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玄门 (第十一集) 2010/6/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02-039-0060集) 档名:29-172-001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七面,倒数第二行: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於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前面八门,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讲空间、讲相应,无碍相应,无碍相容、相即,讲微细安立,全是讲空间。我们已经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关系是一体,在时间上讲,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是不是也包括在里面?没错。为什么?时间跟空间也是在一念当中生的,它也不是真的,自性里面没有时间跟空间,我们在前面八门里面能够体会到。这一门跟我们讲时间,文里面说,此门表延促,延是长时间,延长;促是短促,短的时间。无碍就是没有长短,一念就是无量劫,无量劫是长时间,一念是短时间,无量劫就是一念,这《华严经》上说的「念劫圆融」,念是短时间,劫是长时间,圆融的,自在的,没有障碍。
如果要问成佛,断烦恼,成佛需要多长的时间?从理上讲,一念。一念觉悟,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了,佛就变成凡夫。佛会不会变成凡夫?佛不会。为什么?佛不会迷,觉了之后不会再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大经里面很清楚、很明白,还不是一次告诉我们,屡次的告诉我们。佛菩萨慈悲到极处,时时刻刻在点醒我们。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觉悟,什么叫觉悟?放下就觉悟,这要知道,没放下还是没觉悟,没有觉悟这个状态之下,那就要常常点醒你。悟有两种,有解悟,有证悟。解悟,明白了,做不到,做不到是不是真的理解?章嘉大师当年告诉我,没有,不要以为你觉悟了,你以为你觉悟,这是很大的错误,真正放下了才是觉悟。他老人家当时举个例子给我,让我明白这个道理,他说桌子上这边放个铜板,这边放个金币,现在说随你拿一个,你要哪一个?我们当然要金币,不要铜板。这就是什么?你觉悟了,你一定会挑,挑得正确。不觉悟、不懂的,他看这个铜板不错,尤其铜板是新的的话很好看,那个金币要是旧的话,还没有铜板好看,你要哪个?我们懂得这个含义。所以真的觉悟了,你怎么会不挑佛菩萨?你肯定到那里去,你肯定选择实报庄严土,你不会选择六道轮回。六道里面你真的觉悟,你肯定选择极乐世界,你还会再干这些傻事吗?
你看看,就在我们眼前,念佛往生的,给我们展示出瑞相,人家觉悟了,觉悟什么?万缘放下了。觉悟之后的样子是什么?真的,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四字洪名,不说六字,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他心里面干干净净,一无所有,什么牵挂都没有,他走得自在,走得潇洒,真的走了,一点不是假的。他的邻居、附近的人都看到他们家放光,他们家有异香,这都是在末法时期来给我们做证明的,真正觉悟了。觉悟的人不再干傻事,觉悟的人不会给自己添麻烦,他觉悟了;觉悟的人也不会给释迦牟尼佛添麻烦,这是正法久住。所以我们今天从解悟,解悟是有,没有办法走向觉悟,就是我们的自私自利没放下,我们的名闻利养没放下,我们对於五欲六尘的贪恋没放下,我们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没放下。虽然在大经里听明白、听清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烦恼当家,不是觉性当家。觉性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我们用十个字来表法,大家容易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的体是真诚,真,永恒不变,宇宙之间什么东西永恒不变?只有真心永恒不变,真心就是本性,就是自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永恒不变。见性见什么?就是见这个,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现在知道有这个东西,见不了性,也就是自性不能当家做主。自性当家做主,烦恼习气一扫而空,没有了,妄想分别执著都不存在。大慈大悲,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十法界,我们不讲四圣法界,应化在六道,应化在人间,「随众生心」,这是恒顺众生,「应所知量」,众生希望什么,他都能示现,虽示现,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著,那叫妙用。他现相干什么?现相是度众生的,帮助众生觉悟,做出样子来,让这个世间芸芸众生看到,一下就醒悟过来了。烦恼习气重的,刚刚醒悟过来,可是立刻又迷了,好像睡觉,你把他叫醒,哼一声,眼睛还没睁开,又睡著了。我们学佛就像这个样子,听经好像是一下醒过来,可是还没有起床,还没翻个身就又睡著了,这样的人有多少?太多了。几个人清醒过来就爬起来,那叫真觉悟。答应一声,哼一声,又睡著了,这不行!
所以祖师告诉我们悟后起修。信解行证,你能相信、你能理解,这是解悟。悟了之后怎么样?悟了修行。修什么?就应当要像《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这是真修。早年方老师把《华严经》介绍给我,特别提出这一段,五十三参,真实智慧,这是他老人家讲的。那不是假的,不是在书本里头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把执著分别这些习气断掉。五十三参是什么?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从早到晚,你所接触一切社会的现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参学,你有没有在那练功夫?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练什么功夫?练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练这个。果然真的不执著,这个不执著是无我,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只要有我就有执著。
阿罗汉不简单,《金刚经》上的标准,他真正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这是什么人?须陀洹。须陀洹也在做报告跟我们分享,他说他证得须陀洹,他决定没有证得须陀洹这个想法,为什么?他有这个想法就著相了。著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没证得;真的证得,痕迹都没有,心地干净,痕迹都没有。所以阿罗汉得到什么?得到清净心,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他清净得到了。如果还有我,那是染污。我是什么?阿赖耶识里面末那的染污,末那是意根,染污意,只要有我,就有四大烦恼常相随;我爱、我痴、我慢,这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是与生俱来的三毒烦恼,你看这个病多深!
觉悟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没有贪心,顺境没有贪心,逆境没有瞋恚心,待人接物没有傲慢心,你贪瞋痴没有了。无论在什么地方,你表现的是心平气和,处事待人接物是一片慈悲。慈悲是从谦下流露出来的,你自己不能谦虚,不能够卑下、处处尊重别人,慈悲心没有了。我们中国古人讲,「学问深时意气平」,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他没有脾气,他绝对不会勉强别人,他非常随和,为什么?他连我都没有执著,哪来的我所!我所是什么?我所有的,他没有这个。我与我所都没有了,都放下了,才能成正觉,证得阿罗汉。证得阿罗汉,给诸位说,六道没有了,他超越六道轮回。他在六道里面是来教化众生的,也是来修行,修什么?因为他执著放下了,分别还没有放下,他还有分别心。分别比执著要微细,执著相很粗,他分别没放下。在六道里面修离分别,比在四圣法界里面要快得多。这就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学净土,在此地修行比极乐世界修行还要殊胜,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为什么?这里是大风大浪,极乐世界那里没有风浪,所以他进度就很慢,这个地方进度很快,成就快,堕落也快。
所以十方刹土,不能说哪个地方好,哪里坏,不能说,没有好坏。好坏不在外面,好坏在自己,自己要会修,这个境界太好了。我们在这个世界要真正用功修的话,将来往生可以往生到实报庄严土。如果你不善学,你不会修,你在这个地方修的是凡圣同居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提升到实报庄严土,至少还要用十劫,用那么长的时间。如果在这里你真会的话,你这几十年就超过极乐世界修行十个大劫。因为它诱惑太多,好事也有,坏事也有,你在这里头真正能够修到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无动於衷,你就成功了。清清楚楚是智慧,了了分明,慧;如如不动是定,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这样的功夫念佛往生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方便有余土。真正做到不执著、不分别,在方便有余土。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有,用这句佛号压住,不让它起现行,这叫功夫成片,这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我们得搞清楚。然后我们对於时间延促无碍真的明白了。
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你看看靠谁?全靠自己。诸佛菩萨的示现跟教诲都是平等的,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望?你们说说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是不是期望我们好好的学,正法久住,我们这一生能够高品位的往生?说实话,这些都是我们凡夫的妄想。如果佛菩萨对於我们有什么期望,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萨,为什么?他起心动念,不但起心动念,他还有分别执著,哪有这种道理!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他已经退转了,退了跟我们一样。我们在误会,他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给我们讲经说法,跟我们在一起也有说有笑,确实他没有起心动念过,人家厉害就厉害在这一点。我们用佛教的意思来说,念念跟自性相应,他不跟烦恼相应。起心动念就跟无明烦恼相应,分别就跟尘沙烦恼相应,执著就跟见思烦恼相应,他全没有。这些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怎么修法。修行不离开生活,不离开人群,五十三参,哪里都可以去,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十玄门就是讲事事无碍,没障碍,全是帮助你、成就你。你在这里头一接触,自己什么样情形全都显现出来,功夫浅深立刻就出来了,哪里还需要找什么祖师大德来印证?不需要!那些印证给你说都是表演的,表演给世间人看的,不是真的。真的尽在不言中,我们不能不知道。
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横是讲横遍十方,这就是空间。此是竖示,竖穷三际,竖是从时间讲,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我们综观十门,时空是一不是二,时间跟空间是分不开的,是一不是二。空间里面没有障碍,时间里头也没有障碍,得大自在。十世,什么叫十世?时间我们一般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叫三世。中国人讲得很踏实,从事相上讲,三十年叫一世。你看中国的「世」字是三十,这三十年叫一世。古时候,一般人家都有祠堂,祠堂里有家谱,家谱多少年修一次?三十年,三十年要修一次谱,为什么?底下一代小孩出生了,名字补上去。佛家讲九世,九世怎么说法?它有过现未三世,过去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这就是过去三世,现在有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这又三世,未来有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这合起来叫九世。九世互入,这是一个总世。加这个总世,这叫十世。你看佛家把这个时间,它讲十世,我们一般没想到,十世古今。
「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解释这个名词,什么叫隔法异成?很好,这里已经给我们解释,「别异之法」,九世之法,这是别异,过去不是现在,现在不是未来,过去过去不是过去现在,这从时间上讲,但是怎么样?「俱时成就」,俱时就是同时,同时成就,所以叫「异成」。异是九世,成是相入,具足显现。我们在第一段,十玄门的第一段,它讲的是,这第一段是总说,同时具足相应门。不但同时,它同处,因为每一门,它这个标题是七个字,它省略了,是「同时同处具足显现」。到末后底下一门就总结,「主伴圆明具德门」,这是总结。
底下举经文说,「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这是我们通常称为《六十华严》,在中国最早翻译的,那个时候传到中国来的经文都是残缺不齐,所以只有三万六千颂。全部《华严经》是十万颂,你看只有三万六千颂,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华严经》没有全部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以后陆陆续续来的大概一半的样子,经太大了,分量太多了,所以非常容易散失。经上有这么一段话,「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这就是讲念劫圆融。所以时间跟空间,它是什么样的性质?法相宗里面说得很清楚,法相入门的典籍《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的,根据《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把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感到对於初学的人来讲太繁,分量太多,不方便,把六百六十法归纳成一百法,便利於初学。这一百法展开就是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展开就是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所以百法是一切法的归纳。这百法又分作五大类,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所以叫五位百法,分这五大类。前面四类一共是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有生有灭;后面六条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你看不出它有生灭。所以虚空列在无为法里头。无为法,可以说有真的无为,有相似的无为,像虚空是属於相似无为,它不是真的无为;真的无为只有一个,真如,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它真的是无为法,没有生灭。
空间跟时间列在哪里?在有为法里头,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它有这么一个现象,它不与心法相应,心法是八识,八心王;它也不跟心所相应,心心所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精神现象,它不属於精神现象;色法有十一种,色法就是物质现象,它也不属於物质,也不属於精神,但是它是从精神、物质里头产生这么样的东西,产生出来不属於它们,跟它们不是一类的,叫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抽象概念。所以百法里头有时分,时分就是时间,我们这里讲的十世古今,是属於时分;空间,讲方分,空间讲四方、讲八方、讲上下,空间跟时间在唯识里都称为不相应行法,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从哪里来的?都是从一念出生的。宇宙从一念出生,现在的科学家慢慢对这个有兴趣了,逐渐逐渐大家也都肯定了,宇宙是非常非常短暂的时间,一念出生的。现在量子力学讲这个东西,愈讲跟佛法愈接近。所以无量劫跟一念没有区别。
无量劫是怎么显现的?是一念一念累积的,实际上只有一念,这是真的。有没有过去?没有。这一念有,有这一念,从一念里面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这一念如果要是断掉、停止了,一念停止了,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了。真的,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看电影,我们知道银幕上的画面是一张一张独立的幻灯片,在灯光之下的投影,一秒钟它的速度二十四张,张张不一样。你现在看的画面,画面就是现在这一张的影子。如果这个画面断了,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都没有了。因为有这一张,它继续不断在那边连续的现相,你知道有过去,知道有未来,它是个幻相,它不是真的。离开这一念,无量劫没有了,哪来的无量劫!因为有一念才有无量劫,因为有无量劫才有这一念,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
这一念那个力用不可思议,现在讲功能,它的功能太大太大了,那一念。《还源观》上给我们讲「三种周遍」,一念!首先我们要知道,精神跟物质是一体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整个宇宙是一体,我在宇宙里头,你也在宇宙里头,我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但你我在这里面,所有一切人物都在里面,所有一切动物都在里面,所有植物花草树木也在里面,山河大地也在里面,包括无量的星球,还包括许多不同维次的空间,都在这一念里面,这一念可不得了!这三种周遍,第一个讲「周遍法界」,这是什么?能量、信息周遍法界。第二「出生无尽」,你能够见得到的,你能够闻得到的,你能够接触得到的,你能够想像得到的,全在里头,无量无数无尽无边际,就是那一念。所以宇宙从一念当中生出来的,全是一个共同体。这一念断了,什么都没有了,断掉就回归自性,用《百法明门》来说,回归到无为法。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法是阿赖耶为主,阿赖耶变的;转八识成四智,就回归到无为法。
四智是什么?四智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讲的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就变成四智菩提,但这四智是什么?隐而不显,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它能生万法。万法回归到自性,它不生万法,那就是本自具足。本自具足的时候是隐,你不能说它没有,它什么都不是,不能说它没有;能生万法的时候,显,显示出来了,显示出来,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刹那生灭,不是真的。你一定要晓得,有就像电影银幕上的画面一样,有没有?有。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画面上的现象跟自性没有妨碍,自性是什么?我们把银幕比作自性,银幕不碍现象的发挥,现象发挥不碍银幕的如如不动,银幕上真的什么都没有。这什么都没有,要从画面上看出银幕上什么都没有,相是假的,银幕是真的,真假在一起,真妄不二,妄不碍真,真不碍妄,没有障碍,我们要学会这一点,这叫真修行。
佛菩萨示现,现相,也投影在其中,在十法界,在人间。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属於业报身,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别人制造的,与上帝、与谁、与佛菩萨统统不相干,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那我们对自己要负责任,我们自己这一生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受苦难,与什么人都不相干,为什么?谁来做主宰?我们的意念,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我们的念头不善,那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就要受苦,就得受难;我们的心地善良,没有一丝毫恶意,那你到这个世间来是享福。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这个道理要懂,与什么人都不相干。换句话说,你求什么人帮忙,帮忙的人都有限。求佛菩萨帮忙,佛菩萨保佑你,佛菩萨能不能做到?如果要能做到,我们今天这些苦难,他不能给我们化解,佛菩萨大慈大悲何在?不是假的吗?你那个慈悲不是空谈口号吗?
所以要晓得,佛菩萨帮不上忙,佛菩萨帮忙是相对的、有限的。真正做主宰是自己,我们自己肯帮自己的忙,佛菩萨忙就帮上,他才帮得上忙。你看净宗所讲的,阿弥陀佛真了不起,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赞叹到极处了,他能不能帮助我们?能,带业往生就是他帮助我们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念佛真正有了功夫,他来接引的时候,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你的罪业消除,不是消除干净,譬如我断了一品烦恼,佛光一照,就变成断了两品,他的忙只能帮一品。如果我们能把烦恼断五品,他一照,也加持五品,那你十分烦恼就断尽了。他是相对的,你有多少功夫,他能帮助你提升;你没有,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你什么功夫都没有,他能帮助你,那我们这些人应该统统得度,不必修行,也不必念佛了,这才叫慈悲到极处。你看看,还得靠自己。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对我们的加持是什么?讲经教学,真的,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就跟在教室的老师对我们的加持,一个道理。老师教了,我们自己不认真学,什么都得不到。老师教导我们,我们听明白,真正相信了,依教奉行,你就得到了。老师只能做到开示,悟入是自己的事情。开是开启、是开发,是这个意思;示是示现,表演给你看。开是言教,示是身教,老师言教身行,做出榜样来给你看,老师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学生要悟,看了之后要觉悟;悟了之后要向老师学习,要行,行你才能入进去。所以悟入,学生的事情,那个老师一点也帮不上忙。你要能够悟,你要能够入这个境界,开示悟入。学生怎么悟入?学生有四个字,叫信解行证,这学生的。信解行是悟;证,入了,行里面就入,证是圆满的入。所以学生的悟就是信解,能信能解,这是他悟,悟入,开示悟入。
所以老师的恩德跟父母恩德是相等的,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诲之恩。我们对父母要孝顺,对老师要尊敬,孝亲尊师,这是大德,这是所有一切德行的大根大本,中国几千年对这个是非常重视,孝道跟师道非常重视。从前做老师的人很辛苦,老师的生活没保障,不像现在国家立学校,老师每个月订上薪水,有待遇,退休的时候还有国家照顾。以前老师没人照顾,老师教学不收学费,没有订学费的,孔夫子给我们做了个示范,是接受学生家长的供养,是随缘的,没有定额的。学生家庭富有,多送一点,多供养一点;学生家境非常清寒,完全免费,有时候老师有多余的还帮助学生。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社会上两种人是最受人尊敬的,第一个就是老师,一生从事於教学;第二种是医生,医生是救人的,他不是赚钱的,他是救人的。一定是把人病治好了,救活了,在病患恢复健康之后,送一点礼给医生,给大夫,都是随分随力,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完全变成商业行为。所以古人这两种人在社会上都是很清寒的,物质生活不是很好的,最受人尊敬,他们是救人的,是来救世的。这个诸位要是看看古礼,你就明了。
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就知道要靠自己。自己靠得住吗?绝对靠得住,你真正明白道理,真正觉悟了,为什么?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相好就是我们现在世俗讲的福报,你一样都不缺。为什么要明心见性?见了性,你全得到了,你看智慧开了,德成就了,相好成就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我们现在懂得,意念能转变一切,这个意念的能力太大,意念是造物主,我从哪来的?谁造的我?意念造的,我的意念造我的这个人生。如果这个意念要是纯净纯善,那还得了!你真的成佛了。第一个好处,身心健康,没有疾病,老而不衰。年岁大,活个一百、二百岁,还像年轻人一样,这是福报,从哪来的?你自己造的。佛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你能把这个学会了,你就能造成。我在过去曾经说过,说过不少次,如果你真的会学佛,你把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都明白了,方法全用上了,你是哪一年学佛的,你会永远保持那个状况。你三十岁学佛的,你年年都是三十岁,活到一百岁的时候还是三十岁;你二十岁学佛的,活到一百岁还是二十岁,你能把它保住。如果不能保住,这个念力就不稀奇,念力能造宇宙,我的身体还不得自在的话,还有障碍的话,那怎么行?怎么讲得通?佛怎么成佛的?靠意念,纯净纯善。
佛教给我们,要想健康长寿,物质生活也能够获得自在,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但是他老人家讲得很清楚,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的求,如果不合理、不合法,就没有感应,如理如法。理是性德,法是与性德相应的方法。求财,财从哪里来的?这都是老师当年教给我的,财是从财布施来的。我们在现前看到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拥有亿万的财富,这是人命里有的,他为什么会有?过去生中欢喜修财布施,他这一生就得财富。为什么这一生贫穷?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不肯修,你命里没有财,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行业,你都不会赚钱,命里没财。命里没有,现在我修因行不行?行,现在懂得,你就修财布施,欢喜布施,首先要有这个心,欢喜布施,欢喜帮助需要财的这些人,你都欢喜帮助他,愈施愈多,真的一点都不错。老师教给我的方法,我用到今年用了五十九年,真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你那个财源就没有止境,像潮水一样。绝对不能把财守在那个地方,一守就坏了,就变成死水,死水就不流通,你那个财就有限,这边来了,那边走。所以财叫通货,它要流通,源源不断,这多自在!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无畏是看到众生有困难的时候,不安的时候,有恐怖的时候,你能够帮助他,你能够化解他的恐惧、他的忧虑,这一类都是属於无畏布施。特别是我们的饮食,中国佛教提倡素食是属於无畏布施,让一切众生见到我都不会害怕,我们会保护他,都能得到安稳。能够真正发心照顾老人,孝养父母,跟父母年龄相当的人,都要把他看作是父母一样的来照顾,这是健康长寿之道。现在这三样东西谁都羡慕,谁都想,但是他不肯修因,那就得不到。所以你希望得到,你要真干,舍财得财。所以「舍得」,这是佛学里面的术语,你舍得愈多,你得到的愈多。可是舍得是两重意思,第一个,你舍一定有得;第二个意思,舍得,把你得到那个也要舍掉,你可别保留,你要保留,那你就很有限,你就那么多。如果你得到的也能够舍掉的话,你得到就更多,后续来的没有止境。
这是佛教导我们,生财有大道,养生有大道,从哪里修?一定得从根本修,像树木它得有根,根要深,根深蒂固,那你以后的发展前途无量无边,这是一定的道理。根本是什么?根本实在讲就是两个字「孝敬」,世出世法所有一切德行都是从这里发生的,从这个地方衍生出来的。在中国,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是以孝敬为核心。佛教导我们,净业三福是大乘法里面的总纲领,最高指导原则,开宗明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摆在前面,根,大根大本。这两个字怎么去落实?怎么去做?那个方法就多了,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很多很多。菩萨很会学,能把十善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真的把十善做得无微不至,做得真正圆满,他成佛了。我们开头,十善展开来就是《弟子规》、就是《感应篇》,我们真正能够把《弟子规》跟《感应篇》做到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有根,在世法里面讲,圣贤之根;在佛法里面讲,是佛菩萨的根,得真做到才行。真正做到,世间法里面你是善人君子;出世间法里你是真正的善知识,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跟菩萨一样,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现在讲人缘好,佛法讲你法缘殊胜。
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世尊教导我们有四法,人跟人的相处叫四摄法,这就好像现在讲的公共关系法。这四法,第一个是「布施」,我们一般讲结缘。这个布施跟六度里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布施是断烦恼的,是把悭吝的心布施掉,是这个意思。四摄法里的布施,就是今天讲的送礼、请客,礼多人不怪,跟人建立关系这是第一个手段,非常重要的。你要常常送礼,常常请客,这个关系就好了。第二个「爱语」,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交流。现在人讲交流,真诚的相待,要多为对方著想,不要想自己。你能够想到对方,这是真正的爱语,替对方来著想,对方要有过失,要知道规劝,这里面都有善巧方便。所作所为是为众生服务的,当然我们所接待的对象,也就是服务的对象。最后一条是「同事」,菩萨才能做到。我们现在不是菩萨,不是菩萨,那我们的同事只能够说是同学,我们一同向佛菩萨学习,向圣贤人学习,这就对了。真正菩萨的同事,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了,但是那个不能学,我们学不到,我们学了,会被他拉跑掉,会堕落。所以这四摄法,我们做前面三条,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仅限於跟圣贤一起学习,跟佛菩萨一起学习,这个没有问题,这是接引众生。我们如何能跟人相处得和睦,世间人讲的是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这非常重要。一定要学著真正能够尊重人,自己一定谦卑,尊重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别人有需求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要照顾,真诚的照顾,没有自利的念头,没有要求别人回报的这个心,这才是真诚心。我们对别人好,希望将来别人对我好,错误了;没有这个念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为什么?因为众生跟我们是一体。所以这个「见和同解」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基础,这是一体,比一家还要亲切。
这底下文讲的,「行愿品」里面说的「尽一切劫为一念。我於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延是长时间,促是短时、是一念,三际就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这个是像中国古人讲的「黄粱梦」,这是传奇小说里面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过去国文里面都有,在中学国文里面都有,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几乎大概都读过。这是一篇寓言,叙说一个秀才,名利心很重,在一个道观里面休息的时候,打个瞌睡,老道在他旁边打坐,旁边煮的一点吃的东西,就是黄粱,就是高粱米,小米。他的梦醒来的时候,在梦中已经几十年了,梦到去赶考,考取了,以后中了状元,做了官;喜欢的人都报了恩,不喜欢的也报了仇;到最后年岁大了,告老还乡。梦醒来之后,黄粱还没有煮熟。这就是说很短的时间,在梦中已经过了几十年,人生如梦!实在情形也很彷佛。我们想到,当年刚刚学佛,很年轻,转眼之间几十年就过去了,真的像一弹指。早年我到香港来,邀请我的两位大德,一个是出家的,一个在家的,出家的圣怀法师,两位现在都不在了。那个时候我讲经的时候的听众,法师很多,前面一排坐的全都是法师,几乎大多数都不在了,人生苦短,三十多年。我记得我好像是五十岁的时候到香港来讲经,好像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七年,五十还是五十一岁的样子。时间过得太快,说是一百岁,一百岁我们现在感觉得太短了,一弹指而已,并不是很长。
「本经之中,亦多显此」,本经是指《无量寿经》里面有这些经文。「如《大教缘起品》」,里面有一句经文说,「能於念顷,住无量亿劫」。念顷就是一念,一念可以延长到无量劫,无量亿劫,这个话是真的。只要这个波动现象不中止,这个念头的生灭不住,念念不住,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后念怎么生的?前念,没有前念哪来的后念?念劫圆融。跟你讲真话,一切众生、诸佛如来没有例外的,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那个意思讲得很深,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再也找不回来;现在心不可得,说现在,现在也过去了;未来心还未来,还没来。这都是给我们讲时间,时间是一个概念。我们明白了,善於运用,才知道,你不会著急,我这个功夫要什么时候才能够成就?我求往生,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你能把时间搞清楚之后,你把这个念头就放下了,能不能往生在一念。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得很好,临命终那个时候,最后的一念是求生净土,你就决定得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学法?我就把现在一念当作最后一念,那我就念念在求生,哪有不生的道理!那些念佛往生的人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要等著,还长,这眼前还不要紧,到我临命终时再念吧!那你就错了,就在当下。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成就的人,抓住今天,不要想过去,也不要想未来,这叫活在当下。
底下是「《德遵普贤品》」,这是第二品德遵普贤,「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个我们现在做不到,可是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如是,我们到那个地方,这个境界肯定会现前,什么时候现前?应该说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以现前,为什么?阿弥陀佛大愿里面说过,十方世界,念佛生到极乐世界那些人,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文,决定不是假的。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圆证三不退,依照经文里面,《华严经》上说,圆教初住以上,分证即佛,也有一些祖师大德有这么个说法,说七地以上,那还得了!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除了亲近本师,不离阿弥陀佛,听经学教,同时你能够分身去参访十方世界的诸佛。《弥陀经》上给我们讲十万亿,十万亿它有表法的意思。因为佛讲,极乐世界跟我们世界的距离是十万亿佛国土,说十万亿的意思,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要想回家来看看,随时都可以来,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不止,哪止十万亿!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你都能够在一念顷分身去参访。佛不是教我们修福修慧吗?最大的福是怎么修法?供养佛,你看你现在供养一尊佛的福报就不得了,你每天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你那个福报多大!这是修福。修慧是听经学教,一尊佛给你说一句,你就不得了,你一天所学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那真是你恐怕只几秒钟就学完了。所以到极乐世界成佛快,成就无量智慧,成就无量的福报,证得圆满的佛果。圆满的佛果就是圆满的福报、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个地方能不去吗?我们在娑婆世界天天受苦,冤枉!你要晓得,真正搞清楚了,巴不得赶快去,今天就去,那你是真的觉悟了。所以真搞清楚了,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这是真的,这个世间应该放下。如果要留恋,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再来,再来是菩萨身,再来不是业报,再来是什么?乘愿再来,帮助娑婆世界跟我有缘的众生。你跟他有缘,他会听你的教诲,你来教他,你来带他一起去,那怎么会一样!
「又《歌叹佛德品》云」,这是第二十七,「於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你看这一句还得了!一食顷是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吃一顿饭通常大概半个小时,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一食顷。复往,复往就是来回,十方无边净刹。不是十万亿,十万亿这个数字很小,这给你说真话,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的清净刹土,你看看这种现象。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前后没有了,所以过去诸佛、未来诸佛,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空间没有了就是距离没有了,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在哪里?都在当下,你这一个念头起了,你真的就到了,念劫圆融。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讲诸佛刹土里面的真相,也是说宇宙的真相。我们现在完全生活在梦中,《证道歌》里面讲得好,佛在经典里面常常用「梦幻泡影」来作比喻,我们学了佛,听到经教,就应该真正清醒过来。醒过来之后,这是觉悟,悟了之后,我得要真修,修什么?八万四千法门,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教你放下。放下,境界就在眼前,就契入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七面,倒数第二行: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於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前面八门,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讲空间、讲相应,无碍相应,无碍相容、相即,讲微细安立,全是讲空间。我们已经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关系是一体,在时间上讲,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是不是也包括在里面?没错。为什么?时间跟空间也是在一念当中生的,它也不是真的,自性里面没有时间跟空间,我们在前面八门里面能够体会到。这一门跟我们讲时间,文里面说,此门表延促,延是长时间,延长;促是短促,短的时间。无碍就是没有长短,一念就是无量劫,无量劫是长时间,一念是短时间,无量劫就是一念,这《华严经》上说的「念劫圆融」,念是短时间,劫是长时间,圆融的,自在的,没有障碍。
如果要问成佛,断烦恼,成佛需要多长的时间?从理上讲,一念。一念觉悟,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了,佛就变成凡夫。佛会不会变成凡夫?佛不会。为什么?佛不会迷,觉了之后不会再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大经里面很清楚、很明白,还不是一次告诉我们,屡次的告诉我们。佛菩萨慈悲到极处,时时刻刻在点醒我们。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觉悟,什么叫觉悟?放下就觉悟,这要知道,没放下还是没觉悟,没有觉悟这个状态之下,那就要常常点醒你。悟有两种,有解悟,有证悟。解悟,明白了,做不到,做不到是不是真的理解?章嘉大师当年告诉我,没有,不要以为你觉悟了,你以为你觉悟,这是很大的错误,真正放下了才是觉悟。他老人家当时举个例子给我,让我明白这个道理,他说桌子上这边放个铜板,这边放个金币,现在说随你拿一个,你要哪一个?我们当然要金币,不要铜板。这就是什么?你觉悟了,你一定会挑,挑得正确。不觉悟、不懂的,他看这个铜板不错,尤其铜板是新的的话很好看,那个金币要是旧的话,还没有铜板好看,你要哪个?我们懂得这个含义。所以真的觉悟了,你怎么会不挑佛菩萨?你肯定到那里去,你肯定选择实报庄严土,你不会选择六道轮回。六道里面你真的觉悟,你肯定选择极乐世界,你还会再干这些傻事吗?
你看看,就在我们眼前,念佛往生的,给我们展示出瑞相,人家觉悟了,觉悟什么?万缘放下了。觉悟之后的样子是什么?真的,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四字洪名,不说六字,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他心里面干干净净,一无所有,什么牵挂都没有,他走得自在,走得潇洒,真的走了,一点不是假的。他的邻居、附近的人都看到他们家放光,他们家有异香,这都是在末法时期来给我们做证明的,真正觉悟了。觉悟的人不再干傻事,觉悟的人不会给自己添麻烦,他觉悟了;觉悟的人也不会给释迦牟尼佛添麻烦,这是正法久住。所以我们今天从解悟,解悟是有,没有办法走向觉悟,就是我们的自私自利没放下,我们的名闻利养没放下,我们对於五欲六尘的贪恋没放下,我们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没放下。虽然在大经里听明白、听清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烦恼当家,不是觉性当家。觉性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我们用十个字来表法,大家容易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的体是真诚,真,永恒不变,宇宙之间什么东西永恒不变?只有真心永恒不变,真心就是本性,就是自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永恒不变。见性见什么?就是见这个,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现在知道有这个东西,见不了性,也就是自性不能当家做主。自性当家做主,烦恼习气一扫而空,没有了,妄想分别执著都不存在。大慈大悲,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十法界,我们不讲四圣法界,应化在六道,应化在人间,「随众生心」,这是恒顺众生,「应所知量」,众生希望什么,他都能示现,虽示现,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著,那叫妙用。他现相干什么?现相是度众生的,帮助众生觉悟,做出样子来,让这个世间芸芸众生看到,一下就醒悟过来了。烦恼习气重的,刚刚醒悟过来,可是立刻又迷了,好像睡觉,你把他叫醒,哼一声,眼睛还没睁开,又睡著了。我们学佛就像这个样子,听经好像是一下醒过来,可是还没有起床,还没翻个身就又睡著了,这样的人有多少?太多了。几个人清醒过来就爬起来,那叫真觉悟。答应一声,哼一声,又睡著了,这不行!
所以祖师告诉我们悟后起修。信解行证,你能相信、你能理解,这是解悟。悟了之后怎么样?悟了修行。修什么?就应当要像《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这是真修。早年方老师把《华严经》介绍给我,特别提出这一段,五十三参,真实智慧,这是他老人家讲的。那不是假的,不是在书本里头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把执著分别这些习气断掉。五十三参是什么?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从早到晚,你所接触一切社会的现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参学,你有没有在那练功夫?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练什么功夫?练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练这个。果然真的不执著,这个不执著是无我,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只要有我就有执著。
阿罗汉不简单,《金刚经》上的标准,他真正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这是什么人?须陀洹。须陀洹也在做报告跟我们分享,他说他证得须陀洹,他决定没有证得须陀洹这个想法,为什么?他有这个想法就著相了。著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没证得;真的证得,痕迹都没有,心地干净,痕迹都没有。所以阿罗汉得到什么?得到清净心,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他清净得到了。如果还有我,那是染污。我是什么?阿赖耶识里面末那的染污,末那是意根,染污意,只要有我,就有四大烦恼常相随;我爱、我痴、我慢,这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是与生俱来的三毒烦恼,你看这个病多深!
觉悟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没有贪心,顺境没有贪心,逆境没有瞋恚心,待人接物没有傲慢心,你贪瞋痴没有了。无论在什么地方,你表现的是心平气和,处事待人接物是一片慈悲。慈悲是从谦下流露出来的,你自己不能谦虚,不能够卑下、处处尊重别人,慈悲心没有了。我们中国古人讲,「学问深时意气平」,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他没有脾气,他绝对不会勉强别人,他非常随和,为什么?他连我都没有执著,哪来的我所!我所是什么?我所有的,他没有这个。我与我所都没有了,都放下了,才能成正觉,证得阿罗汉。证得阿罗汉,给诸位说,六道没有了,他超越六道轮回。他在六道里面是来教化众生的,也是来修行,修什么?因为他执著放下了,分别还没有放下,他还有分别心。分别比执著要微细,执著相很粗,他分别没放下。在六道里面修离分别,比在四圣法界里面要快得多。这就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学净土,在此地修行比极乐世界修行还要殊胜,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为什么?这里是大风大浪,极乐世界那里没有风浪,所以他进度就很慢,这个地方进度很快,成就快,堕落也快。
所以十方刹土,不能说哪个地方好,哪里坏,不能说,没有好坏。好坏不在外面,好坏在自己,自己要会修,这个境界太好了。我们在这个世界要真正用功修的话,将来往生可以往生到实报庄严土。如果你不善学,你不会修,你在这个地方修的是凡圣同居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提升到实报庄严土,至少还要用十劫,用那么长的时间。如果在这里你真会的话,你这几十年就超过极乐世界修行十个大劫。因为它诱惑太多,好事也有,坏事也有,你在这里头真正能够修到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无动於衷,你就成功了。清清楚楚是智慧,了了分明,慧;如如不动是定,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这样的功夫念佛往生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方便有余土。真正做到不执著、不分别,在方便有余土。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有,用这句佛号压住,不让它起现行,这叫功夫成片,这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我们得搞清楚。然后我们对於时间延促无碍真的明白了。
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你看看靠谁?全靠自己。诸佛菩萨的示现跟教诲都是平等的,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望?你们说说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是不是期望我们好好的学,正法久住,我们这一生能够高品位的往生?说实话,这些都是我们凡夫的妄想。如果佛菩萨对於我们有什么期望,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萨,为什么?他起心动念,不但起心动念,他还有分别执著,哪有这种道理!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他已经退转了,退了跟我们一样。我们在误会,他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给我们讲经说法,跟我们在一起也有说有笑,确实他没有起心动念过,人家厉害就厉害在这一点。我们用佛教的意思来说,念念跟自性相应,他不跟烦恼相应。起心动念就跟无明烦恼相应,分别就跟尘沙烦恼相应,执著就跟见思烦恼相应,他全没有。这些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怎么修法。修行不离开生活,不离开人群,五十三参,哪里都可以去,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十玄门就是讲事事无碍,没障碍,全是帮助你、成就你。你在这里头一接触,自己什么样情形全都显现出来,功夫浅深立刻就出来了,哪里还需要找什么祖师大德来印证?不需要!那些印证给你说都是表演的,表演给世间人看的,不是真的。真的尽在不言中,我们不能不知道。
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横是讲横遍十方,这就是空间。此是竖示,竖穷三际,竖是从时间讲,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我们综观十门,时空是一不是二,时间跟空间是分不开的,是一不是二。空间里面没有障碍,时间里头也没有障碍,得大自在。十世,什么叫十世?时间我们一般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叫三世。中国人讲得很踏实,从事相上讲,三十年叫一世。你看中国的「世」字是三十,这三十年叫一世。古时候,一般人家都有祠堂,祠堂里有家谱,家谱多少年修一次?三十年,三十年要修一次谱,为什么?底下一代小孩出生了,名字补上去。佛家讲九世,九世怎么说法?它有过现未三世,过去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这就是过去三世,现在有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这又三世,未来有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这合起来叫九世。九世互入,这是一个总世。加这个总世,这叫十世。你看佛家把这个时间,它讲十世,我们一般没想到,十世古今。
「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解释这个名词,什么叫隔法异成?很好,这里已经给我们解释,「别异之法」,九世之法,这是别异,过去不是现在,现在不是未来,过去过去不是过去现在,这从时间上讲,但是怎么样?「俱时成就」,俱时就是同时,同时成就,所以叫「异成」。异是九世,成是相入,具足显现。我们在第一段,十玄门的第一段,它讲的是,这第一段是总说,同时具足相应门。不但同时,它同处,因为每一门,它这个标题是七个字,它省略了,是「同时同处具足显现」。到末后底下一门就总结,「主伴圆明具德门」,这是总结。
底下举经文说,「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这是我们通常称为《六十华严》,在中国最早翻译的,那个时候传到中国来的经文都是残缺不齐,所以只有三万六千颂。全部《华严经》是十万颂,你看只有三万六千颂,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华严经》没有全部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以后陆陆续续来的大概一半的样子,经太大了,分量太多了,所以非常容易散失。经上有这么一段话,「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这就是讲念劫圆融。所以时间跟空间,它是什么样的性质?法相宗里面说得很清楚,法相入门的典籍《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的,根据《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瑜伽师地论》把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感到对於初学的人来讲太繁,分量太多,不方便,把六百六十法归纳成一百法,便利於初学。这一百法展开就是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展开就是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所以百法是一切法的归纳。这百法又分作五大类,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所以叫五位百法,分这五大类。前面四类一共是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有生有灭;后面六条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你看不出它有生灭。所以虚空列在无为法里头。无为法,可以说有真的无为,有相似的无为,像虚空是属於相似无为,它不是真的无为;真的无为只有一个,真如,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它真的是无为法,没有生灭。
空间跟时间列在哪里?在有为法里头,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它有这么一个现象,它不与心法相应,心法是八识,八心王;它也不跟心所相应,心心所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精神现象,它不属於精神现象;色法有十一种,色法就是物质现象,它也不属於物质,也不属於精神,但是它是从精神、物质里头产生这么样的东西,产生出来不属於它们,跟它们不是一类的,叫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抽象概念。所以百法里头有时分,时分就是时间,我们这里讲的十世古今,是属於时分;空间,讲方分,空间讲四方、讲八方、讲上下,空间跟时间在唯识里都称为不相应行法,抽象概念,没有事实,从哪里来的?都是从一念出生的。宇宙从一念出生,现在的科学家慢慢对这个有兴趣了,逐渐逐渐大家也都肯定了,宇宙是非常非常短暂的时间,一念出生的。现在量子力学讲这个东西,愈讲跟佛法愈接近。所以无量劫跟一念没有区别。
无量劫是怎么显现的?是一念一念累积的,实际上只有一念,这是真的。有没有过去?没有。这一念有,有这一念,从一念里面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这一念如果要是断掉、停止了,一念停止了,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了。真的,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看电影,我们知道银幕上的画面是一张一张独立的幻灯片,在灯光之下的投影,一秒钟它的速度二十四张,张张不一样。你现在看的画面,画面就是现在这一张的影子。如果这个画面断了,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都没有了。因为有这一张,它继续不断在那边连续的现相,你知道有过去,知道有未来,它是个幻相,它不是真的。离开这一念,无量劫没有了,哪来的无量劫!因为有一念才有无量劫,因为有无量劫才有这一念,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
这一念那个力用不可思议,现在讲功能,它的功能太大太大了,那一念。《还源观》上给我们讲「三种周遍」,一念!首先我们要知道,精神跟物质是一体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整个宇宙是一体,我在宇宙里头,你也在宇宙里头,我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但你我在这里面,所有一切人物都在里面,所有一切动物都在里面,所有植物花草树木也在里面,山河大地也在里面,包括无量的星球,还包括许多不同维次的空间,都在这一念里面,这一念可不得了!这三种周遍,第一个讲「周遍法界」,这是什么?能量、信息周遍法界。第二「出生无尽」,你能够见得到的,你能够闻得到的,你能够接触得到的,你能够想像得到的,全在里头,无量无数无尽无边际,就是那一念。所以宇宙从一念当中生出来的,全是一个共同体。这一念断了,什么都没有了,断掉就回归自性,用《百法明门》来说,回归到无为法。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法是阿赖耶为主,阿赖耶变的;转八识成四智,就回归到无为法。
四智是什么?四智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讲的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就变成四智菩提,但这四智是什么?隐而不显,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它能生万法。万法回归到自性,它不生万法,那就是本自具足。本自具足的时候是隐,你不能说它没有,它什么都不是,不能说它没有;能生万法的时候,显,显示出来了,显示出来,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刹那生灭,不是真的。你一定要晓得,有就像电影银幕上的画面一样,有没有?有。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画面上的现象跟自性没有妨碍,自性是什么?我们把银幕比作自性,银幕不碍现象的发挥,现象发挥不碍银幕的如如不动,银幕上真的什么都没有。这什么都没有,要从画面上看出银幕上什么都没有,相是假的,银幕是真的,真假在一起,真妄不二,妄不碍真,真不碍妄,没有障碍,我们要学会这一点,这叫真修行。
佛菩萨示现,现相,也投影在其中,在十法界,在人间。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属於业报身,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别人制造的,与上帝、与谁、与佛菩萨统统不相干,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那我们对自己要负责任,我们自己这一生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受苦难,与什么人都不相干,为什么?谁来做主宰?我们的意念,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我们的念头不善,那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就要受苦,就得受难;我们的心地善良,没有一丝毫恶意,那你到这个世间来是享福。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这个道理要懂,与什么人都不相干。换句话说,你求什么人帮忙,帮忙的人都有限。求佛菩萨帮忙,佛菩萨保佑你,佛菩萨能不能做到?如果要能做到,我们今天这些苦难,他不能给我们化解,佛菩萨大慈大悲何在?不是假的吗?你那个慈悲不是空谈口号吗?
所以要晓得,佛菩萨帮不上忙,佛菩萨帮忙是相对的、有限的。真正做主宰是自己,我们自己肯帮自己的忙,佛菩萨忙就帮上,他才帮得上忙。你看净宗所讲的,阿弥陀佛真了不起,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赞叹到极处了,他能不能帮助我们?能,带业往生就是他帮助我们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念佛真正有了功夫,他来接引的时候,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你的罪业消除,不是消除干净,譬如我断了一品烦恼,佛光一照,就变成断了两品,他的忙只能帮一品。如果我们能把烦恼断五品,他一照,也加持五品,那你十分烦恼就断尽了。他是相对的,你有多少功夫,他能帮助你提升;你没有,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你什么功夫都没有,他能帮助你,那我们这些人应该统统得度,不必修行,也不必念佛了,这才叫慈悲到极处。你看看,还得靠自己。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对我们的加持是什么?讲经教学,真的,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就跟在教室的老师对我们的加持,一个道理。老师教了,我们自己不认真学,什么都得不到。老师教导我们,我们听明白,真正相信了,依教奉行,你就得到了。老师只能做到开示,悟入是自己的事情。开是开启、是开发,是这个意思;示是示现,表演给你看。开是言教,示是身教,老师言教身行,做出榜样来给你看,老师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学生要悟,看了之后要觉悟;悟了之后要向老师学习,要行,行你才能入进去。所以悟入,学生的事情,那个老师一点也帮不上忙。你要能够悟,你要能够入这个境界,开示悟入。学生怎么悟入?学生有四个字,叫信解行证,这学生的。信解行是悟;证,入了,行里面就入,证是圆满的入。所以学生的悟就是信解,能信能解,这是他悟,悟入,开示悟入。
所以老师的恩德跟父母恩德是相等的,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有教诲之恩。我们对父母要孝顺,对老师要尊敬,孝亲尊师,这是大德,这是所有一切德行的大根大本,中国几千年对这个是非常重视,孝道跟师道非常重视。从前做老师的人很辛苦,老师的生活没保障,不像现在国家立学校,老师每个月订上薪水,有待遇,退休的时候还有国家照顾。以前老师没人照顾,老师教学不收学费,没有订学费的,孔夫子给我们做了个示范,是接受学生家长的供养,是随缘的,没有定额的。学生家庭富有,多送一点,多供养一点;学生家境非常清寒,完全免费,有时候老师有多余的还帮助学生。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社会上两种人是最受人尊敬的,第一个就是老师,一生从事於教学;第二种是医生,医生是救人的,他不是赚钱的,他是救人的。一定是把人病治好了,救活了,在病患恢复健康之后,送一点礼给医生,给大夫,都是随分随力,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完全变成商业行为。所以古人这两种人在社会上都是很清寒的,物质生活不是很好的,最受人尊敬,他们是救人的,是来救世的。这个诸位要是看看古礼,你就明了。
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之后,就知道要靠自己。自己靠得住吗?绝对靠得住,你真正明白道理,真正觉悟了,为什么?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相好就是我们现在世俗讲的福报,你一样都不缺。为什么要明心见性?见了性,你全得到了,你看智慧开了,德成就了,相好成就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我们现在懂得,意念能转变一切,这个意念的能力太大,意念是造物主,我从哪来的?谁造的我?意念造的,我的意念造我的这个人生。如果这个意念要是纯净纯善,那还得了!你真的成佛了。第一个好处,身心健康,没有疾病,老而不衰。年岁大,活个一百、二百岁,还像年轻人一样,这是福报,从哪来的?你自己造的。佛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你能把这个学会了,你就能造成。我在过去曾经说过,说过不少次,如果你真的会学佛,你把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都明白了,方法全用上了,你是哪一年学佛的,你会永远保持那个状况。你三十岁学佛的,你年年都是三十岁,活到一百岁的时候还是三十岁;你二十岁学佛的,活到一百岁还是二十岁,你能把它保住。如果不能保住,这个念力就不稀奇,念力能造宇宙,我的身体还不得自在的话,还有障碍的话,那怎么行?怎么讲得通?佛怎么成佛的?靠意念,纯净纯善。
佛教给我们,要想健康长寿,物质生活也能够获得自在,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但是他老人家讲得很清楚,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的求,如果不合理、不合法,就没有感应,如理如法。理是性德,法是与性德相应的方法。求财,财从哪里来的?这都是老师当年教给我的,财是从财布施来的。我们在现前看到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拥有亿万的财富,这是人命里有的,他为什么会有?过去生中欢喜修财布施,他这一生就得财富。为什么这一生贫穷?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不肯修,你命里没有财,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行业,你都不会赚钱,命里没财。命里没有,现在我修因行不行?行,现在懂得,你就修财布施,欢喜布施,首先要有这个心,欢喜布施,欢喜帮助需要财的这些人,你都欢喜帮助他,愈施愈多,真的一点都不错。老师教给我的方法,我用到今年用了五十九年,真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你那个财源就没有止境,像潮水一样。绝对不能把财守在那个地方,一守就坏了,就变成死水,死水就不流通,你那个财就有限,这边来了,那边走。所以财叫通货,它要流通,源源不断,这多自在!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无畏是看到众生有困难的时候,不安的时候,有恐怖的时候,你能够帮助他,你能够化解他的恐惧、他的忧虑,这一类都是属於无畏布施。特别是我们的饮食,中国佛教提倡素食是属於无畏布施,让一切众生见到我都不会害怕,我们会保护他,都能得到安稳。能够真正发心照顾老人,孝养父母,跟父母年龄相当的人,都要把他看作是父母一样的来照顾,这是健康长寿之道。现在这三样东西谁都羡慕,谁都想,但是他不肯修因,那就得不到。所以你希望得到,你要真干,舍财得财。所以「舍得」,这是佛学里面的术语,你舍得愈多,你得到的愈多。可是舍得是两重意思,第一个,你舍一定有得;第二个意思,舍得,把你得到那个也要舍掉,你可别保留,你要保留,那你就很有限,你就那么多。如果你得到的也能够舍掉的话,你得到就更多,后续来的没有止境。
这是佛教导我们,生财有大道,养生有大道,从哪里修?一定得从根本修,像树木它得有根,根要深,根深蒂固,那你以后的发展前途无量无边,这是一定的道理。根本是什么?根本实在讲就是两个字「孝敬」,世出世法所有一切德行都是从这里发生的,从这个地方衍生出来的。在中国,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是以孝敬为核心。佛教导我们,净业三福是大乘法里面的总纲领,最高指导原则,开宗明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摆在前面,根,大根大本。这两个字怎么去落实?怎么去做?那个方法就多了,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很多很多。菩萨很会学,能把十善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真的把十善做得无微不至,做得真正圆满,他成佛了。我们开头,十善展开来就是《弟子规》、就是《感应篇》,我们真正能够把《弟子规》跟《感应篇》做到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有根,在世法里面讲,圣贤之根;在佛法里面讲,是佛菩萨的根,得真做到才行。真正做到,世间法里面你是善人君子;出世间法里你是真正的善知识,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跟菩萨一样,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现在讲人缘好,佛法讲你法缘殊胜。
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世尊教导我们有四法,人跟人的相处叫四摄法,这就好像现在讲的公共关系法。这四法,第一个是「布施」,我们一般讲结缘。这个布施跟六度里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布施是断烦恼的,是把悭吝的心布施掉,是这个意思。四摄法里的布施,就是今天讲的送礼、请客,礼多人不怪,跟人建立关系这是第一个手段,非常重要的。你要常常送礼,常常请客,这个关系就好了。第二个「爱语」,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交流。现在人讲交流,真诚的相待,要多为对方著想,不要想自己。你能够想到对方,这是真正的爱语,替对方来著想,对方要有过失,要知道规劝,这里面都有善巧方便。所作所为是为众生服务的,当然我们所接待的对象,也就是服务的对象。最后一条是「同事」,菩萨才能做到。我们现在不是菩萨,不是菩萨,那我们的同事只能够说是同学,我们一同向佛菩萨学习,向圣贤人学习,这就对了。真正菩萨的同事,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了,但是那个不能学,我们学不到,我们学了,会被他拉跑掉,会堕落。所以这四摄法,我们做前面三条,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仅限於跟圣贤一起学习,跟佛菩萨一起学习,这个没有问题,这是接引众生。我们如何能跟人相处得和睦,世间人讲的是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这非常重要。一定要学著真正能够尊重人,自己一定谦卑,尊重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别人有需求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要照顾,真诚的照顾,没有自利的念头,没有要求别人回报的这个心,这才是真诚心。我们对别人好,希望将来别人对我好,错误了;没有这个念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为什么?因为众生跟我们是一体。所以这个「见和同解」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基础,这是一体,比一家还要亲切。
这底下文讲的,「行愿品」里面说的「尽一切劫为一念。我於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延是长时间,促是短时、是一念,三际就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这个是像中国古人讲的「黄粱梦」,这是传奇小说里面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过去国文里面都有,在中学国文里面都有,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几乎大概都读过。这是一篇寓言,叙说一个秀才,名利心很重,在一个道观里面休息的时候,打个瞌睡,老道在他旁边打坐,旁边煮的一点吃的东西,就是黄粱,就是高粱米,小米。他的梦醒来的时候,在梦中已经几十年了,梦到去赶考,考取了,以后中了状元,做了官;喜欢的人都报了恩,不喜欢的也报了仇;到最后年岁大了,告老还乡。梦醒来之后,黄粱还没有煮熟。这就是说很短的时间,在梦中已经过了几十年,人生如梦!实在情形也很彷佛。我们想到,当年刚刚学佛,很年轻,转眼之间几十年就过去了,真的像一弹指。早年我到香港来,邀请我的两位大德,一个是出家的,一个在家的,出家的圣怀法师,两位现在都不在了。那个时候我讲经的时候的听众,法师很多,前面一排坐的全都是法师,几乎大多数都不在了,人生苦短,三十多年。我记得我好像是五十岁的时候到香港来讲经,好像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七年,五十还是五十一岁的样子。时间过得太快,说是一百岁,一百岁我们现在感觉得太短了,一弹指而已,并不是很长。
「本经之中,亦多显此」,本经是指《无量寿经》里面有这些经文。「如《大教缘起品》」,里面有一句经文说,「能於念顷,住无量亿劫」。念顷就是一念,一念可以延长到无量劫,无量亿劫,这个话是真的。只要这个波动现象不中止,这个念头的生灭不住,念念不住,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后念怎么生的?前念,没有前念哪来的后念?念劫圆融。跟你讲真话,一切众生、诸佛如来没有例外的,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那个意思讲得很深,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再也找不回来;现在心不可得,说现在,现在也过去了;未来心还未来,还没来。这都是给我们讲时间,时间是一个概念。我们明白了,善於运用,才知道,你不会著急,我这个功夫要什么时候才能够成就?我求往生,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你能把时间搞清楚之后,你把这个念头就放下了,能不能往生在一念。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得很好,临命终那个时候,最后的一念是求生净土,你就决定得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学法?我就把现在一念当作最后一念,那我就念念在求生,哪有不生的道理!那些念佛往生的人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要等著,还长,这眼前还不要紧,到我临命终时再念吧!那你就错了,就在当下。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成就的人,抓住今天,不要想过去,也不要想未来,这叫活在当下。
底下是「《德遵普贤品》」,这是第二品德遵普贤,「於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这个我们现在做不到,可是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如是,我们到那个地方,这个境界肯定会现前,什么时候现前?应该说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以现前,为什么?阿弥陀佛大愿里面说过,十方世界,念佛生到极乐世界那些人,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文,决定不是假的。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圆证三不退,依照经文里面,《华严经》上说,圆教初住以上,分证即佛,也有一些祖师大德有这么个说法,说七地以上,那还得了!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除了亲近本师,不离阿弥陀佛,听经学教,同时你能够分身去参访十方世界的诸佛。《弥陀经》上给我们讲十万亿,十万亿它有表法的意思。因为佛讲,极乐世界跟我们世界的距离是十万亿佛国土,说十万亿的意思,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要想回家来看看,随时都可以来,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不止,哪止十万亿!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你都能够在一念顷分身去参访。佛不是教我们修福修慧吗?最大的福是怎么修法?供养佛,你看你现在供养一尊佛的福报就不得了,你每天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你那个福报多大!这是修福。修慧是听经学教,一尊佛给你说一句,你就不得了,你一天所学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那真是你恐怕只几秒钟就学完了。所以到极乐世界成佛快,成就无量智慧,成就无量的福报,证得圆满的佛果。圆满的佛果就是圆满的福报、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个地方能不去吗?我们在娑婆世界天天受苦,冤枉!你要晓得,真正搞清楚了,巴不得赶快去,今天就去,那你是真的觉悟了。所以真搞清楚了,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这是真的,这个世间应该放下。如果要留恋,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再来,再来是菩萨身,再来不是业报,再来是什么?乘愿再来,帮助娑婆世界跟我有缘的众生。你跟他有缘,他会听你的教诲,你来教他,你来带他一起去,那怎么会一样!
「又《歌叹佛德品》云」,这是第二十七,「於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你看这一句还得了!一食顷是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吃一顿饭通常大概半个小时,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一食顷。复往,复往就是来回,十方无边净刹。不是十万亿,十万亿这个数字很小,这给你说真话,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的清净刹土,你看看这种现象。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前后没有了,所以过去诸佛、未来诸佛,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空间没有了就是距离没有了,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在哪里?都在当下,你这一个念头起了,你真的就到了,念劫圆融。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讲诸佛刹土里面的真相,也是说宇宙的真相。我们现在完全生活在梦中,《证道歌》里面讲得好,佛在经典里面常常用「梦幻泡影」来作比喻,我们学了佛,听到经教,就应该真正清醒过来。醒过来之后,这是觉悟,悟了之后,我得要真修,修什么?八万四千法门,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教你放下。放下,境界就在眼前,就契入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