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5吉隆坡幸福人生讲座 -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吉隆坡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5/10/20  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国际会议中心  档名:52-141-0002

  诸位法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们提到,一念自私自利,走向的是末日,一念仁爱之心,处处替人设想之心,是走向大同世界,一念之差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只是世界如此,一个人的思想所延伸出来的命运亦如此。我个人还没有遇圣教以前,人生走的并不是很顺适,重点在没有替人设想,没有仁爱之心。有幸听闻师长的教诲,才开始了解到自利才能利人,利人就是利己。刚好认知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可以很冷静来思考到,所有家庭的问题以至於团体、社会国家种种的乱象,它的根源不在政治、不在经济、不在国防力量,而在根源的教育问题。假如人心都能接受道德的薰陶,都能懂得中国人最常讲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确实解决所有冲突;有孝悌,家庭和乐,有孝悌,懂得仁慈待人。

  诸位朋友,不要小看了这八个字,我们看政治问题,最严重的莫过於贪污腐败,而有廉、有耻就能政治清明。我们看事业要能长久发展,必须有礼、有义,有了信义,你才有立业之基,有了道义,才懂得照顾员工,以至於回馈乡里,造福社会。有了这八德,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当我们把这个道理听明白了,再不去做的话,那就当面错过了这个改变命运的良好机会。

  我遇到这个代课的机会就欣然接受,教了几天,感觉到孩子确实很善良、很单纯,能接受我们给他正确的引导。我教完这两个月,就投入补习的行列。当我们有一念善心,老天爷都会很帮忙。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连我补习的费用,在代课的这两个月都已经准备妥当。离考试的时间只剩下四个多月,很多的同学都已经学习半年以上了,还有的已经考过一年,考过两年,同时都聚会在一起。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命运的真相,所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只要我们懂得断恶修善,懂得一念在众人、在这个时代,都可以获福无穷。我在准备考试的过程并没有紧张,我很有信心,因为当我们以承传文化为使命,孔夫子、孟夫子就是你最直接的祖宗。我们把承传千年文化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这些圣哲人跟我们都是一家人。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圣哲人的福报都会降临在你的身上。有了这样的信心,我就投入考试的行列。

  当然,决心已下,不管是考一年,还是要考两年,反正就是直到考上为止,绝不再走另外一条路了。有了决心,接下来也要讲求学习方法,《弟子规》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不只是在读经的时候要心眼口信皆要,其实在听课,以至於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全神贯注的态度,这样学习就会很有效果。那时候在准备考试,我的心态就是每上完一节课就要全部学会,时间的紧迫会把人的潜力激发出来。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复习,当然要当下学以后就要消化吸收才行。假如这节课上完,还有一、二个观念不清楚,我会赶快在老师下完课跑到他面前再去跟他请教。不过很多老师他们的脚程很快,会让我追不上他们。为什么追不上?因为他们高雄上完又要到台中去上,台中上完可能又要赶到台北去上课,非常的忙碌。

  诸位朋友,假如没有追上老师,那是不是就放弃了?人生什么时候学习?处处都是在学习,处处都可以观照我们自己的态度正不正确。假如我们说老师走了,我们就没得问,算了!那不是老师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找藉口退回来。「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这是我最常跟我自己的学生讲的话。当老师真的有个好处,当我把这句道理讲给这些小朋友听以后,同时就有几十双眼睛在看著我,有没有把自己的话做到。真是教学相长,是学生在成就老师。我们要言行一致,不能毁了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就会更有警觉性,去做到自己说出来的道理。虽然没有老师可以问,但是在同班同学当中,所谓术业有专攻,一定有几位同学他在这一科或在其他科比较优秀,我就会去请教这些同学。这样子每个学习都能扎扎实实,能够吸收,这是学习的重要态度。

  我记得那时候也有很多同学来问我数学、还有物理、化学的题目。假如我依然是比较自私自利,有没有可能去告诉、去分享这些经验?相信就很困难。有一对姐妹,姐姐跟妹妹说:妹妹,今天有个同学问我数学,我不想告诉他答案。很自私!接著妹妹就跟姐姐说:姐姐,假如是我,我会跟他讲答案,但是我会把错的告诉他。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假如都是这样的存心,后果不堪设想。幸好已经听闻圣教,知道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当我们把经验告诉别人,我们的智慧会提升。我都主动会跟这些同学做交流。

  有一次我的同学来问我,问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另外一个同学看不下去了,走过来给我拍桌子。他说他问你一个多小时,你都没有时间看书了,你还到底要不要学习?我对这位同学笑了一下,当然我也没有不舒服,因为他是为我著想。我接著跟他说,当我在教导这个同学的时候,我不是想著如何把这条数学做对,我是想著如何引导他思考这个数学题如何解。会做这一题是学生的态度而已,要教人家会算这题,那是老师的一个定位。就在跟人家分享这些解题的方法过程,我们的思考能力不断在提升。后来正式参加考试,第一年的数学我考了八十八分。

  考上以后,我们读完一年要参加实习,是一年的时间。那时候我觉得还要再实习一年太长了,应该马上投入教学的行列。学生不等我们,我们假如能早学会一年,将有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能得利益。由於这样的一个存心,又感来很特别的因缘,待会我再讲这个因缘。我就去参加代课考试,也并没有时间再怎么准备,第二年的数学考了九十分。代课完一年以后,还要再参加一个教师正式考试,才能进入学校,那是第三年的考试。我又在数学科考了八十八分,也很顺利考上。从这里我们就确实印证,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快速提升,刚好我有个小学同学,他跟我已经二十年的交情,他非常老实。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到他交了个女朋友,是第一次交,他希望到我们家来坐坐,叫我给他看一看。诸位朋友,看得出来,我这个人比较热心,会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当我在跟他以及他的女朋友聊天的过程,他的女朋友(现在已经是他太太)左一句「我们老师说」,右一句「我们老师说」,让我觉得相当的好奇。假如这是从小学生的口里讲出来,我还一点不意外,但是却是从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讲出来的话,就让我惊讶;也感受得出来,她小学老师在她人生当中的影响性不亚於她的父母。我就情不自禁开口说,我可不可以见见你的小学老师?他的女朋友也很欣然答应,说我去问问我们老师。当我讲完以后觉得有点唐突,她的老师是长辈,我们随便就提出要求,怕有点失礼。隔天我就打电话跟她解释道:我看以后再说,不然不知道你们老师是不是方便?接著她告诉我,我已经跟我们老师讲了,她说像你这样的人要赶快进入教育界,所以她已经答应这个礼拜六要跟你一起吃顿饭。这是我在补习班就发生的一个善因缘。

  这个老师的家离我们家只有五百公尺,但是却没有因缘可以见面。诸位朋友,人跟人的距离绝对不是外在的形象,人跟人的距离是在那分存心。当我们的心念都是为了文化的承传,再远的距离都会汇集在一起。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的会议当中,是表露得淋漓尽致,相信很多位朋友都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跟杨淑芬老师在台湾相隔也只有两百多公里,我在台中读书,还有工作,总共待了六年。说不定有哪天刚好逛百货公司迎面而来,还是无缘相认,得要自己生起了弘扬中国文化的愿心,才有机会能得到杨老师的教导。所以,人生的际遇莫向外求,要向自己这颗心去下功夫。

  当我的同学跟他的女朋友载著我到了她老师家,这位老师姓陈,一位女老师,她教书已经三十四年。当这位老师坐上车,回头对我讲的第一句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她说「在这三十多年来,我的学生教我很多东西」。我们一般都认为是老师在教学生,而这位老师却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是学生在成就她的爱心,在成就她的智慧。确实当我们尽心尽力把一个孩子从恶转成善的时候,我们那颗对教育的爱心就不断的扩展。确实教学相长,「教而后知困」,教而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还不足,还要加强。「知困而后能自强也」,知道不足之处,懂得不断去提升,确实是老师在成就学生,学生也在成就老师。一个人从事一个工作,他最先的态度影响甚大,当我要踏入教师这个行列以前,就已经保持著要教学相长的态度,就不容易把责任推给学生。

  接著这个老师又说了第二句话,她说孩子犯错往往是我们教他很好的一个时机点出现,不能够乱发脾气,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要发脾气不能教孩子,教孩子的时候绝对不能发脾气。因为当我们发脾气,纵使你讲的话很有道理,孩子脑海当中的印象也只是你恼羞成怒的样子,你那个非常暴怒的影象,你给的那些教诲他很难吸收。这个我们自己可以感受一下,假如我们的上司非常凶,纵使他讲的话很有道理,你大半的印象还是在那个可怕的嘴脸上。有个小孩这么跟我们说,他说我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我爸爸打我,我每次都记得很清楚。下次我爸爸再打我的话,我一定要打110报警。

  同样是处罚孩子,为什么小孩的感受截然不同?这个微妙之处都在我们的存心。当你在处罚孩子,绝对不是发脾气,而是那分为了成就他的品德、为了导正他的缺失;那种惩罚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痛在老师的心中。我的母亲这辈子只打过我一次,那次也是玩得不知道时间回来吃中饭,不知道让母亲操了多少心。好不容易把我找回来,妈妈拿起一支木棍,叫我把手伸出来,接著就打了我一个手心。当那一下打完,我直觉感受到我母亲的眼睛已经泛著泪水,母亲就走了,没有继续打我。但在那个当下,我已经感受到我们的行为会牵动父母的整个心情,而当我们犯错的时候,父母比我们还著急、还难受。从此我们懂得检点自己,也没有再被我母亲处罚过。

  为什么他父亲打他的时候他都记得清楚?其中都包含情绪的发泄在里面。可能今天股票狂跌,爸爸心情比较不好,一看到他不顺眼,把他拖过来打一顿。孩子犯错,我们要用理智去管教。在澳洲这段时间,我遇到一个很好的长辈,很好的老师,大家应该都熟悉,他叫卢叔叔。我因为自己还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小孩,当然没有自己的小孩,因为要知所先后。有一次有个女性朋友,我就问她:你人生有什么志向?她说我想要两个小孩。然后她说完以后又想很久,又说我想一个好的先生。我接著跟她讲,两个志向很好,不过顺序有点颠倒,要知所先后。但是很多人生的经验并不是一定要你去跌过、撞过才会有收获,我们应该懂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这个前事可以是许多有智慧、有经验人的一些经历,你肯去吸收、去学习,你的人生就能少走很多的弯路。

  由於希望在我的教学能够快速累积一些经验、智慧,遇到把孩子教得很好的长者,我都会主动跟他们询问教育的理念。因为卢叔叔有两个小孩,都教得相当好,我请教他如何教孩子,他曾经跟我推荐过一篇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另外他也提到教育孩子要「慎於始」,他犯第一次错就不可以妥协,不然你下一次要再教他就愈来愈困难。他说他的儿子第一次不吃饭,他的母亲看了不忍心,准备过去劝说他,希望他能把饭吃下去。假如我们去跟孩子说:儿子,你把这碗饭吃完,礼拜六爸爸再带你去吃麦当劳。你想下一幕会上演什么情节?保证小孩一下子就把那碗饭吃完。这样解决了问题吗?我们往往用问题在解决问题。

  我看现在寒暑假,有的学校都在办减肥班,记者还去把它拍下来。看著一群小胖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在那里想,他在那里又蹦又跳,背后的动力在哪?可能是把这五天撑过以后,我的爸爸妈妈又会带我去吃麦当劳。这样的方法显然不可能让孩子瘦下来。根源在教育他正确的饮食态度,假如从小就能教《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假如能教导孩子「凡是人,皆须爱」,那凡是物也皆须爱。胃是你的好朋友,你爱它一分,它就回馈你一分,你爱它十分,它回馈你十分。假如你每一顿看到好吃的,都狼吞虎咽,把它撑得很难过,它本来可以用六、七十年,可能用了三十年它就会跟你说:老板,我不行了,你另请高就!

  孩子从小就懂得饮食节制,懂得爱护他自己的身体,我教六年级,有个孩子他的体重是一百零九公斤。我看他走路的时候,他还没有喘我已经先喘了,我替他喘。有一段时间,上课上到一半他就举起手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因为太频繁去,我觉得很不对劲,把他叫过来。原来他的母亲给他吃减肥药,整个裤子常常都是湿掉的,因为都排出一些脂肪来。孩子边说边掉眼泪。我们不要等到孩子在身体以至於行为上有很大的偏颇,这时候才来用一些无法根治的方法来对治,到时候我们很辛苦,小孩也会很辛苦。

  卢叔叔看到他太太正走近要游说他的孩子,马上用眼睛向他太太示意,这个眼神就是说「你退下,让我来就好」。这个时候夫妻要配合得很好,孩子才有可能受教。卢叔叔也没跟儿子讲什么,叫大家赶快吃,吃完就全部收掉,他的儿子还在那里摆著一张脸,他也没有去理他。后来到了半夜三更,儿子饿得受不了,爬起来自己翻冰箱找食物吃。从那次以后,他的儿子就不敢再乱发脾气挑食了。当我们能掌握机会点,慎於始,孩子也好,学生也好,他犯错我们可以给予适时的指导,这样就能化危机为转机。由於有这分对教育的使命,才能得以在这几年当中得到这么多有智慧的老师来指导。

  后来在前年,杨老师带我到了海口,有一个可以推展中国文化的机会。确实我个人经验、能力都有限,也是凭著对圣教、对佛菩萨、古圣先贤的信心,相信他们会冥冥当中加持,帮助我们。在这两年的岁月当中深刻感觉,有一颗仁爱之心,能走向大同世界。在这两年当中,确实没看到一个坏人,看到的都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去年七月中,在海口办了第一期五天的培训班。在办培训班以前,由於我们中心没有冷气,而海口的天气又特别热。还在担心假如一边上课,每个人手上都拿一支扇子,那课上下来不知道是什么情景。

  在担心的当下,我要先回台湾一趟,在回去的前一天,有个老板请我们吃饭,他是个很高级餐厅的老板。在吃饭的过程当中,他了解到我在海口讲《朱子治家格言》。他听了非常高兴,说你下次讲的时候一定要找我,我们确实感受到「德不孤,必有邻」。接著他说晚上我送你回家,明天我送你去坐飞机,盛情难却。坐在车上他突然跟我讲,他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为什么都没有经济上的困扰?因为他有个学生很有钱,叫子贡。诸位朋友,这个话您听懂了吗?当然纵使听懂了绝对不能偷笑,接著他又说到,他的餐厅三楼有个会议室,里面可以坐差不多一百个人,所有的冷气都是新装好的。这个时候我再也忍不住那分喜悦,我就对他讲,可不可以把场地借我们?他当下就答应了。

  过了十天左右,我们到这家餐厅办五天课程。他们的桌椅都是原木的桌椅,还有很多穿著旗袍的小姐帮我们倒茶喝。五天的课程都是在他们的餐厅吃饭,吃完我们要去付款,结果柜台的小姐说这五天的餐费统统都付完了,是他们老板娘付的。我们很惊讶,赶快去了解情况。这位老板娘说,她每天都在座位最后几排听课,每次听都很感动。她的孩子都已经十五岁以上了,没有办法在那么小(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能学习《弟子规》。这次来上课的,大半是海口幼儿园跟小学的老师,她希望透过这次的学习能利益更多的学生。由於这分善心、爱心,每天她都去把钱付掉。我们确实感受到当你有一分仁爱之心,所引来的就是互助互爱,就是大家都是为了天下、都是为了群体的一分存心,所谓天下为公。

  我在杭州讲课,在第三天课程结束,吃完饭突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位八十岁的长者要跟我们见面。一走出来,这位长者正在餐厅外等待,也不知等了多久。他一看到我们,这位长者当场双膝就跪下来,我在那一刹那,瞬间就扑过去把老人家接住。接著我赶快把他拉起来,说「老人家,有话我们站起来讲」。接著长者跟我说到,你要答应我两件事,第一件事,我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到那里去讲课。那里的人没有机会听闻《弟子规》,听闻圣贤的教诲。当场我们所有的老师都非常感动,老人家这个启请完全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他故乡广大的人群。相信这次师长能到吉隆坡来弘法,也一定是非常多的朋友那分为了自己的故乡,以至於自己的国家,还有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听闻师长的教诲,这分心才感得这场殊胜的法会。

  确实,当我们都是用善心对人,一定可以深刻感觉到孟夫子那一句真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如何得到这样的果报?这个要知所先后,当我们懂得爱人、敬人,就能感得人爱人敬。我们在庐江汤池镇,明年将有个文化教育中心要对外开始弘扬文化,很多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在那里准备。我们的工作人员固定一段时间就会到附近把街道的垃圾扫干净,一开始的时候,乡里的人都觉得很好奇,都在一旁看著。扫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对工作人员说:你们不用拿扫把来了,我们门前的扫把就可以借你扫。又扫了一段时间,他们会倒水出来,说:你们辛苦了,喝杯水!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朋友说:你们别扫了,我们自己来就好。你看,人那分善良就是要透过我们去唤醒。有位朋友他就说到,我们家的粪坑很久没人挖了。工作人员就回去跟中心的李主任说,有位朋友说粪坑很久没挖了。接著李主任就说:好,我去挖。就真的到这个朋友的家里帮他挖粪坑,挖到一半他就很不好意思了。

  诸位朋友,这个情况告诉我们,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用德行去感化、去影响;「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我们用德行去让人家惭愧,连小人都可以变成彬彬君子。有一位母亲她学了《弟子规》以后,有一天在校门口正等她儿子下课,看到地上有很多纸屑,她很想把它们捡起来,但是又很挣扎。诸位朋友,这个时代很颠倒,对的事情不敢做,错的事情做了一点都不觉得丢脸。你看丢纸屑的人好像若无其事,我们捡纸屑反而有点怯懦,不敢。这位母亲克服了这个障碍,主动开始捡垃圾。

  当然,当我们在力行《弟子规》的前期,诸位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会成为动物园里面的某种动物,大家都在看你,这时候你要咬紧牙根。结果她边捡,所有的家长都在看她。捡了一个礼拜以后,情况开始变化,有一个家长、两个家长开始加入她的行列。之后很快的,所有的家长都一起来维持校门的干净。而我们想想,当孩子下课走出校门外,所看到的第一幕,就是他们的妈妈都在捡垃圾。请问这群孩子这辈子会再乱丢垃圾吗?教育最快的方法,最长久的效果,就是以身作则。

  我在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放假,我到学校准备要打球。刚进校门,看到一个很熟悉的身影,他是我的校长。校长并没有发现远远有他的学生在注意他,他非常自然的弯下腰去捡起学校他看得到的所有垃圾。这个动作在我的脑海里面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不曾忘怀。当我要丢垃圾以前,这个影像一定会出现。我们要对得起校长这么好的风范,这么好的启示,绝对不能再破坏校园,破坏环境。甚至於应该起而效法,一起来维护学校,维护社区,维护整个地球的环境。确实一念之间所产生的变化是很大,一念可以是地狱,一念可以是天堂。

  幸福的人生他是要全面的发展,全面的圆满,绝对不是你赚了钱就是幸福人生,一定还要包含我们家业、事业,以至於这一生的道业、智慧,都能有所成就。我们希望下一代能有幸福的人生,当然我们首先要把幸福的榜样演出来,要把幸福的思想种在孩子的心田之中。我这个年纪,尤其女同学、女同事,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就是她的父母叫她赶快结婚。有一个朋友,她妈妈在叫她赶快结婚的时候,她突然跟她母亲说,她说:妈妈,你都不幸福,为什么要叫我嫁?这个妈妈突然眼睛一亮:对!我都不幸福了,还叫她嫁。三十秒过了,这个灵光乍现变得比较黑暗了,又跟她的女儿说:反正你就是嫁就对了!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情景,当我们走在一条路上,刚好有个陷阱,一个坑洞,我们掉了下去,心里面确实觉得很倒楣。当我们爬出这个陷阱以后,请问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做?你会赶快把这个洞填满;或者赶快拿个告示,上面写著「这是陷阱」;还是你会躲在旁边的草丛里面,然后看下一个人再怎么掉下去。你会怎么做?我们叫女儿嫁的时候,请问那张告示牌你写清楚了吗?你告诉她如何让夫妇和乐、家庭幸福的诀窍了吗?她都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匆忙的踏入婚姻,那可是凶多吉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是先叫女儿嫁,而是要先教女儿学《弟子规》。你不先教她学《弟子规》,不先教她如何为人妻、如何为人母,那根本不是为了她幸福著想,而是为了什么著想?为了我们的面子著想,为了很怕别人问「你女儿嫁了没有?你儿子娶了没有」?是孩子一生的幸福重要,还是我们的面子重要?人生可要活在理智当中才行。当女儿真正学会了《弟子规》,她才知道孝悌为仁之本,她才找得到真正有爱心的另一半。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以后会遇到坏朋友,我们早上也提到,当我们每天在思考的问题是后悔过去,烦恼未来,那都是相当不理智的,要活在当下。我们担心孩子往后会交到坏朋友,你现在担心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於还会造成他很大的压力。我们应该了解到,当他懂得「能亲仁,无限好」,当他懂得分辨有德行的人才足以做他的知心好友,他就不会被坏的朋友所影响。假如他的德行有了相当的提升,《易经》里面也告诉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只要他有德行,自自然然就能交到有德行的朋友。当下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弟子规》落实在你的家庭当中,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身教、言教,还有整个家庭环境的境教。潜移默化之下,在十多岁应该就能很懂事,懂得判断是非了。

  幸福的人生应该种下什么种子?福田靠心耕,而人生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当我们引导孩子的成功是往物质上面去追求,他这一辈子已经不可能有快乐可言。当他从小活在像天堂般的生活,要什么你给他什么,我们的老祖宗对欲望相当的谨慎。在古书当中,一直提醒我们「欲不可纵」、「欲是深渊」,当欲望打开了,它就收不回来。

  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观察到,很多的同学开始在办信用卡,还办了不少张,有的皮包拿出来还好几张吊在一起。我们都还没有赚钱,就已经开始在花钱,而且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而是父母的钱。赚钱的人花钱都会节制,不赚钱的人花钱都不懂得去控制,很多的同学在还没有开始踏入社会以前,他已经是负债的状态。等到他真正开始赚钱了,大部分的钱都必须付到信用卡的贷款上面去了,那就进入人生的战场。因为他每个月有固定的贷款必须付,他就要不断的赚取金钱。只要他有一个月不赚,很可能他家的沙发,还是冰箱,甚至於房屋,就必须被人家收走了。当人生追求物质,将可能成为物质的奴隶。我们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物质的奴隶?假如不愿意,就应该培养他节俭的态度。

  很多年轻人赚钱也很会规画他的钱财,都是在发薪水那几天就把钱花得差不多了,后面的日子吃泡面来过日。有时候撑不下去了,回去找父母,「爸,没钱了,快饿死了」。他的爸爸看了之后也很生气,嘴巴还在那里骂著说,「我都跟你讲多少次,叫你省一点,你就是讲不听」,边讲边把他的皮包拿出来,然后气著说:要多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要亲手把孩子推向忙、盲、茫的人生,物质的追求必然是走这条路。到了晚年,因为年轻的时候都在拼命赚钱,对孩子的教育疏於用心,晚年不可能有孝子贤孙。当一个人的晚年没有天伦之乐,那是很痛苦的。

  在外国有一篇报导写到,有个老奶奶她在她的遗嘱上面写到,要把她的骨灰倒在她家对面超级市场的屋顶。为什么她有这个要求?因为她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常常到这个超级市场买东西,但是就是不愿走进对面的楼里看他的母亲。相信当一个老母亲看著儿子在眼前,却见不到面,那是人生相当大的折磨。晚年天伦之乐才有后福可享。有一次我们刚好要到一个地方讲课,在飞机场上遇到了一对老夫妇,那时候天气已经比较热了,老奶奶穿了三件衣服。我们就跟她老人家说,你穿这样不会热吗?她说一点都不热,接著她又说,最外面这件是我女儿买的,再里面这件是我媳妇买的,边讲笑容洋溢。你看会不会热?很清凉。

  一路上,我们也感受到她的后代对她很孝顺,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非常的热情,对著我们讲:现在是晚上了,我儿子跟我媳妇、还有孙子一定会来接我,要不要顺便送你们一起回去?我们也是有人要来接,非常感谢,婉拒了。两个老人家没什么行李,就先往出口走过去了,我们还在那里等行李。看到老人家正走出门口,听到非常响亮的叫声,「奶奶,奶奶」。诸位朋友,谁叫的?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她的孙子,也已经听到他那响亮的声音,这才是人生的真幸福。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有父母可以奉养,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又有兄弟可以在人生的过程相互扶持,内心都会觉得非常安慰充实。而当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你的人生已经可以看到晚年会很有福报。当你孝顺父母,你的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当你友爱兄弟,你又给后代子孙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人生要幸福,一定要能高瞻远瞩。

  在古代有一位禅师写到兄弟之情的一首诗,「同气连枝」,兄弟都是同气,都是连一个根本,都是父母的孩子。「同气连枝各自荣」,各自有发展,「些些言语莫伤情」,不要因为言语的小磨擦,而伤害了兄弟之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确实过了三、四十岁以后,每次兄弟的相见都会感觉到对方多了几根白头发。「弟兄同居忍便安」,兄弟在一起相处能够互相忍让,就能安乐共处。「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我们的后代又有兄弟姐妹,堂兄弟、表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我们应该留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看。

  物质的追求不是一条好的人生规画,中国人教育下一代,重视的是要从小培福;等学有所成,要造福家庭、社会;把人生的福分留在晚年来享,所谓先苦后甘。一般人都觉得一个人要大学毕业才能服务社会,要二十岁左右;人到了六十岁,体力比较衰了,在这四十年当中可以服务社会。但说实在的,当人是这样去规画他的人生,这四十年也很难是为了这个社会,大部分还是只想自己的享受而已。因为一个人绝对不会说二十岁的时候突然明白要服务社会,一定是从小就有引导他这样的存心。

  有一个孩子六岁,这个孩子还没有接受圣贤教诲以前,相当的傲慢。因为他的父亲有四个兄弟姐妹,母亲有三个兄弟姐妹,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谓三千宠爱於一身。他的爷爷对著家族的人说,这个孩子是我们家的独苗,看到他就像看到我,骂他就是骂我,打他就是打我。诸位朋友,你可不可以预料到这个孩子三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有一次吃饭,桌上有六、七道菜,他看了一看,马上往后一退,他说:菜太少了,我不吃。六、七道菜会不会太少?大家都在摇头,我觉得太少了。诸位知不知道皇帝吃饭一次要几道菜?要一百道,那他是小皇帝,最少也要几道?也要五十道,所以六、七道太少了。他的爷爷马上跑过来:孙子!你要吃什么,爷爷马上去买。为人长辈要谨慎!爱之足以害之。

  他的父母警觉到继续这样宠爱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就赶快运用一些方法把他带回自己的身边,又特别找了一所重视德行教育的幼儿园。这个孩子刚开始去,他的母亲叫他要跟老师行礼。妈妈先鞠了一个躬,然后看看他,他还是如如不动。母亲鞠了三、四个躬以后有点心急了,想说快上班了,我还得赶过去。就匆忙要走出这个小区,走到小区的门口,妈妈也觉得有点不妥。诸位朋友,你会离开,还是会做进一步处理?假如我们离开了,下一次要再教孩子跟老师问好,会比这一次容易,还是比这一次更困难?你愈晚教他就愈难教。她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先生,她先生马上跟她说,「你在那里等我,我当下就赶过去」,还跟公司请了假。

  两个夫妻就走到这个孩子的面前,父亲非常温和的对他说:一个人求学问,首先一定要对老师恭敬,要跟老师问好。父亲就做了个示范给他看,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老师好」。孩子没什么动静。父亲接著第二、第三,一个接一个做下去。也不知道鞠了多少个躬,突然孩子放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说「老师好」。父亲用他的耐心、真诚心,唤醒了孩子的惭愧心、孩子的恭敬心。虽然只是一个鞠躬的动作,但对这个孩子的一生却有著深远的影响。这个孩子的学习状况愈来愈好,幼儿园里面的老师整理出一个定律来,说孩子鞠躬鞠得愈恭敬,学习成绩愈好。这也印证印祖老人家说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后来这个孩子有一天跟妈妈一起坐车,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弟弟。他们本来是坐著,突然来了一位老奶奶,带著她的媳妇还有她的小孙子。这个六岁的孩子马上站起身来,「老奶奶,你请坐」。老人家看了非常欢喜,就坐了下来跟他说谢谢,顺手把她的孙子抱到腿上来。这个孙子马上说,「奶奶,你起来,我要自己坐」。拗不过他的脾气,老人家有点气愤,有点尬尴,就站起来了。当她一站起来,旁边四岁的弟弟马上也站起来,请老人家坐。在那个当下,所有车厢里面的人都被感动,从那一刻以后,所有老人以及妇孺上车马上就有人让座。诸位朋友,这个六岁的孩子在做什么样的贡献?这个孩子在修身,这个孩子在齐家。诸位朋友,这对兄弟假如是你的孩子,你以后上车会不让座吗?这对兄弟在治国,所有车厢的人都是国人,都受感化。

  我们把这个事例在大江南北继续感动他人,现在又把它打包好送到马来西亚。诸位朋友,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要等到三十岁、五十岁,只要有一分修身的功夫,只要有一个要利益人民的存心,他从小就在做了。而这样的孩子,我们想想,会没有福分吗?绝对是人见人爱,绝对是处处受人提拔、照顾。这样的孩子,他们走在路上都是懂得捡垃圾。前不久是重阳节,我们领著一群孩子去爬山,爬到山上,这群孩子说:老师,爬山一点都不累,但是跟很多长辈行礼问好,以及说谢谢,弯得腰很累。因为他们一路上都在捡垃圾,很多的路人看了很感动,都肯定、称赞他们。人家一称赞,他们马上头都转过去「谢谢叔叔」,这边又称赞,又转过来「谢谢阿姨」。所以爬山不累,鞠躬很累。你看,这些孩子都在唤醒我们的善良。

  另外有个小女孩去医院看病,看完以后,医生正走到旁边在写一些记录,小女孩顺手就把病床上的被子统统给它折整齐放好。旁边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家,看了以后很感动,他说现在这样的小孩快找不到了,然后还亲自送她的父亲还有这个小女孩出医院。后来这个医生去一家素食馆吃饭,又遇到另外一位男孩,他们都是同学。这个男孩也认识这个医师,马上很恭敬走到这个医生的面前,给他鞠了一躬,说「王医师好」。这位医师也非常恭敬,赶快站起来跟他回一个礼,然后这位王医师就说:这一定是什么道教出来的。他忘记那个幼儿园的名字,说这一定是什么道教出来的。孩子很单纯,马上就回答这个医师说「是明道」,他们是明道幼儿园。医师马上说:对对对,明道。结果所有素食馆里的客人开始在那里问:什么是明道?

  这样的小孩,一言一行在培福、在积福,他们抱持这样的心境,踏入社会一定懂得造福,他们人生的价值是从小开始。诸位朋友,从几岁就能开始?假如在座有还没生孩子的准父母,准备当父母,你可以效法周文王的妈妈太任,做好胎教。当然胎教在还没有怀孕以前就要做,能够断恶修善,感来好的子孙;懂得保元育神,懂得先调养彼此的身体,培养孩子的先天。如何求一个健康善良的儿子或女儿?这个方法在我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上面有刊出来,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假如你现在就懂得这些方法,在怀孕的过程都能让孩子听《弟子规》,听圣贤的教诲,很有可能他生出来以后,第一句会说的话叫「弟子规,圣人训」。以后你这个孩子就要常常到我们庐江多元文化中心,去宣扬一下这个就是有中国文化胎教出来的孩子。那他人生的价值从小到多少?到老,他的价值都会无限的延伸。

  因为有圣教薰陶的孩子心地善良,他会想到他人,会想到国家社会,他的人生智慧会随著年龄不断的提升。他能给予更多的人人生的启迪,人生的提醒,他会愈老愈值钱,愈老愈受人欢迎。卢叔叔从小也是因为父母引导他读古书,他才有现在这样的智慧。他虽然已经快六十岁了,但是还有一群年轻人跟在他的身旁学习。上次我们马来西亚也有朋友到台湾去上课,上完之后,也去跟卢叔叔去爬过山。我也很佩服这位马来西亚的朋友,他真是抓住任何一个能亲近仁德之人的机会。而卢叔叔每次过父亲节的时候,都是一大堆他照顾的这些学生,统统都到他们家里来,他们都叫他卢爸爸。而这一天当中,有一个人会很吃醋,就是他的儿子,他儿子会在那里嘀咕「那是我爸」!而且卢叔叔都不要求他儿子孝顺他,他儿子巴不得每天可以亲近他爸爸,因为有更多的人都要亲近他的父亲。假如他自己不用功学习,他爸爸会不理他,他很怕他爸爸不理他。

  当我们的人生能够不断去扎德行的根基,这一生到终老会愈陈愈香,走到哪里都处处受人欢迎尊重。我们的师长七十九岁高龄,他以他的人生演出了最有价值的示范。我们「当仁不让於师」,我们更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小孩,也走向像师长这样的璀璨人生。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的价值却可以是无穷尽的。诸位朋友,范仲淹死了吗?孔老夫子死了吗?他们的精神确实与日月同辉。

  在二千零二年有一场会议当中,很多的孩子在曲阜朗诵经典,邀请范仲淹的嫡传子孙当贵宾。当他的子孙上台去唱了一首歌,那首歌叫「岳阳楼记」,他的子孙感念他的恩德,把它谱成了曲子。当唱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彷佛感受到范仲淹在天之灵也会非常欣慰,感受他这一生的人生走得很正确,走得非常值得。我们也希望我们往后的子孙能感念,由於我们这一生的风范,积累的智慧,得以让他们的人生都有相当正确的智慧。我们要师法古人,诸位朋友,范仲淹的家风承传了一千多年,我们的家风要承传多少年?诸位朋友你想好了没有?

  人生了解到圣贤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学习首先要有好的态度,学习第一点「学贵立志」,要立大的志向,才有绵延不绝的动力。有些家长就说了,我的孩子只要不犯法就好了。这个志向好不好?假如我们用不犯法就好来教孩子,保证教出来的小孩一定在要犯法或不犯法的边缘徘徊。突然有一天触犯法律,你们家的电话就响了,你就得到警察局去一趟。目标要订得高远,取法乎上,再怎么差还会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再差也会得乎其下;假如我们现在就取法乎下,很可能会了无所得。首先要树立能绵延数百年不衰的家道,当你这个愿心真的发下去,你会感受到你的一言一行都变得愈来愈警觉,愈来愈懂得观照。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你有承担家风的这分气概,相信你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立志也有阶段性,我们如何引导孩子立志?很多学习圣贤文化的孩子都知道,读书要志在圣贤。而圣贤如何引导他们从当下就可以做起,这个相当重要。有一个孩子,他们的老师问他,你有一亿的时候你想做什么?这孩子说道:第一,我要盖一间学校,让更多的人能够听闻古圣先贤的教导。接著他又说,第二个志愿是要盖一所医院,能够解决病痛人的情况。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好的志向?我们的孩子假如被问到,有一亿的时候他想做什么,不知道我们的答案会是什么。这个孩子接著又说,第三件事是他要做蔡老师。这个孩子是我忠实的听众,打从我去深圳讲第一堂课,是讲给老师听,这个孩子就说:妈妈,我可不可以一起听?

  这个孩子很有意思,有一天听到一场演讲,听了一小段以后,他靠过去跟他妈妈说:妈妈,他讲课都只有解释经文,都不懂得要开理。不懂得要把道理打开来,结合在生活之中。你看这个孩子才七、八岁,他已经知道讲话要懂得跟处事待人接物结合在一起。假如这个孩子是你的小孩,你听完这件事情以后,会不会高兴三天睡不著觉?还是会睡到一半会笑著醒过来?他的老师听完很高兴,赶快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妈妈。我们都想妈妈听到这个事情应该会很高兴,结果这个母亲并没有我们想像中这样的情绪反应。

  她当天下午,给她儿子打了一通电话,她说:儿子,你有这三个志愿,妈妈很高兴,但是这三个志愿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你有一亿的时候才能做?诸位朋友,我们遇到这个情景会不会问这个话?这位母亲抓住每一个可以引导、教育她孩子的机会。接著她又问她儿子,你要开一所学校,你当下就可以赶快深入圣贤教诲,你就可以培养很多老师出来了。你假如要盖一所医院,你也要懂得医术,当下就可以做了。再来他妈妈问他,蔡老师有没有一亿?答案是肯定的,绝对没有一亿。她的孩子突然思考到,原来这些志愿当下都可以去做。当下你能够好好读书,你就是同学的好榜样;当下你懂得孝顺父母,你就是所有孩子的好榜样;当下你在坐公车,看到老者你懂得让座,你是好公民;当你走在百货公司门口,发现这个门很重,有位老者正走过来,你能够主动帮他开门,你就是所有看到人的好模范。这就已经在迈向你自己的志向了。

  孩子时时会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他有成圣成贤的志愿。不止孩子要从当下走向这条道路,我们要让孩子有志气,首先谁要有志气?当然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有志气,我们也要立下志向,要当一个好儿子,要当一个好领导,当一个好先生,好太太。还可以立志当一个好婆婆、好媳妇,这个重不重要?当能把好婆婆演出来,好媳妇演出来,你就把千年来的问题化解掉了。到时候你们家每天会有很多人来排队,请教你如何解决婆媳问题。那确实是圣贤人的好学生,可以达到移风易俗。

  文天祥有一句经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历史,丹心是我们的真诚心,我们要用真诚心来写历史。首先应该写谁的历史?人生最可悲的是自欺欺人,自甘堕落。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自己,要在人生蓦然回首的时候,感受到对自己有一分敬意,我这一段人生的路没有白走,照自己的历史。再来还要照谁的历史?要照我们父母的人生历史,让他时时都感觉内心喜悦、安慰,让他感觉到这个儿子没有白养,没有白教,让他很光荣。让我们的另一半对著他的亲友都会说,我这辈子就是因为找了这个好对象,人生才得以翻身,才得以幸福美满。诸位朋友,只要我们能奉行《弟子规》的教诲,相信我们这一颗真心能够照亮身旁每一个人的人生历史。好,这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