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三集) 2005/3/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33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早上提到了,在人与人当中要懂得舍、懂得让,处处能礼让、忍让、谦让。这些让的态度,我们都可以在五伦关系当中去观照、去落实。我们看到父子之间,也要以礼相待,彼此之间,比方说父母在训诫我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也是忍让的态度。再来,父子之间也要懂得谦让、谦虚,假如父母在孩子面前很骄傲,孩子会学到不好的榜样。还有父母对孩子讲: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父亲更聪明的了!这样的话讲出去,孩子也会很傲慢。
再来,君臣之间我们当然要礼让、要忍让,也要谦让,因为谦让也能够让属下对我们产生恭敬之心。而谦让的风气带动起来,整个团体气氛也会相当的好,彼此互相尊重,彼此互相肯定做事的价值,他的工作岗位,那样就会一团和气。再来,夫妻之间也是要做到礼让、忍让,还有谦让,兄弟、朋友亦如是。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才能够提起正确的态度。我们接著看下一句经文: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当我们不希望他人对我们言词上有毁谤、有批评,那我们也不应该去毁谤、批评他人;当我们不希望他人在行为当中冒犯我们、控制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去冒犯、控制他人。甚至於是起心动念,假如我们不希望别人有害我们之心,我们也不应该起害人之心。处处能这样去对待他人,自然我们就能够掌握做人的分寸。
有只狗刚好跑进了一个空间里面,这个空间四面都是玻璃,它一进去就看到一只狗很凶,它就马上对著「它」狂吠。结果一狂吠,四周所有的狗都也对它狂吠,它更不甘示弱,就继续死命的在那里狂吠。到最后结果如何?到最后它累死了,那只狗就这样死掉了。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反思到,当我们觉得周遭对我们都很不好,周遭的人都常常对我们发脾气,其实我们要反观回来,所有人所面对的人事物很可能都是自己心的反射。当我们常常以恶脸对人,这个镜子回照回来,绝对都是恶脸向我们;当我们时时以笑脸迎人,也将得到别人笑脸对待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到底周围的亲朋好友面对我们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脸孔?我们用这样去思惟、去观照,就知道如何再去修正自己,再去提升自己。
我们到佛寺去,一进门,在天王殿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所表的意境是在教导我们什么?看到弥勒菩萨的脸孔,就知道要笑脸迎人,成喜悦相;又看到弥勒菩萨的肚皮相当的宽大,他也告诉我们,应该生平等心,应该大肚能容。所以我们也时时以笑脸迎人,将会有不同的人生产生。当然,那个笑不能皮笑肉不笑,这样会有反效果,要打从心里笑出来。我们学佛人应该都可以打从心里笑出来,因为这一生闻到当生成就的法门,这一生已经值回票价了,不求其他的事情,以后有的都是多的、都是捡到的,都会很欢喜。
当我们以一颗宽恕的心对别人,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很大的转变,所以『将加人,先问己』。我们时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应该「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当我们能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包容别人,一定会结交到非常多的朋友。诸位同修,我们一天宽恕自己几次?多少次?这是个很大的数字,N次。但是别人假如犯过失,我们可能就很生气,可能就跟他过不去,这样太不公平了。所以我们换个角度,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那就很容易包容,很容易接纳。进而我们再尽己的本分去帮助他、去引导他,那将会广结天下之士。「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假如我们以责备别人的这种心境,这种比较严苛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将使我们的过失可以不断减少,所谓「德日进,过日少」。
其实很多的障碍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往往都是求不得,只会要求别人,没有要求自己。当我们能宽恕别人,而只看到自己的本分,整个人生态度就会不一样。因为只要求,每天都患得患失,能看到本分就会天天尽心尽力;当我们天天尽心尽力,自己就会有所成长,就会有成长的喜悦。而在我们尽力的过程,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依报马上就随著正报转过来。
在孔夫子的教诲当中,常常会提到如何做个君子。在《中庸》里面就提到,「君子之道四」,君子有四个要去观照的重点,「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夫子很谦虚,他说他这四点还没有做到,其实夫子已经做到了。我们来看看,当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到的,我们首先先问自己,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做到对孩子的要求;假如我们希望孩子孝顺我们,听我们的话,请问我们有没有做到听自己父母的话,有没有孝顺父母。当我们这么一想,就知道自己还缺少的是什么。
「所求乎臣以事君」,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下属能够听话、能够努力、能够尽忠职守;我们对於下属的要求,请问我们自己在事奉领导人的时候,自己做到了没有?所以时时能先看到自己的本分,这样就能自我提升,又可以给部属、给下一代当好榜样;确实君子之风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要求自己。接下来,「所求乎弟」,希望弟弟怎么样恭敬我们,我们自己也要先想到,我们有没有恭敬长者,恭敬长辈?「所求乎朋友」,我们希望朋友怎么样爱护我们,怎么样关怀我们,请问我们自己对朋友是不是已经先做到了?人事事可以这样去思考,将会把人生很多的缘分都能够圆满,所以不要去要求他人,因为再怎么要求,当求不得的时候只有自己痛苦。
有个女士,她来听完课回去以后,她就对她男朋友说(因为两个人闹别扭,起冲突):那件事是我错了,对不起!结果她男朋友听到她讲对不起,整个脸色非常惊讶,然后对她说:明明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那我不就不是人了吗?所以我们不要常常看到别人过失,要反过头来反省,我还有哪些不足?反而这个态度一提起来,身旁人的惭愧心都会被调动起来。所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下一句:
【恩欲报。怨欲忘。】
恩德我们要时时能够记在心上,老祖宗给我们教诲到受人点滴,将涌泉相报。而我们每天也念著「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每天念一定要每天努力去做到,假如没有努力做到,那就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就有罪过了。我们就是早上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那不只没有报恩,可能还犯了一些小过失。诸位同修,我们如何「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而这个国家的恩德不单指某个政权,更重要的是我们几千年承传下来的中国文化,那才是最真实的国家之恩。诸位同修,怎么报?唯有成就自己的德行,你就是圆满报答了四重恩。
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上遇到了正法,很多爱护我们的人,不见得能够马上接受、马上认同你,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的把这条路走下去,而且要走得很有成就。当你走得愈有成就,才能让身旁这些亲友、疼爱我们的人能够早一点因缘成熟,也能接受正法,接受佛法;因为他们必须透过我们的行持,才能感受到佛法的殊胜。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也不要去苛求身旁这些亲友都要认同你,都要支持你,因为毕竟走在前面的人要能够忍受孤独。有朋友就会跟我说:蔡老师,你这样弘扬中国文化,会不会觉得很孤独?我每一次听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会孤独吗?经书上说将我们真心奉尘刹,我们假如真心要为佛法、为众生,可以与十方诸佛同一持名,十方诸佛跟我们就是同一个频道,同一个存心,我们就是与十方诸佛做良师益友,他们时时都会在冥冥当中加持我们。
文天祥在他的文章当中也有提到,「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当我们是跟古圣先贤、诸佛菩萨同一个存心,就可以去体会到,这些圣哲人的榜样我们时时要去效法,所以「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当我们在屋檐之下,看著圣贤的书籍、看著《德育故事》,我们也会觉得「古道照颜色」。圣哲人的这些风范就好像一道光芒一样,照著我们的容颜,照著我们的心灵。所以常常在看《德育故事》都会看得痛哭流涕。
我记得这一次在看「祖逖避难」,祖逖为了协助所有这些亲党能够到安全的地方去避难,自己所有的家当统统拿出来,所有的车子都是供给这些老人家乘坐,自己是徒步行走。到了安全的地方,他马上致力於整个人民的生活,如何让他们安居立业;还把所有这些在荒郊野外的尸骨统统收集起来,一起来祭祀。这些做法都赢得这些亲友乡党的认同,也非常爱戴他。当有一次祖逖找这些亲党一起吃饭,这些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拉著他的手告诉他,他说:我们这么老了,能够在这么老的时间还遇到再生的父母,我们死都值得。你看一个人的真心让别人感受到这样的欢喜。
假如我们的人生,都能真正让所有有缘的人觉得非常的受益,非常的感恩,人生就可以让所有的缘分都能够圆满。所以我们应该以这些圣哲人、跟佛菩萨当榜样,一起以他们的行持为自己的行持,所以这条路绝对不会孤独,但是我们也要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态度。只要我们这一生能够成就道业,那才是真正「上报四重恩」。
在人生旅途当中,只要他人对我们有恩德、有关怀,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下来,要把它放在心上,只要有机会就要好好回报亲友,因为我们要演出知恩报恩才行。我在大学时代遇到一个好朋友,他读的书很多,《孝经》、还有《地藏经》都可以背起来,所以长得非常书生相。我跟他认识以后,有一次在听他谈话,谈到最后他用一句偈做结尾,他说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那时候都没有读过佛经,可是当这一句偈讲出来的时候,我突然非常的震撼;除了震撼以外,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后来他要下电梯,刚好跟我同时下去,下去的时候,我就很冲动的对他说:度众生成佛,你能我也能。我一讲完,因为太唐突了,我这个朋友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他就有点尴尬,我怎么会接这样子的话。
这个朋友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我那时候只在念大四,他在一家大专教书。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刚好是晚上,刚好经过一个墓园,经过的过程他就告诉我,他说他可以感觉到,这些墓园里面的亡者统统站起来跟他敬礼,因为他是尽心尽力在教他们的后代。这也让我感觉教育很重要,教育很有价值。后来幸好佛菩萨加持,让我生意做不成,才有机会走上教育的路。也很顺利走了几年,后来又遇到杨老师,带我到海口开始推展中国文化。我也一直念著这个朋友的因缘,把那一句偈告诉我,后来我就亲自拿了一尊地藏王菩萨像,差不多这样而已,非常精美,我就亲自去送给我的朋友。当他拿到这尊地藏菩萨,他也非常欢喜,然后对我说:礼旭,你是一直往佛道上走,我都快要沈沦到五欲六尘之中了。所以朋友有缘要处处提醒,处处提携,当时候是他拉我一把,这时候我们也要拉他一把,互相提醒。
所以恩一定要报,怨一定要忘,当我们时时念著别人的怨,其实最吃亏的人是谁?就是自己!念怨的人是癌症的高危险群,因为心情不好,整个经络都会受损,所以俗话说,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而且说实在话,这个世间有没有平白无故受的灾殃?有没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遇到逆境、遇到恶缘应该生欢喜心,因为我们正在还钱、正在消业障,能够这样去转念,怨就放下了。当我们不念怨,又以真诚对待对方,对方日子一久,不只不会再有怨,甚至於会愈来愈尊敬你;当他愈来愈尊敬我们,我们更有机会把当生成就的佛法介绍给他。
我们要学习佛菩萨的态度,要做到「怨亲平等」。这句话很有意思,怨在前,亲在后,能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真正契入平等心,契入慈悲心。佛经里面也教诲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为什么不念旧恶?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人失教都已经三代之久,他们自己在错也是相当无奈,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转化习气。所以我面对我那个学生,他提到的那句话,「老师!我很想改,但是我改不了」!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们,我们真正慈悲要去帮助别人,一定要有相当的耐性,相当的包容。
我有个长辈,他在公司里面表现的相当好,很多同事都很嫉妒他,他有没有生气?我这个长辈没有生气,他说:能够被别人嫉妒,代表我们很有能力,所以不要生气,要高兴。没有能力的人,还不会让人家嫉妒。这些嫉妒他的人也常常障碍他,不过他都没有放在心上。其中有一个对他障碍最多的人,后来遇到了一个困难,所有的同事都不愿意帮助他,但是我这个长辈,因为他有能力,他就主动去协助他。结果因为协助他以后,这位朋友马上就告诉他:我以前对你有哪些不是、哪些不好,请你原谅。后来两个人就变成非常好的朋友。
其实当对方处处在嫉妒别人,对方是在哪个地方?在地狱之中。我们怎么忍心看他人在受地狱果报?当我们放宽心量,以德去感化,就能够让人从地狱到天堂,甚至於送佛要送上西天。当你以德去化人,我们就是给佛菩萨脸上贴金,这些朋友会说:学佛的人都这么好,我也要学佛。面对恶缘,我们能真心诚意去转化,相信成就了自己,也会成就了他人。所以「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陀给我们最好的示范,要透过教育让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面对恶人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尽心尽力,所以怨一定要忘,「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恩德我们要长久去服务、去奉献,而怨要愈短愈好。『报怨短』,这个「短」不是你要把怨放一段时间,而是怨要赶快转化掉,赶快放下。师长也教诲我们,念念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转念就能把怨消除掉。我们复习一下,应该怎么样把念放下,转成感恩?「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被欺骗,帐也消了,智慧也长了。再来,「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我们的业障;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最后,「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功夫」。所以要历事炼心,业也消了,道业也增长,能够转念就能转怨为恩。能够时时看到对方在成就我们,能够契入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诸位同修,我们冷静想想,你这一生当中进步最多的时候,是顺境还是逆境?逆境,对!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逆境、感谢恶缘。师长也期许我们,「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业障尽消;处顺境,随善缘,不起贪痴,福慧全现」。诸位同修,我们面对师长的这些教诲,这都是他老人家一生的精华,这些句子我们要时时拿起来观照,时时看看自己有没有落实。所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现在还有没有婢仆?比较少。其实这一句教诲最重要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强势待人,家庭如是,团体如是,国与国之间亦如是。
我们曾经听一个小朋友讲到,他说:我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我爸爸打我,我每次都记得;下次我爸爸假如再打我,我要打电话报警。为什么父母打,打出不同的结果出来?原因在哪里?母亲打,循著道理,是为了要教导他,所以『理服人,方无言』;但是父亲动不动不高兴了,叫过来骂一骂、叫过来打一打,所以『势服人,心不然』。这个儿子假如长大,以后可能会有逆反现象,所以我们在家庭当中也要循著道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家规,而《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能够让我们教孩子省很多的气力。
国与国之间绝对要以理服人,所以中国人强调的是「王天下」,这个「王」是表率的意思,当领导人应该爱护臣民,应该爱护所有的邻国来当榜样。当初在唐朝时候,很多的国家都跟我们非常密切的交往,中国也从来没有去打他们。所以唐太宗那个时候被称为「天可汗」,是不是唐太宗自己叫的?不是!是所有邻近的这些国家封的,他代表全天下的天子、君主绝对都是以德行来感化邻国。我们打开几千年的历史,所有用武力、用军事、用高压治理国家的朝代,长不长?都相当短。我们看到秦国只有十五年就灭亡了,而以德治天下的周朝绵延了八百多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历史了解到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家、治理国,能够鉴往知来,所以我们读史书绝对不能等闲视之。人往往犯的错误都跟历史有没有相关?几乎都在重蹈覆辙,这是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从中国当中,我们了解到绝对要「理服人」。面对现今的世界,我们也可以冷静来观察,「势服人」绝对「心不然」,「理服人」才会「方无言」。这次中国在中东一带也有人被俘虏去,后来了解到是中国人把他放了,中东的人说了一句话,他说:中国人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几千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对外发动过战争,而美国人所曾经打过的仗,当地的人对他们是什么态度?韩战、越战、阿富汗战争,还有伊拉克战争,他们有没有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没有!甚至於愈搞愈糟。
相信美国当初要出兵伊拉克的时候,他有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没想到。我们现在常常翻开报纸,一个礼拜不知道伊拉克都有多少的抗争产生,所以美国的士兵可能在那里天天都有伤亡。不只是在伊拉克本地他们美国人有危险,现在是连美国本土都要提高警觉。因为这一仗以强欺弱,让所有的回教徒很内心不平,都起而要反抗它的强权。所以美国无形的敌人有多少?诸位同修,有多少?可能他们自己都算不出来。我们到餐馆吃饭,可以轻松自在,他们可能在很多公共场所,每天都要有大批的警力在那里侦查,在那里维持安全。所以确实以强势逼人绝对没有好结果。
不只现在他们很辛苦,美国中学生八千多个人做了一项心理测验。测验结果有百分之七十一的孩子曾经作过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孩子打过人,百分之三十四的孩子曾经在商场里面偷东西。然后这个测验后面有一条叫做「你觉得你的品德高尚吗」?测验结果,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学生觉得他的品德高尚。诸位同修,有听清楚吗?百分之七十一作弊,百分之六十八打人,百分之三十四在商场偷过东西,但是测验结果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学生觉得他品德很高尚。诸位同修,美国的下一代,他内心的道德标准是以谁为标准?「我」就是标准,上行下效!百分之六十八打过人,美国的下一代假如没有管好,往后这些拳头会打向哪里?打到自己的家里面去。所以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家风?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模样,不得不谨慎。
中国人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从来没有对邻外的国家发动过战争,这也是归功於古圣先贤的教诲。《中庸》里面有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教诲到一个人治理国、治理天下,应该由这九个方向来努力、来著手。这个「九经」就提到,「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所以一个人能治理好天下,首要工作是什么?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修养道德当中要先对治贪、瞋、痴。所以在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就与佛陀的教诲完全相应。
「修身」一开始要从惩忿、窒欲,不能因为欲望去掠夺别人,然后对脾气、瞋恚心要给予节制。所以古代的圣王是从这里开始下手的,怎么可能会去打人家。「尊贤」,懂得尊重贤能之人,为国举才,选贤举能。当一个领导者能够重视品德、重视贤人,就会带动整个国家向道德的风气,所以尊贤。「亲亲」,能够亲爱自己的父母跟家人,也做好齐家的模范给臣民看。「敬大臣,体群臣」,绝对不会压榨员工,虐待下属,要以德服人。「子庶民」,对於人民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戴。「来百工」,对於所有的行业给予尊敬,希望能够百业都能兴盛,多鼓励大家生产。
「柔远人」,对於远方的人都是施予恩惠,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国家作客。所以古代圣祖在世的时候,邻近国家都很喜欢来朝贡。他们带了十样东西献给皇上,皇上马上拿三十样东西让他们拿回去,所以他们都很喜欢来朝贡。当然除了礼物之外,更重要的,中国文化非常有包容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所以韩国也好、日本也好、越南也好,这些邻近的国家都派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取这些宝贝,取这些圣贤的教诲。
诸位同修,假如今天中国人正视、重视到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圣贤教诲,不只是韩国、日本跟越南会来学习,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绝对是全世界的人都来学习。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是中国人适用,而是所有的人类都适用。可是问题现在外国人苦於这个「善」如何开显,「德」如何入门,他们现在找不到方法。诸位同修,方法在哪?《弟子规》!方法在孝道、在《弟子规》!只要他们了解到了,绝对会来中国学习。因为在古代交通不便,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地球村。所以我们在澳洲办的课程,也有相当多的当地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来学,他们一听都生欢喜之心。诸位同修,我们有责任尽地球人的一分子,尽世界和平的一份力量,应该「柔远人」,以德来感化。
再来,「怀诸侯」,对於这些封土的诸侯也都处处给予他们协助、关怀,这样就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我们在紫禁城里面看到三栋最重要的建筑物,哪三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时时养一个和谐的一种人生态度,然后时时循中道而行,时时又能保持这样的德行。
中国人因为有圣哲人这样教导,所以不可能去侵犯别人的国土。可是现在很奇怪,为什么西方人写说有「黄祸」?说中国人可能会强大起来,会侵害他人,请问他这个推论从哪里来的?从整个中国的历史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推论。西方断章取义,因为元朝时代曾经有好几个汗国都打到欧洲那里去。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才能够让西方对我们的误会能够化解掉。当所有西方的人民了解到中国人的存心,他就根本不愿意用武力来跟中国对抗;当人民了解到中国人的善良,自然而然他不愿意打,政府也不可能对中国有军事的对抗。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谢谢!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早上提到了,在人与人当中要懂得舍、懂得让,处处能礼让、忍让、谦让。这些让的态度,我们都可以在五伦关系当中去观照、去落实。我们看到父子之间,也要以礼相待,彼此之间,比方说父母在训诫我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也是忍让的态度。再来,父子之间也要懂得谦让、谦虚,假如父母在孩子面前很骄傲,孩子会学到不好的榜样。还有父母对孩子讲: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父亲更聪明的了!这样的话讲出去,孩子也会很傲慢。
再来,君臣之间我们当然要礼让、要忍让,也要谦让,因为谦让也能够让属下对我们产生恭敬之心。而谦让的风气带动起来,整个团体气氛也会相当的好,彼此互相尊重,彼此互相肯定做事的价值,他的工作岗位,那样就会一团和气。再来,夫妻之间也是要做到礼让、忍让,还有谦让,兄弟、朋友亦如是。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才能够提起正确的态度。我们接著看下一句经文: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当我们不希望他人对我们言词上有毁谤、有批评,那我们也不应该去毁谤、批评他人;当我们不希望他人在行为当中冒犯我们、控制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去冒犯、控制他人。甚至於是起心动念,假如我们不希望别人有害我们之心,我们也不应该起害人之心。处处能这样去对待他人,自然我们就能够掌握做人的分寸。
有只狗刚好跑进了一个空间里面,这个空间四面都是玻璃,它一进去就看到一只狗很凶,它就马上对著「它」狂吠。结果一狂吠,四周所有的狗都也对它狂吠,它更不甘示弱,就继续死命的在那里狂吠。到最后结果如何?到最后它累死了,那只狗就这样死掉了。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反思到,当我们觉得周遭对我们都很不好,周遭的人都常常对我们发脾气,其实我们要反观回来,所有人所面对的人事物很可能都是自己心的反射。当我们常常以恶脸对人,这个镜子回照回来,绝对都是恶脸向我们;当我们时时以笑脸迎人,也将得到别人笑脸对待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到底周围的亲朋好友面对我们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脸孔?我们用这样去思惟、去观照,就知道如何再去修正自己,再去提升自己。
我们到佛寺去,一进门,在天王殿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所表的意境是在教导我们什么?看到弥勒菩萨的脸孔,就知道要笑脸迎人,成喜悦相;又看到弥勒菩萨的肚皮相当的宽大,他也告诉我们,应该生平等心,应该大肚能容。所以我们也时时以笑脸迎人,将会有不同的人生产生。当然,那个笑不能皮笑肉不笑,这样会有反效果,要打从心里笑出来。我们学佛人应该都可以打从心里笑出来,因为这一生闻到当生成就的法门,这一生已经值回票价了,不求其他的事情,以后有的都是多的、都是捡到的,都会很欢喜。
当我们以一颗宽恕的心对别人,人际关系一定会有很大的转变,所以『将加人,先问己』。我们时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应该「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当我们能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包容别人,一定会结交到非常多的朋友。诸位同修,我们一天宽恕自己几次?多少次?这是个很大的数字,N次。但是别人假如犯过失,我们可能就很生气,可能就跟他过不去,这样太不公平了。所以我们换个角度,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那就很容易包容,很容易接纳。进而我们再尽己的本分去帮助他、去引导他,那将会广结天下之士。「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假如我们以责备别人的这种心境,这种比较严苛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将使我们的过失可以不断减少,所谓「德日进,过日少」。
其实很多的障碍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往往都是求不得,只会要求别人,没有要求自己。当我们能宽恕别人,而只看到自己的本分,整个人生态度就会不一样。因为只要求,每天都患得患失,能看到本分就会天天尽心尽力;当我们天天尽心尽力,自己就会有所成长,就会有成长的喜悦。而在我们尽力的过程,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依报马上就随著正报转过来。
在孔夫子的教诲当中,常常会提到如何做个君子。在《中庸》里面就提到,「君子之道四」,君子有四个要去观照的重点,「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夫子很谦虚,他说他这四点还没有做到,其实夫子已经做到了。我们来看看,当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到的,我们首先先问自己,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做到对孩子的要求;假如我们希望孩子孝顺我们,听我们的话,请问我们有没有做到听自己父母的话,有没有孝顺父母。当我们这么一想,就知道自己还缺少的是什么。
「所求乎臣以事君」,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下属能够听话、能够努力、能够尽忠职守;我们对於下属的要求,请问我们自己在事奉领导人的时候,自己做到了没有?所以时时能先看到自己的本分,这样就能自我提升,又可以给部属、给下一代当好榜样;确实君子之风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要求自己。接下来,「所求乎弟」,希望弟弟怎么样恭敬我们,我们自己也要先想到,我们有没有恭敬长者,恭敬长辈?「所求乎朋友」,我们希望朋友怎么样爱护我们,怎么样关怀我们,请问我们自己对朋友是不是已经先做到了?人事事可以这样去思考,将会把人生很多的缘分都能够圆满,所以不要去要求他人,因为再怎么要求,当求不得的时候只有自己痛苦。
有个女士,她来听完课回去以后,她就对她男朋友说(因为两个人闹别扭,起冲突):那件事是我错了,对不起!结果她男朋友听到她讲对不起,整个脸色非常惊讶,然后对她说:明明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那我不就不是人了吗?所以我们不要常常看到别人过失,要反过头来反省,我还有哪些不足?反而这个态度一提起来,身旁人的惭愧心都会被调动起来。所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下一句:
【恩欲报。怨欲忘。】
恩德我们要时时能够记在心上,老祖宗给我们教诲到受人点滴,将涌泉相报。而我们每天也念著「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每天念一定要每天努力去做到,假如没有努力做到,那就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就有罪过了。我们就是早上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那不只没有报恩,可能还犯了一些小过失。诸位同修,我们如何「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而这个国家的恩德不单指某个政权,更重要的是我们几千年承传下来的中国文化,那才是最真实的国家之恩。诸位同修,怎么报?唯有成就自己的德行,你就是圆满报答了四重恩。
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上遇到了正法,很多爱护我们的人,不见得能够马上接受、马上认同你,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的把这条路走下去,而且要走得很有成就。当你走得愈有成就,才能让身旁这些亲友、疼爱我们的人能够早一点因缘成熟,也能接受正法,接受佛法;因为他们必须透过我们的行持,才能感受到佛法的殊胜。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也不要去苛求身旁这些亲友都要认同你,都要支持你,因为毕竟走在前面的人要能够忍受孤独。有朋友就会跟我说:蔡老师,你这样弘扬中国文化,会不会觉得很孤独?我每一次听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会孤独吗?经书上说将我们真心奉尘刹,我们假如真心要为佛法、为众生,可以与十方诸佛同一持名,十方诸佛跟我们就是同一个频道,同一个存心,我们就是与十方诸佛做良师益友,他们时时都会在冥冥当中加持我们。
文天祥在他的文章当中也有提到,「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当我们是跟古圣先贤、诸佛菩萨同一个存心,就可以去体会到,这些圣哲人的榜样我们时时要去效法,所以「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当我们在屋檐之下,看著圣贤的书籍、看著《德育故事》,我们也会觉得「古道照颜色」。圣哲人的这些风范就好像一道光芒一样,照著我们的容颜,照著我们的心灵。所以常常在看《德育故事》都会看得痛哭流涕。
我记得这一次在看「祖逖避难」,祖逖为了协助所有这些亲党能够到安全的地方去避难,自己所有的家当统统拿出来,所有的车子都是供给这些老人家乘坐,自己是徒步行走。到了安全的地方,他马上致力於整个人民的生活,如何让他们安居立业;还把所有这些在荒郊野外的尸骨统统收集起来,一起来祭祀。这些做法都赢得这些亲友乡党的认同,也非常爱戴他。当有一次祖逖找这些亲党一起吃饭,这些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拉著他的手告诉他,他说:我们这么老了,能够在这么老的时间还遇到再生的父母,我们死都值得。你看一个人的真心让别人感受到这样的欢喜。
假如我们的人生,都能真正让所有有缘的人觉得非常的受益,非常的感恩,人生就可以让所有的缘分都能够圆满。所以我们应该以这些圣哲人、跟佛菩萨当榜样,一起以他们的行持为自己的行持,所以这条路绝对不会孤独,但是我们也要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态度。只要我们这一生能够成就道业,那才是真正「上报四重恩」。
在人生旅途当中,只要他人对我们有恩德、有关怀,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下来,要把它放在心上,只要有机会就要好好回报亲友,因为我们要演出知恩报恩才行。我在大学时代遇到一个好朋友,他读的书很多,《孝经》、还有《地藏经》都可以背起来,所以长得非常书生相。我跟他认识以后,有一次在听他谈话,谈到最后他用一句偈做结尾,他说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那时候都没有读过佛经,可是当这一句偈讲出来的时候,我突然非常的震撼;除了震撼以外,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后来他要下电梯,刚好跟我同时下去,下去的时候,我就很冲动的对他说:度众生成佛,你能我也能。我一讲完,因为太唐突了,我这个朋友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他就有点尴尬,我怎么会接这样子的话。
这个朋友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我那时候只在念大四,他在一家大专教书。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刚好是晚上,刚好经过一个墓园,经过的过程他就告诉我,他说他可以感觉到,这些墓园里面的亡者统统站起来跟他敬礼,因为他是尽心尽力在教他们的后代。这也让我感觉教育很重要,教育很有价值。后来幸好佛菩萨加持,让我生意做不成,才有机会走上教育的路。也很顺利走了几年,后来又遇到杨老师,带我到海口开始推展中国文化。我也一直念著这个朋友的因缘,把那一句偈告诉我,后来我就亲自拿了一尊地藏王菩萨像,差不多这样而已,非常精美,我就亲自去送给我的朋友。当他拿到这尊地藏菩萨,他也非常欢喜,然后对我说:礼旭,你是一直往佛道上走,我都快要沈沦到五欲六尘之中了。所以朋友有缘要处处提醒,处处提携,当时候是他拉我一把,这时候我们也要拉他一把,互相提醒。
所以恩一定要报,怨一定要忘,当我们时时念著别人的怨,其实最吃亏的人是谁?就是自己!念怨的人是癌症的高危险群,因为心情不好,整个经络都会受损,所以俗话说,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而且说实在话,这个世间有没有平白无故受的灾殃?有没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遇到逆境、遇到恶缘应该生欢喜心,因为我们正在还钱、正在消业障,能够这样去转念,怨就放下了。当我们不念怨,又以真诚对待对方,对方日子一久,不只不会再有怨,甚至於会愈来愈尊敬你;当他愈来愈尊敬我们,我们更有机会把当生成就的佛法介绍给他。
我们要学习佛菩萨的态度,要做到「怨亲平等」。这句话很有意思,怨在前,亲在后,能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真正契入平等心,契入慈悲心。佛经里面也教诲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为什么不念旧恶?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人失教都已经三代之久,他们自己在错也是相当无奈,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转化习气。所以我面对我那个学生,他提到的那句话,「老师!我很想改,但是我改不了」!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们,我们真正慈悲要去帮助别人,一定要有相当的耐性,相当的包容。
我有个长辈,他在公司里面表现的相当好,很多同事都很嫉妒他,他有没有生气?我这个长辈没有生气,他说:能够被别人嫉妒,代表我们很有能力,所以不要生气,要高兴。没有能力的人,还不会让人家嫉妒。这些嫉妒他的人也常常障碍他,不过他都没有放在心上。其中有一个对他障碍最多的人,后来遇到了一个困难,所有的同事都不愿意帮助他,但是我这个长辈,因为他有能力,他就主动去协助他。结果因为协助他以后,这位朋友马上就告诉他:我以前对你有哪些不是、哪些不好,请你原谅。后来两个人就变成非常好的朋友。
其实当对方处处在嫉妒别人,对方是在哪个地方?在地狱之中。我们怎么忍心看他人在受地狱果报?当我们放宽心量,以德去感化,就能够让人从地狱到天堂,甚至於送佛要送上西天。当你以德去化人,我们就是给佛菩萨脸上贴金,这些朋友会说:学佛的人都这么好,我也要学佛。面对恶缘,我们能真心诚意去转化,相信成就了自己,也会成就了他人。所以「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陀给我们最好的示范,要透过教育让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面对恶人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尽心尽力,所以怨一定要忘,「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恩德我们要长久去服务、去奉献,而怨要愈短愈好。『报怨短』,这个「短」不是你要把怨放一段时间,而是怨要赶快转化掉,赶快放下。师长也教诲我们,念念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转念就能把怨消除掉。我们复习一下,应该怎么样把念放下,转成感恩?「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被欺骗,帐也消了,智慧也长了。再来,「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我们的业障;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最后,「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功夫」。所以要历事炼心,业也消了,道业也增长,能够转念就能转怨为恩。能够时时看到对方在成就我们,能够契入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诸位同修,我们冷静想想,你这一生当中进步最多的时候,是顺境还是逆境?逆境,对!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逆境、感谢恶缘。师长也期许我们,「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业障尽消;处顺境,随善缘,不起贪痴,福慧全现」。诸位同修,我们面对师长的这些教诲,这都是他老人家一生的精华,这些句子我们要时时拿起来观照,时时看看自己有没有落实。所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现在还有没有婢仆?比较少。其实这一句教诲最重要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强势待人,家庭如是,团体如是,国与国之间亦如是。
我们曾经听一个小朋友讲到,他说:我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我爸爸打我,我每次都记得;下次我爸爸假如再打我,我要打电话报警。为什么父母打,打出不同的结果出来?原因在哪里?母亲打,循著道理,是为了要教导他,所以『理服人,方无言』;但是父亲动不动不高兴了,叫过来骂一骂、叫过来打一打,所以『势服人,心不然』。这个儿子假如长大,以后可能会有逆反现象,所以我们在家庭当中也要循著道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家规,而《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能够让我们教孩子省很多的气力。
国与国之间绝对要以理服人,所以中国人强调的是「王天下」,这个「王」是表率的意思,当领导人应该爱护臣民,应该爱护所有的邻国来当榜样。当初在唐朝时候,很多的国家都跟我们非常密切的交往,中国也从来没有去打他们。所以唐太宗那个时候被称为「天可汗」,是不是唐太宗自己叫的?不是!是所有邻近的这些国家封的,他代表全天下的天子、君主绝对都是以德行来感化邻国。我们打开几千年的历史,所有用武力、用军事、用高压治理国家的朝代,长不长?都相当短。我们看到秦国只有十五年就灭亡了,而以德治天下的周朝绵延了八百多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历史了解到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家、治理国,能够鉴往知来,所以我们读史书绝对不能等闲视之。人往往犯的错误都跟历史有没有相关?几乎都在重蹈覆辙,这是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从中国当中,我们了解到绝对要「理服人」。面对现今的世界,我们也可以冷静来观察,「势服人」绝对「心不然」,「理服人」才会「方无言」。这次中国在中东一带也有人被俘虏去,后来了解到是中国人把他放了,中东的人说了一句话,他说:中国人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几千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对外发动过战争,而美国人所曾经打过的仗,当地的人对他们是什么态度?韩战、越战、阿富汗战争,还有伊拉克战争,他们有没有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没有!甚至於愈搞愈糟。
相信美国当初要出兵伊拉克的时候,他有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没想到。我们现在常常翻开报纸,一个礼拜不知道伊拉克都有多少的抗争产生,所以美国的士兵可能在那里天天都有伤亡。不只是在伊拉克本地他们美国人有危险,现在是连美国本土都要提高警觉。因为这一仗以强欺弱,让所有的回教徒很内心不平,都起而要反抗它的强权。所以美国无形的敌人有多少?诸位同修,有多少?可能他们自己都算不出来。我们到餐馆吃饭,可以轻松自在,他们可能在很多公共场所,每天都要有大批的警力在那里侦查,在那里维持安全。所以确实以强势逼人绝对没有好结果。
不只现在他们很辛苦,美国中学生八千多个人做了一项心理测验。测验结果有百分之七十一的孩子曾经作过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孩子打过人,百分之三十四的孩子曾经在商场里面偷东西。然后这个测验后面有一条叫做「你觉得你的品德高尚吗」?测验结果,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学生觉得他的品德高尚。诸位同修,有听清楚吗?百分之七十一作弊,百分之六十八打人,百分之三十四在商场偷过东西,但是测验结果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学生觉得他品德很高尚。诸位同修,美国的下一代,他内心的道德标准是以谁为标准?「我」就是标准,上行下效!百分之六十八打过人,美国的下一代假如没有管好,往后这些拳头会打向哪里?打到自己的家里面去。所以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家风?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模样,不得不谨慎。
中国人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从来没有对邻外的国家发动过战争,这也是归功於古圣先贤的教诲。《中庸》里面有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教诲到一个人治理国、治理天下,应该由这九个方向来努力、来著手。这个「九经」就提到,「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所以一个人能治理好天下,首要工作是什么?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修养道德当中要先对治贪、瞋、痴。所以在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教诲就与佛陀的教诲完全相应。
「修身」一开始要从惩忿、窒欲,不能因为欲望去掠夺别人,然后对脾气、瞋恚心要给予节制。所以古代的圣王是从这里开始下手的,怎么可能会去打人家。「尊贤」,懂得尊重贤能之人,为国举才,选贤举能。当一个领导者能够重视品德、重视贤人,就会带动整个国家向道德的风气,所以尊贤。「亲亲」,能够亲爱自己的父母跟家人,也做好齐家的模范给臣民看。「敬大臣,体群臣」,绝对不会压榨员工,虐待下属,要以德服人。「子庶民」,对於人民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戴。「来百工」,对於所有的行业给予尊敬,希望能够百业都能兴盛,多鼓励大家生产。
「柔远人」,对於远方的人都是施予恩惠,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国家作客。所以古代圣祖在世的时候,邻近国家都很喜欢来朝贡。他们带了十样东西献给皇上,皇上马上拿三十样东西让他们拿回去,所以他们都很喜欢来朝贡。当然除了礼物之外,更重要的,中国文化非常有包容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所以韩国也好、日本也好、越南也好,这些邻近的国家都派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取这些宝贝,取这些圣贤的教诲。
诸位同修,假如今天中国人正视、重视到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圣贤教诲,不只是韩国、日本跟越南会来学习,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绝对是全世界的人都来学习。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是中国人适用,而是所有的人类都适用。可是问题现在外国人苦於这个「善」如何开显,「德」如何入门,他们现在找不到方法。诸位同修,方法在哪?《弟子规》!方法在孝道、在《弟子规》!只要他们了解到了,绝对会来中国学习。因为在古代交通不便,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地球村。所以我们在澳洲办的课程,也有相当多的当地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来学,他们一听都生欢喜之心。诸位同修,我们有责任尽地球人的一分子,尽世界和平的一份力量,应该「柔远人」,以德来感化。
再来,「怀诸侯」,对於这些封土的诸侯也都处处给予他们协助、关怀,这样就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我们在紫禁城里面看到三栋最重要的建筑物,哪三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时时养一个和谐的一种人生态度,然后时时循中道而行,时时又能保持这样的德行。
中国人因为有圣哲人这样教导,所以不可能去侵犯别人的国土。可是现在很奇怪,为什么西方人写说有「黄祸」?说中国人可能会强大起来,会侵害他人,请问他这个推论从哪里来的?从整个中国的历史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推论。西方断章取义,因为元朝时代曾经有好几个汗国都打到欧洲那里去。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才能够让西方对我们的误会能够化解掉。当所有西方的人民了解到中国人的存心,他就根本不愿意用武力来跟中国对抗;当人民了解到中国人的善良,自然而然他不愿意打,政府也不可能对中国有军事的对抗。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