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 (第二集)
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第二集)  2004/5/2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21-232-0002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雍正上谕第三段,这段文字比较长一点,我们把它分成小段来念。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

  这是一小段。宋文帝曾经问过他的侍中何尚之。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宋文帝。这是南北朝时代,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是很不安定。晋以后,五胡乱华,南朝宋武帝刘裕灭了晋朝,自己就称帝,换句话说,他建立一个政权,历史上称他为武帝。史家也称他为刘宋,因为在往后有唐朝,这是大一统的时代,唐以后又有宋,赵匡胤建立的,我们称为赵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国号相同的就以帝王的姓冠上去,我们就晓得他是属於哪个宋,南北朝时候的宋。南朝的首都都在现在的南京,所以是六朝古都,宋、齐、梁、陈都在南京建立的。

  宋文帝是武帝第三个儿子,他的名字叫义隆,刘义隆。我们讲公元大家印象就比较深刻,他出生在公元四百零七年,今年是公元两千零四年,在我们一般讲,他是四世纪的人,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公元四百五十三年,他死了,死的时候是四十七岁。他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是个读书人。他做皇帝是从公元四百二十四年到四百五十三年,文帝在位三十年,是刘宋最长命的皇帝,做了三十年皇帝。刘宋是从公元四百二十年代晋称帝,总共享国六十年,就是它的政权存在总共是六十年。六十年经历八个皇帝。

  由此可知,刘宋时代的皇帝寿命都很短,六十年八个主,而文帝占了三十年,所以他是个长命的皇帝。他的书念得很好,非常可惜,他是被他儿子杀死的,也就是太子刘劭杀了父亲,自己做皇帝,当然这种状况就是现在所讲的政变。儿子杀父亲,大逆不道,当然不得人心。所以他的第三个儿子起兵讨伐太子,太子也在这个时候死了,所以实际上这个太子做皇帝只几个月,历史上没有他的名字,时间非常短暂。

  文帝死了,文帝的第三个儿子起兵把这个乱平定,这就是孝武帝,文帝之后是孝武帝。历史上记载文帝博涉经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书念得很好,字也写得好,尤其是隶书。在历史上记载的这一段,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是个好皇帝,是个好人,勤政爱民,死於非命。不是别人杀他,是儿子杀他。在佛法里面讲,乱世之人,冤冤相报,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明了。佛经上说,父子一家人,过去生中必定有因果关系,没有关系不可能做一家人。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那一次的时间最长,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九龙倓虚老法师的图书馆,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光明讲堂,我在那边也住了两个月。光明讲堂的佛殿上有一副对联,是寿冶老和尚写的,寿冶老和尚的字也写得很好,一生读《华严》、写《华严经》。我是在纽约跟他老人家见过几次面,他对我也非常的爱护,因为听说我是讲《华严经》的,他也是学《华严》的。老和尚都往生了,我们自己从小和尚也变成了老和尚。

  他在佛堂悬的一副对联,我记得很清楚,印象非常深刻。他上联写的是「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的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这副对联写得好。世俗的一家人,夫妻、儿女,这一副对联都写尽了。做帝王的也不例外,你养的这些儿子长大了,各个都想争夺王位,如果没有大的福报,冤亲债主生到你家里来了,就变成叛逆。刘劭杀文帝,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冤冤相报,这是一个讨命债来的,不是普通的债务。历史上像这种例子很多很多,在民间我们细心观察,史书里面各个朝代都有记载,现代的社会,这种事情在中国、在外国愈来愈普遍,以前这是新闻,现在已经不是新闻。所以多少人感叹世风日下,又有几个人能参透其中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我们为宋文帝不得善终,感到非常遗憾,他在历史上有很好的评价,我相信雍正对他很尊敬。

  他问他的『侍中』,「侍」就是奉侍,「中」是讲宫廷,换句话说,这个官员是在宫廷里面侍奉皇帝的,是以此得名。过去许多的朝代都设此官位,它的品级是三品。他没有杂务,换句话说,他不管事的,就像现在所讲的顾问一样,是陪皇帝聊天的。皇帝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向他们请教。这些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一般都是学者专家,广学多闻,所以可以给皇帝做顾问。这个官是个清官,清要之官,是皇帝的近臣。他不管事、不管政,是这么一个地位,这个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很值得人尊敬的。那个时候何尚之就是担任侍中这个官职。

  在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做一个简介,历史上大家知道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是以后;汉朝有文景之治,这都是政治办得最好的时候。宋文帝在位的时候有元嘉之治,他的年号叫元嘉。他治国力求精进简捷,一切简化。皇帝、官员没有烦心的事情,平民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所以政治很清明。他是读书人,所以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在那个时候,他立四个学校,就好像我们现在四个大学,当然跟现在大学规模不相同。这四个大学请专家老师来担任教学,他们收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讲学的时候,就是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平民百姓都来旁听,好像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这四个学校,一个是儒学,这个我们的概念比较深一点,讲孔孟之道,现在人讲的四书五经。当代大儒,雷次宗先生,请他来主讲儒学。何尚之主讲玄学,我们现在称为哲学,大概是以老庄、诸子百家,在中国四库里的子学,用现在的话说,多半是讲哲学。何尚之主讲玄学,谢文主讲文学,何承天主讲史学(历史),他立这四个学校。

  二十五史,《南史》里面说「於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元嘉之治,政治清明,治理得这么好,学风、道风关系很大。汉武帝给中国教育制定了教学的宗旨、方针,宋文帝完全落实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在历史上能看到,刘宋建国是公元四百二十年,宋文帝做皇帝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四年,由此可知,他的父亲代晋称帝只有三年,过世之后,传位给文帝。文帝在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文帝是公元四0七年出生的,从这里来看,我们就晓得公元四百二十七年时,他才二十岁,他做皇帝的时候只十三、四岁。这是在动乱的一个时代,懂得教学,任用贤明,所以在他做皇帝的三十年当中有这么好的政绩。

  何尚之先生出生在公元三百八十二年,卒於公元四百六十年,享年七十八岁。我们从这里来看,这个人是帝王师,他是庐江灊县人。我离开老家的时间太久,我十岁就离开了。抗战胜利之后,回到家乡只住了两个月,以后差不多五十年没回去。我从国外回到老家的时候,已经离开老家整整五十年,所以对於故乡的许多事情都没有印象。何尚之跟我是同乡,我们同一个县的,使我想起来我们家乡姓何的人很多,何姓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望族。

  文帝在位的时候,立四学,何尚之主讲玄学,收学生(古时候讲收徒弟,现在讲收学生),这个学生是传道的,不是普通的学生,真正有成就的,历史上称为南学,因为他讲学的处所在南门,那个时候有城市,他是在南门,南郭外,大概是在南门外。以后文帝办了一个大学(大学在从前称为国子监,到清朝都有),聘请他来主持大学教育,现在称大学校长,从前称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国子监的主持人。他曾经做过尚书六年,文帝二十八年他做尚书令,就是以后称的宰相、首相。文帝死於公元四百五十三年,也就是元嘉三十年。他在元嘉二十二年担任尚书的职务,也做了不少年,他从政大概有八年的时间。

  太子刘劭杀父自立,这个罪过很大,孝武帝讨平,即帝位之后,本来想把服从於太子的这些将军、家属统统治罪,何尚之劝告孝武帝,一切从宽,能够免於追究的,一概都免了,救了不少人。孝武帝年岁不大,何尚之是长者,对他很有影响力,所以何尚之劝孝武帝,在这一次事变当中就救了不少人。孝武帝初,南郡王义宣叛乱,也被孝武帝平定了。孝武帝是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文帝以后的一位皇帝。在这个事变当中凡是服从叛变的,都是死刑,何尚之也劝请孝武帝要学他父亲的宽洪大量,孝武帝也不错,也都能接受。所以何尚之这两次真的救了很多人,这些事迹在二十五史的《宋书》与《南史》里有记载。这是我们把这两个人做简单的介绍。

  现在我们来看文帝问的内容。我们知道文帝书念得很好。『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春秋》是历史,我们现在称这些为五经,还有《乐》这一种失传了。现在在《礼记》里面有一篇乐记,古时候称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儒家所传的六经,「本是济俗」,济是接济,是救济、是协助,俗是世俗,换句话说,它是教化世俗的。世俗人要是学儒家的六经,就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怎样把人品向上提升,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儒能治世。

  『若性灵真要』,可见得宋文帝也懂佛,也懂道,他也是博学多闻。他说讲到心性,讲到灵性,「真」是真实,「要」是重要、精要,讲到这些东西,那要推『佛经为指南』。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话来讲,用儒治世,用佛来修心,修心养性要用佛,提升自己的灵性。我们在讲堂里常常提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真正明白的人就像宋文帝一样,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重要。

  全世界凡是信仰宗教的,都肯定人生不是一世,人有来世,有过去、有未来,不是一世就完了。一世就完了,那我们就可以不必这样的苦修了。既然知道有过去、有未来,提升灵性第一重要,明了因果也非常重要,明了因果则不造恶。虽然不造恶,文帝是个好皇帝,还被他儿子杀了,这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想起老子所说的「和大怨必有余怨」。这个儿子过去世是冤家对头,虽然也和解了,和解了还有余怨,他心里的怨恨没有化解,这一世当中又碰到,甚至於很小的事情,把前世的怨恨引发出来,发生重大冲突,就造了极重的罪业。这个事情,佛跟道讲得清楚。所以我相信儒释道三教文帝都涉猎了,而且都有心得,他才能说出这个话。

  后面这是感叹,也是他认真努力去做的。『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如」是假设,「率土之民」就是他所治理的国家里面所有的人民,「皆淳此化」,淳是淳朴,朴实、善良、敦厚的风化,「化」是风化。也就是说在他国土之内的所有人民,都能够接受儒家的教导,都能够接受佛家的薰陶,能够接受这个教育。所以我们就想到他立的学,有儒、有玄,佛跟道都在玄学里面,何尚之主讲这一门学问。所以他这个问题不问别人,问何尚之。如果这两种教育能推行普及到全国,他说:我这个皇帝真正是坐享太平,国泰民安。我们今天讲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所以历史上称为元嘉之治。你从这个谈话就晓得他的教育办得好,自己真正在学习。下面这一段是何尚之的答覆:

  【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我们就看这一段,何尚之答得好,所答的跟宋文帝的想法、看法、做法完全相同,这样的君臣在历史上不多。何尚之认为儒、佛都好,他说『百家之乡』,这一个乡镇住户有一百家,这一百家里面有十个人持五戒。我们晓得古时候是大家庭,不像现在小家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很普遍,一家总有几十口。「百家之乡」,以我们一般来看,总有两、三千人,就像现在的小镇一样。两、三千人的小镇里面有十个人持五戒,这十个人是榜样。这十个人『淳谨』,「淳」就是刚才讲过的朴实、善良、敦厚、和睦。十个人教化这一乡,乡里有贤人,必然为乡里所尊敬。「谨」是谨慎、恭敬,小心谨慎。所以为乡人所尊敬、所仰慕,乡里有什么争执的事情,请他来评评理,他一说就和解了,不需要警察,不需要法律,请一个明理的读书人来跟大家讲讲理、评评理就化解了。这十个人的道风、学风,他们是以身作则。「淳谨」,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感化这一方。

  『千室之邑』,「邑」是都市、城市,这里面有一千户,大概是住有一万多人的都市。以一家十口来算,一千家就有一万多人。这一个小城市有一百人『持十善』,这个小城市里有一百个善人。『则百人和睦』,这一百人决定没有相争的,这一百个人决定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他们的教化与风范影响这一个城市。他说要推动这样的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的教育,我们把这个教育、把这个风气推广。

  『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寰区」是他国家所治理的区域,也就是当时的宋国。宋国的领土在现在的中国大概占好几个省分,江南几个省都是它的疆域。「周」是周遍,就是我们这种教化、风俗要能够推行到全国。「寰区」就是今天讲的全国。『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这个地方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数目字。这是讲在全国要推行圣贤教育,你就有「仁人百万」。这个国家有一百万的善人都是能够行十善、持五戒的,这还得了!这个国家社会哪有不安定的道理!哪有不太平的道理!社会安定和平,必定繁荣兴旺。太平盛世,由之而兴。

  何尚之接著又说『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这是肯定的。『去一恶』,国家就息一个刑罚。『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这个国家的犯罪率很少,没有犯罪的人,虽然制定刑法,但都不起作用。『洵乎』,「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真的」,真的『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皇帝说:则吾坐致太平。何尚之讲:行,对,真的,不是假的,决定可以坐致太平。这就是一定要推动多元的社会教育、贤圣的教育,我们今天讲伦理道德的教育,你才能够做到安定和平,繁荣兴旺。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我们看上谕第三段最后这一句,这一句是雍正皇帝说的: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这个话说得太好了。他说宋文帝跟何尚之这一段的对话,『斯言』就是指上面这些话,这是『劝善者』,「善者」是指好的国家领导人、好皇帝。好的国家领导人治理天下之『要道』,重要的道理,「道」当作道理、方法讲,治理国家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方法。他们对话当中所讲的是办学,提倡伦理道德的社会教育,只要这个国家善人多了,自然就形成淳朴善良的风俗习惯,必定带给这个国家地区安定和平,安定和平一定带来的是繁荣兴旺,这里头是互为因果。

  我们再回头看看今天的社会,这个世界可以说跟中国的春秋战国与南北朝时代很相似,是个动乱不安的局面。有圣贤人出现在这个世间,这些圣贤人有智慧、有能力、有德行、有修养,他给我们做出的典型榜样是牺牲奉献,舍弃名闻利养与五欲六尘的享受,一生奉献於清苦高尚的道德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这个时代真正有善者,这个善者是指国家领导人、好皇帝,由他来带动,这些贤哲来辅助,国家哪有不太平的道理!哪有不兴旺的道理!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国家鼎盛的时代,他们靠什么?靠教育。清朝幅员广大,皇上用佛教来教化西北边疆,他只找到四个佛门的大德,对於边疆真的是垂拱而治。佛门四个大德跟皇上建立非常好的关系,皇上尊这四个人为国师。西藏,前藏的达赖,后藏的班禅;蒙古,内蒙古的嘉章,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四个大师来辅助皇上治理国家。这些大师跟皇上的关系,与何尚之跟宋文帝的关系非常类似,皇上的顾问,皇上的国师,国师就是顾问。「治天下之要道」,真正想把国家治好,真正想带给人民幸福美满,一定是这个作风,雍正皇帝也不例外,学古人。我们再看下一段:

  【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於此。】

  这是第二段里面的第一个小段。因为文帝跟何尚之的应对都是在讲佛教,所以雍正在这里做个总结。佛教在雍正时代还没有变成宗教,变成宗教是在乾隆以后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多半称为儒家、道家、佛家。儒教是儒家的教学,道教是道家的教学,佛教是佛家的教学,那个「教」是教学、是教育,没有宗教的意思。宗教是什么?是佛教变了质才成为宗教,它是教人的,它不是教鬼神的。佛教、道教承认有鬼神,但是它不是以鬼神为主,它对於鬼神尊敬,儒家讲「敬而远之」,儒家这一句话讲得很明白。佛跟道对於鬼神是敬而效之,就是学习。我们对他尊敬,我们向他学习,决没有巴结鬼神,祈求鬼神降福,没有这个道理,这在理上讲不通。

  佛跟道对於鬼神的讲解很多,鬼神里有邪,也有正,我们怎么学习?那就是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吾师」。这个「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一个恶。对鬼神亦复如是,善神我们向他学习,恶神我们听到、见到,要反省我们有没有这个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一切善恶顺逆都是我的老师,我都要平等的恭敬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不排斥也不巴结,这个道理不能不懂。道家讲清心寡欲,佛家教初学断贪瞋痴,『化贪吝』。佛家修学根本的指导原则就是「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是佛法根本的指导原则。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是,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同一个方针,同一个原则,那就是戒定慧三学。

  所以我们今天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这一切经论,编辑成一套大丛书,我们称为《大藏经》。《大藏经》里面的分类就是这三类,经、律、论。经是讲定学,律是讲戒学,论是讲慧学,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是手段,开慧是目标,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是这么来的,决不是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不能开智慧,这个道理要懂。慧从哪里来?从定来的。定就是清净心,所以《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什么时候心里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心生智慧;妄想、分别、执著不断,他只生烦恼,不生智慧,你要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世尊当年在世所做的工作,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的教学。他舍弃王位,我们世间人所希求的荣华富贵,他统统得到,全部抛弃,你要问为什么?那个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所以什么工作有意义、有价值,永垂不朽?教育。这一桩事情使我们想起中国的孔子,我在讲席里常常提到这桩事情,让我们同学们深深去反思。孔子周游列国,他确实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他是平民,周游列国想求个一官半职,这一官是什么?宰相,半职是什么?皇帝的顾问。何尚之做侍中,侍中就是半职,这是做顾问、做帝王师。非常可惜,我们在经书里面所读到的,列国的诸侯接见孔子时都赞叹他,但是没有人用他,也没有人请他做国师,也没有请他做顾问,列国的政要当然更轮不到他,所以他才回到老家教学。

  回到老家的时候,夫子已经六十八岁了,我们晓得他老人家是七十三岁过世,所以实际上回到家乡教学只有五年。他教学非常成功,我们用现在的话说,杰出的学生有七十二个人,普通的学生有三千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在中国历代从事於教学工作,要论成绩都比不上孔子,所以孔子在中国历代尊为至圣,圣人。

  汉武帝把孔子的教诲订为国家教学的正统学科,从武帝制定的这个正统、传统,一直到满清都没有改变,都是以儒家的思想、理论、方法,治国平天下,而以佛跟道做为协助。中国两千年来的大一统能够维持,没有分化,原因在此地。西方罗马帝国曾经统治一千年,罗马灭亡之后,欧洲再没有办法统一,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儒释道这三家的教学,我们不能不晓得。所以释道超世间,超世俗,为世俗祈求福祉,即世间而超世间,提升自己的灵性。再以余力,若有因缘,全心全力帮助社会,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雍正皇帝在此地说,佛教的教化是「化贪吝」,贪吝是烦恼的根本,『诱贤良』,教学的宗旨『亦本於此』。下面说:

  【苟信而从之。】

  『苟』是假设,假使我们能够信,我们能够学习,『从』就是学习、推广。我们能信、能学、能行、能推广。

  【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

  『洵』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实可以『型方训俗』,「型」是模范、典型,「方」是一方,就是他确确实实可以做一方的典型、模范,也就是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到,要可以做现代社会大众的榜样、现在社会大众的模范,我们才能做。如果不能做好的样子,这个念头不能起,这个话不能说,这个事不能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对社会大众负责任,一定是做出好的样子,「型方」是这个意思。「训俗」是训导善良的风俗,移风易俗。这是说学佛的修行人,他的言行,他的教化,他的影响,形成训导善良风俗的广大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的教学。

  『而为致君』,「君」是君王、皇帝、国家领导人;「致」是协助,帮助他。『泽民』,「民」是人民,「泽」是恩泽。上面帮助皇上、领导人来治国平天下,下面帮助一切人民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大助』,大的帮助。从这两方面来讲,上对於君王,下对於人民,最大的帮助。这个话是雍正说的,雍正能说、能推行,所以佛教在雍正、乾隆(是前清鼎盛的时代)、康熙就崇信了。这三朝政治清明、国家鼎盛,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虽有门户之见,雍正皇帝出面一调和,三教变成一家。再看下面这一段:

  【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

  这多半是没有深入研究,凭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来批评佛教、批评道教,这多半是儒家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韩愈,谤佛,那是误会,没有接触到佛教。以后被贬到现在的海南,遇到那边的高僧大德,常常接近,最后韩愈皈依了,这个历史上都有记载。虽然皈依了,但是他所做的那些谤佛的文章,流传在民间,这对他是很大的伤害,到晚年真正是后悔莫及。一个做学问的人,尤其是修行的人,年轻的时候功夫不成熟,功夫不纯,总免不了有过失。所以一定要到自己功夫纯熟之后,你的文章著作才能流传给后世,诱导后人,才不致於走向邪道、走向偏差。

  我所遇到的两位老师,方东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方老师在世的时候,他的东西不敢出版,为什么?怕不成熟,小心谨慎。李老师的著作也非常丰富,我跟他的时候,他七十多岁,他不肯出版,认为自己没有成熟。八十岁以后才有同学给他祝八十大寿,给他出版了一些东西,他还是挑挑拣拣的。到他老人家真正往生了,这个东西才印出来。这是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方老师亦复如是,我们现在看到《方东美先生全集》,这是他老人家走了以后才出版的。我知道他在世的时候,大概只有两、三种,很少。所以看看这些真正做学问的人,是那么样的小心谨慎。所以有许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跟诸位同学说,我到今天是一本书都没写过,不敢写,没成熟。可是讲经教学到今年四十六年,录像带、录音带、光碟流传出去很多,我没有版权。有许多人依照这些音带写成书,有很多,而我自己看过的、修改过的,大概只有三、四种,其他的我都没看过。还好有些书上会注明这个书是哪些人整理的,这是法师没看过,这个声明很好,很如法。

  古人所谓盖棺论定,学无止境,天天都是在虚心学习,而且我对於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尊敬,平等的学习,我不敢批评,也不敢比较。要批评、比较,我的程度至少应该跟他相等,甚至於比他还要高一点,才能做批评,才能做比较。我们是凡夫,我比不上释迦牟尼佛,我比不上孔子,也比不上老庄,也比不上穆罕默德,也比不上耶稣,有什么资格批评!有什么资格去比较!所以在我们自己的心态,那些人都是大圣大贤,我是凡夫,凡夫就应该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去学习,这都是圣人。

  我这个话讲得很多,常常用来劝人,尤其是劝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我们才能学到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德能,一生总要恭敬、谦虚。我教我们的同学,我用四个字,「诚、敬、谦、和」,处事待人接物要把这四个字做到,不能有丝毫违背。真诚、恭敬、谦虚、和睦,从内心里面化解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别人误会我,我不误会别人;别人不信任我,我信任别人,这就对了,这些都是从圣贤经教里面学来的。所以最忌讳的是『任意诋毁』,这个过失犯得重。犯这种过失的人,他不开智慧,他生烦恼。古今中外一切圣贤都是教人断恶修善,都是教人明了因果,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都是教导人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向善,要尚德。

  他下面举个例子,『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这是春秋时代的杨子、墨子,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他们的思想见解比较偏激,而被一般正统视为邪道。实在讲,说邪道是过了分,偏激,不是中道,这个说法是很中肯的。儒释道都讲中道,不偏不邪,偏激就失了中。所以中国古代这些帝王为什么尊奉孔子,以儒家的思想方法来治理国家,他有他的道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我们今天在北京看到故宫,故宫最主要的三个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都是出自於《易经》。太和是道,跟我们讲宇宙和谐、世间和谐,今天我们讲世界,世界和谐、地球和谐,这是道,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的法则,是太和。

  在我们一个人身,人身是小宇宙,人身也是和谐。外面,五官四肢,眼耳鼻口身手足,是和谐的,它没有冲突;内,五脏六腑,说明我们的小宇宙,许多不同的器官,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结构,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彼此是合作的,是和睦的,没有尊卑高下,是平等的。不能说头尊足卑,头尊我要,足不要了,不要了你不能走路。眼尊贵,耳比不上眼睛,那好了,你有眼没有耳,你是聋子;耳第一,眼第二,那好,你要耳朵,不要眼睛,你是瞎子,你都不是健康的人。健康的人,是我身上所有器官各个都第一,没有第二。各个第一就是平等对待,就和睦相处。你要分第二、第三,错了,你失去了平等,失去平等就失去了道。

  随顺道就叫做德,失去了平等,德就没有了。「道」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作,随顺大自然的原理原则的运作就叫做「德」。人决定不能离开道德,离开就错了,离开灾难就来了。伦理是道德具体的表现,五伦是道,五常是德。我们遵循道德,不违背道德,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人有福、有智、有寿。世间人所求的福报、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从哪里来?道德里头来的。道德里最重要的是「中」,所以要会用「中」。中和、保和是属於德,太和是道,与太和相应,永远保持著中,不偏不邪,这是德。德里面最贵的就是恒久的保持,决定不能够丧失。所以帝王主要办事的机构用这个名称,你就知道他的用意多深。他自己行道德,也把道德劝勉一切文武官员,人人都能够行道,都能够做到太和、中和、保和,天下大治,真的是垂拱而治。

  所以杨墨偏激,偏激失於中道。你要是把佛、道比作杨子、墨子,那你完全看错了。所以说『皆未见颜色』,这个话说得好,换句话说,你对佛不了解,你对道不了解。任意批判人是做学问人最大的忌讳,可是这种人在这个社会上确实很多。

  我亲近李老师的时候,三十几岁,那时候我发心,把工作辞掉,认真学佛,想出家。我出家的念头是章嘉大师教导的。那个时候年轻,向他老人家请教,从事哪一种职业能适合我,章嘉大师为我选择这个行业,我很听话。他给我选择,附带告诉我:你不要去找出家人,不要去找寺庙。我说:我不找寺庙、不找出家人剃度,怎么出家?他反过来问我一句,他说:你去找,如果这个寺庙不容你,这个出家人不给你剃度,你怎么办?我一想,那心里多难过。老人家讲得不错,我说:那我怎么办?他告诉我:求佛,求感应。这是我们怎么想都没想到的,真有感应,「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真有心求,你不是为名闻利养,你是真正了解佛法的殊胜,我们好好学习这个法门,推广佛陀教育,这样的心自然感动佛菩萨。

  所以寺庙出家的法师来找我,请我去出家,有这一回事情。我被请了多少次?给诸位说,九次,我才答应。我觉得这个出家的法师对我很诚恳,我同意,答应到临济寺去拜他为师父,出家了。章嘉大师教导我,我出家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他给我讲的话灵,不是不灵,兑现了。所以真的了解、明白了,这个行业非常适合我,我有兴趣、我有能力来学习,来推广,来发扬光大。所以你要是不懂就随便批评,这是很大的错误。

  所以我想起一桩事情,就是当年在慈光图书馆,没出家的时候,我们的邻居,但是隔得不太远,隔了好几家,有一个基督教的教堂,里面有一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跟我是同乡,也是安徽人,但是我们过去并不认识。他看到我的时候来向我传教,把佛教批评得一文不值,迷信、多神教、泛神教、低级的宗教。我听他批评的时候,我一句话不说,洗耳恭听。他说了两个小时,我听了两个小时,我一面听一面点头,我端一杯茶给他喝。旁边的人都看呆了,好像我们佛教这么无能,被别人这样的教训,我也看出大家的意思。

  讲了两个钟点,他讲累了。我说:难得,你讲了这么多话。我说:我有一句话请教你。他说:好。趾高气扬,他说:你问,有什么问题?我说:请问你,你对於佛教这个经典有没有读过?没有。我说:我们这边老师每个星期在这里讲经,你有没有听过?他说:没有。最后我就不客气了,我说:你的胆子不小,你对於佛教一无所知,你居然敢批评,你说了这么多话,你不怕在座这些人笑话你吗?我这几句话说了,他满面通红,不好意思,走出去了。我们那些同修看到,他说没有想到,那个时候我没有出家,他说:徐居士,没有想到你最后有这一招。我说:他不懂,让他发,发到最后的时候,一棒打下去,他就起不来了。所以你不了解不可以批评。所以我劝他:我希望你批评,希望你能把佛教徒统统转变成基督教徒,你的功德好大,但是要怎么批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要读佛经,你要了解佛教,你要天天来听讲,你把佛教的毛病抓住之后,你再来辩驳,你就成功了。可惜你只懂得基督教,不懂佛教,所以你不能批评,你批评的都是错话,都叫人家见笑,批评不容易。

  所以雍正讲『失平之瞽说』,「瞽说」是瞎说,「失平」是不公平,很不公平的胡说八道。现在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