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恩报恩 - (第六集)
知恩报恩  (第六集)  2006/5/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017-1550a集)  档名:29-042-000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第三小段,第十一首看起: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於佛菩萨。能知恩德。】

  这段清凉大师为我们说了十条,实在讲,父母恩、佛菩萨恩、老师恩、众生恩,说不尽!经里面只是举几个例子而已。这十条我们都读过,最后一条后面还有几句,我们也要念一念,不能够疏忽。清凉大师引经据典给我们说,「又云,留白毫之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广益众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这是第十条,就是悲念无尽恩的最后一段。这桩事情也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可是几乎没有人讲了。我们出家受戒的时候,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白圣法师开堂,我记得曾经跟我们说过。

  世尊当年住世,世寿应该是一百岁,他老人家八十岁就走了,所以还有二十年的福报留给末世众生。也就是说佛灭度之后,他老人家的法运一万二千年,这一万二千年当中,出家的弟子,出家的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佛这二十年的福报就足够他们用的。又说佛的白毫。佛三十二相的白毫相,就是眉毛当中有两根白毫,这个白毫旋转在一起像一个珠一样,它不是一个珠,它是两根白毫,这是佛相。白毫,佛讲经说常放光,白毫放光。白毫之福也加持给后世的弟子们。白毫的福加持给后世的弟子,那就是在家出家统统都有分,这是诸佛如来悲念无尽。可是你得要认真学,要好好的学,不要辜负佛陀的赐福,一定要认真依教奉行,要做佛的好弟子,不可以破坏佛法的形象。破坏佛法的形象跟破和合僧的罪等同,没有两样,果报都是在地狱,这是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谨慎的。

  虽然佛在《大集经》里面讲的,这是我们前天念过,「假使毁禁戒,悉住不退地」。这两句我讲得很清楚,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不是现前。现前持戒修行,念佛求往生,这两句现在兑现。怎么知道毁禁戒也悉住不退地?不持戒的也有成就?宋朝莹珂法师的例子那是最好的证明,历代破戒犯斋,像莹珂法师那样最后都能够忏悔往生的很多,这要懂得,这不能够含糊笼统念过。以为我们出了家,破戒犯斋没有关系,佛说还住不退地,到最后你堕到地狱,你说佛说话不算话,你再谤佛、再谤法,堕阿鼻地狱。

  莹珂法师的故事《净土圣贤录》有,《高僧传》有,《往生传》里头也有,《安士全书》里头也节录。这是个出家人,业障很重,没有办法持戒,所以就破戒。他自己晓得出家人破戒将来必定堕三途,他想到这个事情就感到恐惧,所以就问同参道友有什么方法可以救他。道友们也很慈悲,就给他一本《往生传》看,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痛哭流涕,这样就发了一个大愿,把自己寮房门关起来念佛。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真诚到极处,居然把阿弥陀佛给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寿命还有十年,等到你临命终时我再来接引你,你好好的念佛。莹珂法师说:不行,我习气很重,业障很深,禁不起诱惑,这些人事一诱惑,我这十年不知道又犯多少罪过,自己无法控制,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老人家走。阿弥陀佛笑笑就答应了,他说: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你。

  莹珂就很高兴,他就把房门打开告诉寺院里头这些同参道友们,我念了三天三夜佛,阿弥陀佛来了,跟我约好三天之后他来接我。寺庙里头没有一个人相信,你这样的人能往生?但是听他说话的语气态度又不像是骗人的,好像是真有其事,好在三天时间很短,大家就等著看。到第三天,他跟佛约的时间到了,大家都来看他,他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当然欢喜。人不生病,好好的,看你怎么走法。念到差不多一刻钟,莹珂法师就说:阿弥陀佛来了,我看到了,现在跟他走了。跟大众告辞,他就走了。这就是什么?假使毁禁戒,悉住不退地。你看,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下品往生,也是圆证三不退,这是真的,这哪里是假的!问题是你要真正忏悔求往生,你就能住不退地,所以莹珂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因此我们对於破戒犯斋的这些出家人决定不可以轻慢,说不定他一下警觉到了,怕堕地狱,那个勇猛精进超过我们学佛几十年,我们都比不上他。

  在家不学佛的,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阿闍世王,造五逆罪,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临终后悔,临终的时候觉悟这一生做了大错事,自己知道必堕三途,这才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他真的往生。在我们一般看起来,《观经》里面讲的下下品往生,都是罪业很重的人念佛往生。阿闍世王造这么重的罪业,在我们想一定是下下品往生,没想到释迦牟尼佛在《阿闍世王经》里面告诉我们,阿闍世王往生是上品中生。我们读了之后非常受感动,那就是一念真心忏悔,我们中国谚语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他真回头了,他回头就是大好人!这是我们想像不到的。

  所以往生西方净土是两个方式,一个就是我们平常念佛,积功累德;另外一个是说造恶多端的,临终忏悔,那就看他忏悔的功夫,他的真诚。如果是十分真诚,像阿闍世王是上品中生,这就不得了。真诚心次一等、再次一等的,也能往生,中上品往生、下品上生,这都有可能,悉住不退地,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如果不是勇猛痛切忏悔,你这个罪业果报在三途,三途果报受完受尽了,你再离开三途,以后肯定有缘分遇到佛法,但是那个缘分不晓得在什么时候。有的时候快,来生后世就遇到了,有的时候慢,十几世,一、二百世,甚至於还有经过多少大劫。这个时间的早晚也是各人的命运,也就是各人的业障习气。

  由此可知,佛法的薰习功德不可思议。佛法薰习的时间长,你的时间就缩短,容易警觉到,容易回头;如果佛法薰习的时间少,世俗的习气很重,贪瞋痴慢的习气很重,你回头就晚。为什么?纵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来引导你,你不肯接受,你不听,所以你很难回头,只要一回头,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所以人在世间一定要懂得亲近善知识,最怕的是成天跟恶知识在一起,那个麻烦就大!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下面讲留教,教就是经典,这是悲念无尽的第一桩大事。如果佛菩萨的经教不传下来,悲念无尽也就等於一句空话,为什么?没有法子利益众生。诸佛菩萨在世的时候,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大家得利益,佛菩萨不在世用什么东西教化众生?经教,这个经教就是三藏、八藏。三藏诸位知道,经律论三藏,《大藏经》就是属於三藏经典。八藏是什么?八藏还是三藏。为什么叫八藏?你看经律论,再加个咒,戒定慧咒,戒就是律藏,定是经藏,慧是论藏,再加一个咒,这就是三藏的内容,就是戒定慧咒,这是佛教化众生的四大类。大乘戒定慧咒,这就四藏,小乘也有戒定慧咒,所以合起来称之为八藏。八藏说得详细,三藏说得笼统,所以三藏跟八藏内容没有差别,这是我们要懂得的。

  佛留下这么多,这叫法宝!世间的珍宝可以救护我们的贫穷,你要是有财宝你就富有,贫穷的苦你就能够免了。但是生死轮回是大苦,用什么方法能免?佛菩萨的教诲,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死轮回的大苦,你说它是不是宝?比世间所有一切珍宝还要宝贵!三藏八藏再多,你只要受持里面的一种就能得度,功德不可思议。

  可是无论是大乘小乘,你看我们净宗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净业三福。这总共是三条,第一条人天福,不是佛法,世间法。人天福里面佛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十善业道经》是人天福。人天福是佛法的基础,所以《十善业道经》上,佛是从人天讲起,然后再说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都是以十善业道为根本、为基础。由此可知,如果我们学佛,不论是在家出家,你是修的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宗门也好、教下也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从哪里修起?十善业道修起,没有十善业就没有佛法。但是今天十善业道为什么我们还做不到?这就是我们从小就疏忽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今天虽然讲十善,做不到!要怎样才能做到?不能不补习,我们再找那个根本的根本,根本的根本就是孝亲尊师,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这到哪里学?到儒家去学、道家去学。

  中国自古以来,这几千年来接受的教育就是儒释道三家,这三个教育体系。儒家教学的重点,伦理道德,道家教学的重点在因果感应,佛家教学的重点在智慧,一般讲宗教教育。我们今天讲宗教教育怕人产生误会,人家听了说这是迷信,我们讲智慧的教育,大家就不会迷信。佛陀教育的重点是智慧,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智慧不行。说得具体一点,戒定智慧的教育,这就很完整,一般大众要是问你,你能够答得出来。

  佛教既然是定慧、智慧的教育,必须要找伦理道德做根,所以我们讲三教的根,儒释道三教的根,你不能不知道。儒家的根就是《弟子规》,道教的根,《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是道家的根,佛家的根十善业道。我们真的在这一生当中要想成就,先打根基,你要没有这三个根基,你怎么样学都学不成功,这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建议先学《弟子规》,再学《感应篇》,再学十善业,一点问题都没有,肯定你可以落实,你可以做到,你的根有了,然后无论修学哪部经论、哪个法门都会有成就。这是我们现代修学的人可不能够疏忽,不能够好高骛远,不可以躐等,一定是有先后次第,这才能成就。

  凡是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有成就的人,你可不能疏忽,你从《弟子规》、《感应篇》学是最好,为什么?对你学佛有很大的帮助;《感应篇》属於因果教育。所以我们常常讲四种教育,伦理、道德、因果、宗教,现在我们把宗教换成智慧,大家好懂,这四种教育是一体的。所以你有因果教育,肯定帮助你开智慧,你这一生当中会过得非常幸福美满。因为你有智慧,来生你自己可以选择,可以选择天堂,可以选择极乐世界、诸佛菩萨的净土,你自己可以选择,这才叫真正帮你解决问题。

  所以经典是佛菩萨灭度之后,三宝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法宝。佛在世的时候,第一是佛宝,第二是法宝;佛不在世的时候,第一是法宝,第二是僧宝,第三才是佛宝。为什么?佛不在世了,我们对佛宝只是恭敬,只是礼拜,它不能教我们。谁教我们?僧宝教我们,我们找到好的善知识、好老师。好的善知识、好老师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里头也有,他持戒修定明经,他也演教,演是表演,讲经说法,自行化他,居士里头也有不少。民国初年,我们知道佛门里头有成就的这些大居士比出家人还多,真正有成就的很多。这是广益众生,利益众生。

  后世人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只要你依三藏经典。在中国十个宗派,在日本十三个宗派,无论是哪个宗派,决定是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论。或者取一种,或者取几种,每个宗派的祖师他们制定的课程不一样,但是统统都能成就。依一部经的有,有人一生就依《阿弥陀经》,真的往生;有人一生参禅,依《金刚经》,他真的开悟;依《法华经》的、依《楞严经》的,一部经,一生就在一部经上下功夫。

  在近代,圆瑛老法师、海仁老法师都是专修《楞严经》的。圆瑛法师在世的时候有圆明讲堂,楞严专宗学院,就这一部经。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楞严经》,讲了四个月,海仁老和尚住大屿山,我去看过他,那个时候他九十多岁,第二年往生的,所以我跟他见过一次面。那也是当时在香港称为首楞严王,他一生专修专弘《楞严经》。他的学生不多,听说只有六个人,六个人都很了不起。因为他的要求,《楞严经》要背过,不但要背,还要背注解,不能背他不收,所以他的学生只有六个人。所以说是无论哪个法门、无论哪部经论,认真的依教奉行,没有不成就的。

  这是讲经典的重要性,离开经典就没有佛法,这要知道。没有佛法可是硬体设备有,佛的这些塔庙、遗迹这个东西还在,后面所讲「形像塔庙,乃至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等,故自顶至足下,结成恩重」。形像是佛菩萨的形像,无论是泥塑的、木雕的,或者是金属铸造的这些形像,虽然不能叫你皆得成佛,这是做不到的,但是给你修福。你能够礼敬,你能够礼拜,引发你的善根,这个功德就很大。塔是供佛舍利的,多半是供养舍利的;庙就是寺庙,是供养佛菩萨形像的。诸位在此地要知道,这里已经变成庙,不是寺,不是寺院庵堂。寺院庵堂里面有三藏八藏,是讲经教学的,如果这个寺院庵堂现在没有人讲经,没有人教学,甚至於经典都没有了,只有这个形像,像现在讲经忏佛事,这是庙。实质上它是庙,可是招牌上还用寺,寺已经变成庙,所以寺跟庙是不同的,这我们要知道。这就是说末法时期佛法衰的时候塔庙,佛清楚,没有人学经教。

  现在我们看这个问题真的是愈来愈严重,真正持戒诵经修行的人愈来愈少,而拜佛、修忏求福的人是愈来愈多。都是求福,不讲求戒定慧,求感应,求佛菩萨保佑升官发财,搞这些东西多了,能不能求得到?佛法有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要懂得理论、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不感应的。理跟法在哪里?理跟法在三藏里头、在八藏里头。由此可知,如果离了经教,塔庙里面去求福,那是很有限的,只可以说种一点善根,真正你所求到的还是你命中有的。这桩事情希望诸位好好去读《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你看云谷禅师对袁了凡的开示,那个文好!要多读读、多想想,我们就知道怎样求福,求富贵、求儿女、求升官、求消灾延寿,没有一样求不到的。中峰禅师对一些念书人的开示,精采极了。

  乃至舍利。舍利就是塔里头供养的,佛的舍利、菩萨的舍利、罗汉的舍利、祖师大德的舍利。见到舍利就跟见到人一样,我们会想到佛菩萨、善知识的行谊,这就能生善根。所以一兴供养,这是讲他得的福报,千返生天,就是人间天上一千次的往返,不堕恶道,这个福报多大!所以修福的人多,他成不了佛。后面接著说,故自顶至足下,这是讲佛的全身,从顶到脚全身化成舍利,对众生来讲都是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恩惠,结成恩重。

  佛对众生有这么多的恩德,这么大的恩德,今天我们念这个经文,报恩!不知恩就不晓得报恩,知恩他才会发愿报恩,才发这个心。怎么报法?这段经文里面,前面有一首偈,在《疏》里头,前面一首偈,我们前面也念过,这经里说的,「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这是我们在前面读的。后面又有一首偈,是在《钞》里头的,意思大概是相同,「唯有传持正法藏,宣扬教理施群生,修习一念契真如,即是真报如来者」。这首偈比前面一首更容易懂,前面那首里头意思很深,这首我们一看都明了。

  我们要怎样报恩?唯有传持。持是什么?持是做到,就是受持。我们一定要做到,佛陀教给我们的,我们认真学习,把它变成我们的生活,变成我们的思惟,变成我们处世待人的准则,这叫持。自己能持我们就能够传,希望正法不要断绝,代代有传人。我们从老师那个地方传来的,得到了,将来我们也要传给下一代,传持正法藏,你一定要有这个愿。宣扬教理施群生。宣扬是你有这个机缘教人,把佛法的道理、佛法的方法、佛法的修学、佛法的效果做出来给人看,教别人,这是法布施,布施给一切众生。每个人机缘不相同,尽心尽力统统是圆满,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

  前面两句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第三句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可是修净土的人他就占很大的便宜,怎么说?修净土的人如果真正念佛往生,那就是一念契真如。这在其他法门里头不容易,净宗法门那就是特别法门,老老实实这一句佛号念到底,真的能往生,往生跟真如就契入、就相应。这是真正报佛恩的人,真正报佛恩。为什么?你成佛了,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一生圆满成佛,所以往生就是成佛,这还得了!我们无论是怎样修行弘法利生,你要是把往生疏忽掉,后头这两句就没有了。是报佛恩,报得不圆满,报得不究竟,一定要念佛往生,这才是究竟圆满的报佛恩者。这首偈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