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 - 高春艳居士主讲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  高春艳居士主讲  (第四十集)  2006/3  北京  档名:52-183-0040

  第四十回 李氏善终

  话说李氏夫人经过多年的勤苦修行,又得惠能的指点开示,终於修的心地清净,预知时至。她与刘志略母子话别片刻,便在床上安详的坐化了。每个人的出生大部分都相同,可是死就千差万别了。有生病而死的,有服毒而亡的,有车祸丧生的,还有跳楼自杀的,更有飞机失事蒙主召请的,死法是多种多样。像李氏夫人这种无病无痛,安详自在离开人间这种方式,那是十分的难得。大家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吧?每到逢年过节,人们都在自家大门上贴上个大「福」字,或者是「五福临门」的字样,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希望自己五福临门。这只是个希望而已,要想都得到,那很难的。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於《书经》的「洪范」,那上面记载的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考终命。也就是说,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就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第二福是「富贵」,就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宁」,就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第四福是「好德」,就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第五福就是「善终」,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的时候没有病痛,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横祸,心无挂碍,没有烦恼,安详自在的离开人间。大家想想,这五种福谁能全部获得?尤其是善终很难,因为我们不知道阎王爷什么时候会给我们发来召集令,也不知道自己临命终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说只有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否则你缺哪一样福都是美中不足,都是有缺陷的福。比如有的人虽然长寿,他却贫贱度日;有的人虽然富贵,他却健康状况不佳,或者短寿;有的人虽然是好德,可是他很操心,人生的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记得《吕氏春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本身的德行、学问、修养是第一重要的。所以说五福当中,最重要的一福就是「好德」,因为好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人若没有良好的品德,他决没有长久的福气。五福当中最难得的一福就是「善终」。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个非常神秘的问题,除非是在心智上下过功夫的修行人,否则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自己碰面。因为我们平常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到我们身上,真是显得格外贴切。

  说的是人命只在呼吸间

  倘若是一气不来就算完

  自古来岁月更替身亦变

  有谁见身体皮囊总相牵

  世间人不晓自己把戏演

  整日里精打细算用机关

  单等那无常一到心慌乱

  就好像热锅蚂蚁实可怜

  世间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糊里糊涂的降生,又无可奈何的交出生命,生时无知,死时无觉,因为死时无觉,就会惶恐不安,甚至是非常痛苦。聪明人应该知道,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社,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告别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承认这个事实。民间流传一段警世语,叫无常信,很有意思。说有一个老者死后他去见阎王,怪阎王爷没提早通知他,家事都没安排明白就慌里慌张来了。阎王爷说我给你报过信儿,是你自己不觉罢了。他说你怎么给我报的信儿?阎王爷说,你的眼睛渐渐花了,这是我第一次给你报的信儿;你的耳朵渐渐聋了,这是我第二次给你报的信儿;你的牙齿渐渐掉了,这是我第三次给你报的信儿;你浑身各部位日益衰弱,我给你报信儿无数次,你自己不觉你赖谁!老者没话说了,这是说老人。可是一个少年死了也找阎王爷,称阎王爷没提早通知他。阎王爷说我通知过你,你自己不觉醒。他说你怎么通知我的?我的眼睛明亮,牙齿坚硬,我浑身很健康。阎王爷说,你看没看见你东边的邻居只活四、五十岁就死了,你西边的邻居只活二、三十岁就死了,有的活的不到十岁,甚至有的人在乳哺时期就死了,这些难道不是我给你报的信儿吗?少年一听无话可答。

  诸位,这个无常信很有深意!良马只要一见到鞭影,它就能跑得很快,如果非等人家狠狠的打在身上才肯跑,那就是劣马。徒然伤感生死无常有什么用?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阎罗王就在睡大觉,不会这么快的找上门来。要知道,棺材里躺的死人未必都是老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走不到终点就躺下来的大有人在。佛说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一气不来便属隔世,我们谁都没把握,下一口气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顺利。所以,要好好把握这有生之年,趁活著的时候努力学习、工作,多为社会人群做贡献。时时刻刻断恶向善,净化心灵,免得临终的时候急得像一只落汤的螃蟹似的,痛苦难挨。

  单说李氏夫人,能於滚滚红尘之中清净六根,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得到了这十分难得的一福—善终,真是让人敬佩已极!惠能乃悟道之人,自然不会像其他俗子一样的悲痛依恋,他只是端端正正的给母亲磕了三个头。可是志略一家见此情景却悲痛不已,放声大哭。乡民们听到了刘志略一家的哭声,急忙赶来,见李氏夫人如此安详的端坐而去,他们心中惊羡不已。齐刷刷的跪在地上给李氏夫人磕头,都主动帮助操办李氏夫人的后事。志略请来了最好的木匠给李氏夫人搭灵棚、打坐棺,把丧事办得特别隆重。

  刘志略请人搭灵棚

  两丈高灵棚搭得精

  灰脊瓦安异兽抬头扭颈

  瓦上边安的是象牙宝瓶

  黄杨木刻隔扇明暗两用

  紫檀木套花朵层次分明

  有金童扛黄幡把头摆动

  有玉女张宝盖面带笑容

  有金山和银山摇钱树

  有金盆和银盆聚宝瓶

  金插花银插花活对子马

  金叶裹银叶裹马童如生

  有秋菊和梅香把茶水捧

  有精明和快来铺床掌灯

  灵棚上一幅对儿字迹工整

  蓝纸底写白字笔迹见功

  上一联:教子有方人钦敬

  下一联:修福积德得善终

  横批本是四个字儿

  「往生极乐」写得清

  棚内坐棺特制定

  质量优秀做工精

  棺前供桌摆蜜供

  上安数盏长明灯

  山涧寺比丘尼把经诵

  诵经念佛助往生

  惠能本不想这样兴师动众的按著俗情来操办,可是志略一家和曹溪乡民的盛情难却,李氏夫人的丧事办得特别隆重。惠能在曹叔良、刘志略和众乡亲的帮助下,把老母的棺木送到了新州跟父亲合葬在一起,并立碑作记。惠能葬母回归曹溪,前来求法问道的人是愈来愈多,志略家几乎容纳不下了。这李氏夫人真的很了不起,她不但度了自己,也度了曹溪乡民。因为惠能能把佛法的道理讲清楚,她老人家也能身体力行的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佛法给她带来了欢喜,带来了自在,带来了命运的改造,使她生可安乐,死可安乐。

  有些人学佛原本是没事儿干,消遣消遣,到佛堂拜拜佛、念念经,纯属消遣,不是真正在学。因为他没弄清楚,没搞明白,也没得到利益。可李氏夫人的修学成就,他们增加了信心,对佛法产生极大的恭敬和信任,纷纷向惠能请教佛法真谛。有的说自己缘分不好,也没有机会读那些大乘经,只能看看《心经》、《阿弥陀经》,问惠能他的母亲是读哪部经?怎么修行的?惠能告诉大家,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益。中国汉语系的佛教本身就是大乘佛法,哪部经典上所说的道理最适合你的需要,哪一部经典对你来说就最好。不要总认为别的经典好,你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好。十鸟在天,不如一鸟在手,因为这一只鸟你已经得到了,而那几只鸟你根本没办法得到,你得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如果能把这两部经都弄通了,那你一生就受用无穷,因为一经通经经通。

  惠能告诉他们,自己的母亲李氏夫人,一生只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部经,只念阿弥陀佛一句名号。真正的读经,是把经典上所说的道理记在心里,按照经典教导的去做,依教奉行,那才是真正读经。我昨天下午听了一堂课,这堂课让我痛哭流涕。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士,家庭妇女,鞍山市的,她走到哪里都有那么多人恭敬她。她自己介绍,她读《地藏经》五年了,而且按照《地藏经》的教导去做。《地藏经》是教孝的,她孝敬她的公婆,震动整个鞍山市,走到大街小巷,包括她家的三亲六故,都恭敬她。你孝心一开,善根一起,你百福都来。她做买卖干什么都非常顺,人们恭敬她也羡慕她,按经典的做那才是真正的读经。念是广义的、会意的,念是「今心」,现前的心。念阿弥陀佛,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念阿弥陀佛就是时时提醒自己要依无量觉,时时处处念念觉而不迷,念念清净无染。

  惠能高妙的佛学见解,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也给众生正确的引导,每天来求法问道的人是愈来愈多,刘志略家几乎容纳不下了。老居士曹叔良一看,自己做善事的机会又来了,心想,要是能把卢行者留到这里给百姓传经布道,那可是一件大好事。所以他带头出钱为惠能建寺院。更让人感动的是,大财主陈亚仙也出了很多钱帮助惠能建寺。曹叔良出钱并不奇怪,因为他本来就是乐善好施,修桥补路、赈灾救饥都有他的份儿。而陈亚仙就不同了,他原本是个非常自私吝啬的人,爱财如命,可却能舍出许多钱来。对於一个爱财如命的人来说,钱比生命重要,都至死不舍。

  记得有个笑话,说有一个老财迷,到临死的时候还对家里的财产不放心,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问他三个儿子,说我死了之后你们如何发送我。大儿子说:「爹,您老辛辛苦苦干一辈子,光挣钱不花钱不容易,所以您死之后,我要把您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的。」这老头一听,打他儿子一个嘴巴:「你这个不成材的东西,一边儿去。」然后把他二儿子叫到跟前,问他二儿子怎么发送,他二儿子说:「爹,您挣钱不容易,我不能太浪费,我只是给你买口白材棺材,把你装上一埋就行了。」这老头瞪他二儿子一眼:「你也不是成材的货,一边儿去。」

  然后把他三儿子叫到跟前,问怎么发送。他三儿子很聪明,也知道他爹的脾气,他说:「爹,您老死后,我发送您不但不花一分钱,我还能赚很多钱。」老财迷一听眼睛就亮了:「儿呀,你怎么赚钱?」这老三就说了,说:「我架一口大锅,把你烀熟了,大卸八块去卖肉,那一定有很多的赚头。」老财迷一听乐了:「这才是我的好儿子,把这串钥匙交给你,你就当家了!」老财迷闭著眼睛就放心的等死,闭一会儿,突然把眼睛睁开了:「儿呀,你卖肉可千万别到你舅舅的门口去卖。」「爹!那为什么?」「你舅舅他好赖帐,我怕他吃肉不给钱。」这个笑话虽然是讽刺,但也说明了,极度吝啬者对金钱至死都不能舍。所以我说陈亚仙值得赞叹,这也是惠能的德行转化了他,使他这个吝啬鬼变成了慈善家,不易!

  这曹溪地界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刹宝林寺,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倡建的,但经过隋朝末年的战火兵灾,已经破旧不整。曹叔良、陈亚仙这一带头出钱修复,众乡民立即响应,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刘志略也出了很多银子为惠能措办此事。在众乡民们的勤苦努力下,宝林寺终於旧貌换新颜,请惠能去住持。惠能为度众生,自然很高兴的搬入寺内,志略还雇了两个小童儿给他烧水做饭,附近的僧人、居士都纷纷来向他请教佛法。惠能虽然没忘五祖大师的嘱托,可是刘志略的挽留和众乡民们的盛情他也不好却之,一直在此住了九个多月。这天晚上,他料理好一应事物,来到了大殿内禅坐。突然他觉得心跳加剧,气脉受阻,掌心发麻,头晕目眩,心说:「糟了,我已经身中剧毒,这便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