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和平讲堂—勇者无惧 (共一集) 2008/11/18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28-039-0001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你再次收看「仁爱和平讲堂」,我是主持人蔡诗萍。今天很高兴能够跟我的老朋友杨宪宏先生,一起再度的跟大家向净空老和尚,来请示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宪宏你好。
杨宪宏先生:诗萍好,师父好。
老法师: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很高兴能够再跟师父来请教,我们今天想要跟师父谈的,是勇敢这两个字,我们在中国的文化里头大家喜欢讲「勇者无惧」。我倒是很好奇想要知道,师父在佛法里面所谈到的勇敢,勇跟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些观念,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吗?
老法师:对。
主持人:如果是相辅相成的话,师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跟我们现在的年轻朋友,或一般朋友来谈勇敢这个字。
老法师:佛法不说勇敢,佛法讲无畏,大无畏,大无畏就是勇敢的意思。
主持人:无畏。
老法师:对。
主持人:这个无畏跟勇敢,它很有意思,它前面的修辞先用个无,无所惧怕对不对?没有什么担心。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才会无所畏怕?
老法师:无所畏惧,你能够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理事现象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没有畏惧。
主持人:所以在无畏的前面,是不是还有一个智慧?
老法师:不错,智慧、慈悲,跟中国人讲的智仁勇非常接近。
主持人:可是我们在谈勇敢的时候,我想听听看,宪宏,也很有意思,您是学医的,也就是说勇敢到底是一种特质,还是一种后天学习到的智慧?我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比如说你看三岁小孩,他就根本不知道火的可怕、电的可怕,他可能就劈里啪啦跑去。可是这时候你不会说小孩子勇敢,你不会说小孩子这时候他是勇敢。可是一个人有时候知道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他不会做,可是不会做,你就不能说他胆怯,因为他是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所以我想先听听宪宏,你从一个评论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然后我们待会再回来请教师父。
杨宪宏先生:勇要有目的,不能勇而无谋,勇一定要有目的。佛经里头这也要请教师父的部分,就是说「喜舍名为势至」,大势至菩萨是无畏菩萨,简单讲,用一般大白话讲,如果没有勇猛的毅力就不会有喜舍的善心。所以行善本身是目的,勇是为了行善,行善要勇气。这个很多人不能理解,说行善好像就是做好事,就很自然去做,其实有时候做好事是需要趋力,趋动。所以佛经里的这个道理,是不是请师父也给大家开示?
老法师:佛法一般讲,它的精神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勇是从慈悲里面生出来一个现象,没有慈悲心就没有利益众生这个动力。所以慈悲是利生,就是佛应化在十法界普度众生的动力,他不为名,他也不为利,他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努力去做?这慈悲心。慈悲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心,它的基础是智慧,它不是感情。感情,佛门通常叫爱,爱里头有感情,慈悲就是爱,为什么要换个名称?慈悲它是理性的,它里头没有感情,它是智慧,从智慧生出来的爱心叫慈悲。所以这个爱心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没有染污的、是充满活力的,这就是勇在里头。
主持人:所以这样听起来的话,其实跟孔子所谈到的「智、仁、勇」,这个先后顺序也满合逻辑的。你有一定的智慧去判断是非,然后你有个仁爱之心去懂得爱别人,你很自然就变成一个勇者。在知识上面也好,在人的爱这个部分也好,你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法师:对。
主持人:所以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我继续跟师父来讲,所以换句话说,在佛经里面所谈到的勇敢,并不一定是说我要勇敢的去证明一些,我比别人更勇敢的事。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有的时候你选择不做某些事情,也是一种勇者。可是世俗的标准,可能就认为你很胆怯,你不敢,比如说你不敢跳过这个山涧,你不敢去爬危险的高山,所以你很胆怯。可是像宪宏刚刚讲的,我如果很清楚知道我的人生目的是什么,我不会跟你去飙车,我不会跟你去尬车,我不会跟你去好勇斗狠,也许别人会说你胆怯。可是我很清楚知道,我要留著这个有用之躯,千金之躯去做更有益於国家、有益於社会、有益於别人的事情,这时候他反而是个勇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
老法师:对,佛法里面的勇不是对外的,是对内的。
主持人:这是很重要。
老法师:勇於断恶修善,勇於改过自新这是真正的勇者。他要没有这种勇气他成不了佛,也成不了菩萨,成就不了德行,也成就不了利益众生的事业。
主持人:所以如果这样讲的话,我就想到,韩信在忍受跨下屈辱那一瞬间,他是最勇敢的,因为他知道他要留著有用之身,将来要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甚至成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大将。可是他如果忍不了那一段,他可能可以拿个扁钻就跟对方打起来,可是那个好勇斗狠,不是勇,这点大概是可以进一步确定的。
杨宪宏先生:小不忍乱大谋,这是因为他心里有大谋,所以他知道要忍。忍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勇气在整个,我举个非常简单例子就好,你在非常繁忙的路上,看到有人被车子撞到,倒下,当下能够决定就过去扶他起来,需要勇气。不是说想像中很容易做,事实上你自己有事情正在赶路,谁不在赶路?可是就有人当下倒地,这是路倒的过程里头,我常常看到,很少人有勇气去扶这个人。因为在这种状况,混乱底下,扶了那个人以后还被误以为说,你可能就是那个撞倒他的人,是需要克服说「不管,生命重要」。所以为什么说行善需要勇气的原因,就是要克服自己。刚刚师父说得非常好,内在的克服,说不管,就是看到一个生命危难如何驰援,这闻声救苦,这要非常大的勇气。
主持人:所以宪宏刚才特别提到行善是需要勇气的。我这边也回过头来要请教师父,不管东西方的宗教,我们都看到有一个词汇,叫做「殉道者」,也就是说他可以为他心中所相信的道以身相殉。不管是在佛教,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有,在西方的基督教也有。所以我要请教师父,也就是会不会说一个行善,当然行善的人最勇敢,可是行善的人前面他还必须要有个信念,有个信仰,有信仰、有信念的人会变得最勇敢,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方式来诠释?也请师父来帮我们做个说明。至少在佛法上面怎么强调,你相信一个正道,你相信一个正念,你相信一个信仰,你就可以为它牺牲一切,照亮这个宇宙。
老法师:特别是在佛法里面,在宗教里面也都非常接近。大圣大贤他们所讲的智仁勇,跟我们世俗是有差距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证道。证道你说是最困难的克服烦恼、克服欲望,这个勇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我们供佛的地方叫大雄宝殿,雄是什么?英雄,大英雄宝殿。为什么称他作大英雄?他能为人所不能为。一般人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克服不了自己的贪婪,克服不了自己的愚痴、瞋恚,他能做得到,这叫真正的大勇。所以它不是人与人、对事物上,它不是这个。当然有这样大勇的人,对於世间这些小的事情,像《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人有难,他怎么会不去帮助他?确实应该帮助他,我们见到也会帮助他。可是我们到美国的时候,就有很多同修警告我们,你在路上看到人跌倒千万不要去扶他。为什么?那个人反过来告你,说你把他推倒,那你还得要赔偿,他提出多少要求,你就冤枉。所以这是什么?这是现前社会道德扭曲、变形,教导我们看到人家有急难,那是警察的事情,那不是我们的事情,这是社会的病态,不是正常的。正常的,见到人家有难,哪有不扶助的道理?
主持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即使再平凡,角色再卑微,或者再普通,但他如果能够见危就思义,然后能够奋不顾身的去帮别人,这也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老法师:对。
主持人:师父刚刚有一段话我特别有兴趣,我觉得这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也就说我如果用外显的行为,去做一件别人认为,一般人应该不敢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勇敢。可是师父刚刚讲到一个欲望,欲望是很内在的东西,所以我克制我的欲望不去贪,不去贪渎,不去妄想。
杨宪宏先生:贪瞋痴慢疑。
主持人:对,这其实别人看不到,可是对我个人来讲的话这是勇敢,这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大勇。
主持人:所以我想请师父能不能再帮我们多谈一下,就是说克服欲望这个部分,为什么我觉得很重要?因为它对年轻朋友来讲,可能另外一种意涵,我甚至克制我的物欲,不去追逐流行,我在我的年轻的朋友里面,我可能也是一个勇敢的人,我敢抗拒流行,我敢抗拒物欲,做个我自己想做的人,这也是一种勇敢对不对?
老法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表演的,就是大智、大仁、大勇。你看他王位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舍弃了,他去做一个苦行僧,不是别人能做得到的。
主持人:抢人家的王位,你可能觉得很勇敢。但是我有王位在我身上,我不要,去过一个平凡的生活,苦行僧的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照师父这样开示的话,他是更勇敢。
杨宪宏先生:就是感受到那种人伤我痛,别人受伤了我会痛,就是因为那个痛,所以他能拔苦,把别人的苦拔掉,给与快乐,拔苦与乐。这个字面都很简单,可是那背后潜藏的都是勇气,大大的勇气舍弃自己,然后去感受别人,利他,用利他的思想、利他的主义,做为自己的人生观,这非常大的勇气。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想我们谈到这里,为什么今天要请师父来跟我们谈勇敢?理由非常简单,勇敢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也不是一个好像只有政治人物,沙场上,你看到电影里面的那种沙场上的战士、勇士,才有的画面。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勇敢,就像师父所讲的,你是该做对的事情,敢做对的事情,敢把自己的欲望压制下去,选择一个道理上面、信仰上面要求你做的事情,这都是一种勇敢。待会回来我们告诉各位,勇敢的另外一个面,就是面对你的人生,即使它再艰苦,你都要勇敢去面对,也是一种勇者的表现。
主持人:就像我们刚才跟各位所提到的,勇敢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面对你自己的人生,面对你的生活的处境,不管它是多么的艰难,你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它,这就是一种勇敢。我这边请教师父,在佛经里面也好,在西方的宗教里面也好,我们都看到一种描述,也就说当你相信自己做对的事情,即使是面对帝王,即使是面对狮子,即使是面对敌人的刀刃临到你脖子上,你都不会屈服,这个勇敢是非常感人的。可是对现实生活里面的人来讲,很多小老百姓,也许不会有这么伟大一个勇敢的场面,他可能是要面对自己感情的挫折,家里面的经济好像撑不下去。甚至可能面对亲人的重病,他觉得很痛苦,他没有办法承受亲人可能会离开他。就是说对一般老百姓来讲,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很平凡的,难道在平凡的生活世界里,我不能够有一种勇敢的态度吗?师父会对这些平凡的人,怎么样来诉说你对勇敢的信念,然后鼓励他们。
老法师:勇必须要有智做基础,没有智,勇是决定生不出来的。所以像释迦牟尼佛、孔子这些圣贤,他们自己已经达到圆满的境界,依旧把身体留在这个世间从事於教学的工作。他也知道众生很难教,为什么?他迷得太深,迷的时间太长了,回头哪有那么容易?所以这真正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来从事於这个工作。他也知道,绝不可能让所有群众都觉悟、都回头,那怎么个教法?所以叫佛度有缘人。这个有缘人里面,看到他最大的勇气,那就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有缘也要帮助他,何况有更多的人。所以他真是像夫子所说的,「学不倦,教不厌」,这是大勇。他不但是言教,他还有身教,身教是什么?放下一切的烦恼、习气、欲望,这身教。他可以过富裕的生活他不过,像释迦牟尼佛更不必说,孔子也能做得到,有那么大的智慧,他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任何行业有智慧就能赚钱,他为什么不干?他为什么要守住教学?那就知道教学这桩事情,在所有行业里面是最伟大的,是最有勇气的,是最辛苦的。但是对於社会,对於人世间的方面是最大的贡献。今天社会整个的动乱,原因在哪里?根本原因就是把圣贤教育丢掉。
主持人:所以做一个老师来讲,即使他是一个小学老师,国中、高中的老师,他如果坚守这个本位,然后能够在他自己教书的,小小的影响力范围里头,去带到很对的观念,去抗拒一个社会庸俗的价值观的侵袭,其实也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大勇。
主持人:也是一种坚持本位的勇敢,对不对?师父对於自杀的看法怎么看?比如说我们总看到很多人情关难过,家里的债务难过,亲人的伤痛难过,所以他会选择寻死,觉得一死百了。我们中国人也许就认为一死就百了,我不管其他的部分,在佛经里面是怎么看待自杀这种行为?
老法师:佛、历代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告诉我们,自杀是最懦弱的行为,自杀是错误的行为,自杀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习当中,也常说人死不是说死了什么都完了,这个观念错误,死了就不得了。你要趁你还活著在的时候,你能把问题解决,死了之后就解决不了,死了问题愈来愈复杂。为什么?这一般人错误观念,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的。死是你的身死,你的身毁灭掉,你的灵性没死,一般讲你的灵魂没死,你的灵性没死,你所造的那些业,随著你这次这种错误的行为,就更加错综复杂,你怎么能解决问题?如果说死了就解决问题,这个事就好办了,我们遇到困难事情自杀就好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殊不知这业因果报,所谓叫因果通三世,哪有那么简单?愈来愈麻烦。你真正了解到这些道理,了解业因果报,你决定遭遇到极大的痛苦、打击,你也不会选择这条道路。应该怎么样处理问题?冷静下来,愈是重大的挫折愈需要冷静,冷静生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决定不能够烦躁,烦躁生烦恼,烦恼是障碍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它会使问题更复杂。所以唯有冷静,你看古来这些古圣先王,遇到国家重大问题他怎么样?他斋戒沐浴。
主持人:这是一种冷静的方式。
老法师:对,他两天、三天不见客,他整个放松定下来,过两天再处理,他的问题真能化解。所以这是很有道理的,这里头表现著无限的勇气在里头,智慧、勇气。
主持人:所以师父在这一段,我觉得待会我们可以好好再来做个深入,也就说当然,很简单的方法是告诉你,你应该要冷静,你遇事要不乱,可是有时候那个方法本身最重要。所以师父刚才也特别强调,古人面对重大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他要斋戒沐浴。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它是一种仪式,透过这个仪式你整个人,就可以让自己回到一个比较平静的状况,然后再来想,好好的想,思考下一步。好,待会我们来好好的请师父给一些建议。宪宏,我们这边来聊一小段。我们常提到勇敢,你刚刚也听到师父特别提到勇敢这个部分,我为什么说我们今天,我刚刚一直强调,我觉得宪宏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勇敢这个东西想到,它是什么救国家、救社会,那个对一般人来讲太遥远。可是勇敢如果放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来讲的话,你可以发现到每个人都可以是勇者。宪宏是环保人士,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他自己住家附近的环保请命,一棵树请命,勇敢的去对抗政府,或者是财团的利斧、巨轮去伸进社区,他就是勇敢。我们过去看过很多这种小兵立大功的环保人士,就是一个人抗拒了大财团,这是勇敢对不对?
杨宪宏先生:这是一种克难,一种克己的行为,克难、克己是要有非常的大勇气。当师父在谈的时候,我想起了生物学上,你知道生命整个这样子,变成今天这个大千世界,这是个非常大的勇气积累,不断的追求,生命是一直追求繁衍下去的,不是自我了断。追求生命繁衍的过程,所以我想也许应该这样去思考,就是说勇气是自然的、自有的,那些没有勇气的人是被蒙蔽。所以说为什么要明心见性的原因,见什么心?就是自来的勇气。你看生命的过程这是非常勇敢,你看那小小的一个,人家说蝼蚁尚且偷生,这偷生当然是讲得非常之极至,可是它就是你打不死我,我不会死,我不要死。就是这个过程中间,总是它有个生命意义,为什么?它要繁衍它的基因。基因本身就是,外国有一本书叫《The Selfish Gene》,就是《自私的基因》,它用自私去解释。其实是勇敢的基因,讲的是基因在繁衍的过程中是勇敢的。所以我刚刚也提到人伤我痛,人苦我悲,人甚至於可以扩大,对於生物界的这种伤也痛,譬如看到动物、蝼蚁受伤,痛,看到树被砍,痛。所以他非出来不可,他觉得他可以听到,他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律动、波动,那个波动他感觉到,这个东西都是很了不起的修为。克己,克服自己的欲望,就听到很多微弱的声音,这些微弱的声音听到以后,他每天觉得自己去从事这些。我跟很多环保人士谈过,环保人士他的生活观、他的生命观,他的眼界都是了不起的。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能够跨越世代去思考问题,往前走,他已经可以看到两个世代、三个世代以上,我们所面对的命运,而且他会觉得说,自己今天在这个时点上不做努力的话,就崩溃了,所以他有危机感。
主持人:所以我可不可以顺著宪宏刚刚这句话,来请教师父一个问题,如果说人类的繁衍是一种勇敢,他不断面对环境去挑战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任何一个大的宗教,特别像佛教这样的宗教,它跨越了几千年,能够面对这么多的挑战,那么多来自世俗权力的打击,它照样这样子绵延下去,宗教本身的精神是不是就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对的,永恒的绵延不是别的,是性德,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行,这才是永恒的绵延。
主持人:永恒的绵延,这句话很重要。
老法师:我们一般人所想像当中,用种种什么方法来延续的,那都是叫打闲岔,都是在里面造成障碍。譬如说我们电视里面播出来,当中常常插的广告这就是一个错误。你广告统统不插,你不需要问人要一分钱,你真正做这样的好事,全世界人支持你,为什么?这是唯一。有智慧的人多,不是没有,真正能够救社会,能够救国家、救世界的,这么一个伦理道德的教学,他怎么不支持!如果还靠这么多广告在那边打闲岔,把这个节目打断,刚刚听到这里就断掉了,没有了,他心里感觉得很遗憾。而是什么?对电视台的支持力减少了,它广告太多,算了,他们有钱,我们不要去支持它。他晓得你什么广告都没有,他拼命支持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这个道理。
主持人:好,师父您这样讲的话,我不敢讲「接下来我们进一段广告」,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回来好了。
主持人:刚刚在这一段休息的时候,师父讲了一段话很棒,我真的觉得不应该让我跟宪宏两个人专享,所以一定要说出来给各位做分享。我刚刚跟师父在谈说,当师父把勇敢这个字放到内在的部分,他就给了很多诠释的意义。比如说一个妈妈,一个非常瘦弱的妈妈,你不会想到她是个勇者,可是她很可能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或者是在漫长贫困的生活里面,她捍卫了一个家庭,支撑起一个家庭。就像我们以前看到的电视剧,「阿信」或者是「星星知我心」一样,那个妈妈对小孩子来说,她就是一个勇者。所以很多小孩都会怀念自己的妈妈,觉得妈妈是一个巨大的形象,把一个家撑起来。你可能是一个上班族,一个月就几万块钱;你可能很卑微,你除了选举时候有一张选票,你平常也没有任何的影响力。可是你如果坚持相信什么事情是对的,你愿意去做,即使他是政治人物打压你,你也不退怯,你是个勇者,你一定就是个勇者。所以我觉得师父今天讲的开示勇敢的内涵,回到内心的这个部分它很不了起、很好的一个想法。师父就讲了一句,在您所熟知的佛经里头,《华严经》里头男女老少,不分老幼各行各业都是佛菩萨。这个可以帮我们再做进一步的诠释吗?当大家都是佛菩萨的时候,每个都是勇者。
老法师:对。《华严经》是一部非常好的教科书。方东美先生当年介绍给我,他说「这部书,是佛经哲学概论,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巧的方法,它后面还带表演,这是全世界哲学概论里头,找不到的这东西,它带表演。」这表演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把社会上各行各业分作五十三类,举个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就齐全了,没有一行漏掉的。你看看,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角色,他都能做到非常圆满,所以这是很了不起的一门大学问。很可惜,《华严》很少人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要不是方老师的介绍,我们也疏忽,因为这个经太大了,都不愿意去阅读它。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所以我们才全心全力在里面学习。我们现在,这是我第二次讲《华严》,第一次讲了一半没讲圆满,那是大概三十多年前;这一次讲,我们大概也用了十年时间,讲了三千多个小时,大概才讲到五分之一。照这样的进度讲圆满,我估计全经至少要两万个小时,这才能讲得下来。愈讲愈有味道,愈讲愈欢喜,愈讲我们的生活愈快乐。
主持人:也许对很多朋友来讲,要把一部《华严经》,这么大的经读完,不容易。不过有机会的话,能够听老和尚帮各位用一个解释的方式,来聆听的话,可能学习的能力会更快。刚才师父在讲的时候,有一段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所以我一直放在心里面,想著一定要请教您。您说古人重视斋戒沐浴,用斋戒沐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虔敬之心,一个冷静的心。可是我想请教您,就是现在社会不管是您很熟悉的澳洲、美国,还是我们东方社会,节奏都变快了。现在人你要说任何一个人,企业家领袖也好,或者是政坛领袖也好,要面对一个重大抉择的时候,他要斋戒沐浴大概都很难了,但是我们一定有别的方法来替代斋戒沐浴。所以师父可不可以有什么样建议,就是用什么样方法,到面对重大的抉择、重大的挑战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代斋戒沐浴,但是可以让我的心灵平静,可以让我变得很勇敢。
老法师:对,现在很多人,实际上跟斋戒沐浴的意思,跟精神是相同的,他找到深山,或者是湖边很宁静的地方,去住个一、二天。在这里居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万缘放下,什么样复杂事情都不要去管,把心定下来,定个二、三天,你再回头处理事情不一样,他真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心烦躁是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会错误,会发生错误;只有在心定下来,静下来静生智慧,智慧现前才能把问题看清楚,才能把问题解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古今中外那些大圣大贤几乎都用同样的方法。
主持人:所以即使是现代社会
老法师:还是一样的。
主持人:还是可以适用。也就是说终究是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面,面对一些重要的决策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地方让自己思绪冷静下来。
老法师:对,所以你看很多国家领导人,他必要的时候到哪边去休养几天,那就是这个意思。他碰到很繁杂的问题不能解决,找个地方去冷静两天,道理在此地。
主持人:对於领导人,那也是我们说一个领导人的勇敢,我们常有时候,大概是因为选举政治的关系,民主政治选举的关系,我们总认为说,一个勇敢的人,就是在竞选的时候支票开得很大,话说得很满,然后很敢去挑衅,敢去对冲就叫勇敢。可是如果照师父的逻辑来看的话,勇敢显然不是这样。
老法师:对。
主持人:勇敢有时候要懂得让、懂得忍。
杨宪宏先生:懂得认错。
主持人:懂得认错,这才反而对领导人来讲才叫勇敢。所以师父在这方面也可以对领导人们,说几句话吗?
老法师:领导人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感觉到古时候这些领导人把教育看得很重,就是我们讲到比较近一点的,前清,你看清朝开国的时候,它是少数民族,入关之后统治这么大的国家。我听说他们进关的时候军队只有二十万,能够统治这么大的国家二百七十年的样子,这不是容易事情。他靠什么?他绝对不是靠武力,绝对不是靠镇压,他靠的是文化。所以进入中国之后,你看他自己多么谦虚,所颁布的一些命令,孔子说的,佛说的。他没有说是我皇帝说的,皇帝说的我们不服;说孔子说的,佛说的中国人都服了,这个很高明。真的他做到了,他把儒释道这三家的学者,经常请到宫廷里去讲学,皇帝带著嫔妃、文武大臣来听讲、来受教,对於老师的尊重,对於三教的尊重,中国人一看到这样的领导人心服口服,他才能统治两百多年。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把这些制度废除,可能今天还是大清帝国,所以清是亡在慈禧的手上。慈禧传说她是来报仇的,她是叶赫那拉氏来报仇的,这就讲到三世因果。所以教学重要。今天如果说是国家领导人,台湾的领导人,能够邀请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天天来讲学,总统带著这些部长来听课,这个镜头要播出去之后,我相信台湾每个人对领导人心服口服。而且什么?他这一提倡,全国人都要学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个影响力太大!做个三次、五次台湾社会就安定了。
主持人:好,也就说做为一个领导人。
老法师:这是大勇,大智、大仁、大勇。
主持人:对,你有很多种方式来展现,展现一个领导者的气魄,我觉得师父建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待会回来,再看看师父对於今天「勇者无惧篇」,他要帮我们做出什么样,小小的建议跟结论。
主持人:好,回来我先请教一下宪宏,我们每一堂课,都跟著师父一起来请示,你自己觉得今天这样听下来勇敢,你觉得你是不是一个勇敢的人?
杨宪宏:不是。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都不是。
杨宪宏先生:还要再努力,我觉得最大的不是,是在认错。「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可以想到很多错,这些错误都需要认,认了才有解决。否则无限发展,怨天尤人,就变成自己我哪有错,我没有错。到最后走上街上去,看到好像别人都要对你不利,甚至於有那种校园里头拿起枪来扫射毫无目的,他内在是什么?怨天尤人,不能认错,这是要有勇气的。没有勇气认错,觉得失颜面,没有面子,没有办法在人面前站起来。其实不认错才站不起来,这是要警惕,这时时要的。
主持人:其实知道,师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讲,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是一种智慧,你有智慧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知道我是哪里做错了。我们在《论语》里面也讲一句话,「知耻近乎勇」,也呼应了宪宏刚才讲的,你会知道耻,哪里做不对,敢知道自己哪里做不对。杨宪宏先生:才近乎勇而已。
主持人:对,才近乎勇,还不是真的勇。所以请教师父,这同样的问题,当我们说要知耻近乎勇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一个人,真的要勇敢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所以常常检讨反省是必要的。
老法师:对。所以真正的大智、大仁、大勇是佛菩萨。佛菩萨教给我们,就是为什么佛弟子最低限度都必须要做早晚课,早晚课是什么意思?早课读佛的经文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思想、行为、言行,要遵守佛陀的教诲,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我这天有没有犯错?把自己错误发现出来这叫开悟,就悟了。悟了之后叫悟后起修,悟了之后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下一次再不会犯重复的过失,叫「不贰过」,这叫忏悔,这叫修行。修行是什么?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里面把智、仁、勇,加个大智、大仁、大勇,统统包括在其中。
主持人:我们今天谈到勇,而且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大概师父一方面透过佛法、佛学,来阐释了我们对於中国文化里面,所孕育出来的对於孔老夫子很多的教诲,把它整个串起来。更重要一点是告诉我们说,勇敢的行为就是一种大无畏,而大无畏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变成佛菩萨,我觉得这是今天最好的成果,一个收获。还有一点时间,再继续请教师父,对於师父来讲,师父觉得您自己修行、念佛这么多年,你接近一个勇者的境界了吗?我相信很多聆听您教诲的人,都一定很好奇。
老法师:对,我们必须是要这样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早晚课就有罪过,为什么?早课念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念它又骗他一次,你说这存的什么心?佛菩萨是泥塑木雕摆在那里,你早晚都会欺骗他,你的良心何在?你怎么可以忍心这样做法?它的本意是教我们,提醒我们教我们反省,改过自新,这是早晚课的本意。但是现在做早晚课的人多,但是本意都没有了,真的就是早晨骗一次,晚上骗一次,我什么过失都没有,过失都是别人的,处处都是别人,自己一点错误都没有。所以,佛门以前老和尚有一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你不说别的,我为什么要下地狱?你早晚骗佛菩萨就要下地狱,其他的不论你别的,你怎么可以欺骗?你连泥塑木雕的佛菩萨都会欺骗,你能不骗人吗?
主持人:地狱门前僧道多,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好的提醒。也就说如果真的要把这种自我反省,不管是每日三省吾身,还是师父您刚刚提到的早晚的两道功课,早课、晚课的提醒、反省,他都要认真的做到内心里面,而不是变成工具化,变成一个按表操课。
杨宪宏先生:勇气面对自己,再丑陋的部分也要面对。
老法师:对,不错。
主持人:勇气的面对自己,也就意味著,真的套一句比较庸俗的话来讲,我不管我自己长相如何美丑,我都要去面对。
老法师:不错。
主持人:所以真正勇敢人可以说,我们的小结论就可以归纳到这里来,就是打开自己的心房。
老法师:没错。
主持人:要让自己看到。
老法师:事无不可告人言。
主持人:事无不可告人言,可是这需要勇气。
老法师:这就大勇,真勇敢。
主持人: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人愈到一个高位,他愈会在乎我的评价完不完美。
杨宪宏先生:贪瞋痴慢。
主持人:对,在乎我的评价完不完美的,就更不敢承认我有缺点。
老法师:你能够全部是透明的,没有一个不赞叹的,那是真正成就。
主持人:这句话说得非常有智慧。
老法师:处处掩饰自己,别人总是对你打很多问号。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话尤其是对於有权势的人,有地位的人,有社会名望的人,这样子的提醒是愈重要。因为他们是最多包袱的,最不敢面对自己内心里面最虚弱、最恐惧的那个小部分。所以师父,在结束我们今天「勇者无惧」之前,能不能再跟所有观看我们这个节目的朋友们,来给他们开示一下,怎么样做生活里面的勇者,给他们几句话好不好?
老法师:今天讨论的题目最重要的总结起来,就是勇於改过,勇於承认自己的过失。但是,你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你不可以一天不接近圣贤人。圣贤人在哪里?圣贤留下来的典籍,佛菩萨留下来的经典,就是佛菩萨、就是圣贤,你天天要去读诵。读诵不必读得太多,为什么?每部经里面都是圆满的戒定慧三学。你每天只读一部,天天照著这一部经的道理,修正自己的思想、见解,照著这部经所讲的方法,这个教诲修正我们的言行、生活行为,我们跟圣贤、跟佛菩萨一天一天的接近,这里面有无量的法喜,这应当要学习的。
主持人:这是个非常好的提醒,我想还是一句老话,每次我跟宪宏坐在师父的旁边,一边听师父聊天的时候,最大收获、最快的收获应该就是我们两个。每次在一个概念,很抽象概念里面,师父总是可以把它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给很多朋友一个提醒。非常希望大家听了今天这段的访谈之后,能够对勇敢,对勇者无惧有个回到自己内在生活,面对自我更大参考指标。非常谢谢您的收看。再次的谢谢师父,谢谢。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你再次收看「仁爱和平讲堂」,我是主持人蔡诗萍。今天很高兴能够跟我的老朋友杨宪宏先生,一起再度的跟大家向净空老和尚,来请示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宪宏你好。
杨宪宏先生:诗萍好,师父好。
老法师: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很高兴能够再跟师父来请教,我们今天想要跟师父谈的,是勇敢这两个字,我们在中国的文化里头大家喜欢讲「勇者无惧」。我倒是很好奇想要知道,师父在佛法里面所谈到的勇敢,勇跟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些观念,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吗?
老法师:对。
主持人:如果是相辅相成的话,师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跟我们现在的年轻朋友,或一般朋友来谈勇敢这个字。
老法师:佛法不说勇敢,佛法讲无畏,大无畏,大无畏就是勇敢的意思。
主持人:无畏。
老法师:对。
主持人:这个无畏跟勇敢,它很有意思,它前面的修辞先用个无,无所惧怕对不对?没有什么担心。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才会无所畏怕?
老法师:无所畏惧,你能够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理事现象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没有畏惧。
主持人:所以在无畏的前面,是不是还有一个智慧?
老法师:不错,智慧、慈悲,跟中国人讲的智仁勇非常接近。
主持人:可是我们在谈勇敢的时候,我想听听看,宪宏,也很有意思,您是学医的,也就是说勇敢到底是一种特质,还是一种后天学习到的智慧?我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比如说你看三岁小孩,他就根本不知道火的可怕、电的可怕,他可能就劈里啪啦跑去。可是这时候你不会说小孩子勇敢,你不会说小孩子这时候他是勇敢。可是一个人有时候知道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他不会做,可是不会做,你就不能说他胆怯,因为他是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所以我想先听听宪宏,你从一个评论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然后我们待会再回来请教师父。
杨宪宏先生:勇要有目的,不能勇而无谋,勇一定要有目的。佛经里头这也要请教师父的部分,就是说「喜舍名为势至」,大势至菩萨是无畏菩萨,简单讲,用一般大白话讲,如果没有勇猛的毅力就不会有喜舍的善心。所以行善本身是目的,勇是为了行善,行善要勇气。这个很多人不能理解,说行善好像就是做好事,就很自然去做,其实有时候做好事是需要趋力,趋动。所以佛经里的这个道理,是不是请师父也给大家开示?
老法师:佛法一般讲,它的精神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勇是从慈悲里面生出来一个现象,没有慈悲心就没有利益众生这个动力。所以慈悲是利生,就是佛应化在十法界普度众生的动力,他不为名,他也不为利,他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努力去做?这慈悲心。慈悲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心,它的基础是智慧,它不是感情。感情,佛门通常叫爱,爱里头有感情,慈悲就是爱,为什么要换个名称?慈悲它是理性的,它里头没有感情,它是智慧,从智慧生出来的爱心叫慈悲。所以这个爱心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没有染污的、是充满活力的,这就是勇在里头。
主持人:所以这样听起来的话,其实跟孔子所谈到的「智、仁、勇」,这个先后顺序也满合逻辑的。你有一定的智慧去判断是非,然后你有个仁爱之心去懂得爱别人,你很自然就变成一个勇者。在知识上面也好,在人的爱这个部分也好,你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法师:对。
主持人:所以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我继续跟师父来讲,所以换句话说,在佛经里面所谈到的勇敢,并不一定是说我要勇敢的去证明一些,我比别人更勇敢的事。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有的时候你选择不做某些事情,也是一种勇者。可是世俗的标准,可能就认为你很胆怯,你不敢,比如说你不敢跳过这个山涧,你不敢去爬危险的高山,所以你很胆怯。可是像宪宏刚刚讲的,我如果很清楚知道我的人生目的是什么,我不会跟你去飙车,我不会跟你去尬车,我不会跟你去好勇斗狠,也许别人会说你胆怯。可是我很清楚知道,我要留著这个有用之躯,千金之躯去做更有益於国家、有益於社会、有益於别人的事情,这时候他反而是个勇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
老法师:对,佛法里面的勇不是对外的,是对内的。
主持人:这是很重要。
老法师:勇於断恶修善,勇於改过自新这是真正的勇者。他要没有这种勇气他成不了佛,也成不了菩萨,成就不了德行,也成就不了利益众生的事业。
主持人:所以如果这样讲的话,我就想到,韩信在忍受跨下屈辱那一瞬间,他是最勇敢的,因为他知道他要留著有用之身,将来要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甚至成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大将。可是他如果忍不了那一段,他可能可以拿个扁钻就跟对方打起来,可是那个好勇斗狠,不是勇,这点大概是可以进一步确定的。
杨宪宏先生:小不忍乱大谋,这是因为他心里有大谋,所以他知道要忍。忍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勇气在整个,我举个非常简单例子就好,你在非常繁忙的路上,看到有人被车子撞到,倒下,当下能够决定就过去扶他起来,需要勇气。不是说想像中很容易做,事实上你自己有事情正在赶路,谁不在赶路?可是就有人当下倒地,这是路倒的过程里头,我常常看到,很少人有勇气去扶这个人。因为在这种状况,混乱底下,扶了那个人以后还被误以为说,你可能就是那个撞倒他的人,是需要克服说「不管,生命重要」。所以为什么说行善需要勇气的原因,就是要克服自己。刚刚师父说得非常好,内在的克服,说不管,就是看到一个生命危难如何驰援,这闻声救苦,这要非常大的勇气。
主持人:所以宪宏刚才特别提到行善是需要勇气的。我这边也回过头来要请教师父,不管东西方的宗教,我们都看到有一个词汇,叫做「殉道者」,也就是说他可以为他心中所相信的道以身相殉。不管是在佛教,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有,在西方的基督教也有。所以我要请教师父,也就是会不会说一个行善,当然行善的人最勇敢,可是行善的人前面他还必须要有个信念,有个信仰,有信仰、有信念的人会变得最勇敢,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方式来诠释?也请师父来帮我们做个说明。至少在佛法上面怎么强调,你相信一个正道,你相信一个正念,你相信一个信仰,你就可以为它牺牲一切,照亮这个宇宙。
老法师:特别是在佛法里面,在宗教里面也都非常接近。大圣大贤他们所讲的智仁勇,跟我们世俗是有差距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证道。证道你说是最困难的克服烦恼、克服欲望,这个勇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我们供佛的地方叫大雄宝殿,雄是什么?英雄,大英雄宝殿。为什么称他作大英雄?他能为人所不能为。一般人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克服不了自己的贪婪,克服不了自己的愚痴、瞋恚,他能做得到,这叫真正的大勇。所以它不是人与人、对事物上,它不是这个。当然有这样大勇的人,对於世间这些小的事情,像《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人有难,他怎么会不去帮助他?确实应该帮助他,我们见到也会帮助他。可是我们到美国的时候,就有很多同修警告我们,你在路上看到人跌倒千万不要去扶他。为什么?那个人反过来告你,说你把他推倒,那你还得要赔偿,他提出多少要求,你就冤枉。所以这是什么?这是现前社会道德扭曲、变形,教导我们看到人家有急难,那是警察的事情,那不是我们的事情,这是社会的病态,不是正常的。正常的,见到人家有难,哪有不扶助的道理?
主持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即使再平凡,角色再卑微,或者再普通,但他如果能够见危就思义,然后能够奋不顾身的去帮别人,这也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老法师:对。
主持人:师父刚刚有一段话我特别有兴趣,我觉得这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也就说我如果用外显的行为,去做一件别人认为,一般人应该不敢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勇敢。可是师父刚刚讲到一个欲望,欲望是很内在的东西,所以我克制我的欲望不去贪,不去贪渎,不去妄想。
杨宪宏先生:贪瞋痴慢疑。
主持人:对,这其实别人看不到,可是对我个人来讲的话这是勇敢,这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大勇。
主持人:所以我想请师父能不能再帮我们多谈一下,就是说克服欲望这个部分,为什么我觉得很重要?因为它对年轻朋友来讲,可能另外一种意涵,我甚至克制我的物欲,不去追逐流行,我在我的年轻的朋友里面,我可能也是一个勇敢的人,我敢抗拒流行,我敢抗拒物欲,做个我自己想做的人,这也是一种勇敢对不对?
老法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表演的,就是大智、大仁、大勇。你看他王位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舍弃了,他去做一个苦行僧,不是别人能做得到的。
主持人:抢人家的王位,你可能觉得很勇敢。但是我有王位在我身上,我不要,去过一个平凡的生活,苦行僧的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照师父这样开示的话,他是更勇敢。
杨宪宏先生:就是感受到那种人伤我痛,别人受伤了我会痛,就是因为那个痛,所以他能拔苦,把别人的苦拔掉,给与快乐,拔苦与乐。这个字面都很简单,可是那背后潜藏的都是勇气,大大的勇气舍弃自己,然后去感受别人,利他,用利他的思想、利他的主义,做为自己的人生观,这非常大的勇气。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想我们谈到这里,为什么今天要请师父来跟我们谈勇敢?理由非常简单,勇敢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也不是一个好像只有政治人物,沙场上,你看到电影里面的那种沙场上的战士、勇士,才有的画面。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勇敢,就像师父所讲的,你是该做对的事情,敢做对的事情,敢把自己的欲望压制下去,选择一个道理上面、信仰上面要求你做的事情,这都是一种勇敢。待会回来我们告诉各位,勇敢的另外一个面,就是面对你的人生,即使它再艰苦,你都要勇敢去面对,也是一种勇者的表现。
主持人:就像我们刚才跟各位所提到的,勇敢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面对你自己的人生,面对你的生活的处境,不管它是多么的艰难,你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它,这就是一种勇敢。我这边请教师父,在佛经里面也好,在西方的宗教里面也好,我们都看到一种描述,也就说当你相信自己做对的事情,即使是面对帝王,即使是面对狮子,即使是面对敌人的刀刃临到你脖子上,你都不会屈服,这个勇敢是非常感人的。可是对现实生活里面的人来讲,很多小老百姓,也许不会有这么伟大一个勇敢的场面,他可能是要面对自己感情的挫折,家里面的经济好像撑不下去。甚至可能面对亲人的重病,他觉得很痛苦,他没有办法承受亲人可能会离开他。就是说对一般老百姓来讲,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是很平凡的,难道在平凡的生活世界里,我不能够有一种勇敢的态度吗?师父会对这些平凡的人,怎么样来诉说你对勇敢的信念,然后鼓励他们。
老法师:勇必须要有智做基础,没有智,勇是决定生不出来的。所以像释迦牟尼佛、孔子这些圣贤,他们自己已经达到圆满的境界,依旧把身体留在这个世间从事於教学的工作。他也知道众生很难教,为什么?他迷得太深,迷的时间太长了,回头哪有那么容易?所以这真正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来从事於这个工作。他也知道,绝不可能让所有群众都觉悟、都回头,那怎么个教法?所以叫佛度有缘人。这个有缘人里面,看到他最大的勇气,那就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有缘也要帮助他,何况有更多的人。所以他真是像夫子所说的,「学不倦,教不厌」,这是大勇。他不但是言教,他还有身教,身教是什么?放下一切的烦恼、习气、欲望,这身教。他可以过富裕的生活他不过,像释迦牟尼佛更不必说,孔子也能做得到,有那么大的智慧,他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任何行业有智慧就能赚钱,他为什么不干?他为什么要守住教学?那就知道教学这桩事情,在所有行业里面是最伟大的,是最有勇气的,是最辛苦的。但是对於社会,对於人世间的方面是最大的贡献。今天社会整个的动乱,原因在哪里?根本原因就是把圣贤教育丢掉。
主持人:所以做一个老师来讲,即使他是一个小学老师,国中、高中的老师,他如果坚守这个本位,然后能够在他自己教书的,小小的影响力范围里头,去带到很对的观念,去抗拒一个社会庸俗的价值观的侵袭,其实也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大勇。
主持人:也是一种坚持本位的勇敢,对不对?师父对於自杀的看法怎么看?比如说我们总看到很多人情关难过,家里的债务难过,亲人的伤痛难过,所以他会选择寻死,觉得一死百了。我们中国人也许就认为一死就百了,我不管其他的部分,在佛经里面是怎么看待自杀这种行为?
老法师:佛、历代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告诉我们,自杀是最懦弱的行为,自杀是错误的行为,自杀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习当中,也常说人死不是说死了什么都完了,这个观念错误,死了就不得了。你要趁你还活著在的时候,你能把问题解决,死了之后就解决不了,死了问题愈来愈复杂。为什么?这一般人错误观念,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的。死是你的身死,你的身毁灭掉,你的灵性没死,一般讲你的灵魂没死,你的灵性没死,你所造的那些业,随著你这次这种错误的行为,就更加错综复杂,你怎么能解决问题?如果说死了就解决问题,这个事就好办了,我们遇到困难事情自杀就好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殊不知这业因果报,所谓叫因果通三世,哪有那么简单?愈来愈麻烦。你真正了解到这些道理,了解业因果报,你决定遭遇到极大的痛苦、打击,你也不会选择这条道路。应该怎么样处理问题?冷静下来,愈是重大的挫折愈需要冷静,冷静生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决定不能够烦躁,烦躁生烦恼,烦恼是障碍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它会使问题更复杂。所以唯有冷静,你看古来这些古圣先王,遇到国家重大问题他怎么样?他斋戒沐浴。
主持人:这是一种冷静的方式。
老法师:对,他两天、三天不见客,他整个放松定下来,过两天再处理,他的问题真能化解。所以这是很有道理的,这里头表现著无限的勇气在里头,智慧、勇气。
主持人:所以师父在这一段,我觉得待会我们可以好好再来做个深入,也就说当然,很简单的方法是告诉你,你应该要冷静,你遇事要不乱,可是有时候那个方法本身最重要。所以师父刚才也特别强调,古人面对重大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他要斋戒沐浴。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它是一种仪式,透过这个仪式你整个人,就可以让自己回到一个比较平静的状况,然后再来想,好好的想,思考下一步。好,待会我们来好好的请师父给一些建议。宪宏,我们这边来聊一小段。我们常提到勇敢,你刚刚也听到师父特别提到勇敢这个部分,我为什么说我们今天,我刚刚一直强调,我觉得宪宏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勇敢这个东西想到,它是什么救国家、救社会,那个对一般人来讲太遥远。可是勇敢如果放到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来讲的话,你可以发现到每个人都可以是勇者。宪宏是环保人士,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他自己住家附近的环保请命,一棵树请命,勇敢的去对抗政府,或者是财团的利斧、巨轮去伸进社区,他就是勇敢。我们过去看过很多这种小兵立大功的环保人士,就是一个人抗拒了大财团,这是勇敢对不对?
杨宪宏先生:这是一种克难,一种克己的行为,克难、克己是要有非常的大勇气。当师父在谈的时候,我想起了生物学上,你知道生命整个这样子,变成今天这个大千世界,这是个非常大的勇气积累,不断的追求,生命是一直追求繁衍下去的,不是自我了断。追求生命繁衍的过程,所以我想也许应该这样去思考,就是说勇气是自然的、自有的,那些没有勇气的人是被蒙蔽。所以说为什么要明心见性的原因,见什么心?就是自来的勇气。你看生命的过程这是非常勇敢,你看那小小的一个,人家说蝼蚁尚且偷生,这偷生当然是讲得非常之极至,可是它就是你打不死我,我不会死,我不要死。就是这个过程中间,总是它有个生命意义,为什么?它要繁衍它的基因。基因本身就是,外国有一本书叫《The Selfish Gene》,就是《自私的基因》,它用自私去解释。其实是勇敢的基因,讲的是基因在繁衍的过程中是勇敢的。所以我刚刚也提到人伤我痛,人苦我悲,人甚至於可以扩大,对於生物界的这种伤也痛,譬如看到动物、蝼蚁受伤,痛,看到树被砍,痛。所以他非出来不可,他觉得他可以听到,他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律动、波动,那个波动他感觉到,这个东西都是很了不起的修为。克己,克服自己的欲望,就听到很多微弱的声音,这些微弱的声音听到以后,他每天觉得自己去从事这些。我跟很多环保人士谈过,环保人士他的生活观、他的生命观,他的眼界都是了不起的。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能够跨越世代去思考问题,往前走,他已经可以看到两个世代、三个世代以上,我们所面对的命运,而且他会觉得说,自己今天在这个时点上不做努力的话,就崩溃了,所以他有危机感。
主持人:所以我可不可以顺著宪宏刚刚这句话,来请教师父一个问题,如果说人类的繁衍是一种勇敢,他不断面对环境去挑战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任何一个大的宗教,特别像佛教这样的宗教,它跨越了几千年,能够面对这么多的挑战,那么多来自世俗权力的打击,它照样这样子绵延下去,宗教本身的精神是不是就是一种勇敢?
老法师:对的,永恒的绵延不是别的,是性德,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行,这才是永恒的绵延。
主持人:永恒的绵延,这句话很重要。
老法师:我们一般人所想像当中,用种种什么方法来延续的,那都是叫打闲岔,都是在里面造成障碍。譬如说我们电视里面播出来,当中常常插的广告这就是一个错误。你广告统统不插,你不需要问人要一分钱,你真正做这样的好事,全世界人支持你,为什么?这是唯一。有智慧的人多,不是没有,真正能够救社会,能够救国家、救世界的,这么一个伦理道德的教学,他怎么不支持!如果还靠这么多广告在那边打闲岔,把这个节目打断,刚刚听到这里就断掉了,没有了,他心里感觉得很遗憾。而是什么?对电视台的支持力减少了,它广告太多,算了,他们有钱,我们不要去支持它。他晓得你什么广告都没有,他拼命支持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这个道理。
主持人:好,师父您这样讲的话,我不敢讲「接下来我们进一段广告」,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回来好了。
主持人:刚刚在这一段休息的时候,师父讲了一段话很棒,我真的觉得不应该让我跟宪宏两个人专享,所以一定要说出来给各位做分享。我刚刚跟师父在谈说,当师父把勇敢这个字放到内在的部分,他就给了很多诠释的意义。比如说一个妈妈,一个非常瘦弱的妈妈,你不会想到她是个勇者,可是她很可能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或者是在漫长贫困的生活里面,她捍卫了一个家庭,支撑起一个家庭。就像我们以前看到的电视剧,「阿信」或者是「星星知我心」一样,那个妈妈对小孩子来说,她就是一个勇者。所以很多小孩都会怀念自己的妈妈,觉得妈妈是一个巨大的形象,把一个家撑起来。你可能是一个上班族,一个月就几万块钱;你可能很卑微,你除了选举时候有一张选票,你平常也没有任何的影响力。可是你如果坚持相信什么事情是对的,你愿意去做,即使他是政治人物打压你,你也不退怯,你是个勇者,你一定就是个勇者。所以我觉得师父今天讲的开示勇敢的内涵,回到内心的这个部分它很不了起、很好的一个想法。师父就讲了一句,在您所熟知的佛经里头,《华严经》里头男女老少,不分老幼各行各业都是佛菩萨。这个可以帮我们再做进一步的诠释吗?当大家都是佛菩萨的时候,每个都是勇者。
老法师:对。《华严经》是一部非常好的教科书。方东美先生当年介绍给我,他说「这部书,是佛经哲学概论,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巧的方法,它后面还带表演,这是全世界哲学概论里头,找不到的这东西,它带表演。」这表演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把社会上各行各业分作五十三类,举个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就齐全了,没有一行漏掉的。你看看,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角色,他都能做到非常圆满,所以这是很了不起的一门大学问。很可惜,《华严》很少人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要不是方老师的介绍,我们也疏忽,因为这个经太大了,都不愿意去阅读它。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所以我们才全心全力在里面学习。我们现在,这是我第二次讲《华严》,第一次讲了一半没讲圆满,那是大概三十多年前;这一次讲,我们大概也用了十年时间,讲了三千多个小时,大概才讲到五分之一。照这样的进度讲圆满,我估计全经至少要两万个小时,这才能讲得下来。愈讲愈有味道,愈讲愈欢喜,愈讲我们的生活愈快乐。
主持人:也许对很多朋友来讲,要把一部《华严经》,这么大的经读完,不容易。不过有机会的话,能够听老和尚帮各位用一个解释的方式,来聆听的话,可能学习的能力会更快。刚才师父在讲的时候,有一段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所以我一直放在心里面,想著一定要请教您。您说古人重视斋戒沐浴,用斋戒沐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虔敬之心,一个冷静的心。可是我想请教您,就是现在社会不管是您很熟悉的澳洲、美国,还是我们东方社会,节奏都变快了。现在人你要说任何一个人,企业家领袖也好,或者是政坛领袖也好,要面对一个重大抉择的时候,他要斋戒沐浴大概都很难了,但是我们一定有别的方法来替代斋戒沐浴。所以师父可不可以有什么样建议,就是用什么样方法,到面对重大的抉择、重大的挑战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代斋戒沐浴,但是可以让我的心灵平静,可以让我变得很勇敢。
老法师:对,现在很多人,实际上跟斋戒沐浴的意思,跟精神是相同的,他找到深山,或者是湖边很宁静的地方,去住个一、二天。在这里居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万缘放下,什么样复杂事情都不要去管,把心定下来,定个二、三天,你再回头处理事情不一样,他真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心烦躁是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会错误,会发生错误;只有在心定下来,静下来静生智慧,智慧现前才能把问题看清楚,才能把问题解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古今中外那些大圣大贤几乎都用同样的方法。
主持人:所以即使是现代社会
老法师:还是一样的。
主持人:还是可以适用。也就是说终究是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面,面对一些重要的决策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地方让自己思绪冷静下来。
老法师:对,所以你看很多国家领导人,他必要的时候到哪边去休养几天,那就是这个意思。他碰到很繁杂的问题不能解决,找个地方去冷静两天,道理在此地。
主持人:对於领导人,那也是我们说一个领导人的勇敢,我们常有时候,大概是因为选举政治的关系,民主政治选举的关系,我们总认为说,一个勇敢的人,就是在竞选的时候支票开得很大,话说得很满,然后很敢去挑衅,敢去对冲就叫勇敢。可是如果照师父的逻辑来看的话,勇敢显然不是这样。
老法师:对。
主持人:勇敢有时候要懂得让、懂得忍。
杨宪宏先生:懂得认错。
主持人:懂得认错,这才反而对领导人来讲才叫勇敢。所以师父在这方面也可以对领导人们,说几句话吗?
老法师:领导人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感觉到古时候这些领导人把教育看得很重,就是我们讲到比较近一点的,前清,你看清朝开国的时候,它是少数民族,入关之后统治这么大的国家。我听说他们进关的时候军队只有二十万,能够统治这么大的国家二百七十年的样子,这不是容易事情。他靠什么?他绝对不是靠武力,绝对不是靠镇压,他靠的是文化。所以进入中国之后,你看他自己多么谦虚,所颁布的一些命令,孔子说的,佛说的。他没有说是我皇帝说的,皇帝说的我们不服;说孔子说的,佛说的中国人都服了,这个很高明。真的他做到了,他把儒释道这三家的学者,经常请到宫廷里去讲学,皇帝带著嫔妃、文武大臣来听讲、来受教,对於老师的尊重,对於三教的尊重,中国人一看到这样的领导人心服口服,他才能统治两百多年。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把这些制度废除,可能今天还是大清帝国,所以清是亡在慈禧的手上。慈禧传说她是来报仇的,她是叶赫那拉氏来报仇的,这就讲到三世因果。所以教学重要。今天如果说是国家领导人,台湾的领导人,能够邀请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天天来讲学,总统带著这些部长来听课,这个镜头要播出去之后,我相信台湾每个人对领导人心服口服。而且什么?他这一提倡,全国人都要学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个影响力太大!做个三次、五次台湾社会就安定了。
主持人:好,也就说做为一个领导人。
老法师:这是大勇,大智、大仁、大勇。
主持人:对,你有很多种方式来展现,展现一个领导者的气魄,我觉得师父建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待会回来,再看看师父对於今天「勇者无惧篇」,他要帮我们做出什么样,小小的建议跟结论。
主持人:好,回来我先请教一下宪宏,我们每一堂课,都跟著师父一起来请示,你自己觉得今天这样听下来勇敢,你觉得你是不是一个勇敢的人?
杨宪宏:不是。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都不是。
杨宪宏先生:还要再努力,我觉得最大的不是,是在认错。「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可以想到很多错,这些错误都需要认,认了才有解决。否则无限发展,怨天尤人,就变成自己我哪有错,我没有错。到最后走上街上去,看到好像别人都要对你不利,甚至於有那种校园里头拿起枪来扫射毫无目的,他内在是什么?怨天尤人,不能认错,这是要有勇气的。没有勇气认错,觉得失颜面,没有面子,没有办法在人面前站起来。其实不认错才站不起来,这是要警惕,这时时要的。
主持人:其实知道,师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讲,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是一种智慧,你有智慧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知道我是哪里做错了。我们在《论语》里面也讲一句话,「知耻近乎勇」,也呼应了宪宏刚才讲的,你会知道耻,哪里做不对,敢知道自己哪里做不对。杨宪宏先生:才近乎勇而已。
主持人:对,才近乎勇,还不是真的勇。所以请教师父,这同样的问题,当我们说要知耻近乎勇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一个人,真的要勇敢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所以常常检讨反省是必要的。
老法师:对。所以真正的大智、大仁、大勇是佛菩萨。佛菩萨教给我们,就是为什么佛弟子最低限度都必须要做早晚课,早晚课是什么意思?早课读佛的经文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思想、行为、言行,要遵守佛陀的教诲,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我这天有没有犯错?把自己错误发现出来这叫开悟,就悟了。悟了之后叫悟后起修,悟了之后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下一次再不会犯重复的过失,叫「不贰过」,这叫忏悔,这叫修行。修行是什么?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里面把智、仁、勇,加个大智、大仁、大勇,统统包括在其中。
主持人:我们今天谈到勇,而且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大概师父一方面透过佛法、佛学,来阐释了我们对於中国文化里面,所孕育出来的对於孔老夫子很多的教诲,把它整个串起来。更重要一点是告诉我们说,勇敢的行为就是一种大无畏,而大无畏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变成佛菩萨,我觉得这是今天最好的成果,一个收获。还有一点时间,再继续请教师父,对於师父来讲,师父觉得您自己修行、念佛这么多年,你接近一个勇者的境界了吗?我相信很多聆听您教诲的人,都一定很好奇。
老法师:对,我们必须是要这样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早晚课就有罪过,为什么?早课念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念它又骗他一次,你说这存的什么心?佛菩萨是泥塑木雕摆在那里,你早晚都会欺骗他,你的良心何在?你怎么可以忍心这样做法?它的本意是教我们,提醒我们教我们反省,改过自新,这是早晚课的本意。但是现在做早晚课的人多,但是本意都没有了,真的就是早晨骗一次,晚上骗一次,我什么过失都没有,过失都是别人的,处处都是别人,自己一点错误都没有。所以,佛门以前老和尚有一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你不说别的,我为什么要下地狱?你早晚骗佛菩萨就要下地狱,其他的不论你别的,你怎么可以欺骗?你连泥塑木雕的佛菩萨都会欺骗,你能不骗人吗?
主持人:地狱门前僧道多,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好的提醒。也就说如果真的要把这种自我反省,不管是每日三省吾身,还是师父您刚刚提到的早晚的两道功课,早课、晚课的提醒、反省,他都要认真的做到内心里面,而不是变成工具化,变成一个按表操课。
杨宪宏先生:勇气面对自己,再丑陋的部分也要面对。
老法师:对,不错。
主持人:勇气的面对自己,也就意味著,真的套一句比较庸俗的话来讲,我不管我自己长相如何美丑,我都要去面对。
老法师:不错。
主持人:所以真正勇敢人可以说,我们的小结论就可以归纳到这里来,就是打开自己的心房。
老法师:没错。
主持人:要让自己看到。
老法师:事无不可告人言。
主持人:事无不可告人言,可是这需要勇气。
老法师:这就大勇,真勇敢。
主持人: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人愈到一个高位,他愈会在乎我的评价完不完美。
杨宪宏先生:贪瞋痴慢。
主持人:对,在乎我的评价完不完美的,就更不敢承认我有缺点。
老法师:你能够全部是透明的,没有一个不赞叹的,那是真正成就。
主持人:这句话说得非常有智慧。
老法师:处处掩饰自己,别人总是对你打很多问号。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话尤其是对於有权势的人,有地位的人,有社会名望的人,这样子的提醒是愈重要。因为他们是最多包袱的,最不敢面对自己内心里面最虚弱、最恐惧的那个小部分。所以师父,在结束我们今天「勇者无惧」之前,能不能再跟所有观看我们这个节目的朋友们,来给他们开示一下,怎么样做生活里面的勇者,给他们几句话好不好?
老法师:今天讨论的题目最重要的总结起来,就是勇於改过,勇於承认自己的过失。但是,你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你不可以一天不接近圣贤人。圣贤人在哪里?圣贤留下来的典籍,佛菩萨留下来的经典,就是佛菩萨、就是圣贤,你天天要去读诵。读诵不必读得太多,为什么?每部经里面都是圆满的戒定慧三学。你每天只读一部,天天照著这一部经的道理,修正自己的思想、见解,照著这部经所讲的方法,这个教诲修正我们的言行、生活行为,我们跟圣贤、跟佛菩萨一天一天的接近,这里面有无量的法喜,这应当要学习的。
主持人:这是个非常好的提醒,我想还是一句老话,每次我跟宪宏坐在师父的旁边,一边听师父聊天的时候,最大收获、最快的收获应该就是我们两个。每次在一个概念,很抽象概念里面,师父总是可以把它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给很多朋友一个提醒。非常希望大家听了今天这段的访谈之后,能够对勇敢,对勇者无惧有个回到自己内在生活,面对自我更大参考指标。非常谢谢您的收看。再次的谢谢师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