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誓愿第六 (第三十三集) 2010/12/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25集) 档名:29-204-00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七十七面倒数第七行,从当中「莲池大师」这里看起: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读了莲池大师的开示,我们感慨很深,都讲的是事实真相。六趣就是六道,不仅是人道,天道二十八层天也不例外,寿命终的时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这是去轮回,没有出六道,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离不开这个现象。如果我们冷静细心去体会,就会感到苦不可言,真苦!到哪里去找父母?父母一定跟自己有缘,没有缘你见不到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中阴找父母,四种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如果不是这四种缘,就不会到一家来。由此可知,现前能成为一家人,能成为亲戚朋友,都是有缘人,过去今生缘分不浅。亲情的执著,所以生生世世离不开娑婆世界。往生善士,这是说念佛功夫成就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顷是速度之快,他就到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永远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这两条路都在我们眼前,我们选择哪一条?选择一条,必须把那一条放弃,这是真的。选择六道轮回就放弃极乐世界,选择极乐世界一定要放弃六道轮回,也就是说对六道里面再不贪恋,只要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了。这个道理必须要想清楚、要想明白。
下面还是莲池大师的话,他的话还没有讲完,「是莲华者」,极乐世界的莲花,莲花从哪里来的?自己的清净心,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这两种原因。自己的心不清净,佛加持不上,加不上。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何在?用这一句佛号,把我们染污的心回归到清净,回归到平等,回归到大觉,经题里面所说的「清净平等觉」。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但佛来接引,我们的品位决定不低。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要放在念佛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的。这个莲花就是「卸凡壳之玄宫」,玄宫是讲莲花,无比玄妙的宫殿。凡壳就是坚固的六道执著,换句话说,执著这个身是自己。「安慧命之神宅」,莲花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的情执,我们自性本有的智慧现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它要不现前,怎么叫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神通道力统统现前。这一段莲池大师说的。
下面黄念老给我们解释,他说这一段的意思是「六趣中一切众生」,我们要注意那个一切,这一切里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六趣就是六道,「命终之后,中阴身现」,我们俗称之为灵魂,那个灵魂就是中阴。「於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前面跟诸位讲的四种缘,你到哪一道去受生,你去找什么人做父母,业力在主宰,不是你自由选择,业力牵著你走。「投身母腹」,这是你投胎了,「粪秽之处」,你住在母亲子宫里面;「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一投胎就感召这些,这是什么?大多数的父母起心动念都违背性德,整个六道里头,只有少数那很幸运遇到圣贤的教诲,他懂得,这个母亲懂得怎样照顾胎儿。她怀孕了,这怀孕十个月当中,胎儿对於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有感受。中国古礼里面有说怀孕之礼,现在没人讲了,从前老人都会说,对怀孕的妇女都会提醒她,会告诉她,现在没人讲了。怀孕这个期间思想要纯正,不能有邪念,你有邪念影响胎儿;不能有悖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五常八德相应。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与这个相应,这小孩的根就好,将来出生的时候听话,好教。如果你的思想言行与道德相违背,不孝不悌不仁不义,那个麻烦大了,这小孩生下来不好教,小孩长大会叛逆。尤其是现前的社会,社会的感染力非常非常之大,你要不从小把根给他扎好,他非常容易受染污,染污严重回不了头,这个做父母的人要痛苦一辈子,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个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是在胎胞里头造成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
「何如往生之善士」,这要跟念佛往生的人比一比,那差太远了!「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花之中,迳生安乐之国」,这两种现象不能比,没法子比。莲池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要真正觉悟,要放下情执,要求生净土。这个世间,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有缘在这个时代得人身,又闻到佛法,又听到《无量寿经》,这个缘太殊胜,决定不能错过,一定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有留恋就是障碍,不但障碍往生,听经也障碍你理解,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它障碍你诚敬的心,障碍清净心。真诚、恭敬、清净,你就一帆风顺。「此莲花者,实为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实实在在是修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玄幽宫殿是比喻莲花。「安养当人」,就是这个修行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莲花跟胞胎不一样,大不相同!「上数语」,莲池大师这几句话,「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慈悲心到极处,「妙德难思」,不可思议。佛对我们的恩德,为我们所作的这些安排,妥善微妙到极处!
下面我们看他老人家引的《大日经》有这么一段,「又《大日经疏十五》曰」,第十五卷有这么一段文:「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莲花开在池塘里面,中国古人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花开在水上面,不但不染污泥,连清水也不染。所以佛取这个来表法,污泥代表六道,上面的清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说明不但不染六道,连四圣法界也不染。开在水上是什么?水上是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它表这个意思。「能悦可众心」,一般人看到莲花都欢喜。「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这个法门是大乘究竟圆满的法门,经文虽然不多,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的教义全都在里头。从密宗来看,也是以大悲胎藏妙法莲花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这是密宗所说的。「可见极乐九品之莲,正显大日如来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这是密宗对莲花的看法,显密我们都看到了,莲花化生是多么殊胜!
不必再去找父母,不必再去受十个月,佛经把它比喻叫「胎狱」,坐胎等於在地狱里头一样。母亲喝一杯凉水,就像在寒冰地狱;母亲喝一杯热水,就像在八热地狱,苦不堪言!所以这十个月出生之后,把从前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他为什么忘?坐胎太苦了,极大的痛苦,创伤把过去忘掉了。如果坐胎的时候很快乐、很自在,没有痛苦,那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你都会记得很清楚。这个道理我们能懂。我过去有个朋友,很好的一个朋友,他的小孩,他告诉我,五、六岁的时候非常聪明,那个时候害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治好了之后,那种聪明就没有了,就好像很迷惑,没有智慧,没有记忆力。一场大病能够障碍聪明智慧,那胎狱之苦我们就能体会到,过去生中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哪有莲花化生殊胜!莲花化生,清净心现前,真真确确智慧生,烦恼轻,烦恼就是这么断掉的。我们再看下一章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一段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下面: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这是第二十六,前面是第二十五。末后:
【常修殊胜梵行。】
这一句就是一愿,这一章里头有三愿。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三愿,阿弥陀佛也圆满实现了。「右章三愿。从闻我名字至莫不致敬,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从若闻我名下至诸根无缺,是第二十六闻名得福愿。再下为第二十七修殊胜行愿」,这一愿在此地只有一句,常修殊胜梵行。「本章三愿皆表闻名功德」,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听到之后有什么好处,这一章三愿里头说出来了,这闻名功德就很了不起!
我们看下面念老的讲解:「上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乃往生之正因,四十八愿之核心」。这一段很重要,四十八愿这几愿连起来无比的殊胜。「第二十一愿,专指具有宿恶之众生,若能悔过,发菩提心,一心专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恶道」,二十一愿「悔过得生」。过去无量劫中所造作的恶业,这一生当中所造的,过去造得多,这些恶业果报决定在地狱,能不堕地狱吗?如果你很幸运,你在这一生当中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号功德加持,你就可以不堕地狱;不但不堕地狱,你要是能发愿求生净土也能得生。给我们造作最重的,也就是五逆十恶罪业的众生带来最大的希望,不但不再堕恶道,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前面我们都看得很清楚。「第二十三愿,则专指妇女,闻名净信,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则命终转男,往生极乐。以上皆因闻名发心,得生净土,是为得益中之上者」,这是得利益最大的,她在一生往生净土作佛去了,十方许许多多菩萨都羡慕!为什么羡慕?他没有遇到这个缘分,你遇到这个缘分,你在这一生当中居然成就了。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就应该要把这个机会抓住,决定不能放过。末法时期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许许多多的信息,我们自己亲眼看到的,还有听同学们报告的,真学佛人少,假学佛人多。净宗里面无论真假都得利益,你看真的得上益,上品利益,为什么?你决定往生。
中下品那就是这一章所讲的。「今章则显其下者,盖众生根器不一,故闻名之信乐发心亦不一」,众生根器不一样,发心修行他所期望的目的也不相同,「或因大心未坚」,不坚固,「或因信愿不深,或以持念不专,是以未能全契弥陀十念必生等大愿,故当世未能了脱生死,仅能获福於现在及来生」,得福大小也不一样,跟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关系。根本的关系,实在讲还是对於这个法门经典的教义认知浅深不同。佛在大经上常常劝导我们,学教要深解义趣,那你获的益就大了。如果只懂得经教里面的皮毛,这些毛病就不能避免,心是发了,不坚固,很容易退转,很容易疏忽,信愿不深。不是不信,不是没有愿求生净土,只是不深,对这个世间情执很深。两个一比较,对净土的信念不深,对这个世间的情执很深,换句话说,这一生去不了。下面还有一个念佛不专心,念念怎么样?忘掉了,中断掉了,念念或者有疑惑,或是夹杂,有妄想杂念夹在里头,把功夫都破坏了,所以你不能成就。真正彻底放下,这个世间什么都不要了,彻底放下。
《净土圣贤录》里面,宋朝莹珂法师给我们做出榜样,三天,符合《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换句话说,真正把这个世间一切都放下了,念佛求生净土顶多七天一定成功,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根利的,也就是那个发心非常勇猛的,一天就可以了。我们看莹珂法师是中根人,他是三天。他是个出家的比丘,破戒犯规,不守清规,烦恼习气非常重。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常常反省他这种行为,因为习气重,改不了,听听经里面所说的,这一定要堕地狱。想到地狱他就害怕了,找这些同参道友们,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助我能够不堕地狱?有一个好心同参给他一本《往生传》叫他看看,他每看一个人都感动流眼泪。看完之后发了个狠心,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一句佛号念到底,不吃不眠,三天三夜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你看关键在放下,真放下,真就感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在他面前,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你好好的修行,十年之后等你寿终的时候,佛说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很聪明,他说我习气重,我禁不起诱惑,遇到这个境界我又会犯罪,又会犯错误。他说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阿弥陀佛就答应了,告诉他,他说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去?教他积一点功德,怎么积德?做样子给别人看,这就是他弘法利生,你看他影响力多大!宋朝到我们现在七百多年了,我们还受他影响。看了这段的这个案例,对我们很大很大的勉励,增长我们的信心。三天之后,他真往生了。他那天遇到这桩事情,阿弥陀佛说三天来接引,他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庙里人都笑他,都说他说假话,好在怎么?三天不长,我们等三天之后,看你是真的是假的。没想到第三天真的,第三天上早课的时候,他就要求大众,在今天这个早课,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当然大家也很欢喜,我们都念佛,看你怎么往生法。念了不到一刻钟,古时候的一刻是现在的半个小时,因为中国过去用的时间是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用这个时辰,所以一刻是现在半个钟点。不到半个钟点,他跟大家讲: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谢谢大家。他走了,他就往生了,没有生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走得那么自在,那么潇洒,这是什么?忏悔改过往生。
在这个地方,就是第二十一愿愿力的加持,莹珂法师表法给我们看,也证实前清乾隆时代慈云灌顶法师他老人家说的,世间众生造极重的罪业,所有一切经忏都忏不了他的罪,最后还有一个方法,一心持名,这个罪业可以消除。莹珂法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万缘放下,真诚心、恭敬心,一心专念,就成功,佛就现前了。经典上常常告诉我们,「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怎么会不来?诚则灵,不真诚就不灵,夹杂不灵了,有怀疑不灵了,心里还有牵挂、还有忧虑,不灵了,什么都要放下;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就灵了。像莹珂这个例子是记下来了,我们相信一定很多,没有人给他记下来。往生的人,一千个人往生的,有一个被人记下来就很多了。所以你要晓得,远公大师从东晋时代在庐山建立第一个念佛堂,这一千多年来,应该有一千七百年,念佛往生净土的人数太多太多了!没有人把它记下来。如果记下来,我相信比《五灯会元》、比《传灯录》,那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这是我们应该理解的,应该要相信的。
我们学这部经教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的障碍就是怀疑,不能说没有怀疑,如果不怀疑,那就像印光大师讲的,你念佛、你读经,你生活待人接物,必定是十分的诚敬。你今天没有十分诚敬,就是因为有怀疑,对於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搞清楚就不怀疑了。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为谁?就是为我们这些人,疑很难断。对上上根人,一说他就明白了,不用再说了。下下根人也用不著说,他老实,教他念佛,他一句佛号念到底,很容易成就。最难度的就是当中这一类人,这一类人数最多!既不是上根,又不是下愚,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是为这些人,慈悲到了极处。用什么方法帮助你一生成就?就这一句佛号,真难信!千经万论到最后统统归阿弥陀佛。世尊出世,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诸佛所以兴出世」,诸佛如来所以出现在这个世间,众生有感他来应,出现在这个世间,多!用什么方法度众生?「唯说弥陀本愿海」,弥陀本愿海就是四十八愿,用什么度众生?就用这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你不能够理解,你对它还有疑问,再细说,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的细说。还要有怀疑?那《大方广佛华严经》,那是什么?是《无量寿经》的再细说,是这么个道理。一句佛号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全程接受了,这经要不要?不要了!为什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佛法世法统统都舍掉,就这一句阿弥陀佛,成功了。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你统统都可以放下,阿弥陀佛明了了就可以放下,真正不可思议!
无论是什么人,造作五逆十恶极重罪业的人,甚至於谤佛谤法谤比丘僧的人,都能往生,这不得了!佛在经典上虽然说,第十八愿讲,五逆十恶都能够得度,唯有毁谤佛法的这个人不能得度。其实毁谤佛法那个罪比什么都重,比五逆十恶还要重,为什么?断众生慧命,能不能度?还是能度,只要你悔过,再不毁谤,真正忏悔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还是会来接引你。那你就晓得,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不得度的众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之类普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蚊虫蚂蚁要念佛也能求生,那里头有没有念佛的?有,真有,不是假的,它怎么会念佛?佛菩萨到它那一道现同类身去给它讲经说法去度它,我们可千万别小看它!你看到这一窝蚂蚁,看到这许多昆虫,里头有佛菩萨在里头,应化在里面,带著它们,为它们讲经说法,劝它们念佛求生净土。这些小动物往生也是莲花化生,也是现金刚不坏体,也是现阿弥陀佛同样的身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真诚恭敬心来待这些小动物,这就对了。不但待这些动物,连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要用真诚心去对待,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华严经》上说的,是不是真的无情?现在我们晓得,不是真的无情,它的情识暗钝,我们一般人疏忽了。现在科学家用仪器去探测发现了,山河大地它也有受想行识,它也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今天讲矿物,植物、矿物都有这个能力。
因为有这个能力,我们才真正明了,现在地球上灾难这么多,从哪来的?我们不善的念头感得来的,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它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懂得了。佛经上告诉我们「境随心转」,这句话可重要!我们居住的环境好不好,是随著我们念头善恶,我们念头善,我们居住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善;我们念头不善,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坏,就这么个道理。这个道理你要是真懂得、真明白,有没有办法救这个地球?有,连外国科学家都懂得。现在讲到「2012」,许多人都担心,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地球上的人都能够从今天起弃恶扬善,把不善的东西我们把它抛弃掉,我们把它放下,把善的东西我们把它举起来,我们认真学习,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地球上灾难就化解了。这跟佛经上讲的「境随心转」是一个道理。这个科学家我查过,他没学佛,他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们提出这个建议,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我们不能不佩服!
同样一个道理,在我们自己身体上能够兑现,也要靠信心。前天晚上,我讲经讲完之后,接见各地来的同参道友,里面有两位从东北来的,一个是从黑龙江,一个是从长春。这两个人年岁都不小了,一个七十岁,我看一个六十多,也将近七十,都是得重病,医生放弃治疗。这两个人,在东北都知道刘素云居士,他们发心跟她学,不看病、不吃药、不打针,就一句阿弥陀佛,因为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医生已经给他宣布死亡了。有一个念一个多月,有一个念了三个月,病好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再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都莫名其妙,你怎么好的?你吃什么药?用什么方法治疗的?他说没有,就是念阿弥陀佛。他说是不是过去诊断错误?把原来的档案调来看,好像没有错误。一般人感到很惊讶,想不通,我们心里很清楚,「相随心生,境随心转」。
《遗教经》上佛有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我给他们就讲这两句经文,我们一般人那个心是散乱的,所以他没有办法应付我们自身的灾难,就是病苦,不能够解决我们环境的灾难。如果制心一处,问题全解决了。我比喻的,我们的心像现在的灯光,散的;如果能把这个光集中,它的力量就大了。你看这散乱的光,我们隔一张纸就把它遮住,它就不能透过;如果把它集中在一点,不就变成雷射?连钢板都能穿透,你看那个力量多大!实际上就这么个道理,不稀奇,不是说佛菩萨加持,不是!是你的心清净,你不胡思乱想,一心想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把你的心集中到一个地方,让你身体病毒的细胞都恢复正常,就这么桩事情,所以他就好了。你居住在这个地方,这个环境,这个地方一些灾难也都能化解了。科学家教我们应对「2012」,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三句话是佛经上常讲的,弃恶扬善,我们的话是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问题就解决了。对内,解决自己的病苦;对外,化解天灾人祸。头一个问题,你相信吗?信的人不多,信的人真管用,不信的人就不管用。有疑惑,那你还是找医生,你相信医生,医生可以帮你治疗;你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以给你治疗。谁治疗的?信心治疗的,不是医生,也不是阿弥陀佛,告诉你,信心治疗的。这就是佛家讲的「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一切心想而成的,就这么回事情。
这要是不深入经藏,信心很难生起来。我们也有这个信心,那信心就像此地讲的,信心不深、信心不专、信心不坚固,问题出在这里。到什么时候我们的信心真、信心坚固、信心专一,这就要功夫。这功夫里头最重要的是了解,对经义的了解,经义讲什么?经义讲宇宙人生真相,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你的应付是很自然的,很正确的。佛经上这一句话,释迦牟尼佛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上上的大事是成佛,制心一处就成佛了。我们把这一处,修净土的,这一处是什么?这一处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我把心就制在这一处,自己差一点还不要紧,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我,我也变成无事不办了。净宗学会成立,那个时候在美国,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新定一个《朝暮课诵》,早课我们念的经文就改了,《楞严》十小咒不念了,念什么?念「四十八愿」,就是这部经上的第六品,我们取这一章。晚课,我们念三十二到三十七,这几品经是教我们断恶修善,也就是持戒念佛。我们选这个做早晚课诵,与净宗的宗旨相应,与《无量寿经》经教相应,灵不灵?那就在你是不是真信?你是不是真干?真信真干,将《无量寿经》讲的这些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指导纲要就成了,你这一生可以说保证你是过的幸福美满的一生。以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肯定享受到。
寿终之后,你有信心、你有把握决定得生净土,你说你多快乐!往生,把这一生所作的好事专门回向到往生,我所有一切好事福报不享,我只享最后一个福报,临命终时没有病苦,欢欢喜喜站著往生、坐著往生,只求这一个福报,其他的做再多的好事不享福,绝不享受,这就得大自在。还对这个世间有留恋、有执著,不肯放下的,还不想往生的,修净土那就得世间福报,这个福报有的在今生,今生所享的花报,来生所享的果报,人间天上果报殊胜。我们看这个世间大富大贵之人都是在佛门修的福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在佛门修不了这么大的福报。经典把这些事相、理论都讲得非常透彻,这一章里面讲的三愿,都是愿力不足不能往生,得人天福报。
下面「第二十五愿,修菩萨行谓六度万行,是乃广修众善者」,学佛的人这个做得多。记住,毛病都是前面所说的信乐发心不一,大心未坚,信愿不深,持念不专,都犯了这个毛病。那他六度万行,广修众善,他得的果报就是生尊贵家。我们念下去:「本经三辈往生,皆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重要!是念佛最高指导原则,菩提心是什么心?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觉,觉而不迷就是菩提心,什么人觉而不迷?严格的来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真正发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发则已,一发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你看看初住菩萨叫「发心住」,别教初地菩萨叫「发心地」,这个心一发就超越十法界。我们这个心发了,一刹那,一念发了,第二念又迷了,又退回来了,不能保持,退得很快,退的时间很长,这不能不知道的。
学菩萨修六度,修布施。可是世间人修布施都有目的的,我修财布施,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得更大的财富,一本万利,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修法布施,我希望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我希望得健康长寿。全是搞六道的事情,目标都在六道,你怎么能出离六道?菩萨怎么修这六度万行?菩萨发菩提心,菩提心清净不染,布不布施?布施,有财布施,利益一切众生,法布施、无畏布施全都是众生的,利益都回向给众生,自己呢?自己不要。真正菩萨在这个世间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个作是什么?就是作六度万行,他天天在作。无作是什么?作完之后就没有了,印象都没有了,他不落印象,这一招最厉害!不落印象就是不落在阿赖耶,他没有阿赖耶了,阿赖耶已经转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里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阿赖耶是落印象,他印象没有,这个高!所以他果报不但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果报在哪里?果报在遍法界虚空界。所以大乘教里头常常教我们回向三处,第一个回向实际,实际是自性,回归自性;第二个回向菩提,菩提是大觉;第三个回向众生。念念为这些苦难众生,他们没觉悟,他们还在迷惑颠倒,还在造业受报。所以菩萨所作所为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十法界的果报就没有,只要为自己,果报在十法界,这个很重要。看到众生苦要帮助他,帮助他觉悟,真正觉悟他就离苦得乐。这佛告诉我们,苦从哪来的?苦从迷惑颠倒来的,你对这个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所以你想错了、你看错了、你说错了、你做错了,那叫造业。真正觉悟,看清楚了,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妄想了,他所作所为痕迹都不著,真正利益众生,自己痕迹不落,所以他没有果报。佛法教学,头一个教你把我放下,你有我才有自私,自私自利从我来的;我要没有了,谁自私?谁自利?就没有了。头一个就是放下我执,绝对不执著这个身是我。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要为我服务,不要为衣服服务,那就对了。我是什么?我是自性。所以回向实际,实际就是自性。自性可了不起,自性能生万法,生而无生,无生而生。回向菩提,不迷;回向众生,成就恩德,这是布施恩德。阿弥陀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在这部经里头统统看到了。
下面这两句话说得好,「盖发心乃诸善中王,持名是万行之首」,这个行就是修行,万行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修行的法门,这法门哪个是第一?阿弥陀佛名号是第一,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等於说你把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都修了,一个都不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怎么知道是真的?你大乘经念多了就明白。我以前听老一辈的法师大德跟我讲,我都有怀疑,我以为什么?这是赞叹的话,哪里是真的?我也不相信,这法哪有那么简单?通过六十年的学习,我肯定了,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没有六十年的学习,我也在这个话上打问号,不容易!这句佛号多么宝贵,不得了!就在眼前,可惜人不识货。「缺此往生正因,虽行众善,则广而不专,博而未精,未契弥陀本愿,难於今生现证,故唯受人天礼敬而已。」这句经文,黄念祖老居士在北京也点醒我,这个话不是他直接跟我说的,是他给他的学生说的。老人往生之后,我在北京访问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的,他说他的老师,就是黄念祖老居士,说什么?跟他们讲:净空法师,如果他不往生净土,他来生的福报是不得了不得了!这样赞叹的。是不是真的?我相信是真的。我要不要往生?我要往生,我决定不去享这个福,享福造罪孽。那个「不得了不得了」的福是什么?人间的帝王,不是好事情。你看历代帝王,哪个帝王不造业?不能干。帝王要是最好的,释迦牟尼佛早就做帝王了,他为什么不干?聪明,真有智慧!一生,你看讲经教学,那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老师把这句话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一生也是最高享受,为什么?他在台湾,晚年,大概是五十岁以后,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我们摄影棚挂的这张照片,就是当年我跟他学,就是这张照片,不到五十岁。晚年,这二十多年在学校教书,全讲佛经。他在学校开课程,开「大乘佛学」,开「魏晋佛学」、「隋唐佛学」;以后在台大退休,辅仁大学请他去,他在辅仁大学讲「华严哲学」,都是大单元,全讲佛法,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跟他学哲学的,以后学佛了。就是他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样入佛门的,不是迷信,不是求荣华富贵,我们求人生最高的享受。
学佛之后遇到章嘉大师,大师很慈悲,他教我出家,我听话。他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教我去念《释迦谱》、《释迦方志》,就是念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学释迦牟尼佛。我们这才了解,原来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一生讲经教学,七十九岁圆寂的,圆寂在树林里头,没有在房子里。一生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这么简单的生活,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世间人不知道,每天去托钵,多辛苦!一钵千家饭,那能好吃吗?我们总是怀疑。大乘经典读多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什么?境随心转,托一钵饭,这是境!佛的心好,心太善了,那个食物到嘴里头都变成上味了,最好的味道。不管从哪里托来的,只要到他口里都变成上味,他能转境界。所以他身体好,他不生病。我们看他的生活好像很苦,实际上他是无比的快乐,世间人没有办法能跟他相比的,真快乐,真自在!这就是这一些发心不一、不专、不精,这些人这一生不能往生,唯受人天礼敬而已,这是他这一生,来生所得的福报。
「第二十六愿,生尊贵家者」,这是果报,他修的福善多。「《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生刹利为有势力」,刹利是皇族,王族,这生为国王,释迦牟尼佛就是生刹利。「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这是修行人家里,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你看大富大贵,这是讲来生。「故能利益众生」,这是过去生中有善根,他用他的权势、用他的地位、用他的财富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又《会疏》曰:生下贱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这是普通人,如果得人身,家境清寒,你在社会上不会受到尊重,利益众生就不多,不能广大,这是就一般而论。在现前的社会,如果有聪明智慧,学一些科技的能力,利用传媒这个方法来做好事,也能有相当广博的成就,还是在因人、因时、因地,因缘很复杂,不是那么单纯的。人都有善根,这是我们要肯定,我们老祖宗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本性本善。作恶、造罪业,那是习性,习性不善。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习性跟本性距离就很远,本性本善忘掉了,习性当家作主了,所以说满脑袋都是坏主意,净干坏事,好事他想不起来。如果遇到善知识教诲,他很快会觉悟,这就证明人性本善。我们做过实验,二00五年,二00六、二00七、二00八,三年,我们在安徽庐江汤池镇做的实验,做成功了。而且很快就成功,不到半年,这个小镇的居民人心就回善,真的改恶向善,改邪归正,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证明了两句话,第一句话,人性本善;第二句话,人是教得好的。就是没人教,有人教的时候很快,不慢。
今天整个社会,全世界的社会都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没人教。你看现在的教育,全世界,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所教什么?都是教的科学技术,没有做人的教育。所以现在年轻人,他会做事,他不会做人,做事很拿手,做人很差劲。所以企业家找不到员工,为什么?他想要好人,好人没有受到这个教育,这是个很苦恼的事情。我在今年接触一些宗教的领袖们,我劝导宗教要回归到教育,来补这门课,这现在普遍什么?这就是没有道德教育,缺德!从幼儿园到研究所都缺德,我们来补缺,宗教教育来补这个缺。宗教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把这个缺陷补足,那宗教对社会就有很大贡献。宗教教你做人,学校教你做事,这才是一个完善的人,不至於偏在一边。所以宗教教育非常重要,宗教教育值得大力的提倡。下面念老说,「是故闻名得福,来生皆生尊贵之家也」,这就有道理了。这就是佛陀教育对一般群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改善你生活品质,现前就能帮助你改善,来生就能满足你的愿望。因为你生尊贵家,你就有这些能力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你能做得到。「又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个诸根,前面五根眼耳鼻舌身,这是色法,物质;意是心法,它是精神。六根,物质跟精神全都包括了。
「以下第二十七愿,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梵行,清净无欲之行。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天道有三类,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有六层,色界天有十八层,无色界天有四层,总共二十八层天,这是佛给我们讲的天道。二十八层天里面,下面这个欲界的六层有欲,有男女饮食之欲。梵天是初禅以上,他修成禅定,定中的境界能够把欲望完全控制住,他没有断,只是伏住,它不起作用,这个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他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知道梵天没有睡眠,他不需要睡眠,他不需要饮食,那营养、养分从哪来的?从禅定里头来的,禅悦为食。这就说的,总的来讲,一心专注,也是佛在《遗教经》上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可以不需要饮食,精神永远饱满,他不需要睡眠。你说养生有道,养生之道从哪来的?禅定才是真正养生之道,身要清净,心要平等,心里头什么念头都没有,就不要饮食了。
饮食之道,那时候我还很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一生一天吃一餐。他老人家也不是持戒,持戒是过午不食,他过午一样吃,但是他就吃一餐,一天就吃一餐,省事,三餐多麻烦!精神好,你看他最后一张照片,九十六岁照的那个照片,你看他,那个相就像六十多岁人一样。自己照顾自己,不麻烦别人,煮饭、洗衣服都是自己来,一个人住个小房子。我在台中跟他学佛法,我也学他的生活方式,我也一天吃一餐,跟他学。我吃到第八个月我才向他报告,我说:老师,我吃一餐八个月了。他说: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什么变化?我说:没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保持下去,一生不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生活简单。可是我的一餐比他吃得多,他一餐,在那个时候两块钱解决了,台湾的钱。那个时候台湾钱跟美金比,是一比三十多,那换句话说,他一个月的开销,生活费用,美金一块半就够了。我不行,我一天要三块钱,我一个月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他只要六十块钱。
我就想出一个原因,我说人这个身体是个机器,饮食是能量补充,能量的补充。那机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我们这是属於省油的一类,那李老师比我这个还要省油,还要高明!他一点点就够了,我还比他多一点,也行,没有问题,都是属於省油的。那能量消耗在哪里?我总感觉得有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我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向老师报告,老师说对!他给我印证,正确。妄念消耗的能量多,你妄念愈少,你消耗量就愈少,决定成正比例。没有妄念就没有消耗,不需要饮食了。这就是说明,初禅以上他们没有妄念,所以他的能量没有地方消耗,所以能量是集中的,永远不衰,永远不变。欲界天人,你看他青春常驻,他不老。到临命终前七天才有衰变的相,在临终七日之前,他就跟年轻一样,他不变,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是化生。我才体会到这个道理,老师给我印证,没错。那我们要想吃少一点,少吃,你健康,省事!你就少打妄想,把这些世出世间东西全部丢掉,一心念阿弥陀佛,自然就少了,自然这个心就清净,就不乱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以后我离开台中,遇到韩鍈居士,他们一家人发心护持。因为学教得天天讲经,这是老师讲的,他举个例子,他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比喻,打拳的人,练武术的人,天天要练,不练就生疏了;唱歌的人天天都吊嗓子,天天要唱,不唱也不行。讲经也是如此,天天要上台讲,不讲就生疏了。那天天上台讲,这个机会就很难,所以要好护法。这韩居士一家人同情我、帮助我,真的让我天天都有讲经的机会。她替我张罗讲经的场所,替我找听众,十个、二十几个都行,三个、五个也不少,只要有人听,我每天来讲。所以我讲经六十年没中断!这是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是这么个学法。愈讲愈有兴趣,愈讲愈清楚,愈讲愈明白,如果不讲呢?不讲就忘掉,烦恼又现前了。讲经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也是修行,天天你要准备功课,你要专心,其他妄念就少了。上台实在讲,有很多东西都是自然流出来的,并没有准备到的,它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们体会到,感应不可思议!真的是自利利他,无比殊胜的妙法就是教学。所以教学这里头的乐趣,你没有进入,你不懂得。你要知道这个味道,这世间什么样的快乐你都会把它抛弃掉,这个快乐,这个乐超过它们,不是世间任何乐事能够相比的,这其乐无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七十七面倒数第七行,从当中「莲池大师」这里看起: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读了莲池大师的开示,我们感慨很深,都讲的是事实真相。六趣就是六道,不仅是人道,天道二十八层天也不例外,寿命终的时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这是去轮回,没有出六道,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离不开这个现象。如果我们冷静细心去体会,就会感到苦不可言,真苦!到哪里去找父母?父母一定跟自己有缘,没有缘你见不到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中阴找父母,四种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如果不是这四种缘,就不会到一家来。由此可知,现前能成为一家人,能成为亲戚朋友,都是有缘人,过去今生缘分不浅。亲情的执著,所以生生世世离不开娑婆世界。往生善士,这是说念佛功夫成就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顷是速度之快,他就到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永远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这两条路都在我们眼前,我们选择哪一条?选择一条,必须把那一条放弃,这是真的。选择六道轮回就放弃极乐世界,选择极乐世界一定要放弃六道轮回,也就是说对六道里面再不贪恋,只要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了。这个道理必须要想清楚、要想明白。
下面还是莲池大师的话,他的话还没有讲完,「是莲华者」,极乐世界的莲花,莲花从哪里来的?自己的清净心,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这两种原因。自己的心不清净,佛加持不上,加不上。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何在?用这一句佛号,把我们染污的心回归到清净,回归到平等,回归到大觉,经题里面所说的「清净平等觉」。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但佛来接引,我们的品位决定不低。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要放在念佛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的。这个莲花就是「卸凡壳之玄宫」,玄宫是讲莲花,无比玄妙的宫殿。凡壳就是坚固的六道执著,换句话说,执著这个身是自己。「安慧命之神宅」,莲花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的情执,我们自性本有的智慧现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它要不现前,怎么叫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神通道力统统现前。这一段莲池大师说的。
下面黄念老给我们解释,他说这一段的意思是「六趣中一切众生」,我们要注意那个一切,这一切里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六趣就是六道,「命终之后,中阴身现」,我们俗称之为灵魂,那个灵魂就是中阴。「於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前面跟诸位讲的四种缘,你到哪一道去受生,你去找什么人做父母,业力在主宰,不是你自由选择,业力牵著你走。「投身母腹」,这是你投胎了,「粪秽之处」,你住在母亲子宫里面;「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一投胎就感召这些,这是什么?大多数的父母起心动念都违背性德,整个六道里头,只有少数那很幸运遇到圣贤的教诲,他懂得,这个母亲懂得怎样照顾胎儿。她怀孕了,这怀孕十个月当中,胎儿对於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有感受。中国古礼里面有说怀孕之礼,现在没人讲了,从前老人都会说,对怀孕的妇女都会提醒她,会告诉她,现在没人讲了。怀孕这个期间思想要纯正,不能有邪念,你有邪念影响胎儿;不能有悖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五常八德相应。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与这个相应,这小孩的根就好,将来出生的时候听话,好教。如果你的思想言行与道德相违背,不孝不悌不仁不义,那个麻烦大了,这小孩生下来不好教,小孩长大会叛逆。尤其是现前的社会,社会的感染力非常非常之大,你要不从小把根给他扎好,他非常容易受染污,染污严重回不了头,这个做父母的人要痛苦一辈子,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个结成浊染罪业之体,这是在胎胞里头造成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
「何如往生之善士」,这要跟念佛往生的人比一比,那差太远了!「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花之中,迳生安乐之国」,这两种现象不能比,没法子比。莲池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要真正觉悟,要放下情执,要求生净土。这个世间,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有缘在这个时代得人身,又闻到佛法,又听到《无量寿经》,这个缘太殊胜,决定不能错过,一定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有留恋就是障碍,不但障碍往生,听经也障碍你理解,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它障碍你诚敬的心,障碍清净心。真诚、恭敬、清净,你就一帆风顺。「此莲花者,实为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实实在在是修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玄幽宫殿是比喻莲花。「安养当人」,就是这个修行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莲花跟胞胎不一样,大不相同!「上数语」,莲池大师这几句话,「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慈悲心到极处,「妙德难思」,不可思议。佛对我们的恩德,为我们所作的这些安排,妥善微妙到极处!
下面我们看他老人家引的《大日经》有这么一段,「又《大日经疏十五》曰」,第十五卷有这么一段文:「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莲花开在池塘里面,中国古人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花开在水上面,不但不染污泥,连清水也不染。所以佛取这个来表法,污泥代表六道,上面的清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说明不但不染六道,连四圣法界也不染。开在水上是什么?水上是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它表这个意思。「能悦可众心」,一般人看到莲花都欢喜。「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这个法门是大乘究竟圆满的法门,经文虽然不多,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的教义全都在里头。从密宗来看,也是以大悲胎藏妙法莲花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这是密宗所说的。「可见极乐九品之莲,正显大日如来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这是密宗对莲花的看法,显密我们都看到了,莲花化生是多么殊胜!
不必再去找父母,不必再去受十个月,佛经把它比喻叫「胎狱」,坐胎等於在地狱里头一样。母亲喝一杯凉水,就像在寒冰地狱;母亲喝一杯热水,就像在八热地狱,苦不堪言!所以这十个月出生之后,把从前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他为什么忘?坐胎太苦了,极大的痛苦,创伤把过去忘掉了。如果坐胎的时候很快乐、很自在,没有痛苦,那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你都会记得很清楚。这个道理我们能懂。我过去有个朋友,很好的一个朋友,他的小孩,他告诉我,五、六岁的时候非常聪明,那个时候害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治好了之后,那种聪明就没有了,就好像很迷惑,没有智慧,没有记忆力。一场大病能够障碍聪明智慧,那胎狱之苦我们就能体会到,过去生中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哪有莲花化生殊胜!莲花化生,清净心现前,真真确确智慧生,烦恼轻,烦恼就是这么断掉的。我们再看下一章经文: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一段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下面: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这是第二十六,前面是第二十五。末后:
【常修殊胜梵行。】
这一句就是一愿,这一章里头有三愿。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三愿,阿弥陀佛也圆满实现了。「右章三愿。从闻我名字至莫不致敬,是第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从若闻我名下至诸根无缺,是第二十六闻名得福愿。再下为第二十七修殊胜行愿」,这一愿在此地只有一句,常修殊胜梵行。「本章三愿皆表闻名功德」,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听到之后有什么好处,这一章三愿里头说出来了,这闻名功德就很了不起!
我们看下面念老的讲解:「上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乃往生之正因,四十八愿之核心」。这一段很重要,四十八愿这几愿连起来无比的殊胜。「第二十一愿,专指具有宿恶之众生,若能悔过,发菩提心,一心专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恶道」,二十一愿「悔过得生」。过去无量劫中所造作的恶业,这一生当中所造的,过去造得多,这些恶业果报决定在地狱,能不堕地狱吗?如果你很幸运,你在这一生当中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号功德加持,你就可以不堕地狱;不但不堕地狱,你要是能发愿求生净土也能得生。给我们造作最重的,也就是五逆十恶罪业的众生带来最大的希望,不但不再堕恶道,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前面我们都看得很清楚。「第二十三愿,则专指妇女,闻名净信,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则命终转男,往生极乐。以上皆因闻名发心,得生净土,是为得益中之上者」,这是得利益最大的,她在一生往生净土作佛去了,十方许许多多菩萨都羡慕!为什么羡慕?他没有遇到这个缘分,你遇到这个缘分,你在这一生当中居然成就了。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就应该要把这个机会抓住,决定不能放过。末法时期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许许多多的信息,我们自己亲眼看到的,还有听同学们报告的,真学佛人少,假学佛人多。净宗里面无论真假都得利益,你看真的得上益,上品利益,为什么?你决定往生。
中下品那就是这一章所讲的。「今章则显其下者,盖众生根器不一,故闻名之信乐发心亦不一」,众生根器不一样,发心修行他所期望的目的也不相同,「或因大心未坚」,不坚固,「或因信愿不深,或以持念不专,是以未能全契弥陀十念必生等大愿,故当世未能了脱生死,仅能获福於现在及来生」,得福大小也不一样,跟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关系。根本的关系,实在讲还是对於这个法门经典的教义认知浅深不同。佛在大经上常常劝导我们,学教要深解义趣,那你获的益就大了。如果只懂得经教里面的皮毛,这些毛病就不能避免,心是发了,不坚固,很容易退转,很容易疏忽,信愿不深。不是不信,不是没有愿求生净土,只是不深,对这个世间情执很深。两个一比较,对净土的信念不深,对这个世间的情执很深,换句话说,这一生去不了。下面还有一个念佛不专心,念念怎么样?忘掉了,中断掉了,念念或者有疑惑,或是夹杂,有妄想杂念夹在里头,把功夫都破坏了,所以你不能成就。真正彻底放下,这个世间什么都不要了,彻底放下。
《净土圣贤录》里面,宋朝莹珂法师给我们做出榜样,三天,符合《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换句话说,真正把这个世间一切都放下了,念佛求生净土顶多七天一定成功,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根利的,也就是那个发心非常勇猛的,一天就可以了。我们看莹珂法师是中根人,他是三天。他是个出家的比丘,破戒犯规,不守清规,烦恼习气非常重。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常常反省他这种行为,因为习气重,改不了,听听经里面所说的,这一定要堕地狱。想到地狱他就害怕了,找这些同参道友们,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助我能够不堕地狱?有一个好心同参给他一本《往生传》叫他看看,他每看一个人都感动流眼泪。看完之后发了个狠心,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一句佛号念到底,不吃不眠,三天三夜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你看关键在放下,真放下,真就感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在他面前,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你好好的修行,十年之后等你寿终的时候,佛说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很聪明,他说我习气重,我禁不起诱惑,遇到这个境界我又会犯罪,又会犯错误。他说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阿弥陀佛就答应了,告诉他,他说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去?教他积一点功德,怎么积德?做样子给别人看,这就是他弘法利生,你看他影响力多大!宋朝到我们现在七百多年了,我们还受他影响。看了这段的这个案例,对我们很大很大的勉励,增长我们的信心。三天之后,他真往生了。他那天遇到这桩事情,阿弥陀佛说三天来接引,他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庙里人都笑他,都说他说假话,好在怎么?三天不长,我们等三天之后,看你是真的是假的。没想到第三天真的,第三天上早课的时候,他就要求大众,在今天这个早课,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当然大家也很欢喜,我们都念佛,看你怎么往生法。念了不到一刻钟,古时候的一刻是现在的半个小时,因为中国过去用的时间是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用这个时辰,所以一刻是现在半个钟点。不到半个钟点,他跟大家讲: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谢谢大家。他走了,他就往生了,没有生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走得那么自在,那么潇洒,这是什么?忏悔改过往生。
在这个地方,就是第二十一愿愿力的加持,莹珂法师表法给我们看,也证实前清乾隆时代慈云灌顶法师他老人家说的,世间众生造极重的罪业,所有一切经忏都忏不了他的罪,最后还有一个方法,一心持名,这个罪业可以消除。莹珂法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万缘放下,真诚心、恭敬心,一心专念,就成功,佛就现前了。经典上常常告诉我们,「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怎么会不来?诚则灵,不真诚就不灵,夹杂不灵了,有怀疑不灵了,心里还有牵挂、还有忧虑,不灵了,什么都要放下;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就灵了。像莹珂这个例子是记下来了,我们相信一定很多,没有人给他记下来。往生的人,一千个人往生的,有一个被人记下来就很多了。所以你要晓得,远公大师从东晋时代在庐山建立第一个念佛堂,这一千多年来,应该有一千七百年,念佛往生净土的人数太多太多了!没有人把它记下来。如果记下来,我相信比《五灯会元》、比《传灯录》,那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这是我们应该理解的,应该要相信的。
我们学这部经教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的障碍就是怀疑,不能说没有怀疑,如果不怀疑,那就像印光大师讲的,你念佛、你读经,你生活待人接物,必定是十分的诚敬。你今天没有十分诚敬,就是因为有怀疑,对於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搞清楚就不怀疑了。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为谁?就是为我们这些人,疑很难断。对上上根人,一说他就明白了,不用再说了。下下根人也用不著说,他老实,教他念佛,他一句佛号念到底,很容易成就。最难度的就是当中这一类人,这一类人数最多!既不是上根,又不是下愚,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是为这些人,慈悲到了极处。用什么方法帮助你一生成就?就这一句佛号,真难信!千经万论到最后统统归阿弥陀佛。世尊出世,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诸佛所以兴出世」,诸佛如来所以出现在这个世间,众生有感他来应,出现在这个世间,多!用什么方法度众生?「唯说弥陀本愿海」,弥陀本愿海就是四十八愿,用什么度众生?就用这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你不能够理解,你对它还有疑问,再细说,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的细说。还要有怀疑?那《大方广佛华严经》,那是什么?是《无量寿经》的再细说,是这么个道理。一句佛号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全程接受了,这经要不要?不要了!为什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佛法世法统统都舍掉,就这一句阿弥陀佛,成功了。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你统统都可以放下,阿弥陀佛明了了就可以放下,真正不可思议!
无论是什么人,造作五逆十恶极重罪业的人,甚至於谤佛谤法谤比丘僧的人,都能往生,这不得了!佛在经典上虽然说,第十八愿讲,五逆十恶都能够得度,唯有毁谤佛法的这个人不能得度。其实毁谤佛法那个罪比什么都重,比五逆十恶还要重,为什么?断众生慧命,能不能度?还是能度,只要你悔过,再不毁谤,真正忏悔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还是会来接引你。那你就晓得,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不得度的众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之类普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蚊虫蚂蚁要念佛也能求生,那里头有没有念佛的?有,真有,不是假的,它怎么会念佛?佛菩萨到它那一道现同类身去给它讲经说法去度它,我们可千万别小看它!你看到这一窝蚂蚁,看到这许多昆虫,里头有佛菩萨在里头,应化在里面,带著它们,为它们讲经说法,劝它们念佛求生净土。这些小动物往生也是莲花化生,也是现金刚不坏体,也是现阿弥陀佛同样的身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真诚恭敬心来待这些小动物,这就对了。不但待这些动物,连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要用真诚心去对待,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华严经》上说的,是不是真的无情?现在我们晓得,不是真的无情,它的情识暗钝,我们一般人疏忽了。现在科学家用仪器去探测发现了,山河大地它也有受想行识,它也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今天讲矿物,植物、矿物都有这个能力。
因为有这个能力,我们才真正明了,现在地球上灾难这么多,从哪来的?我们不善的念头感得来的,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它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懂得了。佛经上告诉我们「境随心转」,这句话可重要!我们居住的环境好不好,是随著我们念头善恶,我们念头善,我们居住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善;我们念头不善,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坏,就这么个道理。这个道理你要是真懂得、真明白,有没有办法救这个地球?有,连外国科学家都懂得。现在讲到「2012」,许多人都担心,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地球上的人都能够从今天起弃恶扬善,把不善的东西我们把它抛弃掉,我们把它放下,把善的东西我们把它举起来,我们认真学习,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地球上灾难就化解了。这跟佛经上讲的「境随心转」是一个道理。这个科学家我查过,他没学佛,他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们提出这个建议,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我们不能不佩服!
同样一个道理,在我们自己身体上能够兑现,也要靠信心。前天晚上,我讲经讲完之后,接见各地来的同参道友,里面有两位从东北来的,一个是从黑龙江,一个是从长春。这两个人年岁都不小了,一个七十岁,我看一个六十多,也将近七十,都是得重病,医生放弃治疗。这两个人,在东北都知道刘素云居士,他们发心跟她学,不看病、不吃药、不打针,就一句阿弥陀佛,因为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医生已经给他宣布死亡了。有一个念一个多月,有一个念了三个月,病好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再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都莫名其妙,你怎么好的?你吃什么药?用什么方法治疗的?他说没有,就是念阿弥陀佛。他说是不是过去诊断错误?把原来的档案调来看,好像没有错误。一般人感到很惊讶,想不通,我们心里很清楚,「相随心生,境随心转」。
《遗教经》上佛有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我给他们就讲这两句经文,我们一般人那个心是散乱的,所以他没有办法应付我们自身的灾难,就是病苦,不能够解决我们环境的灾难。如果制心一处,问题全解决了。我比喻的,我们的心像现在的灯光,散的;如果能把这个光集中,它的力量就大了。你看这散乱的光,我们隔一张纸就把它遮住,它就不能透过;如果把它集中在一点,不就变成雷射?连钢板都能穿透,你看那个力量多大!实际上就这么个道理,不稀奇,不是说佛菩萨加持,不是!是你的心清净,你不胡思乱想,一心想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把你的心集中到一个地方,让你身体病毒的细胞都恢复正常,就这么桩事情,所以他就好了。你居住在这个地方,这个环境,这个地方一些灾难也都能化解了。科学家教我们应对「2012」,就是这么个道理!这三句话是佛经上常讲的,弃恶扬善,我们的话是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问题就解决了。对内,解决自己的病苦;对外,化解天灾人祸。头一个问题,你相信吗?信的人不多,信的人真管用,不信的人就不管用。有疑惑,那你还是找医生,你相信医生,医生可以帮你治疗;你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以给你治疗。谁治疗的?信心治疗的,不是医生,也不是阿弥陀佛,告诉你,信心治疗的。这就是佛家讲的「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一切心想而成的,就这么回事情。
这要是不深入经藏,信心很难生起来。我们也有这个信心,那信心就像此地讲的,信心不深、信心不专、信心不坚固,问题出在这里。到什么时候我们的信心真、信心坚固、信心专一,这就要功夫。这功夫里头最重要的是了解,对经义的了解,经义讲什么?经义讲宇宙人生真相,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你的应付是很自然的,很正确的。佛经上这一句话,释迦牟尼佛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上上的大事是成佛,制心一处就成佛了。我们把这一处,修净土的,这一处是什么?这一处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我把心就制在这一处,自己差一点还不要紧,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我,我也变成无事不办了。净宗学会成立,那个时候在美国,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新定一个《朝暮课诵》,早课我们念的经文就改了,《楞严》十小咒不念了,念什么?念「四十八愿」,就是这部经上的第六品,我们取这一章。晚课,我们念三十二到三十七,这几品经是教我们断恶修善,也就是持戒念佛。我们选这个做早晚课诵,与净宗的宗旨相应,与《无量寿经》经教相应,灵不灵?那就在你是不是真信?你是不是真干?真信真干,将《无量寿经》讲的这些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指导纲要就成了,你这一生可以说保证你是过的幸福美满的一生。以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肯定享受到。
寿终之后,你有信心、你有把握决定得生净土,你说你多快乐!往生,把这一生所作的好事专门回向到往生,我所有一切好事福报不享,我只享最后一个福报,临命终时没有病苦,欢欢喜喜站著往生、坐著往生,只求这一个福报,其他的做再多的好事不享福,绝不享受,这就得大自在。还对这个世间有留恋、有执著,不肯放下的,还不想往生的,修净土那就得世间福报,这个福报有的在今生,今生所享的花报,来生所享的果报,人间天上果报殊胜。我们看这个世间大富大贵之人都是在佛门修的福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在佛门修不了这么大的福报。经典把这些事相、理论都讲得非常透彻,这一章里面讲的三愿,都是愿力不足不能往生,得人天福报。
下面「第二十五愿,修菩萨行谓六度万行,是乃广修众善者」,学佛的人这个做得多。记住,毛病都是前面所说的信乐发心不一,大心未坚,信愿不深,持念不专,都犯了这个毛病。那他六度万行,广修众善,他得的果报就是生尊贵家。我们念下去:「本经三辈往生,皆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重要!是念佛最高指导原则,菩提心是什么心?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觉,觉而不迷就是菩提心,什么人觉而不迷?严格的来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真正发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发则已,一发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你看看初住菩萨叫「发心住」,别教初地菩萨叫「发心地」,这个心一发就超越十法界。我们这个心发了,一刹那,一念发了,第二念又迷了,又退回来了,不能保持,退得很快,退的时间很长,这不能不知道的。
学菩萨修六度,修布施。可是世间人修布施都有目的的,我修财布施,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得更大的财富,一本万利,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修法布施,我希望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我希望得健康长寿。全是搞六道的事情,目标都在六道,你怎么能出离六道?菩萨怎么修这六度万行?菩萨发菩提心,菩提心清净不染,布不布施?布施,有财布施,利益一切众生,法布施、无畏布施全都是众生的,利益都回向给众生,自己呢?自己不要。真正菩萨在这个世间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个作是什么?就是作六度万行,他天天在作。无作是什么?作完之后就没有了,印象都没有了,他不落印象,这一招最厉害!不落印象就是不落在阿赖耶,他没有阿赖耶了,阿赖耶已经转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里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阿赖耶是落印象,他印象没有,这个高!所以他果报不但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果报在哪里?果报在遍法界虚空界。所以大乘教里头常常教我们回向三处,第一个回向实际,实际是自性,回归自性;第二个回向菩提,菩提是大觉;第三个回向众生。念念为这些苦难众生,他们没觉悟,他们还在迷惑颠倒,还在造业受报。所以菩萨所作所为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十法界的果报就没有,只要为自己,果报在十法界,这个很重要。看到众生苦要帮助他,帮助他觉悟,真正觉悟他就离苦得乐。这佛告诉我们,苦从哪来的?苦从迷惑颠倒来的,你对这个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所以你想错了、你看错了、你说错了、你做错了,那叫造业。真正觉悟,看清楚了,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妄想了,他所作所为痕迹都不著,真正利益众生,自己痕迹不落,所以他没有果报。佛法教学,头一个教你把我放下,你有我才有自私,自私自利从我来的;我要没有了,谁自私?谁自利?就没有了。头一个就是放下我执,绝对不执著这个身是我。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要为我服务,不要为衣服服务,那就对了。我是什么?我是自性。所以回向实际,实际就是自性。自性可了不起,自性能生万法,生而无生,无生而生。回向菩提,不迷;回向众生,成就恩德,这是布施恩德。阿弥陀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在这部经里头统统看到了。
下面这两句话说得好,「盖发心乃诸善中王,持名是万行之首」,这个行就是修行,万行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修行的法门,这法门哪个是第一?阿弥陀佛名号是第一,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等於说你把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都修了,一个都不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怎么知道是真的?你大乘经念多了就明白。我以前听老一辈的法师大德跟我讲,我都有怀疑,我以为什么?这是赞叹的话,哪里是真的?我也不相信,这法哪有那么简单?通过六十年的学习,我肯定了,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没有六十年的学习,我也在这个话上打问号,不容易!这句佛号多么宝贵,不得了!就在眼前,可惜人不识货。「缺此往生正因,虽行众善,则广而不专,博而未精,未契弥陀本愿,难於今生现证,故唯受人天礼敬而已。」这句经文,黄念祖老居士在北京也点醒我,这个话不是他直接跟我说的,是他给他的学生说的。老人往生之后,我在北京访问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的,他说他的老师,就是黄念祖老居士,说什么?跟他们讲:净空法师,如果他不往生净土,他来生的福报是不得了不得了!这样赞叹的。是不是真的?我相信是真的。我要不要往生?我要往生,我决定不去享这个福,享福造罪孽。那个「不得了不得了」的福是什么?人间的帝王,不是好事情。你看历代帝王,哪个帝王不造业?不能干。帝王要是最好的,释迦牟尼佛早就做帝王了,他为什么不干?聪明,真有智慧!一生,你看讲经教学,那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老师把这句话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一生也是最高享受,为什么?他在台湾,晚年,大概是五十岁以后,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我们摄影棚挂的这张照片,就是当年我跟他学,就是这张照片,不到五十岁。晚年,这二十多年在学校教书,全讲佛经。他在学校开课程,开「大乘佛学」,开「魏晋佛学」、「隋唐佛学」;以后在台大退休,辅仁大学请他去,他在辅仁大学讲「华严哲学」,都是大单元,全讲佛法,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跟他学哲学的,以后学佛了。就是他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样入佛门的,不是迷信,不是求荣华富贵,我们求人生最高的享受。
学佛之后遇到章嘉大师,大师很慈悲,他教我出家,我听话。他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教我去念《释迦谱》、《释迦方志》,就是念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学释迦牟尼佛。我们这才了解,原来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一生讲经教学,七十九岁圆寂的,圆寂在树林里头,没有在房子里。一生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这么简单的生活,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世间人不知道,每天去托钵,多辛苦!一钵千家饭,那能好吃吗?我们总是怀疑。大乘经典读多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什么?境随心转,托一钵饭,这是境!佛的心好,心太善了,那个食物到嘴里头都变成上味了,最好的味道。不管从哪里托来的,只要到他口里都变成上味,他能转境界。所以他身体好,他不生病。我们看他的生活好像很苦,实际上他是无比的快乐,世间人没有办法能跟他相比的,真快乐,真自在!这就是这一些发心不一、不专、不精,这些人这一生不能往生,唯受人天礼敬而已,这是他这一生,来生所得的福报。
「第二十六愿,生尊贵家者」,这是果报,他修的福善多。「《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生刹利为有势力」,刹利是皇族,王族,这生为国王,释迦牟尼佛就是生刹利。「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这是修行人家里,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你看大富大贵,这是讲来生。「故能利益众生」,这是过去生中有善根,他用他的权势、用他的地位、用他的财富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又《会疏》曰:生下贱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这是普通人,如果得人身,家境清寒,你在社会上不会受到尊重,利益众生就不多,不能广大,这是就一般而论。在现前的社会,如果有聪明智慧,学一些科技的能力,利用传媒这个方法来做好事,也能有相当广博的成就,还是在因人、因时、因地,因缘很复杂,不是那么单纯的。人都有善根,这是我们要肯定,我们老祖宗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本性本善。作恶、造罪业,那是习性,习性不善。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习性跟本性距离就很远,本性本善忘掉了,习性当家作主了,所以说满脑袋都是坏主意,净干坏事,好事他想不起来。如果遇到善知识教诲,他很快会觉悟,这就证明人性本善。我们做过实验,二00五年,二00六、二00七、二00八,三年,我们在安徽庐江汤池镇做的实验,做成功了。而且很快就成功,不到半年,这个小镇的居民人心就回善,真的改恶向善,改邪归正,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证明了两句话,第一句话,人性本善;第二句话,人是教得好的。就是没人教,有人教的时候很快,不慢。
今天整个社会,全世界的社会都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没人教。你看现在的教育,全世界,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所教什么?都是教的科学技术,没有做人的教育。所以现在年轻人,他会做事,他不会做人,做事很拿手,做人很差劲。所以企业家找不到员工,为什么?他想要好人,好人没有受到这个教育,这是个很苦恼的事情。我在今年接触一些宗教的领袖们,我劝导宗教要回归到教育,来补这门课,这现在普遍什么?这就是没有道德教育,缺德!从幼儿园到研究所都缺德,我们来补缺,宗教教育来补这个缺。宗教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把这个缺陷补足,那宗教对社会就有很大贡献。宗教教你做人,学校教你做事,这才是一个完善的人,不至於偏在一边。所以宗教教育非常重要,宗教教育值得大力的提倡。下面念老说,「是故闻名得福,来生皆生尊贵之家也」,这就有道理了。这就是佛陀教育对一般群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改善你生活品质,现前就能帮助你改善,来生就能满足你的愿望。因为你生尊贵家,你就有这些能力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你能做得到。「又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个诸根,前面五根眼耳鼻舌身,这是色法,物质;意是心法,它是精神。六根,物质跟精神全都包括了。
「以下第二十七愿,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梵行,清净无欲之行。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天道有三类,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有六层,色界天有十八层,无色界天有四层,总共二十八层天,这是佛给我们讲的天道。二十八层天里面,下面这个欲界的六层有欲,有男女饮食之欲。梵天是初禅以上,他修成禅定,定中的境界能够把欲望完全控制住,他没有断,只是伏住,它不起作用,这个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他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知道梵天没有睡眠,他不需要睡眠,他不需要饮食,那营养、养分从哪来的?从禅定里头来的,禅悦为食。这就说的,总的来讲,一心专注,也是佛在《遗教经》上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可以不需要饮食,精神永远饱满,他不需要睡眠。你说养生有道,养生之道从哪来的?禅定才是真正养生之道,身要清净,心要平等,心里头什么念头都没有,就不要饮食了。
饮食之道,那时候我还很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一生一天吃一餐。他老人家也不是持戒,持戒是过午不食,他过午一样吃,但是他就吃一餐,一天就吃一餐,省事,三餐多麻烦!精神好,你看他最后一张照片,九十六岁照的那个照片,你看他,那个相就像六十多岁人一样。自己照顾自己,不麻烦别人,煮饭、洗衣服都是自己来,一个人住个小房子。我在台中跟他学佛法,我也学他的生活方式,我也一天吃一餐,跟他学。我吃到第八个月我才向他报告,我说:老师,我吃一餐八个月了。他说: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什么变化?我说:没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保持下去,一生不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生活简单。可是我的一餐比他吃得多,他一餐,在那个时候两块钱解决了,台湾的钱。那个时候台湾钱跟美金比,是一比三十多,那换句话说,他一个月的开销,生活费用,美金一块半就够了。我不行,我一天要三块钱,我一个月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他只要六十块钱。
我就想出一个原因,我说人这个身体是个机器,饮食是能量补充,能量的补充。那机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我们这是属於省油的一类,那李老师比我这个还要省油,还要高明!他一点点就够了,我还比他多一点,也行,没有问题,都是属於省油的。那能量消耗在哪里?我总感觉得有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我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向老师报告,老师说对!他给我印证,正确。妄念消耗的能量多,你妄念愈少,你消耗量就愈少,决定成正比例。没有妄念就没有消耗,不需要饮食了。这就是说明,初禅以上他们没有妄念,所以他的能量没有地方消耗,所以能量是集中的,永远不衰,永远不变。欲界天人,你看他青春常驻,他不老。到临命终前七天才有衰变的相,在临终七日之前,他就跟年轻一样,他不变,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是化生。我才体会到这个道理,老师给我印证,没错。那我们要想吃少一点,少吃,你健康,省事!你就少打妄想,把这些世出世间东西全部丢掉,一心念阿弥陀佛,自然就少了,自然这个心就清净,就不乱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以后我离开台中,遇到韩鍈居士,他们一家人发心护持。因为学教得天天讲经,这是老师讲的,他举个例子,他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比喻,打拳的人,练武术的人,天天要练,不练就生疏了;唱歌的人天天都吊嗓子,天天要唱,不唱也不行。讲经也是如此,天天要上台讲,不讲就生疏了。那天天上台讲,这个机会就很难,所以要好护法。这韩居士一家人同情我、帮助我,真的让我天天都有讲经的机会。她替我张罗讲经的场所,替我找听众,十个、二十几个都行,三个、五个也不少,只要有人听,我每天来讲。所以我讲经六十年没中断!这是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是这么个学法。愈讲愈有兴趣,愈讲愈清楚,愈讲愈明白,如果不讲呢?不讲就忘掉,烦恼又现前了。讲经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也是修行,天天你要准备功课,你要专心,其他妄念就少了。上台实在讲,有很多东西都是自然流出来的,并没有准备到的,它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们体会到,感应不可思议!真的是自利利他,无比殊胜的妙法就是教学。所以教学这里头的乐趣,你没有进入,你不懂得。你要知道这个味道,这世间什么样的快乐你都会把它抛弃掉,这个快乐,这个乐超过它们,不是世间任何乐事能够相比的,这其乐无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