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座谈会 (第三集) 2004/1/30 日本 档名:21-212-0003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好,刚才我们的专家们在探讨了宇宙原来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著爱和感谢。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们如何去落实?正如老法师所说的,一定要从宗教教育方面来著手。我们这一次的座谈会,著重探讨如何在宗教教育方面著手,以及怎么样促进宗教之间的和谐、合作。我们现在有请,日本三重大学人文部教授儿玉博士来发言。
儿玉博士:首先我很荣幸接受您的点名。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想请教的是,实际上是一个总的、大的问题里面分的两个小问题,想请教。首先,第一个问题,我知道大师长年主要以澳洲为基本的活动基地,在那儿展开很多的活动,和参与很多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据我们所知,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比较广大,而且有多民族、多种宗教共存的这么一个社会。身临这种社会,在您具体开展很多活动的过程中,我想请教您是怎么,就是具体到佛教,可能当然那边最主要的是以基督教为占多数,在澳洲的日常中,佛教是如何与以基督教为主要教徒居多的各种教派之间,实现各种各样的交流和对话?以及怎么对於一些有纷争的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您能够在那儿很顺利地开展工作,有没有什么秘诀?关於这个,希望能够得到指教。
另外第二个问题,还是宗教方面。就是像主要是目前比较凸显的问题,就是中东,在中东也是存在多种宗教的、非常剧烈的这种争执、争端。目前正在进行的也是由伊斯兰教,主要是由伊斯兰教派和犹太人的以色列之间的,还有多种的周边很多小的教之间这些争端。做为大师来说,做为法师,您是如何去看待目前发生在那里的各种各样的争端?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请您指教,谢谢!
净空法师:指教不敢当。这确实是摆在我们当前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早年,我是从九八年到达新加坡,九九年我们就感觉到,宗教的团结,化解争端,这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就主动去拜访新加坡各个宗教,我们用的方法就是佛在经典里面教给我们的「四摄法」。佛教的四摄法,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公共关系法、交际法,人与人之中应该要怎样的往来。
佛跟我们讲了四桩事情,第一个是「布施」,四摄法里面的布施,跟六度里面的布施意思不相同。六度里面的布施最重要的是放下,是教你放下,那是对自己修学是有很大的帮助。而四摄法里面的布施,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多送礼、多请客,人与人之间往来,所谓是礼多人不怪。
第二是「爱语」。爱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的关怀,真诚的照顾。
第三个叫「利行」。利行的意思,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对社会有利益的,绝对对一切众生有利益的,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普遍都有利益。绝对不能说对我有利益,别人利益就不管了,对我的国家有利益,对我的族群有利益,这个不可以。如果说只对我,把别人疏忽掉了,对我利益就伤害到别人利益,这不能解决冲突,这是制造冲突。
第四个叫「同事」。同事,我在讲经的时候解释,我们要跟上帝同事,我们要跟佛菩萨同事,我们不能跟人同事;人都自私自利,都争名夺利,不可以跟他同事。我们跟上帝同事,上帝爱世人;我们跟佛菩萨同事,佛菩萨大慈大悲。所以用慈悲,用神圣慈悲的爱心来跟佛菩萨同事,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所以,我们就主动去访问新加坡九个宗教,我们完全用平等心、恭敬心。我们到达别人的教堂,我们也像对佛菩萨一样的礼敬、礼拜。四摄法里面讲的送礼,我们每个宗教在当时我们送十万块钱的礼,这个钱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办慈善事业。因为有许多宗教他们办的有孤儿院、有养老院、有医院、有学校,所以我们都去帮助。我在那里做这个事情,确实是把这几个宗教都团结起来了,诚心诚意来交往。当时佛教界里面有些同修提出反对,他说你是佛教徒,佛教信徒的供养,你怎么拿去给外道?我就告诉他,我说我们佛教要不要办社会福利事业?要不要办养老院?要不要办孤儿院?要不要办医院?他说要,是应当的。我说人家都办了,人家都办得很好,人家办,我去投资做股东有什么不好?我加入了,我说他办就是我办,我办就是他办,何必要分彼此?
既然也要办,我们就全心全力去投资,去帮助他,这样大家心也就平下来,也就真正了解了。只要是利益社会,帮助社会安定,促进世界和平,化解一切的误会,这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做。尤其佛法里面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心,如果没有方便,慈悲是抽象的,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必须要有方便。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最适合的;换句话说,方便就是最适合的方法。什么适合?现前适合,不是过去适合,也不是未来适合,现前最适合的方法落实我们的慈悲。我们要团结全世界的宗教,全世界不同的族群,我们希求这个地球健康,地球上的社会安定和平,然后才会有繁荣,才会有兴旺。我们希望我们好,先要希望别人好,别人好了,我们自然就好。如果说希望自己好,没有想到别人,这个日子永远都是难过的。所以在新加坡,我们就展开这个工作。
九九年新年的时候,我们在寺院里面,我们就想到这是一年当中第一个节日,最大的节日,人人在这个节日都能够家庭团聚。但是,你想想孤儿院的孤儿,想想养老院的老人,他们多可怜!所以,我就想到我们吃团圆饭,我说我来请客,我把他们统统都请来,我们一起来过年。我们请客,我们正式发请帖,孤儿院的孤儿,养老院老人,一生可能都没有人正式邀请他。我们这个请帖给他,他感到非常温馨,这是精神上的帮助他。在九九年我们请了三千八百人。我们请新加坡一位部长做我们的主宾,做我们的贵宾,这第一年做得很成功,也邀请了九个宗教,他们都来参加,大家看了很欢喜。完了之后,告诉我:法师,我们明年还做。我说好,明年欢迎你们大家一起来做。
所以,到二000年(两千年)邀请的人数就到八千人,新加坡的总统,纳丹总统,出席做我们的贵宾。我们名义上给九个宗教,九个宗教共同来做这个晚会,做共同的晚会,所以这样子把宗教团结起来。在同年我也想到,宗教与宗教之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彼此不相往来,这是最可怕的。彼此不相往来,就互相猜疑,我猜你,你猜我,越猜越错,所有一切误会就这么样造成的,矛盾是这么造成的;换句话说,灾难也是这样造成的。所以,一定要通,一定要沟通。沟通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起组个团去旅行,所以我就邀请九个宗教这些领导人,每个宗教两、三个人,我们组成这样一个团到中国去访问。很难得,中国国家宗教局接待我们,我们在中国旅游十六天,这十六天我们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在一块,交谈的时间就非常长,彼此才真正沟通,真正了解。从日常生活谈到宗教的这些仪规,宗教的教义,无所不谈,这样感情就加深了。
我在第三年,第三年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接受我们的邀请。新加坡是内阁制,实际上的权力是在总理手上,不在总统。所以为了安全的关系,他就限制我们,希望人数限制在五千人,不要超过五千人,因为我们估计会超过一万人。虽然这个限制,实际上参加的大概有七千多人,所以这个会很兴盛。在第三年,有外国的客人来参加,有印尼的、马来西亚的、柬埔寨的、泰国的、越南的、菲律宾的,都有这些宗教徒来参加。所以这个活动就逐渐逐渐扩大了,影响面就大了,这是第三年。我跟印度尼西亚结的缘可能也就是在这一次,因为印尼回教的一个代表他来参加我们的晚会,回去之后没有多久,他就担任印尼宗教部的部长,他就顺利的担任了部长。我们一见面,一见如故,非常欢喜,这个缘可能是从这个地方结的。
我们根据新加坡这三年的经验,澳洲那边多元文化部也知道这个事情,多元文化部的部长也是移民部的部长,他就非常欢迎我到澳洲去。我到澳洲去,他给我一个特别的签证,大概好像是国家尖端人材的签证。我已经这么大的年岁,七十多岁了,给我这个签证一般人都感觉得意外,希望我在澳洲能够帮助他团结族群、团结宗教。澳洲这个工作做得很有意义,而且做得很好,国家来主导,而由学校来推动,这个很难得,非常非常之难得。所以我对於格里菲斯大学,他们在推动宗教的团结,昆士兰大学他们是有教授、学者在推动「消除冲突,促进和平」,我对他们都是全心全力的协助,来推动这个工作,这是在澳洲做的。
但是澳洲也有相当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信仰宗教的人不多,大概在全国信仰宗教的人,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换句话说,还有百分之七十多的人不相信宗教,甚至於还有排斥宗教的,这是会做得比较辛苦。但是宗教的联系我们有经验,所以也做得也相当有成果。
这一次印尼来邀请,第一次到印尼去,是印尼副总统发的邀请函。我们一下飞机就到总统府,跟副总统见面,他跟我提到印尼社会不安定,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不安定,第二个是经济上的问题。我跟他谈,我说社会不安定是第一大问题,经济是属於第二,只要社会安定了,国外投资的人就多了,你的经济会起飞,所以应当把社会安定的问题摆在第一。社会安定,他也想到了,他说印尼信仰伊斯兰教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另外的还有天主教、有基督教、有印度教、有犹太教、有佛教,佛教的人口大概有七百多万人。
我这样一算,印度尼西亚信仰宗教的人应该是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样子,那这个国家要推动宗教教育是非常好的环境。所以我向副总统建议,向他们国家高级领导人,还有宗教部长,我也在那里邀请印度尼西亚六个宗教里面一些代表,我请他们吃饭。我们在一块交流,谈得非常融洽,非常欢喜,出乎我意料之外。我说印度尼西亚能够推动宗教教育,是个很理想的环境。尤其我没有想到,这一次他们总统来邀请我,所以我们预定二月十七号去访问印度尼西亚。我想要把我这些想法给他们建议,希望印度尼西亚推动宗教教育,用宗教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带动学校跟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他们有这种热忱,尤其六个宗教都能够配合,非常难得。他们能够做好,给全世界做个和平安定的好榜样,那是无量功德。所以这次我是很乐意接受他们的邀请,我去访问,做第二次访问。
主持人:刚才儿玉教授还谈及中东问题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
净空法师:中东问题是一样,回教徒实实在在讲,回教里面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大多数回教徒都是爱好和平的。我跟他们的接触很多,所以那是很少数。但是如果通过伊斯兰《古兰经》的教育,现在这些人是感情冲动,他不知道真主是怎样教他的。如果能够推动《古兰经》的教学,大家都知道穆斯林应该怎样学习真主的教诲,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交流非常重要,密切的往来非常重要。
石井牧师:听了您讲到这些关於各个宗教之间的交流的必要性,我有很切身的感受。另外有一个问题是希望一定能够听一听法师的教诲。您可能了解,基督教在日本是属於一个小教派,虽然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宗教,但是在日本真正的基督教徒只占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也就是说一千人里头还不到一个人,这么个比例。一千日本人里能有一个,有时连一个都没有,是这样的一个比例。
它虽然是这么一个很小的比例,但是正像您也了解的,基督教在我听了您说到,各个教派之间应该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一个关系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基督教这个教。当然目前所说的日本的基督教,更主要的、占更多的成分,和它的教义的偏向性,它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直接由美国流入的成分更多。也就是说这个宗教(实际上也是像大家所知道的),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尽管它的人数占少数,但它始终认为必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也是这样去宣传,也是这样去传播,认为我这个教才是最正统的,或者说我这个教才是真正的宗教。这个本身就对於您刚才说的,关於大家应该共同拥有爱心,多交流,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矛盾的显示。这是一个我意识到的问题。
另外他说,我相信待一会可能中西先生会提到关於日本的佛教徒的问题。我是不好下定义,因为日本几乎,如果说佛教徒的定义是什么,这个不好说。因为日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跟寺庙产生联系的,也就是说日本人是结婚去寺庙,死了进教堂,日本普通的习惯是这样。当然年轻人现在结婚也去教堂,有这样的,但是总体的、传统的做法是结婚是按照日本式的进寺庙,是以佛教形式,然后死后基本上葬礼都是西方的宗教形式。从这点上来说,日本本身这些定义都很难下。我想请教的问题是,在您强调各个宗教之间进行交流的前提,是应该尽量多去主动的了解对方,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交流的前提才能够成立。也就是说我理解成,也许像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才能够寻求一个共同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的宗教比较有它具体的一些困难。
我很荣幸我能以这种非常小的形式,和个人的身分受到您的邀请,来亲自听您就很广泛的话题来进行教诲,这个我荣幸得很。但是我是觉得日本就不能够做到像您刚才讲到,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实现的那种各宗教之间的交流。大的规模几乎没有,很小的、星星之火那种程度的,偶尔会有这样的事情。听了您讲到那边的事情,自己感到由衷的很羡慕。请指教,据您了解的日本的宗教现状,您认为我们像现在这种宗教的比例,以及各个团体之间,基本处於一种互相没有交流的过程这种状态下,怎么挑这个头开展这个活动?从我本人来说,我是希望大师下一回如果有机会来日本,能够直接指导和帮助我们联系起各个团体之间,就是扩大比今天的范围更大一点的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谢谢!
净空法师:这个现象在现代社会许多地区几乎都相同,就是在台湾、在新加坡,甚至於在澳洲,即使同样是佛教,每个道场彼此都互相不往来,都有自赞毁他,都有这些情形,这是末法时期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说它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不学经教,这就是正常现象!他如果对於教理通达了,那就不一样了。就是说虽然是学佛,他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的去学习。所以学佛,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是什么?如果对佛都不知道,都不能了解的话,这个学佛当然是迷信。社会一般大众说佛教是迷信的,我们也不能否认。为什么?在形象上来看,它确实是如此。跟从前完全不一样。
佛教传到中国来,甚至於说我们仔细去观察,你在经典里面能够读到,释迦牟尼佛一生他做了些什么?我们要明了。释迦牟尼佛一生在教学,经典里面记载,他每天讲经二时,印度的二时就是现在的八小时,每天教学教八小时,教了四十九年,所以它是教育。他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总结起来,不外乎三桩事情,第一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现在人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明白、都清楚了,而且没有丝毫错误了,这个人就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
佛,他的明了是圆满的,菩萨虽然明了,还不能讲圆满。所以佛、菩萨不是神仙,这个字的意思翻成汉语是觉者,是个觉悟的人,用现在话说,是明白人;佛菩萨是个明白人,凡夫是个糊涂人,不明了事实真相。真正明了了,他的思想就正确了,他的言语、行为必然能够顺乎大自然运行的法则。大自然运行的法则,这叫道,随顺自然规律就叫做德,所谓道德。今天道不明,大家迷惑了,德就没有了;德没有了,随顺烦恼、随顺习气。尤其是现在一般学校教育,这个教育太可怕了。
我在美国住了十五年,有些美国教授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谈到,我说美国的教育是不是从幼稚园,就开始教竞争?他说没错,就教竞争。我说你知道吗?竞争再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现在的战争是核武战争、生化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世界末日。我说这种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是走死路,不是走生路!东方圣贤的教育跟你们恰恰相反,从小就教什么?教你礼让,教你懂礼,晓得让别人。人人都知道礼让,这个世界多美好,所以这是一条生路。这是东、西方教育思想根本不相同的地方。但是今天西方科学技术发达了,强大了,人就迷失了方向。
西方现在也遇到困难,科技发达不能解决问题,带来的是痛苦,所以现在要到东方来寻宝,要来找解决的方法。东方人自己不自觉,要迷信西方,麻烦在此地。所以归根结柢,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好处在哪里?好处在今天有高科技,如果我们能够,说实实在在话,在今天整个世界能够有二十个人到三十个人,真的像佛菩萨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能够爱世人,能够爱众生,我们组成一个小团体,我们自己拥有一个卫星电视台,我们轮流讲。每天在这里上课,对全世界人民上课,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各个宗教的经典,让你信仰什么样的宗教,你一定要深入你自己的经典。神、圣人教你怎么样想,教你怎么说,教你怎么做,人人都能依照宗教经典,这世界和平,所有问题都能够解决!
所以,即使在今天,像在中国大陆这么大的幅员,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脱离了伦理道德,宗教教育现在也有问题了,为什么?大家不研究经教。我常常跟我们学佛的同学们在一起谈,我说我今天能够有这么一点点小的成就,没有被社会染污,没有被淘汰,什么原因?天天讲经,每天讲四个小时,讲了五十多年。我讲,劝别人也劝自己,所谓是长时薰修,不知不觉的入了这个境界,而在这里面得到了欢喜,得到真正的利益,得到真正的法喜。中国古人常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能够真正脱离一切的染污,能够保持自己的纯净纯善的唯一的秘诀,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所以我们今天,今天是个多元的文化,是个开放的社会,我要学佛,我也要学其他宗教的经典,我了解,我能够跟他交往。我如果不认真学习他们的经典,我对他不了解,我没有办法跟他往来。所以,我的书架上就有很多宗教经典,我天天还在阅读。我跟他们往来的时候,我就占便宜了,我知道你,你不知道我,你吃亏了。你要跟我往来,你一定要去看佛经,这样子我们宗教之间就通了,误会就化解了,歧视就不会有,对立也不会有。
所以说是内心里面的和睦,我常常讲,内心里头把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放下,矛盾放下。我们对恶的人也要爱他,要知道他是一时迷惑,一时糊涂,一时的误会,那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本性是慈悲的,他的本性跟佛一样,充满了智慧。这就是《三字经》上所讲的「苟不教,性乃迁」,他没有接受到良好教育,他被社会染污了。今天社会是个大染缸,掉在这个社会不被染污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决定不可能,这是我们深刻了解的。我们能够没有被染污,就是天天在经教上,天天跟圣贤人接触。所以我自己,我已经差不多有四十多年没看过电视,没有看过报纸,电视、广播这个东西统统都离开了。这四十多年当中我只有经典,除佛教经典之外,其他一切宗教经典陪伴著我。
所以,我知道在今天这个时代,唯有宗教教育能够挽救这个世界。宗教信徒、宗教师能够联合在一起,那就真正是上帝的使者,来拯救这个世界。这是我所期望的,我也是在世界上各个地方联络各个不同的宗教。但是我说出来,大家都能够接受,都有共鸣,所以我觉得宗教的团结,推动宗教教育是很有前途的。
中西随功教授:日本的佛教人口,实际上是有很多的佛教人口,但是真正的每天作为必读功课,每天读诵佛经的人,并不是很可观的人数。直到近年,也就是最近刚刚通过很多具体的和细致的传播工作,终於有很多人意识到,每天读诵佛经对於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卫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我们日本佛教界,现在就是这两年的成果比较可观。我自己本身也是从地方每个月至少要赶来东京的总会,就是关於解说和如何读诵佛经这个专门的经验交流会这类东西,我每个月至少要到东京来亲自参加一次。然后从这里得到的新的启发和新的启示,我又回去要传播给下面,在这方面总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现在这次能够接受法师的邀请,又能够到您身边来亲聆您的教诲,对我来说,对我们整个教派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而且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为数并不多的机会。所以今天在这儿通过这些交流,得到了很多好的启示,我愿意把我在这儿所得到的和体会到的,能够贯彻到我从今以后的具体的活动当中去。另外,我听了您讲了以后,我就觉得我根本不应该满足於目前这种比以前状况有好转的现状。而应该更加的扩充,向更广泛的对佛学有兴趣,或者是佛教徒但是没有具体落实应该做的行动的这些教徒们,更多的去讲解读佛经的意义。我自己也通过您的教诲,我明白了我不光要读这些东西,还应该对其他的、身边更近的一些宗教的教义,有最基本的了解。我也希望我自己从此以后开始这方面的学习。谢谢!
儿玉博士:法师刚才反覆强调的,简单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就是说一个人、一个宗教工作者,如果是佛教徒对佛经应该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当然是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和研究,应该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到那个时候你会有一个新的境界。这个道理我觉得很精辟,而且能够理解。我想再请教的问题就是,在我所从事的研究和具体的从事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宗教学派参与进来,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意识到,不光是自己身体力行的进行参与这样的工作,同时要普及所谓的(您刚才反覆强调的)宗教教育,这个环节是不可以放松的,因为这是培养后续人材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通过您刚才讲的所有问题里头,我希望在一个问题上能不能更加具体的得到您的教诲。如果在一个不是很广泛的范围,比如说是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城市里面,它同时并存著两个、三个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宗教。所谓的宗教教育,它的具体的东西应该怎么去教给人们,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的人们,如何通过受宗教的教育达到一个和平共处,大家共存共生的这个理想状态。希望就这个问题能不能具体的给我一点指点。谢谢!
净空法师:我们在这些年当中,与许许多多宗教交往,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爱」。因为像佛法,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佛家为什么不说爱,说慈悲?慈悲是理性的、理智的;爱里面有感情。所以,爱会变质,爱会变成恨,但是慈悲这个爱是绝对不会变成恨的。所以,佛用慈悲,不用这个爱字,他是基於智慧,基於理性。
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可以说是一家人,我曾经有一次在新加坡,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在座的有从南非来的几个欧洲人,他们就提出一个问题,就问到这三个教的关系,问我的看法。我举一个比喻,我说犹太教像帝王时代的皇上这一派,天主教是皇后这一派,基督教是太子这一派。他们听了之后点点头,他说你比喻得很恰当。我说他们是一家,是一家三派。我跟他讲,我说他们的经典都是一部《新旧约》,犹太教学的是《旧约》,天主教是《新旧约》都学,基督教偏重在《新约》。这部书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我说这是共同的,最重要的。
伊斯兰教,我们看到《古兰经》每个重要的一段经文的前面,一定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把许许多多宗教的典籍会合起来看,「仁慈博爱」是所有经典里面统统都有,我们就以这个为中心,我们就可以能够在一起合作。再看看,宗教最后的目的都是教人离苦得乐,所以它的宗旨是个爱相同,最后目标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也相同;宗旨相同,目标相同,宗教怎么能说不能合作?哪有这种道理!所以决定是可以合作的。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经典,读其他一切宗教经典,我们就知道这是一家人。
所以我常常讲,全世界的宗教徒都是一家人,不是亲兄弟,就是表兄弟,就是堂兄弟,统统是一家人。一家人变成不认识了,就是彼此不往来,彼此不往来变成陌生人,不知道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我这些谈话在日本也被中村康隆老和尚肯定,老和尚告诉我们,他接见我的时候告诉我们,他说全世界所有宗教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一天桥本也看到,桥本告诉我,老和尚一生都没有说过这个话。那天你也在听,是不是?这是老和尚肯定的,全世界信仰宗教的都是一家人,都应当把神圣的爱从我们自己本身发扬出来,发扬光大。我们代表佛菩萨,代表上帝,代表神圣去爱世人,去帮助世人,去把世人的苦难解救出来。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净空老法师,以及我们三位专家这么精彩的座谈。我们今天谈到,如果要解决社会这些严重的问题,必需要宗教之间合作,宗教之间必需要往来。而往来,必需要大家互相学习大家的经典,建立在仁慈博爱这个宗旨,以大众离苦得乐为目标。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达到全世界的宗教的合作,以及世界的和平。我们也期望著,正如刚才石井牧师所讲的,我们期望著在日本也同样能够见到,像新加坡、像印尼这样子的宗教融和,宗教合作,能够共同推广宗教教育,使我们世界真正达到和平。我们今天非常感谢四位专家这么精彩的座谈。谢谢。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好,刚才我们的专家们在探讨了宇宙原来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著爱和感谢。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们如何去落实?正如老法师所说的,一定要从宗教教育方面来著手。我们这一次的座谈会,著重探讨如何在宗教教育方面著手,以及怎么样促进宗教之间的和谐、合作。我们现在有请,日本三重大学人文部教授儿玉博士来发言。
儿玉博士:首先我很荣幸接受您的点名。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想请教的是,实际上是一个总的、大的问题里面分的两个小问题,想请教。首先,第一个问题,我知道大师长年主要以澳洲为基本的活动基地,在那儿展开很多的活动,和参与很多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据我们所知,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比较广大,而且有多民族、多种宗教共存的这么一个社会。身临这种社会,在您具体开展很多活动的过程中,我想请教您是怎么,就是具体到佛教,可能当然那边最主要的是以基督教为占多数,在澳洲的日常中,佛教是如何与以基督教为主要教徒居多的各种教派之间,实现各种各样的交流和对话?以及怎么对於一些有纷争的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您能够在那儿很顺利地开展工作,有没有什么秘诀?关於这个,希望能够得到指教。
另外第二个问题,还是宗教方面。就是像主要是目前比较凸显的问题,就是中东,在中东也是存在多种宗教的、非常剧烈的这种争执、争端。目前正在进行的也是由伊斯兰教,主要是由伊斯兰教派和犹太人的以色列之间的,还有多种的周边很多小的教之间这些争端。做为大师来说,做为法师,您是如何去看待目前发生在那里的各种各样的争端?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请您指教,谢谢!
净空法师:指教不敢当。这确实是摆在我们当前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早年,我是从九八年到达新加坡,九九年我们就感觉到,宗教的团结,化解争端,这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就主动去拜访新加坡各个宗教,我们用的方法就是佛在经典里面教给我们的「四摄法」。佛教的四摄法,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公共关系法、交际法,人与人之中应该要怎样的往来。
佛跟我们讲了四桩事情,第一个是「布施」,四摄法里面的布施,跟六度里面的布施意思不相同。六度里面的布施最重要的是放下,是教你放下,那是对自己修学是有很大的帮助。而四摄法里面的布施,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多送礼、多请客,人与人之间往来,所谓是礼多人不怪。
第二是「爱语」。爱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的关怀,真诚的照顾。
第三个叫「利行」。利行的意思,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对社会有利益的,绝对对一切众生有利益的,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普遍都有利益。绝对不能说对我有利益,别人利益就不管了,对我的国家有利益,对我的族群有利益,这个不可以。如果说只对我,把别人疏忽掉了,对我利益就伤害到别人利益,这不能解决冲突,这是制造冲突。
第四个叫「同事」。同事,我在讲经的时候解释,我们要跟上帝同事,我们要跟佛菩萨同事,我们不能跟人同事;人都自私自利,都争名夺利,不可以跟他同事。我们跟上帝同事,上帝爱世人;我们跟佛菩萨同事,佛菩萨大慈大悲。所以用慈悲,用神圣慈悲的爱心来跟佛菩萨同事,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所以,我们就主动去访问新加坡九个宗教,我们完全用平等心、恭敬心。我们到达别人的教堂,我们也像对佛菩萨一样的礼敬、礼拜。四摄法里面讲的送礼,我们每个宗教在当时我们送十万块钱的礼,这个钱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办慈善事业。因为有许多宗教他们办的有孤儿院、有养老院、有医院、有学校,所以我们都去帮助。我在那里做这个事情,确实是把这几个宗教都团结起来了,诚心诚意来交往。当时佛教界里面有些同修提出反对,他说你是佛教徒,佛教信徒的供养,你怎么拿去给外道?我就告诉他,我说我们佛教要不要办社会福利事业?要不要办养老院?要不要办孤儿院?要不要办医院?他说要,是应当的。我说人家都办了,人家都办得很好,人家办,我去投资做股东有什么不好?我加入了,我说他办就是我办,我办就是他办,何必要分彼此?
既然也要办,我们就全心全力去投资,去帮助他,这样大家心也就平下来,也就真正了解了。只要是利益社会,帮助社会安定,促进世界和平,化解一切的误会,这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做。尤其佛法里面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心,如果没有方便,慈悲是抽象的,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必须要有方便。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最适合的;换句话说,方便就是最适合的方法。什么适合?现前适合,不是过去适合,也不是未来适合,现前最适合的方法落实我们的慈悲。我们要团结全世界的宗教,全世界不同的族群,我们希求这个地球健康,地球上的社会安定和平,然后才会有繁荣,才会有兴旺。我们希望我们好,先要希望别人好,别人好了,我们自然就好。如果说希望自己好,没有想到别人,这个日子永远都是难过的。所以在新加坡,我们就展开这个工作。
九九年新年的时候,我们在寺院里面,我们就想到这是一年当中第一个节日,最大的节日,人人在这个节日都能够家庭团聚。但是,你想想孤儿院的孤儿,想想养老院的老人,他们多可怜!所以,我就想到我们吃团圆饭,我说我来请客,我把他们统统都请来,我们一起来过年。我们请客,我们正式发请帖,孤儿院的孤儿,养老院老人,一生可能都没有人正式邀请他。我们这个请帖给他,他感到非常温馨,这是精神上的帮助他。在九九年我们请了三千八百人。我们请新加坡一位部长做我们的主宾,做我们的贵宾,这第一年做得很成功,也邀请了九个宗教,他们都来参加,大家看了很欢喜。完了之后,告诉我:法师,我们明年还做。我说好,明年欢迎你们大家一起来做。
所以,到二000年(两千年)邀请的人数就到八千人,新加坡的总统,纳丹总统,出席做我们的贵宾。我们名义上给九个宗教,九个宗教共同来做这个晚会,做共同的晚会,所以这样子把宗教团结起来。在同年我也想到,宗教与宗教之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彼此不相往来,这是最可怕的。彼此不相往来,就互相猜疑,我猜你,你猜我,越猜越错,所有一切误会就这么样造成的,矛盾是这么造成的;换句话说,灾难也是这样造成的。所以,一定要通,一定要沟通。沟通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起组个团去旅行,所以我就邀请九个宗教这些领导人,每个宗教两、三个人,我们组成这样一个团到中国去访问。很难得,中国国家宗教局接待我们,我们在中国旅游十六天,这十六天我们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在一块,交谈的时间就非常长,彼此才真正沟通,真正了解。从日常生活谈到宗教的这些仪规,宗教的教义,无所不谈,这样感情就加深了。
我在第三年,第三年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接受我们的邀请。新加坡是内阁制,实际上的权力是在总理手上,不在总统。所以为了安全的关系,他就限制我们,希望人数限制在五千人,不要超过五千人,因为我们估计会超过一万人。虽然这个限制,实际上参加的大概有七千多人,所以这个会很兴盛。在第三年,有外国的客人来参加,有印尼的、马来西亚的、柬埔寨的、泰国的、越南的、菲律宾的,都有这些宗教徒来参加。所以这个活动就逐渐逐渐扩大了,影响面就大了,这是第三年。我跟印度尼西亚结的缘可能也就是在这一次,因为印尼回教的一个代表他来参加我们的晚会,回去之后没有多久,他就担任印尼宗教部的部长,他就顺利的担任了部长。我们一见面,一见如故,非常欢喜,这个缘可能是从这个地方结的。
我们根据新加坡这三年的经验,澳洲那边多元文化部也知道这个事情,多元文化部的部长也是移民部的部长,他就非常欢迎我到澳洲去。我到澳洲去,他给我一个特别的签证,大概好像是国家尖端人材的签证。我已经这么大的年岁,七十多岁了,给我这个签证一般人都感觉得意外,希望我在澳洲能够帮助他团结族群、团结宗教。澳洲这个工作做得很有意义,而且做得很好,国家来主导,而由学校来推动,这个很难得,非常非常之难得。所以我对於格里菲斯大学,他们在推动宗教的团结,昆士兰大学他们是有教授、学者在推动「消除冲突,促进和平」,我对他们都是全心全力的协助,来推动这个工作,这是在澳洲做的。
但是澳洲也有相当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信仰宗教的人不多,大概在全国信仰宗教的人,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换句话说,还有百分之七十多的人不相信宗教,甚至於还有排斥宗教的,这是会做得比较辛苦。但是宗教的联系我们有经验,所以也做得也相当有成果。
这一次印尼来邀请,第一次到印尼去,是印尼副总统发的邀请函。我们一下飞机就到总统府,跟副总统见面,他跟我提到印尼社会不安定,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不安定,第二个是经济上的问题。我跟他谈,我说社会不安定是第一大问题,经济是属於第二,只要社会安定了,国外投资的人就多了,你的经济会起飞,所以应当把社会安定的问题摆在第一。社会安定,他也想到了,他说印尼信仰伊斯兰教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另外的还有天主教、有基督教、有印度教、有犹太教、有佛教,佛教的人口大概有七百多万人。
我这样一算,印度尼西亚信仰宗教的人应该是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样子,那这个国家要推动宗教教育是非常好的环境。所以我向副总统建议,向他们国家高级领导人,还有宗教部长,我也在那里邀请印度尼西亚六个宗教里面一些代表,我请他们吃饭。我们在一块交流,谈得非常融洽,非常欢喜,出乎我意料之外。我说印度尼西亚能够推动宗教教育,是个很理想的环境。尤其我没有想到,这一次他们总统来邀请我,所以我们预定二月十七号去访问印度尼西亚。我想要把我这些想法给他们建议,希望印度尼西亚推动宗教教育,用宗教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带动学校跟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他们有这种热忱,尤其六个宗教都能够配合,非常难得。他们能够做好,给全世界做个和平安定的好榜样,那是无量功德。所以这次我是很乐意接受他们的邀请,我去访问,做第二次访问。
主持人:刚才儿玉教授还谈及中东问题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
净空法师:中东问题是一样,回教徒实实在在讲,回教里面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大多数回教徒都是爱好和平的。我跟他们的接触很多,所以那是很少数。但是如果通过伊斯兰《古兰经》的教育,现在这些人是感情冲动,他不知道真主是怎样教他的。如果能够推动《古兰经》的教学,大家都知道穆斯林应该怎样学习真主的教诲,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交流非常重要,密切的往来非常重要。
石井牧师:听了您讲到这些关於各个宗教之间的交流的必要性,我有很切身的感受。另外有一个问题是希望一定能够听一听法师的教诲。您可能了解,基督教在日本是属於一个小教派,虽然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宗教,但是在日本真正的基督教徒只占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也就是说一千人里头还不到一个人,这么个比例。一千日本人里能有一个,有时连一个都没有,是这样的一个比例。
它虽然是这么一个很小的比例,但是正像您也了解的,基督教在我听了您说到,各个教派之间应该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一个关系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基督教这个教。当然目前所说的日本的基督教,更主要的、占更多的成分,和它的教义的偏向性,它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直接由美国流入的成分更多。也就是说这个宗教(实际上也是像大家所知道的),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尽管它的人数占少数,但它始终认为必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也是这样去宣传,也是这样去传播,认为我这个教才是最正统的,或者说我这个教才是真正的宗教。这个本身就对於您刚才说的,关於大家应该共同拥有爱心,多交流,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矛盾的显示。这是一个我意识到的问题。
另外他说,我相信待一会可能中西先生会提到关於日本的佛教徒的问题。我是不好下定义,因为日本几乎,如果说佛教徒的定义是什么,这个不好说。因为日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跟寺庙产生联系的,也就是说日本人是结婚去寺庙,死了进教堂,日本普通的习惯是这样。当然年轻人现在结婚也去教堂,有这样的,但是总体的、传统的做法是结婚是按照日本式的进寺庙,是以佛教形式,然后死后基本上葬礼都是西方的宗教形式。从这点上来说,日本本身这些定义都很难下。我想请教的问题是,在您强调各个宗教之间进行交流的前提,是应该尽量多去主动的了解对方,发现对方的优点,互相交流的前提才能够成立。也就是说我理解成,也许像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才能够寻求一个共同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的宗教比较有它具体的一些困难。
我很荣幸我能以这种非常小的形式,和个人的身分受到您的邀请,来亲自听您就很广泛的话题来进行教诲,这个我荣幸得很。但是我是觉得日本就不能够做到像您刚才讲到,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实现的那种各宗教之间的交流。大的规模几乎没有,很小的、星星之火那种程度的,偶尔会有这样的事情。听了您讲到那边的事情,自己感到由衷的很羡慕。请指教,据您了解的日本的宗教现状,您认为我们像现在这种宗教的比例,以及各个团体之间,基本处於一种互相没有交流的过程这种状态下,怎么挑这个头开展这个活动?从我本人来说,我是希望大师下一回如果有机会来日本,能够直接指导和帮助我们联系起各个团体之间,就是扩大比今天的范围更大一点的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谢谢!
净空法师:这个现象在现代社会许多地区几乎都相同,就是在台湾、在新加坡,甚至於在澳洲,即使同样是佛教,每个道场彼此都互相不往来,都有自赞毁他,都有这些情形,这是末法时期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说它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不学经教,这就是正常现象!他如果对於教理通达了,那就不一样了。就是说虽然是学佛,他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的去学习。所以学佛,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是什么?如果对佛都不知道,都不能了解的话,这个学佛当然是迷信。社会一般大众说佛教是迷信的,我们也不能否认。为什么?在形象上来看,它确实是如此。跟从前完全不一样。
佛教传到中国来,甚至於说我们仔细去观察,你在经典里面能够读到,释迦牟尼佛一生他做了些什么?我们要明了。释迦牟尼佛一生在教学,经典里面记载,他每天讲经二时,印度的二时就是现在的八小时,每天教学教八小时,教了四十九年,所以它是教育。他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总结起来,不外乎三桩事情,第一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是教我们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现在人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明白、都清楚了,而且没有丝毫错误了,这个人就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
佛,他的明了是圆满的,菩萨虽然明了,还不能讲圆满。所以佛、菩萨不是神仙,这个字的意思翻成汉语是觉者,是个觉悟的人,用现在话说,是明白人;佛菩萨是个明白人,凡夫是个糊涂人,不明了事实真相。真正明了了,他的思想就正确了,他的言语、行为必然能够顺乎大自然运行的法则。大自然运行的法则,这叫道,随顺自然规律就叫做德,所谓道德。今天道不明,大家迷惑了,德就没有了;德没有了,随顺烦恼、随顺习气。尤其是现在一般学校教育,这个教育太可怕了。
我在美国住了十五年,有些美国教授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谈到,我说美国的教育是不是从幼稚园,就开始教竞争?他说没错,就教竞争。我说你知道吗?竞争再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现在的战争是核武战争、生化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世界末日。我说这种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是走死路,不是走生路!东方圣贤的教育跟你们恰恰相反,从小就教什么?教你礼让,教你懂礼,晓得让别人。人人都知道礼让,这个世界多美好,所以这是一条生路。这是东、西方教育思想根本不相同的地方。但是今天西方科学技术发达了,强大了,人就迷失了方向。
西方现在也遇到困难,科技发达不能解决问题,带来的是痛苦,所以现在要到东方来寻宝,要来找解决的方法。东方人自己不自觉,要迷信西方,麻烦在此地。所以归根结柢,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好处在哪里?好处在今天有高科技,如果我们能够,说实实在在话,在今天整个世界能够有二十个人到三十个人,真的像佛菩萨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能够爱世人,能够爱众生,我们组成一个小团体,我们自己拥有一个卫星电视台,我们轮流讲。每天在这里上课,对全世界人民上课,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各个宗教的经典,让你信仰什么样的宗教,你一定要深入你自己的经典。神、圣人教你怎么样想,教你怎么说,教你怎么做,人人都能依照宗教经典,这世界和平,所有问题都能够解决!
所以,即使在今天,像在中国大陆这么大的幅员,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脱离了伦理道德,宗教教育现在也有问题了,为什么?大家不研究经教。我常常跟我们学佛的同学们在一起谈,我说我今天能够有这么一点点小的成就,没有被社会染污,没有被淘汰,什么原因?天天讲经,每天讲四个小时,讲了五十多年。我讲,劝别人也劝自己,所谓是长时薰修,不知不觉的入了这个境界,而在这里面得到了欢喜,得到真正的利益,得到真正的法喜。中国古人常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能够真正脱离一切的染污,能够保持自己的纯净纯善的唯一的秘诀,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所以我们今天,今天是个多元的文化,是个开放的社会,我要学佛,我也要学其他宗教的经典,我了解,我能够跟他交往。我如果不认真学习他们的经典,我对他不了解,我没有办法跟他往来。所以,我的书架上就有很多宗教经典,我天天还在阅读。我跟他们往来的时候,我就占便宜了,我知道你,你不知道我,你吃亏了。你要跟我往来,你一定要去看佛经,这样子我们宗教之间就通了,误会就化解了,歧视就不会有,对立也不会有。
所以说是内心里面的和睦,我常常讲,内心里头把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放下,矛盾放下。我们对恶的人也要爱他,要知道他是一时迷惑,一时糊涂,一时的误会,那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本性是慈悲的,他的本性跟佛一样,充满了智慧。这就是《三字经》上所讲的「苟不教,性乃迁」,他没有接受到良好教育,他被社会染污了。今天社会是个大染缸,掉在这个社会不被染污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决定不可能,这是我们深刻了解的。我们能够没有被染污,就是天天在经教上,天天跟圣贤人接触。所以我自己,我已经差不多有四十多年没看过电视,没有看过报纸,电视、广播这个东西统统都离开了。这四十多年当中我只有经典,除佛教经典之外,其他一切宗教经典陪伴著我。
所以,我知道在今天这个时代,唯有宗教教育能够挽救这个世界。宗教信徒、宗教师能够联合在一起,那就真正是上帝的使者,来拯救这个世界。这是我所期望的,我也是在世界上各个地方联络各个不同的宗教。但是我说出来,大家都能够接受,都有共鸣,所以我觉得宗教的团结,推动宗教教育是很有前途的。
中西随功教授:日本的佛教人口,实际上是有很多的佛教人口,但是真正的每天作为必读功课,每天读诵佛经的人,并不是很可观的人数。直到近年,也就是最近刚刚通过很多具体的和细致的传播工作,终於有很多人意识到,每天读诵佛经对於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卫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我们日本佛教界,现在就是这两年的成果比较可观。我自己本身也是从地方每个月至少要赶来东京的总会,就是关於解说和如何读诵佛经这个专门的经验交流会这类东西,我每个月至少要到东京来亲自参加一次。然后从这里得到的新的启发和新的启示,我又回去要传播给下面,在这方面总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现在这次能够接受法师的邀请,又能够到您身边来亲聆您的教诲,对我来说,对我们整个教派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而且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为数并不多的机会。所以今天在这儿通过这些交流,得到了很多好的启示,我愿意把我在这儿所得到的和体会到的,能够贯彻到我从今以后的具体的活动当中去。另外,我听了您讲了以后,我就觉得我根本不应该满足於目前这种比以前状况有好转的现状。而应该更加的扩充,向更广泛的对佛学有兴趣,或者是佛教徒但是没有具体落实应该做的行动的这些教徒们,更多的去讲解读佛经的意义。我自己也通过您的教诲,我明白了我不光要读这些东西,还应该对其他的、身边更近的一些宗教的教义,有最基本的了解。我也希望我自己从此以后开始这方面的学习。谢谢!
儿玉博士:法师刚才反覆强调的,简单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就是说一个人、一个宗教工作者,如果是佛教徒对佛经应该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当然是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和研究,应该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到那个时候你会有一个新的境界。这个道理我觉得很精辟,而且能够理解。我想再请教的问题就是,在我所从事的研究和具体的从事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宗教学派参与进来,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意识到,不光是自己身体力行的进行参与这样的工作,同时要普及所谓的(您刚才反覆强调的)宗教教育,这个环节是不可以放松的,因为这是培养后续人材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通过您刚才讲的所有问题里头,我希望在一个问题上能不能更加具体的得到您的教诲。如果在一个不是很广泛的范围,比如说是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城市里面,它同时并存著两个、三个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宗教。所谓的宗教教育,它的具体的东西应该怎么去教给人们,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的人们,如何通过受宗教的教育达到一个和平共处,大家共存共生的这个理想状态。希望就这个问题能不能具体的给我一点指点。谢谢!
净空法师:我们在这些年当中,与许许多多宗教交往,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爱」。因为像佛法,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佛家为什么不说爱,说慈悲?慈悲是理性的、理智的;爱里面有感情。所以,爱会变质,爱会变成恨,但是慈悲这个爱是绝对不会变成恨的。所以,佛用慈悲,不用这个爱字,他是基於智慧,基於理性。
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可以说是一家人,我曾经有一次在新加坡,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在座的有从南非来的几个欧洲人,他们就提出一个问题,就问到这三个教的关系,问我的看法。我举一个比喻,我说犹太教像帝王时代的皇上这一派,天主教是皇后这一派,基督教是太子这一派。他们听了之后点点头,他说你比喻得很恰当。我说他们是一家,是一家三派。我跟他讲,我说他们的经典都是一部《新旧约》,犹太教学的是《旧约》,天主教是《新旧约》都学,基督教偏重在《新约》。这部书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我说这是共同的,最重要的。
伊斯兰教,我们看到《古兰经》每个重要的一段经文的前面,一定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把许许多多宗教的典籍会合起来看,「仁慈博爱」是所有经典里面统统都有,我们就以这个为中心,我们就可以能够在一起合作。再看看,宗教最后的目的都是教人离苦得乐,所以它的宗旨是个爱相同,最后目标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也相同;宗旨相同,目标相同,宗教怎么能说不能合作?哪有这种道理!所以决定是可以合作的。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经典,读其他一切宗教经典,我们就知道这是一家人。
所以我常常讲,全世界的宗教徒都是一家人,不是亲兄弟,就是表兄弟,就是堂兄弟,统统是一家人。一家人变成不认识了,就是彼此不往来,彼此不往来变成陌生人,不知道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我这些谈话在日本也被中村康隆老和尚肯定,老和尚告诉我们,他接见我的时候告诉我们,他说全世界所有宗教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一天桥本也看到,桥本告诉我,老和尚一生都没有说过这个话。那天你也在听,是不是?这是老和尚肯定的,全世界信仰宗教的都是一家人,都应当把神圣的爱从我们自己本身发扬出来,发扬光大。我们代表佛菩萨,代表上帝,代表神圣去爱世人,去帮助世人,去把世人的苦难解救出来。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净空老法师,以及我们三位专家这么精彩的座谈。我们今天谈到,如果要解决社会这些严重的问题,必需要宗教之间合作,宗教之间必需要往来。而往来,必需要大家互相学习大家的经典,建立在仁慈博爱这个宗旨,以大众离苦得乐为目标。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达到全世界的宗教的合作,以及世界的和平。我们也期望著,正如刚才石井牧师所讲的,我们期望著在日本也同样能够见到,像新加坡、像印尼这样子的宗教融和,宗教合作,能够共同推广宗教教育,使我们世界真正达到和平。我们今天非常感谢四位专家这么精彩的座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