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马来西亚弘法大会—神圣教育拯救危机 (第二集) 2011/9/25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档名:21-647-0002
尊敬的丹斯里贤伉俪,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昨天我们节录《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佛陀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的「佛化政教,大同之治」。我们将经文念一遍:「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经文不长,只有十五句,六十个字。
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一段,「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经文只有十一句,「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这一段经文是说的教学为先。黄念老在注解当中,念老的注解我们要认识它,他跟古德注经不一样。《大乘无量寿》这一部经典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从五种原译本会集成这一个经本。《无量寿经》在中国除五种原译本之外,有三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一共有九种不同的版本,以这个本子最为完善,值得介绍。念老的注解是奉老师之命而作的。他作的方法是集注,集佛的经论里面有关文句的解释,义理的阐扬。一共用了八十三种经论,另外又用了一百一十种古今中外的大德,祖师大德对於这一部经的注释。所以他的注解是集注,集注解之大成,这个意义就非常之深。我们看这一部注解就看了八十三种经论、看了一百一十家的注疏,这个价值非同小可。
这段经它一开头说,右面这一段经文,「叹闻经信受为难中之难」,真难,「令人知经之难闻,生敬重稀有之心」,这句话非常重要。前面我们谈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生当中,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说中土难生,我们也生到中土了,佛法难闻,我们也闻到了,这是何等的幸运!佛经上所说的中国指的是有佛法的地区,称为中国,没有佛法的地区称为边地,佛经上的边地跟中国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为什么难?佛这样的叹息,因为遇到之后,你就遇到在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一生可以圆满证得妙觉佛果,这个实在是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所以佛说我们的缘分,不是一世、二世、三五世供佛的功德,而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才有这样殊胜的缘分能遇到,特别是遇到这部经典,《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这部经典。
夏莲公给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把它会集成这样的一个定本,真是难中之难。我们上一辈的老法师没有遇到,那本子刚刚出来,没看见。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遇到了,讲过一遍,本子交给我,我遇到了,展卷无量的欢喜,感觉得特别的缘分,也感激诸佛如来的加持。这部经我先后讲过十遍,从去年到今年讲的一遍是讲念老的注解,这个就是集解,详细的讲过一遍,用了一千二百个小时,九月十八日圆满。我发心在有生之年希望每年讲一遍。过去五十三年当中讲了好几十部经典,晚年我要回归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给同修们做一个好榜样。这两句话是了不起的真言。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果能够知道专攻、专修,必定能得三昧,必定能开悟,纵然不能够大彻大悟,那是见性,大悟是肯定可以得到的。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当时就指示我,听经研教要求教理,如果教理通了全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教理通了就是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跟宗门里面的大彻大悟是同样的境界,宗门用的是参究,教下用的是研习,方法不一样,达到的境界相同,老师就教我向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如果达不到,再求其次,次是什么?教义,那就叫大悟,大悟是通教义,彻悟是通教理,教理是见性。这个对我们自己一生的修学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乃至於一句佛号,如果能够说是真的把万缘放下一心称念。你看看《往生传》里面、《净土圣贤录》里面,同学们都很熟悉,有多少人三年、五年,他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瑞相稀有,成功了,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通不通?肯定通了。通了为什么不住世?缘分不一样。如果对於这个世间有缘,他就得住世,讲经教学,领众薰修;没有缘,他就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只要到极乐世界,他一定在十方法界、诸佛刹土里面普度众生。不是不讲经教学,这是菩萨的事业,就是讲经教学。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的。
这个事情难不难?难在我们肯不肯放下,难在我们能不能真信,要真相信,要真放下,要真正发愿。愿,一般的愿,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实在讲只有第一个是真正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我们学习佛法最高的目标。要帮助别人离苦得乐,自己先要离苦得乐,自己苦没有离开,乐没有得到,怎么能帮助别人?自己没有开悟,就不能帮助别人开悟。苦乐的由来是迷悟,迷了则苦,悟了就乐。所以破迷开悟是诸佛菩萨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先成就自己,再成就别人。我们看到古大德,自己没有成就,不能出去教学。怎样才算是成就?至少是大悟,你才能出去参学,这已经把水平降下一等了。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出去参学,那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个是决定的标准,叫绝对标准。
在中国这二千年来,明心见性不是容易事情,那是上上根人,上中下没分。所以祖师把这个标准降一等,大悟就可以出去参学,这降了一等,可以出去参学,从参学希望再向上提升。这也是一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成就的人也不少。我们在禅宗里面看到《传灯录》、看到《五灯会元》,这两部书里面所记载的有二、三千人,这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佛教在中国的成就不可思议,远远超过当年在印度。佛法传到今天,依照中国古大德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跟世界上一般用的相差六百年。说法都有根据,这个我们不必放在心上,这不重要。重要是我们自己怎样「依教奉行」,这点非常重要,「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真正能把这三句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难值难见我们都遇到了,要珍惜这一生的缘分,知道得来不容易,不要轻易错过这一次的机缘。我们成就的关键在善知识,就是在老师,老师不容易遇到。我们遇到善知识,就是谚语所说的,「可遇不可求」,这是缘分。可是老师告诉我们,老师要找一个真正能承传的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难,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所以实在找不到怎么办?用文字著书立说传给后代,希望后代有缘的人读到他的书,能了解他的意思,承传这个法,这叫私淑弟子。在中国头一个是孟子,孟子私淑孔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不在世了,孔子的著作在,流传在世间,孟子依孔子为老师,读孔子的书,依教奉行,有困难的地方向孔子的学生,那个时候孔子的学生不少,还有在世的,向他们请教。而孟子学习的成就,居然超过孔子在世的那些学生,你看后人尊孔子为至圣,而尊孟子为亚圣。这就是说没有见过老师,没有亲识过老师,跟老师的著述来学,也能够超过,也能够得到真传。在佛门里面也有个很好的例子,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师承莲池,他心目当中最佩服的真正善知识,但是莲池大师往生了,可是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他就专攻,这个叫师承。学一家之言,这一点是成功的秘诀。不能够学杂,不能够学多,学杂、学多了,你的精神、时间都分散了,很难成就。
成就真实的智慧不在广学多闻,你们看六祖惠能大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六祖没有学过,一部经也没有听过,在黄梅八个月,道场里有讲堂,他一次没有听过,有禅堂,一枝香也没坐过。说明什么?真正开悟与这个没有关系,不是从广学多闻上得来的。但是广学多闻有必要,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教下是大开圆解之后,你才能广学多闻。为什么?要应付不同的根性,你所教的这些群众、这些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必须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不难,很容易。我们一开头要把路子走错、颠倒了,程序颠倒了,麻烦就大了。先后有秩序的,不能够颠倒,一定是先要按部就班,成就自己。李老师告诉我,广学至少要得三昧之后。这是说的实在不得已,人没有耐心,总想多学一些,至少要有能力能够辨别真妄、邪正、是非。没有这种能力,广学多闻对自己决定没有好处,学到最后那就是「学记」上所说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你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你没有开悟,所学的全是别人的东西,与你自己不相干,於你自己修学没有帮助。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人不多,现在都是一下手就是广学多闻,很可惜,全部学的是佛学、儒学、道学,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如果真的要学智慧要走老祖宗的旧路才行,新的这种科学教学法不适用,科学教学法适用科学,不适用於圣贤的教育,圣贤教育有它自己一套的体系,这是不能不遵守的。
我们看到,我在台湾住的时间比较久,我也曾经教过佛学院,教的时间不长,大概二年,不到三年,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感觉到什么?自己有罪恶感,那就是自己修学没有成就,当然帮不上学生,所以说是误人子弟,真有罪恶感。所以以后我放弃了,回到台中跟著李老师,跟满十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只是学《楞严经》的三年,这三年是专修,完全守住一门。老师教学,他教的东西很多,一部一部的学,不可以同时学两样东西。这也是适应於现代,现代人好学,适应於他们。实际上老师没有遵守古圣先贤的方法,一生只教一样,那我们都成功了,都大彻大悟了,他没有用这个方式。因为我们想到,可能用这个方式,学生都没有了,学生都走光了,这是有可能的,有一、二个学生那就不错了,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智慧,不认识古人的方法,教学的理念不懂。我到这样的年龄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了,才知道这些东西可贵。但是讲给别人听,人家听不懂,不会接受的,这就难,真正是难中之难,他不相信,不相信一部经通了一切都通了。通,怎么个通法?通到自性,从一部经能明心见性,从一个法门能明心见性。哪个法门?门门都行。《金刚经》上佛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平等?都能明心见性,只要一个,你守住一就通了,你要是学得太多就不通,一定是把能量集中在一点,你就能见性。
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什么?规矩,规矩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规矩。佛教人福慧双修,有慧没有福度不了众生,有福没有慧也度不了众生,一定要福慧双修。古人讲的,学佛,特别是出家人,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那个戒是什么?是《沙弥律仪》,是学做人。五年的时间为常住做工作,作务,古人叫作务,现在就是服务,为常住服务,修福。在研究经教的人,先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就是一部经,老师传授你一部经,这一部经你每天去读,把它背诵过,把它读熟,五年的时间就念一部经,然后为常住工作,这修福。背一部经这是根本智,让你心定下来,心不去胡思乱想,用这种方法来摄心,都摄六根,用这个方法,修福。五年之后,有新来的出家人,工作交给他们做了,你才可以学教、参禅、念佛,你有福报了,我为大众服务了五年,现在可以接受大众供养,在寺院里做清众,他没有工作,他就是研教修行,这个就是规矩,五年时间。
我到台中,那个时候把工作辞了,跟李老师学教,正式拜师,我那时候没有出家,是在家居士身分。老师开出三个条件,就是约法三章,你能遵守,留你在我这边学习,你不能遵守,另请高明。哪三条?第一条,因为我学佛有几年,好像有五年,有五、六年了,我跟方东美学过,跟章嘉大师学过,这他知道。他说你以前所学的,无论跟什么人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你要跟我学,从今天起完全听我的,任何法师、大德讲经,不准去听,只能听他一个人的,这第一条。第二条,从今天起,你看文字,无论看佛经、看世间书籍,要他同意,他不同意不准看。很严格!我想了一想,好像老师很自负,这么跋扈,不能容人,这么专制,可是我到台中是有人介绍的,我知道李老师是个真善知识,所以我就接受了。遵守他的约法,三个月就有效了。为什么?不准听了,只能听他一个人讲经,看东西的时候一定得他同意,不同意不能看,三个月心清净了很多,好像有一点智慧了,生欢喜心了。老师这个方法不错,是很好。六个月就非常显著,所以就真正是甘心情愿去遵守。我学到,他最后告诉我,有期限的,五年,一定遵守五年。我到了第五年,我也跟老师报告,我说老师这个方法好,我很得受用,我愿意再遵守五年。老师笑笑点头「好」。我遵守他的三条规约是十年,这是守规矩。
在没有出家之前,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我在台中,他分给我的工作,那个时候刚刚成立慈光图书馆,要我在那里做管理员。管理这个道场只有三个人,工作量很大,我是其中之一,这是修福,学习经教是修慧,所以还沾到一点点的边缘。以后我们看这些学佛的,这种机会都没有了,我沾这一点边。知道方向,知道目标,实际上还是半信半疑,所以看到经典上「难中之难」,自己相信是真难。一直到我把《楞严经》学会,这学了一部大经。学《华严》,我们有八个人,老师已经八十岁了,请老师讲《华严经》,目的是什么?希望老师长住世间,《华严经》没有讲完总不好意思走,所以找一部大经给他讲,老师答应了,我们非常欢喜,我是启请的八个人当中的一个。我非常用心听讲,听讲一卷,《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第一卷,这怎么个讲法,这一卷听懂之后,后面我就全会了。我就离开台中到台北,在台北开讲《华严》,老师讲,我也讲,我听了一卷,后面都会了。我的进度比他快,他一个星期讲一次,有翻译,实际上两个小时只讲一个小时,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一次一个半小时,就是四个半小时,所以我好像是二、三年的时间就赶上他的进度,最后超过他了。这是在台中十年工夫没有白费,真正得到一些利益。
所以非常感激老师,没有老师哪里会有今天的成就?三个老师,缺一个都不可以。方老师介绍入门,因为当初以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碰都不肯碰它。我跟方老师学哲学,老师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心就动了,这么好的东西,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老师告诉我,佛经哲学不在寺庙。在哪里?在经典。跟我讲,过去的寺庙出家人确实真的是大哲学家,有学问、有道德,现在人不学了,经教他们不学了。所以我们要想学就决定要从经典上下手。我们一生没有离开经卷,没有一天不读经,没有一天不讲经。讲经是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对自己非常有利益。人都有惰性、懈怠,如何对治懈怠?讲经。为什么?你一定要用时间去备课,你要读书,你不读书你讲不出来。备课的时候用的时间很多,最初出来讲经,讲一个小时,要用四十个小时做准备,所以一个星期能讲几次,顶多讲两次,两个小时,否则预备不出来。一年之后,大概讲一个小时,有三个小时就够了;三年之后,大概准备经典就相对的,讲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准备就够了;五年之后,我一天的时间准备,八个小时的准备,一天,就可以讲一个星期,愈来愈轻松。轻松不能懈怠,多读经书,大乘经论多涉猎、多读。这个都是没有遵照古人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犯了这个过失,所以没有得到三昧、没有开悟。我自己走错的这个弯路,贡献给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这些弯路,那你们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
人不可以傲慢、不可以有嫉妒,一定要包容。如果有傲慢的习气,你要记住,孔子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已」,全是假的。所以傲慢、嫉妒会把你所有的功德都破坏了,你还不如一个不学的人,所以这个是最严重的障碍。孔老夫子这句话说得好,说绝了,决定不能有自满,自以为是这就大错特错,这都非常非常困难,要包容。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随喜功德就是破除骄慢,人家有好事情,我们要成就他、要帮助他,要替他宣扬,别人有过失,别放在心上,不能放在口上,一句都不可以说,隐恶扬善,这真正落实。古时候你看看做官的人戴的帽子,叫「进贤冠」,你们现在看戏台上还有表演的,他的帽子前面低后面高。表什么意思?前面是自己,后头是后人,希望后人都高过我,国家社会才有前途。如果后人都不如我,一代不如一代,这个国家社会会走向灭亡。一定要希望后人超过我,我们给后人做个垫脚石,他踩著我的肩膀上去,这就对了。
今天佛法能不能久住世间,关键就靠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是个临界点,佛法是存是亡,传统是兴是绝,都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的使命非常特殊,是ㄧ种严格的考验。我们愿不愿意担负起来?像我们汤池最初,我们最优秀的老师还有十几位在此地。开办之初,老师到中心来,我给他们做了一次讲话。我特别强调,我们这一次是做一桩很冒险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经验,能不能做成功都是个问号,可是太重要了。我们做这个工作是为联合国做的,联合国的一些会友他对中国文化听了非常欢喜,但是怀疑,他说这个是理想,不能落实。那我们就要做试验,试验成功了他们会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开花结果,这个不得了!如果我们做失败了,这个中国文化就糟蹋了,也丢掉了,没有用,试验做证明不成功。你说我们这个使命多大、多重要,拼了命也要把它做出来。做成功了,很短的时间做成功了。
做成功之后,我告诉这些老师们,我们不能够居功,不能够傲慢。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能力,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你看今天你们看到许多宗教,许多宗教的经典,它说「荣耀归主、荣耀归上帝」。我们汤池的成功要归功於祖宗之德、归功於三宝加持,我们得战战兢兢,才能保得住,有丝毫傲慢,觉得我们很了不起,那个失败就在眼前,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这个试验成功之后,效果达到了,目的达到了。我们在联合国有这么一个机缘,机缘也是祖宗安排的,我们没有办法,想到联合国去做报告哪有那么简单的,联合国不容易进去,没想到它来找我们,这不是佛安排的吗?祖宗安排的吗?所以有这个机会让世间人知道传统东西有价值,传统东西可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真正可以做得到。
中心很不幸解散了。为什么解散?有一些人对传统的东西怀疑,对传统的东西不信任,这是我们丢掉的时间太久了。我们一般讲至少丢掉了一百年,丢了好多代,所以现在再做出来非常不容易。解散之后我们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他来找我,他说他听说解散一夜没睡觉,第二天一早来找我,能不能不解散?我说不可以,佛门弟子,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世世代代服从国家的命令,没有不服从的。在中国曾经有三武灭法,没有一个反抗的,无论在家、出家都接受,这是最好的公民、最好的国民,我们一定要遵守,不能违背佛的意思。他说那搬家行不行?我说搬到哪里?搬到马来西亚来。当时我不敢相信,搬,行吗?能行吗?他就真的向教育部去洽谈,正式的把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搬到马来西亚来,没想到好像只一个星期,教育部就批准,这么快。所以我们对於马来西亚非常感激,马来人,伊斯兰教,对於传统这么样的爱护、这么样的尊重,我们从内心里头感激!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真主的爱护、神明保佑,让传统文化不至於再丧失。
所以我们就想利用这个地方做为培训中心,老师四个根扎下去之后,这四个根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然后希望大家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十年之后都是世界上中国儒释道汉学顶尖的教授。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十个八个这样的人,真正达到孔子、孟子、释迦如来这么高的成就的话,不但中国都兴起来,全世界人都得福报,所以这是大事业。今天你们看到的,胡小林老师、蔡礼旭老师,他们讲得比我好,我高兴!我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步步高升,我们的前途有希望。
汉学院很难得,得到我们现任的首相支持,他非常欢喜,在汉学院选名称,他亲自签字,我相信你们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我们全力支持它,我在讲经会替它宣传。现在很多地方都想尝试来办班,宣扬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老师。我这次在日本接受日本前首相鸠山邀请,在日本讲经,我还是讲《无量寿经》,不讲别的。所以《无量寿经》有二十四集在日本讲的,四十八个小时。我在那里也宣扬,吉隆坡办班教学,他们现在是短期的,四十五天这样的班,他们要在那边办《弟子规》。我就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选择三十到四十个老师,送到吉隆坡来培训。非常难得,鸠山夫人到吉隆坡来参观、来访问。她从吉隆坡回去之后就到香港看我,前几天又来了一趟,可见得她很热心。从这方面来观察,我们大家要热爱这个中心,要热爱它,要保护它,要帮助它、成就它,那就要让中心的老师最好都不要离开中心,定下来在这边学习,这是真正爱护。我们别的地方需要老师去讲经教学呢?没有问题,你们在当地选拔二、三位老师到这个地方来受训,将来是个个都成就,每一个地方都不缺乏老师,这个地方做老师培训中心,我们全力支持。你们大家给我的供养,我红包都没有看,统统送给中心,全给它。
今天我到此地来看了艺院的珠宝,他们在展示这么多的玉雕、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我都看过了。林居士他想把这个东西统统送给我,我没有道场,没有地方放。所以我就劝他,我说这些东西送给汉学院,让汉学院去义卖,卖了做为汉学院的经费,这是个好事情,无量的功德。汉学院可以筹画一个义卖,把日期定下来,义卖,标一个底价,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这是林居士发大心,支持这个事业。这个事业也是可遇不可求,百千万劫难遭遇,你怎么会遇到这么好的缘分!我们希望同心协力把这个汉学院办好,我们全心全力支持。
今天马哈迪长老我送他一份很珍贵的礼物,他非常欢喜,就是《群书治要360》,英文翻出来了,还没有完全,只有一半,好像有二百多条。这第一本送到我这里来,我就把这本送给他,他天天在等。上一次见面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他,他就等,他说赶快翻出来给我看。今天他拿到这个,无量的欢喜。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此地要专攻,专攻一门,落实四个根,在古籍里头专攻一门,这是你认真学的。《群书治要》,因为它那都是节录的,不多,总共有六十五种,这六十五种书在《四库》里头有,《荟要》里头有。《四库》我买了一百套,现在还有书,这边应该有了?有了。《荟要》我买了二百套,还没有交货,大概再两个月可以交货,交货的时候我再送两套过来给你们。所以说资料都很完整,希望大家专心,做专家,不做通家,做一门,这一门变成世界顶尖、变成世界的权威,这个样子才能把汉学普及到全世界。
马哈迪长老拿到这份东西之后,后头还没有完成,后面大概还有一百条的样子,完成之后,今年年底就可以印书。他特别告诉我,书印好之后要多送一点给他,他要送给他的朋友。所以我们可以大量的送给他,他的交友广,朋友多。你看唐太宗会集的这些东西,是唐朝治国的指导宝典,今天我们能够把它发扬光大,翻成外国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无量无边的功德,好事情。做这么多的好事,有这么好的缘分,外国人常常在谈明年二0一二马雅灾难的预言,这个地方平安没事,每一个宗教的神圣都会保佑这个地方,祖宗、古圣先贤都会守护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会得到安定和平,我们从这里建立信心。希望在马来西亚的净宗同学,你们住得近,距离中心近,有时间要多来听课、多来学习。中心的老师,我们相信将来中心建了,教室多了,可以开很多不同的课,接待外面来的人。他想学什么我们都可以教什么,都可以给他开辟一个教室,满他们的愿望。中心一定是愈来愈兴旺,说不定这个汉学院将来会变成世界汉学中心,就不是在欧洲了,从欧洲移到马来西亚了。
遇善知识这个是不容易,我愈想愈难。我来的同一天,方东美先生的大儿子,他很小就到美国去了,他二十三岁到美国去,在美国住了六十年。他去的那一年是我认识方老师的那一年,我在方老师家里面上课,没看到他,他到美国去了。老师过世,他回来奔丧,我们见过两次面,这一别三十年。所以这一次他到香港来看我,他小我三岁,今年八十二岁,看起来比我老很多。在美国读书,在美国教书,他是教授,现在退休了。我跟他讲当年我跟老师的一段故事。我跟老师不认识,只是听说,他是桐城人,桐城是老乡,隔壁一个小城,是个名教授。我写信给他,写了一封信,仰慕他,希望能够到台湾大学旁听他的课程。我也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二千多字,信跟文章都是毛笔工楷所写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把这封信寄出去,一个星期之后他约我到他家里见面,那就是面试,大概看我。一开口,问我的学历,我说我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这就到台湾来了。他问我,你有没有欺骗我?我说不敢欺骗老师,想跟老师学习,句句是实话。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大的学生写不出来。我说我因为抗战期间失学四年,四年没念书,但是喜欢读书,没有离开书本,喜欢读书,也喜欢写文章。老师沉默了很久,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六十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老师给我说这些话,很严肃,我听了很难过,老师拒绝了,我的愿望达不到了,所以当时表情一定很沮丧。老师看到了,沉默了五、六分钟,告诉我,这样好了,你从下个星期天,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做梦都想不到!
我跟老师,没有缴一分钱的学费,凭什么?我想了好多年,想到了,「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对老师有十二分的诚敬心,这个感动他。如果没有真诚、恭敬,他不会教你,他教你干什么,浪费时间,让你到学校旁听就很不错,怎么可以特别教你?特别单独教你,这就是李老师讲的,哪一个老师不希望有人承传他的学术。这是中国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不是学生多、儿女多,不是的,学生、儿女当中有没有能够继承家道的人、继承家学的人、继承家业的人,要这样的人才叫有后。老师如果找到一个人能够继承他的学术,这他是他非常非常向往的一桩大事情。当然我们初见面,总得要考试考试,看看能不能,做个试验,老师都有这个意思。
因为缘很殊胜,老师佛学概论这个课程给我上完,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方先生学哲学的,章嘉大师是专门学佛的,学佛应当要找他。没想到章嘉大师跟方老师一样,也是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在他住的地方,青田街八号,跟他三年。我学佛的根底,基础是章嘉大师给我奠定的,有这样的基础到台中十年才会有成就,如果没有章嘉大师三年的基础不行。所以三个老师少一个都不行。三位老师都离开了。我今天讲经,你们看我的摄影棚,我的老师的照片都挂在墙壁上,面对著我,念念不忘老师恩德。在摄影棚里面的报告,就是像对老师的学习报告是一样的。现在人不敬老师、不孝父母,这怎么办?这个真叫大难大难!圣贤的学问跟世间科学技术是两回事情,科学技术你不需要恭敬心你能学得到,圣贤是心学,以心传心,它不是技术、不是科技。圣贤人的东西从哪里来的?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真心,只有真心与真心才能感应,妄心跟真心不能感应。我们如果是用妄心,妄想分别执著,你学一百年都学不到,你所学的全是知识。我非常仰慕欧洲的汉学,过去是耳闻,没见过。所以到伦敦去了两次,去看看,一看就了解,他们搞的是汉学没错,儒学、道学、佛学,学的是知识,不是学问。真正要从圣贤那里得到的学问一定要用真心,那就是诚敬,真诚恭敬,在佛法里面叫什么?叫菩提心。你看你不发菩提心,大乘佛法你决定学不到,你学的是常识、是知识,佛门的知识,你学不到智慧。诚敬从哪里来?从孝顺父母来,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要不孝父母怎么会尊师重道?没有真正尊师重道的心,你没有办法开发自性,佛菩萨、祖师大德字字句句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
黄念老了不起,我非常佩服他,他不用自己的言语,他替我们选择,选择经论、选择古大德的这些言语。他选择的就是它,他跟它相应,他才选择它,他要没有这个见地他选不出来。用这种方法最契现在人的机,你要说是黄老居士注释的,别人不相信,你是个居士,这种经你怎么能注得出来?人家不相信。这个方法人家不能不相信,以经注经。在早年丁福保居士也用这个方法,他也出了不少东西,叫笺注,完全是用经来注解经,这是最高明的方法,叫后人不能不相信。我们讲解他的注解,他的注解叫集注,真正是叫集注,也是学习佛陀的经论,学习祖师大德的开示、祖师大德的教诲,叫真善知识。在现前我们看到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六年时间完成的,真善知识,自己谦虚,抬举别人,抬举古来祖师大德。现在对祖师大德不恭敬,他这么一来的时候,让我们恢复对於诸佛菩萨、对於祖师大德的信心,这个都是无量功德、真实功德。
我看到目前我们的状况,真正感到忧心的,谁能够发愿?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舍己为人,为正法久住,为一切苦难众生,牺牲自己身命在所不惜,才能担负起这个使命,这是我对於我们中心老师的期望,希望他们真正发心。我们年岁大了,在这种年龄,我讲经的时候常说,这李老师告诉我的,老师讲「秋声赋」的时候说出人有春夏秋冬,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有春夏秋冬。当你生下来到二十岁,这二十年是你的春天,非常美好,二十到四十是夏天,四十到六十是秋天,六十到八十是冬天,这是人生的四季。八十以后就准备每一天都可以走了,要准备走了,这个很重要,准备走是一桩大事。往哪里走?世尊、弥陀跟十方诸佛如来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西方极乐世界,人人可以去,而且不难。你说八十岁了,该走了,你还能不放下吗?没有一样能带得去的,这个世间看了八十年也看够了,不需要再耽误了。所以万缘放下,一尘不染。连佛法也放下,《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只留一样,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所以八十以后别的都不要搞了,统统放下,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保证你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因缘无比殊胜,无比的稀有,真的是难中之难,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所讲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这一生决定不空过,真正不空过全在放下。
这个看破、放下,是我跟出家人第一次见面,我二十六岁,第一次跟章嘉大师见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的殊胜、佛法的无比,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佛门有没有简单、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这是我见章嘉大师问他的第一个问题。他老人家听了之后,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看了半个多钟点,没说话。我到很多年之后才体会到,他为什么不直接讲,看著我,看著我什么?年轻,心浮气躁,给你讲了没用,右耳进去左耳就出去了。所以他一定看到我入定了,整个浮躁的气统统定下来,才给你讲。这都是教学方法,高等的教学方法,你们都没遇到过。决定不能有浮躁的习气,他才会说话。半个多钟点之后说了一个字「有」,我听说一个有,等了半小时,等了个「有」,所以精神就一提,又浮躁了,习气又跑出来了,他就不讲了,这个老人很有味道,他又不讲了。但是这次的时候大概停了五、六分钟,安静下来,给我讲六个字,他讲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看得破,放得下」,我讲得太快,他讲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所以真的,我向他请教的,他老人家和盘托出,一丝毫隐瞒都没有。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再帮助放下,这两个辗转相辅相成,最后就成佛了。
所以不看破你永远不能入门,为什么?你放不下,放不下是障碍。所以年轻的学佛的同学们,记住章嘉大师这两句话。首先什么?不能做住持,不能担任执事。为什么?你要操心,你放不下。要成就自己的道业。我学佛之后明白了,什么时候去做执事?四十岁之前要把自己的根扎稳,东西学好,我们讲十年,十年有大成就。《礼记.学记》里面,这古人告诉我们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这是古人教学的,这是经验之谈。学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能收到成效。担任执事,为大众服务,四十岁之前我做学生,学成之后,四十岁到六十岁,这个二十年可以担任执事,为大众服务。六十岁之后要退休了,不能担任执事,要准备自己往生的大事,可以教学、可以指导,不再担任工作。所以真正能放得下。尤其要相信因果、要相信佛法,不要攀缘。佛没有教我们攀缘,佛教我们随缘。老师,章嘉大师告诉我一句话,你的一生佛菩萨照应你,你什么都不要去想。这句话太好了,一生佛菩萨照顾,我一样都不要去操心,你说多自在!我相信老师,老师不会骗我,我相信老师,老师非常爱护我,相信他的话。所以我一生不攀缘,一生不问人要钱,我想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个事情该做、是好事,佛菩萨会把钱送来,要多少他就送多少,不要去张罗,到外面去募捐、化缘,那个多苦、多痛苦,那个事做得很不舒服。
所以我这六十年遵守章嘉大师的教诲,非常灵验,佛不骗人,经典上不骗人,你何必要去求?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什么方法都求不来,你不叫冤枉!一定要相信这个道理。尤其是为佛法,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护法神哪有不护持的?用不著自己操心,自己一操心,护法神看到,你自己有办法,算了,我们走了,你的罪就可有得受了。所以理搞清楚心就安了,心安理得,理得心安。连在家学佛的同学,跟出家人不一样,出家人一切都舍掉,在家人需要财富。财富从哪里来?命里头造的,命里头没有财,求不到。命里头财从哪里来?过去生中修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命里有的。你财布施修得多,你的财库,算命讲财库,财库就非常丰满,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库就没有钱,你就要受贫穷的果报,道理是一样的。出家到处化缘有化到钱,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化不到。罗汉,命里没有的,托钵托空钵,没人供养,这个故事你们都知道。这命里有的,命里既然有,何必要化缘?好好在家修行,好好念佛,用功办道,你所需要的,佛菩萨自然有差遣送过来,心安理得,不要去攀缘,道重要。不怕没有庙,只怕没有道。有庙无道造罪业,还不如没有庙。为什么?造罪业果报在三途,三途里头是地狱,何必干这个事情?所以舍要舍得干净。
在家求财,《了凡四训》讲得好,劝你布施,愈施愈多。不要去斤斤计较,我施这个,将来有多少回报,不求。不求回报,回报自然来,报的比你想像的要丰富。为什么?因为你有德行,佛菩萨成就你的德行,让你多做好事,让你发大财,多做好事,多照顾苦难众生,是这个意思。所以财不能守,财中国人叫通货,一定要流通,像水一样,这边有去的,那边有进来的,要流通,不能够守住,守住变成死水,那就是罪业。要知道今天这个世间多少人受苦受难,需要,你囤积著,不让别人去享受,这个罪过就很重。我没造业,我只是囤积,囤积就是罪过。我们细心去观察,这些现象、事实都在面前,你能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
今天我们学佛最重要的,要把孝心找出来,要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我们的根本戒律。千万不要认为那是儒家的东西,我们可以不学,我们从《十善业道》学。学不出来,为什么?《十善业道》是要以《弟子规》为基础,你才能做到。净宗同学都知道净业三福,世尊在《观经》上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三个根。怎样做到孝亲尊师?《弟子规》就做到了。你能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根就扎下去了。「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知道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但是你做出这些业,起心动念是意业,已经在造业了,意在造业,口里说出来是口业,身体造作是身业。三业里头最重的是意业,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不要起恶念,不可以占别人便宜,统统有果报,我们自己要把它好好的守住。
苦一定要吃,为什么?世尊在灭度的时候,你看阿难尊者向佛请教两桩事情,第一桩事情,佛在世,大家以佛为师,佛不在世,我们以谁为师?佛说出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给我们做出来了,世尊一生没有建寺庙,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想想为什么不建寺庙?他建寺庙不难,他的俗家是国王,建个道场轻而易举。在弘法利生的时候,经典上记载,印度十六个大国王都是佛的弟子,建个寺庙太容易了,为什么不要?为我们今天的出家人,给我们做模范。如果我们贪图享受,错了,拿著佛法来贪图享受,果报在哪里?不必说自己就知道。你看佛一生过著最清苦的生活,比颜回还要清苦,颜回还有个陋巷可以遮蔽风雨,佛没有,佛在大树底下,做得真彻底、真干净。所以我们要的是道,要的是德,要的是戒定慧,要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在这一生保证成就。所以《弟子规》千万不能疏忽,不从《弟子规》、《感应篇》下真功夫,《十善业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佛说得很清楚,他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就是说你学习不是按部就班,躐等,佛不承认,这对一般人说的,特别是中下根性。
我们中国,佛教传到中国来,小乘经翻译的最完备,叫《四阿含》,跟现在的巴利文经典对照,我没有对过,章嘉大师知道,他告诉我,他说巴利文的经典跟汉文经典一比较,大概只多五十几部。要晓得,将近三千部,多五十部,这个差距不大,换句话说,小乘经典我们翻译得非常完备。为什么不学小乘?隋唐时代还有两个宗,俱舍、成实,这两个是小乘的宗派,学佛要从它学起,由小向大。可是唐朝中叶之后我们的祖师大德就不学小乘,小乘就衰了,到宋朝时候这两个宗就没有了,现在人不知道有这两个宗。不学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儒道是中国东西,学起来,像吃东西一样,合口味,大家喜欢,而儒跟道不亚於小乘,所以做这个实验成功了。你看唐朝中叶之后到现在,一千五百年,这一千五百年出了多少高僧大德,说明它有效,用小乘换儒道来代替是可以的,是成功的,做成功了。现在我们小乘不学,儒也不学,道也不学,你就学大乘,空中楼阁,你怎么去建造?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
我跟李老师学教还学了二十多部小乘经,这李老师很重视。他对於儒道统统都要教,每一个星期给同学讲一篇古文,他在台中住三十多年,没有中断过,一个星期讲经一次、讲儒一次。莲社建好之后,莲友、信徒很多。我到台中,莲社已经第十年了,举行十周年庆典,莲社的莲友都有名册的二十万人。我在台中十年,离开的时候,这又十年了,台中莲友的名册五十万人,真可观!所以李老师对台湾的佛法贡献非常大,教学非常认真努力。所以我们不学小乘的话,一定学《弟子规》,比小乘容易,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内容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感应篇》里面讲因果报应,也不多,总共善恶因果举的例子大概一百九十条,以这个做基础,你《十善业道》就没有问题。三皈、五戒、十善真做到了,《沙弥律仪》很容易,你基础好。有这个根,再学大乘就没有问题,能够达到古大德的境界。我们以这个功德念佛回向给净土,纵然不能够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决定靠得住。同居土上辈,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个三品,预知时至,走的时候没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功夫好的,我相信上三辈他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什么时候走,一般人讲生死自在,他能做得到,这是我们应该要学的,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争取的。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金刚经》上这句话要记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统统舍尽了,只留这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到最后只有这一句佛号,《无量寿经》也不要了,你成功了。
今天晚上我跟诸位分享报告的就是这个「难」字,真难,我们要把这个难克服掉,一定要克服,不克服不能成就,继续搞轮回,太辛苦、太可怜了。这一生决定不可以辜负佛恩,不能够辜负父母养育之恩,不可以辜负四众同修对我们护持的恩德。护法真心,如果我们做得不如法,他护持就失望了,那我们就是古人所说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都不是假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个四句偈要常常想到。所以这是大事业,成功,无量无边功德,失败了,那是三途苦报。
经上提到这么一句,遇善知识难。我们用真诚心,见到善知识,善知识不会把我们舍掉。为什么?还可以教,他就不会舍,我遇到这三个老师,大家都看到的。「闻法能行」,这个是善知识不舍你的原因。他为什么不舍弃你?因为你能做到,他没有白讲,没有白教你,教了你,你真肯干。纵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做到百分之五、六十,也很可贵,他都不会放弃你。「若闻斯经」,斯经就是这个经本,这个会集本,闻到这部经太不容易了,你看经出来的时候,反对的人多少。李老师把经本给我,我真的是欢喜踊跃!我向老师请求我来讲这部经,虽然这部经老师讲的时候我没听过,但是老师眉注这个本子,他给我的是眉注本子,我知道老师的思惟,他想什么东西我知道,我懂得老师的方法,所以我拿到他的资料我就能讲,讲的会跟他差不多。老师告诉我不行,他说你年岁太轻,出家的时间太浅,会有人批评,你招架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但是听老师的话,不同意就放下吧,改讲《楞严经》。一直到老师往生了,这个本子在我手上,很多人没见到,我拿出来印了一万本,跟大家结缘,纪念老师。这是在美国,很多人看到这个本子欢喜,来要求讲这部经。所以这个本子,我第一、第二遍是在美国跟加拿大讲的。以后台湾同修听到了,因为那时候讲的时候有录音,听到了欢喜,回到台湾讲了很多遍。
因为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所以我就把《华严经》停了,第一次讲《华严》,《华严》讲过两次,第一次,停了,我想专讲这部经,所以先后讲了十遍。现在感念黄念祖老居士的知遇之恩,这样辛苦,夏老十年的时间完成会集本,念老带著病,病不轻,那么样的辛苦把注解完成,这个恩德不得了,谁知道?只有我知道得清楚,所以我来讲。晚年我统统放下,专讲这部经,让大家知道这部经的重要性,这部经确实能度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众生。我讲这部经,也保证自己决定往生净土。今天的报告就到这个地方圆满。大经第一遍讲完了,讲了一千二百个小时。第二次已经开始了,我已经讲了三集。我预定每一年讲一部,时间都是一千二百个小时。希望我们在网路、在卫星我们一起学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这个信息。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六时吉祥,一心念佛,福慧增长,谢谢。
尊敬的丹斯里贤伉俪,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昨天我们节录《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佛陀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的「佛化政教,大同之治」。我们将经文念一遍:「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经文不长,只有十五句,六十个字。
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一段,「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经文只有十一句,「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这一段经文是说的教学为先。黄念老在注解当中,念老的注解我们要认识它,他跟古德注经不一样。《大乘无量寿》这一部经典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从五种原译本会集成这一个经本。《无量寿经》在中国除五种原译本之外,有三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一共有九种不同的版本,以这个本子最为完善,值得介绍。念老的注解是奉老师之命而作的。他作的方法是集注,集佛的经论里面有关文句的解释,义理的阐扬。一共用了八十三种经论,另外又用了一百一十种古今中外的大德,祖师大德对於这一部经的注释。所以他的注解是集注,集注解之大成,这个意义就非常之深。我们看这一部注解就看了八十三种经论、看了一百一十家的注疏,这个价值非同小可。
这段经它一开头说,右面这一段经文,「叹闻经信受为难中之难」,真难,「令人知经之难闻,生敬重稀有之心」,这句话非常重要。前面我们谈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生当中,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说中土难生,我们也生到中土了,佛法难闻,我们也闻到了,这是何等的幸运!佛经上所说的中国指的是有佛法的地区,称为中国,没有佛法的地区称为边地,佛经上的边地跟中国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为什么难?佛这样的叹息,因为遇到之后,你就遇到在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一生可以圆满证得妙觉佛果,这个实在是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所以佛说我们的缘分,不是一世、二世、三五世供佛的功德,而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才有这样殊胜的缘分能遇到,特别是遇到这部经典,《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这部经典。
夏莲公给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把它会集成这样的一个定本,真是难中之难。我们上一辈的老法师没有遇到,那本子刚刚出来,没看见。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遇到了,讲过一遍,本子交给我,我遇到了,展卷无量的欢喜,感觉得特别的缘分,也感激诸佛如来的加持。这部经我先后讲过十遍,从去年到今年讲的一遍是讲念老的注解,这个就是集解,详细的讲过一遍,用了一千二百个小时,九月十八日圆满。我发心在有生之年希望每年讲一遍。过去五十三年当中讲了好几十部经典,晚年我要回归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给同修们做一个好榜样。这两句话是了不起的真言。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果能够知道专攻、专修,必定能得三昧,必定能开悟,纵然不能够大彻大悟,那是见性,大悟是肯定可以得到的。
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当时就指示我,听经研教要求教理,如果教理通了全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教理通了就是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跟宗门里面的大彻大悟是同样的境界,宗门用的是参究,教下用的是研习,方法不一样,达到的境界相同,老师就教我向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如果达不到,再求其次,次是什么?教义,那就叫大悟,大悟是通教义,彻悟是通教理,教理是见性。这个对我们自己一生的修学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乃至於一句佛号,如果能够说是真的把万缘放下一心称念。你看看《往生传》里面、《净土圣贤录》里面,同学们都很熟悉,有多少人三年、五年,他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瑞相稀有,成功了,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通不通?肯定通了。通了为什么不住世?缘分不一样。如果对於这个世间有缘,他就得住世,讲经教学,领众薰修;没有缘,他就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只要到极乐世界,他一定在十方法界、诸佛刹土里面普度众生。不是不讲经教学,这是菩萨的事业,就是讲经教学。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的。
这个事情难不难?难在我们肯不肯放下,难在我们能不能真信,要真相信,要真放下,要真正发愿。愿,一般的愿,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实在讲只有第一个是真正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我们学习佛法最高的目标。要帮助别人离苦得乐,自己先要离苦得乐,自己苦没有离开,乐没有得到,怎么能帮助别人?自己没有开悟,就不能帮助别人开悟。苦乐的由来是迷悟,迷了则苦,悟了就乐。所以破迷开悟是诸佛菩萨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先成就自己,再成就别人。我们看到古大德,自己没有成就,不能出去教学。怎样才算是成就?至少是大悟,你才能出去参学,这已经把水平降下一等了。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出去参学,那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个是决定的标准,叫绝对标准。
在中国这二千年来,明心见性不是容易事情,那是上上根人,上中下没分。所以祖师把这个标准降一等,大悟就可以出去参学,这降了一等,可以出去参学,从参学希望再向上提升。这也是一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成就的人也不少。我们在禅宗里面看到《传灯录》、看到《五灯会元》,这两部书里面所记载的有二、三千人,这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佛教在中国的成就不可思议,远远超过当年在印度。佛法传到今天,依照中国古大德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跟世界上一般用的相差六百年。说法都有根据,这个我们不必放在心上,这不重要。重要是我们自己怎样「依教奉行」,这点非常重要,「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真正能把这三句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难值难见我们都遇到了,要珍惜这一生的缘分,知道得来不容易,不要轻易错过这一次的机缘。我们成就的关键在善知识,就是在老师,老师不容易遇到。我们遇到善知识,就是谚语所说的,「可遇不可求」,这是缘分。可是老师告诉我们,老师要找一个真正能承传的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难,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所以实在找不到怎么办?用文字著书立说传给后代,希望后代有缘的人读到他的书,能了解他的意思,承传这个法,这叫私淑弟子。在中国头一个是孟子,孟子私淑孔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不在世了,孔子的著作在,流传在世间,孟子依孔子为老师,读孔子的书,依教奉行,有困难的地方向孔子的学生,那个时候孔子的学生不少,还有在世的,向他们请教。而孟子学习的成就,居然超过孔子在世的那些学生,你看后人尊孔子为至圣,而尊孟子为亚圣。这就是说没有见过老师,没有亲识过老师,跟老师的著述来学,也能够超过,也能够得到真传。在佛门里面也有个很好的例子,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师承莲池,他心目当中最佩服的真正善知识,但是莲池大师往生了,可是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他就专攻,这个叫师承。学一家之言,这一点是成功的秘诀。不能够学杂,不能够学多,学杂、学多了,你的精神、时间都分散了,很难成就。
成就真实的智慧不在广学多闻,你们看六祖惠能大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六祖没有学过,一部经也没有听过,在黄梅八个月,道场里有讲堂,他一次没有听过,有禅堂,一枝香也没坐过。说明什么?真正开悟与这个没有关系,不是从广学多闻上得来的。但是广学多闻有必要,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教下是大开圆解之后,你才能广学多闻。为什么?要应付不同的根性,你所教的这些群众、这些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必须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不难,很容易。我们一开头要把路子走错、颠倒了,程序颠倒了,麻烦就大了。先后有秩序的,不能够颠倒,一定是先要按部就班,成就自己。李老师告诉我,广学至少要得三昧之后。这是说的实在不得已,人没有耐心,总想多学一些,至少要有能力能够辨别真妄、邪正、是非。没有这种能力,广学多闻对自己决定没有好处,学到最后那就是「学记」上所说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你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你没有开悟,所学的全是别人的东西,与你自己不相干,於你自己修学没有帮助。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人不多,现在都是一下手就是广学多闻,很可惜,全部学的是佛学、儒学、道学,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如果真的要学智慧要走老祖宗的旧路才行,新的这种科学教学法不适用,科学教学法适用科学,不适用於圣贤的教育,圣贤教育有它自己一套的体系,这是不能不遵守的。
我们看到,我在台湾住的时间比较久,我也曾经教过佛学院,教的时间不长,大概二年,不到三年,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感觉到什么?自己有罪恶感,那就是自己修学没有成就,当然帮不上学生,所以说是误人子弟,真有罪恶感。所以以后我放弃了,回到台中跟著李老师,跟满十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只是学《楞严经》的三年,这三年是专修,完全守住一门。老师教学,他教的东西很多,一部一部的学,不可以同时学两样东西。这也是适应於现代,现代人好学,适应於他们。实际上老师没有遵守古圣先贤的方法,一生只教一样,那我们都成功了,都大彻大悟了,他没有用这个方式。因为我们想到,可能用这个方式,学生都没有了,学生都走光了,这是有可能的,有一、二个学生那就不错了,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智慧,不认识古人的方法,教学的理念不懂。我到这样的年龄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了,才知道这些东西可贵。但是讲给别人听,人家听不懂,不会接受的,这就难,真正是难中之难,他不相信,不相信一部经通了一切都通了。通,怎么个通法?通到自性,从一部经能明心见性,从一个法门能明心见性。哪个法门?门门都行。《金刚经》上佛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平等?都能明心见性,只要一个,你守住一就通了,你要是学得太多就不通,一定是把能量集中在一点,你就能见性。
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什么?规矩,规矩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规矩。佛教人福慧双修,有慧没有福度不了众生,有福没有慧也度不了众生,一定要福慧双修。古人讲的,学佛,特别是出家人,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那个戒是什么?是《沙弥律仪》,是学做人。五年的时间为常住做工作,作务,古人叫作务,现在就是服务,为常住服务,修福。在研究经教的人,先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就是一部经,老师传授你一部经,这一部经你每天去读,把它背诵过,把它读熟,五年的时间就念一部经,然后为常住工作,这修福。背一部经这是根本智,让你心定下来,心不去胡思乱想,用这种方法来摄心,都摄六根,用这个方法,修福。五年之后,有新来的出家人,工作交给他们做了,你才可以学教、参禅、念佛,你有福报了,我为大众服务了五年,现在可以接受大众供养,在寺院里做清众,他没有工作,他就是研教修行,这个就是规矩,五年时间。
我到台中,那个时候把工作辞了,跟李老师学教,正式拜师,我那时候没有出家,是在家居士身分。老师开出三个条件,就是约法三章,你能遵守,留你在我这边学习,你不能遵守,另请高明。哪三条?第一条,因为我学佛有几年,好像有五年,有五、六年了,我跟方东美学过,跟章嘉大师学过,这他知道。他说你以前所学的,无论跟什么人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你要跟我学,从今天起完全听我的,任何法师、大德讲经,不准去听,只能听他一个人的,这第一条。第二条,从今天起,你看文字,无论看佛经、看世间书籍,要他同意,他不同意不准看。很严格!我想了一想,好像老师很自负,这么跋扈,不能容人,这么专制,可是我到台中是有人介绍的,我知道李老师是个真善知识,所以我就接受了。遵守他的约法,三个月就有效了。为什么?不准听了,只能听他一个人讲经,看东西的时候一定得他同意,不同意不能看,三个月心清净了很多,好像有一点智慧了,生欢喜心了。老师这个方法不错,是很好。六个月就非常显著,所以就真正是甘心情愿去遵守。我学到,他最后告诉我,有期限的,五年,一定遵守五年。我到了第五年,我也跟老师报告,我说老师这个方法好,我很得受用,我愿意再遵守五年。老师笑笑点头「好」。我遵守他的三条规约是十年,这是守规矩。
在没有出家之前,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我在台中,他分给我的工作,那个时候刚刚成立慈光图书馆,要我在那里做管理员。管理这个道场只有三个人,工作量很大,我是其中之一,这是修福,学习经教是修慧,所以还沾到一点点的边缘。以后我们看这些学佛的,这种机会都没有了,我沾这一点边。知道方向,知道目标,实际上还是半信半疑,所以看到经典上「难中之难」,自己相信是真难。一直到我把《楞严经》学会,这学了一部大经。学《华严》,我们有八个人,老师已经八十岁了,请老师讲《华严经》,目的是什么?希望老师长住世间,《华严经》没有讲完总不好意思走,所以找一部大经给他讲,老师答应了,我们非常欢喜,我是启请的八个人当中的一个。我非常用心听讲,听讲一卷,《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第一卷,这怎么个讲法,这一卷听懂之后,后面我就全会了。我就离开台中到台北,在台北开讲《华严》,老师讲,我也讲,我听了一卷,后面都会了。我的进度比他快,他一个星期讲一次,有翻译,实际上两个小时只讲一个小时,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我在台北一个星期讲三次,一次一个半小时,就是四个半小时,所以我好像是二、三年的时间就赶上他的进度,最后超过他了。这是在台中十年工夫没有白费,真正得到一些利益。
所以非常感激老师,没有老师哪里会有今天的成就?三个老师,缺一个都不可以。方老师介绍入门,因为当初以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碰都不肯碰它。我跟方老师学哲学,老师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心就动了,这么好的东西,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老师告诉我,佛经哲学不在寺庙。在哪里?在经典。跟我讲,过去的寺庙出家人确实真的是大哲学家,有学问、有道德,现在人不学了,经教他们不学了。所以我们要想学就决定要从经典上下手。我们一生没有离开经卷,没有一天不读经,没有一天不讲经。讲经是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对自己非常有利益。人都有惰性、懈怠,如何对治懈怠?讲经。为什么?你一定要用时间去备课,你要读书,你不读书你讲不出来。备课的时候用的时间很多,最初出来讲经,讲一个小时,要用四十个小时做准备,所以一个星期能讲几次,顶多讲两次,两个小时,否则预备不出来。一年之后,大概讲一个小时,有三个小时就够了;三年之后,大概准备经典就相对的,讲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准备就够了;五年之后,我一天的时间准备,八个小时的准备,一天,就可以讲一个星期,愈来愈轻松。轻松不能懈怠,多读经书,大乘经论多涉猎、多读。这个都是没有遵照古人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犯了这个过失,所以没有得到三昧、没有开悟。我自己走错的这个弯路,贡献给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这些弯路,那你们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
人不可以傲慢、不可以有嫉妒,一定要包容。如果有傲慢的习气,你要记住,孔子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已」,全是假的。所以傲慢、嫉妒会把你所有的功德都破坏了,你还不如一个不学的人,所以这个是最严重的障碍。孔老夫子这句话说得好,说绝了,决定不能有自满,自以为是这就大错特错,这都非常非常困难,要包容。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随喜功德就是破除骄慢,人家有好事情,我们要成就他、要帮助他,要替他宣扬,别人有过失,别放在心上,不能放在口上,一句都不可以说,隐恶扬善,这真正落实。古时候你看看做官的人戴的帽子,叫「进贤冠」,你们现在看戏台上还有表演的,他的帽子前面低后面高。表什么意思?前面是自己,后头是后人,希望后人都高过我,国家社会才有前途。如果后人都不如我,一代不如一代,这个国家社会会走向灭亡。一定要希望后人超过我,我们给后人做个垫脚石,他踩著我的肩膀上去,这就对了。
今天佛法能不能久住世间,关键就靠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是个临界点,佛法是存是亡,传统是兴是绝,都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的使命非常特殊,是ㄧ种严格的考验。我们愿不愿意担负起来?像我们汤池最初,我们最优秀的老师还有十几位在此地。开办之初,老师到中心来,我给他们做了一次讲话。我特别强调,我们这一次是做一桩很冒险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经验,能不能做成功都是个问号,可是太重要了。我们做这个工作是为联合国做的,联合国的一些会友他对中国文化听了非常欢喜,但是怀疑,他说这个是理想,不能落实。那我们就要做试验,试验成功了他们会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开花结果,这个不得了!如果我们做失败了,这个中国文化就糟蹋了,也丢掉了,没有用,试验做证明不成功。你说我们这个使命多大、多重要,拼了命也要把它做出来。做成功了,很短的时间做成功了。
做成功之后,我告诉这些老师们,我们不能够居功,不能够傲慢。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能力,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你看今天你们看到许多宗教,许多宗教的经典,它说「荣耀归主、荣耀归上帝」。我们汤池的成功要归功於祖宗之德、归功於三宝加持,我们得战战兢兢,才能保得住,有丝毫傲慢,觉得我们很了不起,那个失败就在眼前,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这个试验成功之后,效果达到了,目的达到了。我们在联合国有这么一个机缘,机缘也是祖宗安排的,我们没有办法,想到联合国去做报告哪有那么简单的,联合国不容易进去,没想到它来找我们,这不是佛安排的吗?祖宗安排的吗?所以有这个机会让世间人知道传统东西有价值,传统东西可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真正可以做得到。
中心很不幸解散了。为什么解散?有一些人对传统的东西怀疑,对传统的东西不信任,这是我们丢掉的时间太久了。我们一般讲至少丢掉了一百年,丢了好多代,所以现在再做出来非常不容易。解散之后我们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他来找我,他说他听说解散一夜没睡觉,第二天一早来找我,能不能不解散?我说不可以,佛门弟子,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世世代代服从国家的命令,没有不服从的。在中国曾经有三武灭法,没有一个反抗的,无论在家、出家都接受,这是最好的公民、最好的国民,我们一定要遵守,不能违背佛的意思。他说那搬家行不行?我说搬到哪里?搬到马来西亚来。当时我不敢相信,搬,行吗?能行吗?他就真的向教育部去洽谈,正式的把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搬到马来西亚来,没想到好像只一个星期,教育部就批准,这么快。所以我们对於马来西亚非常感激,马来人,伊斯兰教,对於传统这么样的爱护、这么样的尊重,我们从内心里头感激!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真主的爱护、神明保佑,让传统文化不至於再丧失。
所以我们就想利用这个地方做为培训中心,老师四个根扎下去之后,这四个根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然后希望大家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十年之后都是世界上中国儒释道汉学顶尖的教授。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十个八个这样的人,真正达到孔子、孟子、释迦如来这么高的成就的话,不但中国都兴起来,全世界人都得福报,所以这是大事业。今天你们看到的,胡小林老师、蔡礼旭老师,他们讲得比我好,我高兴!我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步步高升,我们的前途有希望。
汉学院很难得,得到我们现任的首相支持,他非常欢喜,在汉学院选名称,他亲自签字,我相信你们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我们全力支持它,我在讲经会替它宣传。现在很多地方都想尝试来办班,宣扬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老师。我这次在日本接受日本前首相鸠山邀请,在日本讲经,我还是讲《无量寿经》,不讲别的。所以《无量寿经》有二十四集在日本讲的,四十八个小时。我在那里也宣扬,吉隆坡办班教学,他们现在是短期的,四十五天这样的班,他们要在那边办《弟子规》。我就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选择三十到四十个老师,送到吉隆坡来培训。非常难得,鸠山夫人到吉隆坡来参观、来访问。她从吉隆坡回去之后就到香港看我,前几天又来了一趟,可见得她很热心。从这方面来观察,我们大家要热爱这个中心,要热爱它,要保护它,要帮助它、成就它,那就要让中心的老师最好都不要离开中心,定下来在这边学习,这是真正爱护。我们别的地方需要老师去讲经教学呢?没有问题,你们在当地选拔二、三位老师到这个地方来受训,将来是个个都成就,每一个地方都不缺乏老师,这个地方做老师培训中心,我们全力支持。你们大家给我的供养,我红包都没有看,统统送给中心,全给它。
今天我到此地来看了艺院的珠宝,他们在展示这么多的玉雕、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我都看过了。林居士他想把这个东西统统送给我,我没有道场,没有地方放。所以我就劝他,我说这些东西送给汉学院,让汉学院去义卖,卖了做为汉学院的经费,这是个好事情,无量的功德。汉学院可以筹画一个义卖,把日期定下来,义卖,标一个底价,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这是林居士发大心,支持这个事业。这个事业也是可遇不可求,百千万劫难遭遇,你怎么会遇到这么好的缘分!我们希望同心协力把这个汉学院办好,我们全心全力支持。
今天马哈迪长老我送他一份很珍贵的礼物,他非常欢喜,就是《群书治要360》,英文翻出来了,还没有完全,只有一半,好像有二百多条。这第一本送到我这里来,我就把这本送给他,他天天在等。上一次见面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他,他就等,他说赶快翻出来给我看。今天他拿到这个,无量的欢喜。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此地要专攻,专攻一门,落实四个根,在古籍里头专攻一门,这是你认真学的。《群书治要》,因为它那都是节录的,不多,总共有六十五种,这六十五种书在《四库》里头有,《荟要》里头有。《四库》我买了一百套,现在还有书,这边应该有了?有了。《荟要》我买了二百套,还没有交货,大概再两个月可以交货,交货的时候我再送两套过来给你们。所以说资料都很完整,希望大家专心,做专家,不做通家,做一门,这一门变成世界顶尖、变成世界的权威,这个样子才能把汉学普及到全世界。
马哈迪长老拿到这份东西之后,后头还没有完成,后面大概还有一百条的样子,完成之后,今年年底就可以印书。他特别告诉我,书印好之后要多送一点给他,他要送给他的朋友。所以我们可以大量的送给他,他的交友广,朋友多。你看唐太宗会集的这些东西,是唐朝治国的指导宝典,今天我们能够把它发扬光大,翻成外国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无量无边的功德,好事情。做这么多的好事,有这么好的缘分,外国人常常在谈明年二0一二马雅灾难的预言,这个地方平安没事,每一个宗教的神圣都会保佑这个地方,祖宗、古圣先贤都会守护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会得到安定和平,我们从这里建立信心。希望在马来西亚的净宗同学,你们住得近,距离中心近,有时间要多来听课、多来学习。中心的老师,我们相信将来中心建了,教室多了,可以开很多不同的课,接待外面来的人。他想学什么我们都可以教什么,都可以给他开辟一个教室,满他们的愿望。中心一定是愈来愈兴旺,说不定这个汉学院将来会变成世界汉学中心,就不是在欧洲了,从欧洲移到马来西亚了。
遇善知识这个是不容易,我愈想愈难。我来的同一天,方东美先生的大儿子,他很小就到美国去了,他二十三岁到美国去,在美国住了六十年。他去的那一年是我认识方老师的那一年,我在方老师家里面上课,没看到他,他到美国去了。老师过世,他回来奔丧,我们见过两次面,这一别三十年。所以这一次他到香港来看我,他小我三岁,今年八十二岁,看起来比我老很多。在美国读书,在美国教书,他是教授,现在退休了。我跟他讲当年我跟老师的一段故事。我跟老师不认识,只是听说,他是桐城人,桐城是老乡,隔壁一个小城,是个名教授。我写信给他,写了一封信,仰慕他,希望能够到台湾大学旁听他的课程。我也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二千多字,信跟文章都是毛笔工楷所写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把这封信寄出去,一个星期之后他约我到他家里见面,那就是面试,大概看我。一开口,问我的学历,我说我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这就到台湾来了。他问我,你有没有欺骗我?我说不敢欺骗老师,想跟老师学习,句句是实话。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大的学生写不出来。我说我因为抗战期间失学四年,四年没念书,但是喜欢读书,没有离开书本,喜欢读书,也喜欢写文章。老师沉默了很久,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六十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老师给我说这些话,很严肃,我听了很难过,老师拒绝了,我的愿望达不到了,所以当时表情一定很沮丧。老师看到了,沉默了五、六分钟,告诉我,这样好了,你从下个星期天,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做梦都想不到!
我跟老师,没有缴一分钱的学费,凭什么?我想了好多年,想到了,「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对老师有十二分的诚敬心,这个感动他。如果没有真诚、恭敬,他不会教你,他教你干什么,浪费时间,让你到学校旁听就很不错,怎么可以特别教你?特别单独教你,这就是李老师讲的,哪一个老师不希望有人承传他的学术。这是中国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不是学生多、儿女多,不是的,学生、儿女当中有没有能够继承家道的人、继承家学的人、继承家业的人,要这样的人才叫有后。老师如果找到一个人能够继承他的学术,这他是他非常非常向往的一桩大事情。当然我们初见面,总得要考试考试,看看能不能,做个试验,老师都有这个意思。
因为缘很殊胜,老师佛学概论这个课程给我上完,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方先生学哲学的,章嘉大师是专门学佛的,学佛应当要找他。没想到章嘉大师跟方老师一样,也是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在他住的地方,青田街八号,跟他三年。我学佛的根底,基础是章嘉大师给我奠定的,有这样的基础到台中十年才会有成就,如果没有章嘉大师三年的基础不行。所以三个老师少一个都不行。三位老师都离开了。我今天讲经,你们看我的摄影棚,我的老师的照片都挂在墙壁上,面对著我,念念不忘老师恩德。在摄影棚里面的报告,就是像对老师的学习报告是一样的。现在人不敬老师、不孝父母,这怎么办?这个真叫大难大难!圣贤的学问跟世间科学技术是两回事情,科学技术你不需要恭敬心你能学得到,圣贤是心学,以心传心,它不是技术、不是科技。圣贤人的东西从哪里来的?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真心,只有真心与真心才能感应,妄心跟真心不能感应。我们如果是用妄心,妄想分别执著,你学一百年都学不到,你所学的全是知识。我非常仰慕欧洲的汉学,过去是耳闻,没见过。所以到伦敦去了两次,去看看,一看就了解,他们搞的是汉学没错,儒学、道学、佛学,学的是知识,不是学问。真正要从圣贤那里得到的学问一定要用真心,那就是诚敬,真诚恭敬,在佛法里面叫什么?叫菩提心。你看你不发菩提心,大乘佛法你决定学不到,你学的是常识、是知识,佛门的知识,你学不到智慧。诚敬从哪里来?从孝顺父母来,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要不孝父母怎么会尊师重道?没有真正尊师重道的心,你没有办法开发自性,佛菩萨、祖师大德字字句句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
黄念老了不起,我非常佩服他,他不用自己的言语,他替我们选择,选择经论、选择古大德的这些言语。他选择的就是它,他跟它相应,他才选择它,他要没有这个见地他选不出来。用这种方法最契现在人的机,你要说是黄老居士注释的,别人不相信,你是个居士,这种经你怎么能注得出来?人家不相信。这个方法人家不能不相信,以经注经。在早年丁福保居士也用这个方法,他也出了不少东西,叫笺注,完全是用经来注解经,这是最高明的方法,叫后人不能不相信。我们讲解他的注解,他的注解叫集注,真正是叫集注,也是学习佛陀的经论,学习祖师大德的开示、祖师大德的教诲,叫真善知识。在现前我们看到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六年时间完成的,真善知识,自己谦虚,抬举别人,抬举古来祖师大德。现在对祖师大德不恭敬,他这么一来的时候,让我们恢复对於诸佛菩萨、对於祖师大德的信心,这个都是无量功德、真实功德。
我看到目前我们的状况,真正感到忧心的,谁能够发愿?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舍己为人,为正法久住,为一切苦难众生,牺牲自己身命在所不惜,才能担负起这个使命,这是我对於我们中心老师的期望,希望他们真正发心。我们年岁大了,在这种年龄,我讲经的时候常说,这李老师告诉我的,老师讲「秋声赋」的时候说出人有春夏秋冬,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有春夏秋冬。当你生下来到二十岁,这二十年是你的春天,非常美好,二十到四十是夏天,四十到六十是秋天,六十到八十是冬天,这是人生的四季。八十以后就准备每一天都可以走了,要准备走了,这个很重要,准备走是一桩大事。往哪里走?世尊、弥陀跟十方诸佛如来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西方极乐世界,人人可以去,而且不难。你说八十岁了,该走了,你还能不放下吗?没有一样能带得去的,这个世间看了八十年也看够了,不需要再耽误了。所以万缘放下,一尘不染。连佛法也放下,《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只留一样,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所以八十以后别的都不要搞了,统统放下,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保证你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因缘无比殊胜,无比的稀有,真的是难中之难,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所讲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这一生决定不空过,真正不空过全在放下。
这个看破、放下,是我跟出家人第一次见面,我二十六岁,第一次跟章嘉大师见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的殊胜、佛法的无比,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佛门有没有简单、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这是我见章嘉大师问他的第一个问题。他老人家听了之后,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看了半个多钟点,没说话。我到很多年之后才体会到,他为什么不直接讲,看著我,看著我什么?年轻,心浮气躁,给你讲了没用,右耳进去左耳就出去了。所以他一定看到我入定了,整个浮躁的气统统定下来,才给你讲。这都是教学方法,高等的教学方法,你们都没遇到过。决定不能有浮躁的习气,他才会说话。半个多钟点之后说了一个字「有」,我听说一个有,等了半小时,等了个「有」,所以精神就一提,又浮躁了,习气又跑出来了,他就不讲了,这个老人很有味道,他又不讲了。但是这次的时候大概停了五、六分钟,安静下来,给我讲六个字,他讲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看得破,放得下」,我讲得太快,他讲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所以真的,我向他请教的,他老人家和盘托出,一丝毫隐瞒都没有。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再帮助放下,这两个辗转相辅相成,最后就成佛了。
所以不看破你永远不能入门,为什么?你放不下,放不下是障碍。所以年轻的学佛的同学们,记住章嘉大师这两句话。首先什么?不能做住持,不能担任执事。为什么?你要操心,你放不下。要成就自己的道业。我学佛之后明白了,什么时候去做执事?四十岁之前要把自己的根扎稳,东西学好,我们讲十年,十年有大成就。《礼记.学记》里面,这古人告诉我们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这是古人教学的,这是经验之谈。学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能收到成效。担任执事,为大众服务,四十岁之前我做学生,学成之后,四十岁到六十岁,这个二十年可以担任执事,为大众服务。六十岁之后要退休了,不能担任执事,要准备自己往生的大事,可以教学、可以指导,不再担任工作。所以真正能放得下。尤其要相信因果、要相信佛法,不要攀缘。佛没有教我们攀缘,佛教我们随缘。老师,章嘉大师告诉我一句话,你的一生佛菩萨照应你,你什么都不要去想。这句话太好了,一生佛菩萨照顾,我一样都不要去操心,你说多自在!我相信老师,老师不会骗我,我相信老师,老师非常爱护我,相信他的话。所以我一生不攀缘,一生不问人要钱,我想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个事情该做、是好事,佛菩萨会把钱送来,要多少他就送多少,不要去张罗,到外面去募捐、化缘,那个多苦、多痛苦,那个事做得很不舒服。
所以我这六十年遵守章嘉大师的教诲,非常灵验,佛不骗人,经典上不骗人,你何必要去求?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什么方法都求不来,你不叫冤枉!一定要相信这个道理。尤其是为佛法,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护法神哪有不护持的?用不著自己操心,自己一操心,护法神看到,你自己有办法,算了,我们走了,你的罪就可有得受了。所以理搞清楚心就安了,心安理得,理得心安。连在家学佛的同学,跟出家人不一样,出家人一切都舍掉,在家人需要财富。财富从哪里来?命里头造的,命里头没有财,求不到。命里头财从哪里来?过去生中修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命里有的。你财布施修得多,你的财库,算命讲财库,财库就非常丰满,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库就没有钱,你就要受贫穷的果报,道理是一样的。出家到处化缘有化到钱,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化不到。罗汉,命里没有的,托钵托空钵,没人供养,这个故事你们都知道。这命里有的,命里既然有,何必要化缘?好好在家修行,好好念佛,用功办道,你所需要的,佛菩萨自然有差遣送过来,心安理得,不要去攀缘,道重要。不怕没有庙,只怕没有道。有庙无道造罪业,还不如没有庙。为什么?造罪业果报在三途,三途里头是地狱,何必干这个事情?所以舍要舍得干净。
在家求财,《了凡四训》讲得好,劝你布施,愈施愈多。不要去斤斤计较,我施这个,将来有多少回报,不求。不求回报,回报自然来,报的比你想像的要丰富。为什么?因为你有德行,佛菩萨成就你的德行,让你多做好事,让你发大财,多做好事,多照顾苦难众生,是这个意思。所以财不能守,财中国人叫通货,一定要流通,像水一样,这边有去的,那边有进来的,要流通,不能够守住,守住变成死水,那就是罪业。要知道今天这个世间多少人受苦受难,需要,你囤积著,不让别人去享受,这个罪过就很重。我没造业,我只是囤积,囤积就是罪过。我们细心去观察,这些现象、事实都在面前,你能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
今天我们学佛最重要的,要把孝心找出来,要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我们的根本戒律。千万不要认为那是儒家的东西,我们可以不学,我们从《十善业道》学。学不出来,为什么?《十善业道》是要以《弟子规》为基础,你才能做到。净宗同学都知道净业三福,世尊在《观经》上讲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三个根。怎样做到孝亲尊师?《弟子规》就做到了。你能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根就扎下去了。「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知道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但是你做出这些业,起心动念是意业,已经在造业了,意在造业,口里说出来是口业,身体造作是身业。三业里头最重的是意业,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不要起恶念,不可以占别人便宜,统统有果报,我们自己要把它好好的守住。
苦一定要吃,为什么?世尊在灭度的时候,你看阿难尊者向佛请教两桩事情,第一桩事情,佛在世,大家以佛为师,佛不在世,我们以谁为师?佛说出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给我们做出来了,世尊一生没有建寺庙,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想想为什么不建寺庙?他建寺庙不难,他的俗家是国王,建个道场轻而易举。在弘法利生的时候,经典上记载,印度十六个大国王都是佛的弟子,建个寺庙太容易了,为什么不要?为我们今天的出家人,给我们做模范。如果我们贪图享受,错了,拿著佛法来贪图享受,果报在哪里?不必说自己就知道。你看佛一生过著最清苦的生活,比颜回还要清苦,颜回还有个陋巷可以遮蔽风雨,佛没有,佛在大树底下,做得真彻底、真干净。所以我们要的是道,要的是德,要的是戒定慧,要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在这一生保证成就。所以《弟子规》千万不能疏忽,不从《弟子规》、《感应篇》下真功夫,《十善业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佛说得很清楚,他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就是说你学习不是按部就班,躐等,佛不承认,这对一般人说的,特别是中下根性。
我们中国,佛教传到中国来,小乘经翻译的最完备,叫《四阿含》,跟现在的巴利文经典对照,我没有对过,章嘉大师知道,他告诉我,他说巴利文的经典跟汉文经典一比较,大概只多五十几部。要晓得,将近三千部,多五十部,这个差距不大,换句话说,小乘经典我们翻译得非常完备。为什么不学小乘?隋唐时代还有两个宗,俱舍、成实,这两个是小乘的宗派,学佛要从它学起,由小向大。可是唐朝中叶之后我们的祖师大德就不学小乘,小乘就衰了,到宋朝时候这两个宗就没有了,现在人不知道有这两个宗。不学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儒道是中国东西,学起来,像吃东西一样,合口味,大家喜欢,而儒跟道不亚於小乘,所以做这个实验成功了。你看唐朝中叶之后到现在,一千五百年,这一千五百年出了多少高僧大德,说明它有效,用小乘换儒道来代替是可以的,是成功的,做成功了。现在我们小乘不学,儒也不学,道也不学,你就学大乘,空中楼阁,你怎么去建造?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
我跟李老师学教还学了二十多部小乘经,这李老师很重视。他对於儒道统统都要教,每一个星期给同学讲一篇古文,他在台中住三十多年,没有中断过,一个星期讲经一次、讲儒一次。莲社建好之后,莲友、信徒很多。我到台中,莲社已经第十年了,举行十周年庆典,莲社的莲友都有名册的二十万人。我在台中十年,离开的时候,这又十年了,台中莲友的名册五十万人,真可观!所以李老师对台湾的佛法贡献非常大,教学非常认真努力。所以我们不学小乘的话,一定学《弟子规》,比小乘容易,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内容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感应篇》里面讲因果报应,也不多,总共善恶因果举的例子大概一百九十条,以这个做基础,你《十善业道》就没有问题。三皈、五戒、十善真做到了,《沙弥律仪》很容易,你基础好。有这个根,再学大乘就没有问题,能够达到古大德的境界。我们以这个功德念佛回向给净土,纵然不能够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决定靠得住。同居土上辈,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个三品,预知时至,走的时候没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功夫好的,我相信上三辈他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什么时候走,一般人讲生死自在,他能做得到,这是我们应该要学的,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争取的。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金刚经》上这句话要记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统统舍尽了,只留这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到最后只有这一句佛号,《无量寿经》也不要了,你成功了。
今天晚上我跟诸位分享报告的就是这个「难」字,真难,我们要把这个难克服掉,一定要克服,不克服不能成就,继续搞轮回,太辛苦、太可怜了。这一生决定不可以辜负佛恩,不能够辜负父母养育之恩,不可以辜负四众同修对我们护持的恩德。护法真心,如果我们做得不如法,他护持就失望了,那我们就是古人所说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都不是假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个四句偈要常常想到。所以这是大事业,成功,无量无边功德,失败了,那是三途苦报。
经上提到这么一句,遇善知识难。我们用真诚心,见到善知识,善知识不会把我们舍掉。为什么?还可以教,他就不会舍,我遇到这三个老师,大家都看到的。「闻法能行」,这个是善知识不舍你的原因。他为什么不舍弃你?因为你能做到,他没有白讲,没有白教你,教了你,你真肯干。纵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做到百分之五、六十,也很可贵,他都不会放弃你。「若闻斯经」,斯经就是这个经本,这个会集本,闻到这部经太不容易了,你看经出来的时候,反对的人多少。李老师把经本给我,我真的是欢喜踊跃!我向老师请求我来讲这部经,虽然这部经老师讲的时候我没听过,但是老师眉注这个本子,他给我的是眉注本子,我知道老师的思惟,他想什么东西我知道,我懂得老师的方法,所以我拿到他的资料我就能讲,讲的会跟他差不多。老师告诉我不行,他说你年岁太轻,出家的时间太浅,会有人批评,你招架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但是听老师的话,不同意就放下吧,改讲《楞严经》。一直到老师往生了,这个本子在我手上,很多人没见到,我拿出来印了一万本,跟大家结缘,纪念老师。这是在美国,很多人看到这个本子欢喜,来要求讲这部经。所以这个本子,我第一、第二遍是在美国跟加拿大讲的。以后台湾同修听到了,因为那时候讲的时候有录音,听到了欢喜,回到台湾讲了很多遍。
因为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所以我就把《华严经》停了,第一次讲《华严》,《华严》讲过两次,第一次,停了,我想专讲这部经,所以先后讲了十遍。现在感念黄念祖老居士的知遇之恩,这样辛苦,夏老十年的时间完成会集本,念老带著病,病不轻,那么样的辛苦把注解完成,这个恩德不得了,谁知道?只有我知道得清楚,所以我来讲。晚年我统统放下,专讲这部经,让大家知道这部经的重要性,这部经确实能度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众生。我讲这部经,也保证自己决定往生净土。今天的报告就到这个地方圆满。大经第一遍讲完了,讲了一千二百个小时。第二次已经开始了,我已经讲了三集。我预定每一年讲一部,时间都是一千二百个小时。希望我们在网路、在卫星我们一起学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这个信息。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六时吉祥,一心念佛,福慧增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