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 高春艳居士主讲 (第五十集) 2006/3 北京 档名:52-183-0050
第五十回 剃度出家
话说惠能以高妙的见解、精辟的言论,赢得法性寺全体出家人对他的敬重。印宗法师更是对他仰慕之极,当即留他在寺院里为大众师父们说法。惠能见时机成熟,就要求印宗法师给他剃度,印宗法师当即答应下来。「祖师,您现在虽现俗人相,但毕竟是一代宗师,贫僧虽居方家,只是一介小僧。闻道虽有先后,得道却在自己的修持。您修得比我好,所以贫僧为大师剃度之后,还请大师收我为门下弟子,让我礼待大师,求道究竟,恳请大师慈悲。」
诸位,印宗法师这个做法真是太伟大了,我情不自禁的要在此多说两句。评书评书,就是有评有书,评者评论也,书者故事也。印宗法师的道德如此的高尚,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仰,加以评说。在世间法,人都知道管仲知遇鲍叔牙才得建奇功,若是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建功立业;而在佛门中,人都知道惠能在禅宗史上的成就,却不知印宗之不可及。印宗法师也不是一般人,他久谈经论,也有著非凡的见地,不然惠能的风幡非动之机,怎么能触开他的正眼,赢得他的刮目相看?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惠能在东山寺的时候,除了五祖大师欣赏、认可他之外,其他人怎么不把他放在眼里?尤其那东山武僧,得知五祖大师把衣钵传给惠能的时候,都心里不服,埋怨五祖老糊涂了。这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自己心迷糊涂,还说五祖老糊涂。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印宗法师这样恭敬惠能,对惠能诚心供养?因为他们没智慧,不认识智者,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圣贤才认识圣贤。
所以说印宗法师也不是平常人,那也是佛门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广东佛教的领袖人物,诸山长老之一。如果他要是像世间人一样在乎名利,嫉妒毁谤惠能的话,惠能想在岭南大施弘化,光大禅门,那可就不容易了,最起码也得十年八年。可印宗法师不但不嫉妒惠能,反而还这样自卑谦下的尊敬惠能,要拜惠能为师,让惠能留住寺中为大众师父们说法,真是了不起!要知道法性寺是他的道场,他弘法的地方,他能这么自卑谦下的让给惠能,牺牲自己的法缘来成就惠能殊胜的法缘,实在是不容易做到。这也说明他修养的纯粹,一个真正得道的解脱者,一定是虚怀若谷,决不会在乎世间的名利,个人的名望都会抛到脑后。天下无自是的豪杰,世出世间愈是学问、修养愈高的人,他愈谦虚、尊敬别人。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饱穗垂首,谦敬是性德的流露。有人说惠能知遇印宗法师,就像管仲知遇饱叔牙,因缘际会,成就一番非常事业。这就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说到此处我心潮澎湃
禁不住打起鼓板抒心怀
自古来品德高尚人敬爱
倘若是心胸狭窄难成才
卢惠能大智慧传颂千载
印宗他僧格魅力永不衰
前贤高风亮节令人崇拜
因此上才将此书撰写出来
弘扬先哲伟业古德风采
演唱传播继往开来
可以说我说此书的动力,是因为我对惠能超凡的智慧十分的钦敬,同时也被神秀和印宗法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所以我才自不量力,斗胆撰写并播讲此书,弘扬先哲伟业,揭开古德潜光,昭示前贤高风。且说印宗法师这一举动,不光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当时的惠能。惠能急忙从上席中走了下来:「老法师,你何必如此的拘泥於师徒的名分?这师者是名为师,迷时师指路,悟时自修行,法师非要执著如此,惠能应了便是。」印宗法师很高兴,当即吩咐全寺的僧人做准备,他要为惠能剃度。
大唐高宗仪凤元年丙子年,也就是公元六七六年,正月十五日的早上,法性寺内早早便是灯火齐燃,各个角落都早被精心的清扫,刻意的整修过。高台上的大雄宝殿,在数百盏油灯的照耀下,愈发金碧辉煌,灿烂夺目。佛祖释迦牟尼正身端坐,垂目微笑,似乎知道这位西天第三十三代祖师,中国的禅宗六祖,今日要来皈依佛门,献身三宝,剃发坛前,烛光摇曳,香烟缭绕。就在这阵阵轻云薄雾之中,三十九岁的惠能已然沐浴更衣,双手合十,目光悲悯坚定的跪在佛前的蒲团之上。众僧齐聚,分列两边,声音舒缓抑扬的唱著佛门中有名的「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一时间,众人都沉醉在这庄严肃穆,别有境地的祝发仪式之中。
身披大红袈裟的印宗法师,在众僧低沉的唱诵声中缓缓步至坛前。先至诚合十,礼佛三拜,又向惠能双手合十:「卢行者,今日贫僧便为你剃度,你不会生悔心吗?」「弟子意诚如山,志心向佛,绝无反悔。」印宗法师问了三遍之后,便说道:「卢行者天生慧根,不同於凡夫,贫僧现在便为你剃度。」印宗法师说完,凝静片刻,伸手从法盘中取出剃刀,开始为惠能剃度。要是一般的人出家剃度,他剃度师给他剃头顶和两边这三刀的时候就得说,「第一刀誓断一切恶,第二刀誓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出家之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可是惠能不同於常人,所以印宗法师给他剃头顶和两边这三刀的时候没这么说,而是边剃度边说道:「先成宗祖后落发,先得大道后出家,先作师来后作徒,明心见性活菩萨。」
惠能他剃度皈依佛门
两边的僧众齐声唱吟
金刀剃下娘生发
除却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
法王座上又添尊
上求佛道恒精进
下度众生不惜身
刀锋闪处,惠能长长的乌发纷纷离顶,彷佛都化成了深长微细的声音,那是真理的呼唤,佛陀的呼唤,无量无边苦难众生的呼唤。一幕幕的往事,随著剃刀的唰唰声,一再浮现在脑海,一件件欢乐、忧伤的回忆,也随著丝丝青发,永远从身上落去。在这庄严肃穆的祝发仪式之中,惠能所感觉到的竟是难以言喻的悲欣交集。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始能增益其所不能也。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所有的英雄豪杰,在他功名未成就之前,无不受尽艰辛苦难。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惠能的际遇确实如此,他二十四岁闻经悟道,千里迢迢到黄梅东山求法学佛。劈柴舂米,苦劳身心,一偈明心,密授衣法,夜离东山,恶党追杀,石中避难,火中幸免,隐匿猎队一十五年。又以风幡非动之机触开印宗正眼,三十九岁才落发出家,皈依佛门。总算如愿以偿,这也是他弘法利生的生涯开始了。
他剃度完之后,便向他的剃度师印宗法师叩头顶礼:「多谢恩师接引我入沙门为僧宝,还求恩师为我择定日期为我受戒,以全佛门仪规。」惠能要是不剃度、不受戒,他就不能搭祖衣登坛说法,这是佛门的规矩。印宗法师一听非常高兴,当即便为惠能准备受戒之事。从此惠能日日安住房中,修习僧家律仪,等待受戒。出家受戒是至关重要的,二月初八这天,僧众云集,居士潮聚,印宗法师四处指授,为惠能受戒仪式奔忙。受戒仪式一开始,惠能便登上了当年西域高僧求那跋陀罗三藏所置建的戒坛上,受了具足戒。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这个戒坛的时候还立碑作记,说后有肉身菩萨於此受戒,今天惠能在此坛上受了具足戒,正应了他的预言。
为惠能授具足戒的,都是佛门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其中西京的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师,荆州的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天耆多罗律师为说戒师,西国密多三藏为证戒师。惠能受了具足戒之后,这些律师、僧众们齐齐的向他跪拜,印宗法师也十分虔诚的恭请惠能为大众说法:「启禀祖师,合寺僧众都想恭请祖师弘开东山法门,传佛心印,拯救众生。」众位比丘也一齐给惠能跪下了:「恭请祖师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普度群萌。」惠能当即应允:「各位师父,我受五祖衣法传承,得无上法宝心印,理当为各位说法解疑。我将定於四月初八为大众开坛说法,到时再与各位结缘。」这才引出惠能开坛弘法,招来杀身大祸。
第五十回 剃度出家
话说惠能以高妙的见解、精辟的言论,赢得法性寺全体出家人对他的敬重。印宗法师更是对他仰慕之极,当即留他在寺院里为大众师父们说法。惠能见时机成熟,就要求印宗法师给他剃度,印宗法师当即答应下来。「祖师,您现在虽现俗人相,但毕竟是一代宗师,贫僧虽居方家,只是一介小僧。闻道虽有先后,得道却在自己的修持。您修得比我好,所以贫僧为大师剃度之后,还请大师收我为门下弟子,让我礼待大师,求道究竟,恳请大师慈悲。」
诸位,印宗法师这个做法真是太伟大了,我情不自禁的要在此多说两句。评书评书,就是有评有书,评者评论也,书者故事也。印宗法师的道德如此的高尚,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仰,加以评说。在世间法,人都知道管仲知遇鲍叔牙才得建奇功,若是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建功立业;而在佛门中,人都知道惠能在禅宗史上的成就,却不知印宗之不可及。印宗法师也不是一般人,他久谈经论,也有著非凡的见地,不然惠能的风幡非动之机,怎么能触开他的正眼,赢得他的刮目相看?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惠能在东山寺的时候,除了五祖大师欣赏、认可他之外,其他人怎么不把他放在眼里?尤其那东山武僧,得知五祖大师把衣钵传给惠能的时候,都心里不服,埋怨五祖老糊涂了。这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自己心迷糊涂,还说五祖老糊涂。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印宗法师这样恭敬惠能,对惠能诚心供养?因为他们没智慧,不认识智者,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圣贤才认识圣贤。
所以说印宗法师也不是平常人,那也是佛门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广东佛教的领袖人物,诸山长老之一。如果他要是像世间人一样在乎名利,嫉妒毁谤惠能的话,惠能想在岭南大施弘化,光大禅门,那可就不容易了,最起码也得十年八年。可印宗法师不但不嫉妒惠能,反而还这样自卑谦下的尊敬惠能,要拜惠能为师,让惠能留住寺中为大众师父们说法,真是了不起!要知道法性寺是他的道场,他弘法的地方,他能这么自卑谦下的让给惠能,牺牲自己的法缘来成就惠能殊胜的法缘,实在是不容易做到。这也说明他修养的纯粹,一个真正得道的解脱者,一定是虚怀若谷,决不会在乎世间的名利,个人的名望都会抛到脑后。天下无自是的豪杰,世出世间愈是学问、修养愈高的人,他愈谦虚、尊敬别人。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饱穗垂首,谦敬是性德的流露。有人说惠能知遇印宗法师,就像管仲知遇饱叔牙,因缘际会,成就一番非常事业。这就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说到此处我心潮澎湃
禁不住打起鼓板抒心怀
自古来品德高尚人敬爱
倘若是心胸狭窄难成才
卢惠能大智慧传颂千载
印宗他僧格魅力永不衰
前贤高风亮节令人崇拜
因此上才将此书撰写出来
弘扬先哲伟业古德风采
演唱传播继往开来
可以说我说此书的动力,是因为我对惠能超凡的智慧十分的钦敬,同时也被神秀和印宗法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所以我才自不量力,斗胆撰写并播讲此书,弘扬先哲伟业,揭开古德潜光,昭示前贤高风。且说印宗法师这一举动,不光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当时的惠能。惠能急忙从上席中走了下来:「老法师,你何必如此的拘泥於师徒的名分?这师者是名为师,迷时师指路,悟时自修行,法师非要执著如此,惠能应了便是。」印宗法师很高兴,当即吩咐全寺的僧人做准备,他要为惠能剃度。
大唐高宗仪凤元年丙子年,也就是公元六七六年,正月十五日的早上,法性寺内早早便是灯火齐燃,各个角落都早被精心的清扫,刻意的整修过。高台上的大雄宝殿,在数百盏油灯的照耀下,愈发金碧辉煌,灿烂夺目。佛祖释迦牟尼正身端坐,垂目微笑,似乎知道这位西天第三十三代祖师,中国的禅宗六祖,今日要来皈依佛门,献身三宝,剃发坛前,烛光摇曳,香烟缭绕。就在这阵阵轻云薄雾之中,三十九岁的惠能已然沐浴更衣,双手合十,目光悲悯坚定的跪在佛前的蒲团之上。众僧齐聚,分列两边,声音舒缓抑扬的唱著佛门中有名的「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一时间,众人都沉醉在这庄严肃穆,别有境地的祝发仪式之中。
身披大红袈裟的印宗法师,在众僧低沉的唱诵声中缓缓步至坛前。先至诚合十,礼佛三拜,又向惠能双手合十:「卢行者,今日贫僧便为你剃度,你不会生悔心吗?」「弟子意诚如山,志心向佛,绝无反悔。」印宗法师问了三遍之后,便说道:「卢行者天生慧根,不同於凡夫,贫僧现在便为你剃度。」印宗法师说完,凝静片刻,伸手从法盘中取出剃刀,开始为惠能剃度。要是一般的人出家剃度,他剃度师给他剃头顶和两边这三刀的时候就得说,「第一刀誓断一切恶,第二刀誓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出家之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可是惠能不同於常人,所以印宗法师给他剃头顶和两边这三刀的时候没这么说,而是边剃度边说道:「先成宗祖后落发,先得大道后出家,先作师来后作徒,明心见性活菩萨。」
惠能他剃度皈依佛门
两边的僧众齐声唱吟
金刀剃下娘生发
除却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
法王座上又添尊
上求佛道恒精进
下度众生不惜身
刀锋闪处,惠能长长的乌发纷纷离顶,彷佛都化成了深长微细的声音,那是真理的呼唤,佛陀的呼唤,无量无边苦难众生的呼唤。一幕幕的往事,随著剃刀的唰唰声,一再浮现在脑海,一件件欢乐、忧伤的回忆,也随著丝丝青发,永远从身上落去。在这庄严肃穆的祝发仪式之中,惠能所感觉到的竟是难以言喻的悲欣交集。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始能增益其所不能也。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所有的英雄豪杰,在他功名未成就之前,无不受尽艰辛苦难。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惠能的际遇确实如此,他二十四岁闻经悟道,千里迢迢到黄梅东山求法学佛。劈柴舂米,苦劳身心,一偈明心,密授衣法,夜离东山,恶党追杀,石中避难,火中幸免,隐匿猎队一十五年。又以风幡非动之机触开印宗正眼,三十九岁才落发出家,皈依佛门。总算如愿以偿,这也是他弘法利生的生涯开始了。
他剃度完之后,便向他的剃度师印宗法师叩头顶礼:「多谢恩师接引我入沙门为僧宝,还求恩师为我择定日期为我受戒,以全佛门仪规。」惠能要是不剃度、不受戒,他就不能搭祖衣登坛说法,这是佛门的规矩。印宗法师一听非常高兴,当即便为惠能准备受戒之事。从此惠能日日安住房中,修习僧家律仪,等待受戒。出家受戒是至关重要的,二月初八这天,僧众云集,居士潮聚,印宗法师四处指授,为惠能受戒仪式奔忙。受戒仪式一开始,惠能便登上了当年西域高僧求那跋陀罗三藏所置建的戒坛上,受了具足戒。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这个戒坛的时候还立碑作记,说后有肉身菩萨於此受戒,今天惠能在此坛上受了具足戒,正应了他的预言。
为惠能授具足戒的,都是佛门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其中西京的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师,荆州的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天耆多罗律师为说戒师,西国密多三藏为证戒师。惠能受了具足戒之后,这些律师、僧众们齐齐的向他跪拜,印宗法师也十分虔诚的恭请惠能为大众说法:「启禀祖师,合寺僧众都想恭请祖师弘开东山法门,传佛心印,拯救众生。」众位比丘也一齐给惠能跪下了:「恭请祖师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普度群萌。」惠能当即应允:「各位师父,我受五祖衣法传承,得无上法宝心印,理当为各位说法解疑。我将定於四月初八为大众开坛说法,到时再与各位结缘。」这才引出惠能开坛弘法,招来杀身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