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 (第五十七集)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十七集)  2012/2/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02-037-0192集)  档名:29-265-00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二十二页,第一行,从当中看起:

  「又《楞严经长水疏一》曰」,《长水疏》第一卷,「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楞严经》在中国,古大德的注解很多,如果包括日本跟韩国的法师,这个注解超过了五十种,可见得这部经学习的人非常多。古大德有所谓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这两部经在大乘教里面的地位很高,知名度也很高。这么多的注解,后人把它分成两派,一种叫旧注,一种叫新注。旧注以长水为代表,这是权威的注解;新注是以交光大师的《正脉》,《楞严正脉》。交光大师在《正脉疏》序文里面记载一桩事情,他是念佛求往生的,应该是寿命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说,他说《楞严经》传到中国,注疏很多,大概是一般注解的大德疏忽了,把《楞严经》上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用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来解释。他说这与《楞严经》的经义不符合。《楞严》主张舍识用根,三止三观还是用的识,不是用根,用根中之性。他说这个不相应。他发心想给《楞严经》做个注解,向阿弥陀佛告假,注解完成之后再往生。阿弥陀佛就答应他了。所以他做了新的注解,用《楞严经》上佛所说的「舍识用根」。说的是不错,是符合经义,几个人能够舍识用根?换句话说,舍识用根是什么人?法身菩萨;换句话说,中下根性的人没分!因此,我们觉得古今两种注都好。

  这部经是般剌蜜帝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吃了很大苦头。因为这部经在印度,是被禁止流通国外的,他带出来,出关的时候被检查到,受了处分。第二次再带的,他把这个经写成很小的字,把自己的胳膊剖开,经放在这里面,再把它缝起来长好了,这样出关没有检查到,这偷渡到中国来了。他是从海路过来的,坐船到广州,下来之后,把这部经取出来。因为这部经中国人早就知道,早年有一位印度的法师到中国来传教,看到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他非常赞叹,他说很像《楞严经》上所说的。所以中国人就知道有《楞严经》,没传到中国来。中国法师到印度去留学,也没看到这个本子。印度还是吝法,好东西不肯给人看,所以到最后很惨,佛法在印度就灭掉了,什么原因?就是它吝法的过失。这都是因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知道。法是佛说了利益一切众生的,怎么可以不让人看?

  密宗里面的密法不是秘密,不是不能给人看的,是它太深了,深密,怕你看不懂而毁谤,是这个意思,不是真的不给你看。你得依照程度修学,到这个程度,经典就给你了,佛法里头没有秘密。没有受过大戒的比丘不能看比丘戒,为什么?不是有什么神秘,没有。怕你看到之后,看到这个法师不如法,跟那个戒条都不相应,你会一天到晚去毁谤法师,你就造罪业了。他造罪业他承当,与你不相干;但是你要毁谤的话,你造罪业,他堕地狱,你跟著去,没有这个必要。这是佛不准没受过戒的人看《戒经》,意思在此地,我们都得要晓得。可有一个例外,如果你阅藏,看全部《藏经》,你可以看,为什么?你不会产生误会。怕的是你没有看到大乘经教,只看到这一段,断章取义,误解了正法。所以,佛的做法都是大慈大悲,帮助众生、成全众生所做的设施,这叫善巧方便。时候到了,你程度提升到那个,他就教你看,就劝你去学习,道理在此地。

  密宗里面这些情形就更多,密,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我跟他三年,他没传我密法,密宗里头一些常识我知道得很多。知道了我们对密宗会非常尊敬,那是高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学的,比禅还要高。密宗什么人学的?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才有资格学这个法门;没有明心见性,学这个法门都有问题。不到这个程度,上师给你做结缘皈依,不是正式传你密法,都是结缘的,那是很浅显的。藏密必须先在显教扎下坚实的根器,再参加考试,考试及格给你学位,这个学位叫格西,藏文叫格西。拿到这个学位之后,你找上师,上师才会传密法给你。而且传密法有浅深、广狭不同,你初学是学浅的,逐渐逐渐向上提升。密跟净土宗都是修清净心,所以觉正净三门,净跟密是属於净门,修清净心的。净土宗是显教,远离一切邪恶得清净心,这么得来的。密宗不远离,什么境界他都亲近,在那里头得清净心。这就难了,比我们难多了,我们是远离得清净,他不远离。所以他的清净心是高过净宗的清净心。

  但是如果说得不到这个成就,它当中好像没有中间路线的,一个就是成佛,大般涅盘,底下一个就是阿鼻地狱,你入不了大涅盘你就堕地狱。不像净土宗,净土宗不如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只有往上提升,绝没有往下堕落的。这是在帮助一切众生一生成就圆满,净土宗还是第一殊胜,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的。密要不要修?不是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时候你去修肯定堕地狱。什么时候修?到极乐世界之后,阿弥陀佛将本愿功德加持你的时候,你作了阿惟越致菩萨,你可以修了。阿弥陀佛是第一金刚上师,你想学这个法门他会传给你。我们把这些事情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就开悟了。我们不是禅宗的大彻大悟,我们开悟悟的什么?我们第一步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之后,无论修哪个法门,阿弥陀佛是全知全能,都是最好的老师,你想学什么他都可以传你,他都可以教你,万无一失。你都到极乐世界去成就,这个安全、可靠,绝对不会有差错的。

  《长水疏》里面,了法无生,这个了是真的明了,是他亲证的,知道一切法无生。我们今天也明了了,我们的明了不是亲证,我们的明了是听说,在佛法里讲叫解悟,不是证悟;法身菩萨的明了是证悟,他真得受用。我们解悟比那个不悟要好得多,解悟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知道放下,应该要放下,不应该执著。用这个常常来勉励自己,慢慢在日常生活当中将一切法看破。知道,真正知道像《大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要学菩萨,在一切法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可以控制,这种念头不能有,不要分别,不要执著。这就是放下烦恼,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解悟对我们帮助很大,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帮助众生解悟。怎么样证悟?证悟你把你所听到的、听懂的、听明白的,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言行,这叫行;解了之后你真行,行了以后就证。行是通过实验,这就是科学的精神,不实验你就承认它,这靠不住。通过实验,行是实验,证明佛所讲的是真的,经典里面叫你给它证明,这叫证。不通过实验,你怎么能证明它?所以佛法,确确实实是今天所讲的科学的精神,在佛法里头圆满具足,它怎么不是科学!样样都叫你证明。

  我们现在生活在释迦牟尼佛凡圣同居土里面,六道里头的人道。我们学了佛法之后,首先究竟要把它证明,证明我们六根、六识、六尘,这就是身心世界,证明什么?证明它是假有,不是真有,事有理无,相有性无,我们在这里求证。现在科学又帮助我们一把,我们以前想不通的,看到科学家的报告,明白了,不怀疑了。不怀疑之后就得行,就得真干,对於外头境界真的不执著、不分别。能放下一分,这个执著分别是烦恼,执著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两种障碍渐渐的淡薄了,这叫修行的功夫。如果学了这些东西,讲得头头是道,境界上没转过来,这不行,这没有功夫。没有功夫的人,李老师以前常说,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就是你还得继续搞六道轮回,你还是受业力支配。六道轮回全是业力,善业生三善道,恶业生三恶道,完全是业力,自己做不了主。真正有修行功夫,自己能做主,为什么?善恶两道我都不去。为什么不去?出不了六道轮回。

  一般大乘经所说的,都叫竖出,一层一层往上,这样超越。我们人上面是四王天,四王天上去是忉利天,忉利天上去是夜摩天,一直到二十八层天,你才超越六道轮回,这个难!净土宗叫横超,不往上走,从旁边就走了,叫横超;横超快,一了百了。竖超多难,二十八层天出去之后,还有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这四法界,这个超越才叫真的超越了,生到实报庄严土。净宗横超,就从人这一道,一出去就是实报庄严土,而且条件很简单,真信、真愿、真肯念佛。你看信、愿、持名四个字,我们就横超娑婆,就往生净土了。无论哪个法门,没有净宗这么方便、这么容易,这么快速、稳当,所以诸佛如来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不是随便称呼的。诸佛如来度不了的众生,统统都交给阿弥陀佛,佛佛虽然道同,缘不一样,跟众生的缘不一样。缘为什么不一样?在因地上发心不一样,弥陀在因地上发心就大,要普度十法界一切众生。确实我们都没想到,我们顶多想到家亲眷属,跟我好的这些朋友,都想到这些,连那些冤亲债主没想到,从来没想到要度他们。发心不一样,所以成佛之后,果报也不相同。

  了法无生,印可决定,这个印是印证,我们要从修行功夫里面去证实一切法真的是不生,不生不灭。如果真的没有生灭,说不生不灭这叫废话,这话有什么意思?而是怎么样?有生有灭,在生灭当中看到它不生灭。所以生灭跟不生灭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为什么生灭就是不生灭?它生灭的时间太短了,短得到我们无法觉知。诸位想想看,一弹指这个时间多短,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生灭,佛称它不生不灭。这个说法就有意义了,它生灭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短暂到连一般菩萨都看不到,别说我们,我们当然看不到。声闻、缘觉、菩萨看不到,法身菩萨知道这个事情,也看不到,佛说,真正看到,八地以上。我们就晓得,四十一品无明的习气只剩下四品了,差不多断干净,这个时候看到了,八地菩萨看到了,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不放下决定看不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放下什么?放下无始无明习气;这个没办法顿舍的,自自然然自己没有了。

  既然有习气,我们就晓得,自性智慧往外透,四十一位菩萨也不相等。因为无始无明习气障碍智慧、障碍德相,但是它障碍很少,不是强烈的障碍,总是有一点障碍,这都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统统断干净,那一点障碍都没有了,那是妙觉如来,这个境界无法想像。因为你说他的身、你说他的心,全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形相,名字相也没有。佛经上讲的三种现象,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没有;外面的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也没有,这妙觉。谁能够证得?八地以上,八地到等觉见到了,我们用个比喻话说,虽见到了,模糊。看见了,八地彷佛看见了,九地更清楚一点,十地就更明朗,妙觉就看得很清楚,圆满了,到妙觉才圆满。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没法子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大乘教里佛常说「唯证方知」,你证得你就知道了。证得知道了这是科学,你没有证得你不知道。给你说,说是我们现在的境界,我们在经上得到的信息,完全是听佛说的。可是佛教给我们,听佛说有好处,你知道这桩事情,知道之后你求证。用什么方法证?就是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放下就是,真相就明白了。这个叫无生忍。

  「又《大乘义章十二》」,这里面举龙树菩萨所说的,「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什么人得无生法忍?经论、祖师大德有很多种说法,「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这个三地,无生法忍。龙树菩萨讲,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这个说法不一样了。宋译的《无量寿经》说,「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这是宋译《无量寿经》里面说的。望西师解释说,「既云无功用,知证第八地」,无功用道是八地以上。「故知本经之第三忍」,就是《仁王经》上所讲的「无生法忍」。据望西师的意思,这个无生法忍是八地,无生法忍是八地,前面两忍一定就是七地以前。

  望西师曰:「问:以闻名力,岂得无生?」单单靠闻名,我们今天都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可是它前面有个条件,说诸菩萨,我们不是菩萨。诸菩萨这里头等级有很多,有十信位的菩萨,有十住菩萨、十回向、十地菩萨,等级不一样,诸菩萨就都包括了。所以,历代祖师有种种不同的说法,道理也在此地。望西师这个地方说得好,你看问的时候,闻名力岂得无生?只是听说阿弥陀佛的名号,怎么就能够得到无生忍?这个答好,「佛愿力故」,阿弥陀佛第四十七愿的加持他得到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力真加持得上。问题都在我们自己,佛加持我们,可惜我们没有把它接受过来,佛是真加持。怎么没接受过来?我们那个虔诚心不够。你看印光大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大概我们只有一分、两分。佛加持是圆满的,佛的加持没有什么几分几分的,都是加持。但是我们一分诚敬,佛的加持我们只能得一分的好处,十分诚敬我们就得十分利益,如果是万分诚敬他就得圆满利益。怎么能不得无生法忍!

  这句话里头还有个理论依据,本师释迦牟尼佛常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把真心制於阿弥陀佛名号之处,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个加持的力量就不可思议,那力量真大。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烦恼习气太重,妄念太多了。何尝不想制心於阿弥陀佛?想,真想!可是不行,心里才想阿弥陀佛,杂念又进来了,想不到一分钟,阿弥陀佛不见了,全是妄想出来,我们现在是这种状况。这才知道烦恼是冤家,烦恼真是贼,它对我们的伤害太大了,我们想用功,完全被它破坏了。这怎么办法?祖师大德教我们一个绝招,我们要会用。这个绝招是什么?烦恼再多,别理会它,不要去管它,有可以,没有也可以,随它去吧!把我们的心专注在阿弥陀佛上,不要住在烦恼,这样时间久了慢慢它就没有了。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对这桩事情说得很多,因为很多人有这个习气、毛病,念佛心不能专一,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告诉他,你就想阿弥陀佛,别想别的,阿弥陀佛忘掉了,什么时候想起来继续再想。慢慢的我们心里头有佛的时间逐渐增长,无佛的时间就缩短,这是进步。大概在一支香里面,古人没有钟表,古人的佛堂里头用什么来定时间?香。一炷香,短的香是一个小时,长香是一个半小时,叫一炷香。一炷香里面还有三、五个杂念,功夫不错了,大概要多久才能练成?要三年以上。就跟烦恼打拉锯战,烦恼把我们这样拉去了,我们再拉回来,就用这个方法。又忘掉了,烦恼起现行,一警觉过来,马上把阿弥陀佛拉回来。给诸位说,这叫真念佛,这叫真干。如果说随著烦恼去,那你到什么时候才成就?这一生没指望。必须时时刻刻警觉自己。

  在我们所有宗教里头,今天大家都知道,伊斯兰教最团结。为什么?伊斯兰教《古兰经》里头规定的,一天五次礼拜,礼拜的时候就得拉回来了,一天有五次。这就是每到一个时段给你一个警惕,这个时候你会想起来,我得把它拉回来。我当年在新加坡,这是哪一年?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七年韩馆长往生,往生的第二年我们到新加坡。我看到回教徒一天五次礼拜,我就想出一个方法,一天九次念佛,比它加四次,它五次,我们九次。教给大家十念法,十念法就是十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十句,十句佛号,两分钟,任何人都可以学。九次分配在哪里?早晨起床一次,起床洗完脸,有佛像面对佛像,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声佛号,求生净土。晚上睡觉之前,修十念法,两分钟。无论怎么忙都能不耽误,因为时间短,你的功课都可以做圆满。三餐吃饭,吃饭之前念十声佛号,别人念供养咒,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就五次了。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九次。你在工作之前,先念十声佛号再去干工作,工作干完之后,也念十句佛,才工作放下。一天九次。

  我们提出这个方法,那个时候我还经常不断的到美国、加拿大去,我到处传这个方法,很多同学打电话、写信给我,欢喜,真得受用。这就是什么?有一定的时间它提醒你,而且这个时间距离都不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非常非常重要。不提醒就跑掉了,这在佛法有个术语叫失念,念头失掉了。念佛,不知不觉的佛号没有了,都在念妄想、打妄想去了,就是打妄想成了习惯,念佛还不习惯,就这么回事情。如何把念佛念成习惯,把打妄想变成不习惯,我们就成功了,功夫就靠得住了,这是很要紧的一桩事情。此地各种不同的译本跟祖师大德的开示,我们可以能够看到地位不同都有说法。望西师这后面说得非常好,地位虽然不高,也能得无生法忍,等同八地。这是阿弥陀佛愿力加持,直接的就是这一愿。

  「故《十住论》云:过去无数劫,有佛号海德,今现在十方」,今就是现在,底下现在,现是示现,示现在十方世界,「各得成正觉」,各个都示现成佛了,「皆从彼发愿,闻名定作佛」。海德如来他示现在十方刹土,我们就晓得,他能分身、化身无量无边,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示现佛身,正觉就是佛身。为什么他能现?皆从彼发愿,这句话让我们立刻会想到,世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发的愿是真愿,所以成佛之后他发的愿就起作用、就兑现了。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自自然然与十方世界有缘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闻名定作佛,举海德如来做例子,只要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跟极乐世界有缘了,就是一生当中听一句佛号,阿赖耶识里头落下这个种子,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纵然经历无量劫之后,遇到缘它还会起作用,他对於这个法门能信、能愿、能坚持,决定得生净土,决定成佛。

  「上之论证,妙显他力」,妙是微妙、巧妙,他力是佛的愿力,弥陀的愿力、诸佛的愿力。「佛愿加被,使闻名者,证无生忍,定当作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且闻不是但闻」,这一定要特别注意,「必能起行」。所以这是菩萨的闻慧,菩萨闻慧里面,闻一定有思、一定有修,闻思修是一桩事情,这当中没有间隔。跟小乘的三学不一样,小乘三学是戒定慧,它每一个字是独立的。所以修行它有阶段的,先从戒下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的时间多长每个人不一定,利根的人时间短,钝根的人时间长,修定、发慧亦如是,它不是同时的。但是菩萨三慧是同时的。确实有一些初学,对三学没问题,他能搞得清楚,对三慧会产生误会,认为什么?也是三个阶段,闻思修。把它分成三个阶段错了,那哪是菩萨?凡夫。三慧这三个字是代表,闻是代表接触,耳听到了,这接触,眼看到了也叫闻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这个字做代表,你接触到了。接触就明了,用思代表明了,就是你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就不迷惑,不迷惑就是修,明了就是思。所以,闻思修是一桩事情,一刹那当中完成的,它不能分成三个阶段。

  我早年碰过到一个学生,是在台北大专佛学讲座,遇到一个女学生,名字我都忘掉了。她在我们上课之先跟在我身旁告诉我,她说法师,我今天上这堂课,明天我就不来了。我说为什么?她说我学了两年了,听课听了两年,她说我回家去要多用功去想想。她把闻思修分作三个,我已经闻了两年法,我现在回家要想多思,多深入去研究。我就明白了,我说想通了之后再修行,是吧?她说是的。我说今天这堂课你要不要上?她说今天这堂课上,上完之后我就不来了。我就把闻思修给大家解释了一下,我说这个人误会是什么?听了几年是道听涂说,回去去思叫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之后就盲修瞎练,那能成功吗?这是把佛学名词完全解错了,哪是这种解释方法?菩萨难道连小乘都不如吗?菩萨没有阶段,小乘有阶段,那是初学。这堂课上完之后我再问她,明天来不来?她说明天来。所以真的会有这些例子,真的是名词术语解错了,解错麻烦就出来了。

  所以这底下注得好,且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菩萨闻了之后,一定有行,有思、有行,而且他是非常快速,闻思修是一次圆满、一次成就,是不能分开的。例如《涅盘疏》第二十卷说,「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能深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这个意思是说,「闻后能深思惟,并如说修行,始能得生生不堕之益」,这个堕是堕落,指的是三恶道。这个若闻,这不是菩萨,菩萨闻了他证果,这是说我们一般凡夫、三乘。佛四十九年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听到了,听到之后应当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地方讲深思惟,它是双关句子,对初学的来说,就是现在讲你要明了佛所说的意思。开经偈里面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真实义,思惟是表示你认真在学习它。佛法里面通常,像禅宗它不用思惟,就怕我们错解了意思,思惟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妄心。思惟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这个一定要知道。佛的意思要用直觉去了悟它,你一听就觉悟,真的就明白了,没有通过思惟,这是真的。我听了不懂怎么样?不懂没关系,不懂不要去想它,你再听第二遍。所以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因为他不要通过思考,念一千遍之后为什么会明白了?一千遍心定了。读书千遍是持戒、是方法,你只照这个去做,别去理会它,用清净心去读,用恭敬的心去读。

  所以现在人最大的困难,是不敬,这个没办法,没有诚敬心。祖师说得那么清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没有诚敬心。这我们现在普遍看到,几乎天天都看到,有些同学有问题写信给我,写的问题给我,字都非常潦草,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印光大师,你看他老人家写的这些字,他不是书法家,他的字好像写得不怎么好,你仔细去看,他一笔一画恭恭敬敬,你能看得出来,那是什么?诚敬心写出来的。所以那个字你百看不厌,它有这个魅力在里头。书法家写的字,看太多了不想看了,印光大师写的那个字,愈看都还愈想看,字里头有灵性在里头,有精神在里头,这就非常难得。人不能没有诚,不能没有敬,这两个字丢掉,问题可就大了。世出世间法能不能有成就端在这两个字,偏偏这两个字现在人就缺乏。也不能怪他,从小没人教他,他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所以决定不能责怪他,他是正常现象;在六十年前不正常,六十年到今天算是正常现象。

  我们今天看到这段经文,体现到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的弘愿不可思议。我们在上一代,真的缺少这样大愿的大德,这个说起来应该要说到众生福薄,这些大善知识出现於世众生有福,众生福薄。众生福薄,大德出现在世间弘法都艰难,障缘很多,众生福薄。众生有福,这些大德弘法是一帆风顺,有大力的人来护持,国王将相他们来护持,他们带头来学习,众生有福。这些话从哪说起?应该是培养人才。民国初年是有人干,杨仁山居士重视,欧阳竟无办支那内学院,非常可惜只办了两年,由於内乱、战争停下来,时间太短了。应慈法师办华严大学,大概也只一、二年,也是因为战争就停掉了。太虚大师在厦门办闽南佛学院,都是因为战争,这当然都是客观条件影响的。如果真正有远见,找一个边远地区,避免这些战祸,或者能够用个十年八年的时间,人才就培养出来了。有人想到,没人去做,想到的人自己也没有法子去做。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常常听到老一代的和尚都讲到人才重要、人才重要,要培养人才。说的声音很大,说的人很多,没有一个真干,这众生没福。

  我们也想到,没有缘分,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想做领导人,这个念头根本就没有。也许就是因为从小,算命看相虽然不相信,还是受影响。我这个命很薄,这个八字拿给算命先生看,韩馆长在,说台湾关西有个很好的算命先生,摸骨算命的。她把我的八字带去给这个先生看,这个先生看了之后,就问韩馆长,这人还在吗?韩馆长说他还在!他说奇怪,照这个算这个人该死了,不在了,他怎么还会在?干什么的?他出家的。出家的另当别论。另当别论。那时候大概我可能是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我那个寿命只到四十五岁,他看到了,看得不错。而且算我的命里头短命、贫穷。命里头有财库,我的财库空空,没有东西,财库空空的,没有财。也没有官印,做官的人要有官印,没有官印,就出家也做不了住持,出家做住持还得有官印,我这个全没有!还好,我这些念头都没有。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看到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这个可以,我也很喜欢干,这一生就是读书、讲经,就干这个。所以做当家、做住持,从来没这个念头。

  在台湾建个佛教图书馆,馆长是韩鍈居士,她管,我不管,我在里面只讲经而已,除讲经之外什么也不管。所以,我就变成个三不管的法师,很多人知道,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真的很轻松,得到一点清净心。对我的工作,真的一生乐此不疲。这一生,我的福报是这一生修的,大概修了三年就现前,真管用、真有效,章嘉大师教的。他教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命里缺乏的可以修得到,这就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命里头为什么没有财?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为什么寿命这么短?过去生中大概造杀业重,而且没有修无畏布施。告诉我,大概我过去生中修了一点法布施,所以有一点小聪明智慧,就这么一点长处。所以,老师教我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告诉我,真正有布施的心,这个很重要,布施的事随缘,那个心太重要了。常常存著布施的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尽心尽力就是圆满的功德。

  以后我看到《了凡四训》,《了凡四训》里面说到,有一个女子上庙里面,供养两文钱,心非常虔诚、非常恭敬,老和尚给她回向、给她说法。后来这个女孩子做了王妃,一下富贵起来了,带了一千两黄金到这个寺庙里来供养,老和尚让他的徒弟给她做回向。她心里不高兴,就质问老和尚,我年轻的时候两文钱来供养,您老人家亲自给我回向、给我祝福。我今天带了千两黄金供养,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淡?老和尚给她说,过去你那两文钱,那个心真诚恭敬,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你今天带的千两黄金,没有那种诚敬的心,让我徒弟给你回向就够了。这就说明,供养福不在乎供养品的多少,是在乎你诚敬的心。这个修福真叫平等,不是有钱的人就能修到福,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修福。恰恰相反,有钱的人修福难,贫穷的人修福容易,他没有傲慢心。富贵人总带著几分傲气,那个功德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看这个经文,《涅盘经疏》这句话,念老在末后简单为我们说明。他说意思是闻后能思,多静下来回味,领略经里面所说的义趣,然后如何把它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你就真学到了。如果只是在文字上讲得天花乱坠,自己没有做到,实际上这个功德你一分都没有,没得到好处。得到好处是什么?就是我们吃东西真正吸收到养分,对我真有帮助。佛法如是,所以佛法有法味,你尝到法味你身心都得到营养。你心地营养是什么?心地清净,心地平等,心地觉悟,这你养心。心好身体就好,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懂得很多,心地善良、心地清净,身体一定好。中年以上为什么很容易得病?为什么年轻人不得病?年轻的时候没有想到病,没有想到身体不好,所以他没有病。中年以后,他常常想身体怎么样来保养,愈想愈糟糕。身心健康不是靠保养的,你看这个经上,释迦牟尼佛有为我们介绍,这么多佛、这么多菩萨他们用什么来保养身体?他们吃什么好东西?没有,沿门托钵,给什么吃什么,真叫金刚不坏身。我们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我们一天都做不到,我们大树底下去睡一晚,第二天到加护病房去了,怎么能跟人家比?我们还要吃这样补、那样补,结果全补坏了。

  所以我们对佛这句话,金玉良言,「一切法从心想生」,懂不懂?你有没有去兑现它?真正把这句话听懂了,这个人就开悟了。虽然不是明心见性,他肯定能明哲保身,这个他肯定做到,他不会有烦恼,他不会有贪欲。为什么?贪欲、烦恼、瞋恚是伤害自己身心的,对别人发脾气,伤害对方顶多三分,伤害自己是七分,不值得,何必干这个?所以这句话你真懂得、真觉悟了,你一生都会满面笑容去迎人,你不会发脾气,不会生烦恼,你就得健康长寿了,秘诀在此地。我们中国古人有所谓,吉人,吉利的人、吉祥的人言语少,浮躁的人言语多,浮躁是什么?身心不安。有德行的人言语少,没有德行的人言语就多。

  在现前这个世界,乱世,真的,中国历史上没有,世界历史也没有,从来没有这样的大乱,被我们遇到了。我们非常幸运,在这个乱世我们遇到传统文化、遇到佛法,不可思议,这是大福报的人。我们在这个时代,怎样去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现在我们知道了,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在这个时代还能过著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这四个字信、愿、持名。这是多么大的福报,这一生才遇到。遇到问题就是你懂不懂?这四个字是不是真懂?真懂你就得到,得到幸福、得到圆满,你不懂,那就当面错过了。

  不懂的人很多,怎么办?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五种原译本,为什么?就是为那些不懂的人太多了,用这个来劝你。黄念老为这部经做集注,为什么?也是因为不懂的人太多了,帮助你懂得。我们把《华严经》、大乘经统统放下,专修这部经,专门分享这部集解,为什么?也是为帮助这些不懂的人。只要你真听懂、听明白了,你就是今天第一大福报的人,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得到了。只要能盯住,锲而不舍,经每天读、每天听。我们现在学的这个《大经科注》,我听到有人告诉我,刘素云居士每天听十个小时,不容易,念佛十个小时。她已经有那么深的根柢,现在还是继续不断,我们就能知道她将来会有什么成就。续佛慧命,正法久住,要靠这些真干的人,真干他才能真讲,他才能传。

  做如来的传人、祖师的传人,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真干,我把我学得的东西全部都在生活上用上,你会愈学愈喜欢,法喜充满。将来往生还用得著操心吗?还用得著我们去想吗?不需要了。什么时候该往生,阿弥陀佛自己来接,我们不必求他。现在我们知道,我们起心动念阿弥陀佛全知道,我们跟阿弥陀佛的热线从来没中断过。真能这样,始能得生生不堕之益,这是讲不求往生的人,他能够如教修行,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可见闻之一字,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於耳也」。一经於耳,只能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一个金刚种子,如果你听了之后能懂得、能真干,你就是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也决定不堕三恶道。

  我们看末后这一段,「今愿文之一二三忍,实即本经《菩提道场第十五品》」里面讲的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无生法忍」。由此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菩提道场品」就是第四十七愿得三种忍的成就,闻名得忍的成就。《无量寿经钞》第五卷有个解释,「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这是由听音声,不一定是说法,禅宗里头这个例子很多。参禅的人,听到风吹树叶,开悟了,那是音响,听到雨打芭蕉,开悟了。还有禅师,这《五灯会元》有记载,听到女孩子唱歌,觉悟了。所以,每个人大彻大悟那个缘不一定,都是你心定在那个地方,将悟未悟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缘一触,突然大悟。功行累积到开悟的边缘,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觉悟的人多半是老师,他老师知道,老师以善巧方便帮助你,教你一下开悟了。你说惠能大师,他的开悟也是到了边缘,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大意。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当然决定不需要用经本,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这一悟他就说出五句,这五句二十个字就是他的毕业报告、毕业论文,字不多!五祖认可,他就毕业了,衣钵就给他了。

  他的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是个问话,「没有想到自性」,就这个意思。明心见性了,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纵然堕阿鼻地狱也没染过,真心没有染污。「本不生灭」,没有生灭,这法性,法性不生不灭。「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没说,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了。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本自具足什么?就是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第四句说「本无动摇」。这四句都是形容自性的样子,我们听了之后,就要知道,清净心是真心,不生不灭是自己;既然本自具足,就不要向外求,向外求错了;既然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自性本定,这些妄想杂念就该放下了,摇摇晃晃是它们,我们自性真心没有动摇过。后头一句话,它起大作用,「能生万法」。一切万法皆是自性变现的,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所以你见性之后,你就能控制万法。这是现代科学家讲的念力的秘密,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真明白、清楚了它就起作用。所以,这是惠能大师由音响而开悟的,听说法而开悟的。

  第二个「柔顺忍」,柔顺忍是什么?是定慧起作用了,柔顺。「慧心柔软」,慧心是真心,真心里面充满了智慧,对待一切众生是柔软,不是刚强。现在人说话很冲动,火药气味很重,我们在旁边都感受到火药气味。这个火药气味不好,为什么? 那是战争的现象。要柔软,贤首国师《还源观》上也讲到「柔和质直」,经上讲的、祖师讲的都一样的。「能随顺真理」,惠能大师说的,清净是真理,不生不灭是真理,本自具足是真理,那五句话是真理,我们能随顺。那五句话你要不记得,我们的经题上你要随顺,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修行总纲领。要常常想到清净心,保持我的清净,不受外头污染,不起贪瞋痴慢。内不起、不生烦恼,外不受干扰,这就是功夫,修行,这就真修行。每天念多少部经,你看听多少钟点的讲经,念多少佛,拜多少拜,那是方法。目的是什么?目的教你随顺真理,不要随顺烦恼习气。所以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那个目标都是清净平等觉就对了。这个清净平等觉也不好记,还是用个最简单的方法,把清净平等觉全都包在里头了,是阿弥陀佛,这太妙了。我听经用什么听?阿弥陀佛的心听,我拜佛用阿弥陀佛的心拜,我念佛用阿弥陀佛的心念。我念弥陀,弥陀念我;我不念弥陀,弥陀就不念我了,这个意思重要!你念弥陀,弥陀就念你,你多念一声,他也多念你一声,你少念一声,他也少念你一声,你要不要念?少说话,多念佛,一定要多跟阿弥陀佛往来,跟这些世间人距离愈远愈好,免得受他干扰,重要,非常重要。

  我昨天看一个同学给我一份资料,说美国现在有三百多万人在准备应付灾难。过去人说灾难,旁边人都制止你,都批评你,现在没有人批评,没有人说了。这桩事情能避免得了吗?灾难能避免得了吗?避免不了。我们晓得避免不了就不要避,不要避免。怎样是真正避免?连科学家都告诉我们,第一个教给我们「弃恶扬善」,就是佛法讲的断恶修善;第二个教我们「改邪归正」;第三个教给我们「端正心念」。这个心念,最好的心念,世出世间第一好的心念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能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是不是真的?真的、假的是在你的信心,你有坚定的信心就是真的,你半信半疑就是假的。我们要明理,学佛学了这么多年,道理都搞不清楚,叫白学了。

  这些年来,像这一类的信息我们遇到很多,大多数教导我们的,要能够平平安安度过这个灾难,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素食,我们做到了。第二个条件爱心,这个可能有很多人还做不到,能够平等的爱一切众生。第三个条件是稳重,就是不惊不怖,就是灾难来了,一点恐惧都没有,你会很平安的度过。那我们也能够理解,说灾难当中会死很多人,怎么死的?吓死的,这是真的。你不惊不怖就没事,你没有被它吓倒,你就战胜了,你就克服了。说得都很有道理,因为人在不惊不怖,他有智慧,他知道该怎么做法。人一慌一乱,那个麻烦就大了,他不知道怎么好,那就真的被吓到了。所以要随顺真理。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五戒、十善真理,六度、普贤十愿真理,信愿持名念佛是真理当中第一条真理。你能把握著真管用,天天能够受用那是世间第一等大福报的人。

  第三个「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无生法忍真正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的本体就是实性,实是真实,性是自性,或说之法性,这是真的。所有一切相是虚妄的。离是什么?不分别、不执著就叫离。相的离不是真的把它离开,是心里头不执著它、不分别它。再说得明显一点,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这就离了。你的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统统恢复了,这是悟道之至极,极是到顶端的方法。「此三忍当於第十五品中详论之」,到后面第十五品会讲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