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罗蜜实践在日常生活中 (共一集) 2006/9/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017-1626a集) 档名:29-050-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略示胜能最后的一首偈颂。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这首偈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是「总结胜能」。前面是法说,后面两句是比喻,喻说。我们看清凉大师的《疏》,「信乐者,信三宝性已,於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於诸行有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到这里是一段。这是说大菩萨的信心,我们常常念「菩萨摩诃萨」,摩诃是梵语,就是大的意思。通常我们称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我们通称为菩萨,四圣法界的佛也称菩萨。一真法界,圆教从初住以上都称之为摩诃萨。天台别教里面讲的三贤,那个三贤位,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是这个位次。别教初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摩诃萨。别教初地断证的功夫跟圆教初住相等,圆教初住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跟别教初地相等。通常我们讲三贤十地都是说别教。这是佛学常识不可以不知道的。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信乐,乐比信又进了一步,乐是爱好,我们讲非常爱好。这个字念去声,不念乐(ㄌㄜˋ),乐是快乐的乐;念乐(ㄧㄠˋ),乐好的乐。这里面有殷切的希求在里面,从信生出来的。信三宝性已。三宝的性就是佛性,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有情众生说的。有情众生包括十法界,畜生、饿鬼、地狱都是属於有情众生。换句话说,统统具足三宝性,佛性、法性、僧性。僧是清净,法是平等,佛是正觉。诸位想想,是不是就是《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觉是佛,平等是法,清净是僧;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你看那个题目上,三学、三宝、三性具足,你就知道这部经的殊胜,这部经的不可思议。
同样,《华严经》亦复如是具足。古德称《华严》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说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是什么?《佛说阿弥陀经》。古人把这三部经看成一部,大中小,《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弥陀经》是小本。把这三经看成一体,分量有大小不同,义理没有差别,大小不二。《无量寿经》要是细讲就是《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要是略说(简单介绍)就是《阿弥陀经》。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信心。
信心怎么建立的?明白了,信心才能生起。如果对这个经不明白,了解不够,这是我们现在的话说,你的信心生不起来。「乐」这个字更了不起,乐是爱好。你看今天对这个经有信心的人,不少!他喜不喜欢学习?有问题了。喜欢学习,是不是真的喜欢学习?这真喜欢学习,一堂课都不缺。常常缺课,就是没有乐这个字,有信,没有这个字。如果有乐这个字,肯定一堂课不缺。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在经教里面没有得法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个字生不起来。凡是真的有了爱好,我们讲十分的欢喜、无比的欢喜,那得受用。无论世法、佛法,你要不是真正在那里得受用,这个欢喜心怎么能生得起来?
《华严》,无上的法门,古人把它判作一乘法,比大乘还高一级,一乘法。为什么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这在后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没有说到第二生,这一生就成就。《华严》是一乘法,《法华经》有龙女,龙女八岁成佛,一生成就。一生成就才叫一乘。大乘一生成不了佛,成菩萨,菩萨在第二生、第三生以后慢慢再成佛。小乘的目标是阿罗汉,证到阿罗汉,在小乘就是圆满成就;在大乘,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究竟成就。小成就,小乘初果,证须陀洹,大乘初信,我们这十信位的初信。
真的是初信,那对这个法门就无比的爱好。我们有这么一个机缘在一起学习,确实他一堂课不会放松的,无论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他都会把它安排恰当,不妨碍来学习。即使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办法,不能分身,他一定很快就来补课。所以这个乐是关键,从这个乐你能够体会他契入的浅深。信里面要有乐好,儒释道三家都不例外。只要契入了,他一定会落实在生活;要不落实在生活,这个爱好不是真的。唯有落实在生活,就是说我们把所学习的跟生活完全结合成一体,跟我们的思想见解成了一体,跟我们日常生活言行融成一体,这里头才有乐。
所以底下一句,於方便诸度,求欲修行。方便是善巧方便。诸度,《华严经》里面讲十波罗蜜,通常在大乘里面讲六波罗蜜,他会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自己的生活行为就是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用这个把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犯的错误行为全都修正过来。
六波罗蜜里面,第一个布施,一切时、一切处布施波罗蜜没有间断。布施是什么意思?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在家庭里面,为一家人服务,这是布施。从小到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有每个人分内的事情,都能做好,自己把自己做好了,还可以帮助别人。在家里头,父母帮助儿女,儿女帮助父母,大家庭里面有兄弟姐妹,有长辈、有晚辈,人人都有个热心为这个家庭所有人服务,这是修布施波罗蜜。放下悭贪,悭是吝啬,贪是贪欲。儿女懂得了,《弟子规》就落实了。早晨早起,不敢贪睡,贪睡也就是贪心,贪心就是吝啬,不肯为家里服务。早晨起来,晨昏定省。这是布施波罗蜜用在家里面。
在古时候,男子外出工作赚钱养家,财布施;妇女在家里面教育儿女,法布施;一家和睦相处,互相照顾,让这一家人无有后顾之忧,无畏布施。布施波罗蜜用在家庭。家里面有规矩,虽然没有用文字写出来,叫不成文的规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人遵守自己的道德规范,各人有各人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互相照顾,持戒波罗蜜。人是凡夫,烦恼习气没断,偶尔也有烦恼起现行,彼此互相包容,要能够宽容别人,忍辱波罗蜜。一心希求家里面的生活水平渐渐往上提升,如理如法的改善生活环境,提升自己伦理道德与智慧,这是精进波罗蜜。一切时,身体轻松,不要那么紧张,心地安定,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这就是禅定波罗蜜。於家内,於家外,家外面是社会,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没有迷惑,般若波罗蜜。这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应用在家庭,这是菩萨家庭。所以这六波罗蜜用在家庭。
你在公司行号里面服务,六波罗蜜可以用在公司,用在你的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善巧方便的六波罗蜜。在《华严》说得更细,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后面五个是般若波罗蜜开出来的,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如果是六度,后得智也在这一条。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后面的四条是后得智,有方便、有愿、有力、有智。这四个合起来,在佛法里通常用一句话说明,善巧方便。你学了会用,六波罗蜜会用。要达到善巧,一定要配合「四摄法」,就做到善巧。这四摄法是世尊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法。四条,头一条也是布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后面我们会详细说到。
所以这方便诸度是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个人的私生活,还是团体生活,你都会用上。以这个为标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凡是我们行为与这个不相应的,就是错误的;与这个相应的,正确的,菩萨行。错误的赶快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他要不是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在这里得到乐趣,这个他做不到。六度学过,四摄法也学过,用不上!无论在自己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团体生活,统统没有用上。这是我们学的佛,不能说没有学,都学了,但是都用不上,所以不得利益、不得法喜。用上之后,才真正得法喜。
一个人,我们讲出家人,在家的老人,已经退休的人,他没有工作,年岁也大,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布施?最殊胜的方法,读经、研教、念佛,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三种方法就是修戒定慧。以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家人,乃至於回向给虚空法界,回向给一切众生,法喜充满。我这一天没有空过,不是没有工作,是换了另一种工作,这不能不知道。非常的认真。老人可以把每天自己修学的心得、悟处,利用空闲的时间讲给家人听,没有杂心闲话;亲朋好友来访问,可以把自己修学心得跟他们做报告,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也可以,没有杂心闲话。这样做报告,自他两利,他听到了,他得利益;自己说一遍、说二遍,就是古人所说的「温故知新」,常常读,常常给人讲,就有很多的悟处。一般人不开悟,自己没有去做,也不愿意跟人讲,凡是遇到人都是杂心闲话,他怎么会开悟?
所以我们这些年来,深深体会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初学佛的时候,听到这一句话有怀疑,总以为释迦牟尼佛上课的时候跟大家讲经,一天几堂课,难道每天都是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不中断?以后才完全明白,释迦牟尼佛除非不开口,开口所讲的就是经。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对一个人还是对多数人,都一样,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只要开口都会叫人得利益。不但言语,身体动作也不例外,动作是身教。
动作是什么?动作就是戒律。你把释迦牟尼佛一天行谊记录下来,那就叫戒律。戒律不是他发明的,也不是他制定的,是什么?是他日常生活行为就是这样的,每天都如是;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看到他,在什么场所看到他,皆如是!行为世范,一举一动都是世间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小事,从穿衣吃饭,我们讲穿衣有穿衣的相,吃饭有吃饭的相。佛家里头所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有没有刻意去做?没有,自然的,不是刻意的,刻意是做作,装模作样,自然的。
示现在这个世间,无论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是长是短,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对自己来讲,有没有利益?有,菩萨有。菩萨对自己什么利益?我们知道菩萨无明虽然断了,无明习气没断,对菩萨来讲,断无明习气。但是无明习气虽然没有断,它不障碍,不障碍你教化众生,就是不障碍菩萨跟众生感应道交,不障碍。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这不是菩萨边事情,众生边。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要晓得,菩萨没有心想,众生有心想。因为菩萨分别执著都断了,他没有想;要是法身菩萨,无明都破了,更没有想,他能跟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希望佛来度我,他就现佛身来度;众生希望基督来度我,他就现基督身来度。我刚才还听到有个同学说,他的老伴是信基督教的还是天主教,他往生了,到天上去,听说做了护法神。心想生,你想什么,他就现什么身。我们学佛的人知道。
所以我常讲,世界上宗教是一家,是佛在各个不同环境当中现不同的身,说不一样的法。说虽然是不一样,但是你细细去观察,他的方向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趣向无上菩提。但是他有阶段。就像办学校一样,终极的目标是要办研究所,是让你都拿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就好像是佛,要成佛。但是你现在程度是小学程度,先办小学,适合你程度,帮助你到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告诉你上面还有,还有中学,那再从中学念起;中学念毕业,上面还有大学,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善巧方便。对於天才儿童,非常聪明伶俐的,不需要这些阶级,就是顿超。法门有顿、有渐,有圆、有别,都是适合不同根性而说的。在佛菩萨那里,尤其一真法界菩萨,这些差别完全都不存在。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差别?所以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个感应就恰到好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叫善巧。巧是方法巧妙,善是善於诱导,不断把他向上提升。
底下说「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大师这一句我们可不能疏忽。我们常问,你什么意思?菩萨什么意思?菩萨的意思是信乐。那我们也要有这个意思,那你就是菩萨。至於信前面讲得多,用前面的标准来比照一下,我们是第几等的信心?不能说没有信心,这个信心里头有等级,大的等级,有迷信、有强信(勉强相信)、有正信、有真信,这是大分。每个等级里面,你去细分,等级就多了。我们自己也晓得自己现在在哪个等级。是不是年年向上提升?月月向上提升?年年向上提升就不错,很缓慢,也很危险。危险的是什么?外面的诱惑太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现前,你没有法子抗拒,你就把这信心放下,你的信心转变,信名闻利养、信五欲六尘,你去信那个去了,你对那个产生爱好。某个生意可以赚钱,一个月可以赚几十万、赚几百万,马上就去,佛教慢慢来,等我老的时候再来学。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个长辈,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学佛之后,他也很赞叹。他的事业放不下,他说这个好,等我将来老了、退休了,我再来学。他真的是老了,跟我讲话的时候,六十多岁,没有几年过世了。这是什么?放不下,眼前得了一点名利,没有学佛得的利益殊胜。学佛如果年岁老的,一心专修净土,几年之后,他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个福报多大。为了在世间这名利没有放下,纵然是得到了,死了之后也是三途。
所以菩萨在这一章里头,第一句就是告诉我们,「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不能求!这两句就是我们讲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生活所需很少,何必要把精神、时间放在那上面,太可惜!日食三餐,不需要多;有几件换洗衣服,足够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知足常乐。
人不能不知足,不知足的人是最苦的人,佛经上常讲「可怜悯者」。世出世间圣人都告诉我们,知足者富,他真的富有,为什么?他没有求了;不知足者贫,他还是贫穷,为什么?他还需求,他还需要。这里不需要了,不需要有,满足了,你说多快乐!你想想看,一个满足的人快乐,还是不满足的人快乐?你从这个地方就能知道,苦乐不一样!并不是说,一切拥有就是乐,那你就错了。释迦牟尼佛什么都没有,他全放下,得大乐。孔夫子、孟夫子生活都很清苦,不富裕;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勉强能过得去,他不求,很快乐。他天天干的什么?求学、修道,这里头有真乐。
所以无论是世法、出世法,你没有真正契入,你得不到,你也不懂。看到一般人追求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以为那个是快乐。如果你冷静的观察,凡是追求这些的人,他心神不定,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尽方法求;求得之后,又怕丢掉,身心不安,六神无主,他哪一天过过清净的日子?哪一天过过真正快乐的日子?真正快乐,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我们现在人讲没有压力,身心没有压力。不行,这些人,凡是追求的人,晚上睡不著觉,要吃安眠药,所以安眠药的生意很好。跟知足的人不能比。
知足的人有信乐,不知足的人,这两个字都没有。所以清凉大师讲,这两个字是菩萨正意,说得好!我们要不是这么多年的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统统放下,才懂得!要不然这两个字不懂。体会不到它的味道,你怎么能讲得出来?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的《疏》文,「由此二故,於诸行有能,故名最胜」。此二就是指的信乐,具足信乐,於诸行你就有能力,你就能做到。换句话说,你现在为什么做不到?你没有信,你没有爱好,所以你做不到。真正相信、真正的喜爱,没有做不到的。所以说是做不到,还是认识不清楚,这解跟行,为什么不能行?解得不够透彻,解透彻了,真的明了,拼命他也要去干,什么力量都障碍不了他,他喜爱。
做不到是不愿意去做,不是做不到。这桩事情,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讨论过,就是知跟行的问题。一般人讲知易行难,我请教章嘉大师,大师告诉我,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知难行易。他举例子告诉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教人修行。为什么?行太容易了,明白了,你自动就会修。我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如果行是那么难,知是那么容易,释迦牟尼佛何必苦口婆心要讲那么久?表演一下给人看不就行了吗?他确实也表演了四十九年,言教、身教融合成一体,真做到,一生没有改变,有能。
他的信乐跟我们完全不同,不同於六道,不同於十法界。他那个层次太高,他是什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哪有自己!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所以三千年前,佛陀降世是应身,这我们要懂。而我们在学的学生,在学有信乐,你才会精进不懈,你对於这一门东西,无论是行门、解门,产生了乐趣;你会觉得这个比世间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事业都快乐,感到这个有价值、有意义。不是说我们全心奉献,那不是的,奉献还有点勉强的意思;爱不释手,是乐此不疲,这做得多么快乐、多么高兴,是这么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有能,他真能做到。故名最胜,这经上讲『信乐最胜甚难得』,最胜是这个意思,真有。这是贤首菩萨告诉我们的,他给我们现身说法。
「非佛不信,故云难得」。这个「佛」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心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前面讲了,本来是佛。所以佛家讲信,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这个信他讲了六个,第一个讲的信自,非佛不信,你要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如果这一条没有,你只是信他佛,信阿弥陀佛、信释迦牟尼佛,你永远成了不佛,你永远入不了佛门。头一个信自己,这是在其他宗教里头没有的。
我早年在美国达拉斯,那边有一次基督教会有六、七个人来访问,里面三个是牧师,他们来跟我谈。他说佛教的净土宗跟他们基督教没有两样,信、愿、行!我们讲信,他也是讲信,他讲信上帝就能够到天国。我就告诉他:我们讲的信跟你的信不一样。他说怎么不一样?头一个相信自己,第二才相信上帝,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释迦牟尼佛,头一个相信自己,这真的是不一样。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你怎么会成就?自己相信自己,那个勇气就来了,我本来是佛,我现在为什么搞成这样?搞成这样是羞耻。古人所说的「知耻近乎勇」,勇猛精进,我要雪耻,我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那个勇猛精进的那股劲、那个力量从哪里发生的?就是从知耻来的。
佛这一告诉我们,我们明白了,真的,一点不错,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那就是我们的自性被妄想分别执著染污,我们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被烦恼习气障碍住,统统透不出来,才搞成这个样子。这以前没有人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明白,我们也真的听懂了。这是佛对我们的恩德,这是佛对我们最大的贡献,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穿,往后事情是该我们自己做,那就是佛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就跟他一样。问题你能不能转?通常我们简单的讲,讲三句,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佛弟子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会转。这是在经上讲得很多,「顺违皆顺」,这就转了。
顺境好、善缘好,逆境、恶缘呢?逆境恶缘你怎么能把它转成顺境,恶缘转成善缘,逆境转成顺境,在乎你会转!能转得过来吗?能转,为什么?因为境缘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从哪里转?从自己内心转,不是从外头境界转。他跟我作对,我不跟他作对,就转过来了;他毁谤我、羞辱我,我赞叹他、恭敬他,就转过来了!所以这些境界现前,学佛的人要把它当作我的老师出题目来考我,看看我的功夫。题目才出来,自己烦恼习气全部现行,这很糟糕,你学的是什么?学得再多,不能起用,境界一接触,全都忘掉了,你怎么行?
境界现前,你看看清凉在此地教给我们的,「方便诸度,求欲修行」,这就是讲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当中。为什么?凡夫他不知道,他怎么知道他是佛?我们要不是遇到释迦牟尼佛,我们也不会知道。知道之后,我要恢复,我要回头,我要回到佛的原点。我迷得太久,我迷得太深,所有一切不良的烦恼习气,自性里头统统没有,本来无;所有一切的善德、善能,自性里头本来具足。这不是学的,绝对不是佛菩萨制定这些东西教我们做的,不是,你要认为是他制定的,那错了,那他多事,不是制定的,是性德。告诉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你性德里本有的。你要是见了性,自自然然表现在你的行为当中,不要人教,你也不要学,自然的,性德的流露!那个要教、要学是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回不了头,所以教他学。向谁学?向已经回头的人学。已经回头的人,自性流露。你要是到他那个境界,你跟他完全一样,决定没有两样。
所以这个佛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信自佛,一个是信他佛。为什么?我虽然知道我是真佛,但是我的妄想习气还没有放下,没有放下怎么办?没有放下,跟他佛学,他已经放下。已经放下,你要知道,完全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没有一丝毫造作,他不是装个样子给我们看,不是的,本来就是如此,懂这个意思。
我们自己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之后,跟他一样,就是他这个样子。生活是他这个样子,工作也是他这个样子,处事待人接物,你去看他,就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我们现在讲随顺自性。我们现在跟他的样子完全相反,这是什么?我们随顺烦恼,这就不一样。随顺烦恼有什么过失?有,烦恼决定造作一切不善,一切不善必然感到,他有这感应,一切法从心想生,那个不善的心想、不善的行为会变现出不善的果报,三途六道。不信佛变现出来的,不信自己是佛,不但三途六道,十法界也是你变现出来的。
所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回归了,回归到自性,回归到本来是佛,不但六道没有,四圣法界也没有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里面包括十法界,所以十法界在梦中,带著迷,就好比是梦,不是真正的境界。这难得,真难得!几个人懂得?这几堂课,几个人认真在学习?不容易!实在讲,太难了。我们希有难逢,居然遇到了,自己要知道宝贵。
所以下面佛用比喻说,『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喻如意珠」,妙宝珠是如意珠,随心所求。清凉给我们解释如意珠,「略有五义」,从五点来说明。第一个是「胜义,法宝中王故」,在法宝里面,王是第一,说什么?真实、最上、不变,这是法宝中王。你居然信了佛,尤其是信自己本来是佛,这真是太难得,这就是法宝中王,没有比这个更真实。为什么?一切诸法都是生灭法,都是会变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永恒不变。我们现在,我们的自性、佛性有没有变?没有变,这个诸位要知道。现前,不但是我们,纵然沦落在畜生、饿鬼、地狱,一丝毫都没变。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哪有不恭敬的道理!哪有不赞叹、不供养的道理!
大乘教里头,我们常常看到,一切恭敬,一心顶礼,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就是一切众生,情与无情全部包括在里头,《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它的性,在无情讲法性,有情讲佛性,佛性、法性是一个性,永恒不变,是真实的,没有生灭,没有来去,能现万物。这是自己本有的,从来没有失掉过。迷,是不是真迷了?不是。如果它真的有迷,它就不是真的,它怎么会迷?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要晓得,迷是假的。你看那个迷的根,那个根是什么?根是想,想就是起心动念,想上加个妄,妄就不是真的!
所以要有人追究这妄想什么时候生起的?什么原因生起的?那就是妄想里头加妄想。它既然是虚妄的,不是真的,还有什么可追究的?所以妄想又称之为无始无明。佛说得好,无始是没有开始。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如果有始,那就有终,它就是真的。根本没有开始,哪来的终结?没有,这才叫妄。佛说的话意思很深,我们一般人没听懂,听错了,扭曲了佛的意思。上上根人一听就明白,一听怎么样?他就断掉。既然虚妄,不是真的,那算了,我就放下。这一放下,本来是佛,就现前!就那么容易,就那么简单。佛所讲的这个东西,有很多被那个麻烦的人说麻烦了,很浅显的东西,说得太深,说得叫人不懂,其实不难懂。这是殊胜,都是说的信乐,信乐太殊胜!信自己是佛,信释迦、信弥陀、信毗卢遮那是佛,信法身菩萨、分证佛。
第二个是「希义」,希是希有。希义怎么说法?真正明白的人太希有了。诸位要知道,统统都是比喻,如意珠比喻信乐,能信、能爱好,太希有了。下面说「非佛轮王,余无有故」。这是讲如意珠,宝珠,这宝珠什么人有?大福报的人有,佛有、转轮圣王有,福报大,其他的人没有,如意珠。你有如意宝珠,随心所欲,像西方神话传说里面所讲的神灯,有求必应。而如意珠比神灯还要希有,因为神灯里面有一个神灵在里头,你要什么东西,他替你办到;如意珠不是的,你念头一起,自然就现前。轮王有。类似的是化乐天,欲界第五层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第五天人所有一切需要的东西统统是变化的,你看多自在。我想衣服,衣服就现前,就在身上;想吃的东西,吃就摆在你面前。一切希求,随心所欲,统统会现前。第六天就更妙了,第六天不用自己去变化,他的一切所需,第五天就供养他,他化自在天,这是最高的。化乐天,第五天人会供养他,第五天人变化种种供养第六天,这个希有!
下面第三个意思,「净义,能清不信浊故」,这要知道,《金刚经》上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信,信乐生智慧;翻过来,信不清净,有疑惑,半信半疑,不生欢喜心,生烦恼!烦恼,染浊,不清净。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要体会到,我们现在烦恼太多,忧虑、牵挂,甚至於很多人身心都不安,每天为什么要用安眠药、要用镇静剂?我们有没有去想想?那就是非常的不正常,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心浮气躁。用药物来麻醉,他才能得到短时间的休息;没有这些药物帮助他,他的烦躁不能止住,你说那多痛苦?所以他有点乐,那个乐是苦中作乐,不是真乐。
真乐是什么?真乐是清净心,禅悦是乐。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欲望、没有希求,《坛经》上说「本来无一物」,这个乐!清净心里面自自然然现出来的。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菩提心,真诚,从真诚上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从这个心里面再流露出来万德万能,我们中国人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都从这里流出来的。
世间法跟佛法从哪里区别?也在这个地方。世间法没有菩提心有善,五伦、八德、十善,他真正很用心的去学,也很认真努力去做,他做到了,也得到少分的清净。这是世间圣贤,为什么?他没有离相,他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离相,离相才是圣人。离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都无,表现在世间跟一般人一样,五伦八德表现在外面,这个人是大善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菩萨应身,这才叫菩萨。所以从事相上看,跟世间圣人没有两样,骨子里头不相同。骨子里头,一个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一个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不一样。
断有三个层次,这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妄想、分别、执著。有断一个的,断执著,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这叫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世间圣人不能跟他比,为什么?世间圣人还有执著,阿罗汉没有执著。菩萨,菩萨还有妄想,分别、执著都断了,比阿罗汉更清净,阿罗汉还有分别,菩萨没有。到佛,佛是最清净,妄想没有了,菩萨有妄想,出世间的大圣。佛是大圣,菩萨是中圣,阿罗汉是小圣,都是圣人。六道凡夫不能比,六道凡夫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有。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用这个来警惕自己,为什么不把执著放下?执著里头最重要的,成见,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坚固执著这些,麻烦!不能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执著。跟众生相处,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菩萨可以随顺,善随顺,恶也随顺。造作恶业要堕阿鼻地狱,还是随顺你,为什么?菩萨知道那是业力烦恼习气。你去教他,他不会接受,你只有看他造业,看他堕落,看他受报。菩萨知道!他受报,到受报快尽的时候,菩萨来帮助他,那时候他觉悟,菩萨跟他说法,他相信。在他不能接受的时候,给他阿赖耶里种善根种子,大乘教里面常说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让他在这一生当中有机会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看到佛经,听到经名,或者一句、二句,阿赖耶识里都种了佛的种子。
所以佛菩萨对於业障烦恼习气特别深重的人,给他种种子,不会期望他在这一生成就,他成就不了,金刚种子先种下去。种下去,他把佛教毁掉也没有关系。毁掉怎么样?他堕阿鼻地狱,他受报。堕阿鼻地狱之后,他知道了,知道他错了。而实在跟诸位说,阿鼻地狱知道错了也是不容易,他坚固的执著,他不知道自己是错误。到什么时候吃尽苦头,受尽苦报,他知道错了,那个一念觉得自己错了,就离开地狱。离开最重的地狱,还有小地狱,他还要受,就是看你觉悟的程度。知道错了,但是还不肯悔改,阿鼻地狱离开了,八寒八热地狱他要受。所以,也是不断知过,不断的提升,从阿鼻到大地狱,从大地狱到小地狱,慢慢提升才离开地狱。
离开地狱,要还债、要还命,譬如杀人,杀人要还命,欠债要还钱。还命债、还钱债,多半是在畜生道。畜生道被人杀了、吃了,还命的;替人工作,像牛马替人工作,还债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佛讲得很清楚!这首偈不仅仅是讲出家人,在家人也不例外。我们在家人谋财害命,你将来一定要受果报。这种果报的事实,现在外国人懂得。
我是在最近有同修送给我美国魏斯他的催眠报告。他是个心理医生,给病人用催眠的方法,让他回到过去世。这他才真正发现,真的有轮回,真的有报应。写了四本书,这四本书是流通到全世界,畅销书,已经有三十多种文字的翻译,流通量听说超过二百万册以上,这都是他自己没想到的。他这个书对世界和平会有帮助,人要知道有因果,知道有报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会收敛一点。东方人清楚,但是现在大家忘掉了,不讲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东方人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城隍庙里头阎王殿把这个事实给我们显示出来,让大家有警觉心,不能做坏事,不能欺骗人。这是净义,不信就是烦恼,就是污染、浊恶。
第四个意思是「贵义,出位行宝等,不可尽故」。位行从哪里来的?从信乐生的,位是什么?菩萨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位次。这位次从哪来的?从信乐来的;换句话说,哪有什么位次?信乐里头分等级,四十一个等级,从这出的。你信得愈深愈欢喜,地位就高;到最高的时候就是究竟圆满佛。「宝」在此地也是比喻的意思,难得!在位行里面,显示出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这宝不可尽故,是这个意思。圆教初住菩萨,他所起的作用跟究竟果位很相似,究竟果位只是断尽无明习气,而他的无明习气没断。这也没有什么方法断的,就是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自自然然断掉的,没有一丝毫勉强,所以叫无功用道。
最后一个,「蕴义,蕴众德物,无障碍故」。蕴众德物,蕴是蕴积、蕴藏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障碍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看众生的根性,根性钝的,帮助他转恶为善;根性利的,帮助他转迷成悟;根性大利的,帮助他转凡成圣。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回归性德,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来是佛。这一大段「略示胜能」,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略示胜能最后的一首偈颂。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这首偈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是「总结胜能」。前面是法说,后面两句是比喻,喻说。我们看清凉大师的《疏》,「信乐者,信三宝性已,於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於诸行有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到这里是一段。这是说大菩萨的信心,我们常常念「菩萨摩诃萨」,摩诃是梵语,就是大的意思。通常我们称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我们通称为菩萨,四圣法界的佛也称菩萨。一真法界,圆教从初住以上都称之为摩诃萨。天台别教里面讲的三贤,那个三贤位,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是这个位次。别教初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摩诃萨。别教初地断证的功夫跟圆教初住相等,圆教初住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跟别教初地相等。通常我们讲三贤十地都是说别教。这是佛学常识不可以不知道的。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信乐,乐比信又进了一步,乐是爱好,我们讲非常爱好。这个字念去声,不念乐(ㄌㄜˋ),乐是快乐的乐;念乐(ㄧㄠˋ),乐好的乐。这里面有殷切的希求在里面,从信生出来的。信三宝性已。三宝的性就是佛性,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对有情众生说的。有情众生包括十法界,畜生、饿鬼、地狱都是属於有情众生。换句话说,统统具足三宝性,佛性、法性、僧性。僧是清净,法是平等,佛是正觉。诸位想想,是不是就是《大乘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觉是佛,平等是法,清净是僧;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你看那个题目上,三学、三宝、三性具足,你就知道这部经的殊胜,这部经的不可思议。
同样,《华严经》亦复如是具足。古德称《华严》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说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是什么?《佛说阿弥陀经》。古人把这三部经看成一部,大中小,《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弥陀经》是小本。把这三经看成一体,分量有大小不同,义理没有差别,大小不二。《无量寿经》要是细讲就是《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要是略说(简单介绍)就是《阿弥陀经》。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信心。
信心怎么建立的?明白了,信心才能生起。如果对这个经不明白,了解不够,这是我们现在的话说,你的信心生不起来。「乐」这个字更了不起,乐是爱好。你看今天对这个经有信心的人,不少!他喜不喜欢学习?有问题了。喜欢学习,是不是真的喜欢学习?这真喜欢学习,一堂课都不缺。常常缺课,就是没有乐这个字,有信,没有这个字。如果有乐这个字,肯定一堂课不缺。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在经教里面没有得法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个字生不起来。凡是真的有了爱好,我们讲十分的欢喜、无比的欢喜,那得受用。无论世法、佛法,你要不是真正在那里得受用,这个欢喜心怎么能生得起来?
《华严》,无上的法门,古人把它判作一乘法,比大乘还高一级,一乘法。为什么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这在后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没有说到第二生,这一生就成就。《华严》是一乘法,《法华经》有龙女,龙女八岁成佛,一生成就。一生成就才叫一乘。大乘一生成不了佛,成菩萨,菩萨在第二生、第三生以后慢慢再成佛。小乘的目标是阿罗汉,证到阿罗汉,在小乘就是圆满成就;在大乘,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究竟成就。小成就,小乘初果,证须陀洹,大乘初信,我们这十信位的初信。
真的是初信,那对这个法门就无比的爱好。我们有这么一个机缘在一起学习,确实他一堂课不会放松的,无论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他都会把它安排恰当,不妨碍来学习。即使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办法,不能分身,他一定很快就来补课。所以这个乐是关键,从这个乐你能够体会他契入的浅深。信里面要有乐好,儒释道三家都不例外。只要契入了,他一定会落实在生活;要不落实在生活,这个爱好不是真的。唯有落实在生活,就是说我们把所学习的跟生活完全结合成一体,跟我们的思想见解成了一体,跟我们日常生活言行融成一体,这里头才有乐。
所以底下一句,於方便诸度,求欲修行。方便是善巧方便。诸度,《华严经》里面讲十波罗蜜,通常在大乘里面讲六波罗蜜,他会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自己的生活行为就是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用这个把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犯的错误行为全都修正过来。
六波罗蜜里面,第一个布施,一切时、一切处布施波罗蜜没有间断。布施是什么意思?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在家庭里面,为一家人服务,这是布施。从小到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每个人有每个人分内的事情,都能做好,自己把自己做好了,还可以帮助别人。在家里头,父母帮助儿女,儿女帮助父母,大家庭里面有兄弟姐妹,有长辈、有晚辈,人人都有个热心为这个家庭所有人服务,这是修布施波罗蜜。放下悭贪,悭是吝啬,贪是贪欲。儿女懂得了,《弟子规》就落实了。早晨早起,不敢贪睡,贪睡也就是贪心,贪心就是吝啬,不肯为家里服务。早晨起来,晨昏定省。这是布施波罗蜜用在家里面。
在古时候,男子外出工作赚钱养家,财布施;妇女在家里面教育儿女,法布施;一家和睦相处,互相照顾,让这一家人无有后顾之忧,无畏布施。布施波罗蜜用在家庭。家里面有规矩,虽然没有用文字写出来,叫不成文的规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人遵守自己的道德规范,各人有各人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互相照顾,持戒波罗蜜。人是凡夫,烦恼习气没断,偶尔也有烦恼起现行,彼此互相包容,要能够宽容别人,忍辱波罗蜜。一心希求家里面的生活水平渐渐往上提升,如理如法的改善生活环境,提升自己伦理道德与智慧,这是精进波罗蜜。一切时,身体轻松,不要那么紧张,心地安定,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这就是禅定波罗蜜。於家内,於家外,家外面是社会,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没有迷惑,般若波罗蜜。这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应用在家庭,这是菩萨家庭。所以这六波罗蜜用在家庭。
你在公司行号里面服务,六波罗蜜可以用在公司,用在你的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善巧方便的六波罗蜜。在《华严》说得更细,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后面五个是般若波罗蜜开出来的,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如果是六度,后得智也在这一条。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根本智,后面的四条是后得智,有方便、有愿、有力、有智。这四个合起来,在佛法里通常用一句话说明,善巧方便。你学了会用,六波罗蜜会用。要达到善巧,一定要配合「四摄法」,就做到善巧。这四摄法是世尊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法。四条,头一条也是布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后面我们会详细说到。
所以这方便诸度是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个人的私生活,还是团体生活,你都会用上。以这个为标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凡是我们行为与这个不相应的,就是错误的;与这个相应的,正确的,菩萨行。错误的赶快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他要不是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在这里得到乐趣,这个他做不到。六度学过,四摄法也学过,用不上!无论在自己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团体生活,统统没有用上。这是我们学的佛,不能说没有学,都学了,但是都用不上,所以不得利益、不得法喜。用上之后,才真正得法喜。
一个人,我们讲出家人,在家的老人,已经退休的人,他没有工作,年岁也大,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布施?最殊胜的方法,读经、研教、念佛,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三种方法就是修戒定慧。以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家人,乃至於回向给虚空法界,回向给一切众生,法喜充满。我这一天没有空过,不是没有工作,是换了另一种工作,这不能不知道。非常的认真。老人可以把每天自己修学的心得、悟处,利用空闲的时间讲给家人听,没有杂心闲话;亲朋好友来访问,可以把自己修学心得跟他们做报告,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也可以,没有杂心闲话。这样做报告,自他两利,他听到了,他得利益;自己说一遍、说二遍,就是古人所说的「温故知新」,常常读,常常给人讲,就有很多的悟处。一般人不开悟,自己没有去做,也不愿意跟人讲,凡是遇到人都是杂心闲话,他怎么会开悟?
所以我们这些年来,深深体会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初学佛的时候,听到这一句话有怀疑,总以为释迦牟尼佛上课的时候跟大家讲经,一天几堂课,难道每天都是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不中断?以后才完全明白,释迦牟尼佛除非不开口,开口所讲的就是经。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对一个人还是对多数人,都一样,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只要开口都会叫人得利益。不但言语,身体动作也不例外,动作是身教。
动作是什么?动作就是戒律。你把释迦牟尼佛一天行谊记录下来,那就叫戒律。戒律不是他发明的,也不是他制定的,是什么?是他日常生活行为就是这样的,每天都如是;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看到他,在什么场所看到他,皆如是!行为世范,一举一动都是世间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小事,从穿衣吃饭,我们讲穿衣有穿衣的相,吃饭有吃饭的相。佛家里头所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有没有刻意去做?没有,自然的,不是刻意的,刻意是做作,装模作样,自然的。
示现在这个世间,无论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是长是短,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对自己来讲,有没有利益?有,菩萨有。菩萨对自己什么利益?我们知道菩萨无明虽然断了,无明习气没断,对菩萨来讲,断无明习气。但是无明习气虽然没有断,它不障碍,不障碍你教化众生,就是不障碍菩萨跟众生感应道交,不障碍。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这不是菩萨边事情,众生边。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位要晓得,菩萨没有心想,众生有心想。因为菩萨分别执著都断了,他没有想;要是法身菩萨,无明都破了,更没有想,他能跟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希望佛来度我,他就现佛身来度;众生希望基督来度我,他就现基督身来度。我刚才还听到有个同学说,他的老伴是信基督教的还是天主教,他往生了,到天上去,听说做了护法神。心想生,你想什么,他就现什么身。我们学佛的人知道。
所以我常讲,世界上宗教是一家,是佛在各个不同环境当中现不同的身,说不一样的法。说虽然是不一样,但是你细细去观察,他的方向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趣向无上菩提。但是他有阶段。就像办学校一样,终极的目标是要办研究所,是让你都拿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就好像是佛,要成佛。但是你现在程度是小学程度,先办小学,适合你程度,帮助你到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告诉你上面还有,还有中学,那再从中学念起;中学念毕业,上面还有大学,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善巧方便。对於天才儿童,非常聪明伶俐的,不需要这些阶级,就是顿超。法门有顿、有渐,有圆、有别,都是适合不同根性而说的。在佛菩萨那里,尤其一真法界菩萨,这些差别完全都不存在。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差别?所以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个感应就恰到好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叫善巧。巧是方法巧妙,善是善於诱导,不断把他向上提升。
底下说「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大师这一句我们可不能疏忽。我们常问,你什么意思?菩萨什么意思?菩萨的意思是信乐。那我们也要有这个意思,那你就是菩萨。至於信前面讲得多,用前面的标准来比照一下,我们是第几等的信心?不能说没有信心,这个信心里头有等级,大的等级,有迷信、有强信(勉强相信)、有正信、有真信,这是大分。每个等级里面,你去细分,等级就多了。我们自己也晓得自己现在在哪个等级。是不是年年向上提升?月月向上提升?年年向上提升就不错,很缓慢,也很危险。危险的是什么?外面的诱惑太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现前,你没有法子抗拒,你就把这信心放下,你的信心转变,信名闻利养、信五欲六尘,你去信那个去了,你对那个产生爱好。某个生意可以赚钱,一个月可以赚几十万、赚几百万,马上就去,佛教慢慢来,等我老的时候再来学。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个长辈,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学佛之后,他也很赞叹。他的事业放不下,他说这个好,等我将来老了、退休了,我再来学。他真的是老了,跟我讲话的时候,六十多岁,没有几年过世了。这是什么?放不下,眼前得了一点名利,没有学佛得的利益殊胜。学佛如果年岁老的,一心专修净土,几年之后,他到极乐世界去了,那个福报多大。为了在世间这名利没有放下,纵然是得到了,死了之后也是三途。
所以菩萨在这一章里头,第一句就是告诉我们,「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不能求!这两句就是我们讲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生活所需很少,何必要把精神、时间放在那上面,太可惜!日食三餐,不需要多;有几件换洗衣服,足够了;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知足常乐。
人不能不知足,不知足的人是最苦的人,佛经上常讲「可怜悯者」。世出世间圣人都告诉我们,知足者富,他真的富有,为什么?他没有求了;不知足者贫,他还是贫穷,为什么?他还需求,他还需要。这里不需要了,不需要有,满足了,你说多快乐!你想想看,一个满足的人快乐,还是不满足的人快乐?你从这个地方就能知道,苦乐不一样!并不是说,一切拥有就是乐,那你就错了。释迦牟尼佛什么都没有,他全放下,得大乐。孔夫子、孟夫子生活都很清苦,不富裕;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勉强能过得去,他不求,很快乐。他天天干的什么?求学、修道,这里头有真乐。
所以无论是世法、出世法,你没有真正契入,你得不到,你也不懂。看到一般人追求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以为那个是快乐。如果你冷静的观察,凡是追求这些的人,他心神不定,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尽方法求;求得之后,又怕丢掉,身心不安,六神无主,他哪一天过过清净的日子?哪一天过过真正快乐的日子?真正快乐,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我们现在人讲没有压力,身心没有压力。不行,这些人,凡是追求的人,晚上睡不著觉,要吃安眠药,所以安眠药的生意很好。跟知足的人不能比。
知足的人有信乐,不知足的人,这两个字都没有。所以清凉大师讲,这两个字是菩萨正意,说得好!我们要不是这么多年的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统统放下,才懂得!要不然这两个字不懂。体会不到它的味道,你怎么能讲得出来?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的《疏》文,「由此二故,於诸行有能,故名最胜」。此二就是指的信乐,具足信乐,於诸行你就有能力,你就能做到。换句话说,你现在为什么做不到?你没有信,你没有爱好,所以你做不到。真正相信、真正的喜爱,没有做不到的。所以说是做不到,还是认识不清楚,这解跟行,为什么不能行?解得不够透彻,解透彻了,真的明了,拼命他也要去干,什么力量都障碍不了他,他喜爱。
做不到是不愿意去做,不是做不到。这桩事情,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讨论过,就是知跟行的问题。一般人讲知易行难,我请教章嘉大师,大师告诉我,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知难行易。他举例子告诉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教人修行。为什么?行太容易了,明白了,你自动就会修。我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如果行是那么难,知是那么容易,释迦牟尼佛何必苦口婆心要讲那么久?表演一下给人看不就行了吗?他确实也表演了四十九年,言教、身教融合成一体,真做到,一生没有改变,有能。
他的信乐跟我们完全不同,不同於六道,不同於十法界。他那个层次太高,他是什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哪有自己!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所以三千年前,佛陀降世是应身,这我们要懂。而我们在学的学生,在学有信乐,你才会精进不懈,你对於这一门东西,无论是行门、解门,产生了乐趣;你会觉得这个比世间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事业都快乐,感到这个有价值、有意义。不是说我们全心奉献,那不是的,奉献还有点勉强的意思;爱不释手,是乐此不疲,这做得多么快乐、多么高兴,是这么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有能,他真能做到。故名最胜,这经上讲『信乐最胜甚难得』,最胜是这个意思,真有。这是贤首菩萨告诉我们的,他给我们现身说法。
「非佛不信,故云难得」。这个「佛」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心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前面讲了,本来是佛。所以佛家讲信,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这个信他讲了六个,第一个讲的信自,非佛不信,你要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如果这一条没有,你只是信他佛,信阿弥陀佛、信释迦牟尼佛,你永远成了不佛,你永远入不了佛门。头一个信自己,这是在其他宗教里头没有的。
我早年在美国达拉斯,那边有一次基督教会有六、七个人来访问,里面三个是牧师,他们来跟我谈。他说佛教的净土宗跟他们基督教没有两样,信、愿、行!我们讲信,他也是讲信,他讲信上帝就能够到天国。我就告诉他:我们讲的信跟你的信不一样。他说怎么不一样?头一个相信自己,第二才相信上帝,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释迦牟尼佛,头一个相信自己,这真的是不一样。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你怎么会成就?自己相信自己,那个勇气就来了,我本来是佛,我现在为什么搞成这样?搞成这样是羞耻。古人所说的「知耻近乎勇」,勇猛精进,我要雪耻,我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那个勇猛精进的那股劲、那个力量从哪里发生的?就是从知耻来的。
佛这一告诉我们,我们明白了,真的,一点不错,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那就是我们的自性被妄想分别执著染污,我们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被烦恼习气障碍住,统统透不出来,才搞成这个样子。这以前没有人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明白,我们也真的听懂了。这是佛对我们的恩德,这是佛对我们最大的贡献,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穿,往后事情是该我们自己做,那就是佛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就跟他一样。问题你能不能转?通常我们简单的讲,讲三句,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佛弟子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会转。这是在经上讲得很多,「顺违皆顺」,这就转了。
顺境好、善缘好,逆境、恶缘呢?逆境恶缘你怎么能把它转成顺境,恶缘转成善缘,逆境转成顺境,在乎你会转!能转得过来吗?能转,为什么?因为境缘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从哪里转?从自己内心转,不是从外头境界转。他跟我作对,我不跟他作对,就转过来了;他毁谤我、羞辱我,我赞叹他、恭敬他,就转过来了!所以这些境界现前,学佛的人要把它当作我的老师出题目来考我,看看我的功夫。题目才出来,自己烦恼习气全部现行,这很糟糕,你学的是什么?学得再多,不能起用,境界一接触,全都忘掉了,你怎么行?
境界现前,你看看清凉在此地教给我们的,「方便诸度,求欲修行」,这就是讲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当中。为什么?凡夫他不知道,他怎么知道他是佛?我们要不是遇到释迦牟尼佛,我们也不会知道。知道之后,我要恢复,我要回头,我要回到佛的原点。我迷得太久,我迷得太深,所有一切不良的烦恼习气,自性里头统统没有,本来无;所有一切的善德、善能,自性里头本来具足。这不是学的,绝对不是佛菩萨制定这些东西教我们做的,不是,你要认为是他制定的,那错了,那他多事,不是制定的,是性德。告诉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你性德里本有的。你要是见了性,自自然然表现在你的行为当中,不要人教,你也不要学,自然的,性德的流露!那个要教、要学是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回不了头,所以教他学。向谁学?向已经回头的人学。已经回头的人,自性流露。你要是到他那个境界,你跟他完全一样,决定没有两样。
所以这个佛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信自佛,一个是信他佛。为什么?我虽然知道我是真佛,但是我的妄想习气还没有放下,没有放下怎么办?没有放下,跟他佛学,他已经放下。已经放下,你要知道,完全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没有一丝毫造作,他不是装个样子给我们看,不是的,本来就是如此,懂这个意思。
我们自己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之后,跟他一样,就是他这个样子。生活是他这个样子,工作也是他这个样子,处事待人接物,你去看他,就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我们现在讲随顺自性。我们现在跟他的样子完全相反,这是什么?我们随顺烦恼,这就不一样。随顺烦恼有什么过失?有,烦恼决定造作一切不善,一切不善必然感到,他有这感应,一切法从心想生,那个不善的心想、不善的行为会变现出不善的果报,三途六道。不信佛变现出来的,不信自己是佛,不但三途六道,十法界也是你变现出来的。
所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回归了,回归到自性,回归到本来是佛,不但六道没有,四圣法界也没有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里面包括十法界,所以十法界在梦中,带著迷,就好比是梦,不是真正的境界。这难得,真难得!几个人懂得?这几堂课,几个人认真在学习?不容易!实在讲,太难了。我们希有难逢,居然遇到了,自己要知道宝贵。
所以下面佛用比喻说,『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喻如意珠」,妙宝珠是如意珠,随心所求。清凉给我们解释如意珠,「略有五义」,从五点来说明。第一个是「胜义,法宝中王故」,在法宝里面,王是第一,说什么?真实、最上、不变,这是法宝中王。你居然信了佛,尤其是信自己本来是佛,这真是太难得,这就是法宝中王,没有比这个更真实。为什么?一切诸法都是生灭法,都是会变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永恒不变。我们现在,我们的自性、佛性有没有变?没有变,这个诸位要知道。现前,不但是我们,纵然沦落在畜生、饿鬼、地狱,一丝毫都没变。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哪有不恭敬的道理!哪有不赞叹、不供养的道理!
大乘教里头,我们常常看到,一切恭敬,一心顶礼,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就是一切众生,情与无情全部包括在里头,《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它的性,在无情讲法性,有情讲佛性,佛性、法性是一个性,永恒不变,是真实的,没有生灭,没有来去,能现万物。这是自己本有的,从来没有失掉过。迷,是不是真迷了?不是。如果它真的有迷,它就不是真的,它怎么会迷?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要晓得,迷是假的。你看那个迷的根,那个根是什么?根是想,想就是起心动念,想上加个妄,妄就不是真的!
所以要有人追究这妄想什么时候生起的?什么原因生起的?那就是妄想里头加妄想。它既然是虚妄的,不是真的,还有什么可追究的?所以妄想又称之为无始无明。佛说得好,无始是没有开始。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如果有始,那就有终,它就是真的。根本没有开始,哪来的终结?没有,这才叫妄。佛说的话意思很深,我们一般人没听懂,听错了,扭曲了佛的意思。上上根人一听就明白,一听怎么样?他就断掉。既然虚妄,不是真的,那算了,我就放下。这一放下,本来是佛,就现前!就那么容易,就那么简单。佛所讲的这个东西,有很多被那个麻烦的人说麻烦了,很浅显的东西,说得太深,说得叫人不懂,其实不难懂。这是殊胜,都是说的信乐,信乐太殊胜!信自己是佛,信释迦、信弥陀、信毗卢遮那是佛,信法身菩萨、分证佛。
第二个是「希义」,希是希有。希义怎么说法?真正明白的人太希有了。诸位要知道,统统都是比喻,如意珠比喻信乐,能信、能爱好,太希有了。下面说「非佛轮王,余无有故」。这是讲如意珠,宝珠,这宝珠什么人有?大福报的人有,佛有、转轮圣王有,福报大,其他的人没有,如意珠。你有如意宝珠,随心所欲,像西方神话传说里面所讲的神灯,有求必应。而如意珠比神灯还要希有,因为神灯里面有一个神灵在里头,你要什么东西,他替你办到;如意珠不是的,你念头一起,自然就现前。轮王有。类似的是化乐天,欲界第五层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第五天人所有一切需要的东西统统是变化的,你看多自在。我想衣服,衣服就现前,就在身上;想吃的东西,吃就摆在你面前。一切希求,随心所欲,统统会现前。第六天就更妙了,第六天不用自己去变化,他的一切所需,第五天就供养他,他化自在天,这是最高的。化乐天,第五天人会供养他,第五天人变化种种供养第六天,这个希有!
下面第三个意思,「净义,能清不信浊故」,这要知道,《金刚经》上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信,信乐生智慧;翻过来,信不清净,有疑惑,半信半疑,不生欢喜心,生烦恼!烦恼,染浊,不清净。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要体会到,我们现在烦恼太多,忧虑、牵挂,甚至於很多人身心都不安,每天为什么要用安眠药、要用镇静剂?我们有没有去想想?那就是非常的不正常,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心浮气躁。用药物来麻醉,他才能得到短时间的休息;没有这些药物帮助他,他的烦躁不能止住,你说那多痛苦?所以他有点乐,那个乐是苦中作乐,不是真乐。
真乐是什么?真乐是清净心,禅悦是乐。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欲望、没有希求,《坛经》上说「本来无一物」,这个乐!清净心里面自自然然现出来的。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菩提心,真诚,从真诚上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从这个心里面再流露出来万德万能,我们中国人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都从这里流出来的。
世间法跟佛法从哪里区别?也在这个地方。世间法没有菩提心有善,五伦、八德、十善,他真正很用心的去学,也很认真努力去做,他做到了,也得到少分的清净。这是世间圣贤,为什么?他没有离相,他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离相,离相才是圣人。离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都无,表现在世间跟一般人一样,五伦八德表现在外面,这个人是大善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菩萨应身,这才叫菩萨。所以从事相上看,跟世间圣人没有两样,骨子里头不相同。骨子里头,一个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一个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不一样。
断有三个层次,这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妄想、分别、执著。有断一个的,断执著,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这叫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世间圣人不能跟他比,为什么?世间圣人还有执著,阿罗汉没有执著。菩萨,菩萨还有妄想,分别、执著都断了,比阿罗汉更清净,阿罗汉还有分别,菩萨没有。到佛,佛是最清净,妄想没有了,菩萨有妄想,出世间的大圣。佛是大圣,菩萨是中圣,阿罗汉是小圣,都是圣人。六道凡夫不能比,六道凡夫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有。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用这个来警惕自己,为什么不把执著放下?执著里头最重要的,成见,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坚固执著这些,麻烦!不能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执著。跟众生相处,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菩萨可以随顺,善随顺,恶也随顺。造作恶业要堕阿鼻地狱,还是随顺你,为什么?菩萨知道那是业力烦恼习气。你去教他,他不会接受,你只有看他造业,看他堕落,看他受报。菩萨知道!他受报,到受报快尽的时候,菩萨来帮助他,那时候他觉悟,菩萨跟他说法,他相信。在他不能接受的时候,给他阿赖耶里种善根种子,大乘教里面常说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让他在这一生当中有机会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看到佛经,听到经名,或者一句、二句,阿赖耶识里都种了佛的种子。
所以佛菩萨对於业障烦恼习气特别深重的人,给他种种子,不会期望他在这一生成就,他成就不了,金刚种子先种下去。种下去,他把佛教毁掉也没有关系。毁掉怎么样?他堕阿鼻地狱,他受报。堕阿鼻地狱之后,他知道了,知道他错了。而实在跟诸位说,阿鼻地狱知道错了也是不容易,他坚固的执著,他不知道自己是错误。到什么时候吃尽苦头,受尽苦报,他知道错了,那个一念觉得自己错了,就离开地狱。离开最重的地狱,还有小地狱,他还要受,就是看你觉悟的程度。知道错了,但是还不肯悔改,阿鼻地狱离开了,八寒八热地狱他要受。所以,也是不断知过,不断的提升,从阿鼻到大地狱,从大地狱到小地狱,慢慢提升才离开地狱。
离开地狱,要还债、要还命,譬如杀人,杀人要还命,欠债要还钱。还命债、还钱债,多半是在畜生道。畜生道被人杀了、吃了,还命的;替人工作,像牛马替人工作,还债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佛讲得很清楚!这首偈不仅仅是讲出家人,在家人也不例外。我们在家人谋财害命,你将来一定要受果报。这种果报的事实,现在外国人懂得。
我是在最近有同修送给我美国魏斯他的催眠报告。他是个心理医生,给病人用催眠的方法,让他回到过去世。这他才真正发现,真的有轮回,真的有报应。写了四本书,这四本书是流通到全世界,畅销书,已经有三十多种文字的翻译,流通量听说超过二百万册以上,这都是他自己没想到的。他这个书对世界和平会有帮助,人要知道有因果,知道有报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会收敛一点。东方人清楚,但是现在大家忘掉了,不讲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东方人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城隍庙里头阎王殿把这个事实给我们显示出来,让大家有警觉心,不能做坏事,不能欺骗人。这是净义,不信就是烦恼,就是污染、浊恶。
第四个意思是「贵义,出位行宝等,不可尽故」。位行从哪里来的?从信乐生的,位是什么?菩萨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位次。这位次从哪来的?从信乐来的;换句话说,哪有什么位次?信乐里头分等级,四十一个等级,从这出的。你信得愈深愈欢喜,地位就高;到最高的时候就是究竟圆满佛。「宝」在此地也是比喻的意思,难得!在位行里面,显示出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这宝不可尽故,是这个意思。圆教初住菩萨,他所起的作用跟究竟果位很相似,究竟果位只是断尽无明习气,而他的无明习气没断。这也没有什么方法断的,就是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自自然然断掉的,没有一丝毫勉强,所以叫无功用道。
最后一个,「蕴义,蕴众德物,无障碍故」。蕴众德物,蕴是蕴积、蕴藏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障碍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看众生的根性,根性钝的,帮助他转恶为善;根性利的,帮助他转迷成悟;根性大利的,帮助他转凡成圣。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回归性德,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来是佛。这一大段「略示胜能」,我们就介绍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