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学院培训目标 (第九集) 2001/9/20 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 档名:21-112-0009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接著看「行好事」。六度里面,第三个科目是「忍辱」。在佛经原文里面只讲到忍,并没有讲到忍辱。这些译经的法师他们很有智慧,在中国古时候读书人,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於侮辱看得非常重。我们在古籍里也都曾经读到「士可杀,不可辱」。由此可知,把侮辱看得非常之重,杀头都无所谓,都是小事;但是侮辱不可以,决定不能够忍受。於是这些译经的法师就把「忍」后面加个「辱」,你们把它看得这么严重,还是要忍,辱能够忍,那其余的都不必说了,没有一样不能忍。所以「忍辱」这个名相,特别是对古时候中国人所讲的。
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小事要成就,要有小的忍耐;大事要成就,要有大的忍耐;不能忍耐的人,决定是一事无成。古人对於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功名事业,从这些地方观察,同时也能观察这个人有没有福德。没有耐心的人是福薄之人,这个人没有福;愈是有耐心的人,这个人愈有福报,这一种观察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福的厚薄,往往在这些地方能够勘验出来。
过去我们道场曾经印过《观世音菩萨灵感课》,那是属於占卜的,前面有印光大师的序文。因为有些同修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求一个吉凶祸福的感应,我们恒顺众生,选择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我们选择之后,又把陈希夷的《心相篇》附在后面,《心相篇》好!不仅是古圣先贤的经验谈,这里面有大学问在,吉凶祸福根源是在起心动念。心地善良,你一生决定得吉祥如意的果报;心胸狭窄,你就免不了灾祸凶险。我们不仅是看过去历史上的记载,就看现前,只要你很冷静去观察,现前我们周边这些人事,他们的遭遇、果报,你就能很清楚的体会到。
要化解凶灾,忍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真的是化险为夷。谚语常说:「暴怒伤人伤己。」你在盛怒之下发脾气,伤害别人,往往言语的伤害结下的怨仇,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消灭,对方必然等待机会来报复。他报复的时候,你又会逞怨恨心,你不会甘心,於是就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非常可怕,非常恐怖。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跟人结怨仇,跟人结怨仇是决定的错误,你的苦难有得受了,绝对不是这一生。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造这种恶业太多太多了。所以修行菩提道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障碍?我们常讲「魔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魔障?都是自己造作的,跟一些众生结的怨。
有形的是我们跟一切人结怨,无形的是我们跟鬼神结怨。鬼神是凡夫,不是佛菩萨,他有喜怒哀乐,得罪鬼神没有好处,鬼神也等待机会来报复。这些事情,我们从古人笔记小说里看得很多很多,这叫冤亲债主。到你运衰的时候,他就来了。你在走运的时候,他回避你;你运衰的时候,他就来了。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人有时候有东西附身,神智失常,严重的都住进精神病院。他不是本身的病,是一些冤亲债主附身,他自己做不了主,完全受冤亲债主的摆布,苦不堪言,真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原因就是有意无意跟这一切众生结怨,这是自己找的麻烦。
我们在这些年当中,有一些事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不是科学能够解释的。这些灵鬼的事情,中国有很多,外国也不少。我们在美国接触得很多,往年达拉斯佛教会的会长葛光明,他就告诉我,他的岳父住在洛杉矶的那个房子就是鬼屋,大概是很便宜买下来的,原来也不知道它是鬼屋,买来之后才晓得。他的岳父、岳母住在那个地方,每天晚上电灯突然熄灭了,在没有人的时候门窗开了,晚上客厅里有人走路的声音,非常恐怖。有一天好像是下午,他的岳父在洗澡,听到有人讲话,他就知道那是鬼现形了。他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鬼居然把名字告诉他。他这一吓,身上没有穿衣服就往外面跑。这些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的岳父、岳母现在都不在了,这些人我都见过。美国这些鬼屋很多,有些房子就是没有人敢住,卖得很便宜,卖了多少年也卖不出去。
这不能说没有,不能说不合科学的东西就没有。实在讲,科学它的范围还是有限的,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还很多,科学不是万能,我们总得清楚、总得明了。所以,一定要存心绝不得罪一切众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个好!事事都要懂得忍让,不要坚持自己的成见。不肯让人,自己得不到好处;处处忍让,好处很多。暴怒之下伤人,跟人结怨仇,也伤害自己。新加坡许哲居士讲:「发一分钟的脾气,要三天你的身心才能够恢复到平静。」你想这个伤害有多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何必要干?
人与人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多想想,冷静的去想想。所以与众生要和睦相处,要能够包容别人。佛在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菩萨心量这么大,福报大,他的福报也是等虚空法界。佛告诉我们,佛的心量是所有一切众生本来的心量,我们本来的心量跟佛一样,也是包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今天心量变得这么窄小?称性的福报都被自己消耗尽了。什么原因?自己迷了,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把他看作怨家,把他看作对立,这样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过失不在别人、不在外面,都在自己一念迷执(迷惑、执著)。
六道里面所有一切苦报,谁给你的?自作自受,没有人给你。一个人,凡是性情急躁的人,他遇到的障碍一定比别人多;反过来看,性情柔和的人,他得到别人帮助的多。忍辱一定要修,样样都要学忍让,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学忍让,决定要学吃亏。古人说:「吃亏是福。」这句话是真的,你肯吃亏,你肯忍让,你后面一定有福报,你所得的福报一定超过你的忍让。所以,占人家便宜是真的吃了大亏,忍让的人有福。
第四是「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精纯,纯而不杂。我们常常说的「一门深入」,这是精;「长时薰修」,那是进。精进,你才能够得禅定,禅定才能够生智慧。所以,精进是定慧的前方便,用我们现在话来说是预备功夫,没有精进,你就得不到禅定智慧。而我们的修学目的就在定慧,定是清净心。我们前面在「存心」里面所说的,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慧是「正觉、慈悲」。由此可知,忍辱、精进确实是修学定慧的枢纽。所以,世尊在《金刚经》里面跟菩萨讲六波罗蜜,「忍辱」跟「布施」讲得最多,说明初学的人初下手之处,六波罗蜜这两条比什么都重要。可是许多学佛的同修,把这一桩事情疏忽了,一开端就想广学多闻。当然各人的缘分不相同,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没有人教你,你怎么会懂得?
现在一般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总想进佛学院,佛学院里面的课程就是杂修,不是专精。念三、四年的佛学院,学到些什么东西?佛学常识,与「戒定慧」三学毫不相干。我们看到许多的佛学院,时间精力都浪费了。我这一生学佛,说实在话,运气很好,我遇到的两位老师都是真善知识,还能学到一点东西。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只学了五部经:第一部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部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分量都很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金刚经》;第五部学了一部比较大一点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年我只学了五部。除《楞严经》之外,前面四种分量都很少,《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这样的分量要用十年的功夫,这是精进。如果在佛学院,我这五样课程,不到一年就学完了。
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目的何在?很少人能懂得。古人说得好,这一生不懂得学习,很可惜!你到这个世间白来一趟,今天这一天空过了,太可惜!光阴一去不回头,古语常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有几个人能够把光阴抓住,善於利用而不空过,这个人成功了。但是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坚持不能中断。有些人很精进、很努力,他的时间很短;有的人几个月,有的人一、两年,以后一松懈就退转了,那就不能成就。精进,进是不退,如何能保持不退转,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我们修学,实在讲凡夫能不能在这一生成佛、成菩萨,关键在精进。要想修精进,必须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特别是懒散懈怠,你要是不能克服,你不能成就。
第五是「禅定」。禅定在此地的解释是胸有主宰,不会被外境动摇,这叫禅定。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说:「什么叫禅?什么叫定?外不著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他的话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教化众生要守住一个原则,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祖所讲的禅定,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
什么叫「外不著相」?外面的境界,我们眼对的是色,张开眼睛看到的一切叫做色法;耳朵所听的叫声法;六根对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著这六种境界,绝对不会被境界所转,不会被境界所动摇,用现在的话说,绝对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影响,这是「禅」。用现代年轻人的话说,决定不会被外面境界诱惑,这叫禅。六根对待外面境界的时候,自己确确实实心地清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定」。於是我们就懂得,「禅定」在哪里修?禅定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学习。果然学成了,境界现前,能够不受影响、不受诱惑,自己能够如如不动,你的生死就了了,你六道轮回就超越了。如果还会被境界诱惑,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我们讲人间的环境,你没有放在心上。天上的境界,你有没有把握不受诱惑?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无著、天亲、师子觉他们三兄弟都是修法相宗的。法相宗的大德,都是求生弥勒净土的,弥勒净土在第四天兜率天内院。他们三兄弟约定好,哪一个先走,到了那边去,回来报个信,说平安到了弥勒内院了,见到弥勒菩萨了。
三兄弟,师子觉头一个往生。师子觉往生之后,一直就没消息,没回来报信。到第二位无著菩萨往生了,往生三年才回来报信,告诉天亲他往生到弥勒内院,见到弥勒菩萨了。
天亲菩萨就说:「你怎么三年才回来告诉我?」
他说:「没有,我在天上打个转,马上就回来了。」这就是兜率内院跟我们的时差不一样。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所以他见了弥勒菩萨,立刻就回来报信,我们这个世间已经三年了。他确确实实是没有耽误,因为那边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
於是他就问:「师子觉到哪里去了?怎么不来报信?」
无著跟他讲:「师子觉被天女迷住了。」
兜率天有内院、外院,他在外院被那些天女迷住了,没有到内院去,到那里享乐去了。你就知道这个事情,难!我们有没有本事不受诱惑?师子觉那样修行的功夫,到那个境界还忍不住,还是被境界所转,你说这个可怕不可怕?没有禅定的功夫,禅定功夫不够,到第四天还是被天人迷惑了。愈往上面去境界愈殊胜,你都能看破?你都能放下?
境界不现前,怎么说都是假的;一定要境界现前,才真正看你能不能通过,看你有没有真功夫。平常自己觉得修得不错,有个人赞叹你,你很欢喜;完了,定功没有了。有个人骂你几声,立刻大发雷霆,你有什么功夫?说老实话,师子觉人家骂他,他若无其事;人家赞叹他,他也不动心,他有这个功夫。可是到第四天,他的功夫就不行了,他的功夫能够通过人间,禁得起这个考验,能够禁得起四王天的考验、忉利天的考验、夜摩天的考验,但是到兜率天他就不行了。
於是我们自己要想,我们有什么功夫?稍稍不如意就不行了,就受不了了。於是我们就很清楚,我们的前途在哪里?将来往生生到哪里去?生到地狱、生到饿鬼、生到畜生。这是事实,决定不是假的。如果我们不能提高警觉,不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你这一生成就别想了。
念佛堂堂主常常挂在口边上的口头禅:「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你才能往生,稍有丝毫放不下,念佛不能往生。鬼神界透露给我们的讯息,绝大多数的念佛人,死了以后往生到哪里去?鬼道,再到人道来的很少,到天道就更少了。我们细细想想不无道理,为什么?念佛堂这些人,无缘无故你去骂他几声,他就暴跳如雷,那不就是三恶道?别看他在念佛堂装模作样念得很像样子,不行!禁不起考验。所以,无论怎么念法,果报还是在三途,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
我们讲禅定,禅定就是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不被外境诱惑,自己可以作主。我们自己做不了主宰,很可怜!真正有定功,智慧才现前,就是禅定的心生智慧。我们在六度里常常看到,禅定度什么?度散乱。散乱的心生烦恼,散乱的反面是禅定,禅定的心生智慧。我们自己要想,我们虽然天天在念佛,我们的心是禅定,还是散乱?这个很容易发现,只要自己稍为冷静一下,自己还有很多杂念,还有很多妄想,这个心是散乱的。如果在日常当中,心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无论在什么时候,心里都是「阿弥陀佛」,这是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你要想得禅定,你就得把一切人事物统统放下,别人对我赞叹也好、毁谤也好,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永远保持身心的平静,这是修念佛三昧不能缺少的功夫。你还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这些事情看得很重要,你永远不能得定。
《阿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一心」就是禅定,「不乱」就是般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乱。这个「不乱」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而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他不糊涂。再说得详细一点,他对於一切理事,万事万物的理与事、性与相、因与果,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是般若智慧。
这六个原则,也是六条纲领,佛教菩萨修的。谁是菩萨?学生就是菩萨。「菩萨」这个名词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古时候的翻译翻作「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译经的时候把它翻作「觉有情」,「觉有情」翻得更为贴切。古译也译得不错,译得好。「大道心众生」志在求作佛,求了生死出三界、求作佛作菩萨,发这种心的人是菩萨。玄奘译的意思就更贴切,觉有情,有情是凡夫;换句话说,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都是有情众生,菩萨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他觉悟。一般人有情,他迷惑,这叫凡夫;悟了,这个人就叫做菩萨。
觉悟有程度上的不同,於是有大菩萨、有小菩萨。我们开始觉悟,这叫初发心的菩萨,开始觉悟了。因此,菩萨的阶位有五十一个阶级,初信位的菩萨就觉悟了,他要不觉,他不信;真正信佛,这个人是菩萨。我们有没有信?很难说,你要是真信了,你就是菩萨。
我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出家受戒之后,到台中去看李老师。我学佛七年出家,两年之后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所以我受戒的时候,我已经教了两年佛学院,已经讲了两年经。我到台中去看李老师,李老师一见到我,我还在门口,还没进门,他就指著我,很大的声音讲了几句:「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我也愣住了。学佛九年了,也教佛学院,也讲经,他对我说「你要信佛」这句话,我真的是愣住了。然后坐下来,他才详细告诉我:「有很多老和尚一生都不信佛。」於是他给我说明,什么叫做信?你信而不能够理解,那不是信;你理解没有去做,也不是信。
於是我才明白了,什么叫信?「依教奉行」才叫信。换句话说,佛在这里教我们,你学佛受三皈五戒,你三皈做到了没有?皈是回归,你有没有回归?依是依靠,你有没有依靠佛陀的教诲?「皈依佛」这一条,佛是觉,觉而不迷。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我们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你不信。「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我们有没有做到?一天到晚还是自己烦恼作主,烦恼是邪知邪见,没有回头,没有依靠,三皈全是假的,什么叫信佛?三宝里面「皈依僧」,僧是代表六和敬,僧是代表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我们没做到!连三皈都没有,还谈什么?五戒更不必说了。不杀生,虽然没有真的杀生,但是对於一切众生瞋恨的念头还有,瞋恨的念头是属於杀生的一分。不偷盗,我常说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是盗心。有意无意还是妄语、还是骗人。这样一观察,我们才知道、才明白老师所讲「你要信佛」的意思。
真正相信,真正懂得佛的教诲,记住佛的教诲,一切时、一切处奉行佛的教诲,不敢违犯,这种人叫信佛。由此可知,我们是不是初信位的菩萨就明白了,标准在这里。一衡量,不是!我们今天到底在什么地位?天台家讲的「名字位」。名字位是有名无实,挂名的。名字位中修行人,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不能超越。好,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接著看「行好事」。六度里面,第三个科目是「忍辱」。在佛经原文里面只讲到忍,并没有讲到忍辱。这些译经的法师他们很有智慧,在中国古时候读书人,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於侮辱看得非常重。我们在古籍里也都曾经读到「士可杀,不可辱」。由此可知,把侮辱看得非常之重,杀头都无所谓,都是小事;但是侮辱不可以,决定不能够忍受。於是这些译经的法师就把「忍」后面加个「辱」,你们把它看得这么严重,还是要忍,辱能够忍,那其余的都不必说了,没有一样不能忍。所以「忍辱」这个名相,特别是对古时候中国人所讲的。
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小事要成就,要有小的忍耐;大事要成就,要有大的忍耐;不能忍耐的人,决定是一事无成。古人对於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功名事业,从这些地方观察,同时也能观察这个人有没有福德。没有耐心的人是福薄之人,这个人没有福;愈是有耐心的人,这个人愈有福报,这一种观察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福的厚薄,往往在这些地方能够勘验出来。
过去我们道场曾经印过《观世音菩萨灵感课》,那是属於占卜的,前面有印光大师的序文。因为有些同修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求一个吉凶祸福的感应,我们恒顺众生,选择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我们选择之后,又把陈希夷的《心相篇》附在后面,《心相篇》好!不仅是古圣先贤的经验谈,这里面有大学问在,吉凶祸福根源是在起心动念。心地善良,你一生决定得吉祥如意的果报;心胸狭窄,你就免不了灾祸凶险。我们不仅是看过去历史上的记载,就看现前,只要你很冷静去观察,现前我们周边这些人事,他们的遭遇、果报,你就能很清楚的体会到。
要化解凶灾,忍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真的是化险为夷。谚语常说:「暴怒伤人伤己。」你在盛怒之下发脾气,伤害别人,往往言语的伤害结下的怨仇,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消灭,对方必然等待机会来报复。他报复的时候,你又会逞怨恨心,你不会甘心,於是就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非常可怕,非常恐怖。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跟人结怨仇,跟人结怨仇是决定的错误,你的苦难有得受了,绝对不是这一生。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造这种恶业太多太多了。所以修行菩提道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障碍?我们常讲「魔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魔障?都是自己造作的,跟一些众生结的怨。
有形的是我们跟一切人结怨,无形的是我们跟鬼神结怨。鬼神是凡夫,不是佛菩萨,他有喜怒哀乐,得罪鬼神没有好处,鬼神也等待机会来报复。这些事情,我们从古人笔记小说里看得很多很多,这叫冤亲债主。到你运衰的时候,他就来了。你在走运的时候,他回避你;你运衰的时候,他就来了。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人有时候有东西附身,神智失常,严重的都住进精神病院。他不是本身的病,是一些冤亲债主附身,他自己做不了主,完全受冤亲债主的摆布,苦不堪言,真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原因就是有意无意跟这一切众生结怨,这是自己找的麻烦。
我们在这些年当中,有一些事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不是科学能够解释的。这些灵鬼的事情,中国有很多,外国也不少。我们在美国接触得很多,往年达拉斯佛教会的会长葛光明,他就告诉我,他的岳父住在洛杉矶的那个房子就是鬼屋,大概是很便宜买下来的,原来也不知道它是鬼屋,买来之后才晓得。他的岳父、岳母住在那个地方,每天晚上电灯突然熄灭了,在没有人的时候门窗开了,晚上客厅里有人走路的声音,非常恐怖。有一天好像是下午,他的岳父在洗澡,听到有人讲话,他就知道那是鬼现形了。他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鬼居然把名字告诉他。他这一吓,身上没有穿衣服就往外面跑。这些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的岳父、岳母现在都不在了,这些人我都见过。美国这些鬼屋很多,有些房子就是没有人敢住,卖得很便宜,卖了多少年也卖不出去。
这不能说没有,不能说不合科学的东西就没有。实在讲,科学它的范围还是有限的,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还很多,科学不是万能,我们总得清楚、总得明了。所以,一定要存心绝不得罪一切众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个好!事事都要懂得忍让,不要坚持自己的成见。不肯让人,自己得不到好处;处处忍让,好处很多。暴怒之下伤人,跟人结怨仇,也伤害自己。新加坡许哲居士讲:「发一分钟的脾气,要三天你的身心才能够恢复到平静。」你想这个伤害有多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何必要干?
人与人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多想想,冷静的去想想。所以与众生要和睦相处,要能够包容别人。佛在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菩萨心量这么大,福报大,他的福报也是等虚空法界。佛告诉我们,佛的心量是所有一切众生本来的心量,我们本来的心量跟佛一样,也是包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今天心量变得这么窄小?称性的福报都被自己消耗尽了。什么原因?自己迷了,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把他看作怨家,把他看作对立,这样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过失不在别人、不在外面,都在自己一念迷执(迷惑、执著)。
六道里面所有一切苦报,谁给你的?自作自受,没有人给你。一个人,凡是性情急躁的人,他遇到的障碍一定比别人多;反过来看,性情柔和的人,他得到别人帮助的多。忍辱一定要修,样样都要学忍让,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学忍让,决定要学吃亏。古人说:「吃亏是福。」这句话是真的,你肯吃亏,你肯忍让,你后面一定有福报,你所得的福报一定超过你的忍让。所以,占人家便宜是真的吃了大亏,忍让的人有福。
第四是「精进」。进是进步,精是精纯,纯而不杂。我们常常说的「一门深入」,这是精;「长时薰修」,那是进。精进,你才能够得禅定,禅定才能够生智慧。所以,精进是定慧的前方便,用我们现在话来说是预备功夫,没有精进,你就得不到禅定智慧。而我们的修学目的就在定慧,定是清净心。我们前面在「存心」里面所说的,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慧是「正觉、慈悲」。由此可知,忍辱、精进确实是修学定慧的枢纽。所以,世尊在《金刚经》里面跟菩萨讲六波罗蜜,「忍辱」跟「布施」讲得最多,说明初学的人初下手之处,六波罗蜜这两条比什么都重要。可是许多学佛的同修,把这一桩事情疏忽了,一开端就想广学多闻。当然各人的缘分不相同,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没有人教你,你怎么会懂得?
现在一般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总想进佛学院,佛学院里面的课程就是杂修,不是专精。念三、四年的佛学院,学到些什么东西?佛学常识,与「戒定慧」三学毫不相干。我们看到许多的佛学院,时间精力都浪费了。我这一生学佛,说实在话,运气很好,我遇到的两位老师都是真善知识,还能学到一点东西。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只学了五部经:第一部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部学的是《佛说阿弥陀经》,分量都很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是《金刚经》;第五部学了一部比较大一点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年我只学了五部。除《楞严经》之外,前面四种分量都很少,《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这样的分量要用十年的功夫,这是精进。如果在佛学院,我这五样课程,不到一年就学完了。
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目的何在?很少人能懂得。古人说得好,这一生不懂得学习,很可惜!你到这个世间白来一趟,今天这一天空过了,太可惜!光阴一去不回头,古语常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有几个人能够把光阴抓住,善於利用而不空过,这个人成功了。但是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坚持不能中断。有些人很精进、很努力,他的时间很短;有的人几个月,有的人一、两年,以后一松懈就退转了,那就不能成就。精进,进是不退,如何能保持不退转,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我们修学,实在讲凡夫能不能在这一生成佛、成菩萨,关键在精进。要想修精进,必须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特别是懒散懈怠,你要是不能克服,你不能成就。
第五是「禅定」。禅定在此地的解释是胸有主宰,不会被外境动摇,这叫禅定。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说:「什么叫禅?什么叫定?外不著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他的话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教化众生要守住一个原则,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六祖所讲的禅定,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
什么叫「外不著相」?外面的境界,我们眼对的是色,张开眼睛看到的一切叫做色法;耳朵所听的叫声法;六根对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著这六种境界,绝对不会被境界所转,不会被境界所动摇,用现在的话说,绝对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影响,这是「禅」。用现代年轻人的话说,决定不会被外面境界诱惑,这叫禅。六根对待外面境界的时候,自己确确实实心地清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定」。於是我们就懂得,「禅定」在哪里修?禅定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学习。果然学成了,境界现前,能够不受影响、不受诱惑,自己能够如如不动,你的生死就了了,你六道轮回就超越了。如果还会被境界诱惑,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我们讲人间的环境,你没有放在心上。天上的境界,你有没有把握不受诱惑?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无著、天亲、师子觉他们三兄弟都是修法相宗的。法相宗的大德,都是求生弥勒净土的,弥勒净土在第四天兜率天内院。他们三兄弟约定好,哪一个先走,到了那边去,回来报个信,说平安到了弥勒内院了,见到弥勒菩萨了。
三兄弟,师子觉头一个往生。师子觉往生之后,一直就没消息,没回来报信。到第二位无著菩萨往生了,往生三年才回来报信,告诉天亲他往生到弥勒内院,见到弥勒菩萨了。
天亲菩萨就说:「你怎么三年才回来告诉我?」
他说:「没有,我在天上打个转,马上就回来了。」这就是兜率内院跟我们的时差不一样。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所以他见了弥勒菩萨,立刻就回来报信,我们这个世间已经三年了。他确确实实是没有耽误,因为那边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
於是他就问:「师子觉到哪里去了?怎么不来报信?」
无著跟他讲:「师子觉被天女迷住了。」
兜率天有内院、外院,他在外院被那些天女迷住了,没有到内院去,到那里享乐去了。你就知道这个事情,难!我们有没有本事不受诱惑?师子觉那样修行的功夫,到那个境界还忍不住,还是被境界所转,你说这个可怕不可怕?没有禅定的功夫,禅定功夫不够,到第四天还是被天人迷惑了。愈往上面去境界愈殊胜,你都能看破?你都能放下?
境界不现前,怎么说都是假的;一定要境界现前,才真正看你能不能通过,看你有没有真功夫。平常自己觉得修得不错,有个人赞叹你,你很欢喜;完了,定功没有了。有个人骂你几声,立刻大发雷霆,你有什么功夫?说老实话,师子觉人家骂他,他若无其事;人家赞叹他,他也不动心,他有这个功夫。可是到第四天,他的功夫就不行了,他的功夫能够通过人间,禁得起这个考验,能够禁得起四王天的考验、忉利天的考验、夜摩天的考验,但是到兜率天他就不行了。
於是我们自己要想,我们有什么功夫?稍稍不如意就不行了,就受不了了。於是我们就很清楚,我们的前途在哪里?将来往生生到哪里去?生到地狱、生到饿鬼、生到畜生。这是事实,决定不是假的。如果我们不能提高警觉,不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你这一生成就别想了。
念佛堂堂主常常挂在口边上的口头禅:「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你才能往生,稍有丝毫放不下,念佛不能往生。鬼神界透露给我们的讯息,绝大多数的念佛人,死了以后往生到哪里去?鬼道,再到人道来的很少,到天道就更少了。我们细细想想不无道理,为什么?念佛堂这些人,无缘无故你去骂他几声,他就暴跳如雷,那不就是三恶道?别看他在念佛堂装模作样念得很像样子,不行!禁不起考验。所以,无论怎么念法,果报还是在三途,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
我们讲禅定,禅定就是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不被外境诱惑,自己可以作主。我们自己做不了主宰,很可怜!真正有定功,智慧才现前,就是禅定的心生智慧。我们在六度里常常看到,禅定度什么?度散乱。散乱的心生烦恼,散乱的反面是禅定,禅定的心生智慧。我们自己要想,我们虽然天天在念佛,我们的心是禅定,还是散乱?这个很容易发现,只要自己稍为冷静一下,自己还有很多杂念,还有很多妄想,这个心是散乱的。如果在日常当中,心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无论在什么时候,心里都是「阿弥陀佛」,这是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你要想得禅定,你就得把一切人事物统统放下,别人对我赞叹也好、毁谤也好,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永远保持身心的平静,这是修念佛三昧不能缺少的功夫。你还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这些事情看得很重要,你永远不能得定。
《阿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一心」就是禅定,「不乱」就是般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乱。这个「不乱」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而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他不糊涂。再说得详细一点,他对於一切理事,万事万物的理与事、性与相、因与果,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是般若智慧。
这六个原则,也是六条纲领,佛教菩萨修的。谁是菩萨?学生就是菩萨。「菩萨」这个名词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古时候的翻译翻作「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译经的时候把它翻作「觉有情」,「觉有情」翻得更为贴切。古译也译得不错,译得好。「大道心众生」志在求作佛,求了生死出三界、求作佛作菩萨,发这种心的人是菩萨。玄奘译的意思就更贴切,觉有情,有情是凡夫;换句话说,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都是有情众生,菩萨跟一般人不一样的,他觉悟。一般人有情,他迷惑,这叫凡夫;悟了,这个人就叫做菩萨。
觉悟有程度上的不同,於是有大菩萨、有小菩萨。我们开始觉悟,这叫初发心的菩萨,开始觉悟了。因此,菩萨的阶位有五十一个阶级,初信位的菩萨就觉悟了,他要不觉,他不信;真正信佛,这个人是菩萨。我们有没有信?很难说,你要是真信了,你就是菩萨。
我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出家受戒之后,到台中去看李老师。我学佛七年出家,两年之后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所以我受戒的时候,我已经教了两年佛学院,已经讲了两年经。我到台中去看李老师,李老师一见到我,我还在门口,还没进门,他就指著我,很大的声音讲了几句:「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我也愣住了。学佛九年了,也教佛学院,也讲经,他对我说「你要信佛」这句话,我真的是愣住了。然后坐下来,他才详细告诉我:「有很多老和尚一生都不信佛。」於是他给我说明,什么叫做信?你信而不能够理解,那不是信;你理解没有去做,也不是信。
於是我才明白了,什么叫信?「依教奉行」才叫信。换句话说,佛在这里教我们,你学佛受三皈五戒,你三皈做到了没有?皈是回归,你有没有回归?依是依靠,你有没有依靠佛陀的教诲?「皈依佛」这一条,佛是觉,觉而不迷。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我们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你不信。「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我们有没有做到?一天到晚还是自己烦恼作主,烦恼是邪知邪见,没有回头,没有依靠,三皈全是假的,什么叫信佛?三宝里面「皈依僧」,僧是代表六和敬,僧是代表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我们没做到!连三皈都没有,还谈什么?五戒更不必说了。不杀生,虽然没有真的杀生,但是对於一切众生瞋恨的念头还有,瞋恨的念头是属於杀生的一分。不偷盗,我常说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是盗心。有意无意还是妄语、还是骗人。这样一观察,我们才知道、才明白老师所讲「你要信佛」的意思。
真正相信,真正懂得佛的教诲,记住佛的教诲,一切时、一切处奉行佛的教诲,不敢违犯,这种人叫信佛。由此可知,我们是不是初信位的菩萨就明白了,标准在这里。一衡量,不是!我们今天到底在什么地位?天台家讲的「名字位」。名字位是有名无实,挂名的。名字位中修行人,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不能超越。好,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