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波罗蜜 (第二集) 2009/5/8 台湾高雄(节录自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12-047-0024集) 档名:29-020-00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五页,我们还是从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念起:
【华严经云。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我们就念到这里。昨天我们讲到此地说的十波罗蜜的布施、持戒,今天我们要讲「忍辱」。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大,无论是世间一切法,或者是出世间的一切法,可以说没有一样不是因忍度而得成就。这一种是自然现象,佛门里面所说的法尔如是,那就是性德。小事要有小的耐心才能成就,愈是大的事情,愈要有大的忍力才能成就。我们看看大乘教里面怎么说的,「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实在讲它是忍耐的意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忍。早年翻经的这些法师,看到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中国人对於辱看得太重,坚固的执著。我们讲执著,执就是固执,著就是著相,对於这个现象有坚固的执著,所以用执著这个名词,就是坚固的著相,著相已经是错了。执什么相?就是辱。中国古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士是一个读书人,我们现在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杀头没有关系,不在乎,侮辱不行,决定不能够接受侮辱。翻经的法师说,中国人对侮辱这样严重执著,忍就是忍辱,辱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所以翻经这些大德们,刻意就取了这个字,提醒中国人,没有一样不能忍,忍才能成就。
下面说,「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有这么两种。什么叫生忍?「谓於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这是一类;第二,「於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这都属於人事方面。我们先说这一方面,这个很难忍。恭敬供养,我们常讲遇到善缘,环境好,称心如意,顺境善缘,善缘是讲好人,都是你喜欢的人,环境好,一切称心如意,你在这里头不生骄慢。逸是放逸,憍是骄慢。与贪恋有密切的关系,能不能在这么好环境当中不起贪恋?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顺境善缘起贪恋,麻烦可就大了,大在什么地方?你离不开这个环境,你喜欢这个环境、贪爱这个环境。可是你的寿命有限,死了以后,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有轮回,死了之后到哪里去?到什么地方去绝对不是阎罗王把你送去的。阎罗王有没有?有,是有这么回事情,阎罗王根据你自己的意思,他凭什么判你到哪一道?你喜欢哪一道,他就把你判到那一道去。喜欢什么?喜欢贪恋,舍不得离开。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你自己一生的行业还不错,没有造什么大罪业,来生又得人身。到哪里去?又到你家来了,做你的孙子、做你孙子的儿子,又变成一家人。为什么?他对这个家贪恋。如果是出家人可麻烦了,出家人住在寺庙里面,寺庙里面没有男女婚配,怎么办?他离不开这个地方,寺庙里头有老鼠、有蟑螂、有蚂蚁,他就投这个胎,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所以麻烦大!
佛陀时时刻刻警惕我们,顺境善缘决定不能有贪恋的心。这个地方是讲憍逸,我讲贪恋好懂,贪恋的行为就是骄慢放逸。无论在什么环境,家庭也好、对你的事业也好,在顺心的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要知道,人在这个世间,这一生真正是缘聚缘散,大家能够相聚在一起是缘分,缘聚,这个场面就现前;缘散,这场面就没有了。像我们在此地一起学习《妄尽还源观》,这两个小时,你看我们这么多同学从四面八方到这个讲堂来,这是聚;这一会讲完,两个小时讲完,我们就散掉了,缘聚缘散。聚的时候没有贪恋,散的时候也没有悲伤,永远保持你的平常心,平是平等,不起波浪,常是永恒保持你那个平静的心,清净心,不起波浪。这叫功夫,在佛门里面有个名词叫三昧,也叫禅定。所以禅定不一定是盘腿面壁,真正的禅定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著清净心、平等心,那是真定,所谓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契入这个境界,在佛法里就称为圣人,那是佛菩萨,那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总是有心思,心思总是免不了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在作祟。
反过来,如果是在逆境,这环境非常不好,你很不喜欢,又逢到恶缘,恶缘是人事环境,遇到那些人都是你自己厌恶的,跟你不能好好相处的,这时候怎么办?於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知道这也是缘聚,这什么缘?这是不善的缘,顺境善缘那是好缘,这反过来是个不好的缘。可是那也得聚,「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别人以瞋恚心对我们,以恶口、绮语对待我们,甚至打骂、陷害,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生怨恨。为什么?中国大乘教中,祖师大德常常堪验学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考试,考考你,常常提醒你,你「会么」?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之深,这一句话里面包含著深义,是看破、是放下,你会么?你看破了吗?你放下了吗?看破是什么?事实真相,所谓冤家聚头,不是冤家不会在一起,冤家聚会就免不了瞋恚、报复。我们在这种环境里面,别人瞋骂我们,我们会不会生气?特别是无缘无故,或者是他对我们有误会,我们会感到很委屈,感到委屈就有怨恨在里头,从怨恨里面产生了报复。这个事就麻烦大了,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强烈。所以不是冤家不聚头。佛告诉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是你觉悟了。我们对於这些冤家对头,最重要要懂得什么?化解,不能再结怨,希望在这一生遇到,这个帐到这一生就结掉,这是聪明,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我们要是遇到,一定要晓得忍辱,他侮辱我,我要能忍受,把这个怨结化开。
真正修行人,不但是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还生什么心?感恩的心,很感谢他。为什么会感谢他?因为他这种态度、行为对待我,我能欢喜忍受,自己忍辱的功夫提升了。没有这个忍辱功夫是做不到的,证明你忍辱到一定的程度了,等於说他来考一考你,你通过了,你对这个老师要不要感激他?所以祖师大德这一句「会么」,你看意思多深。如果你会的时候,不但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你的烦恼习气慢慢就真放下了。你要不通过这个试验,你怎么知道你功夫成熟了?我们记得,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记了一段故事,那是真人真事。有一位修行人在深山里面,应该有二、三十年不下山,修得很不错,信徒对他尊敬供养,礼请他下山去讲经弘法。他去了,下山了。这一下山遇到信徒恭敬供养,他就生起憍逸,就是此地所讲的,功夫就退转了,我们讲禁不起考验。深山里头与外界隔绝,心行很清净,一进入花花世界,禁不起考验,心就动了。莲池大师跟他也很熟,遇到的时候他就讲著,他说有这么一个人,深山修行很多年,一入红尘之后一败涂地,他是来红尘度众生的,最后是被众生度走了。那个人就问,是哪一个?莲池大师说,我说的就是老兄。一句话点醒他了。像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所以现在修行成功难,几个人能禁得起名闻利养的考验?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不动心,能有几个人?又有几个人在逆境里面被冤枉、被侮辱,没有瞋恚心,不生怨恨,没有报复,有几个人能做到?
所以真的会,他心地永远清净,在顺境里面清净,逆境里头还是清净。他生一个什么心?永远生一个感恩、报恩的心。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念书,我在年轻的时候念中学,我们的老师天天一上课就考试,天天来考你,看你有没有进步。那我们修道人是不是这样的?是的,从早到晚,你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不都在考你吗?顺境,你起了贪恋,你的考试不及格;逆境,遭人家骂你几句,给你一点侮辱,你就生气、你就怨恨,你都是得了个零分回去。天天考,天天没进步,不但没进步而且还退步,大幅度的退步,生起贪恋、生起怨恨,纵然是持戒持得很严,有没有功夫?没功夫,哪有严持净戒的人会起贪心、会起瞋恚心!自己戒律持得很不错,好像很如法,看到这个不持戒、那个破戒,心里面就很不高兴,随意的批评。这种态度说明他那个持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的人,这个世间一切善恶他有没有见到?如果说见不到,见不到那他眼睛有问题,他见到了。他见到怎么样?他不放在心上,这叫不见世间过。见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放在心上,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所以对一切众生,善缘也好、恶缘也好,都是平等的礼敬、赞叹。赞叹里面,善的言行赞叹,不善的言行不说,顶多笑笑就完了。这里面意味深长,我们总得要明了,要知道怎样去学习。
在《诸经要集》里有讲三种的忍行,就是忍辱的修行。第一个跟这一条后面的意思是相同,遇到一些恶缘,遭受人毒打,甚至於割截,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佛在经上引用这个故事很多,说得最详细的在《大涅盘经》,这个故事详详细细的说出来了,《金刚经》上只略略的提一提。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没成佛,修忍辱波罗蜜,忍人之所不能忍,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他都能忍。实际上是诸佛如来示现这种形相给我们看的,来启发我们,让我们看到他们这种行持,我们自己深深去反省、去觉悟,要向他们学习,难忍能忍。没有不能忍的,只要你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看淡一点,不要那么认真。在经上,在我们这篇文章上,总的题目是「法界圆明自在用」,那是说的谁?说的法身大士。他对於宇宙实相完全明白、觉悟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执不执著?不执著;他分不分别?不分别。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也没有了,所以他十波罗蜜圆满。
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感应道交那个样子很像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一样。水没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有感,它就有应;我们一个善念,你看它的结晶那么美,我们一个恶念对待它,结晶就很丑陋。江本博士做了十几年的实验,天天在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性,我们前面学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法性,法性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怎么会起心动念、怎么会有分别执著?那才叫正确的。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形相上跟我们没有两样,穿衣吃饭、学习工作没有两样,实际上骨子里头完全不相同。所以叫随缘妙用。随缘是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个感应是随缘。妙用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菩萨。我们呢?我们在作用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所以这叫凡夫。我们相形之下,他妙我们不妙,所以他什么都能受,我什么都要计较,斤斤计较,一点都不懂得忍让,那就叫造业。造业就有报应、就有因果,生生世世纠缠不清,你看多苦。所以佛在大乘经里教我们要学菩萨随缘妙用,那你就快乐无比,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你在外表上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会看的人就清清楚楚,会看的人是什么?顺境里面不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从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如果再严重一点,别人轻视你、瞧不起你、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也能够忍受,也没有怨恨,也没有报复的念头。不但没有报复心,没有怨恨的意思,刚才说了,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这里接受考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严重,你遭的难就愈苦。关关都通过,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忍辱仙人最后那一关是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是梵文,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残暴不仁,我们中国人称为暴君。他是个王,这不是一个好的王,是一个不通人情、不讲理的恶王,暴君。遇到这么一桩事情,那真叫无缘无故,他一不高兴,他把你杀掉。杀还不是一刀把你杀死,叫凌迟处死,就是用刀慢慢的来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一直到你割死,受这么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所以在这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个得度的、证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报复他,还很感谢他,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这是正确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有善缘、有恶缘,善缘、恶缘在佛菩萨心目当中平等得度,哪个缘成熟的先度。佛为了报恩,这是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这样学习。残害没有比凌迟处死更严重的,他能够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贤劫千佛名次排列,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弥勒佛之后。因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提前了,所以他提前为第四位成佛。弥勒菩萨呢?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在释迦牟尼佛之后他接著成佛,他们两个位次颠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对他的感激有道理,帮助他提前成就。我们能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意思,你遇到逆境恶缘,你不会有一点怨恨心,你会有欢喜心。为什么?我提前成就的机会到了,他给我的,他来考我,我这一关通过了,没有怨恨心。
所以说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这两句话特别用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诸位知道,天灾人祸异常的频繁,居住在地球上的众生苦不堪言,我们遇到了,多少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这个环境,好环境,这是什么?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关关通过,你不是提前成就了吗?所以说「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问题我们要以真诚的心待人接物,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学诸佛如来永恒不变。无论是在善缘、是在恶缘,是顺境还是逆境,决定要保守,真正能做,决定得三宝威神加持,再困难的难关你也会通过。苦是要受的,应当要受,以苦为师。现前这个世界上有严重灾难,经济的危机现在没结束,科学家为我们提出警告,接著会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接著还有淡水的危机,麻烦可多了。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瘟疫,这是非常恐怖的。人为的灾难,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东西爆发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小三灾」,小三灾是讲核武战争、生化战争,遇到这么一个环境。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真正修行人看看四周的环境不对,怎么办?加紧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事。如果不是在这个处境当中,我们把念佛看淡了,不要紧,时间还很长,慢慢来。现在看这个环境不行,不加功夫那就不得了,提醒我们认真念佛,帮助我们早一天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这环境好不好?太好了,千载难逢,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说人到底是善是恶?很难讲,环境也很难讲,完全看我们自己用什么样的心、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应。会,没有一样不好,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一个不好,统统好;不会呢?不会,那就没有好的环境,你就找不到好的。从这上面我们也深深能体会到,佛在经上常常讲「境随心转」,外面的环境是假的,是善是恶、是顺是逆,都是从我们自己心来转变的。心如果善,逆境也善,恶缘也善;心要不善,善缘也不善,顺境也不善。你怎么能怪外头?外面没事,这才是正理。所以这个生忍是讲我们的生活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
第二讲「法忍,谓於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瞋恚忧愁」,这个偏重在自然灾害这方面。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非常难得。我常常想,他是个王子出身,我们佛法里也常说「富贵学道难」,释迦牟尼佛是贵族,富贵人,他能舍、他能放下,他放下做一个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全部的财产三衣一钵,一生没有改变。他做给我们看的,真的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能够过这样的生活,什么灾难都没有。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有些科学家提醒我们,他们知道,这是在科学上用数据得来的,地球现在已经有很严重的危机。我们常常听说地球病了,病得很严重。为什么会有病?是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不安分,天天把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所以地球病了。我们有没有在破坏地球的工作?我们都说我们没有,其实都有分。
佛给我们讲,水灾第一个因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是贪婪,贪心是水;火灾第一个因素是什么?瞋恚;风灾,像台风、飓风、龙卷风,因素是什么?愚痴,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如果贪瞋痴没有了,水火风三个灾没有了,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贪瞋痴?傲慢,贡高傲慢是地震的原因,傲慢是不平,高下不一样,这就引发地震。在佛法里面讲,外面境界全是我们起心动念把它变现出来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我们心平气和,真像佛经上所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那这个世间什么灾难都没有。现在大家非常担心的就是地球气候的变化,地球温度不断在上升,这个影响太大了。特别明显的是南北极,温度上升,南北极的冰融化了,高山上的积雪融化了,这问题严重。南北极的冰要统统都融化了,科学家告诉我们,海水会上升五十米,沿海的城市全没有了,全都被淹没。这个事情科学现在没法子解决。高山、雪山的积雪融化,许多的江河水源就断掉。像中国长江、黄河,它养多少人,如果一旦长江、黄河水没有了,断了水,中国有十三亿人,我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缺乏水资源,没有水喝,怎么办?五谷杂粮需要水它才能生长,如果没有水,绿洲就变成沙漠,这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如果我们要能认识清楚,现在要懂得如何预防、如何来拯救。佛菩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能学释迦牟尼佛一样日中一食,生活取简单,不要贪图美味,决定不吃众生肉,跟一切众生不再结恶缘,化解怨恨,这才是治本的办法。我们的饮食愈简单愈好,愈简单也就愈健康,蔬菜水煮就好了,能吃生菜那更好,不能吃生菜,过一过水就行了,不必去煎炒烹调,用不著。这样慢慢习惯了,在大灾难来的时候,你就容易存活下去。现在就要做,就要把肠胃慢慢的改变过来,能够适应最恶劣的环境,防患於未然。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种生活方式,那对於一切灾难没有恐惧、没有畏惧,他已经做出好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愈想愈有道理,这真正叫做大慈大悲。
除这两种忍之外,大乘教里面还有一种修行法忍,我们修学如果你没有忍耐,你不能成就。古大德对於一个学人考验的方法,就是考他能不能忍辱。在《禅林宝训》里面,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我讲过《禅林宝训》,是在嘉义靠近阿里山旁边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个禅林寺。他们那个时候刚刚建好,找我去讲经,禅林寺,好,我就讲《禅林宝训》。《禅林宝训》都是故事,里面有一条,这年数太久了,我也没有再去看这个书,差不多都忘光了。好在这个书在台湾流通很广,随时都可以能找到,诸位可以翻一翻。我记得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个老和尚看到有个年轻的学生,这个学生会有成就,聪明好学,很难得。可是他考他,用什么方法?用很恶劣的态度对他,好像是很讨厌,很不欢喜,一见面就喝斥他,就骂他、侮辱他。可是这个学生对老和尚非常恭敬,都能够忍受。有一次老和尚洗脚,把洗脚水泼他一身,泼了之后老和尚走了,他也没有生气。最后老和尚发脾气了,赶走,讲经说法的时候不准他来听。他没有法子,他不能进讲堂,他在教室窗口下面偷听,始终没有离开,老和尚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最后传法,大家不晓得老和尚法传给谁,老和尚叫他,门外蹲著那个找来,法传给他了。原来那么长的时间,老和尚天天喝斥他是看他忍辱,天天考忍辱,看他能不能通过。最后他通过了,变成老和尚的法子,这个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忍,你什么都不能成就,你那个成就是浮面的,不踏实,遇到境界你就会随著境界转,顺境里面你会起贪恋,逆境里面你会起怨恨,那你就不能成就。
所以你们看看《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六度,布施讲得最多,其次就是忍辱,其他的都是轻描淡写写一写。布施是修福,修福、修慧,法布施是开智慧,财布施是修福报,可是忍辱是能成就、是能保持,你所修的不会失掉。你要能忍,你就能保持;你不能忍,你所修的保不住,到时候它会变质。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不懂,但这个道理很深。我们看六波罗蜜的排列,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看布施是不是在修?持戒是加上德行,忍辱才能成就,能忍辱才能精进。精进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叫精进。精进才能得定,得定而后才能开智慧,六个门是说的一桩事情,一环扣一环,很清楚、很明显,它不是独立的,它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智慧开了就成佛。所以在修法的忍辱,我们讲到佛法的修学,你不忍怎么能成功?中国古人的教学,小孩从小就教他忍,要修忍耐的功夫,要学稳重,这个小孩在道业、学业、事业他才会有成就。如果心浮气躁,他怎么会有成就?那不可能。这一点我们要懂,然后我们才会欢欢喜喜的去学习。
其实,「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都是平等的,真的没有高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佛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是一念妄动,把自性变成阿赖耶,从阿赖耶里面出现了宇宙万法,我们的生命也同时出现,这样子愈演愈复杂,回不了头来。其实回头是很容易的,迷失自性太久了。佛菩萨他们是回头了,他们是个明白人,回头之后他来帮助我们,引导我们回归自性,妄尽还源。还源就成佛,就回归自性。怎样还源?那个妄要尽。妄太多了,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类,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分别,见思烦恼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执著,这三大类,三大类都是无量无边。为什么会无量无边?我们到下面一段就学习到,三种周遍。
可是我们要真的想学,没有别的,就是放下;你要不放下,你就回不了头。放下什么?妄的放下,没有一样不是虚妄。到最后一个阶梯,那是连佛法也要放下,为什么?自性当中没这个东西。所以《金刚经》上,世尊把这个消息透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法是佛法,佛法也要把它舍掉,假的不是真的。佛说经,佛经自己有比喻叫「黄叶止啼」,小孩哭在闹,大人在地上捡了一片树叶,黄黄树叶,告诉小朋友不要哭,你看这是黄金,可以拿去换糖吃。小孩一听很欢喜,不哭了,这是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妙法是黄叶,这个要知道,你放下,真的就现前,自性就现前。自性是什么样子?这一部《华严经》就是自性的样子,说得很详细。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麻烦,惠能大师在中国示现成佛,合中国人的口味,说得简单,只说了二十个字,那二十个字一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妙!自性是什么样子?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二十个字说尽了,这二十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法的真相。还源之后,你就彻底明白了,你就全都得到了,大方广佛华严全得到了、证得了。在哪里?原来就是现实生活,你在现实生活里面得大自在,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没有灾难,你自己受用,也能够教化众生,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回头。
所以业障深重的凡夫,佛有方便法,这个方便法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说过。我学佛快到六十年了,差两年就六十年了,我深深的体会到,咱们中国古圣先贤真的是佛菩萨再来的,为什么会说得那么好?怎么样学习我们才能成就?你看《三字经》上,《三字经》是古人说的,古圣先贤讲的,「教之道,贵以专」,就六个字,教学之道贵专、贵精。这个跟佛法讲的原理原则完全相同,所以说出这些话的人,他不是佛菩萨他是谁!我曾经请教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我问他,中国古圣先贤是不是佛菩萨来示现的?他老人家笑著告诉我,他说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这真的,事上没证据,他自己没说出来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可是理上真的是讲得通。那我们就懂得,佛法教学也不例外,「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什么?这要他能忍辱,你要不能忍辱行吗?还没有学成,就想出去讲经说法,德行没有成就,不去讲经说法还好、还老实,这一出去讲经说法,或者讲得好一点,麻烦来了,别人赞叹你、供养你,你那个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全起来了,毁掉了。这是什么?不能忍。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那个时候三十二岁,老师告诉我,四十以后才可以出去讲经。我在台中先后住了十年,多半的时间住在慈光图书馆,这是李老师建立的道场。没有满四十岁,学讲经在家里讲,家里面三个道场,图书馆、台中莲社,还有个灵山寺,所以我们这些学生讲经都在这三个地方学习,在老师眼皮下面。四十岁之后,别的地方邀请才可以去,四十岁之前不可以去,防范很严,所谓是严师出高徒。老师虽然很严,我们这些学生也没有高到哪儿去,这什么原因?不能够专精,想学多,想广学多闻,老师虽然限定我们只能学一部经,我们年轻不懂。老师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讲了有几十部经论,教我们、限制我们只能学一样。我们不服,老师也没法子,恒顺众生,不坚持自己的原则,恒顺我们这些学生。学生想多学他也就开放,但是还是有条件,一门学好了才能学第二门,这是他的原则。要到什么样子学好?要到他同意,等於说要经过考试,这个考试就是你学了上台去讲,你讲他在台下听,听的他觉得行了、点头,这样这部经才算学好了,你才可以学第二部。那是不可以同时学两样,这是他老人家一生坚持的一个原则,决定不准同时学两样。
我们实在讲,佛门里头依旧没有把人才培养出来,所以这些原则是一点都不能够开放的,要严守,才真正能培养人才出来。你不学,不学就算了;你要学,那就得守规矩,这样才能成就。可是老师没有坚持这个底限,要坚持这个底限的话,台中莲社应该是可以出几个人。这桩事情老师跟我谈过,他是非常感慨的说:学生找老师不容易,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老师?老师又反过来说:老师找学生更难,老师找什么学生?传他道的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传道的人太难太难了,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智慧,第三还要有福报,没有福报不行。所以佛教弟子福慧双修,慧虽然最重要,还把福放在前面。你看古人无论是哪个宗派的道场,学人进入道场,所谓五年学戒,那是什么?五年修福。修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做义工,常住里面做义工做五年。做满五年之后,你才可以当清众学习,进入讲堂学经教,禅堂去坐禅,念佛堂去念佛。前五年都要当义工,我们侍候别人,以后才有人照顾你,这很公平的。现在这些规矩都没有了。所以一切都得如理如法,如理如法,没有忍辱功夫是不能成就。尤其是在现代,佛法衰微,真正有心人,发菩提心的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有这样的大愿,那你没有大的忍耐,你不会成就。大的忍耐还是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训,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心是定的。
有许多同学来找我,因为我们二00六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做了一次大的活动,这个会议完毕之后,我就顺便到伦敦去。从巴黎到伦敦坐火车,它有海底隧道,参观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在之前我参观过牛津大学,也有伦敦大学。伦敦大学去过两次,这是欧洲汉学的中心,我看他们的汉学系,也给他们上了两堂课,跟他们的教授交流,深深感到我们这一代缺乏顶尖的人才,真正第一流的教授没有。所以我回来之后就常常想,不要有多,有十个人之内,不超过十个人,志同道合,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闭关十年,十年每个人专攻一样,天天来做报告,十年专攻一门,决定成就。十年专攻《阿弥陀经》,十年之后他就是《阿弥陀经》的世界权威,就是一尊活的阿弥陀佛。他要不能够忍耐十年专门搞一样,他就不能成就。所以修法的忍辱是比什么都重要,你能不能在道业上成功,全靠忍辱。我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就很多人来找我,这个事情实在讲不是容易事,你来找我很容易,住上个半年不高兴就走了,道场不就破坏了?十年闭关不出去,你这十年没有成佛成神经病,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受不了。所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跟著我面前,如果真的想学能学得成,只要你有决心。你看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古来一些祖师大德,哪一个人是经过人培养出来的?没有,都是自学自成的。现在我们利用科技网路、卫星在一起学习,就跟在面前一样,你懂得这个方法。所以我现在提供庐江实际禅寺的同学,我劝导他们,你们现在修学的环境很安定,这是第一个不容易得到的缘分,衣食住行不要操心。怎么学法?先学忍辱,先打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要认真好好的把它落实。也就是《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你要做到;《弟子规》,伦理道德的教育;再《十善业道经》,大乘佛法的根基,这三样东西是根、是本,你都把它看作戒律,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永远不变的原则。有这个根基,根基可以同时打,怎样把你的心定下来、收下来?听《华严经》。
《华严经》我们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如果每天听六个小时,三年还听不完。三年天天听六个小时的《华严经》,不要去想它,只是一直听下去,不要打妄想,懂也好、不懂也好,反正你天天听。三年之后你的心定了,你在教下的基础已经打下去,然后无论你学哪一门经论,你用十年功,你都会变成顶尖一流的教授。成功与否完全在自己,不在别人。所以有志真正想学,这是真实成功之道。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顺境、逆境不被境界所转,善缘、恶缘都不动心,一心向道,念念都跟经教相应。我今天听六个小时经,能够在这里面听懂一句、二句,就有受用,每天都能有一、二句,三年下来这个根坚固了。什么时候出去弘法?十年之后,没有一个不成就,不难。年岁大的人对於学教、讲经弘法,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怎么办?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三年会成功。
我还记得,早年,这个话总是五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教学,那个时候佛光山是一片荒山,只有一栋建筑物,就是东方佛教学院。当时有一百多个学生,大概有一百三十多个人,我们有几位老师在那里担任教学。我记得有一个晚上,月光非常好,我们在学院外面草地上坐,草地前面有个大坑,以后就做成放生池。在那里谈佛法,有一个长工,是在佛光山长年做工的,他是将军乡的人,他也走到我们一起,我们就请他坐下来。他听了一会儿,他给我们讲个故事,是他自己家乡的事情,真人真事。说他们的邻居有个老太太,人非常善良,神佛不分,她什么都拜,拜了很多年。三年前她娶了个媳妇,媳妇懂佛法,就劝她不要拜那些神,专拜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老太太接受了,就真干,家里面设了个佛堂,天天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念了三年,这一天告诉她的儿子媳妇,晚饭的时候你们先吃饭,我要洗个澡,不要等我。家人很孝顺,一家和睦,真是幸福家庭,都在等老太太。等了很久也没出来,再进去看看,她真的洗澡了,到处找找不到,喊她也没人答应。最后到家里小佛堂去看,看到她,她站在佛像面前,洗好澡了,穿了干净衣服,穿上海清,手上拿著念珠站在佛面前,喊她,不答应,再仔细一看,她往生了,站著往生的,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他劝我们念佛好,你看三年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那天晚上是听他说法,我们非常感动。我记得有一年,高雄中山大学的校长请我在学校做一次讲演,我提到这桩事情,听众当中还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知道这个事情,真的不是假的。你看这也就是一门深入,就是个忍辱波罗蜜,你能忍,三年的功夫什么都放下,世法佛法统统放下,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她三年成功了。没有生病,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她为什么不说?我们能想得到,一说,家里人恐怕就产生障碍。所以不讲,走了以后,你们去想去。在将军乡,我们说这个话大概五十年前。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念佛求生净土不难,《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是七天,「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那个七是代表圆满,它不是个定数。你能够坚持到底,决定不改变,没有一个不成功。
所以中年以上,特别是六十岁以后,要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决定成就。为什么说六十岁以后?这是从前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地球上有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对植物讲的。人一生也有春夏秋冬,人从生下来到二十岁这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人的春天,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冬天该藏起来了,换句话说,冬天该埋在土里面了,你要知道。所以六十岁之后这要退休了,干什么?念佛求生净土。真正功夫成就了,念佛的功夫成就了,往生极乐世界早一天去行,迟几年也行,叫生死自在。诸位想想,如果你功夫成了,你是愿意早一点去,还是愿意多住几年?肯定是早去,谁愿意在这个世界上过苦日子?那是什么?那是去不了,没办法。真去得了,为什么不去?只有一种人,他功夫成就了,他为什么没去?这个地方还有有缘的人,他要帮助他,佛度有缘人。跟他有缘,他劝导他,那个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证,那就必须要帮助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没有缘,没有缘自己就走了,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六十之后能够说是认真念三年佛,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为什么?人间天上的福报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真的。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生到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为什么不干?所以贵,贵在一门深入。纵然十年成就,你这一部经通了,其他经也通了,触类旁通。古大德告诉我们「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无量法门都通,所以你有能力教化众生。众生根性不相同,你能够观机,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根性,你知道他应该学什么法门,他会有成就。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教化众生难,不知道众生的根机。就像个病人一样,你没有学过医学,你看到人生病了,你不知道他的症状,你给药给人家吃,很可能就用错了。药错了会害死人,法门错了,同样毁掉别人的法身慧命。所以不会观机,有一个方法,劝他念佛求生净土是决定不错,这个法门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决定不错的。用其他的法门靠不住,用这个法门是决定可靠。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坚持就是忍辱波罗蜜。我这一生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部经、一句佛号,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能成就,真正的原因就是你心地动摇,你的信心动摇,你不能够坚持到底,你贪图其他的法门。看到这个法门也好,那个法门也不错,样样都想学,到最后全盘失败,归根结柢来说,不能忍。诸位一定要明白,我今天在此地郑重特别的提醒大家,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坚持儒释道的三个根。三个根从哪里做起?以哪个为中心?要以《感应篇》为中心。我今天跟大家讲真话,为什么?《感应篇》是讲因果,真正相信因果,你的心就定了。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样,他相信因果,他心是定的,为什么?他不求了。为什么不求?求不到,命里没有的求不到。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用什么方法也都得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求了,这个观念非常重要。然后《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就真正有根了;如果没有《感应篇》,《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很可能都是表面的,有这个形式没有实质的功夫。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的寿命长短、富贵穷通统统有命运。
我能有一点成就,得力於朱镜宙老居士。我年轻的时候,第一部送给我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我感激这个老人,他接引我入佛门。《了凡四训》给我的时候,那一年我二十六岁,我就连续不断的看了三十遍,大概是二、三个星期看了三十遍。了凡先生的毛病我全有,他的那些优点我都没有,所以拿他来比照自己,我非常惭愧,就发心改过自新。我命里财库空空没有钱,所以我就不再想念发财,这个念头就断掉了;命里没有官印,做官的这个念头断掉了,你命里没有,求不到,何必去妄求!也很难得,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指我这一条路,劝我出家,我从事这个行业是老师决定的。我尊敬老师、我相信老师,这一条路走对了,叫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一生没有一个念头建道场,为什么?我没有那个福报,一生学释迦牟尼佛游化在人间,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讲经、教学五十一年了,五十一年没中断,天天都在讲,那得要有忍耐的功夫。这个我从小就有学习,这父母教的,所以对父母要感恩,学到了忍让,一生处处我们都是让别人,自己能忍,对自己利益多多。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扎三个根,决定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五页,我们还是从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念起:
【华严经云。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我们就念到这里。昨天我们讲到此地说的十波罗蜜的布施、持戒,今天我们要讲「忍辱」。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大,无论是世间一切法,或者是出世间的一切法,可以说没有一样不是因忍度而得成就。这一种是自然现象,佛门里面所说的法尔如是,那就是性德。小事要有小的耐心才能成就,愈是大的事情,愈要有大的忍力才能成就。我们看看大乘教里面怎么说的,「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实在讲它是忍耐的意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忍。早年翻经的这些法师,看到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中国人对於辱看得太重,坚固的执著。我们讲执著,执就是固执,著就是著相,对於这个现象有坚固的执著,所以用执著这个名词,就是坚固的著相,著相已经是错了。执什么相?就是辱。中国古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士是一个读书人,我们现在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杀头没有关系,不在乎,侮辱不行,决定不能够接受侮辱。翻经的法师说,中国人对侮辱这样严重执著,忍就是忍辱,辱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所以翻经这些大德们,刻意就取了这个字,提醒中国人,没有一样不能忍,忍才能成就。
下面说,「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有这么两种。什么叫生忍?「谓於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这是一类;第二,「於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这都属於人事方面。我们先说这一方面,这个很难忍。恭敬供养,我们常讲遇到善缘,环境好,称心如意,顺境善缘,善缘是讲好人,都是你喜欢的人,环境好,一切称心如意,你在这里头不生骄慢。逸是放逸,憍是骄慢。与贪恋有密切的关系,能不能在这么好环境当中不起贪恋?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顺境善缘起贪恋,麻烦可就大了,大在什么地方?你离不开这个环境,你喜欢这个环境、贪爱这个环境。可是你的寿命有限,死了以后,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有轮回,死了之后到哪里去?到什么地方去绝对不是阎罗王把你送去的。阎罗王有没有?有,是有这么回事情,阎罗王根据你自己的意思,他凭什么判你到哪一道?你喜欢哪一道,他就把你判到那一道去。喜欢什么?喜欢贪恋,舍不得离开。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你自己一生的行业还不错,没有造什么大罪业,来生又得人身。到哪里去?又到你家来了,做你的孙子、做你孙子的儿子,又变成一家人。为什么?他对这个家贪恋。如果是出家人可麻烦了,出家人住在寺庙里面,寺庙里面没有男女婚配,怎么办?他离不开这个地方,寺庙里头有老鼠、有蟑螂、有蚂蚁,他就投这个胎,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所以麻烦大!
佛陀时时刻刻警惕我们,顺境善缘决定不能有贪恋的心。这个地方是讲憍逸,我讲贪恋好懂,贪恋的行为就是骄慢放逸。无论在什么环境,家庭也好、对你的事业也好,在顺心的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要知道,人在这个世间,这一生真正是缘聚缘散,大家能够相聚在一起是缘分,缘聚,这个场面就现前;缘散,这场面就没有了。像我们在此地一起学习《妄尽还源观》,这两个小时,你看我们这么多同学从四面八方到这个讲堂来,这是聚;这一会讲完,两个小时讲完,我们就散掉了,缘聚缘散。聚的时候没有贪恋,散的时候也没有悲伤,永远保持你的平常心,平是平等,不起波浪,常是永恒保持你那个平静的心,清净心,不起波浪。这叫功夫,在佛门里面有个名词叫三昧,也叫禅定。所以禅定不一定是盘腿面壁,真正的禅定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著清净心、平等心,那是真定,所谓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契入这个境界,在佛法里就称为圣人,那是佛菩萨,那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总是有心思,心思总是免不了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在作祟。
反过来,如果是在逆境,这环境非常不好,你很不喜欢,又逢到恶缘,恶缘是人事环境,遇到那些人都是你自己厌恶的,跟你不能好好相处的,这时候怎么办?於瞋骂打害中不生怨恨。知道这也是缘聚,这什么缘?这是不善的缘,顺境善缘那是好缘,这反过来是个不好的缘。可是那也得聚,「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别人以瞋恚心对我们,以恶口、绮语对待我们,甚至打骂、陷害,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生怨恨。为什么?中国大乘教中,祖师大德常常堪验学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考试,考考你,常常提醒你,你「会么」?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之深,这一句话里面包含著深义,是看破、是放下,你会么?你看破了吗?你放下了吗?看破是什么?事实真相,所谓冤家聚头,不是冤家不会在一起,冤家聚会就免不了瞋恚、报复。我们在这种环境里面,别人瞋骂我们,我们会不会生气?特别是无缘无故,或者是他对我们有误会,我们会感到很委屈,感到委屈就有怨恨在里头,从怨恨里面产生了报复。这个事就麻烦大了,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强烈。所以不是冤家不聚头。佛告诉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是你觉悟了。我们对於这些冤家对头,最重要要懂得什么?化解,不能再结怨,希望在这一生遇到,这个帐到这一生就结掉,这是聪明,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我们要是遇到,一定要晓得忍辱,他侮辱我,我要能忍受,把这个怨结化开。
真正修行人,不但是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还生什么心?感恩的心,很感谢他。为什么会感谢他?因为他这种态度、行为对待我,我能欢喜忍受,自己忍辱的功夫提升了。没有这个忍辱功夫是做不到的,证明你忍辱到一定的程度了,等於说他来考一考你,你通过了,你对这个老师要不要感激他?所以祖师大德这一句「会么」,你看意思多深。如果你会的时候,不但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你的烦恼习气慢慢就真放下了。你要不通过这个试验,你怎么知道你功夫成熟了?我们记得,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记了一段故事,那是真人真事。有一位修行人在深山里面,应该有二、三十年不下山,修得很不错,信徒对他尊敬供养,礼请他下山去讲经弘法。他去了,下山了。这一下山遇到信徒恭敬供养,他就生起憍逸,就是此地所讲的,功夫就退转了,我们讲禁不起考验。深山里头与外界隔绝,心行很清净,一进入花花世界,禁不起考验,心就动了。莲池大师跟他也很熟,遇到的时候他就讲著,他说有这么一个人,深山修行很多年,一入红尘之后一败涂地,他是来红尘度众生的,最后是被众生度走了。那个人就问,是哪一个?莲池大师说,我说的就是老兄。一句话点醒他了。像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所以现在修行成功难,几个人能禁得起名闻利养的考验?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不动心,能有几个人?又有几个人在逆境里面被冤枉、被侮辱,没有瞋恚心,不生怨恨,没有报复,有几个人能做到?
所以真的会,他心地永远清净,在顺境里面清净,逆境里头还是清净。他生一个什么心?永远生一个感恩、报恩的心。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念书,我在年轻的时候念中学,我们的老师天天一上课就考试,天天来考你,看你有没有进步。那我们修道人是不是这样的?是的,从早到晚,你看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不都在考你吗?顺境,你起了贪恋,你的考试不及格;逆境,遭人家骂你几句,给你一点侮辱,你就生气、你就怨恨,你都是得了个零分回去。天天考,天天没进步,不但没进步而且还退步,大幅度的退步,生起贪恋、生起怨恨,纵然是持戒持得很严,有没有功夫?没功夫,哪有严持净戒的人会起贪心、会起瞋恚心!自己戒律持得很不错,好像很如法,看到这个不持戒、那个破戒,心里面就很不高兴,随意的批评。这种态度说明他那个持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的人,这个世间一切善恶他有没有见到?如果说见不到,见不到那他眼睛有问题,他见到了。他见到怎么样?他不放在心上,这叫不见世间过。见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放在心上,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所以对一切众生,善缘也好、恶缘也好,都是平等的礼敬、赞叹。赞叹里面,善的言行赞叹,不善的言行不说,顶多笑笑就完了。这里面意味深长,我们总得要明了,要知道怎样去学习。
在《诸经要集》里有讲三种的忍行,就是忍辱的修行。第一个跟这一条后面的意思是相同,遇到一些恶缘,遭受人毒打,甚至於割截,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佛在经上引用这个故事很多,说得最详细的在《大涅盘经》,这个故事详详细细的说出来了,《金刚经》上只略略的提一提。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没成佛,修忍辱波罗蜜,忍人之所不能忍,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他都能忍。实际上是诸佛如来示现这种形相给我们看的,来启发我们,让我们看到他们这种行持,我们自己深深去反省、去觉悟,要向他们学习,难忍能忍。没有不能忍的,只要你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看淡一点,不要那么认真。在经上,在我们这篇文章上,总的题目是「法界圆明自在用」,那是说的谁?说的法身大士。他对於宇宙实相完全明白、觉悟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执不执著?不执著;他分不分别?不分别。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也没有了,所以他十波罗蜜圆满。
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感应道交那个样子很像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一样。水没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有感,它就有应;我们一个善念,你看它的结晶那么美,我们一个恶念对待它,结晶就很丑陋。江本博士做了十几年的实验,天天在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性,我们前面学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法性,法性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怎么会起心动念、怎么会有分别执著?那才叫正确的。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形相上跟我们没有两样,穿衣吃饭、学习工作没有两样,实际上骨子里头完全不相同。所以叫随缘妙用。随缘是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个感应是随缘。妙用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菩萨。我们呢?我们在作用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所以这叫凡夫。我们相形之下,他妙我们不妙,所以他什么都能受,我什么都要计较,斤斤计较,一点都不懂得忍让,那就叫造业。造业就有报应、就有因果,生生世世纠缠不清,你看多苦。所以佛在大乘经里教我们要学菩萨随缘妙用,那你就快乐无比,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你在外表上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会看的人就清清楚楚,会看的人是什么?顺境里面不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从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如果再严重一点,别人轻视你、瞧不起你、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也能够忍受,也没有怨恨,也没有报复的念头。不但没有报复心,没有怨恨的意思,刚才说了,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这里接受考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严重,你遭的难就愈苦。关关都通过,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忍辱仙人最后那一关是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是梵文,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残暴不仁,我们中国人称为暴君。他是个王,这不是一个好的王,是一个不通人情、不讲理的恶王,暴君。遇到这么一桩事情,那真叫无缘无故,他一不高兴,他把你杀掉。杀还不是一刀把你杀死,叫凌迟处死,就是用刀慢慢的来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一直到你割死,受这么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所以在这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个得度的、证阿罗汉果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报复他,还很感谢他,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这是正确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有善缘、有恶缘,善缘、恶缘在佛菩萨心目当中平等得度,哪个缘成熟的先度。佛为了报恩,这是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这样学习。残害没有比凌迟处死更严重的,他能够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贤劫千佛名次排列,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弥勒佛之后。因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提前了,所以他提前为第四位成佛。弥勒菩萨呢?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在释迦牟尼佛之后他接著成佛,他们两个位次颠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对他的感激有道理,帮助他提前成就。我们能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意思,你遇到逆境恶缘,你不会有一点怨恨心,你会有欢喜心。为什么?我提前成就的机会到了,他给我的,他来考我,我这一关通过了,没有怨恨心。
所以说经上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这两句话特别用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诸位知道,天灾人祸异常的频繁,居住在地球上的众生苦不堪言,我们遇到了,多少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这个环境,好环境,这是什么?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关关通过,你不是提前成就了吗?所以说「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问题我们要以真诚的心待人接物,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学诸佛如来永恒不变。无论是在善缘、是在恶缘,是顺境还是逆境,决定要保守,真正能做,决定得三宝威神加持,再困难的难关你也会通过。苦是要受的,应当要受,以苦为师。现前这个世界上有严重灾难,经济的危机现在没结束,科学家为我们提出警告,接著会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接著还有淡水的危机,麻烦可多了。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瘟疫,这是非常恐怖的。人为的灾难,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东西爆发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小三灾」,小三灾是讲核武战争、生化战争,遇到这么一个环境。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真正修行人看看四周的环境不对,怎么办?加紧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事。如果不是在这个处境当中,我们把念佛看淡了,不要紧,时间还很长,慢慢来。现在看这个环境不行,不加功夫那就不得了,提醒我们认真念佛,帮助我们早一天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这环境好不好?太好了,千载难逢,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说人到底是善是恶?很难讲,环境也很难讲,完全看我们自己用什么样的心、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应。会,没有一样不好,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一个不好,统统好;不会呢?不会,那就没有好的环境,你就找不到好的。从这上面我们也深深能体会到,佛在经上常常讲「境随心转」,外面的环境是假的,是善是恶、是顺是逆,都是从我们自己心来转变的。心如果善,逆境也善,恶缘也善;心要不善,善缘也不善,顺境也不善。你怎么能怪外头?外面没事,这才是正理。所以这个生忍是讲我们的生活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
第二讲「法忍,谓於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不生瞋恚忧愁」,这个偏重在自然灾害这方面。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非常难得。我常常想,他是个王子出身,我们佛法里也常说「富贵学道难」,释迦牟尼佛是贵族,富贵人,他能舍、他能放下,他放下做一个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全部的财产三衣一钵,一生没有改变。他做给我们看的,真的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能够过这样的生活,什么灾难都没有。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有些科学家提醒我们,他们知道,这是在科学上用数据得来的,地球现在已经有很严重的危机。我们常常听说地球病了,病得很严重。为什么会有病?是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不安分,天天把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所以地球病了。我们有没有在破坏地球的工作?我们都说我们没有,其实都有分。
佛给我们讲,水灾第一个因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是贪婪,贪心是水;火灾第一个因素是什么?瞋恚;风灾,像台风、飓风、龙卷风,因素是什么?愚痴,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如果贪瞋痴没有了,水火风三个灾没有了,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贪瞋痴?傲慢,贡高傲慢是地震的原因,傲慢是不平,高下不一样,这就引发地震。在佛法里面讲,外面境界全是我们起心动念把它变现出来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我们心平气和,真像佛经上所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那这个世间什么灾难都没有。现在大家非常担心的就是地球气候的变化,地球温度不断在上升,这个影响太大了。特别明显的是南北极,温度上升,南北极的冰融化了,高山上的积雪融化了,这问题严重。南北极的冰要统统都融化了,科学家告诉我们,海水会上升五十米,沿海的城市全没有了,全都被淹没。这个事情科学现在没法子解决。高山、雪山的积雪融化,许多的江河水源就断掉。像中国长江、黄河,它养多少人,如果一旦长江、黄河水没有了,断了水,中国有十三亿人,我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缺乏水资源,没有水喝,怎么办?五谷杂粮需要水它才能生长,如果没有水,绿洲就变成沙漠,这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如果我们要能认识清楚,现在要懂得如何预防、如何来拯救。佛菩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能学释迦牟尼佛一样日中一食,生活取简单,不要贪图美味,决定不吃众生肉,跟一切众生不再结恶缘,化解怨恨,这才是治本的办法。我们的饮食愈简单愈好,愈简单也就愈健康,蔬菜水煮就好了,能吃生菜那更好,不能吃生菜,过一过水就行了,不必去煎炒烹调,用不著。这样慢慢习惯了,在大灾难来的时候,你就容易存活下去。现在就要做,就要把肠胃慢慢的改变过来,能够适应最恶劣的环境,防患於未然。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种生活方式,那对於一切灾难没有恐惧、没有畏惧,他已经做出好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愈想愈有道理,这真正叫做大慈大悲。
除这两种忍之外,大乘教里面还有一种修行法忍,我们修学如果你没有忍耐,你不能成就。古大德对於一个学人考验的方法,就是考他能不能忍辱。在《禅林宝训》里面,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我讲过《禅林宝训》,是在嘉义靠近阿里山旁边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个禅林寺。他们那个时候刚刚建好,找我去讲经,禅林寺,好,我就讲《禅林宝训》。《禅林宝训》都是故事,里面有一条,这年数太久了,我也没有再去看这个书,差不多都忘光了。好在这个书在台湾流通很广,随时都可以能找到,诸位可以翻一翻。我记得有这么一段故事,一个老和尚看到有个年轻的学生,这个学生会有成就,聪明好学,很难得。可是他考他,用什么方法?用很恶劣的态度对他,好像是很讨厌,很不欢喜,一见面就喝斥他,就骂他、侮辱他。可是这个学生对老和尚非常恭敬,都能够忍受。有一次老和尚洗脚,把洗脚水泼他一身,泼了之后老和尚走了,他也没有生气。最后老和尚发脾气了,赶走,讲经说法的时候不准他来听。他没有法子,他不能进讲堂,他在教室窗口下面偷听,始终没有离开,老和尚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最后传法,大家不晓得老和尚法传给谁,老和尚叫他,门外蹲著那个找来,法传给他了。原来那么长的时间,老和尚天天喝斥他是看他忍辱,天天考忍辱,看他能不能通过。最后他通过了,变成老和尚的法子,这个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忍,你什么都不能成就,你那个成就是浮面的,不踏实,遇到境界你就会随著境界转,顺境里面你会起贪恋,逆境里面你会起怨恨,那你就不能成就。
所以你们看看《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六度,布施讲得最多,其次就是忍辱,其他的都是轻描淡写写一写。布施是修福,修福、修慧,法布施是开智慧,财布施是修福报,可是忍辱是能成就、是能保持,你所修的不会失掉。你要能忍,你就能保持;你不能忍,你所修的保不住,到时候它会变质。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不懂,但这个道理很深。我们看六波罗蜜的排列,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看布施是不是在修?持戒是加上德行,忍辱才能成就,能忍辱才能精进。精进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叫精进。精进才能得定,得定而后才能开智慧,六个门是说的一桩事情,一环扣一环,很清楚、很明显,它不是独立的,它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智慧开了就成佛。所以在修法的忍辱,我们讲到佛法的修学,你不忍怎么能成功?中国古人的教学,小孩从小就教他忍,要修忍耐的功夫,要学稳重,这个小孩在道业、学业、事业他才会有成就。如果心浮气躁,他怎么会有成就?那不可能。这一点我们要懂,然后我们才会欢欢喜喜的去学习。
其实,「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都是平等的,真的没有高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佛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是一念妄动,把自性变成阿赖耶,从阿赖耶里面出现了宇宙万法,我们的生命也同时出现,这样子愈演愈复杂,回不了头来。其实回头是很容易的,迷失自性太久了。佛菩萨他们是回头了,他们是个明白人,回头之后他来帮助我们,引导我们回归自性,妄尽还源。还源就成佛,就回归自性。怎样还源?那个妄要尽。妄太多了,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类,一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分别,见思烦恼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执著,这三大类,三大类都是无量无边。为什么会无量无边?我们到下面一段就学习到,三种周遍。
可是我们要真的想学,没有别的,就是放下;你要不放下,你就回不了头。放下什么?妄的放下,没有一样不是虚妄。到最后一个阶梯,那是连佛法也要放下,为什么?自性当中没这个东西。所以《金刚经》上,世尊把这个消息透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法是佛法,佛法也要把它舍掉,假的不是真的。佛说经,佛经自己有比喻叫「黄叶止啼」,小孩哭在闹,大人在地上捡了一片树叶,黄黄树叶,告诉小朋友不要哭,你看这是黄金,可以拿去换糖吃。小孩一听很欢喜,不哭了,这是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妙法是黄叶,这个要知道,你放下,真的就现前,自性就现前。自性是什么样子?这一部《华严经》就是自性的样子,说得很详细。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麻烦,惠能大师在中国示现成佛,合中国人的口味,说得简单,只说了二十个字,那二十个字一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妙!自性是什么样子?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二十个字说尽了,这二十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法的真相。还源之后,你就彻底明白了,你就全都得到了,大方广佛华严全得到了、证得了。在哪里?原来就是现实生活,你在现实生活里面得大自在,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没有灾难,你自己受用,也能够教化众生,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回头。
所以业障深重的凡夫,佛有方便法,这个方便法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说过。我学佛快到六十年了,差两年就六十年了,我深深的体会到,咱们中国古圣先贤真的是佛菩萨再来的,为什么会说得那么好?怎么样学习我们才能成就?你看《三字经》上,《三字经》是古人说的,古圣先贤讲的,「教之道,贵以专」,就六个字,教学之道贵专、贵精。这个跟佛法讲的原理原则完全相同,所以说出这些话的人,他不是佛菩萨他是谁!我曾经请教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我问他,中国古圣先贤是不是佛菩萨来示现的?他老人家笑著告诉我,他说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这真的,事上没证据,他自己没说出来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可是理上真的是讲得通。那我们就懂得,佛法教学也不例外,「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什么?这要他能忍辱,你要不能忍辱行吗?还没有学成,就想出去讲经说法,德行没有成就,不去讲经说法还好、还老实,这一出去讲经说法,或者讲得好一点,麻烦来了,别人赞叹你、供养你,你那个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全起来了,毁掉了。这是什么?不能忍。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那个时候三十二岁,老师告诉我,四十以后才可以出去讲经。我在台中先后住了十年,多半的时间住在慈光图书馆,这是李老师建立的道场。没有满四十岁,学讲经在家里讲,家里面三个道场,图书馆、台中莲社,还有个灵山寺,所以我们这些学生讲经都在这三个地方学习,在老师眼皮下面。四十岁之后,别的地方邀请才可以去,四十岁之前不可以去,防范很严,所谓是严师出高徒。老师虽然很严,我们这些学生也没有高到哪儿去,这什么原因?不能够专精,想学多,想广学多闻,老师虽然限定我们只能学一部经,我们年轻不懂。老师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讲了有几十部经论,教我们、限制我们只能学一样。我们不服,老师也没法子,恒顺众生,不坚持自己的原则,恒顺我们这些学生。学生想多学他也就开放,但是还是有条件,一门学好了才能学第二门,这是他的原则。要到什么样子学好?要到他同意,等於说要经过考试,这个考试就是你学了上台去讲,你讲他在台下听,听的他觉得行了、点头,这样这部经才算学好了,你才可以学第二部。那是不可以同时学两样,这是他老人家一生坚持的一个原则,决定不准同时学两样。
我们实在讲,佛门里头依旧没有把人才培养出来,所以这些原则是一点都不能够开放的,要严守,才真正能培养人才出来。你不学,不学就算了;你要学,那就得守规矩,这样才能成就。可是老师没有坚持这个底限,要坚持这个底限的话,台中莲社应该是可以出几个人。这桩事情老师跟我谈过,他是非常感慨的说:学生找老师不容易,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老师?老师又反过来说:老师找学生更难,老师找什么学生?传他道的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传道的人太难太难了,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智慧,第三还要有福报,没有福报不行。所以佛教弟子福慧双修,慧虽然最重要,还把福放在前面。你看古人无论是哪个宗派的道场,学人进入道场,所谓五年学戒,那是什么?五年修福。修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做义工,常住里面做义工做五年。做满五年之后,你才可以当清众学习,进入讲堂学经教,禅堂去坐禅,念佛堂去念佛。前五年都要当义工,我们侍候别人,以后才有人照顾你,这很公平的。现在这些规矩都没有了。所以一切都得如理如法,如理如法,没有忍辱功夫是不能成就。尤其是在现代,佛法衰微,真正有心人,发菩提心的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有这样的大愿,那你没有大的忍耐,你不会成就。大的忍耐还是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训,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心是定的。
有许多同学来找我,因为我们二00六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做了一次大的活动,这个会议完毕之后,我就顺便到伦敦去。从巴黎到伦敦坐火车,它有海底隧道,参观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在之前我参观过牛津大学,也有伦敦大学。伦敦大学去过两次,这是欧洲汉学的中心,我看他们的汉学系,也给他们上了两堂课,跟他们的教授交流,深深感到我们这一代缺乏顶尖的人才,真正第一流的教授没有。所以我回来之后就常常想,不要有多,有十个人之内,不超过十个人,志同道合,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闭关十年,十年每个人专攻一样,天天来做报告,十年专攻一门,决定成就。十年专攻《阿弥陀经》,十年之后他就是《阿弥陀经》的世界权威,就是一尊活的阿弥陀佛。他要不能够忍耐十年专门搞一样,他就不能成就。所以修法的忍辱是比什么都重要,你能不能在道业上成功,全靠忍辱。我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就很多人来找我,这个事情实在讲不是容易事,你来找我很容易,住上个半年不高兴就走了,道场不就破坏了?十年闭关不出去,你这十年没有成佛成神经病,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受不了。所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跟著我面前,如果真的想学能学得成,只要你有决心。你看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古来一些祖师大德,哪一个人是经过人培养出来的?没有,都是自学自成的。现在我们利用科技网路、卫星在一起学习,就跟在面前一样,你懂得这个方法。所以我现在提供庐江实际禅寺的同学,我劝导他们,你们现在修学的环境很安定,这是第一个不容易得到的缘分,衣食住行不要操心。怎么学法?先学忍辱,先打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要认真好好的把它落实。也就是《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你要做到;《弟子规》,伦理道德的教育;再《十善业道经》,大乘佛法的根基,这三样东西是根、是本,你都把它看作戒律,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永远不变的原则。有这个根基,根基可以同时打,怎样把你的心定下来、收下来?听《华严经》。
《华严经》我们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如果每天听六个小时,三年还听不完。三年天天听六个小时的《华严经》,不要去想它,只是一直听下去,不要打妄想,懂也好、不懂也好,反正你天天听。三年之后你的心定了,你在教下的基础已经打下去,然后无论你学哪一门经论,你用十年功,你都会变成顶尖一流的教授。成功与否完全在自己,不在别人。所以有志真正想学,这是真实成功之道。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顺境、逆境不被境界所转,善缘、恶缘都不动心,一心向道,念念都跟经教相应。我今天听六个小时经,能够在这里面听懂一句、二句,就有受用,每天都能有一、二句,三年下来这个根坚固了。什么时候出去弘法?十年之后,没有一个不成就,不难。年岁大的人对於学教、讲经弘法,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怎么办?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三年会成功。
我还记得,早年,这个话总是五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教学,那个时候佛光山是一片荒山,只有一栋建筑物,就是东方佛教学院。当时有一百多个学生,大概有一百三十多个人,我们有几位老师在那里担任教学。我记得有一个晚上,月光非常好,我们在学院外面草地上坐,草地前面有个大坑,以后就做成放生池。在那里谈佛法,有一个长工,是在佛光山长年做工的,他是将军乡的人,他也走到我们一起,我们就请他坐下来。他听了一会儿,他给我们讲个故事,是他自己家乡的事情,真人真事。说他们的邻居有个老太太,人非常善良,神佛不分,她什么都拜,拜了很多年。三年前她娶了个媳妇,媳妇懂佛法,就劝她不要拜那些神,专拜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老太太接受了,就真干,家里面设了个佛堂,天天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念了三年,这一天告诉她的儿子媳妇,晚饭的时候你们先吃饭,我要洗个澡,不要等我。家人很孝顺,一家和睦,真是幸福家庭,都在等老太太。等了很久也没出来,再进去看看,她真的洗澡了,到处找找不到,喊她也没人答应。最后到家里小佛堂去看,看到她,她站在佛像面前,洗好澡了,穿了干净衣服,穿上海清,手上拿著念珠站在佛面前,喊她,不答应,再仔细一看,她往生了,站著往生的,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他劝我们念佛好,你看三年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那天晚上是听他说法,我们非常感动。我记得有一年,高雄中山大学的校长请我在学校做一次讲演,我提到这桩事情,听众当中还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知道这个事情,真的不是假的。你看这也就是一门深入,就是个忍辱波罗蜜,你能忍,三年的功夫什么都放下,世法佛法统统放下,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她三年成功了。没有生病,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她为什么不说?我们能想得到,一说,家里人恐怕就产生障碍。所以不讲,走了以后,你们去想去。在将军乡,我们说这个话大概五十年前。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念佛求生净土不难,《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是七天,「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那个七是代表圆满,它不是个定数。你能够坚持到底,决定不改变,没有一个不成功。
所以中年以上,特别是六十岁以后,要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决定成就。为什么说六十岁以后?这是从前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地球上有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对植物讲的。人一生也有春夏秋冬,人从生下来到二十岁这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人的春天,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冬天该藏起来了,换句话说,冬天该埋在土里面了,你要知道。所以六十岁之后这要退休了,干什么?念佛求生净土。真正功夫成就了,念佛的功夫成就了,往生极乐世界早一天去行,迟几年也行,叫生死自在。诸位想想,如果你功夫成了,你是愿意早一点去,还是愿意多住几年?肯定是早去,谁愿意在这个世界上过苦日子?那是什么?那是去不了,没办法。真去得了,为什么不去?只有一种人,他功夫成就了,他为什么没去?这个地方还有有缘的人,他要帮助他,佛度有缘人。跟他有缘,他劝导他,那个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证,那就必须要帮助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没有缘,没有缘自己就走了,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六十之后能够说是认真念三年佛,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为什么?人间天上的福报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真的。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生到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为什么不干?所以贵,贵在一门深入。纵然十年成就,你这一部经通了,其他经也通了,触类旁通。古大德告诉我们「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无量法门都通,所以你有能力教化众生。众生根性不相同,你能够观机,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根性,你知道他应该学什么法门,他会有成就。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教化众生难,不知道众生的根机。就像个病人一样,你没有学过医学,你看到人生病了,你不知道他的症状,你给药给人家吃,很可能就用错了。药错了会害死人,法门错了,同样毁掉别人的法身慧命。所以不会观机,有一个方法,劝他念佛求生净土是决定不错,这个法门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决定不错的。用其他的法门靠不住,用这个法门是决定可靠。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坚持就是忍辱波罗蜜。我这一生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部经、一句佛号,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能成就,真正的原因就是你心地动摇,你的信心动摇,你不能够坚持到底,你贪图其他的法门。看到这个法门也好,那个法门也不错,样样都想学,到最后全盘失败,归根结柢来说,不能忍。诸位一定要明白,我今天在此地郑重特别的提醒大家,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坚持儒释道的三个根。三个根从哪里做起?以哪个为中心?要以《感应篇》为中心。我今天跟大家讲真话,为什么?《感应篇》是讲因果,真正相信因果,你的心就定了。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样,他相信因果,他心是定的,为什么?他不求了。为什么不求?求不到,命里没有的求不到。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用什么方法也都得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求了,这个观念非常重要。然后《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就真正有根了;如果没有《感应篇》,《弟子规》跟《十善业道》很可能都是表面的,有这个形式没有实质的功夫。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的寿命长短、富贵穷通统统有命运。
我能有一点成就,得力於朱镜宙老居士。我年轻的时候,第一部送给我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我感激这个老人,他接引我入佛门。《了凡四训》给我的时候,那一年我二十六岁,我就连续不断的看了三十遍,大概是二、三个星期看了三十遍。了凡先生的毛病我全有,他的那些优点我都没有,所以拿他来比照自己,我非常惭愧,就发心改过自新。我命里财库空空没有钱,所以我就不再想念发财,这个念头就断掉了;命里没有官印,做官的这个念头断掉了,你命里没有,求不到,何必去妄求!也很难得,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指我这一条路,劝我出家,我从事这个行业是老师决定的。我尊敬老师、我相信老师,这一条路走对了,叫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一生没有一个念头建道场,为什么?我没有那个福报,一生学释迦牟尼佛游化在人间,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讲经、教学五十一年了,五十一年没中断,天天都在讲,那得要有忍耐的功夫。这个我从小就有学习,这父母教的,所以对父母要感恩,学到了忍让,一生处处我们都是让别人,自己能忍,对自己利益多多。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扎三个根,决定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