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 蔡礼旭老师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05/8/4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7-0016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提到教育孩子应该把他教成什么样的状况,往哪个方向去教导。我们读到孟夫子的教诲「仁义礼智」,才知人之四端;这仁义礼智犹如人有双手双脚一般,假如没有双手双脚,这人体就不完整,假如没有仁义礼智,人就不是完整的人格,而这人格的建立必然奠基於小时候,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面对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为人长者一定首先要开智慧,要懂得判断是非善恶、利弊得失,不然这样人云亦云,这样随波逐流,到头来我们都将成为被下一代遗弃的第一代。诸位朋友,您希不希望是这样的结局?绝不希望。当然,我们也不要成为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要把孝道承传下去就不会是这个结果。

  早上我们说到仁义礼智应该融入生活的教育之中,把这样的人格态度扎根好。现在的孩子很暴戾,我常说连女孩子都变得很暴戾,有没有?而且差不多六七岁、八九岁,她也可以玩刀弄枪的,一副武功高强,都是受电视影响来得多,都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了。其实男女本来就在性格上、在天生的所谓人的素质有些偏向不同。我们从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开始训练他们做事情,像比较耗体力的、跑来跑去的、或者要拖地,很大动作的,男孩比较喜欢做;像叠衣服、像洗碗,这些比较秀气的动作,女孩子比较喜欢做,这叫道法自然。顺著男女本有的特性,在男女共存的社会当中分工合作,配合起来就很和谐,这我们都可以自己细心去观察。

  当男女之间不分工合作,家庭里最重要的两个工作,就是经济以及教育后代这两大主轴,假如父母都出来赚钱,孩子没有教育好,这样的人生结局一定不圆满,会有很多的遗憾。我们要设想,请问我们这么努力的赚钱目的在哪里?人生道路上要时时保持清醒,不要走到半途把当初的目的、目标都忘了,陷在中途名利的追逐、欲望的驱使而不知回头,不可自拔,因为那些东西虚幻不实,所谓从来富贵都是梦。我们努力赚钱的目的在哪?诸位朋友,你们比较有经验要告诉我,我还没组家庭比较没经验。目的在哪?为了下一代,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答案没有错吧?你下一代都教育不好,这个家有可能幸福美满吗?整个家庭里面首要的工作,「至要莫若教子」。

  中国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叫无后?生了十二个叫有后吗?假如这十二个百分之七、八十都当流氓,这叫有后吗?这叫让祖宗蒙羞,都不敢说那是我们家的孩子,这不叫有后。真正的有后是把孩子教育好,让他利益这个社会,能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以显祖宗,这叫有后。不止把你人生的经验做传承,在古代,还把你的事业、家业做传承,因为人生是数十寒暑,你的智慧就这样埋到土里,那太可惜了!你这一生所经营的事业累积了那么多丰沛的经验,比方你是中医,这么好救人的经验、智慧你都没有传下去,又埋到土里,那也是太可惜。你经营家庭的智慧,能够让家庭和乐,所谓齐家又能治国,你都没能传下去就断了,这样我们这一生有愧於后。

  我们看非常多有智慧的父母,都把他积累下来的这些人生哲学写成书,中国光是家书就有上百种。诸位朋友,你看哪个民族家书有数百种?家书有数百种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原因在中国为人长者、为人父母,他都念念想著如何利益后代子孙,全世界这个念头最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宗;唯有这么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够让文化绵延四、五千年而不断。

  现在我们为人父母有没有想到你的后代?有没有想过你的家风要承传几千年?有想过你的家风要承传几千年的举手?请放下。你们都有中国人的美德,叫谦虚,有想都不敢举手。我们比起老祖宗我们太惭愧了,我们要好好反思。西方的东进,在近代二、三百年都是西方思想、功利思想在主导这个世界、主导每个国家、主导每个家庭,都已经主导了二、三百年,结果都浮现出来了,我们依然还在追逐悬崖勒马的路,在追逐那种根本是死路一条的路,太不清醒了。

  二、三百年来从没有听过杀父害母,到现在一个礼拜全球发生的杀父害母都一二件、二三件,频率一直在增加当中。一个地球几十亿年才成就的环境,居然在几百年当中,二、三百年把它消耗殆尽。科学家提出警告,我们再不爱护这个地球,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就不能住了,你说现在的人类高明吗?根本就自私到了极处。二、三百年前的人类想著都是留比较好的环境给下一代,现在人的思惟是只要我能享受就好,我管它那么多。自私是家庭、社会、天下冲突、沦落的大根大本,就崇尚竞争,崇尚斗争。

  现在竞争在哪?斗争在哪?战争在哪?诸位朋友,自私发展就变竞争,您现在看到竞争这一档子戏在哪里看得见?不只在社会当中看得见,现在是家庭里面非常的明显。夫妇有没有在竞争?看谁钱赚得多,家没有人照顾了。还有现象是夫妻比谁比较晚回来,假如比较早回来很丢脸,没有人找我们去应酬。可怜!孩子的成长一天一天忽略掉,当他猛然醒觉过来,我的儿子十多岁了,他现在到底在想什么?他现在到底在做什么?一无所知。

  家庭的经营要冷静对待,不能无后,所以一定要「夫妇有别」,教育孩子这个职责一定要有人去做。而教育孩子不是说叫我们做一辈子,你要抓住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段,从胎教开始抓起,抓到他七、八岁以前,这个孩子的人格慢慢站稳了。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这叫真正的投资报酬率。市面上写的那些书,投资报酬率都是很狭隘金钱的人生经营而已,他看不到人生的整体、家庭的重要。现在那一套成功,大半都把家庭捐出去了,因为人只要一味的追求财富,保证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他没智慧判断,在追求财富过程诱惑又特别多,真正是「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个妇女真正在这段时间好好的陪她的孩子,她会非常的细心,她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起心动念她都会观照,这样的妇女当她的孩子已经独立了,她一定是一个将才。什么叫女强人?人世间哪件事最难?赚钱不难、读博士不难,这是我姐姐说的。真的,克服自己的习气最难,能去做你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强。人生最难的,你能不能栽培一个孟子出来,栽培一个范仲淹出来,这才是你给予这个世间最大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强!世间那种强是弱肉强食,你强过别人,别人服气吗?那种争夺来争夺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应该留下的是一个能够带动社会良善风气的后代。孔夫子讲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这样的句子在现代人感受不到,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存心。

  在汉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荀巨伯,他的朋友生病,他走很远的路去探望他,刚好他朋友居住的地方,那个郡盗贼来侵袭,所有的居民统统落荒而逃,生怕遭到不测。荀巨伯的朋友因为身体已经病得严重,也走不动,赶快跟荀巨伯讲,说你赶快走,反正我也走不了。在这样的当下我们会怎么做?我看现在朋友生病,又离这么远,我们都不会去看。他这么大老远去探望朋友,又遇到不测,荀巨伯没有离开,盗贼来时他走向前去对著他们说,我的朋友病情严重,你们不要再伤害他,你们假如要伤害,对我就好。这群盗贼看到居然有一个人不要命,而且是为了不舍弃他生病的朋友。

  在古代是不是生下来就是盗贼?古代的盗贼跟现在的盗贼不一样,现在的盗贼是因为欲望止不住出来抢劫,我们看到太多报导,大学生为了要买只手机去跟人家抢钱,欲望止不住。中国历代的人民他没有这种恶劣的行为,为什么会有盗贼?大半都是为官者不廉,国家衰败,民不聊生,饿得受不了,出来当盗贼,太平盛世是没有人在当盗贼的。这群盗贼看到这么有道义之人,他们也是很讲义气,头头就说了,我们这些不义之人,怎么可以来抢这个有道义的地方!所有的盗贼撤走。这份道义挽救了一个地方的劫难,胜残去杀,把人的良心唤醒。

  在元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许衡,那时候也是兵荒马乱,是在宋元交接的时代,他经过一个地方口很渴,所有逃难的人一看到路旁的梨子就摘下来赶快吃,许衡坐在树下一动也不动,很冷静。旁边的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吃梨子?他说这个梨子不是我的,这些人民就说了,在这个时代谁还管这水果有没有人的,很可能根本没有主人,许衡说梨无主,梨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我的心难道不知道不能贪婪吗?他坚持不去采别人的东西。后来他在一个地方居住下来,开始在那里讲学教化,他那个村落,纵使人家的果子掉在地下,果子都烂了,走过的小孩看都不会看一眼,绝对不会把它拿起来吃。你看,一个德风影响整个风气,我们要教出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去随波逐流的孩子。

  在汉朝有所谓「文景之治」,汉文帝也是历史上非常贤能的皇帝,我们《弟子规》当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就是汉文帝的德风、德行,他的孝心真是感动了天下。他不只对父母孝敬,他还把这份孝心、这份仁慈之心推演到人民百姓。在汉文帝小时候,正是吕后干政,吕后不知道杀了多少汉朝的后代,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看大家在那里争权夺利,别争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会痛苦,又会惹来灾祸。薄太后自请到边疆去防匈奴入侵,汉文帝刘恒就跟著母亲到边疆一带去了。等政治斗争告一段落,这些大臣把吕后推翻了,在那里想刘家的后代,汉朝的命脉要传给谁?大臣都是有读书的人,他会传给谁?他会不会再去找一个很会斗争的人?那他们又没有好日子过了。在想哪个后代最有德行?想到汉文帝,就把汉文帝从边疆接回来。

  在接回来当中,还没进到皇宫,汉文帝先做的第一件事,到他父亲刘邦的坟前上香祭拜,你看,他这个动作一做,天下归心,要以德服人。假如他在那里等了好多年,就是要等这个皇位,突然人家把他接回来,他可能快马加鞭要进宫去了,这个快马加鞭一做出来,大臣可能又在底下稍微商量一下,我们再观察观察。德行是骗不了人的。祭拜完刘邦以后,刘恒没有进宫,他说「名不正,言不顺」,我现在还不是正式的皇帝,所以我住在京城外的驿站就好,不敢进去住,处处显得谦让、恭谦。

  在路上遇到这些开国的功臣,他都下车礼拜,因为那些都是他父亲的好兄弟,都是他的叔叔、伯伯,他不敢以皇帝自居,因为那时候他还在考验当中。而且他是打从内心在遵守「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路遇长,急趋揖」,都是把德行落实。后来他正式当了皇帝,他心里想人民从春秋战国到秦朝,还有楚汉相争,战争连连,已经太痛苦了,应该要好好止住战事,与民休养生息,好好让人民有好日子过。当时候是依循秦朝的刑法,非常的残暴,还有肉刑,肉刑就是把鼻子割掉、把耳朵割掉。刚好齐的太仓公犯法了,要被押解到京城来受刑。太仓公有很多的女儿,就是没有一个儿子,他在临走前对著他所有的女儿说,真正遇到事,还是儿子能帮忙,女儿都帮不上。他其中有一个女儿,叫缇萦,大家都听过「缇萦救父」,缇萦哭得很伤心,一路陪著父亲上京城。

  上了京城以后,跪在汉文帝的面前对著他说,我宁愿自己当一辈子的婢女来赎我父亲的罪。当孝子遇到孝子那会很感动的。汉文帝重新思考,因为「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有孝心的人感同身受特别强。教他孝,「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他看到别人的父母,亦然有一份恭敬心。他下令去掉这个肉刑,也宽恕了缇萦父亲的罪。这是有仁慈之心,又有孝心德行。

  后来因为他太年轻就当皇帝,而汉朝都是分封的国土,其中有一个诸侯就起来作乱,叫南越王赵佗。赵佗是因为在吕后干政的时候被吕后欺负得实在是太凄惨,连祖坟都被吕后给掀了。他这股怨气止不了,就起兵造反,很多的大臣就跟刘恒讲赶快派兵去打他。刘恒并没有这么做,他对著大臣讲,人民已经数百年都在战事当中,不要再增加人民的痛苦,不要再颠沛流离,我们先用其他的方法。刘恒第一个动作,把赵佗的祖坟重新修好。诸位朋友,有中国道德教育的人解决方法都是以德化掉。现在功利主义的时代,解决问题都是如何把人家打倒,你把他压下去了他永远都下去吗?冤冤相报。你看企业之间都互相打来打去,打到最后谁得利?连消费者都卷进去受到损失。

  第一个先把祖坟修好,再来,派一个大臣去跟赵佗关心他一下。带了一封刘恒亲笔的书,这个大臣叫陆贾,也是很有智慧的一个读书人。赵佗打开信一看,第一个称谓,刘恒把他称「叔叔」,先看到这个称谓心就舒服多了,然后就开始说吕后过程很对不起您这位长辈,而且您又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又把他的功劳说了一遍,最后说什么?最后说现在汉朝的发展如何,现在有多少军力、多少财富,也把它写了一下。赵佗是明眼人,一看要不要用鸡蛋去碰石头?当然不要,这叫软硬兼施。但是这个硬并不是一种仇视,这个硬当中是带著也是一种让他有台阶下,不要毁了自己的人生。不费一兵一卒,赵佗退兵回去了,自己认错;你看国家安乐,一定有好方法的。

  《孙子兵法》说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什么才是最善的兵法?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司马迁对汉文帝的一生非常的肯定,就用了这句来做汉文帝的注解,「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我们这个时代都需要仁德之风,都需要能够胜残去杀,能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需要有人才!江山代有贤人出,只要有一百个家长清醒,有一百个孩子接受圣贤教诲,天下有救了。诸位朋友,这一百个当中一定要有你们的参与,假如你的孩子八岁、十岁教得很好,开始能独立了,请您到我们中心来工作。因为我们以后办学需要的是真正有经验的老师,你把你的孩子教得这么好,你那些经验太可贵了,到时候再请你来指导,你不做出来,那都是纸上谈兵而已。要三思!这二、三百年的思惟偏颇要赶快抓回来,不要在家庭继续上演竞争、斗争、战争,而真正好的教育,只要我们抓住纲领,也不是很辛苦、困难的事。

  我们接著看第二个,「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如何让孩子知道这些行为是恶、是不对的,不应该做,这也是要从小让他判断善恶是非。《弟子规》有没有教这一段?有没有?孝是善,不孝是恶,所以不孝他会丢脸,「德有伤,贻亲羞」,羞恶之心,有羞耻心。你看我们以前很怕听到一句话,「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一听到这句话行为马上就收敛。你现在去骂学生骂骂看,「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他可能依然如故,因为他根本孝心没扎根。羞恶之心。

  再来,其实整本《弟子规》也在教善恶,也在教是非。很多朋友说:蔡老师,你教他仁义礼智,教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完之后出来这个社会会不会被人家欺负?假如这样的疑惑存在,你这条教导孩子圣贤教诲的路绝对会中途而废,因为你信心不够坚定。心里有担心孩子假如这样学出来会被欺负的举手?你们都很有信心,很好;太多人有这个顾虑。现在商场尔虞我诈,再这么有诚信,他就混不下去了;他会混不在小职位上,他会混到总经理上面去,会混到老板上面去。你做生意找什么人?绝对要找诚信、能信任的人;不要说你做生意的伙伴,你找高级、重要的干部找什么特质?绝对找诚信的特质。今天我们在思惟事情要冷静,不要随顺自己的想法,因为大部分是错的,不要随顺自己的烦恼,那只会制造问题。我们既然要跟著圣贤人学,就应该时时把《弟子规》拿起来对照,把师长的教诲拿起来奉行。

  在这几年的修学过程我有三个态度,第一个态度跟大家报告过,要学圣贤的存心,这样最直截了当,学忠、学孝、学仁、学义、学廉、学耻。第二个重点,我对於师长的教诲没有一句怀疑,也没有一句起一个念头「师长可以做,我不能做」,只要老师怎么教,我一定往这句教诲的方向尽力迈过去,不给自己理由、藉口往后退,这才是真正对圣教、对老师有信心。往往不找藉口,只是依教奉行,慢慢的也能够体会到一分、二分境界;一体会到一分、二分境界,信心就愈来愈充足。一路走来并不觉得这条路很难走,难都难在自己画地自限,不肯依教奉行,这是第二个重要的态度。「宁为成功找方法」,所有师长的教诲要奉行,要放在心上。

  第三个体会是我很习惯看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我不往心里去,所以看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榜样。后来听到师长有一个比喻,他说人这个纯净纯善的心为什么净装别人的垃圾?那是最傻的人。当我们时时是存著别人的好,你的人和一定特别的兴旺,每个人走到你身旁来都莫名的觉得很舒服、很有成就感。而你时时都在奉行「称赞如来」,都在奉行「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们都在奉行看一切人皆是菩萨、看一切人皆是老师。在这个人生的过程只有一个学生,谁是学生?自己,我们要善学!善财童子为什么一生能够圆满成佛?诸位朋友,为什么?你不能只有看戏,你要看出戏背后的智慧、学问,不然就白看了。诸位朋友,谁是善财童子?你不要看了半天,善财童子在《华严经》里面,那个人就叫善财童子。每一本经书在对谁讲?对自己讲,不然读了十本、一百本经书,不干我的事。

  我们再看「孔子传」,诸位朋友,你在看「孔子传」的时候你是谁?你以前在看这些忠孝节义的戏,自己在那里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感动得不可遏抑,请问那个时候你是谁?你看赵子龙救阿斗那份正气凛然;我看赵子龙救阿斗的时候,看得真的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好感动。我甚至看叶小钗在救素还真的时候,身上已经被砍好几刀了,他连痛都没感觉,念念想著什么?念念想著如何能把他主人救出来,那股正气把他的刀痛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赵子龙救阿斗,身上没伤吗?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学的是那一股正气!每出戏剧我们在看的时候,我们就是主角,因为那种道德都是我们自己心里面本有的。当我们在推展中国文化的过程有一点挫折,你就要想起叶小钗被砍一刀,如如不动,你要有那种气魄,不要一点小挫折就蹲下来在那里掉眼泪痛哭,「哎唷,好苦,不要走了」。

  我在杨老师家住了七个月,有一个朋友,一个长者很神秘的跑过来把我叫到旁边,因为他们认识我就在这二、三年,跟我相识之后一年我就到海口去推展中国文化。跟当初我在澳洲刚毅木讷没什么话;我真的很刚毅木讷,你们要相信,我话很少的,我在澳洲待了三个月,胖了五公斤,因为都没讲话,讲话伤气。我当小学老师根本不可能胖得起来,每天都讲那么多话。胖了五公斤,没什么讲话。所以事隔一年,变化这么大,他们没有办法连结起来,所以把我拉到旁边,说杨老师是不是有什么秘法传给你?武侠小说看很多,一个药丸吞下去之后就碰碰碰,还是掉到悬崖下,拿到一本《九阴真经》。

  我到老师家七个月,跟老师谈话的时间太少,几乎没什么交谈,她很忙,我也很忙;那段时间我带了一个班挺不容易的。但是我看杨老师一天睡几个小时,三、四个小时,四、五个小时,不停的在工作,不停的为了正法久住在努力,我们看了很感动,直接去学她的存心。上个礼拜天卢叔叔来看我,从早上九点讲话讲到晚上九点,中间没有休息,他说好不容易来一趟,反正看需要怎么样,有人需要我讲我就讲,有什么家庭问题很难解决的,这是真正的师承。

  我到台中莲社看了李师公的纪念带,图中有一幕,四个学生把老师扛上讲座,老人家已经不能走路了,扛上去讲课。他的学生几十万人,能讲课的应该几十个都有,学生劝他,就叫你几位好的弟子上去讲就好,老人家别这么辛苦。李师公说了,众生要我讲一天,我活一天就讲一天。重要的要体会师长的存心。李师公在他的诗集里面写到「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生怕众生在迷惑的黑暗当中找不到出路,「但能光照远」,只要能够照亮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让每个人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我们一脉相承的法脉都已经把「宁愿众生得离苦,不愿己身求安乐」的精神完全的演出来。我们当弟子的要善学,要善体亲心,善体师长的苦心,要从这里去契入。所以没有什么秘法,重在从心下手,重在我们能够拿出心来与佛看,拿出心来给圣贤看。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