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受地狱苦 得闻诸佛名—净业三福 (共一集) 2008/10/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17-1992集) 档名:29-137-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西北方真实慧菩萨」,偈颂第一首看起。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於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清凉大师在《疏》里面,先介绍「真实慧菩萨」,什么叫真实慧?他老人家说了八个字,「心不颠倒是真实慧」,你看说得这么简单、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很难得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弥陀经》上也给我们说了八个字,「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是念佛三昧,心不颠倒是真实慧,所以就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是我们学净土的同学不能不知道。一心不乱不容易,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是更不容易,但是我们能不能修到这个目标?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真的是不难。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甚至於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周边的一些同学他们念佛往生的,做出了榜样来给我们看。那么要问,要念多久才能有这个功夫?这个话的答案不在别人,在自己,你自己要真干那就很快。《弥陀经》里面跟我们说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你看多容易。
有没有这个例子?有,宋朝时候莹珂法师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这在《高僧传》里面有记载,《净土圣贤录》里面也有他。从记载里面我们知道,莹珂法师并不是值得大家敬仰的法师,为什么?他破戒、他不守清规,但是他有个好处,他相信因果。自己习气很重,造作许多的不善业,他向同学请教,像我这种行持,出家了,佛教导我们的没做到,从因果上讲决定堕阿鼻地狱,这个他很害怕。他向同学们请教,经上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教我不堕阿鼻地狱?同学就给他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知道只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才能够不堕地狱。於是就下定决心,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寮房里面,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也不睡觉,真心念,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这是感应,感应道交。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十年好好的修,等到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个等於说,你看把这个事实都告诉他,十年之后佛来接引,等於说是授记。可是他自己想想,他说「佛,我的业障习气太重,我禁不起诱惑,这个十年当中外头一诱惑,我肯定又去做坏事,我自己把握不住自己,可能十年之后希望都没有。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行不行?」阿弥陀佛听了之后就答应他,他说: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当时就把他带走,要三天之后?给大家做念佛的见证。弥陀跟他这么一约定,他可高兴了,把房门打开欢欢喜喜告诉大家,「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他说的话非常恳切,不像骗人样子,可是寺庙里没有一个人相信,像你这种人关起门起来,关了三天不知道你在那里干啥,三天阿弥陀佛来接引,好在三天不长,我们大家等著看,看是真的、是假的。到了第三天,他要求大众,他说「今天佛接引我往生,希望大众今天帮助我,念佛送我一程。」大家当然很欢喜,大家给他念佛,给他助念,念了一刻钟。中国古时候的一刻大概是现在半个小时的样子,他就告诉大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去了,谢谢大家,我去了。」真的就走了,这一点不是假的,他说阿弥陀佛来了,别人看不见,但是他真的往生了。你看没有生病,没有痛苦,真的是预知时至,三天前他就知道,《往生传》里记这个例子。
这是几天?三天,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这不是假的。这个法门,问题就是你是真的干还是假的干?现在哪个念佛堂挂个招牌「到我这个念佛堂来七天保证往生」,在我想这个念佛堂一个人都不去,没有一个人敢去,为什么?去送死的。这说明是假的,不是真的。莹珂法师是真干,为什么真干?知道地狱苦,知道自己做了好多恶业,肯定要堕地狱。他并没有到一心不乱,他真的到了心不颠倒。他三天念佛那当然也是功夫,那么至诚恳切的念,虽不是一心不乱,在我们心里想应当他得到功夫成片,就像《地藏经》上讲的光目女。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婆罗门女是得一心不乱,她真得到了,至少是事一心,为什么?她参观地狱,地狱里面无毒鬼王来接待她,称她菩萨,不是到一心不乱没有能力参观地狱。因为地狱只有两种人能去,一个是造作罪的人,一个是菩萨,普通人是见不到的。她是定中境界,光目女的功夫比她差一等,应该是功夫成片,她是在梦中得到的讯息,她不是定中。所以我们读经的时候细细观察,你就晓得他应当是什么样的境界。
念佛人一生所求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什么?真的,真正功夫就是求个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什么叫一心不乱?最浅的功夫,我们常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刚刚达到一心不乱,功夫不深,但是决定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个境界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必须要念到什么?念到你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你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功夫成片。什么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才叫一心不乱。我们见思烦恼没断,但是这句佛号起了作用,把我们的烦恼伏住。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七情五欲,佛经上讲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些东西虽没断,伏住,它不起作用,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功夫。换句话说,就像念佛堂的堂主他老人家那句口头禅,「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弥陀佛。你一天到晚没有其他的妄念,你工作不妨碍,工作如果是劳力的,不是劳心的,你的佛号还是可以不间断,你心里默默去念,你做你的工作。如果是要用思考的,你必须把念佛暂时放下,要养成习惯,暂时可以放下,你去思惟你的工作,工作完了之后阿弥陀佛立刻就提起来,这也是功夫成片。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你心里面不起贪瞋痴,只起阿弥陀佛,其他的妄念统统没有,念头起来都是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片。临终的时候呢?临终的时候一定要有真实慧,就是心不颠倒,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临终的时候起了妄念,妄念是什么?贪瞋痴慢,这个念头一起来就不能往生,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关键的时候,关系他未来!
所以佛门祖师大德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规条,我们要遵守,决定不能够哭,为什么?你一哭把他的感情勾起来,他就又想起亲情就坏了,那就颠倒了。所以在临终送亡人的时候心地要清净,要诚诚恳恳用一句佛号送他,帮助他提起正念,这就对了。那个感情,什么时候去哭他?等他往生走了之后,你再哭不迟。往生人断气之后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最好,十四个小时之内不能有伤感的念头,你要很理智。所以一般家亲眷属没有法子,控制不住,最好把家亲眷属隔离,让这些同参道友来帮助他。等十四个小时之后让他家亲眷属再进来,这是对的、是正确的,帮助他往生,帮助他到好地方去。不学佛的人、不知道有极乐世界的人,临命终时如果也能做到心不颠倒,这个人决定生天,为什么?他有定有慧,有定慧肯定有善行、有善德,这种善行善德他肯定生天。所以我们要记住,心不能颠倒,颠倒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分别执著,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的心就颠倒。心不颠倒就是心里一个妄念都没有,只有阿弥陀佛,这是净宗无比殊胜之处。心里一个妄念没有是真正不容易,那是到了禅定相当的定功才能做到。凡夫很难,凡夫我们念佛人说,用阿弥陀佛代替一切妄念。你心不是起念头吗?起念头阿弥陀佛不要紧,不起别的念头,善念阿弥陀佛,恶念也阿弥陀佛。只要念头一起,第一个念头不怕,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净土的觉就是佛号提起来。头一个念头不管是什么念头,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弥陀取而代之。然后念念弥陀这个念头相续,没有其他的,这就是真实慧!
这到了第八住,八住叫童真住。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佛门里面佛菩萨的变相图,佛菩萨都画成童子,天真无邪!八住菩萨。我们前面讲佛的十身,「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你细细的观察,十身我们前面刚刚学过。菩提身,菩提身是什么?我们现在讲这个孩子聪明,悟性很高,一看一听他就明白了,这菩提身,灵性。愿身,他有善愿,他念念会想到众生苦,念念想到怎么帮助众生,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这是佛的十种身。你细心去观察,在他统统都显示出来,这叫童真。这个地方是十住菩萨,这到第八,就称之为童真住。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下面是讲这十首偈的大意,「颂意」,这十首偈就他报告的大意,「为显欲令增进,於一切法,皆得善巧,文言於法不颠倒,如实觉了,是善巧义」。这是总说真实慧菩萨报告的内容,为我们显示从前面第七是不退住,不退住再升一级就到童真住。童真住再往上升就是法王子,九住是法王子,十住是灌顶,入灌顶位,灌顶成佛了,十住也成佛。法王子是什么?法王子是法师位,反正第九都是法师。十信里面第九信是法师,十住第九住也是法师,后面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凡是第九位都是法师位。法师是什么?以弘法利生为主,前面的修行是自己为主,成就自己,自己的德行、学问、能力都成就,你就得教化众生。
世尊在《观经》里面教导我们「净业三福」,这是我们净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要记住。从哪里修?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是基础,四句,从这里修。这是世间法,不是佛法。所以佛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没有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前面两句就是《弟子规》,孝亲尊师;第三句「慈心不杀」这是讲因果,道家的《感应篇》;第四句「修十善业」是佛教的。我们今天提倡儒释道三个根,你说有没有根据?净业三福头一条就是儒释道三个根,没有这三个根你就不能成就。不但在佛法里头不能成就,世间法里头也不能成就,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有了这个根这才能入佛门,你看第二条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没有前面的基础你不能受戒、不能皈依。那不能皈依,皈依的人太多了。这种皈依叫做什么?佛门叫做结缘皈依,不是真的,是假的,是跟你结个缘。就像密宗里面摩顶一样,摩顶给你传授皈依,传授一个咒语,都是结缘的,你有没有得到?没得到,你没有这个基础,你怎么能得到?所以那是结缘皈依,千万别当真,「我真的是三宝弟子」,那就错了!可以说是我向往三宝,我尊敬三宝,三宝弟子我还不够资格。
三皈不容易。你看看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的三皈,你就知道,那是唐朝时候。六祖惠能大师距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四百年,一千四百年是大唐的时代,武则天做皇帝。他那个时候传授皈依,他不是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的,他说的什么?说三皈的词,「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这么说法。我们读《坛经》看到这段经文,你就应当要想到六祖为人说皈依,为什么不说佛法僧,要说觉正净,为什么?佛经里面告诉我们,都是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他不这么说?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可能在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差不多七百年,从汉明帝到六祖那个时候,七百多年,七百多年三皈的传授里面就会产生变化。所以法传的时间愈久愈讹,就有偏差,不是纯正的,让人产生误会。皈依佛,想到什么?想到释迦牟尼佛,想到佛像,那就错了;皈依法,听说法就想到经典;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这就错了,这可不是佛的意思,佛不是这样传授的。
佛法僧是自性的代表,佛代表什么?自性觉,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净,是教你皈依自性三宝,这个管用!永远教你顺著性,你可不能违背性,我们前面这一章里头讲过。顺性,你得利益,你的灵性不断往上升;不顺性,那你就堕落,你就搞错了。你看利用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一生都要遵守,要随顺你的自性。自性是觉悟的,自性觉就是佛性,佛是觉的意思,你皈依佛是什么?是皈依你自己的佛性,觉而不迷。时时刻刻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会被外面境界迷惑,这叫皈依。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不会被迷?看到这个东西心里欢喜,起了贪心,迷了;看到这个东西不高兴,心里起憎恨、起厌恶,迷了。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迷了。大乘经教里面说得好,你要能学会用心如镜。用心是什么?我的心像镜子一样,面对的时候照得清清楚楚,染不染污?一尘不染,不但走的时候不染,正在照的时候也不染。这叫觉、这叫净、这叫正,那你就真的皈依佛,皈依三宝。法,法就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见,没有错误的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僧代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所以皈依三宝,三宝合起来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教你皈依这个。所以六祖在那个时代,他这样提出来,我们就知道,当时肯定有不少的人念三皈依就迷了,说皈依佛,就被佛迷了,说皈依法,就被经迷了,说皈依僧,就被出家人迷了。所以他老人家不用佛法僧,用觉正净,很有道理,这点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这是我们学佛,你看不管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量法门,这是总纲领、总原则,就是我们总的目标、总的方向,不能错,这个错了叫大错了。现在几个人能搞清楚?几个人能够依教奉行?所以学佛长年积行,累积的修行没有成就,什么原因?方向、目标全错了。不能怪佛,佛讲得很清楚。祖师慈悲,能说出觉正净,时时刻刻提醒我,那是我们自己不善用心,搞错了,这是没有智慧,没有如理如法的去学习。
「文言於法不颠倒」是下面一首偈,是第三首偈里的,「如实觉了,是善巧义」。於法,法是万法,怎么不颠倒?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叫如实觉了,你真的明白。《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样的词句在《般若经》里面处处都能看到。《般若心经》大家念得很熟,「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教导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就离苦得乐。你以为这一切法是真有,错了,完全错了;你知道一切法的真相,你心就清净,一个念头都不起。我们今天也算是很有福分,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发生是由於我们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就是大乘教里头佛常常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就这个意思,一念不觉。不觉怎么?不觉就动,觉是不动,觉心不动,这一动就是不觉。起心动念是非常微细!起心能生万法,六祖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怎么生的?动念,起心动念就生了。虽生,是假的,可不是真的,现象是有,精神现象、物质现象,有,它的时间太短了。
弥勒菩萨说,「举手弹指之顷」,弹指之间,这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多少念?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弹四次,那再乘四,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念念成形」,形是物质现象,就是万法,「形皆有识」,识是精神现象,就是见闻觉知,同时发生的。真难得弥勒菩萨把这个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给我们说出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念念不相到,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我们从这个话,你就能想现在这个世界摆在我们面前是怎么回事情,是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在这里面要起个念头,我控制它,起个念头占有它,在这里面分别是非、善恶、长短,那不叫冤枉!它一场空,何必起这些念头,你起这些念头叫什么?叫造业。不但起恶念造业,起善念还是造业。应该怎么样?应该像佛菩萨一样,根本就不起心不动念,用心如镜,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是什么?叫佛知佛见,你就成佛了。起心动念尚且没有,怎么可以再起分别执著?大错大错!
这桩事情,佛四十九年教学当中,说的次数是不计其数,为什么?现在我们晓得,众生的烦恼习气太深、太重,一次他能回头吗?讲清楚、讲明白了,转眼之间他还是分别执著。怎么办?讲第二遍,讲第三遍,讲一千遍,讲一万遍,讲十万遍,讲一百万遍,你常常教他这样,常常听,慢慢他真的觉悟了,他真的回头。这叫什么?长时薰修,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薰修不行。这个东西长时薰修,像一棵木头摆在水里,在水里面泡多久?泡了几百年,湿透了。现在把它捞出来摆在你面前,你拿一支火柴你去把它点燃,能不能点燃?一支点不燃,再划一支,给你划一万支,十万支,百万支,可点著了。没有这么长的效果它就点不燃,因为它湿透了,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佛慈悲,千言万语、千经万论,不厌其烦的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帮你回头。他知道不可能是说个十遍,二十遍,一百遍,一千遍,你就回头,哪有那么容易!这桩事情,这是我亲身的体验,我就是那根在水里面泡了几百年的一块木头,什么时候才燃得有点烟?还没点著,但是现在冒烟了,五十七年!我跟你讲现在我是在冒烟,有希望了。要是点燃著了,点燃著了就是初住菩萨,无明破了你就成佛了。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什么?点著了。所以我希望老天爷再能给我几年,我再努力几年,也许就点著了。现在是到快要点著的边缘。告诉诸位,还没有点著,只看到冒烟。
由此可知,寿命短就不行,学佛总不能生下来就学,不可能的事情。至少也得十几二十岁,经过五、六十年的薰习,换句话说,也得要七、八十岁才行。天天干,一天都不能放松,你才会有成就。中国古人讲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决定不能成就,一天都不能间断。这个缘难得,非常不容易,要想快速,快速怎么样?得天天讲经,讲给别人听。讲给别人听就是劝自己,你要懂这个道理。我不是个法师,哪有资格讲给别人听?每天讲的什么?自己学习的报告,我今天读经的悟处,我今天修学的心得,我天天跟大家讲,大家是什么?大家是我的老师,大家是我的监学。我怎么成就?如果没有你们大家来督促,逼著我天天要做报告,我天天要用功,天天要薰习,才会有成就。要偷懒,不做报告,不去学习,立刻就堕落,马上就原形毕露,就又回去了。所以成就不是靠别人,谁都没有办法帮助你成就,老师只是带你入门。所以修行在个人,你自己有没有成就完全是自己负责,这个道理要懂。再好的老师,帮不上忙,必须要自己真正觉悟,发愤努力。
最重要的就是佛法讲精进,此地讲「欲令增进」,你要求进步,天天有进步,不进则退。每天有进步,他才有法喜充满,他快乐;如果没有进步,他就愁眉苦脸,为什么?欢喜心生不出来,这个世法、佛法都相同。你看孔子,孔子实在讲他正式教学五年,实际上他不止,你想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出去周游之前,他自己讲,他十五岁有志於学,三十而立,三十岁他学的就成就,在我想他三十岁之后他就开始教学。释迦牟尼佛也是三十岁开始教学,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走的,孔子是七十三岁。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三个人也教,孔子是这样的人。所以孔夫子教学不止五年,五年是周游列国没人用他,回到家乡这才真正全心全力教学,传道!释迦牟尼佛比孔子做得纯,为什么?根本不想做官,他自己是王子,他不想干,他就一心一意教学,我们现在讲办班教学,释迦牟尼佛是办班教学,教了四十九年,所以有很辉煌的成就。经典就是当时他所教的内容,后来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到现在。
「於法不颠倒」,这就是觉悟,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后面清凉大师说「是善巧义」,这句话不好懂,细细去想,这两个字的味道其味无穷,著重在巧字,巧妙!巧妙在哪里?第一个是帮助自己提升,我们常讲提升自己的灵性,他做得太巧了。第二个是帮助一切众生,就是教学,菩萨从初发心就是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自行,就是自己提升。这两桩事情是一桩事,不是两桩事,你把它分成两桩事情,善巧两个字就没有了,这是一桩事情,这善巧。善是什么?好极了,巧妙极了,不迷了,不迷他就不邪、他就不染,肯定的,觉正净三个字一个得到了三个都得到。所以这三个都是入佛之门、成佛之门,你只要走一个,我们净土宗是修净,从净门入。到最后成佛三个:觉门、正门、净门。觉门难,为什么?那个根性要大利,不是上上根人这个觉门你走不进去。这是我过去三个老师,我三个老师没有见过面,他们三个人都知道,但是没在一起待过,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跟李老居士。但是三个人都用同一句话教给我,我的警觉心就提高了,都教我不可以走惠能大师的路。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对《坛经》还挺有兴趣,他说不可以,不能走惠能的路,为什么?决定走不通。李老师跟方先生几乎是同样的话告诉我,中国在惠能以前没有出现一个惠能,惠能之后到今天也没有再出现一个惠能,那是上上根人。好像上高楼一样,他们有这个本事,像武功,他一跳就上去,没有这功夫的人你去学他,你跳不上去,跌下来就摔死了,这学不得。教我走哪个路?教我爬楼梯上去,爬楼梯是教,走正门,正而不邪,这从教下。所以觉是禅宗,是性宗、是禅宗,那是天才,不是普通人;教下你从经典里面学,慢慢、慢慢提升。我现在告诉诸位的是,我们今天到这个地步是走了五十七年,一年一年的提升,这是真的。诸位同学常年听我经的人能体会到,很明显的体会到我年年境界不一样。
第三个门就是净门,净门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什么根性的人都可以,修什么?修清净心。所以说觉门快,正门时间要长,净门那就不一定,它是个特别法门。尤其是弥陀净土,真的是无比殊胜,连《华严》、《法华》都指归弥陀净土。那就是什么?我们这一生当中烦恼断不掉,没关系,带业往生。这个带业一定要搞清楚,带旧业不带新业,旧业是什么?你过去所造的;新业是什么?现在所造的。你现在天天还在造作,你不能往生!过去所造的,过去什么时候?昨天所造的都行,今天不能造,你才回头。所以佛在经上讲「临命终时」,一生没听过佛法,临命终时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人劝导他念佛求生净土,都能往生,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的。真有,我在美国马利兰州有个周广大先生,以前我说过好多遍。他开面包店,中国人,人很忠厚,得了癌症,医院放弃治疗,他找到我们的学会,那个时候还不叫净宗学会,叫佛教会,「华府佛教会」。找到一个同学,我们同学听到这个事情就去帮他助念,劝他,跟他讲佛法,他就接受了,很欢喜,告诉他的家人,「帮助我念佛,我念佛,疼痛就减轻了,不要再找医生,你们就帮助我念佛求生净土。」三天之后往生,瑞相好,火化的时候有舍利。三天,真的回头了,真信、真愿,三天念了没有间断,我们有五、六个同修帮助他,送他往生。证明《弥陀经》上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里头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听了这个,千万不要以为临命终时来得及,现在多造一点业没关系,到临命终时我能够有一个星期时间足够了。理上讲讲得通,在事上讲靠不住,你临命终时你能够保持你头脑清楚吗?你看看多少临命终的人,病重的时候不省人事,家亲眷属来了不认识,那就完了,那什么忙都帮不上。那个时候念佛帮助他,只能减少他的痛苦,没有办法帮助他往生,往生要他自己神智清楚。所以神智清楚走的,大福报!中国人讲五福,五福最后就是好死,走得好,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绝不堕恶道。哪有一个头脑清楚的人会去做畜生、会去做饿鬼?不可能的,他选择的一定是人天。临命终时一下糊涂了,他就会堕三恶道。所以往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条件是临命终时清清楚楚,佛在经上讲「心不颠倒」,这才决定能往生,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往生。我们能不能保证自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个太难了。所以平常念佛是什么?练兵,临终往生是打仗,就是准备最后那一著。平常已经养成习惯,这个习惯有没有把握,不要去问别人,问自己。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万一我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什么?阿弥陀佛出来了,你就有把握。如果说还有贪瞋痴慢就完了,你要晓得贪是饿鬼、瞋恨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搞这个就错了。
所以自己有没有把握,自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你想的是什么?你念的是什么?想的是名闻利养,念的是五欲六尘,西方这条路你这一生就没有分,虽然接触到,也学了,不管用。如果一切时、一切处,你所想的是阿弥陀佛,你所念的是阿弥陀佛。如果你还有余力的话,你会帮助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如果说算了,我别人不度,我把房门关起来度自己一个,那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去不了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没有缘可以,没有缘你自己关门念佛求生可以,没有帮助众生的缘。有缘就不行,有缘你要是舍弃一切众生,你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跟大乘不相应,大乘有慈悲心,这要知道。所以实际上四十八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心不乱,另外一个是发菩提心。你看四十八愿,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十念必生,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我们现在为了大家容易理解起见,经上说了三个,我说了五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得有这个心才行,你与大乘才相应,没有这个心就不相应。有这个心念佛是肯定往生,你有把握;没有这种心,到临命终时候这个心也会现前,像周广大居士他临终的时候他能现前,别人一讲他心就发,所以这个心愿不发是不行的。
《弥陀经》上讲的三个基本条件,信、愿、行,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你要真信,要真正发愿,行是真干。自己念佛做出好榜样给别人看,没有往生之前就能做出很好的样子,为什么?真正念佛人心地清净,他没有妄想,也就是他没有欲望,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傲慢、没有嫉妒,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工作,表现在待人接物。我们过去曾经在旧金山附近一个小镇库柏提诺,这个小镇很有名,我们中国人叫它矽谷,是美国的科技中心。我们就住在那个地方,韩馆长买了房子,我也买了个小房子,我住在她对面。隔壁是美国人,有一天他来找我们,我们也很欢喜接待他,他说:你们是干哪个行业的?为什么你们都是欢欢喜喜的?这就是感动他们了。「从来没有看到你们面孔上好像没有笑容,你们为什么这么欢喜,你们搞哪个行业?」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学佛教的。他也懂得佛教,他说:学佛这么欢喜?我说:是!学佛就是学欢喜。极乐世界,极乐不就欢喜吗?快乐。他说:这个好!我说「我们学净土,心地清净」,清净很好,「又快乐、又清净,还无量寿,寿命很长」。这三个我们都要!他是基督徒,我说:好,我们这里也有个小道场,星期六你来参加我们,到这个地方来求快乐、长寿、清净,星期天你们上教堂,没有冲突。以后真的来,愈来愈多。所以欢喜就度了很多人。
这些年来我参加很多国际和平会议,说实在讲我们也没有谈佛法,没有谈什么,就是参加会议的时候,这些与会的同仁看到我这个样子,以后听说我年龄很大,各个都愿意跟我谈几句话。谈什么?问我是怎么保养的?很现实!他们都想年轻,都想不老。所以我就教他念佛、修净土的好处,好处是什么?不容易衰老,为什么不容易衰老?心地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恐怖。他们听到很羡慕。还有告诉他长素。我素食到今年吃了五十七年,身体去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一切都正常,体力没有衰退。所以你得拿出成绩给人看,不必言说,他会来找你。所以把学佛的好处介绍给大家,看到眼前,这是眼前的好处,后来的好处那可大了,那是他无法想像的。能够接引他到佛堂里面来听经,在美国我们的活动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只有一天。在香港、在国内我们在寺院庵堂的活动可以每天讲经,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这种修学的环境在外国是找不到。
下面清凉大师说,「前二明依实立名,名能益物」,前二就是第一首跟第二首,我们念的八句经文。依真实立名的,名虽然是假名,能够利益众生,物就是众生,益是利益。为什么他不说人说物?如果说人,在十法界里只是人道,不能包括其他的;用物,十法界全包括了,从佛、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六道,这一个物就全包括了,十法界的众生都得利益。「后八」就是第三首到第十首,「显名下之实,辨益所由」,这再给我们解释名,名下头有实,说明为什么会得利益。下面说「今初」,初是第一首,「前颂明损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受乐不闻,反沉沦故」,这是第一首。明依实立名,这名是什么?在这个地方讲名就是佛,佛的名字。『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你说闻佛名多不容易,地狱虽然很苦,如果说闻佛名了,他就有机会永脱轮回,这个利益多大!反过来说『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无量乐在哪里?无想天,这个里面,佛不到那里去,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享乐享惯了,那个地方很乐,不愿意听佛说法,那就是闻不到佛名。
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道理在此地,地狱道只要闻佛名,他就解脱,他就离开地狱。离开地狱是好事情,他能超升到哪里?不一定,要看这个众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地狱里面闻佛名就往生极乐世界的,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曾经修净土堕到地狱去,在地狱里面受罪。受罪要知道不是坏事情,是好事情,他不受罪他的业消不了,所以受罪是消他的业障。就跟我们世间人犯罪一样,法官给你判刑坐监狱,判你多少年,到时候刑期满了你就出狱。地狱也是这样的,如果在地狱里面受到教化,现在我们的海口监狱,这就是菩萨在里面教化。教化怎么?很多刑期满了他不愿意出来,为什么?他说那个地方能够学到我们在社会上、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伦理道德,他愿意在那里面多学一点。诸佛菩萨在地狱里教化众生就像这样的情形,有能够接受的,多半过去生中学过佛,有善根福德。所以地狱众生能不能生净土?能,不是不能,不是假的是真的。如果没有学过佛的,他跟佛就没有缘,但是他过去生中也曾经做过好事,也有一点善根,随著善根他就到人天来受生,善根少一点的到人道,善根大的就到天道,真有这个事情。
总而言之,在人间决定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那就是不能杀害众生,为什么?杀害众生太多的时候,你麻烦,佛帮不上忙,为什么?你要还债。你那些冤亲债主找著你,不放你,佛想接你去,他拉著你,这你没办法,冤亲债主。所以你要怎样把冤亲债主这个事情把它化解掉,这很重要。所以闻到佛法之后,了解事实真相,还可不可以跟众生结怨?不可以,决定不能杀害众生。过去不知道,杀了很多众生、吃了很多众生,怎么办?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天天给他回向,天天帮助他。过去我无知,不晓得,现在我明白了,真的是要把冤家变成亲家,把敌对变成良友。这个事情要靠自己,自己要有真心去做,不是不能化解,你可以跟他讲清楚,我们怨结不化解,冤冤相报,双方都痛苦,不是一方痛苦,双方都痛苦,那又何必?过去已经过去,不要再去想,从今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学佛,将来同生极乐国。绝大多数都能接受,所以不是不能化解,能化解!不再吃众生肉,不但不杀害众生,最好是能像佛教诫菩萨那样的标准,佛怎么教?佛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样对待众生就好了。众生看到我就讨厌,怎么办?避开他,你看到他来,走到另外一边去,他心就平了。总而言之,令众生生欢喜心,我欢喜,他也欢喜,我觉悟,他也要觉悟,这就对了。
所以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不能认真学佛?还是经上讲的三重障。你看三障、二障讲得很多,三重障太重要。你具足这三重障,不但修行有障碍,你就是学教、闻法都有障碍;不但闻法有障碍,你信心有障碍。你信不信佛?不信,为什么不信?你傲慢、你有嫉妒、有贪欲,你不信!你那个信是假的,口头上的,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你哪里相信?所以细心想一想,我有没有真信?信这一个字,李老师教我,印象就太深刻,是在我受戒之后到台中去拜老师,这佛门的规矩,受戒完之后第一个要去感谢老师。我从台北到台中,在慈光图书馆,老师在那里等我,约好了,我还没进门,在门外,他在里面看到我,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态度很严肃,声音很大,叫了好多声,你要信佛。我都迷惑了,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又两年去受戒,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讲了两年经,教佛学院,受了戒,我还能不信佛吗?老师怎么说这种话?指著我「你要信佛」。我进去了,进去了真是迷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进去之后老师说你坐,我就坐在旁边,他就告诉我:你要晓得,有多少老和尚到死都不信佛。愈说我就愈不懂,老和尚到临死他还不信佛,那怎么样才叫信佛?我没说,他就跟我讲:「信佛是依教奉行,佛所教的,你做到没有?」我这一下就明白了,他一点我就清楚了。
真的,讲三皈,三皈做到没有?觉而不迷,我现在还是迷而不觉;正而不邪,我现在还是邪而不正;净而不染,我现在还是染而不净。换句话说,三皈依没做到,就这个标准,不管在家、出家。所以真的,有些老和尚到临死他还是迷邪染,他不是觉正净,这个我就明白了。所以这个标准我才晓得。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到六个信,我们净土宗讲信愿行,往生极乐世界三个条件,他讲信讲六个。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的觉正净,第二个才是信他,信他是什么?他是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把信他摆在第二,把信自己摆在第一。所以说,信佛你就能成佛。信自己是佛,你才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所以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要相信自己有佛性。怎么成佛?佛给我们讲,《华严》讲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成佛了。如果我不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还是不信,那是什么?不信他。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肯放下是不信他佛。这讲得多清楚!后面再教我们信理、信事、信因、信果,讲六个,自、他、理、事、因、果。理事是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理、极乐世界的事,同时又讲到娑婆世界的理、娑婆世界的事,你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然后你才相信因果,修什么样的因,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
你要是修极乐世界,你要从「净业三福」修起,这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教给韦提希夫人的。韦提希夫人遭家庭的政变,儿子听提婆达多的话,把他父亲害了,他做皇帝,把他的母亲幽禁。母亲痛苦,求佛。他们夫妻两个都是佛的弟子,皈依释迦牟尼佛,求佛帮助,佛就来了,佛从空中下来给她说法。她就想:这个世界太恶浊,五浊恶世。她说:有没有清净的世界、好的世界,我想往生。佛就给她展现,用佛的威神把诸佛世界让她统统能看见。她看了之后向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好,我选中这个地方,请你教给我往生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不是主动介绍,是把十方佛国土展现给她看,让她自己去选择。她选得不错,正是合佛的意思。怎么去往生?佛教她先修净业三福做底子,基础,跟她讲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要想修行成佛,都要依这个原理、原则去修。你说这三条多重要!这个教诲是真实教诲。头一条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儒释道三个根,你不从这里修,你行吗?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弟子规》,「慈心不杀」是《感应篇》,后头「修十善业」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是根,这三个是基础。这三个修成之后你是什么身分?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才能学佛。第二条才三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才能够受三皈,才能够学戒律。所以十善业道不是戒律,它是戒律的根,没有十善业道,戒律就不能学,你没基础。你有了三皈、有了戒律,成就之后,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都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智慧、大慈大悲、大愿大智,成就自己这个。末后一句「劝进行者」就是教化众生,你自己成就就帮助别人。以这个基础之后,再学净宗的经教,你就决定往生!这个净业三福所说的内容,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要学,你不从这上修学你没有根基,你修哪个法门都修不成,这个不能不知道。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老太婆没有文化,没念过书,怎么有个人教她念阿弥陀佛,她就真往生!她没有学过前面的净业三福,可是你仔细去观察她,她虽然没有学过,她孝不孝顺父母?她尊不尊重师长?她真做到;她有没有慈悲心?有;你说十善业,她真有,她没有学过,她做到了。这是你细心观察你会看到,真正往生的人都是很善良的人。同时我们学佛之后又明了,过去生中她修积的善根福德,所以她有大成就;过去生中没有修过的,不可能。你把这些理事、因果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怀疑了。我们这一生要去,我们确实有善根,没有善根这一生闻不到佛法,你也遇不到净土。遇到净土,读到这些经典,能解、能信,这个善根就很大。所以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能信、能解,福德是什么?福德是真干,真干的人有福,你不干,哪来的福?持戒的人有福,念佛的人有福,这不能不知道。
底下一首『所以於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这说谁?说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在过去,「往昔」是过去生,过去生多久?无量劫我们搞生死轮回、搞六道!为什么?「不闻佛名故」,如果是早闻,不就早就了脱生死!这里头或者是像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一生当中还在这里?过去世生中确实是闻了,闻了没有修,没有认真干。曾经听过佛名,也曾经听过讲经,或者学习过经教,不肯真修!还是放不下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那就被这个东西累赘了,你没有成就。还不错,这一生当中又遇到,又遇到,这就机会又来了,遇到这种机会比得人身的机会难,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佛法是确实可以能够解脱,闻佛法跟得人身两个比较,得人身容易,闻佛法太难了。你得到人身,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人口差不多将近七十亿,七十亿人当中有几个人闻佛法?闻佛法的人有几个人真正读到佛经?读到佛经的人有几个人读到真正的佛经?这里头还有好多迷信、假的。读了之后能不能理解,又淘汰了一层,理解之后肯不肯依教奉行?一层一层的淘汰,淘汰到最后,没几个人。重重淘汰当中,我们很幸运,都没有被淘汰掉,这是太难得的事情。
最后一关你能不能成就?关键就是你能不能放下。现在我们完全明白,你为什么不能成就?你放不下,放下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看你放多少,你真正能够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事放下,心里还有,可以带业往生。只要你这句佛号能控制住,让你贪瞋痴慢不起作用,你能控制得住,佛号起了作用,这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你真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放下了,不再执著了,那恭喜你,你是决定往生,没话说的,因为什么?你生方便有余土,你不是在凡圣同居土,你就提高了。如果你更高一层,连分别都没有,真的做到用心如镜,像佛菩萨游戏人间,心里头不著相,也就是说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他真做到了不起心、不动念,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个念头,恭喜你,你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经上讲的,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你就成佛了,一到那边就成佛了。这些事情,在我们这一生都做得到的,每个人都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你对这个世间还有没有留恋、还会不会动心?
真正提升到不起心、不动念,一切怎么样?随缘,好!《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随缘妙用」,这是菩萨。妙用是什么?妙用就是没有分别执著,随缘里头没有分别执著,什么都好。像现在许多人问我,我们过去在中国汤池做了庐江文化中心,有人问我,(我们算是境外人士,在国外住的时间多,不可以做这种事情),政府要我们撤销,要我们关闭好不好?好!我们佛弟子遵守佛陀的教诫,不犯国制,我们绝对不违犯国家的法律,我们要守法。他叫我们撤销我们就撤销,叫我们继续办我们就继续办,样样都好,不要执著、不要分别,这心多清净、多自在!佛教我们这么做。为什么?我们没有利害在里头,这个事情做好了,社会的利益、众生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我们自己受点辛苦应该的,随缘!如果自己有名闻利养在里面,那就不一样,那就不是妙用,那就世俗化了。所以我们无论怎么样发展,心地都坦然,都欢喜,没有一点忧悲苦恼,没有!何况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没有一样不快乐,没有一样不欢喜,没有一样去计较,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西北方真实慧菩萨」,偈颂第一首看起。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於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清凉大师在《疏》里面,先介绍「真实慧菩萨」,什么叫真实慧?他老人家说了八个字,「心不颠倒是真实慧」,你看说得这么简单、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很难得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弥陀经》上也给我们说了八个字,「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是念佛三昧,心不颠倒是真实慧,所以就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是我们学净土的同学不能不知道。一心不乱不容易,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是更不容易,但是我们能不能修到这个目标?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真的是不难。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甚至於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周边的一些同学他们念佛往生的,做出了榜样来给我们看。那么要问,要念多久才能有这个功夫?这个话的答案不在别人,在自己,你自己要真干那就很快。《弥陀经》里面跟我们说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你看多容易。
有没有这个例子?有,宋朝时候莹珂法师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这在《高僧传》里面有记载,《净土圣贤录》里面也有他。从记载里面我们知道,莹珂法师并不是值得大家敬仰的法师,为什么?他破戒、他不守清规,但是他有个好处,他相信因果。自己习气很重,造作许多的不善业,他向同学请教,像我这种行持,出家了,佛教导我们的没做到,从因果上讲决定堕阿鼻地狱,这个他很害怕。他向同学们请教,经上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教我不堕阿鼻地狱?同学就给他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知道只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才能够不堕地狱。於是就下定决心,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寮房里面,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也不睡觉,真心念,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这是感应,感应道交。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十年好好的修,等到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个等於说,你看把这个事实都告诉他,十年之后佛来接引,等於说是授记。可是他自己想想,他说「佛,我的业障习气太重,我禁不起诱惑,这个十年当中外头一诱惑,我肯定又去做坏事,我自己把握不住自己,可能十年之后希望都没有。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行不行?」阿弥陀佛听了之后就答应他,他说: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当时就把他带走,要三天之后?给大家做念佛的见证。弥陀跟他这么一约定,他可高兴了,把房门打开欢欢喜喜告诉大家,「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他说的话非常恳切,不像骗人样子,可是寺庙里没有一个人相信,像你这种人关起门起来,关了三天不知道你在那里干啥,三天阿弥陀佛来接引,好在三天不长,我们大家等著看,看是真的、是假的。到了第三天,他要求大众,他说「今天佛接引我往生,希望大众今天帮助我,念佛送我一程。」大家当然很欢喜,大家给他念佛,给他助念,念了一刻钟。中国古时候的一刻大概是现在半个小时的样子,他就告诉大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去了,谢谢大家,我去了。」真的就走了,这一点不是假的,他说阿弥陀佛来了,别人看不见,但是他真的往生了。你看没有生病,没有痛苦,真的是预知时至,三天前他就知道,《往生传》里记这个例子。
这是几天?三天,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这不是假的。这个法门,问题就是你是真的干还是假的干?现在哪个念佛堂挂个招牌「到我这个念佛堂来七天保证往生」,在我想这个念佛堂一个人都不去,没有一个人敢去,为什么?去送死的。这说明是假的,不是真的。莹珂法师是真干,为什么真干?知道地狱苦,知道自己做了好多恶业,肯定要堕地狱。他并没有到一心不乱,他真的到了心不颠倒。他三天念佛那当然也是功夫,那么至诚恳切的念,虽不是一心不乱,在我们心里想应当他得到功夫成片,就像《地藏经》上讲的光目女。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婆罗门女是得一心不乱,她真得到了,至少是事一心,为什么?她参观地狱,地狱里面无毒鬼王来接待她,称她菩萨,不是到一心不乱没有能力参观地狱。因为地狱只有两种人能去,一个是造作罪的人,一个是菩萨,普通人是见不到的。她是定中境界,光目女的功夫比她差一等,应该是功夫成片,她是在梦中得到的讯息,她不是定中。所以我们读经的时候细细观察,你就晓得他应当是什么样的境界。
念佛人一生所求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什么?真的,真正功夫就是求个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什么叫一心不乱?最浅的功夫,我们常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刚刚达到一心不乱,功夫不深,但是决定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个境界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必须要念到什么?念到你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你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叫功夫成片。什么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才叫一心不乱。我们见思烦恼没断,但是这句佛号起了作用,把我们的烦恼伏住。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七情五欲,佛经上讲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些东西虽没断,伏住,它不起作用,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功夫。换句话说,就像念佛堂的堂主他老人家那句口头禅,「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弥陀佛。你一天到晚没有其他的妄念,你工作不妨碍,工作如果是劳力的,不是劳心的,你的佛号还是可以不间断,你心里默默去念,你做你的工作。如果是要用思考的,你必须把念佛暂时放下,要养成习惯,暂时可以放下,你去思惟你的工作,工作完了之后阿弥陀佛立刻就提起来,这也是功夫成片。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你心里面不起贪瞋痴,只起阿弥陀佛,其他的妄念统统没有,念头起来都是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片。临终的时候呢?临终的时候一定要有真实慧,就是心不颠倒,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临终的时候起了妄念,妄念是什么?贪瞋痴慢,这个念头一起来就不能往生,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关键的时候,关系他未来!
所以佛门祖师大德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规条,我们要遵守,决定不能够哭,为什么?你一哭把他的感情勾起来,他就又想起亲情就坏了,那就颠倒了。所以在临终送亡人的时候心地要清净,要诚诚恳恳用一句佛号送他,帮助他提起正念,这就对了。那个感情,什么时候去哭他?等他往生走了之后,你再哭不迟。往生人断气之后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最好,十四个小时之内不能有伤感的念头,你要很理智。所以一般家亲眷属没有法子,控制不住,最好把家亲眷属隔离,让这些同参道友来帮助他。等十四个小时之后让他家亲眷属再进来,这是对的、是正确的,帮助他往生,帮助他到好地方去。不学佛的人、不知道有极乐世界的人,临命终时如果也能做到心不颠倒,这个人决定生天,为什么?他有定有慧,有定慧肯定有善行、有善德,这种善行善德他肯定生天。所以我们要记住,心不能颠倒,颠倒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分别执著,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的心就颠倒。心不颠倒就是心里一个妄念都没有,只有阿弥陀佛,这是净宗无比殊胜之处。心里一个妄念没有是真正不容易,那是到了禅定相当的定功才能做到。凡夫很难,凡夫我们念佛人说,用阿弥陀佛代替一切妄念。你心不是起念头吗?起念头阿弥陀佛不要紧,不起别的念头,善念阿弥陀佛,恶念也阿弥陀佛。只要念头一起,第一个念头不怕,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净土的觉就是佛号提起来。头一个念头不管是什么念头,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弥陀取而代之。然后念念弥陀这个念头相续,没有其他的,这就是真实慧!
这到了第八住,八住叫童真住。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佛门里面佛菩萨的变相图,佛菩萨都画成童子,天真无邪!八住菩萨。我们前面讲佛的十身,「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你细细的观察,十身我们前面刚刚学过。菩提身,菩提身是什么?我们现在讲这个孩子聪明,悟性很高,一看一听他就明白了,这菩提身,灵性。愿身,他有善愿,他念念会想到众生苦,念念想到怎么帮助众生,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这是佛的十种身。你细心去观察,在他统统都显示出来,这叫童真。这个地方是十住菩萨,这到第八,就称之为童真住。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下面是讲这十首偈的大意,「颂意」,这十首偈就他报告的大意,「为显欲令增进,於一切法,皆得善巧,文言於法不颠倒,如实觉了,是善巧义」。这是总说真实慧菩萨报告的内容,为我们显示从前面第七是不退住,不退住再升一级就到童真住。童真住再往上升就是法王子,九住是法王子,十住是灌顶,入灌顶位,灌顶成佛了,十住也成佛。法王子是什么?法王子是法师位,反正第九都是法师。十信里面第九信是法师,十住第九住也是法师,后面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凡是第九位都是法师位。法师是什么?以弘法利生为主,前面的修行是自己为主,成就自己,自己的德行、学问、能力都成就,你就得教化众生。
世尊在《观经》里面教导我们「净业三福」,这是我们净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要记住。从哪里修?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是基础,四句,从这里修。这是世间法,不是佛法。所以佛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没有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前面两句就是《弟子规》,孝亲尊师;第三句「慈心不杀」这是讲因果,道家的《感应篇》;第四句「修十善业」是佛教的。我们今天提倡儒释道三个根,你说有没有根据?净业三福头一条就是儒释道三个根,没有这三个根你就不能成就。不但在佛法里头不能成就,世间法里头也不能成就,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有了这个根这才能入佛门,你看第二条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没有前面的基础你不能受戒、不能皈依。那不能皈依,皈依的人太多了。这种皈依叫做什么?佛门叫做结缘皈依,不是真的,是假的,是跟你结个缘。就像密宗里面摩顶一样,摩顶给你传授皈依,传授一个咒语,都是结缘的,你有没有得到?没得到,你没有这个基础,你怎么能得到?所以那是结缘皈依,千万别当真,「我真的是三宝弟子」,那就错了!可以说是我向往三宝,我尊敬三宝,三宝弟子我还不够资格。
三皈不容易。你看看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的三皈,你就知道,那是唐朝时候。六祖惠能大师距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四百年,一千四百年是大唐的时代,武则天做皇帝。他那个时候传授皈依,他不是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的,他说的什么?说三皈的词,「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这么说法。我们读《坛经》看到这段经文,你就应当要想到六祖为人说皈依,为什么不说佛法僧,要说觉正净,为什么?佛经里面告诉我们,都是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他不这么说?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可能在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来差不多七百年,从汉明帝到六祖那个时候,七百多年,七百多年三皈的传授里面就会产生变化。所以法传的时间愈久愈讹,就有偏差,不是纯正的,让人产生误会。皈依佛,想到什么?想到释迦牟尼佛,想到佛像,那就错了;皈依法,听说法就想到经典;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这就错了,这可不是佛的意思,佛不是这样传授的。
佛法僧是自性的代表,佛代表什么?自性觉,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净,是教你皈依自性三宝,这个管用!永远教你顺著性,你可不能违背性,我们前面这一章里头讲过。顺性,你得利益,你的灵性不断往上升;不顺性,那你就堕落,你就搞错了。你看利用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一生都要遵守,要随顺你的自性。自性是觉悟的,自性觉就是佛性,佛是觉的意思,你皈依佛是什么?是皈依你自己的佛性,觉而不迷。时时刻刻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会被外面境界迷惑,这叫皈依。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不会被迷?看到这个东西心里欢喜,起了贪心,迷了;看到这个东西不高兴,心里起憎恨、起厌恶,迷了。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迷了。大乘经教里面说得好,你要能学会用心如镜。用心是什么?我的心像镜子一样,面对的时候照得清清楚楚,染不染污?一尘不染,不但走的时候不染,正在照的时候也不染。这叫觉、这叫净、这叫正,那你就真的皈依佛,皈依三宝。法,法就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见,没有错误的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僧代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所以皈依三宝,三宝合起来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教你皈依这个。所以六祖在那个时代,他这样提出来,我们就知道,当时肯定有不少的人念三皈依就迷了,说皈依佛,就被佛迷了,说皈依法,就被经迷了,说皈依僧,就被出家人迷了。所以他老人家不用佛法僧,用觉正净,很有道理,这点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这是我们学佛,你看不管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量法门,这是总纲领、总原则,就是我们总的目标、总的方向,不能错,这个错了叫大错了。现在几个人能搞清楚?几个人能够依教奉行?所以学佛长年积行,累积的修行没有成就,什么原因?方向、目标全错了。不能怪佛,佛讲得很清楚。祖师慈悲,能说出觉正净,时时刻刻提醒我,那是我们自己不善用心,搞错了,这是没有智慧,没有如理如法的去学习。
「文言於法不颠倒」是下面一首偈,是第三首偈里的,「如实觉了,是善巧义」。於法,法是万法,怎么不颠倒?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叫如实觉了,你真的明白。《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样的词句在《般若经》里面处处都能看到。《般若心经》大家念得很熟,「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教导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就离苦得乐。你以为这一切法是真有,错了,完全错了;你知道一切法的真相,你心就清净,一个念头都不起。我们今天也算是很有福分,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发生是由於我们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就是大乘教里头佛常常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就这个意思,一念不觉。不觉怎么?不觉就动,觉是不动,觉心不动,这一动就是不觉。起心动念是非常微细!起心能生万法,六祖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怎么生的?动念,起心动念就生了。虽生,是假的,可不是真的,现象是有,精神现象、物质现象,有,它的时间太短了。
弥勒菩萨说,「举手弹指之顷」,弹指之间,这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多少念?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弹四次,那再乘四,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念念成形」,形是物质现象,就是万法,「形皆有识」,识是精神现象,就是见闻觉知,同时发生的。真难得弥勒菩萨把这个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给我们说出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念念不相到,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我们从这个话,你就能想现在这个世界摆在我们面前是怎么回事情,是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在这里面要起个念头,我控制它,起个念头占有它,在这里面分别是非、善恶、长短,那不叫冤枉!它一场空,何必起这些念头,你起这些念头叫什么?叫造业。不但起恶念造业,起善念还是造业。应该怎么样?应该像佛菩萨一样,根本就不起心不动念,用心如镜,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是什么?叫佛知佛见,你就成佛了。起心动念尚且没有,怎么可以再起分别执著?大错大错!
这桩事情,佛四十九年教学当中,说的次数是不计其数,为什么?现在我们晓得,众生的烦恼习气太深、太重,一次他能回头吗?讲清楚、讲明白了,转眼之间他还是分别执著。怎么办?讲第二遍,讲第三遍,讲一千遍,讲一万遍,讲十万遍,讲一百万遍,你常常教他这样,常常听,慢慢他真的觉悟了,他真的回头。这叫什么?长时薰修,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薰修不行。这个东西长时薰修,像一棵木头摆在水里,在水里面泡多久?泡了几百年,湿透了。现在把它捞出来摆在你面前,你拿一支火柴你去把它点燃,能不能点燃?一支点不燃,再划一支,给你划一万支,十万支,百万支,可点著了。没有这么长的效果它就点不燃,因为它湿透了,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佛慈悲,千言万语、千经万论,不厌其烦的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帮你回头。他知道不可能是说个十遍,二十遍,一百遍,一千遍,你就回头,哪有那么容易!这桩事情,这是我亲身的体验,我就是那根在水里面泡了几百年的一块木头,什么时候才燃得有点烟?还没点著,但是现在冒烟了,五十七年!我跟你讲现在我是在冒烟,有希望了。要是点燃著了,点燃著了就是初住菩萨,无明破了你就成佛了。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什么?点著了。所以我希望老天爷再能给我几年,我再努力几年,也许就点著了。现在是到快要点著的边缘。告诉诸位,还没有点著,只看到冒烟。
由此可知,寿命短就不行,学佛总不能生下来就学,不可能的事情。至少也得十几二十岁,经过五、六十年的薰习,换句话说,也得要七、八十岁才行。天天干,一天都不能放松,你才会有成就。中国古人讲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决定不能成就,一天都不能间断。这个缘难得,非常不容易,要想快速,快速怎么样?得天天讲经,讲给别人听。讲给别人听就是劝自己,你要懂这个道理。我不是个法师,哪有资格讲给别人听?每天讲的什么?自己学习的报告,我今天读经的悟处,我今天修学的心得,我天天跟大家讲,大家是什么?大家是我的老师,大家是我的监学。我怎么成就?如果没有你们大家来督促,逼著我天天要做报告,我天天要用功,天天要薰习,才会有成就。要偷懒,不做报告,不去学习,立刻就堕落,马上就原形毕露,就又回去了。所以成就不是靠别人,谁都没有办法帮助你成就,老师只是带你入门。所以修行在个人,你自己有没有成就完全是自己负责,这个道理要懂。再好的老师,帮不上忙,必须要自己真正觉悟,发愤努力。
最重要的就是佛法讲精进,此地讲「欲令增进」,你要求进步,天天有进步,不进则退。每天有进步,他才有法喜充满,他快乐;如果没有进步,他就愁眉苦脸,为什么?欢喜心生不出来,这个世法、佛法都相同。你看孔子,孔子实在讲他正式教学五年,实际上他不止,你想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出去周游之前,他自己讲,他十五岁有志於学,三十而立,三十岁他学的就成就,在我想他三十岁之后他就开始教学。释迦牟尼佛也是三十岁开始教学,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走的,孔子是七十三岁。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三个人也教,孔子是这样的人。所以孔夫子教学不止五年,五年是周游列国没人用他,回到家乡这才真正全心全力教学,传道!释迦牟尼佛比孔子做得纯,为什么?根本不想做官,他自己是王子,他不想干,他就一心一意教学,我们现在讲办班教学,释迦牟尼佛是办班教学,教了四十九年,所以有很辉煌的成就。经典就是当时他所教的内容,后来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到现在。
「於法不颠倒」,这就是觉悟,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后面清凉大师说「是善巧义」,这句话不好懂,细细去想,这两个字的味道其味无穷,著重在巧字,巧妙!巧妙在哪里?第一个是帮助自己提升,我们常讲提升自己的灵性,他做得太巧了。第二个是帮助一切众生,就是教学,菩萨从初发心就是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自行,就是自己提升。这两桩事情是一桩事,不是两桩事,你把它分成两桩事情,善巧两个字就没有了,这是一桩事情,这善巧。善是什么?好极了,巧妙极了,不迷了,不迷他就不邪、他就不染,肯定的,觉正净三个字一个得到了三个都得到。所以这三个都是入佛之门、成佛之门,你只要走一个,我们净土宗是修净,从净门入。到最后成佛三个:觉门、正门、净门。觉门难,为什么?那个根性要大利,不是上上根人这个觉门你走不进去。这是我过去三个老师,我三个老师没有见过面,他们三个人都知道,但是没在一起待过,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跟李老居士。但是三个人都用同一句话教给我,我的警觉心就提高了,都教我不可以走惠能大师的路。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对《坛经》还挺有兴趣,他说不可以,不能走惠能的路,为什么?决定走不通。李老师跟方先生几乎是同样的话告诉我,中国在惠能以前没有出现一个惠能,惠能之后到今天也没有再出现一个惠能,那是上上根人。好像上高楼一样,他们有这个本事,像武功,他一跳就上去,没有这功夫的人你去学他,你跳不上去,跌下来就摔死了,这学不得。教我走哪个路?教我爬楼梯上去,爬楼梯是教,走正门,正而不邪,这从教下。所以觉是禅宗,是性宗、是禅宗,那是天才,不是普通人;教下你从经典里面学,慢慢、慢慢提升。我现在告诉诸位的是,我们今天到这个地步是走了五十七年,一年一年的提升,这是真的。诸位同学常年听我经的人能体会到,很明显的体会到我年年境界不一样。
第三个门就是净门,净门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什么根性的人都可以,修什么?修清净心。所以说觉门快,正门时间要长,净门那就不一定,它是个特别法门。尤其是弥陀净土,真的是无比殊胜,连《华严》、《法华》都指归弥陀净土。那就是什么?我们这一生当中烦恼断不掉,没关系,带业往生。这个带业一定要搞清楚,带旧业不带新业,旧业是什么?你过去所造的;新业是什么?现在所造的。你现在天天还在造作,你不能往生!过去所造的,过去什么时候?昨天所造的都行,今天不能造,你才回头。所以佛在经上讲「临命终时」,一生没听过佛法,临命终时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人劝导他念佛求生净土,都能往生,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的。真有,我在美国马利兰州有个周广大先生,以前我说过好多遍。他开面包店,中国人,人很忠厚,得了癌症,医院放弃治疗,他找到我们的学会,那个时候还不叫净宗学会,叫佛教会,「华府佛教会」。找到一个同学,我们同学听到这个事情就去帮他助念,劝他,跟他讲佛法,他就接受了,很欢喜,告诉他的家人,「帮助我念佛,我念佛,疼痛就减轻了,不要再找医生,你们就帮助我念佛求生净土。」三天之后往生,瑞相好,火化的时候有舍利。三天,真的回头了,真信、真愿,三天念了没有间断,我们有五、六个同修帮助他,送他往生。证明《弥陀经》上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里头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听了这个,千万不要以为临命终时来得及,现在多造一点业没关系,到临命终时我能够有一个星期时间足够了。理上讲讲得通,在事上讲靠不住,你临命终时你能够保持你头脑清楚吗?你看看多少临命终的人,病重的时候不省人事,家亲眷属来了不认识,那就完了,那什么忙都帮不上。那个时候念佛帮助他,只能减少他的痛苦,没有办法帮助他往生,往生要他自己神智清楚。所以神智清楚走的,大福报!中国人讲五福,五福最后就是好死,走得好,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绝不堕恶道。哪有一个头脑清楚的人会去做畜生、会去做饿鬼?不可能的,他选择的一定是人天。临命终时一下糊涂了,他就会堕三恶道。所以往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条件是临命终时清清楚楚,佛在经上讲「心不颠倒」,这才决定能往生,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往生。我们能不能保证自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个太难了。所以平常念佛是什么?练兵,临终往生是打仗,就是准备最后那一著。平常已经养成习惯,这个习惯有没有把握,不要去问别人,问自己。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万一我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什么?阿弥陀佛出来了,你就有把握。如果说还有贪瞋痴慢就完了,你要晓得贪是饿鬼、瞋恨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搞这个就错了。
所以自己有没有把握,自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你想的是什么?你念的是什么?想的是名闻利养,念的是五欲六尘,西方这条路你这一生就没有分,虽然接触到,也学了,不管用。如果一切时、一切处,你所想的是阿弥陀佛,你所念的是阿弥陀佛。如果你还有余力的话,你会帮助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如果说算了,我别人不度,我把房门关起来度自己一个,那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去不了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没有缘可以,没有缘你自己关门念佛求生可以,没有帮助众生的缘。有缘就不行,有缘你要是舍弃一切众生,你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跟大乘不相应,大乘有慈悲心,这要知道。所以实际上四十八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心不乱,另外一个是发菩提心。你看四十八愿,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十念必生,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我们现在为了大家容易理解起见,经上说了三个,我说了五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得有这个心才行,你与大乘才相应,没有这个心就不相应。有这个心念佛是肯定往生,你有把握;没有这种心,到临命终时候这个心也会现前,像周广大居士他临终的时候他能现前,别人一讲他心就发,所以这个心愿不发是不行的。
《弥陀经》上讲的三个基本条件,信、愿、行,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你要真信,要真正发愿,行是真干。自己念佛做出好榜样给别人看,没有往生之前就能做出很好的样子,为什么?真正念佛人心地清净,他没有妄想,也就是他没有欲望,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傲慢、没有嫉妒,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工作,表现在待人接物。我们过去曾经在旧金山附近一个小镇库柏提诺,这个小镇很有名,我们中国人叫它矽谷,是美国的科技中心。我们就住在那个地方,韩馆长买了房子,我也买了个小房子,我住在她对面。隔壁是美国人,有一天他来找我们,我们也很欢喜接待他,他说:你们是干哪个行业的?为什么你们都是欢欢喜喜的?这就是感动他们了。「从来没有看到你们面孔上好像没有笑容,你们为什么这么欢喜,你们搞哪个行业?」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学佛教的。他也懂得佛教,他说:学佛这么欢喜?我说:是!学佛就是学欢喜。极乐世界,极乐不就欢喜吗?快乐。他说:这个好!我说「我们学净土,心地清净」,清净很好,「又快乐、又清净,还无量寿,寿命很长」。这三个我们都要!他是基督徒,我说:好,我们这里也有个小道场,星期六你来参加我们,到这个地方来求快乐、长寿、清净,星期天你们上教堂,没有冲突。以后真的来,愈来愈多。所以欢喜就度了很多人。
这些年来我参加很多国际和平会议,说实在讲我们也没有谈佛法,没有谈什么,就是参加会议的时候,这些与会的同仁看到我这个样子,以后听说我年龄很大,各个都愿意跟我谈几句话。谈什么?问我是怎么保养的?很现实!他们都想年轻,都想不老。所以我就教他念佛、修净土的好处,好处是什么?不容易衰老,为什么不容易衰老?心地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恐怖。他们听到很羡慕。还有告诉他长素。我素食到今年吃了五十七年,身体去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一切都正常,体力没有衰退。所以你得拿出成绩给人看,不必言说,他会来找你。所以把学佛的好处介绍给大家,看到眼前,这是眼前的好处,后来的好处那可大了,那是他无法想像的。能够接引他到佛堂里面来听经,在美国我们的活动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只有一天。在香港、在国内我们在寺院庵堂的活动可以每天讲经,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这种修学的环境在外国是找不到。
下面清凉大师说,「前二明依实立名,名能益物」,前二就是第一首跟第二首,我们念的八句经文。依真实立名的,名虽然是假名,能够利益众生,物就是众生,益是利益。为什么他不说人说物?如果说人,在十法界里只是人道,不能包括其他的;用物,十法界全包括了,从佛、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六道,这一个物就全包括了,十法界的众生都得利益。「后八」就是第三首到第十首,「显名下之实,辨益所由」,这再给我们解释名,名下头有实,说明为什么会得利益。下面说「今初」,初是第一首,「前颂明损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受乐不闻,反沉沦故」,这是第一首。明依实立名,这名是什么?在这个地方讲名就是佛,佛的名字。『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你说闻佛名多不容易,地狱虽然很苦,如果说闻佛名了,他就有机会永脱轮回,这个利益多大!反过来说『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无量乐在哪里?无想天,这个里面,佛不到那里去,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享乐享惯了,那个地方很乐,不愿意听佛说法,那就是闻不到佛名。
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道理在此地,地狱道只要闻佛名,他就解脱,他就离开地狱。离开地狱是好事情,他能超升到哪里?不一定,要看这个众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地狱里面闻佛名就往生极乐世界的,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曾经修净土堕到地狱去,在地狱里面受罪。受罪要知道不是坏事情,是好事情,他不受罪他的业消不了,所以受罪是消他的业障。就跟我们世间人犯罪一样,法官给你判刑坐监狱,判你多少年,到时候刑期满了你就出狱。地狱也是这样的,如果在地狱里面受到教化,现在我们的海口监狱,这就是菩萨在里面教化。教化怎么?很多刑期满了他不愿意出来,为什么?他说那个地方能够学到我们在社会上、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伦理道德,他愿意在那里面多学一点。诸佛菩萨在地狱里教化众生就像这样的情形,有能够接受的,多半过去生中学过佛,有善根福德。所以地狱众生能不能生净土?能,不是不能,不是假的是真的。如果没有学过佛的,他跟佛就没有缘,但是他过去生中也曾经做过好事,也有一点善根,随著善根他就到人天来受生,善根少一点的到人道,善根大的就到天道,真有这个事情。
总而言之,在人间决定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那就是不能杀害众生,为什么?杀害众生太多的时候,你麻烦,佛帮不上忙,为什么?你要还债。你那些冤亲债主找著你,不放你,佛想接你去,他拉著你,这你没办法,冤亲债主。所以你要怎样把冤亲债主这个事情把它化解掉,这很重要。所以闻到佛法之后,了解事实真相,还可不可以跟众生结怨?不可以,决定不能杀害众生。过去不知道,杀了很多众生、吃了很多众生,怎么办?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天天给他回向,天天帮助他。过去我无知,不晓得,现在我明白了,真的是要把冤家变成亲家,把敌对变成良友。这个事情要靠自己,自己要有真心去做,不是不能化解,你可以跟他讲清楚,我们怨结不化解,冤冤相报,双方都痛苦,不是一方痛苦,双方都痛苦,那又何必?过去已经过去,不要再去想,从今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学佛,将来同生极乐国。绝大多数都能接受,所以不是不能化解,能化解!不再吃众生肉,不但不杀害众生,最好是能像佛教诫菩萨那样的标准,佛怎么教?佛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样对待众生就好了。众生看到我就讨厌,怎么办?避开他,你看到他来,走到另外一边去,他心就平了。总而言之,令众生生欢喜心,我欢喜,他也欢喜,我觉悟,他也要觉悟,这就对了。
所以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不能认真学佛?还是经上讲的三重障。你看三障、二障讲得很多,三重障太重要。你具足这三重障,不但修行有障碍,你就是学教、闻法都有障碍;不但闻法有障碍,你信心有障碍。你信不信佛?不信,为什么不信?你傲慢、你有嫉妒、有贪欲,你不信!你那个信是假的,口头上的,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你哪里相信?所以细心想一想,我有没有真信?信这一个字,李老师教我,印象就太深刻,是在我受戒之后到台中去拜老师,这佛门的规矩,受戒完之后第一个要去感谢老师。我从台北到台中,在慈光图书馆,老师在那里等我,约好了,我还没进门,在门外,他在里面看到我,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态度很严肃,声音很大,叫了好多声,你要信佛。我都迷惑了,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又两年去受戒,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讲了两年经,教佛学院,受了戒,我还能不信佛吗?老师怎么说这种话?指著我「你要信佛」。我进去了,进去了真是迷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进去之后老师说你坐,我就坐在旁边,他就告诉我:你要晓得,有多少老和尚到死都不信佛。愈说我就愈不懂,老和尚到临死他还不信佛,那怎么样才叫信佛?我没说,他就跟我讲:「信佛是依教奉行,佛所教的,你做到没有?」我这一下就明白了,他一点我就清楚了。
真的,讲三皈,三皈做到没有?觉而不迷,我现在还是迷而不觉;正而不邪,我现在还是邪而不正;净而不染,我现在还是染而不净。换句话说,三皈依没做到,就这个标准,不管在家、出家。所以真的,有些老和尚到临死他还是迷邪染,他不是觉正净,这个我就明白了。所以这个标准我才晓得。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到六个信,我们净土宗讲信愿行,往生极乐世界三个条件,他讲信讲六个。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的觉正净,第二个才是信他,信他是什么?他是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把信他摆在第二,把信自己摆在第一。所以说,信佛你就能成佛。信自己是佛,你才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所以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要相信自己有佛性。怎么成佛?佛给我们讲,《华严》讲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成佛了。如果我不能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还是不信,那是什么?不信他。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肯放下是不信他佛。这讲得多清楚!后面再教我们信理、信事、信因、信果,讲六个,自、他、理、事、因、果。理事是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理、极乐世界的事,同时又讲到娑婆世界的理、娑婆世界的事,你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然后你才相信因果,修什么样的因,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
你要是修极乐世界,你要从「净业三福」修起,这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教给韦提希夫人的。韦提希夫人遭家庭的政变,儿子听提婆达多的话,把他父亲害了,他做皇帝,把他的母亲幽禁。母亲痛苦,求佛。他们夫妻两个都是佛的弟子,皈依释迦牟尼佛,求佛帮助,佛就来了,佛从空中下来给她说法。她就想:这个世界太恶浊,五浊恶世。她说:有没有清净的世界、好的世界,我想往生。佛就给她展现,用佛的威神把诸佛世界让她统统能看见。她看了之后向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好,我选中这个地方,请你教给我往生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不是主动介绍,是把十方佛国土展现给她看,让她自己去选择。她选得不错,正是合佛的意思。怎么去往生?佛教她先修净业三福做底子,基础,跟她讲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要想修行成佛,都要依这个原理、原则去修。你说这三条多重要!这个教诲是真实教诲。头一条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儒释道三个根,你不从这里修,你行吗?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弟子规》,「慈心不杀」是《感应篇》,后头「修十善业」是《十善业道经》,这三个是根,这三个是基础。这三个修成之后你是什么身分?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才能学佛。第二条才三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才能够受三皈,才能够学戒律。所以十善业道不是戒律,它是戒律的根,没有十善业道,戒律就不能学,你没基础。你有了三皈、有了戒律,成就之后,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都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智慧、大慈大悲、大愿大智,成就自己这个。末后一句「劝进行者」就是教化众生,你自己成就就帮助别人。以这个基础之后,再学净宗的经教,你就决定往生!这个净业三福所说的内容,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要学,你不从这上修学你没有根基,你修哪个法门都修不成,这个不能不知道。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老太婆没有文化,没念过书,怎么有个人教她念阿弥陀佛,她就真往生!她没有学过前面的净业三福,可是你仔细去观察她,她虽然没有学过,她孝不孝顺父母?她尊不尊重师长?她真做到;她有没有慈悲心?有;你说十善业,她真有,她没有学过,她做到了。这是你细心观察你会看到,真正往生的人都是很善良的人。同时我们学佛之后又明了,过去生中她修积的善根福德,所以她有大成就;过去生中没有修过的,不可能。你把这些理事、因果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怀疑了。我们这一生要去,我们确实有善根,没有善根这一生闻不到佛法,你也遇不到净土。遇到净土,读到这些经典,能解、能信,这个善根就很大。所以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能信、能解,福德是什么?福德是真干,真干的人有福,你不干,哪来的福?持戒的人有福,念佛的人有福,这不能不知道。
底下一首『所以於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这说谁?说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在过去,「往昔」是过去生,过去生多久?无量劫我们搞生死轮回、搞六道!为什么?「不闻佛名故」,如果是早闻,不就早就了脱生死!这里头或者是像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一生当中还在这里?过去世生中确实是闻了,闻了没有修,没有认真干。曾经听过佛名,也曾经听过讲经,或者学习过经教,不肯真修!还是放不下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那就被这个东西累赘了,你没有成就。还不错,这一生当中又遇到,又遇到,这就机会又来了,遇到这种机会比得人身的机会难,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佛法是确实可以能够解脱,闻佛法跟得人身两个比较,得人身容易,闻佛法太难了。你得到人身,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人口差不多将近七十亿,七十亿人当中有几个人闻佛法?闻佛法的人有几个人真正读到佛经?读到佛经的人有几个人读到真正的佛经?这里头还有好多迷信、假的。读了之后能不能理解,又淘汰了一层,理解之后肯不肯依教奉行?一层一层的淘汰,淘汰到最后,没几个人。重重淘汰当中,我们很幸运,都没有被淘汰掉,这是太难得的事情。
最后一关你能不能成就?关键就是你能不能放下。现在我们完全明白,你为什么不能成就?你放不下,放下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看你放多少,你真正能够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事放下,心里还有,可以带业往生。只要你这句佛号能控制住,让你贪瞋痴慢不起作用,你能控制得住,佛号起了作用,这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你真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放下了,不再执著了,那恭喜你,你是决定往生,没话说的,因为什么?你生方便有余土,你不是在凡圣同居土,你就提高了。如果你更高一层,连分别都没有,真的做到用心如镜,像佛菩萨游戏人间,心里头不著相,也就是说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他真做到了不起心、不动念,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个念头,恭喜你,你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经上讲的,到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你就成佛了,一到那边就成佛了。这些事情,在我们这一生都做得到的,每个人都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你对这个世间还有没有留恋、还会不会动心?
真正提升到不起心、不动念,一切怎么样?随缘,好!《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随缘妙用」,这是菩萨。妙用是什么?妙用就是没有分别执著,随缘里头没有分别执著,什么都好。像现在许多人问我,我们过去在中国汤池做了庐江文化中心,有人问我,(我们算是境外人士,在国外住的时间多,不可以做这种事情),政府要我们撤销,要我们关闭好不好?好!我们佛弟子遵守佛陀的教诫,不犯国制,我们绝对不违犯国家的法律,我们要守法。他叫我们撤销我们就撤销,叫我们继续办我们就继续办,样样都好,不要执著、不要分别,这心多清净、多自在!佛教我们这么做。为什么?我们没有利害在里头,这个事情做好了,社会的利益、众生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我们自己受点辛苦应该的,随缘!如果自己有名闻利养在里面,那就不一样,那就不是妙用,那就世俗化了。所以我们无论怎么样发展,心地都坦然,都欢喜,没有一点忧悲苦恼,没有!何况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没有一样不快乐,没有一样不欢喜,没有一样去计较,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