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尊普贤 (第二十二集) 2011/12/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02-037-0083集) 档名:29-261-00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二十六面,最后一行:
第二个字「悭」,八缠里面第四个,这就是吝啬。第五个是「恶作」,这是习气,严重的习气,所以有意无意造作种种不善。第六个是「睡眠」,睡眠也是属於昏沉的一种,都是障碍自己的精进。佛家的规矩,每天睡眠的时间四个小时。古印度把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古印度一个时辰等於我们现在四小时。中国的时辰是用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所以比我们现在用的时间大一倍,中国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印度一时是四个小时,比我们大,所以昼夜六时。昼三时它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也是的,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中夜这是我们现在十点到两点,这中夜。这是古时候世尊在世的时候,他们晚上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起来,就开始做功课。够不够?应该够了。一天吃一餐也够了,因为能量的消耗,我们现在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念。修行人妄念很少,一般他都放下了,所以一餐跟四个小时,他可以把精神都养足了。
现在的人,吃三餐不够,晚上还要吃宵夜,还得要加上点心,一天我看至少是六、七餐,甚至於还不够。原因是什么?消耗量太大,妄想太多。确实於劳心劳力这个消耗量都不大,就是妄念。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工作量是我们一般普通人五个人的工作量,他每天吃一餐,而且一餐吃得比我都少。我们就是平常这种小碗,吃饭的小碗,我一餐饭吃三碗,他一餐饭两碗就够了;吃馒头也是的,我一餐要三个馒头,他两个就够了。我就研究这个原因,能量消耗到哪里去了?我吃一餐吃到第八个月我告诉他,他问我,精神、体力怎么样?我说很正常。他说好,你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生活愈简单,我们就愈不需要求人,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所以僧团里面可以说是个个人都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不求人,生活简单,过得很舒服、很自在。一方面学,跟著释迦牟尼佛,一方面去教,四面八方他们去教。教学不拘人数,一、二个人也行,三、五个人也行,几百人、几千人也行,不拘,一切随缘。一定要教,教学相长,在教学里面会发现很多问题,对你自己的修学是大有帮助。教学的时候是谦虚,向人请教,我在讲经一辈子都是做学生的态度。学生在讲台上做报告,下面都是老师、都是监学,都是来考我的,看我的报告能不能通过。这个心态好,永远我是学生,你们是老师;我自己是法师、是老师,这是我的听众,你很难有长进。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所谓的是知识爆炸,人都有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一切众生皆是老师是一点都不假。你细心观察,任何人有些长处,我没有,我们要向他学习。他有缺点,我们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老师。这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秘诀,他为什么一生能成佛?就是人人都是我的老师,人人都是我的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老师。所以睡眠耽误学习。
「掉举」跟「惛沉」,这障碍清净心。掉举,我们今天所谓心浮气躁,定不下来。昏沉是打瞌睡,我们常常看到,在念佛堂里面念佛,禅堂里面就更容易看见,念佛堂还有佛号。他在念佛堂睡著了,坐在那里睡著了,还打呼,他自己不晓得,别人都知道,听到。这是什么?精神提不起来。还有真有功夫的,经行绕佛,绕佛不是一步一步走吗?他是,跟著大家一起走,实际上他睡著了。功夫很高,站著、走著都可以睡觉,实际上这是对於用功产生重大的妨碍。所以,谛闲法师教人,那个高明,你看他教锅漏匠那一招真有效,没有拘束,就教他念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锅漏匠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他做到了,三年你看看人家,预知时至,站著往生,没生病。生老病死苦,生苦他有,老病死他没有,你看看这多厉害。他走的时候并不很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不到六十岁,所以不是很老。预知时至,没有病,你说站著走,多自在,还站了三天,等他的师父就是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
谛老法师对这个徒弟非常赞叹,常常提到他,勉励大众。你看这个人不认识字,老粗,什么都不会。出家,庙里不能住,为什么?五堂功课不会,你上个早殿,经咒都念不下来。所以别人会排斥你,你没有办法。这不得已,到宁波乡下找了个小庙,没人住的,大陆上那个时候很多小庙没人住,都废弃了,找这么个庙让他住,他就一个人。所以念佛很自在,走著念、坐著念、站著念都行,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念,他的功课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老和尚教他,你一直念下去,你将来准有好处。他是老实人,他也不问什么好处,反正师父你教我怎么,我就怎么做,他就成就了。掉举是心慌意乱,定不下来,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都是修行人的障碍。我们对自己的根性一定要认识,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也不相同。所以老师教学要应机,要契机契理,这叫善教,学生才真有成就,把成绩拿出来。锅漏匠是了不起的成就,功夫只有三年,不是假的。一般平常人取西方极乐世界,三年的时间足够了,问题要放下,不能有一点留恋,有留恋就麻烦了。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种念佛会念得生欢喜心,为什么?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得佛力加持。
下面三种缚,就像绳索把你捆起来一样,这是什么?这就是贪瞋痴。就像绳索捆住你,三条绳索,你解不开,你没有办法。如何能把这个放下?贪不是换对象,在家人贪名闻利养;学了佛,名闻利养可以不要,贪佛法。就是从前老和尚常常提到的,想做通家,通家是什么?佛这些经论样样都通;换句话说,广学多闻。念到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他真的发心。四弘誓愿是没有错,法门无量誓愿学什么时候学?不是初学的时候学。烦恼断尽了就学,它有程序的,第一条教你发愿,第二条教「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有没有把这个断掉?你把这个东西断掉,你就广学多闻了;这个没有断掉不可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得定了,他开悟了,那个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老师就叫他去广学多闻,为什么?成就你的后得智。
过去方老师告诉我,他说佛这个非常合乎科学,不是在家里闭门造车。开悟之后你有这个能力,你学得快,一个法门几个小时就学完了,再艰难麻烦的几天就学完了。一定是悟后,你先得根本智,广学多闻是后得智,根本智是成就自己,后得智是成就别人。换句话说,根本智是契理,后得智是契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根本智是般若无知。先要学无知,然后才能无所不知,你要是有知,你就有所不知。佛门里教学它有它一套理论,用了几千年没有差错,真出人才。所以开始学的时候,最忌讳的是学杂了、学多了、学乱了,你的精神、你的精力都不能集中,分散的,学得很辛苦,样样都不通,问题出在这里。我们回过头看祖师大德,他们的成就都是先成就自己,决定是开悟,不开悟不学第二个法门。悟后起修,深入经藏,一部《大藏经》对他来讲顶多三年他就通了。龙树菩萨聪明,龙树菩萨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通了。各人根性不相同,这是个利根人,利根也得要守法,也得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时候,利根也被伤害了,也被耽误了。
「《净影疏》曰: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就是也可以这个说法,一切烦恼,结是个比喻,你心里头有结。我记得过去有个电影叫「心有千千结」,就是烦恼,都能够称之为缠缚。菩萨教人断离,断一切烦恼,怎么断?放下,放下是功夫,放下就叫解,把烦恼解开了。解开是对缠缚说的,把它解开,它不再缠缚你。「上二句,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达众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别智,故能为众生破魔见网,令离邪业。能为有情解诸缠缚,令离烦恼。」这就是有这个能力,你才真正能帮助众生断烦恼生智慧。所以菩萨自己这两种智一定要拿到,就是根本智及差别智,差别智是后得智。「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这是度众生的功夫,因为菩萨在前面他已经通诸法性,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对於众生他完全了解,这个众生过去生生世世造的什么业,修的是什么法门,种的是什么因,他得的是什么果报,统统清楚明了。所以说法契机,真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能破众生的邪见,能帮助众生远离邪业。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转邪为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才有这个能力。
下面这一科,「远超二乘」:
【远超声闻辟支佛地。】
声闻是阿罗汉,阿罗汉也在教化众生,辟支佛亦如是。不过一般小乘,你去找他他会教你,你不找他他不会主动来教你,就是心量不大。不像菩萨,菩萨观机,你机成熟了,观机是什么?什么叫成熟?你能够接受,你能听得懂,菩萨主动就来教你,不必你去找他,他来找你,「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这个二乘做不到的。菩萨心量大,菩萨非常慈悲,他们自行化他都超过声闻、缘觉,辟支佛就是缘觉,『远超声闻辟支佛地』。
「入空无相无愿法门」,空、无相、无愿也叫大三空三昧,也叫三解脱门。《三藏法数》,《法界次第》有解释。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门是比喻,是能通的意思,就是通达没有障碍。「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盘」,涅盘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前面我们读过。这三门我们就不能不知道,对我们关系太大了。第一个「空解脱门」,空是什么意思?「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佛法的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总而言之离不开止观,止观就是禅定。禅定两个字是华梵合译,禅是禅那,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定是中国字,禅那跟中国定的意思很接近,所以把它连起来叫禅定。这个定它不是死定,它是活的,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有观,让你的心专注在一处,那就是观。这教你什么?观空,你一切妄念就放下了,放下叫止。观什么?观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统是因缘和合而生。凡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自性,它没有自体,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假到什么程度?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我们今天用科学的方法来看,普通一个人的身体,大概说的外国人,外国人比中国人高大,多少细胞组成的?好像是五十兆,五十兆个细胞组成这个身体。这五十兆个细胞是刹那刹那新陈代谢,旧的细胞灭了,新的细胞又生了,新陈代谢。如果你真正懂得佛法,这个新陈代谢在换零件,机器换零件一样,你统统换新的,那不就愈换愈好吗?你的身体不是愈来愈年轻了吗?如果你要换旧的、换老的,那就愈换愈差了。新旧怎么来?念头,善念就是新的,恶念就是老的。所以你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没有是非人我,你就活得很幸福,你就很长寿,你就不容易衰老。如果心里都是恶念,都是怨恨,这人老化很快,而且病很多,那就是换零件他愈换愈不好,愈换愈坏。父母生下来的时候那个身体是最健康的,出生以后那就自己负责了。你就晓得教育多重要,能把一个人教好,一生当中不许有恶念。教他懂得慈悲,懂得爱人,懂得舍己为人,这个人健康,健康肯定长寿,这是我们能够学得到的。
佛法里教你观察,就是一切众生离不开五蕴,像观自在菩萨,《心经》上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菩萨没有烦恼,菩萨完全是智慧,真实智慧,「照见五蕴皆空」,空观,五蕴不可得,观音菩萨当然清楚。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这就是物质从哪来?物质从念头上来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这个事情被德国科学家普朗克证明了,他发现的。他说照他研究所得的结果,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假的。物质就是念头,一个一个累积产生的幻相;单独一个念头,里头的一个物质现象,你见不到。这些相合在一起你就见到了,一个一个重叠在一起,你见到了。真的就像电影上,我们在看电影银幕上所看到的这种效果,那个原理是相同的。银幕上每一张的幻灯片你看不见,因为它速度太快,一闪就过去了。可是它要是累积在一起,你看到了。它的累积不过是一秒钟里面二十四张,也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你看到了,你以为是真的。佛告诉我们,事实,我们以现前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一秒钟里面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也就是念头的频率、念头的生灭,达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它累积的现象你看到了,你以为它真的。
这个念头念念有形,「形皆有识」,物质现象里头都有受想行识,这现在科学给我们证明了,佛讲得清楚,几千年前就讲那么清楚。识是什么?受想行识,那就是五蕴。今天科学家有本事,把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找到了。从原子开始,八十年前发现的原子,不断再分析,分析到今天,听说有一百多种粒子,都是原子亿万分之一那么小。这个经,黄念祖老居士引用的科学家发现的中微子,中微子有多大?是一个电子的,我们讲体积,一百亿分之一,就是一百亿个中微子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电子。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那么小的物质。这个物质它存在的时间极短,你看到好像它立刻就没有了,你再看的时候又是第二个。它连续产生的相被你看见,单独一个是看不到的。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个体不能够单独生存。它怎么存在的?他说它的存在像网一样,网络一样,互相依靠的,是这样存在的,这个状态是这么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物体是单独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就想到,人跟人应该互相合作,共存共荣,如果想单独存在,把别人消灭,消灭不掉的,你没有办法单独生存,一定是群体共存共荣。从基本粒子里面看到,没有一样不是共存共荣,找不到一个独立的。
因此科学家就提出来,关系重要,我们如何把周边共存共荣的关系处好,这个太重要了。关系搞不好那就是社会混乱,关系搞好了就天下大治,就这么个道理。这种关系搞好,诸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知道,就是教学。让我们了解,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么好,好在哪里?好在极乐世界上课没停止过,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我们也可以说,今天世人崇尚的科学与哲学,真正高等科学、高等哲学,登峰造极,在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人,他们对於宇宙之间的奥秘,佛经上讲的「华严奥旨,法华秘髓」,到极乐世界完全通达明了。那什么境界?那是佛的境界,佛知佛见。我们这个世间做不到,人家那里做到了。我们这个东西研究多少年,科学开始到现在才不过三百多年。那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到现在十劫了,人家十劫的研究,我们才三百多年的研究,怎么能跟人家比?不得了!释迦牟尼佛开悟给做了一个报告,就是一部《华严经》,我们这个世间没有人见过,分量多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我们无法想像。能想到这个意思,这个不能不见性,见性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可长可短,延缩自在,想延长,短的可以拉长;想缩短,长的可以缩短。惠能大师开悟讲二十个字,二十个字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华严经》,无二无别。
开悟之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没有一样不通达,他没有障碍。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但是他得到根本智了,只要他一接触,全明白了。你把经文念给他听,他就讲给你听,能帮助你开悟,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必须自己修到明心见性的边缘,就是进不去,在这个状况之下,他就能帮助你,一下就进入;你自己没有到这个功夫不行。惠能大师的学生多,绝对不止一万人,在他会下开悟的四十三个人。修行到这样的程度,如果没有善知识帮助他一把,他不能见性。将来一投胎、一转世,他所修行的功夫打很大的折扣。再接著修,接著修行,不接著修那他就中止了,就停断了。真正修行人来世还接著修的不多,到红尘去打滚的很多。为什么?修行人有福、有慧,去做大官、发大财又迷了,那一辈子又退转了,大幅度的退转。这都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保证我们不退转的,只有到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所以我们不能不依赖阿弥陀佛,我们不能不走这条路。走这个路子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苦口婆心劝导我们,十方诸佛劝导我们,这个路不会有错;如果有错误,佛菩萨不会这样劝我们。所以,这一生能够选到这个路就选对了,你真的就成就了。
确确实实了解一切法,就是观一切法缘生的,这经上常讲,我们得到科学报告,这缘生我们肯定了,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佛经上讲的自性本空,这是讲的万物,以自己做个例子,无我,我是空的、假的。因为什么?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阿赖耶的境界相,物质,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物质,我们只取这一点点,认为是我们身体。受想行识也是无量无边,我们也取那么一点点,以为是自己的心。而不知道整个宇宙的信息是自己,整个宇宙的物质也是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是自性,自性心现的,心现的它怎么不是自己!识变的没有离开自己,没有一法离开自己,自己才是一切法的本体,离开自己无有一法可得。一切法,你看「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生的,极乐世界是自性生的,阿弥陀佛是自性生的,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依正庄严都是自性生的,虚空是自性生的,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
佛法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他是一不是二,依正是一不是二,所以没有我,没有我所。我所是什么?我所有,我都没有哪来的我所有!所以这些修行人,心地一尘不染,他放得干干净净,真正一尘不染。「若能如是通达,则於诸法而得自在」,你在一切法里头得自在,没有障碍了。《华严经》上讲的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这个境界。这叫空解脱门,空是诸法实相,了解诸法实相得大自在。
第二个,「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实,实就是真的,真的不可得。一切法相明明有,一切相无量无边,现在所讲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统统不可得。为什么?它是个波动的现象,这是科学家发现的,整个宇宙是个波动的现象,所以提出弦定律。就像弹琴的一根弦一样,它动它就发出音声,发出妙音,这个弦就是比喻自性,比喻的真心。它动才发生这些现象,它不动,不动现象都没有了。佛法是这么说的,佛法说一念不觉,那个一念不觉就动了,不觉是动的。觉,觉是不动的,觉心不动。所以不觉就是动,动叫什么?动叫无明,无明就生万法。这一动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主要就是讲三细相,实在讲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也是三种现象。科学家称能量,佛法叫阿赖耶的业相,业相就是能量,就是一念不觉,自性里面的能量爆发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一念,自性里的能量它是隐没的,藏在里头,不现,你不知道;你一动它就出来了,是自性本有的。自性的智慧、德能、相好,这是把什么?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归纳这三大类,智慧是一类,德能是一类,相好是一类。相好是物质现象,德能是精神现象,这一念不觉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就是业相,精神现象就是转相,物质现象叫境界相。或者说阿赖耶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自证分是自然现象,见分是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
佛告诉我们,凡夫用意识心,第六意识它的功能最大,它具足五十一个心所。阿赖耶所有的现象它都能缘得到,就是缘不到自性,这个自性是阿赖耶从哪里来的它缘不到。除这一个之外,它全能缘到,这是极限。科学好像到了极限,精神现象他看到了,就是念头。念头怎么来的?我们看到报告写得也很有味道,懂,我们能懂。他说念头是无缘无故蹦出来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无缘无故就蹦出来,但是立刻就消失了。就是大乘经上佛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说精神现象。没有理由,其实佛法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它的理由,那一念为什么不觉?那个没有原因了,那是真的没有原因。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讲解一念不觉,举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桩事情来解释,确实没有原因。会产生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决定没有原因。从一念不觉就变成阿赖耶,从阿赖耶就变成依正庄严,我就从这个时候发生的,跟宇宙同时出现的。但是我们迷,就一念不觉,二念也不觉,三念也不觉,念念都不觉,而且愈迷愈重,居然迷到地狱里头去了。这怎么回头?大乘里面修学就是教你回头的方法,回头把你这些错误慢慢都把它放下,就又回归自性了。《华严经》上讲的五十二个阶级,那就是回头的一条路,你依照这条路去走,到第五十二个阶级你就又回归自性,那叫成佛了。
楞严会上,富楼那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从无始以来迷了,现在遇到佛法,要经无量劫的时间修行,修到妙觉如来,回归自性了。问释迦牟尼佛,以后还会不会再迷了?佛告诉他,不会再迷了。佛举了个比喻,譬如金矿,经过冶炼变成纯金,它就不会再变成矿了。你经过五十二个阶级那就等於是冶炼,炼成了纯金,不会再迷。我们从这里想想,这是宇宙之间最大的一个循环,从一念不觉,现在科学家把它比喻作零点能量。这个零点能量很像佛家讲的真如、自性,人真的从这个地方迷下来的,然后又回归到这个原点,这是个很大的循环。真的要知道,自性,确实中国古人两句话形容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两句话形容自性非常恰当。自性有多大?没有边际。
我们的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普通一个人的身体有五十兆的细胞组成的。其中有一个细胞出了问题,我们帮助它还原,帮助它恢复正常。可是全身五十兆,这个好了,说不定那个又出了问题,这是我们普通看到的现象。自性里头会不会有这个问题?经过磨炼的这个不会出问题了。没有经过磨炼有多少?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些是可能的,我们凡夫知见。真正要能够彻底了解的,我看这个问题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大概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不到极乐世界,这个问题要想把它解开,难,不是容易事情,那个地方有个圆满智慧的老师,我们到那里请他教诲。暂时把我们所有疑难问题统统放下,先取极乐世界,这是个好主意、好办法。无量无边的疑团暂时放下,到极乐世界再去解决,下定这个决心,真放下。
这个无相,真正知道即相无相,相而无相,相是幻相。我们怎样把它比喻?实际上《般若经》讲得很好,「梦幻泡影」,你要这样看法。这个现象是梦中现象,我们知道梦中有,醒过来之后没有了。把所有这些现象都看作梦中现象行不行?行。因为它的目的是叫你在现象里头不要去执著它、不要去分别它,你就什么烦恼都没有。所有的麻烦都是分别执著上发生的,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这两种烦恼让你永远在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还把你留在十法界的四圣法界,你出不去。尘沙烦恼断了,十法界的菩萨;尘沙烦恼的习气断了,是十法界的佛,还是出不去。要出去怎么样?还得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就超越了十法界,往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跟哪个佛有缘你就会到哪个净土去,一切法离不开因缘。
我们这个世间人真不一样,朋友、同学当中,善根福德明显有差别。我们希望到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有些人非常执著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何必到别的世界去?释迦牟尼佛有实报庄严土。释迦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在哪里?华藏世界。要知道,释迦跟毗卢遮那是一,大乘经上常说,法身佛毗卢遮那,报身佛卢舍那,应身佛释迦牟尼。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就是毗卢遮那,所以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实报庄严土,往生那个地方的人多。释迦劝一类有缘的弟子,有缘弟子真听话,释迦牟尼劝这些人到极乐世界去,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比在华藏世界好。有,有听话的、真干的。还有些情执,对释迦牟尼佛有感情、情执,不愿意离开他,我就跟你老人家,我哪里也不去。但是华藏世界难,没那么简单,真的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你才能去得了;你要是放不下,华藏世界去不了,还是搞六道轮回。可是西方极乐世界烦恼不断,行,业障没消也行,这是一个什么?保证你能够去得了的。如果你对释迦牟尼佛真有情执,你不妨先到极乐世界,然后再到华藏世界,抄近路。到极乐世界再到华藏世界就太容易了,经上讲得很清楚,弥陀弟子能在一念之间化无量无边身,一念顷就能到达一切诸佛刹土,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你看都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不去?这种情执要放下,我们念阿弥陀佛才是真正的顺从释迦牟尼佛,听话!不是别人教我们的,这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不讲我们怎么知道有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有阿弥陀佛?所以听话就没错。
在世间修空解脱门不容易,你空不了,修无相你也没那么简单。你真能够见一切相,所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才真的叫无相。所有一切现象都不可得,你心地就干干净净,为什么?没有任何牵挂。心里有牵挂就是著相,这个要知道。这个三解脱门不是简单的,一个就解脱了,就是什么?就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有三门,就是有三个方法。「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相而无相,你真正明了、真正通达,你在所有现象当中得自在。现象怎么样?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控制。控制这个念头要放下,占有的念头要放下,你没有一样不自在。这个世间的人,亲情放不下,名利放不下,妻子儿女放不下,财产放不下,放不下的可多了。为什么放不下?不知道它无相,不知道这些相全是假相。那要真正放下了,这个人无情无义,这个人还能跟他接触吗?他不是人。菩萨是不是这样的?菩萨你跟他接触有情有义。方东美先生是哲学家,他告诉我,没有真正的感情不能学哲学,没有真爱不能学哲学。这真的东西都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性德,自然流现,但是这个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控制、没有占有,这是真的自在。
我们在美国看到一个人,美国人,在亚利桑那。那个时候馆长小儿子读书毕业之后在那边工作,所以我在那边住了几个月,凤凰城。他小儿子公司里头有个同事,太太爱上先生的朋友,而他的先生非常欢喜,就办离婚手续,让他们两个人结婚,结婚的时候还去道贺。稀有!这是什么?这是真爱她。她那个先生说,他这个朋友照顾他这太太比他照顾得好,她应该要嫁给他。很难得。他这个朋友如果要是学佛的话,很容易契入境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心量,就是爱人不能害人,她有更幸福的生活,一定要给她。跟他自己固然很幸福,但是他太太不满足,他那个朋友给她的她能满足。这是很少很少见的一桩事情,我们在亚利桑那亲眼看见的。
所以要知道诸法无相,诸法是真的无相,就是连实报庄严土也是无相。实报庄严土的菩萨,住在那里心里很清楚,一点都不迷惑。对一切现象他没有得失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也没有分别的念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里头成就他的功德,功德从哪里来?功德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这里头功德。这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真正回归自性,所以他得大自在。
第三个「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於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这个地方无作,无作也叫做无愿。我们要问,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四十八愿,那他有愿,他不是无愿。极乐世界是大愿功德之所成就,他有作,用极乐世界接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里头的有缘众生,到这个地方来修行,有作为,不是无作为。这怎么解释?这个解释,愿、作都是为人的,不是为自己的,这就对了。为自己的就有生死,就有果报。为别人,丝毫自己都没有,这是什么?作而无作、愿而无愿,无愿之愿、无作之作,这是大菩萨,摩诃萨的所为。
我们看阿弥陀佛确实,阿弥陀佛距离我们远,我们再看释迦牟尼佛,这个近,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释迦佛的一生没有为自己,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正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把这三空解脱门做出来给我们看,表演出来了,你从他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了。他所演的就是实际上生活,生活、工作,工作是教学,我们现在讲的办班教学,这是他的工作。他老人家的行持,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细心去观察,完全没有自己,真是所谓全心全力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服务的项目是什么?帮助众生觉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他没有为什么,他没有目的,他也没有意图,大乘经上讲的,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自然有应,为什么?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自性里面的大德,曰慈曰悲,所以古大德、祖师们常说,什么是佛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古大德解释的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那个本不好懂,本是自性,自性就是圆满的慈悲。看人迷,悲心就生起来了;看这个人能觉悟,教他的时候他懂、他相信,慈心就生出来。悲心就像光明照耀世间,永远没有间断的,普照法界,悲心。慈心,等待机缘,机缘不成熟没用处,在这边等待,有耐心的等待。缘成熟了,什么叫成熟?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他能证,这个缘成熟了。如果能信、能解、能行,不算完全成熟,不算圆满,也成熟了。只要能信,佛就来教,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为什么不舍一人?像我们身体一样的,五十兆个细胞一个细胞都不舍,哪个细胞出了问题,都想办法去治疗,帮它恢复。
所以在他们心里头,真心,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不但有情众生是一体,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一体,整个宇宙是一体。这叫大,真的是伟大,所以他照顾周到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谈谈他有原因,在他那边原因不可得,他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全都是感应,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这瓶水,我贴个爱字,爱它,一个小时之后放在冰库里头让它结冰,零下五度。结出的雪花,它回答你的非常美的图案,你就看到了。我要写个恨你、讨厌你,它回答的图案就很难看的,那个样子很不高兴。矿物,证明它有受想行识,它跟我们是一体,我们起心动念它全知道,我们所有一切造作它全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不但它知道,遍法界虚空界全都知道,为什么?它是一体,像一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著的网路,非常灵敏,一切没障碍。我们念头才起,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出生无尽是它的影响。
所以人对自己的念头不能不谨慎,不能不负责任,凡夫不知道,佛菩萨都知道。只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有正念,没有邪念,所以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自性本来如是,不能够违背自性,随顺自性就是佛菩萨,违背自性就是魔、外道。违背自性才有三途六道,随顺自性没有,随顺自性最差的是四圣法界。违背自性的就六道里头来了,六道里头三恶道,地狱道是极端的违背,这些道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知道一切法无相,於三界无所求愿,不为自己,自己真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心清净平等,他不造生死之业。生死之业是六道轮回的业,不干这个了,决定不执著。
见思烦恼里面,佛把它归纳为十个项目我们好懂。见惑里面五种,真正把身见放下,不再执著身是我了。什么是我?遍法界虚空界是我,认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实相、真如都是说这桩事情,认同了。第二个边见放下了,边见是对立,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自己怎么会跟自己对立?冲突没有了,矛盾没有了。矛盾、冲突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没有对立,一体,哪有对立!成见没有了,成见我们今天讲主观观念,放弃了,我都没有,我有什么主观观念!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错了,那都是见取见、戒取见。我没有想法、没有看法,就能恒顺众生。恒顺众生里头非常巧妙,为什么?他有智慧照见,恒顺当中,帮助众生改邪归正,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个妙极了。恒顺没有害他,恒顺在什么?在帮助他,这是善巧方便,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成就他。对方还不知道,到对方哪一天觉悟了,才知道这个人帮助我很多。所以,绝对没有为自己愿求的,是为众生愿求。为众生求的求什么?求佛菩萨住世,求佛菩萨来教化众生。众生不会求、不会请,就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要他们来带动。总而言之,他们决定不造轮回业,所以决定没有六道轮回生死之苦,没有,「故名无作解脱门」。
这一句经文,「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见《唐译》」。「此二句重叹」,就是再赞叹,「会中大士之实德」。这些大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入大三空三昧,入三解脱门,那是什么?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这是他们的实德。「所觉殊胜」,他们觉悟,非常殊胜的觉悟。「远超」,远远超过,「声闻」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超过他们的境界。下面再给我们介绍声闻,「声闻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为什么叫声闻?「闻佛之教」,佛当年在世,教学的时候只用音声,跟大家讲解,没有文字,也没有教材,没有书本,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孔子当年在世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说以音声为佛事,他们听经、听教而觉悟了。所以闻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悟四谛就「断见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於涅盘者」,这叫声闻。
这是佛给他们讲四谛,谛用现在的话说,真理,现在人叫真理。讲的四种,这人间四样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四样就是苦、集、灭、道,跟我们讲两重因果,苦集世间因果,苦是世间果,三界统苦。集呢?集是苦之因,就是烦恼、习气。你为什么有六道轮回?为什么在六道里受这些苦?你有烦恼,你有习气,是你自己造作的。这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都是先讲果,果你很容易接受,你能够看到。所以灭,灭就是涅盘,灭是什么?灭生死、灭烦恼,这是出世间的果。用什么方法来灭?那就讲因,因就是道。道就是修行的方法,离苦的道路,这叫道。佛教小乘人的时候非常具体,给他讲八正道,修这八种法就能够得到涅盘,小乘的涅盘,也叫偏真涅盘,跟大乘不一样,他还没见性。至於三空三昧,大小乘都有,所以名词都一样,浅深的义趣不相同,大乘深,小乘浅。可见得佛说的苦空,空、无相、无愿,都是从原则上讲,学生到什么样的程度他有什么样的解释法,这是纲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二十六面,最后一行:
第二个字「悭」,八缠里面第四个,这就是吝啬。第五个是「恶作」,这是习气,严重的习气,所以有意无意造作种种不善。第六个是「睡眠」,睡眠也是属於昏沉的一种,都是障碍自己的精进。佛家的规矩,每天睡眠的时间四个小时。古印度把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古印度一个时辰等於我们现在四小时。中国的时辰是用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所以比我们现在用的时间大一倍,中国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印度一时是四个小时,比我们大,所以昼夜六时。昼三时它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也是的,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中夜这是我们现在十点到两点,这中夜。这是古时候世尊在世的时候,他们晚上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起来,就开始做功课。够不够?应该够了。一天吃一餐也够了,因为能量的消耗,我们现在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念。修行人妄念很少,一般他都放下了,所以一餐跟四个小时,他可以把精神都养足了。
现在的人,吃三餐不够,晚上还要吃宵夜,还得要加上点心,一天我看至少是六、七餐,甚至於还不够。原因是什么?消耗量太大,妄想太多。确实於劳心劳力这个消耗量都不大,就是妄念。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工作量是我们一般普通人五个人的工作量,他每天吃一餐,而且一餐吃得比我都少。我们就是平常这种小碗,吃饭的小碗,我一餐饭吃三碗,他一餐饭两碗就够了;吃馒头也是的,我一餐要三个馒头,他两个就够了。我就研究这个原因,能量消耗到哪里去了?我吃一餐吃到第八个月我告诉他,他问我,精神、体力怎么样?我说很正常。他说好,你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生活愈简单,我们就愈不需要求人,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所以僧团里面可以说是个个人都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不求人,生活简单,过得很舒服、很自在。一方面学,跟著释迦牟尼佛,一方面去教,四面八方他们去教。教学不拘人数,一、二个人也行,三、五个人也行,几百人、几千人也行,不拘,一切随缘。一定要教,教学相长,在教学里面会发现很多问题,对你自己的修学是大有帮助。教学的时候是谦虚,向人请教,我在讲经一辈子都是做学生的态度。学生在讲台上做报告,下面都是老师、都是监学,都是来考我的,看我的报告能不能通过。这个心态好,永远我是学生,你们是老师;我自己是法师、是老师,这是我的听众,你很难有长进。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所谓的是知识爆炸,人都有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一切众生皆是老师是一点都不假。你细心观察,任何人有些长处,我没有,我们要向他学习。他有缺点,我们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一个众生不是老师。这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秘诀,他为什么一生能成佛?就是人人都是我的老师,人人都是我的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老师。所以睡眠耽误学习。
「掉举」跟「惛沉」,这障碍清净心。掉举,我们今天所谓心浮气躁,定不下来。昏沉是打瞌睡,我们常常看到,在念佛堂里面念佛,禅堂里面就更容易看见,念佛堂还有佛号。他在念佛堂睡著了,坐在那里睡著了,还打呼,他自己不晓得,别人都知道,听到。这是什么?精神提不起来。还有真有功夫的,经行绕佛,绕佛不是一步一步走吗?他是,跟著大家一起走,实际上他睡著了。功夫很高,站著、走著都可以睡觉,实际上这是对於用功产生重大的妨碍。所以,谛闲法师教人,那个高明,你看他教锅漏匠那一招真有效,没有拘束,就教他念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锅漏匠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他做到了,三年你看看人家,预知时至,站著往生,没生病。生老病死苦,生苦他有,老病死他没有,你看看这多厉害。他走的时候并不很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不到六十岁,所以不是很老。预知时至,没有病,你说站著走,多自在,还站了三天,等他的师父就是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
谛老法师对这个徒弟非常赞叹,常常提到他,勉励大众。你看这个人不认识字,老粗,什么都不会。出家,庙里不能住,为什么?五堂功课不会,你上个早殿,经咒都念不下来。所以别人会排斥你,你没有办法。这不得已,到宁波乡下找了个小庙,没人住的,大陆上那个时候很多小庙没人住,都废弃了,找这么个庙让他住,他就一个人。所以念佛很自在,走著念、坐著念、站著念都行,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念,他的功课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老和尚教他,你一直念下去,你将来准有好处。他是老实人,他也不问什么好处,反正师父你教我怎么,我就怎么做,他就成就了。掉举是心慌意乱,定不下来,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都是修行人的障碍。我们对自己的根性一定要认识,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也不相同。所以老师教学要应机,要契机契理,这叫善教,学生才真有成就,把成绩拿出来。锅漏匠是了不起的成就,功夫只有三年,不是假的。一般平常人取西方极乐世界,三年的时间足够了,问题要放下,不能有一点留恋,有留恋就麻烦了。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种念佛会念得生欢喜心,为什么?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得佛力加持。
下面三种缚,就像绳索把你捆起来一样,这是什么?这就是贪瞋痴。就像绳索捆住你,三条绳索,你解不开,你没有办法。如何能把这个放下?贪不是换对象,在家人贪名闻利养;学了佛,名闻利养可以不要,贪佛法。就是从前老和尚常常提到的,想做通家,通家是什么?佛这些经论样样都通;换句话说,广学多闻。念到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他真的发心。四弘誓愿是没有错,法门无量誓愿学什么时候学?不是初学的时候学。烦恼断尽了就学,它有程序的,第一条教你发愿,第二条教「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有没有把这个断掉?你把这个东西断掉,你就广学多闻了;这个没有断掉不可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得定了,他开悟了,那个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老师就叫他去广学多闻,为什么?成就你的后得智。
过去方老师告诉我,他说佛这个非常合乎科学,不是在家里闭门造车。开悟之后你有这个能力,你学得快,一个法门几个小时就学完了,再艰难麻烦的几天就学完了。一定是悟后,你先得根本智,广学多闻是后得智,根本智是成就自己,后得智是成就别人。换句话说,根本智是契理,后得智是契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根本智是般若无知。先要学无知,然后才能无所不知,你要是有知,你就有所不知。佛门里教学它有它一套理论,用了几千年没有差错,真出人才。所以开始学的时候,最忌讳的是学杂了、学多了、学乱了,你的精神、你的精力都不能集中,分散的,学得很辛苦,样样都不通,问题出在这里。我们回过头看祖师大德,他们的成就都是先成就自己,决定是开悟,不开悟不学第二个法门。悟后起修,深入经藏,一部《大藏经》对他来讲顶多三年他就通了。龙树菩萨聪明,龙树菩萨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通了。各人根性不相同,这是个利根人,利根也得要守法,也得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时候,利根也被伤害了,也被耽误了。
「《净影疏》曰: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就是也可以这个说法,一切烦恼,结是个比喻,你心里头有结。我记得过去有个电影叫「心有千千结」,就是烦恼,都能够称之为缠缚。菩萨教人断离,断一切烦恼,怎么断?放下,放下是功夫,放下就叫解,把烦恼解开了。解开是对缠缚说的,把它解开,它不再缠缚你。「上二句,表会中诸菩萨以通诸法性,达众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别智,故能为众生破魔见网,令离邪业。能为有情解诸缠缚,令离烦恼。」这就是有这个能力,你才真正能帮助众生断烦恼生智慧。所以菩萨自己这两种智一定要拿到,就是根本智及差别智,差别智是后得智。「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这是度众生的功夫,因为菩萨在前面他已经通诸法性,通诸法性是根本智。达众生相,对於众生他完全了解,这个众生过去生生世世造的什么业,修的是什么法门,种的是什么因,他得的是什么果报,统统清楚明了。所以说法契机,真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能破众生的邪见,能帮助众生远离邪业。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转邪为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才有这个能力。
下面这一科,「远超二乘」:
【远超声闻辟支佛地。】
声闻是阿罗汉,阿罗汉也在教化众生,辟支佛亦如是。不过一般小乘,你去找他他会教你,你不找他他不会主动来教你,就是心量不大。不像菩萨,菩萨观机,你机成熟了,观机是什么?什么叫成熟?你能够接受,你能听得懂,菩萨主动就来教你,不必你去找他,他来找你,「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这个二乘做不到的。菩萨心量大,菩萨非常慈悲,他们自行化他都超过声闻、缘觉,辟支佛就是缘觉,『远超声闻辟支佛地』。
「入空无相无愿法门」,空、无相、无愿也叫大三空三昧,也叫三解脱门。《三藏法数》,《法界次第》有解释。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门是比喻,是能通的意思,就是通达没有障碍。「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盘」,涅盘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前面我们读过。这三门我们就不能不知道,对我们关系太大了。第一个「空解脱门」,空是什么意思?「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佛法的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总而言之离不开止观,止观就是禅定。禅定两个字是华梵合译,禅是禅那,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定是中国字,禅那跟中国定的意思很接近,所以把它连起来叫禅定。这个定它不是死定,它是活的,就是说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有观,让你的心专注在一处,那就是观。这教你什么?观空,你一切妄念就放下了,放下叫止。观什么?观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统是因缘和合而生。凡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自性,它没有自体,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假到什么程度?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我们今天用科学的方法来看,普通一个人的身体,大概说的外国人,外国人比中国人高大,多少细胞组成的?好像是五十兆,五十兆个细胞组成这个身体。这五十兆个细胞是刹那刹那新陈代谢,旧的细胞灭了,新的细胞又生了,新陈代谢。如果你真正懂得佛法,这个新陈代谢在换零件,机器换零件一样,你统统换新的,那不就愈换愈好吗?你的身体不是愈来愈年轻了吗?如果你要换旧的、换老的,那就愈换愈差了。新旧怎么来?念头,善念就是新的,恶念就是老的。所以你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没有是非人我,你就活得很幸福,你就很长寿,你就不容易衰老。如果心里都是恶念,都是怨恨,这人老化很快,而且病很多,那就是换零件他愈换愈不好,愈换愈坏。父母生下来的时候那个身体是最健康的,出生以后那就自己负责了。你就晓得教育多重要,能把一个人教好,一生当中不许有恶念。教他懂得慈悲,懂得爱人,懂得舍己为人,这个人健康,健康肯定长寿,这是我们能够学得到的。
佛法里教你观察,就是一切众生离不开五蕴,像观自在菩萨,《心经》上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菩萨没有烦恼,菩萨完全是智慧,真实智慧,「照见五蕴皆空」,空观,五蕴不可得,观音菩萨当然清楚。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这就是物质从哪来?物质从念头上来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这个事情被德国科学家普朗克证明了,他发现的。他说照他研究所得的结果,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假的。物质就是念头,一个一个累积产生的幻相;单独一个念头,里头的一个物质现象,你见不到。这些相合在一起你就见到了,一个一个重叠在一起,你见到了。真的就像电影上,我们在看电影银幕上所看到的这种效果,那个原理是相同的。银幕上每一张的幻灯片你看不见,因为它速度太快,一闪就过去了。可是它要是累积在一起,你看到了。它的累积不过是一秒钟里面二十四张,也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你看到了,你以为是真的。佛告诉我们,事实,我们以现前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一秒钟里面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也就是念头的频率、念头的生灭,达到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它累积的现象你看到了,你以为它真的。
这个念头念念有形,「形皆有识」,物质现象里头都有受想行识,这现在科学给我们证明了,佛讲得清楚,几千年前就讲那么清楚。识是什么?受想行识,那就是五蕴。今天科学家有本事,把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找到了。从原子开始,八十年前发现的原子,不断再分析,分析到今天,听说有一百多种粒子,都是原子亿万分之一那么小。这个经,黄念祖老居士引用的科学家发现的中微子,中微子有多大?是一个电子的,我们讲体积,一百亿分之一,就是一百亿个中微子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电子。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那么小的物质。这个物质它存在的时间极短,你看到好像它立刻就没有了,你再看的时候又是第二个。它连续产生的相被你看见,单独一个是看不到的。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个体不能够单独生存。它怎么存在的?他说它的存在像网一样,网络一样,互相依靠的,是这样存在的,这个状态是这么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物体是单独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就想到,人跟人应该互相合作,共存共荣,如果想单独存在,把别人消灭,消灭不掉的,你没有办法单独生存,一定是群体共存共荣。从基本粒子里面看到,没有一样不是共存共荣,找不到一个独立的。
因此科学家就提出来,关系重要,我们如何把周边共存共荣的关系处好,这个太重要了。关系搞不好那就是社会混乱,关系搞好了就天下大治,就这么个道理。这种关系搞好,诸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知道,就是教学。让我们了解,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么好,好在哪里?好在极乐世界上课没停止过,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我们也可以说,今天世人崇尚的科学与哲学,真正高等科学、高等哲学,登峰造极,在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人,他们对於宇宙之间的奥秘,佛经上讲的「华严奥旨,法华秘髓」,到极乐世界完全通达明了。那什么境界?那是佛的境界,佛知佛见。我们这个世间做不到,人家那里做到了。我们这个东西研究多少年,科学开始到现在才不过三百多年。那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到现在十劫了,人家十劫的研究,我们才三百多年的研究,怎么能跟人家比?不得了!释迦牟尼佛开悟给做了一个报告,就是一部《华严经》,我们这个世间没有人见过,分量多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我们无法想像。能想到这个意思,这个不能不见性,见性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可长可短,延缩自在,想延长,短的可以拉长;想缩短,长的可以缩短。惠能大师开悟讲二十个字,二十个字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华严经》,无二无别。
开悟之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没有一样不通达,他没有障碍。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但是他得到根本智了,只要他一接触,全明白了。你把经文念给他听,他就讲给你听,能帮助你开悟,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必须自己修到明心见性的边缘,就是进不去,在这个状况之下,他就能帮助你,一下就进入;你自己没有到这个功夫不行。惠能大师的学生多,绝对不止一万人,在他会下开悟的四十三个人。修行到这样的程度,如果没有善知识帮助他一把,他不能见性。将来一投胎、一转世,他所修行的功夫打很大的折扣。再接著修,接著修行,不接著修那他就中止了,就停断了。真正修行人来世还接著修的不多,到红尘去打滚的很多。为什么?修行人有福、有慧,去做大官、发大财又迷了,那一辈子又退转了,大幅度的退转。这都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保证我们不退转的,只有到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所以我们不能不依赖阿弥陀佛,我们不能不走这条路。走这个路子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苦口婆心劝导我们,十方诸佛劝导我们,这个路不会有错;如果有错误,佛菩萨不会这样劝我们。所以,这一生能够选到这个路就选对了,你真的就成就了。
确确实实了解一切法,就是观一切法缘生的,这经上常讲,我们得到科学报告,这缘生我们肯定了,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佛经上讲的自性本空,这是讲的万物,以自己做个例子,无我,我是空的、假的。因为什么?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阿赖耶的境界相,物质,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物质,我们只取这一点点,认为是我们身体。受想行识也是无量无边,我们也取那么一点点,以为是自己的心。而不知道整个宇宙的信息是自己,整个宇宙的物质也是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是自性,自性心现的,心现的它怎么不是自己!识变的没有离开自己,没有一法离开自己,自己才是一切法的本体,离开自己无有一法可得。一切法,你看「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生的,极乐世界是自性生的,阿弥陀佛是自性生的,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依正庄严都是自性生的,虚空是自性生的,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
佛法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他是一不是二,依正是一不是二,所以没有我,没有我所。我所是什么?我所有,我都没有哪来的我所有!所以这些修行人,心地一尘不染,他放得干干净净,真正一尘不染。「若能如是通达,则於诸法而得自在」,你在一切法里头得自在,没有障碍了。《华严经》上讲的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这个境界。这叫空解脱门,空是诸法实相,了解诸法实相得大自在。
第二个,「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实,实就是真的,真的不可得。一切法相明明有,一切相无量无边,现在所讲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统统不可得。为什么?它是个波动的现象,这是科学家发现的,整个宇宙是个波动的现象,所以提出弦定律。就像弹琴的一根弦一样,它动它就发出音声,发出妙音,这个弦就是比喻自性,比喻的真心。它动才发生这些现象,它不动,不动现象都没有了。佛法是这么说的,佛法说一念不觉,那个一念不觉就动了,不觉是动的。觉,觉是不动的,觉心不动。所以不觉就是动,动叫什么?动叫无明,无明就生万法。这一动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主要就是讲三细相,实在讲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也是三种现象。科学家称能量,佛法叫阿赖耶的业相,业相就是能量,就是一念不觉,自性里面的能量爆发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一念,自性里的能量它是隐没的,藏在里头,不现,你不知道;你一动它就出来了,是自性本有的。自性的智慧、德能、相好,这是把什么?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归纳这三大类,智慧是一类,德能是一类,相好是一类。相好是物质现象,德能是精神现象,这一念不觉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就是业相,精神现象就是转相,物质现象叫境界相。或者说阿赖耶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自证分是自然现象,见分是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
佛告诉我们,凡夫用意识心,第六意识它的功能最大,它具足五十一个心所。阿赖耶所有的现象它都能缘得到,就是缘不到自性,这个自性是阿赖耶从哪里来的它缘不到。除这一个之外,它全能缘到,这是极限。科学好像到了极限,精神现象他看到了,就是念头。念头怎么来的?我们看到报告写得也很有味道,懂,我们能懂。他说念头是无缘无故蹦出来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无缘无故就蹦出来,但是立刻就消失了。就是大乘经上佛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说精神现象。没有理由,其实佛法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它的理由,那一念为什么不觉?那个没有原因了,那是真的没有原因。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讲解一念不觉,举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桩事情来解释,确实没有原因。会产生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决定没有原因。从一念不觉就变成阿赖耶,从阿赖耶就变成依正庄严,我就从这个时候发生的,跟宇宙同时出现的。但是我们迷,就一念不觉,二念也不觉,三念也不觉,念念都不觉,而且愈迷愈重,居然迷到地狱里头去了。这怎么回头?大乘里面修学就是教你回头的方法,回头把你这些错误慢慢都把它放下,就又回归自性了。《华严经》上讲的五十二个阶级,那就是回头的一条路,你依照这条路去走,到第五十二个阶级你就又回归自性,那叫成佛了。
楞严会上,富楼那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从无始以来迷了,现在遇到佛法,要经无量劫的时间修行,修到妙觉如来,回归自性了。问释迦牟尼佛,以后还会不会再迷了?佛告诉他,不会再迷了。佛举了个比喻,譬如金矿,经过冶炼变成纯金,它就不会再变成矿了。你经过五十二个阶级那就等於是冶炼,炼成了纯金,不会再迷。我们从这里想想,这是宇宙之间最大的一个循环,从一念不觉,现在科学家把它比喻作零点能量。这个零点能量很像佛家讲的真如、自性,人真的从这个地方迷下来的,然后又回归到这个原点,这是个很大的循环。真的要知道,自性,确实中国古人两句话形容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两句话形容自性非常恰当。自性有多大?没有边际。
我们的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普通一个人的身体有五十兆的细胞组成的。其中有一个细胞出了问题,我们帮助它还原,帮助它恢复正常。可是全身五十兆,这个好了,说不定那个又出了问题,这是我们普通看到的现象。自性里头会不会有这个问题?经过磨炼的这个不会出问题了。没有经过磨炼有多少?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些是可能的,我们凡夫知见。真正要能够彻底了解的,我看这个问题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大概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不到极乐世界,这个问题要想把它解开,难,不是容易事情,那个地方有个圆满智慧的老师,我们到那里请他教诲。暂时把我们所有疑难问题统统放下,先取极乐世界,这是个好主意、好办法。无量无边的疑团暂时放下,到极乐世界再去解决,下定这个决心,真放下。
这个无相,真正知道即相无相,相而无相,相是幻相。我们怎样把它比喻?实际上《般若经》讲得很好,「梦幻泡影」,你要这样看法。这个现象是梦中现象,我们知道梦中有,醒过来之后没有了。把所有这些现象都看作梦中现象行不行?行。因为它的目的是叫你在现象里头不要去执著它、不要去分别它,你就什么烦恼都没有。所有的麻烦都是分别执著上发生的,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这两种烦恼让你永远在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还把你留在十法界的四圣法界,你出不去。尘沙烦恼断了,十法界的菩萨;尘沙烦恼的习气断了,是十法界的佛,还是出不去。要出去怎么样?还得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就超越了十法界,往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跟哪个佛有缘你就会到哪个净土去,一切法离不开因缘。
我们这个世间人真不一样,朋友、同学当中,善根福德明显有差别。我们希望到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有些人非常执著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何必到别的世界去?释迦牟尼佛有实报庄严土。释迦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在哪里?华藏世界。要知道,释迦跟毗卢遮那是一,大乘经上常说,法身佛毗卢遮那,报身佛卢舍那,应身佛释迦牟尼。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就是毗卢遮那,所以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实报庄严土,往生那个地方的人多。释迦劝一类有缘的弟子,有缘弟子真听话,释迦牟尼劝这些人到极乐世界去,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比在华藏世界好。有,有听话的、真干的。还有些情执,对释迦牟尼佛有感情、情执,不愿意离开他,我就跟你老人家,我哪里也不去。但是华藏世界难,没那么简单,真的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你才能去得了;你要是放不下,华藏世界去不了,还是搞六道轮回。可是西方极乐世界烦恼不断,行,业障没消也行,这是一个什么?保证你能够去得了的。如果你对释迦牟尼佛真有情执,你不妨先到极乐世界,然后再到华藏世界,抄近路。到极乐世界再到华藏世界就太容易了,经上讲得很清楚,弥陀弟子能在一念之间化无量无边身,一念顷就能到达一切诸佛刹土,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你看都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不去?这种情执要放下,我们念阿弥陀佛才是真正的顺从释迦牟尼佛,听话!不是别人教我们的,这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不讲我们怎么知道有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有阿弥陀佛?所以听话就没错。
在世间修空解脱门不容易,你空不了,修无相你也没那么简单。你真能够见一切相,所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才真的叫无相。所有一切现象都不可得,你心地就干干净净,为什么?没有任何牵挂。心里有牵挂就是著相,这个要知道。这个三解脱门不是简单的,一个就解脱了,就是什么?就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有三门,就是有三个方法。「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相而无相,你真正明了、真正通达,你在所有现象当中得自在。现象怎么样?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执著,不可以控制。控制这个念头要放下,占有的念头要放下,你没有一样不自在。这个世间的人,亲情放不下,名利放不下,妻子儿女放不下,财产放不下,放不下的可多了。为什么放不下?不知道它无相,不知道这些相全是假相。那要真正放下了,这个人无情无义,这个人还能跟他接触吗?他不是人。菩萨是不是这样的?菩萨你跟他接触有情有义。方东美先生是哲学家,他告诉我,没有真正的感情不能学哲学,没有真爱不能学哲学。这真的东西都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性德,自然流现,但是这个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控制、没有占有,这是真的自在。
我们在美国看到一个人,美国人,在亚利桑那。那个时候馆长小儿子读书毕业之后在那边工作,所以我在那边住了几个月,凤凰城。他小儿子公司里头有个同事,太太爱上先生的朋友,而他的先生非常欢喜,就办离婚手续,让他们两个人结婚,结婚的时候还去道贺。稀有!这是什么?这是真爱她。她那个先生说,他这个朋友照顾他这太太比他照顾得好,她应该要嫁给他。很难得。他这个朋友如果要是学佛的话,很容易契入境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心量,就是爱人不能害人,她有更幸福的生活,一定要给她。跟他自己固然很幸福,但是他太太不满足,他那个朋友给她的她能满足。这是很少很少见的一桩事情,我们在亚利桑那亲眼看见的。
所以要知道诸法无相,诸法是真的无相,就是连实报庄严土也是无相。实报庄严土的菩萨,住在那里心里很清楚,一点都不迷惑。对一切现象他没有得失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也没有分别的念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里头成就他的功德,功德从哪里来?功德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这里头功德。这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真正回归自性,所以他得大自在。
第三个「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於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这个地方无作,无作也叫做无愿。我们要问,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四十八愿,那他有愿,他不是无愿。极乐世界是大愿功德之所成就,他有作,用极乐世界接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里头的有缘众生,到这个地方来修行,有作为,不是无作为。这怎么解释?这个解释,愿、作都是为人的,不是为自己的,这就对了。为自己的就有生死,就有果报。为别人,丝毫自己都没有,这是什么?作而无作、愿而无愿,无愿之愿、无作之作,这是大菩萨,摩诃萨的所为。
我们看阿弥陀佛确实,阿弥陀佛距离我们远,我们再看释迦牟尼佛,这个近,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释迦佛的一生没有为自己,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正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把这三空解脱门做出来给我们看,表演出来了,你从他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了。他所演的就是实际上生活,生活、工作,工作是教学,我们现在讲的办班教学,这是他的工作。他老人家的行持,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细心去观察,完全没有自己,真是所谓全心全力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服务的项目是什么?帮助众生觉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他没有为什么,他没有目的,他也没有意图,大乘经上讲的,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自然有应,为什么?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自性里面的大德,曰慈曰悲,所以古大德、祖师们常说,什么是佛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古大德解释的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那个本不好懂,本是自性,自性就是圆满的慈悲。看人迷,悲心就生起来了;看这个人能觉悟,教他的时候他懂、他相信,慈心就生出来。悲心就像光明照耀世间,永远没有间断的,普照法界,悲心。慈心,等待机缘,机缘不成熟没用处,在这边等待,有耐心的等待。缘成熟了,什么叫成熟?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他能证,这个缘成熟了。如果能信、能解、能行,不算完全成熟,不算圆满,也成熟了。只要能信,佛就来教,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为什么不舍一人?像我们身体一样的,五十兆个细胞一个细胞都不舍,哪个细胞出了问题,都想办法去治疗,帮它恢复。
所以在他们心里头,真心,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不但有情众生是一体,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一体,整个宇宙是一体。这叫大,真的是伟大,所以他照顾周到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谈谈他有原因,在他那边原因不可得,他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全都是感应,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这瓶水,我贴个爱字,爱它,一个小时之后放在冰库里头让它结冰,零下五度。结出的雪花,它回答你的非常美的图案,你就看到了。我要写个恨你、讨厌你,它回答的图案就很难看的,那个样子很不高兴。矿物,证明它有受想行识,它跟我们是一体,我们起心动念它全知道,我们所有一切造作它全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不但它知道,遍法界虚空界全都知道,为什么?它是一体,像一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著的网路,非常灵敏,一切没障碍。我们念头才起,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出生无尽是它的影响。
所以人对自己的念头不能不谨慎,不能不负责任,凡夫不知道,佛菩萨都知道。只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有正念,没有邪念,所以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自性本来如是,不能够违背自性,随顺自性就是佛菩萨,违背自性就是魔、外道。违背自性才有三途六道,随顺自性没有,随顺自性最差的是四圣法界。违背自性的就六道里头来了,六道里头三恶道,地狱道是极端的违背,这些道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知道一切法无相,於三界无所求愿,不为自己,自己真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心清净平等,他不造生死之业。生死之业是六道轮回的业,不干这个了,决定不执著。
见思烦恼里面,佛把它归纳为十个项目我们好懂。见惑里面五种,真正把身见放下,不再执著身是我了。什么是我?遍法界虚空界是我,认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实相、真如都是说这桩事情,认同了。第二个边见放下了,边见是对立,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自己怎么会跟自己对立?冲突没有了,矛盾没有了。矛盾、冲突都是从对立里头产生的,没有对立,一体,哪有对立!成见没有了,成见我们今天讲主观观念,放弃了,我都没有,我有什么主观观念!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错了,那都是见取见、戒取见。我没有想法、没有看法,就能恒顺众生。恒顺众生里头非常巧妙,为什么?他有智慧照见,恒顺当中,帮助众生改邪归正,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个妙极了。恒顺没有害他,恒顺在什么?在帮助他,这是善巧方便,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成就他。对方还不知道,到对方哪一天觉悟了,才知道这个人帮助我很多。所以,绝对没有为自己愿求的,是为众生愿求。为众生求的求什么?求佛菩萨住世,求佛菩萨来教化众生。众生不会求、不会请,就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要他们来带动。总而言之,他们决定不造轮回业,所以决定没有六道轮回生死之苦,没有,「故名无作解脱门」。
这一句经文,「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见《唐译》」。「此二句重叹」,就是再赞叹,「会中大士之实德」。这些大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入大三空三昧,入三解脱门,那是什么?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这是他们的实德。「所觉殊胜」,他们觉悟,非常殊胜的觉悟。「远超」,远远超过,「声闻」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超过他们的境界。下面再给我们介绍声闻,「声闻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为什么叫声闻?「闻佛之教」,佛当年在世,教学的时候只用音声,跟大家讲解,没有文字,也没有教材,没有书本,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孔子当年在世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说以音声为佛事,他们听经、听教而觉悟了。所以闻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悟四谛就「断见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於涅盘者」,这叫声闻。
这是佛给他们讲四谛,谛用现在的话说,真理,现在人叫真理。讲的四种,这人间四样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四样就是苦、集、灭、道,跟我们讲两重因果,苦集世间因果,苦是世间果,三界统苦。集呢?集是苦之因,就是烦恼、习气。你为什么有六道轮回?为什么在六道里受这些苦?你有烦恼,你有习气,是你自己造作的。这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都是先讲果,果你很容易接受,你能够看到。所以灭,灭就是涅盘,灭是什么?灭生死、灭烦恼,这是出世间的果。用什么方法来灭?那就讲因,因就是道。道就是修行的方法,离苦的道路,这叫道。佛教小乘人的时候非常具体,给他讲八正道,修这八种法就能够得到涅盘,小乘的涅盘,也叫偏真涅盘,跟大乘不一样,他还没见性。至於三空三昧,大小乘都有,所以名词都一样,浅深的义趣不相同,大乘深,小乘浅。可见得佛说的苦空,空、无相、无愿,都是从原则上讲,学生到什么样的程度他有什么样的解释法,这是纲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