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8年追思纪念法会—净空老法师开示 - (共一集)
2008年追思纪念法会—净空老法师开示  (共一集)  2008/3/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21-434-0001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同学们从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来到图文巴市,聚集在这个小道场,追思我们的老师、护法。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外国,神圣的教育、圣贤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师道的基础上,而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法是师道,我们称佛教也行,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教。佛教是什么?如果认识不清楚,自然会走向偏差,走向了歧途,现在所说的迷信。不但在过去半个世纪,甚至於我们可以把它延长为一个世纪,佛法衰了,讲经教学的人少了,五十年前还有几个,在今天可以说没有了。社会大众看到佛教是迷信,乃至於包括所有的宗教,提到宗教就会跟迷信挂勾,这是很不幸的一桩事情,但是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从小生长在农村,非常闭塞。所以农村里面,真的,还保存著传统的文化,所谓的是旧社会。小时候受到传统教育的薰陶,可是十岁之后,我们从农村搬到城市里,城市里面跟农村这个社会完全不相同,不能说是现代化,它是接近现代化的边缘。最明显的,就是不再相信佛菩萨了,不再相信有鬼神了,也不再相信有因果,这是最明显的地方。所以在我从十岁以后,慢慢到二十岁,这十年当中,受都市环境的影响,变成排斥迷信,排斥宗教。小时候,母亲到寺庙烧香,我们跟著去玩。到我们长成之后,知道那是迷信,这寺院庵堂都不再愿意进去了,走门口过也不会进去。

  从大陆到台湾,那个时候是在动乱的时代,到台湾,生活比较上安定下来,想读书,没有这个缘分,自己必须要自力更生,要自己养活自己。到台湾是一个人,没有亲戚朋友,没有人照顾。在那个时候对於哲学很爱好,但是没有接触,听说台湾有一位哲学家,方东美先生,也打听到了他是桐城人。桐城,距离我们的家乡大概只有三十公里,很近,算是小同乡。我就给他写信,请求希望能够在学校里旁听他的课程。这封信是自我介绍,完全不认识,没有接过头。我还附了一篇文章给他看。一个星期之后,方先生回我一封信,叫我到他家里去跟他见面。见面之后,问我家庭的状况,过去读书工作的情形。我都向他汇报,以前我在学校念书,只有初中毕业,战乱就离开了,所以我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方先生问我有没有欺骗他?我说没有。我说我想亲近老师,听老师的教学,不可以有丝毫妄语。方先生告诉我说:「你写的信,你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的学生写不出来。」所以他怀疑。我说我虽然离开学校,失学了,可是我没有忘记读书,喜欢读书,始终没有离开书本。方先生了解状况之后,告诉我说:「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到这个话,这老师拒绝了,所以心里很难过,也很沮丧。这是五十七年以前的事情,当时我感到很难过。

  大概坐了五、六分钟,方老师又说了:「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一堂课,两个小时。」所以我的课程是在他家里他的小客厅,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是这么学的。一个星期一次,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方讲到东方,讲到中国,最后讲到印度,末后一个单元是印度的佛经哲学。我那个时候很讶异,我说佛经是宗教,宗教都是迷信,它怎么会是哲学?方老师告诉我说:「你不知道。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释迦牟尼是大哲学家。」就是他这样子把佛法介绍给我,我们才重新去认识宗教,去认识佛教。他告诉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说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在寺院里可能学不到。为什么?现在寺院已经把学术舍弃掉了,那就是我们看到的迷信的现象,经忏佛事,是为死人服务的。佛教本来是学术,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你也不能不承认。

  以后我在美国弘法,我就讲出现代佛教的四种型态,那你必须要晓得。第一种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来面目,是教育,是教学,跟宗教完全不相关,那叫真正学佛。第二种的形式就是宗教。所以这里有法会,有经忏佛事,有超度,这属於宗教的佛教。第三种是学术的佛教,像在日本看到佛教大学,把佛经当作一门学术去研究,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当作学问研究,学术的佛教。最后一种,还有邪教的佛教,打著佛教的招牌,搞自己的名闻利养。有这四种型态,我们要辨别清楚。我们接触的是哪一种型态?你学的是什么?如果不是方老师的介绍,我们这一生与佛教永远没有缘分。为什么?成见太深。别人给我讲,我不相信。方老师的话,我们对他完全肯定,没有怀疑,所以这样走进了佛门。接触到佛教,方老师说:「佛教在经典。你要真正找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你要去读经,那才叫真正佛教的面目。」我接触经典之后,有困难,很多地方都不懂,但是有信心、有兴趣,这是方老师给我的。

  接触不到两个月,我就认识第二个老师,章嘉大师,这是专门学佛的。很难得,他虽然是密宗的大德,我们那时候才晓得,藏传佛教不是两个喇嘛,是四个,四大喇嘛,这四个人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学生,在西藏有两位,前藏是达赖,后藏是班禅,这个大家知道的很多,还有两位在蒙古,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内蒙古章嘉,外蒙古是哲布尊丹巴,他们是四兄弟,分别教化四个地区。我很有幸亲近章嘉大师,我跟他见面,这是跟出家人第一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向他请教一个问题:「方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教是高等的哲学,是学术。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的就能够契入?」向他请教这个问题。章嘉大师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人对著看,看了半个小时,一句话没说,我等他回答。到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的情绪完全定下来了。他说了一个字有。我们的耳朵都竖起来了,有,要注意听了。这一个字说了之后,他又不说话了。为什么?说有,我们又有一点激动了,是不是?有一点情绪激动了,所以他又不说。大概等了五、六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他说话的速度非常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非常有力量。我们没有定力,我们听了这六个字,好像是懂得,其实这六个字的意思太深。所以我接著请教他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弃。从这以后,承蒙大师的爱护,也像方老师一样,每个星期我们有约会,他有时间,他会给我两个小时。如果他事情多了忙的时候,至少是一个小时,每个星期见一次面。

  他叫我读《释迦谱》、《释迦方志》。他说你学佛,首先对释迦牟尼佛要认识。这种教学的方法,其他地方很少有,你要认识佛陀。我们读了之后晓得,释迦牟尼佛是人,他不是神,他也不是神仙,他是人,他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个明了宇宙事实真相的人,《般若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这些现相,现相真正的样子,你要了解它,你要认清楚,这个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确实跟我们以前许多误会的地方不一样,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他给我们做出的榜样,是十九岁真的是放下了王位。他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舍弃了王位,舍弃了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到外面去求学。十九岁离开家庭去求学,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这很难得,给我们做出好样子。他的地位特殊,王子的身分,又聪明绝顶,我们知道他有优厚的条件,可以能够见到印度学术界跟宗教界的高人,他有这个缘分。十九岁开始学,到三十岁十二年,在我们推想当中,这十二年他真是饱学多闻。而且印度,无论是学术或宗教,他们修学的方法都非常重视禅定,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没有的。佛门讲的四禅八定,那是在印度非常普遍,得到这个禅定功夫的人很多。在四禅八定里面,可以突破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也就是说六道轮回的状况,他们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不是推理,他真的看到了。他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但是局限是六道,也就是我们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外面他不知道,这个范围之内他很清楚。

  我们要晓得,婆罗门教比佛教至少要早一万多年,对於六道里面情形,这个状况婆罗门教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六道不是佛说的,是婆罗门教说的,现在的印度教。我们好学的人总是有疑问,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外面还有没有世界?这是一般好学的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也会有这个疑问。这个疑问找不到答案,在印度学术界、宗教界都没有法子回答。所以世尊就回到恒河边上,找到一棵大树,再去入更深的禅定。我们知道,他那个定是到第八定。第九定是阿罗汉,超越六道了;换句话说,六道怎么来的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阿罗汉知道。虽知道,还是有限。怎么有限?不能出十法界,外头还有个大圈,四圣法界,他不能出,所以还要入更深的禅定。现在大乘教里面,佛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现在晓得阿罗汉只是把执著放下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了,没有执著,那就是见思烦恼放下了,超越六道轮回。菩萨聪明,更上一层楼,不但执著放下,分别没有了,於世出世间法不分别,所以他证得是菩萨果位,正等正觉,他的活动空间十法界,比阿罗汉高明。最后,菩萨再要向上进一级,那就是把妄想放下,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菩萨还起心动念,菩萨没有分别执著;阿罗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真正修行修什么?就是放下。所以我很感激章嘉大师,我问的问题,他答覆得非常正确。一个凡夫转凡成圣,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没有别的。看破是明了,放下是除障碍,放下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就是做这个功夫,於读书不读书、参学不参学没有关系。释迦牟尼佛表演的是参学,学放下。我们晓得,学了不放下,就变成所知障。障有两类,一类是烦恼,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烦恼障。我们学这些大乘佛法,天天在研究经教,讲得天花乱坠,如果分别执著不放下,这变成所知障。所以《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研教听经的心态,教我们「离言说相」,我们听经不要执著言语,不但不要执著,最好连分别都不要,听懂就懂,不懂不要去想,愈想愈错,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离名字相」,名词术语,什么菩萨、凡夫,这是名词术语,你了解其中的义理,不要执著名字。第三个要「离心缘相」,心缘就是你听了之后、读了之后,你有意思,我想这应该是怎么解释?错了,没有解释,只要你有解释,全是错的。这个道理深,这真的是最高的哲学。为什么不能想?想是第六意识,执著是末那第七识,你只要落到这里面,就障碍了你的心性,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就透不出来。

  所以要怎样听?你只管听,你注意去听,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听久了会豁然大悟,你全明白了。如果你不能够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所听的经是你自己意识心里头的反映,不是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难。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才能解如来真实义。为什么?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的自性都露出来了,没有障碍了。佛说的这个言语,佛所现的这个现相,表现,全是自性的流露,你今天自性没有障碍,一接触就开悟、就明白了。你要是落到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障碍,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这个东西障碍的时候,你怎么懂得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自性、是本性。这个深,太深!我们跟现在学术界的就是世界上一流的这些教授来谈这些问题,他都不能相信,他不能接受,他没有这经验,他一生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是真的,真实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示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惠能大师,他给我们做出示现,是不读书,没有学过,不认识字,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是说只要做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豁然大悟。他悟的这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完全相同,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所以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惠能没有能力读,不认识字,不能读,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他一听就明白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一点障碍都没有。所以,佛法的修行修什么?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学看破放下,放下看破。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看破就是明了。你不放下,你就不明了,你多放下一分,就多明了一分,这是秘诀。所以我感激章嘉大师,他一丝毫隐瞒都没有,我跟他见面,第一句话问的,他第一句话答覆的,真实不虚,我学佛没走冤枉路。你没有烦恼,你有智慧,无论是顺境逆境,你都会应付得很自然,都会做到很圆满,不会生烦恼,不会动感情。

  你要知道,七情五欲都是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烦恼,自性永远是清净。所以惠能大师难得,你看他见性的时候,性是什么样子?无法形容,他能够用二十个字就说清楚、说明白,真不容易。释迦牟尼佛见性,没说话,所以你抓不到纲领,你要在大乘经里细细去体会。能大师难得,一语道破。自性是什么?「本自清净」,没有染污。我们现在大家染污?没有,哪有这种道理?染污还能叫自性?从来就没有染污过。「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你看二十个字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什么?就好像空中的乌云。自性像太阳。乌云真的障碍了太阳?真的妨害了太阳?没有。到底怎么迷的?迷是自己妄念迷的,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这个东西。除这个东西,没有迷,确实没有迷。我们的自性没有迷,就是《华严》讲的法性没有迷,外面的法相也没有迷。迷的,就是你眼前这一片障碍。

  所以我做了一个道具,讲经的时候也表演了几次。我用了三种颜色的胶片,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红色的。我把黄色代表起心动念,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代表执著。这三张的底片叠在一起,摆在我们眼前,外面东西就看不清楚了,就障碍了。那么你要问,这三样东西,外面就是三片,有没有妨碍眼睛?没有,眼睛代表自性。有没有妨碍外面现相、外面法相?也没有。毛病就是这三张,这三张拿掉,没事了,确实没有迷,没有染!所以说染污迷惑,为什么想加个「妄」想?这个字是加的,它不是真的,虚妄的。可是人,他就把这个妄的当真,以为真的有这个虚妄,其实没有。我们做了一个光碟,「凡圣迷悟示意图」,诸位细细去看看这片光碟会开悟,你会明了。如果真的有染污,那怎么能叫妄?那就不能叫妄了,那你也就去不掉了,真的没有。

  所以这个东西,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是一种虚幻不实在的抽象概念,它不是真的。觉悟的人立刻放下,就恢复正常了。惠能大师就代表觉悟的,他一下明白了,统统放下,正常了,正常的人是佛。不肯放下的,不正常的人,我们这六道凡夫不正常。十法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接近正常,不是完全正常。真正放下了,那就正常,那是什么人?《华严经》上讲的初住以上的菩萨,那是正常的,他真放下。六根在六尘境界,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真的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诸位想想,已经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阶级从哪里来的?没有阶级;给你说老实话,没有阶级。为什么佛又说有阶级?这个阶级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清凉大师给我们说出来,这四十一个阶级,是他无始无明的习气还有,习气不碍事,但是习气没有断除,所以把习气厚薄分为四十一个阶级。这个讲法讲得圆满,合情合理。习气的消除是要靠时间慢慢淘汰。为什么?它没有方法。所以古人说「此处用不得力」。起心动念尚且不可,你还有什么东西能把它消除掉?这些我们在华严会上,都用了很长的时间,讲了很多次,讲得很清楚。

  真的,天下本无事,你放下就是了。你不肯放下,就多事了,那个事叫冤枉事,那叫无事生事,这个很苦恼,这是自作自受。所以一定要真正通达明了。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遇到一个真善知识,就不会走冤枉路了,一生当中成就是必然的。修行要像谁?要像善财童子,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所以方老师把《华严经》介绍给我,他说这是全世界第一本书,没有能超过的,对於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在理论上讲得透彻,在方法上讲得细密,五十三参还带表演,你看善财,怎样把这些理论跟方法,跟日常生活融成一体。他说这样的教材全世界找不到,这是真实智慧。

  以后我们读了《华严》,学《华严》,就豁然想到朱熹编四书,这宋朝的。朱熹对於佛教很有研究,但是他放不下,他要做孔子的学生,希望死了之后,自己牌位能够放在孔庙里头,所以反对佛教,排斥佛教,吸收佛教,排斥佛教。我很怀疑,他编四书的灵感是从《华严经》得来的。为什么?里面有理论、有方法,又有表演。你看,四书里头,《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能够把《中庸》、《大学》应用在生活上,融成一体的,《孔子》、《孟子》。孔子是善财,孟子也是善财,他们两个把它做出来表演给大家看,跟《华严经》的那个意味非常非常接近,很有味道。回过头来再看儒家的东西,那就是李老师从前讲的,吃了大餐之后,吃冰淇淋,吃小点心。对,这是真实的。

  所以,老师的指导省了我们太多的事情。我们如果一生去摸索,真的很难摸出一条路来,这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念念不忘老师。我们有没有什么真的东西创造发明超过老师?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因为自性是平等的。你成了佛之后,超过以前的佛?没这个道理,平等的,没有高下;究竟圆满的,没有丝毫欠缺。所以你的心永远是平静的。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原理,我们以清净的心、平等的心、包容的心去学习,才真正能排除妄想分别执著,才能够明心见性,才能圆满菩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所得,你才得到万法的全体。你得到是全体,不是部分。

  整个宇宙,一切万物,是自己心想生的,是自己唯识变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是一不是二。佛法讲能所,哲学讲能所。佛法不是哲学,什么原因?哲学里面能所对立,佛法里面能所是一体,它不对立,所以这个跟哲学不相同。不但有最高的哲学,我们五十年学下来之后知道,它有最高的科学。今天科学里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佛经上统统都有。宇宙的起源,到现在人都没有搞清楚,虽然讲得叫人听到的时候也很感到佩服,宇宙起源是什么?是大爆炸。宇宙现在不断在膨胀,膨胀的原因,他们说一定是爆炸的现象,其实真正的原因他不晓得。爆炸总有一个点,从点爆炸起来,他们也想出一个爆炸的原点。宇宙的原点多大?科学家说的这个数字我说不出来,不过他有个比喻,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我们的头发,头发很细,头发用刀把它切成两段,这个头发上面有个切除的地方,它是个平面,这是个圆的平面,他说这个平面的直径可以排列一百万,后头三个亿,一百万亿亿亿个宇宙的原点。这个数字看看跟弥勒菩萨所说的能不能接近?都是讲刹那生灭,佛经比他讲得详细,讲得透彻,这是最高的科学。科学家虽然有这个说法,没有办法证实,佛法能证实。谁能见到这个现象?佛在经里讲,八地菩萨。这个定功深,绝对不是九次第定、十次第定,能够见到极其微细的震动,刹那生灭。

  了解这些,我们真的放下、真的得自在了。方老师讲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享受是什么?心里面没有烦恼,身外面没有压力。现在说生活很有压力,压力好苦,身心都有压力。我们身心压力全部都解放,全部都放下了,这才得自在,得大自在。所以学佛,真的,要从大乘经教里面去学。但是,我们的习气非常重,习气如何放下?那一定从要戒律上。开头要勉强,要修忍辱,真正能忍,慢慢的就变成自然。你能放下,你才能觉悟;你不能放下,你觉悟不了。就好像我们上高楼一样,你不能把第一层放下,你就到不了第二层,第二层不放下,你就上不了第三层,就这么个道理。你能放下多少,你就能提升多少。不断的放下,你就不断的提升。你不肯放下,你就不能提升。所以戒律教我们放下严重的一个执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是最严重的,必须要放下,你才能入得了佛门,你才真正听得懂。如果有这些障碍,佛来给你说,你听得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真放下的人听懂。所以佛法承传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我们明白之后,这没有五十七年这么长时间的薰习,也不容易。如果我要像从前年轻时候算命看相的算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我四十五岁那一年如果死了,我要想到今天的境界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大概只能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土下三辈往生,已经就不错了,就很幸运了。往上提升,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搞明白,这真的不是一个容易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不断的放下,不断的提升。你愈往上升,愈自在,愈快乐,所以幸福美满的人生在大乘佛法。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从持戒、修定、开慧,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持戒,决定要守规矩,要约束自己放荡的心情。得定是什么?得定就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你的心是清净的,确实能够保持著不起心动念,这个太深了,我们做不到,我们总要尽量的把分别执著要降低,才能见到真相。如果严重的分别执著,你所得到的、获得的,现在人所讲的知识,不是智慧。为什么?分别执著是智慧的障碍,你得不到智慧,你得到的是常识,充其量说知识,不是智慧。智慧跟知识完全不一样,知识超越不了六道轮回,智慧就超越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识。知识是从广学多闻可以获得,智慧不是的,智慧要从定功。所以是持戒,得定,开智慧。这个定叫三昧,正受。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是不分别、不执著。所以智慧的生活是很难体会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个经验,我们分别执著成了习惯,想把它止也止不住,所以一定要克服自己这个障碍。儒家做学问,这世间法都讲求克己复礼,才能成就世间圣贤,如果我们不能克服自己,出世间法的门都进不去,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现在时间,今天没有放钟表在这里。好,趁这个机会,我们纪念老师,感谢老师。没有老师的教导,我们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与途径,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没有护法,我们也不能成就。护法是什么?我们旅行,他在保护我们,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平平安安的到达,所以护法功德不可思议。感恩老师,感恩护法。老师教我的,我的目标道路很清楚,如果没有韩馆长三十年的护持,根本就不可能成就。所以修学的环境让我们身心安定,这是关系非常大。

  我们今天建立这个道场,提供给大家在此地修行。我常讲,修学的成就,老师跟护法都没有办法直接帮助你,老师是指路,护法是护持,路,是要你自己走,他不能带著你走。所以你自己一定要认识目标,认识道路,勇猛精进,一往直前,才能报老师的恩,报护法的恩,这些都是成就我们的人。如果你真正进入境界,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老师,就像善财童子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护法,山河大地护你的法,树木花草护你的法,一切众生都护你的法,你在这一生当中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连蚊虫蚂蚁都护你的法,蚊子来叮你一口,看你起不起瞋恚心?你不起瞋恚心,不错,我感谢它,它来考验我,恩人!你把它打死,你跟它结了冤仇,你的道业就大幅的退步了,你就不能精进了。所以没有一样不是佛菩萨示现,没有一样不是帮助我们成就,你就会生大欢喜心,得大自在。好,今天我就以这一点纪念老师,感恩护法,供养诸位同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