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三昧 (第二集) 2007/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017-1697集) 档名:29-072-00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继续看「华严三昧」的第三句:
【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
我们看这两句。前面两句,「严净佛刹,供养如来」,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自己成就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如果说不愿意帮助别人,就决定不能成就自己,为什么?自他不二。往昔无量无边的菩萨,从初发心所发的大愿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大愿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叫四弘誓愿。四大类第一个就是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度众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众生服务、就是帮助众生。所以,为什么要成就自己?是为了帮助众生。帮助众生,如果自己的德行、道业、学问没有成就,那帮助众生是一句空话,你拿什么帮助?
要成就德行,就要断烦恼。德行我们现在明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都不在外面,都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虽然本来有,佛说六道众生无始无明,迷失了自性。迷失的意思我们现在也很清楚,是不是真的迷失?没有。但是迷了自性,确实你的智慧、德能不起作用。如果说不起作用,这个话也讲不通,还是起作用,起的是相反的作用。本来的智慧变成烦恼,无量无边的智慧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本来的德能变成造业,身语意的三业;本来的相好变成六道三途。所以它还是起作用,作用变质了,扭曲了。
佛菩萨慈悲,看到这种状况确实心有不忍,心有不忍是我们说的,如果佛菩萨真的有心有不忍,他就堕落到六道了。为什么?他如如不动,哪有什么忍不忍?你做好事,他也没有欢喜,你做坏事,他也不生烦恼。永远记住,佛菩萨用心如镜,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但是他自然会帮助你,帮助你回头,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回归自性,为什么?佛经上讲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像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决不是有意的。现在人没有了,六、七十年之前的人有,那时候社会还相当淳朴。确实没有人教,你看一个小孩有危险,或是掉到坑洞里、或者是掉下水里面,这个人看到自然就去救他,就去帮助他,绝对没有说看到不理的,没有;现在有,现在看到他真的不理你。换句话说,现在人迷的比六、七十年前的人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我们今天讲同情心,连这点同情心都没有了。
可是诸佛菩萨有,他一定帮助我们,用什么帮助?教化,身语意三业都帮助。身做给我们看,你看前面严刹、供佛,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现在就放光。放光是什么?放光是身教,没有说话,做出来给我们看。佛菩萨、祖师大德统统做给我们看,看了要觉悟。他做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知道,对自己是彻底放下,对苦难众生是全面的提起,不是放下。我常讲的,劝勉同学的,最低标准十六个字,要放下自私自利。你要晓得,你有一点点私心,尤其是在佛门,打著佛的招牌还有一点点私心,你决定堕阿鼻地狱,你要知道。佛这个招牌是金字招牌,你打著这个招牌造罪业,满足自己的欲望,欺骗一切众生,这个罪比什么都大,世出世间所造一切罪业没有比这个大的。所以很多人讲,学佛的人堕阿鼻地狱他想不通。一个魔王杀几千万人、杀几万万人,罪过轻,你打著佛的招牌骗人,这个罪过重。可是现在有很多打著佛的招牌骗人,自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愚痴到了极处,自己不知道是愚痴。迷得太深,迷得太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这个小利是引诱你入阿鼻地狱。
你要是真正觉悟了,你在这个地方拿著佛的招牌替佛做一点点小功德,你的利益无量无边。天堂、地狱总在一念之间,一念自私,堕地狱,一念利益众生,上天堂。这种事情摆在眼前,为什么不觉悟?你看看佛,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舍得多么彻底,除了三衣一钵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跟诸位报告第一句「严净不可思议刹」,不可思议刹没有建筑物,不可思议。所以你要懂得,佛菩萨所在之处就是佛刹,他在山上,山是佛刹,他在水边,水边是佛刹,人在哪里,刹就在哪里。也许同修们曾经听过,佛经上有句话说「身土不二」,刹是刹土,为什么?你身在哪里道在哪里,你有道,道就是你觉悟了。
现在这个道理大家也逐渐有点明白了。你觉悟,你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所有的环境、磁场统统都觉悟,你迷了,全都迷了,这叫什么?境随心转。所以佛刹要不要建房子?不需要。尤其是现在时代,为什么?建个道场就有人争,人家看到这有利就动不善的心。这不善的心,你不建道场没事,建了道场,把这些人全拉到地狱去了,你想想是不是?这里是个佛寺,这是个佛的道场,可是里面没有道。住在这里面的人争,争领导权,佛是教你把争放下来,你还在这争,这个罪多重,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所以印光大师交代现代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建道场,为什么叫你建小道场,住众不超过二十人?没有什么好争的,一般人没看得起。如果道场大了,就会引起人的恶念。这是祖师真正的慈悲。
我一生没建道场,这些年在澳洲建了个净宗学院,这是非常不得已。早年跟我一起学习的这十几个出家人,没有地方去,所以建个小道场给他们。他们要扩大,我说不必了,到此为止。再扩大那就不是佛道场,是地狱道场,全都会堕地狱去,不能再大了。我们道场的住众现在出家人只有十个人,男众四个,女众六个,我自己住在乡村。我乡村里面有两栋房子,三个人住,一个出家的,两个在家的。好用功,好修行,不能有丝毫贪恋。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不可以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放下贪瞋痴慢,你才能入门;这十六个字有一个字没有放下,你就入不了佛门。说老实话,我天天在这里讲《华严经》,你也听不懂,为什么?你有障碍,叫业障。偶尔听了之后好像觉悟了,也有感动,可是境界一现前又迷了,又回去了。还算不错,还有点良心,不过那个良心就像闪电一样,亮一下就没有了。真的是世尊在经上讲可怜悯者。要怎样才能保持?你自己要放光,什么叫放光?刚才讲的十六个字要舍掉,你就放光,自然就放光了。这个放光就是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就叫放光。
说到『放大光明』,我们想到《地藏经》上有一段话,《地藏菩萨本愿经》天宫集会,「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这句是总说,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什么是圆满?我们不要说太多,说太多你就迷了,你也无法理解,你也做不到,我们只讲一个代表。《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一个是什么?十善业。这个你懂吗?大圆满光明云,十善业圆满,你都做到了,这还得了!决定没有损害众生的念头,这就是不杀生。你不会损害众生,你会损害道场吗?损害众生,吃亏上当的只有一、二个人,损坏道场,你把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破坏了,这个罪业是堕阿鼻地狱。
如何护持道场?你不懂得教义你就没有法子护持。所以过去在中国,大道场很多,丛林寺院,里面的住持、方丈、里面的执事,给诸位说,都是佛菩萨再来的。只有佛菩萨才能护持道场,凡夫不行,为什么?凡夫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肯定做错事。做错事不是说没事,做错事要负因果责任,要受报的。那个报不是别人陷害你,是你自己钻进来的,你争取过来的,你能怪人吗?这个要知道,不能不懂。我们这个道场有个好处,天天讲经,天天提醒。讲了不少年了,大家有没有省悟过来?刚才我说了,听的时候会受一点感动,出了讲堂门又没了。这什么原因?烦恼习气太重了。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得很好,从前厨房里烧火是烧柴,这个柴泡在水里面泡了几十年,湿透了,你今天拿一支火柴去点它,能点得著吗?火柴烧完,熄灭了,它连烟都还没有。那怎么办?不断的去点,用一千支火柴、用一万支火柴,可能把它点燃,这就是长时薰修。听经一次二次没有用,一部二部没有用。
早年李老师告诉我,我常常到国外各地方去弘法,老师笑著跟我说,你倒不错,你讲经没有间断,自己能有成就,就是可惜,可惜什么?不能度众生,只是给众生结个缘,对众生一点帮助都没有。我说:为什么?老师就说:你自己细心观察,有几个人听一部经就开悟?我听老师这个话想想是真的,那是什么样的根机?上上根人,一次就回头,就开悟,现在没有了。怎么办?老师劝我不要到处乱跑,在一个地方不要动,就学他。他老人家到台湾之后住在台中三十八年,他住台中三十八年就讲三十八年经,没有到别地方去过,一个地方。长时薰修!
我在台中十年,差不多是李老师四分之一的时间,三十八年,差两年就四十年,我在那里只有住了十年。十年仔细看看有没有成就的?不多,太少了,为什么?老师讲经的时间太少,一个星期讲一次。学生讲一次,他培养一些学生,像我们这些学讲经的,学生讲一次,他老人家讲一次,一个星期讲两次。讲多少时间?四十五分钟,他一次是一个半小时,但是有台语翻译,当地本地人多,听不懂普通话,需要翻译。所以实际上九十分钟的时间,翻译占一半,一个星期只有四十五分钟。我也很感慨,难,太难了!哪里像我们这个地方是天天讲,过去一天讲四个小时,现在是因为交通不太方便,这个地方找不到休息的地方,讲两小时,实际上我现在的体力还是可以讲四小时。
一天四小时的薰习,长年不间断,天天这样薰习,三年到五年会有点效果。你就知道这个事情不容易。李老师告诉我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到处跑?我自己没有道场,哪个地方请就到哪里去。对自己是有利,因为自己学习讲经没有中断,但是听众没有长远的机缘。所以我们今天在此地这个缘分,你们想想看,希有难逢。国内、国外有哪个地方,现在还能保持每天两小时讲经不中断,过年也不休息的?我珍惜这种机缘,大家也要知道珍惜。前面讲供养,供养里头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不是叫你供养财宝,不是,叫你依教修行。修什么?十善业道,我们从这儿学起,十善业道就是大圆满光明云。
下面接著,「大慈悲光明云」。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什么是慈悲?你能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那叫慈悲。如果这个没有放下,你没有一点慈悲心,迷惑到所以然处。我们这些年对全世界送「爱」字,印的是真多,至少有几十万份。我的解释,头一个是自爱,因为你不知道自爱你不会爱别人。什么叫自爱?爱是自性,性德,自爱就是依教修行,断惑证真。至少你把自私自利放下,你自爱,《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种人自爱。你还有我、有人,有是非、有对立,不自爱。不自爱怎么能爱人?不爱人怎么能帮助人?
自爱的人不造恶业,自爱的人没有邪念,自爱的人十善业道一定圆满,不要修就圆满了。那是什么?叫道共戒,自爱哪有不圆满的?所以它是大圆满。有大圆满才有大慈悲,大慈悲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包括什么人?包括六道里面的大富大贵,包括忉利天王,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他很可怜,他可怜在哪里?他没觉悟,他还搞六道轮回;包括大梵天王、包括摩醯首罗天王。你要问他为什么可怜?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的烦恼习气没放下,他的分别执著没放下,那就可怜。执著怎么样?执著就变现六道轮回,分别就变现十法界,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这叫可怜悯者。
经论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执著,你就超越六道,现在在六道里头很自在。为什么很自在?不受六道的约束,到六道进出自由;世间人不自由,他出不去。放下一切分别,对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不再分别,十法界进出自由了,如果你有丝毫分别,你就出不去。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席讲得很多,但是怎么样?妄想分别执著依然如故,还是放不下,换句话说,你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没有出期。那么你的慈悲,佛家讲四种慈悲,你是爱缘慈悲,你喜欢他,你对他慈悲,你不喜欢他,对他就没有慈悲,这不是真正的慈悲。你看佛法给我们讲的爱缘,众生的,六道凡夫。
再往上去,众生缘慈悲,这叫大心凡夫。知道什么?像世间圣人讲的,知道推己及人,我自爱我要爱人,这是众生缘慈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菩萨是法缘慈悲。佛是无缘慈悲,没有条件,无缘慈悲叫大慈悲,没有条件的,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但爱人,九法界众生没有不爱的,畜生里面蚊虫蚂蚁都爱,真的爱,绝对没有等级的分别;花草树木,爱它,山河大地,爱它,爱心遍法界,那叫大慈悲。「光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氛围。「云」是个形容词,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要说它没有,我们看到天空云彩,你看到有。现在你坐飞机飞上去看,没有,浓云的时候就像雾一样,你抓不到它。佛用这个字代表我们所有一切的现象,你不要执著,相有,体没有,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所以佛用这个字做代表。告诉你不可以执著、不可以分别、不要起心动念,万事万物就像云一样,相有性无,事有理无。
你用这种心态去观察,你的心清净,为什么?没有妄想执著。我们每天抬头看看云彩,有没有想到?每天晚上睡觉作梦,梦醒了有没有想到,佛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跟云的意思是相同的。不要执著,在境界里头常生欢喜心、常生清净心。清净心是不染著,也就是说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分别执著,这心清净。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自性往外面透露的,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的。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不是从外面来的,喜悦,是内心里面的。那是觉性,觉性是快乐的,与物质生活毫不相关。
所以释迦牟尼佛大觉,那他就是大乐。他的生活我们看起来很苦,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钵,去要饭,很苦,大乐。我们凡夫不知道,我们凡夫以为有取有舍是乐,把世间事都当作是真的,所以你有苦乐。人家晓得这个世间事是梦幻泡影,像云彩一样,他可以欣赏,他很快乐,决定没有执著;不但没有执著,连分别都没有。所以慈悲,慈悲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你自性里头本有的。十善业遍虚空法界,是你自性本有的,你现在没有了。如果真的你从这里觉悟了,所有一切疑难杂症全部都破了,万事万物你看到、听到、接触到,没有丝毫怀疑,有怀疑就是你没觉悟。有分别执著,你已经在造业,造业就是在制造六道轮回,天天在制造六道轮回,你怎么能够出离六道轮回?
所以放光,首先我们要放十善的光,我们要把十善做到,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要把十善的光不断的往外扩张,质与量都要扩张,扩张到遍法界虚空界。从什么地方做起?十善业道是纲,等於是题目,十个题目,再细说,分成细目就是感应篇、就是弟子规。这东西不重要吗?能够疏忽吗?天天学习,天天讲究,你才能跟大圆满光明云结合起来,你才能跟大慈悲光明云结合起来。十善业道是大慈悲,十善业道是大圆满,弟子规是大慈悲,弟子规是大圆满,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离不开,全是性德。迷失自性,把这个东西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变成无量无边的习气,起现行的时候造无量无边的恶业,善业也叫恶业。为什么?善里头有恶,恶里头有善,善恶混杂,永远纠缠不清,所以都叫做染业,六道里头的善恶都叫做染业。到阿罗汉才叫净业,阿罗汉六道里头的善恶都不造了,所以他造的是净业,净业就不在六道,到四圣法界去了。造净业生净土,造染业就是六道,这个要知道。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净业还是染业?
下面「大智慧光明云」,它每句上面都加个「大」,加上大代表什么?代表性德,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性德流露了。这句话重要,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见性。佛法跟其他的教学不一样,目标不相同,因此它教学的方法、手段当然也不一样。无一不称性,自性里面般若、智慧现前。光明云这三个字,从事上讲就是现在所说的影响力,你自己做得很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你在这个道场里面做得很好,表现很好,你是道场所有大众的好榜样,你在这里放光明云。如果你做得不好,你有私心,你在这个地方造罪业,你不是在放光明,你是在那里放污染。污染这些众生,也想污染佛菩萨,佛菩萨被你利用,打著佛菩萨的旗号欺骗善良的众生。佛菩萨没有罪过,罪过是你自己,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看到?他不知道、他看不到、他想不到,没有智慧。智是决断,慧是明了,事实真相完全通达,这是慧,你知道怎样做法,这是智。
怎么做法是活的,不是死呆板的。《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以及善财的表演,都是属於大智慧光明云。表演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帮助众生悟入自性,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所放的就是大慈悲光明云。所有光明云就是一个光明云,大圆满;智慧、慈悲是大圆满里面的一分,大圆满是总,下面十句是别,总别不二。人不能没有智慧,但是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你现在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智慧障碍住,把你的智慧变成烦恼、变成习气。放下分别执著,烦恼就没有了,转烦恼为菩提,无量的烦恼这一转变就是无量智慧。智慧变成烦恼,造无量无边罪业,烦恼转变成智慧,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统统在一念之间。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还接著看放光。放光就是我们真实的把如来的教诲要做到,去影响别人,这是放光真正的意思。前面说过圆满光明,就是十善业道,慈悲、智慧,接著说「大般若光明云」。智慧跟般若是一个意思,这两个名词连在一起意义就不一样。智慧是讲的权智,善巧方便,而般若是讲的实智,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什么?真实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起作用的时候叫般若。所以《大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智慧不起作用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它有,起作用是无所不知。
这个说很难讲,也不好懂,我们还用古人的比喻,镜子。你看镜子在照的时候,照得很清楚,一样东西都没有漏掉,这时候叫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没有失掉。起作用是什么?如果有人来问,他就能解答,这是一个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包括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包括在里面,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你都做得非常恰当,这叫智慧,这叫智慧起用。用在生活里、用在工作里面,你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好,用在待人接物,你跟大众相处,确实做到今天所讲的诚敬谦和。别人看出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清净,你的态度谦虚,你待人和睦,这是什么?这是般若智慧表现在外面。所以,大般若是智慧之体,大智慧是般若的起用,体用不二。这是从两个角度上来说明。
体决定是清净的,有丝毫的染污你作用就有偏差,作用的偏差就叫造业,所以般若重要。大乘教里面佛菩萨教导我们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事,就是我们此地讲的智慧,大智慧光明云,后面一条是理,有事有理。你看前面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那是事。禅定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般若就是你心地光明,遍照法界,没有一桩事情你不是通达明了的。用在哪里?用在前面,用在布施、用在持戒、用在忍辱、用在精进、还用在禅定。六桩事,一就是六,六就是一。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
底下接著说「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就梵语的意思来讲,三昧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印度话的三,就是中国意思的正,你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作无上正等正觉,三藐翻作正等,三菩提翻作正觉。所以三昧翻作正受,受是什么?享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佛说我们六道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什么不正常?苦乐忧喜舍就不正常。你的身有苦受、有乐受,你的生活感受太多了,总不出这两大类,苦受跟乐受,心里面有忧受跟喜受。心有忧喜,身有苦乐,这个不正常。正常的享受是什么?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那叫正常,那叫三昧。
三昧冠上「大」就是自性,自性本来如此。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事情欢喜了,立刻要提高警觉,错了,我怎么会堕落到凡夫?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忧虑了,错了,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身的苦乐最明显的,穿衣服,喜欢穿的很快乐,破破烂烂的觉得很难过;还有一个是饮食,合自己口味的很欢喜,不合口味就很难过。苦乐从这里是最明显的感出来,苦乐忧喜,这是不正常的受用。五种受里面有舍,舍不错,很好,舍是什么?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跟三昧不是差不多吗?对,没错,但你保持不了很久,你那个舍是暂时的,暂时放下,不是永远放下,永远放下就叫三昧。
我们有没有没有苦乐忧喜的时候?有,好像每天都有,但是时间短暂,不能保持长久。修行人的功夫在哪里?就是舍受希望能保持长一点,苦乐忧喜的时间能短一点,最后能永远保持著舍受,苦乐忧喜没有了。在六道里头有没有?有,六道里面是哪一道?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舍受最长的时间,就是没有苦乐忧喜,他能保持多长的时间?八万大劫,真够长的,八万大劫。可是八万大劫到的时候,他苦乐忧喜又生起来。就是说他有那么深的定功,这叫第八定,四禅八定,世间禅定里头功夫最深的,他能保持这么长久。可是时间到了,苦乐忧喜又冒出来,所以他叫舍受,他不叫三昧。
什么人叫三昧?阿罗汉叫三昧。阿罗汉的定比这个又要深一层,《楞严经》上讲第九定,世间禅定最高是第八,他能修到第九定,出了六道轮回。苦乐忧喜永远没有了,这个诸位要知道,阿罗汉以上没有了。所以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这叫大三昧光明云。所以我们有忧喜、有苦乐,自己要知道错了,世间无论什么事情不值得忧喜。你说你得来财富、得来荣誉,不值得去欢喜,人家欢喜,我们笑笑就算了,也得有个反应。你得到荣誉,人家都来庆贺,你板著面孔成什么话?那不通人情。也得要应酬应酬,笑笑,「谢谢」,心里干干净净决定不染,这就对了;如果里面真的生欢喜心,错了。
遇到灾难、遇到苦难、不顺心的事情,有忧虑,错了,不值得忧虑。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记住《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觉悟的人在这个世间干什么?演戏,假的,不是真的,给你笑笑,是假的,对著你流眼泪,也是假的。就好像剧本上写的,到时候叫你哭,你就得要哭,叫你笑,你就得要笑,你是按著剧本上去演戏,可不是你自己的。觉悟的人演戏演得很逼真,我们凡夫看不出来,可是你要细心仔细观察能看出来,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来。他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叫大三昧光明云。所以在一切表演他也表演得恰到好处,不会过分,过分就迷失了自性,一定恰到好处。与一切众生是和光同尘,不会跟众生显示出两个样子,不会,跟众生一样,一样的平常。实际上呢?实际上不一样,这个心清净。
下面「大吉祥」,吉祥这两个字的意思要知道。吉祥是什么?我们的思想纯正,行为如理如法,这叫吉祥。心思不正,做事情投机取巧,或者是用种种手段来办事,果报一定是不如意的。也许你有聪明,佛法里面讲世智辩聪,你能够蒙蔽大众,达到你自己的欲望,满足你自己的欲望,后果一定不好。在现世间,你的这些圈套会被人拆穿,你会受到历史的判断,在六道里面你决定是堕三恶道。所以权术不能用,凡是用这些,心都是有求,希望得到,有人希望得到财富,有人希望得到权力,有人希望得到位置,总不外是这些名闻利养。所以名闻利养害死人,我们一定要觉察到,你如何能够不受其害?我们不能提升自己,更重要的,不能让自己堕落。经教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人身、闻佛法,还要堕三途,你说冤不冤枉?三途是最容易去的,古人的比喻说,人生的道路上步步都是陷阱,让你掉到三途里面去。你要很小心、很谨慎,才能保住自己,通过这条险道,不堕三途。这个比喻说得最好的是《观无量寿佛经》。
有大吉祥后面一定是有「大福德」,大福德现前不能享受,你要是欢喜,接受了,你就堕落了。堕落在哪里?堕落在人天,什么叫堕落在人天?你出不了六道。大福德现前怎么样?给人家去享,世间没有修福的人多,没有修福的人很苦,所以有福给别人去享,这叫真正大福德。自己生活所需有限,你每天日吃三餐你能吃多少,衣服能保暖就够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你说多快乐。再有多余的福报,帮助别人,福报愈大帮助就愈多。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最重要的是教育。
这次在印尼巴里岛的会议,钟茂森居士代表我去参加。昨天回来告诉我,这个会议很成功。参加会议的是三十多个国家,有两百多个代表,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媒体应当要播放正面的,负面的讯息一定要减少,大家有这么个共识。如何落实?那要进一步,我对联合国的建议是要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是长远的,来推动。还要培养人才,这些人才还要放光,要遍照。用什么方法?这是我很早就提出来,希望联合国办世界宗教大学、世界多元文化大学。宗教大学培养全世界宗教的传教师,每个宗教设一个学院,将来全世界的传教师都是同学,不同院系。学习自己的宗教,也学习别人的宗教,这当中的误会、矛盾、冲突才能化解。多元文化大学是帮助全世界不同的族群建立共识。每个族群都有他们祖先留下的很好的文化,我们互相学习,融会贯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世界和平,社会永远安定。这是我向联合国提议的,我还要找时间来催促他们,希望早一天落实。所以这个会开得很有意义。
世界上真正有福的人要效法释迦牟尼佛,推动全球全人类的伦理、道德、智慧的教育,才能够拯救这个世间的劫难。好像是上个星期,此地的报纸登到末日的时钟又拨快两分,剩下五分钟了。这是给人类的警告。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媒体走向正面的报导,帮助世人深化宗教跟多元文化的教育,那个时钟一定要再拨慢。所以佛说得好,境随心转,世间人心都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靠谁转?自己一定要觉悟,要靠自己转,不能把这个事情希望在别人,那就错了,那就走向世界末日。所以拯救世界末日这个责任是自己,不是别人,人人都能够回光返照,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天堂。从自己做,从自身放大光明云,这个世界就有救了,你看救自己就救了世界,救了一切众生。如果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你自己堕三途是毁灭自己,你也毁灭世界,你给社会做出最不好的样子。大善大恶总在一念之间,一念觉跟一念迷,差别太大了,中国古德常讲,「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如何保守在正道上?你每天不能不读经,你每天不能不听经,特别是在初学,读诵、听闻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功课。如果一天能够认真听上八个小时以上,他这一生就作佛去了。我见过,什么人?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他也是大企业家,几个银行的董事长,年老生病了,生病就不能管事了。病了几年,就拿我讲经的光碟回去听,每天听八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念佛。听了两年没有间断,天天听,预知时至,往生净土。他是真往生。大家怎么知道的?他的冤亲债主附身在居士林念佛堂里面一个女孩子身上,冤亲债主,很多,不是一个。告诉大众,陈光别居士念佛往生了,说我们是他的冤亲债主,我们看了很欢喜,我们不来找麻烦,我们来干什么?要求皈依、要求听经,要求跟大家一起修行。这个条件我们都答应他,我们跟他们做皈依。听经,那时候我在新加坡讲堂讲经,他说讲堂的光太强,他们不敢进去。於是我们就开辟斋堂,就是餐厅,用电视播放,专门为他们播,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他们要求听《地藏经》、要求听《十善业道经》。大概播了三个多月,这些人都往生了。这是证明老居士真的往生,鬼神来作证,大福德。你看看讲自己的大福德,不是别的,听经念佛。
听经是什么?信心生起来了。不听经,给诸位说,不信佛,为什么?十善业做不到,不信佛,还会骗人,哪里信佛?念念还有自私自利,在道场里头还争权夺利,这不信佛。为什么不信佛?不懂佛法,不肯放下,就是不信佛。所以信不信佛,你从他的日常生活心态当中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很明了。真正信佛的人,纵然是有执著,已经很淡了,执著分别一定很淡薄。你看到他的进步,一年比一年淡。你再看他处世待人,他一年比一年有智慧,烦恼轻智慧长,他学佛的功夫得力。如果学佛,他烦恼习气、脾气还是一样,甚至於比去年还大,这退步了,退转了;还跟去年一样,没有进步。这个道理要懂。拿著经一对照就知道了,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要拿这个去看别人,看别人看不准,最重要是看自己。自己认真反省,我有没有福?我的福报愿不愿意跟别人共享?
有福报而后才有「大功德」,什么叫大功德?把福报给别人享就是功德,福报给自己享没有功德。福报跟功德在事上讲很难区别,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於禅定,这五种事是一样的,著相是福德,离相是功德。我修布施,我著相,我今年做了多少好事,提起来自己很高兴,福德;你做了多少好事忘掉了,心里头痕迹都没有,别人提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提起来不知道,这就是功德。所以同样一桩事情,离相是功德,就是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是功德,带著妄想分别执著去做是福德。这是最简单的区别,也是最正确的区别,所以不一样。
接著讲大皈依,「大皈依光明云」,皈是回头,真的回头了,依是依靠,依什么?依法性、依性德。我们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什么叫性德?一切善的是性德,一切不善的不是性德。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是恶,这一定要知道,这是最根本的。为什么说利益自己就是恶?利益自己里面你生起我执,有我;有我,你出不了轮回,有我,你不能往生。所以佛教众生,头一个要破身见,不要执著身是我。你看五种邪见里面,第一个就是身见,身见破掉之后,恭喜你,你就是圣人,你不是凡人了。为什么?身见破了之后,在小乘是须陀洹,在《华严经》里面是初信位的菩萨,你入了华严的门。你为什么入不了门?有我就入不进去。
这个事跟世间人讲很难懂,为什么说「我」就错了?你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有我是真错了。我是什么?因为你有严重的执著,无始劫以来就是执著有我,才变现出六道轮回。哪一天我真的断了,我相破了,《金刚经》上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四相破了,破得干干净净的,证阿罗汉果;四相里面只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破,这就是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圣人,小圣,为什么?他绝不堕三恶道,虽然没有出六道,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肯定证阿罗汉果。没有佛、没有佛法呢?没有佛、没有佛法他证辟支佛果,称为独觉。你这样就了解,破我执是修行证果的根,这个不能不知道。
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是佛法入门的根,没证果,你上学了,没证果;身见破掉才证第一个果。没证果好比是什么?念幼稚园,你入了佛法的幼稚园。证果是小学一年级,我相没有了是小学一年级。皈依是这个意思,真的回头,从迷邪染回头,依觉正净,觉正净是三宝,诸位要知道。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三皈依,他不讲佛法僧,他讲觉正净。他传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再加以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教你皈依自性三宝,不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所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怎么能做你的依靠?泥塑木雕的佛像很容易就毁掉,经书、法宝,水会把它淹没,火会把它烧化,出家人往往也是自身难保,跟我们凡夫没什么两样,靠不住!真正的三宝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是佛宝,正而不邪是法宝,净而不染是僧宝。那么你想想,几个人真的皈依?皈依的人很多,都皈依了,假的,不是真的,这个要懂。
章嘉大师讲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心里面果然向著觉正净,你就皈依了,谁给你证明?诸佛菩萨给你证明。心里头还是迷邪染,形式上皈依、受戒全是假的。你拿到皈依证,拿到戒牒,世间人承认,佛菩萨不承认,这个你要懂。从前李老师也是详细明白的告诉我们,但是还是劝我们不管在家出家都要去受皈依、都要去受戒。为什么?样子还是要,实质更重要。样子不要,怕社会上一般批评,你看你都没有受过戒,你都没有受过三皈。实际上你真的三皈,他不知道,佛菩萨知道,他在那里批评。为了避免他们造口业,我们还是去受戒,还是去接受三皈,是为了众生不造口业。可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那是形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实质,我们真的回头,皈是回头,真的有依靠,依靠自性的性德,性德是觉正净。
觉正净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僧宝;平等没有高下,是正,是法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所以《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有三宝,有三学,三学是戒定慧,就是三藏,清净是戒学,平等是经学,觉是慧学,是论藏。所以这个经题上有三宝、有三学、有三藏,你就晓得这个经是宝,这个经不可思议,《大乘无量寿经》,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这个经到中国来得最早,也是最早翻译的,汉朝时候,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不久这个经就到了。安世高大师有译本,非常可惜,安世高大师的译本失传了。这部经在中国从汉到南宋八百年间,有十二次的翻译,可惜就是十二种翻译的译本有七种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五种,在《大藏经》里面有五种译本。夏莲居老居士做会集本,经题完全采用五种译本的原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没有改动一个字。从经题你就晓得内容,这是我们真正皈依处。这个经翻译的最早,所以净土宗最早只依靠这一部经。庐山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那时候《弥陀经》跟《观经》都没有翻译出来,只有《无量寿经》,所以他们就依照这部经修行,一百二十三个人统统往生,希有的因缘。
皈依之后有「大赞叹」,这个赞叹不是自赞毁他,这个赞叹是与自性圆满相应。是不是自己赞叹?自己赞叹性德,自己赞叹三宝。你依照三宝觉正净修行,自然有龙天护法赞叹你,有一切众生赞叹你。赞叹就跟你学习,赞叹就效法你的德行,那就是光明遍照,我们今天讲你的影响就愈来愈大。不但影响到现前的一切众生,影响到九法界,影响到遍法界虚空界,完全看你自己的修为。后头一句总结,「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这是放大光明无有边。这一句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继续看「华严三昧」的第三句:
【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
我们看这两句。前面两句,「严净佛刹,供养如来」,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自己成就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如果说不愿意帮助别人,就决定不能成就自己,为什么?自他不二。往昔无量无边的菩萨,从初发心所发的大愿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大愿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叫四弘誓愿。四大类第一个就是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度众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众生服务、就是帮助众生。所以,为什么要成就自己?是为了帮助众生。帮助众生,如果自己的德行、道业、学问没有成就,那帮助众生是一句空话,你拿什么帮助?
要成就德行,就要断烦恼。德行我们现在明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都不在外面,都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虽然本来有,佛说六道众生无始无明,迷失了自性。迷失的意思我们现在也很清楚,是不是真的迷失?没有。但是迷了自性,确实你的智慧、德能不起作用。如果说不起作用,这个话也讲不通,还是起作用,起的是相反的作用。本来的智慧变成烦恼,无量无边的智慧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本来的德能变成造业,身语意的三业;本来的相好变成六道三途。所以它还是起作用,作用变质了,扭曲了。
佛菩萨慈悲,看到这种状况确实心有不忍,心有不忍是我们说的,如果佛菩萨真的有心有不忍,他就堕落到六道了。为什么?他如如不动,哪有什么忍不忍?你做好事,他也没有欢喜,你做坏事,他也不生烦恼。永远记住,佛菩萨用心如镜,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但是他自然会帮助你,帮助你回头,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回归自性,为什么?佛经上讲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像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决不是有意的。现在人没有了,六、七十年之前的人有,那时候社会还相当淳朴。确实没有人教,你看一个小孩有危险,或是掉到坑洞里、或者是掉下水里面,这个人看到自然就去救他,就去帮助他,绝对没有说看到不理的,没有;现在有,现在看到他真的不理你。换句话说,现在人迷的比六、七十年前的人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我们今天讲同情心,连这点同情心都没有了。
可是诸佛菩萨有,他一定帮助我们,用什么帮助?教化,身语意三业都帮助。身做给我们看,你看前面严刹、供佛,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现在就放光。放光是什么?放光是身教,没有说话,做出来给我们看。佛菩萨、祖师大德统统做给我们看,看了要觉悟。他做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知道,对自己是彻底放下,对苦难众生是全面的提起,不是放下。我常讲的,劝勉同学的,最低标准十六个字,要放下自私自利。你要晓得,你有一点点私心,尤其是在佛门,打著佛的招牌还有一点点私心,你决定堕阿鼻地狱,你要知道。佛这个招牌是金字招牌,你打著这个招牌造罪业,满足自己的欲望,欺骗一切众生,这个罪比什么都大,世出世间所造一切罪业没有比这个大的。所以很多人讲,学佛的人堕阿鼻地狱他想不通。一个魔王杀几千万人、杀几万万人,罪过轻,你打著佛的招牌骗人,这个罪过重。可是现在有很多打著佛的招牌骗人,自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愚痴到了极处,自己不知道是愚痴。迷得太深,迷得太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这个小利是引诱你入阿鼻地狱。
你要是真正觉悟了,你在这个地方拿著佛的招牌替佛做一点点小功德,你的利益无量无边。天堂、地狱总在一念之间,一念自私,堕地狱,一念利益众生,上天堂。这种事情摆在眼前,为什么不觉悟?你看看佛,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舍得多么彻底,除了三衣一钵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跟诸位报告第一句「严净不可思议刹」,不可思议刹没有建筑物,不可思议。所以你要懂得,佛菩萨所在之处就是佛刹,他在山上,山是佛刹,他在水边,水边是佛刹,人在哪里,刹就在哪里。也许同修们曾经听过,佛经上有句话说「身土不二」,刹是刹土,为什么?你身在哪里道在哪里,你有道,道就是你觉悟了。
现在这个道理大家也逐渐有点明白了。你觉悟,你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所有的环境、磁场统统都觉悟,你迷了,全都迷了,这叫什么?境随心转。所以佛刹要不要建房子?不需要。尤其是现在时代,为什么?建个道场就有人争,人家看到这有利就动不善的心。这不善的心,你不建道场没事,建了道场,把这些人全拉到地狱去了,你想想是不是?这里是个佛寺,这是个佛的道场,可是里面没有道。住在这里面的人争,争领导权,佛是教你把争放下来,你还在这争,这个罪多重,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所以印光大师交代现代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建道场,为什么叫你建小道场,住众不超过二十人?没有什么好争的,一般人没看得起。如果道场大了,就会引起人的恶念。这是祖师真正的慈悲。
我一生没建道场,这些年在澳洲建了个净宗学院,这是非常不得已。早年跟我一起学习的这十几个出家人,没有地方去,所以建个小道场给他们。他们要扩大,我说不必了,到此为止。再扩大那就不是佛道场,是地狱道场,全都会堕地狱去,不能再大了。我们道场的住众现在出家人只有十个人,男众四个,女众六个,我自己住在乡村。我乡村里面有两栋房子,三个人住,一个出家的,两个在家的。好用功,好修行,不能有丝毫贪恋。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不可以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放下贪瞋痴慢,你才能入门;这十六个字有一个字没有放下,你就入不了佛门。说老实话,我天天在这里讲《华严经》,你也听不懂,为什么?你有障碍,叫业障。偶尔听了之后好像觉悟了,也有感动,可是境界一现前又迷了,又回去了。还算不错,还有点良心,不过那个良心就像闪电一样,亮一下就没有了。真的是世尊在经上讲可怜悯者。要怎样才能保持?你自己要放光,什么叫放光?刚才讲的十六个字要舍掉,你就放光,自然就放光了。这个放光就是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就叫放光。
说到『放大光明』,我们想到《地藏经》上有一段话,《地藏菩萨本愿经》天宫集会,「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这句是总说,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什么是圆满?我们不要说太多,说太多你就迷了,你也无法理解,你也做不到,我们只讲一个代表。《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一个是什么?十善业。这个你懂吗?大圆满光明云,十善业圆满,你都做到了,这还得了!决定没有损害众生的念头,这就是不杀生。你不会损害众生,你会损害道场吗?损害众生,吃亏上当的只有一、二个人,损坏道场,你把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破坏了,这个罪业是堕阿鼻地狱。
如何护持道场?你不懂得教义你就没有法子护持。所以过去在中国,大道场很多,丛林寺院,里面的住持、方丈、里面的执事,给诸位说,都是佛菩萨再来的。只有佛菩萨才能护持道场,凡夫不行,为什么?凡夫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肯定做错事。做错事不是说没事,做错事要负因果责任,要受报的。那个报不是别人陷害你,是你自己钻进来的,你争取过来的,你能怪人吗?这个要知道,不能不懂。我们这个道场有个好处,天天讲经,天天提醒。讲了不少年了,大家有没有省悟过来?刚才我说了,听的时候会受一点感动,出了讲堂门又没了。这什么原因?烦恼习气太重了。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得很好,从前厨房里烧火是烧柴,这个柴泡在水里面泡了几十年,湿透了,你今天拿一支火柴去点它,能点得著吗?火柴烧完,熄灭了,它连烟都还没有。那怎么办?不断的去点,用一千支火柴、用一万支火柴,可能把它点燃,这就是长时薰修。听经一次二次没有用,一部二部没有用。
早年李老师告诉我,我常常到国外各地方去弘法,老师笑著跟我说,你倒不错,你讲经没有间断,自己能有成就,就是可惜,可惜什么?不能度众生,只是给众生结个缘,对众生一点帮助都没有。我说:为什么?老师就说:你自己细心观察,有几个人听一部经就开悟?我听老师这个话想想是真的,那是什么样的根机?上上根人,一次就回头,就开悟,现在没有了。怎么办?老师劝我不要到处乱跑,在一个地方不要动,就学他。他老人家到台湾之后住在台中三十八年,他住台中三十八年就讲三十八年经,没有到别地方去过,一个地方。长时薰修!
我在台中十年,差不多是李老师四分之一的时间,三十八年,差两年就四十年,我在那里只有住了十年。十年仔细看看有没有成就的?不多,太少了,为什么?老师讲经的时间太少,一个星期讲一次。学生讲一次,他培养一些学生,像我们这些学讲经的,学生讲一次,他老人家讲一次,一个星期讲两次。讲多少时间?四十五分钟,他一次是一个半小时,但是有台语翻译,当地本地人多,听不懂普通话,需要翻译。所以实际上九十分钟的时间,翻译占一半,一个星期只有四十五分钟。我也很感慨,难,太难了!哪里像我们这个地方是天天讲,过去一天讲四个小时,现在是因为交通不太方便,这个地方找不到休息的地方,讲两小时,实际上我现在的体力还是可以讲四小时。
一天四小时的薰习,长年不间断,天天这样薰习,三年到五年会有点效果。你就知道这个事情不容易。李老师告诉我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到处跑?我自己没有道场,哪个地方请就到哪里去。对自己是有利,因为自己学习讲经没有中断,但是听众没有长远的机缘。所以我们今天在此地这个缘分,你们想想看,希有难逢。国内、国外有哪个地方,现在还能保持每天两小时讲经不中断,过年也不休息的?我珍惜这种机缘,大家也要知道珍惜。前面讲供养,供养里头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养,不是叫你供养财宝,不是,叫你依教修行。修什么?十善业道,我们从这儿学起,十善业道就是大圆满光明云。
下面接著,「大慈悲光明云」。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什么是慈悲?你能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那叫慈悲。如果这个没有放下,你没有一点慈悲心,迷惑到所以然处。我们这些年对全世界送「爱」字,印的是真多,至少有几十万份。我的解释,头一个是自爱,因为你不知道自爱你不会爱别人。什么叫自爱?爱是自性,性德,自爱就是依教修行,断惑证真。至少你把自私自利放下,你自爱,《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种人自爱。你还有我、有人,有是非、有对立,不自爱。不自爱怎么能爱人?不爱人怎么能帮助人?
自爱的人不造恶业,自爱的人没有邪念,自爱的人十善业道一定圆满,不要修就圆满了。那是什么?叫道共戒,自爱哪有不圆满的?所以它是大圆满。有大圆满才有大慈悲,大慈悲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包括什么人?包括六道里面的大富大贵,包括忉利天王,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他很可怜,他可怜在哪里?他没觉悟,他还搞六道轮回;包括大梵天王、包括摩醯首罗天王。你要问他为什么可怜?他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的烦恼习气没放下,他的分别执著没放下,那就可怜。执著怎么样?执著就变现六道轮回,分别就变现十法界,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这叫可怜悯者。
经论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执著,你就超越六道,现在在六道里头很自在。为什么很自在?不受六道的约束,到六道进出自由;世间人不自由,他出不去。放下一切分别,对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不再分别,十法界进出自由了,如果你有丝毫分别,你就出不去。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席讲得很多,但是怎么样?妄想分别执著依然如故,还是放不下,换句话说,你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没有出期。那么你的慈悲,佛家讲四种慈悲,你是爱缘慈悲,你喜欢他,你对他慈悲,你不喜欢他,对他就没有慈悲,这不是真正的慈悲。你看佛法给我们讲的爱缘,众生的,六道凡夫。
再往上去,众生缘慈悲,这叫大心凡夫。知道什么?像世间圣人讲的,知道推己及人,我自爱我要爱人,这是众生缘慈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菩萨是法缘慈悲。佛是无缘慈悲,没有条件,无缘慈悲叫大慈悲,没有条件的,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但爱人,九法界众生没有不爱的,畜生里面蚊虫蚂蚁都爱,真的爱,绝对没有等级的分别;花草树木,爱它,山河大地,爱它,爱心遍法界,那叫大慈悲。「光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氛围。「云」是个形容词,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要说它没有,我们看到天空云彩,你看到有。现在你坐飞机飞上去看,没有,浓云的时候就像雾一样,你抓不到它。佛用这个字代表我们所有一切的现象,你不要执著,相有,体没有,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所以佛用这个字做代表。告诉你不可以执著、不可以分别、不要起心动念,万事万物就像云一样,相有性无,事有理无。
你用这种心态去观察,你的心清净,为什么?没有妄想执著。我们每天抬头看看云彩,有没有想到?每天晚上睡觉作梦,梦醒了有没有想到,佛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跟云的意思是相同的。不要执著,在境界里头常生欢喜心、常生清净心。清净心是不染著,也就是说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分别执著,这心清净。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自性往外面透露的,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的。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不是从外面来的,喜悦,是内心里面的。那是觉性,觉性是快乐的,与物质生活毫不相关。
所以释迦牟尼佛大觉,那他就是大乐。他的生活我们看起来很苦,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钵,去要饭,很苦,大乐。我们凡夫不知道,我们凡夫以为有取有舍是乐,把世间事都当作是真的,所以你有苦乐。人家晓得这个世间事是梦幻泡影,像云彩一样,他可以欣赏,他很快乐,决定没有执著;不但没有执著,连分别都没有。所以慈悲,慈悲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你自性里头本有的。十善业遍虚空法界,是你自性本有的,你现在没有了。如果真的你从这里觉悟了,所有一切疑难杂症全部都破了,万事万物你看到、听到、接触到,没有丝毫怀疑,有怀疑就是你没觉悟。有分别执著,你已经在造业,造业就是在制造六道轮回,天天在制造六道轮回,你怎么能够出离六道轮回?
所以放光,首先我们要放十善的光,我们要把十善做到,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要把十善的光不断的往外扩张,质与量都要扩张,扩张到遍法界虚空界。从什么地方做起?十善业道是纲,等於是题目,十个题目,再细说,分成细目就是感应篇、就是弟子规。这东西不重要吗?能够疏忽吗?天天学习,天天讲究,你才能跟大圆满光明云结合起来,你才能跟大慈悲光明云结合起来。十善业道是大慈悲,十善业道是大圆满,弟子规是大慈悲,弟子规是大圆满,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离不开,全是性德。迷失自性,把这个东西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变成无量无边的习气,起现行的时候造无量无边的恶业,善业也叫恶业。为什么?善里头有恶,恶里头有善,善恶混杂,永远纠缠不清,所以都叫做染业,六道里头的善恶都叫做染业。到阿罗汉才叫净业,阿罗汉六道里头的善恶都不造了,所以他造的是净业,净业就不在六道,到四圣法界去了。造净业生净土,造染业就是六道,这个要知道。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净业还是染业?
下面「大智慧光明云」,它每句上面都加个「大」,加上大代表什么?代表性德,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性德流露了。这句话重要,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见性。佛法跟其他的教学不一样,目标不相同,因此它教学的方法、手段当然也不一样。无一不称性,自性里面般若、智慧现前。光明云这三个字,从事上讲就是现在所说的影响力,你自己做得很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你在这个道场里面做得很好,表现很好,你是道场所有大众的好榜样,你在这里放光明云。如果你做得不好,你有私心,你在这个地方造罪业,你不是在放光明,你是在那里放污染。污染这些众生,也想污染佛菩萨,佛菩萨被你利用,打著佛菩萨的旗号欺骗善良的众生。佛菩萨没有罪过,罪过是你自己,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看到?他不知道、他看不到、他想不到,没有智慧。智是决断,慧是明了,事实真相完全通达,这是慧,你知道怎样做法,这是智。
怎么做法是活的,不是死呆板的。《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以及善财的表演,都是属於大智慧光明云。表演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帮助众生悟入自性,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所放的就是大慈悲光明云。所有光明云就是一个光明云,大圆满;智慧、慈悲是大圆满里面的一分,大圆满是总,下面十句是别,总别不二。人不能没有智慧,但是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你现在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智慧障碍住,把你的智慧变成烦恼、变成习气。放下分别执著,烦恼就没有了,转烦恼为菩提,无量的烦恼这一转变就是无量智慧。智慧变成烦恼,造无量无边罪业,烦恼转变成智慧,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统统在一念之间。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还接著看放光。放光就是我们真实的把如来的教诲要做到,去影响别人,这是放光真正的意思。前面说过圆满光明,就是十善业道,慈悲、智慧,接著说「大般若光明云」。智慧跟般若是一个意思,这两个名词连在一起意义就不一样。智慧是讲的权智,善巧方便,而般若是讲的实智,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什么?真实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起作用的时候叫般若。所以《大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智慧不起作用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它有,起作用是无所不知。
这个说很难讲,也不好懂,我们还用古人的比喻,镜子。你看镜子在照的时候,照得很清楚,一样东西都没有漏掉,这时候叫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没有失掉。起作用是什么?如果有人来问,他就能解答,这是一个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包括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包括在里面,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你都做得非常恰当,这叫智慧,这叫智慧起用。用在生活里、用在工作里面,你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好,用在待人接物,你跟大众相处,确实做到今天所讲的诚敬谦和。别人看出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清净,你的态度谦虚,你待人和睦,这是什么?这是般若智慧表现在外面。所以,大般若是智慧之体,大智慧是般若的起用,体用不二。这是从两个角度上来说明。
体决定是清净的,有丝毫的染污你作用就有偏差,作用的偏差就叫造业,所以般若重要。大乘教里面佛菩萨教导我们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事,就是我们此地讲的智慧,大智慧光明云,后面一条是理,有事有理。你看前面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那是事。禅定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般若就是你心地光明,遍照法界,没有一桩事情你不是通达明了的。用在哪里?用在前面,用在布施、用在持戒、用在忍辱、用在精进、还用在禅定。六桩事,一就是六,六就是一。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
底下接著说「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就梵语的意思来讲,三昧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印度话的三,就是中国意思的正,你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作无上正等正觉,三藐翻作正等,三菩提翻作正觉。所以三昧翻作正受,受是什么?享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佛说我们六道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什么不正常?苦乐忧喜舍就不正常。你的身有苦受、有乐受,你的生活感受太多了,总不出这两大类,苦受跟乐受,心里面有忧受跟喜受。心有忧喜,身有苦乐,这个不正常。正常的享受是什么?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那叫正常,那叫三昧。
三昧冠上「大」就是自性,自性本来如此。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事情欢喜了,立刻要提高警觉,错了,我怎么会堕落到凡夫?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忧虑了,错了,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身的苦乐最明显的,穿衣服,喜欢穿的很快乐,破破烂烂的觉得很难过;还有一个是饮食,合自己口味的很欢喜,不合口味就很难过。苦乐从这里是最明显的感出来,苦乐忧喜,这是不正常的受用。五种受里面有舍,舍不错,很好,舍是什么?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跟三昧不是差不多吗?对,没错,但你保持不了很久,你那个舍是暂时的,暂时放下,不是永远放下,永远放下就叫三昧。
我们有没有没有苦乐忧喜的时候?有,好像每天都有,但是时间短暂,不能保持长久。修行人的功夫在哪里?就是舍受希望能保持长一点,苦乐忧喜的时间能短一点,最后能永远保持著舍受,苦乐忧喜没有了。在六道里头有没有?有,六道里面是哪一道?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舍受最长的时间,就是没有苦乐忧喜,他能保持多长的时间?八万大劫,真够长的,八万大劫。可是八万大劫到的时候,他苦乐忧喜又生起来。就是说他有那么深的定功,这叫第八定,四禅八定,世间禅定里头功夫最深的,他能保持这么长久。可是时间到了,苦乐忧喜又冒出来,所以他叫舍受,他不叫三昧。
什么人叫三昧?阿罗汉叫三昧。阿罗汉的定比这个又要深一层,《楞严经》上讲第九定,世间禅定最高是第八,他能修到第九定,出了六道轮回。苦乐忧喜永远没有了,这个诸位要知道,阿罗汉以上没有了。所以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这叫大三昧光明云。所以我们有忧喜、有苦乐,自己要知道错了,世间无论什么事情不值得忧喜。你说你得来财富、得来荣誉,不值得去欢喜,人家欢喜,我们笑笑就算了,也得有个反应。你得到荣誉,人家都来庆贺,你板著面孔成什么话?那不通人情。也得要应酬应酬,笑笑,「谢谢」,心里干干净净决定不染,这就对了;如果里面真的生欢喜心,错了。
遇到灾难、遇到苦难、不顺心的事情,有忧虑,错了,不值得忧虑。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记住《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觉悟的人在这个世间干什么?演戏,假的,不是真的,给你笑笑,是假的,对著你流眼泪,也是假的。就好像剧本上写的,到时候叫你哭,你就得要哭,叫你笑,你就得要笑,你是按著剧本上去演戏,可不是你自己的。觉悟的人演戏演得很逼真,我们凡夫看不出来,可是你要细心仔细观察能看出来,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来。他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叫大三昧光明云。所以在一切表演他也表演得恰到好处,不会过分,过分就迷失了自性,一定恰到好处。与一切众生是和光同尘,不会跟众生显示出两个样子,不会,跟众生一样,一样的平常。实际上呢?实际上不一样,这个心清净。
下面「大吉祥」,吉祥这两个字的意思要知道。吉祥是什么?我们的思想纯正,行为如理如法,这叫吉祥。心思不正,做事情投机取巧,或者是用种种手段来办事,果报一定是不如意的。也许你有聪明,佛法里面讲世智辩聪,你能够蒙蔽大众,达到你自己的欲望,满足你自己的欲望,后果一定不好。在现世间,你的这些圈套会被人拆穿,你会受到历史的判断,在六道里面你决定是堕三恶道。所以权术不能用,凡是用这些,心都是有求,希望得到,有人希望得到财富,有人希望得到权力,有人希望得到位置,总不外是这些名闻利养。所以名闻利养害死人,我们一定要觉察到,你如何能够不受其害?我们不能提升自己,更重要的,不能让自己堕落。经教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人身、闻佛法,还要堕三途,你说冤不冤枉?三途是最容易去的,古人的比喻说,人生的道路上步步都是陷阱,让你掉到三途里面去。你要很小心、很谨慎,才能保住自己,通过这条险道,不堕三途。这个比喻说得最好的是《观无量寿佛经》。
有大吉祥后面一定是有「大福德」,大福德现前不能享受,你要是欢喜,接受了,你就堕落了。堕落在哪里?堕落在人天,什么叫堕落在人天?你出不了六道。大福德现前怎么样?给人家去享,世间没有修福的人多,没有修福的人很苦,所以有福给别人去享,这叫真正大福德。自己生活所需有限,你每天日吃三餐你能吃多少,衣服能保暖就够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你说多快乐。再有多余的福报,帮助别人,福报愈大帮助就愈多。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最重要的是教育。
这次在印尼巴里岛的会议,钟茂森居士代表我去参加。昨天回来告诉我,这个会议很成功。参加会议的是三十多个国家,有两百多个代表,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媒体应当要播放正面的,负面的讯息一定要减少,大家有这么个共识。如何落实?那要进一步,我对联合国的建议是要成立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是长远的,来推动。还要培养人才,这些人才还要放光,要遍照。用什么方法?这是我很早就提出来,希望联合国办世界宗教大学、世界多元文化大学。宗教大学培养全世界宗教的传教师,每个宗教设一个学院,将来全世界的传教师都是同学,不同院系。学习自己的宗教,也学习别人的宗教,这当中的误会、矛盾、冲突才能化解。多元文化大学是帮助全世界不同的族群建立共识。每个族群都有他们祖先留下的很好的文化,我们互相学习,融会贯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世界和平,社会永远安定。这是我向联合国提议的,我还要找时间来催促他们,希望早一天落实。所以这个会开得很有意义。
世界上真正有福的人要效法释迦牟尼佛,推动全球全人类的伦理、道德、智慧的教育,才能够拯救这个世间的劫难。好像是上个星期,此地的报纸登到末日的时钟又拨快两分,剩下五分钟了。这是给人类的警告。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媒体走向正面的报导,帮助世人深化宗教跟多元文化的教育,那个时钟一定要再拨慢。所以佛说得好,境随心转,世间人心都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靠谁转?自己一定要觉悟,要靠自己转,不能把这个事情希望在别人,那就错了,那就走向世界末日。所以拯救世界末日这个责任是自己,不是别人,人人都能够回光返照,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天堂。从自己做,从自身放大光明云,这个世界就有救了,你看救自己就救了世界,救了一切众生。如果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你自己堕三途是毁灭自己,你也毁灭世界,你给社会做出最不好的样子。大善大恶总在一念之间,一念觉跟一念迷,差别太大了,中国古德常讲,「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如何保守在正道上?你每天不能不读经,你每天不能不听经,特别是在初学,读诵、听闻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功课。如果一天能够认真听上八个小时以上,他这一生就作佛去了。我见过,什么人?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他也是大企业家,几个银行的董事长,年老生病了,生病就不能管事了。病了几年,就拿我讲经的光碟回去听,每天听八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念佛。听了两年没有间断,天天听,预知时至,往生净土。他是真往生。大家怎么知道的?他的冤亲债主附身在居士林念佛堂里面一个女孩子身上,冤亲债主,很多,不是一个。告诉大众,陈光别居士念佛往生了,说我们是他的冤亲债主,我们看了很欢喜,我们不来找麻烦,我们来干什么?要求皈依、要求听经,要求跟大家一起修行。这个条件我们都答应他,我们跟他们做皈依。听经,那时候我在新加坡讲堂讲经,他说讲堂的光太强,他们不敢进去。於是我们就开辟斋堂,就是餐厅,用电视播放,专门为他们播,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他们要求听《地藏经》、要求听《十善业道经》。大概播了三个多月,这些人都往生了。这是证明老居士真的往生,鬼神来作证,大福德。你看看讲自己的大福德,不是别的,听经念佛。
听经是什么?信心生起来了。不听经,给诸位说,不信佛,为什么?十善业做不到,不信佛,还会骗人,哪里信佛?念念还有自私自利,在道场里头还争权夺利,这不信佛。为什么不信佛?不懂佛法,不肯放下,就是不信佛。所以信不信佛,你从他的日常生活心态当中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很明了。真正信佛的人,纵然是有执著,已经很淡了,执著分别一定很淡薄。你看到他的进步,一年比一年淡。你再看他处世待人,他一年比一年有智慧,烦恼轻智慧长,他学佛的功夫得力。如果学佛,他烦恼习气、脾气还是一样,甚至於比去年还大,这退步了,退转了;还跟去年一样,没有进步。这个道理要懂。拿著经一对照就知道了,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要拿这个去看别人,看别人看不准,最重要是看自己。自己认真反省,我有没有福?我的福报愿不愿意跟别人共享?
有福报而后才有「大功德」,什么叫大功德?把福报给别人享就是功德,福报给自己享没有功德。福报跟功德在事上讲很难区别,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於禅定,这五种事是一样的,著相是福德,离相是功德。我修布施,我著相,我今年做了多少好事,提起来自己很高兴,福德;你做了多少好事忘掉了,心里头痕迹都没有,别人提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提起来不知道,这就是功德。所以同样一桩事情,离相是功德,就是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是功德,带著妄想分别执著去做是福德。这是最简单的区别,也是最正确的区别,所以不一样。
接著讲大皈依,「大皈依光明云」,皈是回头,真的回头了,依是依靠,依什么?依法性、依性德。我们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什么叫性德?一切善的是性德,一切不善的不是性德。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是恶,这一定要知道,这是最根本的。为什么说利益自己就是恶?利益自己里面你生起我执,有我;有我,你出不了轮回,有我,你不能往生。所以佛教众生,头一个要破身见,不要执著身是我。你看五种邪见里面,第一个就是身见,身见破掉之后,恭喜你,你就是圣人,你不是凡人了。为什么?身见破了之后,在小乘是须陀洹,在《华严经》里面是初信位的菩萨,你入了华严的门。你为什么入不了门?有我就入不进去。
这个事跟世间人讲很难懂,为什么说「我」就错了?你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有我是真错了。我是什么?因为你有严重的执著,无始劫以来就是执著有我,才变现出六道轮回。哪一天我真的断了,我相破了,《金刚经》上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四相破了,破得干干净净的,证阿罗汉果;四相里面只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破,这就是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圣人,小圣,为什么?他绝不堕三恶道,虽然没有出六道,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肯定证阿罗汉果。没有佛、没有佛法呢?没有佛、没有佛法他证辟支佛果,称为独觉。你这样就了解,破我执是修行证果的根,这个不能不知道。
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是佛法入门的根,没证果,你上学了,没证果;身见破掉才证第一个果。没证果好比是什么?念幼稚园,你入了佛法的幼稚园。证果是小学一年级,我相没有了是小学一年级。皈依是这个意思,真的回头,从迷邪染回头,依觉正净,觉正净是三宝,诸位要知道。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三皈依,他不讲佛法僧,他讲觉正净。他传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再加以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教你皈依自性三宝,不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所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怎么能做你的依靠?泥塑木雕的佛像很容易就毁掉,经书、法宝,水会把它淹没,火会把它烧化,出家人往往也是自身难保,跟我们凡夫没什么两样,靠不住!真正的三宝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是佛宝,正而不邪是法宝,净而不染是僧宝。那么你想想,几个人真的皈依?皈依的人很多,都皈依了,假的,不是真的,这个要懂。
章嘉大师讲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心里面果然向著觉正净,你就皈依了,谁给你证明?诸佛菩萨给你证明。心里头还是迷邪染,形式上皈依、受戒全是假的。你拿到皈依证,拿到戒牒,世间人承认,佛菩萨不承认,这个你要懂。从前李老师也是详细明白的告诉我们,但是还是劝我们不管在家出家都要去受皈依、都要去受戒。为什么?样子还是要,实质更重要。样子不要,怕社会上一般批评,你看你都没有受过戒,你都没有受过三皈。实际上你真的三皈,他不知道,佛菩萨知道,他在那里批评。为了避免他们造口业,我们还是去受戒,还是去接受三皈,是为了众生不造口业。可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那是形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实质,我们真的回头,皈是回头,真的有依靠,依靠自性的性德,性德是觉正净。
觉正净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僧宝;平等没有高下,是正,是法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所以《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有三宝,有三学,三学是戒定慧,就是三藏,清净是戒学,平等是经学,觉是慧学,是论藏。所以这个经题上有三宝、有三学、有三藏,你就晓得这个经是宝,这个经不可思议,《大乘无量寿经》,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这个经到中国来得最早,也是最早翻译的,汉朝时候,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不久这个经就到了。安世高大师有译本,非常可惜,安世高大师的译本失传了。这部经在中国从汉到南宋八百年间,有十二次的翻译,可惜就是十二种翻译的译本有七种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五种,在《大藏经》里面有五种译本。夏莲居老居士做会集本,经题完全采用五种译本的原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没有改动一个字。从经题你就晓得内容,这是我们真正皈依处。这个经翻译的最早,所以净土宗最早只依靠这一部经。庐山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那时候《弥陀经》跟《观经》都没有翻译出来,只有《无量寿经》,所以他们就依照这部经修行,一百二十三个人统统往生,希有的因缘。
皈依之后有「大赞叹」,这个赞叹不是自赞毁他,这个赞叹是与自性圆满相应。是不是自己赞叹?自己赞叹性德,自己赞叹三宝。你依照三宝觉正净修行,自然有龙天护法赞叹你,有一切众生赞叹你。赞叹就跟你学习,赞叹就效法你的德行,那就是光明遍照,我们今天讲你的影响就愈来愈大。不但影响到现前的一切众生,影响到九法界,影响到遍法界虚空界,完全看你自己的修为。后头一句总结,「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这是放大光明无有边。这一句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