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九集) 2004/11/28 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 档名:52-115-0029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求学的第四个关键「明辨」,我们要对善明辨,也要对人生的价值观明辨,明辨什么是成功,明辨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明辨我们应该看的书。再来,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明辨,提升自己的理智要时时明辨,什么因造成什么结果,从果再把原因找出来。当我们都能处处从这一些方面去分别、分辨,你就可以提升你的判断力,提升你的理智。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一个言语的明辨,就是听话的时候不能听谗言。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所以有一句词是这么写到「堂堂六尺躯」,我们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六尺躯,「莫听三寸舌」,不要听三寸舌的搬弄是非。「堂堂六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所以假如我们听信谗言,可能很多五伦关系都会被破坏、会受伤害。所以我们要懂得去明辨言语,到底讲话者的动机是什么?假如是不好的动机,我们要懂得赶快知进退,该离开的时候赶快离开,应该制止他的时候也可以制止他。
当我们能够明辨善恶,明辨人生的方向的时候,接下来最重要的就要去实践,就要去力行。我们把博学学好了,问也问清楚了,也能够慎思,能够思惟判断了,接下来就要把所学的东西,一一落实在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所谓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昨天也有提到「道」是什么?道就是孝心,道就是你时时刻刻与人相处的仁慈之心,恭敬之心。所以中国的学问最强调的四个字,「主敬存诚」的功夫。敬是恭敬之心,什么时候恭敬?言语态度、起心动念都要恭敬,都要真诚,这叫真实学问。所以人的孝心,人的恭敬,人的真诚都是一个人本有的真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学问真正的目的在哪?「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就是把我们忘失的真心赶快找回来,把我们的孝心找回来,把我们的恭敬之心找回来,把我们关怀他人的仁慈之心赶快找回来。所以当我们找回来的时候,那个日子你就会觉得很踏实、很充实。但是这一颗心假如找不回来,我们就会觉得人生愈走愈不踏实,愈走愈空虚。所以找回来之后就是充实我们的内在美,而不是去追求外在很虚幻的物质,虚幻的价值。
所以真实功夫在主敬存诚,而主敬存诚就表现在你所有的言语行为当中,所以接下来如何落实?在三方面来提升。第一方面从我们自己的修身做起,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修养、修身的功夫,第二方面从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来提升起,第三方面是接物,就是与人相交往,甚至於是与一切万物互动应该有的态度,这在接物当中。所以我们整个落实圣贤教诲就在修身,在处事,在接物当中。诸位朋友的笔记上,我们的手册上有点出来,我们先来看一下,修身应该在哪一些行为处世当中表现出来?我们把它念一遍,我们念一下。
在「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就是修身,我们先从修身开始来探讨。所以一开始谈的就是「言忠信」。言语,我们都了解到人与人当中相处,频率最高的就是用言语,所以言语能不能忠,能不能信,那就影响我们一个人的存心,到底我们的言语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一种动机,那就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的修养。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忠?忠是会意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偏颇,心不能偏私,心不能自私自利。因为我们昨天已经提到损人绝对不利己,利人绝对利己,所以心一偏颇就损己又损人,心一不偏颇就能够大公无私,就能够处处替人著想。所以如何让言语能忠,也要先从他的存心开始看起。如何能够言语有信用,也要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开始谈起。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我们言语的一种修养。第一个从言语的存心谈起,诸位朋友,为什么要讲话?表达心声,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别人了解,沟通。那沟通的目的在哪里?相互了解,进而互相帮忙,互相成就。所以我们讲话还是要能利益对方再讲,所谓要讲利益,不要讲太多废话。一个人假如话很多,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言语很多,他的心态有问题,所以《易经》里面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诸位朋友,我们这几天的课程,你有没有觉得经典里面句句话都很有分量,都对你一生立身处世都是很重要的提醒。《易经》里面我们这几天的课程提了好几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止损自己还损的什么?后代子孙,所以这些道理你一明白之后,你整个人的立身处世态度绝对会有大的变化。因为你能够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易经》里面提到言语说,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很少,因为他的心静得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话不多,但是话一出来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能够信任,所以他都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躁人之辞众,言语很多代表内心怎么样?很急躁,好像不讲话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好像很不舒服。很多人一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坐著发慌,要赶快找朋友的电话打一打心才不慌,有没有这种倾向?现在人有这种倾向,因为他一直,其实那个再根本一点就是人生完全没有目标,活一天过一天。所以一没有目标,他常常就会觉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一定要找人家来陪他一下,他才比较有安全感。所以假如你交这样的朋友,你会觉得怎么样?很累,常常要听他讲一大堆,然后时间怎么样?耗掉。假如说听他讲,对他还有帮助那我们还听,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话还要练什么功夫?练他在那边打牢骚的时候,一句话就要把他切断。但是切断的时候,要从他的混沌当中,把他引出一些正确的思惟,要引导他。所以这也要我们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学问,就能够这样达到。慢慢你切掉他的话然后把他引出来,他就会说你为什么都能这样想?这个时候你就告诉他,因为我都有读《弟子规》,所以面对问题不会打妄想,不会想一大堆烦恼,要提起理智去面对。所以人心急躁话才会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因为你急躁话又多,就没有考虑清楚,所以话一多言多必失,所以言语太多了就会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自己都搞不清楚。
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话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听,一个人能多看多听还要心怎么样?静得下来才行。所以心静的功夫是时时都要练的,所以当我们很急躁的时候,赶快把《弟子规》拿起来念,赶快把经典拿起来念,伏自己的烦燥的心。而其实一个人当他常常能够看到对家人的本分,对朋友的本分,对工作的本分,他就不会想一大堆事情,他会赶快去学,赶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会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心飘到九霄云外去,拉都拉不回来,不会的。
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能利益别人我们再讲,当你时时想著我的言语是要利益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比较谨慎,就会考虑到讲了之后他会有什么感受,是否真正对他有利,你就开始言语懂得慎言,懂得谨慎。诸位朋友,我的言语不多,你们不要因为我讲课觉得我一定话很多。我记得我在一个学校里面,待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我跟同事没讲几句话,为什么?因为我接那个班的时候,这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班,我几乎没有到办公室去坐过。所以很多的同事都以为我的话很少,都以为我不说话的。因为那一个学期,我们才一个学期时间有几十个学生,你要从对他不了解到了解到建立信任,到点点滴滴引导他一些思想观念,那时间几乎怎么样?来不及。所以我们都待在教室里面,虽然是在那里改作业本,耳朵在什么?收集情报,才有更多讯息能够协助孩子成长,协助孩子学习,所以同事都觉得我话很少。
后来在最后把学生都送毕业的时候,一些同事坐下来吃饭,他就说:蔡老师,你的话真少。隔壁刚好我带十一班,十班是一个女老师,年纪比我轻好几岁,结果我们两班都不好带,所以我们两个就常常探讨如何带学生。我其他的同事说我话很少,这个带隔壁班的女老师马上说:没有,他话很多。这个话很多是为什么话很多?不是讲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是因为要探讨学生的一些情况,甚至於是我们是常常,因为她年纪比较轻,所以带六年级很吃力。所以常常还要讲一些鼓励她的话,安慰她的话,所谓的要讲软慰语,让她觉得比较安慰,比较释怀。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利益别人再说,对别人没利益的话,我们宁可多看圣贤书,省下这些时间,确实人生时间很宝贵,不要挥霍掉。
我们接下来谈言语就以《弟子规》为核心,《弟子规》哪些教诲对於我们言语能够忠,能够信,我们就挑出来说明一下。比方说以存心来看,《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当他道人善的时候,他的存心是什么?道人善即是善,希望人知道之后,能够向这些善的人学习。所以人知之,愈思勉。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跟这一些好人学习,能够跟圣贤人学习,所以这个存心是好的。
「见人善」,我们提到「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的言语是要规劝别人,让他能够改正过失,所以善相劝,这样朋友跟你的道德学问都得到长养,所以德皆建,不止你劝他朋友能够改正过失,对你自己你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去成就朋友的这一分存心,你自己的学问也在提升。帮助别人愈多,你能够体会别人的需要就更多,你能够更人情练达去把一些事情做圆满。所以善相劝,德皆建,这就是讲话者是为他人著想。「过不规,道两亏」,过失假如不规劝,朋友做错事而我们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当朋友的道义去规劝。
存心是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别人;存心假如不好,我们就要马上警觉这种言语态度,言语存心不能犯,哪一些言语的存心是不好的不能犯?在我们「信」当中有提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还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可不可以马上讲出来?不行。知未的,了解道理都还不清楚,可不可以就去发表你的看法?不行,你可能误导别人,甚至於把圣贤学问讲错了,那别人就听错了,你可能误了人家一生的智慧。所以为什么见未真就讲,为什么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这个存心忠不忠,不忠,偏。就希望别人看到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他就自己觉得扬扬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我们去挖人家的隐私,对别人一点利益都没有,其实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己的人格修养就会一点一滴堕下去。那挖人家隐私可能会造成什么?造成人家家庭失和,甚至於会造成团体失和,所以诸位朋友您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还要看他讲话的分寸够不够。一个团体里面常常发生冲突,发生摩擦,往往都是言语不慎,往往就是太多人在讲人家的是是非非,造成团体失和。一失和事情就很难办成,一失和团体就不团结,团体就开始这一派,那里又一派。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和万事也兴。所以我们观察一个朋友,观察部属,也要从言语的存心去看,那我们看人的深度就会愈来愈深,你就不容易看错。所以看错人不能怪对方,要怪自己学问不够。
再来我们来看言语的时机你也要会判断,不该讲的时候你讲,你的心已经不忠了,因为你太急躁了,而这个急躁的背后你再探深一点是什么?是你控制的欲望太强,就觉得你要赶快听我的。所以我们人的存心你要看到底,你才能够从你的存心去修正错误。所以因为急躁,因为控制的欲望太强,所以时机没抓好反而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甚至於不只没有效果,还把事情搞砸了。我们从《弟子规》来看看言语,哪一些时机该讲,哪一些时机不该讲。比方说「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失,亲人有过失,这个时候就是讲话的时机。但是什么时机好?「悦复谏」,这个悦是喜悦的悦,代表他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讲。所以你看经句,连一个字你都不可以小看,「悦复谏」,这就用一个悦就代表时机点要抓好。他已经火冒三丈了,你再去劝他有没有用?要审时度势。
「晨则省,昏则定」。晨昏定省,让你的父母欢喜,让你的父母放心。所以该讲的时候要讲,很多人说:我就是嘴巴不甜。其实障碍不在外,障碍就在自己的这一念心。假如我们讲的话能够让父母欢喜,你有这一分利益父母的心,孝顺父母的心,哪还有那么多什么我的习惯就是嘴巴不甜。事在人为,不要推说我的个性本来就是这样,个性随时可以修正的,只要你真正那一分孝心,那一分利益他人的心能提得起来,你的整个言语行为就会变。
「出必告,反必面」。你时时处处该交代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让你的父母不担心。「入则孝」里面的「出必告,反必面」,我们不要说只是对父母出必告,反必面,这样我们学问就学呆了。应该是只要我们交代清楚就能够减少别人担忧,你就应该交代。对太太要不要出必告,反必面?要!甚至於说实在的对你的孩子也是要,因为你的亲人了解你在哪里他就放心。像我们要出去,跟晚辈打一下招呼,我们去哪里,很快就回来,他也清楚,他也不慌张。甚至於在公司里面,我们要出外的时候,也要把我们的行程告诉上司或者告诉同事,让他们在紧急状况还能够通知到我们。这就是处处要能够替人设想,这个言语的存心是如此,这也是对人的恭敬之心。对人恭敬就会常常想到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放心,让他们减少担忧。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当别人在那里说长道短,这个时候是不是你说话的时机?不是,赶快怎么样?赶快离开。是非之地,你只要站在那里可能都会惹祸上身,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敏感度。我记得在我成长过程,常常人家都会跟你划分,你是这一派的还是那一派的。很奇怪,我好像行为处事就会站在中间,这一派我也不算,那一派我也不算,而且两派都跟我处得不错。所以在论是非的时候我们就溜之大吉,不要卷进去了,到时候人家说:他们在那里批评我们的时候,蔡老师也在。那我们就解释不清楚。但是我们站在中间并不是说不关心,不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站在中间的时候,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醒,因为人都会犯过跟不及,所以往往分派的时候,都已经是对某一些观点太偏颇了。这个时候你站在中间不动,对他们都是一种牵制力量,等他们察觉到自己做得太过火,要来问问你,你这个时候一开口就能够把他的偏失稍微缓回来。所以这要有前置作业,就是你平常要对他们关怀,平常自己要把本分做好,你才有资格去劝别人。
所以我常常一来把我老师的工作做好,人家看到你就对你敬三分,二来常常买一些东西送他们吃。所以有时候我买了饼干都不会买一包,我买很多包。然后六个年级,所以一年级开会我们就拿一包去给他吃,二年级就拿一包给他吃,而这一些信任都是为了往后能有很大的作用发挥。所以我跟同事都处得很好,也懂得多请客、多送礼。我记得我辞掉工作,还不敢跟我的同事讲,后来没办法宣布的时候,当场有同事眼泪就掉下来了,幸好这种场面看多了,但是我会劝他,我们还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还是都在做教育,都在弘扬文化。
人跟人的缘非常难得,得来都不易,所以我每次回家里,我会带海口的名产,有时候还拿到上海的名产,我们会拿回家里去,去看看我这些老同事,这一些老师。也在教学当中,在修养当中,跟他们进一步再作切磋。而我跟这一些老师讨论教学,讨论教育的时候,我内心都会很高兴,因为这一个老师背后站了几百个学生,所以我们要能看得比较深远一点。当你在帮助一个朋友的时候,你也要看到他背后的子子孙孙,他背后的可能会因为他而受影响的亲友。当你有这样的一种态度的时候,你面对每一个人都会恭恭敬敬,不敢怠慢。
我们再来看一下言语的态度,应该怎么样去做?这言语的态度《弟子规》也教得非常仔细,我们来看一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代表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在人为什么没有办法提起这个恭敬?因为现在人太烦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看的电视,听的音乐都是什么?让他的心很浮动,所以现在年轻人很难受教,听没几句话就怎么样?就顶回去了。所以我们不要先要求这一些年轻人,我们先反观自己,我们已经上了年纪的人,自己对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没有做到?
诸位朋友您现在有看到,有一位父母喊她的子女,她的子女马上走过来跟妈妈说:妈妈,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态度你有没有看到?几乎看不到,你突然看到可能会感动得掉眼泪。所以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有这种恭谦的态度。当然不是对父母如此而已,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这样。但是对你的孩子可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你儿子说: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那就颠倒了,那你孩子就傲慢、无礼!所以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你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这样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候你在应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应,内心怎么样?还是不耐烦,当人处处不耐烦,你的学问绝对起不来。所以往后呼应父母,还要观自己的心有没有真诚恭敬,而不是应付,应付的话你就没有主敬存诚。当你能从心上这么深的下功夫,你的道德学问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觉得你变了一个人。所以一个人求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父母的事情,言语答应了,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你已经说妈妈我要去洗澡,你要赶快去洗,你不能拖拖拉拉。甚至於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如期买回来。可是你看,别的朋友交代的东西,我们都不会忘记买,谁交代的东西我们会一拖再拖?可能回到家里,妈妈说酱油?我又忘了,下次,我明天一定买。所以为什么对朋友都不敢失信?为什么对父母就失信了?我们的心有问题,不是恭敬,不是真诚。对朋友因为怕关系搞坏了,因为怕生意做不成,所以他们的话都不敢怠慢;因为父母不跟你计较,所以你的心就不恭敬了。
甚至於不止对至亲的人不守信,对朋友不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所以你说人颠不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所以人往往在三十岁、四十岁,你会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安,因为该做的怎么样?都没做。假如这个时候刚好父母又走了,那你会觉得心隐隐作痛,因为该报的恩你都没报。而报父母恩就要从哪里下手?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所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训斥你的,我们不能很愤怒的顶回去。责罚我们,我们先要虚心接受,反省的心来接受。很多人就说:那父母假如误会我们,那我们还不顶回去吗?其实我们要观察时机,父母在训斥我们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这个时候你还辩驳回去,很容易发生冲突,对你、对父母都不好。而父母讲我们十句,只要其中有一句是真的自己做错了,其余九句是没有的,那你要想哪一句?就想这一句!想这一句确实做错的,其他九句我本来就没做,父母纵使误会我也是问心无愧。所以人现在就很喜欢辩驳,很喜欢解释,往往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常常人在接受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他四句是对的,他没去注意,马上解释这一句,这一句你误会我了,那人家往后敢不敢再给你建议?
而当父母确确实实是错怪你,你还能忍得下来,等父母情绪比较稳定下来,他自己会觉得我太过分了。所以父母搞清楚状况他太过分之后,可能还会主动削个水果给你吃,主动坐过来跟你聊两句,这个聊两句的意思就是没事了,没事了。所以当你处处都能忍得下来,你的父母会愈来愈尊敬你,愈来愈佩服你。当你赢得父母的尊重跟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的话他们就听得进去。所以诸位朋友要沈得住气!
所以前几天的课我跟诸位说,我是三分钟热度。所以父母觉得我的话能不能听?但是后来因为在这五、六年的时间,很幸运的接受了圣贤教诲,所以就知道怎么去应对进退。慢慢的从很多处理的事情当中,父亲对你的信任一点一滴就提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是你能够去协助父母,能够去引导父母的时机就出现了。父母责罚的时候,我们不要情绪反应。当然,假如你父母骂你很凶,而他又有心脏病,这个时候你不要说:蔡老师说的就乖乖在那里。这个时候看情况不对,赶快什么?离开。没看到你,他气比较消的时候,你就赶快走,学要学活一点,不要学死。
所以古代孔子的学生有一位孝子叫曾子,曾参,他非常孝顺。有一次他爸爸责罚他,一气之下,旁边棍子拿起来就给他打下去,结果他就被父亲打昏了。后来曾子去见孔夫子,夫子就骂他,他说你不孝,曾子吓一跳,你看我这么乖,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夫子接著说:假如你爸爸失手把你打死了,那你是陷你父亲於不义。而且他亲手把你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而且他的痛,你一打死二十年后一条好汉,父母把你打死,他几十年的日子都很难受。所以夫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拿小棍子你就受了;「大杖则走」,拿起大的棍子要赶快溜。所以你看处处替父母著想,这样学学活了,不然就变书呆子就不好。所以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从父母呼、父母命,这一些态度开始做起。
言语的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劝诫别人的时候,你的言语态度要好才达到效果。当然不只是劝别人的时候怡吾色,柔吾声,平常与人交谈态度就要恭谦。所以很多人常常会说:我跟这个朋友聊天就觉得很舒服。那就是他的言语态度。有一些朋友会说:我跟这个人聊天,我的心就跳得很厉害,都静不下来,愈听愈慌张。这可能就是讲话者他的语速太快了,《弟子规》说「勿急疾,勿模糊」。你讲话太急躁,速度太快,听的人跟不上,他就慌;或者你咬字、抑扬顿挫不清楚,很模糊,他在那里听得很吃力,生怕把你的话听错了或者听不清楚,跟你对不上嘴又怕自己失礼。所以我们讲话的态度也很重要,要怡吾色,柔吾声,然后讲话的一种语速要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你讲话讲太慢,听的人觉得心脏都快要停止了,这样也不行。所以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不好。我们平常就要看看自己的言语速度,言语的遣辞用句能不能够清晰,这个你自己要多下功夫。
言语态度当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像那个按电铃:请问你是谁?小孩子说:我,我就是我,你不知道我是谁吗?还要让人家猜半天,这很失礼。像我们平常接触人这么多,有人打电话来:请问您是哪一位?他说:你不记得我了,我们两个月以前见过面。我们在那里就觉得头很大,见的人那么多,怎么会想得起来?所以我们讲话一定要: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让人家马上就知道你是谁,人家的心就安了,这就是讲话的分寸跟态度。所以我们教孩子接电话这个也要教:喂,你好,我是某某某。人家一听就知道是谁,这就是一种分寸。
讲话的态度「凡出言,信为先」,态度当中我们要告诉自己,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所以从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人绝对都是做到言行一致。夫子在《论语》里面提到很多句言行的态度,夫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开口,不能轻易给人家许诺。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了再答应,不可逞能。所以现在的人很轻诺,随随便便怎么样?就答应别人,甚至答应小孩,到时候你要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你答应了做不到,你就进退错了。那古代人对於言语的信用,让我们非常感动。有一个吴国的大臣叫季札,他要出使鲁国,刚好经过徐国。在徐国的时候,徐国国君就宴请他,请他吃了一顿饭。就在吃饭的过程,这个徐国国君也没有跟他聊什么,但是眼睛就一直盯著季札身上那一把宝剑。那季札也很能观察,他视思明,一看就知道徐国国君很喜欢他这一把佩剑,但是因为佩剑是代表一个身分,他要出使鲁国,他就必须有这一把佩剑。所以他当场起了一个念头,他说我回来的路上,已经不需要这一把剑了,我再把这一把剑给徐国国君,他就起了这么一个念头。结果后来回国之后经过徐国,他就要去送这一把剑,结果一到徐国发现徐国国君已经过世了,因为国君的墓都很大,都有人守墓,所以他就把这一把剑挂在墓前面的一棵树上,就挂上去。他的随从很惊讶,他说:大人,你这一挂给他,我觉得很奇怪,第一个你又没有答应要给他,所以你不需要守信;第二个纵使你已经答应他了,他都已经死了,那你更可以不要给他。季札马上说「始吾已心许之」,我已经把我的这一个心,起了一个念头要送给他了,所以我要守这个信用,「岂以死倍吾心哉」,怎么可以因为他死来违背我心的信用!
所以古代人不要说言语出去要守信,连对自己的一个念头他都能够守信到底。所以我们从古代人的一种对信的态度,我们都会觉得很惭愧,我们要见贤思齐,所以往后当我们答应别人事的时候,就要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要去尽这一分信用。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求学的第四个关键「明辨」,我们要对善明辨,也要对人生的价值观明辨,明辨什么是成功,明辨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明辨我们应该看的书。再来,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明辨,提升自己的理智要时时明辨,什么因造成什么结果,从果再把原因找出来。当我们都能处处从这一些方面去分别、分辨,你就可以提升你的判断力,提升你的理智。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一个言语的明辨,就是听话的时候不能听谗言。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所以有一句词是这么写到「堂堂六尺躯」,我们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六尺躯,「莫听三寸舌」,不要听三寸舌的搬弄是非。「堂堂六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所以假如我们听信谗言,可能很多五伦关系都会被破坏、会受伤害。所以我们要懂得去明辨言语,到底讲话者的动机是什么?假如是不好的动机,我们要懂得赶快知进退,该离开的时候赶快离开,应该制止他的时候也可以制止他。
当我们能够明辨善恶,明辨人生的方向的时候,接下来最重要的就要去实践,就要去力行。我们把博学学好了,问也问清楚了,也能够慎思,能够思惟判断了,接下来就要把所学的东西,一一落实在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所谓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昨天也有提到「道」是什么?道就是孝心,道就是你时时刻刻与人相处的仁慈之心,恭敬之心。所以中国的学问最强调的四个字,「主敬存诚」的功夫。敬是恭敬之心,什么时候恭敬?言语态度、起心动念都要恭敬,都要真诚,这叫真实学问。所以人的孝心,人的恭敬,人的真诚都是一个人本有的真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学问真正的目的在哪?「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就是把我们忘失的真心赶快找回来,把我们的孝心找回来,把我们的恭敬之心找回来,把我们关怀他人的仁慈之心赶快找回来。所以当我们找回来的时候,那个日子你就会觉得很踏实、很充实。但是这一颗心假如找不回来,我们就会觉得人生愈走愈不踏实,愈走愈空虚。所以找回来之后就是充实我们的内在美,而不是去追求外在很虚幻的物质,虚幻的价值。
所以真实功夫在主敬存诚,而主敬存诚就表现在你所有的言语行为当中,所以接下来如何落实?在三方面来提升。第一方面从我们自己的修身做起,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修养、修身的功夫,第二方面从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来提升起,第三方面是接物,就是与人相交往,甚至於是与一切万物互动应该有的态度,这在接物当中。所以我们整个落实圣贤教诲就在修身,在处事,在接物当中。诸位朋友的笔记上,我们的手册上有点出来,我们先来看一下,修身应该在哪一些行为处世当中表现出来?我们把它念一遍,我们念一下。
在「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就是修身,我们先从修身开始来探讨。所以一开始谈的就是「言忠信」。言语,我们都了解到人与人当中相处,频率最高的就是用言语,所以言语能不能忠,能不能信,那就影响我们一个人的存心,到底我们的言语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一种动机,那就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的修养。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忠?忠是会意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偏颇,心不能偏私,心不能自私自利。因为我们昨天已经提到损人绝对不利己,利人绝对利己,所以心一偏颇就损己又损人,心一不偏颇就能够大公无私,就能够处处替人著想。所以如何让言语能忠,也要先从他的存心开始看起。如何能够言语有信用,也要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开始谈起。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我们言语的一种修养。第一个从言语的存心谈起,诸位朋友,为什么要讲话?表达心声,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别人了解,沟通。那沟通的目的在哪里?相互了解,进而互相帮忙,互相成就。所以我们讲话还是要能利益对方再讲,所谓要讲利益,不要讲太多废话。一个人假如话很多,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言语很多,他的心态有问题,所以《易经》里面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诸位朋友,我们这几天的课程,你有没有觉得经典里面句句话都很有分量,都对你一生立身处世都是很重要的提醒。《易经》里面我们这几天的课程提了好几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止损自己还损的什么?后代子孙,所以这些道理你一明白之后,你整个人的立身处世态度绝对会有大的变化。因为你能够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易经》里面提到言语说,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很少,因为他的心静得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话不多,但是话一出来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能够信任,所以他都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躁人之辞众,言语很多代表内心怎么样?很急躁,好像不讲话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好像很不舒服。很多人一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坐著发慌,要赶快找朋友的电话打一打心才不慌,有没有这种倾向?现在人有这种倾向,因为他一直,其实那个再根本一点就是人生完全没有目标,活一天过一天。所以一没有目标,他常常就会觉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一定要找人家来陪他一下,他才比较有安全感。所以假如你交这样的朋友,你会觉得怎么样?很累,常常要听他讲一大堆,然后时间怎么样?耗掉。假如说听他讲,对他还有帮助那我们还听,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话还要练什么功夫?练他在那边打牢骚的时候,一句话就要把他切断。但是切断的时候,要从他的混沌当中,把他引出一些正确的思惟,要引导他。所以这也要我们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学问,就能够这样达到。慢慢你切掉他的话然后把他引出来,他就会说你为什么都能这样想?这个时候你就告诉他,因为我都有读《弟子规》,所以面对问题不会打妄想,不会想一大堆烦恼,要提起理智去面对。所以人心急躁话才会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因为你急躁话又多,就没有考虑清楚,所以话一多言多必失,所以言语太多了就会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自己都搞不清楚。
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话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听,一个人能多看多听还要心怎么样?静得下来才行。所以心静的功夫是时时都要练的,所以当我们很急躁的时候,赶快把《弟子规》拿起来念,赶快把经典拿起来念,伏自己的烦燥的心。而其实一个人当他常常能够看到对家人的本分,对朋友的本分,对工作的本分,他就不会想一大堆事情,他会赶快去学,赶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会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心飘到九霄云外去,拉都拉不回来,不会的。
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能利益别人我们再讲,当你时时想著我的言语是要利益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比较谨慎,就会考虑到讲了之后他会有什么感受,是否真正对他有利,你就开始言语懂得慎言,懂得谨慎。诸位朋友,我的言语不多,你们不要因为我讲课觉得我一定话很多。我记得我在一个学校里面,待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我跟同事没讲几句话,为什么?因为我接那个班的时候,这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班,我几乎没有到办公室去坐过。所以很多的同事都以为我的话很少,都以为我不说话的。因为那一个学期,我们才一个学期时间有几十个学生,你要从对他不了解到了解到建立信任,到点点滴滴引导他一些思想观念,那时间几乎怎么样?来不及。所以我们都待在教室里面,虽然是在那里改作业本,耳朵在什么?收集情报,才有更多讯息能够协助孩子成长,协助孩子学习,所以同事都觉得我话很少。
后来在最后把学生都送毕业的时候,一些同事坐下来吃饭,他就说:蔡老师,你的话真少。隔壁刚好我带十一班,十班是一个女老师,年纪比我轻好几岁,结果我们两班都不好带,所以我们两个就常常探讨如何带学生。我其他的同事说我话很少,这个带隔壁班的女老师马上说:没有,他话很多。这个话很多是为什么话很多?不是讲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是因为要探讨学生的一些情况,甚至於是我们是常常,因为她年纪比较轻,所以带六年级很吃力。所以常常还要讲一些鼓励她的话,安慰她的话,所谓的要讲软慰语,让她觉得比较安慰,比较释怀。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利益别人再说,对别人没利益的话,我们宁可多看圣贤书,省下这些时间,确实人生时间很宝贵,不要挥霍掉。
我们接下来谈言语就以《弟子规》为核心,《弟子规》哪些教诲对於我们言语能够忠,能够信,我们就挑出来说明一下。比方说以存心来看,《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当他道人善的时候,他的存心是什么?道人善即是善,希望人知道之后,能够向这些善的人学习。所以人知之,愈思勉。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跟这一些好人学习,能够跟圣贤人学习,所以这个存心是好的。
「见人善」,我们提到「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的言语是要规劝别人,让他能够改正过失,所以善相劝,这样朋友跟你的道德学问都得到长养,所以德皆建,不止你劝他朋友能够改正过失,对你自己你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去成就朋友的这一分存心,你自己的学问也在提升。帮助别人愈多,你能够体会别人的需要就更多,你能够更人情练达去把一些事情做圆满。所以善相劝,德皆建,这就是讲话者是为他人著想。「过不规,道两亏」,过失假如不规劝,朋友做错事而我们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当朋友的道义去规劝。
存心是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别人;存心假如不好,我们就要马上警觉这种言语态度,言语存心不能犯,哪一些言语的存心是不好的不能犯?在我们「信」当中有提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还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可不可以马上讲出来?不行。知未的,了解道理都还不清楚,可不可以就去发表你的看法?不行,你可能误导别人,甚至於把圣贤学问讲错了,那别人就听错了,你可能误了人家一生的智慧。所以为什么见未真就讲,为什么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这个存心忠不忠,不忠,偏。就希望别人看到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他就自己觉得扬扬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我们去挖人家的隐私,对别人一点利益都没有,其实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己的人格修养就会一点一滴堕下去。那挖人家隐私可能会造成什么?造成人家家庭失和,甚至於会造成团体失和,所以诸位朋友您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还要看他讲话的分寸够不够。一个团体里面常常发生冲突,发生摩擦,往往都是言语不慎,往往就是太多人在讲人家的是是非非,造成团体失和。一失和事情就很难办成,一失和团体就不团结,团体就开始这一派,那里又一派。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和万事也兴。所以我们观察一个朋友,观察部属,也要从言语的存心去看,那我们看人的深度就会愈来愈深,你就不容易看错。所以看错人不能怪对方,要怪自己学问不够。
再来我们来看言语的时机你也要会判断,不该讲的时候你讲,你的心已经不忠了,因为你太急躁了,而这个急躁的背后你再探深一点是什么?是你控制的欲望太强,就觉得你要赶快听我的。所以我们人的存心你要看到底,你才能够从你的存心去修正错误。所以因为急躁,因为控制的欲望太强,所以时机没抓好反而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甚至於不只没有效果,还把事情搞砸了。我们从《弟子规》来看看言语,哪一些时机该讲,哪一些时机不该讲。比方说「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失,亲人有过失,这个时候就是讲话的时机。但是什么时机好?「悦复谏」,这个悦是喜悦的悦,代表他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讲。所以你看经句,连一个字你都不可以小看,「悦复谏」,这就用一个悦就代表时机点要抓好。他已经火冒三丈了,你再去劝他有没有用?要审时度势。
「晨则省,昏则定」。晨昏定省,让你的父母欢喜,让你的父母放心。所以该讲的时候要讲,很多人说:我就是嘴巴不甜。其实障碍不在外,障碍就在自己的这一念心。假如我们讲的话能够让父母欢喜,你有这一分利益父母的心,孝顺父母的心,哪还有那么多什么我的习惯就是嘴巴不甜。事在人为,不要推说我的个性本来就是这样,个性随时可以修正的,只要你真正那一分孝心,那一分利益他人的心能提得起来,你的整个言语行为就会变。
「出必告,反必面」。你时时处处该交代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让你的父母不担心。「入则孝」里面的「出必告,反必面」,我们不要说只是对父母出必告,反必面,这样我们学问就学呆了。应该是只要我们交代清楚就能够减少别人担忧,你就应该交代。对太太要不要出必告,反必面?要!甚至於说实在的对你的孩子也是要,因为你的亲人了解你在哪里他就放心。像我们要出去,跟晚辈打一下招呼,我们去哪里,很快就回来,他也清楚,他也不慌张。甚至於在公司里面,我们要出外的时候,也要把我们的行程告诉上司或者告诉同事,让他们在紧急状况还能够通知到我们。这就是处处要能够替人设想,这个言语的存心是如此,这也是对人的恭敬之心。对人恭敬就会常常想到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放心,让他们减少担忧。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当别人在那里说长道短,这个时候是不是你说话的时机?不是,赶快怎么样?赶快离开。是非之地,你只要站在那里可能都会惹祸上身,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敏感度。我记得在我成长过程,常常人家都会跟你划分,你是这一派的还是那一派的。很奇怪,我好像行为处事就会站在中间,这一派我也不算,那一派我也不算,而且两派都跟我处得不错。所以在论是非的时候我们就溜之大吉,不要卷进去了,到时候人家说:他们在那里批评我们的时候,蔡老师也在。那我们就解释不清楚。但是我们站在中间并不是说不关心,不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站在中间的时候,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醒,因为人都会犯过跟不及,所以往往分派的时候,都已经是对某一些观点太偏颇了。这个时候你站在中间不动,对他们都是一种牵制力量,等他们察觉到自己做得太过火,要来问问你,你这个时候一开口就能够把他的偏失稍微缓回来。所以这要有前置作业,就是你平常要对他们关怀,平常自己要把本分做好,你才有资格去劝别人。
所以我常常一来把我老师的工作做好,人家看到你就对你敬三分,二来常常买一些东西送他们吃。所以有时候我买了饼干都不会买一包,我买很多包。然后六个年级,所以一年级开会我们就拿一包去给他吃,二年级就拿一包给他吃,而这一些信任都是为了往后能有很大的作用发挥。所以我跟同事都处得很好,也懂得多请客、多送礼。我记得我辞掉工作,还不敢跟我的同事讲,后来没办法宣布的时候,当场有同事眼泪就掉下来了,幸好这种场面看多了,但是我会劝他,我们还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还是都在做教育,都在弘扬文化。
人跟人的缘非常难得,得来都不易,所以我每次回家里,我会带海口的名产,有时候还拿到上海的名产,我们会拿回家里去,去看看我这些老同事,这一些老师。也在教学当中,在修养当中,跟他们进一步再作切磋。而我跟这一些老师讨论教学,讨论教育的时候,我内心都会很高兴,因为这一个老师背后站了几百个学生,所以我们要能看得比较深远一点。当你在帮助一个朋友的时候,你也要看到他背后的子子孙孙,他背后的可能会因为他而受影响的亲友。当你有这样的一种态度的时候,你面对每一个人都会恭恭敬敬,不敢怠慢。
我们再来看一下言语的态度,应该怎么样去做?这言语的态度《弟子规》也教得非常仔细,我们来看一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代表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在人为什么没有办法提起这个恭敬?因为现在人太烦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看的电视,听的音乐都是什么?让他的心很浮动,所以现在年轻人很难受教,听没几句话就怎么样?就顶回去了。所以我们不要先要求这一些年轻人,我们先反观自己,我们已经上了年纪的人,自己对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没有做到?
诸位朋友您现在有看到,有一位父母喊她的子女,她的子女马上走过来跟妈妈说:妈妈,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态度你有没有看到?几乎看不到,你突然看到可能会感动得掉眼泪。所以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有这种恭谦的态度。当然不是对父母如此而已,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这样。但是对你的孩子可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你儿子说: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那就颠倒了,那你孩子就傲慢、无礼!所以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你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这样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候你在应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应,内心怎么样?还是不耐烦,当人处处不耐烦,你的学问绝对起不来。所以往后呼应父母,还要观自己的心有没有真诚恭敬,而不是应付,应付的话你就没有主敬存诚。当你能从心上这么深的下功夫,你的道德学问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觉得你变了一个人。所以一个人求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父母的事情,言语答应了,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你已经说妈妈我要去洗澡,你要赶快去洗,你不能拖拖拉拉。甚至於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如期买回来。可是你看,别的朋友交代的东西,我们都不会忘记买,谁交代的东西我们会一拖再拖?可能回到家里,妈妈说酱油?我又忘了,下次,我明天一定买。所以为什么对朋友都不敢失信?为什么对父母就失信了?我们的心有问题,不是恭敬,不是真诚。对朋友因为怕关系搞坏了,因为怕生意做不成,所以他们的话都不敢怠慢;因为父母不跟你计较,所以你的心就不恭敬了。
甚至於不止对至亲的人不守信,对朋友不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所以你说人颠不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所以人往往在三十岁、四十岁,你会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安,因为该做的怎么样?都没做。假如这个时候刚好父母又走了,那你会觉得心隐隐作痛,因为该报的恩你都没报。而报父母恩就要从哪里下手?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所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训斥你的,我们不能很愤怒的顶回去。责罚我们,我们先要虚心接受,反省的心来接受。很多人就说:那父母假如误会我们,那我们还不顶回去吗?其实我们要观察时机,父母在训斥我们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这个时候你还辩驳回去,很容易发生冲突,对你、对父母都不好。而父母讲我们十句,只要其中有一句是真的自己做错了,其余九句是没有的,那你要想哪一句?就想这一句!想这一句确实做错的,其他九句我本来就没做,父母纵使误会我也是问心无愧。所以人现在就很喜欢辩驳,很喜欢解释,往往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常常人在接受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他四句是对的,他没去注意,马上解释这一句,这一句你误会我了,那人家往后敢不敢再给你建议?
而当父母确确实实是错怪你,你还能忍得下来,等父母情绪比较稳定下来,他自己会觉得我太过分了。所以父母搞清楚状况他太过分之后,可能还会主动削个水果给你吃,主动坐过来跟你聊两句,这个聊两句的意思就是没事了,没事了。所以当你处处都能忍得下来,你的父母会愈来愈尊敬你,愈来愈佩服你。当你赢得父母的尊重跟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的话他们就听得进去。所以诸位朋友要沈得住气!
所以前几天的课我跟诸位说,我是三分钟热度。所以父母觉得我的话能不能听?但是后来因为在这五、六年的时间,很幸运的接受了圣贤教诲,所以就知道怎么去应对进退。慢慢的从很多处理的事情当中,父亲对你的信任一点一滴就提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是你能够去协助父母,能够去引导父母的时机就出现了。父母责罚的时候,我们不要情绪反应。当然,假如你父母骂你很凶,而他又有心脏病,这个时候你不要说:蔡老师说的就乖乖在那里。这个时候看情况不对,赶快什么?离开。没看到你,他气比较消的时候,你就赶快走,学要学活一点,不要学死。
所以古代孔子的学生有一位孝子叫曾子,曾参,他非常孝顺。有一次他爸爸责罚他,一气之下,旁边棍子拿起来就给他打下去,结果他就被父亲打昏了。后来曾子去见孔夫子,夫子就骂他,他说你不孝,曾子吓一跳,你看我这么乖,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夫子接著说:假如你爸爸失手把你打死了,那你是陷你父亲於不义。而且他亲手把你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而且他的痛,你一打死二十年后一条好汉,父母把你打死,他几十年的日子都很难受。所以夫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拿小棍子你就受了;「大杖则走」,拿起大的棍子要赶快溜。所以你看处处替父母著想,这样学学活了,不然就变书呆子就不好。所以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从父母呼、父母命,这一些态度开始做起。
言语的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劝诫别人的时候,你的言语态度要好才达到效果。当然不只是劝别人的时候怡吾色,柔吾声,平常与人交谈态度就要恭谦。所以很多人常常会说:我跟这个朋友聊天就觉得很舒服。那就是他的言语态度。有一些朋友会说:我跟这个人聊天,我的心就跳得很厉害,都静不下来,愈听愈慌张。这可能就是讲话者他的语速太快了,《弟子规》说「勿急疾,勿模糊」。你讲话太急躁,速度太快,听的人跟不上,他就慌;或者你咬字、抑扬顿挫不清楚,很模糊,他在那里听得很吃力,生怕把你的话听错了或者听不清楚,跟你对不上嘴又怕自己失礼。所以我们讲话的态度也很重要,要怡吾色,柔吾声,然后讲话的一种语速要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你讲话讲太慢,听的人觉得心脏都快要停止了,这样也不行。所以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不好。我们平常就要看看自己的言语速度,言语的遣辞用句能不能够清晰,这个你自己要多下功夫。
言语态度当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像那个按电铃:请问你是谁?小孩子说:我,我就是我,你不知道我是谁吗?还要让人家猜半天,这很失礼。像我们平常接触人这么多,有人打电话来:请问您是哪一位?他说:你不记得我了,我们两个月以前见过面。我们在那里就觉得头很大,见的人那么多,怎么会想得起来?所以我们讲话一定要: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让人家马上就知道你是谁,人家的心就安了,这就是讲话的分寸跟态度。所以我们教孩子接电话这个也要教:喂,你好,我是某某某。人家一听就知道是谁,这就是一种分寸。
讲话的态度「凡出言,信为先」,态度当中我们要告诉自己,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所以从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人绝对都是做到言行一致。夫子在《论语》里面提到很多句言行的态度,夫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开口,不能轻易给人家许诺。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了再答应,不可逞能。所以现在的人很轻诺,随随便便怎么样?就答应别人,甚至答应小孩,到时候你要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你答应了做不到,你就进退错了。那古代人对於言语的信用,让我们非常感动。有一个吴国的大臣叫季札,他要出使鲁国,刚好经过徐国。在徐国的时候,徐国国君就宴请他,请他吃了一顿饭。就在吃饭的过程,这个徐国国君也没有跟他聊什么,但是眼睛就一直盯著季札身上那一把宝剑。那季札也很能观察,他视思明,一看就知道徐国国君很喜欢他这一把佩剑,但是因为佩剑是代表一个身分,他要出使鲁国,他就必须有这一把佩剑。所以他当场起了一个念头,他说我回来的路上,已经不需要这一把剑了,我再把这一把剑给徐国国君,他就起了这么一个念头。结果后来回国之后经过徐国,他就要去送这一把剑,结果一到徐国发现徐国国君已经过世了,因为国君的墓都很大,都有人守墓,所以他就把这一把剑挂在墓前面的一棵树上,就挂上去。他的随从很惊讶,他说:大人,你这一挂给他,我觉得很奇怪,第一个你又没有答应要给他,所以你不需要守信;第二个纵使你已经答应他了,他都已经死了,那你更可以不要给他。季札马上说「始吾已心许之」,我已经把我的这一个心,起了一个念头要送给他了,所以我要守这个信用,「岂以死倍吾心哉」,怎么可以因为他死来违背我心的信用!
所以古代人不要说言语出去要守信,连对自己的一个念头他都能够守信到底。所以我们从古代人的一种对信的态度,我们都会觉得很惭愧,我们要见贤思齐,所以往后当我们答应别人事的时候,就要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要去尽这一分信用。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