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定成正觉 - (第二集)
定成正觉  (第二集)  2012/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科注02-037-0154集)  档名:29-260-00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新年好,请坐。今天是龙年元旦,我们早晨跟诸位同学一起学习善导大师最重要的开示。这个缘也非常有意义,殊胜、吉祥,我们认真努力学习,希望度过这一年的安定和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五十八页第八行,我们看第八行:

  「善导大师於四十八愿中,称定成正觉」,这是第十二愿;「光明无量」,这是第十三;「寿命无量」,这是第十五愿;「诸佛称叹」,这第十七愿;「十念必生」,这是第十八愿。这个五愿是真实愿,换句话说,这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四十八愿的心要。「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此愿就是指我们现在学习的,第十二定成正觉,决定证得《华严经》上妙觉如来的果位。这是究竟圆满佛果,一生可以证得,无比殊胜稀有,确确实实八万四千门里头没有,无量法门里头也没有。如果我们真正认识这一愿,我们的信心、愿心就完全坚定,决定不会动摇。只要信愿不动摇,这个佛你就成定了。蕅益大师说的,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是在念佛功夫的浅深。真信切愿你就决定得生,你念佛念得愈认真愈相应,品位自然不断向上提升。真干,肯定其他全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五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四十八愿里头最重要的五愿。所以念老说,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这个此愿就是指定成正觉。

  「彼佛本怀」,彼佛是阿弥陀佛,本怀就是他的心意,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意,「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这还得了!就从这一句里头我们就能体会到,阿弥陀佛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大恩大德,再也找不到了。一个众生都不舍,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有分别心、有执著心,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阿弥陀佛没有。阿弥陀佛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帮助一切众生,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是弥陀的本怀,也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本怀。但是我们要知道,一切如来本怀让阿弥陀佛来落实。没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诸佛本怀也不能兑现。於是我们能体会到,我们对弥陀感恩,所有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像我们一样的感恩,为什么?他能够帮他们的本怀落实。你能够体会到这一层,感恩的心才能生起来。这是自性里头第一德,能生出来好!

  「为实现此愿,乃有十念必生之殊胜大愿」。十念必生这一愿,又是这五愿当中最重要的一愿,四十八愿当中选一愿,那就是十念必生,选五愿善导大师替我们选出来。现在人麻烦在哪里?感恩的心生不出来,很想生出来就是生不出来。你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感恩心自然生出来了,不能不感恩。往生的人感恩,不往生的人看到了也感恩,实在讲太伟大了,从一切诸佛如来里头找都找不到。我们今年在元旦第一个时辰读到这句经文,善导大师为我们挑选,这是非常吉祥的预兆,也许我们这一年,灾难年可以平安度过,真的,感恩的心就能够度过。我们要学佛菩萨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要这样看法,恭敬心就能生起来,谦虚、惭愧自然就跟著起来了。「众生依此最简最易、极圆极顿之径路,念佛往生,则皆可成佛也」。你看这四行经文多重要,这四行有阿弥陀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善导大师说的、黄念祖老居士说的,这都是诸佛菩萨摩诃萨真实教诲。众生要没有这个最简单、最容易,不能成就。最简单、最容易,它不是极圆极顿的,这还是遗憾。最简单、最容易,又是极圆满、极顿超,这个不得了,这个太殊胜了,这念佛往生就能成佛,必定成佛。

  所以利根、上上根人听到这一句话,他就老实念佛,万缘放下。就跟莲池大师晚年觉悟、明白了,所以他才讲「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愿意搞让给你,不搞了,退出了。「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那些法门,你们喜欢、欢喜的,你们去走,我不走了,我也退出来了,我专念佛求往生。我们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莲池大师,第九代是蕅益大师,比莲池大师更专、更精。他给《弥陀经》做的注解《要解》,老师是莲池,做了《疏钞》,《疏钞》分量太大,他搞一个最简单的《要解》,虽然简单,文字虽然少,内容超过莲池大师的《疏钞》。你看印光大师的赞叹,说「即使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一句话里头的含义,《要解》就超过《疏钞》,《疏钞》不能超过《要解》。即使古佛再来亲自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赞叹到极处了。

  我在新加坡那个时候,演培法师也是老朋友,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一生功夫都用在经教上。他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太虚往生之后,他依止印顺法师。有一天请我吃饭,我记得那个餐厅叫灵芝,就是问我这个问题,他说印光大师对《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印光大师赞叹恰到好处,一点都不过分,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那我们就知道,蕅益大师不是凡人,肯定是再来人,不是阿弥陀佛,那就是观世音菩萨,要不然《要解》不可能做得那么好。他后头有个跋文,九天写成功的,真的把阿弥陀佛的心愿、本怀显示出来了。

  我们看下头一段,「愿文中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与理,曰分别」,分别是用第六意识。「以虚妄之分别为体性,即妄於无分别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智」。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分别是第六识,第六识、第七识是阿赖耶起的作用,阿赖耶称为本识,它是根,前面七识是阿赖耶起的作用。阿赖耶是妄心,所以这些都称之为妄惑,它不是智慧。大乘佛法教我们远离分别,《楞严经》教导我们「舍识用根」,这个舍识用根是用根中之性,不要用根中之识。眼根的识叫眼识,耳根的识叫耳识,那反过来我不用这个识,我用眼根当中的性叫见性,耳根是闻性,用六根的根性,那就成佛了。《楞严经》有新旧两类的注解,旧的注子就是交光大师以前的,交光大师跟莲池大师同时代,明朝万历年间人。万历皇帝有福报,好像做了四十多年皇帝。旧的一派,完全用天台三止三观来解释《楞严经》上的「奢摩他、三摩、禅那」,用心意识,没离心意识。交光大师他提倡「舍识用根」,不用心意识,心就是阿赖耶,意就是末那,识就是第六意识,不用这东西,用六根的根性。根性就是见闻觉知,这是根性,这是自性里头的东西,这不是识。迷了之后,见闻觉知就变成八识,八识从这来的。见闻觉知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像江本博士做水实验,那个水是见闻觉知,它没有八识,它是见闻觉知,是真的,不是假的。

  教导我们学《楞严》。《楞严经》上佛讲的是「舍识用根」,过去这些大德们错会了意思。这是因为古大德,《楞严经》没到中国来之前,就曾经说,世尊说过这么样一部经,里面讲的内容,跟天台大师讲的三止三观很类似。这个说法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所以《楞严经》到了中国,都用天台大师三止三观来解释,也不是没有道理。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看到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非常佩服,说他跟佛在楞严会上讲的很相应。其实《楞严》讲得更精彩,所以交光大师重新作《楞严经》注解,叫《正脉》,他注解的名字叫《正脉》,主张舍识用根,但是这个难,用天台三止三观容易。舍识用根,舍第六意识就是不分别,舍第七识不执著,舍阿赖耶识不起心不动念。这什么境界?这是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太高了,不是一般人能学的,像《坛经》所说上上根人。用心意识,上中下三根都可以学,舍识用根那就变成上上根人,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楞严》不是一般人学的。密宗取了《楞严经》,因为《楞严》有五会楞严神咒。神咒是佛的密说,经是佛的显说。你要问楞严神咒什么意思?就是《楞严经》,显密圆融。在大乘教里头有所谓成佛的《法华》,《法华经》讲成佛的;《楞严经》讲开智慧的,开慧的《楞严》。开慧就成佛,成佛就开智慧,这是一不是二。

  所以我们学能不用八识最好。我说过好几次,我到晚年我才真正明了、真正欣赏,乡村里头不认识字的老阿婆、老阿公,我觉得他们非常非常了不起。为什么?他们舍识用根,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何以知道?你问他什么,他都对你笑咪咪的阿弥陀佛。讲什么也是阿弥陀佛,说善的阿弥陀佛,说不善的也阿弥陀佛,他除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有,他用根不用识,这是什么人?大彻大悟的人,他真的是大彻大悟。六祖大彻大悟给你说一篇大道理,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有的大道理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之中。问题就看你懂不懂?你会不会听?他全给你说出来了,比六祖说得还圆满、还周到,一点不假!李老师跟我说多少次,他很想学没学到。古大德有明白人,说这种人什么?愚不可及,他那种愚我们做不到,我们比不上他。那个愚是什么?大智若愚,那个愚跟大智两个画线平等,等线。大智是两种表现,一种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一种就是老太婆她没那么多罗嗦,就一句阿弥陀佛对付你,你跟她说什么全是阿弥陀佛,你不说她也阿弥陀佛,这种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实报土上辈往生。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学得会?能学会超过李老师,李老师没有学到。那才叫真正的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做到百分之百,打一百分满分。释迦佛、惠能大师也是满分,他们是平等的,真正不可思议,我们要认识不能看错。

  所以分别,虚妄之分别为体性,这个虚妄之分别体性就是阿赖耶。即妄於无分别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我是正报,法是依报,就是《还源观》上讲的起二用。法是法界,法界是我们的依报,宇宙是我们的依报,我是正报。我之外,所有的人那是我的依报,依报里头有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属於依报。所以经上讲的依正庄严,这个里头正,最重要的是自己。如果正报是阿弥陀佛的庄严,与我不相干,就没有意思了,我这才重要,正报是我不是佛。说阿弥陀佛,我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是一样的,智慧一样、神通一样、道力一样、相好一样,没有一样不是相同的,极乐依正庄严,这是你真正懂得这个意思。如果只知道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是万德庄严,我们跟他不一样,你把经义错解了。我生到极乐世界,我跟他不一样,跟生在这个世界有什么两样?我们要不要去往生无所谓了。如果生到极乐世界跟这个世界不一样,生到极乐世界我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个我非去不可,我不能不去。我在这个世界修成阿弥陀佛的样子,要到什么时候?无量劫。我往生极乐世界,几年时间我就办到,这条近路怎么能不走?还要走弯路,那就错了。一切法里头只有这一法是真的,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世界上这国王,美国现在最大,美国的总统在国王里讲小王,小小王,又何况总统不能算是国王,任期只有四年,在位的时间很短,即使连任一任八年也不长。王不一样,康熙做六十一年,乾隆做六十年,让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一辈子的,没有下台的时候,那才叫王。世出世间事情都把它看清楚、看明白。

  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妙观察智,转八识成四智,这第六识妙观察,第七识是执著,不执著就平等性智。人要什么时候平等?不执著就平等,执著没有平等;分别没有妙智,妙智就是妙观察智,没有妙智。转八识成四智大家都知道,六七因上转,五八是果上转,五八你没有办法转的,它是跟著六七,六七转它自然就转了,六七不转它不会转,你也没有办法转它。阿赖耶是大圆镜,光明遍照,那个转过来是无量智慧,无量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那是体。前面是起作用,妙观是作用,平等是作用,成所作是作用,眼耳鼻舌身变成成就所作无量无边功德。所以用功就用在六七;换句话说,就落实在不分别、不执著。如果说不分别、不执著,那我不是变成白痴了吗?我什么都不知道。白痴好,你不愿意做白痴,所以你要当凡夫。要愿意做白痴,他真的是白痴,你问他,什么他都知道;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不问他的时候他无知,般若无知,你问他就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为什么?智起作用,不问他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是大涅盘的境界,清净寂灭,那是自性本来的样子,梵语叫涅盘,自性本来的样子。

  起作用外头有缘,问,或者是有疑,自性有感叫感应,众生有感自性有应,这感应,应的时候无所不知,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他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圆圆满满,帮助你开悟,他的示现跟他的说法微妙到极处,我们凡夫不知道。实际上他现身,现而无现,无现而现,这是不思议的境界。他给我们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你不能说他有说,你也不能说他无说,你要是用不起心不动念去接受的话,你全懂了。他是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的,我们用分别执著心去接受,接受过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我们如果也用不起心不动念,一心诚敬来接受,那是智慧。这个智慧教你什么?教你开悟。悟有层次不一样,对方没有,这一定要知道,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有多少诚敬,有多少谦虚恭敬,你能够得多少,你有十分就得十分,你有二十分就得二十分,你有一百分就得一百分。与对方示现说法毫不相干,统统是自性在起用。

  凡夫是识心在起用,阿赖耶识。凡是识心所得到的统统是知识。但是这个知识,包括四圣法界都是知识,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为什么?他们全是用阿赖耶,他用得正,恭敬心很多、谦敬的心很多,所以他得的也多。他有智慧,那个智慧不能跟佛菩萨比;跟我们世间人比,人间天上,人间天上的智慧比不上他。他要跟佛菩萨比,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所以天台大师说他是相似即佛,他不是真的,相似。相似能做得那么好,就是他太听话了。我们常讲的老实、听话、真干,他做到了。他做到什么?他著相。他著相不是像我们,我们著相很粗、很明显,他著相是非常微细。粗相他不执著,断掉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没断,他还是著相,著的是微细相。为什么执著微细相?微细相他不知道,他要知道他也会断,他不知道。像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个他不知道。《仁王经》上,佛所说的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他大概知道,他知道这个,这个粗;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太微细了,他不知道。那要不起心不动念才知道,知道他就脱离十法界,就住实报庄严土去了,不住在十法界。随著境界提升,他的境界不一样!

  「《唯识述记七》曰」,《成唯识论述记》,这一部书在中国也失传了很久,大概跟《群书治要》差不多。所以中国对於法相唯识,知道有这一部书,失传了,修学就有许多障碍。一直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在日本看到,杨仁山老居士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大概当参赞,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本发现中国失传的好东西,很多都在那边,所以再从日本取回来,办金陵刻经处流通这些失传的法宝,这个功德很大!非常可惜,在我们这一代没有出现大善知识,像隋唐时代那种祖师大德没出现。这个没出现有历史的因素,因为满清亡了之后民国建立,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动乱的时候,动乱不出人才。为什么?人才学习一定在安定的环境当中,动乱没办法。欧阳竟无办支那内学院,两年就结束,内战,没有办法。八年抗战,像我们流亡学生到处逃难,找不到一个安定地方。

  所以读书、做学问、修道都要安定的环境。社会动乱就是灾难,多少想学的人,这个机缘找不到。想学,像古德的这些注疏,非常重要的注疏,是我们学习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找不到,造成这一个时代,整个世界上,我们讲学术都是衰相,跟上一代比比不上,跟更上一代比又比不上,所以你看这个现象是往下滑波。这就联想到,今天社会动乱、地球灾变异常,原因慢慢就明白了。由此可知,制造一个安定的环境,那个功德有多大,人民享你的福,是大功德;真正好学的人成就德行、学问,这个功德更大!制造动乱的人那个罪多重,你就晓得。制造动乱,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你要负责任。还有多少有心的人,想成就自己德行、学问机会都失掉了。我们遇到这种环境,逼不得已逃亡,逃到天涯海角,可以找到一个安定的环境。但是什么?你所有参考书籍一本都没有,无法带去,想读书找不到书。现在还有电视、电脑,在以前没有这个东西,你只能带几件衣服、吃的东西就不错了,能活命了,书籍那么笨重没法子带,你就晓得这多么苦、多难。

  所以大乘佛法修学教我们离心意识参,大乘不叫研究,研究是什么?没有离开六、七识,第六识是主,第六识是思惟想像。不用心意识叫参,你看参禅;教下叫参究,对於经教参究,不叫研究。研究用心意识,参究不用心意识,叫离心意识参。离心是什么?不用阿赖耶;离分别,不用第六意识;离执著,不用第七识。那怎么样叫离心意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离阿赖耶,不执著离末那,不分别离第六意识,不用它们叫参。现在叫什么?叫直觉,那叫参,那是智慧。落在心意识里头,心意识是妄心,就变成知识,不落在那里头就变成智慧,不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尽量淡化心意识。说心意识不好懂,说白了,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心,分别是意、意识,执著是意根,第七识叫意根,第六识叫意识,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不能离要尽量淡化。经教上这些真的是不容易,所以你怎么去想、怎么去揣摩,不如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妙绝了,真正妙绝了!阿弥陀佛运用这个方法,一切诸佛赞叹、佩服,这方法太好了。诸佛菩萨给我们讲这些大乘经论,愈讲愈难,愈讲愈不容易。所以不能不佩服阿弥陀佛,他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能令一切众生,只要听话,不怀疑,真听话,几天就成就了,这还得了!

  《唯识述记》第七卷说,「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有漏三界心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头的心、心所法是以妄分别为自体,不是真实智慧,是虚妄分别,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虚妄分别没有真实利益,取得世间名闻利养行,我们就以欧洲汉学院来说,他们没有离心意识,他们用的正是心意识。拿著佛家这些经论去做文章,写博士论文,他可以拿到学位,拿到博士学位,他可以取得一个教授身分;他很认真努力,能言善道,著作很多,将来是欧洲名汉学家,知识不是智慧,这个我们要知道。用心意识取六道轮回里头的名闻利养,行,你可以做得到,与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干涉,成阿罗汉、成佛菩萨没这个缘分,这不能不知道。

  「愿文中远离分别,即舍除分别之妄惑,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真如就是万法,万法就是真如,这算不算是万法之一?万法里头包不包含它?那它是不是真如?真如是什么?真如是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今天量子力学家他能答覆你,你只看这样东西,它里头是多少亿万小光子组合的波动产生的现象,这叫真如。离开这些小光子波动现象,这个东西没有,不存在,科学家找到事实真相。菩萨摩诃萨知道事实真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相有性空,事有理无,理事是一不是二。这叫中道第一义谛,一切万法皆是如是!如果你真的通达明了,你今天活在这个世间,看所有一切万法,这是什么?看电视。电视你能说它没有吗?它有。你能说它真有吗?它没有。它就显示中道第一义谛,就在你面前。你执著它错了,你只要一分别、一执著你是六道凡夫,你不分别、不执著你就是佛菩萨,事上没差别,可是心里头境界完全不一样。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得大自在,你得的是真实智慧。

  佛教我们离妄想分别执著是有道理的,不是欺骗我们的,这不是愚民政策,这是真实智慧。所以真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真正明了通达真如原来就是万法。真如是什么?真如就是自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去请教老和尚,请老和尚给他印证他是不是真开悟了。老和尚会问他,真如什么样子?自性是什么东西?你说一句我听听。真开悟的随便拈一法真的就是,法法皆是!契入这个境界,禅宗公案你就都能看懂,《五灯会元》一千七百则公案,你没有一条不懂,他们之间问答,那个意思全都知道。《印光法师文钞》里头有,哪个人我忘掉了,我是五十多年前看的,在忏云法师茅蓬里头看的,我记不得是哪一条。有一个人也是自命不凡,参禅的,他写信给印老,他说《五灯会元》一千七百则公案差不多都参透了,还有几条有问题,跟印光法师说。印光大师写一封信回给他,一千七百条公案,有一条有问题,你就一条都没通,如果说一条通的时候全通了。他说这些。没话说了,以后老实念佛不参禅。真的,一条通了全通,还有一条不通,说明你完全不通。

  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里头还有一法不是真如,那就法法皆不是。一法是一切法皆是,一法不是一切法皆不是;一切法皆不是是凡夫,一切法皆是是佛菩萨,一切法还是一切法。所以你就晓得,自古以来,研究这门学问的,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里,你就知道了。这个参禅的人,没有遇到印光老法师给他点醒,他永远不知道,还自以为很得意。为什么?他没有离开心意识,禅要离开心意识才行,不离心意识就不得其门而入,这个东西难。我初学佛,三个老师都警告我,三个老师没见过面,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跟李老师,李老师跟章嘉大师见过面,但没有谈过什么话。他们警告我意思完全相同,警告我你可别学禅,那个东西是天才学的,不是凡人学的。我们自己想想是不是天才?禅叫一步登天,他真有本事他就上去,没有这个本事掉下来粉身碎骨,就完了。都是教我别走顿超,走渐修,像爬楼梯一样,稳稳当当一步一步往上爬,时间是很长,但是步步都得力。

  渐门就是学教,教有次第,由浅而深、由狭而广一步一步的来。佛在经典上也是这样教给我们,「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个话就是按部就班。像世尊当年在世教学的顺序,小乘是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这是大乘的预备班,般若真正是大乘二十二年,最后再提升法华一乘法、一佛乘。所以《法华经》上说,诸佛说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由此可知,前面四十二年都是佛的方便说,给你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给你说真实说,《法华》真实说。真实说跟此地一样,是教你成佛,《法华》教你成佛,前面有四十二年的基础,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就二十年,般若二十二年,四十二年。四十二年的基础才学《法华》,《法华》是一佛乘,《无量寿经》是一佛乘,现在两条路摆在这里,那个地方要四十二年,这个地方三年就成功,你愿意走哪一门?我们看修净土三年往生的人好多好多,往生去作佛去了,成功!所以净宗念阿弥陀佛就是入一佛乘。李老师教我们换心,不是他发明的,祖师大德常讲,你看中峰禅师《三时系念》里面讲的,中峰禅师元朝时候的人,「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这不叫换心吗?「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这是一佛乘,没有那么麻烦。所以念佛法门是直捷教你成佛的,这个路子稳当、快速、简单、容易。

  念老在此地前面讲的,这一段小结论里,众生依此最简最易,又是极圆极顿之径路。它比《华严》、比《法华》超胜,《华严》、《法华》是一佛乘,都不容易。哪有这个法门好!《华严》到最后圆满,大圆满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果普贤菩萨不用这个法门导归极乐,《华严》就不能圆满,那《华严》是局限於上上根人,那个法门谁学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学的,不是法身大士没分。导归极乐那人人都有分,没有一个人没有分。你用《华严》的五止六观来修《华严经》,你要用多长的时间你才能修成?你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生到极乐世界就到华藏世界。华藏即是极乐,极乐即是华藏。《华严》只能度正法,像法没分,末法更不必说。净土能够度末法最后的一百年,所有一切经消失了,《无量寿经》留在这个世间还多留一百年。《无量寿经》灭了,没有了,阿弥陀佛名号还在这个世间有一百年,最后就是剩一句佛号,能听这句佛号、念这句佛号的人都能往生,十念必生。我们遇这个法门不简单,遇这个法门要不认识它,把它当面错过,那叫真错了!

  下面说『寂静』,「寂静者,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即涅盘之理」。什么叫涅盘?你烦恼跟苦患统统断掉了,那就是涅盘。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头没有烦恼,自性里头没有苦患,没有苦恼、没有忧患,所以烦恼、苦患不是出於自性。它从哪里来的?它从分别执著来的。你离妄想分别执著,烦恼苦患了不可得,本来没有。烦恼的对面是智慧,苦患的对面是极乐,智慧跟极乐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本来有的是真的,本来没有是假的,所以分别执著是假的,烦恼苦患是假的,你今天把假的当作真的,这苦,真苦。你真正觉悟,这是假的,它不是真的,烦恼就转变成智慧,转烦恼为菩提,转苦患就变成极乐,这是佛门常说的离苦得乐。别人帮不上忙,统统要自己觉悟,自己不觉悟,还有分别执著,到极乐世界你也得不到乐趣,你还在那里分别执著,你还是有苦。如果我们在此地没有分别执著,这个地方无异於极乐世界,你会看到这个世间样样都是清净无为。有分别、有执著你看什么都不顺眼,离开分别执著是样样都顺眼。所以问题不在外头,问题在自己,自己念头一转外头境界就变了。中峰禅师说得很对,此方即是极乐,极乐即是此方,只要前头那一句做到,这一句就兑现了。前头一句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别人看到有灾难,你看到没有,哪来的灾难!灾难是种什么东西?全是梦幻泡影。众生的妄念是梦幻泡影,妄念的果报也是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你可以在这个境界里头,如如不动,清净无为。

  我们再往下看,「又《往生要集上》曰」,上卷,它有上下两卷。「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这都是佛经上说的,真的是非有非无,你看到它好像有,其实它没有。这就是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切万物真相,所有一切万物,绝对没有一个物相是独立存在的,找不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念,念头能生能现;识,识是从念头里头生的,所生所现,万物是从识变的,这是讲万物的根。念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一念不觉」,这叫无明,一念不觉就变现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念跟识极微细不可执持,不可执持简单说就是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今天科学家看到了,我们能不能相信佛菩萨那个能力?人家三千年前看到。

  今天科学家凭著数学,在数学里面知道有这么一个道理,推理有这种可能,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真看到了,看到这种极其微细的现象。这现象从哪里来的?就是这种微细的相不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微细念,无量无边的微细相,相是从念头里头生出来的,而且相跟念永远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科学家用的名词叫纠缠在一起。纠缠两个字用得好,它缠在一起它不能分开,绝对没有一个物质可以独立存在。所以说一个念头、一个现象,它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纠缠在一起,才产生这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现象,单独你看不到它,纠缠在一起才看到。这个东西确实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我们今天看电影、看电视,电视现在用数位,这个表法比较困难,表法困难。以前那个老电影表法非常清楚,你在银幕上看的时候,它这个画面就是纠缠在一起,用纠缠你很容易理解。

  这是以前电影的底片,就是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不一样,张张都是独立的,就动画片。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就是放二十四张,我们在银幕上看到这二十四张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到好像很生动。一张一张你看不到,因为它太快了,你没有感觉,它已经过去,一秒钟二十四张。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前现在这个环境,一秒钟要像这底片多少张?他说一千六百兆张。二十四张的纠缠你就已经分不出,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你怎么能知道它里头一张一张的?所以给你讲一张一张的没意思,没有意义。给你讲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画面纠缠在一起,你懂得了,你能够理解,这叫事实真相。如果你真的肯定完全通达明了,你在这一切现象里头,还会起心动念吗?还会分别执著吗?当然没有了。

  这就是章嘉大师当年常说的,看破你决定放下,只要你没有放下,你就要想想,你并没有看破,不要以为你看破了。章嘉大师这一句话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开示。为什么?往往我们自己以为不错,其实差远了,全在迷惑颠倒,自己以为觉悟了。所以是不是真觉悟了?要问你放下了没有。佛真觉悟,所以把起心动念放下;菩萨真正觉悟,他把分别执著放下;阿罗汉真觉悟了,执著放下,见思烦恼放下,这才是真的。凡是没有放下的全是假的,你的悟,佛学也加一个名词给你,叫解悟。解悟是什么?你听说的,听佛说的、听祖师大德说的,解悟,你没有证悟。宗门里有「一指禅」的故事,看到老和尚,人家问他,他都竖一个手指。这小沙弥学会了,人家来问我事情也伸一个指头,结果遇到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他伸出一个指头,人家拿刀把指头砍掉,再问他的时候还是伸,习惯,手指没有了,他真悟了。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要问别人,问自己。问别人,别人总是称赞你,不会批评你,那现在人更不肯批评人,一定要问自己。古时候师徒如父子,老师跟你讲真话,父母跟你讲真话,别人都跟你讲客气话。到老师都不肯给你讲真话,父母也不肯跟你讲真话,你的问题就严重了。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父母对儿女真不敢讲真话,老师更不能讲,变成一个什么?变成不负责任。这个不负责任不是道德问题,是环境迫使他不能这样做法。我是从方东美先生当年教我,那个时候不知道,事隔二、三十年之后才觉悟到,才知道当时那个环境。方老师为什么在家里单独教我,不让我到学校去旁听?现在我完全明白了,在学校教学是敷衍,不是真的,为什么?学生不认真学习,他讲真的没用。

  就像我在昆士兰大学给学生好像上了一堂课,以后就没有再去了。学校老教授告诉我,学生真正注意力听讲的时候顶多十五分钟。我很吃一惊,我说那十五分钟以后?就开个玩笑,大家欢欢喜喜散场。我在课堂的时候,细心就留意这个,真的一点不假,大概十分钟之后心不在焉,眼睛窗外这里张、那里望,就心不在焉,那讲什么有什么用处?不如讲讲笑话,开开玩笑,大家嘻嘻哈哈就下课了,现在学校变成这样子。六十年前就变质了。我才晓得,上课不是像从前那么真正在讲学,在用心听讲,不是的。课堂里头重要的纲领提一提,大家考试的时候各个都拿个满分,好分数,皆大欢喜。学生来干什么?就是要分数的,哪些地方要考、要出题目等於说预先报告大家,每个人他考试都可以考八、九十分,学生要分数。老师要一点薪水、钟点费回家过生活,各取所需,不都是这个。

  不真学就不真教,这个原则我懂得。中国老祖宗常说,他只有一分学习的心愿,你就教他一分,你不必教两分,教两分什么?那一分他不能接受,你白说了,你只讲一分。他有十分的能力,你不能教他九分,你教他九分,你对不起他,他还能接受。这对老师说的。要满他的愿,不能接受那就不必勉强!这是我在台中李老师经学班里面看到的,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他的方法是私塾教学法,教学的对象就两个人,班上虽然二十多个同学,他教就是教两个人。桌子跟他坐在对面,其他同学坐旁边是旁听,我们都是旁听。我是最后进这个班,我的座位在最后,旁听。但是每个同学都要用心听,都要做笔记,为什么?年岁都大了,不是小学生,都是成年人,记性都已经衰退了,所以大家帮忙。老师讲经我们都要做笔记,下课的时候笔记全部交给这两个人,因为他们要准备学讲这一部经,要回去写讲稿,我们每个人的笔记帮助他作讲稿,他回去参考作讲稿。讲稿写出来之后要在班上再讲一次,老师跟所有同学帮助他改正、修改。所以修改之后的讲稿再拿到外头去表演,我们那真叫现炒现卖,你今天讲经讲的,下一堂还没有学到,一个星期讲一次。而且上台去讲的全是复讲,就是复小座,全是复讲,不准有自己的意思加进去,全是老师讲的。自己有意思不能加,这个训练一个什么?训练人一个尊重的心、谦卑的心、忍辱的心。你真的有东西、真的不错,你得要忍耐,不准你发表,修忍辱波罗蜜。能忍你才能得定,你不能忍永远不会得定。

  所以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准备功夫,能忍辱后头才有禅定,有禅定才有般若,这是古人教学法里头秘诀。为什么我有不准我发表?即使是非常好的都不准你发表,等到慢慢养成,教你开智慧,古人的用心之苦,现在人想不到。那些限制对於你以后有帮助,你现在发表的时候,对以后没有帮助,以后你没有成就。为什么?常常发表,大家赞叹你,狂妄了,自己觉得我已经很了不起了,你没有办法再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压,压下去,不让你发挥,这是真实智慧、真实慈悲。不了解的人,这个老师心量很小、气度很小,你看我的东西明明比他好,为什么不可以说?为什么压制?把老师那一番好心完全误会了,所以现在老师不教了。你发表让你发,那没有办法,不用得罪人,不要结怨,如果有怨恨那更麻烦。所以从前这样教他,学生不但没有怨恨,感恩,为什么?知道老师的帮助,是帮助他更大的成就,帮助他成就德行,也延长他寿命,有德行的人长寿。

  福报统统现前享,年轻享完了,寿命到就走了。你在这个历史上能看得很清楚,你现前看得很清楚,少年发达不是好事情,寿命短,或者是有寿命晚年会遭灾难。福报不要在年轻时候享,年轻吃尽苦头好,福报到晚年享,晚年体力衰了,没有福报真苦。少年的时候吃什么样苦头,我身体能扛得过去,晚年有福好,叫真的福报;少年福报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些道理都要懂。你不懂,你的心就不诚,心意不诚,人家就不愿意教你;诚心诚意,老师真教你,真给你讲。错误说出来之后,我们恍然大悟,能接受、能感恩。所以我就想到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听课;在台中为什么老师像办大专讲座,大专讲座是我发起的,不排我去讲课?除李老师,刘老师,刘老先生年龄跟李老师差不多大,他讲《普贤行愿品》,老师在大专讲座讲《弥陀经》,他讲两门课,一个「佛学十四讲」,这李老师讲的。徐醒民讲唯识,周家麟居士好像是讲《心经》,还一个徐宽成教授讲《八大人觉经》,没有排我的课。台中讲座办那么多年,老师没有让我在台中去表演,什么原因我知道,我感谢他,我在台中一表演,嫉妒、障碍不知道有多少!

  慈光讲座是我搞起来的,缘起是台湾大学第一个大专学校里头,有学生学佛成立了个晨曦社,周宣德老教授辅导他们。周老师跟李老师也是好朋友,这都是同一代的人,我们都非常熟悉。晚年住在洛杉矶,我到洛杉矶,他会到机场去接我。有一次在机场,从机场到洛杉矶他们住的地方,开车要一个半钟点。路上他问我一个问题,他说现在有密宗一个上师,提倡消业才能往生,带业不能往生。问我这个问题,他说怎么办,我们现在念佛的人心都动摇了?他说的那个人我没跟他见面,我知道这个人,在美国影响很大,信徒非常多,得罪他,犯不著。所以我就顺口溜,我说这个上师讲得不错。周宣德就很讶异他怎么不错?我说带业往生品位低,消业品位高,没说错。但是要晓得的,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消业生实报庄严土。咱们得圆过来。

  我说如果要是不带业的话,我们就不要去了。他愈听愈迷惑,他说为什么不要去了?我说不带业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真这样?我说是,观世音菩萨,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那是不是业?他一想没错,等觉菩萨都带业,不带业的就阿弥陀佛一个人,极乐世界就光他一个人在那里,有什么意思?去干什么?他这才会通了意思,老实念佛,不要得罪这些人。他的话我们把它圆融过来,提倡消业好,品位高,品位低的都是带业的。不带业的是谁?成佛了不带业,没有成佛的,菩萨去往生都是带业的。这些在外面,这个人现在已经往生,已经不在了,他的信徒我认识得很多。我们彼此都知道没见过面。总之以不要得罪人为妙,和睦相处各行各的道。我们所依据的是经典,依法不依人,这样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