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远离虚伪颠倒 是真实功德 - (共一集)
远离虚伪颠倒 是真实功德  (共一集)  2012/3/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02-037-0257集)  档名:29-284-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零八页,倒数第三行,从第二句看起:

  「盖谓菩萨依於法性之实际,入於清净智慧」,就是本经所说的真实智慧。这些文字,都是昙鸾法师在《往生论》注解里面所说的话。他说天亲菩萨造《往生论》,里面所说的是把如来秘藏和盘托出,就是全部都说出来,毫无保留。这是什么意思?昙鸾法师为我们解释,这是说菩萨依於法性的实际,实际理体,入於清净智慧。如果我们所依据的不是法性实际,我们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就没有办法证得。为什么?法性之实际就是真心,真心才能见到事实真相,妄心决定见不到。本经上讲真实之际就是真心,人人皆有,个个不无,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真心,从来不知道用真心。佛跟众生差别在哪里?我们学了不少,学得很多,差别就是在用心,会用真心的,佛与法身大士,用妄心的是十法界六道众生。在十法界里面,四圣用得正,六道里面用偏了、用邪了、用颠倒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把如来秘藏全部给我们宣说出来,众生跟佛没有两样,我们一念回转,把妄心抛弃掉,用真心,那就成佛了,清净、平等、正觉就现前。

  「故远离虚伪颠倒,是为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即无量功德。」我们要把虚伪的丢掉,颠倒的丢掉,虚伪的是什么?是妄心,颠倒的是造业。依妄心,妄心是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妄心,在经教里面称它作烦恼,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是虚伪。颠倒的,贪瞋痴慢疑颠倒,自私自利颠倒,七情五欲都是颠倒,全是从妄心生出来的。妄心、妄念显现在事相上,就是杀盗淫妄,就这些东西,所以叫颠倒,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性德的核心、精髓,在佛法里叫慈悲,在世间宗教里面叫爱。爱没有了,没有到什么程度?自爱都没有了;换句话说,这个爱心是连根都拔掉了。爱没有了,心里面充满了什么?怨恨。怨恨恼怒烦,贪瞋痴慢疑,你看用的是这种心,这种心害自己也害众生。害自己,这三恶道,造的是这种业。所以佛菩萨教我们要远离。

  我们不用妄心,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明就是不觉,就是迷,这是妄心的根,在佛法里面讲这是阿赖耶,从阿赖耶生起的烦恼无量无边,生起的善念有限。天亲菩萨造《百法明门论》,将善心所归纳只有十一个,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个,二十六个里面,有六个是根本烦恼。换句话说,中国老祖宗所说「人性本善」,本善有十一个,习性不善,习性有二十六个。正因为是这个原因,所以教育就非常重要。教育没有别的,它的作用是如何保持本善,发扬光大。本善发扬光大了,不善的习性自然就远离,习性全是虚伪颠倒,这在佛法称之为断恶修善。佛法教育教学第一个目标,我们称它普世的教育,就像现在所谓国民教育,每个人必须要学习的,一切众生都要学,三皈、五戒、十善,普世教育。在中国,把它开出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普世教育,中国人把它开为四科。佛法里面把它开成十善、三皈、众戒,也说得很详细。持戒修行,目的是要达到入於清净智慧,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生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心不清净就生烦恼。

  我们现在用阿弥陀佛教导我们,最简单的、最稳当的、最快速的这个方法,就是信愿持名,没有比这个方法更殊胜的。这个方法才是真正的如来秘藏,为什么?这个方法能帮助一切众生个个成无上道,每个人都能成佛,成佛,决定像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样。我们对这桩事情要能生起信心,真信。真信当然你会真行,行是什么?发愿、念佛,一定发愿求生净土。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同一个道理,就是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从心想生。唯心所现是真心现的,从心想生是妄心变的,为什么?真心没有想,思想是阿赖耶的第六意识,执著是阿赖耶的末那识,都是妄的,虚妄的,都是颠倒的。所以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头。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那是妄心,那不是真心,真心没有念头。真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里面永远就是一法,从来没有改变。这一法有生有灭,当你把妄想分别执著彻底放下,实报庄严土现前。就好比人作梦,醒过来了,醒过来十法界没有了,醒过来是什么世界?实报庄严土。实报土从哪里来的?心现的。什么缘心现的?无始无明习气没断,就现这个境界。无明习气里面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这个境界里头没有任何变化。境界是化生的,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的功德之所变化的。

  什么时候无始无明习气也断了,没有了,这个境界就没有了。境界没有了,那就是真正的真的境界现前,净宗称为常寂光,大乘称之为法性、自性。惠能大师称它作自性,大乘经上常说它作法性,或者说它作大般涅盘、第一义谛,这些名词全是说这桩事情。这是真的,这个里头没有一切现象,没有物质、没有精神、没有自然现象,但是它能现、能生一切现象。现与生都要有缘,所以大乘教里面讲缘生,不说因,因是本有的,遇到缘它就能生。众生之迷,缘是一念不觉,这个缘从哪里来的?没有原因。有原因它是真的,没有原因说它是假的,像作梦一样,没有原因。

  常寂光不生不灭,它真的是永恒的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它不是一切现象,所以我们的六根缘不到它,眼缘色,它不是色,眼对它不起作用;耳闻声,它不是音声,你听不到它;它不是法,你想不出它,无法想像,所以它也不是第六意识的对象。八识统统缘不到,它存在。怎么知道它存在?你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你就见到了,你才知道它真存在。佛不得已用了一个字形容它,叫光,常寂光,用这个光来形容它,这个光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只要我们把起心动念放下,你就见到了,所以佛说这桩事情唯证方知。怎么证法?放下起心动念你就证得,你自然知道了。

  真有人表演给我们看,头一个表演的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世尊给我们表演,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明心见性,怎样才把自己,真正的自己找到,找回来了,这就成佛了。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出了一个惠能大师,禅宗第六代祖,他也为我们做了示现,跟释迦牟尼佛非常相似。释迦牟尼佛是在甚深禅定当中见到这个问题,他示现的是盘腿打坐,而惠能大师示现的不是这个样子,是什么?是听经。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他听经,没听完,大概听到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应无所住,他放下了,听到这一句,真的把起心动念放下了;而生其心,豁然大悟,他也明心见性了,这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定中境界完全相同。释迦牟尼佛是盘腿坐在树下,而六祖惠能大师是活活泼泼,在五祖的面前。他是不是入释迦那个大定?是的。六祖表示这个禅定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表演这一著给我们看。入定不是一定要盘腿面壁,一切时、一切处不起心不动念就叫大定,就是自性本定,没有形式。盘腿面壁修定那是幼稚园的小学生,因为心散乱,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收心,是这个意思。定真要成就了,一切时一切处,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在定中。

  大乘经里面有两句话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龙、象,举这个例子。龙我没见过,象见过。你看大象那个样子,它真的像定中,无论是站著、走著、卧在那里都像在定中。佛举这个例子说明,入定这个意思要懂,入定不妨碍工作,什么繁忙工作都可以做,他在定中。妙就妙在此地,没有形式。什么原因?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给我们说出来了,第四句话他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你动是身动,心没动。入定这个意思最重要是心不动,不管身,身是假相;现在我们懂得,我们的身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合相」。

  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细胞组成的,大概有多少细胞?五十兆,这么多的细胞!细胞是物质现象,有生有灭。在过去,都认为细胞是物质里头最小的。八十年前,科学家把细胞分析,分析看出什么?看出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再把原子再分析,发现原子有原子核、有中子、有电子组成的,都不是单一的。从发现原子到今天八十年了,科学的进步令人叹为观止,居然把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开了。物质是什么?物质根本没有。佛在《金刚经》上说物质是一合相,这个「一」就是最小的物质现象,佛经称它为极微之微。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释迦牟尼佛讲的极微之微今天称为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等於一个电子。换句话说,把电子把它分裂,分裂成一百亿,那一百亿分之一的就叫做微中子。那就是微中子积聚成的,所有物质现象,微中子是个基础。

  微中子再分裂,没有了,释迦牟尼佛说了,再分物质就没有了。再分是什么现象?看到了,原来是意念波动的现象。於是这就搞明白了,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变出来的。念头是心,是心法,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被科学家证明了。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统统是从心想生的,没有心想就没有物质现象。那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个平等的现象,色法就平等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待物质现象就会用平等心去对待。高山是这些物质堆成的,平地也是它铺成的,所有一切动物的身体统统是它变现的,都是它组合的。分开来就是一样东西,微中子,分到最后就是微中子。微中子再分析,原来是念头,念头的波动产生物质现象。

  释迦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我们凡夫起个念头,心有所念,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弥勒是佛门里面唯识专家,法相唯识弥勒菩萨是第一,他代表这个。弥勒菩萨回答的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的频率在波动,你看这多快!现在我们习惯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我相信年轻人、体力好的人一秒钟至少可以弹五次,如果从五次来说,再乘五,那就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是弥勒菩萨回答世尊一念,就是细念。一念就是一个五蕴,这一念里头有色,就是物质现象;有心,心就是受想行识,统统具足。一秒钟里头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念念不相同。所以这个现象不是相续相,相续相是完全相同的,它不是相续相,叫相似相续相。

  就像我们看电影,在银幕上看,从前胶卷的幻灯片这个你很容易理解它。它放的速度太快了,在银幕上产生了一个幻相,我们以为是真的,看到好像是真的,其实是相似相续相。银幕上的这个电影,幻灯片放映一秒钟才二十四张,现在告诉你,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张,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它确实是假的,真是假的。可是我们把它当真了,我们没有把它当假,全把它当真,迷在这个幻相里头。这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就是识起的作用,阿赖耶的作用。自性没有这个作用,自性是没有波动现象,阿赖耶有。所以,阿赖耶把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把实报土把它转变成十法界,在十法界里头又把它转变成六道,在六道里头又把它转变成三途。全是妄心,全是虚妄的,确确实实一法都不可得。这是真实智慧,这里头没有虚伪、没有颠倒,把真相说出来了。

  真相大白就是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就是无量功德,所以「极乐世界乃如是真实功德之所庄严」。极乐世界没有虚伪的,为什么?极乐世界所有的人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什么意思?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就说明,极乐世界个个都是明心见性的。带业往生的,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加持他,他虽然不是真的明心见性,但是得到阿弥陀佛智慧、道力、神通的加持,他等於明心见性。你问他什么他都知道,他没有一样不知道,这是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十方诸佛世界里没有,只有它有。为什么它有?诸佛如来没发四十八愿,诸佛如来没有去认真参访十方诸佛刹土,这个事情只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怎么会有这种念头?他老师教他的,他真干了,世间自在王教他,他真干。他用这个功德来加持所有一切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些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对这个世界不怀疑了,对阿弥陀佛无比的功德不怀疑了,我们非常理智的选择极乐世界,做为我们修行、成佛的所在。

  「故曰具足庄严。故成就不可思议之力」。这个力,现在科学家称为能量,自性本具的能量。「《论注》又曰: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往生论》上所讲的十七种庄严,十七种庄严全是讲国土。还有佛的庄严、菩萨的庄严,总共说了二十多种,这个十七种是专门讲国土的。这里有一份参考资料,资料很简单,完全是《往生论》的原文。「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成就就是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么样的美好,从哪里来的?这一句是总,总说,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往生论》里面的偈子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道,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指六道,极乐世界胜过我们这边。

  古大德告诉我们,世尊给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四土是说哪一土?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佛经上所说的全是凡圣同居土。所以《往生论》第一句讲「胜过三界道」,三界道是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胜过我们太多太多了。所以,四十八愿里面讲三十二相,没有说八万四千相,《观经》上才讲到。八万四千相每个相有八万四千好,那是实报庄严土里面报身如来,阿弥陀佛的报身,方便土跟同居土都是应身。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地球上出现,示现的也是应身佛,释迦如来的应身,不是报身。做比较要在同一个等级,就是此地所说的十七种庄严,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超过我们太多了。

  「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量是讲大小,极乐世界有多大?「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极乐世界不可思议。我们这个地球不大,太阳比地球大一百三十多万倍,一百三十多万个地球才等於一个太阳。太阳距离我们远,我们看到它不太大。天文学家告诉我们,比太阳大的星球很多,太阳在太空当中不是个大星球。在太虚空当中,地球是个很小的小星球,微不足道。我们如果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傲慢、嫉妒的心就完全消失了,为什么?太渺小了,人多渺小。今天遇到这个法门,知道极乐世界无比殊胜,知道极乐世界广大没有边际,我们应该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一定是高维次的空间,我们地球是三维空间,极乐世界一定是非常高的维次,或者是说,它所有维次全部都突破了。真正所有维次突破,那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零极限」,零极限没有边际,零极限里面,时间、空间都不存在。没有时间,没有先后,当下即是;没有空间,没有距离,这是不思议的境界。你看第一个总的来说,从清净上讲,第二个从量上来讲,庄严是美好,清净功德成就,量功德成就。清净就是极乐,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性是本性,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是自性、是法性、是实性,真实性,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那我们就晓得,中国老祖宗们说本性本善,我们在外国所有宗教经典里面看到神性。上帝之性,神性,是什么?是爱,爱就是神性。中国人称为是本性,佛法里称它作自性、作法性。法性就是真心,真心是爱,真心是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一句是双关语,我们把字拆开来,出是出世间,世是世间,世间、出世间的善根都从性功德生的。我们对自己要有爱心,慈悲就是爱。佛经不用爱,用慈悲,为什么?为的是怕我们学佛的人把慈悲两个字意思解错了。因为世间的爱,里头有情,有情执,这个爱不是真的,情执会有变化。所以佛法用慈悲。慈悲,慈悲是理性的,也就是理智的爱,这里头不是感情的。理智的爱,永远不会改变,是真的不是假的。它的基础是自性,它不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的爱有变化,自性里面的慈悲没有变化。所以慈悲称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悲心是怜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悲心。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同情心就生起来,自然会去帮助他。不但看到人有灾难,看到动物有灾难你也会去救它;看到树木花草有灾难,你也会帮助它;看到山河大地,一切地方有灾难,你都会全心全力去照顾。悲心!从悲心里面生出慈心。所以慈悲都是爱心,一个是帮助他离苦,慈是帮助他得乐,慈悲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佛用什么方法落实大慈大悲?用教学。为什么?佛说得很清楚,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你迷失了自性,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你对於这一切境界,物质、环境、思想、念头跟大自然的现象,你都看错了,都想错了。所以你就做错了、说错了,带给你的痛苦、苦难。如果你把这些真相都搞清楚、搞明白,觉而不迷,你的看法正确的,想法是正确的,你没有灾难,你只有快乐,你没有苦难。所以,教学才是真正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手段,帮助你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一定要用教育。所以诸佛跟这些法身菩萨,示现在十法界,帮助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里头有有情的、有无情的,一个都不舍,帮助他觉悟。

  佛出现在世间决定是以教师的身分,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去做个老师。老师这种地位、这种身分,在中国古代是普遍被人所尊敬的。中国古代社会尊敬两种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为什么?这两种人都是救人的。你看,医生救人身命,教师救人慧命,都是救命恩人。而且他们不要报酬。医生把你病治好了,不会跟你讲价钱要多少钱,不会,完全随意。家庭富裕的人多供养一些,家庭贫穷的人甚至於没有办法供养,医药都是医生布施给你。他的目的是把你的病治好,让你恢复健康,这是他最快乐的事情。老师教学帮助你破迷开悟,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也不讲求报酬的。报酬是生意买卖,医生跟教师说不出口,这不是买卖,这是救命,一个救身命,一个救慧命,老师救慧命。这两种人实在生活都很清苦,中国人讲清寒,可是在社会上被人尊重。他虽然很清寒,一无所有,他走到哪里都有人照顾,这是为什么?感恩。他虽然没有教过我,没有给我看过病,他跟我的同类看过病,我的同类接受过他的教诲,那我怎么能不感恩?所以这是社会上两种特殊的人物,不为自己,全心全力照顾苦难众生,没有自己。

  大乘教里头,常将宇宙一切万事万法把它分为六大类,就全包括了。这六大类第一个就是性、相,性是能生,相是所生。性没有相,这常说的,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它没有,它能生这三种相,能现这三种相。这是第一对。第二对理、事。一切事一定有个道理,有理就有事,有事就有理,从理上你要能够看到事,从事上你要能看到理,你才真的通达明了。第三对是因、果,从因上你看到果,从果上看到因。那相,从相上看到性,从性上看到相。这是谁?法身以上,法身以下没这个能力。性相、理事、因果总的来说一体,这真正明白了,真正觉悟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

  美国修蓝博士二十一号到这里来访问,他们老祖宗从古代传下来的这个治疗的方法、治病的方法,用什么?就是用这个理念。他知道所有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所有一切问题都不在外面,你到外面去找,怨天尤人,你就大错特错,你在造罪业。一切问题在内心,不在外面。帮别人治病,那人跟我是一体,他跟我没有里外之分。知道人跟我是一体,所以拿到他的病历,展开来看,这是我的病历,我要把这些烦恼、把这些疾病的因,他说统统清理干净。我们讲的清理心,你心里头有这些东西,把它清理出去,恢复到清净。清净心出现,那个人的病就好了,自然就好了。

  最明显的一个病例,一个例子,他曾经在夏威夷医院(精神病院)工作了三年。这个病院里头所收的是严重的精神病患,他们会杀人,他们会无缘无故起冲突。所以这个医院医生都怕病人,怕病人打他、攻击他,护士也都怕这些病人,常常不上班,常常请假,没有人敢跟这些病人接触,搞得很烦恼、很麻烦。修蓝博士进入他们的医院,每天自己在一个房子里面看这些病历,清理自己,他跟病人没有接触过。三年的时间,把这个病院里三十多个严重精神病人全部恢复健康。病人恢复正常了,医生、护士也都很高兴,病人完全离开了,这医院就没人了。三年三十多个。这个成绩做出来之后,这是很大的震撼,美国的医学界知道了,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请他去讲演,说明他的理论跟方法。方法非常简单,理论就是你一定要肯定自他是一不是二,要好好清理自己,所有问题都在自己身上,与别人根本不相干。

  实际上这个道理,跟我们早年李老师教我们换心是一个意思。他那个清理什么?就是把自己内心里面这些负面的、不好的东西统统清理出去,连不好的记忆都把它清理出去。你何必想这些不好的东西!叫你的思惟全部想正面的,不要想负面的,统统清理出去。李老师教我们念佛的人,把阿弥陀佛请到心里去,把别的东西统统清理出去,打扫干净,里面只请阿弥陀佛进来,念念只有阿弥陀佛。比修蓝博士那个还要高一著,他那里头有清净心,没有阿弥陀佛;那个里头清净心不是百分之百的清净,为什么?他还有清净在里头。阿弥陀佛是染净统统清除掉,只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性德,圆满的自性,无量的功德。这个方法、这个成就肯定比夏威夷土著这个高明,我们得做出来!

  我们身心原本是健康的,这个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要肯定。不能把自己想成一个病人,一点点病痛就受不了,就放在心上,这个不好,你的病痛会愈来愈严重,无法治疗。医药是很有限的工具,我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曾经跟一个医生,中国人,在美国行医,我用佛法的观点告诉他,病人相信医生,医生相信病人,病可能治好,怎么治好的?信心治好的。如果病人不相信医生,医生不相信病人,决定治不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头重要。现在医院里头,我看他们的报告,有一种叫对病人的安慰剂,实际上它不是药。没得治了,无法治了,开一点东西给他吃,告诉他这是最好的药,你吃了之后你的病马上会好了。病人也不知道,信以为真,吃了病真好了。他怎么好的?他那个念头把它转好的,是这么个道理。都是佛经上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意念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所以今天如果是你得了癌症,医生说不能治疗了,你就用佛法来做个试验,你的试验成功了,你就度了好多好多人。这个试验就是你把阿弥陀佛请到心里头来,把你那个什么病的念头、健康的念头统统扫出去,我全部都不要,我就要阿弥陀佛。如果三个月效果卓著,你再去检查,病没有了,你就会度很多人。所以得了重病,好事不是坏事,让我来做表演的,表演成功,多少人从这个地方信佛法了,相信意念能量不可思议,这是科学家说的。我们相信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跟科学家讲那个意念是一桩事情,意念的能力、能量,其实是一桩事情,两个说法。不但可以改变我们身体,恢复健康,而且可以化解地球上灾难,布莱登所说的,美国的量子学家。弃恶扬善,弃恶,就是把所有恶的念头,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论、不善的行为统统清除,不要放在记忆里头。把这个记忆放下,把这个记忆清除、舍掉,没有这个记忆。所有记忆都是好的、都是清净的、都是善良的,纯净纯善,问题就能解决。这些事情佛菩萨会做。

  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这个秘密,叫念力的秘密,发现这个秘密,他们今天在追踪、在求证。现在这个证明案例已经有几千件了,继续不断追踪。如果事实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对我们养生之道、化解灾难的方法大有帮助!纵然不能将灾难完全化解,也可以将灾难大幅度的减轻,不至於造成严重的危害,可以做得到。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不认真去思考,如何把自己自性里面深处的大慈大悲心把它发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贤首国师所说的四德,好!讲得简单。第一个「随缘妙用」,就是普贤菩萨所说的恒顺众生,一切随顺众生。能受得了,自己没有任何意见,自己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自己有意见、有成见就不能随顺,自己心里清楚、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就可以随顺,随顺不碍事。自己里面不干净,随顺就碍事,就会产生喜怒哀乐;自己心里面清楚、干干净净的,不碍事,随缘妙用。妙用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把性相、理事、因果看透了,全都明白,这就没事了。

  第二个,给社会一切大众做好样子,「威仪有则」。我们把佛陀的教诲做出来,圣贤的教诲做出来,做出个好样子让大家看。这个做出好样子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身口意三业。依照《弟子规》,依照《感应篇》、《十善业》,把这些里面所讲的,善的统统做出来,恶的统统改正过来,这叫修行,这就是好榜样。威仪有则,则是好样子。第三条,「柔和质直」,叫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态度柔和,言语真诚,质直是真诚,没有妄语,没有欺骗。最后一条「代众生苦」,我们要做得很认真,为什么?别人才相信,别人才会受感动,才会也跟著我们一样来学习。对圣贤的智慧相信了,对古圣先贤那些方法、理念予以肯定,这些东西是真理,能救我们自己,能救我们家庭,能救我们国家,能救这个世界。极乐世界的好榜样足够了,我们学不完的。

  第四,「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从比喻上来说的。形是形状,相是相貌,这从事上讲的。形相,偈子里说得好,净光明满足,清净光明。怎么做?没有私心,就做到了,无我,就做到了。有我、有私心就有贪瞋痴慢疑,贪瞋痴慢疑是严重的染污,不清净。满足这两个字非常要紧,满足就是知足,知足常乐。知足的人无求,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个人多快乐,他一无所有,快乐。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过的是什么生活?乞丐的生活,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最快乐的人生,是什么?乞丐,乞丐要学释迦牟尼佛,都成佛了。一般人讲知足,我到底生活还能过得去,乞丐一无所有他知足,这了不起,这真正是好榜样。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是乞丐,财产就三衣一钵,三件衣一个钵,那是他全部财产。养身,你看日中一食,每天出去托钵一次,晚上找个树荫底下,树下一宿。没有贪恋,树下只一宿,第二天不在这个树下,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这个树很大,树荫很好,我每天都在这个树下,这是什么?起贪心了,你想拥有,要占有。他没有这个念头,第二天别的地方去了。

  净光明满足,我们想想这五个字,形容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生活,是不是很恰当?清净光明,一切满足,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他的净光明眼开了,他才有能力教化众生,他才能为我们做出最好的表演。威仪有则,表演给我们看,真的是知足常乐,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事业是教学,「得天下之英才而乐育之」,这人生一大享受,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跟他学的人,证阿罗汉果的、证菩萨果的多少!那是天下的英才。不是英才,怎么能成菩萨,怎么能成阿罗汉!阿罗汉跟菩萨在佛门里面都是学位的名称,跟释迦牟尼佛拿到学位了。这个学位是有条件的,阿罗汉的条件,见思烦恼清除掉了,证阿罗汉果;菩萨不但见思没有了,尘沙也把它清除掉了;最高的,无明烦恼清除掉,这就成佛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成佛不稀奇,你本来是佛。

  所以在这个地方的形相,形相功德成就简单说三桩事情,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福德,第三个,智慧、福德的成就都在知足,都在满足这一句。智慧是光明,福德也是光明,因为福里面有慧。释迦牟尼佛用什么布施来修福?他用的是三业,身口意,心里面无尽的慈悲,这是福;无量的智慧,在生活当中、在教学当中、在待人接物当中圆满的显示出来。福慧的根本就是知足,不知足的人,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他都生活在苦恼的世界。为什么?他还不足,患得患失,得到的怕丢掉,为这个担心;没有得到的想求,他心不能安定下来。知足的人心是定的,心是安的,心是快乐的;不知足的人永远在痛苦。

  后面这一句是比喻,如镜,镜能照见,镜之德,照见而不染。你看镜子照外面,它有没有染污?没有。这意思教给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我们的心要像镜子,照见,没有一样不清楚,里头干干净净,一点都不染污。如果照见,要记在心里,就染污了,常常回忆想它,那就被染污了。照见的时候欢欢喜喜,正在照的时候不染污,照完之后更没有染污,不留印象。不留印象就是不用阿赖耶,阿赖耶是记忆,不用记忆。修蓝博士讲的,特别是不好的记忆,一定要清除。那佛法,好的记忆也清除,为什么?你才真正能常住在清净平等觉中。如果不好的记忆清除掉了,好的记忆还在,你的心还是不清净,你还是在搞轮回。不好的东西没有,全是好的,你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善恶的记忆全没有,你超越六道了,不在六道,而且不在十法界,在一真法界了。这是佛菩萨为我们表演,教导我们。

  这个东西说起来是容易,做起来很难。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善恶全部清理干净,我什么都不要,就是阿弥陀佛。这就真管用了,比断烦恼、消业障容易太多了。一句阿弥陀佛,烦恼不断自己没有了;一句阿弥陀佛,业障不消全消了、全不见了,你想这个方法多妙!这是我们要学的。如镜日月轮,日月是表光明,镜是表前头的满足,无求无争,一尘不染。

  第五,「庄严种种事」,你看前面讲性相,后头要给我们讲事理,事多,所以叫种种。「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备跟具意思相同,备诸跟具足意思相同,备是完备,没有欠缺;诸,诸是多,无量无边。珍宝性,珍宝性是一切事的理,理体,珍宝是比喻、是形容。为什么?性是空的,叫空寂,也是寂净,净是干净,寂是寂灭。这是从事之体上来讲的。底下一句就从事相上讲,种种事上讲,具足妙庄严,这里头统摄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看到「极乐妙果图」,是正面的具足妙庄严;我们看「地狱变相图」,那是负面的妙庄严。这妙什么意思?妙是非有非无,这叫做妙。有不是真有,妙有;无不是真无,迷的时候他真有苦受。可是觉悟的人眼目当中是平等的,这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提到,消业障,从消业障上来看平等的,天堂跟地狱平等。

  你造的善业,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业,不但恶的没有,善的也没有。为什么?善恶是对立的、是相对的,边见要是破掉,相对就不存在了。什么人破了边见?初信位的菩萨就破边见了。所以修证有没有阶级可言?说真话没有阶级。如果有阶级,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往上去,惠能大师怎么能一下就到顶上!没有阶级。阶级从哪里产生的?是从迷悟产生的,悟了没有阶级,迷了有阶级。那我们想,觉悟了,你看看,时间没有了,时间没有,先后次序没有了;空间没有了,空间没有,远近距离没有了。佛跟众生平等,都在当下,当下就是此时此地,就是当下。真的吗?真的,弥勒菩萨给我们讲的,就是当下那一念,一念觉悟了,念念觉;一念迷了,念念迷。佛菩萨的教诲用意在哪里?用意就是转迷为悟,帮助你把这一念迷把它清除掉,一念觉就出现。为什么?觉是本有的,迷是本无,这个一定要知道。一念不觉这迷了,这是本来无的,觉是本有的。智慧是本有的,烦恼是本无的,迷了,把智慧变成烦恼;觉悟了,把烦恼解除了,又恢复成智慧。全在迷悟!所以诸佛菩萨的教学教什么?就是帮助人破迷开悟,问题全解决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