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儒佛大道 振兴企业 - (共一集)
儒佛大道 振兴企业  (共一集)  2008/1/12  香港大学  档名:21-464-0001

  非常感谢学校的安排,也感谢国内外这么多企业界的大德来到此地,我们一起来学习儒学与学儒、佛学与学佛。在前年,我们曾经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了一个大型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把宗教介绍给联合国,宗教是可以团结的。联合国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追求化解冲突、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他们做了三十七年,主要的是用会议,国际和平会议。可是三十多年的会议,每一年投下去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效果?是我们每个人有目共睹的,社会的动乱频率年年上升,破坏是每一次都在那里增长,也说明了这种方式是很难达到我们预期目标的。也有一些人,他们主张用武力、用镇压、用报复。911事件之后,也说明了这个方法也是错误的,不能解决问题。

  我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前后有十次,深深体会到真正要达到联合国所希求的目标,还是要靠中国人,东方人这种办班教学。我们古老的学术,这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五千年来统治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五千年可以说是太平盛世。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用教学。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五千年来,无论是朝野、国家领导人,乃至於一般知识分子,都共同遵守的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中国是用教育,不是用武力、不是用镇压也不是用会议,是用教学,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的。

  我们在会议上把中国传统的方法给与会的大众介绍,他们听了之后也很感动、也很欢喜。会后我们聊天,在一起吃饭,给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法师,你所说的很好,这是理想,不能落实。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他没有信心。信心决定一切,如果没有信心,那决定做不成功,所以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个信心怎么建立?我们必须要做一个示范。像我们现代中国人所讲的,我们必须做个样板让他看到,他才会相信。所以我回到国内,回到家乡,跟家乡父老谈起这些问题,我们家乡父老乡亲很支持,他说我们来做,来做个实验。我就想到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我们做一个试验点,搞一个小镇。这个镇我们就选择在庐江的汤池。

  这个小镇有十二个村庄,有一条街道,居民有四万八千人。我们要知道,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丢掉了至少四代,三、四代了,也就是丢掉了一个世纪。一个世纪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所以今天要想来教不容易。如果说是教学生,老师没有做到,学生不相信,老师你骗我;我们要教年轻人、教小孩,小孩看到大人没做到,他不相信。所以我们就想到这个教育要搞全民教育。这个小镇的居民四万八千人,我们就目标对著这个小镇,这四万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

  学什么?我们就想到英国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常常讲的,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一定要靠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孔孟的学说是什么?这就讲到儒家了。我们对於儒家要有真正的认识,要认知。儒是什么?你看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它是一个人旁边一个需要,那就是说人必须要的,这是儒所讲的。人需要什么?人需要伦理、人需要道德、人需要因果。人如果有伦理、道德,他不会做坏事,耻於行不善,他做不善的事情,他觉得很羞耻;人如果懂得因果,不敢做坏事。这是中国五千年教学的精髓。人人都做好人,事事都是好事。

  中国从黄帝开始,到我们现在四千五百多年,往上再推,往上推没有文字,中国文字是黄帝时候发明的,上面没有文字记载。传说神农氏,神农到皇帝五百年,伏羲到神农也是五百年,往上推至少再推一千年。孔子是周朝时候人,中国历代的学者推崇他老人家是集大成者,这个话说得不过分,说得很正确,他确确实实是集大成。孔子一生修身治学的态度,他自己说得很好,他说他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也就是说,孔子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是古圣先王遗留下来的东西,他自己一生没有创作、没有发明。我们可以说孔老夫子是个老实人,他相信祖宗的东西、祖宗的智慧,祖宗的教诲,他相信,他不怀疑,他把它继承下来。孔子在当时,那个时候是春秋时代,以后是战国,孟子生在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社会已经乱了,周朝已经很衰微了,诸侯逐渐强大,不听天子的命令,处在这个时代。他知道古圣先王东西好!如果能遵守,国家永远不会衰。

  这桩事情,我在年轻的时候亲近方东美先生,方老师给我介绍了多次,至少有六、七次提到《周礼》,他叫我读《周礼》,说这本书好,你应当好好的去念。他说《周礼》是周公的著作,周公是圣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一个人,这是周朝的宪法。他说这部宪法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本,真实智慧的结晶。如果周朝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能够遵守,他跟我说,现在我们还是周朝,给我说了这句话。我对於政治的东西没兴趣,我还是学佛了。所以他老人家虽然介绍了三礼,我只读过《礼记》,《周礼》跟《仪礼》没有涉猎,但是我知道方先生他的见解是正确的,他的话是可以相信的,说明《周礼》是全世界最好的政治制度。

  夫子在那个时候,就是春秋时代,诸子百家在那个时候都出现了。孔子、孟子的地位并不特殊,是跟大家一样的。孔孟所以突出来,这是汉武帝。秦靠法家,就是中国三教九流,法家,统一了中国。统一中国之后,他依旧用严峻的法律,人民受不了了,所以不到三十年他就亡国。这就说明武力可以统一国家,但是不能治国,治国跟建国是两回事情。汉建立之后,得到政权之后,汉武帝他就想,用什么样方法来教化人民、团结人民,巩固政权?当然,他会叫他的臣子在诸子百家里面去找。董仲舒推荐孔孟,汉武帝接纳、采取了,就用孔孟的学说来治国。所以孔孟的地位一下就提高了,在诸子百家之上,这段历史我们要知道。董仲舒的建议好,汉武帝的决断英明。孔孟好在哪里?好在老实。诸子百家每个人都有创造、都有发明,孔子没有,孔子是继承世世代代老祖宗的教诲,老实人。讲到佛,佛也是个老实人。释迦牟尼佛说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完全是继承过去古佛所说,没有在古佛上自己加一句话、加一个字,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深去省思的。老实人可以延年益寿,老实人可以,千年万代他能够延续下去。所以佛家里面也常常教人老实,老实人能成佛,不老实的人成不了佛。所以最可贵的就是这两个字,我们中国人讲诚实,诚实也就是老实的意思。

  孔子承传是什么?我们在文字记载的是伦理道德,这是中国教学的根。我们把根要找到,也就是汤恩比所说的孔孟学说。孔孟学说,大家一听到这个名词,就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会想到乾隆皇帝编纂的《四库全书》,第一个会想到这些。这些东西能解决问题吗?研究这些东西很多。我是两次访问剑桥、牛津跟伦敦大学,这是欧洲汉学的中心,两次访问。我跟他们交流,我也跟他们汉学系的学生、教授,也给他们做了两场讲演。他们所培养出来的是学者、专家,儒学家、佛学家、道学家。但是中国教育的目的不在此地,中国谚语说得很好,「读书志在圣贤」。中国人培养的不是专家学者,是培养圣人、是培养贤人,这就不一样了。我们从这个地方,我才说出儒学与学儒,汉学与学习汉学。

  我给他们讲演的时候,听到他们学生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用孟子、用王维,很好。我说你们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你们将来可以作为著名的汉学家、汉学系的教授,可是你们这一生当中一定还是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我说出来,他们大家都笑起来。我说你不可能像我这样的,我这么样的快乐。我说为什么?我学的跟你那个恰恰相反,你们是搞儒学,我学儒,这不一样;你们搞佛学,我学佛。你儒学、佛学,是拿到儒佛这些资料、经典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与你自己的思想、生活、行为毫不相关。所以《论语》里面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没有。孔子学习愈学愈快乐,其乐无穷。你们是怎么样?你们是学而时习之,不亦烦恼乎。那怎么行?佛法是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们一天到晚生的是什么心?《坛经》上六祖惠能说,六祖见五祖的时候,惠能见五祖的时候告诉五祖,「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我们大家见到五祖,一定是弟子心中常生烦恼,不能比。你每天还是常生烦恼,欢喜心不能现前,这就叫儒学、道学、佛学。你真正能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无时无刻不自在,那就是学佛、学儒,不一样。

  所以老祖宗的东西,五千年传下来,说到全世界,中国人确实最懂得教育、懂得教学的方法,也收到教学的成果。我们的教学丢掉了一百年,这非常可惜。现在社会这个动乱靠什么?还要靠这个东西。所以我常常说,小孩遇到困难了,他会去找爸爸、找妈妈来给他解决。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遇到困难了,去找老祖宗才能解决,你不找老祖宗就解决不了。儒、佛都是我们老祖宗。

  中国传统的教学,我们至少可以推到伏羲。教什么?就是教的五伦。中国人讲道,什么是道?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道,大自然的运动是道。它是天然的,它不是哪一个人控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所以落在人事上,夫妇是道、父子是道、君臣是道(领导与被领导)。这绝对不是哪个人发明、哪个人创造的。兄弟是道、朋友是道。五伦讲人跟人的关系。五伦当中首先要讲父子有亲,你看父母对於子女的爱、儿女对於父母的爱,在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得很清楚?我在前几年,在日本参加一次也是联合国主办的一个和平会议,在日本冈山开的。我到日本去,日本有很多学佛的同学,大概有十几二十个人跟著我。当中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了她四个月大的儿子,推一个小摇篮也跟著我一起去旅行。我就让大家看,我说你们仔细看父子有亲,在这里看出来了。你看妈妈对这个小孩,小孩虽然四个月不会讲话,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动作,对他妈妈的爱。这是天性,这没有人教。

  中国教育的起源就从这开启,这就是原点,教育的原点。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把这种亲爱、这种出於天性的亲爱永恒的保持而不变质,这是中国过去五千年教育第一个目标,一生不改变,孝道,父慈子孝,这是中国教育的根。你要说中国教育是什么教育?亲爱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第二个目的,把这个父子亲爱发扬光大,再推广。他爱他的家庭、爱他的家族、爱他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弟子规》讲「凡是人,皆须爱」,这个教育用爱来推广。所以中国在这个世界上五千年的长治久安,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族群,能够和睦相处靠什么?就是靠亲爱的教育,这个我们要懂得。

  这个爱放在君臣上,就是领导与被领导人,就是义,用义字来代表,那就是爱。爱,移在君臣就是义;放在夫妇这就是有别。夫妇组织一个家庭,家庭里面两桩大事:第一个是家庭经济,经济这一方面先生负责,他来谋生、来养家;第二桩大事比这第一桩大事更重要,那就是无后为大。这个后不是说你有儿孙就有后了,不是的。儿孙要是人才才是有后,所以你的儿孙要是贤人、要是圣人,这叫有后。他能够继承你家庭里面的道统,继承家庭的事业,你的家道不衰,这叫有后,那这个事情是妇女她的责任。所以妇女,女权在过去来说,在中国她是至高无上。所以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这个太太是至高无上的称呼,太太是圣人。这个太太从哪来的?从周家来的。周朝开国,太王的夫人太姜。王季就是周文王的父亲,王季的夫人叫太任,周文王的夫人叫太姒,周武王母亲叫太姒。这三个太,所以称太太。你看他们家里,文王是圣人,武王是圣人,周公是圣人,是妇女教出来的。所以太太这个名称不是好称的,你要把子女都教成圣人、教成贤人,她有这个使命在这里,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那么现在中国改了,不称太太称爱人,这一爱就完了,这个后代就不堪设想。所以古人的称呼,含意非常之深,天天喊你,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你,你有没有把儿女教好?你有没有把儿女教成圣贤?你说这个责任多大,这个使命多大。这是中国完全遵守著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在其中。

  因果从哪里来的?有人问我。在佛法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宇宙一开始就是有因果。佛法跟科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讲宇宙的起源,佛跟科学讲的不一样,科学家认为是大爆炸,大爆炸在佛法讲不通。如果大爆炸,也离不开因果。那个大爆炸一定有个原点,那个原点是因,爆炸之后这个宇宙产生那是果,所以因果的定律是跟天地同时发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懂得因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人要是真正通达业因果报的道理,不敢作恶事,他会安分守己。所以伦理、道德、因果是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必需。人如果要是舍弃了伦常道德,你想人跟禽兽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所以中国我们的老祖宗,自古以来最重视的就是教育。在政治设施上,教育摆在第一,国家所有一切设施都是为教育服务,一直到满清都没有改变。中国改朝换代很多,兴革的也很多,唯独教育始终没有产生变化,都是遵守老祖宗的这个原则。在过去政治制度,宰相底下的六个部,礼部排在第一,礼部就是教育。首相有事,不能够视事的时候,是由礼部尚书代行,一切为教育。教人懂得礼义、懂得廉耻,他社会是安定的。现在的社会,我们受了西方的影响,对於自己中国传统丧失了信心,去学外国。外国把什么东西摆在第一?把利摆在第一。利是每个人必须争的,哪个不争利?孟子说得很好,「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现在是全球交征利,世界危矣。这个世界动乱从哪里来的?争利。

  我在澳洲昆士兰大学,它有个和平学院,和平学院有个资深的老教授,美国人。我们有一次在座谈会上碰头,他跟我坐在对面,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你们美国教育,是不是小孩从小就教他竞争?他说对,从幼稚园就教竞争。我说竞争再提升是什么,你知道不知道?他就愣住了。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现在的战争是生化核武,那就是人类的毁灭。所以这种教育的理念是走死路,不是活路。今天世界的动乱你们都不愿意、都不想见到,都希望怎么化解冲突,怎么样能够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大家不竞争,世界就和平了、冲突就化解了。只要有竞争,这个冲突是决定不能够化解。这战争的时候,核武的威胁是不能够避免,死路一条。可是中国人自古教学的时候教让,教礼让,所以他是活路,彼此相让,互助合作,这个社会是和谐的。这是完全不相同的理念、不相同的方法,教学方法不一样。

  我们中国五千年老祖宗传给我们教育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三字经》前面的八句话。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世界上没有恶人。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从来不会想那个人是坏人,没有这种想法。不像外国,外国,他认为人都是坏人,你要拿出证明,证明你不是坏人,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这是人心的厚道就不一样了,中国人厚道,不怀疑,人性本善。我也碰到有一位老教授问我,希特勒也善吗?我说他本性本善。他为什么那么坏?那是习性,他学坏了,没人教他,学坏了,那个不善是习性。《三字经》第二句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性是本善的,习是不善。如果你要没有好好的教他,他就会染上了不善,他就学坏了。教育这个理念就从这个地方兴起的。为什么要教育?「苟不教,性乃迁」。你要不好好教他,他决定会受染污,他就会变坏,教育的理念就从这个地方发生的。怎么教法?「教之道,贵以专」。这一句话讲得太好了,教要贵以专,不能杂。那现在与这个教学理念完全相违背。

  所以剑桥汉学系的老教授,麦大维教授,他到汤池参观。参观之后到香港来看我,在香港住了两天,我们谈了五、六个小时。他希望我到伦敦剑桥办一个学院,这个学院可以挂剑桥大学的招牌,是属於剑桥大学的学院,教大乘佛学。我告诉他,我说你的建议我很欢喜,可是我老实告诉你,现在你们的学校虽然是世界第一流的,剑桥是世界排名第三,你们教不出人才出来。我是老实不客气的告诉他,我说你们能够教出来的所谓学者专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这个社会要什么样人来解决问题?要圣人、要贤人、要善人才能解决问题,不是你们那个教学方法能够教得出来的。我说你要我去办学,行,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能干涉。我怎么样选学生、我怎样选教材、我用什么方法,你都不要管。等我教出来之后,你们来发毕业证书就行了。我说你能同意我这个,我答应你。你如果说拿学校这些制度,必须要学哪些课程、要多少学分,这个我不接受。

  他就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来教?我说我没有方法,我这个方法是中国五千年老祖宗传下来的,我自己没有方法。指导原则就是《三字经》上的八句话,贵以专。我说我招生,我招生条件不需要什么文凭,哪个学校毕业的,不需要,没有念过书也行。我说我的条件,《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感应篇》是道家的基础,《十善业道》是佛家的基础,这三样东西他能做到了。他能做到,他就具备了道德的规范,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德行的人,这个重要。所以人先要从人品上来看,他有人品,他的学术才真正有成就;他若没有人品,这个东西学了没有用处,他不能造福於社会,他也没有办法利益自己。头一个是人品,伦理道德要具备。所以具备儒释道三家的根,这个重要。第二个条件,他要能读文言文。就这么两个条件,我不需要什么学校毕业,他来读我的汉学系的研究班。

  那我怎么教?譬如这个学生学《论语》,他是汉学系的教授,老教授,他很熟,《论语》他很熟,他都能背过,很不容易,英国人,我说这个他懂得。我说我教这个学生,教他读《论语》,我给他《论语》的一些学习参考资料。学生每天讲给我听,不是我讲给他听,每天给我讲半个小时。一部论语从头到尾大概四个月就讲完。他说讲完以后怎么办?讲完以后第二遍。二遍讲完三遍,一年讲三遍,四个月讲一遍,一年讲三遍,十年讲三十遍。我是这个教学法。十年之后,《论语》他在全世界是顶尖的人物。贵以专,他就念一样。这个跟佛法教学的理念相应。如果是中等根性的人,三年专学一样东西,他得定,定开慧。三年能够得定,清净心得到了,大概四、五年的时候他开智慧。智慧一开,触类旁通,没学过的东西,他一接触就通了。这是教智慧,教你开智慧,不是常识。所以西方,你们学校的东西所学的是知识,我这里求的是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能解决问题。知识解决问题,后头有后遗症,智慧。

  所以我用这个方法,每个学生学一样东西,没有重复的。每个人专攻一门,也可以听报告,每个同学研究的,都可以来听,提供你做参考,你专攻一门。那我要是有十个学生、二十个学生,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就有十几二十个真正一流大师级的教授出来了,这个能救世,这个管用。我说你回去跟学校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同意我这个办法,同意我这个办法,我去办,不同意,不同意我还是要办。我不在你们那里办,我在别的地方办。这是长远之计,要培养一流的中国汉学大师,这不能不知道。

  所以儒学跟学儒,我这里画了一个简单的表,诸位一看就知道。像《大学》上所讲的儒学一般的学习的程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只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没有笃行,你没有做到,这就叫儒学。如果你做到了,那这叫学儒。学儒,你是现代的孔子、是现代的孟子,你真做到了。从《大学》上讲,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你去研究这些东西,这是儒学;如果反过来,你真的物格了,知致了,意诚了,天下平了,这是学儒。所以孔子那个时代跟释迦牟尼佛是很接近,但是他们没有见过面,他们没有通过讯息,但是他们的理念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中国谚语所谓的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作学问头一个,佛家讲断烦恼。烦恼习气这是大障碍,你烦恼断了,你才能成就学问。儒也是如此。物是物欲,代表的欲望。格是革除。你能把欲望放下,不再追求物质的欲望,我们一般讲的,财色名食睡,你的心就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智慧就开了,所以知致。头一个要做格物的功夫。这个格是格杀、是格斗。跟谁斗?跟物欲斗,跟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圣人跟凡人的差别就在此地,凡人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五欲六尘、有贪瞋痴慢,圣人这个东西全部没有。你的自性里头,所以说人性本善,你的本善里头没有这个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这些东西是习性。我们要舍弃了习性,本性就现前;本性现前,意就诚;真诚心就现前,心就正。你起心动念,你会为天下人著想,你会为一切众生著想。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这在佛门叫菩萨,在中国称圣人。圣人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他是为天下人造福的,他不是为自己的。

  现在东西方没有例外,可以说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没有一个不求利益、没有一个不想发财,提到发财眼睛都亮了。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发财要命里有财才行,命里没有财你发不了,你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都没有法子。李嘉诚先生,我跟他见过面,这是我们香港首富。他怎么发的财?他命里财库太满了。这一桩事情是他的一个老友,也是他的老顾问陈朗先生告诉我的。我跟他认识,陈朗先生介绍的。陈朗前年过世的,好像他年龄比我小,七十多岁就过世了。这是很难得的一个命相看风水,看得很准。他告诉我,他认识李嘉诚的时候李嘉诚三十岁,刚刚出来做生意,他看他这个相,给他算命。他就问李嘉诚,他说:你希望将来有多少财富你就满足了?李嘉诚那个时候告诉他,我要有三千万我就满足了。这个陈老先生告诉他:你的财库是漫出来了,太多了,你不止这个数字,你将来是香港首富。所以李嘉诚一生任何事情都向他请教,等於他的私人顾问,财库!

  那么我年轻的时候,也有很多人给我算命,财库空空,什么都没有。他无论做什么生意、干什么事情,他都发财、都赚钱,我要干什么事情,都亏本,命里没有,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所以命里有财你就不要愁,丢都丢不掉,愈舍愈多;命里面有聪明智慧,人家也障碍不住。所以你的健康长寿、聪明、智慧、财富全是命。为什么有人命里有,有人命里没有?你过去生中修的,他没修。这个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富从财布施来的。你欢喜拿你的财富去帮助一些穷苦的人,你命中这个财库里就有。那我晓得,我过去生中大概对财很吝啬,不肯帮助人,得这个果报。李嘉诚一定是处处布施做好事,所以他的财富充足,财库,要懂这个道理。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我在年轻,人家算我的命,我很相信,命里没有财富,也短命,算我的命,寿命四十五岁,我相信。我为什么相信?我想到我的祖父四十五岁死的,我的伯父也是四十五岁死的,我父亲也是四十五岁死的,我想这个大概是遗传,我不会长,我只有这个寿命。所以我二十六岁学佛,我就把寿命定到四十五岁,后头没有了,要好好努力,认真去干。四十五岁,真的,我一生没有生过病,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一场病,我就知道寿命到了,不找医生。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所以我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不想长寿。我念了一个月,病好了,就没有了。所以我并不是求寿命,自自然然好了,好了,接著再干。

  大概在我四十七、八岁的时候遇到甘珠活佛,这是藏传的一位大德,我们也是老朋友,很多年、很多时候没见面。遇到之后,净空法师,你来来。他大我十几岁,大概大我十四、五岁的样子,我走近他身边。他说:法师,你坐。我说:有什么事情,佛爷?他说:我告诉你,以前我们在背后都说你。说什么?说你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个事情当面说,不必背后,我很清楚,我承认,我很清楚,我很了解。他说:你这几年讲经弘法,功德不可思议,他说你的命转变了。我说:怎么转了?他说:你将来这个财富很多,你的寿命很长。第二年他老人家就过世了。这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没求,但是这个话是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教我的。所以得大自在,钱不必多,只要够用就好了,只要用的时候不缺乏那就得大自在。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缺,你说这个日子多好过。没有一点操心的,没有一点压力,没有一点操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国际会议上,大概跟一般人接触,头一个就问我:法师,你是怎么保养的?还问问我的年龄,很惊讶,怎么保养?我说我保养的方法很简单,第一个是清净心,决定不要让自己有烦恼的事情;第二个长素,素食。我素食五十七年了,五十七年没有生过病,没有进过医院,没有病历。身心健康,自在快乐,我的工作就是教学。

  所以我学佛,我这个身分是我的老师替我选择的。章嘉大师,他要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舍弃荣华富贵,开悟之后一生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身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职业教师,他十九岁离开家出去求学,到三十岁学了十二年,最后在菩提树下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就是佛法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此之后,他就办班教学,七十九岁过世的,所以教了四十九年。那我们用现在的话说,他不是神,他不是仙人,他是一个凡人。称佛陀、称菩萨、称阿罗汉,这是佛门学位的名称,就像大学里面博士、硕士、学士,佛陀是博士学位,最高的学位,菩萨是第二个学位,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它是学位的名称,这一定要知道。现在把佛教变成宗教,这是对他的侮辱,这是很不公平,这是世间人的无知。

  他是个教育家,一生从事於教育工作。而且他的教育,他没有建学校,他没有校舍。他教学的场所在野外,山林、树下。老师坐在大树底下,学生围绕著来听课,可以发问来研究讨论,一生干这个。他也很活泼,有居士、长者,他学生要有精舍、有园林供养他,就是提供场所给他教学,他并不拒绝。所以他在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也住了不少时间。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榜样,用现在的话说,他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有权是你们的,我们什么时候这个课程讲完,我就走了,还给你。好!你看一点负担都没有,这都是我们要学的。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教学一辈子,干这个事情。愈学愈快乐,愈教愈快乐,真的是法喜充满。这是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传给我。

  我学佛的因缘不是从宗教的。我年轻的时候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给我讲《哲学概论》,最后的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因为我们从前都以为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所以没有接触,也没有碰过。从方老师这个课堂里面让我们知道佛经是哲学。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他这个看法,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几句话把我的观念整个改变过来了,所以才到寺庙里面去,以前不到寺庙,到寺庙去找经典。老师告诉我,他说释迦牟尼佛的东西现在在寺庙找不到了,寺庙不学了。在哪里?在经典里头,你去找经典。因为在那个时候,经典流通量很少,一般市面上买不到,只有到寺庙去找经典来抄写,我还抄了十几部经。这样子才真正认识它,以后就认真一门深入。「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也是贵以专,专心搞一门。深入之后才晓得,不仅仅是哲学的最高峰。那现在有人问我,佛经里到底讲什么?我讲五样。我说是最圆满的伦理、最究竟的道德因果,不但是高等哲学,它是高等科学,确实人生所必需。

  老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依照释迦牟尼佛这个方向去做,我到今年也教学今年五十年了。释迦牟尼佛教四十九年,我现在比他多一年,这五十年教学没有中断。十几年前我们开始用网路,六年前我们开始用卫星,所以现在我们自己有卫星电视台,有网路,全世界可以学到,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好在我们在过去这二十年当中讲经都有录相,所以这些录相供给他们去播放。那么到现在,现在年岁大一点,每天我还讲两个小时。我们这些同学,他们都有分担,就是每个人都讲两个小时,所以我们这电视台内容很丰富。现在就是有佛、有儒、也有道。我们常年来教学,用远程教学的方法,听众不在面前。这些学术,无论用在哪个行业,都能做到究竟的兴旺圆满。

  我想我的介绍大概到此地也就差不多了,欢迎诸位提出问题。我们这几个同学们,我们尽心尽力的来帮助大家,提供从儒、从佛、从道的看法,如何能够把这个带到社会、带到国家、带到全世界,作为最好的榜样,能够造福一切,能够把社会带到安定和平、繁荣富裕。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