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立业的根基 《弟子规》学习心得(国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7/2/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7-0001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一部教材。人希望能够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想要学佛的人,能够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许多人都说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就有一点轻视的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但是要知道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大人、父母是更应该学。不仅是大人学,哪怕我们这一生希望学佛有所成就,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根基也必须要扎好。因此在这里,我们就有必要用大人的角度来学习弟子规,从一个学佛人,如何来落实入佛法的根基这个角度来探讨弟子规。所以我们这个讨论,就以「修德立业的根基」为题。
修德,不仅是这一生我们想成就正人君子的品德,真是想要学佛成就佛菩萨的大德,也必须从弟子规来入手。立业也是如此,世间人希望得到成功事业,幸福人生,成家立业,没有弟子规的落实也是达不到;学佛的人想成就道业,也要从弟子规入手。现在师父上人净空老和尚,正在香港讲《华严经》,他前些时候在讲经里面谈到,《弟子规》决定不能小看它,它是入《华严》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量寿经》也是无二无别的。师父上人既然说出这个话,证明弟子规是多么的重要。可能你听了这话有点不服气,这弟子规是给孩子学,可以上课,所谓「童蒙养正,圣功也」,小孩子用弟子规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这能说得过去。《华严经》是佛教里的高级的佛法,是一乘法门,等於是佛法面的最高峰,怎么能够跟弟子规同日而语!
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师父上人讲出这句话,他是在华严境界里面来谈,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里面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修为,可是里头同样含有《华严》深奥的玄理。只是我们学者不懂得去深入,不懂得在这些生活日用平常当中去悟这个理,不懂得善用其心,对弟子规才会轻视。你看《华严经》里面讲的有十玄门,十玄门里面就有个叫做「同时具足相应门」;换句话说,《弟子规》里所讲的义理,同时也具足一乘佛法的义理。比如说《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代表谁?他是代表一切众生。佛法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一切众生的呼唤,我们都要应勿缓。这谁能做到?等觉菩萨才能做到。你看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若有急难恐怖他就立即现身,令你得以解脱,这才是「应勿缓」。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弟子规》与《华严经》理是相通的。更何况弟子规里面所阐述的这些义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这种自性是人人都具足的,这种性德是人人都本有的。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道德、品行,人人本来都有,现在因为迷惑颠倒才迷失了。所以,要恢复我们的自性,要通过去修持这些性德,把这些性德做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恢复自性。弟子规的修学,我们今天的讨论,就跟一般我们学习弟子规的这种讨论方式就有所不同。我们是通过一个做为大人,做为父母,做为修道之人,做为在世间想立业,甚至在出世法上能够得到道业的,这种角度来探讨弟子规。既然说弟子规与《华严》是无二无别,为了大家理解这句话,我们来做个试验,来看看《弟子规》里面能不能够具有《华严经》的这种大格局?末学今天可以说是不揣冒昧,学问、道德虽然很浅,但是也愿意用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来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
我们今天开始的讨论,讲的《弟子规》就试用华严宗法来诠释弟子规。当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老法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是无二无别,同时能够令大家对弟子规产生足够的重视,正是如果弟子规没有落实,学《华严》也不可能入境界。效仿古来大德的做法,像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十门开启也就是十种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从这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他们的注解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的架势。老法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也是无二无别,那我们也用《华严》十门开启来解释。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第一是教起因缘,第二是本文体性,第三是本文宗趣,第四是方便力用,第五是所被根器,第六是藏教所摄,第七是部类差别,第八是传会讲释,第九是总释名题,第十是正释文义。我们就试著在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首先谈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他们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能够背得烂熟,可是生活当中处处都有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够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孩子对父母都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孩子们他学了弟子规,反而一条都没能做到?这根本原因在於父母他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他没有能够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能够做个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他就能做到。
所以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身正,就是你做个好榜样,你能说的都能够做到,你说孝顺父母,你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子孝顺老人家。孩子看到你孝顺父母,他就能够理解,他就能够做到「入则孝」这一篇。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那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到?所以为什么要大人先要学弟子规,就是这个道理。弟子规其实不是让孩子来学,首先得让大人学,是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条的做给孩子看,孩子这么学的,是身教。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我们在这几天来共同学习弟子规会看到,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於不败之地,就能够为人所尊敬。哪怕你是想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想有所成就,也得要修学弟子规。孔子教学生,他孔门四科里面,四门教育第一个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你看那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晓得,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对於学佛的人来讲,功夫希望能够迅速的得力,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
很多人,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老法师就常常说,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教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所以老法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这个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的因缘,我们看到是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是浅深是相通的,弟子规上面所讲的这些事情,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貌似给孩子学的这些日用平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面含有深的道理。所谓古人讲的「如海一滴,具百川味」,这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所有河流的那些味道,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大海水里头。从这里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理,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也一样能品会到《华严》的味道。很多深的理从哪里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最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的。
以前古时候有这么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黼,他有一天,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有一位叫无际大师的,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就赶路去找无际大师。走著走著就遇到一位老和尚,这老和尚就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要去哪里?杨黼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我现在就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著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杨黼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那在哪里?这位老和尚就说,「这位佛,你就现在回去,你就注意有位披著一条毯子,脚上倒穿著拖鞋的,那一位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黼听了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杨黼就敲门,回家了。
这一路上还没见到这样的一个披著毛毯,倒穿著拖鞋的人,他心里正在纳闷。敲了门,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得赶紧去开门。她已经入睡了,马上起床随手抓起一条毛毯,因为匆忙的缘故,穿鞋都穿反了,倒穿了拖鞋,急急忙忙的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黼一看,他马上就省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就是这堂中老母。后来杨黼悟了,他也就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他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悟出,其实深妙的道全在日用平常,全在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当中。当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到他墨汁写完了以后,他去池水那里挑点水去磨墨,结果池水就把墨汁自然的涌起来给他,池水的墨汁都已经现成。这说明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所尽的义务当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用平常当中就是道,会学的就学上了,不会学的,你出外去找什么道也是学不通。
孔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切近的这些事情里头去学习「仁」的方法,就是仁义,就是孔子把仁做为他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就在日用平常当中学。当然如果对孩子,让他从小就能够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他长大以后,他真的是有非常深厚的根基之后,他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这种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我们恩师净空上人的老师,李炳南,雪庐老人就非常重视孩子的这种童蒙养正。我们的老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的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能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弟子规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第六条里面编成的,它以孔子的教导为纲目。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这些句子来做为纲目,加以开解。从这条可以看到弟子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子当年要教导学生,就是用这一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学生,要求自己的弟子。孔门弟子能够成就世间圣贤,佛门弟子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作佛、作菩萨,这个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师父上人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正是如此。《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位秀才叫做李毓秀,他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训导童蒙的这篇文章。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改名做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句以三个字做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佛门里面也是要求入佛门之后,也有这种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你看佛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头曾经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要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修三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重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第一条是人天福,第二条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是大乘菩萨要修的。你看第一福就是弟子规里头,弟子规里讲的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德目,不正是第一福里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能做到,才能称作「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老法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也得要好好的落实。这条不落实,念佛哪怕是念得很了不起,一天能念十万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不能够往生。
这就是我们所说《弟子规》的教起因缘,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对我们的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华严》十门开启的第二个方面,本文的体性。所谓的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它的基本的原则,它依赖什么?这种体性我们这里提出跟大家讨论,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哪一条不是我们自性本有的道德?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善,本善,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在哪?就是弟子规里讲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所以我们知道弟子规所规定的,不是说孔子他非得让我们遵守他给制定的这种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就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
五伦关系也不是人制定的,它也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谁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一定有父母。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关系当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道德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它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这些都属於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心性,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这是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作实相,也就是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种叫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这么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道是说不出,无法去名状,无法去讲得出来的,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是很难去理解。但是孔子说的「志於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道、或者佛性如何去证得?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相,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相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能够表现形相,表现出的形相那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用我们的六根接触得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能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这些我们能看到。一个证道的人,他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那我们没证道,我们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去见性成佛?就要通过去修这些德;就是凡是顺著性德的,我们去做,凡是违背性德,我们就不做,这样子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入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自性本来具有。我们现在有的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气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恢复。孔子说,「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要据於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证入道。
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这个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上面有讲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就是想要证道,想要学君子、成圣贤,那得一步步来。你要行远,就是远行,你就从近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终有一天你能达到目的地。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你一步一个脚印从低开始,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的爬。《弟子规》就是你要走远行的第一步,你要登高的第一步,你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你就是恢复你的自性,圆满的恢复就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你本来具有的圆满德行,你的佛性。所以《弟子规》都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你就不学它,你就没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这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所说的境界。我们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这种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我们来继续谈本文宗趣,第三条,如果真正大家明了《弟子规》的体性,它是讲的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其实很明显是以《论语》的这门「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就是我们理解这些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的力行。学文并不是指学一般的那些文学,那些才艺,并不完全指那些,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学为什么要学圣贤学问?为了我们更好的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所以我们说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加上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以什么为趣?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下面第四个方面是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最合适的,方是方法,所以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所教导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你看它讲的都是日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正是在日用平常里面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你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头,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你看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它的力用是什么?力用就是你学《弟子规》有什么用,你得到什么用处?就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以自性性德为体,体怎么悟入?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悟入。就像《华严经.净行品》,「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就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从这些生活小事里面就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圣贤之道,印光大师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要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的真诚心。真诚心,师父上人讲的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么样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得明白,先得学才能明。学《弟子规》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你看有没有用?太有用。从这个角度我们学《弟子规》,就不是站在好像给孩子学的那方面来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因此我们在学习当中,著重在每条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学这一条就这条,死死板板的,不是,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著重这么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下面第五个方面,所谓所被根器。根器就是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上根之人他是什么?孔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者,次也」;下根「困而学之者」,这是下根。就是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人,一般就很难学了。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我们属於中下根人,起码我是,可能大家的根性比我高,我自己是中下根性。那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像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功夫就是不得力,怎么办?这是困,受困,然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於中下根人。
要知道《弟子规》是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他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他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的,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你看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他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学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我们没办法这么学。上根人是什么?证悟自性,然后性德起用,成为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那就通过学习这些性德,这叫修德,修自己的性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他更得学,基础都没有,怎么能够成就?
从这个方面来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更何况老法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不学小乘的这些修学,你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这叫空中楼阁,他没有基础。而中国人小乘没有流传,它传不下来,不是因为中国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道的基础,而儒、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所以他学了儒、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做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它是小乘的修学根基,它能代替小乘,真正做圆满了,直接入大乘。你看老法师现在讲《华严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讲一个「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他那四十小时的讲解老法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老法师还没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那为什么还学?那是什么?证明上中下根都得学,你哪怕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把弟子规做为表演的教材,演戏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教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底下我们接下来把《华严》十门开启继续探讨完。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来继续讨论《弟子规》,今天我们主要是谈《弟子规》的玄义部分,就是等於我自己对弟子规学习的一种心得报告。我采用的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这种套路来解释弟子规,目的可以说是以自己短浅的一点见地,希望证明弟子规确实有《华严》的架势。证明老法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是不二,它是学习《华严》,入佛道的根基。这是学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都说,「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你怎么看弟子规,各人有各人的心得体会。我希望今天从《华严》的角度,用学佛者这种角度来学习,希望能够给真正想要这一生修行的人提供一点参考。
我们来看《华严》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这里其实是讲一般经典属於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他直接讲出来的,这为经。律是指生活轨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这些行为规范。论就是一些祖师大德读经,有的一些心得、体会写的论著。经律论通常是做为分别一个佛经或者是佛论,它所用的大致的一种分法。《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所处什么地位?所谓藏教所摄,就是指它在经论当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於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里头的经律论。但是它如果说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可以说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轨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轨范,我们应该遵守的。要知道佛制定戒律,他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的、佛的这种自性。所以戒律,如果一个证入佛性的人,他自然就会做出来,那就是戒律。没有证入佛性的人,他用这种戒律来修学,他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的,「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他的生活轨范。所以通过修持《弟子规》,也能有一天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他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这五教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实际上这五教就是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最初的方面叫小乘,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法华》是属於圆教,就是一生圆成佛道,《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於圆教。如果说把《弟子规》放在五教当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必须要以弟子规做为基础轨范,因为一个阿罗汉他一定把弟子规都做好,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的了,他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的,百分之百落实。通过修学《弟子规》做为修学佛道的入门,那是非常重要。所以《弟子规》在经教里面什么地位?它属於这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这五教,既是基础又通这五教,可见得入佛门是必修课程。
下面是部类差别,第七个方面,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老法师讲经里常常提到,这一生希望真实求生净土,这一生能圆成佛道的,必须儒释道三家的基础都奠定好,这基础德行。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相似、同类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於同类的,都是讲我们基础德行的。当然《弟子规》是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你《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进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当我们讲完《弟子规》以后,末学在这里香港会继续下一部,就会讲《太上感应篇》,一起学习。老法师让我用粤语来讲《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把老法师讲过的复讲,对於末学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弟子规》我刚刚用粤语(广东话)讲过一次,因为很多同修说听不懂,除了香港本地的同修以外,很多大陆的同修他们也很希望听《弟子规》的讨论,所以末学就再用国语来讲一遍。这三门都是我们的基础德行科目,都是要去认真学习的。
在儒家的经典里面,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五种遗规》它五个方面,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我们现在大人都没做到,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於部类差别。
看十门开启的第八个方面,是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这是因为经典是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我们中国本有的,这些家庭教育、伦礼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叫传,不叫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传是谁传?从《论语》当中,我们看到是孔子他的训示,所以是孔子的薪传,它是圣人的训导。会集方面,具体是由清朝李毓秀先生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弟子规》。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就把《弟子规》列入我们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这三百六十句进行分段,大分当然这七则,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然后学文,七大类。七大类分成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老法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做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所以他有一部叫《弟子规节要》,七十句,都是我们可以做为学习很好的材料。
在讲解、讲释方面,我们蔡礼旭老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个「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里的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讲了四十小时,当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来谈,在此地香港讲的是对一般人,著重在对一般社会大众所讲。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还有在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他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自己序文里面写到,他是会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或参考。
下来第九个方面,就是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是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这么一个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狭义上讲,这是孔门弟子,跟孔子学习圣贤之道的这些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有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那是比较偏颇。弟子规事实上原本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要求的。广义上来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想要学习圣贤之道,必须遵守规矩,所谓无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说学佛,也是要学圣贤之道,佛是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品德,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都要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下来十门开启最后一方面,就是正释文义。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完这部宝典的教起因缘、体性、宗趣、方便力用,以及它在教典里面的地位,还有在教典里面有些什么同类、同部的。还有传会讲释,谁讲过的,谁注释的,还有名题,统统讲完以后才讲经文,最后一部分事实上就是开始讲经文了。我们前面这九大方面,等於是把《弟子规》所含的义理、格局,整个大概跟大家已经介绍完毕。有了这些概念,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学习正文首先要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这是非常重要的宝典。所以我们的玄义部分,著重的就是点出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来正式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你看《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我们会认真的每句每句的学习。先看「总叙」部分,第一章「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出自於《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孔子教导弟子的这些科目。《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你看弟子规它是『圣人训』,是孔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所以「弟子规」不是规定我们必须得做,那是什么?它是圣言量,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他所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它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来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他把它说出来。所以佛在经里面,《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如来就是佛,他没有说什么法。为什么他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他说没有说法?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他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是说了弟子规,可是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它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应该有信心,这里面每条我们都能做到,本有的,当然能做到。
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要说起来可是尽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他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子在《孝经》当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起点,弟子规就得先说孝。孝是一种观念,什么观念?父母跟我一体,所谓「父子有亲」这个观念,有了这种孝的观念,他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孝要扩而展之,不仅是父母跟儿女一体,老师,老师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一样看待,那就是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这样看来说,整个宇宙当中所有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人。他视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所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老法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就是有这个道理。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但是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孝就非常重要。
下面「弟」,就是指这种恭敬的观念,由於孝心,孝要表现出来就是恭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得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得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才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要从孝的心态而产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的境界。
下面讲「谨」,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从谨慎当中蓄养自己的这种圣贤的品德,因为人有谨慎,他才能够留心自己习气毛病有没有起现行?如果忘失、迷失了,忘记自己的烦恼习气起现行,起现行他迷而不知,这就不谨。所以你想想,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他一定是在细节上,哪怕是动个念头他都非常谨慎。如果是个恶念,他就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谨到这样的地步。这都是圣贤的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这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不能立足於社会。特别是现在西方国家,尤其讲信用,信用一破坏了,这一辈子就完蛋了。信也包括信念,信念就是人生必须有个志向,有个目标,以什么为目标?这是以成圣成贤为目标。假如一个人他没有这种远大的志向,这个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即使他吃得饱、穿得暖,那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所以,信念非常重要。你看孔子跟他的弟子们讨论,有一天子贡就问孔子,他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不败?跟孔子讨论。
孔子说具备三个方面,第一要兵,就兵器的兵,就是军队、警察,我们说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食物,粮食,让人民能够生存;第三是信,人的信念,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那怎么行?子贡就问,假如这三者必须要去除其一,先去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能够有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它也能立於不败之地。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再去除一条,那就是食。百姓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的。所以孔子才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信是很重要。
下面讲『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这个爱心从哪里出来的?从孝悌出来的。孔子都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你自己父母亲都不爱,怎么会爱别人?你去爱别人,表现出来好像你很有爱心,其实你不是真的爱心。为什么?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你表现出爱别人,那是装个样子,其中必有所图,不是真心的爱。所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才谈到仁民,对於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所以,泛爱众的这种广大的爱心,也是我们的孝心的拓展而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下面讲的「亲仁」,就是对於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也能够提升。这六条都是我们做为弟子的,孔门弟子、佛门弟子应该修学的,我们也是应该用这些德行教导我们的子弟。
这六条做好了,力行的功夫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是说「就」的意思,就是你做好这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所以学文也很重要。你行有力了就非得学文不可,你要不学文,你的修行往往想要提升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根据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补注》里头讲到这条,这条不是说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不是指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解释?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当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学文是什么意思?学习圣贤之教,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你看《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己自以为是。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学到最后南辕北辙都不知道,昧理真,真理都违背了。重视在什么?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这样子进步才快、才相应。「总序」基本上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下面我们一条一条详细的来学习七大方面,第一是「入则孝」。这里面根据净空老法师的分类,可以分为二十四则,二十四桩事情。顾名思义这第一章是讲孝道的,孝道是德的根本,也是后面所说的圣人这些德行的根本。为什么?因为佛法讲的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事实的真相,这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当我们真正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看一切众生就跟我是一体的。我们怎么样子去入佛知见?从哪里入手?入,我们可以解释为入手,从哪入手?从孝道入手,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从这里入手。为什么?因为你要有一体的观念,你才能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爱他们就像爱自己一样。
爱心的原点在哪?我们老法师说,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这种亲爱是爱心的原点,因为这让我们最容易体会这一体是什么观念。我们跟父母一体,这谁都晓得,我们从哪儿出来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父母那儿出来的。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从父母细胞的原点那儿渐渐长大的,慢慢延伸出来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就是一体,这比较容易体会。然后才慢慢扩展这一体的观念涵盖宇宙万物,这就是圣人的心量。老子又说「九层之台,起於垒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要证入圣人的知见,看到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圣人知见。从哪里入手?就是从小事,生活小事慢慢去做、去落实,然后悟这里面心性的道理。那我们看这些事情是什么?第一条:
【父母呼。应勿缓。】
这个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做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应勿缓』?「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吞吞,这样子的话就没有恭敬心。而孝一定要体现在一个敬字上,孝敬、孝敬,你没有敬父母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我们看到父母,广义的来看,一切的老人家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所以我们对待老人家、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的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我们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的父母、一切的老人。所以他们这些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他们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这个「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叫,才叫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佛法里讲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哪怕是蚊虫蚂蚁,哪怕是这些看不见的生灵,过去生中就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有需要的,我们也得应勿缓。正如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你看观世音菩萨所落实的不正是弟子规这条吗?你成了等觉菩萨,还是做的是弟子规!从这里可以看到,弟子规如果要做到圆满,可以成佛道。所以父母可以引伸,我们在世间,父母可以引伸为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呼我们也应勿缓。那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呼声是什么?他们希望我们做什么?希望我们修德立业,做个正人君子。你看《孝经》上讲的,「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三个层次,就是奉事双亲为第一层;忠於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第二层,为人民服务;第三层,立身行道,成就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孝道的落实。老师教我们也是这样。他们的希望,我们有没有切实的去做?如果没有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弟子规第一条就没做好。
你从这些角度来思惟,这一条就涵盖了无量无边的义理。所以弟子规里面也体现了《华严》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父母呼,应勿缓」就这一条就涵盖了《弟子规》的全部,也可以说涵盖一切圣贤之道。这一条没做到,那其他都没做到;其他都做到,这条才能做圆满。你看这不是一即一切吗?那是具体的在生活小事上面,父母叫我们马上就跑到跟前,跟父母答应,修养自己的礼敬之心。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人有求於我的,我马上尽力的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应勿缓。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可能详细的去解释。学教、学文关键是有悟性,虽然不能够像菩萨一闻千悟,也得学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学圣教,运用起来才能够灵活自如。不至於死死板板只限於父母,「父母呼,应勿缓」,只限於父母叫我我才应勿缓,那是学呆了。我们看第二条:
【父母命。行勿懒。】
这是讲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希望我们做什么事,这命令我们,我们马上得做,不能懒。这条意思当然也可以用刚才所讲的原理来进行引申,父母决定是涵盖一切众生,他们所要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都不能懒惰,必须赶紧去做到,心心念念为利益一切众生。从哪里做起?也得从家里自己父母开始做起。父母是对我们恩德最重的人,我们报恩必须从父母开始。你看现在很多人,父母让他做点事情,他推辞很多,藉口很多。连父母让他吃一顿饭,他总是会千推托万推托,总是以忙为藉口,把忙做为懒的藉口,这种就是一个不孝的行为了。你看他忙什么?在去年五月份母亲节的时候,在广州,广州日报就派出一些记者,对一些母亲做了采访,也对这些母亲的儿女进行了采访。
问这些儿女,你们在母亲节来临了,你们怎么样能为母亲尽孝?让他们谈谈如何尽孝。结果儿女们都说,我现在希望赚大钱,赚多多的钱,可以以后给父母买洋房、买汽车,让他们享受生活。然后记者又问这些母亲,你希望你的儿女如何来孝顺你?这些母亲根本没有人想说,「我希望我儿女给我买洋房、买名车」,真没有。倒是很多人母亲就说,我希望自己的儿女别太忙了,这个周末母亲节能陪我吃顿饭。你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希望,我们能不能够去体恤?我们能不能够『行勿懒』,「应勿缓」?所以,常常把忙做为懒的藉口,这就是没有把父母放在首位。赚钱和父母相比,那就把赚钱放在首位,所以他才忙。这些虽然是生活小事,往往是看我们有没有真实孝心的这些方面,不得不谨慎。下面:
【父母教。须敬听。】
这是第三条,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的教诲,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去听取。父母都是年长我们几十年的人,一句俗话说「他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的教诲一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虚心、恭敬的去听取,这样子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俗语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就有个亲戚,她在早年谈恋爱,她的男朋友父母很反对,就看这个男朋友不顺眼,反对他们的婚事。但是我这位亲戚还是违背父母的意愿,结婚了。后来确实家庭出现冲突,没有幸福,夫妻俩经常口角,最后是离婚。父母反对你的事情,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的人生阅历这么广、这么多,至少是比我多,我们听取父母的这些意见、建议是决定有好处。现在都讲自由恋爱,对父母的这些意见没办法听取,所以为什么我们现代离婚率这么高,这条就没做到。
你看古人很少听说有离婚的,为什么?古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父母来规定对象。我们说这没有自由恋爱,没有自由恋爱可是家庭幸福,没有听说什么离婚的,这是真的有好处。我的表妹她讲过一句话很有智慧,我都很佩服,她就说如果一个人的婚姻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是不会有幸福可言的,确实如此。所以『父母教』,需要恭恭敬敬的去听受,养自己的谦虚之德。对父母的这些教诲,他教得对的,我们更应该听取;教得不对的,我们也得听,还得恭恭敬敬的听,这是养自己的谦德。扩而展之,一切人他对我们哪怕是提一点点意见,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都要很好的去学习、听取,这样子养成自己虚怀若谷的圣贤品格。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入则孝」刚刚起了头,从明天开始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一部教材。人希望能够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想要学佛的人,能够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许多人都说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就有一点轻视的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但是要知道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大人、父母是更应该学。不仅是大人学,哪怕我们这一生希望学佛有所成就,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根基也必须要扎好。因此在这里,我们就有必要用大人的角度来学习弟子规,从一个学佛人,如何来落实入佛法的根基这个角度来探讨弟子规。所以我们这个讨论,就以「修德立业的根基」为题。
修德,不仅是这一生我们想成就正人君子的品德,真是想要学佛成就佛菩萨的大德,也必须从弟子规来入手。立业也是如此,世间人希望得到成功事业,幸福人生,成家立业,没有弟子规的落实也是达不到;学佛的人想成就道业,也要从弟子规入手。现在师父上人净空老和尚,正在香港讲《华严经》,他前些时候在讲经里面谈到,《弟子规》决定不能小看它,它是入《华严》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量寿经》也是无二无别的。师父上人既然说出这个话,证明弟子规是多么的重要。可能你听了这话有点不服气,这弟子规是给孩子学,可以上课,所谓「童蒙养正,圣功也」,小孩子用弟子规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这能说得过去。《华严经》是佛教里的高级的佛法,是一乘法门,等於是佛法面的最高峰,怎么能够跟弟子规同日而语!
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师父上人讲出这句话,他是在华严境界里面来谈,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里面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修为,可是里头同样含有《华严》深奥的玄理。只是我们学者不懂得去深入,不懂得在这些生活日用平常当中去悟这个理,不懂得善用其心,对弟子规才会轻视。你看《华严经》里面讲的有十玄门,十玄门里面就有个叫做「同时具足相应门」;换句话说,《弟子规》里所讲的义理,同时也具足一乘佛法的义理。比如说《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代表谁?他是代表一切众生。佛法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一切众生的呼唤,我们都要应勿缓。这谁能做到?等觉菩萨才能做到。你看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若有急难恐怖他就立即现身,令你得以解脱,这才是「应勿缓」。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弟子规》与《华严经》理是相通的。更何况弟子规里面所阐述的这些义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这种自性是人人都具足的,这种性德是人人都本有的。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道德、品行,人人本来都有,现在因为迷惑颠倒才迷失了。所以,要恢复我们的自性,要通过去修持这些性德,把这些性德做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恢复自性。弟子规的修学,我们今天的讨论,就跟一般我们学习弟子规的这种讨论方式就有所不同。我们是通过一个做为大人,做为父母,做为修道之人,做为在世间想立业,甚至在出世法上能够得到道业的,这种角度来探讨弟子规。既然说弟子规与《华严》是无二无别,为了大家理解这句话,我们来做个试验,来看看《弟子规》里面能不能够具有《华严经》的这种大格局?末学今天可以说是不揣冒昧,学问、道德虽然很浅,但是也愿意用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来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
我们今天开始的讨论,讲的《弟子规》就试用华严宗法来诠释弟子规。当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老法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是无二无别,同时能够令大家对弟子规产生足够的重视,正是如果弟子规没有落实,学《华严》也不可能入境界。效仿古来大德的做法,像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十门开启也就是十种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从这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他们的注解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的架势。老法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也是无二无别,那我们也用《华严》十门开启来解释。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第一是教起因缘,第二是本文体性,第三是本文宗趣,第四是方便力用,第五是所被根器,第六是藏教所摄,第七是部类差别,第八是传会讲释,第九是总释名题,第十是正释文义。我们就试著在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首先谈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他们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能够背得烂熟,可是生活当中处处都有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够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孩子对父母都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孩子们他学了弟子规,反而一条都没能做到?这根本原因在於父母他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他没有能够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能够做个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他就能做到。
所以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身正,就是你做个好榜样,你能说的都能够做到,你说孝顺父母,你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子孝顺老人家。孩子看到你孝顺父母,他就能够理解,他就能够做到「入则孝」这一篇。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那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到?所以为什么要大人先要学弟子规,就是这个道理。弟子规其实不是让孩子来学,首先得让大人学,是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条的做给孩子看,孩子这么学的,是身教。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我们在这几天来共同学习弟子规会看到,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於不败之地,就能够为人所尊敬。哪怕你是想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想有所成就,也得要修学弟子规。孔子教学生,他孔门四科里面,四门教育第一个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你看那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晓得,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对於学佛的人来讲,功夫希望能够迅速的得力,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
很多人,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老法师就常常说,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教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所以老法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这个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的因缘,我们看到是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是浅深是相通的,弟子规上面所讲的这些事情,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貌似给孩子学的这些日用平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面含有深的道理。所谓古人讲的「如海一滴,具百川味」,这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所有河流的那些味道,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大海水里头。从这里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理,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也一样能品会到《华严》的味道。很多深的理从哪里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最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的。
以前古时候有这么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黼,他有一天,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有一位叫无际大师的,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就赶路去找无际大师。走著走著就遇到一位老和尚,这老和尚就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要去哪里?杨黼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我现在就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著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杨黼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那在哪里?这位老和尚就说,「这位佛,你就现在回去,你就注意有位披著一条毯子,脚上倒穿著拖鞋的,那一位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黼听了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杨黼就敲门,回家了。
这一路上还没见到这样的一个披著毛毯,倒穿著拖鞋的人,他心里正在纳闷。敲了门,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得赶紧去开门。她已经入睡了,马上起床随手抓起一条毛毯,因为匆忙的缘故,穿鞋都穿反了,倒穿了拖鞋,急急忙忙的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黼一看,他马上就省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就是这堂中老母。后来杨黼悟了,他也就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他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悟出,其实深妙的道全在日用平常,全在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当中。当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到他墨汁写完了以后,他去池水那里挑点水去磨墨,结果池水就把墨汁自然的涌起来给他,池水的墨汁都已经现成。这说明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所尽的义务当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用平常当中就是道,会学的就学上了,不会学的,你出外去找什么道也是学不通。
孔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切近的这些事情里头去学习「仁」的方法,就是仁义,就是孔子把仁做为他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就在日用平常当中学。当然如果对孩子,让他从小就能够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他长大以后,他真的是有非常深厚的根基之后,他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这种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我们恩师净空上人的老师,李炳南,雪庐老人就非常重视孩子的这种童蒙养正。我们的老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的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能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弟子规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第六条里面编成的,它以孔子的教导为纲目。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这些句子来做为纲目,加以开解。从这条可以看到弟子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子当年要教导学生,就是用这一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学生,要求自己的弟子。孔门弟子能够成就世间圣贤,佛门弟子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作佛、作菩萨,这个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师父上人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正是如此。《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位秀才叫做李毓秀,他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叫做《训蒙文》,训导童蒙的这篇文章。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改名做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句以三个字做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佛门里面也是要求入佛门之后,也有这种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你看佛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头曾经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要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修三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重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第一条是人天福,第二条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是大乘菩萨要修的。你看第一福就是弟子规里头,弟子规里讲的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德目,不正是第一福里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能做到,才能称作「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老法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也得要好好的落实。这条不落实,念佛哪怕是念得很了不起,一天能念十万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不能够往生。
这就是我们所说《弟子规》的教起因缘,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对我们的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华严》十门开启的第二个方面,本文的体性。所谓的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它的基本的原则,它依赖什么?这种体性我们这里提出跟大家讨论,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哪一条不是我们自性本有的道德?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善,本善,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在哪?就是弟子规里讲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所以我们知道弟子规所规定的,不是说孔子他非得让我们遵守他给制定的这种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就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
五伦关系也不是人制定的,它也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谁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一定有父母。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关系当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道德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它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这些都属於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心性,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这是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作实相,也就是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种叫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这么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道是说不出,无法去名状,无法去讲得出来的,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是很难去理解。但是孔子说的「志於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道、或者佛性如何去证得?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相,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相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能够表现形相,表现出的形相那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用我们的六根接触得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能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这些我们能看到。一个证道的人,他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那我们没证道,我们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去见性成佛?就要通过去修这些德;就是凡是顺著性德的,我们去做,凡是违背性德,我们就不做,这样子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入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自性本来具有。我们现在有的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气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恢复。孔子说,「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要据於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证入道。
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这个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上面有讲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就是想要证道,想要学君子、成圣贤,那得一步步来。你要行远,就是远行,你就从近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终有一天你能达到目的地。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你一步一个脚印从低开始,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的爬。《弟子规》就是你要走远行的第一步,你要登高的第一步,你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你就是恢复你的自性,圆满的恢复就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你本来具有的圆满德行,你的佛性。所以《弟子规》都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你就不学它,你就没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这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所说的境界。我们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这种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我们来继续谈本文宗趣,第三条,如果真正大家明了《弟子规》的体性,它是讲的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其实很明显是以《论语》的这门「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就是我们理解这些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的力行。学文并不是指学一般的那些文学,那些才艺,并不完全指那些,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学为什么要学圣贤学问?为了我们更好的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所以我们说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加上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以什么为趣?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下面第四个方面是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最合适的,方是方法,所以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所教导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你看它讲的都是日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正是在日用平常里面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你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头,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你看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它的力用是什么?力用就是你学《弟子规》有什么用,你得到什么用处?就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以自性性德为体,体怎么悟入?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悟入。就像《华严经.净行品》,「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就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从这些生活小事里面就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圣贤之道,印光大师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要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的真诚心。真诚心,师父上人讲的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么样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得明白,先得学才能明。学《弟子规》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你看有没有用?太有用。从这个角度我们学《弟子规》,就不是站在好像给孩子学的那方面来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因此我们在学习当中,著重在每条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学这一条就这条,死死板板的,不是,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著重这么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下面第五个方面,所谓所被根器。根器就是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上根之人他是什么?孔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者,次也」;下根「困而学之者」,这是下根。就是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人,一般就很难学了。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我们属於中下根人,起码我是,可能大家的根性比我高,我自己是中下根性。那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像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功夫就是不得力,怎么办?这是困,受困,然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於中下根人。
要知道《弟子规》是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他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他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的,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你看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他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学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我们没办法这么学。上根人是什么?证悟自性,然后性德起用,成为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那就通过学习这些性德,这叫修德,修自己的性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他更得学,基础都没有,怎么能够成就?
从这个方面来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更何况老法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不学小乘的这些修学,你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这叫空中楼阁,他没有基础。而中国人小乘没有流传,它传不下来,不是因为中国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道的基础,而儒、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所以他学了儒、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做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它是小乘的修学根基,它能代替小乘,真正做圆满了,直接入大乘。你看老法师现在讲《华严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讲一个「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他那四十小时的讲解老法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老法师还没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那为什么还学?那是什么?证明上中下根都得学,你哪怕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把弟子规做为表演的教材,演戏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教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底下我们接下来把《华严》十门开启继续探讨完。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来继续讨论《弟子规》,今天我们主要是谈《弟子规》的玄义部分,就是等於我自己对弟子规学习的一种心得报告。我采用的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这种套路来解释弟子规,目的可以说是以自己短浅的一点见地,希望证明弟子规确实有《华严》的架势。证明老法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是不二,它是学习《华严》,入佛道的根基。这是学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都说,「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你怎么看弟子规,各人有各人的心得体会。我希望今天从《华严》的角度,用学佛者这种角度来学习,希望能够给真正想要这一生修行的人提供一点参考。
我们来看《华严》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这里其实是讲一般经典属於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他直接讲出来的,这为经。律是指生活轨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这些行为规范。论就是一些祖师大德读经,有的一些心得、体会写的论著。经律论通常是做为分别一个佛经或者是佛论,它所用的大致的一种分法。《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所处什么地位?所谓藏教所摄,就是指它在经论当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於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里头的经律论。但是它如果说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可以说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轨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轨范,我们应该遵守的。要知道佛制定戒律,他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的、佛的这种自性。所以戒律,如果一个证入佛性的人,他自然就会做出来,那就是戒律。没有证入佛性的人,他用这种戒律来修学,他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的,「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他的生活轨范。所以通过修持《弟子规》,也能有一天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他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这五教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实际上这五教就是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最初的方面叫小乘,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法华》是属於圆教,就是一生圆成佛道,《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於圆教。如果说把《弟子规》放在五教当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必须要以弟子规做为基础轨范,因为一个阿罗汉他一定把弟子规都做好,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的了,他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的,百分之百落实。通过修学《弟子规》做为修学佛道的入门,那是非常重要。所以《弟子规》在经教里面什么地位?它属於这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这五教,既是基础又通这五教,可见得入佛门是必修课程。
下面是部类差别,第七个方面,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老法师讲经里常常提到,这一生希望真实求生净土,这一生能圆成佛道的,必须儒释道三家的基础都奠定好,这基础德行。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相似、同类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於同类的,都是讲我们基础德行的。当然《弟子规》是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你《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进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当我们讲完《弟子规》以后,末学在这里香港会继续下一部,就会讲《太上感应篇》,一起学习。老法师让我用粤语来讲《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把老法师讲过的复讲,对於末学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弟子规》我刚刚用粤语(广东话)讲过一次,因为很多同修说听不懂,除了香港本地的同修以外,很多大陆的同修他们也很希望听《弟子规》的讨论,所以末学就再用国语来讲一遍。这三门都是我们的基础德行科目,都是要去认真学习的。
在儒家的经典里面,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五种遗规》它五个方面,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我们现在大人都没做到,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於部类差别。
看十门开启的第八个方面,是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这是因为经典是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我们中国本有的,这些家庭教育、伦礼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叫传,不叫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传是谁传?从《论语》当中,我们看到是孔子他的训示,所以是孔子的薪传,它是圣人的训导。会集方面,具体是由清朝李毓秀先生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弟子规》。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就把《弟子规》列入我们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这三百六十句进行分段,大分当然这七则,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然后学文,七大类。七大类分成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老法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做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所以他有一部叫《弟子规节要》,七十句,都是我们可以做为学习很好的材料。
在讲解、讲释方面,我们蔡礼旭老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个「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里的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讲了四十小时,当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来谈,在此地香港讲的是对一般人,著重在对一般社会大众所讲。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还有在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他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自己序文里面写到,他是会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或参考。
下来第九个方面,就是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是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这么一个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狭义上讲,这是孔门弟子,跟孔子学习圣贤之道的这些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有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那是比较偏颇。弟子规事实上原本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要求的。广义上来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想要学习圣贤之道,必须遵守规矩,所谓无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说学佛,也是要学圣贤之道,佛是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品德,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都要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下来十门开启最后一方面,就是正释文义。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完这部宝典的教起因缘、体性、宗趣、方便力用,以及它在教典里面的地位,还有在教典里面有些什么同类、同部的。还有传会讲释,谁讲过的,谁注释的,还有名题,统统讲完以后才讲经文,最后一部分事实上就是开始讲经文了。我们前面这九大方面,等於是把《弟子规》所含的义理、格局,整个大概跟大家已经介绍完毕。有了这些概念,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学习正文首先要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这是非常重要的宝典。所以我们的玄义部分,著重的就是点出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来正式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你看《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我们会认真的每句每句的学习。先看「总叙」部分,第一章「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出自於《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孔子教导弟子的这些科目。《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你看弟子规它是『圣人训』,是孔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所以「弟子规」不是规定我们必须得做,那是什么?它是圣言量,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他所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它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来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他把它说出来。所以佛在经里面,《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如来就是佛,他没有说什么法。为什么他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他说没有说法?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他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是说了弟子规,可是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它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应该有信心,这里面每条我们都能做到,本有的,当然能做到。
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要说起来可是尽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他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子在《孝经》当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起点,弟子规就得先说孝。孝是一种观念,什么观念?父母跟我一体,所谓「父子有亲」这个观念,有了这种孝的观念,他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孝要扩而展之,不仅是父母跟儿女一体,老师,老师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面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一样看待,那就是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这样看来说,整个宇宙当中所有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人。他视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所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老法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就是有这个道理。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但是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孝就非常重要。
下面「弟」,就是指这种恭敬的观念,由於孝心,孝要表现出来就是恭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得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得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才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要从孝的心态而产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的境界。
下面讲「谨」,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从谨慎当中蓄养自己的这种圣贤的品德,因为人有谨慎,他才能够留心自己习气毛病有没有起现行?如果忘失、迷失了,忘记自己的烦恼习气起现行,起现行他迷而不知,这就不谨。所以你想想,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他一定是在细节上,哪怕是动个念头他都非常谨慎。如果是个恶念,他就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谨到这样的地步。这都是圣贤的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这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不能立足於社会。特别是现在西方国家,尤其讲信用,信用一破坏了,这一辈子就完蛋了。信也包括信念,信念就是人生必须有个志向,有个目标,以什么为目标?这是以成圣成贤为目标。假如一个人他没有这种远大的志向,这个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即使他吃得饱、穿得暖,那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所以,信念非常重要。你看孔子跟他的弟子们讨论,有一天子贡就问孔子,他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不败?跟孔子讨论。
孔子说具备三个方面,第一要兵,就兵器的兵,就是军队、警察,我们说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食物,粮食,让人民能够生存;第三是信,人的信念,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那怎么行?子贡就问,假如这三者必须要去除其一,先去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能够有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它也能立於不败之地。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再去除一条,那就是食。百姓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的。所以孔子才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信是很重要。
下面讲『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这个爱心从哪里出来的?从孝悌出来的。孔子都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你自己父母亲都不爱,怎么会爱别人?你去爱别人,表现出来好像你很有爱心,其实你不是真的爱心。为什么?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你表现出爱别人,那是装个样子,其中必有所图,不是真心的爱。所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才谈到仁民,对於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所以,泛爱众的这种广大的爱心,也是我们的孝心的拓展而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下面讲的「亲仁」,就是对於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也能够提升。这六条都是我们做为弟子的,孔门弟子、佛门弟子应该修学的,我们也是应该用这些德行教导我们的子弟。
这六条做好了,力行的功夫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是说「就」的意思,就是你做好这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所以学文也很重要。你行有力了就非得学文不可,你要不学文,你的修行往往想要提升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根据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补注》里头讲到这条,这条不是说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不是指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解释?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当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学文是什么意思?学习圣贤之教,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你看《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己自以为是。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学到最后南辕北辙都不知道,昧理真,真理都违背了。重视在什么?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这样子进步才快、才相应。「总序」基本上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下面我们一条一条详细的来学习七大方面,第一是「入则孝」。这里面根据净空老法师的分类,可以分为二十四则,二十四桩事情。顾名思义这第一章是讲孝道的,孝道是德的根本,也是后面所说的圣人这些德行的根本。为什么?因为佛法讲的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事实的真相,这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当我们真正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看一切众生就跟我是一体的。我们怎么样子去入佛知见?从哪里入手?入,我们可以解释为入手,从哪入手?从孝道入手,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从这里入手。为什么?因为你要有一体的观念,你才能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爱他们就像爱自己一样。
爱心的原点在哪?我们老法师说,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这种亲爱是爱心的原点,因为这让我们最容易体会这一体是什么观念。我们跟父母一体,这谁都晓得,我们从哪儿出来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父母那儿出来的。我们每个细胞都是从父母细胞的原点那儿渐渐长大的,慢慢延伸出来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就是一体,这比较容易体会。然后才慢慢扩展这一体的观念涵盖宇宙万物,这就是圣人的心量。老子又说「九层之台,起於垒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要证入圣人的知见,看到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圣人知见。从哪里入手?就是从小事,生活小事慢慢去做、去落实,然后悟这里面心性的道理。那我们看这些事情是什么?第一条:
【父母呼。应勿缓。】
这个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做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应勿缓』?「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吞吞,这样子的话就没有恭敬心。而孝一定要体现在一个敬字上,孝敬、孝敬,你没有敬父母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我们看到父母,广义的来看,一切的老人家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所以我们对待老人家、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的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我们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的父母、一切的老人。所以他们这些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他们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这个「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叫,才叫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佛法里讲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哪怕是蚊虫蚂蚁,哪怕是这些看不见的生灵,过去生中就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有需要的,我们也得应勿缓。正如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你看观世音菩萨所落实的不正是弟子规这条吗?你成了等觉菩萨,还是做的是弟子规!从这里可以看到,弟子规如果要做到圆满,可以成佛道。所以父母可以引伸,我们在世间,父母可以引伸为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呼我们也应勿缓。那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呼声是什么?他们希望我们做什么?希望我们修德立业,做个正人君子。你看《孝经》上讲的,「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三个层次,就是奉事双亲为第一层;忠於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第二层,为人民服务;第三层,立身行道,成就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孝道的落实。老师教我们也是这样。他们的希望,我们有没有切实的去做?如果没有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弟子规第一条就没做好。
你从这些角度来思惟,这一条就涵盖了无量无边的义理。所以弟子规里面也体现了《华严》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父母呼,应勿缓」就这一条就涵盖了《弟子规》的全部,也可以说涵盖一切圣贤之道。这一条没做到,那其他都没做到;其他都做到,这条才能做圆满。你看这不是一即一切吗?那是具体的在生活小事上面,父母叫我们马上就跑到跟前,跟父母答应,修养自己的礼敬之心。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人有求於我的,我马上尽力的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应勿缓。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可能详细的去解释。学教、学文关键是有悟性,虽然不能够像菩萨一闻千悟,也得学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学圣教,运用起来才能够灵活自如。不至於死死板板只限於父母,「父母呼,应勿缓」,只限於父母叫我我才应勿缓,那是学呆了。我们看第二条:
【父母命。行勿懒。】
这是讲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希望我们做什么事,这命令我们,我们马上得做,不能懒。这条意思当然也可以用刚才所讲的原理来进行引申,父母决定是涵盖一切众生,他们所要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都不能懒惰,必须赶紧去做到,心心念念为利益一切众生。从哪里做起?也得从家里自己父母开始做起。父母是对我们恩德最重的人,我们报恩必须从父母开始。你看现在很多人,父母让他做点事情,他推辞很多,藉口很多。连父母让他吃一顿饭,他总是会千推托万推托,总是以忙为藉口,把忙做为懒的藉口,这种就是一个不孝的行为了。你看他忙什么?在去年五月份母亲节的时候,在广州,广州日报就派出一些记者,对一些母亲做了采访,也对这些母亲的儿女进行了采访。
问这些儿女,你们在母亲节来临了,你们怎么样能为母亲尽孝?让他们谈谈如何尽孝。结果儿女们都说,我现在希望赚大钱,赚多多的钱,可以以后给父母买洋房、买汽车,让他们享受生活。然后记者又问这些母亲,你希望你的儿女如何来孝顺你?这些母亲根本没有人想说,「我希望我儿女给我买洋房、买名车」,真没有。倒是很多人母亲就说,我希望自己的儿女别太忙了,这个周末母亲节能陪我吃顿饭。你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希望,我们能不能够去体恤?我们能不能够『行勿懒』,「应勿缓」?所以,常常把忙做为懒的藉口,这就是没有把父母放在首位。赚钱和父母相比,那就把赚钱放在首位,所以他才忙。这些虽然是生活小事,往往是看我们有没有真实孝心的这些方面,不得不谨慎。下面:
【父母教。须敬听。】
这是第三条,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的教诲,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去听取。父母都是年长我们几十年的人,一句俗话说「他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的教诲一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虚心、恭敬的去听取,这样子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俗语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就有个亲戚,她在早年谈恋爱,她的男朋友父母很反对,就看这个男朋友不顺眼,反对他们的婚事。但是我这位亲戚还是违背父母的意愿,结婚了。后来确实家庭出现冲突,没有幸福,夫妻俩经常口角,最后是离婚。父母反对你的事情,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的人生阅历这么广、这么多,至少是比我多,我们听取父母的这些意见、建议是决定有好处。现在都讲自由恋爱,对父母的这些意见没办法听取,所以为什么我们现代离婚率这么高,这条就没做到。
你看古人很少听说有离婚的,为什么?古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父母来规定对象。我们说这没有自由恋爱,没有自由恋爱可是家庭幸福,没有听说什么离婚的,这是真的有好处。我的表妹她讲过一句话很有智慧,我都很佩服,她就说如果一个人的婚姻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是不会有幸福可言的,确实如此。所以『父母教』,需要恭恭敬敬的去听受,养自己的谦虚之德。对父母的这些教诲,他教得对的,我们更应该听取;教得不对的,我们也得听,还得恭恭敬敬的听,这是养自己的谦德。扩而展之,一切人他对我们哪怕是提一点点意见,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都要很好的去学习、听取,这样子养成自己虚怀若谷的圣贤品格。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入则孝」刚刚起了头,从明天开始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