有私心,你藏物品其实也无伤大雅,甚至有些情况还值得人赞叹。比如说在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做陆绩,他很孝顺,而且很聪明伶俐。他六岁的时候有一次遇见九江的太守,江西九江太守叫袁术,袁术请这个小孩吃饭。在吃饭之后就拿些橘子给这小孩吃,小孩吃了觉得很好吃,就偷偷的把几个橘子藏到他的袖子里头。告辞的时候橘子滚了出来,这位袁太守看了之后就批评这小孩说「你怎么可以私藏物品?这不是你贪心吗?」陆绩就说了,「太守,您给我的橘子非常好吃,我想拿几个橘子回去也让我妈妈能够品尝到,所以才把它藏到袖子里头。」袁术觉得这个小孩能够念念想到父母,非常难能可贵,反而表扬他,称赞他的孝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陆绩怀橘」的故事。你看陆绩他藏橘子,他不是用私心,他是怀著一个孝心,即使是藏物品,反而成为了历史上的美谈。所以这句话我们要懂得,关键是要懂得护住自己的孝心,不能够起私欲。
人在道场修学,这一点更是重要,我们知道如果是在一个真修的道场里面修学,私藏物品,这是常住物,我们私藏的话就是犯了大盗戒。哪怕物再小,你起心据为己有,就是犯了不可恕的罪业,因为这个物品是十方常住,你等於偷盗了常住的物品,那可不得了。老法师常常教导我们,来道场修行的人,假如在这边得到了供养,或者是来这个道场讲经、讲课,得到了供养之后,也必须交给常住。不能够私藏,一私藏的话,你私心起来了,就是很大的毛病。我们老法师就为我们做了好样子,他到每个道场去讲经的时候,很多道场请他,信徒很多,每次讲经供养很不少。上次我跟老法师去了澳门,他讲了个开示,道场很多的信众都呈上红包供养,我们拿了个袋子装,装得满满的。老法师就把整个袋子的红包转供给常住,自己一个红包都不拿,真是做到了「勿私藏」。老法师既是尊重常住,也是做出一个好的表率,没有一点的贪心。
我们讲得好,信徒供养的话,我们把这些信徒的供养转供养给常住,让他们的福报更大,我们转供常住,就使他们福报变得无限大。对我们这些学讲经的人来讲,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决定不能在一个道场里,拿这个道场的供养。除非是你在这边工作,道场它有固定的制度,可以分配给你生活费,你可以接受,其余信众的供养,一律转交给常住。下面一条是第十五:
【亲所好。力为具。】
这是讲父母他喜欢的东西,为人子必定是尽心尽力去帮助父母获得他所喜好的东西。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很多,当然在衣食住行当中,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来供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可是这种对父母身体的供养,还是不足以成为至孝,真正对父母的孝顺应该让父母生欢喜心,他所喜好的我们能够帮他做到。他喜欢什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就,或者是在世间上有很好的事业,有很好的品德、学问。觉悟的父母、学佛的父母,也希望儿女能成圣成贤,我们时常把父母的愿望记在心里,去努力的达到。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家里并不富裕,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常常希望能够早日把学业完成,能够工作得到收入来供养他们,供养二老,供养父母。学习还算很顺利,在四年当中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通常我们知道在美国念书,硕士要两到三年,博士要四到五年,一般要七年的时间。因为心里总想著早日报恩,所以学习就比较用功,因此能够四年完成了七年的学业。工作以后,就能够如愿以偿,负担起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赡养、他们的生活费。
我的母亲对我一向都具有很高的希望,在我小的时候,我在读中学,我母亲就已经给我立定了一个志向。她希望我将来从事学术的工作,在大学里教书,她说她希望做到教授的母亲。我自己也就按照母亲所指示的道路去走,确实在学习上面也算用功,其他这些影响学业的事情我都没有去做。比如说我母亲告诫我说,「读书的时候不可以谈恋爱,学业没有完成之前不能成家」,我就谨记著母亲的教诲,到现在这点还算能做到。我跟母亲学佛十多年,现在我母亲对我的志向又更高了。现在我做到大学的教授了,但是我母亲的希望又提升,她希望我什么?成圣成贤,要效仿圣贤,把这一生贡献给圣贤教育。我自己也受到恩师净空上人的鼓励,立志从事圣贤教育工作。也是教书,但是不是教世间书,不在大学里商学院教书,是好好的在圣贤的学问上下功夫,从事圣贤教育工作。我母亲非常的高兴,她写了一封信给师父上人,表态非常支持我全身心投入圣贤教学的工作。因此今年一月一号开始,我就舍弃了大学的教授职位,专门来从事儒释道三家的教学。现在我希望能够十年好好的安下心来打基础,在圣贤的学问上面扎下深厚的根基,将来希望能够把圣贤教育发扬光大,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栽培。『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和老师希望我们做到的,要努力的去做到。
学佛的人我们知道,佛真的是我们的慈父一样,佛的无限的悲心,就是希望让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所以佛他所希望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也要常常的去思惟,去努力做到。佛是希望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出三界,证佛道。佛在经里头告诉我们,要以净土法门修学就比较保险,你看在《阿弥陀经》里头,释迦牟尼佛三次,不厌其烦的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有没有去努力奉行?如果不努力奉行,那没有听佛的话,《弟子规》这条「亲所好,力为具」就没有做到。真佛弟子应该随顺世尊的教诲,做学佛人的好榜样,为世间人树立一个真佛弟子的好榜样,这样才能够真正光复佛教。佛教之所以这么多年被人看不起,这么衰落,就是因为我们佛弟子自己没有做出好样子,自己本身在戒行上没有做到,而且在佛理上也没有通达。又做不到,又说不到,叫别人怎么能看得起佛教?所以要常常有报恩的这种心行,努力去修学。下面一条:
【亲所恶。谨为去。】
这是讲父母双亲他所厌恶的东西,不喜欢的,我们要恭恭谨谨的把它去除掉。父母不喜欢的东西也很多,假如我们道德上有亏欠,犯了错误、有过失,父母当然不喜欢,我们有没有『谨为去』?「谨」讲的是要小心谨慎,很留心、很注意。既然父母不喜欢我们犯过失,他喜欢我们孝道,不喜欢我们不孝,那我们常常要小心谨慎,要去做孝道的行为,不孝的行为要把它去除。谨慎到什么程度?甚至在念头的起灭处,我们都要小心谨慎。起个念头的时候,想想这个念头是为私的,还是为父母的?如果是为私的,这就是不孝。所以真正修行的落脚处,就在我们念头,能够这样谨慎小心的去防范自己的过失,功夫很快就能得力。我们学习《弟子规》里面,从开头讲到现在,都已经了解,这个亲,这里讲的父母,绝对不是指我们现在父母两个人,它包括老师,包括善知识,包括世尊释迦牟尼佛。他们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不能犯戒,我们应该修十善,断十恶,这是「谨为去」。下面一条:
【身有伤。贻亲忧。】
这里讲到为人子如果身体有损伤,当然父母一定很忧虑。《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的开始。孝从哪里开始,开始行孝?首先得做到爱惜自己,这里开始。因为孝道,我们讲到这是个观念,父母跟我是一体这个观念,所以损害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损害父母的身体一样。有这样子的观念,他自然懂得爱惜身体,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惜父母,能够让父母免去多少忧虑!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护身体,也要勤於锻炼,锻炼身体有了健康体魄,父母看了就高兴。假如因为不注意,或者是太劳累,身体受到了亏损,这样子父母就很忧虑。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替众生做好事,身体也是个本钱,如果你身体不注意,不注意爱惜它,本来可以做更多的好事,结果你也做不来。比如说我们学经教的,精力很重要,你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这身体就好,精力充沛,你能够长久。这样就可以深入经藏,就能够持之以恒,这也是老师所希望我们做到的。爱惜自己,当然不仅是爱惜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爱惜自己的名节,爱惜自己的德性,如果这些受了损伤,父母就更忧虑。你看下面一条讲的:
【德有伤。贻亲羞。】
假如道德上有亏欠,做了不好的事情,父母蒙羞,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他知道对不起良心就是对不起父母。时时想到不能让父母蒙羞,行为、举止就处处留意谨慎,德就能够这样养成。做学生的对老师也应该有这种心态,假如我们『德有伤』,做的品行、学问我们没有给世人做个好样子,反而做了坏样子,这就有辱师门,让老师都蒙羞。你看这个人是谁教出来的?是某某某教出来的。把指责、批评都归到了老师头上,这就是做为学生最对不起老师的事情。我们身为佛弟子,要知道要处处想到为佛门增光,做个好榜样,让世间人看到,你看学佛的人真好。这么一赞的话,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到。假如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品行、学问受人批评,他批评的连同释迦牟尼佛都批评了,让别人都造了罪业,这罪业里面决定有我们一分。下面请看第十九条:
【亲爱我。孝何难。】
这是讲父母双亲疼爱我们,我们孝顺父母双亲就不算难事。为什么?父子有亲这是一种天性,假如这天性能够自然流露,父母跟儿女心连著心,孝顺父母起来就不难。但是你要知道,虽然说不难,我们还要认真努力去做,不要认为这是不难的事情,你就忽略了,在细节上你就不去注意。不难都不做,那就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那成什么人?下面一条: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如果憎恨我们,你看古时候最著名的例子,大舜的故事,四千五百年前,舜王他的父母虐待他、憎恨他,甚至时时要把他置於死地。可是舜从没有去看父母的过失,他常常想到我自己没做得好,才让父母这样的怨恨我。所以常常改过,处处都小心谨慎,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你看这种孝,这就是大贤。舜因为他这种至孝的行为,当时的尧王听到这样的事情他非常赞叹,就请他出来为国家效力,做他的助手,帮助他治理国家。尧王有智慧,他懂得请一个大孝子出来,因为他能够对父母至孝,他就能够为国家尽忠,为人民谋福利。尧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后来还把自己的皇位让给他。舜因为父母憎恨他还能够去行孝,这么难能可贵,这种心行所招感的就是难能可贵的果报。所以你要知道,福就是逆著加的,如果你能够承受这种逆境,那你的福就大了,要是不能承受,那就是福小,无福、薄福之人。
这里憎,当然也是广义的,它包括父母可能对我们的不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真心为父母好的,真心是为父母增光的,但是父母也并不一定理解我们。这是因为可能父母以前没有学过圣贤之道,我们所做的事情,希望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他可能不理解。不理解怎么?不理解我们还是要去尽孝,对父母决定不可以有丝毫的不服和埋怨,应该更加努力去进德修业。你看《孝经》上讲「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这孝,孔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层事亲,孝顺父母,奉事双亲。第二层事君,就是真正为祖国、为人民、为世界做一番事业,这是忠臣。最高,孝的终极是什么?立身行道,这样《孝经》说可以「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让父母真正得到光显。
我们了解这个情况,要知道现在我们觉悟了,学佛觉悟了、明白了,看到众生苦,这个苦是因为没有圣贤教育。芸芸众生不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凭著自己自私自利这种心态造无量罪业,这苦的根源。我们看到这一点,要怎么做?立身行道,做好样子,按照圣贤的教诲去修行。同时教化众生,这是对社会莫大的贡献,真是让众生能够觉悟,他觉悟了就能够离苦得乐。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大家能够明白和谐之道,这是圣贤之道。所以我们从事圣贤教育,哪怕是父母可能不理解,我们也要努力去做。当然处理起来,一定尽量让父母能够理解,能够支持我们。但是绝不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改变我们行大孝之心。这样子做「孝方贤」,才是真正贤德之人。下面一条: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里是讲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免会有过失的时候。我们看见父母过失,要存什么样的心态?不能够袖手旁观,看见父母犯过失、造罪业堕落了,他会受报,怎么忍心看著父母这样堕落?所以要劝谏他们,劝谏父母改过。「更」就是三番五次的去劝谏,重复的劝谏,不厌其烦。当然劝谏父母要懂得艺术性,『怡吾色,柔吾声』,就是让我们的面色非常的柔和、和蔼,表现出一种理解、关怀的样子。声音也要用柔软的语言,不能看见父母犯过失,厉声的去批评,严词厉色像批什么似的,这样你说父母怎么能接受?你看我们很多学佛的人,不学佛则已,一学佛家里关系搞得很紧张。为什么?因为他学了佛经,就把佛经的这些道理拿来衡量父母,衡量家里人,看到「你怎么造杀业?天天吃海鲜,你怎么能这样子造罪业?」一天到晚批评很多,怎么能够让家人生欢喜心?他不能欢喜,就不可能听你的,那他更不可能去改过。
你要知道改正过失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还是发现自己每天犯很多过失。那你怎么能要求人家,一下子能够把他过失都改正过来?所以我们对人要多宽容一点,对自己要严厉一点要求,律己要严,待人要宽,这样才能有比较和谐的关系。你让父母能生欢喜心,这是第一步,他生了欢喜心他才能听你的。我劝导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学佛,也真是不容易。一开始马上讲这些佛教的道理,那不能接受,就得想著办法,带他们去旅游。去朝这些道场、名山,上九华山,到东天目山,让他们在这种秀美的自然风景当中去体验一下,原来学道也有学道的快乐。就慢慢引导,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见到老法师,听老法师讲经,这种种。好多年才能让他们能够理解学佛是好,才不至於反对,然后再慢慢进门,这不是件容易事情。所以『谏使更』这更是多次,可能是要多少年耐心去引导,这才能够让父母真正改过,真正去从善。有时候我们劝谏父母,父母不听,这是常有的事情,怎么办?下面《弟子规》讲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当我们劝谏父母亲,我们自己要知道,人能改过这不是件容易事,一劝他就能改,那都不是普通人,那是圣贤人。他即使『谏不入』,他不能够听从你的劝谏,不能够改过,不能够改变他的那种执著,你得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喜悦的时候,重新欢喜了,你这个时候再重新去劝谏他们,去诱导他们,总之是让他们在欢喜心当中接受你的劝告。当然有时候如果真的事情紧急起来,这个事情是关系重大,你劝谏没有时间,不可能等待,那怎么办?『号泣随,挞无怨』,看到父母真正不听劝谏的时候,就是痛哭流涕去力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
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他在年轻的时候跟他父亲一起去打天下。有一次在打仗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他知道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你小小年纪你懂个什么?不听他的劝告。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还没做到皇帝,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军帐外面整夜的哭泣,哭得很大声,哭声很凄厉、很感人。这时候他父亲听到儿子在外面这么样的哭泣,心里就重新安定下来,重新做作战的思考,最后就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不至於全军覆没。这是什么?用自己的行动,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母,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当我们劝导人家,父母也好,或者同事也好,不管劝谁,你不能够感动人的时候,他不听你的,那是什么原因?自己真诚心不够。诚没有到,感动就没有到,一定要诚心做到圆满才能感动人。你看处处应该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
「挞无怨」,就是指父母他不听我们的劝告,甚至因为恼羞成怒要打我们,即使打我们,心里都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为什么不能有怨恨之心?你想想你劝谏父母是为了什么?我是为父母好。你既然为父母好,你不是为自己,你怎么可以怨恨?你如果是怨恨,你是因为自己一定心里有所图,心不够真诚,遇到这些挫折,你就起这些烦恼。所以挞无怨,你可以用你的悲伤感动父母,决定心里不能起怨恨心。父母打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起怨恨心,那父母骂我们或者是有时候批评我们两句,更不能起怨恨心。你看现在很多小孩,父母稍微给他严厉一点,批评他两句,他甚至都离家出走了,心里怨恨,这就真是不孝。下面第二十二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这里是讲当父母亲生病了,做儿女一定是心里非常的难过,他日夜所思考的就是如何替父母医治,这些都是从行为上我们看一个人的孝心。他怎么做?古代是熬药,父母有病了,他就熬药自己先尝一尝,看看这个药是太苦了,或者是熬的火候到不到?很细心,这样子侍奉父母,心里是想著父母亲早日康复。父母病重,他昼夜的侍奉在床前,真是不解衣带。像古时候汉文帝侍奉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当他母亲病在床上三年了,他为了侍奉母亲都不解衣带,这样去尽孝。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因为父母病痛,能够全心全力去侍奉父母的,像山东省枣庄有个煤矿工人,他母亲患了癌症,晚期了。他自己收入很微薄,他二十七岁,侍奉在母亲床前尽心竭力。医生告诉他说,他母亲已经没救了,劝他把他母亲带回家,准备办理后事。
这位孝子他叫戴永胜,就到处找医生、找药方,帮他母亲去治疗。从民间的这些医生那里搜取很多治癌的良方,每天煎药给他母亲喝,结果他母亲半年以后病况明显好转。去医院复查,医生都大为惊奇,说癌症晚期,现在怎么癌症都转好了,她的癌细胞萎缩了百分之七十,这是叹为医学史上的奇迹。奇迹从哪儿来?孝心的感召。孝心能够治病,它也有科学根据。你看日本江本胜博士,这位科学家他十年来通过对水结晶的研究,发现人的心态、心念对於水结晶的结构产生影响。善良的心态,比如说爱、感恩,这些意念让水结晶非常美丽。如果是恶的心态,厌恶、憎恨、怨恨,这些意念让水结晶很丑陋。所以戴永胜他这个孝心纯净纯善,他煎出来的药让他母亲喝,你想想那个水结晶是多么美丽。他母亲喝了这水病都好了,把她癌细胞的成分都改变了,要知道人的身体上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所以她病都好了。孝心的奇迹创造了医学奇迹,这是什么?至诚感通。下面一句是: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这是讲父母亲如果离开我们了,去世了,孝子当然心里非常悲痛。三年,心里因为记挂父母,叹息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报恩,父母就离我们而去,所以常常悲叹,常常哭泣。『居处变』,就是居住的地方都变了,古人是守孝,在自己父母陵墓那里守墓,守三年,不在家里居住。夫妇分房,就是一切的享乐全部都停止。『酒肉绝』,吃的这些酒肉全部断绝,吃素。我记得我的外婆往生以后,我母亲带我就开始吃素,为了纪念外婆,这是学习孝道。最后「入则孝」最后一条: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一条是讲的父母亲走了以后,当然走的时候要『丧尽礼』,举行哀悼仪式,竭尽自己的真诚心。祭祀父母是我们孝道的一种落实,所以一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清明节、冬至节,这些节日里面我们祭祀父母一定要诚心。常常思惟自己能不能够做到一个正人君子,对得起父母,就彷佛父母在世一样,『事死者,如事生』,常常纪念父母的恩德。祭祀父母不是迷信,祭祀祖先不是迷信,它是一种孝道的落实。我就曾经在讲演中希望,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把清明、冬至这些祭祀的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鼓励祭祀父母,真正和谐社会可以落实。古人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所以祭祀父母是一种孝道的培养,能够使民风淳厚,我们知道提倡孝道可以构建和谐社会。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把「入则孝」学习完毕,明天开始学习「出则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