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菩萨十施 - (共一集)
菩萨十施  (共一集)  2008/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17-2003集)  档名:29-141-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九段,「下方无上慧菩萨」。我们将偈颂第一首念一遍:

  【无上摩诃萨。远离众生想。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

  这首偈是介绍无上慧菩萨的名义,就是名号的意思。菩萨是第九住,「法王子住」,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的,「从法王教生,当绍佛位,故名无上」。文字虽然不长,可是意思很深。法王子是谁?我们每个人都是,只要从法王教生,就是法王子。这个意思说得很明白,我们依据佛陀的经典,信解行证,依教奉行,这个人就是法王子。清凉为我们说出学习的次第,首先要信,信心清净。说到信,我们会想到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跟我们说的六个信,第一个要「信自」,要相信自己,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多,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首先要相信的。佛门讲直下承当,千万不要客气,说不敢当,我当不起,那你就成不了佛。实在说,佛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佛性就是佛。一切众生从哪里生的?都是佛性变现出来的。佛性在什么地方?佛性就在自己身上。任何一法都没有离开佛性,植物、矿物、自然现象也是佛性变现出来的。《妄尽还源观》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一个体,这个体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是佛,那叫真佛。从这个体里面起二用,二用怎么起来的?起心动念,这叫无明。所以一念无明就起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宇宙现前。宇宙怎么来的?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很好,一切法是从心性变现出来的。起心,宇宙现前,动念,动念就是我,正报现前。所以我跟宇宙,诸位要知道,佛法里面讲的正报就是我自己,我们自己,每个人自己。别的人呢?别的人是我们的依报,依报就是我依靠生存环境的现象,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那都是说为依报。正报就是自己,禅宗里面说得很好,「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就是正报,什么人能把这个问题找到,这就叫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我们要真的直下承当,我有佛性,我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现在是因为我有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障碍住,这才变成这个样子。变成这个样子,不是真的,是假的,宇宙是假的,人也是假的,自己也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一般讲灵性,这是真的。灵魂不是真的,灵魂因为它的妄想分别执著还没有断掉,还是带著妄想分别执著,我们中国人称灵魂。古人不叫灵魂,古人叫游魂,《易经》里面讲「游魂为变」,这个变就是在六道轮回里面不断的在转变,游魂为变。第一个我要相信自己本来是佛。

  第二个要相信释迦牟尼佛、相信毗卢遮那佛,跟我们讲的句句都是真话,决定没有一个字是妄语。他们应化在世间,目的是什么?是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成佛,帮助我们修行成佛,是这么个意思,我们要知道。这叫「信他」,信自、信他。然后讲的是「信事、信理」,事是事上的修行,理是修行理论的依据。像一体、二用、三遍,这都是理,但是第三跟第四,那里头就有理、有事,不像第一跟第二全是讲的理,要信理、信事。再有两个,「信因、信果」。因果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宇宙开始那一天,因果就开始了。你看看起心动念是因,这两种作用是果,宇宙出现、我出现,这是果。性相、理事、因果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你找不出先后,都是在一念之间。所以佛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一念。

  一念这两个字,真正懂的人不多,我们初学佛听到一念,好像是懂了,其实完全没懂。经典上说的一念不是我们一般常识里头的一念,我们常识里面的念头一念太粗,而佛法说的一念太微细,微细到我们无法想像。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一弹指,一弹指有多少个微细念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单位,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微细念头,那个一念,所以我们没有法子想像。那个一念,菩萨讲「念念成形」,成形就是两种作用,宇宙出现了,我出现了,就起这两种作用。有这两种作用,自自然然就三种周遍,都是连带发生的,就在这一念当中发生的。他跟我们讲,「形皆有识」,形是物质世界,识是精神世界,这也说明精神跟物质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先后。精神里面一定有物质,物质里头一定有精神,决定是分不开的。这桩事情我们在这些年里面看到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确实做出证明,科学的证明,矿物里面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这就是精神,矿物里头有。

  所以,我们也要学做法王子,也要依照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到我们真正有了成就,也就是要代佛教化众生,就是当绍佛位,则称之为无上慧菩萨。前面我们将《华严经》上所说的「菩萨十戒」学习过了,这个戒是德行,你没有德行不能成就无上道。有了戒之后还得要放下,从哪里放下?从布施。《华严经》上菩萨十种布施,这跟其他经教里不一样。我们知道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教人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是教一般初学的。现在我们看看佛怎样教菩萨布施,当然这十种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可是我们要知道。最好我们得认真学习,对於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有大利益,这个要知道。真的放下执著,就成阿罗汉果,我们学《华严经》就入华严境界;放下分别,我们在十信里面就是高级的菩萨,十信里面是九信、十信的菩萨,到这个地位;如果把起心动念放下,我们就超越十法界,真的入华藏世界,这真的入了,不是假的。那是什么地位?就像现在我们经上讲的十住菩萨,我们就入这个境界。所以,这十条我们也应该学习,能做到不能做到是另外一桩事情,一定要懂得,看大菩萨跟我们一般学习的确实不一样。

  这十种施,第一种叫「分减施」,减是减少,分是一分一分的,我们看经文,「谓菩萨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你看看这就是分减施,分给别人,减少自己的受用,能分给别人。这不是说我们世间一般人,这是说出家的菩萨。出家的菩萨跟佛一样,每天乞食托钵,所以他没有什么财物,没有这些。这是说明从自己物质享受的这部分,有多余的、有好的,好的分给别人,这个慈悲。托钵得到好的饭菜,从前佛陀在世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托钵并不是托了之后就吃,不是的。托了之后回来,从前都在树林底下,回来跟佛陀在一起,把每个人托的饭都会在一起,饭统统会在一起,然后分而食之。所以佛门里面常讲这一钵是千家饭。世尊这些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陀自己也去托钵,那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出去托钵。托完回来之后都会合在一起,然后每个人钵里面拿的饭,你说是不是千家饭?这不是假的,一钵千家饭是真的。所以是分而食之,这是真平等。没有托到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些人托的是有多的,都能吃饱。吃饱之后还有多的,多的不能留到明天,这些出家人一天只吃一餐,多余就供养这些鸟兽,供养它们。这是第一段,后面还有一段。

  「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於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八万尸虫是什么?你看这个「尸」,我们的神识、灵魂要离开这个身体,身体就变成死尸。现在我们的灵性跟肉体是合在一起的,所以他是活的。八万尸虫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细胞,我们身上的细胞,细胞需要营养,我们饮食补充营养,供养谁?就是供养这些细胞,它们需要。而且这个细胞,我们知道它不断的在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确实有周期性,这个周期性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七年。我们身体上任何一个细胞,七年就统统都换新的,也就是七年之前的细胞全都没有了。譬如人到八岁的时候,他的细胞整个换成新的,前七年的没有了,到十五岁的时候,前面七年的细胞又换成新的,不断的在换。这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换,如果全部都换新的零件,像我们的车一样,统统换新零件,那不就是新车吗?如果要换成旧零件,那就变成老车,甚至於变成不能用。可是绝对大多数人换,在少壮的时候还不错,可是到晚年的时候是愈换愈差劲,为什么?这里头的道理一定要懂。在少年的时候,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他很快乐、他很天真,他不懂事。所以第一次换的,到十五岁你看那第一次换的,那个少年就是美少年,到二十一、二岁,再第二次换的时候也都不错。可是慢慢长大,他懂事了,他起了贪瞋痴慢,他起了烦恼,他有了不善的念头,这对於换细胞就影响很大。如果恶念多、善念少,就愈换愈坏,愈换愈差,就这么个道理,你怎么样供养它也不行。富贵人家天天用补的东西来补它,他这尸虫生活得很好,能不能换得更好?还是在意念上的问题,还是佛说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我们永远保持正念,像诸佛菩萨、阿罗汉一样。他们怎么换法?现在我们才晓得这个换的事实是真的,并不是七年七年的周期,不是这个,现在我们晓得他念念都在换,他都不同。你看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他每个念头都不一样。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所以说相似相续相,这个要换是刹那刹那在换,我们没法子预计到的。如果念念都清净,那不就是如来的清净法身吗?念头里头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如果愈严重,换的就愈差,愈清净,换的就愈好。现在我们懂得为什么佛菩萨叫清净法身?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念念清净,他念念都非常接近、相似,所以他的身体真的是所谓金刚不坏身。天人智慧比我们高,烦恼比我们轻,所以他们长寿,他们不容易衰老,修行证果的人更不必说,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么一个道理。这个地方是菩萨示现。你看我们为什么要饮食?是来补充能量的,让这些细胞会愈变愈好,这个一期的生命,一期就是从生到死这一期,这一个阶段,会养得更好。养它干什么?这叫借假修真,这身是假的,用这个身体来提升自己的灵性,这就对了。我们没有这个身体就不能修,没法子修,一定要借这个身体来修,叫借假修真。所以说「愿令普得充满」,这就是时时刻刻念到我们身体每个器官、每个细胞,都要平等的爱惜它、要照顾它,这个现在我们讲环保、讲卫生,佛门菩萨统统都能够很周密的照顾到。

  然后下面有两句,「於凡所受之物」,这就多了,就是在日用平常当中,凡所受用的这些物品,「悉亦如是」,我们生活上所需的这些物质的受用,都应该常常想到别人。我们要减少自己的,去帮助别人,这是佛陀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范。他们对於物质的需求达到最低的限度,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无不是常常念著众生苦,尤其是众生没修福,决定是在过贫穷苦难的生活,常常想著他们,我们常常省一点。在现前的社会,许多科学家告诉我们,现在诸位晓得这是金融风暴,危机。科学家告诉我们还不止,接著还有什么?粮食的恐慌。人口不断膨胀,估计这几年缺粮的人可能会达到十亿,没得吃,这是危机;还有水源的危机、能源的危机,这是人类致命的问题。所以我们对於饮食起居都要懂得节约,懂得节省。照明的灯,不是在读书,光度可以减弱一点,省一点电。我们能省一点,就是帮助别人多一点,我们能节省一点水,也就是帮助别人多得一点水资源。时时刻刻要做如是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有菩萨这个善意、善念,这样就好,很少,好,把自己福报分一部分给别人,这叫分减施,这我们还能做得到。

  下面第二个叫「竭尽施」,这我们就很难。我们看经文,「谓菩萨得上妙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资生之具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必需品,这个范围很大。有福报的人,像帝王之家,那是非常的富足;贫穷、一般家庭里面,那就是必需之品,他没有多余的。这都是好东西,上妙之物。「或有人言,汝今所有,悉当与我」,这不太近情理。假如有个人来问你要,你是菩萨,菩萨你所有的要全部给我,你就大慈大悲都布施给我,全部给我。这个难,可是菩萨能做到,菩萨不是跟我们的想法,前面是分一部分给你,这是人家全部都要。「菩萨自念,应为饶益诸众生,故随所有物,一切尽施,乃至身命,亦无所悋,是名竭尽施」。人家要你的身体,身体也都布施,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割肉喂鹰,老鹰没得吃,饿得可怜,佛把身上肉割了去喂老鹰,看到老虎也饿得很可怜,舍身喂老虎,这是竭尽施,这一般人做不到。菩萨为什么能做到?我们把十种施讲完之后做总结,为什么他能做到。

  第三叫「内施」,这个内施跟一般讲的意思有出入「谓菩萨年方少盛」,少年的时候,「端正美好,始受转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这个王是统治的意思。这是讲菩萨,释迦牟尼佛要不出家修行,就是属於这样的人。「或有人言,我今衰老,茕独羸顿,若得王身手足血肉头目骨髓,我命存活。」这段话是比喻,如果真的舍,菩萨能舍,他能得到吗?菩萨的神识能够离开这个身体,他的神识能够进来吗?这是功夫,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我们看这个老人,茕独,是个孤寡的老人,很可怜的老人,羸顿,羸是身体很弱、很衰,这样的一个老人,我们可以说他有病,看看他活不了多久。他看到这个年轻的王子,刚刚接受王位,一切都具足,他起了这么个念头,如果我要得这个王身,像你这样,像你这样的身体、像你这样的幸福,我的命就能保存,我就能再活下去。菩萨怎么说?「菩萨念言,我后必死,今当施之,以济众生,心无所悔,是名内施。」确实,菩萨是有这个意愿,问题就是我施了,你能不能得到?施跟得确实是不容易,布施给你,你有没有福报?你要没有福报你得不到。即使世间施财,布施这些地位,我位置让给你,你能不能承担得了?你要没有福报,这个地位施给你,你的命就没有了。我在早年时,初学佛的时候,听说有位将军,是个少将,升中将,大概总统批准了,命令还没有发布。消息传出来,传给他,他非常高兴,请朋友吃饭,这一餐饭吃完他就死了。所以有很多人讲,他命里只有一颗星,两颗星就把他压死了,他还没有得到他就死了。所以这个福分关系就大了,你没有这个福分,菩萨舍给你,你也得不到。不是菩萨不舍,菩萨是真的想舍给你,希望你返老还童,希望你健康长寿,希望你幸福美满,你得要修!你不修,给你你得不到。菩萨绝不吝啬,真的会给你。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第四个,「外施,谓菩萨年盛色美,众相圆满,始受转轮王位,七宝具足」。这个我们前面说了,这里不必再多说。这是说菩萨福慧具足,无比的庄严,有个人来求布施,「或有人言,我今贫窭,惟愿仁慈,以施於我」,这是遇到一个贫穷人,来求菩萨帮助他,施舍给他。「菩萨念言,荣盛必衰,我今宜应随彼之意,即便施之,而无所悔,是名外施。」这是施什么?施外财,菩萨布施外财。刚才我们说过,外财接受还是要有福德,没有福德承受不了。有多大的福,我们现在讲,过什么样身分的生活,不是偶然的。菩萨是真正能施能舍,如果自己没有福报,福报不够,菩萨施给你这样大的福,可能你享受一年、二年你就死了,为什么?你的福报享尽了。你那个贫穷日子可以能够还过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就变成一年、二年就享完。这些道理一定要懂。这都是讲财施,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到法施,向佛菩萨求法那就对了。向三宝门前求财,菩萨是可以给你,就怕你消受不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生活在现代这么一个时代,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渐渐枯竭。科学家警告我们,预言家也提醒我们,他们的说法非常接近。我们在网路上看到科学家提供我们的讯息,讲到现在地球的危机,说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七年;换句话说,在这七年之内,人要是不觉悟、不回头,这个地球就会走向末日,这个地球就不适合於人类生存。我们听了这个话,细心去观察、去思惟,他有没有道理?不能说没道理。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是人为的,现在的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对这些完全不相信,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连最基本的食物、药物,治病的药物,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假的,你说这不害死人吗?谋财是一桩事情,还害命!奶粉里面掺毒,奶粉是供养谁的?供养婴儿的,在医院里供养病人的。你为了要卖个好价钱,这是你要钱,要钱还情有可原,要了钱你还要害他的命。在从前社会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事情,没有听到有这么狠心的人,可是现在已经是很平常。所以有人提出来,还有什么能吃的健康食物?几乎已经找不到了,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从佛法上来讲,我们的自然环境,从地球到宇宙,佛说得很好,这一切法都从心想生。这个地方的居民心善、思想善、行为善,树木花草、一切动物、植物、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美好,善人,他感得善报。我们在一起学习经教,我也常说,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有什么差别?从理论上讲没有差别,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样的美好,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这么恶劣,恶劣到人都不能居住,你说这个多可怕,原因在哪里?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说,那个地方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就明白了,极乐世界为什么美好?那个地方人都是上善之人,不但是善,是上品善,所以感得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美好。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人心险恶,恶到极处,变成什么?上恶。所以我们这里树木花草、一切动植物都不能吃,都带有毒性,严重的病毒。将来最害怕的是什么?空气里面也有毒,连呼吸都不能,这时候怎么办?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菩萨慈悲,实际上说能够把极乐世界布施给我们,我们能不能去得了?阿弥陀佛慈悲,真的欢迎我们去,可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不同意,他们会反抗。你到我这里来,你把我们的环境破坏,你带著很多病毒进来,我们不让你进口。所以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众生也有条件的,那个条件是什么?心净则佛土净。念佛是方法,目的是什么?是要把清净心念出来,你就往生。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它自然感应道交,那是什么?你往生有把握,我心地清净跟净土相应。至少要修到像六祖惠能大师讲的,这是基本的条件,他是从《十善业道经》上说的,首先要把十恶除掉,远离十恶。十恶就是杀生、偷盗、淫欲、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这个东西要去掉,你的心才会清净。然后再去除八邪,最后再把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也要放下,你才能够得到心清净、心平等、心善良。这样的人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这过去李老师跟我们讲得很多,对台中莲社莲友常常开示。念佛是口善,口善心行不善,不能往生,这样的人只是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结个缘。什么时候你能往生?什么时候你的心行都善,就能往生;心行不善,还是不能往生。这个话说得有道理,我们应当要把它记住。念佛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执持名号,达到一心不乱,功夫就成就。一心不乱有三等,上中下三品,下品叫功夫成片。什么叫成片?心里面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他在这个世间,他工作一样做,而且做得很认真、很负责任,比别人都做得好,做完之后他心里干干净净,一丝毫影响都没有,就一句佛号,这叫功夫成片。有这个功夫的人决定往生,不但往生,他还是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他有这种能力。更高的,中品的,我们叫事一心不乱,那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在方便有余土;再高一级的,是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借假修真,借这个假身体要不断把我们的功夫向上提升,这就对了。功夫向上提升没有别的秘诀,就是放下,至少把分别执著淡化,不要太过分,愈轻愈好,下品的,我们讲的功夫成片,你一定可以得到。所以善导大师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是真的不是假的。修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会漏掉的,那就是说功夫成片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不要叫你断烦恼,烦恼伏住,我们讲淡化,分别执著才起来,算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要再计较。这样淡化,他就到这个境界。到中品的,这个念头不生了,执著的念头决定没有,但是还有分别。到分别没有的时候,那是高境界,那就接近理一心不乱。

  我们再看第五段,「内外施,谓菩萨形相端正,处轮王位,或有人言,此轮王位,愿舍与我,并及王身为我臣仆」。这也有点不近人情。这样的人我相信也不是个普通人,也是大福德的人,要求国王让位给他,不但让位,让位之后,你做我的大臣,你来侍候我。「菩萨念言,我身王位,悉是无常」,我的身无常,王位也无常,「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无所悔,是名内外施」,满众生的愿。这个事情是少,很稀少,有没有?在大宇宙里面,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肯定统统都有。要求的人,在我们思惟想像当中当然也不是普通人,确实有大福德的人,要求你让位,菩萨能舍。菩萨十种施都是讲难舍能舍,在这个地方主要的用意是破我们凡夫的坚固执著,菩萨是真能做到。外面是施王位,内面是施身体,我做他的仆从、做他的臣子,替他做事,这是内财布施,内外全都舍。

  下面第六「一切施」,我们看经文,「谓菩萨身盛美妙」,身体,盛是强壮,年轻美妙,「处轮王位」,这是说他的身分,「或有无量贫穷人言,大王垂慈,各随所求」,这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来找菩萨,都来求菩萨布施,有的人求「国土」,有的人要他的「妻子」,或者还有的人要他的「手足血肉肝脑」,要他身体里面像现在内脏的移植,现在讲换肾,找到菩萨,要菩萨的肾,类似这样的情形。「菩萨心念,一切恩爱,会当别离,即以一切,悉皆施与,心无悔恨,是名一切施。」没有一样贪恋的,菩萨能做到。

  下面七、八、九是讲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施。我们把文念一念。「过去施,谓菩萨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德」,他这个施就是「不贪不著,见法如梦,但为教化取著众生,成熟佛法,即为说之,观过去法,都不可得,毕竟皆舍,是名过去施」。这三条我们就晓得,对於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丝毫执著。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的显露出来。菩萨求的是什么?菩萨求的是佛道。什么是佛道?回归自性,这就是佛道。菩萨住世,实在说这十种施念念圆满,全做到了。菩萨这个身相住在世间为什么?为众生,就像此地说的,他为教化众生。哪些众生?迷惑颠倒的,这些众生著相、取相。取著,取相、著相这是六道众生;四圣法界里面,取相,不著,像声闻、缘觉他还取相,但是他不执著,没有执著,他只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是教化六道众生,「成熟佛法,即为说之」。成熟有程度上的不同,佛经里面常常讲,众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的,根熟,这个根熟也就是说他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对这样的众生,要帮助他脱离六道。用什么方法脱离?大乘教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能帮助人脱离六道轮回。

  可是在现前我们这个世间,许多大德、善知识告诉我们,现在除了净土,念佛求生之外,其他的法门好像都不灵了。为什么?其他的法门要断烦恼,所以他有道理。我们想想谁能断得掉?不说别的,就是讲分别执著,谁能真放下?谁能断掉?从这个地方去观察,不要观察别人,观察自己,我自己行不行?想想看真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念阿弥陀佛,带业往生。我烦恼断不掉,我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烦恼控制住。譬如顺境里面,我起了贪心、起了贪爱,阿弥陀佛,把贪心压下去,打下去;逆境现前,我起了瞋恚心,心里愤怒,阿弥陀佛,把瞋恚心压下去,这个方法好。只要真的压住,就能往生。什么时候压住?临终最后那一口气的时候,不生烦恼,最后一念跟阿弥陀佛相应,就决定得生。所以念佛往生,真的功夫就是最后那一念、十念,就往生,我们平常念佛是练兵,最后那一念是打仗。所以要知道,最后一念比什么都重要,最后一念是贪心,饿鬼道去了;最后一念是瞋恚心,地狱道去了;最后一念糊涂,糊里糊涂走的,到畜生道去了,那一念太重要了;最后一念是善念,人天道,小善是人道,大善是天道。所以,这最后一念是关键,关键到来生你往哪里去。这个事情不能不在平常把它搞熟,熟透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最后一念就有把握。还有其他事情夹杂著,这把握就靠不住,这是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真正关键的所在,这个不能不知道。讲到过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德,我们尊敬,我们仰慕,但是没有贪著。知道什么?「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佛在《般若经》上讲的,你才真正听到之后、看到之后如如不动。为众生,教化一切众生得应机说法,他是什么样的根性,给他说什么法门。根性成熟,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帮助他成佛,这个功德很大!不成熟的人,他烦恼习气很重,帮助他种善根,帮助他提升,这有好处。有人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提升,烦恼习气控制住了,最后他也能往生,这样的人很多。所以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正没有善根的人,让他看到阿弥陀佛的像,听到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把阿弥陀佛、净宗法门介绍给他,这一生虽然不能成就,来生后世遇到缘的时候,他这个种子起现行,最后还是会念佛往生,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观过去法,都不可得,毕竟皆舍」,这就是不执著,执著没有,分别也没有,这是对过去诸佛所有功德。

  第八,「未来施,谓菩萨闻未来诸佛所修之行,了达非有,不以己之善根,回向於彼,亦不於彼而退己之善根,常勤修行,摄化众生,观未来法,皆不可得,毕竟皆舍,这叫未来施」。对於三世诸佛修行,对於过去、未来,不是现在的,我们景仰、欢喜、赞叹,绝不能执著,绝不能受到他们的影响,受他们的影响就错了。所以还是著重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才会成就。对於一切法门,无论是现在、过去、未来,都要知道它是平等法,没有高下,用不著羡慕,用不著处处去参学。佛说一切法是度一切众生的,不是一切法度一个众生的,这个道理要懂。哪一个法门适合我自己的根性,自己要清楚要明白,选定之后,一生不要改变,没有不成就的。有时候业障很重,我们要借别的法门来消业障,那是方便法,其实怎么样?其实要真正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像灌顶法师讲的,所有经教忏法都消不了的业障,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消掉,你能相信吗?能相信!为什么?念到一心不乱,业障全没有了。一心不乱是什么境界?执著念掉,就得事一心;分别念掉,上品的事一心;起心动念放下,那就得理一心。给诸位同学说,事一心的时候业障就消掉了,为什么?你出离六道了,你有业障你离不开六道,你业障没有了才能离开六道。但是怎么样?人不相信,自己念这句佛号功夫不得力,冤亲债主他不接受,冤亲债主要地藏菩萨。那好,你只好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给他回向,这也是对的,也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这句佛号功夫得力的话,那就不必了。怎么知道功夫不得力?我们的妄想、习气还很严重,这就是冤亲债主看到你不服你。所以道理得要搞清楚,我们就不迷惑。

  下面第九,「现在施」,我们看经文,「谓菩萨闻四天王众天,三十三天,乃至色究竟天王众天,及声闻缘觉,具诸功德,闻已不迷,但观诸行如梦不实,不生贪著。」这很重要,现在布施,布施讲舍掉,也就是说对於诸天,天人福报大,你看这个世间人多少人想生天堂,而且许许多多的宗教他们最终的目的都在天堂。可是天堂怎么修?佛教给我们,上品十善生欲界天,再加上禅定,才能生色界天、无色界天。所以,生天的基础是上品十善。有上品十善,你要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肯定成就,这个可不能差错,不能被诸天的福报影响。你看天上,一层比一层殊胜。我们先讲四王天,不要说别的,举一样,寿命,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他的寿命五百岁。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都离不开圆,圆是什么?三百六十度,都离不开圆。所以我们人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上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但是他们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要记住这个,五百岁是他们那边的算法。寿命比我们长多少!我们这个世间一百岁,不得了,在四王天是两天。所以人羡慕天上。再上一层,第二层是忉利天,忉利天的福报比这个要增长一倍。从寿命上讲,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他的寿命一千岁。释迦牟尼佛出世到我们现在三千年,在忉利天上正好一个月,三十天。我们人间一百岁,了不起,忉利天人看到很可怜,早晨看到他生,晚上就死了。夜摩天比忉利天又加一倍,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二百年,他的寿命是二千岁,二百年一天,二千岁。

  再往上去是兜率天,大家晓得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在兜率内院,那是菩萨修行的地方。所以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弥勒菩萨的道场在那边。那边人的寿命,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间四百年,寿命是四千岁。这个帐大家会算,算出来他的寿命大概合我们人间好像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大家可以算一算。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不是现在。现在有人说弥勒菩萨已经来了,那是假话,不是真的,我们相信佛经上说的,那是真的。可是弥勒菩萨实在讲他也常常到这个世间来,他不是以佛的身分,各种不同的身分。在唐朝,示现过居士的身分,在宋朝,示现过出家人的身分,就是我们现在供养的布袋和尚,唐朝时候是傅大士。所以佛菩萨常常到这里来,他不是以佛的身分出现,以佛的身分出现时间还很久,不是在这个时代。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的,不能被一般人欺骗。我们世间虽然是有苦难,但是人还能存活在这个世间,靠什么?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他们应化在世间,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里头都有。没有这些佛菩萨混杂在人间,人间因这个罪业早就毁灭掉了,怎么可能存在?这叫大慈大悲,这是菩萨十种施。我们学佛,我们天天在学经教,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常生感恩的心。如何报答?那就是要认真努力学习,依教奉行。我们的学习也帮助佛菩萨的威神,来帮助化解这个世间的劫难。

  下面说,「但令众生舍离恶趣,修行於道,成就佛法,是名现在施」。你看佛菩萨多慈悲,在这个世间,就像《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五十三参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菩萨,我们看不出来。我们看到这些示现的人跟凡人是一样的,他们的思想、行为跟我们都差不多,实际上骨子里头完全不一样。他的应化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和光同尘,来诱导众生。目的,我们如果知道这十二个字,我们细心观察心里就有数,这十二个字是什么?「舍离恶趣,修行於道,成就佛法」。不管他什么人,你细心观察,他在生活当中所作所为,细心观察,真的他是帮助众生、影响众生、诱导众生舍离恶趣。舍离恶趣,恶趣是三恶道,这从果上讲的,真的来讲是从因上讲的,就是贪瞋痴,舍离恶趣,恶趣的因是贪瞋痴。帮助众生远离贪瞋痴慢,那就是佛菩萨来示现的。我看到一个新闻报导,亚洲的赌王,他真回头,真觉悟回头了,他发了个大愿,他才四十多岁,愿他有生之年,到处现身说法,劝人不要赌博,远离贪瞋痴慢,这不就是佛菩萨示现吗?所以,你细心去观察,有,这世间有,会有很多。无论是大人、老人、小孩、妇女,你去看,这里头有佛菩萨,他真干,真正是修行有道。道是道路,《弟子规》是道,《感应篇》是道,《十善业》是道,认真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那就是菩萨。佛法是觉悟之法,他觉悟,他不迷,这叫现在施。所以我们要发心,我们现在是凡夫,如果一发心,一回头、一觉悟,你的聪明智慧好像立刻就现前,那怎么回事情?佛菩萨借著你的身体,这不是鬼神附身,佛菩萨附身,你自己没有感觉。鬼神附身会有感觉,感觉很累,很辛苦;佛菩萨附身,你会感觉到很轻松、很快乐。常有,不一定是在讲台,处事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一念觉都得到加持。如果你能够不退善心,久而久之,逐渐逐渐自己真的不知不觉转迷为悟,不知不觉的转凡成圣,但不是大圣,小圣。小圣也很难能可贵,小圣往生就不成问题,生到极乐世界就变大圣。所以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

  再看最后一条,「究竟施,谓菩萨见无量众生,无眼耳鼻舌身手足,来至我所,告言:我身薄佑,诸根残缺」。薄佑就是没有福报,我们讲这个人命很薄,佑是神佛保佑,没有神佛保佑他,他的命很可怜,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诸根残缺,「惟愿仁慈,舍己所有」。这个地方要注意,是不是真的无眼?有眼,有眼见不到是非善恶,有眼等於无眼。有没有耳朵?有耳朵,有耳朵不能辨别是非,有等於无,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六根愚暗,没有聪明智慧,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这样的人他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於是所造的一切业都是恶业,他与十恶相应,与十善不相应。来求助於菩萨,菩萨帮助他,首先要教他断恶修善,再帮助他破迷开悟,最后帮助他转凡成圣,能这么做的,这个人就是菩萨。

  所以后面说,「菩萨闻知,即便施与,假使经阿僧只劫,不生悔惜」,悔是后悔,没有后悔,没有吝惜,「但念此身危脆不坚,应以施彼,愿我成就清净智身,是名究竟施」。所以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什么?我们在讲席里讲得很多,提升自己的灵性。法身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三途,普度一切众生,对他自己来说,这是我们世间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叫教学相长,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也能帮助老师。我们这些凡夫,帮助这些法身菩萨什么?把他无始无明的习气磨掉;他要不肯教化众生,他无始无明习气就很不容易断掉。我们知道华严会上从初住以上,真的无明断了,无始无明断了,习气在。习气分四十一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品,还有等觉一品,四十一品,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尽了,究竟圆满佛。这四十一品无明怎么断尽?没有办法,没有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应化教化众生当中自自然然没有了。所以,自行化他是一体,没有一个菩萨不教化众生,阿罗汉里头有,菩萨里头没有,所以菩萨能施。这里的文字,我们要细心观察里面的意思深广无际。

  这十条确实是难舍能舍,难施能施,为什么?现在我们很清楚,世尊常常跟我们讲真实义、第一义,这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这不是假的。真实义是什么?是诸法皆空,了不可得。你说你要不要放下?你放下对你自己有没有妨碍?一点妨碍都没有,为什么?它不是真的。你要身,佛把身给你,你要什么他都给你,佛缺不缺乏?一点不缺乏,自性里面的德用。我们从《妄尽还源观》,你看「起二用」之后接著就「示三遍」,这个要知道,你就晓得菩萨布施没有妨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个作用就是物质的世界跟我们自己这个身,我们的身、我们的意念都周遍法界。我们说我们的念头周遍法界,念头有波,大家容易懂,说我们的肉体周遍法界就不懂了,不知道这个肉体(物质)也有波动现象。现在科学家发现,物质有波动现象。我们每个细胞,讲到最小的,粒子,细胞还可以分析成分子、原子、电子、粒子、夸克,佛家分到最后叫极微之微。极微之微它有没有波动现象?有,这个波动周遍法界。所以我们的身周遍法界,念周遍法界,「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

  第二种是「出生无尽」,要什么有什么,这个也很难懂,我们常用万花筒来做比喻。无有穷尽,要什么给你什么,样样都是无尽的,转轮王位也是无尽的,七宝也是无尽的。七不是个数字,代表圆满,七是什么?东、南、西、北、上、下、当中,是这个意思,就是圆满的。你没有一样不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色相圆满,佛家讲相好圆满,他怎么不施?什么人能受?清净心的人能受,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受不了,给你你也受不了,实在讲你也不敢要,敢要你受不了。心地清净的人能接受,心地善良的人能受,所以这要知道。

  最后一个周遍是「含容空有」,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不在你心性包括之中。你晓得这桩事情,这事实真相,你才晓得自他一体,我们跟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是一体,自他不二。菩萨这十种施,前面讲的十种戒,这是什么?这是所作称性,不是这样就不能回归自性。所以忍辱菩萨,你们大家念《金刚经》念到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忍辱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尊者的前世,这一世遇到,他的话兑现了。你看看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没有怨恨,他没有报复,反而发了一个心,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说话算话,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就是歌利王。他不但不恨他,还感激他,因为他这个动作,让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本来在这个千佛,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弥勒佛是第四,释迦是排在第五,结果因为这桩大功德,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先成佛,弥勒菩萨在后。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忍辱好,不是坏事,吃亏好,古人讲吃亏是福,饶人是福。为什么?你要施,你不肯施,人家逼著你非施不可,非舍不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所以我感谢韩馆长,很多人不晓得,她对我那么凶、那么恶劣,为什么感谢她?不是她,我们的贪瞋痴非常不容易断。她什么都要,那都给她,不给,不给也得要给。三十年就变成习惯,再给我,给我我不要了,我已经生活得很自在、很舒服,这些名闻利养给我我都不要。那时候要真是有的话,真有就舍不掉。你看图书馆建立之后,我真正当一个负责人,她给我当家、给我服务,那不一样,十方供养来,会起贪财,会贪名利,那就完了。所以我跟她三十年,能把这些烦恼习气放下,她有大功德。老师是教我放下,她是逼著我非放下不可,这个大功德。所以,她今天能生天享天福,有道理。还是我要能接受,如果人家逼你,逼你你不接受,那就变成仇人,那就会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接受,接受了,她成就我,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学佛要有这样人,我看她是菩萨,她是来成就我的。确实我都能放下,对於名利不动心,你真的给我,我都不要,她走了,她的任务完成,所以她离开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