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愿 (第二十一集) 1999/1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02-034-0071集) 档名:29-049-0021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第一行: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是第二十一愿,「悔过得生愿」。这个上一次有没有讲过?这一愿主要的是说宿世造作恶业的人,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可以说都包括在这一愿当中,往昔、今生造作的恶业太多了。从这一愿我们就很清楚、很明显的体会到「带业往生」,过去曾经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这一愿就是允许带业往生。愿文前半段跟魏译的,就是康僧铠的本子,第二十愿相同;后半段夏莲居老居士是采汉译的本子跟吴译的本子,这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这个本子的好处就是集五种原译之大成,文字都没有改动,消深易浅,让我们现在人看到,比五种原译本当中的任何一本,读起来都非常顺畅,经义非常明显,让我们对净宗生起信心、愿心,发愿求生净土,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经文一开端,『我作佛时』,「我」是阿弥陀佛的自称,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成佛。世尊为我们介绍,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可见得他每一愿都兑现。下面说『十方众生』,这一句话是十方宿世作恶的众生,我们读了这一句非常的欣慰。下面这是讲我们在这一生得度的条件,只要具备下面所说的条件,往昔今生造再重的罪业,都能得生净土。这个利益是一切经论里面,佛都没有说过的,我们要格外的珍惜。条件是『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这三句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往生的条件。「闻」,这个经是大乘经,是菩萨修学的法门,不但是大乘经,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我们在本经一开端就看到,无量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经文第一句,所以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普贤菩萨。菩萨是「闻我名号」,这个闻就不是普通的听闻,是属於菩萨所修学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闻里面是充满了智慧,不是普通凡夫之闻。凡夫虽然闻了,他的利益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他没有慧;什么慧?戒定慧。菩萨的三慧是戒定慧,这个慧里面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
我们闻了这部经具不具足智慧?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这个慧从哪里看?闻了之后,你就相信,你能够理解,深信不疑,这一生当中决定不改变方向,这是智慧。为什么有些人最初相信这个法门,往后就退心了?我们很清楚,他没有定慧,焉能不退心?对净宗、对阿弥陀佛认识不清楚,了解得不够,对自己现前生活环境,娑婆世界,也没有搞清楚,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进进退退,这是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人的现象,这缺乏定慧。具足定慧的人,《弥陀经》上讲善根福德,所谓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慧、是信解,福德是行,老实念,老实念的人有福。
老实念的样子是什么?万缘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放在心上。心里面所牵挂的,我说牵挂大家好懂,经上讲系念,「系念我国」,系念就是我们讲的牵挂,世出世间一切事都不牵挂,只牵挂一桩事情,「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把这个放在心上,这叫念佛。念是你心上真有,念这个字,这个字很有智慧,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现在心上有,这叫念。不是口念,口念心上没有不叫念佛,古人常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上没有,「喊破喉咙也枉然」!最重要的心上有,这才叫念佛。
「系念我国」,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看见,我们怎么个系念法?读经就是系念。所以我劝同修们修学净土,先将《无量寿经》念三千遍,什么意思?三千遍念完之后,你就有「系念我国」了。不能少,少了怎么样?少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忘掉,起心动念还是娑婆世界是非人我、名闻利养、利害得失,天天念这个东西,这是念六道轮回,念贪瞋痴就是念三恶道。十法界业习种子,我们每一个众生统统具足,可以说这是平等的,平等因。十法界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来到哪一个法界去,这是我们现前选择的关键。
我们将来到哪一道去?这一部经是教我们去成佛,十法界里面佛道;四弘誓愿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经是教我们走佛道。要走佛道,只要「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具足这个条件就行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我们是不是真的觉悟了?真正觉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统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不要误会,不是说事放下,是说你心里头的牵挂放下。事情要做,虽然做,心里头不执著,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真的有智慧。二六时中,当我们有事情来的时候,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办完了,心里头痕迹都不落,只系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人叫修净土。只是这个一念,这个念头转过来,无量劫所造的业障都消除了,这是实在的话。
所以「系念我国」,系念两个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系念就是专念,一心专念,发菩提心。世尊在本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告诉我们上辈、中辈、下辈,末后一段,这是修学其他法门回向求生净土,过去慈舟大师判作一心三辈,判得好!往生的条件,世尊给我们讲了最重要的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系念我国」是一心专念,是一向专念。发菩提心重要,经文为什么不把发菩提心放在前面?「闻我名号,发菩提心,系念我国」,岂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把「系念我国」放在前面,「发菩提心」放在后面?这有很深的意思。一心系念的人,菩提心才发得起来,心思很乱的人,妄想很多的人,菩提心怎么能发得出来?可见得这个经文顺序是有很深的意思在。我们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原来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落实在「一向专念」上。菩提心是大觉之心,真正彻底觉悟了,对於法界依正庄严、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叫菩提心。明了这就不迷惑,於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就不再用轮回心了,用轮回心念佛也是造轮回业,也不能往生。所以系念重要,系念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轮回心放下了。
一心是真心,《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同样一个道理,一法是正法,二法就不是正法。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印宗法师向惠能大师请教,禅定、解脱。能大师在黄梅亲近过五祖忍和尚,印宗向他请教:忍和尚平常跟大家讲经说道,对於禅定、解脱是怎样讲法的?惠能大师给他的答覆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印宗不容易,一听之后他就悟入。佛法是不二法,佛为了教化初学方便,建立许许多多名相,不会的人反而被这些名相迷住了,会的人点点头,笑笑!世尊无论讲多少名相都是一法。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言说名相,不过是一法的方便说而已,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应该怎么学?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懂了,你就会了。马鸣菩萨教人,听教、闻法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句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千言万语是一法,无量名相是一法,《华严》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完全明白了。
所以会听的人听的是一法,不会听的人听了好多法,好多法是世间法,一法是佛法。我们要有本事,学会听,学会看,千经万论,一法!不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来这一部《大藏经》是一法,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也是一法,会吗?《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是一法,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不都是一法变出来的吗?一法变出来,怎么会变出二法?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是一法。难怪禅宗里面开悟的人说,虚空法界是沙门一只眼,就是说这一桩事情。这是菩提正觉现前,菩提心现前,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妄心,什么是妄心?一般人也听得迷迷糊糊。妄,大概不是真,什么叫妄?也搞不清楚。我们再说白一点,说得不好听一点,你就懂了,虚情假意。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的虚情假意,你看到哪一个人用真心?真心永远不变,那是真的,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今天我看到你欢喜你,明天看到你讨厌你,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诸佛菩萨、阿罗汉他们用心是真的;换句话说,他们对一切众生的爱心永恒不变,你骂他、欺负他、侮辱他、陷害他,他对你的爱心从来没有衰退一丝毫,真心!诸位要知道,真心就是佛性。真心现前,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依旧用妄心,那你还是六道凡夫,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
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的自受用叫「深心」。深心是什么意思?清净平等。清净,绝不染污,染什么?现在的话讲病毒,这个世间奇奇怪怪的病,我们说病毒大家的印象比较深,清净心决定不染病毒,所以你的心健康。平等心对於一切诸法决定没有高下,清净心生定,平等心生慧,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是平等的恭敬,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礼敬,平等的供养,这是自受用。他受用则是大慈大悲,我们今天讲无条件、无私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大悲心,是回向发愿心。
我们凡夫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所以惹上一身的病痛,这个病痛有身体的、有心理的,心病比身病还要麻烦,心不清净、不平等,我们生理上有病,很不容易调养。如果心理健康,心地真诚、清净、平等,这个身体有一些小病,很容易恢复正常;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境,境随心转,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要重要!真正讲求健康,心理占百分之九十,生理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佛是大医王,教导我们怎样调心。佛十号里头有「调御丈夫」,调是对心来说的,御是对身来说的。用什么调心?用定用慧;用什么调身?用戒律;戒定慧三学调顺我们的身心,所以称之为调御丈夫。
世尊用这个方法成就自己无上道,又帮助别人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是菩提心的落实,发菩提心的人必定是这样做的。没有这样做,我们就很清楚,菩提心没有发。阿弥陀佛在此地教我们,不但要系念、要发心,系念跟发心要『坚固不退』,意思就是说你要永远保持才行。修行证果最困难的就是保持,一般人发心很容易,发得很猛,退得很快,谚语里面说得很好,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非常虔诚;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那怎么能成就?坚固不退的人就成就。为什么你会退心?刚才说过,内没有戒定慧的修养,外面恶缘诱惑的力量太大,外面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在那里给你招手,都在那里诱惑你,只要你心一动,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立刻就丧失掉了,保持太难太难了!
世尊对这个事情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不但苦口婆心教导我们,而且还表演示范做出来给我们看,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如何能够坚固不退?唯一的一个方法:安贫乐道!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所表演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什么不建一个讲堂、建一个精舍?这个东西一有,诱惑就来了。我们冷静想想是不是?诱惑来了,我们「坚固不退」这一句就没有。你的心在你那个道场,把阿弥陀佛忘记掉了,把极乐世界忘掉了,你念念的只有你自己小道场,怎么样叫它繁荣,怎么样叫它兴旺,这个心念是轮回的念头,出不了三界,顶多在佛门里面修一点福,修一点福报。惠能大师讲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讲生死大事,修福没有用,再大的福报不能够解决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救,我们就不能够刻意去修福,要学诸佛菩萨,断恶修善而不享福报,福报给一切众生去享。
释迦牟尼佛一生,他的行持,我们要细心观察,冷静的去体会,认真学习。他曾经接受不少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礼请讲经说法,我们在经上最常看到的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一些道场都是在家居士经营的,他来请佛,佛是暂时住在那个地方弘法,这一部经讲完,法会圆满,佛就离开了。这给我们做最好的样子,教导我们怎样才真正能做到「坚固不退」,对於世缘绝不放在心上,这是正确的。佛法到中国,中国的国情跟印度不一样,中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跟印度完全不相同,佛法不是定法,佛法确实「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到中国来之后,印度这些高僧大德,随顺中国的风土人情,也穿中国人的衣服。我们现在穿这个长袖子的海青是汉朝服装,海青是汉朝的服装,宽袍大袖。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也跟我们中国人一般打扮,我们中国人看到欢喜,他跟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外人。
中国帝王做护法,供养他居住弘法的场所,给他建个道场,这中国第一个道场,诸位都知道「白马寺」。称作「寺」,可见得不是出家人的,并没有把这个道场送给出家人,而这个道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古时候的制度,我们就以汉朝而论,那个时候朝廷里面所设的办事机关,宰相下面称部,它有六个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教育部,兵部是国防部,刑部是司法部,户部是内政部,机关的名字用部。但是直接归皇帝管的机关用寺,就不用部,寺是什么意思?寺是嗣承的意思,这个机关是永远设立的,不会被更改,不会被撤销,其他机关不是用这个名称的,那个机关是可以更改的、可以撤销的,不是永远设立的,永远设立的办事机关称寺。皇帝下面有九个寺,九个办事的机关。所以「寺」这个字的来源我们要清楚,是国家办事的机关。清朝被推翻之后,走向了民主,民国了,办事机关里头寺没有了,但是我们佛教活动的场所依旧还称寺。我们对於这些名词意义要搞清楚、搞明白,夫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常设的机关,永久性的机关。
白马寺办的是什么事情?佛教教育,佛教教育的机关称寺,跟皇帝底下一级单位名称相等。所以道场,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晓得,道场是属於国家的,所谓十方常住,不是属於个人的。我们再看中国历代丛林、大道场,都是国家建立的,我们看到匾额:「敕建」,敕建是皇帝命令建立的,不是私人的。但是在历代私人大户长者,他们学了佛,晚年将自己的房舍、田地捐献出来,做佛教的道场也很多。这些道场都归国家统一管理,制度非常之好,出家人不管这些事情。出家人要管理这些事务,是从马祖、百丈开始,这个可以说在中国是佛教的革命,走上一个新的时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他们两位都是禅宗第八代,惠能大师的徒孙,将佛法制度化,这个历史我们要懂。制度化就是把佛教正式变成一所佛教大学,那个时候叫丛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大学。所以有主席,丛林主席就是方丈、校长,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首座、维那、监院。这三个纲领执事,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现在的大学里面还是这三个纲领执事,名称不一样,它的组织、它的职责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在中国正式形成了学校,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是教学,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从前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我们人的生活活动范围很小,甚至於有少数人生长在他那个村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县城都没去过,与邻近的村庄看得见的,老死不相往来。那个生活也不错,非常安定,悠闲自在。因此佛教教育要普及,就必须要建许许多多的寺院,方便大家求学。实在讲中国这个教育,佛教教育比任何教育都要广泛,到处都有小寺院。往往有不少小的寺院接受大的寺院指导,它们之间没有统辖的关系,有联谊,在教学上有辅导的关系。这就形成中国以后丛林里面的宗派,每一个寺院有它独立的道风、学风,成为一个学派,成就许许多多的人才。
我在早年亲近方东美先生,方老师曾经多次跟我说,如果要佛教恢复,他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他这个话给我讲过很多遍,我们想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现在我们要想挽救世道人心,现在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人心没有归依,没有依靠,没有归宿,每天胡思乱想,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这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自古以来这些圣哲、佛菩萨,他们有智慧,有慈悲心,热爱众生,教化众生,佛家讲依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尽心尽力从事於教学的工作。所以丛林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在今天还是需要。
我在十二年前,第一次到北京拜访赵朴老,那个时候他身体还很不错,我就给他谈起这些问题,他也非常赞成。我说今天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科技发达,交通便捷,道场不要多,建十个道场就够了,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建十个大道场。为什么建十个?佛教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不要分散,分散之后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功。人力、财力全分散,能成就什么事情?从前到处建小道场是不得已,没有法子;现在很方便,从北京到新加坡六个小时就到了,所以建一个道场就够了,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道场用什么形式来建?模仿外国的大学城,用这个方式来建。我们到外国去看,人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城市,值得我们去参观。这一个大学城里面,我们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修行的部分,一个是研究的部分;研究部分称佛学院,修学的部分我们称学会。像净土宗,净宗学院、净宗学会,两个部分合在一起,这是净土宗的大道场。天台宗建一个,贤首宗建一个,法相宗建一个,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佛法就全面都复兴起来了。朴老听了之后很欢喜,这是个很好的构想。
现在交通方便,就是坐火车几天也就到了,两、三天的行程。不像从前,从前要走路,非常非常辛苦,一千里路走十几天,所以非常不方便。现在交通太方便、太便捷了,所以一定要把人力、财力、物力统统集中使用,建大道场,不建小道场,影响全国,影响全世界。今天世界著名的大学,每一个有志的年轻人都想去读书,都很方便,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一天的行程就到了。时代在变,我们的思想不能够死在古老那个时候,不行!行不通。
所以经营道场这些事物,交给那些人去办,我们全心全力做学问;学成之后,出家人要效法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我们从事教学的工作。教学要不要场所?不需要。我的想法看法,将来教学,二十一世纪教学,可能这些讲堂都不需要。也许你们现在渐渐已经体会到,将来政府办公的机关也都不要,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家里可以办公,有电脑连线。所以看到将来电脑那个时代,人的生活方式跟现在都不一样,不必天天到外面上班,在家里办公。你家里日常生活不需要到市场去买东西,太麻烦!在家里电脑打上去,人家东西就送过来,你的付款他从银行里头去拿钱,人家把东西送到你家里来,不要出门。我看将来学生也不要到学校上课,自家里。所以整个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这电脑的时代,你们不把电脑学好怎么行?不把电脑学好,你就被时代淘汰掉,他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你还是二十世纪的人,跟不上!所以我们现在出家人,也要很认真努力的来学电脑,我们的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电脑,这时代在变。
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万缘放下!不是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做,我们只是认真努力研究教理,修学德行。儒、佛的教育,德行摆在第一,德是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之处,培养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菩提心。要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磨炼,接受大乘经教的教诲,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的关系。其中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自然就晓得事情应该怎样做才如法,应该怎样帮助一切众生,要把过去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修正过来。我们要认清楚,错误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念头是轮回的根本,如果不能舍弃,你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超越,参禅也不能超越,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超越。你要想超越,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自私自利的行为放下。大乘法里面教我们教得好,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不再想自己,平等的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
帮助服务里头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帮助他觉悟,也就是说帮助他放下自私自利,这是佛教育。一切众生所希求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实现了。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教学,谁肯放下自私自利?谁肯乐意去帮助别人而无条件的?做不到,这些事情要靠教育。中国我们古老的祖先有智慧,我们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固然也有不少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跟中国古圣先贤比还是逊色很多,《礼记》「学记」里面就清清楚楚给我们说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学看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来办,这是正确的。人是动物,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人能接受教育,其他动物没有办法接受教育。所以人容易开悟,人能明理,那不教怎么行?
中国古谚有一句话,教导从政人应当要明白的,搞政治这些人物。政治是什么意思?管理社会大众之事,这叫政治。政就是大众的事,怎么样能够把社会大众的事情管好?古人讲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秘诀:「政通人和」,关键在通,通是通达。换句话说,问题发生都是哪个地方有障碍不通,不通问题就来了。领导与被领导的要常常沟通,现在讲沟通、交通、交往,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历史上,在现前也能够看到,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发生残酷的战争,什么原因?缺乏沟通,缺乏往来。我们今天在新加坡落实《大方广佛华严经》,落实《无量寿经》的教学,我们跟不同的族群交往,跟不同的宗教交往,我们通了,通了就是好朋友,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什么问题马上请过来,坐下来我们谈谈。
「通」这个字比什么都重要,怎么能够通?教学就能通,你不教他怎么会通?我们一个人身体健康,为什么会健康?全身脉络贯通,没有阻碍。如果哪个地方筋脉血管有阻塞,这人生病了。由此可知,我们这个身体生病就是不通。这是一般常识,许多人要生病去看医生,医生首先问你大便通不通?小便通不通?这个通了,医生就晓得你是小病,不是大病;如果这两个不通,那可严重了,那是大病,不是小病。治病治什么?就是你不通的部分把它打通,恢复正常,病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人用药物来帮助你,药物是用化学的作用,使你的管道畅通。更高明的不要用药物,中国人用针炙,用这个方法比药物好。比针炙更好的方法是推拿,无非是打通你障碍的地方而已。可是最高明的方法,但是失传了,现在没有人知道。佛在经上讲念咒,最高明的方法治病,什么病都能治,佛经里面虽然留下咒语,现在人不会念。念咒怎么能治病?用声音振动,把你阻塞的部位,用音声振动把它打通,这个有科学根据。但是那个咒发音要正确,音量要正确,太高了也不行,太低了也不行。所以这个咒从前是口传的,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历史上记载看到,唐朝时候还有,西域一些高僧还能用咒语来治病,收到很好效果,可惜现在失传了。我们看到《大藏经》咒语不会念,念得不准确,音都念错了。所以「通」字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今天要特别提倡,特别认真努力做一个好样子,《华严经》没有一样不通,上面通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声闻、缘觉、诸天众神,下面到恶道众生,它整个贯通。所以那是一个最健康的宇宙,最健康的人生,没有一样不通,这叫学问,这个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大学问,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所以我们的退转是不通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都是彼此不往来,彼此猜疑,愈疑愈深,愈疑愈远。如果天天往来,天天见个面,打个招呼,谈谈话,什么事都没有了。中国古人所说的「谣言止於智者」,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谣言就止於他?他查证;你传来的谣言,我要查一查是真的还是假的。愚痴的人他不查证,听了就信,就认为是真的,到他这里就阻塞了,就不通了,所以毛病就出来了。有智慧的人到他这里,他通,他去调查,到底这个事情是真的、是假的;一调查,水落石出,事情就明了。
世法、佛法,人与事,事与理,重要就是一个通。通了就和,和是和睦相处,平等相待。要不通,和平两个字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要真正能够做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一切都要通畅无碍,这个工作要靠教学。靠谁?我想了很久,只有靠宗教家来教学。所以我跟每一个宗教领袖接触,我都是虔诚的祝祷他们要著重宗教教育。宗教的仪式固然重要,教学更重要,只重仪式,跟其他的教、其他不同的文化不能沟通,教学就能沟通,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和平;和是和睦相处,平是平等对待。我们对所有宗教里面的众神平等恭敬,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无论是善缘,无论是恶缘,都不会退转,这一生当中决定就成就了。
下面一句『植众德本』。「植」是培植、种植;「众德」,众是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德行的根本是什么?你们诸位同修能答得出来吗?就在本经里头。古德的注解,注的是「弥陀名号」,「六字真言」,这是众德之本。他的话说得没错,可是我们听起来不懂,真的不懂。只听说过万德洪名,你听了不怀疑、不反对,难得!你有善根。现代一般年轻人、知识分子听了之后,他会问万德洪名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念这一句六个字就是「植众德本」?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一定要懂得这六个字里面的含义,它什么意思?名必有实,名实相副,它才起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两个字是称赞,这都是古印度的梵文音译的,意思是皈依、归命,南无是皈依、归命;真正的名号四个字:「阿弥陀佛」。按照字面上来翻,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那你想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是不是众德之本?没错!可是我们念念,我们就能够成了无量智、无量觉吗?天天念念就行了吗?奇怪,还真行!只要你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智觉就现前。为什么?因为无量智觉是我们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本有的无量智觉,现在为什么没有了?现在是被妄想分别执著掩盖住。我们一心念这个名号,妄想没有了,分别也没有了,执著也没有了,就念这一句佛号,用这个方法修定。所以念到一心,豁然大悟,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没有两样。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自性里头般若智慧现前了,众德之本就出来了,就开花,就结果了,所以妙不可言!你一定要晓得,你才会真念,你才懂得怎样念佛。决定不是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把你的德本毁掉,把你德本障碍住了。这是一个意思,说明白了,你就懂得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另外世尊在本经给我们又做了一次解释,阿弥陀佛就是平等觉。佛在这个法会上问阿难尊者,你要不要见平等觉?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平等觉完全从意思上翻过来,我们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只要你用平等心,平等心就是觉,觉就是佛,佛心平等,心不平等是凡夫,平等就是佛。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平等觉。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本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用什么方法保持?执持名号,用这个方法。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顺自己意思的则生欢喜心,欢喜是烦恼,是七情五欲,把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所以那个心才一动,「阿弥陀佛」,把那个心换过来;逆境、恶缘生瞋恚心,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就摆平了。
这一句阿弥陀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把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把它摆平等。我还告诉诸位同学,最好能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古大德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怎么会不成就?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决定上上品往生,不是生在同居土、方便土,生在实报庄严土。就看我们念头能不能转,关键是一念之间,只要你这个念头转过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难去,很容易去。念头转不过来,那就太难太难了,无量劫又无量劫,这是真的。我们过去生中修学无量劫又无量劫都没有办法往生,就是不懂得这个关键在哪里。像我们开保险柜一样,号码对准了,一拉就开,对不准怎么样也开不开。无量劫来都没有对准,现在我们这个号码告诉你了,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去开?
这是把「植众德本」这一句的意思给你说出来,可是你要问怎么落实?也就是如何将阿弥陀佛、将清净平等觉,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是你真正修净土,你要不能落实,你还是枉然,茫然一片。落实,我们「净宗学会」在缘起里面,写了五个修行的科目,这就是弥陀六字洪名的落实。第一个科目是净业三福,第二是六和敬,第三是戒定慧三学,第四是六度,第五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五个科目,不多,很容易记住。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这五个科目相应,这就是六字洪名落实了,清净平等觉落实了。我们不能这样做,那你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不能成就的。念这句名号,名跟实要融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名跟实不能分开,分开来就没有用处。
我们把经典里面的教训总归纳为这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不但是净土教修学的根本,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总归结。三福里面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中国人讲的孝亲尊师,这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总方向、总目标。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谁做得最圆满?诸佛如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缺陷,不圆满,那就是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亲尊师就有一分的欠缺。由此可知,什么是孝行的圆满?你的德行没有一丝毫欠缺,你的孝道做圆满了。你要怎样尊敬师长做到没有缺陷?你圆满的证得自性,这个我们对得起老师,对老师有圆满的交代。等觉菩萨对老师虽然交代得不错,但是还有欠缺,还有缺陷。由此可知,佛法教学彻始彻终,无非是「孝敬」两个字而已。开始就教孝、教敬,孝敬做到究竟圆满,你就成佛了,成圣了。佛家里头没有迷信,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教导我们怎样孝亲,怎样尊师重道。
行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学习而已。如何学习?始终不外乎改进。改正错误就进步了,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天天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自己的品德、智慧、德行向上提升。佛家讲「忏悔」,忏悔就是改过。但是改过,一定要知道自己过失在哪里,你才会改。知道自己过失就叫做开悟,悟后起修,修就是改正,把错误改正过来。可是凡夫愚痴,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世尊清楚明了,他教给我们一个好方法,你不是看到别人过失吗?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到别人过失,行!看到别人过失,马上回过头来,叫回光返照,照照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於是你就发现,自己没有这个过失很好,无则嘉勉,希望自己不犯这个过失;如果自己有?有则改之。这个办法好,帮助我们检点、观察、发现自己的过失。
所以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善友,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皆是诸佛如来。为什么?他给我们示现,让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曾经接触得到。看到人家善的,我们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习。看到别人有过失,立刻反省这个过失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哪一个众生不是我的老师?不一定说一定要教导你,教你书的这个人是老师,不是!你会学了,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就是老师。一切人是我的老师,是诸佛,一切动物、植物、矿物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你就成了善财童子,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你完全体会到了,你完全学到了,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成佛道。这一愿愿文很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第一行: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是第二十一愿,「悔过得生愿」。这个上一次有没有讲过?这一愿主要的是说宿世造作恶业的人,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可以说都包括在这一愿当中,往昔、今生造作的恶业太多了。从这一愿我们就很清楚、很明显的体会到「带业往生」,过去曾经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这一愿就是允许带业往生。愿文前半段跟魏译的,就是康僧铠的本子,第二十愿相同;后半段夏莲居老居士是采汉译的本子跟吴译的本子,这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这个本子的好处就是集五种原译之大成,文字都没有改动,消深易浅,让我们现在人看到,比五种原译本当中的任何一本,读起来都非常顺畅,经义非常明显,让我们对净宗生起信心、愿心,发愿求生净土,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经文一开端,『我作佛时』,「我」是阿弥陀佛的自称,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成佛。世尊为我们介绍,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可见得他每一愿都兑现。下面说『十方众生』,这一句话是十方宿世作恶的众生,我们读了这一句非常的欣慰。下面这是讲我们在这一生得度的条件,只要具备下面所说的条件,往昔今生造再重的罪业,都能得生净土。这个利益是一切经论里面,佛都没有说过的,我们要格外的珍惜。条件是『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这三句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往生的条件。「闻」,这个经是大乘经,是菩萨修学的法门,不但是大乘经,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我们在本经一开端就看到,无量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经文第一句,所以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普贤菩萨。菩萨是「闻我名号」,这个闻就不是普通的听闻,是属於菩萨所修学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闻里面是充满了智慧,不是普通凡夫之闻。凡夫虽然闻了,他的利益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他没有慧;什么慧?戒定慧。菩萨的三慧是戒定慧,这个慧里面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
我们闻了这部经具不具足智慧?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这个慧从哪里看?闻了之后,你就相信,你能够理解,深信不疑,这一生当中决定不改变方向,这是智慧。为什么有些人最初相信这个法门,往后就退心了?我们很清楚,他没有定慧,焉能不退心?对净宗、对阿弥陀佛认识不清楚,了解得不够,对自己现前生活环境,娑婆世界,也没有搞清楚,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进进退退,这是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人的现象,这缺乏定慧。具足定慧的人,《弥陀经》上讲善根福德,所谓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慧、是信解,福德是行,老实念,老实念的人有福。
老实念的样子是什么?万缘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放在心上。心里面所牵挂的,我说牵挂大家好懂,经上讲系念,「系念我国」,系念就是我们讲的牵挂,世出世间一切事都不牵挂,只牵挂一桩事情,「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把这个放在心上,这叫念佛。念是你心上真有,念这个字,这个字很有智慧,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现在心上有,这叫念。不是口念,口念心上没有不叫念佛,古人常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上没有,「喊破喉咙也枉然」!最重要的心上有,这才叫念佛。
「系念我国」,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看见,我们怎么个系念法?读经就是系念。所以我劝同修们修学净土,先将《无量寿经》念三千遍,什么意思?三千遍念完之后,你就有「系念我国」了。不能少,少了怎么样?少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忘掉,起心动念还是娑婆世界是非人我、名闻利养、利害得失,天天念这个东西,这是念六道轮回,念贪瞋痴就是念三恶道。十法界业习种子,我们每一个众生统统具足,可以说这是平等的,平等因。十法界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来到哪一个法界去,这是我们现前选择的关键。
我们将来到哪一道去?这一部经是教我们去成佛,十法界里面佛道;四弘誓愿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经是教我们走佛道。要走佛道,只要「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具足这个条件就行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我们是不是真的觉悟了?真正觉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统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不要误会,不是说事放下,是说你心里头的牵挂放下。事情要做,虽然做,心里头不执著,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真的有智慧。二六时中,当我们有事情来的时候,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办完了,心里头痕迹都不落,只系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人叫修净土。只是这个一念,这个念头转过来,无量劫所造的业障都消除了,这是实在的话。
所以「系念我国」,系念两个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系念就是专念,一心专念,发菩提心。世尊在本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告诉我们上辈、中辈、下辈,末后一段,这是修学其他法门回向求生净土,过去慈舟大师判作一心三辈,判得好!往生的条件,世尊给我们讲了最重要的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系念我国」是一心专念,是一向专念。发菩提心重要,经文为什么不把发菩提心放在前面?「闻我名号,发菩提心,系念我国」,岂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把「系念我国」放在前面,「发菩提心」放在后面?这有很深的意思。一心系念的人,菩提心才发得起来,心思很乱的人,妄想很多的人,菩提心怎么能发得出来?可见得这个经文顺序是有很深的意思在。我们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原来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落实在「一向专念」上。菩提心是大觉之心,真正彻底觉悟了,对於法界依正庄严、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叫菩提心。明了这就不迷惑,於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就不再用轮回心了,用轮回心念佛也是造轮回业,也不能往生。所以系念重要,系念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轮回心放下了。
一心是真心,《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同样一个道理,一法是正法,二法就不是正法。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印宗法师向惠能大师请教,禅定、解脱。能大师在黄梅亲近过五祖忍和尚,印宗向他请教:忍和尚平常跟大家讲经说道,对於禅定、解脱是怎样讲法的?惠能大师给他的答覆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印宗不容易,一听之后他就悟入。佛法是不二法,佛为了教化初学方便,建立许许多多名相,不会的人反而被这些名相迷住了,会的人点点头,笑笑!世尊无论讲多少名相都是一法。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言说名相,不过是一法的方便说而已,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应该怎么学?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懂了,你就会了。马鸣菩萨教人,听教、闻法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句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千言万语是一法,无量名相是一法,《华严》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完全明白了。
所以会听的人听的是一法,不会听的人听了好多法,好多法是世间法,一法是佛法。我们要有本事,学会听,学会看,千经万论,一法!不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来这一部《大藏经》是一法,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也是一法,会吗?《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是一法,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不都是一法变出来的吗?一法变出来,怎么会变出二法?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是一法。难怪禅宗里面开悟的人说,虚空法界是沙门一只眼,就是说这一桩事情。这是菩提正觉现前,菩提心现前,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妄心,什么是妄心?一般人也听得迷迷糊糊。妄,大概不是真,什么叫妄?也搞不清楚。我们再说白一点,说得不好听一点,你就懂了,虚情假意。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的虚情假意,你看到哪一个人用真心?真心永远不变,那是真的,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今天我看到你欢喜你,明天看到你讨厌你,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诸佛菩萨、阿罗汉他们用心是真的;换句话说,他们对一切众生的爱心永恒不变,你骂他、欺负他、侮辱他、陷害他,他对你的爱心从来没有衰退一丝毫,真心!诸位要知道,真心就是佛性。真心现前,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依旧用妄心,那你还是六道凡夫,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
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的自受用叫「深心」。深心是什么意思?清净平等。清净,绝不染污,染什么?现在的话讲病毒,这个世间奇奇怪怪的病,我们说病毒大家的印象比较深,清净心决定不染病毒,所以你的心健康。平等心对於一切诸法决定没有高下,清净心生定,平等心生慧,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是平等的恭敬,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礼敬,平等的供养,这是自受用。他受用则是大慈大悲,我们今天讲无条件、无私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大悲心,是回向发愿心。
我们凡夫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所以惹上一身的病痛,这个病痛有身体的、有心理的,心病比身病还要麻烦,心不清净、不平等,我们生理上有病,很不容易调养。如果心理健康,心地真诚、清净、平等,这个身体有一些小病,很容易恢复正常;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境,境随心转,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要重要!真正讲求健康,心理占百分之九十,生理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佛是大医王,教导我们怎样调心。佛十号里头有「调御丈夫」,调是对心来说的,御是对身来说的。用什么调心?用定用慧;用什么调身?用戒律;戒定慧三学调顺我们的身心,所以称之为调御丈夫。
世尊用这个方法成就自己无上道,又帮助别人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是菩提心的落实,发菩提心的人必定是这样做的。没有这样做,我们就很清楚,菩提心没有发。阿弥陀佛在此地教我们,不但要系念、要发心,系念跟发心要『坚固不退』,意思就是说你要永远保持才行。修行证果最困难的就是保持,一般人发心很容易,发得很猛,退得很快,谚语里面说得很好,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非常虔诚;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那怎么能成就?坚固不退的人就成就。为什么你会退心?刚才说过,内没有戒定慧的修养,外面恶缘诱惑的力量太大,外面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在那里给你招手,都在那里诱惑你,只要你心一动,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立刻就丧失掉了,保持太难太难了!
世尊对这个事情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不但苦口婆心教导我们,而且还表演示范做出来给我们看,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如何能够坚固不退?唯一的一个方法:安贫乐道!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所表演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什么不建一个讲堂、建一个精舍?这个东西一有,诱惑就来了。我们冷静想想是不是?诱惑来了,我们「坚固不退」这一句就没有。你的心在你那个道场,把阿弥陀佛忘记掉了,把极乐世界忘掉了,你念念的只有你自己小道场,怎么样叫它繁荣,怎么样叫它兴旺,这个心念是轮回的念头,出不了三界,顶多在佛门里面修一点福,修一点福报。惠能大师讲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讲生死大事,修福没有用,再大的福报不能够解决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救,我们就不能够刻意去修福,要学诸佛菩萨,断恶修善而不享福报,福报给一切众生去享。
释迦牟尼佛一生,他的行持,我们要细心观察,冷静的去体会,认真学习。他曾经接受不少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礼请讲经说法,我们在经上最常看到的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一些道场都是在家居士经营的,他来请佛,佛是暂时住在那个地方弘法,这一部经讲完,法会圆满,佛就离开了。这给我们做最好的样子,教导我们怎样才真正能做到「坚固不退」,对於世缘绝不放在心上,这是正确的。佛法到中国,中国的国情跟印度不一样,中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跟印度完全不相同,佛法不是定法,佛法确实「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到中国来之后,印度这些高僧大德,随顺中国的风土人情,也穿中国人的衣服。我们现在穿这个长袖子的海青是汉朝服装,海青是汉朝的服装,宽袍大袖。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也跟我们中国人一般打扮,我们中国人看到欢喜,他跟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外人。
中国帝王做护法,供养他居住弘法的场所,给他建个道场,这中国第一个道场,诸位都知道「白马寺」。称作「寺」,可见得不是出家人的,并没有把这个道场送给出家人,而这个道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古时候的制度,我们就以汉朝而论,那个时候朝廷里面所设的办事机关,宰相下面称部,它有六个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教育部,兵部是国防部,刑部是司法部,户部是内政部,机关的名字用部。但是直接归皇帝管的机关用寺,就不用部,寺是什么意思?寺是嗣承的意思,这个机关是永远设立的,不会被更改,不会被撤销,其他机关不是用这个名称的,那个机关是可以更改的、可以撤销的,不是永远设立的,永远设立的办事机关称寺。皇帝下面有九个寺,九个办事的机关。所以「寺」这个字的来源我们要清楚,是国家办事的机关。清朝被推翻之后,走向了民主,民国了,办事机关里头寺没有了,但是我们佛教活动的场所依旧还称寺。我们对於这些名词意义要搞清楚、搞明白,夫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常设的机关,永久性的机关。
白马寺办的是什么事情?佛教教育,佛教教育的机关称寺,跟皇帝底下一级单位名称相等。所以道场,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晓得,道场是属於国家的,所谓十方常住,不是属於个人的。我们再看中国历代丛林、大道场,都是国家建立的,我们看到匾额:「敕建」,敕建是皇帝命令建立的,不是私人的。但是在历代私人大户长者,他们学了佛,晚年将自己的房舍、田地捐献出来,做佛教的道场也很多。这些道场都归国家统一管理,制度非常之好,出家人不管这些事情。出家人要管理这些事务,是从马祖、百丈开始,这个可以说在中国是佛教的革命,走上一个新的时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他们两位都是禅宗第八代,惠能大师的徒孙,将佛法制度化,这个历史我们要懂。制度化就是把佛教正式变成一所佛教大学,那个时候叫丛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大学。所以有主席,丛林主席就是方丈、校长,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首座、维那、监院。这三个纲领执事,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现在的大学里面还是这三个纲领执事,名称不一样,它的组织、它的职责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在中国正式形成了学校,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是教学,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从前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我们人的生活活动范围很小,甚至於有少数人生长在他那个村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县城都没去过,与邻近的村庄看得见的,老死不相往来。那个生活也不错,非常安定,悠闲自在。因此佛教教育要普及,就必须要建许许多多的寺院,方便大家求学。实在讲中国这个教育,佛教教育比任何教育都要广泛,到处都有小寺院。往往有不少小的寺院接受大的寺院指导,它们之间没有统辖的关系,有联谊,在教学上有辅导的关系。这就形成中国以后丛林里面的宗派,每一个寺院有它独立的道风、学风,成为一个学派,成就许许多多的人才。
我在早年亲近方东美先生,方老师曾经多次跟我说,如果要佛教恢复,他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他这个话给我讲过很多遍,我们想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现在我们要想挽救世道人心,现在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人心没有归依,没有依靠,没有归宿,每天胡思乱想,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这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自古以来这些圣哲、佛菩萨,他们有智慧,有慈悲心,热爱众生,教化众生,佛家讲依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尽心尽力从事於教学的工作。所以丛林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在今天还是需要。
我在十二年前,第一次到北京拜访赵朴老,那个时候他身体还很不错,我就给他谈起这些问题,他也非常赞成。我说今天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科技发达,交通便捷,道场不要多,建十个道场就够了,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建十个大道场。为什么建十个?佛教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不要分散,分散之后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功。人力、财力全分散,能成就什么事情?从前到处建小道场是不得已,没有法子;现在很方便,从北京到新加坡六个小时就到了,所以建一个道场就够了,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道场用什么形式来建?模仿外国的大学城,用这个方式来建。我们到外国去看,人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城市,值得我们去参观。这一个大学城里面,我们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修行的部分,一个是研究的部分;研究部分称佛学院,修学的部分我们称学会。像净土宗,净宗学院、净宗学会,两个部分合在一起,这是净土宗的大道场。天台宗建一个,贤首宗建一个,法相宗建一个,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佛法就全面都复兴起来了。朴老听了之后很欢喜,这是个很好的构想。
现在交通方便,就是坐火车几天也就到了,两、三天的行程。不像从前,从前要走路,非常非常辛苦,一千里路走十几天,所以非常不方便。现在交通太方便、太便捷了,所以一定要把人力、财力、物力统统集中使用,建大道场,不建小道场,影响全国,影响全世界。今天世界著名的大学,每一个有志的年轻人都想去读书,都很方便,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一天的行程就到了。时代在变,我们的思想不能够死在古老那个时候,不行!行不通。
所以经营道场这些事物,交给那些人去办,我们全心全力做学问;学成之后,出家人要效法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我们从事教学的工作。教学要不要场所?不需要。我的想法看法,将来教学,二十一世纪教学,可能这些讲堂都不需要。也许你们现在渐渐已经体会到,将来政府办公的机关也都不要,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家里可以办公,有电脑连线。所以看到将来电脑那个时代,人的生活方式跟现在都不一样,不必天天到外面上班,在家里办公。你家里日常生活不需要到市场去买东西,太麻烦!在家里电脑打上去,人家东西就送过来,你的付款他从银行里头去拿钱,人家把东西送到你家里来,不要出门。我看将来学生也不要到学校上课,自家里。所以整个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这电脑的时代,你们不把电脑学好怎么行?不把电脑学好,你就被时代淘汰掉,他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你还是二十世纪的人,跟不上!所以我们现在出家人,也要很认真努力的来学电脑,我们的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电脑,这时代在变。
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万缘放下!不是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做,我们只是认真努力研究教理,修学德行。儒、佛的教育,德行摆在第一,德是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之处,培养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菩提心。要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磨炼,接受大乘经教的教诲,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的关系。其中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自然就晓得事情应该怎样做才如法,应该怎样帮助一切众生,要把过去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修正过来。我们要认清楚,错误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念头是轮回的根本,如果不能舍弃,你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超越,参禅也不能超越,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超越。你要想超越,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自私自利的行为放下。大乘法里面教我们教得好,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不再想自己,平等的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
帮助服务里头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帮助他觉悟,也就是说帮助他放下自私自利,这是佛教育。一切众生所希求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实现了。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教学,谁肯放下自私自利?谁肯乐意去帮助别人而无条件的?做不到,这些事情要靠教育。中国我们古老的祖先有智慧,我们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固然也有不少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跟中国古圣先贤比还是逊色很多,《礼记》「学记」里面就清清楚楚给我们说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学看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来办,这是正确的。人是动物,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人能接受教育,其他动物没有办法接受教育。所以人容易开悟,人能明理,那不教怎么行?
中国古谚有一句话,教导从政人应当要明白的,搞政治这些人物。政治是什么意思?管理社会大众之事,这叫政治。政就是大众的事,怎么样能够把社会大众的事情管好?古人讲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秘诀:「政通人和」,关键在通,通是通达。换句话说,问题发生都是哪个地方有障碍不通,不通问题就来了。领导与被领导的要常常沟通,现在讲沟通、交通、交往,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历史上,在现前也能够看到,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发生残酷的战争,什么原因?缺乏沟通,缺乏往来。我们今天在新加坡落实《大方广佛华严经》,落实《无量寿经》的教学,我们跟不同的族群交往,跟不同的宗教交往,我们通了,通了就是好朋友,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什么问题马上请过来,坐下来我们谈谈。
「通」这个字比什么都重要,怎么能够通?教学就能通,你不教他怎么会通?我们一个人身体健康,为什么会健康?全身脉络贯通,没有阻碍。如果哪个地方筋脉血管有阻塞,这人生病了。由此可知,我们这个身体生病就是不通。这是一般常识,许多人要生病去看医生,医生首先问你大便通不通?小便通不通?这个通了,医生就晓得你是小病,不是大病;如果这两个不通,那可严重了,那是大病,不是小病。治病治什么?就是你不通的部分把它打通,恢复正常,病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人用药物来帮助你,药物是用化学的作用,使你的管道畅通。更高明的不要用药物,中国人用针炙,用这个方法比药物好。比针炙更好的方法是推拿,无非是打通你障碍的地方而已。可是最高明的方法,但是失传了,现在没有人知道。佛在经上讲念咒,最高明的方法治病,什么病都能治,佛经里面虽然留下咒语,现在人不会念。念咒怎么能治病?用声音振动,把你阻塞的部位,用音声振动把它打通,这个有科学根据。但是那个咒发音要正确,音量要正确,太高了也不行,太低了也不行。所以这个咒从前是口传的,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历史上记载看到,唐朝时候还有,西域一些高僧还能用咒语来治病,收到很好效果,可惜现在失传了。我们看到《大藏经》咒语不会念,念得不准确,音都念错了。所以「通」字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今天要特别提倡,特别认真努力做一个好样子,《华严经》没有一样不通,上面通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声闻、缘觉、诸天众神,下面到恶道众生,它整个贯通。所以那是一个最健康的宇宙,最健康的人生,没有一样不通,这叫学问,这个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大学问,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所以我们的退转是不通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都是彼此不往来,彼此猜疑,愈疑愈深,愈疑愈远。如果天天往来,天天见个面,打个招呼,谈谈话,什么事都没有了。中国古人所说的「谣言止於智者」,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谣言就止於他?他查证;你传来的谣言,我要查一查是真的还是假的。愚痴的人他不查证,听了就信,就认为是真的,到他这里就阻塞了,就不通了,所以毛病就出来了。有智慧的人到他这里,他通,他去调查,到底这个事情是真的、是假的;一调查,水落石出,事情就明了。
世法、佛法,人与事,事与理,重要就是一个通。通了就和,和是和睦相处,平等相待。要不通,和平两个字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要真正能够做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一切都要通畅无碍,这个工作要靠教学。靠谁?我想了很久,只有靠宗教家来教学。所以我跟每一个宗教领袖接触,我都是虔诚的祝祷他们要著重宗教教育。宗教的仪式固然重要,教学更重要,只重仪式,跟其他的教、其他不同的文化不能沟通,教学就能沟通,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和平;和是和睦相处,平是平等对待。我们对所有宗教里面的众神平等恭敬,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无论是善缘,无论是恶缘,都不会退转,这一生当中决定就成就了。
下面一句『植众德本』。「植」是培植、种植;「众德」,众是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德行的根本是什么?你们诸位同修能答得出来吗?就在本经里头。古德的注解,注的是「弥陀名号」,「六字真言」,这是众德之本。他的话说得没错,可是我们听起来不懂,真的不懂。只听说过万德洪名,你听了不怀疑、不反对,难得!你有善根。现代一般年轻人、知识分子听了之后,他会问万德洪名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念这一句六个字就是「植众德本」?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一定要懂得这六个字里面的含义,它什么意思?名必有实,名实相副,它才起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两个字是称赞,这都是古印度的梵文音译的,意思是皈依、归命,南无是皈依、归命;真正的名号四个字:「阿弥陀佛」。按照字面上来翻,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那你想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是不是众德之本?没错!可是我们念念,我们就能够成了无量智、无量觉吗?天天念念就行了吗?奇怪,还真行!只要你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智觉就现前。为什么?因为无量智觉是我们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本有的无量智觉,现在为什么没有了?现在是被妄想分别执著掩盖住。我们一心念这个名号,妄想没有了,分别也没有了,执著也没有了,就念这一句佛号,用这个方法修定。所以念到一心,豁然大悟,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没有两样。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自性里头般若智慧现前了,众德之本就出来了,就开花,就结果了,所以妙不可言!你一定要晓得,你才会真念,你才懂得怎样念佛。决定不是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把你的德本毁掉,把你德本障碍住了。这是一个意思,说明白了,你就懂得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另外世尊在本经给我们又做了一次解释,阿弥陀佛就是平等觉。佛在这个法会上问阿难尊者,你要不要见平等觉?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平等觉完全从意思上翻过来,我们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只要你用平等心,平等心就是觉,觉就是佛,佛心平等,心不平等是凡夫,平等就是佛。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平等觉。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本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用什么方法保持?执持名号,用这个方法。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顺自己意思的则生欢喜心,欢喜是烦恼,是七情五欲,把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所以那个心才一动,「阿弥陀佛」,把那个心换过来;逆境、恶缘生瞋恚心,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就摆平了。
这一句阿弥陀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把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把它摆平等。我还告诉诸位同学,最好能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古大德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怎么会不成就?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决定上上品往生,不是生在同居土、方便土,生在实报庄严土。就看我们念头能不能转,关键是一念之间,只要你这个念头转过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难去,很容易去。念头转不过来,那就太难太难了,无量劫又无量劫,这是真的。我们过去生中修学无量劫又无量劫都没有办法往生,就是不懂得这个关键在哪里。像我们开保险柜一样,号码对准了,一拉就开,对不准怎么样也开不开。无量劫来都没有对准,现在我们这个号码告诉你了,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去开?
这是把「植众德本」这一句的意思给你说出来,可是你要问怎么落实?也就是如何将阿弥陀佛、将清净平等觉,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是你真正修净土,你要不能落实,你还是枉然,茫然一片。落实,我们「净宗学会」在缘起里面,写了五个修行的科目,这就是弥陀六字洪名的落实。第一个科目是净业三福,第二是六和敬,第三是戒定慧三学,第四是六度,第五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五个科目,不多,很容易记住。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这五个科目相应,这就是六字洪名落实了,清净平等觉落实了。我们不能这样做,那你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不能成就的。念这句名号,名跟实要融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名跟实不能分开,分开来就没有用处。
我们把经典里面的教训总归纳为这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不但是净土教修学的根本,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总归结。三福里面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中国人讲的孝亲尊师,这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总方向、总目标。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谁做得最圆满?诸佛如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缺陷,不圆满,那就是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亲尊师就有一分的欠缺。由此可知,什么是孝行的圆满?你的德行没有一丝毫欠缺,你的孝道做圆满了。你要怎样尊敬师长做到没有缺陷?你圆满的证得自性,这个我们对得起老师,对老师有圆满的交代。等觉菩萨对老师虽然交代得不错,但是还有欠缺,还有缺陷。由此可知,佛法教学彻始彻终,无非是「孝敬」两个字而已。开始就教孝、教敬,孝敬做到究竟圆满,你就成佛了,成圣了。佛家里头没有迷信,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教导我们怎样孝亲,怎样尊师重道。
行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学习而已。如何学习?始终不外乎改进。改正错误就进步了,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天天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自己的品德、智慧、德行向上提升。佛家讲「忏悔」,忏悔就是改过。但是改过,一定要知道自己过失在哪里,你才会改。知道自己过失就叫做开悟,悟后起修,修就是改正,把错误改正过来。可是凡夫愚痴,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世尊清楚明了,他教给我们一个好方法,你不是看到别人过失吗?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到别人过失,行!看到别人过失,马上回过头来,叫回光返照,照照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於是你就发现,自己没有这个过失很好,无则嘉勉,希望自己不犯这个过失;如果自己有?有则改之。这个办法好,帮助我们检点、观察、发现自己的过失。
所以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善友,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皆是诸佛如来。为什么?他给我们示现,让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曾经接触得到。看到人家善的,我们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习。看到别人有过失,立刻反省这个过失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哪一个众生不是我的老师?不一定说一定要教导你,教你书的这个人是老师,不是!你会学了,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就是老师。一切人是我的老师,是诸佛,一切动物、植物、矿物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你就成了善财童子,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你完全体会到了,你完全学到了,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成佛道。这一愿愿文很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