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佛 (共一集) 2005/12/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8-022-0001
诸位同学,请坐。前两天国内有同学打电话给我,邀我到他们的道场学院去讲课,我答应了,我说以后我们每个月可以一、二次跟诸位见面。见面的方式还是用这个方式比较好,我们上课同时也录相,不仅道场同修能看到,佛学院同学能看到,一般的听众也都可以看到。那光碟可以保存,这对於教学都有帮助,所以我觉得还是采用这个方式好。
今天第一堂课,听说有不少同学刚刚剃度没有多久。发这个心相当不容易,所以头一堂课我们「谈学佛」。这个题目不但出家人重要,在家学佛也非常重要。第一「佛是什么」。学佛总得要把这个搞清楚,学佛多年了,佛是什么都不知道,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难怪社会上说我们学佛人是迷信,你说是不是迷信?对它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就信了,这个信十足的迷信。我跟大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我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决定不信它。
早年学校读书,尤其在抗战期间,学校里教育都告诉我们佛教是迷信,而且我们课本里头还有一课孙中山先生破除迷信,在一个寺庙里把佛像打碎,破除迷信。我们还念过这一课,这一课的印象非常深刻,课文虽然记不得了,印象很深刻。一直到我二十六岁那年,二十岁之后我对於哲学非常的向往,二十六岁这年遇到我们同乡的一位长者,是中国的哲学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先生。他是桐城人,我是庐江,我们相距,中国的里程讲五十里,中国的五十里大概只有二十五公里、三十公里的样子,所以是很近的乡亲。
见了面之后,我就非常希望跟他学习,他也很高兴,也爱护我们这个晚辈,他大概大我有二十多岁的样子,是我父亲这一辈的人。跟我讲哲学概论,从西方康德哲学讲起,一直讲到东方,讲到中国、讲到印度,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非常的讶异,佛教是迷信,哪来的哲学?老师告诉我:你不懂,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听这两句话非常震撼,过去所学的,那我们错了,错不知道自己的错误。
我那个时候年轻,我也就向老师请教,我说:老师,你这个佛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我们才能产生信心。老师告诉我,在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那个时候中央大学好像是在重庆,在大后方。他说有段时期他生病,朋友就建议他到峨嵋山去养病。峨嵋山确实非常清静,山明水秀,养病那是非常好的一个处所。他说他住在山上,山上没有报纸也没有杂志,想看一点东西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佛经。所以在养病那个期间就接触到佛教的经典,他就拿来看,愈看愈欢喜,才知道佛经里面有高深的学问。从那个时候之后,可以说一直到老死,从来没有一天中断过,天天读佛经。佛教经典里面很多精采的句子,他全都能背诵,跟我们讲解的时候居然一段一段背诵出来,我们听到、看到五体投地。
确确实实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出家人,老法师、高僧大德,那跟他比相差远了。他真正是一个学者,真正是一个读书人,专门教书,他没有别的事情。不像我以后跟李炳南老师,李老师还有很多职务,他建了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育幼院、养老院还有菩提医院,杂事很多,不能专心。方老师专心,除了学校固定几个钟点课之外,他没有事情,统统都在读书,这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所以我一生学他老人家,我不搞这些事务,专门做学问,专门教学。这五十多年,从我认识方东美先生起,他把佛法介绍给我,我也是锲而不舍,五十四年了。我出家就开始教佛学院,讲经教学到今年四十七年了,所以这里面的味道我知道,不是过来人他不晓得,确确实实证实了方先生教我的这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你既然学佛,首先佛是什么?我的缘很殊胜,接触到佛法经典大概一个多月,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这是我们佛门一位大德,我亲近他三年,也是每个星期单独给我上一堂课。我们那时候有工作,只有星期天有时间,他给我两个小时,我看的东西有问题都向他请教,有时候听他讲开示。他第一部教我看的书是《释迦方志》、《释迦谱》,这两本书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这个教学确实不同於一般人,也就是首先教你认识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本书当时市面上买不到,老师教我找寺庙,大的寺庙里头有《大藏经》,到《藏经》里面去找,找出来了把它抄下来,所以我还抄了这两部经。
《释迦谱》、《释迦方志》都是唐朝时候的著作,我们读了之后对於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真正了解到,佛教的本质是教育,不是宗教,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你看看我们佛门弟子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这就很清楚,师生的关系。宗教里头没有师生关系,宗教里头有主奴的关系,天上的主,主宰,人民都是仆人;父子的关系,天上的父,那神是至高无上。我们这佛称老师,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主,他也不是上帝,他是老师,我们是学生,你从这里细心一想,一点都没错。
后世我们称寺院丛林的住持、方丈称他叫和尚。和尚不能随便称的,一个道场只有一个和尚,不能有两个和尚。和尚是什么?就像学校校长一样,一个学校只能有一个校长,不能有两个校长。所以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主持教育政策的人,其他跟你上课的这些老师称阿闍梨。阿闍梨是授课的,就是我们今天像大学的教授,校长才称和尚;现在是碰到出家人都称和尚,这是完全错误。所以它是教育,我们是学生,这先要搞清楚,认识清楚,你就不会迷信了。
所以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是我们的学长,他也是佛的学生,他早我们晚,好像我们同学,先后同学;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也是。这里头现在很多人都造成了严重的误会,连出家人自己本身都没有搞清楚,他怎么能学?通常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都知道拜观世音菩萨,所以「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殊不知观音菩萨是代表一个学科,我们学哪一个科目,它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学科。观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就是这个课程。那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讲法,爱的教育,爱的学习,观音菩萨代表这个。谁是观音菩萨?谁真正学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个人就是观音菩萨,他修学观音法门。
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我们中国古时候十三经里头有《孝经》,地藏菩萨代表这个科目。你要是学习《孝经》的,那你就是地藏菩萨,你把孝道做出来,发扬光大,自行化他,提倡的是孝道。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说到做到,这中国四大菩萨,大乘四门主要的课程,它是代表这个。所以你要问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是女的?是哪一个?太多了,自古至今学这个法门的统统都是。
在《华严》里面我们就看出来了,菩萨的阶级,就像我们学校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总共有多少个年级?五十一个年级。它分五个阶段,十信好像是小学,初信、二信、三信、四信,有十个阶级,小学,十年级;这上面有十住,好像我们现在讲初中,十住,十个阶级;再上面有十行,好比是高中;再上去有十回向,好比是大学;再往上去有十地,好比是研究所;最上去一层的叫等觉,还是学生,还是菩萨,等觉菩萨,那就好比是博士班。毕业之后,这才叫成佛,毕业之后叫妙觉位,那是果位,那不是因位。所以在因位一共五十一个位次。他们的位次高,我们才开始学,我们才是十信里面初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到了大学,到了研究所。所以他们也可以教导我们,学长,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学长也要把他看作老师一样的看待。这是先把关系搞清楚、搞明白。
你再看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他的身分是王子,父亲是国王,他是长子,继承王位的,他把王位舍掉了,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才晓得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他看到世间人民的痛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他看得很清楚,爱心(佛家讲慈悲心)油然而生,怎样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他想得很清楚,这个事情政治不能解决,军事也不能解决。我们在经典上读到,释迦牟尼佛年轻的时候武艺高强,他可以做将军,他可以做元帅,他知道这个不能解决问题。看看社会上工商业,今天讲科学、技术、经济(经贸)、工商,统统不能解决,这在我们现在社会看得太清楚、太明白。
释迦牟尼佛有智慧,能解决的只有一条路,教育。这个跟中国古圣先贤,那个时候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在春秋战国,秦汉的开端,那些学者就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释迦牟尼佛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把王位舍弃,在这个社会上他选择一个什么行业?教育,用现在的话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你看他教学的对象,不分国家,不管你是哪一国的人,这心量多大!他要教全世界的人,不是教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是!他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超越了种族的界限,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
我们知道释迦出世那个时候,印度是宗教的黄金时代,总共大的宗教就有几十个派别,小的宗教合起来,经上常讲九十六种外道,这都是著名的,九十六种宗教。这里面一些教徒、传教师也常常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他都收。你们看经典里面,大乘经典里面太多了,大家熟悉的《地藏经》。《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婆罗门是宗教,世尊没有叫她改变信仰,了不起!不是说你是婆罗门教,你要放弃,你才来跟我学,不是的,佛是教育,什么样的宗教统统都能包容。所以婆罗门,在《华严经》上看到胜热婆罗门、看到遍行外道,这都是宗教徒。那个时候的数论、瑜伽,这都是印度非常大的这些宗教,都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他统统都收;绝对没有说你要改变宗教才能跟我学,没有,教学。
世尊一生就像孔子一样,并没有造成一个派系,连学派都没有,心地清净,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只有一个大慈大悲,真的是救苦救难。佛知道一切苦难从哪里来的?从错误产生的。换句话说,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错了、你想错了、你做错了,这个错误当然有错误的后果,那你要承当,这就是苦难;在今天的社会,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那要怎样挽救?一定要众生觉悟。所以佛所教的,他自己所学、所得到的,是究竟觉悟宇宙万有的性相、理事、因果,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佛。觉悟宇宙万物性相理事因果之人,没有到究竟,我们就称他作菩萨。菩萨还不究竟,还不圆满,那比我们实在是强得太多了,这就是什么?五十一个阶级的菩萨,愈往上去就愈接近圆满,圆满的人才称之为佛。
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是事实真相,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法里头的平等是从这里建立的。一切众生跟证得究竟圆满果地上的佛陀,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福报(佛经上讲相好,今天讲的福报)平等,没有丝毫差别。现在为什么不平等,差别这么大?佛说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他说得多清楚!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所以你自性本有的智慧才华统统被这个障碍掉了。所以佛教人,他非常谦虚,我没有东西教你,你修行成果了,证得了智慧、德能、相好,那都是你本有的,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你怎么证得?把你这个障碍去掉了,这个障碍就是执著分别妄想,这三样东西去掉,你的障碍就没有了。
所以佛法里面有学位,也有三个学位,就像我们现在大学里一样,它有阿罗汉,阿罗汉相当於学士,有了学位;有硕士,硕士相当菩萨;有佛陀,佛陀相当博士,三个学位。这三个学位标准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三种障碍,妄想、分别、执著,你把执著放下了,对於一切法不再执著了,你就证第一个学位,阿罗汉;你再能进一步,对於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了那你就是菩萨。最高的学位是什么?连妄想都没有了。妄想什么?起心动念,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陀。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我们想想,佛陀这个学位真是不容易拿到,为什么?我们眼见色,耳闻声,自自然然会起心动念,不容易断掉。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就像止水一样。像我们看到湖水,风平浪静,一丝毫波浪都没有,这个时候湖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四周是山色统统照在这里面,一点都没有遗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丝毫波浪没有。所以他是照见,明了,真的明了。可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这个湖面大风大浪。
你看把心比喻作水,佛的心是静的,丝毫波浪不起;菩萨的心静的,但是那个静的程度比不上佛,菩萨就是有小浪,微波,那个微波甚至於小到我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它真有;阿罗汉那比菩萨的波浪就又大一点,但是照在外面大致上还很可观,大风大浪没有法子照。我们今天是大风大浪,所以心是动的,妄想纷飞,胡思乱想,所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我们的福报,统统都被障碍住了。佛明了这一点,所以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教什么?就是教的这些东西,他自己所亲证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你本有的,只要你把心定下来。这个我们要认识,认识他教学的,就是修学、教人的理论跟方法,我们明白了,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这才肯真正跟他学。
可是学作佛,学作佛就是学做明白人。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你统统搞清楚、搞明白,这个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是明白人,我们这凡人是糊涂人,就这么回事情。那学佛先要从做人学起,《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佛教人,第一个教你孝顺父母,第二个教你尊敬师长,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人完全相同。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孝顺父母他怎么会尊敬师长?尊敬师长为的是什么?重道,尊师重道!你对你所学的如果不重视,你就学不到东西。
中国古人常讲,我们佛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不知道讲多少次,「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个老师接受一个学生,他看什么?就看学生对老师恭敬的态度。如果这个学生跟老师见面,是从内心里面生起的恭敬心,老师晓得这个人可教,孺子可教,他能接受;如果对老师不恭敬,你仔细观察他,表面上好像恭敬,其实不然。这老师心里就有数,这个学生是来混的,不是真正来学的,你要是认真去教他没用,他得不到。他只能够容纳一分,你给他两分就多余的,那一分他吸收不进去;真正好学生,他有十分恭敬心,你教他九分,你就对不起他,为什么?他还可以装一分。
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特别是第一次见面,看什么?看你的诚敬心。不是老师要你对他怎么恭敬,那这个老师不足以为人师,从这个地方看到你求学的态度,是这么个道理。他知道他应该怎样教你,他应该教你多少,这不是取决於老师,取决於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态跟老师生起共鸣的作用,老师会教我多少,老师用什么方式来教我。所以《观经》一开头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头一条做人。所以学佛先要学做人,做人基础的教育在孝敬,这与中国传统圣贤教育完全相同。
所以讲到教育,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族群,都比不上中国,中国古圣先贤最懂得教育。这个教育在中国有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这还得了!走遍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我们要肯定。中国人今天遭这么大的灾难,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对於自己祖宗传统东西失去信心,这才叫最大的悲哀,今天受这么多苦难。清朝末年许许多多这些中国的学人,舍弃了中国传统,一昧的去学西方,还提倡全盘西化。现在我们看看西方,如果全盘西化,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一定会灭亡。西方科技的发展,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末路了,他们现在很著急怎样挽救,就想到什么?想到中国,想到印度。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不觉悟那就不应该了。
中国佛教不依小乘,而以儒道作根基,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学佛的同学,将来你经典看多了,你会看到佛在戒经里面讲「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真正要想学,你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指示,它有次序的,学习一定是由浅而深,由近而远,这是一定的程序。你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错了,大乘学不到。就好像在学校念书,你不先念小学,再念中学,后念大学,你小学、中学都不念,你就开始念大学,没有这个道理,你不能成就,你毕不了业。
但是佛教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传入中国,这是国家正式派使者(派特使)到西域去求法。摩腾、竺法兰这两位大德,带著佛像、经书来到中国,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尔后陆陆续续,我们中国有高僧到印度去取经,印度也有高僧到中国来传教,带来的典籍都相当丰富,尤其是小乘经论很完整;我们现在《大藏经》里面的阿含藏,《四阿含》。这些事情方老师都跟我讲过,他说《阿含经》翻得不很好,这个句子多半还是印度这些文法,我们念起来很别扭,就是直译的不是意译的,但是相当完整。现在跟南洋,像泰国、缅甸这些小乘国家他们的巴利文《藏经》一对比,这才晓得他们的经典比我们翻译的大概只多五、六十部的样子,数量很少。小乘阿含大大小小的经典差不多也有将近三千部,三千部只多出五、六十部,你就晓得我们经典翻译多么完整。
在隋唐的时候,小乘有两个宗,成实宗、俱舍宗,大乘有八个宗,所以中国有十个宗派。可是到唐朝中叶,这两个宗就衰了,宋朝以后就没有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两个小乘宗派,历史上的名词,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中国这些无论在家、出家的,不学小乘就直接学大乘,那不是违背佛的教训吗?不然,中国人无论在家出家学佛,没有不读孔孟书的,没有不读老庄书的,所以中国的孔孟老庄代替了小乘,比小乘经典还要殊胜,这可以在历史上能够见到。将近两千年当中,中国历代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的成就,成绩远远超过印度。
到今天问题来了,小乘不学了,儒也不学了,道也不学了,所以天天看到大乘经典,不得其门而入。最近这个世纪成就的人都太少太少了,世纪初还有一些大德,那都是过去有根底。诸位想想看,像虚云老和尚、谛闲法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这些大德他们有没有念过儒书?有没有念过老庄?统统都有。这些人以后,问题真的就来了。这些大德说实在话,教导后学把儒道疏忽了,这样就造成佛门学习的一个断层。
我过去跟李炳南老师学习,老师非常重视儒学,所以每个星期跟我们上一堂课,教汉学。我到台中去的时候,我们用的课本《古文观止》,十年如一日,每个星期一堂课,《古文观止》三百多篇,居然全部讲完了,一个星期讲一篇,长的两个星期讲一篇。那是什么?帮助我们提高汉文的程度,因为佛教的经典都是古人翻译的,文字虽然是很浅显,依旧是文言文,老师教我们的目的在此地,让我们有能力读经。到今天我们非常认真的反省,老师疏忽,没有督导我们在德行上奠定根基,所以纵然文字没有问题了,文言文可以读了,依旧不得其门而入。我认真反省,这才这几年的时候大力提倡,我们要中国传统教育里面的德行,这才真正能代替小乘,给大乘做一个基础。
大乘佛法始於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在这二十多年当中常常提示诸位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菩提心,所以佛门当中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些大的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够掌握住。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第四项「大乘始於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有人问佛教是什么?佛门里头答覆很多,但是最常听到的,佛教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答覆非常恰当。慈悲就是爱心,佛教为什么称慈悲不称为爱?怕的是世间人产生混淆不清,爱里面通常连到是有情,爱情,它有情,情就是迷,所以说盲目的爱。这是世间人观念当中的,所以佛换个名称,换做慈悲。慈悲就是说理性的爱不是感情的,理智的,智慧的这种爱就称之为慈悲,绝对这里头不生感情,感情是烦恼。所以慈悲是以智为本,世间爱是以情为本,这两个不一样,区别就是在此地。智慧的爱,理性的爱。
方便是什么?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现在话说,最恰当的方法。把这个慈悲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在佛的教学上,落实於自己的行持,那就是刚才讲的,我们人在这个世间总离不开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自己修学的方便。至於教化别人,你一定要懂得观机,这个人的根性,程度,主观的环境、客观的环境,你统统都了解,那么你教他的那个方法一定非常恰当,他能接受,他能够学得很好。这在佛门常讲上中下三根,这是举比喻,上根有上根的教学方法,中根有中根的办法,下根有下根的办法,不一样,但是总离不开慈悲。这个慈悲是真诚的关怀,真诚的爱护,真诚的教导。
中国上古教育就是以爱为中心,这个爱里面有情、有智,这是我们不能够不晓得的。中国教育特色就是家庭,所以这个连西方人现在自己也都明白了,中国这个国家、这个群族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绵延五千年,而没有被消失,主要的原因,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爱。所以古时候教学,五伦、八德。从文字上记载,尧舜时间就提倡,政府就设立机构专门来主持教育,教的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千年信守不渝,所以中国是个世界上和平的族群。你看五千年历史上记载,从来没有侵犯过别人的领土,从来没有跟其他国家打过仗。国内是有改朝换代,内部是有战争,从来没有在国际上发生过战争,和平的民族。
为什么这个民族这么爱好和平?教出来的,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出来的!这个教学的中心就是这个「亲」字。「父子有亲」,亲就是亲爱,从什么时候看出来?我们前年在日本参加一个会议,日本那边的同修有不少人跟著我一道,有个年轻的妈妈带著她的儿子,四个月,推个小车跟著我,非常可爱的小孩。我就让跟著我旁边十几位这些同学们,我说你们看,你们细心观察,小孩爱他的父母,父母爱他的儿女,这个时候的爱决定没有任何条件,天性!你在这个时候能看到,你就看到父子有亲。中国教育就是从这个地方延伸出来的。
教育的目的,是如何把这种亲爱永远保持,一生不会变质,这是教育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把这种亲爱发扬光大,知道爱他的家庭、爱他的家族、爱他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上所有的人。你看《弟子规》上讲,这实际上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凡是人,皆须爱」。你爱他,你就不会害他,这是中国五千年教育的中心。中国自古以来这个教育教什么?就教这个。君臣有义,这个亲爱用在君臣上就是道义,用在夫妇上就是有别,别是什么?个别的任务。夫妻结合,这成为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两桩事,一个是生活,另外一个就是教育下一代。所以古时候男子出外谋生,负责家庭的经济生活;太太在家里,她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儿女,教下一代。你家里头下一代有没有人才出来,我们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是说你家里头没有儿孙,儿孙再多,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没有一个能够继承你的家业,继承你的道统,那就是无后,这要知道。
你看现在我们称家里面主妇称「太太」,为什么称太太?太太从哪来的?太太这个称呼的来源,周朝开国的三位妇女,因为她们的名字都有一个「太」字。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他的祖母叫太姜,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这三个妇女都是圣贤人。你看看她们教出来的儿女,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人。所以太太就是说这个夫人是圣贤、是贤人,确确实实,她能把她的任务圆满达到。尤其是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文王的母亲怎么样教她的儿子?从胎教,怀孕的时候,就是他母亲怀文王的时候,她自己非常留意自己的思想行为,端端正正,心没有邪念;「目不视恶色」,就是难看的东西她不看;「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你看看身口意她都能注意到,为什么?影响胎儿,所以中国胎教就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真正是一个负责的好母亲,真正懂得爱自己的小孩,从小到大绝不让他看到、听到负面的东西,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纯正无邪,圣人的基础是这么教出来的,这所以称太太。太太是周家这三太,培养出圣贤。这个名称的来源我们总得要晓得,然后你才晓得夫妇有别,那个差别的任务之重大,比男子的任务大多了。所以后代有圣贤出来,不单是荣宗耀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托他的福。在今天讲全世界都感恩,都沾光,都托福。你说这个夫人她的使命有多大!
中国人古时候一般家教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出生大概三、四天就开始了。周文王厉害,他母亲从怀胎就开始教他了,一般把这一层忽略了,但是出生就教。怎么教法?今天我们讲的《弟子规》,《弟子规》不是教科书,是什么?父母做出来给婴儿看。他生下来才三、四天,做父母的在这个小孩面前,小孩眼睛张开他会看,耳朵他会听,父母的言谈举止全是正面的,决定没有负面的;小孩都看到了、都听到了,记在心里头。这样天天在薰习,薰习到三年他就很懂事。三岁的小孩就有能力辨别邪正,就有能力辨别是非,他就晓得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他就知道。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道理就在此地。
他从出生下来就接受这个薰习,到三岁,三年的薰习,这谚语所谓的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已经养成习惯了。这三年的教训完全是父母、家里的大人(比他大的人)在他面前给他做最好的示范,身教不是言教。中国历史里面所记载的,孔融四岁让梨,他懂事!他就知道长幼有序。一盘梨子,哥哥吃大的,弟弟吃小的,懂事。那就是什么?从小他就看到是这样的,听到是这样的,接触到是这样的,一生都不会改变,所以说「七岁看终身」,你说教育薰修力量多大!
教育从什么时候?一定是从出生下来,你要说三、四岁,来不及了,那很难教了。现在你看看不但是中国,看看全世界,小孩一出生下来,谁教他?电视教他。眼睛一睁开,耳朵竖起来,就看到电视。电视里教他什么?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他从睁开眼睛那一天起就薰习,所以三四岁、四五岁他就犯罪了。他并不知道他犯罪,他认为这是应当,正常的,都是教出来的,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今天要认识清楚,今天这个世界社会动乱,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这个动乱化解,把这个动乱平息,恢复到社会安定和平?除了教育没有第二个办法,除了中国家教,也没有第二个办法。教育里头一定要懂得像中国古人这种家教,你才有办法。
所以今天整个世界社会的乱象,真的是人人都担忧,人人都拿不出一套办法出来。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所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他说得没错。孔孟学说里头最重要的,家教;大乘佛法里头最重要的,《十善业道》,这要讲清楚、讲明白。否则的话,大乘经论浩如烟海,儒家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到哪里去找?找不到实用的东西,也不知道从哪里教起。今天到哪里去找一个像文王的母亲?王季的母亲?王季是文王的父亲,他的母亲太姜。文王自己的妃子太姒,是了不起的人,非常有智慧,文王有许多国家大事都跟她商量,贤夫人,而且是非常有智慧。所以中国教些什么我们要晓得。
为学之序也有五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最后一个是笃行,要落实!你不落实有什么用处?可是在中国教学里头,小学不是博学,小学是专攻,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博学是什么?博学是在大学。中国古代这个学制有小学、有大学,那时候叫太学,没有中学。所以它教学方法不一样,小学著重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与佛法的方法相同,小学是以德行为主,伦理道德都要在小学培养成。小学大概是从六、七岁到十二岁这个阶段,十三岁就上太学。太学里面广学多闻,智慧渐渐开了,所以有审问(就是学问),有慎思,有思考,明辨。最后所学一定有所用,你学的东西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不是所学非所用。伦理道德是基础,你所学的东西绝对在应用上不会违背伦理道德,所以中国历代忠臣孝子多,都是这个教育教出来的。
中国人讲求修身为本,所以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这是一生不可以违背的。至於自己有些毛病习气要知道对治,要知道改过,所以提出第一个是「惩忿」,叫忿怒,必须要克制。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很忤逆的事情,不可以发脾气。这在佛法里头也是列入第一个重戒,为什么?一念瞋恚心起来,百万障门开,你智慧就没有了。而且脾气发作很容易得罪人,如果别人怀恨在心,好了,那你这个冤仇就结下去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很恐怖!你的冤家对头从哪来的?就是你平常言语态度不谨慎,让人家起的误会,误会愈来愈深,从这来的。
第二个欲望,欲望一定要遏止,决定不能够纵欲。五欲六尘的享受适可而止,这种生活欲望愈低愈好,为什么?不求人,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业跟道业。平常时时刻刻念著「迁善改过」,佛法讲「断恶修善」,改过是断恶,断恶修善才成就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处事待人也有两个原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你看看处事跟一般人相处原则是什么?道义,决定不能够离开道义。现在人没有义只有利,见利忘义,现在人只求自己有功,不讲道了,所以今天的社会是功利的社会,道义没有了。中国自古以来教人道义,轻视功利,这就是和平的基础。我们连这些都不懂,连这些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够学佛?
接物之要也有两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自己不喜欢的,你就不能加诸别人;自己要是遇到障碍,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应当认真的反省,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才是解决的方法。今天则不然,行有不得,把所有一切的过失都推给别人,我们今天讲推卸责任,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这种行为在古人,如果遇到这个他就对你疏远,不敢跟你交朋友,也不敢再用你。所以与人相处事事都要替别人想到。譬如说这平常最容易犯的,我不愿意别人用一些粗鲁的态度对我,那我就不应该对人粗鲁;我不希望别人欺骗我,我就不可以欺骗别人;我希望别人帮助我,那我就时时刻刻要帮助别人,基本的道理。
认真负责,遇到困难,遇到障碍,不怨天,不尤人,反省总是自己做得不够圆满,才会有这样结果。如果自己反省还没有过失,你就再认真反省,你去找,务必把自己的毛病习气发掘出来,把它改正过来,你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是儒家基本的原理原则的教诲。我们纵观历代的这些大儒,他们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修身、齐家、治国,都能够守住这些原则。你再仔细观察他,这些原理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怎样灵活巧妙的运用,那就是佛法讲的善巧方便,运用得那么好,那么活泼。
再看佛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础上,这就是用儒代替小乘,我们不能不知道。佛教本身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为根本,我们净宗学院成立就是以这五个科目修学。三福《观经》里面所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人天福报。这就是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做一个善人,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这一条我们不采取小乘,我们采取儒道,儒也就够了。
第二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看这才入佛门。你入佛门佛教你什么?佛教你三皈,三皈就是把佛法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传授给你,皈是回头,回头是岸;依是依靠,三皈依。依靠什么?依靠三宝,这个三宝就是佛法僧,叫三宝。三宝你要知道,佛教你依靠的是自性三宝,那才真管用!自性三宝就是底下讲的三学,那是我们依靠的。佛是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净,我们自性里头本来有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叫三宝,我们要皈依三宝。
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大家传授三皈,他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这样的;他怎么用?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是这样讲的,讲得更清楚、更明白,不至於产生误会,说得好。为什么六祖要这样说?他跟别人讲得不一样,要这样说?我们就可想而知,在唐朝那个时候,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大概这个三皈依就被人误解了。早年不会,传久了就会被人产生错解、误解了,皈依佛以为就是佛像,皈依法以为就是经典,皈依僧以为就是出家人,这就产生误会了,而不知道三皈的正义是皈依觉正净。所以《坛经》里面六祖讲得好,「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必须要自己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佛法教给你最高的修学的原理原则。这个你要懂,这才入佛门,你没有前面第一福的基础,你入不了佛门。
所以现在你受三皈也好,你出家也好,对於佛所教导的你都做不到,原因在哪里?你没有第一条,你孝亲尊师没做到。孝亲尊师在哪里?我们今天选择的,儒家的《弟子规》。你能落实《弟子规》,孝亲尊师做到了,你有这个基础,你才可以学《十善业》。《十善业》落实了,三福第一条你有了。你有了这个基础,你才可以进入第二条,受持三皈,受持五戒或者菩萨戒,你就能落实,能做到。如果要出家,你有弟子规、十善业的基础,你还要学习《沙弥律仪》,你才是个出家人;你要不学习《沙弥律仪》,你是假出家人,你不是真出家人,这个要懂。所以现在你们大家发心出家了,你不能不学,你要不学你就欺骗佛菩萨,那用现在不好听的话说,你是自欺欺人,错了;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
与大众相处,六和。六和佛在经上讲得很多,「见和同解」,这是说我们大家在一起生活要建立共识,我们的见解、思想相同,太重要了,团体生活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第二「戒和同修」,这个戒就是守法,大家在一起总要有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就乱了。所以戒就是规矩,一定要守规矩。第三「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我们讲法喜充满,儒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利同均」,利同均就是物质生活要求要平等,没有特殊,没有高下,大家都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世这一条做得很好,那个时候生活的方式都是去托钵。你看僧团一千多人出去托钵,托钵当然有的人托的饭菜不错,很好,有的人就很差,甚至於有的人还托不到,佛是决定不许可你托的时候就吃,不可以,你托了之后回来,回来之后怎么样?要把所托的饭统统混在一起,平等了,然后大家再分,利和同均。佛的制度好,叫人佩服,没有话说,这个制度就是现在所讲的共产制度。
所以共产,什么人能做到共产?佛菩萨,没有私心的人。佛的世界是共产的,绝对没有私人财产,绝对没有个人的欲望、需求,没有,佛世界是真正共产。你们看《华严经》,你们看极乐世界,六道里头做不到。六道里头为什么做不到?他有私心,有私心里头就有弊端出来,所以六和重要!僧团里面一定修六和敬,这叫僧团;没有六和,这不是僧团,佛不承认。
三学,三学是戒定慧,戒学、定学、慧学。慧学是觉,定学是正,戒学是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是戒学,正知正见是定学,觉而不迷是慧学。所以戒定慧就是觉正净,戒定慧就是佛法僧,叫三宝。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这个经题,非常欢喜,为什么?它戒定慧具足,三学、三宝、三慧统统具足,经题里头有「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你看戒定慧三学有;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三宝具足。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题非常欢喜。
菩萨的六度,《华严》普贤菩萨的十愿,这是我们佛教学习的根本,然后以四悉、四摄为善巧方便。四悉叫四悉檀,檀是檀那,中国话叫布施;悉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这四种中文翻成四悉檀,四种遍施,普遍的布施。「世界悉檀」,布施欢喜,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叫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这就是我们把修学方法怎样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是这么个意思。
四摄法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懂得,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以我常常讲,这四摄法是佛教给弟子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的交际法,现在人讲公关法,公共关系法。从小,夫妻你要懂得用四摄法,这个夫妻和合,百年偕老,这一生恩爱不会变质。四摄是关怀。你看四摄里面布施就是我常常讲的,多送礼、多请客,夫妻也有这个必要。先生出门总要带一点礼物回去,太太出去也要带一点礼物给先生,虽然很小,情义!礼轻情义重。第二个是爱语,爱语是关怀;第三个是利行,我所作所为必定对你有利益。最后同事,很不容易,我也怕人家误会,所以同事我统统都是讲我们要跟佛,佛怎么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学佛,跟菩萨同事、跟佛同事,就一点过失都没有,这是善巧方便。怎么样把我们前面这五条根本落实?这是用四悉、四摄善巧方便落实。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里头说的。我们懂得这个原则,《弟子规》、《十善业》、《沙弥律仪》从我做起,就是自行化他,我做出样子出来,别人看到了,他就会受感动。我们这个地方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做到,他就能感动一百个人;一千个人里头有一百个人做到,一万个人里面有一百、二百人做到,全都感染,移风易俗,那个成就不可思议。这是我们的责任。
最后这一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国家今年提倡和谐社会,要从我心行做起,要从我家做起。我这一家不和,还能谈世界和平吗?从我村做起,从我乡、我镇做起,我们要把它落实。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讲礼义之邦,和谐社会。我们能做好了,自自然然影响其他的国家。尤其今天观光旅游、资讯、交通这么发达,化解世界各种的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有指望,不是没有指望。指望的根源在自己,我要做到,我家要做到。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课就上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前两天国内有同学打电话给我,邀我到他们的道场学院去讲课,我答应了,我说以后我们每个月可以一、二次跟诸位见面。见面的方式还是用这个方式比较好,我们上课同时也录相,不仅道场同修能看到,佛学院同学能看到,一般的听众也都可以看到。那光碟可以保存,这对於教学都有帮助,所以我觉得还是采用这个方式好。
今天第一堂课,听说有不少同学刚刚剃度没有多久。发这个心相当不容易,所以头一堂课我们「谈学佛」。这个题目不但出家人重要,在家学佛也非常重要。第一「佛是什么」。学佛总得要把这个搞清楚,学佛多年了,佛是什么都不知道,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难怪社会上说我们学佛人是迷信,你说是不是迷信?对它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就信了,这个信十足的迷信。我跟大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我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决定不信它。
早年学校读书,尤其在抗战期间,学校里教育都告诉我们佛教是迷信,而且我们课本里头还有一课孙中山先生破除迷信,在一个寺庙里把佛像打碎,破除迷信。我们还念过这一课,这一课的印象非常深刻,课文虽然记不得了,印象很深刻。一直到我二十六岁那年,二十岁之后我对於哲学非常的向往,二十六岁这年遇到我们同乡的一位长者,是中国的哲学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先生。他是桐城人,我是庐江,我们相距,中国的里程讲五十里,中国的五十里大概只有二十五公里、三十公里的样子,所以是很近的乡亲。
见了面之后,我就非常希望跟他学习,他也很高兴,也爱护我们这个晚辈,他大概大我有二十多岁的样子,是我父亲这一辈的人。跟我讲哲学概论,从西方康德哲学讲起,一直讲到东方,讲到中国、讲到印度,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非常的讶异,佛教是迷信,哪来的哲学?老师告诉我:你不懂,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听这两句话非常震撼,过去所学的,那我们错了,错不知道自己的错误。
我那个时候年轻,我也就向老师请教,我说:老师,你这个佛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我们才能产生信心。老师告诉我,在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那个时候中央大学好像是在重庆,在大后方。他说有段时期他生病,朋友就建议他到峨嵋山去养病。峨嵋山确实非常清静,山明水秀,养病那是非常好的一个处所。他说他住在山上,山上没有报纸也没有杂志,想看一点东西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佛经。所以在养病那个期间就接触到佛教的经典,他就拿来看,愈看愈欢喜,才知道佛经里面有高深的学问。从那个时候之后,可以说一直到老死,从来没有一天中断过,天天读佛经。佛教经典里面很多精采的句子,他全都能背诵,跟我们讲解的时候居然一段一段背诵出来,我们听到、看到五体投地。
确确实实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出家人,老法师、高僧大德,那跟他比相差远了。他真正是一个学者,真正是一个读书人,专门教书,他没有别的事情。不像我以后跟李炳南老师,李老师还有很多职务,他建了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育幼院、养老院还有菩提医院,杂事很多,不能专心。方老师专心,除了学校固定几个钟点课之外,他没有事情,统统都在读书,这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所以我一生学他老人家,我不搞这些事务,专门做学问,专门教学。这五十多年,从我认识方东美先生起,他把佛法介绍给我,我也是锲而不舍,五十四年了。我出家就开始教佛学院,讲经教学到今年四十七年了,所以这里面的味道我知道,不是过来人他不晓得,确确实实证实了方先生教我的这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你既然学佛,首先佛是什么?我的缘很殊胜,接触到佛法经典大概一个多月,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这是我们佛门一位大德,我亲近他三年,也是每个星期单独给我上一堂课。我们那时候有工作,只有星期天有时间,他给我两个小时,我看的东西有问题都向他请教,有时候听他讲开示。他第一部教我看的书是《释迦方志》、《释迦谱》,这两本书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这个教学确实不同於一般人,也就是首先教你认识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本书当时市面上买不到,老师教我找寺庙,大的寺庙里头有《大藏经》,到《藏经》里面去找,找出来了把它抄下来,所以我还抄了这两部经。
《释迦谱》、《释迦方志》都是唐朝时候的著作,我们读了之后对於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真正了解到,佛教的本质是教育,不是宗教,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你看看我们佛门弟子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这就很清楚,师生的关系。宗教里头没有师生关系,宗教里头有主奴的关系,天上的主,主宰,人民都是仆人;父子的关系,天上的父,那神是至高无上。我们这佛称老师,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主,他也不是上帝,他是老师,我们是学生,你从这里细心一想,一点都没错。
后世我们称寺院丛林的住持、方丈称他叫和尚。和尚不能随便称的,一个道场只有一个和尚,不能有两个和尚。和尚是什么?就像学校校长一样,一个学校只能有一个校长,不能有两个校长。所以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主持教育政策的人,其他跟你上课的这些老师称阿闍梨。阿闍梨是授课的,就是我们今天像大学的教授,校长才称和尚;现在是碰到出家人都称和尚,这是完全错误。所以它是教育,我们是学生,这先要搞清楚,认识清楚,你就不会迷信了。
所以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是我们的学长,他也是佛的学生,他早我们晚,好像我们同学,先后同学;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也是。这里头现在很多人都造成了严重的误会,连出家人自己本身都没有搞清楚,他怎么能学?通常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都知道拜观世音菩萨,所以「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殊不知观音菩萨是代表一个学科,我们学哪一个科目,它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学科。观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就是这个课程。那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讲法,爱的教育,爱的学习,观音菩萨代表这个。谁是观音菩萨?谁真正学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个人就是观音菩萨,他修学观音法门。
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我们中国古时候十三经里头有《孝经》,地藏菩萨代表这个科目。你要是学习《孝经》的,那你就是地藏菩萨,你把孝道做出来,发扬光大,自行化他,提倡的是孝道。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说到做到,这中国四大菩萨,大乘四门主要的课程,它是代表这个。所以你要问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是女的?是哪一个?太多了,自古至今学这个法门的统统都是。
在《华严》里面我们就看出来了,菩萨的阶级,就像我们学校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总共有多少个年级?五十一个年级。它分五个阶段,十信好像是小学,初信、二信、三信、四信,有十个阶级,小学,十年级;这上面有十住,好像我们现在讲初中,十住,十个阶级;再上面有十行,好比是高中;再上去有十回向,好比是大学;再往上去有十地,好比是研究所;最上去一层的叫等觉,还是学生,还是菩萨,等觉菩萨,那就好比是博士班。毕业之后,这才叫成佛,毕业之后叫妙觉位,那是果位,那不是因位。所以在因位一共五十一个位次。他们的位次高,我们才开始学,我们才是十信里面初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到了大学,到了研究所。所以他们也可以教导我们,学长,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学长也要把他看作老师一样的看待。这是先把关系搞清楚、搞明白。
你再看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他的身分是王子,父亲是国王,他是长子,继承王位的,他把王位舍掉了,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才晓得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他看到世间人民的痛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他看得很清楚,爱心(佛家讲慈悲心)油然而生,怎样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他想得很清楚,这个事情政治不能解决,军事也不能解决。我们在经典上读到,释迦牟尼佛年轻的时候武艺高强,他可以做将军,他可以做元帅,他知道这个不能解决问题。看看社会上工商业,今天讲科学、技术、经济(经贸)、工商,统统不能解决,这在我们现在社会看得太清楚、太明白。
释迦牟尼佛有智慧,能解决的只有一条路,教育。这个跟中国古圣先贤,那个时候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在春秋战国,秦汉的开端,那些学者就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释迦牟尼佛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把王位舍弃,在这个社会上他选择一个什么行业?教育,用现在的话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你看他教学的对象,不分国家,不管你是哪一国的人,这心量多大!他要教全世界的人,不是教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是!他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超越了种族的界限,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
我们知道释迦出世那个时候,印度是宗教的黄金时代,总共大的宗教就有几十个派别,小的宗教合起来,经上常讲九十六种外道,这都是著名的,九十六种宗教。这里面一些教徒、传教师也常常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他都收。你们看经典里面,大乘经典里面太多了,大家熟悉的《地藏经》。《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婆罗门是宗教,世尊没有叫她改变信仰,了不起!不是说你是婆罗门教,你要放弃,你才来跟我学,不是的,佛是教育,什么样的宗教统统都能包容。所以婆罗门,在《华严经》上看到胜热婆罗门、看到遍行外道,这都是宗教徒。那个时候的数论、瑜伽,这都是印度非常大的这些宗教,都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他统统都收;绝对没有说你要改变宗教才能跟我学,没有,教学。
世尊一生就像孔子一样,并没有造成一个派系,连学派都没有,心地清净,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只有一个大慈大悲,真的是救苦救难。佛知道一切苦难从哪里来的?从错误产生的。换句话说,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错了、你想错了、你做错了,这个错误当然有错误的后果,那你要承当,这就是苦难;在今天的社会,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那要怎样挽救?一定要众生觉悟。所以佛所教的,他自己所学、所得到的,是究竟觉悟宇宙万有的性相、理事、因果,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佛。觉悟宇宙万物性相理事因果之人,没有到究竟,我们就称他作菩萨。菩萨还不究竟,还不圆满,那比我们实在是强得太多了,这就是什么?五十一个阶级的菩萨,愈往上去就愈接近圆满,圆满的人才称之为佛。
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是事实真相,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法里头的平等是从这里建立的。一切众生跟证得究竟圆满果地上的佛陀,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福报(佛经上讲相好,今天讲的福报)平等,没有丝毫差别。现在为什么不平等,差别这么大?佛说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他说得多清楚!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所以你自性本有的智慧才华统统被这个障碍掉了。所以佛教人,他非常谦虚,我没有东西教你,你修行成果了,证得了智慧、德能、相好,那都是你本有的,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你怎么证得?把你这个障碍去掉了,这个障碍就是执著分别妄想,这三样东西去掉,你的障碍就没有了。
所以佛法里面有学位,也有三个学位,就像我们现在大学里一样,它有阿罗汉,阿罗汉相当於学士,有了学位;有硕士,硕士相当菩萨;有佛陀,佛陀相当博士,三个学位。这三个学位标准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三种障碍,妄想、分别、执著,你把执著放下了,对於一切法不再执著了,你就证第一个学位,阿罗汉;你再能进一步,对於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了那你就是菩萨。最高的学位是什么?连妄想都没有了。妄想什么?起心动念,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陀。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我们想想,佛陀这个学位真是不容易拿到,为什么?我们眼见色,耳闻声,自自然然会起心动念,不容易断掉。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就像止水一样。像我们看到湖水,风平浪静,一丝毫波浪都没有,这个时候湖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四周是山色统统照在这里面,一点都没有遗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丝毫波浪没有。所以他是照见,明了,真的明了。可是我们凡夫不行,凡夫这个湖面大风大浪。
你看把心比喻作水,佛的心是静的,丝毫波浪不起;菩萨的心静的,但是那个静的程度比不上佛,菩萨就是有小浪,微波,那个微波甚至於小到我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它真有;阿罗汉那比菩萨的波浪就又大一点,但是照在外面大致上还很可观,大风大浪没有法子照。我们今天是大风大浪,所以心是动的,妄想纷飞,胡思乱想,所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我们的福报,统统都被障碍住了。佛明了这一点,所以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教什么?就是教的这些东西,他自己所亲证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你本有的,只要你把心定下来。这个我们要认识,认识他教学的,就是修学、教人的理论跟方法,我们明白了,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这才肯真正跟他学。
可是学作佛,学作佛就是学做明白人。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你统统搞清楚、搞明白,这个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是明白人,我们这凡人是糊涂人,就这么回事情。那学佛先要从做人学起,《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佛教人,第一个教你孝顺父母,第二个教你尊敬师长,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人完全相同。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孝顺父母他怎么会尊敬师长?尊敬师长为的是什么?重道,尊师重道!你对你所学的如果不重视,你就学不到东西。
中国古人常讲,我们佛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不知道讲多少次,「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个老师接受一个学生,他看什么?就看学生对老师恭敬的态度。如果这个学生跟老师见面,是从内心里面生起的恭敬心,老师晓得这个人可教,孺子可教,他能接受;如果对老师不恭敬,你仔细观察他,表面上好像恭敬,其实不然。这老师心里就有数,这个学生是来混的,不是真正来学的,你要是认真去教他没用,他得不到。他只能够容纳一分,你给他两分就多余的,那一分他吸收不进去;真正好学生,他有十分恭敬心,你教他九分,你就对不起他,为什么?他还可以装一分。
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特别是第一次见面,看什么?看你的诚敬心。不是老师要你对他怎么恭敬,那这个老师不足以为人师,从这个地方看到你求学的态度,是这么个道理。他知道他应该怎样教你,他应该教你多少,这不是取决於老师,取决於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心态跟老师生起共鸣的作用,老师会教我多少,老师用什么方式来教我。所以《观经》一开头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头一条做人。所以学佛先要学做人,做人基础的教育在孝敬,这与中国传统圣贤教育完全相同。
所以讲到教育,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族群,都比不上中国,中国古圣先贤最懂得教育。这个教育在中国有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这还得了!走遍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我们要肯定。中国人今天遭这么大的灾难,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对於自己祖宗传统东西失去信心,这才叫最大的悲哀,今天受这么多苦难。清朝末年许许多多这些中国的学人,舍弃了中国传统,一昧的去学西方,还提倡全盘西化。现在我们看看西方,如果全盘西化,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一定会灭亡。西方科技的发展,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末路了,他们现在很著急怎样挽救,就想到什么?想到中国,想到印度。我们要觉悟,我们要不觉悟那就不应该了。
中国佛教不依小乘,而以儒道作根基,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学佛的同学,将来你经典看多了,你会看到佛在戒经里面讲「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真正要想学,你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指示,它有次序的,学习一定是由浅而深,由近而远,这是一定的程序。你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错了,大乘学不到。就好像在学校念书,你不先念小学,再念中学,后念大学,你小学、中学都不念,你就开始念大学,没有这个道理,你不能成就,你毕不了业。
但是佛教从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传入中国,这是国家正式派使者(派特使)到西域去求法。摩腾、竺法兰这两位大德,带著佛像、经书来到中国,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尔后陆陆续续,我们中国有高僧到印度去取经,印度也有高僧到中国来传教,带来的典籍都相当丰富,尤其是小乘经论很完整;我们现在《大藏经》里面的阿含藏,《四阿含》。这些事情方老师都跟我讲过,他说《阿含经》翻得不很好,这个句子多半还是印度这些文法,我们念起来很别扭,就是直译的不是意译的,但是相当完整。现在跟南洋,像泰国、缅甸这些小乘国家他们的巴利文《藏经》一对比,这才晓得他们的经典比我们翻译的大概只多五、六十部的样子,数量很少。小乘阿含大大小小的经典差不多也有将近三千部,三千部只多出五、六十部,你就晓得我们经典翻译多么完整。
在隋唐的时候,小乘有两个宗,成实宗、俱舍宗,大乘有八个宗,所以中国有十个宗派。可是到唐朝中叶,这两个宗就衰了,宋朝以后就没有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两个小乘宗派,历史上的名词,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中国这些无论在家、出家的,不学小乘就直接学大乘,那不是违背佛的教训吗?不然,中国人无论在家出家学佛,没有不读孔孟书的,没有不读老庄书的,所以中国的孔孟老庄代替了小乘,比小乘经典还要殊胜,这可以在历史上能够见到。将近两千年当中,中国历代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的成就,成绩远远超过印度。
到今天问题来了,小乘不学了,儒也不学了,道也不学了,所以天天看到大乘经典,不得其门而入。最近这个世纪成就的人都太少太少了,世纪初还有一些大德,那都是过去有根底。诸位想想看,像虚云老和尚、谛闲法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这些大德他们有没有念过儒书?有没有念过老庄?统统都有。这些人以后,问题真的就来了。这些大德说实在话,教导后学把儒道疏忽了,这样就造成佛门学习的一个断层。
我过去跟李炳南老师学习,老师非常重视儒学,所以每个星期跟我们上一堂课,教汉学。我到台中去的时候,我们用的课本《古文观止》,十年如一日,每个星期一堂课,《古文观止》三百多篇,居然全部讲完了,一个星期讲一篇,长的两个星期讲一篇。那是什么?帮助我们提高汉文的程度,因为佛教的经典都是古人翻译的,文字虽然是很浅显,依旧是文言文,老师教我们的目的在此地,让我们有能力读经。到今天我们非常认真的反省,老师疏忽,没有督导我们在德行上奠定根基,所以纵然文字没有问题了,文言文可以读了,依旧不得其门而入。我认真反省,这才这几年的时候大力提倡,我们要中国传统教育里面的德行,这才真正能代替小乘,给大乘做一个基础。
大乘佛法始於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在这二十多年当中常常提示诸位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菩提心,所以佛门当中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些大的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够掌握住。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第四项「大乘始於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有人问佛教是什么?佛门里头答覆很多,但是最常听到的,佛教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答覆非常恰当。慈悲就是爱心,佛教为什么称慈悲不称为爱?怕的是世间人产生混淆不清,爱里面通常连到是有情,爱情,它有情,情就是迷,所以说盲目的爱。这是世间人观念当中的,所以佛换个名称,换做慈悲。慈悲就是说理性的爱不是感情的,理智的,智慧的这种爱就称之为慈悲,绝对这里头不生感情,感情是烦恼。所以慈悲是以智为本,世间爱是以情为本,这两个不一样,区别就是在此地。智慧的爱,理性的爱。
方便是什么?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现在话说,最恰当的方法。把这个慈悲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在佛的教学上,落实於自己的行持,那就是刚才讲的,我们人在这个世间总离不开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自己修学的方便。至於教化别人,你一定要懂得观机,这个人的根性,程度,主观的环境、客观的环境,你统统都了解,那么你教他的那个方法一定非常恰当,他能接受,他能够学得很好。这在佛门常讲上中下三根,这是举比喻,上根有上根的教学方法,中根有中根的办法,下根有下根的办法,不一样,但是总离不开慈悲。这个慈悲是真诚的关怀,真诚的爱护,真诚的教导。
中国上古教育就是以爱为中心,这个爱里面有情、有智,这是我们不能够不晓得的。中国教育特色就是家庭,所以这个连西方人现在自己也都明白了,中国这个国家、这个群族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绵延五千年,而没有被消失,主要的原因,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爱。所以古时候教学,五伦、八德。从文字上记载,尧舜时间就提倡,政府就设立机构专门来主持教育,教的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千年信守不渝,所以中国是个世界上和平的族群。你看五千年历史上记载,从来没有侵犯过别人的领土,从来没有跟其他国家打过仗。国内是有改朝换代,内部是有战争,从来没有在国际上发生过战争,和平的民族。
为什么这个民族这么爱好和平?教出来的,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出来的!这个教学的中心就是这个「亲」字。「父子有亲」,亲就是亲爱,从什么时候看出来?我们前年在日本参加一个会议,日本那边的同修有不少人跟著我一道,有个年轻的妈妈带著她的儿子,四个月,推个小车跟著我,非常可爱的小孩。我就让跟著我旁边十几位这些同学们,我说你们看,你们细心观察,小孩爱他的父母,父母爱他的儿女,这个时候的爱决定没有任何条件,天性!你在这个时候能看到,你就看到父子有亲。中国教育就是从这个地方延伸出来的。
教育的目的,是如何把这种亲爱永远保持,一生不会变质,这是教育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把这种亲爱发扬光大,知道爱他的家庭、爱他的家族、爱他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上所有的人。你看《弟子规》上讲,这实际上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凡是人,皆须爱」。你爱他,你就不会害他,这是中国五千年教育的中心。中国自古以来这个教育教什么?就教这个。君臣有义,这个亲爱用在君臣上就是道义,用在夫妇上就是有别,别是什么?个别的任务。夫妻结合,这成为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两桩事,一个是生活,另外一个就是教育下一代。所以古时候男子出外谋生,负责家庭的经济生活;太太在家里,她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儿女,教下一代。你家里头下一代有没有人才出来,我们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是说你家里头没有儿孙,儿孙再多,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没有一个能够继承你的家业,继承你的道统,那就是无后,这要知道。
你看现在我们称家里面主妇称「太太」,为什么称太太?太太从哪来的?太太这个称呼的来源,周朝开国的三位妇女,因为她们的名字都有一个「太」字。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他的祖母叫太姜,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这三个妇女都是圣贤人。你看看她们教出来的儿女,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人。所以太太就是说这个夫人是圣贤、是贤人,确确实实,她能把她的任务圆满达到。尤其是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文王的母亲怎么样教她的儿子?从胎教,怀孕的时候,就是他母亲怀文王的时候,她自己非常留意自己的思想行为,端端正正,心没有邪念;「目不视恶色」,就是难看的东西她不看;「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你看看身口意她都能注意到,为什么?影响胎儿,所以中国胎教就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真正是一个负责的好母亲,真正懂得爱自己的小孩,从小到大绝不让他看到、听到负面的东西,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纯正无邪,圣人的基础是这么教出来的,这所以称太太。太太是周家这三太,培养出圣贤。这个名称的来源我们总得要晓得,然后你才晓得夫妇有别,那个差别的任务之重大,比男子的任务大多了。所以后代有圣贤出来,不单是荣宗耀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托他的福。在今天讲全世界都感恩,都沾光,都托福。你说这个夫人她的使命有多大!
中国人古时候一般家教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出生大概三、四天就开始了。周文王厉害,他母亲从怀胎就开始教他了,一般把这一层忽略了,但是出生就教。怎么教法?今天我们讲的《弟子规》,《弟子规》不是教科书,是什么?父母做出来给婴儿看。他生下来才三、四天,做父母的在这个小孩面前,小孩眼睛张开他会看,耳朵他会听,父母的言谈举止全是正面的,决定没有负面的;小孩都看到了、都听到了,记在心里头。这样天天在薰习,薰习到三年他就很懂事。三岁的小孩就有能力辨别邪正,就有能力辨别是非,他就晓得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他就知道。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道理就在此地。
他从出生下来就接受这个薰习,到三岁,三年的薰习,这谚语所谓的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已经养成习惯了。这三年的教训完全是父母、家里的大人(比他大的人)在他面前给他做最好的示范,身教不是言教。中国历史里面所记载的,孔融四岁让梨,他懂事!他就知道长幼有序。一盘梨子,哥哥吃大的,弟弟吃小的,懂事。那就是什么?从小他就看到是这样的,听到是这样的,接触到是这样的,一生都不会改变,所以说「七岁看终身」,你说教育薰修力量多大!
教育从什么时候?一定是从出生下来,你要说三、四岁,来不及了,那很难教了。现在你看看不但是中国,看看全世界,小孩一出生下来,谁教他?电视教他。眼睛一睁开,耳朵竖起来,就看到电视。电视里教他什么?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他从睁开眼睛那一天起就薰习,所以三四岁、四五岁他就犯罪了。他并不知道他犯罪,他认为这是应当,正常的,都是教出来的,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今天要认识清楚,今天这个世界社会动乱,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这个动乱化解,把这个动乱平息,恢复到社会安定和平?除了教育没有第二个办法,除了中国家教,也没有第二个办法。教育里头一定要懂得像中国古人这种家教,你才有办法。
所以今天整个世界社会的乱象,真的是人人都担忧,人人都拿不出一套办法出来。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所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他说得没错。孔孟学说里头最重要的,家教;大乘佛法里头最重要的,《十善业道》,这要讲清楚、讲明白。否则的话,大乘经论浩如烟海,儒家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到哪里去找?找不到实用的东西,也不知道从哪里教起。今天到哪里去找一个像文王的母亲?王季的母亲?王季是文王的父亲,他的母亲太姜。文王自己的妃子太姒,是了不起的人,非常有智慧,文王有许多国家大事都跟她商量,贤夫人,而且是非常有智慧。所以中国教些什么我们要晓得。
为学之序也有五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最后一个是笃行,要落实!你不落实有什么用处?可是在中国教学里头,小学不是博学,小学是专攻,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博学是什么?博学是在大学。中国古代这个学制有小学、有大学,那时候叫太学,没有中学。所以它教学方法不一样,小学著重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与佛法的方法相同,小学是以德行为主,伦理道德都要在小学培养成。小学大概是从六、七岁到十二岁这个阶段,十三岁就上太学。太学里面广学多闻,智慧渐渐开了,所以有审问(就是学问),有慎思,有思考,明辨。最后所学一定有所用,你学的东西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不是所学非所用。伦理道德是基础,你所学的东西绝对在应用上不会违背伦理道德,所以中国历代忠臣孝子多,都是这个教育教出来的。
中国人讲求修身为本,所以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这是一生不可以违背的。至於自己有些毛病习气要知道对治,要知道改过,所以提出第一个是「惩忿」,叫忿怒,必须要克制。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很忤逆的事情,不可以发脾气。这在佛法里头也是列入第一个重戒,为什么?一念瞋恚心起来,百万障门开,你智慧就没有了。而且脾气发作很容易得罪人,如果别人怀恨在心,好了,那你这个冤仇就结下去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很恐怖!你的冤家对头从哪来的?就是你平常言语态度不谨慎,让人家起的误会,误会愈来愈深,从这来的。
第二个欲望,欲望一定要遏止,决定不能够纵欲。五欲六尘的享受适可而止,这种生活欲望愈低愈好,为什么?不求人,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学业跟道业。平常时时刻刻念著「迁善改过」,佛法讲「断恶修善」,改过是断恶,断恶修善才成就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处事待人也有两个原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你看看处事跟一般人相处原则是什么?道义,决定不能够离开道义。现在人没有义只有利,见利忘义,现在人只求自己有功,不讲道了,所以今天的社会是功利的社会,道义没有了。中国自古以来教人道义,轻视功利,这就是和平的基础。我们连这些都不懂,连这些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够学佛?
接物之要也有两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自己不喜欢的,你就不能加诸别人;自己要是遇到障碍,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应当认真的反省,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才是解决的方法。今天则不然,行有不得,把所有一切的过失都推给别人,我们今天讲推卸责任,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这种行为在古人,如果遇到这个他就对你疏远,不敢跟你交朋友,也不敢再用你。所以与人相处事事都要替别人想到。譬如说这平常最容易犯的,我不愿意别人用一些粗鲁的态度对我,那我就不应该对人粗鲁;我不希望别人欺骗我,我就不可以欺骗别人;我希望别人帮助我,那我就时时刻刻要帮助别人,基本的道理。
认真负责,遇到困难,遇到障碍,不怨天,不尤人,反省总是自己做得不够圆满,才会有这样结果。如果自己反省还没有过失,你就再认真反省,你去找,务必把自己的毛病习气发掘出来,把它改正过来,你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是儒家基本的原理原则的教诲。我们纵观历代的这些大儒,他们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修身、齐家、治国,都能够守住这些原则。你再仔细观察他,这些原理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怎样灵活巧妙的运用,那就是佛法讲的善巧方便,运用得那么好,那么活泼。
再看佛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础上,这就是用儒代替小乘,我们不能不知道。佛教本身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为根本,我们净宗学院成立就是以这五个科目修学。三福《观经》里面所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人天福报。这就是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做一个善人,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这一条我们不采取小乘,我们采取儒道,儒也就够了。
第二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看这才入佛门。你入佛门佛教你什么?佛教你三皈,三皈就是把佛法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传授给你,皈是回头,回头是岸;依是依靠,三皈依。依靠什么?依靠三宝,这个三宝就是佛法僧,叫三宝。三宝你要知道,佛教你依靠的是自性三宝,那才真管用!自性三宝就是底下讲的三学,那是我们依靠的。佛是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净,我们自性里头本来有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叫三宝,我们要皈依三宝。
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大家传授三皈,他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这样的;他怎么用?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是这样讲的,讲得更清楚、更明白,不至於产生误会,说得好。为什么六祖要这样说?他跟别人讲得不一样,要这样说?我们就可想而知,在唐朝那个时候,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大概这个三皈依就被人误解了。早年不会,传久了就会被人产生错解、误解了,皈依佛以为就是佛像,皈依法以为就是经典,皈依僧以为就是出家人,这就产生误会了,而不知道三皈的正义是皈依觉正净。所以《坛经》里面六祖讲得好,「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必须要自己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佛法教给你最高的修学的原理原则。这个你要懂,这才入佛门,你没有前面第一福的基础,你入不了佛门。
所以现在你受三皈也好,你出家也好,对於佛所教导的你都做不到,原因在哪里?你没有第一条,你孝亲尊师没做到。孝亲尊师在哪里?我们今天选择的,儒家的《弟子规》。你能落实《弟子规》,孝亲尊师做到了,你有这个基础,你才可以学《十善业》。《十善业》落实了,三福第一条你有了。你有了这个基础,你才可以进入第二条,受持三皈,受持五戒或者菩萨戒,你就能落实,能做到。如果要出家,你有弟子规、十善业的基础,你还要学习《沙弥律仪》,你才是个出家人;你要不学习《沙弥律仪》,你是假出家人,你不是真出家人,这个要懂。所以现在你们大家发心出家了,你不能不学,你要不学你就欺骗佛菩萨,那用现在不好听的话说,你是自欺欺人,错了;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
与大众相处,六和。六和佛在经上讲得很多,「见和同解」,这是说我们大家在一起生活要建立共识,我们的见解、思想相同,太重要了,团体生活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第二「戒和同修」,这个戒就是守法,大家在一起总要有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就乱了。所以戒就是规矩,一定要守规矩。第三「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我们讲法喜充满,儒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利同均」,利同均就是物质生活要求要平等,没有特殊,没有高下,大家都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世这一条做得很好,那个时候生活的方式都是去托钵。你看僧团一千多人出去托钵,托钵当然有的人托的饭菜不错,很好,有的人就很差,甚至於有的人还托不到,佛是决定不许可你托的时候就吃,不可以,你托了之后回来,回来之后怎么样?要把所托的饭统统混在一起,平等了,然后大家再分,利和同均。佛的制度好,叫人佩服,没有话说,这个制度就是现在所讲的共产制度。
所以共产,什么人能做到共产?佛菩萨,没有私心的人。佛的世界是共产的,绝对没有私人财产,绝对没有个人的欲望、需求,没有,佛世界是真正共产。你们看《华严经》,你们看极乐世界,六道里头做不到。六道里头为什么做不到?他有私心,有私心里头就有弊端出来,所以六和重要!僧团里面一定修六和敬,这叫僧团;没有六和,这不是僧团,佛不承认。
三学,三学是戒定慧,戒学、定学、慧学。慧学是觉,定学是正,戒学是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是戒学,正知正见是定学,觉而不迷是慧学。所以戒定慧就是觉正净,戒定慧就是佛法僧,叫三宝。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这个经题,非常欢喜,为什么?它戒定慧具足,三学、三宝、三慧统统具足,经题里头有「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你看戒定慧三学有;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三宝具足。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题非常欢喜。
菩萨的六度,《华严》普贤菩萨的十愿,这是我们佛教学习的根本,然后以四悉、四摄为善巧方便。四悉叫四悉檀,檀是檀那,中国话叫布施;悉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这四种中文翻成四悉檀,四种遍施,普遍的布施。「世界悉檀」,布施欢喜,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叫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这就是我们把修学方法怎样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是这么个意思。
四摄法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懂得,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以我常常讲,这四摄法是佛教给弟子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的交际法,现在人讲公关法,公共关系法。从小,夫妻你要懂得用四摄法,这个夫妻和合,百年偕老,这一生恩爱不会变质。四摄是关怀。你看四摄里面布施就是我常常讲的,多送礼、多请客,夫妻也有这个必要。先生出门总要带一点礼物回去,太太出去也要带一点礼物给先生,虽然很小,情义!礼轻情义重。第二个是爱语,爱语是关怀;第三个是利行,我所作所为必定对你有利益。最后同事,很不容易,我也怕人家误会,所以同事我统统都是讲我们要跟佛,佛怎么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学佛,跟菩萨同事、跟佛同事,就一点过失都没有,这是善巧方便。怎么样把我们前面这五条根本落实?这是用四悉、四摄善巧方便落实。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里头说的。我们懂得这个原则,《弟子规》、《十善业》、《沙弥律仪》从我做起,就是自行化他,我做出样子出来,别人看到了,他就会受感动。我们这个地方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做到,他就能感动一百个人;一千个人里头有一百个人做到,一万个人里面有一百、二百人做到,全都感染,移风易俗,那个成就不可思议。这是我们的责任。
最后这一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国家今年提倡和谐社会,要从我心行做起,要从我家做起。我这一家不和,还能谈世界和平吗?从我村做起,从我乡、我镇做起,我们要把它落实。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讲礼义之邦,和谐社会。我们能做好了,自自然然影响其他的国家。尤其今天观光旅游、资讯、交通这么发达,化解世界各种的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有指望,不是没有指望。指望的根源在自己,我要做到,我家要做到。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课就上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