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学院培训目标 (第八集) 2001/9/20 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 档名:21-112-0008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行好事」,四摄法括弧里面的三句:「不作国贼、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这三句是世尊在菩萨戒里面给我们说的三条重戒。贼是贼害,也就是伤害的意思。「不作国贼」就是决定不能够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这一条里面的境界很广,我们要细心的去观察、去思惟,凡是对於国家社会不利的事情,决定不能做,这一条必须要遵守。真正知恩报恩的人,不但不会做,连这个念头都不会生。
第二句「不漏国税」。人民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这桩事情,在许多国家地区,我们跟一般信徒接触,这些都是学佛的弟子,可是他们不懂得这一条戒律,也不晓得这个道理,还是想尽方法少缴一点税。少缴一点税,岂不就要漏税了?少缴一点税,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多得到了一点财富?不是的,完全搞错了。
世尊教导我们,可以说一切大小乘经论佛都说,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我们纳税也是布施,布施这个国家,布施这个社会。国家好,社会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好了。漏税这个心理是偷盗、是盗心,盗心哪里会得到财富?不可能的。你修的因,跟这个相反。所以,财布施,果报得财富。
我们这一生当中,命里有多少财富是一定的。你们诸位细读《了凡四训》就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我前一生财布施修得多,在这一生当中,我命里财就多,我经营各种事业是缘。你命里有财富,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行业都会发财。你经营的行业是缘,因加上缘,果报就现前。如果前一世没有修财布施,对财物非常吝啬,你命里财富少,无论经营什么样的生计,你所得的财富也少。所以想发财不难,多布施,财就来了。不肯布施,不肯种因,哪来的果报!愈施愈多,毫无顾虑的去布施,毫无条件的去布施,这个果报就不可思议。
我告诉同学,我在讲经时候常常讲,我前生没有修财布施,命里没有福报。年轻的时候,多少看相算命的,连甘珠活佛都跟我说,前生大概是修慧不修福,所以有一点聪明智慧,福报一点都没有;没有福报也就短命,寿命是福报。所以,多少人看到我都很叹惜。学佛之后,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学佛第一本看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我读了之后,深受感动,我把这个事情、这些理事参透了。遇到章嘉大师,头一天就教我学布施。我明白了,依教奉行,做了十几年之后,本来命里没有福报,福报渐渐现前了。
我做了五十年,现在渐渐入自在的境界,我想做一桩事情,需要用多少钱,可以说心想事成,一动念就有人把钱送来,真的是要多少有多少。我敢不敢要?我要看有没有用处,真有这个必要,钱马上就来了;没有这个必要,我要去做,那叫造孽。我们现在想去买块地,买几百英亩地可不可以?可以,真的马上就有人送钱来买。但是我也想到,买了之后怎么办?你们去做什么用?如果你们能够去把它做农场,真正可以下田去耕作,行!我立刻就买过来。买过来荒废、空在那里,这是造孽,这是错误。
只要大家认真修行,无论在什么时候,你心里想什么,东西就现前,福报现前了。福报是修得的,过去生中没修,这一生修来得及。我从二十六岁开始闻到佛法,就认真修学,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当中,我把佛经上所讲的都证明了,所以我有信心,我没有怀疑。
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所以,吝法果报是愚痴,吝财果报是贫穷。我知道一点,随时随处我都会告诉别人,我没有隐藏。我得到一点供养,我赶快布施。我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得到利益的人就多了。所有一切布施的重点,我们都用在传播佛法,这一点我是跟印光大师学的。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当年在世,信徒们所有一切供养,他一分钱没用,全部都拿去印经布施。他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很多书是「弘化社」出版的,那些都是印光大师信徒供养他的钱,这是法布施。法布施里面就有财,印书需要钱,所以,这一件事情「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做得很圆满了。我学印光法师,现在除了经书、印佛像之外,随著科技的进步,我们做录音带、录影带、VCD,做这些东西布施,流通到全世界。
今天在全世界,跟我们一起修学净土法门的,一起研究经教的,无论是在网路上、是在光碟上,或是在书本上,最保守的估计不止两亿人。诸位想想,一个人供养我一块钱就有两亿,什么事不好办?无论办什么事情,轻而易举,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这些人才。
今天我们在此地办佛教大学,确实一切设施、花钱,轻而易举,问题是谁来教。所以现在关键不在外缘,关键在内部,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三年当中,认真努力修学。三年之后,自己有能力讲经,有能力教学,我们佛学院就招生,我们就建校。有一个老师,招五个学生;有两个老师,招十个学生,看我们有多少位能够教学的。一个老师只能教五个人,教多了教不出来。老师要跟学生完全融成一片,跟学生生活在一起,以身作则,不但是言教,还要身教。
一个教学场所,一栋房子住六个人,一个老师五个学生生活在一起,老师要做榜样给学生看。有十个老师,我们就会招六十个学生;有二十个老师,我们就可以招一百二十个学生。你们希望我们佛学院早一天招生,那你们就要格外加功用行,早一天成就。你们成就了来告诉我:「我可以教了,可以带领学生了。」我立刻就招生;你们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没有法子了。所以福报是修得来的,你不修哪来的福报?尤其是担任佛学院的老师,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学生的好榜样,我们才能真正为佛教培养人才,真正把佛教复兴起来、发扬光大、利益众生。
我们一定要懂得常行布施、多行布施,我们带领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内财布施,我们用这个身体来做榜样是内财布施,这个功德比外财还要大,做出样子给人看。所以我们要想得财富,要想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你一定要懂得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修三种布施,你想得三种果报,没有这种道理,因果不符。
缴纳国税,这是布施,对国家的布施、对社会的供养,四摄六度第一条就讲布施,如果是漏税,那你就与这个修行完全相违背了,那不叫学佛,不叫学佛就是谤佛,破坏佛教形象。佛弟子决定不会漏税,凡是有这种思想、这种行为,绝对不是佛弟子。不是佛弟子打著佛弟子的招牌,就是破坏佛教形象,这一条罪就是阿鼻地狱。
末后一条「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的法律,佛弟子一定守法,住在哪个国家,遵守那个国家的法律,住在哪个地区,遵守那个地区的规约。到人家家里一定守人家的家规,到人家道场一定遵守人家道场的规矩,绝对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可以有成见,不可以自作主张。在那里一定要尊敬这个地方,尊敬他们的主人,尊重他们的制度、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作奸犯科,你得到的果报是别人排斥、别人不能接受、不能容纳你,所以一切要守法。这个才叫做「行好事」,好事无量无边,世尊给我们举的这几个例子,我们要知道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下面再讲六度,这是佛教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说到修行,大家要知道,行是我们的思想行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世尊指示这六个原则,第一个教我们「布施」,布施这一条从哪里来的?从我们自私自利来的,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佛教我们用布施把这一个错误修正过来。换句话说,是对治自私自利,对治损人利己的。自私自利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业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轮回;出不了轮回,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大家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了。损人利己是造严重的罪业,加深自己的苦难。古大德常讲:「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要先怎样对别人。
我怎样对别人是我在修因,修因而后才有果报。我以不善的心行对人,希求别人以善心好意对我,哪有这种道理!所以古德教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们也都懂得这么一句,有没有把这一句话放在心上?有没有把这一句话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听得耳熟了,意思没有真正懂得,所以不能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都是我们的过失,要把这些过失修正过来。学佛第一桩事情就是要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布施」这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服务。服务的项目很多,无量无边项目里面就分成三大类:第一个是财物,属於这一类的;第二类是属於教学,法布施是教学,我所知道的,我很乐意的教别人,只要有人肯学,绝不吝法,知道多少我就会教你多少;第三类是关於健康长寿的。服务的项目很多,不外乎这三大类。
用恭敬心修布施就叫做供养,布施跟供养在事上讲没有分别,是一桩事情,只是用心不一样。恭敬心,像对父母、对尊长,这就称为供养,要懂得随时随地做。你随时随地做这是布施,如果你认真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供养。譬如来了一个人,无论是熟人、是生人,住在我们这边,我们端一杯茶,这就是布施供养。如果我们很用心,泡一杯好茶,布施就变成供养了,得果报不一样。我们每天在厨房工作,煮饭烧菜是布施。如果有心,希望今天的饭菜做得更好一点,大家更喜欢吃,那就是供养。时时刻刻,对象是一切众生。如果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菩萨、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恭敬的心,真诚的意,这个福报就不可思议。
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是佛心,境界就是佛境界;我们的心是魔心,境界是魔境界;我们的心是贪心,境界是鬼境界。确确实实虚空法界境界的转变是你心里面产生的变化,我们安住在佛境界,就决定作佛。把安住要变成常住,永恒不变,你就真的成佛了,圆成佛道。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改心、转念头,肯布施、欢喜布施,知道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是来布施的。佛法的布施,用现在话说是来服务的,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为自己享福的。要为自己享福,你的福报不大,几天就享完了;福享完了,罪就来了。懂得服务,服务是修福,你的福报是永恒的,永远享不尽,这是布施的意思。
布施里面不仅是财物,欢喜帮助别人、供养别人,决定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你得的福报是自然的、无条件的。法布施是无条件的教化一切众生,只要我懂得的、我会的,有人来学,我就很认真的教导他。我们自己要想成就,这一生当中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少的成就,关键就在「好学」。真正好学,你就学得多,广学多闻;不好学,你就没有法子了,你的果报当然是愚痴。这一生愚痴,来生比这一生更愚痴,这些都能够想像得到的。
我们自己要想得健康长寿,我们就要帮助别人得健康长寿,诚心诚意去帮助别人。要懂得健康长寿的道理,要懂得健康长寿的行法(修行的方法)。健康长寿真正的道理是清净心,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健康长寿的根。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我们生活环境就清净,他怎么不健康?
人都怕老病死,贪生怕死,老病死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根是三毒烦恼,你心里有病毒。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慢疑」是我们内心的病毒,内有病毒,外面就很容易感染。清净心里没有病毒,内里没有病毒,外面感染不上,所以他不会生病。现在身体不好,不健康有病的人,如果真正肯修清净心,他的病不需要医药、不需要治疗,自然会好。为什么?他根本已经改造了,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对世间一些繁忙、忙碌的人,心静不下来的人,我们也要劝导他,一天有五分钟、十分钟的清净心都好,对他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五分钟、十分钟采取静坐的方式,身体整个放轻松,心里「一念不生,万缘放下」,心里没有一个念头,身体整个放轻松。一天不要多,能有五到十分钟,对於你健康长寿就很有帮助。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他一天二十四小时身心都是放轻松、都没有杂念,那是功夫成熟;不但他不老不病,他不死,这是实话。
谚语里面所谓「忧能使人老」,忧患使人衰老,贪瞋痴慢是带来疾病,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你的病就会加速的发作,为什么?你造作恶业,这一种病痛发作不可收拾。恶业造多了,只要我们冷静观察他的果报,有的是半身不遂,有的是精神失常,他后半辈子到哪里去过?到精神病院去过,非常不幸。不学佛的人不知道,不懂因果报应的人不知道。学佛懂得因果报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谨慎了。修善积德不要人家劝,我们自自然然就会很欢喜、很热心、很努力的去干。一切时一切处遇到有缘的人(有缘就是能信肯听,听了他能懂,这就是有缘人),我们就诚诚恳恳的告诉他,讲解给他听。
跟诸位说,这三种布施都在里面。我为他讲解,我要用这个身体,要用精神,要用体力,这叫内财布施,这属於财布施;我告诉他的内容是善法,这是法布施;财与法两种布施里面,希望他得真实利益,这里面属於无畏布施,让他明了因果报应,明了善恶的果报,他懂得趋吉避凶。三种布施一次完成,天天在干,时时在干,锲而不舍,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积功累德是要这样去做的,这是修布施。
第二条「持戒」。六度里面的持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守法,我们要遵守父母的教诲,要遵守师长的教诲,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包括一切法律、典章、制度都要遵守。除这个之外,还有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样样都遵守,都包括在持戒这一条里面,不能够违犯。
佛教导我们最重要的戒条是「六和敬」。佛教的团体叫「僧团」,你们在念「三皈依」的时候都念到「皈依僧,众中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僧是僧伽,是印度梵文翻译的,它的意思就是团体,我们今天讲的社团,是个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无量无边,最小的家庭,就是一个社团。僧团是指学佛人的团体,不分在家、出家,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晓得,不要看到「僧团」两个字,以为一定都是出家人,错了。在家修行,你一家人都依照佛陀的教诲修行,你的家庭是僧团。
佛家讲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的,这就是僧团,不分在家、出家。但是有一个原则,一定遵守「六和敬」。这六条戒一定要遵守,四个人都遵守,这个团体是僧团。这个僧团出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这个僧团所在之处,这个地区不遭难,为什么?这个僧团里是圣人,不是普通人。什么叫圣人?圣人是觉悟的人、是明白的人,他不是糊涂人,他不是迷惑颠倒的人,他是觉悟的人。四个人能够和睦相处,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事实上很困难,为什么?夫妻两个人两条心,他们不和,丈夫瞒著太太,太太瞒著丈夫,第一条、第二条破掉了,「见和同解」没有,「戒和同修」没有,所以「身同住」,口哪有不诤的?意见不和。
我从学佛到今天,五十年了,我没有看到一个僧团,所以佛教衰,这个世间有大劫难。如果出现一个僧团,这个世间灾难可以化解,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牺牲自己。不肯牺牲自己的利益,跟全世界人一同遭难。如果肯牺牲自己的利益,能够委曲求全,不但救自己,拯救全世界。所以,世间人自私自利,多严重!不肯放弃自己的成见,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肯放弃自己的名闻利养,所造的结果是跟这个世界同归於尽。中国古谚语里有所谓:「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佛法里面说四个人同心,能够挽救整个世界劫难。我们找不到这四个人,找不到真正舍己为人的人。他只要有「我」,就没有办法跟别人和睦相处,跟别人相处都是有条件的;无我就无条件。
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烦恼的病根是「我执」,执著这个身是我,这个观念舍不掉。《金刚经》上讲什么叫菩萨?什么叫觉悟的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菩萨。反过来讲,如果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经上讲「即非菩萨」,他不是菩萨。菩萨就是明白人,就是觉悟的人;不是菩萨,他没有觉悟,他没有明了,糊涂人一个,迷惑颠倒。迷惑颠倒的人,只知道自私自利,为社会、为别人做一点好事,决定是有条件的。有条件就是夹杂、不纯,虽是善事,不纯,夹杂著条件,条件是恶念、是不善。
由此可知,六度里「持戒」这个意思是多么的广!这六条,六个纲领,每一条境界都无量的深广。从空间上来看,真是尽虚空遍法界;从时间上来看,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每一条都如此。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要细心的去思惟,努力认真学习,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自己能得度,还能帮助别人,这就是无量功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行好事」,四摄法括弧里面的三句:「不作国贼、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这三句是世尊在菩萨戒里面给我们说的三条重戒。贼是贼害,也就是伤害的意思。「不作国贼」就是决定不能够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这一条里面的境界很广,我们要细心的去观察、去思惟,凡是对於国家社会不利的事情,决定不能做,这一条必须要遵守。真正知恩报恩的人,不但不会做,连这个念头都不会生。
第二句「不漏国税」。人民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这桩事情,在许多国家地区,我们跟一般信徒接触,这些都是学佛的弟子,可是他们不懂得这一条戒律,也不晓得这个道理,还是想尽方法少缴一点税。少缴一点税,岂不就要漏税了?少缴一点税,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多得到了一点财富?不是的,完全搞错了。
世尊教导我们,可以说一切大小乘经论佛都说,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我们纳税也是布施,布施这个国家,布施这个社会。国家好,社会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好了。漏税这个心理是偷盗、是盗心,盗心哪里会得到财富?不可能的。你修的因,跟这个相反。所以,财布施,果报得财富。
我们这一生当中,命里有多少财富是一定的。你们诸位细读《了凡四训》就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我前一生财布施修得多,在这一生当中,我命里财就多,我经营各种事业是缘。你命里有财富,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行业都会发财。你经营的行业是缘,因加上缘,果报就现前。如果前一世没有修财布施,对财物非常吝啬,你命里财富少,无论经营什么样的生计,你所得的财富也少。所以想发财不难,多布施,财就来了。不肯布施,不肯种因,哪来的果报!愈施愈多,毫无顾虑的去布施,毫无条件的去布施,这个果报就不可思议。
我告诉同学,我在讲经时候常常讲,我前生没有修财布施,命里没有福报。年轻的时候,多少看相算命的,连甘珠活佛都跟我说,前生大概是修慧不修福,所以有一点聪明智慧,福报一点都没有;没有福报也就短命,寿命是福报。所以,多少人看到我都很叹惜。学佛之后,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学佛第一本看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我读了之后,深受感动,我把这个事情、这些理事参透了。遇到章嘉大师,头一天就教我学布施。我明白了,依教奉行,做了十几年之后,本来命里没有福报,福报渐渐现前了。
我做了五十年,现在渐渐入自在的境界,我想做一桩事情,需要用多少钱,可以说心想事成,一动念就有人把钱送来,真的是要多少有多少。我敢不敢要?我要看有没有用处,真有这个必要,钱马上就来了;没有这个必要,我要去做,那叫造孽。我们现在想去买块地,买几百英亩地可不可以?可以,真的马上就有人送钱来买。但是我也想到,买了之后怎么办?你们去做什么用?如果你们能够去把它做农场,真正可以下田去耕作,行!我立刻就买过来。买过来荒废、空在那里,这是造孽,这是错误。
只要大家认真修行,无论在什么时候,你心里想什么,东西就现前,福报现前了。福报是修得的,过去生中没修,这一生修来得及。我从二十六岁开始闻到佛法,就认真修学,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当中,我把佛经上所讲的都证明了,所以我有信心,我没有怀疑。
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所以,吝法果报是愚痴,吝财果报是贫穷。我知道一点,随时随处我都会告诉别人,我没有隐藏。我得到一点供养,我赶快布施。我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得到利益的人就多了。所有一切布施的重点,我们都用在传播佛法,这一点我是跟印光大师学的。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当年在世,信徒们所有一切供养,他一分钱没用,全部都拿去印经布施。他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很多书是「弘化社」出版的,那些都是印光大师信徒供养他的钱,这是法布施。法布施里面就有财,印书需要钱,所以,这一件事情「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做得很圆满了。我学印光法师,现在除了经书、印佛像之外,随著科技的进步,我们做录音带、录影带、VCD,做这些东西布施,流通到全世界。
今天在全世界,跟我们一起修学净土法门的,一起研究经教的,无论是在网路上、是在光碟上,或是在书本上,最保守的估计不止两亿人。诸位想想,一个人供养我一块钱就有两亿,什么事不好办?无论办什么事情,轻而易举,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这些人才。
今天我们在此地办佛教大学,确实一切设施、花钱,轻而易举,问题是谁来教。所以现在关键不在外缘,关键在内部,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三年当中,认真努力修学。三年之后,自己有能力讲经,有能力教学,我们佛学院就招生,我们就建校。有一个老师,招五个学生;有两个老师,招十个学生,看我们有多少位能够教学的。一个老师只能教五个人,教多了教不出来。老师要跟学生完全融成一片,跟学生生活在一起,以身作则,不但是言教,还要身教。
一个教学场所,一栋房子住六个人,一个老师五个学生生活在一起,老师要做榜样给学生看。有十个老师,我们就会招六十个学生;有二十个老师,我们就可以招一百二十个学生。你们希望我们佛学院早一天招生,那你们就要格外加功用行,早一天成就。你们成就了来告诉我:「我可以教了,可以带领学生了。」我立刻就招生;你们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没有法子了。所以福报是修得来的,你不修哪来的福报?尤其是担任佛学院的老师,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学生的好榜样,我们才能真正为佛教培养人才,真正把佛教复兴起来、发扬光大、利益众生。
我们一定要懂得常行布施、多行布施,我们带领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内财布施,我们用这个身体来做榜样是内财布施,这个功德比外财还要大,做出样子给人看。所以我们要想得财富,要想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你一定要懂得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修三种布施,你想得三种果报,没有这种道理,因果不符。
缴纳国税,这是布施,对国家的布施、对社会的供养,四摄六度第一条就讲布施,如果是漏税,那你就与这个修行完全相违背了,那不叫学佛,不叫学佛就是谤佛,破坏佛教形象。佛弟子决定不会漏税,凡是有这种思想、这种行为,绝对不是佛弟子。不是佛弟子打著佛弟子的招牌,就是破坏佛教形象,这一条罪就是阿鼻地狱。
末后一条「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的法律,佛弟子一定守法,住在哪个国家,遵守那个国家的法律,住在哪个地区,遵守那个地区的规约。到人家家里一定守人家的家规,到人家道场一定遵守人家道场的规矩,绝对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可以有成见,不可以自作主张。在那里一定要尊敬这个地方,尊敬他们的主人,尊重他们的制度、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作奸犯科,你得到的果报是别人排斥、别人不能接受、不能容纳你,所以一切要守法。这个才叫做「行好事」,好事无量无边,世尊给我们举的这几个例子,我们要知道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下面再讲六度,这是佛教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说到修行,大家要知道,行是我们的思想行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世尊指示这六个原则,第一个教我们「布施」,布施这一条从哪里来的?从我们自私自利来的,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佛教我们用布施把这一个错误修正过来。换句话说,是对治自私自利,对治损人利己的。自私自利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业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轮回;出不了轮回,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大家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了。损人利己是造严重的罪业,加深自己的苦难。古大德常讲:「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要先怎样对别人。
我怎样对别人是我在修因,修因而后才有果报。我以不善的心行对人,希求别人以善心好意对我,哪有这种道理!所以古德教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们也都懂得这么一句,有没有把这一句话放在心上?有没有把这一句话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听得耳熟了,意思没有真正懂得,所以不能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都是我们的过失,要把这些过失修正过来。学佛第一桩事情就是要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布施」这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服务。服务的项目很多,无量无边项目里面就分成三大类:第一个是财物,属於这一类的;第二类是属於教学,法布施是教学,我所知道的,我很乐意的教别人,只要有人肯学,绝不吝法,知道多少我就会教你多少;第三类是关於健康长寿的。服务的项目很多,不外乎这三大类。
用恭敬心修布施就叫做供养,布施跟供养在事上讲没有分别,是一桩事情,只是用心不一样。恭敬心,像对父母、对尊长,这就称为供养,要懂得随时随地做。你随时随地做这是布施,如果你认真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供养。譬如来了一个人,无论是熟人、是生人,住在我们这边,我们端一杯茶,这就是布施供养。如果我们很用心,泡一杯好茶,布施就变成供养了,得果报不一样。我们每天在厨房工作,煮饭烧菜是布施。如果有心,希望今天的饭菜做得更好一点,大家更喜欢吃,那就是供养。时时刻刻,对象是一切众生。如果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菩萨、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恭敬的心,真诚的意,这个福报就不可思议。
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是佛心,境界就是佛境界;我们的心是魔心,境界是魔境界;我们的心是贪心,境界是鬼境界。确确实实虚空法界境界的转变是你心里面产生的变化,我们安住在佛境界,就决定作佛。把安住要变成常住,永恒不变,你就真的成佛了,圆成佛道。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改心、转念头,肯布施、欢喜布施,知道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是来布施的。佛法的布施,用现在话说是来服务的,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为自己享福的。要为自己享福,你的福报不大,几天就享完了;福享完了,罪就来了。懂得服务,服务是修福,你的福报是永恒的,永远享不尽,这是布施的意思。
布施里面不仅是财物,欢喜帮助别人、供养别人,决定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你得的福报是自然的、无条件的。法布施是无条件的教化一切众生,只要我懂得的、我会的,有人来学,我就很认真的教导他。我们自己要想成就,这一生当中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少的成就,关键就在「好学」。真正好学,你就学得多,广学多闻;不好学,你就没有法子了,你的果报当然是愚痴。这一生愚痴,来生比这一生更愚痴,这些都能够想像得到的。
我们自己要想得健康长寿,我们就要帮助别人得健康长寿,诚心诚意去帮助别人。要懂得健康长寿的道理,要懂得健康长寿的行法(修行的方法)。健康长寿真正的道理是清净心,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健康长寿的根。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我们生活环境就清净,他怎么不健康?
人都怕老病死,贪生怕死,老病死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根是三毒烦恼,你心里有病毒。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慢疑」是我们内心的病毒,内有病毒,外面就很容易感染。清净心里没有病毒,内里没有病毒,外面感染不上,所以他不会生病。现在身体不好,不健康有病的人,如果真正肯修清净心,他的病不需要医药、不需要治疗,自然会好。为什么?他根本已经改造了,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对世间一些繁忙、忙碌的人,心静不下来的人,我们也要劝导他,一天有五分钟、十分钟的清净心都好,对他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五分钟、十分钟采取静坐的方式,身体整个放轻松,心里「一念不生,万缘放下」,心里没有一个念头,身体整个放轻松。一天不要多,能有五到十分钟,对於你健康长寿就很有帮助。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他一天二十四小时身心都是放轻松、都没有杂念,那是功夫成熟;不但他不老不病,他不死,这是实话。
谚语里面所谓「忧能使人老」,忧患使人衰老,贪瞋痴慢是带来疾病,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你的病就会加速的发作,为什么?你造作恶业,这一种病痛发作不可收拾。恶业造多了,只要我们冷静观察他的果报,有的是半身不遂,有的是精神失常,他后半辈子到哪里去过?到精神病院去过,非常不幸。不学佛的人不知道,不懂因果报应的人不知道。学佛懂得因果报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谨慎了。修善积德不要人家劝,我们自自然然就会很欢喜、很热心、很努力的去干。一切时一切处遇到有缘的人(有缘就是能信肯听,听了他能懂,这就是有缘人),我们就诚诚恳恳的告诉他,讲解给他听。
跟诸位说,这三种布施都在里面。我为他讲解,我要用这个身体,要用精神,要用体力,这叫内财布施,这属於财布施;我告诉他的内容是善法,这是法布施;财与法两种布施里面,希望他得真实利益,这里面属於无畏布施,让他明了因果报应,明了善恶的果报,他懂得趋吉避凶。三种布施一次完成,天天在干,时时在干,锲而不舍,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积功累德是要这样去做的,这是修布施。
第二条「持戒」。六度里面的持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守法,我们要遵守父母的教诲,要遵守师长的教诲,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包括一切法律、典章、制度都要遵守。除这个之外,还有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样样都遵守,都包括在持戒这一条里面,不能够违犯。
佛教导我们最重要的戒条是「六和敬」。佛教的团体叫「僧团」,你们在念「三皈依」的时候都念到「皈依僧,众中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僧是僧伽,是印度梵文翻译的,它的意思就是团体,我们今天讲的社团,是个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无量无边,最小的家庭,就是一个社团。僧团是指学佛人的团体,不分在家、出家,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晓得,不要看到「僧团」两个字,以为一定都是出家人,错了。在家修行,你一家人都依照佛陀的教诲修行,你的家庭是僧团。
佛家讲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的,这就是僧团,不分在家、出家。但是有一个原则,一定遵守「六和敬」。这六条戒一定要遵守,四个人都遵守,这个团体是僧团。这个僧团出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这个僧团所在之处,这个地区不遭难,为什么?这个僧团里是圣人,不是普通人。什么叫圣人?圣人是觉悟的人、是明白的人,他不是糊涂人,他不是迷惑颠倒的人,他是觉悟的人。四个人能够和睦相处,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事实上很困难,为什么?夫妻两个人两条心,他们不和,丈夫瞒著太太,太太瞒著丈夫,第一条、第二条破掉了,「见和同解」没有,「戒和同修」没有,所以「身同住」,口哪有不诤的?意见不和。
我从学佛到今天,五十年了,我没有看到一个僧团,所以佛教衰,这个世间有大劫难。如果出现一个僧团,这个世间灾难可以化解,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牺牲自己。不肯牺牲自己的利益,跟全世界人一同遭难。如果肯牺牲自己的利益,能够委曲求全,不但救自己,拯救全世界。所以,世间人自私自利,多严重!不肯放弃自己的成见,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肯放弃自己的名闻利养,所造的结果是跟这个世界同归於尽。中国古谚语里有所谓:「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佛法里面说四个人同心,能够挽救整个世界劫难。我们找不到这四个人,找不到真正舍己为人的人。他只要有「我」,就没有办法跟别人和睦相处,跟别人相处都是有条件的;无我就无条件。
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烦恼的病根是「我执」,执著这个身是我,这个观念舍不掉。《金刚经》上讲什么叫菩萨?什么叫觉悟的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菩萨。反过来讲,如果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经上讲「即非菩萨」,他不是菩萨。菩萨就是明白人,就是觉悟的人;不是菩萨,他没有觉悟,他没有明了,糊涂人一个,迷惑颠倒。迷惑颠倒的人,只知道自私自利,为社会、为别人做一点好事,决定是有条件的。有条件就是夹杂、不纯,虽是善事,不纯,夹杂著条件,条件是恶念、是不善。
由此可知,六度里「持戒」这个意思是多么的广!这六条,六个纲领,每一条境界都无量的深广。从空间上来看,真是尽虚空遍法界;从时间上来看,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每一条都如此。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要细心的去思惟,努力认真学习,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自己能得度,还能帮助别人,这就是无量功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