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培训班毕业赠言 (共一集) 2001/7/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1-104-0001
诸位同学,大家好!
培训班第五届在六月三十号毕业了,今天有部分同学离开新加坡了,事前我不知道,我想跟大家在一起见见面、谈谈话。
世间灾难很多,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一个阶段,西方人所讲的世纪末,跟二十一世纪的开端,世纪交接的时候,许许多多的预言都说有灾难。灾难是不是有?什么时候会来?谁也不能够预测。可是我们从资讯里面看到许多的预兆,这些预兆都是不善的,所以我们观察灾难肯定是有,就正如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只是早迟的问题。於是我们深深的反省,自己到世间来,是来干什么的?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应运而来」,应运而来是来享福的,那个时代一定是太平盛世;另一种是「应劫而来」,劫难来的时候,他要来受劫难的苦痛。这是佛说的一般的众生。学了佛这就不一样了,像《了凡四训》、《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一篇讲稿我昨天把它看完,我希望将来也能拍成电视剧,最好能拍成两片,跟《了凡四训》合在一起一共八片。
有缘遇到圣贤人的教诲,我们的命运可以改造。所以我们今天提出三个问题: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如果不是圣贤教诲,这三桩事情不容易,不是个人能够把握的,但是接受圣贤教诲之后,确实自己可以掌握。无论是哪一个宗教,他们的神圣,教化他们的信徒,而信徒对於神圣的教诲确实能够明了,像我们佛法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要是愿解神圣真实义,真的个个人得救,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成菩萨、成神、成圣,这些只是名称上不一样,其实是一个道理,是同样殊胜的成就。
我们总算是过去生中种的有善根福德,这一世有这么好的缘分遇到佛法。不但遇到佛法,还遇到佛法里面最殊胜的净宗法门,尤其难得的,这是过去人梦寐以求而求不到的,究竟圆满的《无量寿经》会集本,这从前人求不到的,我们遇到了,真正是无量劫来希有的因缘。遇到了,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就有正确的目标,就会过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目标是什么?目标一定要作佛,什么叫作佛?实在讲「佛」这个字是觉悟的意思,「佛陀耶」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作佛就是要做一个觉悟的人,就是这个意思,里头没有迷信。要做一个究竟彻底觉悟的人,宗门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般若经》里面讲通达诸法实相,宇宙之间、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我们明白通达了,这个人就称之为佛,称之为觉者、智者,是这么个意思。
因为众生不觉,所以才有三途六道,才有十法界,现在科学家讲的不同维次的空间,这是什么?不觉变现出来的。彻底觉悟之后,那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我们现在住这边也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里面所享受的,跟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两样,为什么?华藏遍虚空法界,极乐也是遍虚空、周法界。由此可知,问题的关键就是在觉、迷,我们终於把自己的目标找到了,我们在这一生就是求觉悟,没有别的。要求觉悟,就得把迷放下,迷放下就觉了,迷不肯放下,那怎么样也觉不了。这里面特别是迷的心态、迷的形相,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迷的心态就是相宗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那是迷的心态;迷的形相,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依正庄严,变现出这个形相。迷的造作是你内心跟外面的形相交感,这一交感就造业,造业里面有所谓善业、恶业,善业是三善道的果报、四圣法界的果报;恶业是三恶道的果报,有时候也把修罗加进去,四恶道的果报。事实真相如此,这是迷的形相。
所以迷我们要放下,迷的根,我在讲席常讲,自私自利是迷的根。佛法无论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祖师大德无不是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金刚经》上讲的四相,佛说得多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自私自利是我相,损人利己是人相,四相里面我相是我执,其余三种是法执。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我们从根本修就是要把根拔除。从哪里学起?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讲得多好,教导我们修行的总原则、总纲领:「菩萨昼夜常念善法」。善法分等级,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深重,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最基本的十善业道,一定要放在心上,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起心动念决定不能跟十恶相应,要远离十恶,要跟十善相应。对於经典,佛一再劝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解得浅不行,功夫怎么会得力?总得要解得深、要解得广。
不杀生,讲到究竟处,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伤害别人,如果还有一个念头会让别人受伤害,你杀心没有断,损人利己,十恶业就全了,这事情不能干!不但在言语造作上不可以伤害任何一个人、伤害任何一个众生,连蚊虫蚂蚁都不能伤害。很小很小的小蚂蚁,在我们厨房里面,在我们洗手间,有的时候跑到洗脸盆里面,我们看到一只小蚂蚁,我们就不能放水,一定要等它走开,我们放水就会伤害它。它到这个地方来玩玩,它有权利,现在人讲人权,那蚂蚁有蚁权,决定不能伤害。蚊虫叮到我们,它来觅食,跟我们一样,我们在世间也是谋生,我们乐意布施供养很好,不乐意赶走就好了,绝不可以杀它,它不犯死罪。从这个地方培养慈悲心,怎么可以伤害人?要成就自己纯善纯净的德行,我们生活的目的才能达到。
不偷盗,决定不可以有占人便宜的念头。不淫欲,决定不能有一丝毫邪念,成就自己的德行,把自己往上提升。杀、盗、淫,事上没有,但是念头就不行,你还有这个念头。你们大家读过《了凡四训》,《了凡四训》里面举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卫仲达这个故事是真的,在许多古人笔记小说里头都提到他。卫仲达年岁才三十几岁,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的档案搬出来看看,恶的记录摆满阎罗王的大殿,善的记录只有一卷,一张纸卷成一卷,像筷子一样。阎罗王看到很不高兴,拿秤来秤,结果一秤,他的善一点点,还重,恶那么多,还轻。这是讲什么?这是讲善恶有大善有小善,有大恶有小恶,卫仲达没有做大恶,小恶太多。他向阎罗王请教,他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我怎么会造这么多的恶?」阎罗王就告诉他,恶不必造,起心动念档案上都有记录。身、语、意三业,我身没有造,口也没有造,念头动了,意业那里有记录,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大小从哪里分?自私自利小(为个人利益),要为一切众生,那就大。他那一件善事,他没有私心,诚心诚意为社会为大众的,这个善大,虽然很小很小一桩小事情,善大。他真的是善心,没有夹杂自己名利的念头在里头,不是说我做这桩好事,将来我会升官,我会发财,我会得到皇上怎样的赏赐,他没有这个念头,是纯善的心,这善就大了。夹杂丝毫不善,就是夹杂自己的意图,希求将来有什么好的果报,夹杂这个念头在,大善就变成小善,小恶就变成大恶,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是真理,千真万确的事实。起心动念要为公不要为私,所以菩萨修善积德,那了不起,一点点的小善,他都能够把它扩充到虚空法界。毛端微尘小善,在菩萨做起来,果报都不可思议,什么道理?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点点滴滴的善行,他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去想、去做,所以点点滴滴都变成大善,没有小善。
我们今天要做一点善事,首先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为什么要这样作法?大善变成小善了。由此可知,离妄想分别执著,毛端微尘的小善都尽虚空、遍法界,变成什么?跟诸佛如来平等的善业,得诸佛如来平等善业。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行,善业虽然有大小,但是决定不能跟佛平等,能够修跟佛平等的善业,那要什么人?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四相四见都离了,不但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没有了。见就是念头,见是妄想,相是分别执著,我们要懂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自己才晓得怎么修。这种修为就是佛家常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即性」,这里头才有真正的大喜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从这儿来的。
我们从最近的例子举比喻,诸位仔细去想想,韩馆长是凡夫,她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造的罪业多,我相信决不在卫仲达之下,她的恶业册子我想比卫仲达不晓得要高多少倍。她的善业一桩,这一桩超过所有的一切恶业,护持佛法,帮助我们不离开讲台,就这一桩事情,这一善抵得她一生所有一切的罪业,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她。她告诉我,她两次见阿弥陀佛,一次见莲池海会,她说莲池好大好大。她做的这一桩善是真心做的,三十年没有中断,她做了大善,小恶那就不要提了,完全被遮盖。同样一个道理,李木源居士在新加坡,他造作的恶业再多,他有一桩善事也抵过了,什么善事?办培训班,就这一桩善事,他一生什么样的过恶也都被遮盖了。办培训班这桩好事,没有人做,他做了,所以别人在外面说他是非、说他长短,也有人传到这里,我一笑了之。看看卫仲达的事情不就清楚明白了?各人因果各人负责。
由此可知,障碍弘法利生,障碍续佛慧命,那个罪是多重!障碍人学习佛法,障碍人修行,障碍人成就,我们细细去思量,他的罪业等於破和合僧,他把僧团破坏了,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比什么都重!培训班办了五届,只要这五届当中有一两个同学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议,不是要个个成就,有一、二人成就了,那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是影响整个世界佛法,把佛法在世界上复兴起来,带动起来,让亿万众生有因缘,有遇佛的因缘,这培训班的功德不可思议,也不在乎办学时间长短。民国初年,欧阳竟无是杨仁山的学生,杨仁山很难得,一生弘护佛法,他的功德是在金陵刻经处。培养人才是他的学生接著做了,欧阳竟无是他的学生,办支那内学院,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两年,两年支那内学院的学生真有成就。民初这些高僧大德多半都是内学院出来的,如果没有杨仁山,可能佛法在这个时代就没有了,他对於佛法的贡献实在是太伟大了。
所以我们同学要知道,我要怎样修行?我到世间来干什么?现在我们选择佛法,而且又选择弘法利生这一个行业,无论在家出家,我们的目标方向相同,大家一定要携手合作,完成我们的目标,这一点不能疏忽,全心全力去做。要把它做好,一定得万缘放下,不能有一点私心,决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是非人我。古人说得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怎样保持自己心地的纯净?我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认识的人愈少愈好,认识人多是非多。我们现在是凡夫,不能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那我回避,愈少接触愈好,这一点重要。到你自己定慧有一定的程度,不会受外面干扰了,那可以接触,一切人事物都可以接触,你不受他干扰、不受他影响,行,这才能成就圆满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先求根本智,求根本智要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还会起心动念,自己晓得功夫不够、不行,赶紧回避,这是高度的警觉,这个人觉悟了,他知道回避。一定到不受干扰的时候,一丝毫影响都没有的时候,这时候可以接触。自己一定要晓得,晓得进退,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知道缓急,什么事情先做,什么事情后做。
一定要先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后得智。什么时候求后得智?就是不受外境影响了,五欲六尘在我们的身边绝不起心动念,这个时候可以求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参学。参是什么意思?参与一切众生的团体,跟他们在一起。参是参与,不是回避,学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两项是定;样样清楚、样样明白这是慧,成就自己甚深定慧。如果在这些红尘里面还会起心动念,定慧完了。「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有没有听过?一念贪心起,也是百万障门开,一念痴心起、一念慢心起,无量无边的障门都开了。所以没有这种功夫,不敢参与众生的生活活动,不敢参与,有这种功力的时候,可以参与。自己要晓得,没有功力的时候,要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有许多有自知之明,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他关起门来老实念佛,念了几年,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他成功了。他成功为什么要往生?为什么不出来度化众生?缘不足,他自己知道,他如果跟众生有缘,他一定发心出来度众。他觉得他自己跟众生没有缘,他就走了。没有缘是他出来教化众生,众生不听,众生不能接受,这就叫无缘。无缘那就得到极乐世界去留学,等到世间众生缘成熟了再来,来去自由,非常自在,不急在一时。总得要明理,理搞明白了,疑就破掉了。
我还听说有一些同修,大概是少数,对我很关心,我也很感谢,听说外面一些谣言,他们心里就不平,这就说明你没有功夫,要到处去打听,打听干什么?给师父辩白,错了!你是自找烦恼,有什么好辩白的?如果外头谣言是真的,我真有这么多过失,这是我发露忏悔,不是好事情吗?如果没有这个事实,是他在胡造谣言,他在增添我的福报,他在给我添福。古人讲得多,无故受人冤枉、毁谤、造谣、陷害的,天佑之!诸天善神保佑他,给他添福,何必要解释!没有必要,人家要问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一生从来不打听别人的事情,接触的人很多,他姓什么、名字什么,我都不知道,我绝对不会问你住在哪里,你电话号码多少,我才不干这傻事!清净心是这样修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人来问我,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做些什么?你知道,你说给我们听,我不知道。你说给我听,实际上我没有听进去,听而不闻,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这些事放在心上把我们自己的心搞坏了,我自己的心很干净,绝对不把别人这些恶事放在自己心里头,自己心就变坏了,这很不聪明。聪明人永远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善心善行,我们念在心里头效法;别人的恶心恶行,绝不放在心上,成就自己纯净纯善,这个重要!
我们自己这一生一定要下定决心作佛,能不能做到?那完全看你自己,你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决心、毅力,你这一生成功了。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法华经》上龙女一生成就,这是给我们做榜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也是一生成就,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不肯放下我、人、众生、寿者。你不肯放下,那就没有法子,那就肯定做不到。你肯放下,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心一意想作佛,他做到了,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关键那真的是章嘉大师讲的:「看得破,放得下」,就这六个字。对人对事对物至诚感通,我们跟别人感应还不能显著的现前,是自己真诚不够,果然是至诚,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天地鬼神畜生都感动,真诚!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非常明确鲜明的目标,要达到目标,决定不能离开学习。天天要学,学是模仿,从哪里学?经典上学,读经、解义、落实,我所理解的完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换句话说,要真正做到,学一条就要做到一条。从十善业做起,然后慢慢向上提升,这样子脚踏实地,步步稳当。别人怎么作法与我不相干,先要把自己做好,永远没有止境、没有疲厌的去学习,等觉菩萨还要学习。
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佛在经上讲得很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入佛门,才是佛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我在年轻的时候,涉入经教不深,读《金刚经》以为破四相、破四见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以后仔细看看,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须陀洹已经离四相,这才恍然大悟,小乘初果已经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然离四相,从小乘初果到大乘初住,离相功夫有浅深不同,这是肯定的,换句话说,小乘初果对於四相相当淡薄,淡薄到不碍事,他才能证果。是很淡了,但是还碍事,那不行,初果你不能证得。淡薄到不碍事,什么叫不碍事?不起现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不起作用,显示出来的跟菩萨一样,无私无我,这才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还有明显的自私自利的意念,行为没有了,还有意念,意念不行,你决定得不到须陀洹果;虽有,但是连意念他也不起来了,这才能证得初果。我们在这里下功夫,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锻炼。
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真正的意义就是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不行,你不懂得人生的意义。喜欢他,没有贪恋;不喜欢他,没有瞋恚,要在境界里头修什么?修平等心,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染污。什么叫染污?喜、怒、哀、乐、爱、恶、欲是染污,欢喜你已经被污染了,瞋恨你也被污染了,欢喜跟瞋恨不一样,但是污染是相同的,你心不清净了。所以跟人相处一定要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这些现象相处,就如同我们照镜子一样,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你笑你哭你动感情,我笑我哭是表演,像唱戏一样,不动感情。如果他笑你不笑,他哭你不哭,这个人麻木了。我们要跟他做得一样,他真的有喜怒哀乐,我没有,我们在表演,这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什么是功德?功是功夫,确实就像永嘉大师讲的「分别亦非意」。分别亦非意、执著亦非意,喜、怒、哀、乐都不是意,这叫修行,这人才叫菩萨。落在意地里面是凡夫,意地是什么?心意识,落在八识五十一心所里面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跟凡夫同样的行为,用心不一样,他用真心,真心在法相宗里面讲「四智菩提」,所以他能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而不染污,永远保持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远保持不失,这样才能得大自在,才能够法喜充满,才能常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接触,只有一个意念,帮助众生觉悟,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众生少吃少穿都不重要,众生迷而不觉,这个重要!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示现种种身,所谓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我们仔细去观察,芸芸众生当中,只要他表现的言语是觉悟的,我们就知道那是菩萨化身,那不是普通人。念念觉悟!时时觉悟!处处觉悟!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人觉悟了,这人跟大家相处在一起,他是来表演的,他是来做示范的,目的是帮助大家觉悟,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中,总不离开这一个原理原则,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定力,自己的智慧,在修学过程当中才真正会有长进,不至於堕落。一般常讲,度众生,众生没有度,被众生度跑了,那就是一般热心有余,智慧定力不足,不但不能利益众生,自己也退转,为什么?受不了世间五欲六尘的诱惑,堕落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不仅是在家众,出家里头很多,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堕落在五欲六尘里头,迷了之后,再也不会回头,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不胜枚举,我们要小心谨慎,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
归根结柢一句话,不读经怎么行?我们有能力在现在社会,现在社会是最严重的染缸,在里头不被污染吗?大染缸里头不被污染,那肯定你是再来人,你决定不是凡夫,凡夫不可能不被污染的。凡夫要保持不被污染,只有一个办法,天天读经,天天求解,要求深解义趣,天天奉行,才能保得住。从前儒家学人常说,「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这话说得有道理,换句话讲,从前念书人还能保持三天,三天之后再不看的话,就被境界转了。从前的出家人半月诵戒,换句话说,还能保持半个月、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不重新再温习,决定会被淘汰,被境界所转。现在不行,现在半月诵戒有什么用?印光大师距离我们近,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要把《感应篇》附在课诵里面来读,这个意思是天天要读,《感应篇》就是戒律,每天都要读诵,那是善恶的标准。祖师不用戒本做标准,用《感应篇》做标准,有道理。
我早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要求我们自己的同修,把《感应篇》放在晚课里面。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晚课念诵的经文特别选《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早课选第六品四十八愿。《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里面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天天要读诵,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检讨,改过自新,这样做才不至於被这个大染缸所污染。不但自己要做,天天还要发心在讲台上讲给大家听,劝大家,同时也劝自己,保住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觉,谈何容易!我们自己要没有一套方法,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当然会被境界所转,当然会堕落。我们看到许多人退转堕落,一点都不奇怪,我要不是这样干,跟他一样!所以我非常重视讲台,讲台是锻炼自己,每天讲给别人听,自己要堕落,这就不好意思。讲得太多,讲得太久,自自然然就记住,就不会忘记,时时刻刻就能提醒自己,功德利益在此地。
所以,什么人都能相处,跟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跟冤家对头也能欢喜相处。总而言之,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学什么?学真诚、学清净、学平等,学著不起恶念、不动恶心,学这个。这样一来,自自然然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里头有真乐。「恒顺众生」,在恒顺里面帮助他们,给他启示,给他暗示。短时间他不能发现,时间长了,慢慢他就发现,他就觉悟过来了。所以要有耐心,有恒心。
末后我们讲到价值,什么是价值?现在我们真的是搞清楚、搞明白了,人生在世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你们想想对不对?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这个意思,跟佛的这两句话,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弘法利生就是为人演说,我们要做到、要说到,演是做到,做到而后说到,这为人演说。到世间来就是表演样子给人看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看到欢喜。菩萨成佛我们在经上读过,菩萨成佛,在没有成佛之前,他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福,为什么?相好是福报,「百劫修相好」。你要问他修相好干什么?世间人都喜欢相好,用好相摄受众生,让众生一看,他就生欢喜心,他就会跟你走,就会听你话,相好多重要!现在人讲包装门面,现在人讲求,佛早就讲求了,搞包装门面,世间人怎么搞都搞不过佛菩萨,佛菩萨懂得以相好摄受一切众生。
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的,阿难尊者为什么发心出家?释迦牟尼佛问,他答出来我们才晓得,他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太好了,他说这相绝对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他修成的,他也想好相,跟释迦牟尼佛去学。他学不是成就道业,他是希望相好,所以才遭摩登伽女之难,「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发心学佛了。各人因虽然不一样,后来果都是圆满的。相好摄受众生,我们学佛的人相好太重要了,相好不要刻意去求,刻意求不到,真心去求,相随心转。最重要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有这五种心,你的相自然就变了。相随心转,心真诚,你有诚实的相,人家一看你,这人靠得住,这人可以信赖,他真诚。人家看你很清净,他就很欢喜;看到你心平等,他就会尊重你;看到你有智慧、看到你有爱心,慈悲就是爱心,他当然会跟你学习。心在哪里?心在相貌上,相貌改变了,体质就改变了,你自然能够摄受人心。
世间人说老实话,不管他是哪个国家人,哪个种族的人,哪个宗教的人,他最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关心他自己的身体、关心他自己的幸福、关心他自己健康长寿,形相美好,这不分宗教、不分族群的,你要有这一套东西,那就非常吸引人,比宗教还厉害。佛懂得,佛教化众生以这种方式做第一个手段。佛教给我们相好从哪里修?修善积德,这是修相好的不二法门,不是上美容院去整容。我们在香港看到一些电影明星去整容,整到最后,几乎连命都整掉,产生许多副作用,痛苦不堪。佛教给我们整容是从内心,为什么?相随心转,体质也是随心转,所以我们提倡纯净纯善。假如你能够将真诚、纯诚、纯真纯诚、纯净,这五条都能做到纯,我相信你的相貌会跟观世音、阿弥陀佛一样,你的体质一定也是金刚不坏身,从这方面来修,这是真的。
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从你的相貌、从你的体质、从你的言谈行动,你的功夫完全表现在外面,丝毫都不能够隐瞒,自自然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刻意是你装模作样,必定会被人拆穿。完全出於自然,这是功夫。年年要有进步,证明你修持功夫得力。如果你一年不如一年,你功夫不得力,你退步了。中国古时候有一个长寿的人,提起来诸位也许都知道,彭祖,史书上记载,彭祖活了好像是七百多岁,我们通常讲八百岁,书上记载七百多岁的时候,他的身体还很健康,这人有修养、这人有功夫。我们寿命搞到四、五十年就衰了,这像什么话!这怎么能服人?如果我们把衰退的身体,用世尊的教诲,从心上改、从理上改、从事上改,两三年就会有显著的效果。用这个效果来接引众生,确实有最大的说服力,人家一看一听,服了,这东西是好,大家都愿意来学。
我们这次预定今年十月份到美国、加拿大去访问,昨天我跟会长谈,希望我们培训班能够派两位同学,我们一道去。因为这次我们主要目的,去参观美国那边的净宗学会,现在跟我们约定的有九个会,美国大概有二十多个净宗学会。因为有一些地方我们没有时间去,但是他们都会在就近邀请的净宗学会,我们聚会,大概就是美加地区的净宗学会的同修,我们都会见到。会长也同意,你们同学当中推两位参加我们团一起去,我们这个团很大,大概会有一两百人,很大的一个团体,现在由悟道法师在台湾组团。去的同修,我知道我们同修里面,大概可能有美国公民、有美国永久居留的,那就非常方便,如果没有的,要赶紧办签证,办旅游的签证就可以了。
我们去为人演说,去表演,加强美加地区同修们的信心,加强他修学的信心,我们把修学的成果带去给他们看看,我们教学的信心。我们培训班的同学到那边去,好!他们要请我讲开示,我就请你们上去,你们代我讲,让他们看看我们培训班训练的学生。这里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希望将来美加地区邀请我们同学到那边去弘法讲经;第二个目的是欢迎那边年轻的同学,无论出家在家,参加我们培训班,到新加坡来留学、短期留学。这样的往来交流,每年有一次是很理想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把风气开了,以后我们同学,希望年年都这样办。现在我们跟南美有联络,跟欧洲也准备联系,把净宗向全世界推展,把我们培训班的同学这种成就向全世界介绍,这就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具体的落实,做出来了。
佛的道场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我们的道场是全球,要有这个概念,不要说我们道场是这么小小地方,那就错了,我们的道场是全世界。全世界修净土的同修,我们都是一家人,真的是一家,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到极乐世界,那怎么不是一家人?一定要同心同德,要互助合作,要不分彼此。不但我们要光大净宗,如果对於佛教其他宗派有了分别执著,实在说我们对不起释迦牟尼佛,也对不起诸佛如来。诸佛如来给我们讲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错,我们自己修行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但是要知道,虚空法界无量众生根性不同,佛教在中国有十个大宗派,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所以对於其他宗派,我们一定要发心都兼顾到,统统都顾到。在自己行有余力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其他宗教发扬光大,这里头讲行有余力,这话怎么讲?自己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我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差一点不在乎,只要能往生就行了,我就可以拨出一部分时间帮助其他宗派,这是必须要想到的。如果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把握,那就不行,这一定要先求到往生的把握,不能因为帮助别人是个好事情,到最后不能往生,还搞六道轮回,那就错了。先在往生上求得把握,然后可以帮助其他宗派,这样就正确。
净土经里面,跟我们讲往生西方的条件讲得很清楚,但是这些话意思很深,像大势至菩萨讲的原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果这句话不好懂,我们再听听《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他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这三句话就是净念相继。如果怀疑夹杂,「净」字没有了;如果间断,相续就没有了,所以大势至菩萨讲四个字,觉明妙行菩萨讲九个字,意思完全相同。「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自己真正做到了,然后假如我们帮助其他宗派,我们帮助华严宗讲《华严经》,帮助天台宗讲《法华经》,帮助法相宗去讲《成唯识论》,这算不算夹杂?不夹杂,到这才行,如果是夹杂,那就不行。怎么不夹杂?你契入境界之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不夹杂,就是真正入不二法门就不夹杂了。讲基督教的《新旧约》也不夹杂,讲《古兰经》也不夹杂。要到那个功夫,没有到那个功夫不行,那就夹杂,所以大势至讲的原则是不会变的,永远不会变的,问题是在我们自己功夫浅深有差别。怎么样提升?提升到自己入不二法门,佛家常讲的入不二门,不二就是一。我告诉同学,真正彻底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入不二门。你有执著,你有分别,你有妄想,你入不了不二门。不二门就是一真法界。
执著没有了,确实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你脱离六道了。只要有执著,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才晓得执著的严重性。你还有分别,你出不了十法界,没有执著,还有分别,出不了十法界。分别也没有了,执著分别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还有无明,无明就是妄想,妄想要断一分,断一分是什么意思?妄想虽然有,不起作用,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你就入一真法界,你就入不二门。入不二门是什么地位?《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我们要努力。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执著分别要淡,愈淡愈好,要练习在这里放下,放下分别执著。妄想是最难放下的,先从执著上放下,再学著从分别上放下,我们就得大利益。如果真的把执著放下,不再执著,我们念佛往生,肯定生凡圣同居土;执著没有了,还有分别,这是生方便有余土;分别没有了,还只有微细的妄想,那是无明,生实报庄严土,与往生的品位有密切的关系。
怎样能帮助我们放下?《金刚般若》好,常常想到经上的教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好执著的?有什么好分别的?虚妄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是梦幻泡影,不是假的。有为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在里头,有为是什么?有生有灭的。哪个法没有生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你这样仔细一观察,没有一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在这里头起妄想分别执著,错了!但是麻烦的是妄想分别执著搞得太久了,无始劫以来就搞妄想分别执著,现在搞成习惯了,佛给我们说是假的,我们听了也相信,想把它丢掉又丢不掉,麻烦在这里,已经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我们现在要把习惯改过来是很困难,但不是不能改,能改得过来,只要自己认识清楚,下定决心。刚刚改的时候,当然很痛苦,这是不能避免的,怎么样痛苦也要改,所谓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毛病习气统统改过来了,所有现相都是幻妄相,怎么不能相处!为什么不能相处?你在幻妄相里头当真,坚固的分别执著,跟别人不能相处。分别执著一打破,什么都能相处,妖魔鬼怪也能相处,三教九流也都可以做好朋友。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像诸佛菩萨一样,就是九法界众生的善友。我们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面读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善友。佛菩萨能跟法界一切众生为善友,他为什么能做到?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无我无私,无我无私就是决定没有自己的利害。凡夫跟人不能相处,利害起冲突,不知道利害也是假的,利害也是虚妄的。
这些事情我们读历史就非常的明显,印光大师给卫锦洲的那封信,印祖举三国时候的例子,三国时代,天天打仗,天天斗争,到他们人统统都死了之后看,有什么意思?斗来斗去还不是一场空,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你的地位,你的权力,全是假的。印祖说得好,这些人迷惑颠倒,不知道享福。曹操天天带兵去打仗,不知道自己在家过快乐日子,傻瓜一个!造一身的罪业,死了以后堕地狱,变畜生还债,都不值得!这都是迷惑颠倒,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伟大,真的叫自欺欺人。过去的事情看明白了,现在亦复如是,我们现在要觉悟,绝对不干傻事。什么是真的?只有求觉悟是真的,除求觉悟之外,全是假的,佛法跟我们讲真的。真正聪明人,真正有福的人,干什么?天天求觉悟,天天提升自己的觉悟,到究竟圆满就成佛。我们从初信位菩萨提升到二信位,觉悟又高一层,到三信位又高一层,天天提高自己的觉悟,这是真的。只有这一法真实,其他都是假的。所以我们这一生的目的就是求觉悟,不断提升自己的觉悟。
我们生命的意义在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和睦相处里头最重要的是平等对待,不平等决定没有和睦。人人平等、法法平等,要懂得这个道理,不平等是迷,平等是觉。这一生过得有价值,那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我们全心全力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续佛慧命是专指教学、传法,办培训班、办佛学院,目的是续佛慧命,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是弘法利生。在毕业之后,我以这一点供养诸位同修。
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大家好!
培训班第五届在六月三十号毕业了,今天有部分同学离开新加坡了,事前我不知道,我想跟大家在一起见见面、谈谈话。
世间灾难很多,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一个阶段,西方人所讲的世纪末,跟二十一世纪的开端,世纪交接的时候,许许多多的预言都说有灾难。灾难是不是有?什么时候会来?谁也不能够预测。可是我们从资讯里面看到许多的预兆,这些预兆都是不善的,所以我们观察灾难肯定是有,就正如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只是早迟的问题。於是我们深深的反省,自己到世间来,是来干什么的?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应运而来」,应运而来是来享福的,那个时代一定是太平盛世;另一种是「应劫而来」,劫难来的时候,他要来受劫难的苦痛。这是佛说的一般的众生。学了佛这就不一样了,像《了凡四训》、《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一篇讲稿我昨天把它看完,我希望将来也能拍成电视剧,最好能拍成两片,跟《了凡四训》合在一起一共八片。
有缘遇到圣贤人的教诲,我们的命运可以改造。所以我们今天提出三个问题: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如果不是圣贤教诲,这三桩事情不容易,不是个人能够把握的,但是接受圣贤教诲之后,确实自己可以掌握。无论是哪一个宗教,他们的神圣,教化他们的信徒,而信徒对於神圣的教诲确实能够明了,像我们佛法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要是愿解神圣真实义,真的个个人得救,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成菩萨、成神、成圣,这些只是名称上不一样,其实是一个道理,是同样殊胜的成就。
我们总算是过去生中种的有善根福德,这一世有这么好的缘分遇到佛法。不但遇到佛法,还遇到佛法里面最殊胜的净宗法门,尤其难得的,这是过去人梦寐以求而求不到的,究竟圆满的《无量寿经》会集本,这从前人求不到的,我们遇到了,真正是无量劫来希有的因缘。遇到了,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就有正确的目标,就会过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目标是什么?目标一定要作佛,什么叫作佛?实在讲「佛」这个字是觉悟的意思,「佛陀耶」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作佛就是要做一个觉悟的人,就是这个意思,里头没有迷信。要做一个究竟彻底觉悟的人,宗门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般若经》里面讲通达诸法实相,宇宙之间、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的真相,我们明白通达了,这个人就称之为佛,称之为觉者、智者,是这么个意思。
因为众生不觉,所以才有三途六道,才有十法界,现在科学家讲的不同维次的空间,这是什么?不觉变现出来的。彻底觉悟之后,那是什么境界?叫一真法界,我们现在住这边也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里面所享受的,跟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两样,为什么?华藏遍虚空法界,极乐也是遍虚空、周法界。由此可知,问题的关键就是在觉、迷,我们终於把自己的目标找到了,我们在这一生就是求觉悟,没有别的。要求觉悟,就得把迷放下,迷放下就觉了,迷不肯放下,那怎么样也觉不了。这里面特别是迷的心态、迷的形相,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迷的心态就是相宗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那是迷的心态;迷的形相,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依正庄严,变现出这个形相。迷的造作是你内心跟外面的形相交感,这一交感就造业,造业里面有所谓善业、恶业,善业是三善道的果报、四圣法界的果报;恶业是三恶道的果报,有时候也把修罗加进去,四恶道的果报。事实真相如此,这是迷的形相。
所以迷我们要放下,迷的根,我在讲席常讲,自私自利是迷的根。佛法无论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祖师大德无不是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金刚经》上讲的四相,佛说得多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自私自利是我相,损人利己是人相,四相里面我相是我执,其余三种是法执。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我们从根本修就是要把根拔除。从哪里学起?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讲得多好,教导我们修行的总原则、总纲领:「菩萨昼夜常念善法」。善法分等级,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深重,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最基本的十善业道,一定要放在心上,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起心动念决定不能跟十恶相应,要远离十恶,要跟十善相应。对於经典,佛一再劝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解得浅不行,功夫怎么会得力?总得要解得深、要解得广。
不杀生,讲到究竟处,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伤害别人,如果还有一个念头会让别人受伤害,你杀心没有断,损人利己,十恶业就全了,这事情不能干!不但在言语造作上不可以伤害任何一个人、伤害任何一个众生,连蚊虫蚂蚁都不能伤害。很小很小的小蚂蚁,在我们厨房里面,在我们洗手间,有的时候跑到洗脸盆里面,我们看到一只小蚂蚁,我们就不能放水,一定要等它走开,我们放水就会伤害它。它到这个地方来玩玩,它有权利,现在人讲人权,那蚂蚁有蚁权,决定不能伤害。蚊虫叮到我们,它来觅食,跟我们一样,我们在世间也是谋生,我们乐意布施供养很好,不乐意赶走就好了,绝不可以杀它,它不犯死罪。从这个地方培养慈悲心,怎么可以伤害人?要成就自己纯善纯净的德行,我们生活的目的才能达到。
不偷盗,决定不可以有占人便宜的念头。不淫欲,决定不能有一丝毫邪念,成就自己的德行,把自己往上提升。杀、盗、淫,事上没有,但是念头就不行,你还有这个念头。你们大家读过《了凡四训》,《了凡四训》里面举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卫仲达这个故事是真的,在许多古人笔记小说里头都提到他。卫仲达年岁才三十几岁,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的档案搬出来看看,恶的记录摆满阎罗王的大殿,善的记录只有一卷,一张纸卷成一卷,像筷子一样。阎罗王看到很不高兴,拿秤来秤,结果一秤,他的善一点点,还重,恶那么多,还轻。这是讲什么?这是讲善恶有大善有小善,有大恶有小恶,卫仲达没有做大恶,小恶太多。他向阎罗王请教,他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我怎么会造这么多的恶?」阎罗王就告诉他,恶不必造,起心动念档案上都有记录。身、语、意三业,我身没有造,口也没有造,念头动了,意业那里有记录,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大小从哪里分?自私自利小(为个人利益),要为一切众生,那就大。他那一件善事,他没有私心,诚心诚意为社会为大众的,这个善大,虽然很小很小一桩小事情,善大。他真的是善心,没有夹杂自己名利的念头在里头,不是说我做这桩好事,将来我会升官,我会发财,我会得到皇上怎样的赏赐,他没有这个念头,是纯善的心,这善就大了。夹杂丝毫不善,就是夹杂自己的意图,希求将来有什么好的果报,夹杂这个念头在,大善就变成小善,小恶就变成大恶,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是真理,千真万确的事实。起心动念要为公不要为私,所以菩萨修善积德,那了不起,一点点的小善,他都能够把它扩充到虚空法界。毛端微尘小善,在菩萨做起来,果报都不可思议,什么道理?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点点滴滴的善行,他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去想、去做,所以点点滴滴都变成大善,没有小善。
我们今天要做一点善事,首先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为什么要这样作法?大善变成小善了。由此可知,离妄想分别执著,毛端微尘的小善都尽虚空、遍法界,变成什么?跟诸佛如来平等的善业,得诸佛如来平等善业。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行,善业虽然有大小,但是决定不能跟佛平等,能够修跟佛平等的善业,那要什么人?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四相四见都离了,不但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没有了。见就是念头,见是妄想,相是分别执著,我们要懂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自己才晓得怎么修。这种修为就是佛家常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即性」,这里头才有真正的大喜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从这儿来的。
我们从最近的例子举比喻,诸位仔细去想想,韩馆长是凡夫,她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造的罪业多,我相信决不在卫仲达之下,她的恶业册子我想比卫仲达不晓得要高多少倍。她的善业一桩,这一桩超过所有的一切恶业,护持佛法,帮助我们不离开讲台,就这一桩事情,这一善抵得她一生所有一切的罪业,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她。她告诉我,她两次见阿弥陀佛,一次见莲池海会,她说莲池好大好大。她做的这一桩善是真心做的,三十年没有中断,她做了大善,小恶那就不要提了,完全被遮盖。同样一个道理,李木源居士在新加坡,他造作的恶业再多,他有一桩善事也抵过了,什么善事?办培训班,就这一桩善事,他一生什么样的过恶也都被遮盖了。办培训班这桩好事,没有人做,他做了,所以别人在外面说他是非、说他长短,也有人传到这里,我一笑了之。看看卫仲达的事情不就清楚明白了?各人因果各人负责。
由此可知,障碍弘法利生,障碍续佛慧命,那个罪是多重!障碍人学习佛法,障碍人修行,障碍人成就,我们细细去思量,他的罪业等於破和合僧,他把僧团破坏了,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比什么都重!培训班办了五届,只要这五届当中有一两个同学成就,功德就不可思议,不是要个个成就,有一、二人成就了,那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是影响整个世界佛法,把佛法在世界上复兴起来,带动起来,让亿万众生有因缘,有遇佛的因缘,这培训班的功德不可思议,也不在乎办学时间长短。民国初年,欧阳竟无是杨仁山的学生,杨仁山很难得,一生弘护佛法,他的功德是在金陵刻经处。培养人才是他的学生接著做了,欧阳竟无是他的学生,办支那内学院,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两年,两年支那内学院的学生真有成就。民初这些高僧大德多半都是内学院出来的,如果没有杨仁山,可能佛法在这个时代就没有了,他对於佛法的贡献实在是太伟大了。
所以我们同学要知道,我要怎样修行?我到世间来干什么?现在我们选择佛法,而且又选择弘法利生这一个行业,无论在家出家,我们的目标方向相同,大家一定要携手合作,完成我们的目标,这一点不能疏忽,全心全力去做。要把它做好,一定得万缘放下,不能有一点私心,决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是非人我。古人说得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怎样保持自己心地的纯净?我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认识的人愈少愈好,认识人多是非多。我们现在是凡夫,不能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那我回避,愈少接触愈好,这一点重要。到你自己定慧有一定的程度,不会受外面干扰了,那可以接触,一切人事物都可以接触,你不受他干扰、不受他影响,行,这才能成就圆满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先求根本智,求根本智要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还会起心动念,自己晓得功夫不够、不行,赶紧回避,这是高度的警觉,这个人觉悟了,他知道回避。一定到不受干扰的时候,一丝毫影响都没有的时候,这时候可以接触。自己一定要晓得,晓得进退,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知道缓急,什么事情先做,什么事情后做。
一定要先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后得智。什么时候求后得智?就是不受外境影响了,五欲六尘在我们的身边绝不起心动念,这个时候可以求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参学。参是什么意思?参与一切众生的团体,跟他们在一起。参是参与,不是回避,学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两项是定;样样清楚、样样明白这是慧,成就自己甚深定慧。如果在这些红尘里面还会起心动念,定慧完了。「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有没有听过?一念贪心起,也是百万障门开,一念痴心起、一念慢心起,无量无边的障门都开了。所以没有这种功夫,不敢参与众生的生活活动,不敢参与,有这种功力的时候,可以参与。自己要晓得,没有功力的时候,要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有许多有自知之明,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他关起门来老实念佛,念了几年,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他成功了。他成功为什么要往生?为什么不出来度化众生?缘不足,他自己知道,他如果跟众生有缘,他一定发心出来度众。他觉得他自己跟众生没有缘,他就走了。没有缘是他出来教化众生,众生不听,众生不能接受,这就叫无缘。无缘那就得到极乐世界去留学,等到世间众生缘成熟了再来,来去自由,非常自在,不急在一时。总得要明理,理搞明白了,疑就破掉了。
我还听说有一些同修,大概是少数,对我很关心,我也很感谢,听说外面一些谣言,他们心里就不平,这就说明你没有功夫,要到处去打听,打听干什么?给师父辩白,错了!你是自找烦恼,有什么好辩白的?如果外头谣言是真的,我真有这么多过失,这是我发露忏悔,不是好事情吗?如果没有这个事实,是他在胡造谣言,他在增添我的福报,他在给我添福。古人讲得多,无故受人冤枉、毁谤、造谣、陷害的,天佑之!诸天善神保佑他,给他添福,何必要解释!没有必要,人家要问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一生从来不打听别人的事情,接触的人很多,他姓什么、名字什么,我都不知道,我绝对不会问你住在哪里,你电话号码多少,我才不干这傻事!清净心是这样修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人来问我,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做些什么?你知道,你说给我们听,我不知道。你说给我听,实际上我没有听进去,听而不闻,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这些事放在心上把我们自己的心搞坏了,我自己的心很干净,绝对不把别人这些恶事放在自己心里头,自己心就变坏了,这很不聪明。聪明人永远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善心善行,我们念在心里头效法;别人的恶心恶行,绝不放在心上,成就自己纯净纯善,这个重要!
我们自己这一生一定要下定决心作佛,能不能做到?那完全看你自己,你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决心、毅力,你这一生成功了。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法华经》上龙女一生成就,这是给我们做榜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也是一生成就,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不肯放下我、人、众生、寿者。你不肯放下,那就没有法子,那就肯定做不到。你肯放下,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心一意想作佛,他做到了,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关键那真的是章嘉大师讲的:「看得破,放得下」,就这六个字。对人对事对物至诚感通,我们跟别人感应还不能显著的现前,是自己真诚不够,果然是至诚,哪有不感动人的道理?天地鬼神畜生都感动,真诚!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非常明确鲜明的目标,要达到目标,决定不能离开学习。天天要学,学是模仿,从哪里学?经典上学,读经、解义、落实,我所理解的完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换句话说,要真正做到,学一条就要做到一条。从十善业做起,然后慢慢向上提升,这样子脚踏实地,步步稳当。别人怎么作法与我不相干,先要把自己做好,永远没有止境、没有疲厌的去学习,等觉菩萨还要学习。
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佛在经上讲得很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才入佛门,才是佛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我在年轻的时候,涉入经教不深,读《金刚经》以为破四相、破四见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以后仔细看看,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须陀洹已经离四相,这才恍然大悟,小乘初果已经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然离四相,从小乘初果到大乘初住,离相功夫有浅深不同,这是肯定的,换句话说,小乘初果对於四相相当淡薄,淡薄到不碍事,他才能证果。是很淡了,但是还碍事,那不行,初果你不能证得。淡薄到不碍事,什么叫不碍事?不起现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不起作用,显示出来的跟菩萨一样,无私无我,这才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还有明显的自私自利的意念,行为没有了,还有意念,意念不行,你决定得不到须陀洹果;虽有,但是连意念他也不起来了,这才能证得初果。我们在这里下功夫,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锻炼。
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真正的意义就是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不行,你不懂得人生的意义。喜欢他,没有贪恋;不喜欢他,没有瞋恚,要在境界里头修什么?修平等心,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染污。什么叫染污?喜、怒、哀、乐、爱、恶、欲是染污,欢喜你已经被污染了,瞋恨你也被污染了,欢喜跟瞋恨不一样,但是污染是相同的,你心不清净了。所以跟人相处一定要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这些现象相处,就如同我们照镜子一样,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你笑你哭你动感情,我笑我哭是表演,像唱戏一样,不动感情。如果他笑你不笑,他哭你不哭,这个人麻木了。我们要跟他做得一样,他真的有喜怒哀乐,我没有,我们在表演,这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什么是功德?功是功夫,确实就像永嘉大师讲的「分别亦非意」。分别亦非意、执著亦非意,喜、怒、哀、乐都不是意,这叫修行,这人才叫菩萨。落在意地里面是凡夫,意地是什么?心意识,落在八识五十一心所里面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跟凡夫同样的行为,用心不一样,他用真心,真心在法相宗里面讲「四智菩提」,所以他能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而不染污,永远保持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远保持不失,这样才能得大自在,才能够法喜充满,才能常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接触,只有一个意念,帮助众生觉悟,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众生少吃少穿都不重要,众生迷而不觉,这个重要!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示现种种身,所谓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我们仔细去观察,芸芸众生当中,只要他表现的言语是觉悟的,我们就知道那是菩萨化身,那不是普通人。念念觉悟!时时觉悟!处处觉悟!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人觉悟了,这人跟大家相处在一起,他是来表演的,他是来做示范的,目的是帮助大家觉悟,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中,总不离开这一个原理原则,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定力,自己的智慧,在修学过程当中才真正会有长进,不至於堕落。一般常讲,度众生,众生没有度,被众生度跑了,那就是一般热心有余,智慧定力不足,不但不能利益众生,自己也退转,为什么?受不了世间五欲六尘的诱惑,堕落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不仅是在家众,出家里头很多,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堕落在五欲六尘里头,迷了之后,再也不会回头,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不胜枚举,我们要小心谨慎,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
归根结柢一句话,不读经怎么行?我们有能力在现在社会,现在社会是最严重的染缸,在里头不被污染吗?大染缸里头不被污染,那肯定你是再来人,你决定不是凡夫,凡夫不可能不被污染的。凡夫要保持不被污染,只有一个办法,天天读经,天天求解,要求深解义趣,天天奉行,才能保得住。从前儒家学人常说,「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这话说得有道理,换句话讲,从前念书人还能保持三天,三天之后再不看的话,就被境界转了。从前的出家人半月诵戒,换句话说,还能保持半个月、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不重新再温习,决定会被淘汰,被境界所转。现在不行,现在半月诵戒有什么用?印光大师距离我们近,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要把《感应篇》附在课诵里面来读,这个意思是天天要读,《感应篇》就是戒律,每天都要读诵,那是善恶的标准。祖师不用戒本做标准,用《感应篇》做标准,有道理。
我早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要求我们自己的同修,把《感应篇》放在晚课里面。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晚课念诵的经文特别选《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早课选第六品四十八愿。《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里面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天天要读诵,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检讨,改过自新,这样做才不至於被这个大染缸所污染。不但自己要做,天天还要发心在讲台上讲给大家听,劝大家,同时也劝自己,保住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觉,谈何容易!我们自己要没有一套方法,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当然会被境界所转,当然会堕落。我们看到许多人退转堕落,一点都不奇怪,我要不是这样干,跟他一样!所以我非常重视讲台,讲台是锻炼自己,每天讲给别人听,自己要堕落,这就不好意思。讲得太多,讲得太久,自自然然就记住,就不会忘记,时时刻刻就能提醒自己,功德利益在此地。
所以,什么人都能相处,跟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跟冤家对头也能欢喜相处。总而言之,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学什么?学真诚、学清净、学平等,学著不起恶念、不动恶心,学这个。这样一来,自自然然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里头有真乐。「恒顺众生」,在恒顺里面帮助他们,给他启示,给他暗示。短时间他不能发现,时间长了,慢慢他就发现,他就觉悟过来了。所以要有耐心,有恒心。
末后我们讲到价值,什么是价值?现在我们真的是搞清楚、搞明白了,人生在世最有价值的事情,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你们想想对不对?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这个意思,跟佛的这两句话,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弘法利生就是为人演说,我们要做到、要说到,演是做到,做到而后说到,这为人演说。到世间来就是表演样子给人看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看到欢喜。菩萨成佛我们在经上读过,菩萨成佛,在没有成佛之前,他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福,为什么?相好是福报,「百劫修相好」。你要问他修相好干什么?世间人都喜欢相好,用好相摄受众生,让众生一看,他就生欢喜心,他就会跟你走,就会听你话,相好多重要!现在人讲包装门面,现在人讲求,佛早就讲求了,搞包装门面,世间人怎么搞都搞不过佛菩萨,佛菩萨懂得以相好摄受一切众生。
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的,阿难尊者为什么发心出家?释迦牟尼佛问,他答出来我们才晓得,他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太好了,他说这相绝对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他修成的,他也想好相,跟释迦牟尼佛去学。他学不是成就道业,他是希望相好,所以才遭摩登伽女之难,「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发心学佛了。各人因虽然不一样,后来果都是圆满的。相好摄受众生,我们学佛的人相好太重要了,相好不要刻意去求,刻意求不到,真心去求,相随心转。最重要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有这五种心,你的相自然就变了。相随心转,心真诚,你有诚实的相,人家一看你,这人靠得住,这人可以信赖,他真诚。人家看你很清净,他就很欢喜;看到你心平等,他就会尊重你;看到你有智慧、看到你有爱心,慈悲就是爱心,他当然会跟你学习。心在哪里?心在相貌上,相貌改变了,体质就改变了,你自然能够摄受人心。
世间人说老实话,不管他是哪个国家人,哪个种族的人,哪个宗教的人,他最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关心他自己的身体、关心他自己的幸福、关心他自己健康长寿,形相美好,这不分宗教、不分族群的,你要有这一套东西,那就非常吸引人,比宗教还厉害。佛懂得,佛教化众生以这种方式做第一个手段。佛教给我们相好从哪里修?修善积德,这是修相好的不二法门,不是上美容院去整容。我们在香港看到一些电影明星去整容,整到最后,几乎连命都整掉,产生许多副作用,痛苦不堪。佛教给我们整容是从内心,为什么?相随心转,体质也是随心转,所以我们提倡纯净纯善。假如你能够将真诚、纯诚、纯真纯诚、纯净,这五条都能做到纯,我相信你的相貌会跟观世音、阿弥陀佛一样,你的体质一定也是金刚不坏身,从这方面来修,这是真的。
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从你的相貌、从你的体质、从你的言谈行动,你的功夫完全表现在外面,丝毫都不能够隐瞒,自自然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刻意是你装模作样,必定会被人拆穿。完全出於自然,这是功夫。年年要有进步,证明你修持功夫得力。如果你一年不如一年,你功夫不得力,你退步了。中国古时候有一个长寿的人,提起来诸位也许都知道,彭祖,史书上记载,彭祖活了好像是七百多岁,我们通常讲八百岁,书上记载七百多岁的时候,他的身体还很健康,这人有修养、这人有功夫。我们寿命搞到四、五十年就衰了,这像什么话!这怎么能服人?如果我们把衰退的身体,用世尊的教诲,从心上改、从理上改、从事上改,两三年就会有显著的效果。用这个效果来接引众生,确实有最大的说服力,人家一看一听,服了,这东西是好,大家都愿意来学。
我们这次预定今年十月份到美国、加拿大去访问,昨天我跟会长谈,希望我们培训班能够派两位同学,我们一道去。因为这次我们主要目的,去参观美国那边的净宗学会,现在跟我们约定的有九个会,美国大概有二十多个净宗学会。因为有一些地方我们没有时间去,但是他们都会在就近邀请的净宗学会,我们聚会,大概就是美加地区的净宗学会的同修,我们都会见到。会长也同意,你们同学当中推两位参加我们团一起去,我们这个团很大,大概会有一两百人,很大的一个团体,现在由悟道法师在台湾组团。去的同修,我知道我们同修里面,大概可能有美国公民、有美国永久居留的,那就非常方便,如果没有的,要赶紧办签证,办旅游的签证就可以了。
我们去为人演说,去表演,加强美加地区同修们的信心,加强他修学的信心,我们把修学的成果带去给他们看看,我们教学的信心。我们培训班的同学到那边去,好!他们要请我讲开示,我就请你们上去,你们代我讲,让他们看看我们培训班训练的学生。这里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希望将来美加地区邀请我们同学到那边去弘法讲经;第二个目的是欢迎那边年轻的同学,无论出家在家,参加我们培训班,到新加坡来留学、短期留学。这样的往来交流,每年有一次是很理想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把风气开了,以后我们同学,希望年年都这样办。现在我们跟南美有联络,跟欧洲也准备联系,把净宗向全世界推展,把我们培训班的同学这种成就向全世界介绍,这就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具体的落实,做出来了。
佛的道场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我们的道场是全球,要有这个概念,不要说我们道场是这么小小地方,那就错了,我们的道场是全世界。全世界修净土的同修,我们都是一家人,真的是一家,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到极乐世界,那怎么不是一家人?一定要同心同德,要互助合作,要不分彼此。不但我们要光大净宗,如果对於佛教其他宗派有了分别执著,实在说我们对不起释迦牟尼佛,也对不起诸佛如来。诸佛如来给我们讲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错,我们自己修行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但是要知道,虚空法界无量众生根性不同,佛教在中国有十个大宗派,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所以对於其他宗派,我们一定要发心都兼顾到,统统都顾到。在自己行有余力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其他宗教发扬光大,这里头讲行有余力,这话怎么讲?自己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我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差一点不在乎,只要能往生就行了,我就可以拨出一部分时间帮助其他宗派,这是必须要想到的。如果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把握,那就不行,这一定要先求到往生的把握,不能因为帮助别人是个好事情,到最后不能往生,还搞六道轮回,那就错了。先在往生上求得把握,然后可以帮助其他宗派,这样就正确。
净土经里面,跟我们讲往生西方的条件讲得很清楚,但是这些话意思很深,像大势至菩萨讲的原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果这句话不好懂,我们再听听《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他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这三句话就是净念相继。如果怀疑夹杂,「净」字没有了;如果间断,相续就没有了,所以大势至菩萨讲四个字,觉明妙行菩萨讲九个字,意思完全相同。「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我们自己真正做到了,然后假如我们帮助其他宗派,我们帮助华严宗讲《华严经》,帮助天台宗讲《法华经》,帮助法相宗去讲《成唯识论》,这算不算夹杂?不夹杂,到这才行,如果是夹杂,那就不行。怎么不夹杂?你契入境界之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就不夹杂,就是真正入不二法门就不夹杂了。讲基督教的《新旧约》也不夹杂,讲《古兰经》也不夹杂。要到那个功夫,没有到那个功夫不行,那就夹杂,所以大势至讲的原则是不会变的,永远不会变的,问题是在我们自己功夫浅深有差别。怎么样提升?提升到自己入不二法门,佛家常讲的入不二门,不二就是一。我告诉同学,真正彻底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入不二门。你有执著,你有分别,你有妄想,你入不了不二门。不二门就是一真法界。
执著没有了,确实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你脱离六道了。只要有执著,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才晓得执著的严重性。你还有分别,你出不了十法界,没有执著,还有分别,出不了十法界。分别也没有了,执著分别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还有无明,无明就是妄想,妄想要断一分,断一分是什么意思?妄想虽然有,不起作用,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你就入一真法界,你就入不二门。入不二门是什么地位?《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我们要努力。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执著分别要淡,愈淡愈好,要练习在这里放下,放下分别执著。妄想是最难放下的,先从执著上放下,再学著从分别上放下,我们就得大利益。如果真的把执著放下,不再执著,我们念佛往生,肯定生凡圣同居土;执著没有了,还有分别,这是生方便有余土;分别没有了,还只有微细的妄想,那是无明,生实报庄严土,与往生的品位有密切的关系。
怎样能帮助我们放下?《金刚般若》好,常常想到经上的教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什么好执著的?有什么好分别的?虚妄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是梦幻泡影,不是假的。有为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在里头,有为是什么?有生有灭的。哪个法没有生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你这样仔细一观察,没有一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在这里头起妄想分别执著,错了!但是麻烦的是妄想分别执著搞得太久了,无始劫以来就搞妄想分别执著,现在搞成习惯了,佛给我们说是假的,我们听了也相信,想把它丢掉又丢不掉,麻烦在这里,已经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我们现在要把习惯改过来是很困难,但不是不能改,能改得过来,只要自己认识清楚,下定决心。刚刚改的时候,当然很痛苦,这是不能避免的,怎么样痛苦也要改,所谓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毛病习气统统改过来了,所有现相都是幻妄相,怎么不能相处!为什么不能相处?你在幻妄相里头当真,坚固的分别执著,跟别人不能相处。分别执著一打破,什么都能相处,妖魔鬼怪也能相处,三教九流也都可以做好朋友。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像诸佛菩萨一样,就是九法界众生的善友。我们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面读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善友。佛菩萨能跟法界一切众生为善友,他为什么能做到?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无我无私,无我无私就是决定没有自己的利害。凡夫跟人不能相处,利害起冲突,不知道利害也是假的,利害也是虚妄的。
这些事情我们读历史就非常的明显,印光大师给卫锦洲的那封信,印祖举三国时候的例子,三国时代,天天打仗,天天斗争,到他们人统统都死了之后看,有什么意思?斗来斗去还不是一场空,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你的地位,你的权力,全是假的。印祖说得好,这些人迷惑颠倒,不知道享福。曹操天天带兵去打仗,不知道自己在家过快乐日子,傻瓜一个!造一身的罪业,死了以后堕地狱,变畜生还债,都不值得!这都是迷惑颠倒,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伟大,真的叫自欺欺人。过去的事情看明白了,现在亦复如是,我们现在要觉悟,绝对不干傻事。什么是真的?只有求觉悟是真的,除求觉悟之外,全是假的,佛法跟我们讲真的。真正聪明人,真正有福的人,干什么?天天求觉悟,天天提升自己的觉悟,到究竟圆满就成佛。我们从初信位菩萨提升到二信位,觉悟又高一层,到三信位又高一层,天天提高自己的觉悟,这是真的。只有这一法真实,其他都是假的。所以我们这一生的目的就是求觉悟,不断提升自己的觉悟。
我们生命的意义在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和睦相处里头最重要的是平等对待,不平等决定没有和睦。人人平等、法法平等,要懂得这个道理,不平等是迷,平等是觉。这一生过得有价值,那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我们全心全力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续佛慧命是专指教学、传法,办培训班、办佛学院,目的是续佛慧命,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是弘法利生。在毕业之后,我以这一点供养诸位同修。
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