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愿作佛第十、国界严净第十一、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十二集) 2001/8/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02-034-0131集) 档名:29-038-0012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三面,「光明遍照第十二」。
经文讲到这个地方,介绍西方世界的正报庄严。经文分两段,第一段是主,第二段是伴,主是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我们看这一段,这一段是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三愿、第十四愿的成就,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世尊在此地叫著阿难,告诉他,叫著当机人的名字,下面一定是很重要的开示,特别提醒他注意。我们知道阿难尊者在法会上是我们的代表人,佛叫著阿难,这个意思就是叫著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这一段经文,初学的同修读起来没有问题,老修行看到这一段经文难免生怀疑,为什么?世尊一向教导我们,都是说佛法是平等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为什么阿弥陀佛又变成最尊第一?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不但现代人有这个问题,古时候就有。所以从前祖师大德们常常讲,众生修行证果断烦恼相同: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无明烦恼也断尽,这才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因此确确实实是相同,没有差别,佛佛道同。但是相同当中还有不同,什么地方不同?行愿不同,每一尊佛发的愿不一样;由此可知,同中也有异,不同当中也有相同,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得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才能够断疑生信。
在一切诸佛当中,实在阿弥陀佛所发的弘愿跟其他诸佛不一样,这个事情我们并不难理解。譬如我们这个世间人,有一些大富大贵,他们的地位相同,智慧也相同,能力也相同,财富也相同,我们这个世间,这样的人可以找得到;可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不一样。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的智慧德能都相同,他们对社会大众的贡献不相同,我们在社会上能看到。当然诸佛如来都没有自私自利,都圆满证得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是自己,这是肯定都证得的,因此诸佛如来无论他发的什么愿,没有不为众生服务的。也就是我们常讲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大愿,真的是平等没有差别。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这就是别愿,这一尊佛他的特别之弘愿,跟其他诸佛小有差异,我们一般人讲大同小异。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圆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都给他鼓掌,於是他就变成最尊第一,就这么回事情。
那我们要问,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发不发阿弥陀佛的弘愿?肯定都发,但是毕竟是阿弥陀佛带头,他先发,他第一个发,后面是跟他一起发的,所以他还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道理在此地。那我们要问,一切诸佛如来给一切众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所说的种种法门,最后是不是导归极乐世界?我们想像当中,这必然是肯定的,怎么知道?释迦牟尼佛就是个例子,世尊在这个世间出现,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到最后导归极乐。你要问,这个话谁说的?我不敢说这个话,历代不论是哪一个宗派的祖师大德们都公认的,也许你说未必然吧,你要说未必然,那是你学教粗心大意;你要是细心观察,你就会看到,八万四千法门最后的归宿,大家都晓得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所以隋唐大德做了一个精密的研究观察,大家公认一切经里面《华严》是第一经,《华严》是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枝叶,你们想想哪一片叶、哪一个小枝不归根本?落叶归根,自归根本,都归到《华严》;《华严》归到哪里?《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看,这不都非常明显吗?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到最后统统归西方极乐世界。那在这里我们就要明了,净土是直接归极乐世界,其他法门免不了要迂回,在枝枝叶叶里头拐弯抹角迂回,到最后还是归这个根本,没有例外的。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如是,我们就想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化众生没有例外的。
十方世界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诸佛讲的法门当然不一样。但是无论是哪一尊佛,无论在哪一个法界,对哪一种众生说法,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也就是说净土三经肯定要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肯定要讲,这个变成什么?变成所有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共同科目。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才知道净宗的殊胜,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最尊第一』,他这个「最尊第一」从哪里来的?你要说是他自己修来的,他比别人强,那这个话讲不通,佛法这个「平等」就讲不通。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得到诸佛如来的赞叹,得到诸佛如来的拥护,所以他的光明威神是诸佛加持给他这么来的。像世间一个好的领导人得到全国人的拥护,他的威德从哪里来的?全国人拥护他威德才有,要不然他跟普通人一样,他有什么两样?
阿弥陀佛的威德光明是得到一切诸佛如来的拥护,我们怎么知道?因为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拥护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教我们念他的名号。我们为什么不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些地方我们要细心体会,我们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教的,我们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欢喜你听话。你要是偏偏跟释迦牟尼佛闹别扭,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本师,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是他方世界的,跟我们距离远,我们为什么不拜自己老师要拜别人的老师?这个话我听得很多,不是居士跟我讲,法师给我讲的,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弥陀佛,他的佛堂里面供释迦牟尼佛像,供阿难、供迦叶,他不供西方三圣。确实有这一等执著的佛弟子。那我们在想像当中,释迦牟尼佛看到这种学生,一定也皱眉头,对他也没有法子,那只好随他去。但是我们晓得,他走的是一条迂回的道路,看他到什么时候落叶归根。如果迂回的圈子很大,这种坚固的执著而不能够放下,他也能成就,他最后生到一真法界、生到华藏世界,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
生到华藏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初住菩萨入法界了,入了一真法界。从证得初住那一天起,在华藏世界成佛要修行三大阿僧只劫,诸位同修要记住,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讲的,是从你生到华藏世界证得圆初住那一天算起,我们现在修行不算。第一个阿僧只劫证三贤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第二个阿僧只劫就是华藏世界的地上菩萨,证得初地,第二个阿僧只劫证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法云地的菩萨),三大阿僧只劫修满是法云地的菩萨,修满了就证得等觉,还没有成佛。
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华藏世界地上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他落叶归根了。始是初地,终是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华藏世界从初地到等觉没有一个不念阿弥陀佛,要拐这么大的弯,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找到根,要知道净宗是根。人修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智慧开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再不会怀疑,这个时候真正念佛往生净土了。谁领头?普贤、文殊,普贤文殊带头,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两位大菩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给华藏海会法身大士们看的。这些法身大士们,从初住菩萨算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根利的,根利看到文殊、普贤立刻就接受,换句话说,他生华藏就是生极乐;菩萨根性钝的,看到文殊、普贤往生极乐世界,他还没有动心,还没有起这个念头,那慢慢的等到他修行一个阿僧只劫,到第二个阿僧只劫他证得地上菩萨果位,必定觉悟,他已经破了三十一品无明,行!文殊、普贤劝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没有问题了。
这些大经大论我们细细的去参究,你才会了解、才会清楚,断疑生信。今天我们是薄地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可是我们的缘分好,那真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好!九品,有上上品往生的,那个人上上品,这个人下下品,为什么不同?遇缘不同,不是别的原因,我们今天遇到的缘无比的殊胜,说实在话,大家要认真努力学习。我们遇的是什么缘?上品上生的缘,不是上品中生,无比希有的因缘!只要你把这些大乘经教真的听懂,听明白了,真正肯发心,佛教给我们要放下的真正放得下,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就取上品上生,这个机缘要珍惜。
这一部《无量寿经》我们这一次在新加坡宣讲是第十一次,过去我讲过十遍,这第十一遍了。这一遍因为没有时间限制,我们采取细讲,诸位同修也欢喜这样的方式,不赶时间,「好,那就慢慢来」。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记住,《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传授给我们的保证书,保证你在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保证书!保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我曾经说过很多遍,你能够把《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道理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百分之百,把佛在经上所说的教训,那就是哪些事我们应当要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佛教给我们要做的全都做到,佛说不可做的我们一条都没有犯,那你是上上品往生,保证书,上上品往生;如果你烦恼习气还没有能断得干净,这个经里面的理论、方法、教诲我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不错了,你往生什么品位?上品中生;如果你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能做到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三十做不到,中品上生。按照这个标准往下降,下品下生做到多少?可以做到两成,还有八成做不到,你能做到两成,下下品往生。两品都做不到,你就不能往生,这一生当中跟阿弥陀佛、跟《无量寿经》结个法缘,决定不能往生。
因此我们同学应当有高度的警觉心,我们不能把标准订在二十,订在二十很危险,万一做不到那不就完了,这一生空过了。那个标准最好要订到八十,打个折扣还有四十,你还可以下品上生,四十是下品上生,最低的标准我们要订到八十。怎么个修法?经天天要念,经天天要听,三天不听经,你就不知道退了多少步,为什么?烦恼习气重,五欲六尘诱惑的力量太大,你不可能不退转。过去这边许哲居士给我们讲了一句话,我们普通人发一分钟的脾气,这个身体要三天才能够复原,一分钟的脾气对我们身体伤害要三天才能够恢复正常,她讲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三天不读经,随顺这些烦恼习气,恐怕三十天都回转不过来,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平常功夫得力了,净宗所讲的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得力,心地清净;把修行的功夫放下三天去度假,去度了三天假,你不相信,你回来,你看看能不能一个月恢复正常?我说的话不是假话,修行人不能度假,一度假就完了。常常去度假,一辈子也恢复不过来。不用功的人不知道,用功的人晓得。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一生当中没有度过假。什么时候可以度假参学?那个还不是度假,是参学,《华严经》上给我们说出标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这个时候可以参学,为什么?你去度假也没有关系了,你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他有这种本事,有这样的定慧。这是什么地位?刚才所讲的圆教初住的地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才有资格出去参学。现在年轻人哪里懂得这个道理?我在年轻时候也不懂,我在李老师会下求学的时候,大概是五六年的样子,我出家三四年,有一个机缘,道场里面有一位居士,他有一个别墅在山上,没有人住,是个日式的房子,第二次大战时候建的,建在乡下的山上,房子后面是防空洞,那个时候是躲避盟军轰炸的,因为还是在日本人统治的时代。战争结束之后,他们这个地方就没有人去,房子建得很好,他要拿这个房子来供养我,我们有几个出家人,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报告,我说:我们去住山,像住茅蓬一样住山修行,环境很清净,现在有这个缘。李老师也不给我说什么话,讲经的时候跟大众宣布,实际上那就是对我讲的,说什么?说闭关跟住山,在佛法里面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闭关住山那多好,享清福。他就举古人的例子,「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上一次净慧法师到这边来,净慧法师道场就是赵州创建的白云寺,赵州和尚八十岁他为什么不去闭关?他为什么不去住茅蓬?不够条件。什么条件?李老师说了,参禅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有资格住茅蓬,才有资格闭关;教下研究经教的大开圆解,这才有资格;净土宗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不行,还不够资格。老师这么一说,当然我们没有资格,那差太远了。老师接著告诉我,自己成就之后就要教化众生,哪里还有时间去闭关住茅蓬?那你违背了自己的本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了,你跑去自己享清福去了。
那到底什么条件才能闭关、才能够住山?彻悟之后、大开圆解之后,没有法缘,换句话说,没有人请你讲经说法,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闭关住茅蓬。天下参学的学人,所谓是寻师访道,「谁是真善知识?」这些人打听,哪个人住茅蓬,哪个人闭关,那个人是真善知识,去亲近他,到处打听哪个地方有人住茅蓬。如果亲近他,他不是真的开悟,没有能力教你,你把他关门打开,「出来出来,跟我一道参学」,你还没有资格闭关!闭关住茅蓬是天人师,这就是向社会大众宣告,他的道业成就,已经明心见性了,向大众宣告:你们如果想求法,到我这儿来,我在这里等你,等待时节因缘成熟,是这么回事情!要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闭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去住茅蓬?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以后在李老师面前不敢再提这个话了。
现在年轻人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人教导他,年纪轻轻出家还没几天就闭关,就去住山、住茅蓬去了,他会有什么成就?听经没有明白经典里面的意思,白听了。过去我在台湾参加李炳南老居士的慈光大专讲座,李老师要我代他一门课,为同学们解答问题,每天两个小时答问,讲座有一百多个同学。我还记得很清楚,有六位研究所的学生,我每天在讲台上让他们问两个小时,不过不要紧,我要答不出来,有李老师在后台撑著,我代老师来解答,我能解答的就答覆了,我不能解答的留给老师。我们学习的时间四个星期,这四个星期一百多个人每天问我两个小时,居然没有把我问倒,一个问题也没有难住我,我很感叹!古人常讲「后生可畏」,我说:看看你们也并不可畏。有一次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也是与我们这里都有关联的,初学的同学总是避免不了,尤其是知识分子问题特别多,有些问题我们想不到。因此疑一定要断,要问,学问!断疑生信,坚定自己的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
信心从哪里建立?一定要亲近真善知识,才能够断疑生信。净宗法门为什么被一切诸佛称赞?就是它不必断烦恼,带业往生;要是一般的法门,不断烦恼决定不能成就。见思烦恼不断,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尘沙烦恼不断,决定不能超十法界;无明烦恼不断,决定不能生一真法界,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断烦恼,你的自性般若智慧怎么能够现前?我们今天智慧不开,为什么不开?烦恼盖覆了心性,烦恼迷惑了心窍,就这么回事情。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办大专佛学讲座目的何在?只是给同学们种一点善根而已!善根如果深厚,这一个机缘把他的善根引起来了,他的善根增长,有没有这个同学?有,人数不多,比例不多,百分之二、三;大多数不行,只给他种善根。四个星期结业的时候,也举行一个结业典礼,李老师在这个结业典礼很感慨的说:你们到这边来四个星期,每天密集的上课,确实改了样子,不像刚刚来的时候心浮气躁,是有一点规矩、有一点样子了。李老师说:如果今天毕业,明天上街看几场电影,完了,四个星期全泡汤了。真的,不是假的,两场电影我们就完了,完全退失,道心就没有了。
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事情放不得假。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头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懂不懂?相继就是不间断,净念就是不怀疑、不夹杂,念佛夹杂妄想就把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功夫最可贵的就是不夹杂、不间断,没有不成就的。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对於社会带来的确实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关键就在我们怎样去利用。经要能够透彻的了解,真正做到没有疑惑了,烦恼轻,智慧长。如果还有疑惑、还有懈怠、还有懒散,这问题严重了。什么人天天给你讲经,你有多大的福报找一个善知识天天能听他讲经,不容易!但是现在有录像的这些设备,这给我们方便多了。法师讲这一部经,我们把录像带拿回家,天天可以重复的听,这是从前人没有法子想像得到的,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有福,古人没有办法想像得到的,我们今天得到了。那你今天是在家里头用这些先进的设备,你是听经?你还是去看电视剧?你还是去听音乐?这就在你自己掌握了。如果你把这个时间统统拿来听经,你成就了。家里面人口多,现在虽然是小家庭,夫妇你还有儿女,有的时候还有亲戚朋友来,所以现在一般都市里面的家庭,不只一台电视机,我去参观很多每一个房间都有,很可以用一个房间专门听佛经。你天天听,不听他们那一些,听得很有趣味,慢慢他来问你,你那个真好听吗?不妨来试试看。你慢慢就会把你一家人都度了,把你的邻居也都度了。你要有长远心,你要把修学的成绩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样才行。
诸佛菩萨念念都为别人著想,这一个原则一定要记住,不为自己著想。你在家里每天听经八个小时,不是为自己,为家里所有大众,潜移默化,自度度他,不是自私自利。只要功夫深、时间长,一定能够感动人,这肯定的。所以我们明白这些道理,记取古大德修学的经验教训,不但要学习,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利益社会大众。要把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在我们的身上表现出来,看看我们在社会上是不是受到社会大众尊称「这个出家人第一,这个出家人最尊」?到哪一天我们在社会上被人家称为最尊第一,我们才对得起阿弥陀佛,才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佛,在诸佛里面最尊第一;学生,在所有一切学生里头也应该最尊第一,我们有没有想到?有没有认真努力去做到?
这个地方「十方佛赞」,『遍照东方恒沙世界』这一句说得具体,下面『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方、下方,十方,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这些经文都非常重要,我们念的时候不能够疏忽。佛有身光、有放光,我们讲佛光通常有这两类。身光是常光,佛顶上的圆光这是常光,佛的身体也放光,这也是常光。释迦牟尼佛的光,经书里面所说的八尺身光;如果放光,那就不一样了。诸佛所现的身不相同,身光也不一样,实实在在说佛佛道同,哪有不一样的!众生不相同,众生业障不一样,业障重的人见不到佛光,业障轻的人能见到,更轻的人他就见到佛的光明比较大,业障很重的人见不到佛光;佛放光亦复如是。这是就众生业力来说。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从众生的缘分来说,我们这个世间人也一样,遇到有缘的人就很欢喜,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缘也是光。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就知道,阿弥陀佛与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缘最深,为什么?他放的光更大。这一桩事情诸佛不一样,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很少跟众生结缘,只顾修自己,确实他成佛了,虽然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是完全相同,但是跟众生结的缘不广,结的缘不够深。我们又常常在佛法当中听到,「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众生跟佛没有缘,没有法子。
世尊当年在世,城东老母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跟释迦牟尼佛没有缘,释迦牟尼佛度不了她。佛做一个试验给弟子们看,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佛迎面走到那里去,她马上转弯,从别的路走了,绝对不想跟佛见面;佛有能力化身,到那边,她又拐弯;到最后佛现的身,四个身体把她包围了,她低下头来痛哭,也不看佛一眼,没有缘!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他有缘就度了她。谁跟谁有缘,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
『诸佛光明』,这是讲放光,『顶上圆光』放光。或者是『一二三四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长度的单位,过去古大德翻译,由旬有三种,有大中小。大由旬合中国古时候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说实实在在的话,中国古时候所讲的这个里比我们现在都短,周朝时候用的尺,大概只有我们现在一般的市尺六寸。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古书里面,人的个子都是一丈多高,实际上跟我们现在的个子还是差不多高,他尺小,我们现在尺大。
一由旬,我们怎么讲应该也有十里路这么长,光明有这么大。佛与众生的缘愈深,他的光就愈大,或者『百千万亿』。这以上讲身光,都要讲有缘,没有缘就不行。因此我们学佛要记住,佛法当中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在这个世间什么都带不走。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什么也没带来;我们将来走,什么也带不去,这一桩事情许多同修都知道。可是佛法里头还有一句「唯有业随身」,那个能带得去,你的善心善愿善行能带去,你的恶心恶愿恶行也能带去。你带去的是善业,你来生感得善的果报;你要带的是恶业,来生是三途的苦报。六道轮回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六道轮回什么人在那里掌管主持?给诸位说,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也不是佛菩萨,什么人来掌管?自己的业力,这个要知道。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我们应当要干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事情不干、少干,带得去的事情要干、要多干。
诸佛菩萨这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他们是专干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他们想都不想。帮助苦难众生这个事情是带得去的。六道众生都有苦、都遭难,什么难?没有智慧,愚痴,如果你听了不高兴,你很生气,马上来反驳,那我笑笑,为什么?我说你愚痴,你果然愚痴,你已经表现出来了,你不承认也不行,说几句不好听的就生气,说几句恭维好听的你很开心,这就叫愚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放下,六道凡夫都是这样的。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佛在《地藏经》上讲得好,「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一生得人身,死了之后到哪里去?自己有没有想想?绝对不是说死了就没有了,死了就什么都了了,果然死了什么都了了,我就不会在这儿讲经,何必找这个麻烦?死了就了了,讲经很辛苦很累,干这个事情干什么?事实真相告诉诸位,死了就不得了!麻烦大了!
所以要学佛菩萨,我们干带得去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好事是劝人为善,讲经说法就是第一大善。帮助你断恶修善、帮助你转迷为悟、帮助你转凡成圣,这是大好事,这一桩事情是大智慧、大福德,要用善巧方便把它完成。怎样才能够接引广大的众生?一定要懂得众生的心理,要懂得众生的艰苦。在印度,释迦牟尼佛当年到处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没有要学生报名参加,佛多慈悲,什么人都可以来参加,佛在那里上课,什么人都可以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多自由多自在!没有问人要一分钱,个个都欢喜来。要收学费,有很多人生活很清苦,缴不起学费,就没有法子来学。不收学费。在中国孔老夫子也是一生从事於社会教学工作,也没有听说孔老夫子那里要报名参加的,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听说孔老夫子教学收学费的,没有听说过。孔老夫子的学生,一直到民国初年,那些秀才们,教私塾都还不收学费,难能可贵!学生只要有人介绍都收,老师的生活费用,学生们家长是供养的,供养随意,没有限定的。佛法里面更是如此。我们真正的佛弟子要记住,世尊这些风范我们一定要学习,你才能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哪里来的福报?
佛教,我们在新加坡,跟新加坡九个宗教往来都非常密切,现在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这些人常常到居士林作客,常常在居士林吃饭,他们觉得很好吃,有的时候还打包带回家。现在有不少印度教、回教,他们也很喜欢喝中国茶,我们这里茶叶很多,常常供养他们。他们对居士林的看法都说佛教太有钱了,你们居士林的钱摸不到底,每天供斋,我们供养大众吃饭,每天平均吃饭一千多人,星期假日吃饭的差不多有三四千人,一年到头每天五顿,不是三餐,三餐当中还有两道点心,你半夜去吃都有,都有面包牛奶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供应,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不缺。这钱从哪里来的?那些道长们问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笑笑说:我们后台有个大老板,所以财源真的摸不到底。他们就打听你们大老板是谁?李木源告诉他:「我们的老板是阿弥陀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古德说的这一句话:「量大福大」,你愈怕人吃,你就愈穷;愈欢喜人吃,你就愈富,就这么个道理。
居士林自从开办供斋以来,真的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因为我们的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大家轮流去念。晚上念佛的人想吃点心,二楼都有供应,而且都是热的,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感应不可思议。居士林没有买过米,米从哪里来的不知道;没有买过菜,没有买过油盐,全是一些佛菩萨送来的。送得太多了吃不完,几千人吃,吃不完,这些东西不能放,放了就坏了,所以一个星期总有两三天,我们把这些堆积如山的米、面、面粉,这些菜、油、盐,装上小卡车,送给其他宗教所办的养老院、孤儿院,每一家宗教的养老院、孤儿院都接受居士林的供养。所以真正学佛不要怕,要有这个度量,佛菩萨会保佑,要利益社会,要利益众生,要多做好事。
居士林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最初是老林长的冤亲债主要求的,鬼神听。播放这个录像带白天人听鬼也听,晚上人不听,鬼还是在听,说老实话,很多鬼比我们人精进,我们人将来会堕三途,那些鬼都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鬼太苦了,急著想离苦得乐;人为什么不想去往生?人现在这个生活,尤其在新加坡过得还不错,还不想走,所以将来的结果人不如鬼。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想广结法缘,现在是真能结,如果你家里面条件许可的话,你的家里头专门用一台电视机,二十四小时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为什么?供养虚空法界一切幽冥界众生,你的法缘就广大了,你跟人没有缘,跟鬼有缘,他们都来看都来听。你用一个录音机或者现在的,现在有念佛机很好,那个念佛机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念佛,许许多多幽冥界的众生跟著你念佛。你不要怕,「这样一来的时候,我不是把鬼都找上门来了?那还得了?」没错!鬼会很多很多都在你家里,都是你的护法神,为什么?他受你的恩德,你不播放讲经的时候,他没经听;你不播念佛的念佛机,他会把念佛忘掉。你这样做,你是幽冥界鬼神的大恩人,他们知恩报恩。现在每一个人家庭都做得到,不过你在家里做,你要徵求你一家人同意,为什么?免得晚上这个念佛机、录音带在那里开的时候吵得你家里人不能睡觉,他们提出抗议,这就麻烦了,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果家庭里面房间多,用一个房间做佛堂,你开放的时候声音小一点没有关系,一定要有声音。
我们将来成佛,那个光明就不亚於阿弥陀佛,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希望,阿弥陀佛决定不希望我们的成就不如他,那你就错了。正如同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一样,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将来的成就超过自己?你们去想想。现在的老师那我就不晓得了,从前的老师唯一的一个希望,希望学生成就超过自己,那是老师的成就。下一代要不能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什么成就都谈不上。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你有后代,不是这个意思,后代要超过我们这一代,这叫「后」,这是大事。所以对於后代全心全力去教导、去辅助,他们的成就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这是做父母的心、做师长的心。所以为什么师长大家那么尊敬,尊师重道,把师长的恩跟父母的恩看成平等,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今天的社会,念圣贤书的人少,做父母很可能希望儿女超过自己,荣宗耀祖,一般老师未必有这一个心量,师道没有了,非常非常可悲!师道要是没有了,一切众生慧命就断绝了。佛门里面讲经说法是续佛慧命,不是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不是续阿弥陀佛的慧命,是续我们自己的佛慧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做佛!所以续佛慧命是有双关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续我自己的佛性慧命,唯有我自己佛性慧命得续,诸佛如来的慧命才真正继续下去;我的慧命要断了,我有什么能力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这个道埋大家要好好想想,要把它想通。我们这一生认真努力真干,决定不要让这一生空过,那就太可惜了!
说到阿弥陀佛身光、放光,一定要懂得他真正的因缘是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有非常深广的缘分。我们不结缘怎么行?自己在一生当中,时时刻刻记住世尊给我们做的典型、历代高僧大德给我们做的模范。我们的物质生活要简单,愈简单愈好,愈朴素愈好。要知道从前佛门里面吃饭,过堂吃饭一个菜。世尊当年出去托钵,别人供养布施装在一钵,这一钵叫袈裟味。袈裟是梵语,混杂在一起叫袈裟,袈裟是混合在一起。我们穿的这个衣服,衣服叫袈裟,为什么?很多颜色染成一色,染色衣,衣称袈裟;佛托的那一钵饭也叫袈裟,饭跟菜统统合在一起。现在吃饭摆上很多碗碟,我们的福报超过释迦牟尼佛,超过祖师大德,祖师大德哪有这么大的福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福报都享尽了,没有修福,来世就没福了,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如果想过这些问题,你就不敢吃饭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古大德这一首偈子也都是说的老实话,决非妄语!绝不过分!我们要想到。
出家人在现前这个社会,开发国家地区,人民都相当富有,供养多了能享福吗?不敢。信徒都是他们自己的血汗钱,赚钱不容易,供养给我们出家人,出家人要拿这个去享受,我想,要不了几年福就享尽了,灾祸就来了。所以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也是讲经说法,他是居士,他一生不接受人一分钱的供养,无论哪个地方请他讲经,时间约好了,他会准时到达,路费他自己出,他不接受人家的。到那个地方去讲经,所有一切招待统统不接受,连茶都自己带,茶水都自己带,毛巾也自己带,不麻烦任何一个人,所以大家对他尊敬,真正做到圆满的布施。他讲:如果讲经说法要收人的钱,吓得许多人下一次不敢来听,你岂不是把人家学佛法的缘断掉了?这个罪过太大太大了,而且还有影响,为什么?他会告诉别人,那个地方讲经不能去听,要收费的、要钱的,一传十,十传百,没有人敢来了。那谁到这个佛堂来?富人到佛堂来,穷人就不能来了,佛家普度众生就被你破坏了。
这些道理我们要想,有意无意当中我们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自己完全不知不觉。信徒供养的那些钱财,一定要替他做好事,替他种福田,我们希求他能够开智慧得福报。怎样做他才能够得智慧得福报?你有没有去做?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印祖,所有十方的供养,他统统拿去印经布施,在那一个时代,可以说只有这一个方法能够把佛法扩大影响。在现在这个社会方法多,效果更殊胜,我们利用网路、利用卫星传播。网路的效果,我们现在在此地跟诸位同学解释这一段经文,美国的同修他们看到了,澳洲的同修他们看到了,在台湾地区、在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地区,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网路上听经,比印祖当年那个年代进步太多太多了。我们有没有认真努力在做?点点滴滴都用在弘法利生上。
在新加坡,现在在澳洲,还有一个机缘培养年轻的弘法人才。我们这边的培训班四众都收,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真正肯发心来学的,都可以参加。澳洲我们「净宗学院」现在在筹备,将来开学的时候,我们也是四众都收。新加坡培训班是短期的,每一届六个月,澳洲那边是长期的。我们分三个班,普通班两年,正科班三年,研究班四年,如果三个班都参加,总共是九年毕业。我们的要求没有别的,就是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上课八个小时,念佛八个小时。其他一般学校有假期放假,我们这个学校不放假,没有假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上没有看到过放假,所以不要希求我们将来那个地方也会有寒暑假,没有!刚才讲了,一放假就完了,就大幅度的退转,没有放假的。九年毕业出去之后,弘法利生,出去教学也用这一套办法。学院在每年四季当中也可以开特别班,便利於一些工作繁忙的人,或者是没有法子长期间来学习的人,我们可以办短期班。像有同学到我们这边来参学,他来两个星期,我们特别办一个小班、两个星期的班,为他办的,这个我们可以做到,为什么?报施主之恩。我们接受在家信徒的供养,我们拿什么报答他们?他要到学院来参观、来看看,我们特别开一个班供养他。他要愿意念佛,我们有念佛堂,愿意听经,我们有讲堂。他喜欢听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特别为他开班讲哪一个课程,知恩报恩。在家这些大德居士出钱出力满出家同修的愿,出家同修也要知道报在家居士大恩大德,也要满他们修学的愿望。所以我们学佛要向佛学习。下面这一段经文说明这个道理:
【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
这个意思我刚才已经透露了。我们要向佛学习,《无量寿经》上也没有说放假。现在有不少好心的同学,在家出家对我都不错,「老法师!你累了,你该休息休息吧!」你们很好,比佛都好,佛没有叫我休息休息,你们都劝我休息休息。经本上找不到休息两个字,所以我们还是要跟佛学,还是听佛的话,不能听你们的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三面,「光明遍照第十二」。
经文讲到这个地方,介绍西方世界的正报庄严。经文分两段,第一段是主,第二段是伴,主是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我们看这一段,这一段是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三愿、第十四愿的成就,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世尊在此地叫著阿难,告诉他,叫著当机人的名字,下面一定是很重要的开示,特别提醒他注意。我们知道阿难尊者在法会上是我们的代表人,佛叫著阿难,这个意思就是叫著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这一段经文,初学的同修读起来没有问题,老修行看到这一段经文难免生怀疑,为什么?世尊一向教导我们,都是说佛法是平等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为什么阿弥陀佛又变成最尊第一?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不但现代人有这个问题,古时候就有。所以从前祖师大德们常常讲,众生修行证果断烦恼相同: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无明烦恼也断尽,这才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因此确确实实是相同,没有差别,佛佛道同。但是相同当中还有不同,什么地方不同?行愿不同,每一尊佛发的愿不一样;由此可知,同中也有异,不同当中也有相同,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得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才能够断疑生信。
在一切诸佛当中,实在阿弥陀佛所发的弘愿跟其他诸佛不一样,这个事情我们并不难理解。譬如我们这个世间人,有一些大富大贵,他们的地位相同,智慧也相同,能力也相同,财富也相同,我们这个世间,这样的人可以找得到;可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不一样。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的智慧德能都相同,他们对社会大众的贡献不相同,我们在社会上能看到。当然诸佛如来都没有自私自利,都圆满证得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是自己,这是肯定都证得的,因此诸佛如来无论他发的什么愿,没有不为众生服务的。也就是我们常讲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如来共同的大愿,真的是平等没有差别。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这就是别愿,这一尊佛他的特别之弘愿,跟其他诸佛小有差异,我们一般人讲大同小异。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圆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都给他鼓掌,於是他就变成最尊第一,就这么回事情。
那我们要问,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发不发阿弥陀佛的弘愿?肯定都发,但是毕竟是阿弥陀佛带头,他先发,他第一个发,后面是跟他一起发的,所以他还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道理在此地。那我们要问,一切诸佛如来给一切众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所说的种种法门,最后是不是导归极乐世界?我们想像当中,这必然是肯定的,怎么知道?释迦牟尼佛就是个例子,世尊在这个世间出现,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到最后导归极乐。你要问,这个话谁说的?我不敢说这个话,历代不论是哪一个宗派的祖师大德们都公认的,也许你说未必然吧,你要说未必然,那是你学教粗心大意;你要是细心观察,你就会看到,八万四千法门最后的归宿,大家都晓得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所以隋唐大德做了一个精密的研究观察,大家公认一切经里面《华严》是第一经,《华严》是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枝叶,你们想想哪一片叶、哪一个小枝不归根本?落叶归根,自归根本,都归到《华严》;《华严》归到哪里?《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看,这不都非常明显吗?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到最后统统归西方极乐世界。那在这里我们就要明了,净土是直接归极乐世界,其他法门免不了要迂回,在枝枝叶叶里头拐弯抹角迂回,到最后还是归这个根本,没有例外的。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如是,我们就想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化众生没有例外的。
十方世界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诸佛讲的法门当然不一样。但是无论是哪一尊佛,无论在哪一个法界,对哪一种众生说法,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也就是说净土三经肯定要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肯定要讲,这个变成什么?变成所有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共同科目。我们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才知道净宗的殊胜,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最尊第一』,他这个「最尊第一」从哪里来的?你要说是他自己修来的,他比别人强,那这个话讲不通,佛法这个「平等」就讲不通。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得到诸佛如来的赞叹,得到诸佛如来的拥护,所以他的光明威神是诸佛加持给他这么来的。像世间一个好的领导人得到全国人的拥护,他的威德从哪里来的?全国人拥护他威德才有,要不然他跟普通人一样,他有什么两样?
阿弥陀佛的威德光明是得到一切诸佛如来的拥护,我们怎么知道?因为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拥护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教我们念他的名号。我们为什么不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些地方我们要细心体会,我们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教的,我们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欢喜你听话。你要是偏偏跟释迦牟尼佛闹别扭,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本师,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是他方世界的,跟我们距离远,我们为什么不拜自己老师要拜别人的老师?这个话我听得很多,不是居士跟我讲,法师给我讲的,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弥陀佛,他的佛堂里面供释迦牟尼佛像,供阿难、供迦叶,他不供西方三圣。确实有这一等执著的佛弟子。那我们在想像当中,释迦牟尼佛看到这种学生,一定也皱眉头,对他也没有法子,那只好随他去。但是我们晓得,他走的是一条迂回的道路,看他到什么时候落叶归根。如果迂回的圈子很大,这种坚固的执著而不能够放下,他也能成就,他最后生到一真法界、生到华藏世界,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
生到华藏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初住菩萨入法界了,入了一真法界。从证得初住那一天起,在华藏世界成佛要修行三大阿僧只劫,诸位同修要记住,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讲的,是从你生到华藏世界证得圆初住那一天算起,我们现在修行不算。第一个阿僧只劫证三贤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第二个阿僧只劫就是华藏世界的地上菩萨,证得初地,第二个阿僧只劫证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法云地的菩萨),三大阿僧只劫修满是法云地的菩萨,修满了就证得等觉,还没有成佛。
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华藏世界地上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他落叶归根了。始是初地,终是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华藏世界从初地到等觉没有一个不念阿弥陀佛,要拐这么大的弯,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找到根,要知道净宗是根。人修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智慧开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再不会怀疑,这个时候真正念佛往生净土了。谁领头?普贤、文殊,普贤文殊带头,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两位大菩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给华藏海会法身大士们看的。这些法身大士们,从初住菩萨算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根利的,根利看到文殊、普贤立刻就接受,换句话说,他生华藏就是生极乐;菩萨根性钝的,看到文殊、普贤往生极乐世界,他还没有动心,还没有起这个念头,那慢慢的等到他修行一个阿僧只劫,到第二个阿僧只劫他证得地上菩萨果位,必定觉悟,他已经破了三十一品无明,行!文殊、普贤劝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没有问题了。
这些大经大论我们细细的去参究,你才会了解、才会清楚,断疑生信。今天我们是薄地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可是我们的缘分好,那真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好!九品,有上上品往生的,那个人上上品,这个人下下品,为什么不同?遇缘不同,不是别的原因,我们今天遇到的缘无比的殊胜,说实在话,大家要认真努力学习。我们遇的是什么缘?上品上生的缘,不是上品中生,无比希有的因缘!只要你把这些大乘经教真的听懂,听明白了,真正肯发心,佛教给我们要放下的真正放得下,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就取上品上生,这个机缘要珍惜。
这一部《无量寿经》我们这一次在新加坡宣讲是第十一次,过去我讲过十遍,这第十一遍了。这一遍因为没有时间限制,我们采取细讲,诸位同修也欢喜这样的方式,不赶时间,「好,那就慢慢来」。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记住,《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传授给我们的保证书,保证你在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保证书!保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我曾经说过很多遍,你能够把《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道理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百分之百,把佛在经上所说的教训,那就是哪些事我们应当要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佛教给我们要做的全都做到,佛说不可做的我们一条都没有犯,那你是上上品往生,保证书,上上品往生;如果你烦恼习气还没有能断得干净,这个经里面的理论、方法、教诲我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不错了,你往生什么品位?上品中生;如果你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能做到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三十做不到,中品上生。按照这个标准往下降,下品下生做到多少?可以做到两成,还有八成做不到,你能做到两成,下下品往生。两品都做不到,你就不能往生,这一生当中跟阿弥陀佛、跟《无量寿经》结个法缘,决定不能往生。
因此我们同学应当有高度的警觉心,我们不能把标准订在二十,订在二十很危险,万一做不到那不就完了,这一生空过了。那个标准最好要订到八十,打个折扣还有四十,你还可以下品上生,四十是下品上生,最低的标准我们要订到八十。怎么个修法?经天天要念,经天天要听,三天不听经,你就不知道退了多少步,为什么?烦恼习气重,五欲六尘诱惑的力量太大,你不可能不退转。过去这边许哲居士给我们讲了一句话,我们普通人发一分钟的脾气,这个身体要三天才能够复原,一分钟的脾气对我们身体伤害要三天才能够恢复正常,她讲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三天不读经,随顺这些烦恼习气,恐怕三十天都回转不过来,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平常功夫得力了,净宗所讲的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得力,心地清净;把修行的功夫放下三天去度假,去度了三天假,你不相信,你回来,你看看能不能一个月恢复正常?我说的话不是假话,修行人不能度假,一度假就完了。常常去度假,一辈子也恢复不过来。不用功的人不知道,用功的人晓得。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一生当中没有度过假。什么时候可以度假参学?那个还不是度假,是参学,《华严经》上给我们说出标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自性」,这个时候可以参学,为什么?你去度假也没有关系了,你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他有这种本事,有这样的定慧。这是什么地位?刚才所讲的圆教初住的地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才有资格出去参学。现在年轻人哪里懂得这个道理?我在年轻时候也不懂,我在李老师会下求学的时候,大概是五六年的样子,我出家三四年,有一个机缘,道场里面有一位居士,他有一个别墅在山上,没有人住,是个日式的房子,第二次大战时候建的,建在乡下的山上,房子后面是防空洞,那个时候是躲避盟军轰炸的,因为还是在日本人统治的时代。战争结束之后,他们这个地方就没有人去,房子建得很好,他要拿这个房子来供养我,我们有几个出家人,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报告,我说:我们去住山,像住茅蓬一样住山修行,环境很清净,现在有这个缘。李老师也不给我说什么话,讲经的时候跟大众宣布,实际上那就是对我讲的,说什么?说闭关跟住山,在佛法里面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闭关住山那多好,享清福。他就举古人的例子,「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上一次净慧法师到这边来,净慧法师道场就是赵州创建的白云寺,赵州和尚八十岁他为什么不去闭关?他为什么不去住茅蓬?不够条件。什么条件?李老师说了,参禅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有资格住茅蓬,才有资格闭关;教下研究经教的大开圆解,这才有资格;净土宗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不行,还不够资格。老师这么一说,当然我们没有资格,那差太远了。老师接著告诉我,自己成就之后就要教化众生,哪里还有时间去闭关住茅蓬?那你违背了自己的本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了,你跑去自己享清福去了。
那到底什么条件才能闭关、才能够住山?彻悟之后、大开圆解之后,没有法缘,换句话说,没有人请你讲经说法,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闭关住茅蓬。天下参学的学人,所谓是寻师访道,「谁是真善知识?」这些人打听,哪个人住茅蓬,哪个人闭关,那个人是真善知识,去亲近他,到处打听哪个地方有人住茅蓬。如果亲近他,他不是真的开悟,没有能力教你,你把他关门打开,「出来出来,跟我一道参学」,你还没有资格闭关!闭关住茅蓬是天人师,这就是向社会大众宣告,他的道业成就,已经明心见性了,向大众宣告:你们如果想求法,到我这儿来,我在这里等你,等待时节因缘成熟,是这么回事情!要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闭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去住茅蓬?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以后在李老师面前不敢再提这个话了。
现在年轻人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人教导他,年纪轻轻出家还没几天就闭关,就去住山、住茅蓬去了,他会有什么成就?听经没有明白经典里面的意思,白听了。过去我在台湾参加李炳南老居士的慈光大专讲座,李老师要我代他一门课,为同学们解答问题,每天两个小时答问,讲座有一百多个同学。我还记得很清楚,有六位研究所的学生,我每天在讲台上让他们问两个小时,不过不要紧,我要答不出来,有李老师在后台撑著,我代老师来解答,我能解答的就答覆了,我不能解答的留给老师。我们学习的时间四个星期,这四个星期一百多个人每天问我两个小时,居然没有把我问倒,一个问题也没有难住我,我很感叹!古人常讲「后生可畏」,我说:看看你们也并不可畏。有一次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也是与我们这里都有关联的,初学的同学总是避免不了,尤其是知识分子问题特别多,有些问题我们想不到。因此疑一定要断,要问,学问!断疑生信,坚定自己的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
信心从哪里建立?一定要亲近真善知识,才能够断疑生信。净宗法门为什么被一切诸佛称赞?就是它不必断烦恼,带业往生;要是一般的法门,不断烦恼决定不能成就。见思烦恼不断,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尘沙烦恼不断,决定不能超十法界;无明烦恼不断,决定不能生一真法界,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断烦恼,你的自性般若智慧怎么能够现前?我们今天智慧不开,为什么不开?烦恼盖覆了心性,烦恼迷惑了心窍,就这么回事情。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办大专佛学讲座目的何在?只是给同学们种一点善根而已!善根如果深厚,这一个机缘把他的善根引起来了,他的善根增长,有没有这个同学?有,人数不多,比例不多,百分之二、三;大多数不行,只给他种善根。四个星期结业的时候,也举行一个结业典礼,李老师在这个结业典礼很感慨的说:你们到这边来四个星期,每天密集的上课,确实改了样子,不像刚刚来的时候心浮气躁,是有一点规矩、有一点样子了。李老师说:如果今天毕业,明天上街看几场电影,完了,四个星期全泡汤了。真的,不是假的,两场电影我们就完了,完全退失,道心就没有了。
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事情放不得假。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头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懂不懂?相继就是不间断,净念就是不怀疑、不夹杂,念佛夹杂妄想就把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功夫最可贵的就是不夹杂、不间断,没有不成就的。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对於社会带来的确实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关键就在我们怎样去利用。经要能够透彻的了解,真正做到没有疑惑了,烦恼轻,智慧长。如果还有疑惑、还有懈怠、还有懒散,这问题严重了。什么人天天给你讲经,你有多大的福报找一个善知识天天能听他讲经,不容易!但是现在有录像的这些设备,这给我们方便多了。法师讲这一部经,我们把录像带拿回家,天天可以重复的听,这是从前人没有法子想像得到的,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有福,古人没有办法想像得到的,我们今天得到了。那你今天是在家里头用这些先进的设备,你是听经?你还是去看电视剧?你还是去听音乐?这就在你自己掌握了。如果你把这个时间统统拿来听经,你成就了。家里面人口多,现在虽然是小家庭,夫妇你还有儿女,有的时候还有亲戚朋友来,所以现在一般都市里面的家庭,不只一台电视机,我去参观很多每一个房间都有,很可以用一个房间专门听佛经。你天天听,不听他们那一些,听得很有趣味,慢慢他来问你,你那个真好听吗?不妨来试试看。你慢慢就会把你一家人都度了,把你的邻居也都度了。你要有长远心,你要把修学的成绩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样才行。
诸佛菩萨念念都为别人著想,这一个原则一定要记住,不为自己著想。你在家里每天听经八个小时,不是为自己,为家里所有大众,潜移默化,自度度他,不是自私自利。只要功夫深、时间长,一定能够感动人,这肯定的。所以我们明白这些道理,记取古大德修学的经验教训,不但要学习,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利益社会大众。要把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在我们的身上表现出来,看看我们在社会上是不是受到社会大众尊称「这个出家人第一,这个出家人最尊」?到哪一天我们在社会上被人家称为最尊第一,我们才对得起阿弥陀佛,才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佛,在诸佛里面最尊第一;学生,在所有一切学生里头也应该最尊第一,我们有没有想到?有没有认真努力去做到?
这个地方「十方佛赞」,『遍照东方恒沙世界』这一句说得具体,下面『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方、下方,十方,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这些经文都非常重要,我们念的时候不能够疏忽。佛有身光、有放光,我们讲佛光通常有这两类。身光是常光,佛顶上的圆光这是常光,佛的身体也放光,这也是常光。释迦牟尼佛的光,经书里面所说的八尺身光;如果放光,那就不一样了。诸佛所现的身不相同,身光也不一样,实实在在说佛佛道同,哪有不一样的!众生不相同,众生业障不一样,业障重的人见不到佛光,业障轻的人能见到,更轻的人他就见到佛的光明比较大,业障很重的人见不到佛光;佛放光亦复如是。这是就众生业力来说。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从众生的缘分来说,我们这个世间人也一样,遇到有缘的人就很欢喜,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缘也是光。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就知道,阿弥陀佛与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缘最深,为什么?他放的光更大。这一桩事情诸佛不一样,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很少跟众生结缘,只顾修自己,确实他成佛了,虽然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是完全相同,但是跟众生结的缘不广,结的缘不够深。我们又常常在佛法当中听到,「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众生跟佛没有缘,没有法子。
世尊当年在世,城东老母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跟释迦牟尼佛没有缘,释迦牟尼佛度不了她。佛做一个试验给弟子们看,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佛迎面走到那里去,她马上转弯,从别的路走了,绝对不想跟佛见面;佛有能力化身,到那边,她又拐弯;到最后佛现的身,四个身体把她包围了,她低下头来痛哭,也不看佛一眼,没有缘!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他有缘就度了她。谁跟谁有缘,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
『诸佛光明』,这是讲放光,『顶上圆光』放光。或者是『一二三四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长度的单位,过去古大德翻译,由旬有三种,有大中小。大由旬合中国古时候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说实实在在的话,中国古时候所讲的这个里比我们现在都短,周朝时候用的尺,大概只有我们现在一般的市尺六寸。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古书里面,人的个子都是一丈多高,实际上跟我们现在的个子还是差不多高,他尺小,我们现在尺大。
一由旬,我们怎么讲应该也有十里路这么长,光明有这么大。佛与众生的缘愈深,他的光就愈大,或者『百千万亿』。这以上讲身光,都要讲有缘,没有缘就不行。因此我们学佛要记住,佛法当中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在这个世间什么都带不走。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什么也没带来;我们将来走,什么也带不去,这一桩事情许多同修都知道。可是佛法里头还有一句「唯有业随身」,那个能带得去,你的善心善愿善行能带去,你的恶心恶愿恶行也能带去。你带去的是善业,你来生感得善的果报;你要带的是恶业,来生是三途的苦报。六道轮回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六道轮回什么人在那里掌管主持?给诸位说,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也不是佛菩萨,什么人来掌管?自己的业力,这个要知道。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我们应当要干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事情不干、少干,带得去的事情要干、要多干。
诸佛菩萨这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他们是专干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他们想都不想。帮助苦难众生这个事情是带得去的。六道众生都有苦、都遭难,什么难?没有智慧,愚痴,如果你听了不高兴,你很生气,马上来反驳,那我笑笑,为什么?我说你愚痴,你果然愚痴,你已经表现出来了,你不承认也不行,说几句不好听的就生气,说几句恭维好听的你很开心,这就叫愚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放下,六道凡夫都是这样的。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佛在《地藏经》上讲得好,「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一生得人身,死了之后到哪里去?自己有没有想想?绝对不是说死了就没有了,死了就什么都了了,果然死了什么都了了,我就不会在这儿讲经,何必找这个麻烦?死了就了了,讲经很辛苦很累,干这个事情干什么?事实真相告诉诸位,死了就不得了!麻烦大了!
所以要学佛菩萨,我们干带得去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好事是劝人为善,讲经说法就是第一大善。帮助你断恶修善、帮助你转迷为悟、帮助你转凡成圣,这是大好事,这一桩事情是大智慧、大福德,要用善巧方便把它完成。怎样才能够接引广大的众生?一定要懂得众生的心理,要懂得众生的艰苦。在印度,释迦牟尼佛当年到处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没有要学生报名参加,佛多慈悲,什么人都可以来参加,佛在那里上课,什么人都可以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多自由多自在!没有问人要一分钱,个个都欢喜来。要收学费,有很多人生活很清苦,缴不起学费,就没有法子来学。不收学费。在中国孔老夫子也是一生从事於社会教学工作,也没有听说孔老夫子那里要报名参加的,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听说孔老夫子教学收学费的,没有听说过。孔老夫子的学生,一直到民国初年,那些秀才们,教私塾都还不收学费,难能可贵!学生只要有人介绍都收,老师的生活费用,学生们家长是供养的,供养随意,没有限定的。佛法里面更是如此。我们真正的佛弟子要记住,世尊这些风范我们一定要学习,你才能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哪里来的福报?
佛教,我们在新加坡,跟新加坡九个宗教往来都非常密切,现在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这些人常常到居士林作客,常常在居士林吃饭,他们觉得很好吃,有的时候还打包带回家。现在有不少印度教、回教,他们也很喜欢喝中国茶,我们这里茶叶很多,常常供养他们。他们对居士林的看法都说佛教太有钱了,你们居士林的钱摸不到底,每天供斋,我们供养大众吃饭,每天平均吃饭一千多人,星期假日吃饭的差不多有三四千人,一年到头每天五顿,不是三餐,三餐当中还有两道点心,你半夜去吃都有,都有面包牛奶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供应,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不缺。这钱从哪里来的?那些道长们问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笑笑说:我们后台有个大老板,所以财源真的摸不到底。他们就打听你们大老板是谁?李木源告诉他:「我们的老板是阿弥陀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古德说的这一句话:「量大福大」,你愈怕人吃,你就愈穷;愈欢喜人吃,你就愈富,就这么个道理。
居士林自从开办供斋以来,真的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因为我们的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大家轮流去念。晚上念佛的人想吃点心,二楼都有供应,而且都是热的,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感应不可思议。居士林没有买过米,米从哪里来的不知道;没有买过菜,没有买过油盐,全是一些佛菩萨送来的。送得太多了吃不完,几千人吃,吃不完,这些东西不能放,放了就坏了,所以一个星期总有两三天,我们把这些堆积如山的米、面、面粉,这些菜、油、盐,装上小卡车,送给其他宗教所办的养老院、孤儿院,每一家宗教的养老院、孤儿院都接受居士林的供养。所以真正学佛不要怕,要有这个度量,佛菩萨会保佑,要利益社会,要利益众生,要多做好事。
居士林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最初是老林长的冤亲债主要求的,鬼神听。播放这个录像带白天人听鬼也听,晚上人不听,鬼还是在听,说老实话,很多鬼比我们人精进,我们人将来会堕三途,那些鬼都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鬼太苦了,急著想离苦得乐;人为什么不想去往生?人现在这个生活,尤其在新加坡过得还不错,还不想走,所以将来的结果人不如鬼。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想广结法缘,现在是真能结,如果你家里面条件许可的话,你的家里头专门用一台电视机,二十四小时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为什么?供养虚空法界一切幽冥界众生,你的法缘就广大了,你跟人没有缘,跟鬼有缘,他们都来看都来听。你用一个录音机或者现在的,现在有念佛机很好,那个念佛机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念佛,许许多多幽冥界的众生跟著你念佛。你不要怕,「这样一来的时候,我不是把鬼都找上门来了?那还得了?」没错!鬼会很多很多都在你家里,都是你的护法神,为什么?他受你的恩德,你不播放讲经的时候,他没经听;你不播念佛的念佛机,他会把念佛忘掉。你这样做,你是幽冥界鬼神的大恩人,他们知恩报恩。现在每一个人家庭都做得到,不过你在家里做,你要徵求你一家人同意,为什么?免得晚上这个念佛机、录音带在那里开的时候吵得你家里人不能睡觉,他们提出抗议,这就麻烦了,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果家庭里面房间多,用一个房间做佛堂,你开放的时候声音小一点没有关系,一定要有声音。
我们将来成佛,那个光明就不亚於阿弥陀佛,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希望,阿弥陀佛决定不希望我们的成就不如他,那你就错了。正如同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一样,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将来的成就超过自己?你们去想想。现在的老师那我就不晓得了,从前的老师唯一的一个希望,希望学生成就超过自己,那是老师的成就。下一代要不能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什么成就都谈不上。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你有后代,不是这个意思,后代要超过我们这一代,这叫「后」,这是大事。所以对於后代全心全力去教导、去辅助,他们的成就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这是做父母的心、做师长的心。所以为什么师长大家那么尊敬,尊师重道,把师长的恩跟父母的恩看成平等,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今天的社会,念圣贤书的人少,做父母很可能希望儿女超过自己,荣宗耀祖,一般老师未必有这一个心量,师道没有了,非常非常可悲!师道要是没有了,一切众生慧命就断绝了。佛门里面讲经说法是续佛慧命,不是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不是续阿弥陀佛的慧命,是续我们自己的佛慧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做佛!所以续佛慧命是有双关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续我自己的佛性慧命,唯有我自己佛性慧命得续,诸佛如来的慧命才真正继续下去;我的慧命要断了,我有什么能力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这个道埋大家要好好想想,要把它想通。我们这一生认真努力真干,决定不要让这一生空过,那就太可惜了!
说到阿弥陀佛身光、放光,一定要懂得他真正的因缘是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有非常深广的缘分。我们不结缘怎么行?自己在一生当中,时时刻刻记住世尊给我们做的典型、历代高僧大德给我们做的模范。我们的物质生活要简单,愈简单愈好,愈朴素愈好。要知道从前佛门里面吃饭,过堂吃饭一个菜。世尊当年出去托钵,别人供养布施装在一钵,这一钵叫袈裟味。袈裟是梵语,混杂在一起叫袈裟,袈裟是混合在一起。我们穿的这个衣服,衣服叫袈裟,为什么?很多颜色染成一色,染色衣,衣称袈裟;佛托的那一钵饭也叫袈裟,饭跟菜统统合在一起。现在吃饭摆上很多碗碟,我们的福报超过释迦牟尼佛,超过祖师大德,祖师大德哪有这么大的福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福报都享尽了,没有修福,来世就没福了,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如果想过这些问题,你就不敢吃饭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古大德这一首偈子也都是说的老实话,决非妄语!绝不过分!我们要想到。
出家人在现前这个社会,开发国家地区,人民都相当富有,供养多了能享福吗?不敢。信徒都是他们自己的血汗钱,赚钱不容易,供养给我们出家人,出家人要拿这个去享受,我想,要不了几年福就享尽了,灾祸就来了。所以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也是讲经说法,他是居士,他一生不接受人一分钱的供养,无论哪个地方请他讲经,时间约好了,他会准时到达,路费他自己出,他不接受人家的。到那个地方去讲经,所有一切招待统统不接受,连茶都自己带,茶水都自己带,毛巾也自己带,不麻烦任何一个人,所以大家对他尊敬,真正做到圆满的布施。他讲:如果讲经说法要收人的钱,吓得许多人下一次不敢来听,你岂不是把人家学佛法的缘断掉了?这个罪过太大太大了,而且还有影响,为什么?他会告诉别人,那个地方讲经不能去听,要收费的、要钱的,一传十,十传百,没有人敢来了。那谁到这个佛堂来?富人到佛堂来,穷人就不能来了,佛家普度众生就被你破坏了。
这些道理我们要想,有意无意当中我们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自己完全不知不觉。信徒供养的那些钱财,一定要替他做好事,替他种福田,我们希求他能够开智慧得福报。怎样做他才能够得智慧得福报?你有没有去做?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印祖,所有十方的供养,他统统拿去印经布施,在那一个时代,可以说只有这一个方法能够把佛法扩大影响。在现在这个社会方法多,效果更殊胜,我们利用网路、利用卫星传播。网路的效果,我们现在在此地跟诸位同学解释这一段经文,美国的同修他们看到了,澳洲的同修他们看到了,在台湾地区、在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地区,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网路上听经,比印祖当年那个年代进步太多太多了。我们有没有认真努力在做?点点滴滴都用在弘法利生上。
在新加坡,现在在澳洲,还有一个机缘培养年轻的弘法人才。我们这边的培训班四众都收,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真正肯发心来学的,都可以参加。澳洲我们「净宗学院」现在在筹备,将来开学的时候,我们也是四众都收。新加坡培训班是短期的,每一届六个月,澳洲那边是长期的。我们分三个班,普通班两年,正科班三年,研究班四年,如果三个班都参加,总共是九年毕业。我们的要求没有别的,就是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上课八个小时,念佛八个小时。其他一般学校有假期放假,我们这个学校不放假,没有假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上没有看到过放假,所以不要希求我们将来那个地方也会有寒暑假,没有!刚才讲了,一放假就完了,就大幅度的退转,没有放假的。九年毕业出去之后,弘法利生,出去教学也用这一套办法。学院在每年四季当中也可以开特别班,便利於一些工作繁忙的人,或者是没有法子长期间来学习的人,我们可以办短期班。像有同学到我们这边来参学,他来两个星期,我们特别办一个小班、两个星期的班,为他办的,这个我们可以做到,为什么?报施主之恩。我们接受在家信徒的供养,我们拿什么报答他们?他要到学院来参观、来看看,我们特别开一个班供养他。他要愿意念佛,我们有念佛堂,愿意听经,我们有讲堂。他喜欢听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特别为他开班讲哪一个课程,知恩报恩。在家这些大德居士出钱出力满出家同修的愿,出家同修也要知道报在家居士大恩大德,也要满他们修学的愿望。所以我们学佛要向佛学习。下面这一段经文说明这个道理:
【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
这个意思我刚才已经透露了。我们要向佛学习,《无量寿经》上也没有说放假。现在有不少好心的同学,在家出家对我都不错,「老法师!你累了,你该休息休息吧!」你们很好,比佛都好,佛没有叫我休息休息,你们都劝我休息休息。经本上找不到休息两个字,所以我们还是要跟佛学,还是听佛的话,不能听你们的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