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与弘护 (共一集) 2001/12/2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1-121-0001
诸位同学,大家好:
听说你们课程第一个单元,《内典讲座之研究》学习完成了。新加坡此地办的是个「培训班」,目的是培养弘法人才;换句话说,是培养讲台上讲经说法的人才,因此讲台的技术不能不讲求。这一门课程就是专门学习讲台技术的,它是属於方法。至於将来在讲台上是不是能讲得好,那很难说。但是这个方法你曾经学过,就好像学校里面教学法一样,在一般师范学校有这个课程,普通学校就没有这个课程。方法、技巧懂得了,真正要讲得好,要靠自己的修养,在佛法讲要靠自己的修证。修证的功夫能够相应,又懂得技巧,这样子在讲台上比较容易做到契机契理。所以「培训班」的目的,这一个课程排在第一个单元,接下来第二个单元这是研究科判。如果诸位懂得科判,一部经摆在你面前,你有能力自己做科判,讲经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科判是解释经义。从科判里面,你能够明了这一部经,自始至终,在文字上的主旨、它的段落脉路,讲的时候能做到前后呼应,讲前面你会照顾到后面,讲后面也能照顾到前面,你的讲解不是断片的,无论是在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是圆融的、是一致的,所以科判之学非常重要。中国古文里面有「章句之学」。这个章句之学,实在上讲,是从佛经科判上变化出来的。
佛教传到中国,对於中国文化有很深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拼音,古时候叫契音,这是从华严字母上学来的。章句之学是从科判上学来的,这是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许多的成语都是出在佛教经论之中,我们用成习惯了,用得很方便,但是不知道它的出处。从前赵朴老讲过一句话,很值得人省思,他说:「中国人如果离开佛教就不会说话了」。他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平常我们说话,许多术语都是佛教里的,离开佛教这些术语,确实说话是真困难。
大家看得很清楚,心里面都有数,佛法在今天衰微到了极处。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没有人讲经。我们很清楚、很明了,佛法是教学,佛法是教育,它确实不是宗教,与宗教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佛教今天堕落变成宗教,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一所学校,明明是个学校,现在变成宗教,为什么?这个学校里的教员不上课、不教课了,学生也不学习了,天天忙著奉祀鬼神的世俗间事。鬼神是六道的,没出六道。这就变成宗教了,连儒家都不能比。
孔老夫子教学生「敬鬼神而远之」,我们现在是对鬼神并不尊敬,但是非常巴结。何以要巴结?巴结这个里头有利可图,我们跟鬼神互相之间建立了利益的关系,实在讲变成一种不伦不类的宗教。我们出家干什么?参加这个俱乐部,搞这些东西,那就错了。现在眼前得到一点供养,这个供养很有限,将来的果报非常可怕。谁知道?到哪一天知道了,你后悔已经迟了,已经来不及了。
我在讲席里讲过很多次,出家人这一碗饭不好吃,比极端贫贱的乞丐,还要难吃。乞丐讨的这一钵饭是人家布施给他的,没有要求将来要回报,没有这个意思在,他可以很放心的去受用。我们今天接受四众的供养,存的是什么心?出家人是福田,福田僧,我到这里来是种福的。既然种福,他就要得福,他就要回报。将来如果他得不到回报,我们就变成欺骗他,骗取他们的供养。骗取供养,在戒律里是盗戒,偷盗的行为。偷盗的行为本身就有罪过,还得要还债。古大德讲得一点都不错:「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要还债的。
世出世间法因果是真理,诸佛如来也没有违背因果,也不能够超越因果。唐朝时候,百丈大师留下来野狐禅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知道。那一个野狐仙前世是一个讲经的法师,把经义讲错了,误导了听众。总算还修得不错,落在畜生道,修了五百多年,这又得人身。他什么讲错了?他以为大修行人、佛菩萨就没有因果。错了!这个问题转不过来,他就没有办法脱离畜生身。求教於百丈大师,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升座说法,你把以前信徒向你提出的问题,你提出来问我。」第二天百丈大师升座,他把从前信徒问他的一句话来请教百丈大师。他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回答他,改了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脱离畜生道了。「不昧因果」跟「不落因果」不一样,不落因果是没有因果,不昧因果是因果清清楚楚,受果报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因,一丝毫都不怀疑。
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示现,佛受因果报应,三个月「马麦之报」。释迦族被琉璃王消灭了,都是前世的因果。佛不能避免,佛不能改变,这叫不昧因果。不是说成了佛,真正有修有证了,欠债可以不还,哪有这种道理!世出世间法因果分明。
学佛的人,第一桩事情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来干什么?他来救度现前要遭劫难的众生,他来干这个。用什么来救我们?用因果的教育。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预言,都说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九九年、两千年,全世界的人提心吊胆,每一个宗教都在祈祷世界和平,心地都很真诚,这个力量太大太大了,把这个灾难减轻了,把这个灾难延后了。所以我遇到有许多宗教人士,基督教、天主教的、犹太教的,谈到这个事情,都说:「奇怪,明明有灾难,为什么没有了?」我分析给他们听。可是九九年过去了,二0年也过去了,好像没有什么灾难,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於是很多人对於这些古老的预言产生怀疑,这大概不是真的,於是又放逸,毫无忌惮,造作罪业,真的是大胆妄为。
灾难不是没有,是稍为减轻、延后了。现在大家拚命在造恶业,恐怕这个灾难又会提前来。明年、后年这几年,我们看看眼前时局的演变,前途一点都不乐观。人心向善的这个力量凝聚不起来,远远比不上前人,前人还有相当高的警觉性,现在看不出来了。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来造罪业的?还是来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劫难?这都在於我们自己一念。也许有同学要问:「我能化解众生劫难吗?」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如果深入大乘经藏,你就会有信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人数不多,如果念力非常之强,至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这个地区会产生影响。真修行,真正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转迷为悟,得真干才行;不真干,没有办法。果然真干,救了自己,也帮了别人。这个道理,你们到这个地方来时间虽然不长,这几天在《华严经》上都讲到,问题是我们真正要下定决心改心,这在修行里面讲叫「从根本修」。许多宗派里面,祖师大德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念头,从起心动念之处修。
昨天我们讲到法界菩萨的赞颂,他赞颂的内容是如来圆满的十波罗蜜(十度)。我们修布施、修持戒,想想看布施、持戒里面有没有具足「七最胜」?
【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如果不具足七种最胜,只叫做布施、持戒、忍辱,下面不能加「波罗蜜」,不能加「度」。为什么?度是有对象的,布施度悭贪,我们的悭贪有没有被度掉?修布施,果然悭贪的念头断掉了,这是布施波罗蜜。你为什么修布施断不了悭贪?持戒断不了恶业?忍辱还是断不了瞋恚?你不具备这七个条件。修六度,修十度,必须要具备这七个条件,七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
第一个条件「菩萨种性」,我们是不是菩萨根性?菩萨根性是什么?舍己为人。念念都还想著自私自利,这是凡夫根性、魔的根性,不是菩萨。
第二条「菩提心」。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是不是依菩提心?我们为了大家学习方便起见,说了十个字。「真诚」是菩提心之体。如果我们对人还是用虚伪的心,你没有菩提心的体。「清净、平等、正觉」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慈悲」是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深心是对自己,大悲心是对众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应酬是不是依这个心?与这十个字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你修的这十桩事情是十度,是十波罗蜜。没有这个念头在里面,不是波罗蜜,不是度,不是菩萨行。
第三条,真正热心为一切众生服务,尽心尽力,能舍己为人;念念还夹杂著自私自利就错了。这是讲菩萨行,这个讲得很高。我们平常劝勉大众,没有说这么高的水平,为什么?做不到,说了也没用处。
所以我们劝导一些大众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我劝大家从「净业三福」上用功夫,这是最基本的。你学佛,不管你学哪个宗派,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要想功夫得力,要想真正有成就,这是基础。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修成菩萨、修成佛果,他的正因都是这三条。你说这三条多重要!没有这三条,不管你怎么用功,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不会有成就。为什么?好像盖房子,你没有打地基。
「净业三福」是基础,共同的基础,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全是以这个为基础。不但佛法以此为基础,你再看看其他宗教,我们看印度教,看伊斯兰教,看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乃至於新兴的巴哈伊教,在此地的还有锡克教、道教,哪一个宗教不是以这个为基础?所以那个宗教是正教,那个宗教的创始人是圣人,中国人所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圣人是大英雄,他们的立足点都一样,都是「净业三福」。
我将「净业三福」落实在三部经典,大家好学。「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怎么学法?学《十善业道经》,能够依照《十善业道经》认真去修行、去落实,这一条才能够具足,你才真正懂得孝亲尊师的道理,孝亲尊师的行法。你不修十善业道,你怎么会懂?
第二福是讲出家人,「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范围非常非常广大,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凡夫做不到,凡夫的烦恼习气太重太重了。所以我要求是最低的《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如果能做到,佛很有面子,我们作佛的弟子,大家看到了会很赞叹,佛的弟子很好,有威仪,形象好、招牌好,让别人看到之后,他会对佛生起恭敬心。如果我们戒律威仪都没有,走到外面不像样子,人家一看生毁谤心、生轻慢心,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面子。你要晓得社会大众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佛陀、瞧不起佛教。如果我们造这个业,自己应该晓得,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你穿上这个衣服,你就是代表佛教形象,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出家人是代表佛教,代表诸佛菩萨。一看诸佛菩萨是这个样子的,本来还有意思想来研究研究;看这个样子,算了,不值得。你要让人生起这个念头,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
我们要知道,人生在世寿命很短促,古人讲的话不错:「人生七十古来稀」,寿命很短促。我这一代,我们初出家初受戒的同学、同戒、同参,这些朋友三分之二都不在了,有些四十、五十走了,有些五十、六十走了,活到七十岁以上的,大约三分之一,可能还不到,真的人命无常。在这样短促的时间里,真正聪明人修功积德,我们这一生才没有空过。果然肯依教奉行,我们是佛门、是佛菩萨一个好的代表、好的形象,纵然不求往生,来生也少不了人天福报,这肯定的,你的前途是光明的。
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不为人作剃度师,一生不传戒,你想想为什么?这一出家、一受戒,你是三宝的代表,怕你代表不了你会堕阿鼻地狱。劝你出家,劝你受戒,就是劝你堕阿鼻地狱。不忍心!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
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从来不赞成别人出家,绝不劝人受戒,也不劝人吃素。他只劝人学佛,只劝人去求受三皈。我觉得他这一些思想行为是受印光大师的影响,他是印老的学生,很有道理。我们取得这个身分,在社会上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反省检点,改过自新。李老师常说,要为佛争光,要给佛贴金。我们做得很好,社会大众对我们赞叹,就是对佛脸上贴金,佛有光彩。如果我们的形象做得不好,让别人毁谤,让别人侮辱。李老师讲,你所做的是在佛脸上涂粪。干哪一行就要像哪一行,这一行一定要认识清楚,是佛陀教育的事业。
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每一天跟大家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一天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休息,这是做出来给我们看,真正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得大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於世出世间没有一切疑虑,他做出来给我们看。「为人演说」,上课是说,不说的时候他在表演,我们有没有看出门道?有没有真正体会得?学就从这些地方学。所以我们把水平降到最低,学《沙弥律仪》,在家、出家统统可以学习,这是凡圣的标准。
第三福里面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深信因果」,善因一定有善报,恶因必定有恶报;而且告诉你,善恶不能抵消,这是因果的真理。不要以为过去作恶多端,现在我努力修善就可以抵消了,没这回事情!不会抵消的,统统要受报。没有受报是他没有遇到缘,遇到缘一定果报就现前,因加上缘就变成果报。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善因、也有恶因,六道凡夫阿赖耶识里头恶因多、善因少。我们生活环境里面也是恶缘多、善缘少,你说可怕不可怕?恶因遇到恶缘,三途果报就现前。善因遇到善缘,人天、四圣、佛菩萨的果报,这是诸法实相。我们要问:「现在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有没有能力辨别善恶?有没有能力断恶修善?」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后面两句是「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帮助别人,教化众生。我将这四句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效法大长者子、婆罗门女、光目女,你看看人家怎么发心、怎么修行、怎样帮助已经堕落在三途里面的家亲眷属,如何把这个心扩大,救度一切苦难众生。
这样说起来,「净业三福」落实在这三部经上,这三部经是我们修学大乘的基础、根本,我们不能不认真在这打根基。如果还是敷衍自己,欺诳众生,这个罪业就重了,比一般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所以我看到有一些出家人还俗,我看到很欢喜,他做得很对。为什么?如其不能给佛教挣一个好的面子,不如还俗,我不破坏佛法形象,还俗一样修行,作在家居士。
在家居士能不能成就?能,能成佛。世尊当年在世是两尊佛住世,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出家佛,维摩居士示现的是在家佛,他们地位是平等的。你看看佛身边的十大弟子,他们见释迦牟尼佛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我们在经上看到的,见到维摩居士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没有两样。我们今天出家人看到有修有行的居士,总觉得他比我矮一等,我比他高一等,这个罪就不轻。佛法是师道,师道不能在这个地方分,要看他的德行,看他的修养。他的德行比我高,他的学养功夫比我深,我应当以他为老师,做他的学生。出家人可以做在家人的学生吗?可以,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就开这个例子。维摩居士讲经,释迦牟尼佛大弟子当中多少人到那边去听经,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不对,不但没有制止,还劝导学生到那边去学习、去请教。
只要是佛,佛所现的形相不一定,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相,他所现的身相全是佛身;不能说维摩居士那个身不是佛身,你就搞错了。佛现童男童女身,那个童男童女是真佛,不是假佛;佛现国王大臣身,那个国王跟大臣是真佛,也不是假佛。什么样的身形都可以现,会学的人跟不会学的人完全不一样。
什么人会学?《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一个学生的模范。善财童子心目当中,学生只有自己一个,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佛,所以他一生成佛。丝毫不敢轻慢,他的想法、看法、作法都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读《华严》明白了,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释迦牟尼佛唯心所现,阿弥陀佛唯心所现,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唯心所现,苍蝇、蚊虫、蚂蚁唯心所现,你说是一还是二?佛讲相上有二,性中是一。如果你能够见性不著相,「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善财学习的境界,全是佛,普贤菩萨讲的「礼敬诸佛」。我们谁能做得到?善财做到了。
善财是大乘修行的代表,你做到了,你就是善财;他做到了,他是善财;谁做到了,谁就叫善财童子。这个人决定一生圆成佛道,没有什么无量劫、阿僧只劫,他一生成佛。所以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一切境界里面,有示现正面的,有示现反面的,都是诸佛如来慈悲示现。示现正面的用意在哪里?用意在教导我们修善,离一切染爱的执著;示现反面的,逆境恶缘,示现这个是教给我们断恶,看到这个不好的我要断,我要断恶,对於这个境界里头一切人事物,不生一毫瞋恚的心,不生一毫轻慢的心。你看都是成就自己的德行,问题都在你自己会不会。你要是会,你才晓得诸佛菩萨照顾我无微不至,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不会的人就麻烦了,顺境起了贪爱,逆境起了瞋恚,你是烦恼跟外面境界相应。会的人,菩提跟外面境界相应,那怎么会一样?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对昙生方丈的几句话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跟人事环境里头没有好坏,好坏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引发你内心的烦恼习气,坏了!凡夫不会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把自己阿赖耶识含藏无量劫的习气引发出来,所以你造作罪业。真正修行人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把自己生生世世所修积的善根引发出来,这不一样。问题真的是在你会不会。我们如果能在一切境缘当中,引发善根,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千万要记住,顺境生起贪爱的心,你就完了,贪爱是贪烦恼;小小不顺心的时候,瞋恚生起来了,你六根接触外境生贪瞋痴。什么是生善根?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生的是什么?生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生善根,你能够生七最胜。七最胜是讲你的用心,布施、持戒是讲你的形象。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想,天天要想、要做反省的功夫,我们六根接触境界起什么念头?没有念头堕在无明里头,有念则堕在妄想里,这怎么能成就?
培养善根第一要紧,然后认真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印光大师教得好:「敦伦尽分」,这四个字讲绝了。伦是类别,我们是属於哪一类?自己一定要清楚。伦是伦理,在家庭里面你是属於哪一种身分,自己要清楚,你要把你本分应尽的义务要做得圆圆满满。在家里你要是作父亲的地位,你要把父亲的本分做好;你是儿女的身分,你要把作儿女的事情做好。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开一个店,你当老板,你把老板的本分做好;你作员工,你把员工本分做好。这是「敦伦尽分」。在我们寺院道场里面,当住持的是模范好住持,这个世间所有寺庙住持,我们住持第一,他做得最好;当家是所有寺院当家中第一。住持、当家是属於伦,把他本分事情做好是尽分,这是「敦伦尽分」。我们是清众,把清众的工作做好,都是第一,没有第二。
我在澳洲雪梨参观一个电视台,他们总经理告诉我,他们公司从上到下个个第一。我赞叹他,总经理尽到他自己的本分,他下面的科长、科员、办事,每一个人都是尽职。最低层的清洁工人,每一天清洁洗手间,做得干干净净。他告诉我,他也第一,工作第一。所以总经理是总经理里面的第一,科长是科长里面的第一,科员是科员里面的第一,连清洁工人,他也是第一。个个第一,这个团体怎么不健康!这就是「敦伦尽分」的道理。
我在这个团体里头,我是一个什么职位,我对这个职位尽忠职守,全心全力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每一个人都晓得自己的身分,都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职责,知道全心全力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扩展到一个国家,主席有主席的本分,部长有部长的本分,省长有省长的本分,县长有县长的本分。每一个人都懂得「敦伦尽分」,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强盛?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安定?怎么会不繁荣?怎么会不兴旺?道场能够做到「敦伦尽分」,这个道场是世间第一道场。印祖教人「敦伦尽分」四个字,这里头的含义无限深广。
第二句是「闲邪存诚」。「邪」是邪知、邪见、邪行,与佛陀教诲完全相违背。「闲」是防止,时时刻刻要防止。防止的方法做得最圆满的,新加坡有一个代表,就是许哲女士,她一生这个功夫做到家了。你看她今年一百零三岁,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三、四十岁的人不能跟她相比,为什么?现在三、四十岁的人就有很多病痛,她没有一点病。我看她就掉一颗牙齿,其他的看不到她有毛病,她在台上翻筋斗给我们看。她这个事情做得非常成功,确确实实就像《坛经》里面所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她没有读过《坛经》,她做到了,一生不记别人的过失,一切人事物里面,错误的她决定不放在心上,听过了、看过了立刻就忘记,防非止恶,一生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她做到了。她能做得到,我们各个人都能做到。问题是你不肯做,天天把那些坏人坏事放在自己心上,还不断的重复,想一遍就重复一遍,跟人家说一遍又重复一遍,你这个恶的意、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天天在增长。善不增长,恶在增长,你怎么能比得上人家?
我们在这个地方介绍佛法,许哲在给我们作证明,非常好,有证据。所以「闲邪」是防止邪知、邪见、邪行;「存诚」,存心要真诚,决定没有虚伪。佛在楞严会上讲的「心直行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绝无改变。别人欺骗我,我以诚心对他,为什么?他走的是六道轮回,我走的是成佛之道。我要跟他一样,那好了,也搞到轮回去了,那就错了。他搞他的六道轮回,我走我的成佛之道,我不能跟他走,我跟他走就错了。存心一定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五种心一个起同时都起,没有先后。没有说起一个,其他四个没有,不是这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有先后,起无先后。
我们学佛要真干,佛是我们的榜样,佛是我们的典型,要学得很像。我们供佛像,无论大的佛像、小的佛像,天天都看见,看到是什么意思?那是我的模型,我要用这个模型来塑造自己,这是对於佛像真正的礼敬。不是见到他,磕几个头就完了。他不需要你给他磕头,他要你学他。我们对他礼拜是表示我们对他一种诚敬的心,他不需要,他需要我们学他。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就是学佛的好样子,真正是自度度他,真正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在他的一言、一笑、一个小动作里显露无遗,我们能看得出来吗?能体会得到吗?所以,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是让我们认真向他学习。
印祖末后的两句话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他这四句偈,前面两句把世出世间法全部包括在其中,后面这两句话劝我们一定要归净土,为什么?归净土是真正的大圆满,一生当中究竟成佛。因为你要不归净土,那你必须自己真正有能力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证得一真法界,你生到华藏世界。生到华藏世界,你是法身菩萨,你要证得究竟的佛果,经上讲需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只劫。诸位同修要知道,三大阿僧只劫是从你证得圆教初住那一天算起,也就是破一品无明那一天算起,你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没有算在内,要是把前面加上去,这真叫无量劫了。
三大阿僧只劫,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阿僧只劫证三十个位次,三贤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证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圆满,你证等觉位,还不是究竟圆满佛,是等觉菩萨。等觉还要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才证得究竟的果位。如果我们从前面这个样子来看,最少也要一个阿僧只劫,你就晓得这个事情难。如果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就圆满,不需要经历阿僧只劫,时间大幅度的缩短。
所以弥陀这个法门,阿弥陀佛为一切诸佛如来赞叹,称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李老师在《无量寿经》眉注上写了几句话:「非愚即狂」,不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他不是个愚人,他就是狂妄无知。一个正常人,思想见解正常纯正,哪一个不想求这个法门?快速、稳当、圆满。但是你要记住,印祖「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两句话,把世尊在经教里,教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具备的一切条件全包含了。你们想想看,「净业三福」在不在里面?「六和敬」在不在里面?「四摄、六度、普贤十愿」在不在里面?都在这两句八个字里面。
印祖这十六个字能救度末法时期苦难众生,真正称得上是宝印、法印,非常适合於末法时期如来的法印,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干。别人怎么说法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被他影响,我们自己这一条路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有理论的依据,有事实的见证,哪里错得了!如果我们在这一生要是错了念头,不求往生,你的成就是非常非常艰难。为什么?说实在话,菩提道上,进得少,退得多。你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阿赖耶识里恶的因有多少,不善的烦恼习气是你恶的因,这个世间,外面人事物质诱惑,这是缘,强大的诱惑力,你能够受得了吗?禁不起诱惑,立刻堕落,非常可怕!
我劝同学们,我们修行从哪里下手,《楞严经》上讲的「最初方便」,从哪里下手?要把自私自利放下,从这里下手,从这个地方开始做一个转变,我起心动念为众生、为社会、为群体,决不为自己的利益,确确实实做到能够舍己为人。舍己为人,为别人做一个榜样。我是出家身分,我要给所有出家人做一个好样子。为什么不能做个好样子?不能够放弃自私自利,你就做不到。总是要图自己一点方便,不肯跟大众一样,现在所讲的特权,不能跟大家一样,这就错了。所以一定要想到,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说法、我的作法,别人都像我这样行不行?要常常这样反省。如果这个不行,不行我不能做,要知道进退,要明了因果,总脱离不了因果的定律。时时刻刻真的想到,我做一个好榜样,给一切人做好样子。真正要有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平等来,心不能不清净。要想心地清净,要离开一切污染,污染的根就是自私自利。如果把这个根拔掉,就容易了。我们常讲功夫得力,功夫就容易得力。根要是不拔除,要想功夫得力,难!哪一个同学不希望功夫得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根到底在哪里?佛法里面讲那个根是「我执」。我执不好懂,所以我把它说成自私自利。说老实话,自私自利跟我执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执才是真正说到根,自私自利好懂,接近我执。先能把自私自利放弃,能够一切都为别人、为团体,再说个不好听,为释迦牟尼佛的面子,为三宝的面子,我应该怎么作法?常常能这样子想,能这样子反省检点,我们渐渐功夫就会得力。
我们的团体四众同修都有,既然到这边来参加培训,我们这一生的事业是什么?佛事。什么是佛事?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是佛事。佛事就是佛陀的事业,释迦牟尼佛一生所干的,就是佛陀的事业,它是教育,它是教学。这个事业里面,我们只能够分成两类,我们讲「敦伦」,只是两类:一类是护法,一类是弘法。弘护都要懂得经教,都要有真正的修行。尤其是护法,护法是菩萨,弘法的人是学菩萨。哪些人做护法?你们想想看,佛在经典上常讲:「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一尊佛出世,现身来担任弘法,一千尊佛来担任护法。所以护法都是古佛再来,内行,他能把佛法护好,能够普度众生。弘法的人对於经教、佛法内行,护法的人更是内行,这个诸位必须要记住。你们现在还很年轻,弘法是正确的,在讲台上讲经说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表演,为人演说。五十、六十岁时就要从讲台上退下来了,讲台让给年轻人,自己当护法。我以前想四十岁之前学佛法、学讲经,四十岁到六十岁担任护法,担任寺院常住的执事,把年轻人带起来,佛法才会兴旺。六十岁之后就要退休,退而不休,不再担任这些执事了,这些执事让底下那些年轻弘法人,他到这个年龄他来接手,他来接管。六十以上退居,退居做什么工作?教学,教年轻人,寺院一切事情统统不闻不问,只做教学。你有弘法的经验,你有护法的经验,经验丰富,办自己的事情;除教学之外,要办自己往生的资粮,这就正确。
担任寺院的执事,诸位要记住,你的本分是什么?为常住服务,绝对不是名闻利养。你如果不能尽到你的职责,果报都在地狱。你当了住持,住持职责是什么?教化这一方。现在不止一方,现在我们用网际网路教化全世界,这是你的本分。你来主持这一个教学,就像学校一样,你是校长,住持是校长,这个教育的成功失败是你的事情;成功你将来升级,失败你要受处分。你主持教育政策,制定教学计划,聘请教员。这个教员就是讲经的法师,你要请他们来执行你的计划。你开多少门功课,请多少个老师在这里教学,你自己可以不必上课。那个成就全是你的,失败你要负责任。上课的老师不负责任,他是执行的,你叫我讲什么课,我就讲什么;叫我讲什么经,我就讲什么经,他是被动的,主动是校长,经典科目由他安排。当然教员可以跟他建议,决策是他,做最后决定是他,他的智慧,他的德能。
我们要明了佛门里面的「敦伦尽分」,要爱护人才,要成就人才,要提拔人才。你自己做得再好、做得再成功,如果你死了,后继无人,你的成绩等於零;换句话说,你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对不起佛教。世间法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门也是如此,你没有后代,底下没有传人,你怎么对得起释迦牟尼佛?你怎么对得起历代传下来的祖师大德?到我这里完了,没有了,我做得再好,对不起祖师大德,也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就是罪人。所以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是培养底下一代的继起人才。继起的人才如果高过自己,自己的成就是了不起,后来居上,就把你抬上去了;后面人不如自己,自己要往下堕落。所以全心全力培养底下一代人才,比什么都重要。然后你才晓得,我们培训班这个作法,为什么第五届我们要让前一届同学来教?这就是培养人才,培训你们同学能讲能教,愈教愈好,教学相长。
所以在这一期,我们正式聘请前届同学作讲师,担任助教;讲师要做三届,到第四届他要升级,我们就聘请他作副教授;副教授再教三届,聘请他作教授。所以我们是由助教升到讲师,讲师升到副教授,再升到教授,升到教授的时候,你已经教了十二届了。不是我一个人霸占讲台,那没有用,我底下将来一个都出不来。我在旁边看,你们有不能解决疑难地方,我来帮助你、来协助你,这样人才才能出得来。所以你不给他教学的机会,不给他讲台的机会,学了也没有用处。你们学了,三个月不讲经,生疏了;六个月不讲经,忘得干干净净。我这一点成就,在於四十三年没离开讲台,天天都在讲。现在每天还讲四个小时,你们看到了,也是做给大家看的。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要认真努力好好的学,把这个宝贵的机缘掌握住,不要空过了。
诸位同学,大家好:
听说你们课程第一个单元,《内典讲座之研究》学习完成了。新加坡此地办的是个「培训班」,目的是培养弘法人才;换句话说,是培养讲台上讲经说法的人才,因此讲台的技术不能不讲求。这一门课程就是专门学习讲台技术的,它是属於方法。至於将来在讲台上是不是能讲得好,那很难说。但是这个方法你曾经学过,就好像学校里面教学法一样,在一般师范学校有这个课程,普通学校就没有这个课程。方法、技巧懂得了,真正要讲得好,要靠自己的修养,在佛法讲要靠自己的修证。修证的功夫能够相应,又懂得技巧,这样子在讲台上比较容易做到契机契理。所以「培训班」的目的,这一个课程排在第一个单元,接下来第二个单元这是研究科判。如果诸位懂得科判,一部经摆在你面前,你有能力自己做科判,讲经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科判是解释经义。从科判里面,你能够明了这一部经,自始至终,在文字上的主旨、它的段落脉路,讲的时候能做到前后呼应,讲前面你会照顾到后面,讲后面也能照顾到前面,你的讲解不是断片的,无论是在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是圆融的、是一致的,所以科判之学非常重要。中国古文里面有「章句之学」。这个章句之学,实在上讲,是从佛经科判上变化出来的。
佛教传到中国,对於中国文化有很深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拼音,古时候叫契音,这是从华严字母上学来的。章句之学是从科判上学来的,这是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许多的成语都是出在佛教经论之中,我们用成习惯了,用得很方便,但是不知道它的出处。从前赵朴老讲过一句话,很值得人省思,他说:「中国人如果离开佛教就不会说话了」。他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平常我们说话,许多术语都是佛教里的,离开佛教这些术语,确实说话是真困难。
大家看得很清楚,心里面都有数,佛法在今天衰微到了极处。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没有人讲经。我们很清楚、很明了,佛法是教学,佛法是教育,它确实不是宗教,与宗教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佛教今天堕落变成宗教,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一所学校,明明是个学校,现在变成宗教,为什么?这个学校里的教员不上课、不教课了,学生也不学习了,天天忙著奉祀鬼神的世俗间事。鬼神是六道的,没出六道。这就变成宗教了,连儒家都不能比。
孔老夫子教学生「敬鬼神而远之」,我们现在是对鬼神并不尊敬,但是非常巴结。何以要巴结?巴结这个里头有利可图,我们跟鬼神互相之间建立了利益的关系,实在讲变成一种不伦不类的宗教。我们出家干什么?参加这个俱乐部,搞这些东西,那就错了。现在眼前得到一点供养,这个供养很有限,将来的果报非常可怕。谁知道?到哪一天知道了,你后悔已经迟了,已经来不及了。
我在讲席里讲过很多次,出家人这一碗饭不好吃,比极端贫贱的乞丐,还要难吃。乞丐讨的这一钵饭是人家布施给他的,没有要求将来要回报,没有这个意思在,他可以很放心的去受用。我们今天接受四众的供养,存的是什么心?出家人是福田,福田僧,我到这里来是种福的。既然种福,他就要得福,他就要回报。将来如果他得不到回报,我们就变成欺骗他,骗取他们的供养。骗取供养,在戒律里是盗戒,偷盗的行为。偷盗的行为本身就有罪过,还得要还债。古大德讲得一点都不错:「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要还债的。
世出世间法因果是真理,诸佛如来也没有违背因果,也不能够超越因果。唐朝时候,百丈大师留下来野狐禅的公案,很多同修都知道。那一个野狐仙前世是一个讲经的法师,把经义讲错了,误导了听众。总算还修得不错,落在畜生道,修了五百多年,这又得人身。他什么讲错了?他以为大修行人、佛菩萨就没有因果。错了!这个问题转不过来,他就没有办法脱离畜生身。求教於百丈大师,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升座说法,你把以前信徒向你提出的问题,你提出来问我。」第二天百丈大师升座,他把从前信徒问他的一句话来请教百丈大师。他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回答他,改了一个字:「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脱离畜生道了。「不昧因果」跟「不落因果」不一样,不落因果是没有因果,不昧因果是因果清清楚楚,受果报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因,一丝毫都不怀疑。
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示现,佛受因果报应,三个月「马麦之报」。释迦族被琉璃王消灭了,都是前世的因果。佛不能避免,佛不能改变,这叫不昧因果。不是说成了佛,真正有修有证了,欠债可以不还,哪有这种道理!世出世间法因果分明。
学佛的人,第一桩事情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来干什么?他来救度现前要遭劫难的众生,他来干这个。用什么来救我们?用因果的教育。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预言,都说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九九年、两千年,全世界的人提心吊胆,每一个宗教都在祈祷世界和平,心地都很真诚,这个力量太大太大了,把这个灾难减轻了,把这个灾难延后了。所以我遇到有许多宗教人士,基督教、天主教的、犹太教的,谈到这个事情,都说:「奇怪,明明有灾难,为什么没有了?」我分析给他们听。可是九九年过去了,二0年也过去了,好像没有什么灾难,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於是很多人对於这些古老的预言产生怀疑,这大概不是真的,於是又放逸,毫无忌惮,造作罪业,真的是大胆妄为。
灾难不是没有,是稍为减轻、延后了。现在大家拚命在造恶业,恐怕这个灾难又会提前来。明年、后年这几年,我们看看眼前时局的演变,前途一点都不乐观。人心向善的这个力量凝聚不起来,远远比不上前人,前人还有相当高的警觉性,现在看不出来了。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来造罪业的?还是来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劫难?这都在於我们自己一念。也许有同学要问:「我能化解众生劫难吗?」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如果深入大乘经藏,你就会有信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人数不多,如果念力非常之强,至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这个地区会产生影响。真修行,真正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转迷为悟,得真干才行;不真干,没有办法。果然真干,救了自己,也帮了别人。这个道理,你们到这个地方来时间虽然不长,这几天在《华严经》上都讲到,问题是我们真正要下定决心改心,这在修行里面讲叫「从根本修」。许多宗派里面,祖师大德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念头,从起心动念之处修。
昨天我们讲到法界菩萨的赞颂,他赞颂的内容是如来圆满的十波罗蜜(十度)。我们修布施、修持戒,想想看布施、持戒里面有没有具足「七最胜」?
【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如果不具足七种最胜,只叫做布施、持戒、忍辱,下面不能加「波罗蜜」,不能加「度」。为什么?度是有对象的,布施度悭贪,我们的悭贪有没有被度掉?修布施,果然悭贪的念头断掉了,这是布施波罗蜜。你为什么修布施断不了悭贪?持戒断不了恶业?忍辱还是断不了瞋恚?你不具备这七个条件。修六度,修十度,必须要具备这七个条件,七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
第一个条件「菩萨种性」,我们是不是菩萨根性?菩萨根性是什么?舍己为人。念念都还想著自私自利,这是凡夫根性、魔的根性,不是菩萨。
第二条「菩提心」。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是不是依菩提心?我们为了大家学习方便起见,说了十个字。「真诚」是菩提心之体。如果我们对人还是用虚伪的心,你没有菩提心的体。「清净、平等、正觉」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慈悲」是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深心是对自己,大悲心是对众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应酬是不是依这个心?与这十个字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你修的这十桩事情是十度,是十波罗蜜。没有这个念头在里面,不是波罗蜜,不是度,不是菩萨行。
第三条,真正热心为一切众生服务,尽心尽力,能舍己为人;念念还夹杂著自私自利就错了。这是讲菩萨行,这个讲得很高。我们平常劝勉大众,没有说这么高的水平,为什么?做不到,说了也没用处。
所以我们劝导一些大众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我劝大家从「净业三福」上用功夫,这是最基本的。你学佛,不管你学哪个宗派,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要想功夫得力,要想真正有成就,这是基础。佛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修成菩萨、修成佛果,他的正因都是这三条。你说这三条多重要!没有这三条,不管你怎么用功,不管你怎么努力,你不会有成就。为什么?好像盖房子,你没有打地基。
「净业三福」是基础,共同的基础,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全是以这个为基础。不但佛法以此为基础,你再看看其他宗教,我们看印度教,看伊斯兰教,看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乃至於新兴的巴哈伊教,在此地的还有锡克教、道教,哪一个宗教不是以这个为基础?所以那个宗教是正教,那个宗教的创始人是圣人,中国人所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圣人是大英雄,他们的立足点都一样,都是「净业三福」。
我将「净业三福」落实在三部经典,大家好学。「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怎么学法?学《十善业道经》,能够依照《十善业道经》认真去修行、去落实,这一条才能够具足,你才真正懂得孝亲尊师的道理,孝亲尊师的行法。你不修十善业道,你怎么会懂?
第二福是讲出家人,「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范围非常非常广大,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凡夫做不到,凡夫的烦恼习气太重太重了。所以我要求是最低的《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如果能做到,佛很有面子,我们作佛的弟子,大家看到了会很赞叹,佛的弟子很好,有威仪,形象好、招牌好,让别人看到之后,他会对佛生起恭敬心。如果我们戒律威仪都没有,走到外面不像样子,人家一看生毁谤心、生轻慢心,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面子。你要晓得社会大众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佛陀、瞧不起佛教。如果我们造这个业,自己应该晓得,果报在阿鼻地狱。这是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你穿上这个衣服,你就是代表佛教形象,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出家人是代表佛教,代表诸佛菩萨。一看诸佛菩萨是这个样子的,本来还有意思想来研究研究;看这个样子,算了,不值得。你要让人生起这个念头,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
我们要知道,人生在世寿命很短促,古人讲的话不错:「人生七十古来稀」,寿命很短促。我这一代,我们初出家初受戒的同学、同戒、同参,这些朋友三分之二都不在了,有些四十、五十走了,有些五十、六十走了,活到七十岁以上的,大约三分之一,可能还不到,真的人命无常。在这样短促的时间里,真正聪明人修功积德,我们这一生才没有空过。果然肯依教奉行,我们是佛门、是佛菩萨一个好的代表、好的形象,纵然不求往生,来生也少不了人天福报,这肯定的,你的前途是光明的。
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不为人作剃度师,一生不传戒,你想想为什么?这一出家、一受戒,你是三宝的代表,怕你代表不了你会堕阿鼻地狱。劝你出家,劝你受戒,就是劝你堕阿鼻地狱。不忍心!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
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从来不赞成别人出家,绝不劝人受戒,也不劝人吃素。他只劝人学佛,只劝人去求受三皈。我觉得他这一些思想行为是受印光大师的影响,他是印老的学生,很有道理。我们取得这个身分,在社会上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反省检点,改过自新。李老师常说,要为佛争光,要给佛贴金。我们做得很好,社会大众对我们赞叹,就是对佛脸上贴金,佛有光彩。如果我们的形象做得不好,让别人毁谤,让别人侮辱。李老师讲,你所做的是在佛脸上涂粪。干哪一行就要像哪一行,这一行一定要认识清楚,是佛陀教育的事业。
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每一天跟大家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一天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休息,这是做出来给我们看,真正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得大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於世出世间没有一切疑虑,他做出来给我们看。「为人演说」,上课是说,不说的时候他在表演,我们有没有看出门道?有没有真正体会得?学就从这些地方学。所以我们把水平降到最低,学《沙弥律仪》,在家、出家统统可以学习,这是凡圣的标准。
第三福里面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深信因果」,善因一定有善报,恶因必定有恶报;而且告诉你,善恶不能抵消,这是因果的真理。不要以为过去作恶多端,现在我努力修善就可以抵消了,没这回事情!不会抵消的,统统要受报。没有受报是他没有遇到缘,遇到缘一定果报就现前,因加上缘就变成果报。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善因、也有恶因,六道凡夫阿赖耶识里头恶因多、善因少。我们生活环境里面也是恶缘多、善缘少,你说可怕不可怕?恶因遇到恶缘,三途果报就现前。善因遇到善缘,人天、四圣、佛菩萨的果报,这是诸法实相。我们要问:「现在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有没有能力辨别善恶?有没有能力断恶修善?」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后面两句是「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帮助别人,教化众生。我将这四句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效法大长者子、婆罗门女、光目女,你看看人家怎么发心、怎么修行、怎样帮助已经堕落在三途里面的家亲眷属,如何把这个心扩大,救度一切苦难众生。
这样说起来,「净业三福」落实在这三部经上,这三部经是我们修学大乘的基础、根本,我们不能不认真在这打根基。如果还是敷衍自己,欺诳众生,这个罪业就重了,比一般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所以我看到有一些出家人还俗,我看到很欢喜,他做得很对。为什么?如其不能给佛教挣一个好的面子,不如还俗,我不破坏佛法形象,还俗一样修行,作在家居士。
在家居士能不能成就?能,能成佛。世尊当年在世是两尊佛住世,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出家佛,维摩居士示现的是在家佛,他们地位是平等的。你看看佛身边的十大弟子,他们见释迦牟尼佛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我们在经上看到的,见到维摩居士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没有两样。我们今天出家人看到有修有行的居士,总觉得他比我矮一等,我比他高一等,这个罪就不轻。佛法是师道,师道不能在这个地方分,要看他的德行,看他的修养。他的德行比我高,他的学养功夫比我深,我应当以他为老师,做他的学生。出家人可以做在家人的学生吗?可以,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就开这个例子。维摩居士讲经,释迦牟尼佛大弟子当中多少人到那边去听经,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不对,不但没有制止,还劝导学生到那边去学习、去请教。
只要是佛,佛所现的形相不一定,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相,他所现的身相全是佛身;不能说维摩居士那个身不是佛身,你就搞错了。佛现童男童女身,那个童男童女是真佛,不是假佛;佛现国王大臣身,那个国王跟大臣是真佛,也不是假佛。什么样的身形都可以现,会学的人跟不会学的人完全不一样。
什么人会学?《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一个学生的模范。善财童子心目当中,学生只有自己一个,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佛,所以他一生成佛。丝毫不敢轻慢,他的想法、看法、作法都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读《华严》明白了,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释迦牟尼佛唯心所现,阿弥陀佛唯心所现,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唯心所现,苍蝇、蚊虫、蚂蚁唯心所现,你说是一还是二?佛讲相上有二,性中是一。如果你能够见性不著相,「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善财学习的境界,全是佛,普贤菩萨讲的「礼敬诸佛」。我们谁能做得到?善财做到了。
善财是大乘修行的代表,你做到了,你就是善财;他做到了,他是善财;谁做到了,谁就叫善财童子。这个人决定一生圆成佛道,没有什么无量劫、阿僧只劫,他一生成佛。所以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一切境界里面,有示现正面的,有示现反面的,都是诸佛如来慈悲示现。示现正面的用意在哪里?用意在教导我们修善,离一切染爱的执著;示现反面的,逆境恶缘,示现这个是教给我们断恶,看到这个不好的我要断,我要断恶,对於这个境界里头一切人事物,不生一毫瞋恚的心,不生一毫轻慢的心。你看都是成就自己的德行,问题都在你自己会不会。你要是会,你才晓得诸佛菩萨照顾我无微不至,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不会的人就麻烦了,顺境起了贪爱,逆境起了瞋恚,你是烦恼跟外面境界相应。会的人,菩提跟外面境界相应,那怎么会一样?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对昙生方丈的几句话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跟人事环境里头没有好坏,好坏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引发你内心的烦恼习气,坏了!凡夫不会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把自己阿赖耶识含藏无量劫的习气引发出来,所以你造作罪业。真正修行人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把自己生生世世所修积的善根引发出来,这不一样。问题真的是在你会不会。我们如果能在一切境缘当中,引发善根,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千万要记住,顺境生起贪爱的心,你就完了,贪爱是贪烦恼;小小不顺心的时候,瞋恚生起来了,你六根接触外境生贪瞋痴。什么是生善根?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生的是什么?生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生善根,你能够生七最胜。七最胜是讲你的用心,布施、持戒是讲你的形象。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想,天天要想、要做反省的功夫,我们六根接触境界起什么念头?没有念头堕在无明里头,有念则堕在妄想里,这怎么能成就?
培养善根第一要紧,然后认真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印光大师教得好:「敦伦尽分」,这四个字讲绝了。伦是类别,我们是属於哪一类?自己一定要清楚。伦是伦理,在家庭里面你是属於哪一种身分,自己要清楚,你要把你本分应尽的义务要做得圆圆满满。在家里你要是作父亲的地位,你要把父亲的本分做好;你是儿女的身分,你要把作儿女的事情做好。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开一个店,你当老板,你把老板的本分做好;你作员工,你把员工本分做好。这是「敦伦尽分」。在我们寺院道场里面,当住持的是模范好住持,这个世间所有寺庙住持,我们住持第一,他做得最好;当家是所有寺院当家中第一。住持、当家是属於伦,把他本分事情做好是尽分,这是「敦伦尽分」。我们是清众,把清众的工作做好,都是第一,没有第二。
我在澳洲雪梨参观一个电视台,他们总经理告诉我,他们公司从上到下个个第一。我赞叹他,总经理尽到他自己的本分,他下面的科长、科员、办事,每一个人都是尽职。最低层的清洁工人,每一天清洁洗手间,做得干干净净。他告诉我,他也第一,工作第一。所以总经理是总经理里面的第一,科长是科长里面的第一,科员是科员里面的第一,连清洁工人,他也是第一。个个第一,这个团体怎么不健康!这就是「敦伦尽分」的道理。
我在这个团体里头,我是一个什么职位,我对这个职位尽忠职守,全心全力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每一个人都晓得自己的身分,都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职责,知道全心全力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扩展到一个国家,主席有主席的本分,部长有部长的本分,省长有省长的本分,县长有县长的本分。每一个人都懂得「敦伦尽分」,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强盛?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安定?怎么会不繁荣?怎么会不兴旺?道场能够做到「敦伦尽分」,这个道场是世间第一道场。印祖教人「敦伦尽分」四个字,这里头的含义无限深广。
第二句是「闲邪存诚」。「邪」是邪知、邪见、邪行,与佛陀教诲完全相违背。「闲」是防止,时时刻刻要防止。防止的方法做得最圆满的,新加坡有一个代表,就是许哲女士,她一生这个功夫做到家了。你看她今年一百零三岁,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三、四十岁的人不能跟她相比,为什么?现在三、四十岁的人就有很多病痛,她没有一点病。我看她就掉一颗牙齿,其他的看不到她有毛病,她在台上翻筋斗给我们看。她这个事情做得非常成功,确确实实就像《坛经》里面所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她没有读过《坛经》,她做到了,一生不记别人的过失,一切人事物里面,错误的她决定不放在心上,听过了、看过了立刻就忘记,防非止恶,一生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她做到了。她能做得到,我们各个人都能做到。问题是你不肯做,天天把那些坏人坏事放在自己心上,还不断的重复,想一遍就重复一遍,跟人家说一遍又重复一遍,你这个恶的意、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天天在增长。善不增长,恶在增长,你怎么能比得上人家?
我们在这个地方介绍佛法,许哲在给我们作证明,非常好,有证据。所以「闲邪」是防止邪知、邪见、邪行;「存诚」,存心要真诚,决定没有虚伪。佛在楞严会上讲的「心直行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绝无改变。别人欺骗我,我以诚心对他,为什么?他走的是六道轮回,我走的是成佛之道。我要跟他一样,那好了,也搞到轮回去了,那就错了。他搞他的六道轮回,我走我的成佛之道,我不能跟他走,我跟他走就错了。存心一定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五种心一个起同时都起,没有先后。没有说起一个,其他四个没有,不是这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有先后,起无先后。
我们学佛要真干,佛是我们的榜样,佛是我们的典型,要学得很像。我们供佛像,无论大的佛像、小的佛像,天天都看见,看到是什么意思?那是我的模型,我要用这个模型来塑造自己,这是对於佛像真正的礼敬。不是见到他,磕几个头就完了。他不需要你给他磕头,他要你学他。我们对他礼拜是表示我们对他一种诚敬的心,他不需要,他需要我们学他。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就是学佛的好样子,真正是自度度他,真正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在他的一言、一笑、一个小动作里显露无遗,我们能看得出来吗?能体会得到吗?所以,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是让我们认真向他学习。
印祖末后的两句话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他这四句偈,前面两句把世出世间法全部包括在其中,后面这两句话劝我们一定要归净土,为什么?归净土是真正的大圆满,一生当中究竟成佛。因为你要不归净土,那你必须自己真正有能力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证得一真法界,你生到华藏世界。生到华藏世界,你是法身菩萨,你要证得究竟的佛果,经上讲需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只劫。诸位同修要知道,三大阿僧只劫是从你证得圆教初住那一天算起,也就是破一品无明那一天算起,你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没有算在内,要是把前面加上去,这真叫无量劫了。
三大阿僧只劫,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阿僧只劫证三十个位次,三贤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证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圆满,你证等觉位,还不是究竟圆满佛,是等觉菩萨。等觉还要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才证得究竟的果位。如果我们从前面这个样子来看,最少也要一个阿僧只劫,你就晓得这个事情难。如果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就圆满,不需要经历阿僧只劫,时间大幅度的缩短。
所以弥陀这个法门,阿弥陀佛为一切诸佛如来赞叹,称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李老师在《无量寿经》眉注上写了几句话:「非愚即狂」,不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他不是个愚人,他就是狂妄无知。一个正常人,思想见解正常纯正,哪一个不想求这个法门?快速、稳当、圆满。但是你要记住,印祖「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两句话,把世尊在经教里,教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具备的一切条件全包含了。你们想想看,「净业三福」在不在里面?「六和敬」在不在里面?「四摄、六度、普贤十愿」在不在里面?都在这两句八个字里面。
印祖这十六个字能救度末法时期苦难众生,真正称得上是宝印、法印,非常适合於末法时期如来的法印,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干。别人怎么说法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被他影响,我们自己这一条路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有理论的依据,有事实的见证,哪里错得了!如果我们在这一生要是错了念头,不求往生,你的成就是非常非常艰难。为什么?说实在话,菩提道上,进得少,退得多。你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阿赖耶识里恶的因有多少,不善的烦恼习气是你恶的因,这个世间,外面人事物质诱惑,这是缘,强大的诱惑力,你能够受得了吗?禁不起诱惑,立刻堕落,非常可怕!
我劝同学们,我们修行从哪里下手,《楞严经》上讲的「最初方便」,从哪里下手?要把自私自利放下,从这里下手,从这个地方开始做一个转变,我起心动念为众生、为社会、为群体,决不为自己的利益,确确实实做到能够舍己为人。舍己为人,为别人做一个榜样。我是出家身分,我要给所有出家人做一个好样子。为什么不能做个好样子?不能够放弃自私自利,你就做不到。总是要图自己一点方便,不肯跟大众一样,现在所讲的特权,不能跟大家一样,这就错了。所以一定要想到,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说法、我的作法,别人都像我这样行不行?要常常这样反省。如果这个不行,不行我不能做,要知道进退,要明了因果,总脱离不了因果的定律。时时刻刻真的想到,我做一个好榜样,给一切人做好样子。真正要有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平等来,心不能不清净。要想心地清净,要离开一切污染,污染的根就是自私自利。如果把这个根拔掉,就容易了。我们常讲功夫得力,功夫就容易得力。根要是不拔除,要想功夫得力,难!哪一个同学不希望功夫得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根到底在哪里?佛法里面讲那个根是「我执」。我执不好懂,所以我把它说成自私自利。说老实话,自私自利跟我执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执才是真正说到根,自私自利好懂,接近我执。先能把自私自利放弃,能够一切都为别人、为团体,再说个不好听,为释迦牟尼佛的面子,为三宝的面子,我应该怎么作法?常常能这样子想,能这样子反省检点,我们渐渐功夫就会得力。
我们的团体四众同修都有,既然到这边来参加培训,我们这一生的事业是什么?佛事。什么是佛事?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是佛事。佛事就是佛陀的事业,释迦牟尼佛一生所干的,就是佛陀的事业,它是教育,它是教学。这个事业里面,我们只能够分成两类,我们讲「敦伦」,只是两类:一类是护法,一类是弘法。弘护都要懂得经教,都要有真正的修行。尤其是护法,护法是菩萨,弘法的人是学菩萨。哪些人做护法?你们想想看,佛在经典上常讲:「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一尊佛出世,现身来担任弘法,一千尊佛来担任护法。所以护法都是古佛再来,内行,他能把佛法护好,能够普度众生。弘法的人对於经教、佛法内行,护法的人更是内行,这个诸位必须要记住。你们现在还很年轻,弘法是正确的,在讲台上讲经说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表演,为人演说。五十、六十岁时就要从讲台上退下来了,讲台让给年轻人,自己当护法。我以前想四十岁之前学佛法、学讲经,四十岁到六十岁担任护法,担任寺院常住的执事,把年轻人带起来,佛法才会兴旺。六十岁之后就要退休,退而不休,不再担任这些执事了,这些执事让底下那些年轻弘法人,他到这个年龄他来接手,他来接管。六十以上退居,退居做什么工作?教学,教年轻人,寺院一切事情统统不闻不问,只做教学。你有弘法的经验,你有护法的经验,经验丰富,办自己的事情;除教学之外,要办自己往生的资粮,这就正确。
担任寺院的执事,诸位要记住,你的本分是什么?为常住服务,绝对不是名闻利养。你如果不能尽到你的职责,果报都在地狱。你当了住持,住持职责是什么?教化这一方。现在不止一方,现在我们用网际网路教化全世界,这是你的本分。你来主持这一个教学,就像学校一样,你是校长,住持是校长,这个教育的成功失败是你的事情;成功你将来升级,失败你要受处分。你主持教育政策,制定教学计划,聘请教员。这个教员就是讲经的法师,你要请他们来执行你的计划。你开多少门功课,请多少个老师在这里教学,你自己可以不必上课。那个成就全是你的,失败你要负责任。上课的老师不负责任,他是执行的,你叫我讲什么课,我就讲什么;叫我讲什么经,我就讲什么经,他是被动的,主动是校长,经典科目由他安排。当然教员可以跟他建议,决策是他,做最后决定是他,他的智慧,他的德能。
我们要明了佛门里面的「敦伦尽分」,要爱护人才,要成就人才,要提拔人才。你自己做得再好、做得再成功,如果你死了,后继无人,你的成绩等於零;换句话说,你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对不起佛教。世间法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门也是如此,你没有后代,底下没有传人,你怎么对得起释迦牟尼佛?你怎么对得起历代传下来的祖师大德?到我这里完了,没有了,我做得再好,对不起祖师大德,也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就是罪人。所以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是培养底下一代的继起人才。继起的人才如果高过自己,自己的成就是了不起,后来居上,就把你抬上去了;后面人不如自己,自己要往下堕落。所以全心全力培养底下一代人才,比什么都重要。然后你才晓得,我们培训班这个作法,为什么第五届我们要让前一届同学来教?这就是培养人才,培训你们同学能讲能教,愈教愈好,教学相长。
所以在这一期,我们正式聘请前届同学作讲师,担任助教;讲师要做三届,到第四届他要升级,我们就聘请他作副教授;副教授再教三届,聘请他作教授。所以我们是由助教升到讲师,讲师升到副教授,再升到教授,升到教授的时候,你已经教了十二届了。不是我一个人霸占讲台,那没有用,我底下将来一个都出不来。我在旁边看,你们有不能解决疑难地方,我来帮助你、来协助你,这样人才才能出得来。所以你不给他教学的机会,不给他讲台的机会,学了也没有用处。你们学了,三个月不讲经,生疏了;六个月不讲经,忘得干干净净。我这一点成就,在於四十三年没离开讲台,天天都在讲。现在每天还讲四个小时,你们看到了,也是做给大家看的。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要认真努力好好的学,把这个宝贵的机缘掌握住,不要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