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治地住 - (第七集)
治地住  (第七集)  2010/2/2  华严讲堂(节录自华严经12-17-2097集)  档名:29-175-000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治地住」最后一段文,胜进。

  我们在前面学到《净土指归》,「十种无碍」前面五种,这十种无碍,与此地胜进的经文有密切关系。十无碍也是法身大士所证的,所以我们能够体会得,对菩萨的胜进就会很清楚,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帮助我们提升境界。今天我们从第六看起,第六是「胜劣同体。应机大小,法体不动」。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能不能学?能学。不能跟他们完全一样,可以做到相似,能做到相似位,对我们自己境界就会有很大帮助。这一句是讲教化众生,众生根性殊胜,佛菩萨,此地讲的菩萨是法身菩萨,这一定要知道的,就是经上常常念的摩诃萨,摩诃萨就是法身菩萨,我们讲大菩萨。这些人虽然住在实报土,他有能力与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十法界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如果是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他就会现殊胜的应身,那个应身你看起来跟报身差不多。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我们地球上人的根性劣根、劣机,怎么知道?人寿平均寿命一百岁,这就是劣。胜怎么讲?人寿最长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这个劫的时间计算法就从这来的。人的寿命最长八万四千岁,八万四千岁之后就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十岁是人寿命最短的,这叫一减;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叫一增。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这个诸位可以算得出来的,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

  佛经上通常讲的劫数都是讲大劫,用这个来做为时间的单位,那个大劫的时间就很长了,你看一增一减是一小劫。所以人在寿命长的时候有福报,那个时候见佛现的相也殊胜,人寿一百年的时候这是相当短暂。释迦牟尼佛去我们现在三千年,现在人的寿命平均寿命是多少?七十岁,所以中国古人以前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那时候人最可怜,几乎没有福报,现在还勉强。但是现在人因为疏忽圣贤的教育,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相背就是造业,造业就招来果报,这个果报对自身来说,就是你的身心不健康,烦恼多、忧虑多,表现出来心浮气躁,这是病态,这不是正常;有福报的人心平气和,身心清净,就有福报。所以现在人的价值观错了,什么叫有福?地位高有福,拥有亿万财富这叫有福,错了。圣贤人的价值观不是以这个为标准,是以你身心清净、智慧、健康,以这个为标准。你身心健康、有智慧、有定功、有德行,他的标准在此地,跟世间人这个标准完全不相同。所以有道的人,他们的生活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世间人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确实有常乐我净四德;六道凡夫没有常乐我净,常乐我净我们可以说有名无实。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求道、修道是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大事,为什么?快乐,真乐!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真正的常乐我净找回来。

  常乐我净是性德,自性里头本具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没有失掉,因为它是性德,性德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它怎么会失掉!我们现在呢?现在是迷失,迷了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没有法子去享受,是这么回事情。为什么会迷?这里头有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称之为业障。业是什么?业是你造作。你造作种种不善产生的障碍,叫业障。如果业障消除,你的性德就现前,你有德,你跟佛菩萨起感应道交,我们有感,佛就胜应。我们现在阎浮提众生福很薄,佛菩萨到这里来现身就现劣应身。释迦牟尼佛现的身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觉得已经不得了,我们凡夫三十二相,一相都没有,他能现三十二相,人中极品,我们世间人讲大富大贵之相。胜应身呢?胜应身,佛在经上讲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就不是三十二,三十二、八十太少了,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能不能相信?能相信。你学过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你就相信,你就明白,真的是无量相、无量好、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一切都是无量的。为什么?性德是无量的,自性是无量的,所以自性的德行当然是无量。佛陀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教导我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在《华严经》上称为妙觉位,就这个意思。

  我们讲的胜跟劣,你看胜劣同体,体是什么?体是法性,也就是我们讲的自性。同体为什么有胜劣?顺著性德的就殊胜,背著性德的就下劣,就这么个道理。应机大小,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小机,这个机是众生的根机。我们的根机能说小吗?你想想看,十善业道都做不到,十条都没做到。小乘能够把这十条演变成三千条,阿罗汉是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他们跟佛感应,佛在四圣法界现的身是胜应身;在我们娑婆世界,给我们现在人道现的身是劣应身。那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去我们三千年,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出现,今天行不行?今天不行。为什么?今天人的根性,跟三千年前的根性有很大差别。三千年前根性违背自性是九十度,我们今天违背性德是一百八十度,到了谷底。所以今天佛到我们这个地方来示现,可能示现一个叫化子,示现一个贫穷的人,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尘。所以我们感得佛的法身、菩萨的应身,应身不是他有意思变的,是我们的业力感得的,我们是净业感得是胜应,我们是染业感得就是劣应。我们在《华严经》末后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这里面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那些善知识是什么人?全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你看他现的身不一样,有胜、有劣,应机大小不同,我们在五十三参上全都看到了。

  可是法体不动,就是能生、能现、能变的这个体性不动,如如不动。我们不要说法体,法体大家不好懂,说法性就好懂,法性就是法体。法性在哪里?法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精神现象。所以虽然是遍法界虚空界它都在,我们没有法子发现它。它跟众生感应现相,现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感觉到,为什么?它现相。那个相是它所现的,这里头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有自然现象。它不现相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现相的时候才知道。法性不动,再跟诸位说,法相也不动;法性不生,法相也不生。不生它生了,不生生,怎么生的?动念就生,起心动念就生;不起心、不动念它就灭。我们看到这些法相,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好像都在面前,没错,你知不知道它刹那刹那在变化?这个现在慢慢懂得。这个刹那变化是什么?是念头刹那刹那在生灭,是这么个原因。哪一天念头没有,这现象就没有,相就灭了;只要相在,就说明你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前念灭后念生,这个念头没有灭,相续不断。所以你六根接触到这些现象,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因为不知道是假的,以为它是真的,头一个以为身是真的,身是我。以为这些万法都是真的,於是跟万法生起对立的念头,引起自己无始劫的烦恼习气,那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恶见,引发这些。

  合自己意思起了贪爱,不合自己的意思就起怨恨,看到别人胜过自己就生嫉妒,造业。这佛法讲起惑,你起念头,喜怒哀乐的念头、贪瞋痴慢的念头,起这个念头就起惑,你迷惑,这个念头变成行动就是造业,造业后面就有果报,贪爱的果报是什么?饿鬼道。嫉妒、瞋恨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所以六道从哪来的?自己不善的念头变现出来。回过头来再看三善道,天道、人道从哪来的?从善的念头变来的。我们今天的社会,起心动念是什么念头?这个诸位心里清楚,今天起的念头不是善念,仁义道德没有了。中国古圣先贤给我们的标准是五个字,叫善念;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标准是十条,就十善。中国古人五个字是仁义礼智信,叫五常,我们起心动念跟这五个字相应。仁,仁是什么意思?推己及人,古德讲「仁者爱人」,我爱自己,我也爱别人,这是仁。爱自己什么?爱自己的性德,这叫自爱。什么是性德?中国老祖宗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性德;佛陀给我们讲的三皈、五戒、十善、六度、十愿,我们讲十愿,通常都讲普贤菩萨十愿,是性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这是善,那真正叫人天福报。

  我们今天得人身,现前享受的是什么?现前享受跟饿鬼、畜生没有两样。为什么?因为我们念头变坏了。念头怎么变坏的?从小没人教。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话讲得好。我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不能责怪人,要责怪人那我们又缺德,我们又罪上再加罪。应该怎么样?原谅一切众生,原谅这些造作不善的众生,真的要原谅他,为什么?因为他没人教他。我们老祖宗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要是不好好的教他,他就变坏,他跟好人在一起他变好了,他跟不善的人在一起他就自然变坏,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你不能怪他,他很可怜,他迷惑、他造业,他在感受果报,已经很可怜,你再责怪他,你就不仁、你不义,所以你得体谅他。你觉悟了就应当帮助他觉悟,这叫行菩萨道。

  我们不容易,在这种时代里还能遇到善知识,就跟善财童子遇到的善友是一样。遇到善友,我们才知道做人的大道理,我们来到人间究竟是为什么、干些什么,将来往哪里去,这是善知识教导我们,我们才明白,才搞清楚。我们有方向、有目标,无论环境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不会改变我们的目标,我们会有成就。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我们都能够保持法喜充满,得到真正的安慰,这不容易。我们也知道怎样帮助别人,如同过去诸佛菩萨,要帮助别人,自己一定要行道,我们要行在道上。什么是道?父子有亲是道,夫妇有别是道,君臣有义是道,长幼有序是道。尊重比我年岁长的,弟弟要尊重哥哥,二十岁的要尊重二十一岁,他比你大一岁,这长幼有序,懂得尊重,自己懂得谦卑,尊重别人。朋友有信,诚信这是道。五常是道,四维是道,八德是道,起心动念都不离开这个原则,这就叫行道。在佛法里头三皈是道,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道。五戒是道,十善是道,菩萨六波罗蜜是道,普贤十大愿王是道。起心动念都在道上,这什么道?成佛之道。回归自性是道,我们用中国老祖宗的话来讲,回归本善之道,「人之初,性本善」,行这个道,人生才有真正的幸福美满。

  如果与这个道完全相违背,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父不父、子不子,违背了伦常,那我们也就要过烦恼、痛苦的一生,这一生没有幸福可言。有钱也不行,有钱是什么?富而苦,不乐;有地位,贵,贵也很辛苦,他也没有人生的乐趣。像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菩萨所讲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没有,真找不到,这个东西与富贵贫贱不相干。什么是真乐?得道者真乐、行道者真乐,体不动,你跟法体相应。这一句如果是明白,恭喜你,你的清净平等觉现前了。清净平等觉是什么?是自性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的,自性弥陀。我们自己自性弥陀现前,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你有把握吗?当然有把握,为什么?自性弥陀现前,跟极乐世界弥陀完全相应。我们今天做不到,心怎么样?不清净、不平等,迷而不觉。不能不回头,一定要晓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凡圣、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法体不动,跟我是一体。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引申来说,胜是十方诸佛如来,劣,最劣的是十方地狱众生,跟我同体,同一个法性,这个话什么意思?十法界平等。十法界都平等,眼前我们这些众生怎么会不平等?不平等的现象,是从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妄现出来的,它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平等的,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变现出来的。我们怎样才能回归自性?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回归。还有妄想,真正能放下分别执著你就见道,人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就见道。见道是什么?见到自性,见到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你就见道。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证得。

  我们再看下面第七句,「一多相即。见一佛,即见十方佛」。这个意思好,这是事实真相,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跟多当中是划等号,相即是等号,为什么?多是一之多,一是多之一。多是从法相上说的,一是从法性上说的,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一多是一也不是二。这几句话字字都要清楚、明了,你才不至发生误会。这个理很深,不容易领悟,事非常复杂,为什么?这里头有无量的因缘,你也不容易明了。但是它是事实真相,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诸法是宇宙之间,佛学的名词叫法界,无量法界里面性相、理事、因果交错变现出,《华严经》开头所讲的「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无比、无限壮观的宇宙,它是一体。这一体从哪里来的?是一念所生的。这个一念不可思议,佛说的这一念,真正能懂得一念意思的人太少了,我们看到这个一念,以为我动一个念头,我口渴了想喝水动个念头,肚子饿了想吃饭动个念头,不是这个一念。佛所讲的这一念,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念头,不但我们没有法子体会,阿罗汉也不明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什么人懂得?八地以上;换句话说,七地以下的菩萨都不知道。有些菩萨知道这个事情,听说的,不是自己见到的,听说的。跟我们学《华严经》一样,我们学《华严经》,学了有二、三十年,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听说的,这个要记住,不是自己的境界。

  可是我们听说的,我们相信,为什么相信?相信佛没有妄语,为什么?因为佛随顺性德。也就是说十善业道诸佛如来是百分之百的做到,那就叫圆满性德。十善里有不妄语,那佛肯定没有妄语,这是我们信得过的。佛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圆满的性德,法身菩萨为我们展现的也是圆满的性德,都是亲证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亲证的。不是像我们听说的,我们这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为什么不到位?不是自己亲证的。亲证的什么问题都没有,没有亲证的时候还有残余的习气,还常常犯过失,残余习气犯过失,这是什么?不是亲证的。那我们知道,知道就努力要达到亲证,这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期望。在我们现前,我们要把心量拓开,不要再固执,不要再分别,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把分别执著逐渐看淡,淡化,见一佛就是见十方佛,见十方佛就是见一佛。譬如在我们现前的世界,我们佛见不到,哪有那么大的福报?我们见到的是什么?是泥塑木雕的佛,是金属铸造的佛像,是彩画的佛像。无论画的是什么佛像,我们见一尊佛像就是见一切佛像,这好懂,见一切佛像就是见一尊佛像。我们修净土的心里念念是什么?阿弥陀佛,我们见一切的佛像,心里都现阿弥陀佛,一切佛像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为什么?境随心转,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

  这个意思一引申,世尊在这部经上给我们讲了好多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什么佛?是阿弥陀佛。我这个讲法你相不相信?你会不会怀疑?你不相信,你怀疑。我告诉你,我相信,我不怀疑,一切众生统统是阿弥陀佛,蚊虫蚂蚁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是阿弥陀佛,山河大地是阿弥陀佛。你能说你没见佛吗?你为什么能见到?我是阿弥陀佛的心见阿弥陀佛,就在心,我心里有阿弥陀佛,我接触的境界全是阿弥陀佛。我们要问,你接触基督教的耶稣,是不是阿弥陀佛?是的,一点怀疑都没有,所有宗教的都是阿弥陀佛。那我再问,你接触妖魔鬼怪是不是阿弥陀佛?没错,是阿弥陀佛,妖魔鬼怪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度那些妖魔鬼怪,一定现妖魔鬼怪身才度他,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要知道阿弥陀佛没有身相,阿弥陀佛也没有一定的名称。我们是执持名号,这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我们没见性,必须用执持名号我们才能够回归自性。这是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里头的一个方法,我就采取这一个方法,我就用这一个方法;不要搞多,搞多、搞乱反而起不了效果。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长时长到什么程度?长到见阿弥陀佛。这才是《华严经》上一多相即,你落实,你会用了。

  你对一切众生,我们世间人常讲对你的亲人,对你的冤家对头,这两个相反的面,一个是你最爱,一个是你痛恨,这两个平等,那是什么?那是你修学的功夫成就了。极端不平等里头,修成平等觉,这是功夫,这是真正的成就,这与性德完全相应。相应你就会有法喜出现,我们世间人说你心里面就生喜乐,自自然然的不但破迷开悟,你转凡成圣。为什么?你知道最亲爱的、最痛恨的,跟我是一体,都是我自性清净心中变现。这个道理如果你参不透,佛在讲经常常用比喻,从比喻当中你慢慢能体会得。比喻里用得最多的是「梦幻泡影」,其实说了四个字主要就讲一个,其他是陪衬的,就是梦。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你在梦中梦到你最亲爱的人,梦中梦到最怨恨的人,你从梦中醒过来,你好好的想一想,这两个极端是不是平等的?是的。你亲爱的人没有到你梦中去,你痛恨的人也没有到你梦中来,梦中相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意识心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梦里亲爱是你自己,梦里痛恨的还是你自己,你从这个比喻里一下省悟过来,梦是自己心变现的,梦中所有的人是你自己,梦中的山河大地也是你自己,梦中的虚空法界还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之外,梦中一无所有,对不对?

  这个道理要是明白、参透了,回头想想,现在佛讲的遍法界虚空界,森罗万象、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既然是自性变现的,这身体也是自性变现的,你说它是一还是二?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一回事情。在这里面起妄想、起分别、起执著,错了,为什么?违背了性德。应该怎么样?应该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正确。在这个境界里面,佛法里一个名词,你就证得法身,什么叫法身?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这叫法身。怎么证得法身的?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不但分别执著没有了,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没有了。人在这个边缘上,那叫什么?将证未证,就是你跟那个证得法身就是一线之隔,将证未证。这种根性,在大乘教里面叫根性成熟,诸佛如来一定帮助你,因为你熟了,你等於是走到门前,就差一步你没进来,佛菩萨一定把你引进门来。这一步是什么?这一步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叫你不起心、不动念,进来了。所以,将证未证这个人是在哪里?在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法界,他就是到这个门口,诸佛如来要帮助他,帮助他什么?破最后这一品无明,叫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极其微细的念头叫他放下,这一放下,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是一场梦,从十法界里头梦醒了,睁开眼睛一看,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又回来了,醒过来,回来了。所以实报庄严土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家,我们现在是在作梦。十法界是作梦,四圣法界是梦,六道是梦中之梦。

  我们必须要醒两次才行,第一次从梦中梦醒过来,六道没有了,回到四圣法界;第二次再醒过来,四圣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醒过来了。醒过来是回来了,回来了,回来是实报庄严土。哪些人等著你回来?诸佛菩萨等著你回来,法身大士等著你回来,天天在盼望,希望你赶快回来,那才是最亲密的人。为什么?那些人都证得诸法实相,都知道法界虚空界森罗万象的体相、理事、因果,一点都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梦中所见的是假相不是真相,但是真妄不二,假相从哪里见?是你作梦见到,也就是你迷的时候见到的,真相是你悟的时候见到的,迷悟是一不是二。所以你要晓得,动中有不动,就像一个圆一样,佛法是用圆来表法,圆,周是动的,圆周是动的;不动是什么?圆心不动。圆心要动,圆就破坏了,就不成为圆,圆心不动,所以动跟不动是一体,不二。你怎么样能够证得不二?动中有不动,我们这个身是动的,身体,诸位知道,我们的细胞新陈代谢一分一秒都没停过,里面的经脉、血管畅通无阻是健康的人,这里面什么不动?心是不动的。我们这个念头纷飞,念头纷飞不是真心,真心不动,真心是什么?大乘教里面讲的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他将来必定作佛,这都是事实真相。不能够轻慢众生,他有佛性,植物、矿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

  从佛性上来说,迷的时候是受想行识,觉悟的时候是见闻觉知。觉悟了,受想行识没有了,见闻觉知存在,见闻觉知不生不灭,受想行识迷的时候有,觉的时候没有,这都要知道。受想行识从哪里来?迷了以后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见闻觉知是智慧,受想行识是烦恼。你看佛家讲的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那个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烦恼。转烦恼成菩提,那就是转受想行识回归到见闻觉知,就这么回事情。见闻觉知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像镜子,古人有比喻,像镜子照见外面的境界相,它照得很清楚,它有没有分别?没有;它有没有执著?没有。所以古德教我们,怎么用功?用心如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清楚明白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那是禅定,叫定慧等运。这话是什么?定跟慧平等的起作用,同时起作用,这就是诸佛菩萨。

  我们是错用了心,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用的是什么心?用的是执著的心、分别的心、妄想的心,都用错了,自性里头没有这三种东西。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但是我们现在有了,你要知道这个东西不是真的,要放下。起心动念现什么?现实报庄严土。起分别呢?分别就现方便有余土,给诸位说,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就现这个;再有执著,那就现六道染土,叫凡圣同居土,就是六道。我们就明白,我们一切不执著,六道就没有了;一切都不分别,四圣法界没有了;没有妄想,不起心、不动念,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剩下是什么?常寂光净土,这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自性。所以明心见性见什么?见常寂光。见到常寂光,在《华严经》里面他的地位,初住菩萨见到常寂光,但是他住在实报庄严土。为什么不能回到常寂光?他妄想的习气没有断干净,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他还有,所以他见到常寂光,他暂时还不能回到常寂光。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无明习气有四十一品,这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没法子断,为什么?你一断就起心动念,马上就堕落。所以法身菩萨他们修行的方法叫无功用道,古大德有一句话形容得好,「此处用不得力」,此处是什么?是哪个地方?实报庄严土。

  可是无明习气没有妨碍,只是妨碍你回归常寂光。像诸佛菩萨对十法界这一切众生的感应,初住菩萨就一点障碍都没有,他跟果地上的佛一样。果地上这是妙觉位,无始无明习气完全断干净,四十一品这个习气统统没有了。初住菩萨是带了四十一品的习气,跟果地上完全不带习气的诸佛如来,他们在感应上,众生有感,他们应,毫无差别,他能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像前面讲的胜应身、劣应身,他都现,应该给众生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没有障碍。也就是说他智慧圆满、德行圆满、相好也圆满,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有这种能力,应现在十法界教化一切众生。应现在十法界里面,他会不会有习气?没有了,他没有习气。所以他永远不迷,他永远不堕落,他是真成就,他是真的成佛,《华严经》上称他们为法身菩萨。对一切众生感应道交,那就是他们的修行,随著时间慢慢的,无始无明习气自然就没有了。

  但是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才读到两位,发心住,现在是治地住。我们看到他也有修行,自分上的修行,提升境界的修行,胜进是提升自己境界。我们凡夫看到已经起心动念,已经有执著,所以我们总是六道凡夫,总还有这么多习气断不了。而他们呢?他们这些示现是讲他示现在十法界,用什么样的身分来帮助众生,我们这一看就全明了。他们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如果有起心动念他就不是法身菩萨,他就出不了十法界,有起心动念他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就四圣法界,你看声闻、缘觉、菩萨、佛,他出不了十法界。真正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里会有分别执著!真菩萨,他是真正来应的,众生有感他来应的。他为什么来应?因为跟众生是一体,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一体,众生有苦他怎么会不来!众生在受苦受难他就感,他就来了。如果在天上,众生在享乐、在享受,欲界还享受五欲六尘的乐,那也有感,只要有感,他就来应。来应是什么?帮助你觉悟,帮助你离苦得乐。苦是什么?六道苦,十法界也苦。得乐是只有乐没有苦,在哪里?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实报庄严土,也叫一真法界,那里面没有苦,永远离苦得乐。

  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不知道,你对於大乘佛法就起不了那种向往的心。向往的心没有,你怎么可能会有修证的心?你怎么会去真干?所以学大乘,为什么总是做不到?不能真干,没搞清楚。所以搞清楚,就是教下里头常讲,解了之后你才能行,清凉判这个经四分,信、解、行、证。首先要帮助你建立信心,帮助建立信心也要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信心才会生。这个信心的生起是有两种,一种是过去你的宿根深厚,过去生中你学得久,这个善根非常深厚,一接触就相信,他就真干,所以他的进度非常快,这不是这一生修的,宿世善根深厚。第二种人宿世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要靠什么?要靠解。解到什么?解到你理明白,你就相信,这个相信是有根据的,理论是依据,这不是迷信,理明白了。理明白之后,事很复杂没搞清楚,事也搞清楚你就真信,真信之后他就真干,也就是真修,真修什么?真修就是放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是世间一切人所希求的,他统统都拥有,都得到。世间人要争地位,他是王子,他在兄弟当中他是老大;换句话说,名符其实的是他继承王位,他放弃。这是地位,他舍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富贵,富有,在物质、精神生活享受方面,他也得到圆满,他舍弃。为我们所示现的,他十九岁就舍弃,放弃了出去求学。求学过什么样的生活?苦行僧的生活。

  所以他老人家灭度之后,教导后世的弟子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做出给我们看。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过这个生活。最后走,他不是走在房子里面,他在树林里面,他老人家圆寂在树林里头。这个样子真是做到圆圆满满,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做给我们看的。阎浮提就是地球,地球上的这些众生,对於荣华富贵、五欲六尘的执著非常严重,不肯舍离。不肯舍离,你造作的是轮回业,不肯舍离的念头是轮回心,轮回心造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六道是非常痛苦的。这是世尊慈悲到了极处,为我们做出这样的表演,几十年的时间,他这个表演,就十九岁出家,七十九岁圆寂,给我们表演了六十年。他出去参学,学了十二年开悟,怎么开悟?放下才开悟的。你看看求学的时候就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放下,照佛经上讲的,烦恼障他放下了,但是还有一个所知障,他还要求学,我们今天讲好知也是欲望。他求学十二年,十二年之后他三十岁,他把这个所知障也放下,二障没有了,这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诸位要晓得,他给我们表演的,十九岁放下了烦恼障,三十岁放下了所知障,回归自性。我们学佛对於老师,我们称本师,我们称老师,他老人家在世,那个六十年的表演里头有很深的意思。你要能看透,你要能看出来,你才会得受用,你才会真正生起信心、生起愿心,我也要这样做法,也要向他老人家学习,一生当中成就无上菩提,这就对了。

  他做这种示现没有别的用意,就是来接引有缘的众生,什么是有缘?你真正把他里面真正的含义你看出来,就有缘,你真照做了,这就是有缘。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三千年当中,在中国历史上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是三千多年。诸位可以查查,上一代的老和尚都还是用中国史书上的记载,应该是三千三十多年。现在我们一般用的是外国人的,外国人所说的二千五百多年,这外国人讲的。究竟哪一个准确,这个不必去分别执著,这个毫无意义,我们不用去考证这些东西,这是什么?这都是妄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紧的是求清净心,就是放下分别执著,这个重要;时间、空间都不是真的,都不重要。所以我们明白道理这个重要,见一佛是见十方一切佛,明白一法就能明白一切法,这是真正大乘,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释迦牟尼佛一生就给我们做这表演,开悟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空过,慈悲到极处。一个人找他,他也教,两个人也教,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能找到他,见到他、找到他就是有缘,他慈悲教导你。教什么?看你的根机,看你的需要,根机利的,想学大乘的,就引导你学习大乘。根性差一点的,留恋世间,想生活过得好一点,他老人家也不排斥,帮助你。现在讲你想发财,他就帮助你发财,你想得到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他也就帮助你得到,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发财有发财的道理,真发财,没有过失,发财不是去欺骗别人,欺骗别人发不了财的。想发财,佛就教你布施,财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愈施愈多,佛教你这样发财。所以「舍得」,这是佛学的名词,舍是因,得是果,可是果报现前之后还要舍。所以舍得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舍得,第二个是把得也舍掉。得舍掉之后你得的就更多,你永远在舍,你永远不断的在得,那得是没有止境的。所以舍财得财富,舍法就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舍无畏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所希求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佛教你,你就这样去做,是不是真的?真的。怎么证明?我给你做证明。我没有财,没有财富,你找一些算命看相的,你把我的出生生辰八字你拿去给他们看,有一些真不错的。这是早年,我出家讲经十几年了,那以前护持的我们韩馆长韩鍈,她还有个很好的朋友,李建兴的二媳妇。我记得很清楚,她们拿著我的八字,好像到关西有个算命的,听说有一点功夫,把我的八字拿去给他看,当然拿了很多人,他们自己家人都有。这个算命的看到我的八字之后,他就皱眉头说:这个人还在吗?她们两个说:在。他说:他干什么的?她说:他出家的。「出家那另当别论」,她说:为什么?他说:他这个八字过不了四十五岁。我那个时候差不多是五十岁的样子,她说:他还在!这就说明我没有求寿命,寿命延长。

  没有财富,命里没有财富,这讲贫贱之命,没有地位、没有财富。所以我自己很清楚,不求了,遇到佛法之后,只求念佛求生净土,其他的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别人供养我的钱,转手就布施,真的愈施愈多,想做什么事情心想事成,这桩事情需要多少钱,就有人送来,也不会送得太多,刚好把这个事情做圆满,你说多么自在!聪明智慧,因为天天讲经是法布施,年年向上提升,诸位常常听我讲经,你就会听得出来,境界年年不一样。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我没有间断,布施医药帮助病苦,我们不断在做,这是老师教导的。章嘉大师我跟他学的时候二十六岁,那个时候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他会看相,看到我这种人命很薄,就教我修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真的,这三种果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我都得到!命里只有四十五岁的寿命,我今年八十四岁,多活了四十年,这证据证明在此地。你们不相信,拿我的八字你去找人家算算看,你让他给你讲讲。佛氏门中没有妄语,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所以你要是求世俗的,佛也能帮助你满你所愿;你要是学大乘的,你要是想一生成佛,他也满你愿。你看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你多幸运!你要不求无上菩提,你岂不是当面错过吗?

  今天佛陀虽然不在世,经典还留在世间,经典会不会消灭?会。佛说了一部经叫《法灭尽经》,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佛法在这个世间将来会毁灭,一切经都灭了,最后灭的一部经是《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最后灭。《无量寿经》灭了之后,这个世间只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能够一心念这个佛号都能得度。从这里你就晓得,净宗法门是多么殊胜,这无比的殊胜!我们看到现前这么多灾难,看到「2012」的电影,如果真的世界变成这样子,佛法经典就灭掉,你怎么能保持得住?现在唯一我们想把这个经典保存下去,只有大量的翻印,到处储藏。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纵然是有灾难,天翻地覆,它不是全面的,还是有一些地方会很平安保存下来的,我们到处都放,总会有几部留下去,留传下去。可是最重要的是人,经典留下去没有人能够读诵,没有人能够讲解,这个经典没有用处。所以要发无上菩提心,真正学习经教依教奉行,在灾难当中不贪生、不怕死。如果灾难过去了你还存在,那你的使命就是弘扬经典,帮助一切众生深入经藏,依教修行,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佛弟子的使命。我们相信十方三宝加持你,龙天善神保佑你,纵然有灾难你会平安度过,因为你有使命,你有重责。如果不发这个心,那可能跟灾难一起就消失,也好,念佛求生净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将来有缘再倒驾慈航,帮助苦难众生。怎么都好,这才是真正的释迦如来弟子。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